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2024-10-04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精选12篇)

1.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一

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县城南30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现有九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30多人。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短缺

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二、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

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三、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教育负担过重

我国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城市居民收入是乡村居民的2.90倍。农村居民收入低下,加上孩子多相比城市居民在教育经费上负担较重,农村的支付能力较弱,加之过重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村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使农村教育处在较低的水平。

四、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五、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普遍认为教育投入是消费性的,而缺乏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而缺乏

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这些落后和陈旧的教育观念,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管理如何开拓创新,寻找一条具有现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学校才能开创新局面,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满足人民的愿望。

1、要在管理思路上创新

要变以往单纯行政管理方式向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变以往只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工作和关注师生个体成就需要发展相结合,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活动。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态势,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构建学校管理、师生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工作新格局,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要在管理形式上创新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本着“管理即服务”的原则结合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健康、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热情周到的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除化解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诸方面,给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给予在校的贫困 师生及时提供帮扶。同时,积极开展一些师生乐与参与的活动,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情理交融,“润物细无声”。

3、要在管理手段上创新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优势,加快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更新,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影视教育的优势,把学校管理的思想要义变为积极、主动地正面宣传和传播的信息,开辟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使师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达到“行”的效果。

4、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

首先要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定期研究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其次,要理顺 学校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以职能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为主,其它部门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工作新机制。三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必须要有专项经费,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要定期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理论专向培训,合格者上岗。四要健全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制订管理工作人员条件和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晋职相挂钩,同时还要 在订阅管理方面的资料,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方面给予管理工作人员政策上的支持。

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二

关键词:声乐教学,美声唱法,教学思路

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音域宽广,音色柔美。它是西洋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近年来,美声唱法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备受推崇,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教师要认识到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声乐人才培养目标。

一、美声唱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对美声唱法的具体定义缺乏清晰的认识,无法对美声唱法进行准确把握。他们往往将民族传统唱法和美声唱法混淆,导致声乐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学习美声唱法的时候,学生没有正确的气息支撑,发音不纯正。同时,唱法训练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歌唱过程中,没有将喉咙打开,没有在高位置演唱,学生也无法依据实际作品要求、歌唱要求来合理控制气息,故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二)学校和教师问题。

美声唱法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很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音乐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真正专业的美声唱法教师。加之日常声乐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及美声唱法,教学过程缺乏合理性及规范性。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为美声唱法教学提供充足的设备、技术支持,也没有太多专业教师对美声唱法进行研究,使日常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高校声乐教育发展[1]。

二、美声唱法教学思路

(一)掌握准确的美声唱法呼吸方法。

重视美声唱法基础教学,注重日常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美声唱法呼吸方法。首先,声乐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教学,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练习咬字、发声方式及发音技巧等。其次,引导学生对基本美声唱法概念具备明确认知及掌握之后,指导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加以练习,不断增加他们的乐感,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督促学生勤加练习,掌握美声唱法呼吸技巧及方法,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美声唱法学习中,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通过胸腔、腹肌和横膈膜对气息进行同步控制,以达到良好的呼吸效果。

(二)注重师资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要依据声乐教学要求,从知名音乐院校引进专业美声唱法音乐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高校也要组织声乐教师外出学习,参与到各类培训中;邀请美声唱法专业人士到学校组织座谈会,与本校教师进行交流,以扩充声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声乐教学水平。高校也要结合声乐教学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师资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了外部动力。

(三)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教师要依据课堂教学要求及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首先,美声唱法教师要依据高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性特征,为其提供差异化教学。其次,注重师生关系构建。美声唱法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示范教学方法进行日常授课,以提高学生正确的声乐意识,建立正确的呼吸方式,养成良好的咬字习惯。改革传统美声唱法教学方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也能够使其在声乐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以对美声唱法进行准确掌握[2]。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创新授课方式。

美声唱法教师要改变传统声乐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授课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对声乐教学进行辅助,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采用“一对一”和“大、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其既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激发他们的歌唱兴趣。学校和教师也要结合声乐教学要求及美声唱法特点,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等,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发音和技巧等予以指导。

三、结语

美声唱法属于西方艺术形式,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将其与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相融合,使学生对美声唱法技巧进行全面掌握,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目标。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加强声乐技巧训练,更要引导他们提高声乐美学理论、文学修养等。让他们真正掌握美声唱法的精髓,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音乐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品铭.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美声唱法教学的思路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2,(21):198.

3.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问题;途径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承担着如何能沿着新课程所标明的方向来引领英语教与学,最终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高中英语教与学的大部分活动都有着课时的限制和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就像一次攻坚战斗,需要有精确的时间要求,有周密的计划和“战斗”方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完成教学的内容并实现已确定教学的目标,也需要周密的规划,即教学设计。它是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思维模式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意识欠缺,教学“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写教案时只关心所教教材中有哪些词汇、短语和语法,哪些句子结构学生没有学过。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实施计划或设计,就是解决这些词汇短语和知识点的教学。备课就是备重点、难点和考点,教与学的内容和活动也就都只是围绕这“三点”进行,与新课改的精神背道而驰。

2.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一种应试性的教学,它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单纯地记忆知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应试,并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许多教师过分拘泥于统一标准,用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没能及时跟进教材的更新和不关注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沿用自己多年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忽视或不理睬教材的变化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3.轻视教学设计,甚至不编写教案。一些教师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强,教学设计并不重要,编写教案更是形式。这类教师备课随意性特别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例如,某教师一节课前面的“热身”活动搞了15分钟,而到课文理解却一晃而过,就是理解几个True/False句子,录音只放一遍,课文就这样学完了。接着开始做练习,教学本末倒置,降低了效率。

4.活动指令混杂不清。如一位教师让学生Skim the text. Read it as fast as possible.但让学生读的时候教师却放录音,要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还要求学生Louder,please.到底这个活动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不得而知。学生连课文都没有理解,跟着录音读有啥意义?

