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2024-10-13

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11篇)

1.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篇一

仁学的终极价值及现实意义

孔子开创的“仁”学,通过对“仁”阐发来揭示人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还生活在抽象的意义与价值的世界中,“仁”包含了对终极世界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儒学是否为宗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这种终极性价值的认同与追求,使人们形成了相同的`文化生命与民族心理.这种追求主要体现在对“道”的追求上,并通过人生价值的预设、价值的实现和对社会生活的指涉等来完成的,换言之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不必然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拒斥,相反却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世界中,在对现实的积极投入与行为的选择就体现了生活的意义.本文针对现实中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冷淡与疏远这一事实强调了终极的追求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以及生命的意义.

作 者:王幸平Wang Xingping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马列部,山东,潍坊,261061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22(12)分类号:B2关键词:仁 宗教 终极价值 孔颜之乐 认同

2.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篇二

近来来, 有关幸福的话题越来越多, 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 多个领域都在对幸福产生许多热议。在中央电视台对“什么是幸福”进行的随机采访群众中, 人们对幸福的含义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那么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康德曾经说过:“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 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 说得清楚明白, 调理一贯。”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不同, 不同的人对幸福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幸福是很难界定一个概念的。从哲学方面来说, 幸福是客观的同时幸福具有主观性, 更像是人的一种体验;从心理学上,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在某种情况之下产生的满足的情绪状态, 这某种情况既是人们的需求 (其包含动机、欲望和兴趣) 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 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总之, 幸福作为人生活的支撑力量, 体现人生活质量和状态的表现, 完美的把人与社会生活恰当的衔接在一起。实际来说, 幸福是人之一切活动的终极所向:文化活动通过改善人的精神世界来成就人的幸福意愿;政治活动通过改善社会关系成就人的幸福意愿;经济活动通过改善生存条件成就人的幸福意愿等等。教育活动与人的幸福生活有着直接联系。教育的职责就是为了使学习者们的生活上的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幸福, 帮助学习者们“过”上一种幸福生活, 教育活动存在的充分条件体现在学习者的自身的幸福生活上。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到幸福。幸福真的可以通过教育而教育出来的吗?可以完全确定的是, 通过教育活动能够给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培养人们感受幸福的品质, 提升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 教育对于幸福起到重要作用。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 那幸福就一定与教育有关。因为无论是人发现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还是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得到培育。但是, 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 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在幸福与教育的认识上, 人们把教育和幸福联系起来, 两者并不矛盾的独立学科给统一起来形成了“幸福教育”这个新鲜学科, 划分为实体范畴的科学理论。幸福教育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结果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不同的因素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教育同时与生活、社会构成了密切的联系, 促成了幸福教育对生活、社会, 乃至人有者深远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整体素质, 弘扬人的个性, 让个人有更好更有效地生活, 使人的群居性生活更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人们最后的追求目的是对幸福的追求, 所以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但幸福教育在实施与把握方向却很笼统, 幸福的概念的模糊的本质和幸福的主管性感受, 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塑造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德育观、心育观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教育之下, 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整体性、全面发展性的幸福教育, 把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 使个体与整体的完美结合。幸福教育在21世纪世界性教育改革中已成为趋势, 也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这样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全而发展人才方面得到充分供给。

教育是针对人的, 是对人性的筑建。全面的人性是生理与心里的统一、个性与社会的统一。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堆积, 而是让认知与情感统一的教育与幸福, 生理与心理内在统一的教育与幸福, 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教育与幸福。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诸多科学领域。但幸福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使人更好如何追求到幸福的终极价值。幸福教育的起点是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产生于文化之中, 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到化学式的反应, 而幸福观的核心是优化内心情感, 人的高级情感, 丰盈生命情感, 教育的初衷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发展, 而其目标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是人格的内部结构和谐一致, 与外部环境协调, 价值充分体现。

也许, 在教育方面说幸福这个感官词汇过于浪漫, 不够实际, 但不可否定的是, 人最终的价值体现都集于幸福二字上, 教育目的也是更好让人达到这一层面上, 追求幸福是教育永远无止境的目标, 培养人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不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是改变成“身在福中去知福”, 通过教育的方式、内容、手段、行为, 去提升人们对幸福的敏锐感, 捕捉和感受和享用幸福的能力。幸福不神秘而就在眼前, 现实教育与所提倡的幸福教育还有差距, 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追求幸福的权利。把教育变成幸福教育,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变得不可厚非。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通过教育更加完善, 便捷追求幸福的道路, 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幸福, 却不知如何把握幸福和幸福给予人们的喜悦感或者可以说是成就感。让教育通过客观的方式, 确立生活的意义和人的存在的目的性。这需要教育者们共同努力, 所谓幸福的教育者才能教育出幸福的人, 科学性的指引人去捕捉幸福, 提高敏锐度, 确立正确的幸福观, 促使人在社会性中的和谐, 这也是多数教育者中或整体教育改革中所最后追求的价值体现。

3.论幸福与终极价值 篇三

关键词:幸福;终极价值;道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9-02

幸福是当下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大致看来,这一论题的广泛展开,源于人们普遍感受到的“幸福悖论”,也就是:一般而言,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时代,人们如果感到不幸福,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人们却依然感觉到了幸福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那么,幸福研究的广泛推进是否能够解释这一悖论,并且最终缓解人们的幸福焦虑呢?这取决于这一研究是否能够生产出真正有效的知识。然而,本文关注的重点却不在此。当然,无论如何,幸福焦虑的缓解对于芸芸众生毕竟是一善好之事。但是,仅此是不够的。这就涉及本文的主旨:幸福与人生的终极价值。翻阅大量的幸福论文与时评,其中相当篇目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暗含一个前提,即“幸福是人生的终极价值”。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前提呢?

一、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幸福即至善。他认为,“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的目的只是工具,“例如钱财、长笛”,“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对比而言,“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目的”,因为,“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就是一切行为的目的。”行文至此,亚里士多德论证了幸福的终极性。然而,紧接着的论述让我们产生了疑惑:“不过,把最高的善称为幸福,看来是同义语的重复。”[1]10也就是,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幸福的所指是“最高的善”,他给“最高的善”命名为“幸福”。“幸福”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有着特定的内涵。那么,他所指的幸福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幸福是否同一呢?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明确指出他的幸福观,即“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需要完满的德性”,他认为,“不能说小孩是幸福的”,理由在于,“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没有这样合于德性的行为。”[1]16很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幸福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的内涵完全不同。在故事书中,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描述:公主和王子最后生活在一起,他们终生都过得很幸福。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界定,这里用幸福来描述公主和王子的生活是不准确的。既然幸福的理解人言言殊,甚至是大相径庭的,那么,“幸福是终极价值”这一前提就必然是一个含混的说法。众多对幸福的言说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其“言说”很可能是陷入了自说自话。但是,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幸福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言说呢?美国哲学家万德勒说过,考察实际用法,而不是考察哲学家规定的用法。对此,日常词语的用法有着重要的分量。依此观点,我们还是回到幸福的日常语境中。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提到幸福。一般我们用幸福来描述一种状态,与快乐有关,但是程度有所区别。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幸福是否可以成为人生的终极价值呢?

二、如何面对德福悖论:来自康德的启示

康德的观点或许有助于我们分析这一点。针对幸福的内涵,康德犀利地告诉我们:“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2]366在这里,康德指出了幸福概念的模糊性,由此,康德认为,对于个体,“没有人能够强迫我,硬要我认为他的方式才是幸福的”,恰恰相反,应该“每个人都允许在他本人认为是好的道路上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的。”[3]637可见,在康德看来,幸福具有相当的主观性,个体对幸福的看法和体验是有差异的,所以,实现幸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途径。既然幸福的内涵如此模糊,以此作为人生的终极价值事实上是一大而不当的宏大叙事。其内涵的空洞仍然会让我们无所适从。

尤其重要的是,康德认为,“人们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4]在这里,康德所谓的更高理想即为道德。正如李泽厚所总结的:“道德并非幸福;此点康德论之甚详”,因为“对个体来说,道德常常以与个体幸福(以快乐为根本基础)相冲突、对抗而展现,常常要求个体牺牲一己的幸福。它以超越甚或否定个体的感性幸福、快乐以至生命、生存而取得崇高的尊严地位。”[5]21既然存在着事实上的德福不一现象,根据其逻辑,康德理所当然地以道德为最高的善。

当然,康德并没有就此止步。道德虽为最高的善,但是康德同时也认为有道德的人“配享幸福”,他说,“把德性和幸福结合起来以后,才算达到至善。”[6]113不过,康德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德福一致并无信心。他冷静地告诉我们,“纵然极其严格地遵行道德法则,也不能因此就期望,幸福与德性能够在尘世上必然地结合起来,合乎我们所谓至善。”[6]116康德为我们揭开了残酷人生的冰山一角。为了解决人生实践无法化解的难题,康德悬设了两个条件:“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当然这只是一种悬设的假定,即我们应当按照“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的状态去实践人生,而不管实际上是否真是这样。从古至今,多少“德福不一”的悲剧让我们感叹不已:从窦娥冤中的控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到对忠义诸葛的扼腕叹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睿智严谨如康德也不能免俗的努力让我们相信德福的最终一致。

