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教育

2024-06-27

中国中小学教育(共9篇)(共9篇)

1.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一

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

日前,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该书目的研制历时三年半,研制小组经过大量的资料采集、科学筛选、专家论证、反复修订,终于推出了这份教师阅读书目。该书目共100本,分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专业发展、视野拓展三大类,每一类又细分为“基础”和“推荐”两个级别。

(2016年10月)

一、基础书目篇(30)本

(一)职业认同类(7)本

1、《孔子传》 鲍鹏山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给教师的建议》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孩子们,你们好》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5、《过去的教师》 商友敬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6、《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吴正宪、窦桂梅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专业发展类(15)本

8、《<学记>评注》 高时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9、《毓老师说大学》 爱新觉罗?毓鋆讲述、陈絅整理 上海三联书店2015

10、《陶行知教育名篇选》 陶行知 著/董宝良编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蔡元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2、《教育的目的》【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

13、《什么是教育》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邹进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儿童心理学》【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 商务印书馆

17、《思维与语言》 【苏】列夫·维果茨基著/李维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佳实践》【美】杜富尔、埃克著/聂向荣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1、《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美】科尔伯格著/郭本禹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2、《儿童发展》(美)贝克,吴颖 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视野拓展类(8)本

23、《教师人文读本》增订本(上中下)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4、《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5、《公正》【美】迈克尔·桑德尔著/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

26、《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 中信出版社

27、《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8、《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9、《苏菲的世界》[美] 乔斯坦·贾德,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30、《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著,严维明陈邕译 接力出版社

二、推荐书目篇(70种)

(一)职业认同类(12)本

31、《民国先生》 马建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2、《夏山学校》(英)尼尔著,王克难译 南海出版公司

33、《情境教育的诗篇》 李吉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4、《岁月如歌》 于漪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35、《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于永正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6、《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37、《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 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著,范杰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38、《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 【美】乔纳森·考泽尔著/史亚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9、《致青年教师》 吴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40、《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 【美】吉鲁著,朱红文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1、《给青年诗人的信》 【德】里尔克著/冯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2、《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斯奈德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二)专业发展类(49)本

43、《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4、《有吸收力的心灵》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 中国妇女出版社

45、《华德福教育之道》 【荷】克里斯托夫·维歇特著/魏羽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46、《一生的学习》 【印】克里希那穆提著/张南星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47、《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孟宪承编选/孙培青注释 人民教育出版社

48、《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顾明远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49、《课程的逻辑》 钟启泉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50、《“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叶澜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51、《新教育年度主报告》 新教育研究院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52、《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53、《面向个体的教育》 李希贵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54、《什么是好的教育》 刘铁芳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55、《教育常识》 李政涛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6、《道尔顿教育计划》 【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陈金芳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57、《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商务印书馆

5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59、《幸福与教育》 【美】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60、《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钟印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61、《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2、《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 单中惠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63、《教育人类学》 【德】O·F·博尔诺夫 著/李其龙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4、《布鲁纳教育文化观》 【美】杰罗姆·布鲁纳著/宋文里、黄小鹏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5、《教育哲学》 石中英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6、《动机与人格》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7、《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68、《爱的艺术》 【美】艾里希?弗洛姆著/李健鸣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69、《教育心理学精要:指导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 【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著/雷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0、《多元智能新视野》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1、《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漷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72、《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美】卡美] 萨尔曼·可汗著;刘昱含编;刘婧译 浙江出版社

73、《后现代课程观》 【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著/王红宇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74、《教学与发展》 【苏】赞可夫编/杜殿坤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75、《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76、《教学机智》(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7、《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美】布兰思福特等 编著/程可拉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8、《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9、《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沈毅、崔允漷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0、《教师如何做研究》 郑金洲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81、《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陈桂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2、《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美】R.基思·索耶(R.Keith Sawyer),徐晓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3、《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 鲁洁著 人民出版社,2005

84、《0-8岁儿童纪律教育》 【美】菲尔茨等著/蔡菡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5、《美德的起源》【英】马特·里德利著/吴礼敬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86、《奖励的惩罚》 【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 上海三联书店

87、《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88、《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著/汪颖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89、《全面课堂管理》 【美】琼斯著/方彤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0、《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美】海姆·吉诺特著/冯杨、周呈奇译 海南出版社

91、《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 商务印书馆

(三)视野拓展类(9)本

92、《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 郭斌和,张竹明 译

93、《宽容》 房龙著,胡允桓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4、《老子注译与评价》 陈鼓应译注 中华书局

95、《吾国吾民》 林语堂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96、《全球通史》第7版修订版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8、《文明之光》 吴军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99、《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0、《社会学的想象力》(美)米尔斯著,陈强/ 张永强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二

一、中华文明结构

1. 农耕社会与宗法制度的形成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时间, 以农业生产为主, 以土地为核心。小农经济生产结构单一, 生产者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 多以家庭为中心, 从事生产劳动的多为家庭成员, 人口众多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生产力, 这也就形成了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 而农业生产也限制了中国人在地域间的流动, “父母在, 不远游”, 这对中国人浓厚血缘意识和家庭观念的养成有很大影响。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伦理型文化, 男性长者在家庭、家族之中享有权威。基于家庭, 形成家族、宗族, 进而“家国一体”。在某种意义上, 国家只是扩大了的家庭, 即统治者的“家天下”, 普通民众成了统治者的“子民”, 这也就形成了集权与专制的传统。

