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2024-07-14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12篇)

1.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一

篇一: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贵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3.2电子数据交换

学 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电子商务

姓 名:罗忠诚

完成时间:2012年4月 16 日 教学内容标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概念:俗称无纸贸易。⑴单证格式化

⑵报文标准化

⑶处理自动化

特点

⑷软件结构化 edi ⑸运作规范化

工作流程

⑴生成edi平面文件

⑵翻译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⑶通信

⑷edi文件的接收和处理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二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要很好的贯彻执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易偏激,在情绪方面容易走极端,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商务”,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市场营销学里讲过,“信息技术”、“万维网”等概念从小学一直接触到大学。这些基本知识,都是理解本节课内容的基础。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强,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现代媒体来获取知识,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此外,操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训练所必备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大学生拥有了更高的抽象和概括、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而且逻辑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相对高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他们通过高中和初中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课堂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并且对于复杂的问题也会要求自己努力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还会要求自己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但在,在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时候,显得不太主动,往往通过自己上网查询,或者去图书馆收集资料查阅,而很少通过学校教师的仔细分解。由此倒致所得的答案有时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电子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况以及iso对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 了解电子数据交换的特点

了解电子数据交换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

2、能力方面

掌握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流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树立全面的学习态度和

积极的价值观。并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用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自信,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对待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特点; ⑵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流程。

2、难点: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案例和知识,进行整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电子数据交换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2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

篇二:大学教案模板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月 日第周 星期第 节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

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

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篇三:大学授课教案模板

附件:课程授课教案

加页。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二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趣味性

浓厚的兴趣是完成专业设计学业的基础性因素之一,尤其在专业设计思想方面,无兴趣的脑力劳动往往带有被动性和消极因素,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案例分析以及自身的影响等方式来使学生产生专业认同感,从而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对艺术设计专业产生强烈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思想并没有特别的重视与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衷,教师就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中那些不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方式方法,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专业设计的热爱。教师只有具备了兴趣教学的理念,才会重视兴趣教学的手法,才会在主观上有机地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完好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能了解与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用性

实用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必须坚持实用原则,不但产品设计过程要坚持实用第一的原则,而且在艺术设计中也需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另一方面,在实施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也要强调教学的实用性,而不能为教学而教学,泛泛而谈不切实际。

艺术设计的创作同其他纯艺术的造型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一般来说,传统观念上的艺术设计属于实用美术,目的性与功能性方面与纯艺术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具体来说,设计艺术是循序渐进的有步骤的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艺术效果,还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设计师所从事的劳动不能离开这个计划性,它要符合文化与审美意识要求,也要与本产品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商业流通等保持密切的关联。同样,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注重艺术设计的实用性,要与艺术设计的现实应用密切相关,以实用性指导艺术教学。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审美性

艺术设计最终反映了设计师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理解,反映了设计师的综合艺术素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符合健康向上的时代潮流。

此外,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艺术品位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除了直接的教育外,往往还离不开潜移默化的影响。受阅历和自身的知识结构所限,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水准较低,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曲解艺术设计和美的本质。而且其审美能力、艺术品位、欣赏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不同艺术门类中得到启发和感受,对于正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科学性

所谓艺术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要符合规律和逻辑,还要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具体来讲,艺术设计教学的科学性就是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高效率地培养出优秀的高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艺术设计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是科学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艺术设计教学要按照必要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重点地进行科学的安排。教学的实际效果往往是检验教学正确与否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既要规范又要灵活,在遵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更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任何一个学科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都与其他学科有着无法分割的交叉内容。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用现代观念研究、科学设计每一个教学过程。

3.探析高校图案设计教学 篇三

关键词:图案设计;原则;实践

图案涉及的方面极广,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中,我们一般运用的是立体图案和综合图案。图案设计知识是环艺设计和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本专业环艺和室内设计的要求来变形图案和设计图案,并将图案很好地运用到环境和室内中去,这也是图案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表述要力求正确。例如,在上《图案设计》这门课时,教师要严格地把握好图案的定义,将图案设计与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空泛地讲概念。教师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因此,理论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为了能使学生自觉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讲授。首先,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联系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其次,可以把图案设计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相联系。最后,联系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实际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概念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财富,而不至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图案设计这门课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多安排学生写实、练习等。这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独立、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与图案设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这期间注意选取有代表性、典型的图片、视频等。同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图案的特点,不同环境下图案的不同。例

如,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展示同样款式不同颜色的图案,向学生阐述图案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第一,色彩的对比规律,包括色相、明度、纯度、面积的对比、冷暖的对比、反差大或是反差小、色彩的饱和度高低、以及不同色彩所占的面积的不同,同时产生相应的心理暗示。如,黄色光感最强,常被人联想到太阳、灿烂、辉煌。第二,色彩的调和规律,从原理上来说,统一和变化是配色的基本规律。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寻统一,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得到一种美的感受。第三,色彩的构图规律,包括色彩平衡、主次呼应、层次点缀、渐变、机理效果等。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图案设计的魅力。

二、注重图案设计的实践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图案设计的实践方面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在归纳图形、想象这一方面比较欠缺练习,需要加强学生的想象力的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在课堂上多采用联想式的启发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美感的培养,要学生注重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这种美,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审美趣味以获得美感体验,开阔视野,所谓见多识广才能厚积薄发,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加强自身的直观形象感受,建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体系。总之,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艺术交流,只有多交流才能够有艺术的灵感

产生,才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灵感;也要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图案创造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大自然,可以是山水、动物等等,所以,可以带领学生多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也要带领学生多参观一些有名的画展,从名家中学习线条的设计和创造。上面三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多进行教学实践。

