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精选11篇)
1.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 篇一
第3课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算式方法解应用题的各自优劣性。并让学生明白列方程才是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常规方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动的题目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研究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过程(找等量关系)。【教学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让学生猜几个谜语 如果x=只-吾
谜底:品,(八口减五口,三口即成“品”字)如果x=旭÷3 谜底:晶(九日除以3得到3日,结合为“晶”字)
二、学习例题 预备题: 1.(原预备题3)简写下面的式子
a×13+5=_____13a+5_ a×x-12= __ax—12____ 3×a+56=_3a+56_____ 6×a+b×4=__6a+4b____
(a+b)×2=___2a+2b___(b+c×3)×a=_ab+ac+3a_____
2.用字母表示数填空
①甲数是3.5,比乙数多a,乙数是__3.5-a___,甲、乙两数的和是__7-a____。②一辆汽车每小时行b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共行6小时,甲、已两地之间的路程是_6b_千米。
3.(原预备题1)根据题目意思将方程补充完整
⑴文具店有乒乓球200个,又运来了100个,卖出X个后,还剩50个。200+100-X=50 ⑵修路队计划修5000米,已经修了4天,平均每天修X米。还剩1200米没有修完。5000-4x=1200
例1 某校共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这个学校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
【思路点拨】本题中,一共有两个量不知道,一个是男生人数,一个是女生人数,那么我们在利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设”,一般来说,不知道什么就设什么为X,而这里有两个量都不知道,那到底设那个为X呢,这里,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技巧,在设未知数的时候,我们一般设一份量为X。
解:设女生的人数为x人,则男生的人数为(3x-40)人 x+(3x-40)=560 4x-40=560 x=150 男生:3×150-40=410(人)答:男生410人,女生150人。
大家想过没,我们为什么要设一份量为X。(学生谈论)最后总结下,我们“设”的时候,如果不止一个量不知道,那么多半设较小的那个量为X。因为这样的话,用X表示其他的量的时候,就可以多用加法与乘法,可是少用减法与除法,为解题减少困难。
例3 一位同学去文具店买5支铅笔和8本练习本。已知每支铅笔比每本练习本便宜0.1元,他共花了7.3元。每支铅笔和每本练习本各多少元?
【思路点拨】通过找等量关系“5支铅笔和8本练习本共花了7.3元” 解:设每本铅笔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练习本的价格为(x+0.1)元。
5×x+8×(x+0.1)=7.3 13x+0.8=7.3 13x=6.5 x=0.5 0.5+1=0.6(元)答:每只铅笔0.5元,每本练习本为0.6元。
刚才是两个量不知道,我们设较小的量为x,那现在如果有三个量都不知道呢?请看例4
例4 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只36元。篮球比排球每只多10元,足球比排球每只多8元。每只排球多少元?
【思路点拨】平均价格=总价格÷总数量
解:三种球的平均价格为36元,故总价格为36×3=108(元)
设每只排球为x元,则篮球每只(x+10)元,每只足球(x+8)元,x+(x+10)+(x+8)=108 3x+18=108 3x=90 x=30 答:每只排球30元。
例7 有大、中、小三种衬衫的包装盒50个,分别装有70、30、20件衬衫,一共装了1800件衬衫。其中中盒的数量是小盒的3倍,这三种包装盒各有多少个?
解:设小盒的数量为x个,则中盒的数量为3x个,大盒的数量为(50-x-3x)个 20x+30×3x+70×(50-x-3x)=1800 20x+90x+3500-280x=1800 170x=1700 x=10 中盒:10×3=30(个)大盒:50-10-30=10(个)
答:大、中、小包装盒的数量分别为10、30、10个。
例2 鸡兔同笼,共有35个头,94条腿,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思路点拨】鸡和兔的只数我们都不知道,可以通过设其中一个动物为x,而总共有35头,说明总共有35个动物,那么另一个动物就为35-x。之后,我们再通过总共有94条腿来构建等量关系。
解:设鸡有x只,则兔子有(35—x)只,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子有四只脚 2×x+4×(35-x)=94 140-2x=94 2x=46 x=23 兔子: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练习:停车场上,共有24辆车,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汽车有多少辆?
解:设汽车有x辆,则三轮车有(24-x)辆
4x+3×(24-x)=86 72+x=86 x=14 答:汽车有14辆。
之前的题目都是设问题为X,那现在我们看下下面这题,如果设问题为X,此题好不好做?
