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化产业(共10篇)
1.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一
云南省委第一次提出了“让云南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大省”。云南文化产业真正起步,提出“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这一年被称为“统一思想年”。云南利用市场规律,推动文艺作品走向市场,代表性的作品《云南映象》为世界所瞩目。是文化产业发展年,出台优惠文化企业的政策,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将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统计范畴。据省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初步确立,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至,“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品牌迅猛发展,整个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超6%。《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云南已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民族民间工艺制品、演出演艺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云南模式”。
2.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二
(一) 地域性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通过旅游业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昆明滇池、大理洱海、丽江玉龙雪山、怒江大峡谷、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 慕名而来的游客除了享受独特的地域带来的风景之外, 还扩展了当地的休闲文化产业项目, 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二) 民族性
云南拥有26个少数民族和200多个民族传统节日, 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源泉。云南民族村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浓缩;西双版纳的傣族园, 将傣族文化体验和民族文化产业衔接融合;西盟佤族小镇, 集旅游观光、佤族文化体验和民族文化产业为一体。
(三) 文化性
云南素来重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项目, 涌现了以“七彩云南”、“香格里拉”、“茶马古道”、“聂耳音乐”为代表的四大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其中茶文化产业如大理洱海三道茶, 景洪市勐海普洱茶文化;楚雄大姚县石羊古镇儒家文化;丽江的“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演艺文化产业。
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金融需求
与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大省的地位形成较大反差的是, 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和文化产业行业实力的落后。虽然具有着各种天然优势, 但同其他文化产业大省相比较, 仍然存在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虽然云南省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但是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急需要金融资本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支持, 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小微民族文化产业企业金融需求尤为迫切。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中出现的问题
(一) 政府政策层面
一是云南的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进行, 尚有大量文化单位仍是依赖政府行政拨款, 本身产权不明确, 无法进行投融资。二是较多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不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 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不理想, 无法进行投融资。三是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民族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缺乏对民族文化产业建立信用体系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没有建立民族文化产业专业性的评估指导平台。
(二) 民族文化产业自身特点
一是除了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企业外, 绝大多数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属于小微企业, 这些企业均存在着一定的产权不明晰, 缺少可供抵押的不动产, 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进行金融支持。二是企业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没有合格的财务管理报表, 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三是民族文化产业的投资周期往往都较长, 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收益, 因此在企业最需要资本的初始阶段, 很难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评估。
(三) 金融机构层面
一是金融机构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不了解, 尤其是对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不熟悉, 缺乏文化产业专业性的信贷指引, 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无法达到融资条件而无法得到金融支持。二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 整体的金融实力较为落后, 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性不够, 没有开发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而且金融机构传统的放贷手续繁琐, 提供资金速度慢, 往往会使民族文化产业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期。三是金融机构以营利为目的, 目前大多数金融支持的服务主体多是一些大项目、大企业。而对中小微民族文化产业关注度不够, 导致这些对资金渴求度极大的企业更加难以获得金融资本支持。
四、对民族文化产业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 政府方面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对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政策性的帮扶, 如进行行业的税费改革, 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二是建立正确的市场运行机制, 鼓励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引入良性市场竞争体系, 对确实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果断淘汰, 提升民族文化产业市场的准入门槛。三是搭建沟通平台, 主动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民族文化产业工作信息交流机制, 共享民族文化产业的行业信息, 共同面对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民族文化产业方面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要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底蕴是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不能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而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二是企业自身要积极思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民族的不代表落后的, 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也要具有创新精神。企业要自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特别是发现和培养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禀赋的人才, 加大对技术手段的投入和更新, 加大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三是依托政府建立的信息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三) 金融机构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发展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结合民族文化产业行业的特点, 进行产品开发和服务调整。对于企业发展前期缺少抵押物的企业, 可以采用企业创业贷款和众筹等融资方式。发展渐入佳境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 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资本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行业的关注和研究, 关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向, 圈定金融对民族文化产业支持的项目范围, 起到优化资本配置的目的。引入民族文化产业无形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 加强对金融机构评估人员的培养, 提高其对文化无形资产的评估准确性, 明确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发挥企业文化资源的融资功能。
三是协助政府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建设体系,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共享体系和民族文化产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建设, 细化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等级。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区别对待信用等级有差别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 对信用好, 还贷积极的企业客户开设绿色通道, 对其进行贷款额度、利率、还贷期限等相关服务的优惠和倾斜, 鼓励营造行业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3.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三
【关键词】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对策建议
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游客为消费主体,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产品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手段,以旅游活动方式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一、云南省旅游文化资源
云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和立体气候条件,而且有“东部岩溶地貌、西部三江并流、北部雪山冰川、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等高品位自然景观,更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界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边疆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又极富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服装服饰、节日庆典、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风民俗,以及传统饮食、礼仪、体育、医药等,构成了彩云之南的特有魅力,是云南得天独厚的宝贵文化资源。
