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2024-07-01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共16篇)(共16篇)

1.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一

培养孩子终身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总觉得有一股清新、震撼的东西扑面而来,陌生而又似曾相识。说清新、震撼、陌生,是因为雷夫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及轰动全球的教育效果实属罕见。说似曾相识,是因为尽管国情不同,但教育的本质、理念、方法等是相通的,有其共性。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很多,现在就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谈点感受。

先摘录几段原文如下:

1.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2.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3.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

4.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请不要嫌我不厌其烦地引用原文,而是这些论述实在是太棒了。这四段原文,是论述阅读的意义和好处——重大的意义和好处。这不由让我想起我校的阅读并由此感到欣喜与自豪:我们与“56号教室”有惊人的想似之处,与雷夫是英雄所见略同。

可不是?我校有全天候的开放阅览室——广义的阅览室,包括遍布教学与行政楼之间的圆盘走廊上的茶店式的小型阅览处,以保证学生有阅读地方;专门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和每天的一段午休时间,以保证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学校提供丰富的书籍、杂志,以保证学生有阅读的材料;学校经常组织各类读书征文赛等,以保证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与动力等等。从这点上来讲,我可以说,这是雷夫所在学校所不能比拟的(不是指56号教室)。

当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拿我们与雷夫及56号教室作比较,看有什么不同(相同点都是重视阅读,这里不说了),或者说有什么可值得借鉴的地方。先看阅读的动机或指导思想。我们是与素质教育、校训(博学)联系在一起的。较典型的说法是: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雷夫则是把阅读与生活、人生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生活的基石”,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两者相比,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稍有不同的是,雷夫更侧重于素质。尽管雷夫在第三章乃至全书中,没有出现过“素质”、“素质教育”等词语,但事事处处无不在讲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他没有口号、没有名词和概念,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的所有实践和全部心血无不在诠释着什么是素质、什么叫素质教育。

再看阅读的方式、方法。应该说,我们阅读的方式也是比较多样的。“56号教室”的阅读有两点值得我们(包括小学)借鉴。一是老师帮学生(尤其是小

学生)挑选好书并落到实处;二是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读会一章后一起交流。

与学校阅读有关的还有家庭阅读。没有家庭阅读的阅读不是完整的阅读。因为阅读的时间大量在课后、在家里,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阅读习惯须从小培养。正如俗话所说:三岁看到老。

那么家庭阅读的现状如何呢?雷夫说:“强大的‘平庸势力’串联起来,让有能力的孩子无法通过学习爱上阅读。这些势力包括电视、电玩、劣质的教学、贫穷、破裂的家庭,以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真是一针见血。尽管国情不同,但“平庸势力”在我们这里也是存在的。

当然,由于学校所在地与周边环境的不同,强大的“平庸势力”的范围会有所不同。在我们绍兴县,这个强大的“平庸势力”是除了电视、电玩、以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外,还有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特长培训班等。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个人和机构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幌子,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诱饵,强势推出各类兴趣班、培训班,真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平庸势力”。受这股势力影响,城区几乎所有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幼儿、小学生为主)送往兴趣班、培训班。今天学画画,明天学书法,后天学弹琴、跳舞、下棋(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累得苦不堪言。

我并不反对让孩子从小学点画画什么的,以开发智力或陶冶情操等;反对的是不顾孩子是否有兴趣或天赋而逼着鸭子硬上架、甚至要上很多的“架”。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参加绘画兴趣班后,又拜师学书法,刚开了个头,看到邻居孩子在学拉小提琴,家长唯恐落后,立马花1000多元买了一架古筝,送孩子去音乐培训班。学了好几天,竟然还弹不准“多、来、米、发”!孩子又羞又怕抬不起头,家长又气又急骂个不休,辅导老师一脸尴尬说不出口——一笔培训费怎么拿得下手!

电视、电玩,已手忙脚乱,忽地又冒出这么许多气壮如牛、事关前程的兴趣班、培训班来,家长们哪里招架得住,哪里还会记得阅读!

而阅读,却是孩子“生活的基石”,关系到孩子“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要战胜强大的“平庸势力”,就得靠学校与家庭联手。

那么,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热爱阅读而养成习惯呢?雷夫说:“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为此,雷夫还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法:1.“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子去图书馆”。“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2.“有些家庭有全家读书时间。有些家庭会要求每个人在周四晚餐前读完„„”

之所以想到家庭阅读,还有一些重要原因:一是我们的教师大多是年青教师,他们具有双重任务、双重身份:在校教育学生,在家教育孩子(还是小孩子),既是教师,又是家长(当然,其他教师也都是家长,只是年青教师的家庭

教育的任务更重、更迫切些);二是通过家校联系、家长会等形式,教师能够帮助家长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及找到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

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双管齐下,必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让我们的孩子能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而“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吧!

2.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二

那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呢?卢梭曾说:“读书不要贪多, 而是要多加思索。”鲁迅说:“读死书是害己。”朱熹说:“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陶渊明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在读书方法中梁启超最推崇的读法是抄录和笔记。总之,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不仅是要培养他们动眼, 还要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

下面将我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共勉。

一、打造书香环境, 营造读书氛围

要想让孩子有阅读兴趣, 首先做父母的先要对阅读充满兴趣。很难想象, 一个不爱阅读的家长如何来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父母在一旁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 嘴巴里却命令孩子专心看书, 这样孩子会怎么想呢?孩子会心甘情愿的认真去看书吗?孩子只会觉得你是在娱乐, 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却要他去做一件苦差事, 一件他不想做, 而又不得不做的事。久而久之, 孩子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我从来不敢低估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他们有他们的理解方法, 也有他们观察世界的模式, 当他们看到父母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也就会跟着去效仿。

二、启迪读书愿望, 提高读书品位

另外, 我个人觉得, 家长对于孩子读书的目的不要太功利。现在图书市场上的一些教材, 在编写格式上, 看上去都很严谨。一本书分为几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 全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家长们看到这样的书就会觉得“这本书提高能力, 那本书开发智力, 读这样的书孩子成绩一定提高得很快。”这种想法不可取。我们观察世界的模式, 已经在长期社会的侵染中, 丧失了思维的敏锐力, 我们只会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三、家校共同努力, 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某种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是让孩子从根本上喜欢读书, 让他感受到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而是以读书作为快乐,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 获取精神上的陶冶。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不仅仅靠老师在学校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也和父母的陪伴是分不开的。孩子们无论大小, 都喜欢听大人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年龄小的幼儿, 建议晚上睡觉前至少有15分钟父母为孩子读书的时间;上小学低年级时, 孩子学了拼音后便可以开始自己用拼音去读书, 但是必须家长坚持陪伴, 同孩子一起读书, 保持着共同读书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时, 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也强了点, 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选购孩子喜欢看的书, 有时他想买的书, 不一定是家长觉得他应该看的, 但应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书, 也许是其他同学爱看的, 或者是平时老师在学校所提到的, 或是他从其他途径得知的, 只要他自己喜欢, 就让孩子挑选。让孩子博览群书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拓宽知识面, 扩大孩子的视野, 丰富孩子的言语词汇, 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让孩子自主地选择图书, 还要让孩子学习制定读书计划———每天要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而孩子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不要急于回答, 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到了高年级, 就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送给孩子一本精美的笔记本, 让孩子摘抄好词佳句, 要让孩子体会到书本是香的。