2. 儒家与科举制度

儒家自孔孟发端, 经过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而确立其政治化地位。自隋唐时开始, 国家依据科举制度自儒生中选拔人才, 充实士人队伍, 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儒家经过董仲舒和宋明理学的整合与改造建立起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与封建统治有了很好的切合, 形成了独特的儒家式政治文明。中国人崇尚集体的而非个体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体系, 讲求和谐与礼义, 以仁、义、礼、智、信、忠、孝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儒学的发展使得华夏民族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尽管中国人内部方言庞杂、支系众多, 但是儒学对于中国人独特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与维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佛道诸宗教

历史上,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和道教。佛教被认为是最具智慧的宗教, 讲求慈悲与自身修为, 没有暴力性与进攻性, 因此, 也显得温良平和。佛教迎合了失意文人群体“出世”与“独善其身”的需要;某些派系的“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也能够被那些无法接受教育的劳动者接受;“注重来世”则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 对于麻痹百姓起到一定的作用。道教主要起源于春秋时的道家, 注重清修与“无为”、“无欲则刚”、“道法自然”, 崇尚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在此基础上, 又演变出了“轻人事、近自然”的魏晋玄学, 对士大夫阶层的精神、思想、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道家同样注重“出世”, 这也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清高的源头。佛道两家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影响极大, 潜移默化中也成就了中国人隐忍封闭的性格, 注重守成, 但是却缺乏开拓与进取。

4. 独特民族性

华夏民族总体并不排外, 但是讲求严格的夷夏之辩, 即是否采用的是同一种文化模式, 隶属于同一种文明范畴。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多带有文化与阶级的优越感, 以华夏正统或者天朝上国自居, 将周围的部族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但蛮夷一旦采用华夏文明模式, 则不再被视为蛮夷, 而是被接受作为华夏的一部分。民族融合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其显得开放活跃与兼容并蓄。经过历史上多民族的长期激烈冲撞与缓慢融合, 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渐融合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华夏大地维持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山林文明的冲突与平衡。这也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虽遭受异族多次入侵, 却得以发展壮大并延续至今。

二、传统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1. 对教育目的的限定

古代中国是有着极权主义传统的国度, 等级制度森严。由于社会各阶层职业性质、社会地位的不同, 对阶层间的流动有着很大的限制。科举制度的确立, 以政治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保证社会各阶层的人群都可以通过科举被选拔进入仕途, 加入到文官阶层, 参与国家权力的平台, 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礼记·大学》中提及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千百年来成了儒家知识分子遵从的信条, 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理想。中国人读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迷信与追求权力直到今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 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受到政治经济的诸多限制, 古代中国的国家统治无法摆脱基于血缘的宗法制度, 反而需要通过血缘纽带来维系。以反映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内容, 正好适应了社会发展与统治的需要, 以伦理的力量将松散的农业组织管理起来, 有利于民族向心力的形成, 而对受教育者品质修养的注重, 也有助于受教者形成特有的人格气节与国格观念。

传统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 重农轻商, 孔子怒斥“请学稼”的樊迟为小人, 这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轻视技术的基础。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重伦理轻技术, 培养的是社会的管理者、统治的维护者而不是劳动者。而科举制度要求受教育者必须熟读经史子集以应付考试, 以期博取功名;经过宋明理学对儒学的修正, 教育中更加注重考据, 是经院主义的, 而非经世致用的, 相当程度上是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与生产相脱离。这不利于技术的流传与演进, 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社会重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学说, 尤其“礼”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师道尊严在传统教育中极为重要, 这在我国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是, 封建家长制传统也蔓延到了传统教育之中, 学生很少会去质疑, 否则即是大逆不道。这禁锢了中国人学术思想的发展, 很难有更大的突破。教学过程中专制主义也注定了社会中民主传统的缺乏。

3. 对教育形式与过程的影响

古代中国存在两种办学形式———私学与官学。孔子开私学之先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私学弥补了官学不足, 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尤其在乡村出现的私塾等教育形式, 对乡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自唐朝开始勃兴的书院继承了私学传统, 也吸收了官学经验。官学与私学相互弥补, 满足了众多士子们的读书需求。科举制度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前轮考试才能取得下一级考试的资格, 人才选拔近似于金字塔形, 与社会结构类似。此种人才选拔模式较为严格, 科举制度虽有诸多弊端, 但就制度本身而言, 体现了公平。且以中华文明自身的价值标准总体来看, 依据科举制度选拔出的都是优秀的人才。

三、文明转向与教育文化自觉

经过近现代以来几次较大的社会变革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儒家传统被断裂。尤其是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持续千年的人才选拔机制被中断, 政治系统与社会精英的传统联系被割断, 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中国乡村的传统教育更是趋于没落。废除科举后的学制设置先是效仿日美, 后又仿照苏联, 无可避免地与意识形态有了关联。几十年来不顾本土实际, 以他国为参照系, 对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以及基于儒家传统形成的民族认同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传统教育妖魔化、盲目批判乃至全盘否定, 伦理道德等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大加鞭挞。而新时期多种因素的影响也逐渐体现, 当代素质教育出现急功近利倾向, 学校专业设置注重经济利益, 学子迷信与追求权力。教育管理过程虽然引入了科层制, 但是却也渐渐陷入刻板生硬的制度模式与人治的窠臼。教育的病态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社会失范。

费孝通认为,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 所具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社会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着无形但却重要的影响。因此, 文化的变革须是渐进的与改良的, 而非革命的。以政治运动来解决思想文化的问题, 只会造成文化向心力的失去与疏离感的产生。教育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再生者, 文化的发展及演进必然对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同样, 教育的发展也可对文化的演变产生影响。因此, 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基于中国土壤已有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 其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糟粕。全盘沿袭传统文化并不可取, 那样, 只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照搬他人方法同样也不可行, 那样, 只会使本民族本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 教育文化自觉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 汲取精华, 剔除糟粕, 同时对他人的方法进行有选择的借鉴, 以期找出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式, 更好地为提升国民素质服务。

古老的教育传统已经割裂, 但新教育传统却尚未建立。如何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与近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相结合, 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喜所.经济基础与文化变革:中国近现代“反孔”的深度反思.河北学刊, 2010 (1) .

