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课心得

2024-06-10

建筑模型课心得(精选8篇)

1.建筑模型课心得 篇一

**幼儿园家长公开课体验心得

大三班 ***妈妈

今天 2016 年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油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公开体验课活动。体验时间不仅安排的紧凑而且内容非常丰富,与老师和孩子们半天的接触,我更加了解孩子的在幼儿园情况,也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作为本月开放日的家长代表之一,我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有规划有设计,孩子们快乐成长

幼儿园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保育工作细致认真,孩子们健康成长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天气变化很容易生病的秋冬季节,幼儿园为孩子们创设了丰富的物质环境,清洁卫生和生活环境,还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美味的正餐、精美的水果餐、可口的午点餐,蔬菜、水果、鱼肉虾、牛奶,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每一种餐点都让家长放心。

三、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引导、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一个简单的科学小道具,让孩子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获得寻求知识的答案,不仅能够让孩子建立自信,同时让孩子对探索未知世界产生了一种不断进取的心理。在老师引导和提问的过程中,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幼儿园,老师们善于发现,善于创新,从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的现实生活出发,挖掘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把时间空间充分的留给孩子,给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幼儿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孩子们拥有的自由,在丰富多彩的游玩区域,孩子们或专心做手工,或探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或看书学习专题知识,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活动总结阶段,孩子们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完美小创作和新奇的想法。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我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游戏和活动中,获得的满足和享受到的乐趣,我想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

五、孩子们表现都棒棒的,让家长很欣慰

我们被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所感动。小值日生看到地脏了主动打扫,小管理员像小主人一样维护秩序,所有小家伙们都认真吃饭,然后刷牙,游戏时间所有孩子都遵循规则,有秩序的沉浸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上课时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回答,每个问题都说的很棒。这些都是和老师的教育引导分不开的,可以想到老师们是多么的辛苦,真正做到了对孩子用心,让家长放心。

老师们每天最简单给孩子们晨检、准备三餐,到上课、游戏,已经很辛苦,还要每天准备教学活动教案、班务计划、周计划、角色游戏、区域活动、主题反思、个案记录、教学笔记、主题计划等等,作为家长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辛苦,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么好的老师的引导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是他们的幸运,也是家长的幸运,同时家长也会更积极地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进的工作。在此,我代表所有的家长,感谢张老师、寇老师、高老师、刘老师对小朋友倾注的深深关爱,道声:你们辛苦

2.建筑模型课心得 篇二

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第一次教学实践的设计方案, 以“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为导引, 从曹小三见证奇迹的视角出发, 创设教学情境, 串联第一段及全文其余各段的关系, 展开教学。

板块一:耳闻绝技 (课件给出第1自然段)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见证他的高超技艺。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以“悠然”为点, 圈词画句, 学习第5自然段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二句

二、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三句

板块三:识人明理

板块四:收课结尾

从实践效果来看, 教学预案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从略读教学的角度, 我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是否突显了略读教学之“趣”

新课标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追求和探索新知识的动力。略读教学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活其学习的主体意识, 使之进行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则来源于教师创设的具体教学情境。

在本课的教学预案中, 我们创设了“同曹小三一起见证奇迹”的教学情境, 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了一定有效的激趣, 但同时又是平面的, 没有形成思维的纵深。如“黑衣侧面衬托绝技”部分的第二环节设计———“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三词,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这样的操作, 将学生活生生拽出了学习情境, 使学生游离于文字与文意之间。

因此, 教学需要优化情境创设, 以突显略读教学之“趣”, 达成略读教学之“效”。

2.教学设计是否把准了略读教学之“要”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的体会是:本课设计很精妙,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课堂教学气氛很浓。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是否有必要面面俱到?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之后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 是内容的感知, 是朗读的训练, 是能力的拓展, 还是方法的习得?