二、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省重点从规划引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示范创建、宣传促销、服务配套等方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0年的1.42亿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3.29亿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8.3%;旅游总收入从1006.83亿元增加到3281.7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6 7%;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从440亿元增加到9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4%;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88.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4%,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67万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三、主要做法
1规划引领。一是制定《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实施5大主要任务29项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制定《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通过建设500个民族特色村寨和50个民族特色集镇,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三是启动和完成基础设施、旅游扶贫、养老养生、宣传营销、低空旅游、高铁旅游等12个省级旅游专项规划。
2项目建设。2016年云南省投入资金7899亿元,实施513个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其中省级重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36个,投入资金459亿元。组织召开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太阳山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会。同时,2016年度云南省安排资金1140万元,实施20个民族文化“百项精品”项目,安排资金1768万元,实施民族文化项目122个。
3招商引资。一是2016年云南省与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集团、万达集团、成都会展旅游集团、上海复星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二是举办云南文化创意上海推介系列活动、2016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三是推动设立旅游文化产业基金50亿元。
4示范创建。一是编制《云南省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方案》,丽江市等12家单位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二是积极组织大理、玉溪抚仙湖2家单位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是推动世博园和腾冲火山热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是组织51家单位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五是命名挂牌24个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5宣传营销。一是媒体推介,在央视、上海虹桥高铁站等投放旅游文化广告。二是舉办了第5届云台乡村旅游圆桌会、第4届南博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马尔代夫一云南旅游B2B洽谈会等促销活动。三是微信订阅号(微游云南)和服务号(云南旅游)推送,开发云南旅游官方APP,搭建“百度云南旅游官方体验馆”,提升了云南旅游在搜索引擎上的自然排名。
6服务配套。一是推进以厕所革命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省级整合2.527亿元,建设旅游厕所共1015座。二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近300万元培训经费组织旅游行政管理和企业从业人员4842人参加专题培训,组织8819人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和开展导游“云课堂”培训。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深,产业协同互动还不足,旅游文化产品深度开发不够。二是存在重项目签约、轻跟踪落实,重引资数量、轻项目落地的情况。三是旅游文化宣传不够,存在旅游宣传资源分散、资金分割“碎片化”的状况。四是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亮点不足,一些新产品新业态还未形成新热点和增长点,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五、对策建议
4.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四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丽江加大了对外开放、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支撑,把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财政收人的1/3。1996年“2·3”地震后,丽江市政府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恢复了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衙署,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随着丽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民族文化产业效益的日渐显著,群众的文化产业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有识之士先后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族歌舞推向市场。2001年12月,通过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累计演出360场,观众达8万多人。目前,丽江家庭作坊或传统的“前店后家”式的民族文化工艺品市场(不含饮食业),年营业收入高于5000万元。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主、已成规模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有十多家,形成了以演艺业为主,兼有图书出版、音像制作、饮食、手工艺、博物展览、风情领略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和民族文化产业品牌。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有力地推进了丽江的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工作。从1996年地震后恢复重建开始,丽江努力破解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两难问题,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保护、继承、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体系。2001年5月,在丽江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中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把丽江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建设相互促进的经验誉为“丽江模式”,并在亚太地区推广。2003年9月,“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东巴文献古籍”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成功,使丽江在1995年-2003年短短的9年中拥有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2003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通过大胆实践,丽江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打造出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丽水金沙》、摩梭风情、茶马古道、《印象丽江》等民族文化精品,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丽江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消费成为丽江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空间,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等产业及其产品所构筑的品牌体系,正在成为丽江全方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强大推动力。总结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其经验主要有:
观念要创新。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转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的落后观念,树立“文化就是财富”的观念,努力探索民族文化市场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推动丽江的经济社会发展。
[FS:PAGE]
政策要创新。一是调整相关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投入。各级政府集中财力,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建成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工程。二是制定各种资金筹集政策,筹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专项经费,用于民族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三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四是制定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减免政策,保护和激发人民群众兴办民族文化产业的热情。
体制要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产业体制,形成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丽江的纳西古乐会、东巴宫、雪山演
艺公司,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产业企业,都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能够独立承担现代企业的权责。更多的民间作坊和民间工艺,则属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范畴,完全没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体制上的困扰,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机制要创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政府管理文化的传统方式也相应有所改变。世界贸易组织将文化纳入“服务贸易”范畴,列入这一范围的文化活动必须进入产业化运作范围。为适应这种情况,一方面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人,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独资或合资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民族文化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积极有效地保护市场竞争力较弱而民族文化色彩又较浓的民族文化经营者,为其保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手段要创新。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与民族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使丽江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邮品、光盘、宽带网络、印刷等载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创造性地培育具有丽江特色、丽江风格和丽江气派的民族文化产业。
资源要保护。历经岁月的剥蚀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丽江的民族文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从 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民族文化遗产就屡遭掠劫,比如东巴经书,就有不少流失海外。随着现代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化,许多民间习俗正在减弱甚至消亡。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文物得不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为了确保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牢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丽江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使“拥有一种民族文化就拥有一个世界”的新观念深入人心。
5.云南省种子产业发展对策 篇五
云南省种子产业发展对策
21世纪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种子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认真分析研究种业市场现状,加快培育全省种子产业,促进种业发展.
