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发展历程

2024-08-12

中国电力发展历程(共14篇)(共14篇)

1.中国电力发展历程 篇一

电力科技查新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论文摘要:介绍了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查新工作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起步阶段、成熟阶段、发展阶段。从查新T作走过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出,从服务范围、报告质量、资源检索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查新业务也由早期的为项目报奖提供检索证明.发展到现在提供电力行业的基金申请、科研立项、项目评估、项目鉴定、项目验收等科技活动的专业奁新报告。,针对查新T作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市场经济对查新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查新工作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及未来查新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科技;查新:现状;发展历程;前景

0引言电力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在国家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实施科学化管理后.由行业科技管理部门授权电力信息机构进行的一项电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它以电力专业信息机构为服务主体.以具备查新资质的电力争业人员.根据查新委托人提出的查新点.以电力文献资源为基础.以检索和信息研究为手段.以检出的现有电力公开文献及相关信息为客观依据,通过逐项分析、对比、判断等方法,对查新点所提出的国内外新颖性进行查证.证明是否有相同、相似、是否有涉及的公开文献报道。是一项具有较强政策性、科学性、技术性的服务工作,对推动电力科技进步和发展.促进电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发展历程围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于1985年开始查新工作.是在电/,J科技义献检索、电/J科技

咨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项新型的科技信息服务.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查新业务也由早期的为项目报奖提供检索证明,发展到现在提供电力行业的基金申请、科研立项、项目评估、项目鉴定、项目验收等科技活动的专业查新报告。查新下作从诞牛到今天历经了3个阶段。1.1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行业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T作投入的增加.科研管理部门为提高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与奖励的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采取了不少措施.原水电部、能源部对成果鉴定作出了许多规定。为了避免科研课题重复、2项和客观正确地判别科研成果的新颖性而没立了联机枪索工作。于1988年原能源部科技司、水利部科教局同时发文.文中要求对每一项科技成果,通过国际联机检索提供证明材料.供科技成果评审时相关评委参考。查新工作的起始阶段.改变了过去科技管理中单纯依靠譬家评议的做法.一方面拓展情报信息的深层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了’馆藏文献资料和国际联机检索手段.为电力科技事业和提高电力科技管理水平服务。1.2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原电力t业部、国家电力公司在查新工作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于1993年原电力工业部以办技358号文批准水利电力信息研究所为部级科技查新检索单位.文中要求利用现有T作条件和手段.面向电力行业开展科技查新检索服务工作.凡申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有关国家级科技奖励项目,需有我们出具的查新报告书。于1998年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教综39号《国家电力公司科技杏新t作管理办法》其明确要求,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查新下作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作用.科技成果鉴定

须出具电力科技信息机构提供的查新报告。查新工作的成熟阶段.为查新单位依法开展查新业务提供了法规保障.对开展查新丁作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使查新工作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3发展阶段跨人21世纪.随着电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和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又对查新工作提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于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布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查新检索工作管理办法》;于2004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布了《电力行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颁布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管理规定》均把查新丁作纳入了科技管理的范畴.凡需要专家评审的电力科技项目,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索查新。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作为电力行业一级雀新机构,迄今为止完成了近5 ooo项委托的查新项目。其中.成果查新2523项、鉴定查新2260项、立项查新186项。课题量总体呈逐年递增态势,由2000年的不足200项上升至2008年的668项.创历史最高。查新J二作已成为国网公司科研部门进行科技成果评价和科研验收中不可或缺少的环节.为国网公司领导的成果评价和决策提供着重要的信息支撑.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没。提高国网公司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企业高新技术中发挥着藿要的作用。查新工作的发展阶段.为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科研立项、项目鉴定、成果评价.提供了文献依据.对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2发展现状从查新工作走过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出.总的来说,发展态势是良好的,查新工作的重要

性,得到了科技管理部门、评审专家、科研人员的广泛认可。随着电力科技奖励制度的不断完善.查新工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文献资源、业务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拥有了具有相关专、Ik背景和查新业务能力的专业队伍:建立了丰富和适用性较强的成果资源。随着电力科技的飞速发展.杏新工作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查新服务呈现广泛化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隶属国家电网公司.查新业务由信息资源中心科技查新处负责.可提供电力行业所有学科的查新服务。服务面扩大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围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力发电T程学会及其下属企业、大专院校及系统外相关单位。面向社会、企业开通了国家电力查新网、查新业务语音咨询电话系统,保障服务质量、畅通服务渠道.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措施。2.2查新报告质量规范化根据国家技术部(2000)544号文件《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的有关精神,我公司在查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查新用户指南》、《查新业务管理办法》、《查新收费标准》、《查新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查新咨询专家管理办法》等。在质量管理方面伞面创新.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T作.建立业务流程控制管理.形成了一个科学、高效、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2.3查新资源检索网络化近年来.我公司全面启动香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立了查新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该系统包括国内外电力行业的多种数据库.除国内部分专业必查数据rg#b.本单位查新资源还包括伞国电力科技成果库、电力查新报告库等多种特色数据库。并与维普、万方数据库系统建立了联系,可多途径枪索国内外文献.率先在查新界实现了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检索手段。3前景展望查新工作是科研管理部门为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权威性。弥补々家评议的不足.建立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上与国外科技情报咨询及决策服务相同。从科技发展水平来看.随着电力科学技术H趋成熟.这项工作将最终与国际信息咨询业与决策服务接轨。从市场化角度看.在企业化改革的形势下.试想如果没科技管理部门的行政规定有多少用户会主动寻求查新服务.所以应明确查新单位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建移巾.场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这项T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3.1 构建查新资源保障体系以专业学科建设为依据.结合查新项目的科研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积极规划和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在文献资源配置上。力求覆盖面广。并提高原文文献的支持率。采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提高查新工作效能。积极推进伞国电力查新报告数据库的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管理。构建行业查新服务网络平台。3.2构建查新质量保障体系查新质量是关系到查新本身存在价值和信誉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科研上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经济利益得失。应进一步加强对查新质量的控制、强化管理。