例5 小毛登山,上山时每小时行2.4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他从山下到山顶,再从山顶原路下山,共用4.5小时。求从山下到山顶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如果直接设路程根据上山时间和下山时间的和为4.5小时,则方程要用除法来列,这样解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我们可以设一个上山时间通过上山的路程和下山的路程相等,这个就比较简单。
解:设上山时间为x小时,下山时间为(4.5-x)小时 2.4×x=3×(4.5-x)2.4x=13.5-3x 5.4x=13.5 x=2.5 2.4×2.5=6(千米)
答:上下到山顶的路程为6千米。
这题和学生一起谈论下,直接设法不好求,要运用间接设法。间接未知数往往在设直接未知数不容易列出方程的时侯应用,通过设间接未知数,使之能容易地列出方程,再通过间接未知数求出结果。
例6 今年爷爷78岁,三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27岁、23岁、16岁。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孙子的年龄和?
【思路点拨】年龄问题,年龄差不变。
解:设经过x年后,爷爷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孙子的年龄,x年后,爷爷的年龄为(78+x)岁,三个孙子的年龄分别为(27+x)、(23+x)、(16+x)岁。
(78+x)=(27+x)+(23+x)+(16+x)78+x=66+3x 2x=22 x=6 答:6年后,爷爷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孙子的年龄和。
这题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会列这样一个式子“27+23+16+x=78+x”,这个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先算的是三个孙子的年龄和,只加了一个X岁。没有考虑到三个孙子的年龄都会跟着增长。
例8 修一条公路,未修长度是已修长度的3倍,如果再修300米,未修的长度就是已修的2倍。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解:设原来已修长度为x米,则未修长度为3x米 3x-300=2(x+300)3x-300=2x+600 x=900 总长度为900+900×3=3600(米)答:这条公路长3600米。
例9 甲、乙两人原来身上的钱分别是丙身上的钱的6倍和5倍,后来甲又收入180元,乙又收入30元,甲身上的钱就是乙的1.5倍。原来甲、乙、丙三人钱数之和是多少? 【思路点拨】整个过程中丙的钱数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设丙。解:设丙有x元钱,则原来甲有6x元,乙有5x元,后来甲有(6x+180)元,乙有(5x+30)元,6x+180=1.5×(5x+30)6x+180=7.5x+45 1.5x=135 x=90 90+90×5+90×6=1080(元)
答:原来甲、乙、丙三人钱数之和是1080元。
【总结】我们在运用方程解应用题时,首先我们要先选择一个较小的未知量为X,然后通过寻找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设未知数比较关键,直接设未知数比较容易,多数题目都采取此种设法,也是最常用的;间接未知数往往在设直接未知数不容易列出方程的时侯应用,通过设间接未知数,使之能容易地列出方程,再通过间接未知数求出结果。
【板书】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的技巧: 例题讲解 设少不设多
直接设法 间接设法
【教学反思】
【作业】训练A、训练B
训练A
1、甲35千克,乙7千克
2.毛笔有25支
3.第三个数是8
4.18年前
训练B 1.乙仓库存粮30吨
2.甲:25 乙:47
3.雨天:6天
训练C 1.甲:38 乙:42 丙:20
2.车:6辆 化肥:23吨
距离3120米
丁:80 3.