作 者:李全衡 Li Quanheng 作者单位:云南省种子公司,昆明,650031刊 名:种子世界英文刊名:SEED WORLD年,卷(期):“”(1)分类号:F3关键词:
6.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六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各地现代物流实践活动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的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云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把云南现代物流培育成未来的新兴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9+2”区域经贸合作中,云南的地理区位优势条件将得到充分发挥,具备发展成为东南亚物流中心和泛珠三角“9+2”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物流枢纽和重要物流城市、物流节点的客观条件。云南除了现有的物流企业外,还将在呈贡新城建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红河州在“两廊一圈”中占有桥头堡地位。河口是红河州的南大门,是云南省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云南省政府早已明确提出,要把越南作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伙伴。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20年,通过滇越铁路及泛亚铁路和两座中越公路桥在内的口岸进出口贸易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这就说明红河州的河口通商口岸是通向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商品贸易最为便捷通道之一。这种大通道建设将给红河州带来各类货物的快速流通,将加速红河州社会物流、企业物流的发展,同时提升商流的进程,加快红河地区现代物流建设。
但云南省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人才短缺问题。目前云南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稀缺,现代教育培训跟不上发展需要。这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瓶颈”。
7.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篇七
1优势分析 ( Strengths)
1. 1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 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 古为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 故简称 “豫”, 有 “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 先后有夏、商、周 ( 西周、 东周) 、汉 (西汉初期、东汉) 、曹魏、西晋、北魏、隋、 唐、五代、北宋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山水文化资源优势。河南境内的山水资源有: 中岳嵩山 (登封) 、中国四大避暑圣地之一———鸡公山 (信阳) 、亚洲最大人工湖———宿鸭湖 (驻马店) 等山水资源。二是名人文化资源优势。全省共有黄帝、伏羲、老子、李斯、 陈胜、吴广、李白、杜甫、李商隐、张衡、张仲景、诸葛亮、岳飞、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许世友、焦裕禄、 常香玉、史来贺、任长霞等古今名人5384个, 这些名人的事迹和故居是河南文化旅游中十分宝贵的资源。三是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中国八大古都, 河南有四个, 数量居全国之首, 分别是: “九朝古都”———洛阳、 “七朝古都”———开封、“殷都”———安阳、“商都”——— 郑州。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8座, 历史文化名镇 (村) 22个, 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四是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河南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 如开封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 汝南罗店麦草画、确山打铁花、淮阳泥狗狗等。五是姓氏文化资源优势。姓氏文化在河南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今天全球华人前一百大姓中, 有73个产生于河南,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华人到河南拜谒祖先。六是宗教文化资源优势。中国古代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的繁荣发展都与河南息息相关: 被奉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是河南鹿邑人, 登封中岳庙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后, 修建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就在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是佛教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外佛教圣地还有开封相国寺、 嵩山少林寺等。七是戏曲文化资源优势。河南是中国重要的戏曲之乡, 主要戏曲种类有豫剧、曲剧、河南坠子等。 其中, 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现已普及河南各地, 并传播到全国十几个省、市, 位居全国地方剧种之首。八是武术文化资源优势。河南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 在各种武术流派中最著名的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九是饮食文化资源优势。河南饮食文化特别丰富, 有开封桶子鸡、小笼灌汤包子、洛阳水席、浆面条、郑州烩面、道口烧鸡、逍遥镇胡辣汤等风味名吃。 另外, 河南是农业大省, 农产品优势明显, 如新郑的大枣、 灵宝的苹果、温县的山药、泌阳的花菇、正阳的花生等, 创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河南可以充分利用种类齐全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1. 2市场优势
河南全省土地面积16. 7万平方千米, 2010年全省人口已突破一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 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具有广阔的消费空间。且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五, 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 恩格尔系数城镇下降到32% , 农村下降到46% , 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扩大, 已初步形成一个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文化市场。
1. 3区位优势
河南省东接安徽、山东, 北接河北、山西, 西连陕西, 南临湖北, 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通信和能源枢纽。国家铁路干线京广、 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等纵横交织, 铁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 连霍、京港澳等9条高速公路及105、106、107、 207、310等9条国道都经河南,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41千米, 居全国第一位;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大型工程都途经河南。在当前开发中西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 其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的重要地理优势不言而喻。
1. 4劳动力优势
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 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现有4915万农村劳动力, 且务工类别繁多, 能做到根据需要可招之即来, 来之能用。同时河南又属全国物价水平较低地区, 劳动力低廉, 在目前产业转移的浪潮中, 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及国外企业的重要因素。
1. 5政策优势
河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 《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若干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劣势分析 ( Weaknesses)
2. 1经济劣势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从国际国内看, 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而河南省尽管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 但河南人均消费能力不足。2010年河南人均GDP为24183元, 在全国排第22位, 与全国平均水平29817元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2. 2观念劣势
由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很多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老观念上, 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旅游, 没有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含义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缺乏主动精神、优秀的策划、宣传不够, 品牌意识不强, 缺乏整体意识, 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现象……这些滞后的观念使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文化资源优势地位不相匹配: 河南尽管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优势, 但在全国, 甚至全世界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
2. 3资金劣势
文化产业需要资本的拉动, 资本充裕文化产业才能充分发展。从人均的角度讲, 河南省是穷省, 资金短缺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 “瓶颈”。多年来, 河南省对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有限, 文化设施比较落后, 宣传力度有限, 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的劲头不足。
2. 4经验劣势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较晚, 自身还欠缺成熟的经验。 尽管可以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地区如纽约、东京、北京、上海、江浙等的成功经验, 但由于和河南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可用性并不大, 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自己积累经验。
3机遇分析 ( Opportunities)
3. 1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强烈需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文化产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成为一批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经济的繁荣, 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 促使文化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这样的大背景下为河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机。
3. 2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5位, 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 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对外联系, 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 为延长文化产业链条、建设文化产业大省提供了有利条件。
3. 3中央实施 “中部崛起” 战略
河南地处 “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带, 是东西部的联结。目前, 正值国家实施 “中部崛起”战略及扶持旅游发展战略等政策, 这些战略是河南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 河南一定要利用好这一良机, 立足自身的特点和条件, 走有利于发挥相对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4挑战分析 ( Threats)
4. 1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
进入21世纪以来,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省、市、 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有的省份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河南省建设文化大省的举措起步相对较晚,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4. 2文化产业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是技术与文化高度结合的领域, 需要高层次的创意、管理人才。有统计显示, 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只有1200万人, 只占总人口的1% 左右, 文化产业人才紧缺。而美国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 , 东京达15% 。文化产业人才的稀缺将成为制约河南甚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基于以上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存在较多制约因素。河南省应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优势文化产业, 避开外部威胁, 逐步获得竞争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惠琳.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5) :178-180.
