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6-13

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1.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一

按照市委统战部“关于对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规律问题进行书面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部会同组织、人事、民宗等部门对全县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规律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xx县现有2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2578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5%。其中,回族8958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

2%;蒙古族3268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6%;土家族、彝族等20个民族成份共有人口352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8%。农业人口10778,非农业人口1800,在职干部职工986人。其中在职副科级以上干部26名,一般干部142名,职工818名。在职干部年龄20岁至29岁64人,30岁至39岁69人,40岁至49岁20人,50岁以上15人;男性112人,女性56人;高中以下文化106人,大专以上文化62人;高级职称5人(女性2人、男性3人),中级职称32人(女性8人,男性24人),初级职称8人(女性3人,男性5人);共产党员38人,无民主党派成员。

二、主要做法

我县现有少数民族12578人,作为少数民族人口超万人的县份,多年来我们是比较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民族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更使我们感到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其关键又在于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因此这几年我们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了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中有安排、使用上有计划:一是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从县到乡,各级党委、政府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领导班子内部分工明确有人抓。县委组织部、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制订了培养、选拔规划,并注重利用党校培训等形式,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在落实使用上“跟踪护航”,重点培养。二是积极推荐和安排少数民族干部到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为了有目的地把少数民族干部放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我们物色和推荐了原团县委书记xxx(回族),到城关镇任镇长、xx镇党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局长、城建局局长、党委书记职务,多岗位锻炼。林业局干部xxx(满族)任副局长、施庵镇镇长、县农机总站站长、党总支书记职务;xx(蒙古族)任组织干事、副书记、镇长、xx镇党委书记职务;有意识地把少数民族干部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压担子,锻炼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把有专长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干部予以广泛宣传,安排合适职位,如县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xx(蒙古族)近年来在中医学领域刻苦钻研,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在少数民族中有一定影响,我们就推荐其进入了县政协常委、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三是密切关系交友交心,与少数民族干部建立经常性联络。近几年我们注意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同少数民族干部及代表人物的联系制度,如每半年一次例会、每年一次座谈会,主动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干部的情况,手中也掌握了一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基本情况,在考察和任用民族干部时,注意听取民族工作部门的意见。确保所使用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人才和有影响、有威望的骨干。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对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在选择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还存在视野不宽、标准过高问题,因此使得少数民族人口超千人的五个乡镇,目前还缺少两个少数民族同级领导干部,没及时考核配备上。同时,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几点建议

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每年应在各级党校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尤其是后备干部骨干。

二是对少数民族在职主要岗位领导干部,应实行有计划、有目的交流换岗,全面提高组织能力。

三是坚持选拔、培养、使用相结合,应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力度,保证这支队伍力量充足。

2.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我们于2009年12月以随机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希望通过调查分析, 及时发现贫困生的真实状况, 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引导贫困生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1. 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

1.1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做到适时提问, 及时回收, 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1.2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数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接受问卷调查的男生有213人, 占总人数的44.6%;女生有265人, 占总人数的55.4%;汉族同学有243人, 占总人数的50.1%;少数民族同学有235人, 占总人数的49.9%。

2. 民族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2.1 贫困生的人数相对较多, 特困生的比例相对较大。

从此次调研的基本情况来看, 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贫困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2%, 其中月生活费低于100元的贫困生比例高达12% (表1) , 这些学生的学费主要来源于借贷 (包括学校助学贷款) 或亲朋好友资助。

2.2 从生源上看, 民族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农村学生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4%, 其中大部分来自边远民族地区, 家庭教育负担沉重。通过谈话, 一些学生向我们反映:近年来改革开放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但民族地区的一些家庭由于子女较多 (有的达十几个) 、收入不稳定等原因, 使其教育负担十分沉重。

2.3 贫困生的在校情况。

2.3.1 大部分贫困生学习勤奋刻苦。

通过和贫困生周围的学生交流, 在被问及你对贫困生有哪些印象时, 绝大多数学生对他们的看法是:“学习勤奋、刻苦、节俭、待人诚恳、热情……”这说明贫困生在学习方面的踏实用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事实上, 在我们跟踪调查的几名贫困生中, 他们在学习上的确如此。

2.3.2 贫困生生活状况欠佳。

由于民族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贫困的民族地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 基本上没有可靠的生活保障, 因此他们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花费, 时常陷入窘迫的处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贫困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上的压力, 有超过30%的贫困生反映“生活费对自己的压力很大”, 基本上不敢随便多吃一点东西, 也很少有钱购买所需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同时尽量减少应酬及交际活动, 有的甚至连实践教学活动也不得不放弃, 以节省支出。

2.3.3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较差。

由于现实生活困难, 许多贫困生存在性格上的内向特征, 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封闭和保守, 甚至会出现多疑和不信任周围同学的现象。由于他们的普通话及文体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常怯于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2.4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有60%以上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压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表2) , 思想时常波动不定, 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通过与有压抑和焦虑感的贫困生进行交流, 发现他们的压抑感和焦虑感来自多方面 (表3) 。

3. 解决民族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 贫困生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认真分析形势, 转变思路, 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 建立“政府、社会、学校”一体化的扶助体系。

民族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首先,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制度, 使资助贫困生的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 各级政府要加大扶贫力度, 优先考虑有子女上大学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大力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只有使边远家庭彻底摆脱贫困,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相关问题。其次,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资助。目前, 各民族高校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 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的资助,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大减轻了贫困生的压力和学校的压力, 但是力度还不够。最后, 各民族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为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条件[2]。