对于学校所举办的“读书节”活动, 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有条件的话家长也应该陪同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样更容易激发了孩子对读书的热情。对于孩子而言, 能够从小体味到读书是快乐的事情, 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这便是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孩子童年最好的礼物。

四、巧用书本奖励, 激励孩子多读书

每逢孩子们欢庆“六一”时, 我都要提前走进书店精心的为我们班的孩子们购买一本具有儿童特色的读物, 拿回家还要认真地为孩子们留言:“XX小朋友: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又过了一年, 你也长了一岁, 愿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等话语,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结合男孩女孩的不同特点, 分别给他们购买了杨红樱写的《男生日记》和《女生日记》, 他们在看书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共鸣, 提高了阅读兴趣。具有好奇心的他们在看完一本后, 又男生女生交换看, 这样一来, 让他们互相了解男生女生的世界, 也对彼此有了不同的理解。

总之, 兴趣是培养的, 而不是强迫灌输的。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工程。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过程中, 家长和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定要有耐心, 多引导, 多鼓励, 通过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兴趣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我们改变不了社会,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培育自己的性情, 启迪自己的智慧;我们可以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来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让他们从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甘泉获得滋润。

参考文献

[1]张道芹.中学课程辅导.阅读——从低年级开始, 2013, 8.

3.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三

关键词:习惯;实效性;课外阅读交流

目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近年来,我就培养学生的阅读经典美文的兴趣和习惯做了如下尝试。

一、抛砖引玉,融趣于教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叶老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中学生阅读的《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林黛玉小心多疑、寄人篱下的性格,了解了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经典话语。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尤其现在网络的兴盛,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上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读书氛围,走近经典美文

学习应该与书香为伴,师生应该与经典为伍。学生在校园里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也都应该有文化的熏染。于是我校通过开展“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来提升读书氛围,在全体师生中掀起读书高潮。具体办法如下: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名著

要求:一个月一本名著。(根据名著内容而定)

2.必读书目——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

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

3.充分利用好阅览室,全部图书实行开放管理,学生可以自行在阅览室选书,或到学校阅览室办理借书

4.认真上好阅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5.建立班级图书角

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5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6.每个学生都要拥有自己的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

班级或学校开展相关的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7.学校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8.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标兵,给以必要的表彰

三.形式多样促读书,兴趣浓厚成习惯

1.建立读书活动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

每周开展一次读书故事会或人物评论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每月开展“读书吉尼斯”评选。如,读名著之最、背诵古诗之最、背诵《三字经》之最、写阅读日记之最、即兴朗读最棒等项目。每月不同班级根据孩子“读书记录表”中的记录情况,评选出“阅读大王”“读书之星”等。每学年评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

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班上热衷课外阅读的发烧友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中打网络游戏者锐减,课外阅读之风盛行。

3.创建班级图书库

班级图书库分为纸质书库和电子书库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区重点中学,学生家中都有一定的藏书。因此,创建的纸质书库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的适合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诸于众。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该书所有者收取,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电子书库的创建是为了弥补纸质书库的不足。其具体作法是:班级注册一个公共邮箱,在网络上下载纸质书库中缺少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目,放入邮箱网盘中,供学生查阅。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隔锅的饭香。”书非借不爱读,很多的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以上是我对如何激发高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举措,也是我对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人生的殷殷期盼。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美文的良好习惯,这要身体力行,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各种行之有效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让经典美文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自觉行为!

4.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 篇四

如何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这已经是老话题了,想让孩子自觉地去读书一直是家长很头痛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孩子除了在课堂上需要阅读之外,在家里,你也应该对他做阅读训练哦。下面就有十个小方法,可以让孩子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不妨来看一下!

1、练习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是一个让孩子对书籍感兴趣的很好的方法。你读过多少书和你的孩子读多少书将取决于孩子的意愿。例如,让孩子读一段文章,然后妈妈再读一段。某个孩子的妈妈茱莉说:“孩子他们读一页,然后我读了一页”。

2、找到一个传奇人物

许多妈妈发现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涉及到英雄人物的文章,这些英雄最好是孩子知道认识的。建议找一个全套系列的书籍,让你的孩子更好的阅读

3、去参加新书签售会

詹妮弗建议让孩子对书的作者感兴趣。她经常带她的女儿去参加一些儿童作家的签售会,帮助孩子们理解写作的过程。她的女儿也是如此接受阅读启发的,她甚至会自己写书然后跟同学们分享!

4、建立一个家庭读书俱乐部

从图书馆里选出一本书,然后每个晚上读一两章。在第二天晚上吃晚餐时,全家人一起讨论他们读到的内容。

5、建立一个亲子读书俱乐部

你可以和朋友及她们的女儿一起建立一个亲子读书俱乐部,然后谈论各自喜欢或不喜欢的书。

6、让孩子读一些他能听懂笑话

当我最大的孩子刚开始独立阅读时,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一本巨大的笑话书。如果笑话书能让他们学会阅读,那就让他们看吧!漫画书也可以。

7、先看电影

可以让孩子将看电影作为培养阅读兴趣的出发点。带孩子去书店,让他选择关于他最喜欢的电影或人物的书籍。

8、让孩子帮助你研究项目主题

一位孩子的妈妈,玛丽,让她的孩子来帮助她研究各种项目主题。由于她的孩子认为这项研究是为妈妈做的而不是为他们(尽管玛丽会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课题),所以孩子们会更愿意阅读项目的主题。

9、读书第一

当一部电影是以书籍改编而成时,如果孩子想看这部电影,那么必须先把书看完。

10、满足孩子的兴趣

5.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篇五

我家女儿对于阅读还是很喜欢的,虽谈不上博览群书,至少是个喜欢阅读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有如下两个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是环境熏陶

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拥有丰富图书的地方,来那里的大部分还是喜欢阅读的人居多,适当的引导孩子去主动寻找她感兴趣的图书,并尽量的能陪伴她一齐阅读,而后在回家的路上一齐评论或回味精彩的.章节,使孩子在阅读中寻找到收获感。

二是“饥饿”引导

我们单位有个小“福利”—-给每个员工必须额度的报刊费,我透过这个机会提前与班主任老师做了沟通,选定了2种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杂志,起初孩子的阅读意愿并不明显,总是要我提醒她、督促她去阅读,之后随着杂志中富有情感的文章不断感染下,孩子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都会主动问我要杂志了。

为了检验一下她是否真的喜欢这个杂志,第二年我没有续订,想看看她的反应。正如所想,她总是不停的追问我要杂志看,而且她竟然在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意外的发现了这个杂志,最后,在她一再的要求下,我“不情愿”地拿出了6块钱让她自己去买,看到她捧着自己花钱去买来的杂志如痴如醉的阅读时,我看出她是真正喜欢阅读这个杂志了。

6.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 篇六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非常重要,阅读可以让孩子的想象空间增加,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阅读也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希望有所帮助!

