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6-14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2篇)

1.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剖析理解,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如亲人一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前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现在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哪两个场景?(老人关爱海鸥;海鸥送别老人)

2.这两场景,你觉得哪个是你意想不到的?为什么?可以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过渡:是呀,这些海鸥居然像我们人类一样来送别老人,瞻仰遗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老人生前为这些海鸥做了什么事情呢?

(一)学生独立思考,随即抓重要句子进行理解 1.老人喂海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边读边想这个场景,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场景说一说,学生闭眼,教师范读,让学生想象那个场景,抓住“扫”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默契、和谐、信赖、老人对海鸥的爱。。。)2.老人呼唤海鸥的名字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抑扬顿挫”、“亲昵”是什么意思?你能学老人一样抑扬顿挫、亲昵得叫海鸥的名字吗(指明学生学叫海鸥的名字)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老人把海鸥当做儿女一样,为他们取名字;老人非常爱海鸥。。)3.老人与海鸥亲昵的说话(老人与独脚的默契配合)4.老人的回想。。。

(二)老人的外貌描写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来喂养海鸥。而我们的作者却说,在人群中你可以很容易辨认出老人。为什么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过渡:这一位视海鸥如儿女的老人,是多么得受海鸥的欢迎啊!海鸥们睁开眼镜,第一个最想看到的就是老人熟悉的身影。然而,有一天,当海鸥再去翠湖畔觅食时,却找不到老人的身影了。这样的日子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十天过去了,海鸥始终不见老人的身影。原来,我们可敬可爱的老人去世了!当老人的遗像被放到翠湖边时,这些海鸥做了什么令人什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呢? 全班交流,教师点拔总结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师生合作朗读)(海鸥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地上,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瞻仰”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亲属”有谁呢?爸爸、妈妈、爷爷、叔叔。。

(是呀,海鸥们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当成了自己的叔叔、当成了自己的叔叔,来瞻仰遗容。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4.“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总结;这就是视老人如亲人的海鸥,这就是视海鸥如亲人的老人,老人虽然去世了,他的心里只有海鸥,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同学们,学到现在,你们还觉得海鸥为老人送行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吗?说说你的看法 2.注意到课文中的插图了吗?老人遗像上有其他朋友的题字,虽然我们看不清楚了,如果你是那位题字的人,你会写什么呢?把它写在照片的旁边(学生读自己的句子)教师出示真实题字:愿老人之灵与海鸥同在(全班齐读)

五、作业

背诵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

2.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1.揣摩有关描写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2.体会作者是如何调动感官, 抒发人鸥之间的浓浓亲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了解故事明结构

想一想, 课文围绕着“老人与海鸥”,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聚焦老人, 抓住形象悟节俭

1. 这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人!作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 你觉得容易吗?

出示: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 作者寥寥几笔就将老人的形象勾勒出来。好好读读这句话, 你眼前出现一位怎样的老人的形象?

3. 结合句子中的三个“褪色”, 再读读下面的材料, 你对这位老人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出示: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是一位退休工人, 生前孤身一人。每月工资只有308元, 他对自己的生活极为苛刻, 可是每天却会花9元左右为海鸥买饼干, 一个月就是270元哪!钱不够了, 他就干脆买了面粉、鸡蛋, 亲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 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4. 老人的这幅肖像不仅能在我们眼前定格, 我想, 十多年如一日地喂食, 老人的身影也深深地刻在了那些海鸥的脑海里, 以至于当老人故去, 人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食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上时, 海鸥竟认出了他老人家。

5. 小结:外貌描写不在多, 抓住特点是关键。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读《老人与海鸥》, 必读老人的形象。作者在开篇不久就将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笔法精当, 寥寥几笔极似绘画中的速写。反复研读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可让学生体会出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妙处所在。】

三、调动感官, 品评语言察真情

1. 让我们走进那些个普通的冬日吧!自读第3—13自然段, 边读边圈点批注, 读出最令你感动的画面。

2. 在个人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四人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互相补充, 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先自读自悟, 独立思考, 得出自己的看法与体验;而后再小组合作, 在交流中互动, 在互动中升华;最后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如此几个环节, 不仅突出了个体的自学, 更突出了团队的合作, 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也有利于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3. 结合学生的汇报, 紧扣语言品评重点。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 多种形式诵读这段话。

(2) 抽出句中动词进行填空练习, 体会这些动词运用之精妙, 感受作者真实记录自己所见, 采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写法。

出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 (放) 在湖边的围栏上, (退开) 一步, (撮) 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 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 (顺) 着栏杆 (边走边放) ,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3) 老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丝毫也没有距离感。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如此亲密?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4) 再次深情诵读这段话。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 读这个语段, 你发现老人喂海鸥和其他人相比, 还有什么不同?透过这种不同, 你体会到什么?

(2) 假如你就是海鸥老人, 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

(3) 除了以上亲昵的称呼, 老人还可能怎样称呼其他海鸥?为什么文中不把这些个称呼一一写出?

(4) 再读这个语段, 把这动人的一幕留在心里。

▲海鸥最重情义, 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1) 自读这个语段, 在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上做上记号, 仔细地读一读, 品一品。

(2) 从老人夸海鸥的语言及其神情中, 你读出了什么?

(3) 指导朗读, 读出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由衷的喜爱、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三个语段, 是对老人喂海鸥的细致描写———那娴熟的动作、亲昵的呼唤, 还有深情的讲述, 无不极生动地反映出了老人对海鸥的关爱。研读这些语段, 才能更深入地走进海鸥老人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情感。同时, 研读这些语段, 细致地揣摩那些有生命、有温度的语言, 才能更真切地把握海鸥老人的形象, 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四、回顾学法, 自学后文习表达

1. (课件呈现老人喂海鸥的画面)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 更是一个特殊的老人, 他爱海鸥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海鸥身上。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当这张照片出现在湖边时,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是一件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部分内容。

2. 汇报交流。

(1) 交流自学的方法及其学习收获。

(2) 结合具体的词语、句子, 说一说, 海鸥们是怎样用特殊的方式送老人的, 从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

(3) 作者是如何调动感官, 将所见、所闻、所感, 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的?

(4)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由于有前一部分“老人喂海鸥”的精读准备, 这部分内容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一则因为这两部分内容前后有关联, 且都是写作者的见闻感受;二则因为学生已有前一部分的学习体验, 放手让其独立去学, 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这样扶、放结合, 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练笔表达, 真情追忆巧升华

1. 老人辞世, 鸥群哀鸣翻飞, 海鸥用它们独有的方式祭奠老人, 多么令人感动的场景, 真是人鸥情未了啊!老人的义举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 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 以示纪念。如果要在铜像的底座上刻上一段话, 你会写些什么呢?

2. 学生练习写话。

3. 交流分享。

上一篇:小学生光盘行动的主持演讲稿下一篇:高中新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