以此观之,幸福若为人生的终极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是实现幸福途中必要的牺牲呢?若此,康德意义上的人的尊严何在?所以,这一观点至少是极为片面的。

从康德的观点来看,终极价值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道德与幸福。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这两个方面的强调都是极有意义的。

首先,道德见证了人性的尊严。当前的中国社会虽然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我们普遍感受到的商务伦理的混乱无序: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毒大米到三聚氰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轮番上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深入反思,很显然,种种事实正警告我们:有人为了追逐利润,在不断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社会运行的成本日渐升高。事实上,多年来,我国政府在道德教育、文化建设方面都是不遗余力、极为重视的,但为什么道德虚假与欺诈仍有蔓延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述道德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化解,人们将陷于可悲的困境。但是,毋庸置疑,每一次突破道德底线的主体背后,必然是追逐利益和金钱的考量,这也许就是他们这类人孜孜以求的所谓“幸福”。由此,道德应该成为人们追逐利益、快乐及幸福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追逐幸福最终却失落了幸福,只是收获了金钱或者成功或者虚荣等等,唯独没有幸福。就例如本文开始提到的“幸福悖论”。正因为“幸福悖论”的存在,反思幸福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正如赵汀阳所发现的:“一个不幸的人甚至对不起自己,谁又能指望他去对得起别人?”或者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状况:“一个幸福的人更容易使别人也幸福,而一个不幸的人更倾向于坑害别人。”[7]160所以,幸福有时也会促进道德。对于部分人而言,幸福甚至是他们讲道德的必要条件。尤其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往往忙碌奔波,在市场和商业文化的滚滚洪流中无暇分身、无暇反思。对幸福的言说或可帮助我们超越日常生活的忙碌状态,破除人生的种种假象,洞察生之“本质”,思之“本真”,幸福的“栖居”也有望在心灵的张力中实现。

对个人主体而言,终极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在当下的语境中更是如此。我们说终极价值包含了幸福,但是不仅仅是幸福,道德同样不可或缺。也许人类需要不断地去分析、去面对、去拓展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开放的探讨中,我们也在实践着终极价值的生成。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周辅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李泽厚.伦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4.一个终极管理的模式 篇四

事实上,“1441”号决议除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价值外,在管理学上它也开创了一个管理的终极模式,就象美国有效地管住了伊拉克一样,这里面的管理思想可以在企业中有效地展开。

这个决议的思想上体现了“即时(This Time)”“即地(This Place)”的理念,并将“人”处于高度受控的状态,其目的是使人处于完全被管理状态。这正是管理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

试想对于伊拉克的萨达姆而言,他稍有失误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无法设防的核查使这位 诚惶诚恐,能够管理好萨达姆的办法还管不住其它人吗?

世界上很多高明的东西都是从军工转移到企业界的,包括互联网。联合国以前的核查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先前的核查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是在一个计划的范围内,这样就会出现“猫捉老鼠”的游戏。因为存在着时间差,控制就会出现遗漏,这也是逐步改进的管理思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由于管理效率降低,从而使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甚至 的危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一个事情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去进行,而不是最快地去反应和找出对策。一个问题的结果总是不会差强人意的,关于伊拉克的核查从分步骤、有计划到系统、全方位,直至现在采取的“即时”核查甚至“进攻性核查”,这一思维模式的深入发展反应了一个管理从松到严、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飞跃。

5.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篇五

――为什么我们的良心只能换得员工的狗肺?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得过且过,消极怠工、偷懒被动?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敷衍了事,松松垮垮,马虎拖沓?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暗箱操作,吃里扒外,贪污受贿?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毫无激情,死气沉沉,业绩平平?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毫不合作?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贪心不足,得陇望蜀,欲壑难平?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欺上瞒下,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五毒俱全,乌烟瘴气,缺乏正气?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毫无良知,无理取闹,胡搅蛮缠?

…………

为什么那些企业管理的大师管理工作游刃有余,而你总把管理的猴子背到了自己的身上?你需求灵魂统治术。

一.灵魂统治的宏观分析

1.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国家领袖:政党主席(灵魂统治)、政府元首(资源统治)、三军总司令(暴力统治)。

从上图可以看出,管理国家的工具包括党,政,军,也即是对应的:

灵魂统治:控制舆论价值导向,提倡推销自己认定的社会和人格理想

资源统治:土地,税收,矿藏,海关,各种许可证等

暴力统治:公检法系统,武装警察,部队海陆空三军

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才能做到举重若轻,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企业和团队也是如此!只不过暴力统治变成了炒鱿鱼开除等极刑(体罚、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被国家垄断),资源统治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的分配,而最重要的灵魂统治却是往往被忽视,或者忘记的一干二净!如果思想问题没有解决,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是零或者负数,没有任何作用或者只有反作用。豪门俱乐部切尔西的一位核心主力后卫谋求转会,俱乐部不准未果,公开放话他将主动申请红牌和踢乌龙球!你瞧,多么恐怖,多么可怕(明贼易挡,家贼难防)。

2.心病还需心药治:孙中山,鲁迅弃医从政从文的启示:

国父孙中山,一代文豪鲁迅,两位先生生于忧患交加之时,从小就立下报效祖国的宏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学医,可是就在他们学业有成之时,全都放弃了行医!因为他们发现“东亚病夫”真正的病因不是在身上,而是在心上,而是在国民精神、民族灵魂上,封建保守愚昧无知才是真正病根!心病还需心药治,而且心病不医身病不治。一位携带孔乙己象狂人一样一路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一位宣扬三民主义,组建国民党,缔造了中华民国,成就一代伟业。治病只能治有限,而治心则能治广泛。

3.英雄是怎样练成的:不是组织命令的,不是上级安排的

刘胡兰

邱少云

黄继光

雷锋

他们的一世英名如雷贯耳,他们的英雄事迹户晓家喻。完全可以确认的是,他们绝对不是组织命令的,不是上级安排的!而是自动,自觉,自愿,自发的!

他们见义忘生,因为祖国需要他们的生命!

他们舍身报国,因为他们坚信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4.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精神钳制

·数十万日本妇女自愿甘做随军慰安妇,一直服务直到战争结束

·数万妇女自我毁容和自杀,她们仅仅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牵挂分心

·所有的日本军人随身携带两把刀,长的杀人,短的杀己

·所有的官兵上前线战场的统一道别语:靖国神社见!视死如归

我们身边很多人很排日,甚至厌日,家里没有日本电器,也不买日本车,因为日本人给中华民族带来太深太大的伤害和仇恨了:8年抗战,731,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等,日本人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欠下的累累血债,都是留在心头不灭的印记。姑且让我们暂时抑制一下对日本人的愤恨,看看思考究竟是什么造就这样一个民族,又是什么力量驱动这个国家前行,是不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天皇的精神钳制,虽然发动一场不人道的侵略战争,却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心塌地的追随!

5.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恐怖领袖:无怨无悔,甘等你遣

·拉登

·奥尔玛

面对这些人类的公敌,让我们暂时抛开一切成见,包括政治,法律,道义的。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其中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在他们的团队组织当中,你会发现这些成员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这些人:

·对上:接受,认同,爱戴,拥护,尊敬,无怨无悔,甘等你遣

·对己:自--自动,自觉,自愿,自发,心甘情愿,无须监督

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关键时刻,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6.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三本书说明了什么:信仰的力量

·《圣经》

·《可兰经》

·《塔木德经》

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世界上那么多宗教,存在时间比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还长,充分证明了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大家都知道,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容量大小与运算速度快慢不同,软件可就千差万别了:用word处理文字,用excel制作表格,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等。人也一样,你在他的大脑里装进《圣经》,他就是基督教徒,装进《可兰经》,他就是伊斯兰教徒,装进《塔木德经》,他就成了犹太人了。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理念,否则一切都是枉然!一切都是徒劳!

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肩膀以上的部位,肩膀以下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大小、长短、粗细,黑白罢了。在地球上,人是唯一不用缰绳而又可以被牵引的动物,但是存在一条无形的缰绳,就是大脑。大脑就是灵魂,大脑统治就是思想统治、价值统治,灵魂统治。

二.灵魂统治的微观分析

1.你为什么需要员工?

第一个原因:有些活,管理者会做,但却没有时间去做,故需他人来完成;

第二个原因:有些活,管理者不会做,需要聘请具专业知识的人来完成;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悟“以人为本”四个字的时候,就是正式迈入管理殿堂的第一步。所有的惩罚都只是手段,包括开除炒鱿鱼等,毕竟工作还是需要人去做:人不仅仅是唯一,而且人还是全部!