1.亲子阅读

睡觉前,父母可以拿着孩子喜欢的书和孩子一起坐在床上阅读,可以是父母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父母听。当然在听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最好还要有一些互动,父母最好能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内容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讲出来,甚至是加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之后大家就可以一起来讨论分析。慢慢的,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创造好的阅读环境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了。所以想要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好的阅读环境。所谓好的阅读环境,首先是家里必须要有书籍,并且这些书籍有很多是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情不自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挑选书籍进行阅读了。

3.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

想要孩子乐意去阅读,必须要先从孩子喜欢的书入手。父母可以事先咨询一下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或者是咨询孩子的朋友甚至是邻居。让孩子感兴趣的书会激发孩子主动去阅读。

4.保证适当的阅读时间

阅读的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思进行调整,不过一般建议顶多一个小时即可,通常是半个小时就已经很好了。一旦发现孩子有打哈欠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父母就该明白阅读时间已经差不多该告一段落了。

5.反复阅读

反复阅读是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必要过程,多次反复之后,孩子对故事的内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甚至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反复阅读也可以让孩子预知和控制故事情节发展,从而让孩子有莫大的成就感。

6.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故弄玄虚法,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故意不告诉孩子结尾,而这种没有结尾的故事会督促孩子自己去主动寻找答案。慢慢的,就会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7.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篇七

我们也许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学校办好?家长和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学校?

有一位诗人说,“走得太久了,以致忘记出发时的目的地。”这无疑说出了多数学校的现状,顺从社会、迎合家长,学校的价值观、校长的教育观无意识地被屈从和迎合的逻辑所挟持,用结果大于过程、显性重于隐形的管理思维和手段办学,从而导致学校特色匮乏、学生个性流失、学校如工厂、学生如产品的结果。在不断地反思中我认识到:学校要抬头走路,教育要回归原点,教育的原点就是教育的“根”,即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应该体现一个“小”字,把小学当小学办,把孩子当孩子看,让校园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真正让师生体验到育人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企业可以重结果、轻过程,但教育不行。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塑造人,那不是教育,那是机械化大生产。教育是一种培育人和陶冶人的活动,是一门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获得幸福、成长为“人”的艺术,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静下心来,首先教孩子怎么做人,其次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最终通过教育让孩子具备健康的心理、优秀的智能、良好的人格、强壮的身体和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能力。把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永恒追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自信、阳光、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高考用分数选拔人才的今天,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分数,学校在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也仍然关注着分数。知识、成绩可以用分数和数字来量化,而爱心、态度、体验、习惯、兴趣无法量化,可这些在小学阶段恰恰比分数更重要。在学校,备课、上课、考试、作业、分数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还有大量诸如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绪、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的培养工作,老师教不教,教得好不好,学生不懂,学校不了解,家长也不清楚,这些就如同混凝土一旦缺少了钢筋,便成了“豆腐渣”工程,这是教师的“良心工程”。我们尝试探索这样一种途径:学校既坚持应有的教育理想和情怀,尊重生命,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又面对学生现实生存的需要,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分数。校长的管理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教育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一个学生能考80分,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管理和教育,提高这80分的含金量,使之在学生各种素质得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而非通过简单的应试训练得到。

三、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注重结果,且单一死板,禁锢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表现欲,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让教师和学生都喘不过气。试想,满怀美好憧憬的学生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却失去了快乐、兴趣、希望,只剩下苦恼、恐惧、孤独和失望,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做法是利用教学楼连廊开辟学生“八项素质能力评比长廊”,八项活动内容包括:书法(汉字、英语)、绘画、手工制作、手抄报、作文、诵读与演讲、体育、学习成绩,长廊里展示了学生前五项的作品。根据学校工作部署,月初布置活动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任选感兴趣的活动参加,经过学生互评、班主任参与,遴选优秀的学生作品张贴展览,每月汇总,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表彰,评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年级走廊设立“优秀学生风采展示墙”,鼓励个性突出的学生。这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全体学生参与,真正将长廊变成学生发挥特长、展示风采、享受成功快乐的场所。我校还广泛开展“七星好少年”评选活动,即文明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科技之星、读书之星,这七星代表着孩子们生活在七彩阳光之中,标志着学校推进“阳光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活动开展以来一批批“小书法家”“小画家”“小作家”“小主持人”“小钢琴家”“小运动健将”脱颖而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是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梦想;用稚气的口吻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用灵巧的小手制作各种小发明小创作。这项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余时间,孩子们流连于文化长廊,欣赏自己的作品、点评别人的佳作,收获着快乐、放飞着梦想、畅想着未来……孩子们在长廊中轻声交谈、顾盼流连,淡雅的文化气息与孩子的沉静融合一起,也真正做到了德育、教学、体育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我校德育工作年度考评在全区名列前茅的秘密之一吧。以下仅从规范汉字书写、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两方面谈谈我校的做法。

一是规范学生读写姿势,培养良好读写习惯。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养成教育是终身教育。我校十分重视规范汉字书写工作,从规范学生读写姿势入手,积极探索把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和常规工作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在抓好规范汉字书写的同时,我校以中华经典诵读为突破口,让书籍点亮人生,让书香溢满校园。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之善心、信心、优秀品行须在小时候培养。小学阶段既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启蒙阶段。开展晨诵和课间诵读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朗朗的经典诵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基础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燃起追求幸福的渴望之火,充满追求幸福的自信心。教育工作者担当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不能跟风追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默默促进学生成长。

8.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篇八

阿蓓在设计她们的新家时,憧憬良好,因为她和丈夫都是从事文字类的工作,而且本身也酷爱读书,所以她们的新家不但装修有大人的书房,还为8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开辟了一片专门的读书空间,那里有精致的儿童书桌,舒服的靠垫,几百本儿童读本。然而一年过去了,除了阿蓓偶尔打扫之外,孩子们几乎从不踏足这里。

为此忧心忡忡的还不止阿蓓夫妇,拜日益火爆的网络和智能设备强大分心效果所赐,现代社会为兴趣而经常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

父母:请为孩子大声朗读

美国儿童图书出版商学乐教育集团在2014年针对大约1000名6—17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仅有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为获得乐趣而读书,相比2010年的37%又有所下降。

来自中国的数据更加低的令人触目惊心,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仅为76%,比去年又下降了1%。而且据调查中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年度阅读量,2012年时仅为5.49本,并且还在逐年下降。

现在该担忧的不只是父母亲们了,因为不读书或者不爱读书不仅仅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从长远看,对整个人类的未来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要改善这种情况当然需要各方的努力,然而经教育学家调查并分析,父母的言传身教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玛吉·麦圭尔,学乐教育集团一家网站的副总裁,她主持的一些调查支持了这一观点,她们观察那些阅读量较大的孩子,发现对于年幼的孩子(6岁至11岁)来说,经常听父母大声朗读,并限制上网时间,那么他们阅读的时间和次数就多。

“这是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孩子开始独立阅读,他们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实际上,在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坚持给他们朗读,真的有助于培养其热爱读书的习惯。”玛吉说。

许多受访的孩子都认为,听父母朗读是一段特殊的亲密时刻,它在孩子的习惯养成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儿科研究院也在去年夏天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建议所有家长在小孩出生后给他们朗读。

给孩子朗读不仅能够让他们接受复杂语言的熏陶,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掌握各种话题的背景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见得一定要给孩子朗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凯瑟琳·斯诺说。 “花上两分钟时间跟孩子谈论电视、杂志或你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上出现的某个话题,也能产生与大声朗读同样积极的效果。”爱读书的孩子通常来自拥有许多书籍,父母都喜欢读书的家庭。