图案设计的教学改革,还要注意对学生作业形式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都是教师根据课堂知识进行布置的,作业针对性不强,而且内容比较单一,也容易对图案设计进行割裂,不利于艺术思维的培养。今后的教学形式可以在创新合作上进行改革,教师可以再单独布置一些作业加强学生对图案设计的感知,同时在创新上要有所突破,教师要加强对国外流行图案发展方向的关注,然后结合实际项目进行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个基本部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的培养和软件使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与国际潮流接轨的视角和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

4.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和基础,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丰富课堂内容,又能传承民间文化,增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度,保证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独特生命力。本文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的角度出发,对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民间美术;艺术设计教学

民间美术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华民族美学艺术的集中体现,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识、情感气质和审美观念。[1]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和基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增强了艺术设计的效果,拓宽了艺术设计的视觉表现语言。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丰富课堂内容,还能传承民间文化,增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度,保证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独特生命力。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有艺术设计教学多以西方文化体系为中心,“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不仅忽视了我国本元设计文化的发展,还造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对民间美术重要价值认识不到位以及艺术设计教学缺乏对民间美术匹配的重视度和价值认知。[2]同时,我国多数高校照搬西方艺术教学框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侧重对西方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缺乏对民族设计元素的重视,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学生对西方艺术设计理论的狂热追捧,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民间美术成为教学空白点,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民间美术缺乏兴趣和认同,更无从谈在设计中创作利用。民间美术属于民间艺术的分支,但由于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地域性较强,加之缺乏系统的收集和整理,致使民间美术中富有实用和审美价值的技艺因得不到传承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更别说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世界文化的融合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当前,国内部分院校常邀请国外相关教授和学者讲学,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学者和设计师,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和全新的设计技能,但也有一些学者将我国的“风水”、“太极”等传统文化成果作为增加其教育的砝码,在国内遭受冷落的民间美术,在国外却被视为珍宝。同时,由于受崇洋媚外思潮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加之部分艺术教育者缺乏振兴民族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使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影响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二、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民间美术是艺术设计的源泉。艺术是从艺术中产生的。形式纷繁复杂、内涵深远丰厚、题材丰富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美术形式,不仅具有稚拙、自然和质朴的原发性,还具有浓郁的地域乡土气息,蕴含着中华民族审美的原始精神,是实用性和审美价值的统一体。现代艺术设计从民间美术中汲取造型、色彩、内涵等养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而且还使作品极富现代艺术意味、民族精神和气质。

(二)民间美术是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有益补充。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视觉感强和富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元素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3]当前,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学生接触和了解的多是西方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民间美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深入系统的学习,这不仅导致民间美术在高校课程资源设施方面普遍落后,而且还造成学生设计作品风格的单一和西化。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座资源宝库,而且还启发了学生艺术设计的创新性思维和表现形式,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形成有益的补充。[4]

(三)民间美术有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地方高校艺术设计院校只有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人才,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各高校在设计艺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改革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但由于缺乏对独特区域文化背景的研究,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千篇 一律,设计作品中地域性视觉元素严重匮乏。[2]民间美术作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表现题材和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将地域个性鲜明的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打破了现代教学的趋同性,有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而形成各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三、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对策

(一)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设置计划也各异,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开设民间美术采风考察、美术作品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赏析等民间美术课程,采用“讲授和欣赏为辅,实践创作设计为主”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时。以必修课程为例,学时可安排在36~108学时之间,学习内容以民间造型、民间传统的设色勾线等为主;对于课时较为充裕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主题创作或设计,采用民间美术造型、民间视觉符号和民间美术观念自主选题进行设计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实践经验。同时,专业课程设置还必须与市场实习、学生学科竞赛紧密结合,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市场接轨找出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社会审美之间的契合点。[5]

(二)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知名的民俗研究者以及民艺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使他们对民间美术产生向往和追求,通过目睹民间艺人的创作激发学生向民间艺人学习精湛技能的兴趣,为创作积累素材与激发创作灵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收集民间美术相关资料、开展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定期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到校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三)实践考察。民间美术多出现在风俗礼仪中,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考察,借助手机、相机等设备对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民间美术作品与工艺流程整体记录,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思想、传承背景、制作流程、工艺造型、色彩运用等。同时,学校还应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与一些民间美术机构联合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特色民俗博物馆、聘请民间优秀艺人讲授技巧、在校外建立民间美术采风实习基地等,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有意识地汲取民间美术营养,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多元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创造力,而且还能将民间美术的优点化为现代艺术设计的血液,赋予设计作品新的活力,强化设计作品的张力,填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艺术的空白。

【参考文献】

[1]皇甫娟.中原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宏观思考[J].学术论坛,2015,2

[2]袁浩鑫,肖宇窗.传承与超越―――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明兰.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价值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

[4]李长福,郭艳.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探讨―――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5]宋志春.论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1,7

5.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五

1.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削弱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存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削弱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内容的直接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位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一些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级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较为激烈。一些高校为了缓解专业就业率的压力,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实用技能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偏重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就不那么重视了,这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影响其最终的教学质量。

6.高校书法教学的艺术性研究 篇六

高校书法教学的艺术性研究

文/张小觅

摘 要:高校书法教学使得书法艺术得到全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欣赏教学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教学氛围。以此分析了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欠缺的表现,总结了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校;书法艺术;直观教学;创新能力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欣赏内涵。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众多高校已经把书法列入“人文素养”类课程。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书法教育面临着时代的危机,如何把书法的技能和文化完美地教授给学生是书法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高校书法教学必须立足时代的迫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法的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欣赏鉴别的能力和艺术创作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欠缺的表现,总结了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实施措施。