[2]范书琴.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6) :85-87.
[3]马华阳.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08 (9) :27-31.
8.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八
创新概念是由德国经济思想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于1986年在《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创新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1980年代后期,人们将创新概念引入文化领域,从而有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准确定义,不论是在学术理论讨论层面,还是在经济发展行动层面,至今都没有一个权威的提法。如在美国叫版权产业,在英国叫创意产业,在日本、德国、荷兰、韩国等国家叫文化产业。[1]在我国,也有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等称呼。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增加居民收入将会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诉求,居民将会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渐超过投资。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内容会发生深度变革,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一趋势将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显现,大量的产业要素会加速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形成强大的供给能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各级政府和研究者们的青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内需,推动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渐渐成为主导趋向。被誉为“文化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预言: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复苏与不平衡状态下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正在成为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重大国计民生问题。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河南省早在2004年就吹响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号角,2005年开始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提出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并创造了令国人称道的“河南文化现象”。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南省从“变革经济”中得到发展,从政策制度方面进行规划。2010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全省将重点抓好文化产业“910111工程”: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9大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以《创意中原》一书的出版和“创意中原大讲堂”为标志,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在河南省日渐深入人心。《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文化精品的创制,反映出河南省向文化创意产业挺进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2]但与发达省市相比,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存在差距和问题,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1.发展基础薄弱,但总量上升较快
由于河南省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早期重视不够,缺乏长期规划,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与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空间极其有限。但在短短的两三年里,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和中原文化背景等优势,每年都有大幅提升,如依据地理优势而蓬勃发展的会展业,2008、2009年每年举办中型以上会展130个左右,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间接收益高达900亿元。2009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1 984亿元,同比增长近25%。据统计,以郑州市为中心的河南省动漫产品市场总量已达10亿元,从业人员5 500多人,已有30多家高等学校开设了动漫专业。在动漫产业品牌建设和综合实力上,河南动漫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军团之列,2009年动漫产品的产量是2008年的8~10倍,相关市场总量超过12亿元。从会展、动漫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到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光明前景。[3]
又如邮政文化创意产业。河南邮政依托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以邮票、邮政明信片、商函、报刊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大突破,2005年以来已累计实现产值超过42亿元,成为河南文化产业新的生力军。河南邮政每年发行河南题材的新邮票,并通过举办集邮展览、邮票首发式等活动,产生了“邮票首发式经济”效应。围绕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风景名胜、地方特产等各地特色发行的明信片,大大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了河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4]
2.创意资源雄厚,但创意氛围和创意人才欠缺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文化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华夏文明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河南建都,全国8大古都河南就有4个。[5]圣贤文化、古都文化、姓氏文化、武术文化等共同构筑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多元和经典。河南省拥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厚土壤,少林、太极、清明上河园、商文化……各地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文化资源雄厚的背后是尴尬的局面。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人们对创意经济的认识还不足,加上河南作为内陆省份一向闭塞、保守,因而缺乏创意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越是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发达的地方,博物馆、艺术展会就越发达,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也越活跃;而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缺失社会整体创意教育,那就会失去原创的源头,文化创意产业就难以有大的发展。
与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相比,河南省文化创意人才发展严重滞后。随着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并不断升级,优秀创意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就河南省来说,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20多所高校开办有文化创意类专业,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专业经验方面,都有了较长时间的积累,业已承担起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责任,可满足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量的需求和对人才的各种结构、层次的需求。[6]但由于地处中原,缺乏吸引人才的地缘优势和激励机制,河南省文化创意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且人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不少创意人员没有专业背景,缺乏理论基础,创意冲动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使其作品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即使出现了优秀创意也因缺乏成熟运作而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
3.先发优势不明显,后发优势突出
与沿海地区及发达国家相比,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支撑体系不完善,不像香港、上海等地区有统一规划和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的界定和扶持文件,先发优势明显不足。
但先发优势的不足并未阻碍后发优势的发挥,因为先发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可以使河南少走弯路。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南省依托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在优惠政策制定、项目引进和开发、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企业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良好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市场优势,再加上通过体制创新实现的后发优势,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全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客观条件。[7]
4.发展亮点较多,但产业集聚度不够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不少亮点,有的甚至是全国的亮点。《风中少林》成了郑州市歌舞剧院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提升了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内涵,赢得了广泛好评,一旦成功上市融资,其商业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快乐星球》被誉为中国版的《哈里·波特》,它的播出让河南省的科幻电视剧叫响全国。河南省除了把“少林功夫”作为走向世界的第一创意品牌来打造外,还有很多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文化品牌。
但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毕竟刚起步,对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缺乏清晰的判断,关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无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这表明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作为河南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于2009年3月份才挂牌运营,与国内先进园区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如上海至2010年年底已拥有81家创意产业集聚区,覆盖14个区,入驻企业超过4 000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9]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集中力量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加强创意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聚居区的形成并以此为依托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5.消费需求有待激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从河南省消费结构实证数据分析,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河南消费趋势来看[10],在河南省的消费结构中,食物结构偏重于价格相对便宜的低营养类,教育支出比重较低,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偏小。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消费在河南省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不大。但娱乐教育文化的需求收入弹性最高,城镇居民对教育娱乐的需求最为迫切,可以预期,对它的消费支出将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而占据更大的份额。