二、解决思路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设计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以课标为核心的途径。《英语课程标准》主导着教师对教与学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观点影响着教学的安排、教师教学的行为;学生对英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学习心理的看法;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内容的把握等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点。不同的理解能产生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有时甚至会完全对立。

2.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这就是为什么新课改提倡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培养;强调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根本原因。

3.以教师为引领的思路。虽然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这绝不意味着淡化或忽视教师的地位。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完全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师应该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促学法”。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等。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的形成,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都取决于教师“推销”的艺术和热情、策略和方法。学生学习进程都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与和谐把控。

4.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课堂是实施教学理念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实际就是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过程。束定芳、庄智象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作和提供学习和交流资源;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供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效能为目标。

5.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教学资源是一切有助于教与学的信息材料(包括教材、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信息等),包括环境、社会、文化等在内有助于英语学习和解决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文化、策略等方面的事物,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等的集合。利用多渠道技术优势拓展资源库和利用空间,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的紧密结合,在可能与可行条件下利用优化视觉听觉的设备和音像资源丰富内容,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实现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化。

6.拓展教材的功能。现代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能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载体去接触英语,培养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必须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结构设计,才能科学有效地驾驭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拓展教材的使用功能。以往,教师把教材当做唯一的教学资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曾是对老师的最高要求。其结果是教师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被扼杀,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逐步提高自己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的能力和课程管理的能力,适时、适度增加富有时代感、跨文化交际和现代科技信息。

三、结束语

没有思维,教学就会事倍功半。经缜密思考、精心设计的课题教学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获得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而,教学设计是提高和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兆义,《英语绿色教与学》[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9

3.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郭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黄显华、朱嘉颖,《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4.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四

20世纪90年代我校是一所乡级中学,尔后由于撤小乡并大乡把学校变为了一所村级中学,从而导致学校优质师生流失严重。目前学校有十二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百余人,教职工43人(含特岗生7人)。学校离县城20 多公里,大部分老师都居住在城里,由于这样的现状,老师来去方便,走教现象严重,从而增大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难度。现就我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一条高压线,安全管理委屈学校却难保平安。学校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各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及社会的稳定,学校也充分认识支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安全管理中的投入(人力、财力、精力)太多,只要学生在校,每天从早到晚丝毫不敢马虎怠慢,只要谈到安全问题,教师就会提心吊胆,学校就会胆战心惊。家长认为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学生仿佛就进入了“安全箱”一样,只要出事无论大小,即使学校教师没有任何责任,他们也会“理直气壮”,大闹学校,更有甚者还会殴打学校教师及领导,导致教师不敢放手管理学生,作为教育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维护教育在党委政府中的良好形象,更是有理三棒棒,无理棒棒三,倒霉的校长撤职,吃亏的是教师,根本没人为教师分忧,学校左右不是人真是苦不堪言。若有学生因为自身原因或是家庭纠纷导致学生死亡,家长也会找到学校理论,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这种事情发生后,学校是无能解决的,学校会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家长也会越级上(),更有甚者还会把学校告上法庭,政府也会为了减小影响而用人民币来解决学校本无过错的此类文件,从而更加增大的管理难度。

二、学校工作运转非常困难。学校这个单位说小也不大,要做的事情太多,动手出门都要花钱,而义务教育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在于上级生均经费拔款,更由于各种支出太多,真正到学校生均经费还用不到三分之一。教师的福利待遇是由国家的绩效工资解了围,要不然校长治校真是无招可施。

三、学校规章制度几乎是形同虚设。虽然我知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在管理过程中执行起来又与“以人为本,共创和谐校园”相悖。为此在过程管理中为避免树敌太多而失去民心,在教师考核中也就不得不得过且过。

四、用人机制不活。校长能上不能下,能伸不能屈,变换太频繁,办学思路不明确,继任者无继。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不配套,不能流动更不能互动,导致教师居安而不思危,生存意识弱,竞争意识劣,敬业精神差。

五、教育教学管理形式化。

1、管理过程缺少经济手段。因学校根本就没有钱,如果硬从教师的工资中拿钱参与教学管理,这样就会加剧教师的矛盾,根本达不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2、教学常规工作流于形式。要定的东西太多,疲于应付学校及上级检查,抄袭教案或者从网上下载,多不适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3、教师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敢放手管理学生。

4、教师目标检查流于形式,确保应付上级检查而完成检查的数量,而不谈一点质量与检查的实质意义。

六、学校教师教学精神欠佳。源于:

1、教师工作环境不好。

2、教师待遇偏低,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

3、职称评聘不规范,有的教师中一职称评了近十年。由于职数没有而至今“望职兴叹”,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得过且过。

改进思路:

一、学校就安全工作建章立制,做到环节管理到位,措施到们位,责任追究到位,出了问题,学校主管部门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管理,勇于担担子,自觉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该由学校教师担的责任就由教师担,不该担的坚决不担。同时建议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法律中心,协助学校处理纠纷及偶发事件。

二、学校要增收节支,做到不举债建设,不负债搞达标评比活动,管住领导的嘴、脚、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整合教学资源,教师需有序而合理的流动。城里优秀教师可以下乡支教,乡里教师可以进城深造。县教育局要统筹全县教师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合理配备。

四、建立较好的用人制度。强化管理,给管理者排忧壮胆解难。

五、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艰苦的工作环境。同时就中级、高级职称的职数向农村学校倾斜,让农村教师看到工作后的希望。

六、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加大布局调整的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科学测算资金,集中将资金投入到生源流入地,改善教学软硬设施,使学生在相对优越的环境里接受较为公平的教育。农村学校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决定于教师,决定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由此可知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及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近期因加快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我校教师的现状

1、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教师大部分年龄偏高,部分教师由民办转入,后因上级要学历得到提高,但实际教学整体素质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同时由于学科专业不配套,专业教师紧缺,导致教师跨学科任教,严重影响教师质量,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到岗的特岗教师,因人年轻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能安心从教,在某些方面可能还会误人

子弟。

2、我校住居农村,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校文化缺失,教师安于现状与外界交流较少,教师参加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更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是停留于听听课,评评课的水平,没有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

3、教师的工作习惯欠佳。部分教师因年龄偏高,能力不强,多年养成不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导致不能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近年来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学校也不再是一块净土,部分教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玷污教师形象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教师建设,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2、强化校本教研,真正做到以研促教,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以校本为依据,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学校规范的管理制度,约束学校教职工工作行为;国家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从而促使学校的管理有

3本校学生全面发展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自习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用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学习具有主动性。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不需要别人督促与监督,一开始学习就能进入良好的状态,学习效果良好,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率。学习时间各科分配合理,安排到位,学习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善于分析总结选得失,注意力集中,善始善终。

二、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有不同意见要敢于、善于与教师交流,与同学共同探讨,做到不卑不亢,态度诚恳端正。交换思想与意见时善于倾听、分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认真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把要学的内容认真分析,找准重难点,充分利用工具书对相差的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难点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

(二)、认真听课。教师授课时不仅用语文传递信息,而且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因此学生上课时必须盯着教师听课,全神贯注参与学习,抓住重难点,主动参与,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主动回答问题。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不能爱口失羞,声音洪亮,表述清楚。

(四)、学习中要多思善问,学习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做到不耻下问。

(五)、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好习惯。针对重难点内容,漂亮词句需要用规范笔记本做好记录。懂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整理以备今后复习使用。

(六)、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建好错题集,分析归纳总结,达到以一变应万变的能力。