一、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欠缺的表现

1.重视训练,缺乏欣赏

目前,高校书法教学的课程设置仍然处于边缘化,这说明当前高校书法教学没有形成体系化模式,多数仍然是重视基本的书写训练,忽视对书法艺术的全面探索和整体规划。古人言“书为心画”,一件书法作品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气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显示的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形象,然而这一切看来都是静止的`,需要欣赏者去感悟、去体味。也只有在深刻的艺术体会之后才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进而投入到细致全面地研究琢磨之中,逐步形成书写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书法教学课程中设置训练、临摹的课程内容较多,针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课程设计太少,相关的课外活动就更少了,这样的情况使得多数大学生没有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自然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最终使得书写能力迟迟提升不上去,使得高校书法教学缺乏艺术表现力,也缺乏教学的实效作用。

2.重视模仿,缺乏创作

临摹教学对书法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被动地反复临摹无法激起创作欲望。例如,学生在临摹阶段,往往对字帖例字知觉模糊。在临摹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判断出哪些是要临摹表现的东西,最后形成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书写处理,解决学生抓不住书写要点、机械临摹等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主动进行临摹,反之是被动地进行不断的训练和强化,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就教学而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也就谈不上质量的变化。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练习的数量。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后,应留出所有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在部分时间里,照着记得的印象强化记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也是人力资源受到极大重视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人的创造力也是最为主要的生产动力,在书写教学中如果一味进行模仿,而使得学生缺乏创作动力和能力就是失败的教育,创新是艺术设计者与教育者的灵魂,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各项思想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二、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实施

1.直观教学,渗透欣赏

为了改善当前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重视度不足的现状,高校书法教学应该适当地渗透书法艺术的欣赏教学,提升这部分课程所占的比例。而开展书法欣赏教学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等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书法艺术的直观教学而言则要直接传递给学生书法艺术作品,让学生直接感受艺术魅力,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方便实用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优势。下面就针对一节书法欣赏课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案例:欣赏中国古代楷书作品

师:直接展示中国楷书的优秀作品,如《郑文公碑》《颜氏家庙》等。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楷书的特点。

生:楷书是在现代书法中最常见的,看上去方方正正,有整体感。

生:楷书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平均。

生:看到楷书就给人以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师:利用多媒体展现纪录片。内容包括魏碑、唐楷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两种楷书的代表者,以及楷书的特点。

学生小组汇报: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而故名。

学生小组汇报:颜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结体宽大,这使颜体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

……

直观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书法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引导他们体会蕴含在书法艺术之中的祖国传统文化精神,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直观教学效果明显,在书法史、书法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手段,将书体的发生、演变、各朝代的名家、名帖、名碑等制作成课件并配以说明。或者将仿版的书法作品和名家的作品进行实际的多媒体图片对比,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索,感受领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胜过引领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展。

2.多种教学,激发创作

高校书法艺术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1)基本练习中鼓励学生创作。书法教学仍然需要较多的基础练习课和临摹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例如教学简单的毛笔的点画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从线的力度,字的结体进行综合的临摹。然后,根据自己对贴的默记,进行背写。写贴要注意笔画间的连贯性,一气呵成。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2)举行书法展览。可以先组织书法比赛,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选择优秀的作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书法比赛。或者向有关的报纸杂志投稿。最后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做展览,通过展览让学生获得书写创作的积极性。当然,这种展览要定期举行,保证有更多的同学有展览自己作品的机会。(3)社会实践教学。书法作品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这也是将书法艺术的应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关键,如让学生走入美食街,帮助小店书写广告等。这种活动也可以深入到小学或幼儿园,让更多的人喜爱书法。(4)课堂教学运用音乐教学法。音乐与书法有共通性,在古典音乐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拿起毛笔,进行书法创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用音乐教学法,让学生配上音乐感受书法艺术的同时进行自主创作。(5)鼓励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大优秀书法作品的细节,让学生观察点、画等,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书写的表现力,最后讨论可不可以改成其他的书写方式,会带来怎样的艺术表现力。

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书法教学经验对当前高校书法教学艺术性缺陷及弥补措施的分析与探讨。概而述之,高校书法教学使得书法艺术得到全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循序渐进引导他们感受书法的魅力,注重应用性和艺术性,从重视欣赏教学和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唯有如此才能消除教学死角,让书法的艺术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册。论高校书法教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J]。教育教学论坛,(06)。

[2]李伟锋。试析书法线条美感确立的三个要素[J]。美与时代,(04)。

7.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七

1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简析

(1) 目前, 许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实际上, 环境艺术教学涉及内容广泛, 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 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基础知识教学, 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了解实际设计过程, 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

(3) 现在环境教学不能满足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到来, 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 环境艺术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踏入社会走人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4) 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都不同。因此, 高校环境艺术教学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 很多高校在环境艺术的教学中, 过分的强调视觉上的美观程度, 而对实际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现代环境艺术教学急需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2.1 无线网络环境的介入

数字化无线网络在环境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和教学课件的设计上。所谓资源共享, 是指将flash动画电子信息等多媒体文字或视频资料运用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增加学生的信心, 同时激励其他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历史名家的成名作, 并与学生讨论这些名作, 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 使资源得到最大范围的利用。是现代环境艺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所谓课件设计是指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课件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的课件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然, 作为环境艺术教学由于其客体特殊, 因此, 其课件设计要满足学生的视听心理, 并重视学生的感知效果。在课件的文字颜色, 层次感, 以及图片的美化修饰方面都要满足学生的审美习惯。只有这样, 课件界面才更加具有吸引力, 使教学方式不再单一化, 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的开始学习。