学校:增加独立阅读时间

而对那些较大(12岁至17岁)孩子来说,除了来自父母生活氛围的影响外,在校期间有更多的独立阅读时间,他们更有可能为享受乐趣而频繁读书。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在校阅读的这段时间或许尤为重要。这些孩子报告说,相较于在家中,他们更有可能在学校享受读书的乐趣。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不低于260万字,高中生不低于150万字。已经如此低的标准却没有哪个学校的学生真正完成,孩子们几乎都被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率压榨的没有丁点时间。英国的情况与此类似,甚至更为严重。2014年17岁以下孩子很少阅读或者根本不阅读的比例占到了32%。

美国要好一些,但也仅有17%的受访孩子表示,他们每天在学校有时间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仅有10%的12岁至14岁孩子,以及4%的15岁至17岁青少年报告说,他们在课堂上有时间进行独立阅读。

而日本的情况却与此截然相反,日本政府认为,读书对儿童学习语言、培养审美、提高表现能力、丰富创造力和拓展人生感受的作用必不可缺,因此他们十分注重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的培养。2001年,日本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并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日本的“儿童读书日”。不仅如此,他们还颁布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每五年修订一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习惯。

日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阅读角、阅览室,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拥有1-2个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并且日本十分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刊物的出版和发行。

社会:营造爱读书氛围

正因为此,日本社会整体的爱好读书的氛围非常浓厚,日本大部分书店生意很好,不论什么时候去逛,总有人排队结账。而在地铁或者街边等车的时候随处可见到看书的日本人。

日本公共团体也对促进儿童读书做出很大贡献。公益组织“儿童读书推进会议”每年举办“儿童读书周”和“绘本世界”活动。各地还有数千个志愿者团体帮助儿童培养阅读习惯,包括开设“放学后少儿阅读教室”、援助学校图书馆等。所以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文盲率而言,日本不到1%,而美国是20%。

丹麦人热爱读书的传统,也与当地政府、社会注重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密不可分。几乎所以的丹麦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和阅览区,阅览区内设有沙发,还有少量玩具,小朋友看书累了,可以玩会儿玩具休息一下。除此之外,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社区医院或者牙医诊所等相关网站,都有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各种绘本和图书。

美国纽约市也开始注重儿童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完工并对外开放的就有近百个公共图书馆。遍及每一个城镇、区县甚至社区图书馆,为儿童阅读提供了丰富资源。

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则在全国47个郡有65个分馆,均提供专门的儿童图书借阅服务;一些图书馆还会向贫民窟儿童、自闭症儿童及聋哑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服务。对于没有图书馆覆盖的偏远地区,国家图书馆每周都有定期的“大巴流动图书馆”服务各地读者。

中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始行动,比如:增设图书区,扩大图书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各地建立起梦想读书社,引导更多青少年读好书、爱读书。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地、高品位地阅读能够使它成为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土上才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而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父母、学校和各方的努力成为成就这株参天巨树的营养和源泉。

9.应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篇九

小小孩特别喜欢互动,这也是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当豆豆妈读到:“兔兔蹦、兔兔跳”时,豆豆总是指着书里的兔子说:“它蹦了!它跳了!”而且说得一次比一次清楚。妈妈每次都会鼓励她:“豆豆说对了!你看兔兔跳得多远呀!”

幼儿和老人有一个类似之处,生活需要规律和仪式感,所以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安排在固定时间。睡前是亲子阅读的最佳时间,亲密温馨的时光,会让孩子安静下来,带着美好的感觉进入梦乡。规律和仪式感还体现在,幼儿经常喜欢睡前父母给他们讲同一个故事。

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重复性故事是辅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个故事起码要重复5~6遍,甚至可以一周讲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作相应调整,越小的孩子重复率应该越高。

成长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都不稳定,有规律的生活,重复性的讲述,可以增进孩子呼吸与心跳的和谐,而只有当孩子调整好呼吸和心跳时,才能进行智性思考,也更容易接受故事内容的滋养。”

每天晚上9点是囡囡读书和听故事的时间。前15分钟是囡囡读给父母听,后15分钟反过来。囡囡今年8岁,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睡前一定要听故事。每次妈妈会把大灯关掉,开着台灯,压低音量,“女儿多数时间都是在故事声中就睡着了。”有时,妈妈还会给女儿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或者自己熟知的故事。

约定时间,互相遵守

听故事时,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孩子会根据妈妈说的每一句话,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这其实比识字或被一幅别人创作的图画束缚住更重要、更有意义。这种‘内心图景’对于儿童心灵和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上学的孩子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会缠着家长“再读最后一段”。建议父母,开始每天睡前故事之前,要注意跟孩子约定时间,互相遵守。教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愿望,学会等待。

另外,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故事的意义很多时候不是一眼就看出来的,尤其对于《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其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已经不能很好地理解了。

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他们虽然说不出口,但会本能地从故事里汲取养分。这些养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领。”

针对不同年龄段讲故事方法各异

家长也可以自己编故事,只要故事内容美好、友善、温暖,并不需要法则和意义,也不要求与真实生活一样,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夸张。

多大的孩子就不需要父母的睡前故事了呢?王林认为:“按照人的生理发展,一直到12岁听觉的接受程度都高于视觉。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到12岁!”

爱孩子,每天给他们温柔的5分钟

在中国,听父母讲睡前故事的孩子有多少呢?六一前夕,在意大利大使馆的文化剧场举办了一场“100个女孩子的读书会”,庆祝一套意大利的勇敢女孩子系列图书出版。当现场的孩子们被问到:“爸爸妈妈在睡觉前给你们讲故事吗?”在场大多都是6~10岁的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理由多是:“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大人太忙了!”“求了好多次,都不给我读!”

有一个女孩,终于轮到她说了:“我自己读!爸爸妈妈很忙,我不打扰他们。我自己能读好多书了!”

真让人感慨!大人的事情难道永远比跟孩子分享哪怕5分钟更重要吗?也有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出差,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其实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了取舍,这需要父母们自己去权衡。

如何为孩子创编故事

澳大利亚的资深幼儿教师苏珊・佩罗(Susan Perrow)告诉我们――

1、快乐的结局

给孩子希望,他们还在成长,内心需要希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孩子远离媒体,因为媒体中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孩子的心智不够强壮,还不能承受像地震那样的景象。

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年幼的孩子是通过模仿动作来学习,你会发现经典故事中,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

3、所有的故事都有开头、过程和结尾

如果要给一个2~3岁的孩子创编故事,则故事要短,要有韵律;大一点的孩子可多一些过程。

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疗或治愈的潜力

凡是有助于恢复失去的平衡、或者重新获得整体感的故事,都是“治疗故事”。给孩子讲“治疗故事”,能够让孩子的行为或状态重返平衡。如果一个故事让人发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疗。如果一个故事使人哭泣,同样也具有治疗的效果。

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的主题和解决方案非常大众化,常给听故事的人带来希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帮助他们找到继续前进的路。

10.培养孩子阅读和独立睡眠的习惯 篇十

培养孩子阅读和独立睡眠的习惯

PART

1、培养宝宝阅读的习惯

2-3岁的孩子,度过了撕书期,已经不再撕书、咬书;随着脑容量的迅速增加,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增强,开始学习说话,和妈妈也开始有语言交流。所以,这个年龄段的阅读,对于孩子日后说话的流利程度、口语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阅读技巧

1、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

2-3岁的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布置一个明亮、色彩鲜艳、童趣的地方作为读书角,能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如:开放式书架、小书橱、小桌子、小椅子、卡通靠垫等。