(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学科全面发展,养成不偏科的良好习惯。

(八)、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5.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及新思路论文 篇五

果树“一边倒”技术适用于一切干性果树,包括桃、杏、李、苹果、樱桃、柿子、梨等。采用密植、矮化、早产种植方式,露地种植株距1.2米,行距2.5米,亩种220棵;大棚种植株距0.75米,行距1.8米,亩种500棵。一般传统大棚种植果树密度大,光照不好,内膛极易光秃,果树产量低、品质差、管理难,而大棚果树“一边倒”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

大棚果树与大棚蔬菜相比又具有很大的优点:

3.1 投入少平时投资少,每年约为1200—1500元,是大棚菜的1/3-1/8;

3.2 用工少 是大棚菜的1/10-1/20。冬暖棚拉草苫3个月(拱棚也可不拉草苫),施肥3次,浇水5-7次,打药4-5次,整枝2-3天,授粉10-30个小时;

3.3 产量高 亩产5000-10000斤,桃、杏、李、枣栽后12-15个月丰收,樱桃、苹果、梨、石榴栽后24-32个月丰收。

对于果树栽培,首先应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其次,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再次,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4 结束语

6.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六

学校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思路

2013年1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在自治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精神为指导,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小学学籍gu***》提出的“五项管理”为主要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求真创新、凝心聚力,全面开拓出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现总结如下:

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迎检工作情况

本学期我们先后迎来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复验、“普九” 复验、“平安校园”复验、“党建工作”现场观摩,每项检查都顺利过关。

二、学校荣誉情况:

学校本学期参加各类评比活动及赛事,获得了“自治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阳光体育运动优秀组织单位”、“**杯中小学生大课间比赛第一名、“自治县平安和谐校园”。

三、学校发表信息情况:共4篇信息在自治县公众信息网上录用发表,3篇在伊犁党建网上发表。

四、教师称号及获奖情况:

五、学生获奖情况: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管理,建设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

本学期我们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目标,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在巩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努力在广大教师中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逐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干部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围绕强化教师“责任心”和“爱心”,开展了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活动、师德践行活动等,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

(二)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资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强化校本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知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本学期我校**名教师分别参加了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班,**教师外出参加学科培训,积极建设学习型学校,营造教师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名师、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形成培养梯队,促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在教师基本功方面,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以“每周一套中考考模拟卷”为培训内容的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校将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三)完善考核管理机制。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完善教师出勤、教学常规、培训、教科研等各项管理考核细则,建立教师业绩考核档案,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的过程性考核。完善班主任管理措施,加强班主任考评管理,建设精干高效的班主任队伍。

二、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学生管理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通过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本学期主要做到了“四抓四突出”。

(一)抓保障,突出规章制度建设

健全制度规范。制度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稳定性,能够为全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学生常规管理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就是把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有效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期开始,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对学生的管理,落实规章制度,让每个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规范。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要有目标的培养几个好习惯,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目标有检查。与此同时下发各种检查评比细则及评分标准,班主任利用班会,专门培训学生,让每个学生熟记规范,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学校定期进行抽查评比,成绩计入班级考核。

(二)抓主线,突出常规教育

每个学期,学校都将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强化训练周”,第一个月定为 “常规强化训练月”,每班建立一份班级网格化分工管理表格,细化分工,做到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每天检查学生的路的上下楼梯、随手扔垃圾等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每天一通报、每周一总结,检查结果与班级考核结合起来,评选出文明班级、卫生好班级,并通过召开班主任阶段工作交流会,促使班级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有力的方式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坚持用好“成长记录本”,要求全校每一位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成长记录本”,每一天的记录分为两个部分:即“我对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情况、感言”和“自评、互评等级”。通过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此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自觉遵守和集体的舆论监督下,效果明显,受到了家长的赞同。

(四)创新改革大课间活动。学期初学校全面启动“阳光体育活动”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组织了各种特长队,如:合唱团、电子琴乐团、葫芦东布尔兴趣队、贝伦舞兴趣队、锡伯文书法兴趣队,并制定了各阶段的活动目标,要求老师克服各种困难,拿出成绩。特别是葫芦东布尔兴趣队、贝伦舞兴趣队,从3月份乐器发到学校,老师们便开始行动起来,选队员,选乐曲,老师们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学起来。合唱团进行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歌唱方法训练,组织合唱队的同学排练了歌曲《在灿烂阳光下》、《七彩的心愿》等。校园里,到处荡漾着美妙和谐的歌声,艺术的气息。

三、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谨高效的教学秩序

教学管理主要以教学常规五大环节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辅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积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机会。

学校非常珍惜并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先后派多名教师赴乌市、外地以及伊宁市四中、县三中、霍城江苏中学等校参加高效课堂的观摩、培训、学习,以此为契机,创设平台,把握机会,让老师们在专家和外校名师的引领下深入开展课堂行动研究,在研讨、思考、合作中丰厚理论素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规律,切实解决学习和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外出学习的老师不仅内化提升了本身的水平,丰富了文化底蕴,并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积极开展二级培训,让外出学习的老师,做“教育是爱的事业”的专题讲座,使她们的培训心得成为二级培训,让所有未受过培训的老师也从中领悟很多。

(二)强化常规,注重细节,提升教学管理实效。

切实落实备课要求,备好每一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加强对执行课程计划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上足、教好各类学科,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实检查措施。围绕这一重点,本学期学校进行了三次教学常规的集中性检查,包括备课、听评课、作业、试卷分析、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记录、集体备课记录等。本学科所有教师全部参与听评课,然后由校领导组成的听课小组随机听课,跟班听课,评课的时候要有的放矢,指出课

堂的得失,让所有的老师都有所提高。

(四)践行高效课堂,实施有效学习

有效课堂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大举措,围绕有效课堂,我们全校上下首先明确了一个理念: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每个教师都创设有效课堂的方案,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预习流程和授课流程,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培养学生自学,学会在课堂上记录重点内容,课前做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授课模必须体现检查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导学目标、当堂检测。

(五)加强教科研工作。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本学期学校申报了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课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四、加强后勤管理,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保障

后勤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教育教学为目标,抓住财物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管理标准,改进管理方式,切实发挥后勤的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作用,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一)办学条件改善方面

1.本学期增加十台多媒体背投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新建高标准教学楼一个,彻底解决学校教室紧缺的困难。

3.改建学校自来水管道。为学校教室、宿舍提供了良好的用水环境。

(二)财务财产管理方面

财务工作在学校领导带领下,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教育经费的收支。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持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原则,用好学校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重大的资金使用上,学校通过教代会讨论,并向全体教师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具体工作如下:

1.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编制好本年度的修购经费计划,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收费标准,做好收费公示。在学生收费管理上,严格按照收费公示规定的项目、标准、范围进行收费,严格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收费制度,做到了无乱收费、无乱摊派、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

3.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按规定的管理制度执行,做好财产记账和报损调整工作。除了切实做好教学的物资供应外,还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并管好、用好这些设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校园绿化美化方面

1.本学期,总务部门组织人力对校园花木进行积极护理,定期对花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在花坛中新栽百日红、松树等植物,进一步绿化了校园环境。

2.为学校1、3号楼前花坛新建白色护栏,既保证了学生不能随意踩踏草坪,保护草坪,也起到了美化作用。

五、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始终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的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积极健全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教育,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无缝管理、常抓不懈。本学期我校安全工作突出“两字特色”,即“严”“实”。

1.强调一个“严”字

首先是严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载体,通过建章立制,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其次是严密组织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水集中心小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安全工作网络体系,达到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管理目标,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再次是严格管理。学校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期初与各处、室、班级签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2.注重一个“实”字

(1)把好门卫安全第一关,加强门卫的管理工作,严格来客登记制度,与各部门联系的外来人员,必须要电话告知,外来人员方可入校。

(2)每天安排好值勤工作,课间在楼道及校园主要位置都设有学生值班,有领导带班,教师定点定岗;节假日、寒暑假都安排领导班子值班。

(3)加强夜间值班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保障校产的安全。对学校重点部位落实物防、技防措施,安装防盗门窗、报警器、摄像头等。

(4)重视消防工作,教学楼安排好了消防通道,各专用教室和学校过道都配置了灭火器,学校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数量达到要求。

(5)实验室、实验器材有专人管理,使用有登记、签领。

(6)认真开展安全预防演练,特别是逃生演练。每学期都要进行实际演练多次。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

(7)对各种常见病及传染病主要以防治为主,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防治的方法与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教师存在墨守陈规、循规蹈矩的思想,不想创新,不敢创新。

二是个别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是在活动开展中存在不认真、不扎实、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

为此,学校要打破教师天天讲说写,学生日日读写算的老皇历,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发挥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的不断发展,扎实搞好“晨诵”和“课前一首歌”活动,切实开展好各项特长小组活动,切实落实“高效课堂”,真正开创“人人都高效,生生都互动”的教学局面。

2011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体局、办事处新学期工作布署,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以“五项管理”为重点,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构筑新特色,发掘新优势。

二、工作重点:

1、强化学生管理。开展好四项活动,即读书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行为养成教育。

2.强化教师管理。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现管理规范到位、制度执行到位、服务意识到位、发展保障到位。

3.强化教学管理。继续落实“高效课堂”,以常规促提高,以高效促发展。

4.强化后勤管理。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学校档次。

5.强化安全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具体工作:

1.坚持思想理念先导,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健全学习研讨机制。认真组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思想理念为先导,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要结合教师远程研修工作的开展,以校本研训为主渠道来切实帮助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提高以理服人的民主管理和以能带人的科学管理的能力。

2.深化德育工作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切实改进德育工作。充分挖掘德育的丰富资源,以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学校育人品位。二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开齐开足教学课程,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重视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开展好各类艺术团队活动。

3.聚焦“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立足实际,不断完善高效课堂建模工作

积极借鉴、吸收名师的先进课堂模式,针对本校教师上课的具体情况,在上学期建模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更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续执行“听课视导”制度,有计划地进行听课调研,发现和培植典型,总结和推广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推行汇报课、推门课制度。

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上1节精心准备的汇报课,通过全体同科教师的共听互评,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领导要坚持不定时的听推门课,以此来督促教师,并将推门课的成绩计入教师个人年终考核成绩。

4.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教师90多人,好用的微机有70台左右,还有20多位老师没有微机。新学期争取能够新进一批微机,保证教师人手一机。伙房建设已经完工,下学期争取早日开伙,解决师生中午就餐问题。

5.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校稳定发展。

7.安全环保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思路 篇七

一、安全管理

1.1工段级安全会议记录、签到表不规范,现已经规范。

1.2公司加强制度的培训,同时要求在例会中加强安全的教育宣传;

1.3加强用工的相关校验;

1.4公司的全年检查计划,有明确的检查内容和标准要求及整改验收的要求,做好规范安全检查台账,做好相应的计划;

1.5规范安全隐患检查表;开始规范完善事故的调查处理资料;

1.6各大车间防护栏设置不全,已安排增设防护栏;

1.7安全警示牌配备不全,已增加了一部分;

1.8矿山险石没有排除一部分,现已按要求排除;

1.9有个别职工没有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已教育培训; 2.0各配电室没有绝缘胶垫、应急灯,现已配备。

2、环保管理

1.1做好设备的维护记录并归入环保档案专柜;

1.2.建立在线监测月报表的监控台账;

1.3在维修和换袋时做好记录;

1.4生产车间设备下料口积料多,已统一清理了一次;

1.5有时存在排放超标,已及时更换布袋。

安全环保部

8.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八

刘玉洁

 2012-12-14 15:01:40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16期

摘 要:到目前为止,生育保险制度已经运行多年,此制度的运行对保障企业女员工的合法权益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详细阐述了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希望在今后保护企业女员工的合法权益方面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生育保险,问题,有效措施

1、前言

生育保险制度指的是生育期间对生育妇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医疗服务、生育休假等的制度。生育保险制度承担着维护社会和平、保障生育妇女健康的任务。但是,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却忽略了生育保险制度的地位。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和国际保险制度相比较来说,既有优势,也又很多不足。从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2、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立法层次偏低,覆盖范围较窄

(《试行办法》已有很大的修改并且于2011年7月1日废止。)由于《试行办法》的立法层次比较低,而且制度运行处于试运行的阶段,因此,企业既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制度还没有赋予一定的强制性。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占养老保险的四分之一,占医疗保险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试行办法》中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有些规定是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起冲突,(冲突列举一两个方面的)这样一来,便给制度的运行和操作带来很多麻烦。

2.2 统筹层次偏低,发展极度不平衡

在我国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生育保险统筹覆盖面较大,参保人数较多;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并没有改革生育保险制度,这样一来,导致生育保险制度发展非常不平衡,使得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偏低。

2.3 保障范围狭窄

生育保险制度实施的对象是参保的女性员工,尽管男职工参保,但是配偶没有参保,(从2011年7月1日起参保男职工配偶未就业的,可以享受医疗费和营养费,男职工享受7天的假和津贴。请看看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本级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在生育期间就不能享受各种待遇。在所有的参保员工中只有少数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有些单位一年内也没有女员工享受这种待遇,然而,却依然按照规定要求上交生育保险费用。因生育保险政策明确规定男职工有缴纳生育保险费用的义务,却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这样一来,没有得到参保单位的认可,从而忽视了生育保险政策。

