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7篇)
1.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篇一
运动生理学教案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2.应激性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一)调节
1.神经调节概念:神经系统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
结构基础:反射弧
基本过程:反射。调节特点:快速、准确、短暂 例:运动神经对肌肉活动的支配性调节
2.体液调节:
概念: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进行的生理调节。
基本过程:内分泌腺、组织等——血液——靶器官或细胞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准确
例: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和特点。
3.自身调节
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调节,局部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
例:肌肉活动的初长度调节 4.生物节律
(二)调解的控制
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
用图示解释反馈调节的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实例中哪些是属于正、负反馈。
3.前馈控制系统
三、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法:① 慢性试验;② 急性试验
2.人体试验法:① 运动现场测试法;②实验室测试法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置了运动生理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2.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水平研究不断深入2.宏观水平研究更加发展3.研究方法日益创新4.应用性研究受到重视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与解剖学结合复习肌纤维的结构
1.肌细胞即肌纤维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结合《绪论》有关问题提问)
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
1.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视图)
2.产生原理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而对Na+的通透性较小,K+向细胞外流动。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④ 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产生原理
膜外Na+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Na+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
3.特点
① “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② 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③ 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以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环路方式双向传导
有髓鞘神经呈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慢。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终板:终板前膜(介质)、终板后膜(受体)、终板间隙(酶)
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冲动→轴突末梢→钙通道开放钙入→突触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乙经间隙与后膜受体结合终板电位(钠内流>钾外流)→总合为动作电位→沿肌膜扩布
五、肌电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1.概念: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2.要点:肌原纤维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
3.根据:肌细胞缩短时,Z线互相靠拢,肌小节变短,明带和H区变短甚至消失,暗带的长度则保持不变。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运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肌膜兴奋→横管膜兴奋→三联管兴奋→终池(纵管、肌质网)释钙→肌钙蛋白亚单位C+钙→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变化→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粗肌丝横桥→ATP酶激活→ATP分解供能→横桥摆动→细肌丝向H区滑行(多次)→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三、兴奋-收缩耦联
概念: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钙离子是重要的沟通物质。
三个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第四节 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
1.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要引起骨骼肌兴奋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即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因肌而异,与肌肉的训练程度有关,2.刺激作用时间:兴奋的必需条件之一。作用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
时值:用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时值愈小则组织兴奋性愈高。
(肱二头肌时值:一般人:0.058毫秒;二级举重运动员:0.051毫秒;举重运动健将:0.047毫秒)
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变化速率(通电、断电霎那)。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首先增加,后长度变短,起止点彼此靠近,引起身体运动。
2.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
(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2.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1.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2.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1.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2.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例:自由泳划水
(五)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离心收缩力量最大。2.代谢:离心收缩耗能低,生理指标反应低于向心收缩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略)
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1.运动单位的概念
1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1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动员
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高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表现:最大收缩运动单位动员特点。
训练:欲使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收缩力量应以次最大力量为基础。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方法:根据收缩速度;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罗马数字等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直径(快)、收缩蛋白(快)与肌红蛋白量(慢)、肌浆网(快)、毛细血管网(慢)、线粒体(慢)、所支配的运动神经元等快、慢肌的不同。
(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力量(快),因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
3.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4.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
(三)代谢特征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低强度运动慢肌首先动员;大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不同强度的训练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1.血细胞与血浆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这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浆中的液体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的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成为血块。
2.血液与体液
① 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②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① 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②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和比重
2.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登山运动和长跑运动后血液粘滞性增加的机制不同3.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4.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主要缓冲对:
血浆:碳酸氢钠/碳酸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红细胞:碳酸氢钾/碳酸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正常约为50%-70%。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
五、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依靠Hb)。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具有可塑性变形能力。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红骨髓
(1)生成原料:铁与蛋白质(2)成熟因子:①叶酸②维生素B12(3)生成调节: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②雄激素:2.红细胞的破坏
六、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根据白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颗粒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是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总数在5000-10000之间变动,平均约为7000左右。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卫,它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吞噬细胞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2.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3.嗜碱性粒细胞
七、血小板
主要生理功能为: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八、血量和血型
(一)血量
正常成人血液的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流。
(二)血型
血型——血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而言。
1. ABO血型系统2. ABO血型与输血 3. Rh血型系统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2.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1.概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缩写为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红细胞携带O2(氧)和CO2(二氧化碳)这一机能是靠红细胞内的Hb来完成的。
2.血红蛋白功能
① 运输O2的作用② 运输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的作用。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略)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
心脏的一般结构(复习)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能力的细胞,收缩功能已基本消失,如心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主要功能是收缩与射血,又称工作细胞。只有在兴奋传来或受到刺激时才出现去极化过程。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潜在起搏点——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自律性较低,受窦房结的控制,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性
概念:心肌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纤维→心室肌。
3.兴奋性
