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2024-06-24

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精选13篇)

1.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一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7分)

tǎnyínyūtímàolâxī 绿()低()()回马()礼()勾()清()jūjiāoxuànyájùnshàojiāng()束摔()()染天()()马介()新()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准()谣()赔()防()摸()淮()摇()陪()妨()模()

三、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8分)

()尽脑()雪中()()安()()业()不()待一()千 里()黄一体天()地()深()厚()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6分)

()的话语发扬()()地钻研

()的感情维护()()地歌唱

五、背一背、填一填。(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2、()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3、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想像只用绿色______,不用墨线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_________。

5、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六、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大方:A、对财物不计较、不小气。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C、样式,颜色不俗气。

1、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大方。()

2、这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显得很大方。()

3、玲玲经常借玩具给别人玩,大家都说她是个大方的姑娘。()冒:A、向外透、往上升。B、不顾。C、冒充。

1、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前进。()

2、傍晚,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了炊烟。()

3、购物时防假冒商品。()

七、选词填空。(4分)

脆弱衰弱软弱微弱

1、老班长的身体一边比一天()。

2、借着()的灯光,我看清了他的脸。

3、老班长严厉地说:“你要坚强,不要太()。”

4、嚣张的敌人只会吓倒()无能的人。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2分)

1、奄奄一息的老班长微微地睁开眼睛。(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条提示语来提醒同学们爱护学校的墙壁。(要求:委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对小明说:“我希望你能做个勇敢的孩子。”(转述)。

6、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多年后,俩人在街上不期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

青年对此不可理解,犹太青年说:“我没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②轻视,不愿多看一眼。()

2、请你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举止()感动()开心()寻求()鄙视()

3、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你读得懂吗?

面对一枚硬币,英国青年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而犹太青年是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佩服犹太青年吗?你觉得他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写作(20分)

马上要竟选班干部,请根据情况写一篇发言稿。(500字)

2.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二

关键词: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究,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不要让学生局限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 通过单元迁移教学促进知识的运用和丰富, 满足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思想的要求。

一、迁移教学的概念

学习迁移主要是一种学习到的知识对另外一种知识产生的影响, 在一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另外一类知识里面得到迁移。教学的目的不是记忆和背诵, 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获取上有更多认知技能的活动。而智慧、技能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转移到没有学习到的知识上, 但是知识之间有很多共通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 总结出相关的规则, 不同的知识学习中解决同一类问题, 语言的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 甚至有的题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 只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教师具有迁移能力和迁移意识

“迁移”是学生智慧技能的最好培训途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运用迁移这一规律,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语文教师一直把语文教学看成对字词的理解和作文训练, 没有意识到迁移教学的重要性, 其实语文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多学科课程, 很多学科的基础都是语文。比如, 数学应用题的基础是语文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历史学科要依靠语文的知识迁移, 尤其在问答题中这样的体现更加明显, 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答案, 有的学生知道答案, 但是无法用语言清晰明确地呈现给教师, 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如果学生具备迁移学习能力, 在学习上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效能才能更大发挥, 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的迁移意识对学生的迁移意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不具有迁移能力, 就不能培养具有迁移能力的学生。

三、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发挥

1.教师明确迁移教学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迁移方向有把握, 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或简化, 或挖掘, 寻找学生能够适应的方法;并且把这些目标结合教学教材目标加以研究, 明确整个单元知识点的训练目标, 并且在整个知识网络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教师对教学的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 在头脑中要有一棵纵向贯穿的“知识树”, 并且在每一个树枝上进行横向知识迁移讲解,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词语“奇迹”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延伸幸运、意外、偶尔和奇迹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一个词语的运用方法, 了解到其相关词语的运用方法。教师在课前应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 带领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深入的分析学习过程中, 要为学生的再学习、再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重组的学习体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为当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时候, 他们就会主动思考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并且能够想到和自己认识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因此,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阶段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阱, 学生记忆到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灵活运用,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这才是所谓“鱼”和“渔”的辩证关系。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 在学习中有目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地进行知识学习对比, 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 提高

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 最好把现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的迁移不是凌乱地学习知识点, 而要形成系统化以及结构化, 并且有效地融入知识网络中。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典型的案例带领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 对待相同的知识和相同的学法, 进行有效的迁移, 总结新的学习方法, 由学习到领悟, 用中学新。

3.学生语言本质探索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篇幅, 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简洁的主旨表现其本质内容, 所以学生要通过繁复的文字描写了解其背后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这也是五年级学生该有的理解力和分析力, 真正地学习是抓住重点, 让书越读越薄。例如, 在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小桥流水人家》, 主要是描写自然朝起夕落的生活, 平和安静的太平生活。这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关系, 所以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少, 所以对这种场景的感触不深, 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联系新的形势下没有灵活地运用, 这些知识就不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新情境中知识的灵活应用, 并且能够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 完成知识的迁移, 学习的知识才能做到有意义。学生在传统教学中, 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 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能够让知识当堂得以运用, 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涉及应用。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 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过或者学过, 关键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 知识学习不是目的, 转化为技能才是教学开展的根本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迁移。以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作为案例, 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写一处景物”, 那么, 教师就可以结合两项教学内容,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让阅读教学和写作过程相结合, 在教学中让读和写有机地结合, 教学指导中要结合运用读和写的原则, 并且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的景物描写文章, 借鉴其中能够运用的语句和写作方法, 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都要学习。在短时间内, 学生的作文学习水平不能马上提升, 因为作文是积累学习的过程, 要在循序渐进中得以发展和提升, 但是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范国强.试论小学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 2014 (29) :3-5