2.4 生育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低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按照当前医疗消费水平来看,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费用达不到实际费用的一半,另外,还有一部分费用由生育者来承担。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目的是为了解决女员工在生育阶段所支付的医疗费以及生活费用,然而,生育保险所承担的生育医疗支付水平远远比不上医疗保险,这无疑加重了生育者的经济负担。

2.5 一些生育保险项目流于形式

根据生育保险政策的规定,保险项目主要有生育津贴、检查费用、手术费、住院费用、医药费用等。据调查显示,某些地区只将生产时的顺产或者是难产作为其标准,也就是说生育津贴需要由企业来承担。由此看来,有些生育保险项目是空的。再加上,有些医院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严重的“大处方”现象,这样一来,便进一步加重了生育者的负担,与此同时,给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2.6 对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对生育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其中有些企业对生育保险态度认识程度不够,给收缴生育保险费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3、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

3.1 加快生育保险法制建设,提高立法层次

确保生育保险政策顺利实施的条件就是要加快生育保险法制建设。到目前为止,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有近十年,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政策措施、管理方法与制度,然而,这些都要借助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这样一来,生育保险便能有法可依,保障生育保险制度健康地发展下去。

3.2 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在《试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生育保险对象是国有企业结婚的女员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对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了调整,而且有些女性员工已经过了生育期,生育保障对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我们要逐渐将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纳入到保险范围中,解决非国有制企业的参保问题。

3.3 适当调整生育保险政策

通过实践证明,现有的生育保险政策已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对生育保险政策加以适当调整。政府出台有关的政策,可以适当从生育保险金中抽取一部分费用,来开展参保职工的生育生殖保健问题,将保健工作放在生育前后,从而提高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通常情况下,人们都非常关注生育环节,特别是产前和产后的保健水平,这对孕妇和婴儿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加大产前检查保健和产后的护理费用的支出,从而提高生育员工在生育期间的保健水平。

3.4 提高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现如今,因生育保险管理手段非常落后,从而阻碍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努力探索生育保险的管理方法与模式,便于参保单位开展工作,维护生育员工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总体来说,生育保险政策是社会保险支柱之一,承担着维护社会和平、保障生育妇女健康的任务。可以说,生育保险制度是社会对女性承担人类再生产应得的补偿。现如今,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实施,这是因为直接关系到妇女和下一代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改革生育保险制度,从而保护女员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咏芳。生育保险制度构建理念之基本取向探索[J].东岳论丛,2012(3)。

[2]、覃成菊,张一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演变与政府责任[J].中国软科学,2011(8)。

[3]、冯祥武。男职工生育保险待遇问题的探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9.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九

当前,为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把2010年确定为我县强力推进“五区”建设的突破年和奋力加快发展的攻坚年,并安排部署开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为实施国家战略建功勋”主题实践活动,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战场的开发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门单位和党委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环境。为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深入部门单位、乡镇和村居,就当前政风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表现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认真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县政风行风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解决制约影响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以评优评差为手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依法行政为目标,整体呈现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主动参与,社会广泛监督,部门行业作风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一些基层单位或部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门利益至上,重罚轻管。部分部门和单位小团体利益至上,他们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拥权自重,重“审批”轻“监督”,重“收费”轻“服务”,重“局部”轻“全局”,重“利益”轻“信誉”,重“眼前”轻“长远”,想方设法争审批权和管理权,把审批权和管理权当成创收、为小团体捞取好处的工具,自立规矩、自己执行、自己监督;有的单位对一些应该办的事情,故意拖着不办,吃拿卡要,搞不正之风,“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

(二)执法不规范,自由裁量权大。部门执纪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罚多罚少工作人员说了算,外地人多罚,半生不熟的少罚,熟人不罚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单位利民、便民措施还不够完善,办事效率低下,作风简单粗暴,“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个别部门单位仍然比较突出。在工作中,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善于结合当地实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盛行。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及时办的事长期拖着不办,对个别群众过高和无理的要求,也不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有的动不动就“吃拿卡要”,欺压百姓,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工作落实不到位。极个别单位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研究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制定的制度执行不到位,作出的承诺遵守不到位,该追究的责任追究不到位,该处理的人员处理不到位,对有关政策规定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五)政风行风建设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垂直管理部门抓政风行风建设的思路清、措施硬、亮点多,同时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普遍好于非垂直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县直窗口单位和部门工作抓督促落实的力度要普遍好于乡镇。

(六)基层执法单位作风建设薄弱。一些基层站所人员多、成份复杂,法制观念和政策意识淡薄,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政风行风上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不正之风问题表现形式是直接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际上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严重破坏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没有树立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政风行风建设,因而导致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制度不严,管理不力。有的制度只是放在嘴上、贴在墙上,但贯彻落实、检查督促少,流于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对一些违纪问题惩处了力度不够,往往是不投诉不处理,一旦出现投诉,忙于找人说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多,真正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抓源头管理的少。

(三)标本兼治的力度还不够大,治本的办法还不够多。对一些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治本措施,只能是抓一抓,好一阵,稍有放松就开始反弹,以致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四)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部分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试,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依赖性强。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充当“传话筒”,只布置,不落实,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工作无特色,无创新,无效果。

(五)责任追究制落实不够,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够大。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存在着监督刚性不足,工作手段不够有力,对搞“三乱”者没有动真,要么下不为例,要么把款清退了之。这样必然导致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大,众多“准后来人” 敢于步后尘,出现边纠边犯、屡纠屡犯的现象。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教育,着眼防范,筑牢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滋生和蔓延,与我们一些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不实有直接关系。有的部门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一些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模糊,政策法律观念淡薄,滋长了特权思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因此,抓好政风行风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一切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针对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深刻分析原因,深入开展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行政执法部门增强执法为民的观念,经济管理部门增强勤政爱民的观念,公用事业单位增强服务为民的观念,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和行业新风。

(二)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的发生。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我们开展纠风工作,也要逐步确立制度建设的核心地位,抓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政风行风建设寓于业务管理和各项政策措施之中,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针对不正之风多发领域、部位和环节,建立和完善操作性强,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制度。一方面,要把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去把握,通过纠风工作促进各项抓本治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抓本治源工作的深化,巩固纠风成果,逐步消除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体制、机制因素。要把纠风工作与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用纠风这个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用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来检验纠风工作的成果。