3.2 民族院校应完善具体的助贷制度和措施, 切实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目前, 我国各民族高校都已从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社会资助与学校补助、学杂费减免等几个方面来扶助贫困生, 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扶助体系, 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虽然现在的奖学金数额较大, 但竞争也十分激烈, 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 因基础较差而常与奖学金无缘。助学贷款可为贫困生提供无息贷款, 但目前助学贷款制度还不健全, 程序比较繁琐, 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勤工助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 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 但存在部分学生沉迷于打工挣钱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无偿资助作为一种“救急又救贫”的临时性困难补贴无可非议, 但目前一些“假贫困生”争先恐后去争取, 认为不要白不要, 而经济上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自尊心过强却不吭声。通过调查发现, 有34.6%的贫困生认为助学贷款制度等扶助体系并不健全, 有61.4%的贫困生认为“建立健全贫困生扶助体系, 加大助学贷款和贫困补助等的力度”是目前解决贫困生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3.3 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解困”工作。

贫困生在经济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心理上也可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民族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努力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一是通过开设心理讲座, 帮助贫困生更新健康观念、人格观念和素质观念, 使贫困生改变对贫困的看法, 让他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 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 并且是人生最宝贵、永不枯竭的财富, 在人的一生中精神贫乏比物质贫乏更可悲、更可怕;二是通过个别辅导, 采取情绪疏导、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等基本辅导步骤和方法, 分析贫困生无助、困惑、苦闷、自卑等的原因和后果。帮助他们直面环境和压力, 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 支撑起自己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三是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由于民族高校贫困生存在较高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 有必要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并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 这样有利于客观、系统地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彬.民族高校贫困生教育亟待关注[N].中国民族报, 2004, 11.26 (第6版) .

3.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上海长宁 民族音乐教育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4-02

1.研究背景

音乐课程是中小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有效载体。我国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应将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以哪种音乐形式为资源,这是在音乐教育界讨论多年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格局形成的今天,各个国家已经把寻求本民族文化资源当成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在这种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理所应当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且是基础资源。近些年,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

本文以小学阶段民族音乐教育为主体,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发现的当前民族音乐教育问题进行了问题诊断,以供业界相关建议提供有益参考。

2.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调查研究

为了研究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五所小学发放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的调查,主要手段是发放调查问卷,运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及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等。问卷的调查内容涵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及知识的了解、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态度与音乐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的问卷调查最主要是针对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 三~五年级的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一、二年级略高,方便笔者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教师问卷1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学生问卷为160份,教师问卷为10份。

2.1学生调查

这次针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调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学生调查主要针对他们对音乐课的感受、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对现用音乐教材是否喜欢;教师调查主要针对教师对音乐教学实践现状以及对民族音乐教学的认识。

首先,调查针对学生是否喜爱音乐、是否喜欢音乐课并希望学习到民族音乐以及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是否体验到乐趣等。调查发现:76%的学生喜欢音乐,而且也希望能够通过音乐课学习到民族音乐,但在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的程度还不高。

其次,调查对现在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感受,调查发现:在音乐课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教授民族音乐的比例为46%,有时教授的比例为50%,可见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所占比例不多。学生对于当前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基本喜欢,但还不能较高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教授民歌占70%,民族器乐与民族舞蹈较少。从民族音乐占教材的比例调查发现,每个年级一学年总共40首歌曲,随着年级的增长,民族音乐占音乐教材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说明学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

最后,在当代社会中,音乐的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受到音乐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调查发现:在教科书上的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四者最喜爱哪一个的调查中得出结果喜爱流行音乐的占66%,喜爱西方古典乐的占14%,喜欢民族音乐的15%,喜爱教科书上音乐的只占5%,这就可以说明民族音乐跟其他音乐形式相比,并不占优势。民族音乐的了解途径主要还是通过个人的喜爱专门学习的居多,其次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再次为电视媒体的传播,最后为家庭因素。

2.2教师调查

大部分音乐教师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或是师范类院校,能够掌握音乐方面的有关知识理论,能够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目前学生的现状也比较清楚。

当前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类型,现代流行音乐占94%,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加起来占6%;而学生最缺乏的音乐知识是西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在课堂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反映比较喜爱占54%,非常喜爱占26%,兴趣一般占20%。

教师认为当前音乐教材中应该加强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有帮助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最大的问题是硬件设备不足,其次是教材编写不好,再次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浓厚和其他问题。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上主要使用的是体验性音乐教学法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其次是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比较少。

3.问题诊断分析

综合上述调查来看,在当前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范围和认知中,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音乐对我国的音乐冲击很大,在调查小学生最喜爱那种音乐的问卷中得出大部分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却很少。从访谈中了解大多数孩子都潜意识的说民族音乐不好听,听不懂,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民族音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方面就要加大民族音乐的教学力度,把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最为发展的起步,首先就是让学生感到对民族音乐要有很大的兴趣,然后顺水推舟,把民族音乐深深刻在心里,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才会喜爱它。

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当前,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大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认同它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又将它置于文化课之下的位置,认为民族音乐教育只是一种文化课学好之外的技能训练,没有必要去把它当作一项主课任务去学习。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喜欢教授一些现代流行的儿童歌曲,问及原因,教师们认为这些歌曲好听,而且容易懂、容易唱,反之民族音乐却有很深的蕴含。