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 1 000~3 000美元时,社会往往会处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阶段,此阶段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家庭文化娱乐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会有明显上升。2010年,河南省人均GDP达到了2 998美元,消费结构已经开始由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模式转变,这是河南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好时机。据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1~4月,全省所有14大类消费品零售额有13类增长势头明显,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联的肉禽蛋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中西药类等商品增幅更大,同比增长都达到了20%以上。餐饮业经营个性化、品牌化趋势明显,产业水平明显提升,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也达到了26.6%。河南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升级出现三个特点:食品消费更顾及营养,生活消费更讲究质量,消费观念更注重精神追求。[11]同时,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对于文化产业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些都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孕育了广阔的市场。[12]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危机的缓和,世界经济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经实现经济的正增长,开始进入发展的相对平稳期。但是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因此有可能再次出现经济衰退。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大的危机往往都伴随大的机遇,谁能抓住机遇、及早谋划,谁就能够抢占先机、引领发展。相应的,各个产业要在危机中根据行业自身特性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当前态势,会产生深远的锁定和惯性影响效应,从而决定未来的发展。通过对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态势的分析,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特性,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由分散走向集聚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意识淡薄,缺乏产业规划和引导,河南省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显得较为分散、无序,相互之间关联度不高,基本上以单个企业自主运营为主,很难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近两年,从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河南省各级政府的关注,开始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引导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从分散到集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科学制定创意产业区域发展战略,并以此指导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要依托一个非赢利的、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知识源。知识源可以是大学,可以是科研机构,也可以是知名企业,甚至可以是园区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次,建设创意产业园区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但要避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再次,园区在引入创意产业时,要注意企业之间的交叉、互补,以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13]此外,应出台有关政策,对符合规划要求的产业园区企业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用优惠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聚集到园区,创造选优汰劣、合理流动的人才机制,使高素质的创意人才在产业园区安心工作,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艺。[14]
2.由无序走向有序
这里的无序,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不够完善。在金融危机之前,河南省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性文件,甚至连文化创意产业属性的具体界定也没有。一些有价值的创意因得不到有效保护而失去市场价值。这样的无序竞争极大地挫伤了新创意的研发,形成了“剽窃抄袭——恶性压价——无力创新——继续抄袭”的恶性循环,其后果是“劣币驱逐良币”,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亟需制度保障。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最大的困境是不确定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要从无序走向有序,需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政府制度供给,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市场竞争、融资方式等方面。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和创造力,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保护。其次,创意价值的物化与市场体现直接依赖于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在一个充分发育的市场,生产销售中各个要素都可以无障碍地快捷流通、快速集结。政府除在政策上倾斜和扶持外,还应表现出强大的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能力,在税率调整、企业许可证制度审批等方面,最大可能地降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门槛,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本地,形成稳定的创意阶层智慧库,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15]
3.由单一走向产业链
河南省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点非常多,但是开发模式单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组建完善的创意产业链,强化分工协作与规模,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应选择资源优势突出、辐射能力强的创意产品,快速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16]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来看,创意产业链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根据“小创意拓展大创意”的基本思想,通过延长创意价值链,避免对单一资源的过度依赖。创意产业价值的体现最终需要通过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来实现。后金融危机时期要求经济的发展依托暂时的经济复苏局面借力发挥,以避免新的危机出现,这与文化创意产业链通过创意的价值扩散来实现刚好吻合。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创新产品的营销,并通过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多次产出的链条。加快创意产业发展,必须贯通“创意—设计—产品—市场”各个环节,拉长创意产业链条。
4.由本土走向国际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源泉是立足本土的特色化发展原则。本土和特色是锻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更大的作为就要走向国际,这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金融风暴时期完全要靠自己不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区域发展不仅要依托自身拉动需求,还应借助其他地区的复苏局面来推动本地区的创新和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大众需求层次提高拉动的结果,尤其是国外市场引发国内需求突变的结果。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来看,自主创新产品严重缺失,市场多由国外拉动。我们应基于我国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积极研发既有中华文化特色、又受国际主流市场欢迎的创意产品。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等采用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展示中国民乐艺术精品后,区别于西方艺术的中国传统艺术已成为一个响亮品牌。“女子十二乐坊”在成功打开日本市场后,在美国洛杉矶等地演出也引起轰动。这些仅是走出国门的几个成功案例,它启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品应在国际市场有大的作为。在发展创意产业过程中必须将自主创新、挖掘地区传统文化同与国外合作结合,借助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制作经验和知名品牌,推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17]
5.人才培养由单一学校培养走向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模式
高等学校输送的人才是文化创意人才群体的主体部分,但由于河南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创意产业并没有进入高校的学科目录,而是附属在其他学科之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政府、高校和社会机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完整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系统仍在形成中。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师甚少涉足实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时从书本到书本,实践课程少,模式单一,理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教材多年不变、观点陈旧,专业化水平低。单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新观念和创造性,与行业需要严重脱节。[18]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势必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从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只通过高校教育或培训机构的专业魔鬼训练就可以完成的,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大量需求,应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文化创意人才的成长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培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应既不断吸纳知识人才,又不断加强员工培训,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协会、政府等社会部门应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形成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既长于应急开发,又具有战略眼光,能满足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1] 袁帅.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
[2] 王鲁峰.掘金河南创意产业[N].大河报,2007-11-27(A22).
[3] 李宏伟.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2010-09-06)[2011-03-01].http://whqs.dahe.cn.
[4] 党涤寰.河南邮政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N].经济日报,2009-10-25(01).
[5] 袁金星.河南创意产业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64.
[6] 宋若涛.河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0(9):31.
[7] 温志彧.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河南创意产业[J].新闻爱好者,2010(6):74.
[8] 方化祎.河南如何从创意产业掘金[N].河南日报,2009-06-02(15).