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 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发的兴奋和收缩,发生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代偿性间歇——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使随后来的窦房结兴奋失去作用,必须等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4.收缩性 概念: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耦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2.“全或无”同步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
2.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3.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可能变化,室内压急剧上升。约0.05s。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超过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快速射血,历时约0.1s。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血液减少,收缩减弱,射血速度变慢。历时约0.15s。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约0.07s。
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液被“抽吸”快速流入心室,占总充盈量的2/3,约0.11s。
减慢充盈期:心室内血量增多,房室之间压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约 0.22s。
(三)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①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145ml(毫升),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每搏输出量约70ml。
② 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③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典的费克氏法是从气体代谢率来计算单位时间经过肺循环的血液量来测定心输出量的。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①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每搏量↑→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
后负荷——动脉压是心室收缩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②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③ 静脉回流量
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3.心脏做功
4.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
四、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描记及导联
1.肢体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 3.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三)动态心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以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异常,借以诊断冠心病或判断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方法,称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二阶梯双倍运动试验、跑台运动试验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2.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视图)
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弹力血管;
中等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平滑肌层厚,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交换血管;
静脉:有平滑肌层,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
二、血压
(一)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 mmHg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脉压/3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20——40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50 mmHg 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遗传因素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
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收缩压↑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
大动脉管壁弹性好,血压正常;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 前提条件。
三、动脉脉搏
概念:心动周期内动脉内压力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动脉血管搏动。
正常值:一般与心率一致。
作用: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值接近于0。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心脏射血功能弱,静脉收缩,静脉内血量增多:值高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值为15——20 mmHg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五、微循环(视图)
(一)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及交换面积
数量:400亿根密度:心脑肝肾﹥骨骼肌﹥骨、脂肪、结缔组织
交换面积:22000um/根,1000㎡/总
(四)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扩散过滤(血管内向血管外)和重吸收(血管外向血管内)吞饮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搏加快加强。
②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搏减慢减弱。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① 缩血管神经。② 舒血管神经。
(二)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小脑中。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减压反射是体内典型的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二)略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四、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脉搏(心率)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第四章 呼吸机能
一、概念: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二、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
呼吸系统结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数量、面积、壁6层=1微米、功能、弹力纤维、表面张力)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产生机制:呼吸肌舒缩→胸廓运动→肺扩张回缩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胸颈背肌肉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部肌
1.平静呼吸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
用力呼吸过程:呼吸气均为主动
2.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肌活动为主 ; 混合呼吸 逆呼吸:吸气时收腹
(二)肺内压
概念: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时减小,呼气时增大,均与大气压相差2-3或2-4毫米汞柱。
(三)胸内压: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生理作用: 牵拉肺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肺通气机能
(一)肺容量及其变化
1.潮气量:平静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500毫升。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末最大吸气量。约1200毫升。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末最大呼气量。约1000毫升。4.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1+2=深吸气量 1+2+3=肺活量 3+4=功能余气量)
5.肺活量: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
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6.功能余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7.肺总容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二)肺通气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成年人:6-8升 代谢水平高时增加。
(三)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进入肺泡与血液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 呼吸频率
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1.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每十年下降9%以内。
2.连续肺活量:连续五次测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3.时间肺活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气体分压和分压差:
在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存在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同种气体的不同分压形成该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分子总是顺分压差从分压高的一侧流向分压低的一侧。即气体的扩散或弥散。
2.人体不同部位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O2:肺泡104﹥动脉血100﹥静脉血40﹥组织0-30 CO2:肺泡40=动脉血40﹤静脉血46﹤组织50-80 3.气体扩散的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容积。
正比于扩散面积、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温度
反比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和扩散距离。
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
在1毫米汞柱的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扩散量。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及CO2均顺分压差换进或换出。
运动中O2摄入增多,组织代谢旺盛,CO2产生增多,分压差加大,换气效率高。
(三)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愈大,换气愈快。2.溶解度愈大,换气愈快。3.呼吸膜愈薄,面积愈大,通透性愈好,换气愈容易。4.通气/血流比值=0.84时,换气效率高
(四)局部器官血流量 :
组织血流量愈大组织换气愈容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方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一)氧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Hb+O2→→HbO2(可逆氧分压高结合氧分压低解离)
2.氧离曲线
影响因素:
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体温↑、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糖酵解产物)↑→氧解离作用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3.氧储备 4.氧利用率
概念: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氧脉搏= 每分输出量/心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
1.物理溶解:6% 2.化学结合:
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血红蛋白氨基与二氧化碳结合,其分压为条件。
②碳酸氢盐 87%,在血液中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在此过程中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意义: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呼吸机能可发生代偿反应。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为非意识性节律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一)神经支配:膈神经——膈肌下降、复位——胸腔上下径线变化
肋间神经——肋间肌活动——胸腔前后左右径线变化
(二)反射:
1.肺牵张反射: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为负反馈调节。
吸气——肺泡扩张——感受器——延髓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正反馈
骨骼肌运动——呼吸运动加强。3.防御性呼吸反射