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去教授民族音乐艺术,但是教授的这些民族音乐却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只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唱这首歌,没有具体深入讲解该歌曲的背景、理论、唱腔等,导致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徒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学生通过学校的音乐课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通过笔者对当前小学民族音乐的现状调查,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较为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小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熏陶不够有效。这就需要加大对民族音乐课程的开发和资源投入,并从学校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配套,形成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良性互动。

4.总结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于《新课标》中的民族教育理念,学校已初步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找到有效途径来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从教师层面看,当前小学音乐老师缺乏在课堂上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经验,还需要对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进行解析,并逐步探索出适合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学生层面看,不少学生有意向学习民族音乐,但是尚且缺少学校、家庭、社会所营造的民族音乐文化与学习的氛围,不能很好的培育和熏陶小学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潜力的发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丛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5

[2]曾天山.《教育科研的视野与方向》[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

4.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篇四

和困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科技调查报告

xxx

号 0901118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0

年 8 月

29日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教育科技问题严峻。自治区成立后,党委、政府从民族地区实际、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发展教育与振兴当地经济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教育 科技 现状 短板

一、广西教育50年现状——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下

1、实现“两基”,大山深处响起读书声

从1986年到2007年的20年间,广西分四个阶段开展“两基”攻坚,投入60多亿元资金,重点对41个重点贫困县的教育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很多山村首次有了学校和教室。

2001年起实施的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给成千上万农村贫困学子带来了福音。广西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小学生按每生每年90元、初中生按每生每年180元核定。同时,对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

目前,广西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8%,初中毛入学率达104.33%。2007年7月31日,教育部正式下文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2、职教攻坚,服务壮乡发展需要

2005年底,广西启动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07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作出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投入60亿元建设1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院校。目前,广西共设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163个,高职教育专业298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行业大类,基本覆盖了广西的产业,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

为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高职学校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同时,广西实施“职教攻坚”学生资助政策,对一些特殊专业的第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继续给予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2008年区本级财政已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资助及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经费6789万元,让3.6万特定人员和1.3万特定专业学生受益。3年内,各类助学、资助、奖学的投入将超过20亿元。

200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展到457所,招生27.9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9所,在校生24.35万人。很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后,已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顺利实现就业。

3、跨越发展,高等教育培育高级人才

1958年,时任自治区主席的韦国清强烈要求国家给广西办一所大学。他说:广西不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在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的广西大学因之恢复重建,广西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学。

如今,广西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74所,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市设有高等学校,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24倍。在校学生规模有60多万人,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316倍,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

针对相当数量的贫困生无法上大学的情况,2007年,自治区政府将“帮助家庭贫困子女上大学”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子入学。截至2008年10月底,广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审批通过6.04万人,发放金额6.25亿元。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说,广西推行的以“奖、助、贷、补、减、缓”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让寒门学子也同样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

二、广西科技50年历程——八桂科技抒写辉煌

1、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创新加快了农业发展。五十年来,引进、培育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森林覆盖率达52.71%,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水稻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120.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85公斤,增长了1.9倍,抛秧技术、免耕技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单交种系列、南校系列、墨白玉米系列和玉美头系列等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使广西玉米大幅增产,玉米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65.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277.5公斤,增长了3.23倍,并实现了由高产向优质高蛋白方向突破。培育成功的广西三号无籽西瓜,在国内近20个省区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是国内无籽西瓜推广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品种。畜牧禽、水产良种繁殖和推广也取得大量科技成果。广西黄牛、水牛繁殖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奥尼罗非鱼、彩色珍珠等繁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养殖。全区肉类产量从1979年的37.4万吨提高到2007年329万吨,增长了7.8倍。

科技创新提升了工业水平。五十年来,广西逐步建立了一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平台,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了电力、化学、医药、轻工、冶金、机械、制糖、汽车、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广西特色的工业体系。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广西木薯研究中心,对木薯深加工开展了系列研究。金属产业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已由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广西成为我国重要的铝、锡生产基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铟生产基地。金属锰的开发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玉柴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率先在国内推出达到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九五”期末的11.2%上升到“十五”期末的15.75%。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从1985年的5.2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的0.69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9.6%提高到92.8%。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桂林、南宁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柳州、北海两个自治区级高新区,其中1991年桂林高新区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下,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高新区对所在市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五十年来,广西围绕社会科技发展和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开发、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仅2000-2008年,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就达898项,投入经费9690万元。组织实施的“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及桂中旱片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8个不同类型的示范区,有效地缓解了示范区农业用水紧张、人畜饮水难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受益人数达2.8万人,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0%以上。另外,在石漠化、四江流域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整治方面也取了可喜成绩。

科技合作和交流得到加强。五十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一招三引”(招商、引技、引智、引资)活动,利用广西科技活动周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各种会展及一些大型外事活动等平台,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展示、交流、洽谈与合作。先后与65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机构,开展政府间或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2000多项,引进人才3.6万人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机电、生态环保等领域。仅1999至2007年,广西先后组织参展科技项目2.8万项,与国内外客商签约合作合同、协议2100多项,合同金额达380亿元。

2、创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自治区成立前,广西科研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科研基础相当薄弱(1957年,广西仅有29个科研机构)。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后,科研机构得到较快发展,“九五”以来,广西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2007年,广西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拥有了县及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数210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8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家。同时,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103家,常设技术市场14个,各类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1900多家。

五十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科技投入体系,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广西财政划拨科学事业经费为140万元。到1978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为2146万元。1986年,广西实施科研事业费拨款制度改革,改进科技经费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九五”期间,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8.25%,到了“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5%,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到2007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2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7.62倍。