3.二年级语文数学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篇三

半期考试结束了,现对半期考试的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卷面分析

我班平均分50.79,及格21人,80分以上3人,不及格24人,考得差。生字、拼音的训练测试14分,占14%,学生得分率达65%左右;词语、句子训练占44分,对词语句子的把握不算好,失分率很高,得分率仅有60%左右;标点符号5分,得分率仅有10%左右,基本没有得分;原文填空10分,得分率也只有55%左右;短文分析12分,更是难,学生得分率只有40%;说话15分,得分率只有30%左右,学生不敢写,不会写。

命题涵盖字、词、句、篇,侧重的检测为词语、句子。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是狠抓字词教学,不断深入句子训练,整体提高学生水平。

试卷在印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第一题拼音的声调符号就错了。

二、改进措施

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加强生字、词、句型的训练;

注重学生写话的提高,利用早上、下午加强课文朗读训练,加强学生作业的检查力度。

宽小:严易樟

4.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四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两题。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A(娴雅文静、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B(滋润、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子。(2分)广袤()点zhuì().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2分)A:________B: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B、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C、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名著阅读(共6分)1)儒勒•凡尔纳是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来提供能源。

4、综合性学习(共3分)《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获颇丰,请你写出搜集到的表现春天的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8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3)《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6)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 第1页(共4页)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共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马之千里者。执策而临之。..

B.策之不以其道。道狭草木长。..

C.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异二者之为。..

D.食之不能尽其材。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从文中选句填空,选句中要包含例句中加点的词,且两词用法不能相同

(1分)

例句: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8分)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1、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___(2分)

12、选文条理清晰,第(3)段说明的内容是:(2分)

1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14、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4分)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

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5、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 乙]

16、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每空填一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 → □□□ → □□□ →说谜语

17、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18、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文中

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5分)

19、“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三、作文(40+3分)(任选其一)

1、我读懂了

2、人生于世,需要关注自我,但绝不能只有“自我”,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人,只有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充分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活与成长。请以 “走出自我小天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可以叙述故事,发表见解,抒发感受,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所给话题范围之内;

5.九年级半期考试分析总结 篇五

本次数学考试总分150分,其中及格的人数为

,优生人数为10人,差生人数为

。比起第一次月考,总的成绩当然好得多。但是,这成绩其实一样的很不令人满意。一是这些题在考试之前很多就已经讲了,题的类型在教学中讲得不少,也教了一些方法,对重难点也说得较为清楚,明白。可是学生除成绩好点的外,还是有十来个学生在60分以下。差生相当的多,差生率高。究其原因,在教学中主要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1、学生上课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出现走神和玩东西的现象。说明课前准备不充分,调动积极性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后期如何让课上得生动是我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督促学生作业方面还不够。虽说每天规定了学生必须交作业。对学生中抄作业的现象实行严打,但还是有学生抄的现象。由于他们做作业方面没得到锻炼,所以学生考试中很简单的题目还是做不来。

3、训练题目过少。由于初三学生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每次的作业量不多,训练的题量过少,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没能得到强化,过一段时间就忘了。这也是虽说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但学生仍然考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4、学生基础极差。通过平时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相当的学生基础极差。一些很简单的计算都存在问题。有理数的加减法,甚至乘法口诀还有学生也记不住。

5、学生自觉性、主动性极差,没能跟老师好好配合。这是学生学习情况不好的根本原因。

针对以上情况,后期将计划:

1、尽可能的找学生个别谈心,因材施教,让尖子生尖起来,差生变得不太差或不差,中等生多一点。

2、找时间补一下学生原来的基础。目前我晚自习就在复习以前学生学的知识,并稍加训练。这样,学生在新课结束时基本上就能把有的基础补起来。

3、找时间对学生进行题目的强化训练。以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熟练的应用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

5、注意教学的进度。在下周将九

6.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六

一、拎读文章标题———从“题眼”中把握文章的“灵魂”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章的眼睛。任何一篇文章的标题, 只要你去研读, 都会发现里面的妙趣很多。因而, 如果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课文标题教学处理好, 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月光启蒙》一课, “启蒙”是这篇课文的题眼, 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学中, 抓住“启蒙”这个切入点, 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和中心。剖析启蒙, 我们发现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从表象看, 母亲是通过为“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 给“我”以启蒙;更深层次的, 可理解为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 启发了“我”的想象, 使“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母亲的歌谣声中, “我”享受着月夜的宁静与清幽, 感受着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母亲通过歌谣不仅传递了她对“我”的爱, 同时把她对故乡、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这就是“爱”的启蒙———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拎读关键词句———从“血肉”中支起文章的“骨架”

文章的关键词句犹如文章的“骨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贯彻“整体把握”的理念, 揣摩作者用意, 抓住关键词句, 以最简约的形式来取得“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效果。

