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计量单位管理程序

2024-08-25

法定计量单位管理程序(2篇)

1.法定计量单位管理程序 篇一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有效的做好管理评审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的问题。

关键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管理评审

问题的提出:笔者参加了我省一些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发现很多机构负责人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管理评审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实施管理评审。有的虽然开展了管理评审,但非常简单,管理评审输入和输出的信息量严重不足,起不到质量改进的作用,达不到管理评审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管理评审中需要克服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管理评审目的

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宜性是指机构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变化情况下,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持续保持适宜。

充分性是指在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机构新确定的过程或子过程是否存在不足,资源的配制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否不足等方面的不充分。

有效性是指对预定的目标的度量,用实现目标的程度来判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主要解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是否仍然适宜;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协调;组织机构职责分配是否合理;程序文件是否充分、适宜、有效;过程是否受控;资源配臵是否满足要求等问题。

管理评审的结果是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改进,管理评审可能导致: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质量目标、质量承诺的完善,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组织结构 1 的调整,职责分工的改变;人力资源的优化、调整;设备设施的更新或增加;为新的和现有的员工提供培训;参与能力验证等等。

二、按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实施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机构负责人主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直接把握的一项管理活动,它的各项活动体现了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实施管理评审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会议目的要明确。主持人一定要按计划的内容和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效性进行评价。

2、输入要完整。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其内容包括:(1)政策、法律、法规和程序的适宜性(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2)管理和监督人员报告(根据日常质量监督结果制定,由质量监督员提供);(3)内审报告(根据内审结果制定,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5)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例如:上级机构对本组织进行的复查考核评价等信息);(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一般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提供);(8)顾客的反馈(一般用征求意见函的方式征求顾客意见及对顾客日常意见的记录);(9)投诉(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根据顾客投诉处理情况提供);(10)改进的建议(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11)可能影响体系的各种变更(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体系的变更,例如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检测管理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从而导致组织相应的体系变更。也包括组织自身的变化,例如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的变化,组织结构等的变更而导致的体系的重大变更,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

3、报告内容要全面。管理评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方面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对现有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决 2 定和措施。例如,明确过程监控职责的界定,需要修改现有的质量目标、程序文件等。(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决定和措施。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不仅是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本身的,也包括对服务过程的要求),顾客虽然未明示,但是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坟,也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评审可能导致与上述三项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3)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资源的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改进所引起的资源需求。例如: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不能满足检定、校准或检测过程的要求;测量的环境条件不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新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人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等。

4、改进要跟踪验证。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决议),明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该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进行整改。质量主管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结束后形成验证报告,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获得改进措施是否切实有效的结论。

三、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1、接受上级考核的动机不端正,为了应付考评组的检查才进行管理评审。有的机构在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和管理评审报告中,大部分是自我肯定和赞扬,从表述的角度、口气和内容看,不像是机构自己用的,而是给考评组看的。有的机构怕暴露管理体系运行的不足,影响考评组的评审意见,因此,对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评审报告等文件字斟句酌,生怕暴露问题,甚至建立两本“帐”,提交给考评组看的信息资料深度不够,但从其他方面的资源和信息看,有评审还是有一定的深度。

2、管理评审会议成了机构负责人的“一言堂”,与会人员只提成绩,而不表达真实想法和指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3、管理评审的自我纠错、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导致机构负责人感受不到管理评审带来的任何好处,使管理评审成为“包袱”。

4、未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判断缺乏充分的依据。

5、管理评审不是由具有决策权的机构负责人主持,导致管理评审过程难以深入,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做出决策得不到贯彻执行。

6、评审的时机选择不当。大多数机构一年安排一次管理评审,通常选择在机构接受监督评审前进行。由于一般机构年终才统计和汇总各种数据,使管理评审得不到全面的信息。有些机构,在发生质量事故或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也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7、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够充分和全面。有的参与评审的部门不全;有的部门未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管理评审材料和充分的信息;有些部门虽然提供了材料,但内容不全面,对本部门的质量工作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管理评审材料内容空洞,缺少必要的量化数据。还有不少机构的管理评审材料中甚至没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

8、输入的内审信息不全面。由于管理评审一般安排在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完成后进行,有些机构就错误地把管理评审看做是对内审结果的确认,输入的内审信息只有不合格项的数量、分布情况和内审报告的结论,而没有内审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计划和实施情况等相关信息。

9、未输入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外审)的结果。外审往往具有一定深度,而且客观、公正,有助于机构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在管理评审中没有对外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评审的效果。

10、没有对管理评审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提出纠正措施要求,或没有进行跟踪验证。

2.法定计量单位管理程序 篇二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标准,我们一定要遵照执行。下面是目前科技期刊中较常出现的旧制单位,希望作者不要再用(括号内是法定计量单位)。血铅(铁、砷):μg/dl(μmol/L);血钾:mEq/L(mmol/L);肌酐:mg/dl(μmol/L);尿素氮:mg/dl(mmol/L);尿素:Mg/d(mmol/L);尿铅:mg/L(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IU/L〔mmol/(S.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IU/L〔mmol.S-1.L-1)〕。转速:rpm(r/min);能量(功、热):cal(J);放射性活度:Ci(Bq);剂量当量:rem(Sv);照射量:R(c/kg);吸收剂量:rad(Gy);磁通量密度:Gs(T)。埃:A-(nm);秒:sec(s);小时:hr(h);天:day(d);周:w.wt(周);月:m(月);年:y.yr(a)。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岗位职责下一篇:关于送别朋友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