2.员工的三种属性

·自然属性:作为经济人,需要通过工作来挣钱吃饭满足生存的迫切需求;

·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人,具有寻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强烈意愿。

·精神属性:人的自主意识,思想意识,自我意识,强烈关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和来自社会与组织的人文关怀。

思想质量决定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所有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态度和思想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一点都没有错!

3.员工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用双手工作的人;

·第二层:用双手+大脑工作的人;

·第三层:用双手+大脑+心灵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心灵、

情感,奉献精神,真诚,理想愿景

毫无疑问,任何的企业都希望第三层次的员工为自己服务。其实,员工是龙是虫,完全取决于企业及主管是如何管理引导培训激励的。没有无能的下属,只有无能的主管。

4.员工双重就业动机分析

为了正确地领导员工,你就必须精准的分析员工的就业动机,就好像为每一把锁找到一条适合的钥匙。实际上,员工进入一个企业,并不是简单的仅仅来挣一份工资,寻找一个收入,而是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最有价值的生命奉献给了企业,因此,人们在工作挣钱的同时,更在寻找一种氛围,寻找一种人文环境,寻找一种价值理念,寻找一种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环境和空间。

5.金钱的作用和无奈

俗话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绝对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不对的。要知道,企业可以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用钱买到一个人的劳动,但钱不能买到员工的大脑,钱买不到员工的热情,钱买不到员工的主动,钱买不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精神。所有这一切,必须在金钱之外才会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答案。

――这就需要灵魂统治!

三.十大迷茫和困惑的针对性分析

1.为什么良心只能换得狗肺?

针对性分析:剥削思想在作怪!这种员工老认为人家在剥削自己,存在不平等交易,不明白社会是一个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人生也是一个系统。

2.为什么有的员工得过且过,消极怠工、偷懒被动?

针对性分析:不明白人生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不懂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且这是另外形式的贪污:贪污时间。

3.为什么有的员工敷衍了事,松松垮垮,马虎拖沓?

针对性分析: 不能成功的两个原因:

一是认真和努力程度还不够;二是修行还不到家。

松垮拖沓的事因为缺乏执行力:立即做,马上做!

4.为什么有的员工暗箱操作,吃里扒外,贪污受贿?

针对性分析:不明白正直的意义,诚实诚信的重要,不明白违反法律的成本和代价!

5.为什么有的员工毫无激情,死气沉沉,业绩平平?

针对性分析:不懂得价值管理,人生苦短,天道酬勤!

世上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6.为什么有的员工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毫不合作?

针对性分析:没有合作精神的人:自傲自大,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一个好汉三人帮,一条篱笆三个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人就是帮己,团队合作就像交谊舞:时而你进我退,时而我进你退。

7.为什么有的员工贪心不足,得陇望蜀,欲壑难平?

针对性分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人性弱点和自己的欲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8.为什么有的员工欺上瞒下,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针对性分析:欺骗思想。有欺骗思想的人,就像玻璃屋里的老鼠,看似前途光明,其实走投无路!

9.为什么有的员工五毒俱全,乌烟瘴气,缺乏正气?

针对性分析:邪不胜正。不要让一片罪恶的树叶遮盖了

智慧的眼睛!头上三尺有神明-自律:在愈黑暗的地方,要做愈光明的事。

10.为什么有的员工毫无良知,无理取闹,胡搅蛮缠?

针对性分析: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人生是一场秋后算帐的游戏,播善因,得善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四.十大迷茫和困惑的解决之道-灵魂统治

1.何谓灵魂统治?

灵魂统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和人文价值的关怀,其实质是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终极标尺,建立一套为人处事的基本调性系统,包括价值观、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其手段是通过规范员工的精神秩序和情绪秩序,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展开的,让每一位都达到最高的工作境界,就是“自尽——自动、自觉、自愿、自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员工内心自动自发的工作热情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源泉,只有每一位员工无需扬鞭自奋蹄,才能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和成功!·

2.做人处事的原则:同理心责任心

灵魂统治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操作实施的:

同理心体系:做人原则的确立

德足以威,才足以信,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任心体系:做事底线的打造

士以天下为己任。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让每一位员工都达到最高的工作状态-“自尽”

自:自动,自觉,自愿,自发

尽:尽心,尽力,尽责,尽职

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

4.终极信任

同理心责任心的双心之道是每一个人必须终身恪守准绳:几乎100%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我们爷爷的爷爷,但可以完全肯定地说,绝对100%的人从来不会怀疑我们爷爷的爷爷曾经存在于世——这就是灵魂统治的终极信任!

五.灵魂统治的导入实施培训――《职业风度的构建》

1.为己之道

2.为人之道

3.学习之道

4.工作之道

5.职业生涯

6.心态管理

7.价值管理

8.细节管理

9.惰性管理

10.成功之巅

课程的两个重点一个目标:

大道:道理,原理,规则,原则,准则

管理:引导,指引,疏理,约束,强制

6.终极真理的诗歌 篇六

尘世的一切终归虚假

你我却演绎着可悲的命运

从坟墓到新生

我们走过了多少次

却依然相互试探,检验真情

有人超越了他的时代

却依旧囿限于愚昧的大网

有人不是拒绝你的新郎

而是开怀拥抱你的爱人

我希冀的不是酒场

而是你们的灵魂深处的告白

有人斩断血缘,不是忘恩负义

他在无尽的黑暗中知晓转生的法则

他也知晓光明真正的含义

他背负着尘世的谩骂

恶人与他相对,千夫指着额头

而他在世俗中看起来卑劣的行为

反而揭示了我们生存的世界的`真义

你并非囿于一生

我透彻人类的故事

只是无法告知你,所有的一切需要你自我顿悟

达利的时钟融化在世俗的变迁中

我们相逢在名利的场中

忘记了自己永生的使命

苟安于人情的一角

说出言不由衷的话语

相互碰杯,彼此虚伪

那一刻,我以生命起誓

我以仅有力量的食指指天

天地之间,若不放任你我的豪情

苍穹之下,若不高唱你我的衷曲

竭斯底里的一瞬,谁人还能屹立不倒

是我的真心,是你的感知

是你是我凝成一脉

震撼出火山喷发,震撼出海底翻浪

朋友,兄弟,恋人

你是否从这一刻改变,知晓你我的使命

不是安然,不是安逸

是毁灭,是创造

是永远双肩扛起世界的支架,成为英雄

兄弟,你是否知晓,我一直以来的探索

直到现在,我双手空空,心如刀绞

我沉浸到罪恶的深渊,去发现男女的秘密

却依然无法看到,灵魂无所顾忌的交缠

有时候渴望一把匕首,刺进我的胸膛

让鲜血淋漓,体验频死的光耀

可惜我走上了最孤独的路径,没有帮助

经过你的心房,你依然紧闭那扇窗

纵使苍天霹雳,炼狱火腾

我也能承受

最怕你一双冷漠怀疑的眼睛,将我排除在外,打进无间地狱

繁华正盛,万家灯火

你却沐浴在欢乐的浴堂

不去驶往黄金时代的庙宇

自我目睹天神的家室

我便双膝下沉,跪拜在英雄的脚下

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兄弟,你是我的恋人

是否明白我的选择,我的沉默

这副躯体不能由你我的愿

从此不能证明你我穷根剖底的义气

我拿一千次的醉酒

来换你一刻的醒悟

只是魔鬼遮住了你天生就有的慧眼

看不到我死心踏地的告白

无尽的黑暗吞噬着我的血肉

你却在温暖的一角安眠

在你眼前流逝的光阴,你也不知

在你眼前流逝的真情,你也不知

痛心的是,当你睁眼,却嘲笑着我

嘲笑着我如戏子般的面具

我心如火,自我焚烧

无法冲破世俗的大网

血肉模糊,却只能粉饰残躯

无数的夜晚,想要你知道那个奥秘

魔鬼束缚住你的努力

听不见空谷里我的呼唤

魔鬼缠绵住你的身体

触不到我伸长的指尖

兄弟,朋友,恋人

每当你从荒漠走过,是否感受到背后的光

我与你保持着距离

害怕你的怒喊,你的愤怒

将我的魂魄震散,消逝在风中,与你不见

朋友,兄弟,恋人

请相信我

我给人间

带来喜悦的声音

将你们紧紧相聚,将你们紧紧相拥

把温暖的光传递到你们的灵知中

与我一同走进

安乐的净土,美好的家园

最后

我以食指指天

我以生命起誓

当你们自愿追寻黄金时代的庙宇

便可与我一道,窥见永恒的真

7.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篇七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起功能作用的日益扩大, 电影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观众希望能从银幕上看到个体生命的真实情感存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正是透过其独特的影像形式去探索人生的生存意义, 他的这种风格缘于他早年纪录片的拍摄。他的毕业作品《洛兹小城》描绘的正是他就读电影学院时所住的洛兹镇, 在他的故事里那是个平实的快要失去色彩的小城, 他的描绘真实而不乏深刻。“从洛兹电影学院一毕业我就开始拍纪录片。我喜欢这种电影形式, 而且相信这种形式能够呈现世界。我拍的电影是这个世界的所是, 而不是人们的想象。”他忠贞于真实的记录, 对人物情感进行真切的描述, 他认为只有表达出生活的原本, 人们才能从中获取感悟, 从而回馈生活。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我们始终能够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气息, 我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导演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世界中, 和影片中人物一道或痛苦、或欢乐, 真实的情感深深的打动着观众。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电影根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内心的一部分。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样, 始终与我们相伴。”