吸纳有经验、懂专业、科研人员参与查新,形成一支覆盖各号业需求的兼职查新队伍。进~步规范查新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道德标准.形成行业自律.树立品牌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牛存、以品牌促发展,切实有效提升查新服务质量。3.3构建查新协作服务保障体系如果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机构.与行业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的配合,促进查新机构的联合与协作.制定统一规范,加强行业自律.x寸4-i业查新T作的开展无疑具有分重要的意义.成市查新行业协会是提高查新工作质嚣.和协调各查新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特别足存查新T作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有自上而下的管理、监督机制,更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查新市场。4结语随着当前行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查新工作将本着“立足创新.加快发展”的T作目标.在科技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加快网络化查新资源的建设.探索查新t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查新行业的服务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在新的经济体制、技术保障和政策环境下。努力推进电网科技创新走卜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中国电力发展历程 篇二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完善的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掌握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了解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成为电气运行维护人员的必备技能, 下面简要介绍继电保护发展的几个阶段。

2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 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 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2.1 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

20世纪50年代,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 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 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这段时期是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 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公司目前总变、三催变、重整、一常压、一循6kv高压配电间保护均采用此电磁式保护、这种保护虽然运行可靠、但是其保护功能单一、接线复杂、动作不够准确、无法实现监测、故障录波等附加功能、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公司电力系统发展要求。

2.2 晶体管式继电保护。

自20世纪50年代末, 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500k 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运行于葛洲坝500k V线路上, 结束了500k 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

2.3 集成电路继电保护。

从20世纪70年代中, 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 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20世纪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 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2.4 微机继电保护。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 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 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现在我国电力系统新建、改扩建均已采用微机保护。目前我公司在煤带油供气锅炉装置所采用的43台继电保护、新更换完成的二罐区、新污水、二循、老总变、新空分86面高压柜所采用的继电保护就为此保护。这种微机保护装置功能强大、集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与一体化、具有“四遥”功能。动作准确、使电器设备在故障初期即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了损失、使电力系统得到了快速保护。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

3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3.1 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 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8位单CPU结构的微机保护问世, 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到多CPU结构, 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的大模块结构, 性能大大提高, 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微机保护也是从8位CPU, 发展到以工控机核心部分为基础的32位微机保护。

采用32位微机芯片并非只着眼于精度, 因为精度受A/D转换器分辨率的限制, 超过16位时在转换速度和成本方面都是难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32位微机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 很高的工作频率和计算速度, 很大的寻址空间, 丰富的指令系统和较多的输入输出口。CPU的寄存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是32位的, 具有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保护功能和任务转换功能, 并将高速缓存 (Cache) 和浮点数部件都集成在CPU内。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 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 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 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 强大的通信能力, 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 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在计算机保护发展初期, 曾设想过用一台小型计算机作成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当时小型机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 这个设想是不现实的。现在, 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 因此, 用成套工控机作成继电保护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将是微机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装置的优点有:a.具有486PC机的全部功能, 能满足对当前和未来微机保护的各种功能要求。b.尺寸和结构与目前的微机保护装置相似, 工艺精良、防震、防过热、防电磁干扰能力强, 可运行于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 成本可接受。c.采用STD总线或PC总线, 硬件模块化, 对于不同的保护可任意选用不同模块, 配置灵活、容易扩展。我公司目前所采用微机保护就为此种类型保护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 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尚须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3.2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 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 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 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 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 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 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目前, 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 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 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要大量投资, 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 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 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 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 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 还可免除电磁干扰。现在光电流互感器 (OTA) 和光电压互感器 (OTV) 已在研究试验阶段, 将来必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在采用OTA和OTV的情况下, 保护装置应放在距OTA和OTV最近的地方, 亦即应放在被保护设备附近。OTA和OTV的光信号输入到此一体化装置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 一方面用作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 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置, 由此一体化装置执行断路器的操作。

3.3 智能化。

近年来, 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已开始。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 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或难以求解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则可迎刃而解。可以预见, 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 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结束语

建国以来,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4个时代。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 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为:计算机化, 网络化,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摘要:回顾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过程, 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就, 提出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计算机化,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关键词:继电保护,微机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1.

[2]葛耀中.数字计算机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继电器, 1978 (3) .

3.中国竞争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篇三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对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必要性、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广告经营活动中,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1987年9月发布的《价格管理条例》,认定“企业之间或者行业组织商定垄断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有关竞争政策的规定,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初步探索。在这个阶段,竞争政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开始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竞争政策和竞争立法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的竞争政策与立法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6种属于一般所称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包括假冒、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高额有奖销售等;有5种属于垄断行为或称限制竞争行为,包括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制竞争行为、掠夺性定价、搭售及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和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的竞争立法还包括:199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对经营者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了规范;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价格卡特尔、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等价格垄断行为作出了规定;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串通招投标的行为及处罚作出了规定。

除了以上这些法律外,国务院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颁布了不少涉及竞争政策的经济法规。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其中对各种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为及其处罚作出了详细的规定;2001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明确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妨碍公平竞争,阻挠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以及其他各种限制企业竞争的做法”。此外,《电信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对限制竞争行为也做出了规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竞争立法,制止垄断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从1994年开始正式起草《反垄断法》草案,《反垄断法》是中国八届、九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由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负责起草工作。自1994年以来,两个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法律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上报审议。根据十届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国家经贸委承担的《反垄断法》的起草任务也转由商务部承担。

商务部高度重视反垄断立法工作,对《反垄断法》草案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并于2004年3月上报国务院审议。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在加紧审议工作,预计今年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4.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篇四

概述: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1.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1.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1971年成立,前身为Asian Source,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GSOL。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EC21网、Kellysearch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1.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

2004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3.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变。