3、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五十年来,科技管理体系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科技激励等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批重要决定和政策法规.。1984年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专利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了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法规,建立了鼓励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制度,使广西的专利知识产权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自“七五”以来,广西专利申请量由1986年的282件发展到2007年的3480件,年均增长12.7%,专利授权量由1986年的57件发展到2007年的1907件,年均增长18.2%;有26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全区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

当前,广西科学技术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区上下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的”战略思想,加速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广西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教育获大发展

1、构建民族教育保障体系

从2003年起,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实施科教兴桂和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加快广西民族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学有序发展。一是拨出专款,建设独立建制的民族小学157所,民族初中36所;二是在24个民族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县50多所中小学举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初中班;三是每年投入1400万元,其中自治区本级投入95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受益学生达3.8万人;四是采取措施重点提高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的入学率,民族学生还能享受高考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

大力开展支教工作,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我区从1996年开始启动支教工作,开展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帮扶教育工作,全区共组织了830个支教队,近4万名支教队员,投入支教款4.63亿元,支教物资、设备价值1.3亿元,受益县69个,受援学校2.4万所,援建校舍65万平方米。此外,广东省等派到我区82个支教队,队员394人,支教款物、设备、图书总计为2亿多元,受援学校341所。除了物质援助以外,广大支教队员还通过培训、上课、教研、出谋划策、言传身教等多种形式,帮助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

为改变民族贫困地区重男轻女旧观念,女童入学率低等问题,从1995年起,我区分别在龙胜、融水、西林、三江等地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确保偏远村寨的贫困女童优先入学。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区现已经形成女童班、女子初中班和女子高中班的女童教育“一条龙”模式。截至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8%,其中男生入学率为99.08%,女生入学率为99.07%;初中在校生221.98万人,其中女生104.16万人,占全部初中在校生数的46.92%。这说明,广西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男女差异已基本消除。

20世纪80年代,我区开始创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在12个民族自治县和部分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举办,招收本市、县品学兼优的农业人口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补贴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的学习补助。到目前为止,全区寄宿制民族班在校生总数达3.8万人。寄宿制民族班的创办,有效地配合了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自1981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了汉壮双语教学的教育,壮文是广西唯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校教育的文字,自治区财政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育。目前,全区共有24个县(市、区)的68所壮文试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6个乡镇小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广西的壮汉双语教育学工作正积极稳妥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各组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与此同时,我区在高等学校招生中,执行降分照顾、定向招生、定向推荐就业等照顾少数民族考生的一系列政策,保证各少数民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20多年来,民族预科教育共为高校输送了1.3万名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3、民族教育人才促进民族团结

广西一直重视在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目前,我区培养、培训了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民族地区教室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49个民族贫困县和58个民族乡,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4.2%和87.83%。由于少数民族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促进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小学生为16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5%,初中生为84万人,占学生总数36%;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所占的比例,小学高7.4个百分点,初中高8.66个百分点。全区少数民族学生毛入学率小学达到132%,初中达到137%,分别高于全区小学、初中毛入学率28和33个百分点,分别比实施“两基”攻坚前提高17和31个百分点。

四、民族地区教育的“短板”在哪里

虽然自治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们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调查,对其只有一所高中学校,3所中专职校感到忧虑,以此了解到了以下教育还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例如:“一费制”的实施,尽管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教育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但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抽掉了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主要来源,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

2、一些地方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蔓延。另外,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也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3、在民族地区广大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陷入困境。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一年不如一年,班级、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跳龙门”,而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同时城市职校敞开招生,与农村职校争夺生源。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广西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左右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薄弱,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育的不均衡性和滞后性,正是因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造成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低和效益低。

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严峻问题,不止需要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农村地区的文明开化也是解决其问题的基本着手点。对此,经过资料查询与深入探讨,我认为目前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可以着眼与以下几点:

第一,要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经过调查了解到,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在资金投入上保持连续性,迫切需要在各项转移支付补助中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给予倾斜照顾,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中给予民族自治县特殊照顾。地方财政在预算中要专项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制定并实施激励政策,鼓励市县级财政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对民族自治县教育方面的财力性补助。

其次,要放宽视野,拓展教育形式。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十分重要,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教育形式,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同时,应通过设立科技文化集市、提倡赶科技文化集等形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辟新途径。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外,还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强化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努力扩大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

第四,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民族地区教师待遇,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我们在一自治县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代课老师每月的工资在200元以下,学校住房困难,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薄。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我真正深入到基层群体去了解农村的现实状况,更深一步的了解家乡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困难,并为家乡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更坚定了我回归本土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调查的这段时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以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5.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美丽的民俗村寨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完成日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的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急剧消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湖北 特色 保护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黔东南,凯里是州府,一个很小但是很安静的城市,道路两旁是优美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下有供行人小憩的木椅。道路不宽,也没有交警或者协警在路旁盯着指挥,但是每人每车都遵守交通规则,各自走各自的道,等该等的灯,更没有人象在贵阳那样的大都市那样不走人行道。

想看民族风情,首选黎平县,有悠扬的侗族大歌,惆怅的风雨桥,挺拔的侗族鼓楼。而且还有不可思议的天生桥,清凉美丽的南泉山。而且去年黎平飞机场就已经开通了,从贵阳乘飞机到黎平半小时左右,机票也很划算。