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方法的巩固迁移, 能力的拓展提升”两个方面。因此, 可以认为略读教学既是精读教学的一种延续, 亦是对精读课中所习得方法的再运用和所形成能力的再巩固或新拓展过程。所以, 略读应轻文本内容的感知, 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等;重学习能力的拓展, 学习方法的习得等, 略读课更应当留给学生一些独立阅读的时间。

3.教学细节是否彰显了略读教学之“简”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方式教好、教透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何谓教学细节?说简单点就是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细小的环节, 其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便是关键性细节之一。略读教学则应精心打磨教学中的关键性细节, 去繁就简, 扣准重点、难点, 有所侧重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学习文本表达方式。

《刷子李》一课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语:熟读课文, 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由此可见, 教材编写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教学就是要弄清“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更多关注了“写什么”, 却未考虑到“怎么写”。这样的略读教学显然厚此薄彼, 需要调整一些关键性细节, 以体现略读教学简约之美。

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实践反思的成果为依托, 对教案进行了再设计, 作出如下新调整:

调整片段: (一)

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小三心里最最想看的还是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黑衣的句子)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点课件出示, 小三心说———) 再联系着读读这三句话, 选择其中的一句, 把你的也是小三心里的话写下来。 (学生自由读, 自由悟, 自由写)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集体交流)

调整片段: (二) 拓展部分

板块四:阅读拓展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天津还不止一个。咱们来看看冯骥才先生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冯骥才先生的话)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文中还有许多。咱们再来认识一位。 (课件出示:泥人张的片段)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泥人张?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 可以自己再去读一读《俗世奇人》, 去认识那些个奇人, 去领略冯骥才先生独特的人物描写方法。

调整片段: (三)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找一找他的高超技艺都表现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地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第5自然段)

师:想想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到底表现在哪儿?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

(从“色、行、声”三个角度,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在第一次教学实践反思及相关调整之后,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并产生了新的思考。

1.略读教学懂“进退”方得“趣”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略读课更应以学生“自读为主”, 教学重导不重教, 略教师的精讲细说, 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舞台上让学生往前走, 教师主动向后退。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学得“趣”味盎然, 才能举一反三, 既获得知识, 又锻炼能力, 教学方可事半功倍, 达到略读教学“形略而神丰”的艺术效果。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一) 就意在创设更真实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从而让学生学得“兴”起, 学得“趣”浓。

2.略读教学能“迁移”方得“要”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 略读教学即是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迁移至阅读实践中, 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安排拓展阅读的环节, 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快速阅读类似文章, 提取主要信息, 读懂文本, 引导学生学习阅读, 学会阅读。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二) 就关注到了略读教学“迁移”价值的开发, 留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空间。再如台湾的“群文阅读”, 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3.略读教学有“取舍”方得“简”

通读各学段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略读课文大多文辞优美, 篇幅相对较长。要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 抓大放小, 长文短教, 突出重点, 做到一课一得。

3.钢琴集体课教学心得 篇三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 教学模式 教学心得 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96-01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是一对一教学,为了解决学生多师资少的现状,职业中专推行了钢琴集体课,本人也是从一对一的教学中被推到钢琴集体授课中来,从没有经验到现在上课得心应手,让我在多年来的教学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1 钢琴集体课的优点

(1)事半功倍,解决了师少生多的问题。由于师少生多,一对一的授课使老师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入门教学阶段如同运动项目中长跑的开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尚未真正拉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虽有,但共性学习内容居多。例如,对于音乐兴趣的培养、节奏感、歌唱感的训练,钢琴键盘的认知,音乐知识与读谱常识的获取、弹奏姿势、方法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初步掌握。教师对于这些共性的问题,在集体课上就不必重复多次,只讲一次就够用了。使“口传心授”由一人扩大到几十人,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促进学习,个别课常常使学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由于集体课实施动静结合、轮流上琴、想到比较,使学生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共同的曲目和练习目标在学习中形成了竞争,促进了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儿歌伴奏《鸟儿在歌唱》时,把学生分成四组,其中一组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常用的矿泉水瓶(装上少量的沙子做沙棰用),还有一组学生吹口哨来模仿鸟的叫声;另外一组学生打响指来伴奏,最后一组弹奏儿歌《鸟在歌唱》。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最重要的是让课堂充满了乐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能力,集体课采取了师生共同点评的方法,学生的点评既是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能力的表现,又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程度,通过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提供舞台。由于集体课是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生是轮流上琴,在弹琴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这也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演出舞台。

2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与课堂气氛

2.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地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关注”的重要性,也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由于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在上课的时候我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节奏学习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不同的名称(食品、汽车、人物等)来编不同的节奏型,例如:训练学生二拍子的稳定拍率和节奏感的时候,我是通过让学生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来训练的,首先让学生说出两个字,三个字及四个字的不同类交通工具名称如,卡 车/拖拉 机/公共 汽车/,学生读熟后把全班分成三组练习,一组先读,第二组,第三组按一定规律(小节)进入,成为三声部,反复熟练后,交换声部练习。学生基本读齐节奏时,还可以适当变换音量,甚至变换速度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丰富多彩,兴趣盎然,还可以加强二拍子稳定拍率和节奏感训练,有翻来覆去万变不离其宗之感。