基耶斯洛夫斯基擅长挖掘问题, 提出疑问, 回归生活, 点悟观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不说明故事开始的原因, 不强调其背后的所指, 同样体现了基耶斯洛夫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思考:“象征镜头”总是单一的, 直白的, 他们往往“给观众出一些谜语, 每一个谜语早有明确的谜底”。镜头引向故事的过程, 这时的观众仅凭自己所储备的现成的知识是无法揭开谜底, 于是观众的思路便跟随镜头深入到故事当中, 观众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才能获得最终的谜底。

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说道:“我不拍隐喻。我总是想激起人们对事情的兴趣, 是把他们融进故事中, 还是启发他们去分析这个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强迫他们走进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人们体验一些东西, 把他们送到一个别的地方, 无论是把他们送到直觉的世界还是智力的世界。”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最深刻的思考。

二、电影中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 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生终极价值关怀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三色”电影系列便是很好的例子, 三部影片正是对于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 也就是说是对人生有无意义以及怎样才有意义这一问题的思考、追问。三部影片中的人物都经历了偶然发生的灾难, 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或是陷入极度的悲观、近于绝望, 或是陷入迷茫无奈, 无法自拔。总之, 他们无法不对自身生存的目的、意义产生根本性怀疑, 他们的怀疑也体现着导演的怀疑态度。但从三部影片的结尾来看, 基耶斯洛夫斯基显然是肯定了人生终极价值的存在。否则, 影片中遭受打击的人们对人生终极价值产生怀疑之后, 或者走向死亡, 或者放弃最终目的随波逐流、游戏人生, 却绝不会获得心灵的自由。

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最终肯定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蓝、白、红三种颜色所象征的“自由、平等、博爱”三种观念。事实上, 基耶斯洛夫斯基并没有在影片中明确展示人生终极价值的具体面目, 因为能够明确展示的肯定不是人生的终极价值, 所以, 他只是在影片中巧妙地肯定了人生终极价值的存在。最明显的细节是在三部影片中导演都安排了一个扔瓶子的老太太, 衰老的身躯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用冷峻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世界, 让人敬畏, 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一种宿命的人生态度, 不如说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 让人充分感受到人生终极价值的存在。

人们怎样才能切实体会到终极价值的存在呢?也就说怎样才能生活的有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那就是爱, 发自人们内心的深处真挚情爱。三部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凭借爱的力量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可以说, 如果没有爱, 人们也就无法领悟人生的终极价值的存在。

最为典型的是其另外一部作品《十诫》。《十诫》之八里的那位谦和慈祥的老教授索菲亚, 她心中坚信:“正义依然是最重要的, 它存在于人们心中, 人在情急之下, 可能会做对或做错, 谁来衡量呢?那个在我们心中的人。”这是她在影片中的对白, 正是拥有着这般的信念, 老教授时常为曾经的一段错误内疚、忏悔, 然后心存感恩的善待生活。此时, 基耶斯洛夫斯基真正要表达的, 人们应当追索的最终的信仰和价值清晰可见, 乃是人性深处柔软地带潜藏着的对爱的渴望的良知。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 人性善恶和价值体现仍然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问题。所以, 人需要一个内在的斗争, 把自己从困境中挣脱出来从而得到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 引导当代人去思考自身的精神困境及人性本质。

摘要: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享誉世界的欧洲著名导演之一, 他的个人经历及社会因素成就了其冷峻的叙事手法, 成为哲人式的人文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 从而引导当代人去思考自身的精神困境及人性本质。

关键词:基耶斯鲁夫斯基,电影,人性价值

参考文献

[1]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文汇出版社, 2003:86, 53.

8.管理创新的终极优势 篇八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和两位在伦敦商学院的同事一直在研究管理创新的历史,至今我们已经研究了近两个世纪里的一百多项管理创新,我们得出了一个明显的结论——管理方面的重大进步往往导致竞争力的转移,给那些领先的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通用电气、杜邦、宝洁、丰田、VISA公司等这些20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取得全球领先水平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它们拥有伟大的产品、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具有远见的企业领袖,但是更深的思索一下,不难发现,是它们用管理创新成就了卓越的业绩。

科研管理。在20世纪早期,通用电气应用“工业实验室”这一创新,完善了爱迪生的大部分发明成果。通用电气成功的应用管理原理来解决科学研究的混乱状况,这使得爱迪生每10天能做出一项小发明,每6个月能实现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在20世纪早期,通用电气成为美国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

分配资金。杜邦在1903年通过使用投资回报率取得了资金预算技术的领先地位。几年后,杜邦还开发了比较不同产品部门业绩的标准方法。这些管理方面的进展解决了面对众多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时如何进行资金分配的问题。杜邦的这些新的决策工具使其成为美国的一家产业巨头。

无形资产管理。宝洁公司包装品产业的领先地位源自20世纪30年代早期,当时宝洁开始开发品牌管理的方法,而从无形资产获利是一个独创性的设想。宝洁在随后逐步创建并管理其品牌,到了2007年,宝洁的16项商业品牌组合价值高达10亿美元。

汲取每位员工的智慧。丰田是目前世界上盈利能力最好的汽车制造商,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使其所有员工不停的追求效率和质量的能力,在这方面,很少有企业能与之匹敌。四十多年来,丰田始终坚信“普通”员工具有解决复杂难题的能力,这就在根本上增强了其持续改善的能力。有人将丰田生产系统称作“使人思考的系统”。2005年,丰田收到了日本本土员工超过54万条改善建议。

建立全球联合体。维萨公司(VISA)由于其成功的组织创新而成为世界第一家“虚拟”企业。当维萨银行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美国成立联合体时,它就希望成为一家在全球处处皆见的品牌公司。那时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建立一种组织形式能协同基层组织、标准和品牌建设,使银行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如今,维萨公司的网络中又有超过2.1万亿美元的交易额,这占了全球信用卡交易总额的60%。

这些案例概要的阐明了管理创新是如何帮助企业建立起持久优势的,其他因素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

从创新到优势

管理创新要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创新根据的是新颖的管理原理,对一些传统的原则进行了挑战。第二,创新是系统化的,包括流程和方法。第三,创新不懈,随着时间变迁而不断取得进展。

以汽车产业为例,为何美国本土的汽车企业花了数十年也无法学到丰田公司超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数年前对此问题我曾求教于一家美国大汽车企业的高管。在一个高雅的酒店里,我们用完奢华的晚餐正在品饮咖啡时,一位高级财务主管说他们刚完成对丰田公司的第20年高标定位工作的研究。我大声质问道:“难道在第20年还有在第19、18、17年……以前没学到的东西吗?”我直言不讳的问题像空气中弥漫着的辛辣的雪茄味。一阵尴尬的沉闷后,一位高管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20年前我们派出年轻人去丰田公司学习,这些年轻人回来之后盛赞丰田,而我们对此嗤之以鼻。我们认为丰田公司只是偶尔实现“零库存”,要想用极少的人生产出缺陷极少的汽车是不可能的。经过以后5年的观察,我们逐渐认识到丰田的优势是一种“全员文化”,例如“和”文化。美国工人绝不会采用这种“家庭式”的工作方式。丰田公司到美国来设厂没有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并取得了和日本本土一样优秀的业绩。在接下来的又一个5年里,我们研究了丰田的生产系统,包括他们的工厂自动化、与供应商的关系、准时系统等。尽管我们不断进行高标定位工作,但在我们自己的工厂内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最近的5年里我们真正的发现,丰田公司的成功在于其与众不同的管理思想与原则——提升员工的能力、提高领导的责任心。

美国的汽车企业花了近20年才弄明白丰田公司的优势所在,这真令人大吃一惊。与西方的企业不同,丰田公司坚信,第一线的工人在冷冰冰的制造机器面前并不是无足轻重之辈,相反,如果想他们提供足够的工具和培训,他们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也会是创新者、变革家。丰田公司认识到了员工的这些只会能帮助企业完成持续、快速的程序改善。而美国的汽车企业漠视第一线员工的贡献,他们重视的是职能专家对于质量和效率的建议。这种蔑视一线工人智慧的行为连亨利·福特都怨声连天:“为何我们能用工人的一双手,他们的头脑到哪里去了?”