2、亲子阅读时,还是以图片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以图片认知为主,阅读绘本故事时最好让孩子看着图片。如果孩子不停打断家长,问很多关于图片的问题,家长不必着急,不妨引导孩子一起看图猜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3、培养睡前故事的习惯。

临睡前,是宝宝精神状态最稳定、平静的时候,较容易静下来听故事。家长可以从3、5分钟开始,根据孩子的注意力情况,逐渐增加故事长度,慢慢培养睡前故事的习惯。

4、讲故事时要表情生动。

讲故事是宝宝学习说话的重要途径,家长在讲故事时言语要尽量丰富,多使用象声词、拟声词,配上表情和肢体语言,如:眼睛、眉毛、嘴巴,还可以手舞足蹈。让宝宝把语言和情绪、故事情节联系起来。

5.允许宝宝前后乱翻书。

2-3岁的孩子还不能分清楚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自己翻书时会随意前后乱翻书,或者一会翻翻这本,一会翻翻那本,家长不用着急,在阅读时,经常给孩子做示范,从封面开始,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阅读,一页页翻看,慢慢地,孩子会学会有序地翻书。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6、2-3岁宝宝阅读两大特色:重复和模仿。

这是因为,2-3岁的宝宝理解力还不是很强,需要在一遍遍的聆听中,逐渐学习语言技巧和理解故事内容;而熟悉的故事也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心。

所以,此时的宝宝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也喜欢模仿家长说话,而模仿也是孩子学习说话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当孩子已经非常熟悉一个故事的时候,家长不妨利用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重复故事里面的一些关键词汇,鼓励他掌握更多的词汇。

7、教孩子背儿歌和小古诗。

儿歌和小古诗的韵律感和重复性都很强,朗朗上口,也很适合开始学说话的孩子。

选书方法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1、多选择和宝宝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

如:上厕所、吃饭、睡觉、打嗝、放屁等日常相关的故事,增强孩子的自我认知。

2、故事要简单,文字要简洁。

此时的宝宝理解力还不是很好,应多选择情节、人物简单的绘本;文字也要尽量简洁,比如:我爱你,我想吃饭。

3、文字中有较多象声词、拟声词。

孩子天生就很喜欢象声词,如:“呼噜,呼噜,蹦”“咔哒,咔嗒,吽”,再加上幽默的故事,会让孩子享受到极大的阅读快乐。

TIPS 注意事项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1、孩子喜欢重复阅读几本书。

因此,家长不必一次性购买大量绘本,要以孩子的喜好为主;当然,不断重复阅读同一个故事,也对家长的耐心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家长的功利性不要太强,不要强加自己的喜好。

早期阅读并不是识字教学,将阅读和机械、枯燥的识字联系起来,会伤害他们对阅读的体验。

图书推荐

可爱的鼠小弟——中江嘉男鸭子骑车记——大卫·香农圆白菜小弟——长新太第五个——杨德尔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维尔纳·霍尔茨瓦特月亮,你好吗——安德烈·德昂大卫不可以——大卫·香农我爸爸、我妈妈——安东尼·布朗小蓝和小黄——李欧·李奥尼小熊不刷牙——提欧利那巴巴爸爸——安娜特·缇森颜色国的秘密——黄毅民好饿的小蛇——宫西达也月亮的味道——麦克·格雷涅茨猫太噼喱噗噜在海里——菅野由贵子皮皮放屁屁——碧莉特·米勒母鸡萝丝去散步——佩特·哈群斯巴士到站了——五味太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五味太郎晚安,猫头鹰——佩特.哈群斯猜猜我有多爱你——麦克·山姆布雷尼菲菲生气了——莫莉·卞不睡觉世界冠军——几米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佐野洋子

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马克思·维尔修斯阿立会穿裤子了——神泽利子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小猫当当——清野幸子胆小鬼威利——安东尼·布朗小猪威利系列——芭芭拉·波曼 PART

2、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

真正的独立睡眠是指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一般来说,3-6岁是培养孩子独屋睡眠的最佳年龄。

但是,国内很多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仍然和父母或爷爷奶奶同屋睡。既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对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甚至性别意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对于已经入学的孩子,独立睡眠的意义更是重要。

1、首先要找出孩子不愿意自己睡觉的原因。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可能发生的原因有:孩子怕黑;认为爸爸妈妈不再爱他了,想以此获得家长的关注;睡眠环境不好,比如房间有噪音、光线不好、床铺不舒服等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找到对策。

2、认真对待孩子的恐惧。

孩子可能会怕黑、害怕坏人,甚至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家长一定不要嘲笑他们,也不要忽视孩子的恐惧,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3、向孩子解释独立睡眠的意义。

对于害怕失去父母关注的孩子,要向他解释父母仍然非常关爱他,只是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而独立睡觉是一个人成熟、长大、勇敢的象征。

4、告诉孩子家长就在附近。

告诉孩子家长就在他们隔壁,随时可以过来保护他们,前期也可以打开两个房门,让孩子有一直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觉。

5、用小夜灯帮助孩子适应过程。

在卧室里加一盏小夜灯,能帮助他们驱散对黑暗、坏人、怪物的恐惧,逐渐适应独立睡眠。

6、给孩子一些可以提供安全感的“替代物“。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有些孩子对安全感的需求非常大,为了鼓励他们渡过适应期,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可依赖的对象安抚他们,如,一个大娃娃、一个超级英雄。

7、布置舒适的睡眠环境。

在确保床铺、房间的舒适度之外,不妨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和他们一起布置房间,让孩子有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觉,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了,从心理上激发孩子的独立感。

考拉优教官网http://kaolaedu.me

8、父母要多点耐心。

独立睡眠对于孩子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能父母的努力不会很快有成效。在孩子真正能安心地独自睡觉之前,父母要多点耐心,千万不要放弃。

11.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篇十一

一、激之以趣,引导孩子热爱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就拿我儿子为例,我是用故事激趣法来激发他的读书兴趣的。他从小最爱听故事,我和我爱人就天天讲那些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的故事给他听,当他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就引导他:这些故事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只要你自己读书就会知道好多故事。这时他就争吵着非要去买书,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带他到集市的书摊上。当他在书摊上选出自己喜欢的图书时,像发现宝藏一样兴奋地大叫:“爸爸!你讲的故事在这些书上都有。”那天他蹲在书摊上看了一上午书,临走又买了好几本。我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激发出了他的讀书兴趣,让他开始热爱阅读了。

二、晓之以理,教育孩子重视阅读

进入小学阶段,就要给孩子讲解读书的好处,教育他们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可以增长智慧,读书可以得到乐趣,读书可以促进人的成长,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我经常对我儿子说:“学习课本知识,好比孩子吃母乳,孩子要长大,光吃母乳是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的,还需要多种营养,如必须还要吃饭,吃各种粮食和蔬菜。读好的课外书就好比是吃饭,多读书,读好书,你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才能长大成人,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而然就重视读书了,也更加自觉地去读书了。

三、教之以法,教会孩子如何阅读

读书的方法也有很多,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如同授之以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能使孩子终生受用。

1.泛读法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速读法

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3.精读法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4.再读法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

5.选读法

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可以轻松面对繁重的学习生活,也更会促进孩子今后的发展,使之终生受用。

12.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十二

关键词:英语,阅读,兴趣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英语阅读,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丰富了语言,拓宽了视野。