2.2 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解放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但是把学习场所仅限于教室之中,是极不科学的。要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走入大自然,去探求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寻找自然音乐的源泉。例如,让学生到户外去,把田野的树叶、竹筒、木板、铁器等研制成打击乐器或吹奏乐器等等。这种自然物体的乐器化,无疑可以把音乐教育活动推向新的高潮,这种特有的创意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3 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上钢琴课时,不能枯燥单纯地弹奏钢琴曲,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听一些钢琴演奏家弹奏的中外乐曲,另外交响乐也是不可缺少的欣赏内容,通过听交响乐让学生了解其他的一些乐器的声音。在听音乐的时候,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的学生拿着简易的打击乐器,通过老师的引导,跟随着音乐做不同的律动,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中去,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创造力是一种潜能,人人皆有,能够开发也必须开发。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我们钢琴老师完全可以在授课时加进去一些关于创作联想、比较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拿一段旋律,去掉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旋律特点的感受加以补充,由教师加以评定。目前世界上所公认的几种先进音乐教学法,如匈牙利的柯达伊、日本的铃木、德国的奥尔夫,教师以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作为训练内容,时刻注意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任意遨游。进而把自己在音乐中学到的方法,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生活和其它的方面去。

4 加强器乐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当代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节奏来源于生活,如,呼吸、语言、走路、劳动等,对我们都不陌生,所以音乐入门也得从节奏入手。器乐教学在钢琴集体课中更容易發挥的淋漓尽致,通过节奏乐教学,从节奏训练入手,带动了其他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如音准、视唱、和声、速度、力度、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都是学习钢琴必备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集体课虽有诸多优点,但也绝非钢琴教学的唯一模式。有人坚决反对钢琴上集体课,认为这样的“大锅饭”使学生“好的不好,坏的更坏”,不利于精、尖人才的培养。因此,个别课与集体应相互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和提高各自的教学质量,在有些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美格,施忠.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口才课总结怎么写口才课心得 篇四

还记得我上第一节课时,背着书包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教室,然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教室里已经有同学来了,他们还真早啊!刚上课不久,老师就开展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大家的踊跃发言着实吓了我一跳,与平时上课的沉闷茫然相比,这里更让我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我们不用老师点名叫人回答问题,也不用同学间相互推诿,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举手发言。这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这是一个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班级,这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班级。

刚开始老师讲了大学生演讲与口才现状调查与目标追求,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惹人讨厌的谈话者。在生活、学习中我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总是不看场合、乱开玩笑,或者目中无人、废话连篇,或者执迷不悟、固执偏见,抑或打探隐私、传播谣言......口才是什么呢?口才不是巧舌如簧,也不是油嘴滑舌,更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泼妇骂街,口才就是一个人说话的能力。当一个人能够随时随地说出与众不同的并且大家都认同的话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人是有口才的。

在讲课的过程中,赵娜老师表情丰富有亲和力,风趣幽默,风度翩翩,善于点拨引导我们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知道我选择对了,我知道我来对了。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讲了演讲的定义、特征、类型,让我们明白演讲最重要的是练:课上练、课后练、人前练、人后练,要寻找一

切机会展示自己,要满腔热情,去释放蛰伏在人心底的表现欲;要有坚定的意志,永久的激情,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演讲是要有欲望的,也就是说要有表达的欲望,如果没有演讲的欲望,永远练不好口才。可以说每个人天生都有讲的欲望,从人呱呱坠地,伊伊学语开始就有了这种冲动,后来可能是由于社会、个人的原因,因讲不好,就不敢讲、不愿讲了。但是,演讲冲动是原始的,有些人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就如同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旦醉酒,就会酒话连篇一样,酒就是催化剂,就是开启话匣子的钥匙。想讲,是需要培训的,一旦有了第一次的讲,就会有第二次表达的冲动。所以,培训口才,应该先培养讲的兴趣开始,让人产生充分表达的愿望,只有想讲了,才能可能走上演讲的讲台。