黎平隔壁,坐三个小时的车就到楼上的楼上所说的好玩的锦屏县。锦屏地处侗族分界线,是南部侗族和北部侗族的中和点。而分界线是最原始的,就是那条从县城中蜿蜒而过的清水江,可惜如今想看清净的江水,已经要从家里的照片看了。小江支流上游修建了两个拦水坝,已经变得如同一眼泉水,而大江因为那个国家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三板溪水电站也变得浑浊不堪。不过不要紧,在锦屏新汽车站买一张到平秋镇的车票,只要8元钱,到平秋下车,走两小时的山路,到一个叫归叶的侗族小村,那里依山傍水,村民们在很久以前靠打鱼为生,在那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鱼,当然,有一条清亮的江水。

若是从平秋继续乘车往前走,则经过石引村,黄门村等侗寨,在车上,能看到古老的吊脚木楼,挑水的姑娘,打赤脚的孩子,搬个小凳子在自家门口树家歇凉的老人。公路到了彦洞乡就没有了,这是路的尽头。彦洞乡有一个村子叫瑶白。不知道是哪个季节,有一个节日叫摆古节。摆古,侗语,意思是讲故事。呵呵。非常有意思~~

其他的,有偶里苗寨,他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酒的故乡,他们都很豪爽,很热情。还有巍峨的青山界,素有小山峡之称,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两户打隔壁的人家,各自站在自家门口可以看到对方嘴角吃饭时拉下的饭粒。有一年快过年,一大早这家人便朝那边喊,哎——我家今天杀年猪,你们全家今天过来吃狍汤哎——(狍汤是侗语,如今演变成方言,意思是杀猪后吃的第一顿)结果到了晚上,那家人才到这边。原来,他们虽然是隔壁,但是一家在这个山头,一家

1在那个山头。隆里古城,是一个汉族的古城,但是由于是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汉族古城,那就非常希奇了。是在康熙时期,清朝政府为了平息“苗蛮之争”而在隆里乡设置的堡垒,那里四周环山,但是却是一块非常大的平原,古城墙保护的很完好,连城墙上的花纹都完好如初。

锦屏旁边的天柱县,侗族县,都是北部侗族,自然风光有十二盘山,天然瀑布等。

天柱县往上是三穗县,是一个将军的故乡。

三穗往上就是台江了,苗家姑娘的衣服正是漂亮,在维也纳开过演唱会的阿又朵就是台江县人。

现在是夏天,来黔东南还可以漂流,施秉县就有中国漂城的美誉。

若是不想漂流,那就去剑河县泡温泉。不过我想,泡温泉也忒热了点。镇远县是个古城,不错。值得一游。

从江县,有小黄侗寨,侗族大歌也十分了得。有个村子不得不去,叫芭沙。传说中是枪手的故乡,至今保留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状态,相关资料附后,有图,是一个到了芭沙旅游的旅友做的。

雷山县,苗族风情值得一看。具体不太了解,没有到过那边。好像雷公山就是在雷山县。

榕江县,靠近广西,美丽的江水,高大的榕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侗族县城。岑巩县,有老城新城,我不太了解。

二、深圳民俗文化村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种风情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一个荟萃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选取全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景点按1:1比例建成。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深圳湾畔,毗邻著名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

村内将每月举行一次像火把节、泼水节一类的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在这个民居荟萃的大观园中,黎族的船形屋和佤族的杆栏式草楼相映成趣,再现了人类古老的建筑文化;白族雕刻精美的“三房一照壁”和汉族的“四合院”,则表现了高水准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工艺。而伴随着这些民居的,则是成片的海南椰林,参天的西双版纳古榕,开屏的孔雀和漫步的大象。游客在“村”中可以乘车,步行,也可以乘船漫游。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外,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观赏民族艺术大游行、专业水平的演出歌舞晚会、民俗陈列馆、民间喜爱节目等各种场景,让游客领略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民俗村内有十多个手工作坊,有二十多项民间手工艺和民间小吃制作表演,如维族手绣,苗族蜡染,傣族竹筒饭等。每当夜幕降临,气势恢宏的民族歌舞艺术大游行开始,豪放的鼓乐队、快乐的龙灯队、诙谐的民间社火、端庄典雅的民族时装队,在民俗村内缓缓前行;民俗村内的民族音乐喷

2泉随着音乐喷出五色水柱,景区夜空的游光光束,把游客带进欢乐的高潮,带进中华民族生活的美妙诗篇之中。

在中国民俗文化村可以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南滨古榕、千手千眼观音、徽州牌坊群、镭射民族音乐喷泉等景观。景区内山峦起伏、瀑布跌宕、绿水蜿蜒、舟楫竞渡。游客可以乘车、步行,也可以乘船游览民俗文化村。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中国民俗文化村将每月举办一次大型的民间节庆活动,这些活动隆重、浪漫、喜庆、吉祥,让您尽享欢乐的盛会,领略中华民族生活中的美妙诗篇。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1.我国少数民族的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急剧消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2.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总结和推广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地区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项目应选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体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村寨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当地政府和群众有较高积极性的村寨,应以支持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以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和综合考虑,突出重点为主要原则。

4.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人文精神、劳动智慧、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在实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要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镶嵌在少数民族地区熠熠生辉的宝石。

四、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6日至27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宜昌召开。河北、内蒙古、辽宁、福建、湖北、湖南、重庆等7省、市、自治区作了交流发言。国家民委经济司对我省开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6.民族团结事迹学习的报告 篇六