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 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 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些“牵一句而动全篇”的连接点, 整篇课文的细目也都被拎起来了。文章的中心句往往有窥视中心、统帅全文的艺术功用。它可以使文章的外部结构交织缝合、内部意义脉络贯通。研读时抓住这些中心句, 自然有助于辐散沟通, 把握意旨, 理解主题。

三、拎读行文线索———从作者思路中摸清文章的“经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看整篇课文, 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 这条路,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可见, 不管哪类课文, 都有脉络可循, 这脉络就是文章的主线。教学中, 只有引领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白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 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主线, 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把茉莉花贯穿在全文中, 茉莉花便成了这篇文章最清楚的线索。教学中可以采用“串珠”的方式, 先引导学生发现文首与文末的关系, 让学生清楚本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茉莉花, 然后围绕文章的写作线索适机提问:“文中除了开头和结尾提到茉莉花, 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也写到茉莉花?”针对统领全篇的提问, 学生很快地就能找出第9节中作者按照爸爸的叮嘱给妈妈带了一束茉莉花。接着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品味文章中流露出的爸爸妈妈茉莉般的温情与淡淡的爱。

四、拎读情境语言———从潜心涵泳中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词一句总关情。”作者的动情点, 也就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 情与景的焊接点, 同时也是意境的落脚点。五年级语文教材中不乏大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 细细品味, 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的清新隽永, 有的扣人心弦, 有的发人深思。教学时, 锁定这些地方引发开来, 会使得教学内涵更加丰富, 文本的价值走向也更优化。

如《望月》一课, 把月亮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 是一首首动情的诗, 是天的眼睛。对于“一幅美丽的画”重在引导学生诵读、欣赏、背诵, 让学生陶醉在这美丽的图画中;对于“一首首动情的诗”, 让学生用动情的诵读来表达出诗人的不同感情;对于“天的眼睛”可以这样教学:文中的小外甥也很会幻想, 他把月亮想成什么?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画出描写小外甥想象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把小外甥想象的语句连起来读:“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它喜欢看我们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学生读着这诗化的语言, 会得到情和理的享受。

五、拎读思想———从感悟隐点中挖掘文本的深度内涵

从作者行文谋篇的实际用意来说, 隐点往往是文中看似平常却是作者苦心经营的地方。

在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中, 有四篇关于残疾人励志的故事: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她不分昼夜, 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双目失明的阿炳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 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要用动人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 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司马迁惨遭“酷刑”, 却在痛不欲生的情形下发愤写完《史记》;三保太监郑和七次率领船队出洋, 历经千辛万苦, 前后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7.七年级上册历史半期考试题 篇七

1、你喜欢恐龙吗?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的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周口店 D、云南省

2、小明参观某个原始居民博物馆后带回一张照片,如右图,小明去的地方是( )

3、“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为了治理洪水泛滥日,夜操劳思考,在外过了十三年,路过家门口都不敢进去;这是指的( )

A、尧 B、舜 C、禹 D、汤

4、商朝在历史上称殷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盘庚迁都于殷 D、殷字吉利

5、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 )制产生的。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烽火戏诸侯” 演绎的周朝( )皇帝的事迹。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7、蒲松龄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主要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争霸 B、晋国争霸 C、越国争霸 D、楚国争霸

8、助齐桓公成就首霸的功臣是( )

A、孙武 B、管仲 C、鲍叔牙 D、伍子胥

9、西周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771年 B、公元前1046年C、公元771年 D、公元1046年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秦朝

1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他们( )

A、使用旧石器 B、采集和渔猎 C、吃上了熟食 D、制作陶器

12、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因为( )

A、这里发现了我国最早原始人类化石 B、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在这里居住过 D、这里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

13、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标志是( )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耕牛的推广 B、纷纷进行变法

C、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14、商鞅变法中能体现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工 D、推行县制

15、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主持修这一工程的诸侯国是( )

A、楚国 B、郑国 C、蜀国 D、秦国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7、秦朝建立的时间( )

A、公元前2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221 D、公元230

18、下列属于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制度上的措施是( )

A、统一货币和文字 B、实行县制 C、统一车轨 D、称皇帝

19、统一文字后把( )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来为了便于书写,( )又开始流行起来。

A、小篆、行书 B、小篆、隶书 C、楷书、隶书 D、隶书、小篆

20、秦始皇在文化领域的暴政是( )。

A、焚书坑儒 B、焚书 C、坑儒 D、增派赋税

2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项刘起义 C、烽火戏诸侯 D、吴越争霸

22、司马迁说:“陈胜虽死,其所置谴候王将相竟相亡秦,由涉首事也”后来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 )

A、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赵高

23、秦汉时期某位历史人物认为“万物统一于上天,国家要统一于皇帝”这个人有可能是( )

A、李斯 B、董仲舒 C、陈胜 D、主父偃

24、张骞通西域后,从中原传入西域的是( )

丝织技术 铸铁技 术制瓷技术 ④ 凿井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下右图印章的说明了( )

二、列举题(请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规定的答题框内)(20分)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远古居民的头部复原图?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3分)

2、材料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8.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八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高2015届语文备课组