对于3.0阶段的主要卖家群体正处于从传统外贸业务向跨境电商业务艰难转型期,生产模式由大生产线向柔性制造转变,对代运营和产业链配套服务需求较高。另一方面,3.0阶段的主要平台模式也由C2C、B2C向B2B、M2B模式转变,批发商买家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主要订单。

跨境电商行业可以快速发展到3.0阶段,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得益于中央及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央及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同时,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和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如《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海关总署2014年第56号)、《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3]894号)、《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2]226号)《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1]463号)等多项与跨境电商相关政策的出台,在规范跨境电商行业市场的同时,也让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得到了保障。

其次,在海外市场,B2B在线采购已占据半壁江山。有相关数据指出,在美国,B2B在线交易额达5590亿美元,是B2C交易额的2.5倍。在采购商方面,59%采购商以在线采购为主,27%采购商月平均在线采购5000美元,50%供货商努力让买家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提升利润和竞争力。

第三,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成就了跨境电商3.0阶段的快速到来。2013年,智能手机用户占全球人口22%,首次超过PC比例,智能手机达14亿台。同时,另据公开的统计数据,今年圣诞购物季使用移动端进行购物的用户占比达50%。在美国比价网站PriceGrabber调查中显示,今年感恩节购物季,40%的消费者会在进商场前进行网上比价,50%的消费者表在商场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比价。

5.中国刀具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五

尽管国内刀具行业的数控刀具起步晚,但经过多年的磨练和努力,部分刀具企业已经夯实了基础。这些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产品性能稳定,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是当今中国刀具业的精英代表。

国内刀具企业数量众多,如果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这些企业所处位置都相对较为集中。华南地区以株洲钻石和厦门金鹭为代表,还有遍布东莞的一大批小刀具企业,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添力不少;华东地区则以老牌企业上工领衔,阿诺、嘉兴恒锋、宁波三韩等一批新兴企业近些年发展很快,此外还形成了常州西夏墅、丹阳和浙江温岭刀具产业群;北方地区的刀具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哈量、哈一工领衔,还有如牡丹江工具在内的一批民营企业;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主要企业有汉江工具、陕硬刀具和青海刃量具等;西南地区的成都附近集中了成量、工研所、自贡硬质合金和新兴的如森泰英格、成都千木等众多企业,另外还有贵州的西南工具发展势头也不错;比较而言,中原地区的刀具企业比较少,太原工具、郑州钻石是较有代表性的企业。

而从企业性质来看,这些企业中既有像四大工具厂这样的老牌企业,也有新兴的民营或合资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品特色,这两类企业也基本代表了当下国内刀具企业的水平。

在众多本土企业当中,不论是销售额,还是从产品种类和质量上比较,株洲钻石无疑是龙头老大,其最近几年的发展业界有目共睹,给进口品牌造成很大地冲击。其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元,硬质合金刀片的销售量也达到了3060万片。如今株洲钻石能为客户提供各种硬质合金车削、铣削、镗削、钻削、切断切槽和螺纹铰削加工的数控刀具系列、刀片系列,并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各类切削工具,成为为机械加工行业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刀具产品供应商。

其他工具企业如上工、成量、哈量等也开始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或是重点发展硬质合金刀具,或是并购海外资产形成技术优势。而哈一工、汉江工具等企业则继续坚持专业化方向发展不变,继续扩大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

6.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篇六

很多人对当代诗歌存有偏见,不屑于读当代诗歌,我想,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外,直接的原因是:一、很多人走进诗歌的路都是学古体诗和现代诗,然后,以已建立的诗歌概念来读当代诗歌自然不能同一,便视为垃圾。二、不能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诗歌自身的发展。从四言到五言、七言,从诗到词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的趋势和开拓性,诗歌自身的不断发展是其存在的不断前进的必要条件。

不同于古体诗和现代诗,当代诗歌仍然是后现代性,最突出的是解构主义思潮,在这种思潮下,有意颠覆经典,语言不再凝练,有一点混乱,韵律节奏难以寻觅,甚至荡然无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关系到如何看待当代诗歌,西川在写诗时曾有领悟,“原来写诗完全不象中学课本那样,要说自己心中的话”。更像《沧浪诗话》里所说“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就像现代诗歌冲破格律诗一样,在为失掉的味道而扼脘叹息时,要看到诗歌自身的发展和冲破,鼓励支持引导在审美理念大胆和多样化的发展。

宋诗的贡献就在于有别于唐诗上,当讨论当代诗歌的无力软弱时,应看到对已存在的领域的拓宽了当代优秀诗作无不表现在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上。

当代诗歌就像一个打碎的杯子,四处溢水,但的艺术性、思想性一直保持着坚硬的内核。

当代诗歌已不满足于在个别字上做深刻文章,这不应看成诗歌语言的退化,而是相对与现代诗的一种发展。虽然语言浅显但中体的吁界并没有弱化,也是后现代的`一种追求。从汉赋的华而不实,到宫廷诗的浓装艳抹,扭捏生情。文质之变就是要找到适中点。

当代诗歌不再大喊大叫,极为理性,很少玩弄花样,在虚构生活事件上,不动声色,细细品味,却妙不可言。绘画上的大写意或冰山理论,常涂抹几笔,却画镜幽深,不可学尽,让接受者参与进来共同完成创作。形式上也有自身的特点。刘堪秋总结出的台阶式、三段式、十四行等形式,而不采用仍和形式,无形士之形式,一贯到底,行间语气故意打乱,形式的冲破是突出的特征。

任何喜欢诗歌的在诗歌上想有所成就的人,要立于前沿,引领这一文体不断发展。由于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颠覆,是提直至艺术、思想。而这两项是无法颠覆的。

7.中国壁画发展历程述评 篇七

一、中国传统壁画题材的变迁

中国壁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石窟画就记载了人类早期的活动。它起源于人类对四壁围和空间的艺术改造,题材多为自然主义风格,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自发的认识和最早的生产劳动。其制作者多为官府画师和民间画工,题材集中反映了宗教、历史和神话等社会主流文化。