2.2 教学过程注重师生活动

在高校环境艺术教学中, 应注重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对于一些需要开动脑筋的问题教师应通过适当的问题和提示, 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活跃。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利用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举例, 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艺术的内涵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3 人性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人性化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并重视学生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情绪上的变化。通过引导, 使学生对环境艺术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使学生时刻保持一个好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的积极性提升, 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 愉快。在人性化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 这要求教师不能歧视每个学生,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回答, 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

2.4 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未来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因此, 现代环境艺术教学要与企业对接, 学校应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 要多与企业进行交流。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企业主要指建筑装修企业, 学生在校其间, 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入当地后者外地的装修公司进行交流实习, 为学生搭建专业的实践平台。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和相关企业进行交流,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随时了解企业的动态和需求, 提高教学实用性。

3 总结

总之,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受到社会现实, 学生自身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重视技术好实践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成为未来教学的趋势。实际上, 受地域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高校其教学方法也应该有一定的区别。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社会对环境艺术教学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 高校应该加大对环境艺术方面人才的培养,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高校的环境艺术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 需要相关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努力, 探索发现更加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

摘要:现代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教学方式单一, 过于强调基础知识教学, 缺乏针对性等。本文针对现代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高科技网络的应用, 注重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和人性化教学, 以及注重于实践的结合等。并基于现代教学方式提出了未来现代高校环境艺术教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学,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兵.高师艺术设计教育的困惑与出路《装饰》2004年[1]李兵.高师艺术设计教育的困惑与出路《装饰》2004年

8.高校教师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设计 篇八

摘 要:教学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行为,而是通过系统的设计而形成的有序过程,因此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文提出一个针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这一系统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个获取教学设计知识的环境,二是辅助教师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教学设计过程。这一系统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自动化设计子系统和虚拟社区子系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快速原型 对象 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3-0077-03

一、背景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正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并对其产生全面影响,引发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院校的博士、硕士,他们虽具有前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往往缺乏对教育理论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的实践,更缺少教学设计的系统知识。因此,如何解决对高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其自身知识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专业知识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快速引导教师进入教学设计领域并减轻其教学设计负担,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教学设计支持工具来帮助他们完成教学设计。本文将提出一个教学设计支持系统(Instructional Design Supporting System,简称IDSS)的概念模型,这一系统试图实现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教学设计知识和辅助其完成教学设计工作两大目的。

二、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1.软件工程

教学设计支持系统作为一个软件系统,首先应该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与原则。Merrill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工程学科 (Engineering Discipline),因此教学系统与支持工具的开发应该与一般的软件系统和支持工具的开发相类似。[1]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主要利用软件工程的两种思想:(1)快速原型。在快速原型开发过程中,在设计的早期阶段,首先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原型来展示目标系统的关键特征。用户或客户对这一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对于软件系统的要求。通过逐步改进和完善原型使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产品。原型进化模型将线性序列模型的原理与原型的可重复思想结合在一起,允许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早期阶段对系统的关键性特征进行试用性开发,因此更容易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2] 将快速原型思想应用到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可以允许该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一点对于实现动态的教学系统设计来说至关重要。(2)对象。学习对象是基于一定标准的具有可重用特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构件。一般而言,学习对象实体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实现重用,因此可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学习对象背后隐含的思想是期望在新的教学系统开发中提高资源的可重用性。[3]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为自动化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例如,教学设计规律可以以一定的形式构建成一系列可重用的预设的模型,在不同的教学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某些预设模型。

2.知识管理系统

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其过程涉及从需求分析到教学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随着将近50年的发展,教学设计的知识正在迅速成倍增长,因此管理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成为教学设计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知识管理系统。同时,教学设计通常是复杂的任务或活动的集合,需要多人在不同的时间甚至是不同的地点来协作完成,知识管理系统在支持交流与协作方面的关键特征对于开发教学设计支持系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到教学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可以使这一系统提供灵活的、易获取的信息与知识,并且提供给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参与持续合作的环境,从而增加提高教学设计与开发项目质量的可能性。[4]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既是一种教学过程,又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传授专家用来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设计体现出认知学徒的一些核心思想。(1)情境学习,即在真实的应用情境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反映出真实问题的解决方式。在教学设计支持系统中,教师面临的任何教学设计问题都是真实的教学设计问题,而且其中的一些问题就来自于他们的日常教学。(2)示范。示范用来展示专家执行一项任务时的过程,新手通过观察执行过程,可以构建一个与这一任务相关的概念模型。在模拟示范的过程中,对于操作步骤的相应解释也要包含在内,学习者在观看演示的细节过程时可以查看相应的解释。[5] 在教学设计支持系统中提供的教学设计案例均要同时伴有详细的解释,教学设计新手在模拟设计过程的同时即可将相应的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之中。(3)反思。反思可以促进学习者将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与专家或者其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对比。教学设计支持系统中提供的虚拟社区工具将促进新手教师就自己的设计项目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其反思与成长。