审题:游俊松 王正可

请用2B铅笔将1—10题、(高二语文答案)D.又是一年秋意浓,九寨沟的枫叶正当红,许多旅行社纷纷推出了到九寨沟赏红叶的旅游项目,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阅时代”

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人类原本是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

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

“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例证。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也可用非文字符号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

有人说,读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用图表达就没有这样的魅力。须知,唐诗的魅力在于语言,而不是字符。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文学上图与影像无法取代语言,但与语言结合后并非不能取代文字。

“阅时代”理念必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这是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对未来投票表决。未来不由我们决定,当看到青少年和儿童强烈地倾向于阅图时,未来实际上已被确定:无论出版人多么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情感无助于赢得未来,只会有害于判断未来。

5.下列关于“阅时代”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阅时代”是相对于“读时代”而言的,是随着现代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B.“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因为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C.“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D.“阅时代”理念深深刺激了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为了未来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人虽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

6.下列关于“阅图”与“读文”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高二语文答案)A. “阅图”时,人是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文”时,人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B.与“读文”相比,“阅图”时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比较轻松,而且“阅图”更容易被记忆,人们会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C.“读文”不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因为受者在解码中可能会添加自己的东西。而“阅图”却不会如此。

D.面对“读文”和“阅图”,儿童和青少年都比较喜欢“阅图”,因为“读文”是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技能,“阅图”是人类的天性。7.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现代技术使“阅影像”可间断和接续,克服了音像传播中的缺陷,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收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

B.授者通过文字字符能提供间接的信息,让受者产生联想;而图像能提供直接的、确定的信息,但会影响受者的想象力。

C.虽然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表达抽象思维时会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

D.语言、字符和图像的功能不尽相同,虽然文学上图像不能取代语言,但图像和语言结合后可以取代文字,因为图像和语言都可以创造文学意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高二语文答案)③

①【注】①李贺,字长吉,卒时年仅27岁。②欻(xū):忽然。③嘒(huì)管:形容管钥之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 .B.能苦吟疾书 .C.恒从小奚奴 .

备:完备 疾:快速 从:跟从

D.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

止:制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D.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因人之力而敝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勤于写诗。外出时,常常背一古破锦囊,有了心得体会,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然后就弃置不再去看那些作品,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作者对李贺一生遭遇的同情和悲愤。其中隐约曲折地表达李商隐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与慨叹。

(高二语文答案)答: △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答: △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2)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3)△,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4)△,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5)△,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6)△,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7)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

悬 崖(日)广津和郎

这是去年的事。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于是和母亲一起租了一个房间,过着自炊生活。我在距医院300米远的地方租了间安静的房间,只有三餐到父母那边去吃。

这市镇是名古屋附近的人避暑避寒的度假区,但不像东京附近的海岸那样华美,显得质朴平和,我很喜欢。我当时身体不好,并不觉得什么地方特别不适,只是非常虚弱,容易疲倦。医院病人在海风吹拂下,多半肤色黝黑,我苍白的脸色显得特别醒目,看起来我比他们更像病人。

一天午后,我从岬角俯视师崎港良久,小港中渔船云集。天气晴朗,海面闪耀着明亮的碧蓝,回映初秋的阳光。我认出了曲折的海岸线和大海的色调,以及海岸线边小小的家屋和家屋后面的绿色丘陵,还看到倾注在这一切之上的阳光,更在这一切之中看出一种难以言述的和谐。我真想画一幅很久没画的图画,便在心中构思起鸟瞰图。

我看见一个人从相距五六百米的医院走廊走到海岸的沙丘上,我立刻知道那是我父亲。父亲站在岸上,一面手挡额前,炫目的阳光直射双眼,一面望着这边。我以童稚的喜悦遥望着父亲的行动。父亲伫立一会儿,挥了挥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我也挥手回应父亲,然后走下丘陵,沿着海岸回去。

突然看见一块巨石滚落在路边,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看。这时,父亲突然从我背后发出声音。我起身拂去手上沙子,回过头来,父亲快步走到我身边。

“喂,有什么事吗?”父亲疾步走来,喘着气,很担心地问。“没有。”我被父亲的问话讶异得睁大了眼睛。

“那就好……刚才我很担心,生怕你站在悬崖上,晕眩掉下来……你本来就常常会发晕……” 呵,刚才父亲从医院前的海岸向我挥手,原来是为了这个。我笑着说:“不要紧,我站立的地方距悬崖边还有6尺远呢!”

“真的?从医院那边看去,你仿佛就站在崖边上……以为你已经从那里下来,想不到却蹲在这里,我想你一定又发晕了……”

(高二语文答案)父亲和我相视而笑,然后一道向医院行去。

(高二语文答案)答: △

18.小说的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

六、(10分)

19.“言外之意”指话语里暗含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划线句的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4分)

(1)传达室门口放着一只很雅致的花盆,司机小牛绕着花盆走了一圈,瞅着门卫张大爷问:“张大爷,这花盆挺好看的,放在这儿可惜了啊?”张大爷面无表情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

张大爷的言外之意是: △

(2)司机小牛经常把轿车停在单位大门外,张大爷不放心,终于忍不住问小牛:“小牛啊,把车停在这儿,不怕调皮的小孩子砸烂了玻璃、划坏了车子?”小牛不屑道:“张大爷,这是公家的东西!”