中国壁画最早是从岩画、洞穴壁画开始的。如《韩非子》以及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都记述了一些有关岩画的资料。据统计,中国的原始岩画群遍布19个省区,一百余个县(旗)。[1]岩画的图像主要用于记事以及早期文字产生的萌芽,它是人类最原始的“石壁文化”。中国南北方各地的岩画,多以猎人、弓箭、动物以及植物形象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谋求生存的目的,其年代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另一些岩画与生殖、巫术等内容有关。这些岩画的产生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建筑的发展,壁画艺术也兴盛起来。从周朝到汉代,殿堂壁画相当发达,《孔子家语》中记载当年孔子参观周代的明堂,见到过壁画“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画出了“各有善恶之状”。这些记录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壁画艺术的全貌,但至少说明周代就有了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壁画,这种艺术形式被统治阶级借以作为宣传、教育工具,起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至战国时,规模更加宏大的壁画开始出现。

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时期。秦汉时期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那些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普遍运用的创作题材。汉代的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宋代之后壁画开始走下坡路,但在部分地区壁画仍有较大发展。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场面宏大,笔意流畅,内容丰富,虽为道教内容,但是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元代戏剧壁画人物神态各异,极为传神。中国的壁画艺术发展到明代,虽与唐宋时期的盛况不能相比,但是明代统治阶级仍然重视利用宗教艺术维持其封建制度,寺观的兴建和佛道经典的刻印仍屡见不鲜。山西地区留存的明代壁画,以数量众多、题材多样、艺术性强著称。北京市法海寺大雄宝殿中保留了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明代壁画。佛教、道教人物交相辉映,别有一番趣味。法海寺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明代壁画的典范。

二、中国近现代壁画发展的特点

中国传统壁画到清代已趋衰落,从事壁画的民间画工的数量和艺术素质也空前低落。辛亥革命以后,因大规模的宫殿、寺观和墓室建筑基本停止,使传统壁画失去了依存的空间。偏远的庙宇虽不乏新绘壁画,但从形式到内容大体上多是旧有壁画的复原和模仿。其中也有少数壁画使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法,如曾在欧洲学习壁画的陆鸿年,1938年为北京西郊普照寺所作的伎乐天壁画,即绘于胶合板上,并涂盖桐油作为保护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壁画开始受到重视。不少美术院校开设了壁画课,还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壁画艺术,1955年赴波兰学习镶嵌壁画的严尚德、朱济是建国后首批出国学习壁画专业的留学生。新建的公共建筑也开始安设壁画,如北京天文馆大厅的天顶壁画(吴作人、艾中信作);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黄永玉作)、《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周令钊作);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民族大团结万岁》(中央美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等。现代壁画的内容范围比传统壁画更为丰富,除了表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题材占主要数量以外,又出现了民族风情、山河壮丽、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等新的题材。

改革开放后,中国壁画有了新的发展。1979年落成的北京国际机场候机楼中的壁画最具代表性。与前述壁画不同的是,这些壁画的位置和幅面纳入了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规划之中。为适应陈设的环境气氛,着重强调作品的装饰性和视觉的愉悦感。壁画艺术的这个转机被称之为“中国壁画的复兴”。短短几年中,各城市的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中出现了不少壁画,题材以风光名胜、花鸟、古代文化及神话传说为主,在形式上都有适度的变形和装饰性的线条、色彩处理,基本上是北京机场壁画风格的延续和发挥。但在壁画的工艺、材料方面有明显进步,除了聚丙烯颜料被广泛使用外,传统的釉上彩绘、刺绣、石板线刻也用于壁画。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外跨文化交流增多,壁画艺术创作进入多元发展格局。不少壁画作品刻意营造欧洲风格,去迎合一些壁画消费者的爱好。20世纪90年代,大型壁画出现,譬如深圳“世界之窗”世界广场壁雕《世界文明》(侯一民、李林琢等作)、大型石雕壁画《中华千秋颂》(袁运甫等作)。这些标志性、纪念性的国家文化设施的巨型壁画作品,与景区内雄伟的历代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气势宏大的世界文化广场。同上个时期的壁画内涵相似,它们从另一个角度集中反映了城市的主流文化。[2]

三、中国壁画兴衰的启示

纵观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文化的繁荣与壁画的发展渊源甚深,有了开放的社会文化才有壁画的繁荣发展。壁画内容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壁画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构成壁画的基本元素是“壁”和“画”。壁画发展到今天,“壁”从最初直观的“墙壁”发展为一切建筑空间及其周围环境;“画”也从传统的手工绘画发展为绘画、雕刻、工艺和现代工业技术相互结合的多种材料和技法,壁画可以称得上是最具时代特征的边缘艺术。[3]

当代壁画已延伸为公共艺术的一种,作为装置于公共环境中供公众欣赏的视觉艺术,它积极地参与了蓬勃发展的当代城市建设事业,成为精神文明领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新时代的壁画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其他门类品种所不可替代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审美走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而以更丰富、朴实的方式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甚至以一种精神消费方式存在。壁画的存在和发展使现实生活渗入了审美因素以及精神性享受。

当前,中国壁画的发展仍是滞后的。中国壁画需要继续兼收并容,坚持本土化个性发展的格局,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不断由自发引向自觉。[2]如何使中国壁画艺术复兴和繁荣,使中国壁画艺术走向世界,是人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恩格斯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政府应更多地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重点做好那些真正对群众产生重大影响和教育意义的壁画作品的统一规划。除了政府的支持,艺术家的创作也应该具有时代风格。

摘要: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考察中国传统壁画的题材变迁和近现代壁画的发展特点可知,文化的兴衰成为影响中国壁画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我们应该重视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因为它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壁画,文化,发展,述评

参考文献

[1]中国壁画[EB/OL](2008-12-30).http://www.pep.com.cn/rjjt/hdyd/zhengwen/ckzl/zhwh/zgbh/qy/200304/t20030415_50456.htm/.