三、教学设计支持系统(IDSS)的设计

教学设计支持系统是一种教学设计支持工具,用来支持教师学习教学设计知识,同时辅助教师完成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研究设计的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自动化设计子系统与虚拟社区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存储关于学习、教学和教学设计的领域知识。案例库子系统提供真实的设计实例来创建一个广泛的信息环境。自动化设计子系统可以根据学科教师输入的信息,利用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和推理机来生成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型。虚拟社区子系统是一个虚拟的环境,教师可以就他们的设计思想与设计项目进行交流,甚至可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设计项目。在IDSS中,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和自动化设计子系统分别处于三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并分别面向不同的用户。IDSS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1.层次1:针对教学设计入门者的知识库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利用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基本原理指导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因此,学习和教学理论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基础,不了解他们,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同时,教学设计也是依据一定的设计模型来完成的系统工程,教学设计模型有助于设计者将问题可视化,分割成具体的可以控制的小问题单元,使设计者可以以系统的、清晰的过程来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入门阶段,为使学科教师对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识库子系统主要存储来自于心理学和哲学研究领域的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以及基于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设计模型。所有这些知识以学习对象的形式加以组织,可以方便地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提取。对于教师而言,知识库子系统只是一个弱的教学设计支持系统和弱的教学设计学习系统。

2.层次2:针对教学设计新手的案例库子系统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比较研究发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区别专家与新手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因为专家拥有更多的一般问题解决策略,而是其拥有大量的关于特定问题状态及其相应解决方案的知识。[6] 因此,案例库子系统主要针对教学设计新手。为尽快实现新手向专家的转变,该子系统中提供了大量已经完成的设计实例。在这一子系统中,学科教师允许查看已经完成的大学课程设计实例,其中既包括成功的案例,又包括不成功的案例。每一案例将详细阐释一个设计过程如何展开,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等内容,其中示范并解释设计过程与潜在的教学设计规律之间的关系是案例分析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学科教师置身于大量的案例情境中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案例。已完成案例也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即他们并不能强迫学科教师仔细地分析他们。出于这一原因,除提供已完成的案例之外,在案例库中也提供了一些部分完成的实例。这些部分完成的实例一般提供一个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并且提供部分解决方案,而教师必须自己完成剩下的部分以完全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推动教师深刻地分析与加工设计案例。总之,在第二层次,对于学科教师来说,整个的案例设计计划清晰透明,可以使他们透彻地掌握设计过程,从而顺利地进入到第三层次。案例库子系统是一个强大的学习系统,但却是一个弱的教学设计支持系统。

3.层次3:针对教学设计专家的自动化设计子系统

学科教师作为一名教学设计者,不可避免会遇到重复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被看作是可重用的对象。例如,在入门课程中教授一个基本的概念,是每一个教师经常会遇到的教学事件。对于这类教学事件有一个已经成熟的教学方法:呈现定义、正例、反例,提供练习的机会、利用新的正例与反例对概念的应用进行测试。[7] 因此IDSS系统的第三层结构整合知识库、案例库与数据库三个子系统。知识库与案例库中的数据以学习对象的形式进行存储,并使用if-then-else 的条件规则表达形式。数据库中则存储与特定设计任务相关的具体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年龄、预备知识、学习态度等)、学习材料和内容、学习环境、多媒体资源等。教师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并加以详细描述,系统从知识库、案例库和数据库子系统中搜索相关信息,并利用推理机产生基于这些描述的设计方案。然而,这里需要强调几点:首先,教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因此,当面对某一设计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设计方案,而不仅是一种方案,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对他来说最合适的一种;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表现的变化对设计方案做出一些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学设计方案应该允许设计活动过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实现适应性教学。自动化教学设计子系统是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但却是一个弱学习系统,它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但是却不能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4.虚拟社区子系统

只有当个体充分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时,IDSS系统中的可重用性与自动化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除提供动态的教学设计环境之外,IDSS系统中利用虚拟社区系统用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实现虚拟社区的工具如下:(1)交流工具(communication),BBS、E-mail、聊天室等,帮助教师实现同步与异步的交流;(2)分享与交换工作文档与作品的合作工具(collaboration);(3)协调工具(coordination)用来在教师之间分配设计项目、快速而有效地安排会议、发布通知和会议议程等;(4)管理工具(control),便于社区管理员对成员进行审核管理,也便于各成员针对所发表的知识文件进行知识分享的权限管理。

四、结论

本文提出一个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框架结构。这一系统并不像其它的智能自动化教学系统,虽然它整合了部分自动化功能,但是它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个环境来帮助教师尽快地掌握教学设计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动化教学设计子系统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设计过程。我们提出这样一种结构基于两点原因。首先,从技术的视角来看,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仍有局限,在专家知识与基于规则的系统表征之间仍有差距。因此,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教学设计系统目前来说还是不可能的。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教学设计或是教学是高度复杂与灵活的活动,因此产生一个固定不变的教学设计项目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确的。同时,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关于教学的知识,他们才能把握教学的本质,并灵活而有效地应对它。基于知识库的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最合适的结构应该是一个混合的系统,既为专家提供开放式的工具,为新手提供建议系统和问题解决案例库。[8]

参考文献:

[1]J. Michael Spector, Celestia Ohrazda (2004).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pproaches and limitation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second edition, 685-700.

[2]Timothy J. Ellis, William Hafner, Frank Mitropoulos (2004).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with eCAD 34th 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3]Ian Douglas (2001),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reusable learning objects: applying lessons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to learning systems design, 31st 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4]J. Michael Spector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TR&D, Vol. 50, No. 4, 37–46.

[5]Brent G. Wilson (1996). Cognitive teaching models,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6]John Sweller, Jeroen J. G. van Merrienboer, Fred G. W. C. Paas (1998).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10, No. 3.

[7]Merrill, M. D. (1993).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livery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cepts and issues (pp. 147–190).