小牛的言外之意是: △

20.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总字数在20—30之间。(6分)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自拟题目,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9.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九

解释学作为一门西方显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它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关注的核心是文本的诠释, 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有着一致的指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是“ 理解”,以原文的意义、作者的心境、读者的解读这三者的关系为主线, 就意义问题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区分“ 说和听”“ 写和读”两种模式,辨析理解原文意义和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1]。 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视角阐述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的技术路径。

一、 对话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丰富信息

为了理解文本,一个人必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向它提问,并让自己接受它的提问,从而探知表面言辞背后的意思[2]。

1.初次阅读后感知到的整体信息

文本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是宏观理解阅读,即对文章整体形式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我们把前者称为文章的结构性阅读, 后者称为文章的信息性阅读。 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一篇文章的第一次阅读都是以文章的信息性阅读为主, 这种阅读侧重于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师解读文本教材也往往是从这一步开始,首先了解文本“ 写了什么”。

以《 水》 为例,教师初读后就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缺水的村子,全村老小在雨中洗澡很痛快, 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 我们”很舒服。 这些是最浅表的阅读感知。

2.局部语言文字传递的零碎信息

西方解释学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醒我们:“ 我们试图要理解的是符号所指的东西 ———意思或思想。 ”“ 话语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指向某个确定意义的符号;相反,一个人必须学会倾听除了它们之外它们所带来的一切。 ”[3]文本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作者的思想和接受者( 读者) 的中介。 再次面对文本,教师要做的是对文章潜在信息进行推论。 而要理解这些,则要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揣摩文字传递的信息。

( 1) 平常表达传递的信息。 文本中某些司空见惯的表达很容易被读者忽略, 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表达背后其实有着作者的隐藏信息。 如《 水》 的第一自然段, 几个带数量词的短语就值得咀嚼:“ 十公里之外”———路太远了;“ 一处很小的泉眼”———泉太小了;“ 一个小时”———人太多了;“ 挑上一担”———水太少了……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 就需要提炼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2) 陌生表达传递的信息。 解释是对陌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 所以当文本中出现一些基于作者独特体验的文字表达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用学生熟悉的言语范式去表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陌生意义所表达的东西。 如《 水》 中有一句比喻句:“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跟前。 ”把人比作“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比喻对学生来说新鲜而有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 继而让学生把“ 狗尾巴草”替换成“ 白杨树”“ 仙人掌”,辨析是否合适,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比喻形象而贴切,既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 又写出了四兄弟因为严重缺水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

3.整合文本后获得的全面信息

德国语文学家、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斯特提出, 每一个人的心灵的表达都必须要求根据它的整个上下文( 及它所从属的整体) 来理解[2]。 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 整体”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教材解读这一行为来说, 完整的教材文本必定是一个“ 整体”。 教师在经历了初读时的整体感知,再读时的细细咀嚼之后,需要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文章结构性阅读, 关注文章整体信息的组织与建构———篇章布局、写作意图、表现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上文提到《 水》 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数量词各有其隐藏信息, 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将这些零碎信息整合,得出“ 生活在极度缺水地方的人们太苦了”,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传递给读者的完整感受。把这一段放在全文这个整体中来看, 又可以发现作者写缺水之苦仅用了短短一个自然段, 却用很大的篇幅在写“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带给大家的“ 痛快、舒服”,这是一种以“ 乐”衬“ 苦”的写作手法。 第一自然段写村民远道挑水像电影中的远镜头, 文中母亲腰间挂着的钥匙又像一个特写镜头, 最后“ 勺水冲凉”时的舒服则是用慢镜头一样的语言详细描摹的,统观全文就会发现, 强烈的镜头感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之一。

二、 对话作者,体察文本背后的写作心境

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 解释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处,“ 外在的” 言说必须通过联系作者“ 内在的”思想才能被理解[2]。 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体会、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要想实现理解的客观性、正确性,就必须和作者对话。

1.还原文本后捕捉的真实信息

教材文本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已经经过了编者的“ 手术”。 编者出于教材体系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有些改编后的文章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教师就需要在教材文本解读时将文本还原。

《 水》 这一文本在选编进教材时就经过了改编。原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水, 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磨擦。 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编者将其改成了短短的一句:“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改编后的句子高度概括了原文的意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但是,原文的语句却更真实、具体地传递出了水对村民的重要, 更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再如,原文写大家雨中洗澡后,有这么两句:洗过澡后,大家碰了面,相互都会吃上一惊,一个人说:“ 啊呀,你怎么胖了? ”一个人说:“ 啊呀,你原来是这样白。 ”如此富有情趣的文字被编者删去了。《 水》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反衬, 用有水的“ 乐”反衬出缺水的“ 苦”,而原文中的这几句话正是大家“ 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样的文字基于作者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也需要越过编者直接与作者对话,还原文本,直抵作者最真实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2.观照写作心境后得到的客观信息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和解释文本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心境、情绪,将文本视作作者意识、生活的再现,努力去认识和构造作者的思想,避免误解。 因此,要合理解读教材文本,教师还需观照文本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创作心境。