[9] 孙洁.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判[J].科技和产业,2010(5):22.
[10] 方海云.河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内江科技,2010(4):133.
[11] 古文洪.河南省消费结构升级类相关的商品销售强劲[EB/OL].(2004-05-26)[2010-03-01]http://www.ha.xinhuanet.com/xhzx/2004-05/26/content_2191402.htm.
[12] 谷建全,袁金星.关于加快发展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09(5):4.
[13] 王扬铭.文化经济时代我国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8(10):109.
[14] 冯根尧,刘祖传.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4):85.
[15] 周蜀秦,徐琴.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J].现代经济,2007(6):56.
[16] 黄德锡.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及路径[J].商业时代,2006(29):93.
[17] 刘荣.基于体验经济的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4):45.
9.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九
对策中心
伍振军
2012-08-22 11:33:01
来源:国研视点 2012年8月18日
内容摘要:云南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支持力度,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几年,云南省原料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快速增多,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但仍存在特色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少、小、弱,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等问题。本报告根据对云南省的实地调查,提出了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云南省
一、云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规模化发展
云南省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和生产基础优势,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10年达到4200万亩,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布局。一是巩固提升烟草、甘蔗、茶叶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烟叶是云南省第一大农业产业,2010年云南省烟草种植面积达到657.8万亩;产量达到99.1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糖业是云南第二大产业,“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糖料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30万~470万亩之间,糖料蔗产量在1750万~2000万吨之间,种植面积和产量皆占全国16%左右,稳居全国第二。茶叶是云南省发展较快的产业。2010年末,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51.5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9.9%,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20.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1%,在全国排第二位。二是加快发展花卉、咖啡等新兴特色产业。2011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58.1万亩,居全国第一位,鲜切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已经成为全国花卉新品种研发基地。2010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64.6万亩,生产咖啡4.9万吨,分别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产量的99%、98%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
近几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发展较快,培养出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也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10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12家,规模以上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企业集群,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10年,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总值达832亿元,农产品直接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目前,已经有344家国外企业和400多家省外企业进入云南省从事农产品的种养、加工,这将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整体水平。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近几年数量快速增多,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2010年底,云南省广泛分布于烟草、糖料、咖啡等各个农业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127个,成员102万,带动非成员农户154万户。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258户。
(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
云南省按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大力开展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末,云南省共制定发布了1152项农业地方标准和地方农业规范,初步建立起了农业标准体系。目前,云南省共完成13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示范区面积达697.5万亩。云南省同时开展了咖啡、桑蚕、花卉、林木种苗、香料油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云南省部分优势农业产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较高。2010年,云南省发展种烟专业合作社4658个,专业户24万户,覆盖种植面积549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8.4%;烟草种植实现了100%专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近5年来,云南省临沧、德宏、普洱、西双版纳、文山等州(市)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专业村、专业组,提高了糖料生产专业化水平。2011年,临沧市甘蔗种植面积达151.8万亩,共建成甘蔗专业村57个、专业组154个,其中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建成甘蔗专业村38个、专业组76个,面积达43.4万亩,专业化程度达45.5%。
(五)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云南省着力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初步建成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买难卖难”问题。一是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2005年以来,云南省累计建成农家店1.5万个,配送中心265个;截至2010年,云南省建成县级以下农村商业网点21.3万个,农贸(集贸)市场2600个,已有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4家农产品流通企业,以及20个农贸市场被列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项目。云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大中小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二是完善市场服务功能。云南省累计投资29.5亿元,发展农产品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安全监控中心、污水和废弃物处理中心、结算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市场基础设施。三是推动农超对接。云南省商务部门通过推介会、洽谈会、展销会等积极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工作,使更多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市参与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六)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富民效果非常明显。云南省农民人均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由2000年的1115.7元增长到2010年的2420元,翻了一番,占农民纯收入的64.5%。一是传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云南省建成的13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训农民287万名,带动农户234.5万户,示范区农户户均增收3453.7元。2010年,云南省收购烤烟1877.6万担,104.2万户烟农售烟收入达到138.3亿元,平均每户农民收入1.3万元。2011年,云南省蔗农收入达到57亿元、600万蔗农人均增收950元。二是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富民潜力较大。2011年云南省大理州核桃产量预计11.27万吨,产值20多亿元,山区农民核桃人均收入500多元。该州漾濞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800多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宾川县拉乌乡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其中核桃收入2800元,占70%。
二、云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一是农业基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近四年来,云南省受灾面积呈增长态势,从2007年的2172万亩增长到2011年的4822.4万亩,增长一倍多。一方面,云南省旱地坡地缺乏水利基础设施,60%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易受旱灾。2010年,云南省发生特大旱灾,作物受灾面积达到4435.5万亩,是2009年的3倍。另一方面,云南省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建设滞后,排灌沟渠不畅,在雨季易受涝害。二是部分农产品单产明显偏低,优质专用原料供给能力有待提高。云南省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位,而按照采摘面积算,2010年云南省茶叶单产为仅66.1公斤/亩,远低于福建省101.9公斤/亩的单产水平。2010年,云南省甘蔗单产从2007年的3.75吨/亩下降到3.11吨/亩,下降了16.9%,只有广西同期的82.9%,低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模式与我国相近的泰国、印度单产4.60吨/亩左右的水平。三是部分新兴农业产业产值偏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云南花卉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鲜切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但是全省花卉产值只有23.3亿元,在全国排第六位,只有浙江花卉产业产值的21.1%。