经过40年日积月累的努力,丰田公司终于比其竞争对手们从员工那里获得了更多的贡献,其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价值也蒸蒸日上。如今,美国的汽车企业正想方设法运用员工的智慧,但事实上它们与以能人统治根基的管理体系相冲突,因而收效不大。正如这个例子所示,管理上的教条主义常常在企业里根深蒂固。因此,当一家企业从事管理创新时,管理创新度越大,其竞争对手的反应时间越长,有时甚至会长达数十年。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了资产、技能、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干和几个主要枝杈是核心产品,较纤细的树枝则是业务单元,叶、花与果实则属于最终产品,为大树提供养分和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根系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结出不同于众的果实,必须有不同于众的树枝、树干乃至树根。树叶再茂盛,也不能说明它是否强壮;反过来,树根和树干必须能生长出繁茂的枝叶,才能真正壮大,否则只会枯死。真正对核心竞争力起作用的,是把树枝、树干和树根整合成一棵大树的能力。对企业而言,这就是将各种技能、知识整合起来并发挥出效能的管理能力。知识和技能可以获取,但是连接整合它们的无形的管理能力却是难于模仿的。这种“资产专用性”作用有二:一是对外在的竞争对手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二是推动着企业员工朝企业战略目标共同奋斗。

如果我们的管理创新是系统化的,从个体的创新到多方面管理流程的改革,将是对手难以模仿的。如果对竞争对手独到的管理实践系统只有有限的、片面的观察,那是没什么用的,正如几根线很难织出一块美丽的波斯地毯。

当然,公司也需要坚持所建立的管理优势,这方面通用电气公司在全球做得最好。虽然大家都在模仿通用电气,包括它在纽约州的克鲁顿威尔管理学院、360度考评制度、鼓励经理们合作的方式、末位淘汰制等,但很少有公司能达到通用电气的水平。通用电气的卓越之处不只是实现了一项管理的突破,而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倾注于管理的改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管理的突破。2006年通用电气又推出一项领导力开发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开发管理者提高公司的有机增长的能力。任何一家想学习通用电气领导力的企业都会发现,跟上通用电气的步伐绝非易事。

管理创新的新内涵

管理创新是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工作的方式,是一种显著的改变面向顾客的组织形式并最终推进组织目标的手段。简而言之,管理创新将改变管理者做事的方式,并增进组织的绩效。

管理工作包括:

◎设定工作目标;

◎激励与协调员工的努力;

◎协调与控制活动;

◎开发与支持人才;

◎积累与应用知识;

◎积聚与分配资源;

◎构建融洽的关系;

◎平衡与现实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这些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关键,譬如向金星发射一颗卫星、运作一所中学、制作一部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大片、组织一场教堂蛋糕义卖,都需要做这些方面的工作。显著的改进这些工作就是在开展管理创新。管理创新还包括能够增加价值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角色的调整。一个公司是由经营单位、工作小组、时间团体以及与供应商、合作者、重要用户的战略联盟等组成的。

创新来自多个层次:营运创新、产品创新、战略创新,当然还有管理创新。每个层次都能对企业的成功做出贡献,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层次的创新做一下排列,就会发现越高层次的创新对价值创造以及竞争地位的维系就越重要,而管理创新无疑是最高层次的创新。理解这一点对进一步关注管理创新很有益处,下面来自下而上的逐层做一下解释。

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是营运创新。在一个超竞争的世界里,卓越的营运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缺乏类似丰田的管理创新和宜家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话,仅有营运创新很难产生有决断力的长久的经营优势。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营运方面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公司信息系统设施的水平。然而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发展和传播是飞快的,这使得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很难长久维系,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了。其次,如今许多公司都将其经营活动外包给第三方,而第三方经常在同一产业里为多个公司服务,因此缺乏为某一公司建立出色优势的激励机制。当外包离岸服务帮助一个公司保持稳定的竞争状态时,是无法为某个公司带来明显的专属优势的。最后,目前越来越多的有多年经验的咨询专家把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广到一般的企业,这些就进一步削弱了来自运营方面的优势。

第二层次的创新是产品创新。毫无疑问,一个受顾客青睐的产品会给公司带来众多订单,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专利保护,许多产品很快就会淡出市场。另外,技术的迅速变革使得产业新贵能快速超越昨日之星,这使得突破性的产品也很少能给公司带来持久的产业领先地位。

接下来的是战略创新,例如新开创一种大胆的商业模式,对此成熟的企业不得不时时提防。欧洲的成本领先企业—爱尔兰航空公司,苹果的iTunes音乐店,Zara时髦入时而价格适宜的女装——均是经典的例子。一种颇具威胁的商业模式可以为创立者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但这种独到的商业模式容易被解构,也常常受到原来管理体系的阻碍。沃尔玛在折扣零售业方面看似天下无敌,但还有一些零售企业在繁荣发展。美国的低价航空公司Frontier航空、捷蓝航空(Jet Blue)、Air Tran航空等也从西南航空公司曾有的战略创新中分得了一杯羹。诸如印孚瑟斯(Infosys)和维普罗(Wipro)等印度领先的外包企业已是产业巨头了,但还要时时提防既有策略而又果断的企业来侵蚀印度的低工资优势。

以上表明了各个层次的创新是不尽相同的。当企业遇到大的、为数众多的问题时,管理创新则能产生一种难以模仿的优势。许多高管发现,采用一种突破性的商业模式,比丢弃他们心中固有的管理理念容易得多。

警惕管理短视症

并非每一项管理创新都能创造出竞争优势。它们中有些效果不大,有些有方向性的错误,更有许多毫无用处。当然,其他层次的创新也会如此。像其他层次的创新一样,管理创新遵循着冥律分布原则:有根本改变管理实践的突破性想法,也会有大量价值不高、影响力弱的主意。但是,这不能成为不创新的理由。创新就是一项概率游戏,你做得越多,你就越有机会获益。

此外,没有意向管理的突破能取得永久的竞争收益。历史上有许多公司只是一时颠覆了传统观念,它们不能仅仅凭这一点一直保持昌盛。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曾是杰出的管理创新者。福特汽车公司不仅开发了运动的装配线,而且也在管理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后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通用汽车公司也发明了部门化管理的模式。但是如今,它们俩的管理模式和它们的汽车一样平淡无奇——它们真正的管理革命已是近百年前的事了。

虽然管理创新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并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无人匹敌的业绩,但奇怪的是,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的企业实在太少。翻翻世界上领先的商业杂志可以看出创新的“末等舱”地位:在过去的70年里,以“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为题或者摘要的文献超过52000篇,关于“产品创新”的文献超过3000篇,关于当今时髦的“战略创新”(包括“商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章超过600篇。而关于“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行政管理创新”的文献只有300篇,而且这些文献大多是在传播而不是在创新的管理思想,这是人们习惯于跟从而不愿意领先的错误做法的体现。

如今,每个首席执行官都声称要成为创新的拥护者,但一旦进行管理创新就窘态百出。这有三个原因。首先,大多数管理者不把自己视为创新者。与那些技术专家、营销高手和战略专家不同,创新不是一般管理者的中心任务。没有一位经理期待成为创新者,相反,他们愿意运用他人的想法来实现增长和获利。

其次,许多高管质疑:如此大胆的管理创新是否现实?研发人员和产品开发者坚信下一个大的突破近在咫尺,而又有多少高管们认为他们可能捕捉到下一次管理革命的机遇?奇怪的是,管理者对科学的急速进展无动于衷,对管理实践的停滞也是心静如水。

当面临这一不足时,许多高管认为那是人类既有的规律限制了人的活动和组织效果。他们确实面临许多限制,例如一个人能管理的下属的数目、责任下放的程度、对员工的信任程度、个人服从公司整体利益的程度等。这些限制可能存在,但也有些是自我想象的。事实上,正是想象力的匮乏限制了管理创新。

9.终极的意思及造句 篇九

2、我有一双终极的工具制造者的手。

3、通常,问题不是发生在设置上,而是在坚持努力时失去原动力的时候。为了坚持你的目标,大家可以阅读我的“动力的.终极指导”。

4、然而你必须把这些表现看成是为了实现终极目标而努力的其中一步。

5、终极五问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存在能量,如果能量是用来衡量运动与运动趋势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物质会运动,物质为什么运动?

6、正如我们中的任何人所知,它可能是人类的终极时代。

7、但它并不能减轻人类的痛苦,或者在人生的斗争中找到终极意义。

8、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酣睡者设计了一套终极唤醒系统:三合一唤醒系统。

9、就我而言,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找到那个终极理论。

10、高音和低音的特殊定位创造出一种终极体验。

11、毕竟,若基督在祂第一次升天时,就带来终极且无限的公义,而不是代表他的子民担当了这样的公义,我们今天会在哪里呢?