[2]苏自兵.浅谈我国壁画的现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4):220-222.

8.中国近代教会女校发展历程探析 篇八

【关键词】中国近代 教会女校 發展历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武力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华办学的特权,教会女校也由此产生。教会女校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教会女校的初建阶段(1840年~1960年)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了在中国传教、办学校的特权。由于传教士最初在中国的传教结果很不理想,他们便转变传教的策略,在教堂附设教会学校,传播基督教。传教士在街边收容一些穷孩子或者乞丐,教他们识字、读经,其中有一部分是女童,教会女校由此产生。这一时期的教会女校主要集中在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四个开放通商的港口城市和香港,大多由传教士自发创办,经费比较困难,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早期教会女校主要是进行宗教教育,宗教课程所占比重相当大。另外还开设有少量的中国汉语和科技知识,但是极为粗浅,传教士还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会学校一般很少开设英语,因为当时“洋文”很不受欢迎,这一时期教会女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学校没有正式的教师,基本是传教士担当教学任务。教学设备也非常简陋,教具只有粉笔、黑板、教科书。

二、教会女校的初步发展阶段(1860年~19世纪90年代)

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西方列强凭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更多的特权。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教会女校也逐步深入到内地,数量逐步增多,办学程度也不断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招生对象的改变。与早期所招学生全是贫苦儿童不同,很多教会女校不再免费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女入学,而是招收富裕家庭的子女,收取高昂的学费,不少教会学校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贵族学校。

第二,学校教学方针的变化。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教会教育,培养目标由过去专门培养传播福音的“使者”逐渐转向兼而培养世俗社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人才。

第三,教学内容的改进。这一时期教会女校的宗教课程仍占主要地位,但其比重比早期教会女校比例明显下降。教会女校还开设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自然学科课程在教会女校的教学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科目门类日益增多。

第四是师资素质的提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女校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学生志愿赴外国传教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来华的教会教育者不仅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丰富,而且在神学理论和宗教信仰问题上也比早期来华人士开明得多。

三、教会女校的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到19世纪90年代,教会女校的数量急剧增加,程度在不断提高,规格更加齐全,一部分教会女塾逐步发展为教会女子中学。教会女中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毕业生没有升学的机会,教会女中也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员。教会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也呼唤着教会女子大学的建立,这为中国教会大学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女传教士也成为教会女子大学的创办者和主要师资力量。1919年以前,教会总共创办了三所教会女子大学,即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华南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1937年,美国天主教会仿效金陵女子大学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在中国早期教会女子大学里,入学人数少,而且学生中途辍学率很高,教学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在教学内容方面,教会大学区别于教会中、小学之处在于延长和增设了大量的科学和应用课程。在教会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为在中国立足发展,他们逐步做出调适和转变,宗教的功能逐步减少,教育的社会功能在日益加强。

四、教会女校在中国的衰退和终结(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人民收回教育权运动和中国政府的压力下,一部分教会学校被迫向中国有条件地做出了让步。到1930年前后,中国人在教会女校中的教职员占了大多数,大部分教会女校还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在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教育权并未真正被中国政府收回,大部分教会女校的经济大权仍由传教士控制,华人校长也由教会选拔任用,部分学校对中国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并没有完全设置。

抗战时期,教会女校受到战争的冲击,一些学校辗转内迁,图书和教学设备损失惨重,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然而,教会大学女生人数在战时不但没有减少,相反得到了很大发展,女生所占的比例也比战前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肃清外国在华的文化侵略势力,中央教育部决定彻底收回教育主权。1952年完成了收回教育主权的任务,将教会学校全部接办,改为公立。至1953年,对教会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接收工作全面完成,教会女校也被纳入新中国的教育体系,使中国的教育恢复了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优良传统,教会女校由此画上了句号。

教会女校的出现为中国女子提供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打破了长期以来女子教育只限于家庭伦理和家庭知识的限制,科学文化知识开始作为女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得以传授;教会女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带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性质,为中国自办女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71-76.

[2]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M].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89.

[3]谷中玉.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4]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的历史考察[J].现代教育科学,2003(03):13-15,24.

[5]刘丽平.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反思[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9.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 篇九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要追溯到论说文体的发展,狭义的论说类文体,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将议论文体统称为论说文。论说文又可分为“论”与“说”。刘勰认为,“论”体的渊源是先秦诸子的学术论文。刘勰认为,说体文是用言辞说服某人,使其心悦诚服。刘勰将“说”的源头追溯到上古三代大臣向君王进谏论说之辞,并将战国游士的雄辩之辞都纳入“说”体。他认为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西汉邹阳的《上吴王书》等是说体文的代表作。唐宋时期的论体文,如柳宗元的《封建论》,宋代苏洵的《管仲论》、苏轼的《荀卿论》、苏辙的《三国论》等都是论体文中的精品;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曾祺的《文体刍言》。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74年1月5日主持创办了《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他在主持《循环日报》笔政和从事报刊政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其特点为

1、及时论述时政

2、争论内容广泛

3、系统的中心思想。他的政论文体立论鲜明,内容充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和说服力,既继承了古代杰出政论家的优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派政论有很大影响。

政论体的进一步发展是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报刊理论,1896年8月9日,梁启超主持主编了《时务报》,并撰写论说。刊登的主要论说文章有《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他改革和发展了王韬的报刊政论文体,突破了文言文写作,开创了通俗新颖自由的报刊政论新文体“时务文体”特点为:文体解放,文体自由,结构清晰,情感充沛。所谓“时务文体”实质上是论述现实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无产阶级政论家,白话文的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了《新青年》,后来创办《每周评论》,评述时事,发表政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名记者兼报刊评论家邵飘萍,在主持《京报》期间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的美名,不畏强暴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在华敛之的主持下形成“敢言”的风格。指责权贵,讥评地方,毛泽东曾在长沙《大公报》上刊登社论《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等,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胡乔木显示了他写政论的功底,发表多篇社论文章。