而接下来的体态语及美化声音则告诉我们体态语的作用、运用,演讲的发音技巧——字正腔圆。卡耐基说:“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那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沟通需要的是会说的嘴和会听的耳,在沟通中或者是生活中我们需要多看多听少说。但少说不是不说,说就要把握时机,在关键的时候说出关键的话,而不是喋喋不休结果却没一句不是废话。说的技巧在于你让别人听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说了什么,没有别人需要的信息的话说得再多也是白说。

此外,老师还告诉我们怎么保护自己的嗓子。在课堂上我们还通过绕口令、情景设置等方式熟悉所学的知识,通过多收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加强记忆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克服恐惧心理和自己个性,我们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征服最大的敌人——恐惧;最后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了如何写一篇成功的演讲稿。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想,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在私底下可以口若悬河,但一但站在讲台上讲话时,就会出现脸红耳赤,说话断断续续、语无轮次的尴尬情况。而一个好的演讲者演说家会很好的打破这种局面,因为他懂得如何在各种场合实时适时的转变,这种转变就会很好的使我们适应和改变。

演讲课是一门实践课。如果是只讲理论,而不登台演讲,则理论再好,也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效果。敢于登台亮相,大胆讲出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说,演讲关关键的问题是胆子要大,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只有大胆地讲出来,才能锻炼口才,否则是珍珠深埋,宝剑藏匿匣中。演讲的根本问题就是胆子要大,也就是要突破心理障碍,能够战胜自己,就如同面对敌人要有奋勇当先的勇气,敢于亮剑。能够做到这一点,演讲就成功了一半。有些人只所以惧怕演讲,就是迈不出这第一步,突破不了这道心理防线。所以,初学演讲的人,就要从站起来、走上台、讲出来练起。

口才是讲出来的,说出来的,只有多说,多讲,才能不断提高演讲水平和能力。要学会与人沟通,平时主动地与人交流,多拉拉家常,也就是多散讲,这是练就口才的捷径。说多了,也就顺了。也要多参加演讲的聚会,珍惜和把握每次说的机会,这是锻炼口才的必然途径,不敢当众表达,演讲水平就很难提高。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有机会可说,就当仁不让,站起来,说出来。

5.游泳课的心得与体会(结课论文) 篇五

我酷爱体育运动,特别是富有“飘感”、集运动美感于一体的游泳,一学期一节课没逃、而且平日还多抽时间积极享受、多加练习。

虽然之前从没下过水,但我觉得应该在大学学会游泳这项必需的技能,这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好处的。在喜欢和期望中,我开始了自己的游泳课。

第一节课上,我就感受到游泳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水后,每当自己的脚不能接触到池底或是自己的手不能接触到岸边时,我就感到十分得飘,虽然到后来逐渐感觉飘飘的感觉很妙很好玩,但初学时真的是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与不断地练习,这种恐惧感在不断地减少,我开始努力尝试着让自己漂起来。无论水多么的冰冷入骨,徐老师都会一直陪伴在我们身旁,指导我们,保护我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蛙泳的基本动作,手上的动作与腿上的动作先是在岸上练习,之后再到水中进行分解练习。每次上课,老师都会一遍遍的给我们示范,在一边不断纠正我们的动作,教我们蛙泳的技巧,甚至手把手的教导我们。蛙泳的动作分为手上和腿上的两个方面,蹬蛙泳腿的技巧很难掌握,需要多加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总是很用力的蹬腿,但是却只前进很短的一段距离,总是蹬腿蹬得很累,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后来在不断地观摩中,我发现自己的动作做的有些不标准,应该“慢收快蹬夹”、“往两边蹬”、“蹬后漂浮一段”。

当我把蹬腿练好后,自然不自然地就学会了换气,这可能得益于我一直就在观察、学习,而且本人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所以从单独练习蹬腿到手脚并用加换气是一个非常自然顺快的过渡。

小结一下,我觉得游泳学好应该有如下四方面:

一是要有良师指导。游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没有一位良师的指导,很难迅速掌握正确地动作和技术。徐卫华老师从开始就对蛙泳的动作进行悉心讲解和指导,从而在第四、五次课时,我已经从一个丝毫不懂水性的人,蜕变成一个“青蛙”。

二是要多看。看老师的动作示范,看网上的视频教学,看泳池里其他人的游泳动作。多看,才能让游泳的动作过程深印脑海,才能去好好模仿进而熟练掌握。

三是要多问多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向老师、同伴、他人请教,这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可能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其他人一点就通,大家学习中相互交流,才能事半功倍,共同进步。