2010年9月7日

关于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农场小学 开展民族团结事迹学习的报告

为了响应上级党组织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号召,我校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事迹教育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事迹学习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一、我校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把计划细化到了周,责任具体到人。

二、选定学习内容。由于我校处于偏远地区,聆听一些民族团结模范的现场报告不太现实,所以我们选择了集体学习“乌市汉族姑娘捐肾给维族男孩”的事迹。

三、由校长组织大家学习该材料,并对该感人事迹进行详细解读。

四、校长组织本校全体教职工讨论。

五、讨论结论如下:

作为一名在新疆工作的教师,通过民族团结事迹教育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事迹教育活动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对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新疆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历史性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反分裂斗争的新挑战,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筑牢反渗透、反分裂斗争的坚强防线,努力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

开展民族团结事迹教育活动,就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新疆千

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开展民族团结事迹教育活动,就要同企图分裂祖国的“三股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这是一切真诚的爱国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开展民族团结事迹教育活动,就要致力于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要求我们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必须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统一起来,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疆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面对中央的特殊支持和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我们既要深怀感恩之心,又要激扬奋斗之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让我们将对祖国的浓烈的爱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那就是以满腔热情建设好祖国的一方宝地,我们美好的家园——新疆,让新疆成为中国大地上一块夺目的明珠,让每个新疆人都发自内心地以它为骄傲。

玉奇喀特乡农场小学

7.评民族调查中的伦理规范 篇七

一、民族调查的伦理内容

直到今天民族调查中伦理学的应用基本上还是一个相当笼统的概念。现代意义的伦理规范是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兴盛起来的哲学学科。民族调查的伦理规范试图通过诸如医学、经济、政治、生态、科技及道德等不同方面内容对现场调查过程中涌现出的紧迫伦理道德问题, 提出有说服力的行之有效的解答。

首先, 道德规范是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的第一规范。民族调查是一项文化的研究, 大多以异文化和跨文化为研究对象。调查者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约束, 要求以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他者文化震撼带来的不适, 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德有何用”的问题;二是“德为谁用”的问题。调查者应用伦理规范在调查过程之中是对前者比较重视的, 对后者却有所忽视。把伦理道德原则作为“普渡众生”的法宝, 认为其普适性神乎其神, 是非常危险的。任何道德原则或规范当其作为一种理论预设时总是对人人都有用的, 但当其作为一种现实操作时对有些人有些事是无用的。

其次, 法律规范是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的有效规范。现场调查中的法律伦理其目标在于使伦理要求在相应的社会机制中得以实现。一般而言, 调查者作为公民需要遵守法律,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则是最基本的道德。相对于道德, 法律具有明确、时效、强制性的约束力与制裁力的特点, 而道德则不然, 它必须依靠有效的法律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民族调查现场相当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 民族调查意味着做大规模的科学实验。端正的科学态度、真实的调查记录与数据是每一个参与者进行科学调查工作的最低要求。道德与法律的规范纵横于一切人类学领域, 希冀一套完美的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地、有效地应用于民族学研究。

二、民族调查的伦理规范的应用

杨教授曾在书中这样要求调查者:“在民族地区做社会调查, 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民族团结政策。对于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切禁忌和宗教信仰, 必须尊重, 严肃对待。还要大家制定出共同遵守的行动守则。守则的具体内容, 要因民族、地区、时间的不同有区别, 不能千篇一律。但有些基本要求, 是应一致遵守的。”

这个原则的要求, 当然是很正确的。但是若考虑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千差万别, 要执行这些基本的伦理规范, 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查触及整个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 即使按共同的行为守则行事, 仍不免发生预想不到的事情。因此, 人人遵守又行之有效的伦理规范和行动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避免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的高调行事。我国长期以来, 以施政调查代替民族调查, 很多调查者养成了一种不良情绪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来辅助少数民族发展的功臣, 是党和政府派来送温暖的代言人, 理所应当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尊敬和礼遇。这种想法很可笑, 无论什么形式的调查者, 仅仅是做科学研究, 或者针对施政提供依据而已。少数民族获得更多是权利最终依赖于国家政策, 而不是调查者个人的努力。民族调查者只是被调查社区暂住人。德国民族学家鲍克兰女士的发言深刻剖析了这一问题, 她40年代末在坡乡做调查时说:“我很同情你们的处境, 我可以做你们的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但要改变你们的现状我没有这份能力。我仅是一个普通的外籍教师, 我最多只能免费给你们上外语课。其它的事情你们不应当希望我去做, 更不能指望我去做好。”

第二, 避免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的冲动行事。民族调查者缓解了文化震撼带来的不适, 与调查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容易迸发想多帮助被调查者的冲动, 本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民族调查中却触犯了一条不能容忍的禁令。调查者的工作是资料收集和研究, 不是被调查者的仲裁人。事实上, 调查者能做的服务内容极其有限, 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往来。如果社区的习惯势力妨碍调查活动, 调查者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 而不是对该社区的现实指手画脚, 更不能把自己作为一方势力的代表去改正某一种观念。对于被调查社区的实质性服务, 需要在调查报告完成以后。调查者的感情与现实的冲突有时比想象得更加残酷。

民族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真实的资料用于科学研究, 但是资料的存在往往与具体的人、集团行为和利益休戚相关。资料的收集涉及被调查社区的方方面面, 伦理规则的应用指导调查者客观顺利完成研究计划。

三、遵循伦理规范与民族调查实施的关系

伦理规范与现代社会的民族调查的关系, 一直是民族学界关注的热点, 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对于伦理规范如何实现作用, 如何能够真正融入民族调查之中, 理论界见仁见智。