病理因素、异物——咳嗽等活动。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1.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2.外周化学感受器(PO2、P CO2、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1. CO2: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可刺激外周及中枢感受器。
2. H+:直接刺激外周感受器,间接刺激中枢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3. O2: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轻度缺氧)
抑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重度缺氧)
4.化学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深度增加。最大强度运动: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氧耗增加
呼吸当量:每分通气量/每分摄氧量每1升的氧要经24升的通气量获得。
呼吸当量值愈大,摄氧率愈低,反之则愈高。呼吸当量小为训练程度高的评定指标之一。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条件反射、运动中枢刺激呼吸中枢、本体感受器反射
2.体液调节:CO2↑明显增加、O2↓刺激较小、H+↑剧烈运动时表现增多。体温增高、静脉回流量增加等。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反射性肌张力增加;提供动作支点
不良影响: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尽量少使用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主要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通过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单位:千卡(Kcal)、千焦尔(KJ)1千卡=4.186千焦耳
(一)生理功用:
糖: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
脂肪: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
蛋白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方式:
①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②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
③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2.吸收
① 吸收的部位 :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胃所吸收的食物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
② 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3.运动与补糖
①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② 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
1.人体的脂肪贮备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大量消耗利用。
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2.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四)水代谢
(五)无机盐代谢
(六)维生素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概念
1.能量代谢: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4.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醒、安静、空腹、室温20—25摄氏度。
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二)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
食物化学能(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产热)=热能+外功
测定方法:间接法:反应物量与产物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不同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所释放的热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收集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即等于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2.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比值。
该指标可通过反映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强度来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情绪影响。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环境温度: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三磷酸腺苷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1.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
2.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3.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篮球:运球、投篮;足球:快速奔跑、射门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第三节 体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一)体温的测定
测定的常用部位包括口腔、直肠和腋窝。
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ºC;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ºC;
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ºC。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2.性别差异 ; 3.年龄差异: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高于老年人。4.肌肉活动: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5.其他
二、体温调节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倍。
2.产热部位: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四个
(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3)随尿、粪排泄散发
(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
2.皮肤散热方式: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1)辐射散热:
① 概念: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气温、机体散热面积 ③ 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占60%。
(2)传导散热
① 概念:是指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与它相接触的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接触物体的温度和导热性能
(3)对流散热
① 概念:是指体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② 取决因素:气温和风速。
(4)蒸发散热
①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②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2.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3.服习
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服习,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节肾脏的基本结构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三段。
了解滤过膜的结构。
肾脏的排泄途径:肾小球、肾小囊、近球小管、髓袢、远球小管、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除有排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血细胞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不能滤过,仍保留在血液中。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和各种粒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大分子物质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则不能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即滤过面积,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尿的生成。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血流量:激烈运动时肾血流量大为减小。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量最大、重吸收物质种类最多的部位。
重吸收方式: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
重吸收特性:选择性、有限性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如H+、K+、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1.尿的成分 2.尿的颜色:淡黄色透明液体 3.尿的比重:1.010-1.025 4.尿的酸碱度:5.0-7.0 5.尿量:1-2升 /日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二是通过循环血量的改变。
1.血浆晶体渗透压:
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水利尿: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
2.循环血量、血压: 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血压下降→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 2.尿的酸化 3.铵盐的形成:排酸保碱,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运动后尿量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或强度虽不大但时间长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泌汗,故尿量减少。
二、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运动项目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3.个体差异 4.机能状况 5.年龄与环境
三、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显微镜下血尿为正常尿色,但可见红细胞
2.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篇二
1.当前的主要问题
1.1实 验 教 学 内 容 陈 旧
当前,在一些高校体育院系中,很多教师参考和选用的实验教学内容还是十多年前或更久远的实验内容, 如血型的测定等, 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已不能跟上现在体育科研的发展和训练实践的需要,使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显得松散,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严重影响了运动生理学学科的发展。
1.2教 师 实 验 教学 观 念 陈 旧
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以传统为主, 如在运动生理的实验内容安排上,将验证性实验设为主要类型的实验,如血红蛋白和VO2max的测定等, 三性实验比例很少或几乎没有,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培养会不全面。 引起此种教学观念的原因很多,可能与教师在教学中省心省事有关,也有可能与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仪器设备更新跟不上也有关。 验证性实验的方法比较死板, 学生每次做实验时, 基本上按教师的指导开展,处于应付状态,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1更 新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实验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演示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二是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提高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所知识的灵活自主运用,这体现在三性实验中。 因此,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首先是体现在三性实验(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比例增加上,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应缩小规模,使实验教学结构合理化, 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并参与创新和设计,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另外,需推陈出新,淘汰旧的、过时的实验内容,吸收国内外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安排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日趋完善, 强化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
2.2转 变 教 师 教 学 观 念