(三)强化监督,从严执纪,逐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依靠群众开展纠风工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党的群众路线对纠风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做好纠风工作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惟有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参与,才能有效防范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拓展依靠群众纠风的新途径。一是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监测点、行风联络员联系制度、效能监察特邀监督员制度,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抓紧抓细抓实,并逐步建立起联系、督查、整改、跟踪、反馈等制度,使其达到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二是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收费公示等制度,为群众知情有效监督创造条件。三是设置行风意见箱、投诉电话、网上举报等,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多种途径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四是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政府部门、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五是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切实落实群众在行风建设中的评议权,真正体现行风评议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行风建设。

10.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十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到底有哪些,如何解决,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分企业性质来讨论,因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尽相同。以下,我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分别讨论。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曾起到过决定性作用。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额逐年下降。同时,一大批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又对国有企业形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改变其固有的几十年的经营理念与方式,将企业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人力资源上来。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水平参差不齐,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

1.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又人满为患。人才稀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行政效率上,技术拔尖人才的数量及行业领袖的分布上。在很多行业,例如制造和高科技行业,顶尖的人才都被很多外企和民企持有,国企的人力资源现状确实令人堪忧。同时,冗员又是国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人满为患表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人员编制过于繁冗,只见编制,不见绩效,“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是典型的国企特征。同时,人员的进出机制不完善,基本上出现了只进不出的恶性循环。

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是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管理人员富余、一线操作人员紧缺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人员配置上,普通型、技能单一型的人员富余,而从事经营管理、科研开发、技能操作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在配制方式上,不能按需引进,难以按需流动,导致资源适用性差,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企业净人力资源相对减少。

3.人才选拔机制不够完善,能进能出的通道尚未完全建立或并不畅通。国企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于通道的建设不完善上,能进不能出及没有引入竞争是关键所在。很多国企甚至相对封闭,完全与外界隔离,只通过“系统内部”就能完全补充和消化,所以也就谈不上人才的有效选拔和开发。

4.重视高级人才开发管理,轻视基层员工培训。企业认为一线员工与管理者相比不那么重要,同时盲目强调向管理要效益,于是忽视对员工培训,导致员工素质降低,造成大量潜在人才有待开发。人才闲置、浪费现象惊人。给企业生产和管理带来诸多负面效益。

5.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激励不

足是目前国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国企在工资、薪金等倾向性物质激励方面较外企或民营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骨干人员的收入相差更加明显。国企不仅正激励不足,而且负激励也严重不足。国企经营者只负赢不负亏,没有建立起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机制。

6.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传统的口号式宣传,企业文化氛围僵化、保守、形式主义,根本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二)解决思路

解决国有企业体制不灵活、理念不先进、激励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这些严重的问题;其次是机制的调整,包括人员进出机制、有效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地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然后是有效地准备工作。企业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指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行动计划,为企业变革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是执行。只有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才可能带来成效。

(三)方法

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我们可以想到如下解决办法:

1.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管理者素质。有针对性的分行业、分领域进行专门的研讨,使国企的领导者们多学习先进的思想,再利用高校、咨询公司等专门的高水平培训机构,树立企业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是培养有变革精神的领导,推动革新。

2.严明制度,严格执行。要解决国企的效率问题应该先从制度的完善开始,先严明法令。有法可依,才能依法行事。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的方式提出意见,完善企业制度。同时执行是个大问题,要有专门的部门来监督执行,如果没有专人负责,可从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做起,在机构设置上做文章,争取制度能支持绩效实现。

3.完善人员运动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有效激励是保证国企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有效激励的对象是人,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人员的运动问题,企业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开放用人的竞争机制,让人员能上能下,引导员工用实力说话,同时保留住核心员工。让成功的案例支持人们变革的信念。

4.完善激励政策。企业最终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的分配方式。要想搞活企业,激励人员,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作保障。通过向成功的企业和标杆企业学习,借鉴成熟的模式,利用先进的激励方式保证企业变革的成功和绩效的持续改进。

5.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要让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要深入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文化纲领,制定有效的宣传方式,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企业文化发挥动力驱动作用,保证人力资源水平上层次。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有利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家族中心式管理。民营企业中通常企业所有者,他们凭借自身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机遇、胆识获得创业成功,这种成功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因此他们中大多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只是靠个人经验来进行决策。而这种决策一旦失误就可能导致对企业的致命打击。主要表现在:

(1)不利于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

(2)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3)家族利益纠纷复杂。

2.缺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我国民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同时,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存在功利主义。对人才只使用不培训,缺乏开发人才、培训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观念。

3.企业文化陈旧,难以塑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目前,民管企业的管理制度、价值观念、管理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

(1)管理制度只体现业主的单方利益;

(2)经济报酬标准的主观性;

(3)激励手段的单一。

4.人员流失快,人才队伍稳定性问题突出。由于民营企业主喜欢独断专行,集权过多,分权过少;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管理过于严格、环境紧张;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员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大部分民营企业主素质较低,缺乏人格魅力,使民营企业难以留住人才,人才跳槽现象频繁。

(二)解决思路

因为民营企业的所有权问题与国有企业不同,所以解决思路也与解决国有企业有所差别。解决的思路如下:首先要解决产权变革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结合;其次是寻求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再次是寻求管理创新,完善用人机制;最后是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技术操作层面的创新和突破。

(三)方法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即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作为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管理。员工集劳动者和投资者双重身份于一体,将大大改善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对经营者和核心科技人员实行股票期权制。股权激励不仅有激励作用,还有监督和约束作用。它把股权和公司治理相结合,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新激励机制。同时把期望理论的努力—绩效—奖励关系中的“绩效”变为长期经营绩效,约束了民营企业中人才的短期行为,极大调动企业内部人才的积极性。

2.构建科学的治理主体,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民营企业要吸收一般员工、经营者和债权人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允许员工和经营者阶层持有企业股份。在制衡机制完善方面,一是完善董事会,二是完善股东大会。

3.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具体有三种做法:

(1)开发企业潜在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创业者应该通过授权,让潜在的经理人可以综合管理子公司或部门,为他们提供锻炼与一展身手的机会,从中培养、发掘企业接班人。

(2)按企业定位引入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类型的经理人。

(3)建立职业经理人选拔考核体系。民营企业可以设立一个评估测试部,将现代化测评技术与传统考核体系相结合,对目标经理人的素质、能力进行评价和鉴别。可以通过微机测评、职称考察考核、经理人激励制度、约束机制等方式进行。

4.人力资源技术层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从战略入手,在从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保障,最终形成制度和先进的文化。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2)投资现有人力资本,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3)任人唯贤,广纳人才;

(4)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5)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很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有80%是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目前的家族企业不仅逐步走出了粗放型的积累阶段,而且不少家族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随着我国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