(二)龙头企业少、小、弱,品牌建设滞后
一是龙头企业状况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2010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1100家,仅占全国总数的2.4%;产值亿元以上的仅占全国的0.9%;农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只占全国的1.1%;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规模、高档次、深加工的大企业和大集团。二是农业产业品牌市场认知度较低。目前,云南省已有8个产品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4个产品获得了云南省名牌称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品品牌的发展。但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不多,2011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云南省只有“云烟”、“红河”、“云南白药”等3个品牌上榜,食品、饮料行业尚无一家企业入围。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
2010年底,云南省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只有10.7%,低于全国12%的水平,远远低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水平。2010年,云南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总数的87.5%,而涉及加工、仓储、运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还不到5%。
(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
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系不紧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以糖业产业为例,根据当前确定的最低保护价和联动系数,尽管糖价持续高涨,制糖企业获利丰厚,蔗农却获益不多。根据今年云南部分地区最低保护价为250元/吨[①根据《陇川县人民政府关于2010~2011年度甘蔗生产安排意见》,陇川县甘蔗品种分类最低保护价为:一类品种280元/吨,二类品种260元/吨,三类品种230元/吨,四类品种(劣质淘汰品种)180元/吨,平均仅有250元/吨左右。],联动基价4300元/吨,联动系数5%[②按照《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稳定蔗糖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规定,2009~2010年榨季,以白砂糖平均出厂价格4300元/吨(含税)为联动基价,超过联动基价部分,按5%的比例结算支付给蔗农。]的实际情况,以当前7300元/吨的食糖价格计算,制糖企业纯利润增加了960元/吨;而由于今年人工价格上涨冲抵了大部分上涨的收购价格,蔗农却获益很少。
(五)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低
2010年,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总值832亿元,仅占全国的1.2%。实现增加值179亿元,仅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2.9%。云南省除烤烟、三七等少数农产品外,绝大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只有31%,深加工比例不到5%。
(六)农业企业贷款难
云南省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突出特征是不大不强不优。农业企业做强壮大、深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调研看,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二是农业龙头企业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三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投放到农业产业上;这些原因导致农业龙头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三、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2000年农业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八部委行联合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要求对农业龙头企业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2006年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在财政、投资、税收、金融、出口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2009年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农业产业化部门要做好项目推荐和政策支持工作,农发行要做好项目选择和信贷服务等。
同时,云南省针对本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几年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尤其是云南省2011年出台的1号文件《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实行土地优惠、完善人才保障、强化科技支撑、实行能源优惠、完善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创建品牌等政策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从云南省总体情况上看,相比于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粮食生产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化投入不多、扶持力度不大。鉴于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巨大作用,云南省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把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一)提高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更加重视基地建设,当前省财政对基地建设的投入每年只有4亿元左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橡胶、咖啡、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蔬菜、茶叶、花卉等特色园艺基地,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优质、稳产、高产目标。二是统筹涉农资金、把特色优势基地建设和中低产田、中低产林改造项目结合起来;三是抓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整合扶持资金。全省目前每年财政扶持龙头企业的资金接近6亿元,但是扶持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需要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二是完善信贷、土地、能源、税收、进出口等扶持政策体系,建议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贷款,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三是引导产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联合,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潜力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驰名中外的农业企业集团和农产品品牌。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进一步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发展一批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支持农民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利用好全省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积极发挥供销社的带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进一步完善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
进一步完善省内部分地区采用的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农地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农业原料和深加工产品的价格联动、适当返还利润等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组织参与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保障农户参与定价的权利;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真正的协作型关系。
(五)注重农业科技发展创新
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以作物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花卉、糖料蔗、咖啡等优良品种培育开发工作,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优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农产品储运、保鲜和包装技术的研究与设备开发,发展特色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六)完善金融服务
10.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篇十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昆明市呈贡县的几户农户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小规模试种了小面积的花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周围农户纷纷效仿种花,从此拉开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序幕。由于花卉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粮食蔬菜种植,因此农民积极性很高,生产发展非常快,到2004年,全省农民自发种植的鲜切花产量达2.1亿枝,跃居全国第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的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到2010年已达50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为实现云南农民的温饱、富裕作出了巨大贡献。云南省作为我国仙湖第一大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心密不可分,现阶云南花卉发展迅猛,但仍存在问题,下面将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做出简要介绍。
一、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
云南具有发展花卉的资源优势,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花卉种植者的一致认可。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世界上所有大宗商品花卉在云南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地,且大多数品种都能实现周年、均衡、规模化生产;二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花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培育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品种。