3.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三

美国教育比较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其思想渊源可以远溯到西方启蒙主义中的个人主义与平等主义,更晚近和直接的思想渊源则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另外,美国的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传统(即对知识精英的蔑视)和美国的商业传统也使其更重视创造性和快乐教育。基于此,有些美国教育者认为不应该给小孩子灌输任何东西,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但是,创造的定义是对固有模式的克服与反叛。如果你连固有的模式都没有,你能反叛什么呢?落实在中小学教育上,一个中小学学生在还没有一个常规的情况下能创造什么呢?这种所谓的创造无非是他本性里边的东西的随意和廉价的流露。因此,要让中小学生有厚重的创造性,他们需要先被给予一套固有的模式与系统。

美国的教育理念比较强调学习的愉快。其实,中国古人也强调因势利导。在这些方面,中国中小学教育是有需要改革、需要借鉴美国教育的地方。但美国孩子之所以能这样轻松、快乐,难道仅仅是因为美国的教育理念先进吗?这应该还与美国人因相对富足而生活压力小不无关系。再快乐的教育,念书必然都有痛苦的成分。小孩天性都是想玩的,是不想去念书的。放任自流的话,中小学生很可能不会去学任何东西。为了让他长大后受益,我们不得不逼迫中小学生去学一些东西,其中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有“喂”给学生的东西,也有让学生痛苦的地方。让学生学会该学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该死记硬背的东西还是要死记硬背,关键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是什么。就语文课来讲,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应该是中西传统中最好的东西。我们只有在对传统的东西了解以后,才能有真正的突破与创造。可我们现在中小学课本里的东西是传统文化里最好的东西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中小学课本里的有些空间就被浪费掉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人也许是不满于死记硬背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方法本身。

就近入学会产生哪些弊端

中国的小学和初中已广泛实行就近入学。中国初中实行就近入学的时间还短,其后果可能还不明显。美国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长期以来都实行就近入学。所以,我们不妨从这种方法在美国造成的后果来想一想它可能会在中国造成什么后果。

在美国,像中国小学分管片上学一样,学生上哪个公立学校取决于他家住在哪个学区。这个学区的公立学校的财政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区的家庭所交的与教育有关的税款。其结果是如果一个学区的家庭总体上相对富足,那么这个学区的学校就相对有钱。这些学校在硬件设施、教师质量、师生比例、学生的平均素质等方面,都比较穷的学区有更大的优势。这样,从小学到高中,富裕学区的学生总体上就得到了比穷学区的学生好得多的教育,其在校所学的科目、相对难度与成绩、其在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等都要比穷学区的学生要好。当然,美国大学在选学生时,还常看个人的文章、社会活动、推荐信,等等。但在这些项目上,富裕的学生总体上都可能比穷学生做得好。这样,富裕学区的学生就更有可能上大学,或上好的大学。在美国,上不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通过这套教育系统,上一代收入的差别就转变成下一代的能力差别,而下一代的能力差别会转变成这一代人的收入差别。由于个人能力差别导致其他不平等听起来很正当,尤其是对相信个人奋斗的美国中产阶级和美国保守主义者而言,所以,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看着穷人受穷。但问题是,美国这个名义上平等的、只以个人能力分高下的社会实质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蜕化成以财富划分的世袭的等级社会。这个社会也许比等级社会还糟,因为它自以为是平等的而不思改变。更糟糕的是,在这个实质的等级社会里,富裕家庭的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远离穷人的真空中,缺乏对穷人生活的真实了解和同情,这进一步造成了没什么人来改变这种实质上世袭的贫富差别。

如果笔者对美国就近入学的公共教育系统所造成的结果的认识是正确的话,那么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教训呢?以前中国小学也是就近入学的,中学也有地域限制,但是,以前中国是个经济上相对平等(或准确地说,平等地贫穷)的社会。现在,中国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虽然中国的学校还没有像美国那样依赖于其所在的一个小区的税收,但是住房的商品化和开发商以捆绑好学校来卖房导致了类似的结果。这样,那些好的公立小学变相地成为有钱人孩子的学校。并且,中国还不是成熟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上的社会,这样,有权的人往往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或通过权钱交易帮有钱人的孩子上好学校。这种权钱交易在美国也不是没有,但是其相对完善的制度使得这种交易的程度要轻得多。不管怎样,在中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不完善的民主法治的条件下,中国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很可能带来一些弊端,使社会贫富、权力分化世袭化。

解决这个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我们根据国情逐步加以调整。

考试是选拔人才相对来讲最公平的方法

有人会说:考试不是考查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应该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素质。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经验。现在,美国的大学入学并没有取消考试,学生除了要考试之外,还要证明自己能力全面,并有好的推荐信,证明自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有趣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美国的精英大学只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因为教育机会不平等,所以这些精英大学的学生往往是纯白种的美国精英的后代。在20世纪20年代,犹太人不断渗入到哈佛等精英大学,这是这些大学所不愿见到的。在美国20世纪早期,政界、商界的精英多属于纯白种人,学校招这种出身的学生,这种学生日后在商界或政界有了不俗的成绩,就会对学校有丰厚的回报。这些学校希望限制没有深厚背景的犹太人人学,但他们又不想违背美国平等和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于是,哈佛大学想出了一个很“天才”的办法:打着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旗号,要求学生不但要提交考试成绩,还要在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出色,并得到值得信赖的人的推荐。这样,哈佛大学成功地遏制了犹太学生的增长势头。其他常春藤学校也因此争相效仿,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它们“血脉”的纯净。