12、这就是终极形式,抵制改变就会导致麻木,即受到影响的管理者无法做出决策或无法主动采取措施应对改变。

13、尽管敏捷开发不是治愈项目失败的终极灵药,它的确在很多项目上有一席之地。

14、我不知道对生物学的‘终极理解’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样事情是肯定的:都是关于如何把方程弄对。

15、基督的死亡对于他们而言是基督教法则合法性的终极明证。

16、如果你把这样的电池靠近比如说引擎排气管类的(发热)物体,就实现了废物利用的终极形式。

17、覆盖企业项目(开发)的所有方面是终极的目标。

18、对于数百万的阿拉伯人来说,这一信仰应当在社会秩序安排中拥有主要的、甚至是终极的地位这一点可谓不言而喻。

19、将近七十多年来,他们一直是美国力量的终极象征。

20、而世界级的人物会把它看成是执行力的终极武器。

21、一般而言,战争令人憎恶而和平受人欢迎,虽然和平是吾人在世界上一切作为的终极目标,战争在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始终无法避免。

10.第二讲 道德的终极标准 篇十

在我们这个堪称相对主义的时代,人们动不动就说,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哪里会有道德的终极标准呢?道德的终极标准就是最根本的道德标准,是任何条件下没有例外而绝对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所以道德终极标准只能有一个。那么道德的终极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们知道个人目的是衡量行为价值的标准。比如“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话对不对?要看养猫的目的。如果是为都市的阔太太,闲着无聊,养猫是为了解闷儿,那么能抓耗子就未必是好猫,而只有长的漂亮、善解人意才是好猫。这就是说,人的活动目的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有无、大小和正负的唯一标准。

但是个人的目的是评价他的行为价值的标准,却不是衡量他的行为道德价值的标准。衡量每个人的行为道德价值标准的是应该是道德目的。

一、道德的目的和道德的终极标准

(一)道德的特殊目的和普遍目的

道德目的可以分为道德特殊目的和道德的普遍目的,道德特殊目的仅仅能产生某些道德规范,不可能是道德的终极标准。而道德的终极标准乃是产生一切道德规范的道德标准,是衡量一切道德优劣和行为善恶的标准。

例如许多社会都曾处在这样的阶段:所提供的食物不足以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为了避免所有人被饿死,这些社会制订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爱斯基摩人的规则是将一部分女婴和年老体衰的父母置于雪地活活饿死;巴西的雅纳马莫人是杀死女婴,并在男人之间不断的进行流血的战斗;新几内亚的克拉基人的规则是男人在进入青春期后的数年内只能建立同性恋关系。这些社会制定这些特殊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所有人被饿死。显然,避免所有人被饿死只能是道德的特殊目的。不可能衡量一切行为的善恶和道德的优劣,因此绝不可能成为道德终极标准。

(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道德的普遍目的

1、人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人的需要的二重性 ①人存在的二重性

人和社会产生的历史表明,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始终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人,这是由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自然机体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是纯粹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是说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因此,人就是把两个矛盾的方面内在的具于一身的矛盾体,成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这种二重性正是个人同社会的必然关系决定的,如果否认个人同社会的这种必然的联系,也就否认了人之为人的本质。②人的需要的二重性

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二重性。人作为一种个体存在物,每个人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个人利益。所以个人利益从来不是一个道德戒律,只是一个科学事实。

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又有维持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社会共同利益。

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自然机体的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因此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满足个人需要,二是满足表现为社会共同需要的个人需要。

2、人的需要的二重性决定道德的普遍目的

人的需要或利益总是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

决定了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他的需要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

道德就是为了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而道德的普遍目的就是增进或维护每个人的利益。

人由于内在的将二重性的需要或利益具于一身,这二重性的需要就必然的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是统一的。从个人利益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看,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独立存在。从社会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关系看,个人利益必然依赖于社会共同利益。所谓社会共同利益,其根本的内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需求,因此他是社会成员获得个人利益的必要的社会条件。所以马克思说:“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

其次,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又是相互对立的。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总和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社会共同利益是作为有机体发挥其职能的需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性质。相比之下,个人利益只能具有局部的暂时的性质。

综上所述,道德的需要不仅是根植于人的存在及其利益的二重性之中,而且他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有一致性,因此讲道德不仅不违反人的本性,而且是有利于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存在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的。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个人利益又与社会共同利益存在矛盾的方面,因此必须用道德来调节以求得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这种协调又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道德的终极标准

道德的普遍目的就是增进或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而道德的终极标准就是道德普遍目的的量化。所以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就是衡量一切行为之善恶、道德之优劣的道德终极标准。

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利益”,用每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稍有不同的。尽管个人利益具有二重性,但是因为个人利益已经被习惯的理解为作为自然机体的个人利益这样恶自我范畴,所以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每个人”,每个人利益属于社会范畴,因而与社会利益一致:凡是有利社会的,必定有利于每个人,凡是有利于每个自我的,必定有利社会。

所以,道德的终极标准就是: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这就是说,评价行为是否道德,只能看他对每个人的利益的效用如何:

凡是增进每个人利益总量的,不论其品德境界高低,都是应该的、道德的。就像“为己利他”,这种行为确实不高尚,但是显然只能增进而不是减少每个人利益,因而就是应该的、道德的。反之,再没有比自我牺牲更高尚的行为了,但是这种行为只有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才是应该的道德的。而在利益不发生冲突的时候则是不应该、不道德的。不就是因为在利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自我牺牲减少了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是衡量一切行为之善恶和一切道德优劣的道德终极标准,但是这一标准在不情况下有不同表现,从而衍生出了四个道德分标准。

二、解决一切利益冲突的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

西方伦理学界十分流行一个“电车理想实验”:一辆失控电车飞驰而来,如果不驶向左面的轨道压死1个人,就必定驶向右面的轨道压死5个人。电车的司机该怎么做?

显然应该驶向左面的轨道压死1个人。可是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做符合“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那么,什么是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呢?

我们知道,道德的终极标准是“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但是在人们的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时候,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情况下,要增进一些人的利益就要减少另一些人的利益,因而不可能增加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而只可能增加利益净余额——增进与减少之间的差额。

粗略看来,增减利益净余额无疑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道德终极标准:增进的就是善的,减少的就是恶的。其实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最小的减少不得不减少的利益,最大的增进可能增进的利益。

例如:董存瑞炸碉堡,即在只能由人去托炸弹的情况下,不论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托,都增进了利益净余额。但是显然不应该两个人而只应该一个人去,理由就是:牺牲一个人符合最小的减少不得不减少的利益。

所以,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时候,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就表现为“最大利益净余额”1标准。

但是它是解决一切利益冲突的绝对标准吗?或者说,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就是道德的应该的吗?就拿那个电车实验来说,如果岔道口右边站着的是爱因斯坦而左边五个人是价值远远小于爱因斯坦的芸芸众生,那么压死5个芸芸众生的净余额是正价值。这样一来,压死5个芸芸众生而保全1个爱因斯坦便符合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可这样做是道德的吗?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

三、解决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究竟应该压死一个伟大的爱因斯坦还是应该压死价值远远小于1个爱因斯坦的5个芸芸众生?正确的答案恐怕是应该压死一个伟大的爱因斯坦而保全5个芸芸众生!因为压死爱因斯坦而保全5个芸芸众生,虽然有可能违背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却符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的这一道德终极标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遵守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在处理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与“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产生矛盾情况下应选择的原则的体现。

“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在处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可能与“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发生矛盾。这种可能表现在:最大利益可能是少数人利益。这样一来,保全少数人利益而牺牲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便可能得到最大利益净余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牺牲最大多数人利益而保全少数人利益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净余额”与道德终极标准“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就发生冲突了。”“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关键在于“每个人”,而不是“利益总量”因此,如果增进每个人利益,即使比增进一个人的利益而减少另一些人的利 1最大利益净余额乃是解决一切冲突——不管是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还是人我之间的利益冲突——的道德终极标准。因此也就不能不因利益冲突的类型而有不同表现。这些表现,主要来讲,可归结为两大类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和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用来处理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无私利他是用来处理人我己他之间的利益冲突。益,就利益总量来说少得多,按照终极标准,也应该增进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增进一些人的利益、减少另一些人的利益,以求得最大利益净余额。因为道德终极目的是增进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最大利益净余额,也不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些不过是在利益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不可能增进每个人利益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可知,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便增进少数人利益比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更能增进利益总量,更能使得利益净余额达到最大限度,也不应该为增进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增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最接近符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这一终极标准。所以在解决利益冲突时,道德终极标准对于最大利益净余额,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也就是说,在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前提下,首先应该根据终极标准保全最大多数人利益而牺牲最少数人利益;而后才应该根据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保证最大利益而牺牲最小利益,从而使得利益净余额达到最大。

例如: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最大多数的一方的人数是90%,就应该保全这90%人的利益而牺牲与其冲突的10%的人,即使相反的选择会达到更大乃至最大的利益净余额。如果最大多数的一方的人数是51%,就应该保全这51%人的利益而牺牲与其冲突的49%的人,即使相反的选择会达到更大乃至最大的利益净余额。但这些无疑统统是例外,因为按照常规,最大多数人利益无疑都是最大利益,最少数人的利益无疑都是最小利益,因而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能够得到最大利益净余额。