教师是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指路人,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将大打折扣。 因此,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师要转化传统教学观念,尤其是有些教师存在重视术科训练而轻视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良观念,这种观念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可能还比较普遍。 因此,学校应营造一定的改革氛围,引领教师进行观念转变,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强调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在实验开展过程中使每名学生能认识到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3运 动 生理学实 验 教学的 单 独 授 课
将运动生理学实验授课独立, 是提高实验教学地位的重要体现, 实行独立授课, 可改变实验教学依属于理论课的局面,便于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实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运动生理学实验室的对外开放; 独立授课的派生好处之一就是进行单独的实验考试,这样可引起学生对生理实验的重视,改变其轻实验的思想;此外,还可使实验教学课时得到保证,避免因学时不足而不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保证实验教学的完整和连贯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优 化 实 验 教 学 队伍
首先应选好作为带头雁的实验室主任, 保证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地发展。 其次应选引进优秀硕士或博士进入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教学队伍增添活力,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再次应要求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学校应鼓励理论课教师参加实验教学, 因为理论与实验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不能完全分离。 理论教师应参与实验教学,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尤其是在当前运动生理学“瘦身”的趋势下,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可将重要的实验内容在理论课中进行详细讲解, 而在实验课中对重要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样可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对运动生理学的学习有利。 受实验教学内容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影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也会异军突起, 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会增多、难度会加大,这不但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对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另外,随着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提高, 其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增大,因此,实验教师应对常见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维修能力,保证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等,提出了转化实验教学观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队伍、单独授课、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课程考评方法等思路和建议,希望对高校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3.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篇三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 实验 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时代发展赋予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实验法是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情况,而且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运动生理学实验现状分析
(一)验证性实验所占比重过大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然而,以往的实验课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例如血红蛋白测定,脉搏、血压、肺活量的测定等。设计性实验很少,这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上实验课时,只按照实验指导或老师地安排“照葫芦画瓢”的操作,学习过程中很少动脑筋,有时为了获得与课本理论一样的结论,甚至去编造实验数据。学生对这种简单机械的验证性实验兴趣不大,甚至认为实验课不重要。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綜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运动生理学实验中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率,从而消除学生的依赖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学生对运动生理实验重视不够
由于体育专业的固有特征和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许多高校大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情况,他们对运动生理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不少学生实验前没有预习,实验开始了还不清楚实验目的,结果实验时手忙脚乱,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既不积极讨论,也不向教师请教,而是想当然地盲目进行,有时还出现拼凑编造实验数据和结果,甚至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实验教学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实验设施不够完备
目前,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各高校大都面临着实验设施不足、实验经费紧张的局面。
再加上新设备、新仪器层出不穷,而新型运动生理仪器又大多价格昂贵,使得实验仪器、设备多年也难得更新一次,致使在运动生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能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来开设实验,根本无法跟上教学需要和社会生产发展的步伐。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础性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应用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实验室条件,学生自行设计全部或部分实验方案、自己操作,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并完成实验等过程的实验。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包含着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复杂度、难度远过于验证性实验。如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机体运动性疲劳的测定” 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疲劳:第一,从骨骼肌系统机能判断。运动疲劳时,可引起骨骼肌产生一定的变化,如肌力下降、肌肉变硬等,因此可测试这些指标变化来进行疲劳的测定。第二,从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判断。神经系统是控制和协调身体各种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当运动而导致疲劳时,机体神经系统机能和感觉机能水平降低,使机体各种反射活动能力下降。因此,可以根据运动前后神经系统反射活动变化和感觉机能下降程度来判断疲劳。如当运动疲劳时,膝跳反射阈值升高。第三,从心肺功能判断。当运动导致疲劳时,心肺功能随之变化。如基础心率比平时增加5—10次每分钟;心电图也出现异常变化等。
四、结语
通过在运动生理实验课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调动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精神。使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能把实验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地争取条件,想方设法完成实验。同时,教师面对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促使他们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因此,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丽,郑陆,王明燕.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95一96.
[2]阳洁,刘华钢等. 提高探索性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81—82
[3]刘钧珂.运动生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 (9):81—83
[4]刘昭强,王海洲等.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学研究,2005(3):71—73
[5]王吉会,赵乃勤,李宝银等.创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3): 8-10.
[6]胡德辉,徐小元,朱佐江等.实践教学改革在机能实验学[J].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1,9(1):1-5.
作者简介:
4.创新实验:膈肌的运动教案 篇四
实验课题名称:模拟膈肌的运动 参赛教师:城步二中
陈善龙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一个演示实验。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懂。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扩大和缩小。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1、玻璃罩模拟胸廓
2、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气球模拟肺
4、橡皮膜模拟膈肌 不足之处:
1、带橡胶塞的无底玻璃罩难以找到。
2、玻璃罩是刚性物体,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与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关系。
3、玻璃罩壁很滑,不好固定橡皮膜,易滑落。
4、实验室的Y型玻璃管大而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玻璃罩。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
创新之处:
1、用饮料瓶代替玻璃罩
2、用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代替 Y型玻璃管
3、气球膜代替橡皮膜
改进后的装置:
1、饮料瓶模拟胸廓
2、Y型胶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小气球模拟肺
4、气球膜模拟膈肌 优点:
1、饮料瓶易改装,易固定橡皮膜,而且不会滑落,同时也解决材料难找的问题。
2、输液管容易获取,也容易改装成Y型管,解决了Y型玻璃管与饮料瓶不匹配的问题。
3、整个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四、实验原理
肺富有弹性,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吸入肺,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被呼出,是呼气过程。从而得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器材
饮料瓶一个、大气球一个、小气球两个、小剪刀、细线、输液管一根
六、实验步骤
1、在饮料瓶靠近凹槽的地方将底部剪掉(保持切口平整和光滑,以免刺破气球膜),然后套上气球膜。
2、将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将分叉的两管分别插入气球内,用细线系紧。
3、用剪刀尖端在饮料瓶盖中央钻个小孔,刚好能插入Y型管的另一端,和气球一起塞入瓶内,盖好瓶盖。
七、实验现象及分析
1、向上推气球膜,气球变小。相当于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 变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这时呼气。
2、放松气球膜,气球变大。相当于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3、用手挤瓶壁,气球变小。相当于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前后径(或左右径)变短,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这时呼气。
4、放松,气球变大。相当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前后径(或左右径)变长。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八、自我评价
1、实验现象明显,能直观的表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是因为
胸廓扩大(或缩小)导致吸气(呼气),而不是因为吸气(或呼气)后使胸廓扩大(缩小)。
2、所需实验器材少,易获取,制作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在课后完成。
5.运动生理学重点总结 篇五
第一章 骨骼肌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由神经传到肌肉的结构装置。
3.运动单位:一个X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二、简答题
1.简述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
答:肌细胞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之间的中介过程:
(1)肌膜产生AP(动作电位),由横管传到三联管;(2)肌浆网中Ca2+的释放,使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3)肌质网对Ca2+的再回收,肌肉舒张。
2.简述骨骼肌收缩舒展的分子结构?