但是,犹太人还是想削尖了脑袋钻进哈佛大学等名校。为了适应这种教育改革,他们从中学时就开始准备哈佛等校所要求的各种硬性条件,比如参加“正确”的运动项目。到了50年代之后,犹太人还是成了哈佛这样的名校的主导力量之一。近几十年来,在重视教育方面与犹太人非常类似的、也开始富足起来的东亚人,包括中国人在内,逐渐替代了犹太人,成为美国精英学校迅速上升的少数群体。

一般来讲,美国社会整体比较富裕。即使美国人不上最好的大学,他们

也能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所以他们没有中国人那么大的压力,选择上也能承受多元化。但这是社会因素导致的,并不是教育本身直接造成的。可是,这只意味着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么削尖了脑袋往上爬。虽然可能有程度上的差别,但是现在美国家长,尤其是在大城市里亲身体验到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人,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与“应试教育”下的中国人还是有一比的。从幼儿园教育开始,他们就积极地为孩子作准备,让孩子参加“正确的”即好大学所看重的各类活动,以迎合哈佛、耶鲁等名校的需要。但是,只有中产阶级、甚至是中上产阶级才能真正承受这些负担。这种状况,与上述美国式就近入学的制度一起,导致了好学校总体上被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所占据。

从美国的经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教训呢?第一,美国学生的轻松与多元选择的部分原因并不是强调“应试教育”还是强调素质教育的直接结果,而是美国社会相对富足的经济状况所致。第二,全面考查学生素质听起来很好,但美国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起源是为了变相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试想,如果在中国现有的法治条件下,不用相对明确的考试,而用比较模糊的全面素质考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考查学生素质可能会成为变相考查他们的家庭的权钱背景的工具。

所以,虽然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明显是不完美的方法,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条件下还没有比考试更完美和更公平的方法。用考试来决定学生去什么学校至少能保证相对的公平。考试让向上奋斗成为可能,社会底层的如农民的孩子更有机会通过考试上大学。即使我们想采用美国的办法并能保证权钱不扭曲这套制度,实行这套制度的代价也是很高的。美国每个大学都有庞大的招生部门安排学生来访、阅读学生材料、组织学校的教师参与面试。美国比中国富裕很多,每个学校才有可能承担这个任务,哪怕是表面上的公平性也需要有相对完善的法治作保证。所以,即使把我对美国这套系统的批评放在一边,我们也还不能认为中国有充足的条件来实行这套制度。所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今中国是最公平的选择。

当然,这个说法并不等于说我国当今的考试制度不需要改革。一般来讲,我们考试制度需要改革的是考什么和怎么考。考的东西应尽量是学生应该和需要掌握的,而考试的设计应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尽量不让考试退化成一个与其他知识和能力无关的技能。当然,我们只能尽量做到这一点,而不可能彻底消除上述弊病,因为考试作为一种选拔制度总是有其内在的缺陷的。避免考试弊端的另一个重要的东西是我们要通过一些办法,尽可能保证初级教育的平等。

另外,在考试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有更灵活的措施。我们一直都有特长生加分的制度,这个特长生也可以包括那些极度“偏科”但确实在其所偏科目上有前途的学生。还有,我们的高考是以学生在考试那几天的表现来决定学生几乎是一生的前途,而美国的大学主要参考性考试SAT是有不同的考试时间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更公平的办法:比如高三下学期安排几次考试时间。学生可以考两次或三次,并可以选择去掉一次成绩,以剩下的成绩作为他们报考大学的成绩。当然,这样的成本会很高。但是,高考很重要,因此多些花费也是正当的。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后再来报志愿。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无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以考试为主的制度仍是选拔人才的最好的办法。

另外,有人反对所谓“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基于考试与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无关这种说法,这是在一种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想当然的结果。它不但偏颇,并且还缺乏经验证据。就教育本身而言,经常性的考试不仅是评价、反馈的手段,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在美国已有学者作过一些研究,其结果支持了高分高能的观点。当然,这些研究都有其局限,我们也希望社会学家、认知科学家等能作更多的经验研究。并且,通过高考,我们在考查了学生对某一套确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对学生将来发展至关重要的素质。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恢复高考以来,所考的东西并不都是值得考、值得学的东西,但是考出来的学生还是不错的。我们有时会有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印象,但这也许恰恰是因为我们认定高分会高能,所以偶尔出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人就会给我们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扭曲了我们对分数与能力之间联系的看法。

4.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四

摘要:文献资料法研究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拓展训练的相关教育思想。将拓展训练与古代教育思想结合,丰富了拓展训炼的理论体系。拓展培训利用复杂的自然环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参训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磨炼意志、完善人格、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如今,拓展培训又被称为是“自我突破人格培训”,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97-02

拓展训练从在中国出现发展到现在,其理论体系及相关研究已越来越完善。拓展训练中体现出来的体验式教育思想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使学生在非传统课堂教学的环境中亲身的去学习和感受,得到提高。这样的教育思想早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已有所体现。

一、拓展培训的概念

1.拓展培训的概念。拓展培训源于英文Outwo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拓展培训是体验式培训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培训方式有着很大区别。拓展培训利用复杂的自然环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参训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磨炼意志、完善人格、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论文下载。

2.拓展培训起源。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在二战中,英国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通过观察,人们发现能够逃生回来的海员都意志坚强、求生欲望强烈且协作能力强。经过战争中的经历、思索,德国人库尔特·汉斯创立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及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遇险后的求生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这是拓展培训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法和创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认为,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延续下来并引用到其他领域。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学生、军人、企业职工、国家公务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体能训练发展到人格训练、心理训练、管理训练等。