应该注意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的关键词是“最大多数人”而不是“最大利益”。因为最大利益毕竟有可能——不论这种可能性是如何的小、如何例外——是最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解决己他之间的利益冲突——无私利他标准

柯华文2的英雄事迹,影响极大。曾引起全国学习的热潮。然而,仔细思量,有很令人困惑:难道23.7万元比柯华文的命还重要吗?柯华文死的值吗?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们的利益冲突从每个人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己他利益的冲突,也就是自我利益和他人社会利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利益净余额”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就表现为“自我牺牲”的标准。因为自我仅仅是一个人,是少数人;社会和他人是自我之外的一切人,是最大多数人。因此,在自我利益和社会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害己利他、自我牺牲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另一方面,社会和他人的任何利益,总体上讲都是大于自我的任何利益的。所以,害己利他、自我牺牲,利益净余额是增加了,符合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所以西季威克说“当私人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发生冲突时,功利主义比常识更严格的要求自我牺牲”。

当然在某些情境下,当己他利益发生冲突时,利他之利可能小于利己之利,比如柯华文的利他之利不过是二十几万元,显然小于利己之利——生命。但是,从整体上说,当己他利益发生冲突不能两全时,每个人只有牺牲自我利益才能保障社会存在发展:而只有社会存在发展,诶个自我才能生存。这样,自我牺牲就某一具体场合来说,可能害大于利,但从整体上却既保全了社会,又保全了自我,因而利大于害。

然而 如果利他害己以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整体上说,也有利自我吗?是的,因为如果没有社会,一个人独自生存,其死亡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显然远远大于他生活于社会中当自我性命与更重要的社会利益、他人性命发生冲突不能两全时,自我牺牲而死亡的可能性。所以,牺牲自我性命确实极其有害自己,但是如果每个人当此场合都不是自我牺牲,2柯华文生前系中国农业银行海口分行红坎坡分理处出纳员,1991年1月8日下午2点15分,4名持刀歹徒闯入海口农行红坎坡分理处进行抢劫,值班的她和同事田勤一道,不畏强暴,徒手与歹徒搏斗,同时用身子护住装有23.7万元的钱箱,竭力抗争,胸部、腹部被刺10刀,壮烈牺牲,用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年仅24岁。那么社会就不会存在,每个人便会面临更大可能的死亡。

对于这个道理,合理利己主义者爱尔维修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100个人的轮船失事滞留在一座无物可食的荒岛上,等待救援。终于到了这一天:如果不吃人,所有的人都会饿死。这是,每个人显然都会统一抽签,而中签者自我牺牲,被其他人吃掉。中签者自我牺牲是利己还是害己?表面上看是害己,但是从总体上看,却是利己。因为他选择了较小可能的死亡。若不抽签,是百分之百的死亡;而抽签自我牺牲,只是百分之一可能性的死亡。人们之所以认为自我牺牲有害自我,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自我牺牲的现象而没有看到实质,只是看到自我牺牲的具体场合而不见其总体联系。

自我牺牲与无私利他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作为解决己他利益冲突的道德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只适用于正常的一般的情况,而不适用于非常的、例外的情况。当己他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在他人利益总体上大于自我利益的情况下才应该无私利他。繁殖则应该保全自我利益、放弃和牺牲他人利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自我牺牲实质是一种纯粹害己的具有负道德价值的行为。而牺牲他人实质上是单纯利己的具有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大伦理学家包尔生说:“如果一个人偷一块面包就可以活命,否则就可能饿死,那么他偷一块面包就是应该的、道德的。”

五、利益一致——无害一人的增进利益总量标准(为己利他或者己他两利)

“最大利益净余额”和“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及“无私利他”三个标准仅仅是利益冲突情况下的体现。那么在人们利益一致时,道德终极标准的采用应注意什么原则呢?孟子的回答是:“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转化成现代人的语言就是“不害一人的增加利益总量”乃是利益一致而不相冲突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的应用。

哈曼曾由此设计了两个著名的理想实验,不但难道了自己,也让许多学者困惑。一个理想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一个重病人,另外五个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救活这五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医生应该怎么办?医生显然应该救活那五个人。第二个理想实验是这样的:有五个人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病,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会死;而如果杀死一个健康人,把他的器官分别移植到这五个人身上,这五个病人就一定能活,而且非常健康。医生应该怎么办?显然不应该杀死一个人而救活五个人。为什么?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第一个案例中,五个人与1个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而第二个案例中,5个病人与1个健康人没有利益冲突,保全一个健康人并不损害五个病人的利益,这个健康人的利益不是用五个病人的利益换来的。五个人的将要死亡与健康人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关系,怎么会有利益冲突?所以在第二个案例中应采用的无害一人的增进利益总量标准。

11.管理的终极价值论文 篇十一

审计意见是审计师职业判断的结果。当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审计范围受到重要限制时,审计师将会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盈余管理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对利润的修饰和操控,这种修饰和操控造成了会计盈余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错报风险(Francis和Krishnan,1999)。基于谨慎性原则,审计师会通过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来降低因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而可能增加的错报风险和潜在的处罚威胁。

审计意见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主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审计师的独立性也是审计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审计独立性会受到经济利益、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十分完善,行政干预使得审计独立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审计师在审计意见决策中可能会受到企业背景的影响。

本文以2008 ~ 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管理的程度、方向和属性三个维度来研究不同风险水平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终极产权下审计师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容忍程度是否有差异,以确定审计师在审计意见决策过程中是否能够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要求,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是否能够保持审计独立性。

二、文献综述

关于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现有的研究主要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不同的结论。Ferdinand和Judy(1998)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通常获得的审计意见类型越差,即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在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关系的研究上,Francis和Krishnam(1999),李维安、王新汉和王威(2005),白宪生和田新翠(2012)等选取了与Ferdinand不一样的衡量指标,但都得出了与Ferdinand和Judy(1998)相同的结论。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盈余管理方向(即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向下的盈余管理,审计师对向上的盈余管理更易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李东平等(2001)以存货和上年与当年的应收账款的差额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研究结论证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并不存在相关关系。Marty But和Michael Willenborg(2004)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企业产权性质与审计意见类型关系方面,廖义刚和王艳艳(2008)研究发现,对于终极产权层级较高的客户,审计师为了保护自身的声誉会加大可承受的风险来适当调整审计意见。尽管郑军、林钟高和彭琳等(2010)认为审计师不会因为企业有政府背景而改变审计意见的类型,但对于前一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政府背景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实现对现任审计师审计意见的购买。吴昊晏和李凤(2012)、宋理升和王爱国(2014)认为,相比无政府背景的企业,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较小,但在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中,终极产权层级与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企业产权对其绩效的影响是政治关系对经济影响的典型表现之一。当终极控制人不同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会有所差异,从而间接影响着审计师审计意见的发表。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审计师在审计时可能因为利益关系,或企业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会降低其诉讼风险,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容忍度,从而调整审计意见。刘继红(2009)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师会对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企业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这种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杜兴强等(2010)、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等研究发现,对于相同的盈余管理,终极产权层级越高的企业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同时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还认为,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

通过回顾已有文献,我们发现有两点不足:第一,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众多研究仅限于盈余管理的程度或方向,对盈余管理的属性关注不够,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第二,已有研究已经关注到产权性质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但研究没有涉及企业的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审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风险判断,进而体现在其审计意见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将一定程度地填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对应计利润进行的“操纵”或“管理”,盈余管理不仅会扭曲公司的真实业绩信息,而且可能掩盖未来的业绩增长趋势,其存在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告质量。独立审计的作用之一就是对这种背离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的行为进行评价,以降低信息风险。作为资本市场中保护投资者重要机制的外部审计,其基本职能是验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制约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随着审计师行业的发展和审计准则的完善,与审计相关的诉讼活动频繁地增加,审计师越来越谨慎,其职业道德也不断提升,从而他们通常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随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推行,审计师的风险意识日益增强,面对各种出于特定目的的盈余管理,其所带来的错报风险和潜在处罚威胁会影响审计意见的确定。因此,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越大,对被审计单位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高。盈余管理按照其程度、方向和属性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盈余管理产生的信息风险也会有所差异。

从程度来看,盈余管理程度的高低表明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操纵程度,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企业对盈余的操纵程度就越大,相应地其信息风险也就越高。从属性来看,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是指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利、改变契约结果、从资本市场上获取额外收益来满足监管者的要求等进行的盈余管理;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是一种旨在传达企业价值相关性信息的盈余管理。相对于基于真实历史数据的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出于对未来事项(比如坏账、贷款损失准备、折旧或摊销等)的主观判断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应计数额不确定性程度更高,因此潜在错报风险更大。从方向来看,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向上盈余管理以调高利润为目的,向下盈余管理以调低利润为目的。