遵循伦理规范是否会阻碍民族调查的实施呢?苛细繁冗的要求和约束是否会影响调查研究的正确性呢?答案是一定不会。就本质而言, 一切社会方法的应用都是一个有机组成的部分, 绝对超自然超社会的研究与调查是不存在的。由于历史、宗教、习俗和文化等原因, 民族调查实施还是受到一定的约束, 但是这些原因并不会妨碍调查结果的形成, 更不会使研究任务偏离事实。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者只能对其中的一个部分或者几个部分进行透彻研究, 其他部分未触及到或者涉及不深, 同样可以通过整体状况做出概论。调查的盲点与认识文化的死角是不相重合的, 真正的盲点与死角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 往往忽视它的存在, 不能有效感知与认识。

伦理规范的生态整体性, 决定了其的实际存在理由和生存功能。伦理学规范作为关于人类生态整体的学问, 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 才可能在调查研究中为人们提供行动规范与方式, 引导、激励人们创造、实现幸福。伦理学规范借助于已有的科学知识, 构建与民族调查研究体系, 表述了遵循伦理规范是良好的促进调查的手段、途径、方法。同时也令民族学的应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民族学通过这样的要求和渠道为少数民族调查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为汉族地区的现代化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锋.民族调查通论[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6.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8.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八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因此,在民族学校教育教学中要强化措施,把握关键,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文化学习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要具备在教学中宣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做好民族文化知识的储备工作,在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以有带无,以少带多,挖掘民族知识。如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为,成吉思汗驰骋疆场,图尔扈特决心东归等。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

二、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促进民族团结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有些人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和利益,导致的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对国家的团结稳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确立科学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在民族政策常识课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像,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刺绣、编织、蜡染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比如介绍传统节日可以介绍一个节日,让学生看一段录像,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教学中,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民族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渠道获取信息,搜集资料,对黎、壮、藏、蒙古、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风俗人情作了精炼总结和生动描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陈旧模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经历民族文化的熏陶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民族文化的弘扬不仅体现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应努力抓好实践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

在学校活动中,校园广播站可开设“民族常识”、“趣味风俗”知识介绍专栏;在校内开展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结成互助学习小组,还可开展民族知识竞赛。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文化的弘扬活动赋予了活力。

在校外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亲历民族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各地的民族乡和民族村都保留有大量的民族文化痕迹可供游历。

此外,还可用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活实例,来争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

9.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九

作者:彭玉华(200914024130)班级:2009级民族学班

摘要 民族学是以民族及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1]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有学者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度,民族学的发展获得了充分的养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民族志材料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本文从田野调查的概念出发,分析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及特点,从而研究了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学田野调查特点意义

一、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又称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段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2]它是文化人类学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和解释文化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与社会研究的其他方法相比,田野调查强调的是调查者本人“在场”或实地的调查,因此它区别于一般的文献研究,也区别与社会调查中常见的问卷调查的方法。正因为如此,田野调查通常要求调查者本人亲自到一个自己可以经验到的小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一)田野研究方法的确立

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家在理论上颇有建树,但大多不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故有“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之称。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是从博厄斯开始的。他批评进化论学派根据少量资料就排列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轻率结论,主张对一个地区文化历史做认真仔细的研究,强调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20世纪初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兴起,与当时方兴未艾的科学主义的实验方法是分不开的,并在功能学派的努力之下得以最终确立。马凌诺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调查,奠定了“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拉德克里夫—布朗曾在大洋洲、非洲等地从市场其调查,对如何搜集原始社会亲属关系及社会结构方面的资料,有不少好的经验。其名著《安达曼岛人》一书反映了他深入细致地从事田野工作的情况。

其后人类学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人类学独特的学术传统和学科特色。

(二)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民族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观察,并以此为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观察要深入,更要全面,特别对于某项活动,要“眼观六路”,就是说看的全,又要自始至终,把我全过程。这种方法是西方民族学家所倡导并付诸实践的,民族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的成果,都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2.个别访问。民族学调查强调“直接”性,即深入实地,面对面的接触调查对象。个别访问,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访问的对象以个人或一个家庭为单位。内容及可以围绕访问对象自身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其他问题。对访问的对象要精心选择,或者有阅历,或者是知情人,或[3]

者具有典型性。

3.调查会。开调查会是国内各种调查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在民族地区,调查会已是一种易于被接受的形式。

4.问卷法。问卷是社会学调查研究观察研究中采用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的表格。民族学采用社会学的问卷法,一方面用于抽样,另一方面也用于观察和访问中。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些问题关心的程度、态度及心理状态。

5.谱系调查法。这种方法又称谱牒分析法,指对被调查者的家谱、族谱和亲属制度的调查分析,对于调查家庭制度、婚姻制度以及民族迁徙等都有价值。

6.自传调查法。这种方法,以个人为对象,全面记录其生平经历,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全部历史,而且反映出他们家族史、行业史以及民族史的某一侧面。对同一对象,也要进行多次调查,真实的材料,往往得之于最后几次调查。

7.定点跟踪调查法。这种方法,有人称为“历史溯源法”,是指在某一社区建立固定调查点,对于一个群体进行有间隔性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观察,以研究这一群体在总体上或局部上发生的演变。

8.文物文献搜集。少数民族文物与常规文物不同,它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只要具有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博物陈列价值,都可以视为民族文物。民族文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类型性,即富有民族特点。