1.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的缺乏。我国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规模小,在成长起来的过程中没有组织战略,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就应当有战略。惯性的作用和创业者普遍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导致家族企业在扩展阶段没有企业战略,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2.带有“任人唯亲”的浓厚家族色彩,“先家族后企业”观念严重。“用人唯亲”容易在企业内形成“家天下”,容易形成一种压制、排斥外来人员的正确意见乃至欺负外来人员的歪风,导致外来员工对企业缺乏公平感、认同感、责任感,从而遏制了企业中高素质人才能力的发挥,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最终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失。

3.员工素质偏低,高层技术及管理人才缺乏。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多数是在本地创办企业,资源相对匮乏,企业员工主要以本地人员为主。随着家族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管理、技术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由于相当数量的家族企业所在地往往不是大都市,环境相对偏僻、艰苦,地域条件上限制了高层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

4.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员流动性高。人员的流失加剧了家族企业原本就人才匮乏的矛盾,不利于家族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有特殊技能和专长的员工的流失,给家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解决思路

家族企业的组织方式和所有权本质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发展最终限制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能否解决用人机制是解决家族企业问题的本质。首先应该界定清楚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然后开放用人机制,可以保留家族企业的文化特点,但是要开放家族人员的血缘用人文化,最终从个人领袖的人治走向制度管理的法治。

(三)方法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战略的模糊,所以首先应该明确战略,根据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差异化战略下,人力资源规划更适合采用一种短期框架,以及更多的利用外部资源来为组织工作服务。

2.创建以人为本的“家”的企业文化,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创建以人为本的“家”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使企业产生一种凝聚作用和向心力,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这有利于家族企业在不利的人才竞争环境中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

3.投资现有人力资本,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一方面,家族企业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为员工提供技术、管理、战略思维等各方面的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对员工提出的全新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员工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

4.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德鲁克曾提出忠告,家族企业要能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族成员,也无论他们多么出色,也至少要有一位非家族成员。因此,家族企业必须改变“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任人唯贤,高位能人居之,才能有效、合理地用人,才不会造成企业内人才的浪费,并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11.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十一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民生工程,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建设并管理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能保证农民饮用水资源的安全卫生,还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然而随着近几年社会基础建设的急速发展,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不断涌现,其中与民生民计密切相关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首先,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规律有益于为农村水资源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的发生很可能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带来更多水资源问题。本文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工作、建设管理、投资取向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饮水;技术;建设管理;投资取向;供水站财务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农村水利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曾于1983~1988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生活饮用水地图集》。1991年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颁布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准则》;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2005年,水利部又组织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和“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计划“十一五”期间通过建设一系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000~8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此,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也极大改善了我国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1号文件,文件中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发展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也成为未来十年水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工作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中,最主要有两方面的技术工作问题。第一是水源问题。因为缺乏先进的净化措施和净化技术,大部分农村引用水的水质达不到正常饮用水的标准,无法保证足量供水,即水资源保证率不达标;更有许多地区因为水质检测技术过低,造成水污染问题。就如我所在的祥云县的一些农村的净化技术仅仅是采用砂石、木炭等进行简单的过滤措施后就供给当地居民,经过这种技术手段净化过的饮用水,远远达不到饮用水的原定标准。第二,由于我县的农村供水管网的不合理布局,导致供水管的承受水压不平衡,各段水管承受的用水负荷不够均匀,最后设备一经损坏,供水管就会爆裂,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还有许多供水管制作材料质量低级,或者年久老化,都可能导致水管裂开,浪费水资源。

(二)、解决思路

对于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出现的以上技术问题,我认为有以下解决思路:总体而言,根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规定,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运用到制定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科学规划当中去。首先是调查清楚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弄清楚问题产生的成因,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及该地区的水源分布条件,设计科学计划,进行合理布局安排,切实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做到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其次是解决饮水安全工程面对的技术问题,可以着重培养一批具备这方面先进技术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强制性对在编人员实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理解并掌握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中一些必备的技术知识及应用。具体而言,有如下措施:相关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管道深埋、埋浅的保温问题;特别注意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以达到尽量减少水资源污染及浪费的目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可以与卫生厕所及排水设施等问题的建设共同进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中,最主要有两个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农村饮用水资源的质量检验问题。许多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人员对水质检测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在饮水工程完成后,由于缺乏相关化验的技术人员,从不进行对水质的检测及评价工作,导致相当多建有饮水工程的地区却没有相关饮水调查及水资源检测分析的历史资料。其次是饮用水的价格问题。在饮水工程建设前,因为没有对相关建设的成本分析,导致饮水工程完成后,水价确定的决定权交给了供水单位,当时的低价位造成了现在经济效益的不景气,如果提高价格则可能引起居民不满,给工作人员带来收费困扰。

(二)、解决思路

对于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出现的以上管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对策:首先建立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聘用制的用人基础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现责任具体化,并且成立供水总站,强调管理上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二是当地政府要真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各种必要经费,切实满足资金要求;要积极协调土地、交通、城建、电力、卫生、环保等部门,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第三是积极完善供水站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规划中的进度、质量长效运行。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取向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中,最主要有两个投资取向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投资单位忽略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投资前途,由于饮水安全工程的数量过多、项目种类过于分散,并且当地政府的补助有限,贫困地区的农民又无法担负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的高昂的成本费用,又缺乏投资商的投资费用,最后资金不足造成饮水工程建设无法展开;第二是当地政府过于保守,没有想到根据当代技术发展,积极采取主动招商、融资方式,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筹集资金。

(二)、解决思路

对于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出现的以上投资取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解决思路:第一是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自筹;第二可以效仿现代的企业制度,如股份制等,寻求社会集体的资金进行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第三,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鼓励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打开门路,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通过招标的形式将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交给投资者,保证饮水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我国民生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各个地区都应该积极实践,进行调查分析,从问题中研究成因,对症下药,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实施者务必以大局为重,统筹安排,根据当地地理情况,通过对建设方案的科学设计,结合以上给出的针对技术、管理及投资方面问题的方案建议,精心施工,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各个过程的控制管理,切实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圆满实施并长效发展,真正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喝“放心水、安全水”,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建设也会为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站财务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供水站的财务建立不全,制定了制度但没有执行承包制的供水工程,承包合同没有完善,部分供水站根本没有签订承包合同,只是口头承诺。供水站工作人员的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需要提高。收取水费方式不正式,有的供水站没有给老百姓出具水费收据。管网架设好之后的后续维护维修工作工作不能及时落实到位,供水漏失率较大。供水工程在修建过程中留下的供水隐患给后期管理造成困难。