四是要多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实践性极强体育运动,只有靠勤学多练才能找出问题的所在并不断的去加以完善,从练习中发现问题,改善自己的泳姿,提升技巧,进步颇大。

平日上课时,身旁总是有许多的同学,大家会在水中互相让路,在有人需要帮助时热心帮助,有时大家甚至会开一些玩笑,使得我们班的气氛非常宽松活跃。游泳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毅力与不断地练习。只有勤加练习,才能不断地进步,虽然我现在游得并不好,但是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但要把蛙泳游好,还要争取学会自由泳,仰泳等多种泳姿,在水中尽情的遨游。

6.体育保健课心得 篇六

B计算机131 丁晨科

我上保健课是因为有点心律不齐的症状。我有点挑食,所以体内电解质(例如:钾。钠。钙)不平衡,内分泌失调。

注意事项:

1、若有心悸。胸闷及头晕的症状,有可能是心律不齐,需要给心脏科医师检查,以确定有没有心律不齐,若有,应进—步了解是否对健康及生命有影响,是否需进—步检查与治疗。

2、若使用药物控制,千万不可自行停药,减少,或增加药量,以免发生危险。

3、心律不齐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所谓良性就是该心律不齐发作时,也许会令人不舒服,但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恶性的心律不齐发生时,会严重影响心脏血液输出量,造成晕厥甚至死亡,这种心律不齐就算没有症状,—旦证实有此情况,—定要治疗。

4、—旦证实有心律不齐后,需了解是否有潜伏的心脏病,或其它疾病,以便—并治疗。

5、要戒烟、酒、咖啡及槟榔,不要生气,要保有乐观,宁静的心境。其实是怀着忐忑的心上保健课的,因为在我想来,上保健课就意味着跟别人不同,而我一直希望自己跟别人是一样的,所以心理上会觉得有些受伤,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学其他那些课程。

跟老师同学打听了一下学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他们说是走走看看就完事了,我其实是有些失望的,因为自己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课的,看着那些同学上自己想上而不能上的课,心理会觉得酸酸的。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同学觉得挺诧异的,因为听说能上保健体育课的还需要一些条件的,但还是觉得很开心。我和班里的一个人同学是新加入的,还不怎么熟悉保健课。

这是我第一次上保健体育课,所以心情上的感觉没办法讲得清楚,总的来说不是很差,虽然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办法上其他的课程,但是保健体育课还是让我们得到了比较好的锻炼。

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自己方面: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现在的大学生们大多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挑食和偏食。很多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对食物的选择也有差别。例如:春气通肝——少吃酸味,增加甘味,宜清淡温平。多吃时鲜蔬菜,少吃肥肉和辛辣食品。夏气通心——出汗多,易耗气阴。宜食清凉解暑、补气养阴的食物。长夏之气通脾——湿气较重,宜食清淡食品,可以化湿,以利脾气之运化。秋气通肺——干燥,宜食生津养肺,润燥护肤的食品。冬气通肾——寒冷,宜食温阳肉类食品,以助人体阳气。

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不组织早操。即使组织,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很多学生在网上发帖攻击学校,要求取消早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有利于降低血压、消除紧张力、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4.注意心理上的健康

4.注意自身心理上的健康

7.科学素养课中创新能力培养心得 篇七

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一种创新, 其核心是人的发展问题,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是当前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素质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 观念转变

过去的教育观念总是认为, 学生要想有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只要教师比学生知识丰富就一定能教好书, 就是一名好教师。而并不去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 不去研究学生需要什么, 想什么。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返还教材本源, 即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历史性、人文性和情感性。因此, 实行新课程首先要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 首先是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

1. 由“教”转为“导”

由“教”转为“导”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更新观念, 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开拓学生智能, 使之形成积极的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主动探讨, 要让学生把问题带来, 教师不要将问题塞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 真正将“教”转为“导”。

2. 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

教育的重点任务不是看教了什么, 而是要看学生学了什么。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记;教师做, 学生看, 导致学生的依赖性的极强。课后学生也不主动看书, 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学习效果差。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 开发学生潜能。在教学中, 要采取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方法, 师生共同进入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 达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 树立素质观念, 为创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 构建创新情境, 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 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从而扶持创新意识。恰当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 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