1967 年,《 水》 的作者马朝虎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马镇。 有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浙江水资源丰富,作者文章里的描述不真实, 因为找不到能体现天马镇缺水严重的图片和文字,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形象的感知,就找了我国别的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料代替。这种做法说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只关注了有限的文字,而没有去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把体会“ 缺水之苦”当成了教学重点。 文本描写了三个场景———“ 远道挑水”“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 这三个场景中直接体现缺水之苦的“ 远道挑水”花的笔墨是最少的, 后面两个场景则是越来越具体。 除了运用“ 以乐衬苦”这一写作手法外,作者在三个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 远道挑水”更多是大人的事,因此,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用短短数语勾画了这一镜头。“ 雨水洗澡”时,作者也是狂欢队伍中的一员,体会真切,印象深刻。“ 勺水冲凉”时,作者成了主角,感受自然,而且更为丰富。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内容却是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经过那么多年还能留存于记忆中的镜头经过一遍一遍的温习,特征会越来越放大、鲜明,苦的愈苦、乐的愈乐,正因如此,作者描写“ 勺水冲凉”时的文字也格外细腻、夸张。 综上所述,将品味作者基于独特感受的独特语言文字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才更适宜。

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材文本解读才能更为客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才能更准确。

三、 对话自己,获得超越文本的独特解读

1.理性对待前见,实现两种视域的融合

“ 前见”也叫“ 前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在一种先入为主的“ 前理解”基础上而存在的[4]。他同时提出:“ 解释者的前见只具有消极的价值,它们作为成见和主观性只能阻碍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论断未免失之偏颇,与之相比,伽达默尔的说法则更为理性:前见并不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的确,既然“ 前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 前见”为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助力。

如在读《 水》 这一文本之前,每一个阅读者由于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对“ 严重缺水”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读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读“ 远道挑水”这一场景时会联想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读到“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时,更会引起共鸣,丰富其阅读感受。 这样的“ 前见”,可以使读者走进作者写作心境,从而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 如果读者从来没有过缺水的体验,形成理解上的障碍, 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两种不同的体验中搭建桥梁, 比如说通过图文了解“ 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利用两种不同体验的巨大反差,去观照作者心境,正确解读文本。 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理性对待“ 前见”,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生存的环境中,走进作者内心,实现读者视阈和作者视阈的融合。

2.包容多元解读,尊重超越文本的体验

在解释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精确复制, 它们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人要说的某一方面, 而不是内容的全部。 这提醒我们,不要将语言符号看成是最终的符号,它所展示的总是一个不完全的解释,它总期待更多要说的东西[2]。

文本解读不是单向还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不单是由作者赋予的, 而要有赖于读者的二次建构, 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述和重构过程[5]。

《 水》 这一文本中, 有几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有的教师把母亲看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从母亲的两次“ 笑”中解读到了她面对艰苦环境淡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所以“ 严重缺水”的日子给作者留下的仍是快乐的记忆多。 这样的解读就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要入乎其内,努力倾听作者的真意,同时也要出乎其外,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5]。 但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创造性解读而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最终扭曲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和文本、作者、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细腻触摸语言文字, 用心走近作者心境, 就能更好地探寻到文本的真意。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教育解释学[EB/OL].http://www.doc88.com/p-9059006923567.html 2014.01.27/2015.06.02

[2]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H.-G.Gadamer,”Von der Wahrheit des Wortes”,载Jahresgabe der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1988),p.17.

[4]鲁苓.解释学的路径——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J].外语学刊,2009(3):27-300.

10.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十

五年级数学半期工作总结

经过半学期的工作和努力,在此,我主要针对五年级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教学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进一步分析。

一、基本工作情况

这学期以来,学生从平时的表现来看,作业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马虎,作业胡乱应付,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爱讲话,课堂纪律时好时坏。当然作为我来说,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不但认真上好每堂课,每个早自习,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我还采取了课后留下来补做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同时,我也进一步采取了奖励的办法,对于那些上课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作业做的比较理想的学生,以及在单元测验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我都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和表扬,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老师讲了学生要自己去理解才行,否则就学不好。整体的学习氛围不强,要老师叫他学才学。上课不爱听讲,一节课老师要招呼几次,注意才集中。部分学生评讲过的、错的都不改,根本就没听。然而,众所周知,由于数学科目的灵活性以及逻辑性比较强,五年级的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几何部分概念多,学生记不住,加之这个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不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而,始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有的学生虽然记住了数学公式,却不会应用;有的对于应用题不求甚解,盲目乱列式子;有的在计算上连基本的乘、除、加、减都不能够计算正确,针对这一些,我对这些学生采取了课后辅导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办法,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确实,要在总体上提高这个班的成绩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对于这个班来说,我认为应该在学风、班风上还有待于提高,有个别学生无心学习,满口脏话,在班里称王称霸,也有的学生骄娇二气较重,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无形中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本人能够配合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管理。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如对学生之间的吵架,打架等一些行为进行制止,并妥善处理;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讲脏话,乱买东西,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我也能够采取批评说服教育的方式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敬业 精神、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也还应不断加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

作为我来说,今后将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为进一步全面地贯彻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加强作业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特别是那些中差生。

板溪镇上洞小学

任明海

11.五年级语文半期考试 篇十一

第一节: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字母或单词。每个字母或单词读两遍。完成1-5小题。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Liu Mei, please give the pen to me.2.Who’s the girl in the photo?