以五四远动为分期比较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

1、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运用报刊评论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十月革命、传播马克

思主义;

2、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各类评论形式,杂文、述评等逐渐成为常用的报刊评论文体;

3、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报刊评论开始使用白话文在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主要以广播和电视类的新闻评论节目为主,分两大类型主评型和评述结合型,主评型的代表节目有凤凰卫视的对话式新闻评论《《时事开讲》,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该节目采用了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评论员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家常式新闻评论《锵锵三人行》,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身兼发问和回答双重身份,主持人为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沙龙式新闻评论《实话实说》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观点交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部分节目。沙龙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代表性的节目为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调查式新闻评论节目和以《新闻会客厅》为代表的新闻当事人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另外还有一些具备鲜明的主持人点评风格的述后点评型分为三大类:(1)资讯组合类,以《世界周刊》为典型代表,在这类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锐的点评外,节目新闻信息的特别组合为主持人的点评起到了铺垫作用;(2)民生新闻类,以《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过“说新闻”,一语点醒梦中人;(3)读报类,以《第一时间·马斌读报》、为代表,主持人通过解

读后的总结来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还有新兴的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范围更广,话题更多,言论更加自由。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编写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书中论述了从中国报刊评论的发端与兴起到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革新与趋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曾建雄写的著作《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从古代报纸论起,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中国新闻评论史实及重要的新闻评论作品进行评价,见解独到,富于启发性,有显著的“论”的价值。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规律,先是报刊评论的发展与丰富,评论题材的扩展,评论体裁的丰富,评论比重的增加,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评论时效性的提高,形成了评论独特类型,评论手段的创新,评论影响的扩大,网络言论的出现。每一次创新和进步都对传统的新闻评论进行了抨击,功能上的延伸和内容上的补充。

10.中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程 篇十

建国以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基本上是国家和用人单位自行管理、据实报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覆盖面窄,仅覆盖国有单位职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缺乏制度安排;经费没有稳定保障,普遍存在着企业欠费、机关挂账的现象;国家和单位对职工医疗费用包揽过多,浪费严重;缺乏社会共济,不同单位经济负担畸轻畸重,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等。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公费、劳保医疗制度;199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40多个城市;1998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基本完成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同时,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格局转变、城镇化水平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集体单位扩大到了非公经济组织,从正规就业人员扩大到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制度覆盖范围上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不同就业形式、不同身份劳动者之间的界限。2007年7月,国务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由从业人员扩大到学生、儿童、老人等城镇非从业人员。与此同时,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成效初步显现。

截至2008年9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8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59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8.15亿人。在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医疗保险的受益人群持续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管理目标。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形成以“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结算办法”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调控机制。从改革的实践看,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参保人员的疾病费用负担减轻,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效应明显。三是医疗保障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的作用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中政府、单位(雇主)、个人(家庭)等的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不断加大。比如,为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些省市陆续出台政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企业尽责等办法,解决了相当部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为解决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就业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政府对参保的城乡居民,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的补助,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保证了制度的稳定、可持续。此外,政府对医药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方便了参保患者,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

四是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各地普遍建立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充实了经办管理人员。多数统筹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实时联网结算。随着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启动,劳动保障社区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参保在社区,缴费在银行,就医结算在医院”的管理服务体系。

五是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为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缩短结算周期,对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合理费用及时足额支付,改变了公费劳保医疗长期拖欠医疗机构医疗费问题,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医疗保险通过建立定点管理制度,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今后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医疗保险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医疗保险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研究完善政策。始终坚持基本保障,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经济承受能力,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和保障水平。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在制度安排上,坚持中央定原则,地方定具体政策,既维护了政策框架的基本统一,也兼顾了地方实际;在工作推进上,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注重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相关领域的配套衔接;在医疗服务管理上,不断加

强与定点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医、患、管三方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格局。始终坚持制度创新,认真研究解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始终坚持制度建设与能力建设并重,把能力建设摆在医疗保险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提升医疗保险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加大信息建设的力度,将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11.中国电力发展历程 篇十一

自东汉章帝年间开凿第一口富义盐井以来,在这两千年左右的盐业生产过程中,自贡地区先后开凿了13000多口盐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精湛的凿井、汲卤、煎盐技艺。20世纪60年代,自贡地区遍地井架林立,井灶如群,输卤笕管四通八达,成为城市的一大奇观。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罕见的高产稳产气井——东源井,第一口古盐井——富义盐井以及大公井、小桥井,散落于全市的盐井、井架、灶房、盐垣,自流井古近代顿钻工具群、气卤采输和制盐工具群等,对旅游者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

自贡盐生产的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先后在沿釜溪河、沱江以及各主要交通线上,逐渐产生了许许多多因盐业商贸、货物运输等集散凝聚形成的集镇、古街。仙市镇、牛佛镇、贡井河街、自流井中华路、汇柴口、八店街等古街古镇,记载并见证了自贡那一段兴盛的盐生产历史,也是构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仙市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历史上自贡盐运输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镇内商旅云集,街市扩展,以四街、四栈、五庙、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

盐商富豪打造“川南寨堡之首”

伴随自贡盐的开发和盐业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因盐致富的富商阶层。这些盐商富豪们耗巨资修建自己的住宅大院,目前保存较好的有李庄、王家大院、杨家大院、涵园等。此外,盐商富豪们为了躲避战乱,保护家产,还联合集资修建了三多寨、大安寨、五富寨等城堡山寨,其中三多寨被誉为“川南寨堡之首”。