答: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骨骼肌舒张机制。3.简述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相互间的区别? 答: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时,肌力小于阻力,长度变长的收缩。(4)超等长收缩——骨骼肌工作时光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
区别: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肌力。缩短收缩对机体主要起加速作用,拉长起减速作用,等长收缩起、、固定姿势作用。
4.简述肌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答:(1)按收缩速度分类:快肌纤维、慢肌纤维(2)按肌纤维的颜色:白肌纤维、红肌纤维 如果结合收缩速度来分:快缩白、快缩红、慢缩红
(3)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慢缩氧化型
形态特点:快肌纤维直径较粗,含较多收缩蛋白,肌浆网也较发达。
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且传导速度较快。
慢肌纤维的毛细血管网较丰富。
慢肌纤维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氧化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
快肌纤维中无氧代谢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生理特征: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易疲劳,不能持久。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
第二章 呼吸
一、名词解释
1.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力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2.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3.肺容量:肺在最大吸气之末所容纳的气体量。4.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二、问答题
1.简述运动时如何进行合理的呼吸?
答:①减小呼吸道阻力,采用以口代鼻,或口鼻并用的方式呼吸;
②提高肺泡通气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或者增加呼吸深度来实现。
③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节奏与技术动作相配合。
2.试述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及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答: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①肺的牵张反射---由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②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③防御性呼吸反射----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①外周化学感受器---存在于劲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劲动脉体(小球)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外的主动脉体。适宜刺激PO2↓、PCO2↑、[H+] ↑。
②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侧表面下0.2毫米的区域。适宜刺激血液中CO2和H+。
第三章 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液渗透压: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2.氧饱和度:血液样品中的氧含量对该样品血液最大氧含量的百分比。3.碱储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
4.氧利用率:每升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二、简答题
1.简述血液的组成。
答:血液是由血浆、水、血浆蛋白、非蛋白氮和其他溶质组成。
2.简述血液的理化特性?
答:(1)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为1.050—1.060,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数量。
(2)粘滞性: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分子摩擦,产生阻力。
(3)酸碱度:正常的PH值为7.35—7.45.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3.简述血液的功能?
答:血液具有的功能:
①运输功能 ②缓冲作用 ③保护和防御功能
4.简述氧离曲线每一段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答:上段——坡度较平坦。
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
中段——坡度较陡。
维持正常时组织氧供。下段——坡度更陡。
维持运动时组织的氧供。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仍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窦性心率:以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的心率(60-100次/分)。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5.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
6.窦性心动徐缓:以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的心率慢于每分钟60次。
二、问答题
1.测定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脉搏——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心率的测量可以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也可以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有利于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有利于控制运动强度。
血压——基础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运动前后血压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并区别其机能反应类型,从而对心血管机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长期体育锻炼的血压变化可判断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是否适应。
第五章 运动中氧的供应与消耗
一、名词解释
1.需氧量: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2.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3.运动后过量氧化:运动后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摄氧水平的耗氧量。
4.有氧工作: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5.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体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
6.乳酸阙: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个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阙。
二、问答题
1.详述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
答:(1)体温升高——运动使体温升高,而运动过后恢复期体温不可能立即下降到安静水平,肌肉的代谢和肌肉温度仍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经一定时间逐渐恢复。体温和肌肉温度与运动后恢复期耗氧量的曲线是同步的。
(2)儿茶酚胺的影响——运动使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运动后恢复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活动加强,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3)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在运动过程中,磷酸肌酸(CP)逐渐减少以至排空,在运动后CP需要再合成。运动后恢复期CP的再合成需要消耗一定氧。
(4)钙离子的作用——运动使肌肉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增加,运动后恢复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浓度需要一定时间。钙离子有刺激线粒体呼吸的作用。由于钙离子的刺激作用使运动后的额外耗氧量增加。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加强细胞膜钠-钾-ATP酶活动的作用。运动后的一定时间内,体内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仍然较高,因而使钠-钾-ATP酶活动加强,消耗一定量的氧。
2.详述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答:肺通气与肺换气机能
血红蛋白含量极其载氧能力
心脏的泵血功能
通气/血流比值
3.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答:关系:最大摄氧量不仅与氧运输系统的机能密切相关,而且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即肌纤维组成及其有氧代谢能力有密切关系。
应用:①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②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③作为制作运动强度的依据
4.乳酸阙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答:(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第六章 物质代谢
一、名词解释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2.吸收:经消化的营养物质透过小肠壁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的过程。3.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4.糖酵解:糖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5.运动性蛋白尿:由于运动引起的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
6.运动性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在显微镜下或用肉眼可见的血尿。
二、简答题
1.糖在体内的储存方式及代谢方式?
答:储存方式:(1)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组织细胞内;
(2)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代谢方式:(1)无氧代谢
(2)有氧代谢
2.肾脏产尿的过程?