2.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 篇二
关键词:小学生,奥数,校外教育,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小学生参加奥数(即数学奥林匹克)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1]。广大小学生是否该普遍地学奥数,颇受争议[2]。不少专家呼吁停止对小学生进行奥数训练[3]。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就明确指出:奥数强化班可能抹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失去愉快的童年,而且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一点好处,全体学生的奥数狂热现象不正常也不健康[4]。众多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允许小学开展课外包括奥数在内的相关培训[5]。然而,现实中,城市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和培训是比较普遍的[6],上海尤其如此。
对这一很“纠结”却相当普遍的问题,学者们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却非常有限。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等主流文献库的搜索,课题组只找到了上述六篇相关的文献[1]~[6]。它们多是描述性、定性的文献,没有一篇是基于较大规模样本进行定量调研的结果。因此,城市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和培训的客观现状、背后的原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应对策略都尚待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对上海市十个区400多户小学生家庭的五年三次的跟踪调查,揭示了上海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盛况”及家长对效果的评价,探析了“盛况”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提出了策略建议。
本文的特色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弥补了对这个问题的规范、定量研究文献的缺失;第二,本文是前后五年共三次跟踪调研的结果,不是某个时间点上的一次性调查。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为研究中的市场调研法,调研的对象是小学生的家长。调研从2009年到2013年,前后共进行了三次。调研过程概述如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上海的18个区中随机抽取10个区,接着每个区又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争取到这些学校的支持后,课题组向接送小学生上下学的家长随机地发放调查问卷。2009年9月,课题组向这10所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16份。通过问卷,课题组得到了这些小学生家庭的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并且确认愿意参与后续的问卷调查。2011年9月和2013年9月的调研,课题组就直接与这些家庭进行联系,发放和回收问卷。2011年9月的调研回收到411份问卷,2013年9月的调研回收到403份问卷。调研过程中,书面问卷、电话和email联系、包括少量的上门回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回收效果。
三、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的现状
(一)校外奥数课程的参与度
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学习?这是本文首先关注的问题。调研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小学生选择了校外奥数课程的比例在三年级的时候大幅增加。具体地,由一年级时(2008~09学年) 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级时(2010~11学年)的68.49%,再小幅提高到五年级时(2013~13学年)的71.25%。一年级与三年级选择校外奥数课程之间差异的t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95%的置信水平。后文中表述为“显著”“明显”“大幅”变化,都是指两者之差的t检验满足95%置信水平的要求。不再赘述)。这一比例,在总共三个年级的均值为58.34%,接近六成,这是一组非常令人震撼的数据。
(二)校外奥数课程的金钱和时间投入
校外奥数的投入主要分为两大类:金钱、时间。具体分为六个方面,调研结果见下表:
上表中的主要结果如下:
(1)小学生校外奥数课程的年费用显著增长。这一项由2008~2009学年的5457.32元增长到2010~2011学年的7015.24元,再增长到2012~2013学年的8743.61元。非常有趣的是,学年课程费用的增长不仅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而且赶上并超过了相应年份上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08~09学年的课程费用占2009年上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8元的18.92%,2010~2011学年的费用占2011年人均可 支配收入36230元的19.36%,2012~2013学年的费用占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的19.94%。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即使课程费用的增长一点儿都不亚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选择校外英语课程的人数比例却仍然有增无减(见图1)。
(2)伴随着课程费用的显著增加,家长每周辅导的时间也明显增加。这一项由3.23小时增加到4.64小时再增加到5.876小时。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校外奥数课程上,既大幅度地增加了金钱的支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后自己辅导时间的支出。
(3)在家长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同时,小学生自身每周课后复习奥数的时间翻倍于校外课程的时间。校外奥数课程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每周三小时,小量的是二小时或四小时,平均地,略多于三小时。具体地,三次调查分别为每周3.12小时、3.24小时、3.31小时。同时,每周课后复习奥数的时间几乎都翻倍于课堂学习的时间,三次调查分别为6.07小时、6.41小时、6.72小时。可见,每周奥数的平均时间为9~10个小时。
上述投入和努力,充分表明了城市家庭对小学生奥数学习的高度重视,实际行动中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校外奥数课程的满意度
对满意程度,课题组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进行了度量,1:很不满意;7:很满意。分别从小学生和家长两个角度,各包括三个评价项,结果见下表:
对上表的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小学生和家长对课程组织与管理的满意度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家长高于小学生。三次调研的结果,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6.34、6.27、6.38,每一次的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5.12、4.95、5.06,每一次的结果也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却显著地低于家长在这方面的满意度。这说明,一方面奥数培训机构都比较注重课程的组织与管理,让家长和小学生都比较满意;另一方面,家长对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小学生那种亲身的感受和体会,家长的满意度往往建立在“看上去不错”。