中国香港于1970年成立了香港外展学校。1995年,户外体验式培训由北京的“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现在的“人众人”教育集团)引入中国。“拓展训练”一词是最早将其引入国内的“人众人”培训机构对其的命名,也是“人众人”的注册商标。

二、拓展培训的应用范围及理论基础

随着拓展培训的不断发展完善,除了作为户外运动的分支,拓展培训还与许多别的学科交叉联系,例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等。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在拓展培训中加以运用发挥,将拓展培训的运用范围大大扩大,从简单的军事生存训练发展到管理培训、教育培训、心理培训等等范围,参训人员也得到增多,涉及各行各业。

提及拓展培训的理论基础,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体验”一般用来表示人们在获取经验和产生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将管理的理论,运用于拓展培训。关于管理学中的“沟通”、计划制订、领导、组织、控制等理论,都在项目中有所体现。

1.作用。拓展培训的作用,在于他与常规教学的不同的情景设置,给参训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拓展培训自然、“险峻”的情景设置,满足了人们的冒险的需求,让参训者可以再安全的前提下去冒险去体验,以从中感悟到各种理论,发掘自身潜能。有学者说:“拓

展训练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从这样的情景可发现自身平时意识不到的缺陷、盲点和潜力,使人强烈的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集体作战的愉快感,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将起着正迁移的作用,使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

2.优点、好处。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拓展培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研究拓展培训,我们发现拓展培训极大的激发了参训者的个人潜能,使人身上最出色的部分得到升华。总结来说,拓展培训有如下好处:(1)有利于帮助参训者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2)有利于培养参训者挑战自我、不畏困难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参训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有利于强化团结协作意识。

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拓展培训的体现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温故知新”、“身体力行”都是儒家一贯的教育主张。“温故知新”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能得到新的体会。也是说回忆过去,能更好的认识现在。“身体力行”是说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在拓展培训中,培训师会不断地诱导参训者去身体力行地完成培训项目。在分享过程中,温故知新的方法也是时刻存在的。培训师不断地引导参训者回顾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简单的、大家熟知的道理进行分析,使参训者得到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得到提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给他一条鱼,不如教授他打渔的方法。同样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钻研,使学生充分领悟知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认为老师应当循循善诱,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于这句话,东汉郑玄的解释比较确切,他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何晏《论语集释》引郑玄注)这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来思考,只有在学生处于想懂却懂不了,想说却说不出的状态时给以诱发引导,这样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这种老师对学生不断诱导,启发其学习的方法在拓展培训中有很大的运用。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对参训者不断启发诱导,让参训者在培训过程中领悟到要学习到的知识。

在教学方式上,孔子多采用对话方式,提倡内省。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对话中,孔子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予子夏,而是用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令子夏自己去体会。《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另一段对话: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并不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弟子们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不对弟子观点进行评说,只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弟子自己去思考。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拓展培训的分享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拓展师在完成项目过程后对参训者进行分享的过程,让每位参训者都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点明培训项目中的知识点,让参训者得到最深刻的知识体验,以达到最好的培训目标。

2.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曾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这句话是说,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知识,会掌握的比较牢固,掌握的牢固,就会积蓄的很深,积蓄的深,就会取之不尽,左右逢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独立的思考。

在拓展培训中,处处体现着要参训者自己学习知识,在项目过程中自己体会到团结协作、勇于面对等素质,通过这种深刻的体会将这些素质转化成参训者的自身素质。

(二)墨家的教育思想

1.墨子的教育思想。《经上》曾经指出:“知、闻、说、亲。”《经说上》有解释说:“知: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这是说,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一是亲知,就是亲身经历得到的知识;二是闻知,就是传授得来的知识;三是说知,就是推论得来的知识。在这三种知识来源之中,“行是知之始”。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在亲知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亲身经历以得到知识,是拓展培训的精华所在。参训者亲身参与到各种培训项目中来,在各种环境和各种条件下不断地经历、体验,以得到关于事物的亲身感受和见解,从中感悟到培训项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2.庄子的教育思想。庄子的思想中表现出了三种认知方法和途径:感知、思辨和体悟。从教育方面来考虑,这说明学生学习知识是逐步发展的。在这一认识途径中,有很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个人思考。

庄子的思想中有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观。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者,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

庄子的这句话,这种效法自然的方法从教育方面来理解可以说学习不是单一的读书,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书房,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对于他们对自然的观察、独立思考,努力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在拓展培训中,正是运用这种效法自然的方法让参训者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各种培训项目,使得参训者在自然环境中感悟到知识和哲理。

四、结束语

拓展训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极高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拓展训练不光注重学生能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更注重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拓展训练思想、方式的体现。将古代教育思想中观点和拓展训练结合,丰富了拓展训练的理论体系,可以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拓展训练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5.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五

中文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与世界的基础教育一样面临挑战。正在改革中的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理清很多问题: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国情与外来信息。如果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的改革,不是迷失方向,就是会出现与预期愿望相反的结果。那么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本文从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之“基础”二字着手,探讨其本质意义及其在教改中的部分体现。

关键词:以人为本、能力体系、会学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应该坚持的“基础”是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学生能力体系基础。

说到中国的基础教育,常有人将其与美国的基础教育做对比,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常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事实真是如此吗?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国内不同类型的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生活采访介绍都提到一类现象: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由此反思我们的高等、基础教育质量,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可以说对于上述“基础”所涵盖的定义,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 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

我们来看这两个体系的差别: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求知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兴趣。