(二)、解决思路

针对这些问题,供水中心采取了一下措施:起草了《祥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在局领导的主持下召开了听证会,经过商议、修改、审核最终发布了正式文件。这一管理办法的出台,规范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发展的道路,给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经局领导同意由供水中心统一监制了水费收据,已发放到规模以上饮水站,要求在以后的水费收取过程中必须出具统一监制的水费收据改善了收费过程操作不正式的现状。与各供水站负责人进行了多次座谈,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监督个供水站制定各项制度完善财务管理,要求各供水站对区域内官网多巡查及时修坏补漏,对供水站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努力提高辖区 内供水总量及业务素质,要求各供水站在片区水利工作站完善承包合同并根据经营状况确定承包价格及维修基金。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我国民生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各个地区都应该积极实践,进行调查分析,从问题中研究成因,对症下药,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实施者务必以大局为重,统筹安排,根据当地地理情况,通过对建设方案的科学设计,结合以上给出的针对技术、管理及投资方面问题的方案建议,精心施工,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各个过程的控制管理,切实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圆满实施并长效发展,真正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喝“放心水、安全水”,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建设也会为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参考文献

1、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6期

2、祥云县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综述[j];云南水利;2013年08期

3、关于加强垦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 济;2011年05期

4、界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论文 篇十二

简释题的类型形式多样,它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变形题或新型题富有创意,层出不穷。目前,若从考查的功能和角度来区分,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汲取文物信息

这一类题目如上海卷的第28题: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略),回答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解题思路:从题文的陈述看,题目文字很简要,提示语减少,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此外设问角度也未提明确要求。这就一方面造成了解答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解答者拓宽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建议仔细观察图像,充分提取信息,由表及里解析,反映本质特征。此外,从评分答案看,设置了表面信息、深层信息两类高低要求不同的标准。这是体现能力要求的有力导向。

相关题型:上海卷第28题。

注释诗文含意

文史不分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学传统。中国古代的诗词、文献中含有大量的历史典故,从古典诗词中取材拟题是发掘文化遗产、熏陶人文精神的一条途径。

例如20上海卷第29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节录)唐元稹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1)诗中的开元是__________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妃子是指__________。

(2)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解题思路:第(1)问的难度不大,综合开元(皇帝)、姚宋、妃子和禄山等五位历史人物的活动,就不难判断开元末期朝政腐败的原因是玄宗追求享乐,懈怠政事,最终导致**。

相关题型:20上海卷第29题。

多元人文理解

历史试卷的答案以往绝大多数都是缺乏统一标准,从而偏向培养学生的同一性思维。

近年来,引导多元取值,鼓励求异思维的试题逐步出台。

如2002年上海卷的第31题: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解题思路:这一类题目的特色是表面上看来三个设问项三者选一,实际上是选一带二,要求全面论证。这种开放和集中相结合的提问形式,既让命题者有全面考查的机会,又让答题者有发挥的余地。选答改革说,要突出自上而下的途径;选答革命说,应凸现武装夺权的手段;选答中兴说,可说明新陈代谢的现象。

分析情景缘由

这是简释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此类题目以史事为铺垫,以直接引语为材料,要求围绕某一历史情景,对题中的设问做出解释或评价。

例如2002年上海卷第30题: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解题思路:一般来说,这一类题目的前几问大多是就事论事,不难解答,最后一问,要求说明缘由,才是关键所在。由此可见,理解引语的含意,明确设问要求,揭示史事背景,分析发生缘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解答本题,一要回忆拿破仑对外战争到过意大利的有关史实。二要辩证地应用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理论来分析问题。

有时,此类题目的引文来自第一手材料,采用隐性文字表达,题意需经提炼概括。这就对审题和解题提出了较高的诠释和归纳能力。

相关题型:上海卷第33题。

史实观点互融

列举题原是一种传统的题型,往往用来列举史事、概括特点等。经过命题者的改造,列举题被用来以史实映证观点,由观点解释现象,史实与观点双向互融,旧题型突出新创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2003年上海卷第32题。

深入解读图表

定量分析是学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考查学生处理数据、分析各类统计表格的能力是近年来上海卷的保留节目。一般来说,数据分析题偏重于经济史,考查的要求往往有两个方面。其一,要求看出数据变化的轨迹,能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属于是什么的范畴;其二,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属于为什么的范畴,这是重心所在。

图表解析题中的定量分析若与定性判断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全面的分析手段,当然也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新视角 新概念 新思路:考前历史复习建议

世界史的复习可划分为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可以看成是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的复习按以下几个层次开展。

一、近代化的准备所谓近代化可以看成世界由手工生产步入机器生产,从传统农业文明跨入近代工业文明的过程。近代化即以工业化为核心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发展的全过程。

十三、十四世纪从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五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又要求冲破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冲击天主教会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十六世纪开始于德意志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都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继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美先后也成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二、近代化的起航由于制度的保证、资金和资源的保证、劳力和市场的保证、科学和技术的保证,英国率先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了近代化。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美国家也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完成了近代化历程。

而在世界另一方,例如东方的近代化就更有不同于西方的背景和条件,不同于西方的进程和结局。亚洲的日本近代化远远落后于欧美,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启动近代化进程,且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呈现明显不同于欧美的特点。

三、近代化的深入欧美的近代化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了新的高潮。继蒸汽时代以后,西欧的近代化又把世界带入了电气时代、电力时代。这次高潮人们习惯上又把它叫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工业革命使工业产业发生了更多、更广、更新的变化,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讯工业、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而钢铁工业则更为强劲。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推动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集中的过程中,垄断组织产生。随着垄断组织的普遍产生及广泛推进,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传统资本主义进入了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时期。欧、美、日的近代化画上了大大的句号。

复习二十世纪世界现代史可以紧紧扣住三战、三体开展。所谓三战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所谓三体就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以及目前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体系。考生不妨结合中国历史开展下面几个专题的复习。

一、一战与中国1914年19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预示着中国社会正孕育一场新的革命。而在一战期间成功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又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大事。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一战后的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虽以战胜国的名义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会,但由于列强的蛮横,中国的正义要求竟遭到拒绝,这件事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但是此时的世界、此时的中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中国人民坚决的反帝态度,迫使西方列强向日本施压,中国人民收回了部分权利。

三、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危机、转移视线,日本从1931年起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件、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更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取代国共矛盾成为此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为了民族利益,我党及时调整了政策,决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下,终于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为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宏伟、意义深远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大国,也是坚持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的抗战是对日本北进、南进战略有力的牵制,中国抗战是对苏、美、英等大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支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战后世界五大国之一。

五、冷战时期的中国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按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建立新的世界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这标志着以欧洲列强为重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政治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我们,为了生存、发展,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中国并不一味地唯苏联为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的发展、新中国的自主外交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971年在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的外交从此获得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高二英语教学总结下一篇:传说中伤寒论的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