9.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九

摘要:民间采茶舞所具体彰显的不仅仅是一种人文风格,更是一种文化内在,所以选择合适的民间采茶舞艺术,进行系统化改造,并且将其进行合理化创新,将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入和完善培养。本文拟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培养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风格探究,通过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文化素养培养诉求,从而分析融入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民间采茶舞;艺术风格;融入机制;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给于充分关注,从而影响和限制了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效果。结合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实施来说,文化是提升学生价值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维习惯的基础与前提。结合目前文化素养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看,筛选和应用合适的文化素材至关重要。

1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培养状况分析

对于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就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该教学活动中所诠释的不仅是系统化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自身的思维理念和人文素养引导与价值塑造,形成必要认识。但是就目前普遍实施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状况看,其中更多只是关注相关体育项目和技能,未能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必要的文化知识形成相应关注。因此,筛选和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有着深厚、多样化的影响。首先,文化正是当前高校学生培养时所缺失的内容。重视技能,忽略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已经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实施与本质优化。当然,对于体育教学本身来说,其就是一种文化体系诠释与表达。所以,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完善文化元素,其将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和优化教学效果。其次,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其文化元素的内涵缺失,其中所彰显的精神气息,正是当前影响我们有效实施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客观的看,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尤其是合理、正确的文化元素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所必须融入的.正确内涵。当然,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就至关重要。最后,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时,其未能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尤其是很多老师自身过多干涉学生的自由与积极性,在筛选和应用文化元素时,更多是从老师的关注点出发,缺乏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充分理解,这就限制了整个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

2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风格

事实上,民间采茶舞艺术形成的关键和重点在于大众将饮茶活动作为重要的生活习惯,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具体艺术内容的价值启迪融入其中。所以,在我们深层次认知和理解民间采茶舞艺术的风格特征时,需要从具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启迪出发,特别是通过具体分析该艺术的整体多样性,从而为我们更好应用该艺术元素提供有效帮助。对于采茶舞艺术体系的具体展现来说,其中任何元素的产生和优化,实际上都是依托具体文化背景所形成的重要文化机制。从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中,其中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是我们在利用该元素时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文化内涵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影响,都是当前我们无法整体估量的重要元素内容。

3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文化素养培养诉求认知

在高校体育教学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对文化素养培养的价值理解形成了新的更完善认知,尤其是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元素的教育与传递,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创新,就必须从文化素养的引导与诠释出发。因此,随着教学活动不断成熟,文化素养的引导与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文化诉求,其必须充分满足如下诉求:首先,必须充分注重筛选和应用合适的文化素材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而不能盲目筛选文化元素,在确保所具体筛选文化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前提下,确保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和文化素养培养活动形成合理有效匹配。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活动来说,其中所需要的是在合理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机制,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想创新。其次,要注重营造生动、形象的体育文化环境,在充分发挥情感思维的基础上,将具体的价值启迪与学生认同之间深度融入,在打造极具情感色彩的体育文化氛围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体系的影响力和价值色彩。文化是一种具体的价值认同,其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正是体育文化价值展现的基础所在。如何才能让整个教学活动更有情感色彩,这无疑是教学创新与优化的关键所在。最后,整个体育文化建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创造性。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学生”,所以引导学生认可文化内涵,关注课堂创新,通过激发学生对文化内涵的价值重视与必要认可,从本质上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理想关注与根本性诠释。整个体育文化的本质化融入,才能真正构建合理完善的文化教学机制,当然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文化应该由学生来综合创造。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力量,是可行且必须。

4融入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来说,其中所需要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了完善而系统化的教学元素外,丰富合理的文化素养也是值得应用的重要内容。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当前教学环境对学生培养活动的深厚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对当前教学环境变化的影响状况,形成成熟认知,那么其将无法实现理想的学生培养效果,尤其是未能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深层次理解,也缺乏必要的教学优化和适应,更谈不上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思维看,其中所具有的积极思维和人文理念,都能为当前我们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奠定基础。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人文思维看,其中所具有的积极元素,不仅是当前教学创新的基础,同时更是能够为学生成长,寻找到合理融入体系。在教学活动深度创新、整体发展的今天,虽然,现阶段我们已经构建了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机制,但是仍然未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教学特色形成深度理解,尤其是学生自身未能对正在经历的环境特性,形成深层次认知。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色彩看,其中所具有的实践色彩和人文理念,都是当前我们理解和应用多元文化的关键与重点。我们当前在具体应用民间采茶舞艺术,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该资源进行必要更新与改造,特别是在具体探究该艺术的人文理念中,要通过系统化改造,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热情,从而加深学生自身的文化体验。民间采茶舞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其中诠释和浓缩了层次化的人文思维,无论是具体的艺术色彩,还是多样化的文化理念,都需要大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来丰富展现。事实上,在将民间采茶舞艺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其需要的不仅是行为引导,更是理念上的教育,可以说该艺术中所诠释的精神思维和人文理念,都将成为整个文化教育活动的优化前提。对于民间采茶舞艺术的内涵本质和影响力来说,其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意识形成重要影响力,只有让学生在趣味多变的艺术形式中,感知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才能为该艺术的传播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来说,实施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理念。

5结语

在当前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过程中,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创新所在。因此,通过发挥和展现采茶舞艺术的生动多样性,从而在丰富体育文化教学元素的前提下,优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文化创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化元素的生动诠释,也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本质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杨,闫鑫瑶.综合类大学舞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初探———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胡万勇导师组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51-153.

[2]刘学伶,杜利波,郭越.扎根黑土,引领东北舞蹈文化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探索引领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32-135.