尽管中国的中小学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大多为“陈述性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对此,我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应该坚持的“基础”是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学生能力体系基础。我同时认为正确理解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基础”二字是改革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二、体现“基础”内涵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界人士的努力开拓创新下,中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基础教育经验,严格把握教改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不断地改革和探索,正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下面我从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体现的三个方面内容来正面阐述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在正确理解 “基础”二字的道路上,正在走出的稳健有力步伐。

(一)、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于2003年4月由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改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不再局限于学科课程,开始将目光转向经验课程,倡导对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是值得肯定的。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课改后语文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旨在使学生增强探索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说,这是由之前的“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的了不起的转折。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发、有序的语文课程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模块组织学习正是在共同基础之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尝试。

综上,新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二)、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能力导向),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法自拔。

针对这一条,我同时也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有中小学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造成中美上述不同评价的原因,我认为与两国之间对于招生考试目标导向的不同有一定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国内中学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升学率, 而大学对中学的关注是如何招收到更多的尖子生,二者在思想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的衔接工作有待制度上的完善。而在国外, 大学教育和大学招生模式一直是影响中学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中学和大学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美国高考为例,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 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 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 课程(“AP 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实际上就似美国的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 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 课程数量来决定的。

过去, 在谈到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时,国内更多的是考虑知识体系的衔接, 但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 树立现代人才的培养观念和现代教育质量观念,这其中如何使我国的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是大学和中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家长都应关心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今后要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主要改革内容如下:推动各地积极改革省级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评价是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不断完善,最终提升自我能力),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我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不再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做到了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这是值得肯定并应该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的。

(三)山东杜郎口中学成功改革案例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这一项大改革,更加需要多方面力量(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整合努力,在这一艰巨的改革大潮中,我们看到了很多 不断向前奔腾着的潮涌,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正是这样的弄潮儿。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距山东省茌平县23公里的乡镇初中。98年开始教改以来,一跃成为学校管理、学生综合素养和中考成绩等软性硬性指标稳居地区前列的“先进学校”。杜郎口中学最成功的地方是找准了适合他们改革的最佳切入点,他们选择了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需要和愿望作为这次改革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他们的课堂无讲台,并多了两面黑板,学生几人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小组,这些外在形式的改变本质上是为了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来尊重学生,保护并鼓励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课堂,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自己主动地发现知识、增长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充满快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杜郎口中学并没有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而是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可以说他们真正践行了“基础”教育——让学生“会学”,让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我们钦佩杜郎口人的勇气、智慧和实干精神,任何模式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那些沉淀下来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理念和探索的精神是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强动力!

三、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践真正的“基础”教育改革

回到中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我最后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践真正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如下建议。

(一)、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为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通过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毅力,对事物保持高度敏感的眼光的人。我认为可以尝试升学考试报名社会化,使升学率与学校评价脱钩。这种改革有助于改善学校之间热衷于相互攀比、社会上把考试作为评价学校唯一标准的情况,使学校获得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主动学习,提供由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的充足实践空间。

任何改革都不会立竿见影取得效果,要坚持一段时间,需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础教育改革因其周期较长,更是如此。古今中外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教育改革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只有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改革的愿望,正确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含义,基础教育改革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行下去,取得成效。

最后我以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所做的如下描述作为我论文的结语: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张粼粼.怎样看待今天的基础教育——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J】.中国经济导报.2009-3-28 第A03版

6.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六

在中国的语言发展系统中, “文化”是个复合词, 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行为、精神、制度四个层面, 也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精神文化是狭义的, 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的总和。而在本文中, 文化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两种不同的形态, 对这种区分石亚军先生有深入的解释:“文化知识本身并不就是文化素质, 文化知识是外在的认知形态……文化素质是内在的价值形态, 是将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他人创造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品质、智慧和技能的产物。”

教育和文化关系密切。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教育对象都离不开人。德国的人类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对人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周作宇先生对其加以补充, 提出了人是文化动物。人之所以为人, 就是因为他习得了文化, 教育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个人通过教育来选择、吸收、传播、创造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 个人成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的继承者, 人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 进而成为“万物之灵”。

但纵观当今, 中国教育文化失语现象严重。文化失语即文化的缺失, 主要指对文化知识的过分追捧, 对文化素质的忽略。

二、当代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失语现象

对于新世纪的教育, 众多学者各抒己见, 大多是关于当今教育环境优越、教育科技化、专业划分细密等等, 听上去颇为欣慰, 但同时感到有所不足, 似乎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思来想去, 原来少了点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不同于文化知识, 前者指动态的内在于人的文化属性, 并且只属于个体的“我”, 后者指静态的外在于人的可以传授给无数个“我”。用《庄子》中的话来解释, 文化素质就是“体道”, 是人文知识渗透进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外化出的一个人的素养;文化知识就是“知道”, 是外在于人的材料、工具, 是可以量化的“知道”。

中国教育文化失语从内在方面看, 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自身, “今所以为教者, 皆囿于习而不知有性”。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当今青少年只关注文化知识的吸收, 却不经意间丢失了文化素质的培养, 对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知之甚少。首先在文化背景和文化用语中, 只知道过节放假, 殊不知在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他们看到了春节吃饺子, 却不知道饺子是如何来的, 为何要在春节吃?此类现象数不胜数。

在文化礼仪道德中, 小学生道德教育太抽象少具体, 过度理想化, 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理想与实际脱节, 缺乏坚实的基础, 造成青少年文化素质低下。例如,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 对其提出太高的道德层次要求, 他们就很难理解, 也很难接受。中学生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 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道德教育也处于失语状态。因为文化知识直接和他们的升学挂钩, 每天往脑袋中灌输那些符号化的知识, 对文化素质就忽视了。到了大学当中, 食堂、水房总会看到“请爱惜每一滴水”、“不要大声喧哗”等提醒语, 规定得多么具体。大学、小学的道德教育颠倒了, 小学的抽象教育没有起作用, 到了大学才开始具体实施, 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无我的教育, 使学生仅仅记住了符号化的文字, 对于文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一概不知或知之不多, 真的应该改革和改进了。