纵观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课本英语”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材料,只学课本知识,是学不好英语的。事实上完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阅读材料在图书馆、新华书店里很难找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其次,校园文化缺乏英语阅读氛围。校园广播英语广角这一栏目,仍是一片空白。目前阅读教学面临最大的问题:学生在家根本无法阅读。一是父母无法指导;二是父母在外无人问津。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待提升,阅读习惯有待养成。面对学生的现状,将如何开展英语阅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并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总结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得法,不能很快了解短文大意。我实施“两步”阅读方法。

第一步初步感知阅读短文大意,设计问题,学生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主动去思考发现,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准备状态。阅读中,学生发现并找出能体现对话大意的重点语句。

第二步精读,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句的意思,学生在质疑中,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或语义。

阅读教学中,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科学地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如让学生复述阅读短文大意,理解重点词句。学生不断地尝试阅读,练习实践,阅读速度大大地提高,阅读能力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外国文化习俗,进一步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巩固课内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暂时的,表现出一种倦怠。特别是高年级,随着篇幅逐渐加长,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生词,难句越来越多。部分学生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对待阅读漫不经心。针对不同学生,我提出不同要求:基础好的要求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掌握并能背诵重点词、句、篇;部分有畏难情绪的同学,只要求他们读懂,理解对话短文的意思。阅读材料内容趣味化、故事化,也是提高他们阅读兴趣的可行有效方法。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简短的对话或短文呈现时,我演绎成生动的故事,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案例:At the butcher's在肉店,butcher卖肉的与Mrs Bird夫人的对话,我编故事的开头“One day,Mrs Bird went to the butcher's……”,故事结尾:Mrs Bird高兴的回家了。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从Mrs Bird买steak、Lamb、beef等肉类食品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学生了解了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体会到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无疑给挑食,贪吃零食同学一次很好的教育。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图片,PPT多媒体,挖掘教材中包含的西方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并结合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真正实现语言交际能力。

可以说,故事情节一步步假想、设疑,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语言情境中。预测是阅读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词汇和句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读得法

真正的阅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面临“词障”,“句障”,很难读通,读懂文章的意思。涉及西方文化生活内容的短文,学生自主阅读更难。怎样放手让学生阅读呢?以《Three little pigs》阅读教学为例,首先明确阅读任务目标(tasks),What are their houses made from?(三只小猪的房子用什么材料砌成的)其次,让学生善于质疑:Are the pigs safe?(猪安全了?)再次,学生谈心得体会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story?(从这则故事中,你学到什么)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为了培养和激发每一位学生阅读兴趣,每周二开展“10分钟轻松阅读”,提供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有趣,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口味。阅读中,训练学生观察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重新组织,完成相关话题的表演和讨论等,及时反馈,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10分钟轻松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满足每一个学生参与体验表现自我的欲望。阅读之星的评比,更让学生获得成功、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鼓励学生坚持阅读

阅读教学没有现成的阅读材料内容。现如今应运而生的英语报、英语画刊、英语故事书等,为英语老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材料内容。在多元、开放的信息环境里,互联网资源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阅读材料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也往往是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笔者主动从中获取推广有用有价值的,发动学生自身提供出大量的可阅读资源。只要将这些阅读材料稍作筛选,就能建成一个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源库。对收集的阅读资料库,定期检查。如过关练习,分ABCD等级,A级为优秀,BC级过关,D级不及格。促进学生养成每天阅读习惯,坚持收集英语阅读短文,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来。

阅读贵在积累,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孩子兴趣阅读,实现人文关怀。让这些“土”孩子重视阅读,参与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阅读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3.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十三

一、本书主要结构

整本书共六节,加上前言和后记一共八个部分。

其中第一节,阅读力,主要说阅读可以带来好处。

第二节,早期阅读。讲如何在孩子最初的时段,如果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第三节,双语阅读。因为作者本身家庭的中美结合,对于双语阅读具有一定实践经验。

第四节,分级阅读。孩子不同年龄段如何给孩子选书。

第五级,学龄期阅读。小学阶段如何阅读。

第六级,游戏化阅读。如何通过游戏、兴趣来帮助孩子阅读。

二、本书主要理念及好词好句

前言:阅读是最浪的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第一节,阅读力,主要说阅读可以带来好处。

1、基于兴趣大量阅读。

用书喂大孩子,爱思考、会学习、不叛逆。

吉姆。崔利斯:你读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越多,就越聪明

基于兴趣的阅读是小朋友喜欢的学习方法之一,不仅仅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上的整会贯通能力。

书籍能给孩子静下来能力。

热爱阅读是培养理解力的基础。

孩子不会写作,可能是他阅读量不足。

孩子爱玩游戏,用书占据他的空闲时间。

2、给婴幼儿阅读,对孩子各种能力发展有切实好处。

给宝宝读书能锻炼他对声音的敏感性。

给宝宝读书可心增强他大脑的.活跃度。

陪宝宝读书让亲子感情快速升温。

陪宝宝读书可使他语言天赋得到开发。

3、阅读要趁早。

可以提升五个方面能力:积累词汇。提升记忆。培养情商,拓展思维能力。培养专注力。享受阅读,排解压力。

4、真正会读书,不仅仅是读故事。让孩子思考故事背后故事。通过阅读教会孩子正确思考方式。

5、在陪读时,改进方式,增加游戏环节。如:比赛猜故事、表演故事、改编故事。

第二节,早期阅读。讲如何在孩子最初的时段,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1、营造阅读环境,给孩子美好的情感记忆。在家构建一种大家都在阅读氛围。一、家里给孩子弄个读书角。二、为孩子选购纸质书。三、让亲子时光有更好陪读。

2、用9种方法启蒙年龄偏小孩子。一是婴儿图书阅读配上形体动作。二是生活类绘本阅读主人翁化(把自己名字变成主人公)。读。三是给孩子选动手玩的立体书。四是情感类绘本可以变成舞台剧。五故事书电影化。六科学书生活化。七是把押韵书编成歌。八是让孩子跟读。九让孩子给家长阅读。

3、指字阅读,美国老师是支持的。孩子小,容易跟着我们手指引来提升专注力。指字阅读让孩子对文字的结构组成有一个大致概念。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和阅读顺序。

4、3—6岁主题阅读期给本选择。一是针对孩子最近的行为寻找相关主题绘本。二根据孩子日常爱好挑选相应主题绘本。三是针对生活中即将到来节日挑选相应文化主题绘本。

5、3个方法帮助孩子练好阅读童子功。逐字逐句复述、看图讲故事、学着概括故事内容。

6、追数量,浅阅读(好书反复看)。限制书的类型(“无书”不可读)。在固定时间里阅读(无处不可阅读)。这几个阅读坑千万别跳。

第三节,双语阅读。因为作者本身家庭的中美结合,对于双语阅读具有一定实践经验。

1、双语养育从胎教开始。

2、0—5岁是掌握外语的黄金期。让孩子学一门语言,最主要就是让他从语言黄金期开始不停听,会不会说还不是最主要,只要孩子能听懂就是启蒙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外语第一步。

3、跟读:学习第二语诀窍。

学语言和阅读一样需要笨功夫。多读、多听、多写、多用。

4、手语,多一种技能。(牛马不相极也)