(2)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小学生和家长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对这一项,三次调查的结果,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6.02、5.93、5.74,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6.27、5.79、5.18。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且三次的结果在家长和小学生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3)对课程效果,小学生的满意度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小学生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再到五年级,满意度显著地下降。很可能是奥数难度的增加超过了小学生综合智力水平的提高,难度增加,满意度会随之下降。
(4)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成绩的满意度,小学生和家长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小学生高于家长。校外奥数课程对于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三次调查中,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6.16、6.07、5.93,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5.69、5.16、4.52。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每一次的调查结果,小学生对此的满意度都显著地大于家长的满意度。
(5)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成绩,家长的满意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校外奥数课程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虽然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三次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是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5.69、5.16、4.52,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可见,小学生对奥数课程本身的满意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对其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却保持相对稳定的满意度。相反,家长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的满意度却显著地下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参与校外奥数课程总体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满意度(有些方面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这些“满意”也是有代价的,甚至代价不菲!其代价不只是时间和金钱的付出,更重要的可能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代价,最直接的代价包括四方面:减少了小学生睡眠的时间、锻炼的时间,打击自信心、发散性创造思维的能力。课题组在调研中反复地听到家长抱怨:奥数太花时间!不少家长反映,奥数课程教师要求小学生三年中为奥数花10000小时的课外时间。试算一下:小学生在学校每天的学时时间大约6小时,每周约为30小时,每年约为1200小时(一年按40周计算),三年才3600小时,只有10000小时的1/3多一点。奥数大量挤占了小学生宝贵的睡眠和锻炼时间。同时,奥数的难度比较大,获奖只能是少数人,许多人都逐步感到自己“数学能力不行”(甚至有人说:奥数让自己就像个傻瓜!)。再者,奥数的题海战术强化了学生的模仿,有损于发散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四、参加与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
参与调研的家庭已经让其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他们就填写参加的原因;没有参加的家庭,就填写未参与的原因。通过对35个同类样本家庭的先期访谈,把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主要原因归为四类(见表3),对不参加的原因具体也归为四类(见表4)。
(一)参加的原因
对于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同样采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进行了度量,1:非常不赞同;7:非常赞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的结果表明:
(1)有助于升入好初中学校,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原因。三次调查结果依次为:6.32、6.37、6.64,在四个原因中是最高的,而且呈上升态势,虽然不显著。可见,小学生家长让孩子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功利”:升入较为理想的好初中。
为什么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的学习对升入好的初中如此重要?课题组在先期的访谈中得到家长的反馈:好的初中(特别是民办初中“名校”)招生的时候,很看重小学生是否在各种奥数竞赛中得过奖、什么名次的奖。家长让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驱动力,就是争取拿到奖、拿好的奖。
(2)能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也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重要原因,而且呈显著上升趋势。三次调研的结果分别为5.07、5.51、5.93,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增幅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结果表明,校外奥数课程对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有明显帮助。这在前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肯定。为什么有明显帮助呢?家长们较为一致的解释是,校内数学考卷中往往最后1~2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校外学奥数对解答这一类较难的题目有明显帮助。
(3)能提高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同样是奥数课程的一个原因。对这一原因,三次调查的结果分别为4.63、4.87、4.71,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其数值明显不及前两个因素大。这说明,提高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是家长让孩子参家校外奥数课程的一个有效的驱动因素,但其驱动的强度相对较小,远不及升学、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两因素的驱动力大。
(4)能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然不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三次调查的结果分别为3.31、2.74、2.15。三次的结果都显著地小于中值4,表明家长们确切地否定参加校外奥数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地,三次的结果显著地变小,即家长们的这种否定越来越强烈。这似乎可以解读为,小学生们参加校外奥数课程,越来越少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功利”:成绩与升学。
(二)不参加的原因
对于小学生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同样采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对家长进行了度量,1:非常不赞同;7:非常赞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的结果表明:
(1)学无余力是小学生未参加奥数课程最主要的因素,而且这一因素的作用显著增强。三次调查中,这一因素的结果分别为6.08、6.42、6.83。他们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个因素的作用明显增大。可见,对这些小学生来说,校内课程的压力已经不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2)没有必要是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小学生家长来说,让孩子学奥数是否有用、有必要,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媒体上,常常出现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反对之声往往不乏来自知名的专家,如前面所述的杨乐院士。一部分家长认同学奥数不实用、无必要,实属情理之中的事。本文的三次调研中,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家长对这一因素的认同度较高,分别为5.43、5.57、5.34。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结果一直相对比较稳定。进一步地,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小于“没有余力”三次相应的调研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的重要性明显低于“没有余力”的重要性。
(3)难以学好也是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一个影响因素。与没有必要学奥数不同,还有一部分家长对自家的小学生学好奥数没有信心,认为难以学好、学出实际效果来。三次调研的结果分别为4.75、4.83、4.62。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同样相当稳定。但是,这些结果与中值4的差距较小,而且明显低于“没有余力”“没有必要”两项。
(4)费用太高对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没有显著作用。费用太高是否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的障碍?三次调查中,这一因素的结果分别为4.18、3.91、4.22,他们与中值4的差距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这说明,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不是因为家长“差钱”。只要有用、有效,家长似乎都会倾力而为。
五、策略建议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角度,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学奥数培训不宜动用行政手段采取“堵”的策略,而宜采取“疏”的策略。具体地,本文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如下的参考建议:
(1)从初中招生政策的角度,进一步增加初中学校属地化招生的比例,降低“择校生”的比例。义务教育阶段的属地化招生、就近免试入学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既定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随着初中学校属地化招生比例的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都就近入学,“择校”就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游戏”。这样,就能大大地缓解绝大部分家长让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压力。
(2)进一步规范民办初中学校的招生政策,引导它们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和录取小学生。由于民办初中学校相对于公办初中在招生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且有相对比例的小学生家长偏好于民办初中,因此,可以进一步规范其招生政策,引导其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避免部分家长感知的“奥数至上”“证书至上”的倾向。
(3)从对奥数培训机构监管的角度,加强对奥数竞赛的监管,增加、方便家长对这些机构的投诉途径,透明化家长与培训机构的争议解决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不宜直接干预校外奥数培训机构的合法经营活动,但作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奥数竞赛的监管,避免竞赛泛滥;另一方面可以要求这些机构的市场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杜绝误导、欺诈等违法行为,方便家长的投诉途径,公开、透明双方争议与纠纷的解决机制,保证这些培训机构合理、合法、有序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杜绝这些机构人为地夸大教学效果,“忽悠”众多小学生和家长接受其教育服务。
(4)从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引导的角度,要增强他们对奥数的正确认识。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宣传小学生奥数培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利影响,让家长和学生对小学奥数有全面、客观的认识,降低家长对奥数的盲目“追寻”,以便他们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是跟风。对于坚持选择奥数培训的家长和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盲目地进行大量投入,影响了小学生对校内课程的正常学习、身心健康。奥数本身只适合学有余力、智力出众的“小众”群体。即使在奥数的学习和竞赛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不要妄自菲薄,以免打击了小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二鹏.浅谈小学奥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85.
[2]刘江霖.解开小学奥数带来的心灵枷锁[J].数学研究,2012,(26):63.
[3]唐越桥.从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看奥数的价值[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23~26.
[4]高丛林.小学“奥数”的教育价值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20):40~41.
[5]安春晖.西安市小学奥数补习机构现状的调查报告[J].商品与质量,2011,(8):211.
3.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 篇三
【填空题一】
1、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等,并且其中得分的选手的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分。
2、口袋里有红、蓝、白三种大小、外形相同的手套,其中红手套有5只,蓝手套有3只,任意摸出一只手套,摸到蓝手套的可能性是,那么摸到白手套的可能性是()。
3、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混装在一个袋中。一次摸出6个小球,其中到少有()个小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4、一些队员站成一个空心方阵,最外层有80人,最内层有32人,一共有()名队员。
5、一个合唱队一共有15人,老师需要尽快的通知到队员参加表演,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人,每次通知要用1分钟,最少要用()分钟才能通知完。
6、一个小餐馆里有2个厨师,餐馆里来了3个客人,每人都点了2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是5分钟,且客人吃一个菜的时间比厨师做一个菜的时间要多,客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是()分钟。
7、公路的一边相隔50米有一根路灯杆,小军乘无轨电车2分钟看到马路的一边有路灯杆21根,问电车每小时行()千米。
8、张、王、李、赵、陈五对夫妇聚会,见面是互相握手问候,王先生好奇的私下问每个人(包括他太太)打听刚才握手的次数。得到的答案使他惊奇,九个人中竟然没有两个人握手的次数相同。王太太握手()次。
9、有几个学生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4棵,总数还剩下20棵;如果每人种8棵,就有一个人既不用种8棵,也不会1棵也没种。一共有学生()人。
10、某小学的六(1)班同学订阅杂志,共有三种不同的杂志可供选择,每位同学必须订两种不同的杂志,最后统计上来,有16人订阅情况完全相同,六(1)至少有()人。
【填空题二】