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会产生不同的风险。投资人可能会因为投资失败而责备或申讨企业管理层或审计师,却不会因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类型错过了投资机会而起诉审计师。一般来说,依赖审计报告的投资人在对高估企业利润的审计师的诉讼中更容易获胜(徐浩萍,2004)。再者,因为向上的盈余管理更能符合管理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容易在会计准则上找到合理的解释,使得审计师很难去证明企业进行了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向上的盈余管理与事后的审计诉讼风险关系更加密切(Subramanyanm,1996;Heninger,2001)。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高风险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H1a: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H1b:向上的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H1c: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企业产权性质会影响其会计信息风险。从企业方面来看,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国有企业由于其规模大、行业影响力强,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能够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盈余管理行为难以被识别。另外,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由于其产权的特殊性,其政治游说能力更强。在国有企业,被审计单位与委托人“合一”的情况比较严重。当管理层在审计意见方面与审计师产生分歧时,被审计单位与委托人“合一”情况下的管理者能对审计师施加重大的影响,从而对审计师的独立性产生威胁,弱化了职业道德规范对审计师的约束作用。当企业由于盈余管理而被出具不好的审计意见时,其管理者能够说服政府对此进行解释。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个人、部门或地区利益的考虑,可能暗示甚至命令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从会计师事务所方面来看,企业与政府有密切联系,可能会降低不实会计信息的诉讼风险。同时,审计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面对政府压力和“政治关系”所带来的利益,审计师的道德决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职业道德约束也就被渐渐弱化。在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审计师往往会有更大的容忍度。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风险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

H2a: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

H2b: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

H2c: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向上的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按如下原则剔除数据:①金融类公司;②数据缺失的或存在明显错误的公司。根据上述原则,共得到13002个观测样本。为剔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的连续变量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本文所涉及的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从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2005 ~ 2014 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快报中获取部分补充资料,涉及终极产权和盈余管理属性的数据由笔者手工整理。本文采用Stata12.0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变量选择与界定

1.盈余管理的度量。

(1)盈余管理程度:本文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可操控应计利润(DA)的绝对值来替代盈余管理程度。具体估计模型为:

其中:ETAi,t表示公司i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用公司净利润减去经营性现金流量得到;Ai,t-1表示公司i第t-1年末的总资产;△REVi,t表示公司i第t年与第t-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RECi,t表示公司i第t年与第t-1年的应收账款净额之差;PPEi,t表示公司i第t年末的固定资产净额。

(2)盈余管理方向(ABSEM):当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时,表示向上的盈余管理,ABSEM=1,反之ABSEM=0。

(3)盈余管理属性(IEM):本文通过间接推定法分离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首先采用修正Jones模型估计出全部样本公司的可操控应计额,然后在此基础上分离出报告盈余分布处于“保牌”、“配股”、“增发新股”阈值区的公司,并将该组公司定义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样本,其他为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样本。当公司进行机会盈余管理时IEM取1,否则IEM为0。

2.其他变量。

根据以往相关的研究(Cli Ve Lennox,2002;章永奎和刘峰,2002;薄仙慧等,2011),本文将公司规模、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审计费用、年度和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假设1,建立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一:

为检验假设2,建立盈余管理、终极产权与审计意见的Logistic回归模型二:

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9为系数;ε为残差项;DA×SOE是盈余管理程度DA与企业终极产权SOE的交互项。

整理模型(4)得到:

由于SOE=1 表示终极产权为国有的上市公司,SOE=0表示终极产权为非国有上市公司,因此若β2显著为负,则意味着在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对审计意见发表的影响系数(β1+β2)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的影响系数β1,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H2a得到证实。同理,若模型(5)、(6)的β5显著为负,则H2b、H2c得到证实。

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按年度列示了各行业样本量。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样本分别来自13个行业。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中,OP的均值约为0.047,可以看出在样本年度多数企业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约有49.05%的企业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进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企业约占16.87%,此外,终极产权为国有背景的企业约占53.01%。

(二)相关性分析

表4 列示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从表4 可以看出,DA×SOE交叉变量与变量本身DA和SO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和0.526,ABSEM×SOE交叉变量与变量本身ABSEM和SOE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 和0.523,IEM×SOE交叉变量与变量本身IEM和SD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 和0.305,说明这些交叉变量与变量本身之间可能存在共线性。而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都小于0.5,说明除DA×SOE、ABSEM×SOE和IEM×SOE交叉变量与变量本身外,其他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共线性关系。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本文利用将变量逐步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解决了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此外,交叉变量间存在共线性也属正常现象。

表4还显示,盈余管理程度DA与审计意见OP显著正相关,与H1a相一致。盈余管理方向(ABSEM)与审计意见(OP)显著负相关,与H1b不一致。终极产权与审计意见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初步表明国有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小。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5 列示了模型(1)~(6)的回归结果。从模型(1)、(3)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自变量盈余管理程度(DA)与审计意见(O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与本文的H1a相符。

盈余管理属性(IEM)与审计意见(OP)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相对于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而言,审计师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大,H1c得到验证。

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盈余管理方向(ABSEM)与审计意见(OP)负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审计师对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意见的概率不存在差异,H1b没有得到支持。这可能是因为,尽管向下盈余管理能够在会计准则上找到合理的解释,并在实务中成为企业的一种“粉饰小技巧”,但随着职业素质和道德的提升,审计师能够识别这种“障眼法”,并将其与向上盈余管理等同为存在其他潜在风险的信号,因此更谨慎、更敏感(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

表5的模型(4)、(5)、(6)显示了盈余管理、终极产权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关系。从模型(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A与OP显著正相关,支持了H2a,同时DA×SOE回归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H2a得到了证实。

从模型(5)的结果可以看出,ABSEM与OP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盈余管理方向与终极产权的交叉变量(ABSEM×SOE)与审计意见负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向上的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H2b得到了证实。

从模型(6)的结果可以看出,IEM与OP显著正相关,支持了H2c,盈余管理属性与终极产权的交叉变量(IEM×SOE)与审计意见(OP)呈负相关关系,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会被削弱,H2c得到了证实。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稳健性测试。在其他控制变量不变的基础上,本文另以修正的Jones模型为基础,经过上一期业绩调整的方法,计算异常应计项目(可操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风险的替代变量;将审计意见按严重程度排列为无法表示意见、保留意见、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和标准无保留意见,分别赋值4、3、2 和1。显然,盈余管理风险越高,审计意见的严重程度越大。对于终极产权,前文分为有政府背景(赋值为1)和无政府背景(赋值为0),我们将以政府干预作为其替代变量,根据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性质把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企业,分别取值为2、1 和0。

将盈余管理风险、终极产权和审计意见重新回归,结果与前文中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风险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终极产权级别与审计意见严重程度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终极产权级别越高,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削弱得越强。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8 ~ 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的程度、方向和属性三个维度研究了不同风险水平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终极产权层级下审计师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容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审计师能够识别不同盈余管理的风险差异,并对高风险的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具体而言,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被审计单位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相比,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

2.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受到终极产权差异的影响,即在既定的盈余管理情况下,终极产权为国有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几率比其他公司更小。程度大、向上及机会主义行为等高风险的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受到国有产权的削弱,说明审计师在出具报告时,可能受外界压力或“自利”动机的影响,其执业过程中应保持的独立性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从而根据企业的政治背景对审计意见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二)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将来的企业发展方向、审计活动的开展、政府和法律部门的改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提高法制水平。

政府资源能够对企业施以强大的干预力度,我国正在深化改革阶段,应有效地结合市场作用和政府有效调控,充分发挥“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强大作用。国家应该制定更加详细的法律制度对各个领域进行监控、管理,只有进一步加大力度,才能有效地利用其政治效应来引导经营,使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以此来构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2.提倡公平竞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与配置。

由于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占有比例较大,其在人力、物力等资源上具有先天优势,能够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审计师对其能够容忍较高的风险。而终极产权层级较低的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因为不同层级控制产权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市场地位,就难于平衡它们的市场地位和经营效果。要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就要更加完善市场法则,做到公平竞争,来提高其积极性。只有两者相协调,才能共同完善市场秩序。

3.提高审计质量,促进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一定的风险水平条件下,审计师应提高审计水平,识别财务舞弊和风险,强化审计质量。在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上,监管部门责任重大,应奖惩分明。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审计师的审计意见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合理、合法、合规性,同时审计师也要坦诚接受和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强化审计师终身责任制和谨慎意识。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能指导监管部门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合规、合法性进行评估,并且审计师的行为也应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在审计风险与终身责任制的双重制约下,不断提高其审计服务质量与审慎程度,从而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本文从盈余管理风险的程度、方向和属性出发,将2008~2014年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审计师是否能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和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做出差别反应。进一步考察了在不同的企业产权性质背景下,盈余管理风险对审计意见出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风险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大于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同时,国有产权性质的存在弱化了高风险盈余管理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甚至出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德育心得下一篇:电力企业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