3.What does your sister look like, Mike? 4.Is Jack tall? 5.What color are your shoes? 第二节:听句子两遍,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画(其中有一幅是多余的)。完成6-10题。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6.My friend, Tom, has a big nose.7.The new bike is mine.8.Jack’s T-shirt is very nice.9.Excuse me, whose apple is this? 10.My friend, Lily, comes from the USA..第三节:听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每组对话和问题读两遍。完成11-15题。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1.M: What does Wang Fei look like? W: She is tall and has big eyes.Q: What do Wang Fei’s eyes look like? 12.M: Do you have a telephone? W: Yes, I do.My telephone number is 8857-1687.Q: What’s the woman’s telephone number? 13.W: Excuse me, Bill.Is this your sister’s cap? M: No, it isn’t.It’s Lily’s.Q: Whose cap is this? 14.M: Do the boys come from America? W: No, they are from Canada.Q: Where are the boys from? 15.W: You are nice in the green shirt.M: Thank you, Mom.Q: What color is the boy’s shirt?

第四节:听对话三遍,根据对话内容填写所缺的单词,每空一词。并将所缺单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完成16-20题。

I have an English friend at school.His name is Jack.He is eleven.He and I are not in the same class, but we are in the same grade.He is in Class Two, and I am in Class One.His mom is our English teacher.She is my friend, too.She has big blue eyes and red hair.We like her.2017-2018七年级英语上学期半期考试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听力

1-5 CACCA 6-10 FCEAD

11-15 BCABA 16-20 English, eleven, same, grade, eyes 第二部分 知识应用

21-25 ABCAC 26-30 BBBCB

31-35 DDBBB 36-40 CBCDB 41-45 DBAAC 46-50 DCDBB 51-55 ECFB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56-60 BBDCB 61-65 DBCBB 66-70 ABCCD 71.England./The UK./He is from England.72.Yes./ Yes, they are.73.No./No, he isn’t.74.He(Li Ming)is a tall boy.His eyes are black.75.Bob’s mom./Bob’s mom is an English teacher.第四部分

初级写作

76.Whose, 77.mine, 78.buses, 79.help, 80.Here,81.Chinese, 82.Kangkang’s 83.does , 84.those,85.How

VII.书面表达。(15分)以My friend and I 为题,写一篇短文把你的朋友Li Long及你Pipi的情况介绍给大家,情况如下:

自己情况:1.Pipi,男孩,13岁, 2.高个, 短发;

3.圆脸, 大鼻子, 小嘴巴, 大眼睛;

4.最喜欢蓝色,穿蓝色上衣和黑色裤子;

朋友的情况:

5.Li Long是我的好朋友,男孩,来自上海。6.Li Long 穿白色T-shirt,蓝色裤子。

7.我们在同一年级,但在不同班级,是好朋友。

12.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十二

lián hé jiézuò yāo qǐng chuī yān

( ) ( ) ( ) ( )

Chénzuì xiàng jiāo kuò chuò tián jìng

( ) (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注音

塑料()渺小()绮丽()花束()

欺辱()练习册()苗圃()寥寥()

三、比一比,再组词

缘()崇()幕()陶()缕()

椽()祟()慕()淘()搂()

四、同音字组词

mò()生()汁()契吞()

huàn()然一新交()呼()()难与共

五、把错误的字画上“”并改正

搏大()磨厉()兰色()狡滑()鱼船()

园圈()浩翰()神密()仿拂()会集()

六、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举世()目无地自()朝()相处()大无朋

慢条斯()动人心()横冲直()德艺双()

慷慨解()谆谆教()惊涛()浪()为壮观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沧海日出很美丽。(改为感叹句)

2.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颗树苗枯萎了呢?(改为陈述句)

3.敌人非常狡猾。(改为比喻句)

八、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花径不曾缘客扫,。

3.,天高任鸟飞。

九、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常香玉对自己、对家人小气得不近情理,()常香玉对国家、对人民慷慨大方。

2.()森林对人类非常有益,()一定要精心保护好它。

3.()经历了种种考验的远航探险家()到达目的地。

三、课内阅读。(8分)

读一读,并回答问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______。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这一种境界”是指。“颇”的意思是。

3、这种境界,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

四、课外阅读。(10分)

孩子与鸽子

有一个九岁的小男孩非常喜欢鸽子,每天早晨他都要到广场去喂鸽子。渐渐地,那些鸽子和小男孩熟悉了。它们会毫无顾忌地飞落在小男孩脚下,甚至飞到他的肩膀上和手掌上。

有一天,美术老师对小男孩说:“你能带一只鸽子到课堂上来吗?我们要学画鸽子。”小男孩爽快地答应了。上美术课时,他带来了一只洁白的小鸽子。那堂美术课,同学们画的格外认真。

然而,当小男孩将那只鸽子放飞到广场时,那一群鸽子开始用惊恐的眼神盯着他,他走进任何一只鸽子,所有的鸽子都会飞走。从此,再也没有鸽子愿意飞到他身边。小男孩伤心极了,非常懊悔。

只有一次背弃,小男孩便失去了一群亲密的朋友,这是多么痛心呀!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鸽子对小男孩亲近的句子。用“”画出鸽子对小男孩疏远的句子。

3、小男孩伤心极了,非常懊悔。为什么?