第四节,分级阅读。孩子不同年龄段如果给孩子选书。

1、阅读启蒙从听妈妈声音开始。一有感情。声音缓慢温和,咬字清楚。二是一段文字结束时可以停几分钟。三每一次孩子闹觉,用阅读帮孩子入睡。

2、给0—1岁孩子选书有讲究。

0—3个月,读起来比较有韵律的书念给宝宝听。

3—6个月,选择一些基础颜色及简单图片书。

6个月后,找一些提升宝宝兴趣的书

1岁,选择字数少、图画简明、主题贴近年龄故事书。

给小宝宝书,要小而薄,不易破损书。可以用宝宝照片级宝宝做一本书。

2、给2岁孩子选书。一是一页文字最好只有几个字。二是内容趣味性强,动作引导性好。三是要有情绪行为的指导。三是发挥想象力空间要力。

3。给3岁孩子选书。一是开本大小要合适,最好是小朋友拿着轻巧的开本。二是书主题符合3岁孩子行为模式。三文字要独到、精简且容易记忆。四故事要有吸引力,与生活接轨。五要能启发孩子思考的主题设定。六图案颜色要亮丽,插图的趣味性要强。

4、5岁以下孩子如何阅读无字书。不会局限孩子思维,反而给他们很多创造灵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看到和想到事。

5、遇到这6类书,家长千万不要买。一是辨别经典故事版本。二辨别精制滥造绘本。三辨别不雅或暴力内容。四辨别无聊烦闷书籍。五辨别没有著作者名字图书。六辨别按动画片改版图书

第五节,学龄期阅读。小学阶段如何阅读。

1、小学前三年,重点在培养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本身就是在培养一种兴趣、一种习惯,让孩子发现从阅读中可以寻找到很多我们需要知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好学精神。

2、阅读重细节,从封面开始读。让孩子看书名,看封面,对内容进行猜测。同时也是对每一个原创者尊重。

3、学写作怎么用好阅读这门工具。看完一本书后,总结一下书中讲了什么。

4、关于学习和阅读三个要求。一是孩子独立处理自己事情。二是孩子每天至少独立阅读10分钟。三是孩子要找阅读伙伴共同学习。

5、图书馆(相关组织)免费课,让孩子更爱阅读。

6、孩子学龄期教育第一要点是学会听。一是家长应亲身示范,先学会听孩子说。二是家长应有意识帮助孩子解析兔子的生要部分。三是家长要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教孩子学会提问。

第六节,游戏化阅读。如何通过游戏、兴趣来帮助孩子阅读。

1、阅读,让孩子自己做主。培养阅读兴趣第一点是发掘孩子兴趣点,让他读自己喜欢内容。阅读,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选择书本,感受阅读乐趣。

阅读价值在于他从中获得一种利用书本寻找答案途径和习惯,获得一种在阅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2、为孩子找阅读小伙伴。

3、孩子都喜欢生动有趣立体书。

4、先对科普书,激发孩子好奇心。

5、用孩子喜欢明星扩展其阅读兴趣。

6、让阅读成为助力,孩子自然爱学习。孩子爱学习,除了天性,就是要方法引导。1分钟认真远比10分种磨蹭更为有用。让孩子自己讲故事开始,锻炼他的写作能力。阅读前,让孩子自己会的字先指出来,不枯燥地达到温习目的。

7、故事化阅读让亲子陪读更有趣。一把故事生活化。把故事主人公换作孩子自己。二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三读故事时,手指字下方,速度要慢。

14.培养孩子爱阅读心得 篇十四

发展语言,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人

当胎儿从母体分离出来的那一刻,伴随他“哇哇”啼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但此时的他还只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尚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人。只有当他逐渐掌握了与人类社会正常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后,从而逐渐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亚里士多德就曾感慨地说过:“人是社会动物。”而决定人类能够拥有社会性、并且使人类与其他动物具有本质区别的根本特点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如果丧失了某种语言能力(如:不能听说的聋哑儿),则必然要用其他代偿能力做补偿(如:聋哑儿用手语与外界交流),从而保证他具有相应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在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可见,语言能力(包括口语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人类的每一个新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使终身教育成为共识,使人类社会成为学习化社会。而超强的文字阅读和处理能力则成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更说明人类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需要以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培养。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儿童的自然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世界上所有的婴幼儿似乎在获得语言都经历了类似的几个阶段。尽管儿童到达某一语言发展阶段时的年龄不尽相同,但其顺序大致是一样的,所需时间也大致相同。因此,语言发展心理学家们把语言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下表)。事实上,这些阶段之间是相互重合的,年龄界限也有很大出入。因此,此表只能是一个笼统的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表。

[此表来源——《语言获得理论研究》,靳洪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徐冬雪老师以及课题组经过多年对婴幼儿语言发展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揭示出:婴幼儿语言习得经过两个阶段:接受信息阶段和表达信息阶段。从学习口语和文字的两个方面,应划分为四个过程,即学听话、学说话,学认字、学写字。

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规律则不同,因而学习的方法就不同。其中:

学听话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听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语音和句子。

在这个阶段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父母可以将看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断地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的头脑中将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不要太在乎孩子是否真的理解),这是在进行语言的储备,对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学说话是表达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伴随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先后发出单音、双音,逐渐会说简单句、复杂句子。

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说话要注意,尽量使用规范的句子和句型,多与孩子交谈,并给孩子朗读,让孩子反复练习儿歌;同时要随时随地让孩子学习、练习使用语词,如:认识家中的各种东西;外出时教给孩子所看见的东西等。

学认字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同样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接触(视听)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字。

这一阶段要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多给孩子读书,在读书时告诉孩子,每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书中的字和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帮助孩子注意字的形状;当孩子主动问起字、词时,要耐心地讲给他听。

学写字是表达信息阶段,应伴随手部小肌肉协调能力逐渐成熟,从简单笔划的字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毫无疑问,即使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是“多元智能”,他们依然很注重孩子的语言发展,但徐冬雪老师指出,培养的方法要科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起好良好的作用。徐老师和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在婴幼儿语言教育方面常见的培养误区主要有:

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从而互相攀比,使孩子在语言自然习得过程中产生了不应有的压力。

前面介绍了,所有的婴幼儿似乎在获得语言都经历了类似的几个阶段,但儿童到达某一语言发展阶段时的年龄不尽相同,这种个体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父母绝对不能用其他孩子语言发展情况做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只会给孩子自然习得语言制造心理障碍。

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

具体表现在:父母教给孩子某句话或某个字词后,更重视孩子是否尽快掌握了学过的内容(如会说了什么话、认识了多少字词),而不太关注孩子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事实上,只要有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兴趣和习惯,并且处于正常和适宜的语言环境,孩子最终会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

对孩子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于较劲。

事实上,孩子在学说话和认读汉字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准确的发音和认错字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可以及时纠正,但不要过于较劲。其结果往往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降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15.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篇十五