随着盐业经济的逐步发展,自贡盐场各阶层的人群自然地结成了各自的行帮组织,并先后修建了自己的活动场所——会馆、宫、庙等。昔时自贡会馆如林,尉为壮观,现存的会馆建筑主要有由烧盐工人组成的炎帝会修建的炎帝宫,屠夫行会工人修建的桓侯宫(即张爷庙),陕西籍盐商集资修建的西秦会馆,广东籍盐商修建的南华宫,两湖籍盐商修建的禹王宫,福建籍盐商修建的天后宫等,其中以王爷庙、西秦会馆、桓侯宫保存最好,特别是西秦会馆不仅是古代建筑的珍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盐史文物,被颁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盐业经济的开发,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多元文化的渗透,自贡聚集了大量人口,逐渐形成了自贡特殊的盐饮食文化现象,形成了以自贡盐帮菜饮食风味为代表的“小河帮菜系”。该菜系与以成都风味为代表的“上河帮系”、以重庆风味为代表的“下河帮系”并称为川菜的三大菜系。

12.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篇十二

一、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演进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 国家为配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开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95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 1958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登记条例》。此后, 以户口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制度的实施, 把城市人和农村人分成两个不同的“二元世界”, 使得中国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转移的支持, 导致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开始解冻。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控制。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的要求, 户籍制度的壁垒先从小城镇被打破。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 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 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也在逐步形成。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小城镇, 大战略”的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2007年十七大明确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2010年6月, 李克强副总理发表文章, 阐述调结构促转型的设想及城镇化理论, 明确提出“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 最雄厚的内在潜力在城镇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2012年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标志着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看, 城市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 可分为初期、中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 (1) 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 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 工业生产水平较低。 (2) 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 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 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 (3) 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到90%之间, 社会经济发展渐趋成熟, 城市人口保持平稳。

为了反映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进程和规模, 应用1949—2011年的人口总量指标 (包括总人口和城镇人口) 和城镇化指标 (包括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年增长率) , 数据如表1所示。

分析表1数据, 可以发现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缓慢发展期 (1949至1960年)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 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4%发展到1960年的19.75%, 城镇化率年增加0.46%~1.25%。尽管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 但由于较高的总人口增长率及相对较小的城镇人口基数, 城镇人口呈现出6.08%~9.55%的高年增长率。

第二阶段为停滞发展期 (1961至1975年) 。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十五年间城市化率下降了2.4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绝对数增加缓慢, 甚至一度出现城镇人口数量减少的情况。

第三阶段为平稳发展期 (1976至199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化平稳发展期, 城市化率逐步增长, 从1976年的17.44%到1995年的29.04%, 20年间城市化率增加了11.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持续在2%~5%之间。

第四阶段为快速发展期 (1996至今) 。199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30.48%, 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 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 (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 。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市化率增长显著。从1996年到2011年, 这16年间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22.23%, 年城镇人口增长约3%~6%。在总人口增长1.36亿的前提下, 城镇人口增长了3.39亿。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 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 标志着中国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 中国社会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三、中国城镇化与世界的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从18世纪产业革命开始, 基本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起步较晚, 但从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速度之快、城镇人口增加之多是世界罕见的。为了揭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性, 我们对1950年以来中国和世界城镇化率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 如图1所示。

由图1发现, 世界城镇化率一直以平稳的速度增长, 而中国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以来, 呈现出一个加速发展的态势, 特别是1995年以后, 更加明显。因此, 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1980年, 与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39.4%相比, 中国城镇化水平仅为19.4%, 相差20个百分点。2012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为52.57%, 与世界平均水平52.55%基本相当。数据表明, 1995—2010年, 中国城镇化年增长率为1.43%, 世界城镇化年增长率为0.43%, 此阶段中国对世界城镇化率上升的贡献增加到0.2%, 即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城镇化年增长率仅为0.23%。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全球的突出性, 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城镇化为推进世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显著贡献。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2)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4]刘金石, 黄诚, 刘方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 2013 (8)

13.ICC中国人保财险发展历程一 篇十三

1949年-1952年

1949年-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保险业的恢复时期。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讨论新中国的财政经济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的代表分析了当时保险行业的状况认为应该对保险行业进行统一管理所以建议设立全国性保险公司。

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文请示政务院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9月21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就成立保险公司一事请示中共中央并获得批准。

9月25日至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条例草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草案》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定性为国家金融机构、国营企业。

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宣布成立寻址于北京西交民巷108号。总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景云兼任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旧币600亿。该公司在成立当时吞并了1931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到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内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对外称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1949年至1952年年底期间中国保险发展迅速到1950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有5个区分公司31个分公司从业人员为2263人。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1951年4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颁布财产强制保险等条例的命令》并同时公布的财产、船舶、铁、车辆、轮船旅客意外伤害、铁旅客意外伤害、飞机旅客意外伤害的强制保险条例等法规条例刺激并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了保险业务的发展当年全中国企业、国家机关大部分参加了保险。同时该公司开办了牲畜保险和农作物保险并发展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在再保险方面该公司1950年取消了国内业务分保但国外保险业务与伦敦保险市场保持了分保关系。并与前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保险公司陆续签订了分保合约。

1953年-1977年

1953年-1977年是中国保险业国内业务逐渐全部停办时期。

1953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社会主义改造者认为中国经济大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人民生老病死、财产(国家财产)的损失都由国家财政承担不再需要保险的保障于是停办了包括铁、粮食、地质、邮电、水利和交通等六个系统的强制保险并计划停办所有强制性保险。

1956年中国全面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大部分人

认为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当城市经济中公有制已占主导地位农村也经过“人民公社”运动而实现了“一大二公”之后国家认为“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1956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国内保险业务全面停办人员解散。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国际保险业务受到影响。从1964年4月开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陆续停办了远洋船舶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和进出口罢工损失保险。在再保险方面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分保关系的国家从32个减少到17个。

1978年-1996年

1978年-1996年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业务逐渐恢复并获得高速发展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根据这个论断197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恢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保险业务。到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保险业务全面恢复。

1982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会并批准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该章程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企业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各种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以及再保险等业务。”

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国务院直属局级机构并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脱离中国人民银行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也相应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出后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业务上仍旧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管理、协调、监督和稽核。1987年7月2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藏自治区公司成立。至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中国大陆各省区均设立了分支机构。