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把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列为全省着力培植的四大支持产业之一,纳入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花卉作为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企业和花农积极参与,在4至5年的时间内迅速由农民自发种植和少数外资企业涉足的起步阶段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鲜切花生产省。从1994年至今,我省鲜切花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国第一,鲜切花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240亩增加到1997年的15000亩。花卉生产企业从1995年的79户增加到1997年的250户,从业花农达10000多户。鲜切花产量从1994年的2.1亿枝增加到1997年的5亿多枝。1997年全省花卉总产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花卉已经成为我省的一个优势产业。
在花卉总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和花卉产品的类别、品种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大众化的农户种
植与高科技、高档次的企业育苗、栽培共同发展,相得益彰。以温带切花为主体、热带兰花、观叶植物、球根类花卉等几大类别、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日趋协调。以昆明为例,现有切花面积12600亩,其中国有836亩,集体928亩,三资企业1586亩,个体农户9250亩,分别占总量的6.63%、7.37%、12.59%和73.41%。农民用自己的责任田种植花卉,投资少、效益高,亩均产值上万元。以农民为主体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中心之一,客商来自全国各地,每天进场交易人数不低于2000人,日销售鲜切花120--150万枝,交易额在100万元左右。斗南花卉几乎成为一个品牌闻名于全国各大城市,广大花农已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有的提前进入了小康。以省烟草公司、京云公司、民营隆格兰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和以农科院为代表的科技优势单位的参与,是我省花卉上档次、上规模、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保证。特别是省烟草公司利用烤烟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介入花卉产业的发展,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使我省鲜切花生产设施迅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农科院园艺所育种中心、京正、英茂、隆格兰、庆成等现代化龙头企业的崛起,使云南花卉业呈现出高起点、高科技、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局面。全省已有现代化温室大棚25万平方米,年产1.5亿株优质种苗的繁育供应能力,部分鲜花和种苗已开始销往国际市场。2008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52.4万亩,产值达176亿元,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1.7万亩、52.9亿枝和16.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幅分别为7.34%、5.8%和3.1%,鲜切花产量已连续十五年保持全国第一。据昆明市农业局蔬菜花卉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全市涉及花卉业的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企业和农户分别为274户和 2.6万户,从业人员7.1万人,花卉合作组织(协会)50余个;园艺种植面积和总产值为13.6万亩和24.23亿元,同比增长30.7%和 23.7%。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8.52万亩和40.4亿枝,同比增长1.9%和8%,总产值达11.7亿元;盆栽观赏植物(盆景)近1.1 万亩,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93.7%和76.2%;绿化观赏苗木近2.7万亩,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26%;兰花、茶花、杜鹃等特色花卉 0.36万亩,产值2.6亿元;花卉出口创汇6736万美元,同比增长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生产组织形式普遍表现为“大而全”或“小而全”,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资源的配置、利用、技术引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组织。
2.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花卉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在花卉、企业积极性较高,硬件设施到位较快的情况下,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的四大要素都处于企业或有关部门自发、零散组织状态,产、学、研互相脱节,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尚未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国内外花卉品种资源进行引进、开发、培育和利用。对设施园艺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专用肥料、农药、基质技术,综合保鲜、冷链运输技术等尚未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没有完善的技术培训网络和推广队伍,花农得不到有效的培训,主要还是依靠种蔬菜的经验栽培花卉。
3.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我省鲜切花销售量已占全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网络,进入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也尚未打开,流通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专业化的销售龙头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花卉产业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起大落,销售不畅的状况经常出现,使企业和花农蒙受较大损失,影响到花卉产业的顺利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专用物资配套供应,良种、种植技术、采后处理、植保、土壤消毒、运输、运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了云南花卉的市场竞争能力。
5.投资力度不够,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分散。资金投入不足,250家花卉企业,多数固定资产投入不足100万元,有的只有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形成一方面是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投资分散,设施、设备存在重复投资建设情况,有限的资金往往没能用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
6.保证产业顺利发展的法规、制度亟待制定、实施。我省乃至全国尚无相应的花卉产业行业规章来规范企业行为和行业运行。一方面极易出现国内企业无序竞争;另一方面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规,国外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很难引进。将制约我省花卉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解决措施
早在2000年国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有关问题的函》中就明确了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大力支持;2007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云南并视察了云南斗南花卉市场;2009年7月30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条例》,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对云南花卉产业实行保护政策,鼓励支持花卉产业发展。政府促进云南花卉产品发展做出对策措施:
1、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花卉工作,加强对花卉工作的领导和扶持,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投入。要把促进花卉工作作为促进花农增收,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事来抓。各地、各部门农口分管领导应该把促进花卉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围,多关心、多指导、多支持,为花卉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外,要进一步理顺花卉产业管理体制。
2、全面实施优质出口鲜切花增量工程。通过构建企业集团和花农大联合体,以及出口花卉基地县、基地乡的建设,建成一批优质鲜切花生产基地,使我省优质百合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优质康乃馨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优质玫瑰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实施7000亩优质种苗种球繁育基地建设,为优质鲜切花生产规模的扩大打下坚实基础。
3、实施“东扩西拓”计划,改善出口花卉物流运输条件。“东扩”,即在香港、东南亚等地已形成优势的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市场份额;“西拓”,即针对目前出口基数不大,但增长较快的中东、中亚及欧洲市场开展工作,多方努力争取短期内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求得份额。“东扩西拓”计划要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除了要有大规模的优质花卉产品做保证外,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物流运输问题加以解决,比如针对目前较为突出的无直航线路、运力不稳定以及花卉保鲜困难等问题,首先要打通航线,建立通道。
4、做好品牌的打造工作,以办好昆明国际花展为重点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昆明国际花卉展作为我省传统的花卉展览,经过10年的努力,已成为国内鲜切花领域的品牌展会。要进一步努力把昆明国际花卉展培育成为亚洲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鲜切花展会,通过举办昆明国际花卉展,树立“云花”形象,打造“云 4
花”品牌。另外要围绕“东扩西拓”计划的实施,有选择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专业花展,扩大“云花”知名度。
5、多途径做好对企业及花农的培训。围绕优质鲜切花增量工程,配合企业集团化和花农“大联合体”战略的实施,通过组织和指导,依托花卉主产区的行业管理部门、农技推广站、科研院校等力量,做好全省花卉行业的培训工作,力争两年内使全省花卉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花农都至少接受一次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我省花卉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我省优质鲜切花的产量,为“发展、富民、出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云南省文化产业】推荐阅读:
云南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26日修改稿)07-15
云南铜业企业文化08-19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11-10
云南省中考作文08-16
云南省采掘木工试题10-29
云南省2014年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命题预测试卷09-17
云南省楚雄公共租赁住房07-08
云南省城乡规划法10-02
13年云南省中考词语10-16
云南省房产管理局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