1、小明的早餐有这样几种选择:牛奶、豆浆、蛋糕、油条、饼干,如果饮料和点心都只能各选一种,小明的早餐有()种不同的搭配。
2、妈妈要烙3张饼,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钟,妈妈至少要用()分钟才能烙好饼。
3、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一瓶是盐水,比其他的重一些,至少要称()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4、一根铁管长20米,每隔4米锯开一段,每锯一次要用5分钟,全部锯完要用()分钟。
5、某班共有46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2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3人,有5人两个组都参加,这个班既没参加美术小组也没参加音乐小组的有()人。
6、一个时钟,5时敲响5下,用了12秒钟。这个时钟10时敲响10下,需要()秒。
7、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上1,2,3,4,5,6这六个数字,从三个不同角度看正方体如图所示,那么标有数字2的对面是数字()。
8、从1、2、4、5、8五张卡片中取出三张卡片,并排放在一起组成三位数,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偶数。
9、甲货船卸货需要8小时,乙货船卸货需要4小时,丙货船卸货需要1小时,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按照()的顺序安排,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分钟。
10、如果六位数2007□□能被105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两位数是()。
【应用题】
1、叔叔骑摩托车去追拖拉机。如果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去追,那么需要30分钟追上,如果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去追,则需要20分钟追上。如果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去追,需要多长时间追上?
2、一列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车头上桥直至车尾离开桥)用了50秒,火车穿越长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问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
3、一个长方形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5厘米。原来水深10厘米,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形铁块后,铁块的顶面仍然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4、某条河的上游有一A城,下游有一B城,两城相距45公里。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天甲船从A城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公里,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5、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
7、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第一次相遇距离A点6公里。相遇后,甲乙二人继续前行并且在到达AB两地返回,第二次相遇距离B点3公里。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8、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
9、小明从家到学校上课,开始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这时他想:若根据以往上学的经验,再按这个速度走下去,肯定要迟到8分钟。于是他立即加快速度,每分钟多走10米,结果小明早到了5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4.小学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篇四
(一)1、大地小学今年招收1年级新生15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5倍。一年级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2、一块地种鱼米可收入2500元,比种土豆收入的3倍还多100元。这块地种土豆可收入多少元?
3、五(2)班同学到工地去搬砖,共搬砖1100块。男同学有20人,每人搬砖25块。女同学有30人,每人搬砖多少块?
4、客车和货车从相距6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货车每小时形势多少千米?(用两种方程解)
5、用120cm长的铝合金做两个长方形的镜框,要求每个镜框的长是18cm,那么宽应该是多少cm?
6、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15筐桔子和12筐苹果,一共重600千克。每筐桔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8、工程队修一条600米的公路,修了8天后还剩下120米没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9、录音机厂上月计划组装录音机5800台,实际工作20天就超过计划440台,实际平均每天组装多少台?
10、哥哥有55本科技书和一些故事书,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还少14本。哥哥有故事书多少本?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二)1、某工厂共有职工80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的2倍少40人,这个工厂的男、女职工各有多少人?
2、胜利小学进行数学竞赛,分两步进行,初试及格人数比不及格人数的3倍多14人,复试及格人数增加了33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5倍,有多少学生参加了竞赛?
3、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一列火车从天津开出,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5商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其中有8筐苹果,剩下的是梨,梨有30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元?
7、师徒合做1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几小时做完?(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8、某机械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50台,比去年每月产量的3倍少30台,去年每月生产机床多少台?
9、商店有胶鞋、布鞋共46双,胶鞋每双7、5元,布鞋每双5、9元,全部卖出后,胶鞋比布鞋多卖出10元,胶鞋有多少双?
10、袋子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是红球的45,篮球个数是红球的23,黄球个数的34比篮球少2个,袋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6、张老师到商店里买3副乒乓球拍,付出90元,找回1.8元。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多少
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三)1、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2、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多少万平方米?
3、宁夏的同心县是一个“干渴”的地区,年平均蒸发量是2325mm,比年平均降水量的8倍还多109mm,同心县的年平均降水量多少毫米?
4、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
5、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平方千米,比大洋洲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6、大楼高29.2米,一楼准备开商店,层高4米,上面9层是住宅。住宅每层高多少米?