三 注重于学生思索, 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 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 创新思维不仅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 而且还体现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并能在某些知识间建立联系, 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上。如果学生在发表不同观点的同时能启发其创新思维的发挥, 对某一事情如果能亲手去实践, 更能促进其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显露。例如, 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 有一个实践题: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杯, 倒立放入水中, 不从水中拿出杯子, 怎样才能把杯子中的水“赶”出去, 让空气又占据杯子的空间。准备的材料是一根玻管, 一个烧杯, 一段橡胶管。笔者让学生讨论利用这些材料, 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常规的几种方法解决后, 笔者继续启发:“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同学们苦思冥想起来。猛然, 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橡胶管说:“可先在塑料杯底戳一个小洞, 然后把橡胶管插进去, 接口处不要漏气, 再向橡胶管吹气, 这样可能会使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边说边上实验台进行演示操作, 果然成功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只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

四 立足于学生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 思维产生于动作。在活动的实践中, 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例如, 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 在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 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眼药水的玻璃瓶, 用胶布把大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 再在两端小口各套上一段自行车上的气门芯, 一段插入水里, 一段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 就吸出瓶里的空气;想让它浮, 则用口吹进气体, 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 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当然, 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增长。因此, 突出学生的实践性, 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 比获取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五 教师的素质发展要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

8.浅谈初中历史复习课心得 篇八

个人觉得,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复习内容的纷繁复杂,即内容多,点、线、面大,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往往对背诵量大而学起来自己又理不清楚条理的东西会感觉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样老师就得在心理和方法上首先对学生进行疏导,即把他们认为很复杂的东西,在心理和认知上变简单一些,告诉学生其实学习历史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两个工作,哪两个工作呢?记忆力+方法和能力,即把重要的事件相关知识点记住,然后运用历史的方法去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对历史的分析和学习中,培养以古论今、以史明鉴、找出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今天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而记忆就是要把最基本最重要最典型的事实记住,能力的培养则可以通过复习课,对史实进行归纳提升,认本质 ,找规律,及相应命题的解决来进行。

首先,怎样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第一,恐怕还要告知学生,复习前应先把零散的知识点用知识框架去串连。历史知识要记忆的点很多,如果学生只是逐字逐句的去单独背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话,那只能是脱离理解知识本身和囫囵吞枣式的死记硬背,过不了多久肯定是要遗忘的,而且碰到灵活的知识应用也是无法全然应对的,所以有的学生觉得框架式的复习提纲看起来很复杂,好像没有1、2、3、……这种直接弄成要点式的、填空式的提纲简洁、明了,殊不知太要点化的提纲其实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它完全脱离了一根主干,不利于理解,也不利于长久记忆,所以还是框架式的复习提纲能像蜘蛛网一样,把散的知识点牢牢框在其间,前因后果、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看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利于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的久一点,也才能经常拿出来用,经常用的东西也就会越来越娴熟。第二,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教会学生自己试着去进行,一方面看了书,熟悉了教材,其实也培养了能力。如:可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教材每课大致讲的内容或每课标题,然后对这些内容归类,大致讲了几个板块,分好板块后,说出具体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再以时间为序列出这些重大的先后順序,再延伸出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对今天的启示等等问题,让学生层层展开,体现出事件发生的时序性和知识点的条理性,实际也就是帮助学生清醒一下头脑和思维,利于记忆。第三,就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联想法、联系法、口诀法、谐音法等等……第四,老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检测,加深学生记忆的映像,如小组抽背、挑战背诵、课堂默写等方式。

其次,怎样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呢?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归类,而知识归类复习的时候,最好分层次进行,不宜一开始跨度就过大,那样学生也反应不过来.最好先复习小专题,再复习大专题,比如:复习近代思想文化的解放运动及成就,就先复习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再复习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引导学生归纳代表资产阶级的和代表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得出一个总体认知,培养学生由点—线—面的和微观到宏观的能力;第二,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延伸,即把今天和历史类似事件拿出来,由老师分析历史的,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今天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对比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复习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老师可针对同样的一个答案,变化出很多种其他的问法或问题呈现方式,让学生回答,主要回答答题的思路,看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理解透彻和到位了。第四,讲评典型的例题或错的多的作业,主要讲评方法,讲的时候可展示老师的思维过程即步骤,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审题,一步步答题,必要的时候老师可展示出答案的组织语言,让学生揣测答题的要点,最好能够讲评一个典型的题型后,同时准备一个相似题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加深映象。

上一篇:幸福的回忆作文600字下一篇:医院工会小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