此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1993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国内拥有分支机构4000多家职工10多万名代理人员20多万名。所开设的海外机构增加到60多家从业人员800多人形成了以港澳地区为主体以英国、新加坡、美国、、德国、加拿大、中美洲为重点的海外保险络。

14.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篇十四

(一)服务业发展:增长迅猛,但滞后格局未变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在1978-2007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以上。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96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近两个多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加到了2007年的39.2%。每年增加将近0.6个百分点,但近5年来其比重不断下降趋势。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1978年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先是上升再基本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相对较快。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4945万人,而1978年其就业人数只有4890万人,200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1978年的5.1倍,第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参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二产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3倍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巴西)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左右(参见表3)。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固然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制造业较发达且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但服务业各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稳步提升。197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0.1759亿元/万人,2007年则上升到了3.8616亿元/万人,2007年是1978年的21.95倍,年均增长12%(参见表4)。服务业门类众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根据荆林波、李蕊(2008)的研究,在10个服务部门当中,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生产率最高,分别达到59.68506亿元/万人和52.25454亿元/万人,远远超过服务业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行业是教育(3.434531亿元/万人)。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不高。[1]

4.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根据国际通用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一般地认为,传统服务业是指运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并且在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业、餐饮住宿业、修理业、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正在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中介服务、动漫、创意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0%,而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约为20%。

(二)服务业改革:体制束缚坚冰已打破,但还任重而道远

1.服务业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落后于农业和工业领域的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服务业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在当时的体制背景下,我们几乎把现代化的目标单纯地理解为工业化,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目标和最迫切的任务。1978年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但这种改革也是从农业(1978年农村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和工业(1984年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开始的,最后才触及服务业。服务业改革中全面展开则要追溯到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中国改革30年最大特点也是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渐进式”制度变迁。服务业制度变革也是如此。从服务业改革的先后次序来看,是按照逐渐放开服务改革、完善服务市场结构和体系以及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序,遵循了先易后难渐进推进的基本原则进行的。比如,首先是在舆论导向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其次是逐步放宽相关服务行业价格的管制,在一些领域(主要是居民服务领域)较大程度地放松了进入规制,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较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服务品的价格;进而再实施市场结构改革政策,允许其他国有企业或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有经济独家垄断经营的格局;最后实施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民营化或者与外资合资、合作方式,对某些行业的国有服务企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商业零售领域)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引入了不同所有制的竞争主体。这些改革举措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世界服务业方式变革的总趋势也基本吻合,但从30年来的服务业发展实践来看,其实施力度和改革的成效还非常有限,或者说制度变革的能量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2.体制束缚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理应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服务业领域也不例外。尽管改革已经了30年的历程,但中国不少服务业领域垄断色彩十分强烈,一些部门对某些领域过分看重其兼有的属性,如:银行作为调节经济手

段的属性,科教卫体等领域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的属性,文化、传媒等作为意识形态的属性等,导致了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至今仍保留着于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比如,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50%以上,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而且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其结果,服务业的发展远远适应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效率低下,降低了净社会福利,也影响服务企业的经营和机制创新,不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2)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且多头管理。主要表现是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效率不高,行政执法尺度宽严不

一、收费过多。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等2005年对服务业前置审批项目的不完全统计,除涉及国家法律17部、国务院行政法规33部、国务院政策文件20件外,涉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文件106件。各地方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制定的地方性规定就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合。由于修订机制不够有效,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存在着修改不及时、废止退出滞后的问题,成为体制创新的障碍。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存在许多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为企业带来很多困扰。行政执法中广泛存在的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也妨碍了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长期以来把不少服务业当作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内部的事情,没有把它剥离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率。

中国的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职能,但也有一些本可以产业化或市场化的服务业也存于其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各种应用开发性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乃至部分宾馆、招待所等,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公共支出越位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分散了财力,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无力供给。各类事业费供给范围庞杂及财政供养人员负担过重,造成一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越位供给或过度供给的状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应当由公共部门保障的事业,资金供给短缺、保障乏力的问题。国有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理应全力以赴地参与市场竞争。但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很不彻底,不少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安置富余人员等方面的考虑,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非核心业务,如车队、法律事务、后勤、学校、医院等,企业绝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内部消化,制约了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机关及学校、医院等部分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大量服务需求内置,如各政府机关为提供电子政府服务,纷纷设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而其专业化水平和运作效率远低于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公司。

(4)垄断与管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中国在很多服务业领域实行垄断性经营。在中国,很多服务业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中国服务业在入世前对外资有着严格的限制,入世承诺中才逐渐放宽原有的限制,但是国内服务企业与国外服务企业大规模的竞争还没有到来。

(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质量有待提高

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状况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改革开放

3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还有较大逆差,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利用外资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在不断攀升。

1.中国服务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7674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632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8%,高于货物贸易增速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5年的19.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出口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和1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14亿美元和1003亿美元,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7位,进口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地位明显上升(陆燕,2008)。[3]

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2006)把这种挑战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出口规模较小,贸易逆差较大,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其次,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第三,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制定政策、对外谈判缺乏依据,企业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缺少信息,影响了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活动和企业业务的开展。

2.中国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投放在制造业,服务业几乎是空白。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开始逐年增多,在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开始提高,但总体来讲,服务业吸引外资水平仍然较低。不过,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中国利用外资结构和质量呈现出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等一些新特征。2006年,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近6年来首次下降,而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全年工业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3.6%,比上年降低了6.8百分点。2006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了33.5%,增幅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教育、房地产业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都超过50%,分别为93.9%、91.1%、72.3%、65.6%、51.9%。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32.3%,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而且,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前几年主要是房地产业,但近年来,则表现出对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偏好,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减弱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哪个领域开放得较早,哪个领域就发展得较快。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开放度低有关。比如,中国的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服务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服务由国家电信垄断。由此产生这些领域的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率低。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开放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

上一篇: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下一篇: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