答:(1)肾小球的过滤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3.肾脏保持酸碱平衡的机制?
答:(1)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保持血浆中碱储备的恒定。
(2)尿的酸化
(3)铵盐的形成4.影响运动性蛋白尿的因素?
答:(1)运动负荷增加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2)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比赛时的情绪
(3)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
第七章 能量代谢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2.氧热价:食物在人体内氧化的过程中,每消耗1L氧氧化某物质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在同一时间内,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二、简述题
1.简述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定义、特点、及运动项目?
答:(1)磷酸原系统(ATP-CP)
定义:由ATP和CP反应组成的供能系统。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ATP生成很少;
贮量少,最大强度运动持续功能时间6-8秒,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
运动项目:一切高功率运动:冲刺、投掷、跳跃、足球射门
(2)酵解能系统
定义:运动中糖原或葡萄糖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并合成ATP的过程。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ATP 生成有限;
终产物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在运动20-30 秒左右供能速率最大,维持时间2-3分钟。运动项目:400m、800m(3)有氧氧化系统
定义:在氧的参与下,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特点:有氧代谢,供能速度慢;
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
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运动项目:耐力运动
第九章 感觉和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分布在体表和组织内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装置。2.视野: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3.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肉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4.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视觉、听觉、位觉的感受器及其功能?
答:视觉----感受器:晶状体
功能:使人具有敏锐的视力、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立体视觉。
听觉——感受器:螺旋器
功能:
位觉——感受器:前庭迷路、膜半规管
功能:
2.简述牵张反射的特点,举例说明它在运动中意义?
答:特点: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轻微的收缩状态,阻止被拉长。
意义:维持身体姿势,增加肌肉力量,如膝跳反射,所参与反射的中枢范围较狭窄,在腰段脊髓。
第十一章 运动素质的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身体素质: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
2.力量素质:
3.速度素质:指肌肉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动作的能力。4.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5.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6.灵敏素质: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问答题
1.简述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答:(1)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2)肌纤维类型
(3)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4)关节的运动角度(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6)年龄与性别
2.简述力量训练原则。
答:(1)超负荷原则
(2)渐增负荷原则(3)专门性原则
(4)有序性原则
(5)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3.简述速度素质的分类及其生理基础。
答:分类:①反应速度
②动作速度
③位移速度
生理基础:反应速度——反射的复杂程度与中枢延搁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动作速度——快肌纤维%高,动作速度加快
肌肉力量大,动作速度加快
肌肉组织兴奋性高,动作速度加快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高,动作速度加快
第十二章 体育教育与健身的生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运动技能: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二、问答题
1.论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神经特点、动作特征、教学要求。
2.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竞赛与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赛前状态:人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2.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3.真稳定状态:在进行小强度和中等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摄氧量与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
4.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的状态。
5.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
6.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的状态。
二、问答题
1.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2.简述运动过程中出现“极点”的生理学机理。
6.运动生理学(小抄复习二合一) 篇六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科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科学。
2)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3)静息电位: 指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
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产生的可抗布的电位变化。
5)等长收缩:指肌肉长度没有改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
6)等张收缩:肌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
7)内环境: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8)自稳态:由于人体内的多种调节机理,使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
围,以保持动态平衡,称为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或自稳态。
9)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碳酸氢钠),常以每100ml血浆中
碳酸氢钠的含量表示碱贮备量。
10)体液:即人体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11)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12)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3)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
14)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动脉血压)。
15)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16)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血红蛋白)与O2结合的最大量(约19-20m1)称为Hb的氧
容量。
17)基础代谢: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20-25℃在这种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18)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气的容积比。
19)排泄:物质经过血液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0)激素:指由机体某些腺体或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21)前庭机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22)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23)姿势反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已完成各种动
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
24)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问答题:
1、用“离子学说”说明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1)静息时,膜内【K+】>膜外【K+】,膜对K+又有一定的通透性,K+顺着浓度差向
膜外扩散,使膜外正电荷↑,而A-不能通过,膜内正电荷↓,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2)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
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
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
2、试述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1.运动神经冲动→肌膜产生兴奋→肌质网终池释放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消除
原肌球蛋白的抑制作用→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ATP酶活性被激活→ATP分解放能→横桥摆
动→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肌肉收缩2.兴奋后→ Ca2+被送回终池→肌钙蛋白与Ca2+
分离→原肌球蛋白又产生抑制作用→肌肉舒张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机制?
答:由于血液中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缓冲对为
NaHCO3/H2CO3;
如:1.当酸进入血液:
2.当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进入血浆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
OH+ H2O经过这两方面的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就能维持相对恒
定。
4、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每搏输出量(SV): SV↑CO↑(1)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余血↓,SV↑
(2)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心室体积↑,心肌初长度↑,心缩力↑,SV↑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HR↑,CO↑3.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CO↑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答: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的高低。即:SV↑,收缩压↑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
压的高低。即:心率↑,舒张压↑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的高低。即:外周阻力
↑,舒张压↑4.大动脉管的弹性:弹性↓,收缩压↑,舒张压↓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血量↑或容量↓,血压↑
6、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答:
一、窦性心动徐缓 原因: 心迷走神经作用加强心交感神经作用减弱
二、运动性心脏
增大 1.心肌增厚为主:投掷、摔跤和举重等力量性运动项目2.心室腔增大:游泳、长跑
等耐力性运动项目
三、安静时每搏输出量增加
四、心血管调节机能改善主要表现在:1.定
量负荷: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2.最大负荷:运动员的SV和CO均比 一般人大得多
7、胸内负压是怎样形成的?其生理意义如何?