10.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篇十

一、体育教学艺术及其内涵

体育教学艺术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运用自己的运动技能、智慧、才能和经验有效地传授教材内容、基本技能、技术和基本方法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技巧和艺术。也可认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的一般理论,有效传递运动知识信息,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将运动知识信息内化的本领,是体育教师素质、才能、技艺、思想和情感的综合反映。

体育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体育教学艺术,但二者又密切相关。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艺术的基础,没有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当然无体育教学艺术可言,但方式和方法不等同于艺术,艺术是方式和方法的升华,居于更高层次,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体育教学能力与体育教学艺术不能等同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胜任所担负教学任务的主观条件,没有体育教学能力的人,谈不上体育教学艺术。体育教师能力越强,知识越渊博,技术越精湛,经验越丰富,体育教学艺术的运用也就越成熟,艺术水平也就越高。体育教学艺术即是体育教学能力的反映或表现,又不等于体育教学能力本身。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觉地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艺术的修养。

2.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艺术层次不同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的一种程序和手段,处于较低层次,一般掌握了教材内容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都可以运用一般授课方法面对学生。一般方法不一定具备艺术性,体育教学的艺术性不是所有体育教师轻而易举能够掌握的。

3.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艺术特点不同

一般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比较规范,容易借鉴。而体育教学艺术在规范中更富于变化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对于体育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感受与能力要求更高。

4.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艺术作用效度不同

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每位体育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对教学成功起到重要作用。体育教学艺术的高超表现,对学生群体的导向力、吸引力、征服力产生明显效果,使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运动技能,积极参加锻炼产生催化作用,其教学效果是一般体育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二、体育教学艺术对教学的效果和作用

1.是学生获取健身知识、运动技能、技术信息的必然需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自觉地获取运动健身知识,并进行实践,是学生的.思维把握外部世界的方式,它除了心理、思维和健身的要素外,还伴随着审美的要素。也就是说,学生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还自觉不自觉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自己的理解对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艺术性适用能否满足学生艺术心理需要,能否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觉而积极的运动健身过程。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获得运动健身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和美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动机是需要或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某种需要或欲望。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获取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技术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习活动中创造性的能动作用等,都与学习动机和兴趣直接相关。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世界观的逐渐形成,在个性意识倾向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程度。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复杂化、多样化和动态化,对艺术和美的追求的层次增大,更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良好学习动机与持久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思想品德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体育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个性、习惯、爱好、兴趣以至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不知不觉地受到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靠说教,也不须或不能用强制手段,而是由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适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等来感染、渗透并融入学生思想体系的过程。体育教学艺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具有普遍性。体育教学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艺术水平,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施行艺术性的教育,给学生留下生动、独特的艺术形象。

4.对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各种运动的健身方法,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体育的快乐和益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教学艺术不断地激发学生,使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永不衰减,因为兴趣是学与练的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学与练的最佳动力。通过体育教学艺术的培养,把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且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兴趣逐步转变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终身受益。

三、提高体育教学艺术水平

要使体育教学艺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是集教材处理艺术、语言艺术、思维艺术、提问艺术、示范艺术、组织练习艺术、指导艺术、节奏艺术、教师形象衣着艺术等的纵横交错的艺术综合。体育教学艺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运动技能技术、学术水平、教学经验的差异性,表现出艺术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但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却有其共性。

1.知识广、技能高是体育教学艺术的基础

知识广博和高超的运动技能是教学的必备条件,是体育教学艺术的创造源泉,同时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博的知识和运动技能是指纵向的有关本学科的各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与横向的与本学科相关的广泛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体育教学艺术的丰富源泉。

2.认真钻研,吃准、吃透教材

认真钻研,吃准、吃透教材是体育教学达到精湛的必要条件,是体育教学艺术创造的前提。“吃准”是指把教材内容、动作技术结构、要领掌握准确无误,“吃透”则是指将教材内容运用自如,避免会讲不会做或会做不会讲甚至误讲等,达到教学娴熟自如,使体育教学艺术性得以充分展现。

3.注重和提高语言素养与运动示范能力

语言是体育教学艺术创造的基本工具,在一定意义上,教师讲述的时机、位置,声音宏亮,表述清晰,干净利落及优美的语言表述能力比专业技术知识还重要。如果缺乏一定的语言素养和技巧,他的教学必然缺乏艺术性的效果。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在于教师不但会用语言表达,还要具备一定的运动示范能力。教师高水平的运动示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技术,还能给学生在运动中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并在运动中感到快乐。与此同时,把握示范时机、位置、次数等,都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性。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与技巧,优化教学

目的性教育要艺术,切忌死板、僵化。根据教学任务,创造学与练的良好情境。突出适时组织学与练习队型新型多样化,准备与放松整理活动的针对性与新颖娱乐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交互主体性等。培养学生学与练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同时注意智能不等、体质差异的学生区别对待,重点帮教。

5.加强提升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

(1)善于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热忱,尊重与关怀,准确把握学生心态,以利体育教学的改进与体育教学艺术的提高。

(2)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精力充沛,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平等对待,可亲可敬。

(3)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微,坚持不懈,任劳任怨的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体育教学艺术需广大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反复研究探讨,不断臻于完善,勤于探索和创新,才能达到体育精湛教学艺术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1.运用教学艺术 构建高校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素质;情感;教学方法;兴趣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若我们重视并善于对课堂灵活地进行艺术加工,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施艺术性教学,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自身素质提高

首先是教态。教态是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最强、表率性最强的整体性印象。教态给学生以美感,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态可以说是备课的第一步、上课的第一关,可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而臻于完美的。教态包括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情绪、表情、姿势、动作、举止、手势、目光等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头、一挥手都应表达出对学生的喜爱、关心、信任、期待。教态作为教师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科的喜欢与否,影响教学的成败。