关键词:自学阅读;阅读兴趣;自学习惯;阅读方法;指引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71-02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自学阅读又是阅读中的重点,因为学生阅读的大部分时间是独立自主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既然自学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加以引导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的给学生灌输自己的理解结果,而是去引导学生在他们固有的基础上去思考和理解,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从主观上有兴趣地去发现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理解获取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先阅读全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去理解词语。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要求,同是也是指导我们如何去阅读的点金石。在我们的课本中,大部分的词句,都会在上下文中给予解释,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注意,只要我们按照方法仔细阅读,就能发现答案。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一篇课文,按照这种办法去反复阅读几遍,然后,学生发现有很多的生词就会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即我们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种,用指引点拨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结构相同的段落和章节。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很多的排比句和排比段,针对这种课文,我们只需要把第一句或段仔细地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其他的句和段,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詹天佑》一文中,有三个排比段,分别讲述“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在讲到這里时,我只讲“勘测线路”,详细地讲述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及他是如何去解决的,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思路去自己阅读。学生在阅读其他两个段落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弄明白,由于学生自己努力去获得的知识,他们的记忆就比较深刻,学习的效果也就自然比较好。

第三种,利用文本插图,引导学生思维具体化。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配有插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同过对插图的讲解,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学生大脑中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理解更容易和深刻。

第四种,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讲述过渡句和过渡段。在很多课文中,都会有一些语句或段落在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过渡句和过渡段。它们不仅是对上文的概括总结,也是对下文的提示引导,我们在讲述时,要着重讲述这些内容,然后叫学生结合上下文,通过对过渡句和过渡段的理解自己去弄懂上下段意。

二、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引学生自学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自学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各种方法描绘文章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很多篇课文中,都有独特优美的情境,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领悟这种情景或意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桂林山水》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有关桂林的一些唯美的图片都设计进去,播放时,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增大其自学的动力。

2.通过开展辩论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自学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自学的欲望,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展开一场辩论。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让执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辩论中探究,在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也听到对方的观点,可以比较详尽的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体会。通过辩论,学生在陈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他们的学习激情和欲望也会大大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目的地把自学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并且通过要求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其自学的欲望,最终让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笔者就经常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地看一看本地报纸,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自己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一些当地的有效信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这一特点。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使其养成自学阅读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自学,最终养成学生自学阅读的好习惯。

16.浅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篇十六

我们都知道“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儿童早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刻板印象、思维定势较少,为孩子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主要的手段。而早期亲子阅读活动以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又以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形式进行,可以说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有利方式之一。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

首先,通过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再现(还原)故事场景,可以培养孩子的再造想象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步骤帮助孩子对单页画面进行想象:1、示范描述静态画面所表现的动态元素;2、引导孩子描述静态画面的动态元素;3、示范填补页内信息;4、通过提问和对话引导孩子填补页内信息。

例如,在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的第一页时(如下图),家长可以首先示范描述静态画面:看,有一只母鸡,她从鸡舍里缓缓的走出来,要去散步(这里,画家所画的是母鸡的一个动作,而家长描述的是母鸡从鸡舍里走出的过程),这样的描述可以向幼儿示范,图画书的静态画面实际上可以通过想象再现为动态画面,并且用语言详细的描述的。接下来家长可以让幼儿尝试着说出狐狸的动作,启发孩子尽量描绘成动态画面。家长可以通过“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做什么?怎么做的?”等问题帮助孩子完成对单页画面静态信息到动态信息的想象。

家长还可以通过启发孩子预测故事的发展,填补页与页之间的空白。我们还以这本书为例,当我们阅读到第十二页时(如下图),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看到蜂房和向下冲下去的狐狸,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紧张、刺激的动态画面,如果孩子能预测到狐狸会撞倒蜂房,会被蜜蜂蛰,会逃跑等,那么说明孩子已经能通过想象再现场景,并且补充了页与页之间作者没有画出来的空白信息;如果孩子不仅能说出狐狸的情形,还能说出母鸡仍然悠闲地(慢慢地)向前走,说明孩子能兼顾画面的两条线索进行更加全面立体的想象,再造场景的能力更强。如果孩子还不能完整的演绎以上内容,家长可以用这样的问题启发孩子:狐狸的车子撞到蜂房,蜜蜂会怎样?蜜蜂被狐狸打扰,他们会对狐狸怎样?蜜蜂们会怪狐狸还是母鸡?如果蜜蜂蛰狐狸,狐狸会怎样?通过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孩子的答案自然连接成了一幅完整的、动态十足的画面。当家长再揭开下一页时,孩子就能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既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页与页之间的动态关系。

除了再现视觉场景,家长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对话,帮助孩子想象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心理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故事。我们可以通过“(角色)在说什么?/还会怎么说?”、“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想?”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孩子更多的发挥想象力,更好的参与阅读。我们说阅读之所有在培养想象力上优于看电视,就是因为看电视几乎是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由于画面转换太快,孩子来不及发挥想象;而图画书阅读在页与页之间预留了大量的空白信息,需要孩子发挥想象力进行填补,才能更好的理解故事。例如在本书第一页上,家长就可以问孩子:仔细看看狐狸的嘴巴,它在做什么?(伸舌头,流口水);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多肥的母鸡啊,我一定要吃到它)。在以后的阅读中,每一页的图画观察之后,家长都可以让孩子说说:这时(没有顺利抓住狐狸),狐狸会怎么想;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么想。

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家长还要尝试着引导孩子学会提问。在以往的阅读中,往往是家长提出问题,要求幼儿回答,但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以后,家长就可以尝试着从示范提问,到要求孩子提问。例如,家长可以在阅读一本书后,请孩子想一想:故事发生前,曾经发生了什么?例如这本故事书中,狐狸是怎么来到农庄的,母鸡萝丝以前遇到过狐狸吗?发生过什么事情。再比如家长还可以请幼儿想象:狐狸这次失败了,下次还会来吗?它会想什么办法,在哪里伏击母鸡?母鸡还会躲过狐狸的袭击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家长还可以请孩子设想故事发生的多种可能性,或者改变一个故事发生的条件,请孩子想象结果会变得如何……等等。所有这些提问,都可以从以家长为主的提问,到以孩子为主的提问,逐渐提高孩子阅读的主动性,让孩子自己成为阅读的主人,想象的主人,也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性想象法发展。

在通过阅读提高孩子想象力的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

1、家长应允许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跑题。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由于孩子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不足,由于其经验框架的不稳定,经常会由一点联想到其他。例如孩子可能会由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甚至是一些细节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其他的图书内容,家长应允许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联想,并指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赞扬孩子的这种“触类旁通”,同时还要用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孩子带回到当前的故事情景中。

2、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联想和想象。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想到某个图画书中的故事情节或某个人物以及人物的语言,家长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孩子自称自己是某某角色时,家长应尽可能的配合孩子进行假想游戏,而不是指责孩子胡思乱想。家长还可以利用孩子的自居心理,通过图书中的孩子喜欢的人物或情节,在一些事件上鼓励孩子,例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鼓励他想想,如果是书中的朵拉姐姐(人物出自《朵拉爱探险系列丛书》),她会怎么做?当孩子退缩或恐惧时,鼓励他想想,如果是卡梅拉(人物来自《勇敢的卡梅拉》),它会怎么做?这样,孩子既可以受到精神上的鼓励,同时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并逐渐养成利用书中的人物来鼓励和指导自己的习惯,能自觉的将生活和阅读联系起来。

3、允许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孩子会在阅读过程中表达出比较强烈的情绪,例如拍打书中的坏人、亲吻书中可爱的角色等,这都是孩子想象力的表现,家长不应予以制止或嘲笑;相反,家长甚至在孩子刚开始接触阅读时,为孩子示范这种通过动作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方法,这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尤为重要。

上一篇:学校防火防盗安全制度下一篇:柴胡店镇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