答:原因:胎儿在出生前和出生后胸廓的生长速度快于肺,造成胸廓经常牵引着肺,使肺始
终处于扩张状态,因此,胸内负压的形成是由于肺组织具有回缩力引起的。胸内压=肺内压
(或大气压)-肺回缩力意义:(1)使肺保持扩张状态(2)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8、何谓肺牵张反射?试述其反射过程及意义。
答:1.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2.反射
过程:
(1)吸气→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 迷走N→延髓→ 吸气中枢(-)→ 产生呼气
吸气中枢(+)
(2)呼气→肺回缩→肺牵张感受器(-)→迷走N→延髓→ 吸气中枢(+)→产生吸气
呼气中枢(-)
其意义为: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
9、试述排泄途径及物质 ?
答:(1)肺:CO2、H2O(2)消化道: 胆色素、无机盐(3)皮肤:水、尿素和盐(4)肾
脏:尿素、尿酸、肌酐、水等;
10、试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
答:生理作用
1、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血糖↑常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过量:促进蛋白质的分解2.促进生长、发育3.能提
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可使心搏加快加强,CO↑,外周血管扩张
11、胰岛素有何生理功能?
答:1.对糖代谢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血糖↓
促进糖转变成脂肪等
2.对脂肪代谢:促进体内脂肪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水解3.对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
进入细胞再合成蛋白质,抑制蛋白质分解;
4.促进机体生长(需与GH共同作用时效果才明显)
12、试述椭圆囊、球囊的适宜刺激及作用机制?
答:椭圆囊与球囊
(1)适宜刺激 ①耳石重力作用②直线运动的加减速度变化
(2)作用机制:
头部位置改变→耳石与毛细胞的空间位置改变→牵拉毛细胞(+)→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
→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
丘脑→皮质→产生空间位置及变速的感觉
13、状态反射的生理规律、意义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答:生理规律
头部后仰: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
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 加强,对侧上下肢
伸肌紧张性减弱
意义:1.使身体重心不致超出支撑面,维持身体平衡2.便于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进行
移动举例:(如平衡木、后手翻、空翻、跳马、举重、背越式跳高、前滚翻)
1能量代谢:把伴随物质代谢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它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
2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3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由脑和脊髓组成,内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两大类细胞。
4激素作用的机制:(1)含氮类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①以环磷酸腺苷为第二信使的信息传递系统②以三磷酸肌醇和甘
油二酯为第二信使的信息传递系统(2)类固醇类激素作用原理---基因组效应
5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它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循环功能最终是通过微循环实现的。
6论述题试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答:运动员心脏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形态、结构和机能三个方面:(1)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员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又称离心性肥大。而力量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是心室厚度增加,心腔容积的扩大不明显,称为向心性肥大。(2)在运动员心脏外部形态改变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良好的适应。表现为:心肌纤维直径增粗,肌小节长度增加,毛细血管增多变粗,线粒体增多变大,氧弥散距离缩短,线粒体内的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与活性提高,心肌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改变,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心肌细胞内的特殊分泌颗粒增多,心肌细胞的上述结构重塑,使心肌肥大的同时,其内部的血液供应和能量的产生能与之匹配,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脏的泵血功能。(3)运动员心脏由于其形态、结构方面的良好变化,最终导致其功能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安静时,心跳徐缓有力,心率明显慢于一般人;在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员心脏高度节省化,心率较慢;而在极量负荷运动时,运动员心脏则表现出它所特有的高功能,高贮备。一般人的心力贮备只有20~25升/分,而运动员可达35~40升/分。由于其心泵功能的大贮备量,使得他们在运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获得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由机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结构所体现。如机体的各种屏障结构(皮肤与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以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有抑菌、溶菌与杀菌作用)等。(2)特异性免疫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受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因这种免疫一般仅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预防的疾病,故又称特异性免疫。人们一般概念中的免疫,均指特异性免疫。
补充:简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概念和特征。
4.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固有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适应性免疫。
8酸碱平衡 :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9运动后蛋白尿 : 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
10试论述肾脏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肾脏尿生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虑过压,它涉及三种力量,即: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或者排泄: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滤液的过程,如肌酐、马尿酸以及某些药物的排泄。然而,一般情况下以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过程难以严格区分,因此生理学通常将这两个过程统称为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11酸碱平衡的几个调节机制:人体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等调节功能,维持体液PH的相对恒定。
12简述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
尿蛋白阳性率及尿蛋白量与运动强度、运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运动生理学界常采用这一指标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监控。①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量随之增加。②观察运动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机体适应能力差,则尿蛋白阳性率增高,而且尿蛋白量也增加。③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较其负荷量、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而对同一个体来说,尿蛋白却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
13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1)超负荷原则(2)专门化原则(3)安排练习原则
补充: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有:
(1)超负荷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2)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不一致,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发展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应包括直接用来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全部肌群,并尽可能使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类型、肌肉收缩速度、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以及时间-动作关系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3)安排练习原则力量训练是由多种力量练习组成的,而练习的顺序可以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的要求。在年度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在随后的力量训练期和比赛期力量训练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以提高肌肉力量或者爆发力。
14需氧量: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量。
15摄氧量: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16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是,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17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1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阀,称为通气阈。
19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0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生理功能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
21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22如何认识运动性疲劳?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将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具有较大的“个性”因素。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因此,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进行连续多次的大负荷运动,机体不能在“预定和/或特定”时间、空间里重新建立适应性平衡的、复杂的功能变化过程,但它区别于运动性力竭。23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