其次是语言。“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语言一方面是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开发智力、感染情绪、影响个性发展的手段。一句话、一段话不仅传递一定的信息,传授一定的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智育、美育、德育作用。使用语言的艺术决定着教学艺术的水平。Please、Thank you、I am sorry等,能给学生以文明礼貌的感染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体验。委婉语体的表达方式,如:Would you、Could you等,也能起到类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使用no、not等表示否定、禁止时,比用汉语造成的消极暗示要轻;而用yes、well等表示肯定、鼓励时,则比用汉语造成的积极感受要强。这都说明,尽量使用英语上课是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再次是板书。板书的艺术性一方面表现于字体的美观、工整 ,另一方面表现于整个黑板板面的设计与安排。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重点或难点,而教师的书写动作也常常成为留在学生印象中的特殊印记,伴随语音形象、书写形象和言语的意义内容而扎根于记忆之中,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

二、运用情感艺术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三)重视情感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任何时候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如此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多与学生谈心,尤其要重视性格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设法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三、灵活教学方法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情感,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提供条件,起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愉快教学法”,充分运用启发性原则,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得到自我完善。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实施暗示教学法、演示法、测试法等教学,并尽量运用电化教学增加课堂直观性。如:Buy Me Quickly 一文可通过情境演示:假设教室为超市,教师可简单准备一些蔬菜和水果及其他小物品作为商品,由学生进行表演,尽可能多的引入与购物相关的英语口语,并逐步扩大词汇量:shelf,shopping cart,aisle,attractive…此外,还可以用一些突发性的动作引起学生深度注意,加强艺术性效果。老师应尽量根据课堂需求,灵活穿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1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篇十二

一、插图设计的概述

插图设计就是对插图进行设计以此完成插图所需要承载的作用。一幅成功的插图能够将抽象的画面“具体化”, 解决一些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视觉特性。插图艺术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装饰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我国插图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逐渐完善, 我国插图设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领域已经开始应用插图设计, 基于社会对插图设计艺术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高校要注重插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 将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在培养社会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上面。

二、高校插图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插图艺术设计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要落后几十年,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插图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相序开设了插图艺术专业课程, 但是就目前高校插图教学的现状分析, 其存在不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

基于就业市场对插图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校开设了插图艺术课程教学, 但是就插图艺术课程的设置看, 其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就目前开设插图设计的高校而言, 很多院校将插图设计课程放置在书籍装潢设计中进行教学, 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插图艺术课程不重要的观念。同时在加上课时局限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集中进行系统的讲解, 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靠;二是课程教学缺乏商业插图的定位。基于市场对插图设计人才的需要, 要求高校要侧重商业插图教学, 但是很多高校插图课程设置仍然要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 导致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2.插图教学方法落后

插图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联系性比较广, 切确的说插图设计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摆脱传统的以说教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 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取口头讲述的方式, 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插图设计。随着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但是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尤其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会产生负面影响。插图设计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 因此培养学生插图艺术设计思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 他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比较强, 也就是说学生接触的插图设计专业知识也不再紧紧局限在书本上, 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模式, 强调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3.教学设计理念滞后, 缺乏创新性及民族性

基于多元化设计时代的发展, 插图设计的创新性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强调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点, 强调民族性和创新性。插图设计属于时代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的综合性视觉艺术, 因此插图设计教学必须要具有传统文化的理念, 但是在实践教学中, 很多教师遵循的借鉴国外优秀的案例, 认为国外的案例代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 结果忽视了民族性文化。

三、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插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插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为切实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插图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设置插图设计课程

插图课程设计是高校艺术专业的核心, 其与其他专业学科的联系性比较广, 课程设置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设定的, 因此基于社会对插图人才的要求, 高校应该调整插图设计专业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一是明确插图设计专业课程的定位。明确的定位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 高校要明确插图设计课程的地位, 单独设置插图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对于现有条件不利于插图设计课程设置的院校, 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进行, 但是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插图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二是增加插图设计课程教学的课时。插图设计课程教学的难点比较多, 为切实提高学生对插图设计专业的学习, 高校要增加教学课时。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的插图设计课程教学就确定为200课时/学期, 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插图专业知识。

2.创新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事与物, 多看书、多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 用设计师的思维与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创意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例如, 在常人眼中的一块石头、一些废品、一个零件, 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眼中都是创意的对象、灵感的来源。插图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作能力需要日积月累, 同时也需要灵感的迸发。现代插图设计的实质是创意, 创意是插图的灵魂, 只有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意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震撼力、感染力的作品。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插图设计是一门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相密切联系的课程, 如果依靠传统的以教师口头讲授的模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插图设计的思维, 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高校要完善实践教学, 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高校要积极依托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实习等途径, 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插图设计的最细技术, 从而检验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将企业的插图设计引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就业环境;二是高校要加大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基地, 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自身的能力, 如果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没有参加过很多实际的项目, 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很难有很多收获。所以要鼓励教师多参加实际项目, 参与整体设计的环节, 并同时鼓励教师去创业, 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总之, 对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的插图设计教学而言, 教育者应积极地调整完善、改革创新, 从而建立一种优良的授课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插图设计课程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虹.视觉传达专业手绘插图的延展性教学[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4 (11) .

[2]李明, 刘丽华, 乔横.改进高职院校商业插图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 2014 (09) .

上一篇:30周年厂庆寄语下一篇:我心中那一些丢掉的事物中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