二、田野调查实践的特点

(一)社会性和多元性

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它关注的不是民族的某一局部,而是整体,即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某一民族的民族志,无疑是对该民族的全貌描述。费孝通指出:“民族学在中国主要是搞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所以,在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从学术分科上说可以合二为一的。”[4]

民族社会是一个整体,民族学调查不能再满足于单一的民族资料的收集。在整体的研究中,民族学工作者遇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工程。这种多元性,在其他学科是不多见的。

(二)文化性和生活性

民族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文化。文化的范围很广,从广义广角讲,凡是人类创造的区别于自然的产物都可视为文化。在民族学的领域内,文化是举足轻重的,但民族学只侧重于研究文化的一部分,即非主流文化。所谓非主流文化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内,在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主流文化。而另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的,就是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性。通过对不同的民族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风土人情等行为方式的研究,民族学家探寻的是人类千姿百态的文化模式。

(三)历史性和现实性

对于民族学调查来说,洞察历史的深邃力在某种意义上更强调一些。通过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原始的、落后的民族的调查研究,民族学重新构建起人类前史的框架。民族学的调查不仅有着深沉的历史性,同时还表现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民族学的调查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更重视目前的状况。

(四)实践性和探索性

推动民族学发展的源泉不在书斋,而在田野,民族学调查的基本属性是实践。只有民族学调查的实践,才会给学科提供用之不竭的营养。民族学的调查,只能亲身去实践,才会获取第一手资料。民族学的实地调查又是一个探索过程。调查者在进入实地之前,会带着许许多多假设,但民族学调查并不立足于假设,而是立足于调查所获取的实际资料。只有认真的、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探索,才会有民族学真正的发现。

(五)艰苦性和变化性

一般情况下,民族学实地调查,对于调查者来说都是在陌生的、偏僻的、具有族际差异的地方进行,艰苦性不言自明。不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在以封闭的落后的民族为对象进行调查时,民族学家们大都有过冒险的经历,自然、地理、气候、生活以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迭出不穷。

民族学不是静态的学科,它在不断的变化。民族社会在变,调查对象在变,调查内容在变,调查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一)民族学田野调查是科学生命力之所在,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可以这样说:没有田野调查,也就没有民族学。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之前,没有真正意义的“田野工作”,但是有关民族学的资料,却通过非专业民族学家大量积累起来,被成为西方民族学“先驱著作”是由“地理大发现”之后蜂拥而入到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的航海家、冒险家、旅行家、地理学者、殖民者、传教士们留下的。

正是由于民族学家们在田野工作中,获取了有关民族地区或原始部落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动态,并编辑成各种民族志,我们才可以通过他们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便我们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鉴于民族学的多元性、现实性、变化性等多种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更为准确的资料,以及已经变化的动态信息。这样可以更为准确的对某一地区进行跟为全面的研究。

(二)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学科的传统方法,它不仅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也对其他相关的学科发生着重要影响[5]

当前,我国的民族学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这不但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在方法上创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是民族学创新的基本动力。我们可以将对民族学的学习,扩展到田野中去,在实践中得真知,可以更为加深我们对民族学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民族学。

参考文献

10.学年论文中国的民族问题 篇十

作者: 01163030

内容摘要: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本文从我国民族问题的情况、特点及相应的解决政策和措施等方面来讨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关键词:民族问题民族政策 和平团结 繁荣 发展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1990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 [1]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 [2]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坚持的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尤其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族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民族中占主导地位,享受到了经济、文化平等发展权利和社会生活的自由权利。

一、我国民族问题的内容及特点

在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这些差距导致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并影响民族之间团结与合作关系的发展。因此民族问题还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关系是民族和民族之间交往联系的状态。民族之间关系的状况既有团结合作,也有冲突对抗。就世界民族发展过程的规律而言,民族之间团结合作是主流。但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普遍存在于多民族国家中,如果不处理好民族问题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国家混乱,甚至会引发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这个层面上讲民族问题还涉及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一)、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是指民族问题广泛存在于国际社会,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横的联系,又有纵的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贯穿于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始终;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存在于所有多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指民族问题作为民族出现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民族和民族差别相伴始终。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民族问题就不会消失。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将长期存在,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

(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八个交织”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

(四)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民族问题一般涉及的不是社会的个别或少数成员,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一个民族一旦在诸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就会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往往会因此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并有可能很快从一方面的问题,波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从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五)、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国家关系日益密切,一个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不仅会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周边国家,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

二、我国应对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民族问题无论是对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还是对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国把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党和国家为此而做的大量工作和制定的民族政策体系都充分体现着这一核心政策。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二)、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是保障民族平等权利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关键。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保证民族地区人民充分行使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各地在工作中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三)、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一些地区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其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四)、发展少数民族各项社会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全面提高少民族文化道德素质。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财富。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 7 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文件译本和这 7 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声翻译。我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藏、维吾尔、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 21 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其次,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竞争力。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再次,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国家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等。

(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具体表现。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 [3]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诸多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在我国,宗教和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一贯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的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还采取很多措施,以保障少数民族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国家对佛教的庙宇、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其他宗教的寺庙和教堂以及各种文物、古籍,采取保护政策。一些名寺古刹还被列为国家或地方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 国家出资进行维护和修缮,中央财政还为此设立了专项资金。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还将长期存在下去。民族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稳步进行社会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消除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2]《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上一篇:上课看课外读物的检讨书下一篇:气血和胶囊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