三、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有形客体设置失调

学校教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 而作为师生交往活动中介的客体, 有“有形客体”和“无形客体”。有形客体主要指课程、教材, 它对学生深层的文化素质如价值观、理想、信仰等的形成起着导引和催化的作用。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设置却极不合理, 有的学校舍本逐末, 将教育和市场联系起来,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热门专业, 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古代那种“一面求知识的推求, 一面求道术的修养”的教育就一去不复返了。教育的人性价值被工具价值远远地抛在后面。鲁洁教授曾指出,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发展外部物质世界, 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 外语、计算机等实用价值的知识在学校中占据主导乃至独霸地位, 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高考到大学四六级考试, 英语一直是分量十足。历史课也是如此, 历史课基本上是概论课, 学生只是被动者, 缺少主动的体验和感悟。课程的功能与人们的教育期望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是不产生价值判断, 这就是所谓的零功能。古典文学的缺失, 对英语的过分重视, 课程忽视学生的兴趣等等, 是造成学生文化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

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 偏重知识的全面、全体、系统、客观, 忽略了隐含在文字符号之下的深层文化, 包括人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语文仅仅是字、词、句、段、篇的累加, 数学仅仅是数字、公式、定理的集合, 外语则是单词语法和时态的组合等等。这样, 我们就会使学生倾向于把知识看作是客观的事实, 而不是可探究、可分析、可切磋的东西, 从而知识就脱离了人的意义和文化的底蕴, 学生只会更多地去“符合”知识而非“建构”知识。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 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课程的设置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职业训练之外, 更重要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要设置经典人文课程, 让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化当中吸取做人和处世的真谛, 培养其欠缺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学校隐性课程的作用, 借助各种讲座、社团、校园文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素质的陶冶, 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纸质载体的式微和多媒体的兴起

多媒体技术以排山倒海之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但进步背后的代价是掩盖不住的, 要有进步就必须付出代价。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 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新发现的财富源泉, 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多媒体使我们进入了所谓的“图像化时代”, 读电视、读网络、读电脑成为大众的新宠, 而读书却渐渐受到冷落。像近几年风行的《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都是以电视、网络的形式, 将文字处理成大量的图像, 将经典一点点地以通俗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 以阅读图像来阅读文字。对文化的深层感悟成了一幅幅固定的漫画。读图是否能代替读书, 答案是:不能。那是因为, 在很多情况下, 图书带来的是文字之美、文化之美和思考之美, 其意蕴和价值也只能在阅读中得以体现。而且正是这样的著作和图书, 担负着维系和传承民族文化素质和社会人文精神的重任, 尤其是那些经典原著。

面对这种困境, 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让他们体验文化当中最本真的、最原汁原味的东西, 而不是去嚼别人嚼过的馍。对此, 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不妨引来以供我们思索:“中国书没有整理过, 十分难读, 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 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 吃现成饭, 是最没有意思的事, 是最没出息的人才喜欢的。”图像不能超越文字的地位, 它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绝对不能“反客为主”。

3.异质文化在同质交流中的冲突

虽然中西文化具有异质性, 即各有各的思维和交流体系, 但二者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 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同质性。所以中西文化确有一定的交流空间。但在与西方文化交流中, 似乎出现了“漂白化”的现象, 即“黄河水”被“海洋水”冲淡了。反映在教育对象上, 就是受教育者由于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 对西方文化就很容易接受。现在, 什么“跟着感觉走”、“金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咬去吧”这种流行语, 已成为学生当中的口头语甚至是座右铭, 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他们就会搬出这些话语聊以自慰。而对于中国传统的“士为知己者死”、“朝闻道, 夕可死”等理念, 有些人则嗤之以鼻。这样, 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何以得到提升?

认识到西方文化对教育中文化素质培养的冲击, 并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今天要废弃外来文化、拒不吸收外来文化。但也不能全盘接受一切外来文化, 而不分良莠, 对其要有辩证的认识, 要做一个与之平等的对话者, 要有“文化自觉”意识。争取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摘要:文化失语, 即指文化的缺失及对文化素质的忽视。解决好教育中的文化失语问题, 对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对此, 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当代教育,文化失语,文化知识,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石亚军.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周作宇.教育:文化和人的互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4) .

[4]马一浮.书院之名称旨趣及简要办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 (3) .

[5]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2000 (3) .

[6]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7]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 1997 (4) .

7.中国的会展教育在摸索中逐渐成长 篇七

从“2010年上海紧缺10万会展人才”说开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0年,上海将需要约10万名会展人才,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层次人才,现有人才大体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这一消息的发布在会展教育界立刻引起了轰动。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明明介绍:具有系统思维和系统筹划能力的大师级的策划者、经营过上亿美元的金融策划师、公关专家以及很好的项目经理,是目前上海会展业最稀缺的人力资源。由于目前会展经济的繁荣与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会展专才的市场价值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最新薪酬行情显示,在上海等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会展专业人才的月薪可以达到5000元甚至更多。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经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生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学生动手能力差、对行业不够熟悉、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普遍存在,的确由于我国会展教育基础薄弱,目前会展教育在教学模式、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那么,现代会展教育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呢?难道会展教育真得停留在职业技术教育层面就够了吗?一个成功的会展职业经理人又是如何造就的?