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根据恢复过程的阶段性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合理运用积极性休息,避免过早出现疲劳。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充分利用物理、营养和心理手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防止疲劳积累。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积极掌握超量恢复的个性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超量恢复的生理优势,以获得较高的运动能力。
24.试述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①耐力运动消耗脂肪。耐力运动时,脂肪氧化是主要的供能形式。运动时体内脂肪的利用受脂肪水解、脂肪动员、脂肪酸的运输以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脂肪水解酶只有在耐力运动20分钟后才能激活,促进脂肪水解,氧化供能。在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脂肪动员加强,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利于活动肌肉更多地摄取和利用脂肪酸供能。耐力训练不仅加速脂肪酸和磷酸甘油的氧化,同时也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阻碍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②适度运动降低食欲。运动对食欲的影响比较复杂,运动对于有代谢紊乱问题的肥胖人,则有抑制食欲的作用。Durrant等人(1982年)的研究显示,胖人和瘦人进行固定自行车运动后,瘦人增加食物摄取量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而胖人食欲却下降,食物摄取量减少。
③增加基础代谢。几十年的减肥实践发现,单独依靠减少能量摄入而减肥的效果,往往因人体基础代谢率(RMR)的降低而抵消;而体育运动能增加瘦体重,RMR与瘦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瘦体重越大,RMR越高。所以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效果最佳。④抑制脂肪生成。运动可以下调脂肪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脂肪的合成,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脂肪生成加强,若进行运动,则减少脂肪的生成。
25体适能: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6有氧适能: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
28运动处方:健身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29何谓体适能?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体适能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有氧适能、肌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素质。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
30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和原则如何?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第一步进行一般调查和填写PAR-Q筛选问卷;第二步推测有氧适能水平;第三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第四步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或微调;第五步实施运动处方。
7.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篇七
关键词:吉首大学,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它的发展是以实验手段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素质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针对目前吉首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2吉首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运动生理学》是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必开的一门重要的实验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育专业中的许多课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又是重要的应用基础课程,对竞技运动训练、 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吉首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现状
目前,吉首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同其他实验课一样,附属于理论教学。《运动生理学》总学时为80学时,而实验课时只有14学时。这主要是受运动生理实验仪器设备的制约。实验教材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但与现在使用的《运动生理学》教材不太相应。所以表现为实验课内容滞后、单一,实验项目开设不科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的实验较少达不到50%,与教育部本科院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 “综合实验达到80%”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创新性实验。其主要教学模式为: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老师安排一些经典实验,学生按实验指导规定的步骤完成实验操作,最后得到与书本理论一致的“正确”结果。另外,吉首大学运动生理学实验考核指标单一。实验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和完成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课出勤占10%,实验报告占10%,共占期末总成绩的20%。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很多都是应付式的学习,这样不能真正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的理解应用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这既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造成与实际应用相脱节,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运动实践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2.2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队伍状况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吉首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实验室目前授课教师有5人,其中高级实验师有3人,占60%;副教授1人,占20%;讲师1人,占20%; 其中拥有学士学位的有2人,年龄45-50岁;硕士学位的有3人,年龄35-40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每年招生200人左右,由此可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师资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
3吉首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受实验课时、实验仪器、实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我们实际上课的内容只能挑选一些简单、可行的内容进行讲授。而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它的发展是以实验手段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素质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我们在选择实验内容时一定要经过严密的思考,通过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测量和评价运动前后动脉血压这一项实验,可以要学生到运动现场去测量,虽然它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应用这一生理指标具体分析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2严格要求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是整个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老师的要求不太高,学生一直以来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够重视,每次实验学生只是将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器材以及实验步骤照抄一遍,最后写上实验结果就完事了。对于实验中最重要的部分———分析与讨论有的学生一带而过,有的学生干脆只字不提,有的学生甚至不操作实验,抄袭其他同学、敷衍了事。如果要想真正地掌握实验内容,就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因此,我们对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一定严格要求。首先,实验报告要有实验的题目;然后,要写上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在写实验步骤时要严格按照自己的操作过程来写,还要附上实验的结果;最后,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是整个实验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3.3改革实验课程考评方法
由于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是依附于课堂教学,教学学时不多, 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考核是以实验报告的成绩为主,参考实验课的出勤和对实验的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此种方法不能对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案,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制订单独的考核方案,应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操作技能、平时出勤及课堂学习态度。实验报告的撰写占实验总成绩的20%,出勤及课堂学习态度占20%,操作技能占60%。通过对实验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打分,根据各学生的不同表现拉开距离,激励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
4小结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推荐阅读:
运动生理学-笔记06-24
生理学实验课程教案06-19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分子热运动11-25
实验生理学参考论文12-15
药理学实验一08-19
心理学著名实验——视崖08-30
老年护理学实验大纲文档07-30
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06-17
生理学 教案12-03
生理学细胞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