4、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5、老师的这种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五、习作:(24分)

以“真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13.初三上期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篇十三

一、选择题:(54 分,每个选项 3 分)(请把答案序号填写在后面的答题表格内)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A 沁园春 qìn 喑哑 yīn 颤抖 chàn 存恤 xù . . . . B 成吉思汗 hán 禁锢 gù . . C 单于 chán 流滞 zhì . . D 分外 fân 静谧 mì . . 栖息 qī . 沉浸 jìn . 鞭笞 chī . 陟罚 zhì . 咨诹 zōu . 千骑卷平冈 qǐ .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成绩________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个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7.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B 没有职业的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C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吗? D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8.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只是____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②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_____,就好了。③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_____有哲理的忧伤。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不可_____。A 伫立 颓唐 蕴涵 教育 B 伫立 颓废 蕴涵 教诲 C 战立 颓废 包含 教诲 D 站立 颓唐 包含 教育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A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B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 不求闻达/于诸侯。D 长烟/落日/孤城闭。1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 将军身被坚执锐 1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以大易小,甚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B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C 故五月渡泸 . 若为佣耕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A 红妆素裹 晶莹剔透 风雨如晦 无与论比 B 惟余莽莽 徇情枉法 莺歌雁舞 心无旁骛 C 不醒人事 陈词烂调 润如油膏 廓然无累 D 深孚众望 目不暇接 言简意赅 勃然大怒 3.选出对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组()A 略输文采(差)舐犊之情(舔)深入不毛(长苗). . . B 稍逊风骚(风流倜傥)刻骨铭心(记)长跪而谢(感谢).. . . C 莫名其妙(说出)怒不可遏(阻止)遂用猖獗(因此). . . D 媚上欺下(谄媚)俱为一体(是)楚人怜之(可怜). . . 4.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把人间比作原野,每个人都是在这片原野上生长着的茂盛植物。这棵植物会开出美丽的三 色花:一瓣是黄色的,代表我们
的身体;一瓣是红色的,代表着我们的心理;还有一瓣是蓝色的,代表我们的社会功能。B 和世界上的其他好事一样,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C 当洗衣机的水都被节俭的人积攒起来冲刷地板的时候,我们怎能不善待自己的心灵资源? D 什么生病了?什么作业太多了?什么朋友有约了?这些都是他不到会场的理由。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很频繁。B 中国读者通过《世界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C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D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听到罪犯被抓的消息,人们个个笑逐颜开,拍手称快。.... C 老王这一辈子就这样普普通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光彩照人的荣耀,有的只是恪尽职 ... 守 40 年的教师生涯。.
1

D 时人莫之许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怅恨久之 先主解之 B 祭以尉首 . . .

C 夺而杀尉 国险而民富 D 虽千里不敢易也 . . . 13.下列有关作品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A 《沁园春 雪》借景抒情,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英雄人物,抒 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B 《望江南》(温庭筠)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C 《渔家傲 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壮志难酬 的情怀。D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是这首词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1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的一句是()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以头抢地耳 .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成绩________ 必须要晴天,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无比娇艳美好。B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我们)当中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C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D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仅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1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 《沁园春 雪》——毛泽东 《雨

雨说》——郑愁予 B 《星星变奏曲》——江河 《蝈蝈与蛐蛐》——济慈 C 《陈涉世家》——司马迁 《隆中对》——诸葛亮 D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16.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 孙悟空——大闹天宫 C 诸葛亮——三顾茅庐 D 刘姥姥——进大观园 阅读理解: 秋雨声声 傅天林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一)古诗原文填空: 分,每句一分)(5 19.在《沁园春 雪》中,揭示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武陵春》 抒写作者无限的忧伤与悲痛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21 . 破 阵 子 为 陈 同 甫 赋 壮 词 以 寄 之 》 中,表 现 了 作 者 人 生 理 想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23. 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24.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分,每个解释 1 分)(6 会天大雨()老夫聊发少年狂(). . 先帝不以臣卑鄙(.. 遂用猖獗(..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亲贤臣,远小人 . 而君逆寡人者 .(())

陨石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 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 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 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 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治平,宋英宗的年号。宜兴县,在江苏省。王无咎,人名。25.解释加点的词: 分,每个 1 分)(5 见于东南()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



17.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把窗外的雨声和窗内的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的内容。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项是()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的甜蜜的情感。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 心灵的慰藉。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题 号

是时尚热()极深()尚热不可近(). . . 26.翻译: 分,每题 2 分)(4 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描写陨石,多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主要写了陨石的哪几个方面?(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遍地黄金(11 分)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 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 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 全身。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 项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二、古文(23 分)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成绩________ 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 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隐晦,人默坐在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 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 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 感觉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的欢呼过。我捏起那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它那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 又插进桌面的缝隙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可留恋的呀!从此,

上一篇:名人故事:遵守诺言的宋庆龄下一篇:服装纸样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