会展专业人才需求-供给予盾之所在

从会展人员的业务属性来看,按照其与会展活动的密切程度,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高级运营管理等;会展业辅助性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广告制作等。可以看出,不管其紧密程度如何,都有一定的专业性,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只不过关联度越高,相关的人才获取就越难;相反,众多的支持性人才则很容易从其它领域转换而来,关键是通过培训使其专业化。因此,现代会展教育在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专才”与具有一定理论的“通才”间二者不可偏废。

从另一方面来看,按照会展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由高及低的顺序,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层次结构比例约为1:2:7,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导致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才是人才的市场供给-需求不平衡的内在动因。以上海为例,通常一个大型国际会展至少需要80-90名专业人才,按照上海平均每周举办5.5个展会,估计5年后会展公司需要高级会展人才约2500名,而上海目前获得“高级会展师”的只有50人。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既有创新、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一大批初、中级会展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满足目前会展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以优化会展人才结构,争取达到2:3:5是今后会展教育努力的目标。

虽然高学历不能代表高能力、高素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学习、适应能力更强,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只有不断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展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我国较发达城市的会展从业人员,目前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最高不超过25%,而在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展览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比例达到了71.8%,大专学历为23.5%,会展项目经理的资质是大学学历并具有十年左右的工作经验,相比之下,我国会展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和结构远低于其他现代服务行业的比例。

会展学历教育应该找准各自的定位

庞大的市场需求,激发了全国各地本科、大专院校争办会展专业的热情,自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以来,目前全国已经开办会展专业和开设会展方向的本、专科院校已达到60多家,会展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根据2005教育部对新增专业的批复,全国只有4所学校准许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专业,其它院校则只算是设置了会展方向;从地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会展高等教育领先于全国,明显超出北京、广州等会展中心区域,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教育中心;2005年,全国会展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将达到5000余人。

对于开办会展专业的院校来讲,首先是认清市场需求特征、明确专业定位。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程度,结合教育部关于全国会展专业布局的区域统筹安排,积极鼓励一批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对于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要求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支撑,比如:外语、艺术设计、建筑、饭店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实施差异化策略以避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重叠,特定的专业背景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其次是明确会展教育的阶段性、层次性,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开设会展本科专业,高等教学主要担负着会展高级人才培养、会展科学研究、课程规划设置等任务;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则主要担负着技能操作性的辅助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分工的不同,将决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生实践都各不一样,但总的来说,都应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行业建立紧密的联系。

会展职业培训亟需建立完善的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展职业培训尚不规范,各种形式的会展培训鱼目混珠。然而,根据中国贸促会的调查:100%办展单位都有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需要,77%的高级展览经理希望得到国外著名展览公司高级展览专家的培训,68%的展览经理希望学习国外会展理论和实践知识,70%的展览经理表示最希望参加国内短期培训班。

据悉,2003年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合作引进的注册会展经理认证CEM课程培训在国内最火爆,截止2005年12月底,已有80多家机构近20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76名学员已经喜获证书,成为中国的CEM。根据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建立多种多样的会展培训机制,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会展培训体系是目前所亟需的。

产学研一体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服务于产业战略发展,然而,必须认识到: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企业、科研机构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尽量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企业如果想最终获得真正的人才,也应该为学生实践提供一些机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

8.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八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从先秦到明清近代都以文言意,以意教人。在先秦时期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比较重要,人们出行做事,教育别人都以诗歌来述说,如,《汉书·艺文志》载:“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领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在古代一些我们现代视为文学作品的古代文论则作为人们学习的教材,如,《诗经》。作为统治者则以这些文学作品来教化民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所以《礼记·乐记》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派,他们在认识文艺的社会作用非常的突出,他们的文学作品所吐露出来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这就是说明文艺只是他们的附庸,其重点而是文艺的宣传教化的作用。如,对于君子的个人修养孔子有这样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过从古代文论中可以看到教化都以“德”为先,这也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政治目的一致时时才可以,如《尚书》记载了周公的不少言论,基本的是“敬德”和“保民”两条,《尚书》告诫说:“搞汝德之说,于罚之行”。说的就是“敬德”。德的古字就是从值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要常常努力,不可松懈。我在进行幼儿教育中也很注重幼儿品德的培养,主张以德育为先。人们长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对于学龄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那么这些教育什么最为重要呢?孩子的知识没有掌握好会成为一件不合格产品,技能没有掌握好会成为一件劣质品,如果孩子的品德不行,那将来会是社会的危险品。

9.中国中小学教育 篇九

2014中国民航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徽分局招聘

安庆中公教育

2014中国民航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徽分局招聘

安庆事业单位招聘网为您提供:2014中国民航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徽分局招聘,欢迎加入安庆事业单位QQ群:298967481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庆市及各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汇总及备考专题 职位表

2014年安徽省(含16地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职位表|报名考试

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校课程144课时,2880元 不过退费2480元

勤杂工:1名;

待遇:每月最少休息4天。每天下班较早。待遇面议,五险一金招聘。

要求:身体健康,勤劳肯干。能签定劳动合同。

工作地点:合肥骆岗机场内

招聘方式:现场招聘

招聘时间:4月30日周三

招聘地点: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省政务大厦A区(马鞍山路与太湖路交叉口西北角,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面)

乘车路线:134、138、163、705路东线下行、705路西线下行;902路车到“合家福购物广场” 站下;109、111、133、135、145、146路车到“鱼花池”站下

安庆中公教育地址:安庆市菱湖南路201号(安庆二中大门隔壁)

安庆中公教育热线:0556-5585658、***

详情请登录:http://anqing.offcn.com/

上一篇:中国政府预算改革60年下一篇:《小乌鸦报答妈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