7、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水星绕太阳一周是多少天?
8、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9、6个易拉缺罐,9个饮料瓶,每个的价钱都一样,一共是1.5元。每个多少钱?
10、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分别是多少?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四)1、鸡和兔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有48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妈妈今年的年龄儿子的3倍,妈妈比儿子大24岁。儿子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3、我买了两套丛书,单价分别是:<<科学家>>2.5元/本,<<发明家>>3元/本,两套丛书的本数相同,共花了22元。每套丛书多少本?
4、一幅油画的长是宽的2倍,我做画框用了1.8m木条。这幅画的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
5、小红家到小明家距离是560米,小明和小红在校门口分手,7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m,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6、小明的玻璃球是小刚的2倍,小明给小刚3颗,他俩就一样多了。他们两个人分别有多少颗玻璃球?
7、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2倍等于1.5,求这个数。
8、一个数乘0.75等于6个2.4相加的和,这个数是多少?
9、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85千米,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张老师第一次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4套运动服,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运动服30套,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付了510元。每套运动服多少元?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五)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小明用30元钱买分别买5千克苹果和桔子,苹果每千克4元。桔子每千克多少元
3、一批货物75吨,已经运了6次,还剩27吨。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4、五(1)班有45人参加了兴趣小组,是五(2)班的1.5倍,五(2)班一共多少人参加了兴趣小组?
5、小亮看一本360页的书,前3天平均每天看20页,剩下的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6、鸡兔同笼,共有100个头,350只脚。鸡兔各多少只? 7、7、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8、两列火车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9、学校体育器材室有篮球和足球共96个,已知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10、果园里苹果树比梨树多275棵,已知苹果树是梨树4倍。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11、一个数的5倍减去36等于这个数的2倍加上12。求这个数是多少?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六)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多少天后能够修完这条公路?
2、商店有彩色电视机210台,比黑白电视机的3倍还多21台.商店有黑白电视机多少台?
3、河里有鹅鸭若干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4倍.又知鸭比鹅多27只,鹅和鸭各多少只?
4、一个林场要栽树2000棵,前3天平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5、工程队修一条长68千米的公路,前7天每天修了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6、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4,甲比乙的2倍多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7、一个农具厂要生产2500件小农具,前5天每天生产180件,余下的要在8天内完成,每天应生产多少件农具?
8、学校食堂运回面粉26袋,每袋20千克,比运回大米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回大米多少千克?
9、六(1)班共有61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六(1)班女生和男生各有多少人?
10、食堂运来面粉和大米各3袋,共重225千克。已知大米每袋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1、一个三位数,各个位数上的数字之和是13。已知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的3倍,百位的数字比个位多3。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5.五年级奥数 篇五
硕博培训学校五年级华数班期中考试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4分,共42分)
1、公式整理,将下表中所空缺的公式填写完整。
2、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
3、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
4、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
二、判断、(每空3分,共6分)
1、在体积固定的所有长方体中,只有各棱长相等的长方体,其各棱长之各为最小,其表面积也最小。()
2、把正方体或长方体锯开成多个长方体时,表面积会变小。()
三、应用题:(1、2、3、7题每题7分,其它每题8分,共2分)
1、下图中,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正方形ABD中,三角形ABE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它是三角形DE面积的五分之四,求正方形ABD的面积。
3、将直径AB为3的半圆绕A逆时针旋转60度,此时AB到达A的位置,求在旋转过程中增加了的面积。(圆周率取3)
4、在一个棱长为4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在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上再放上一个棱长为1米的小正方体,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共04块,要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6.五年级上册奥数题 篇六
2011-08-19 17:41 佑吭手 | 分类:生活 | 浏览706次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
2011-08-19 17:42网友采纳
.xy,zw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若xy+zw=139,那么x+y+z+w=? 因为个位是9,所以个位相加没有进位个位 即:个位数的和Y+W=9,而不会是19,29,39 所以十位数的和X+Z=13
于是:x+y+z+w=22
2有一条长500米的环行跑道,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上的某一点出发,如果反向而跑,则1分钟后相遇;如果同向而跑,则10分钟后追上以知甲比已跑的快,问:甲已两人每分钟各跑多少米?
反向,二人的速度和是:500/1=500
同向,二人的速度差是:500/10=50
甲的速度是:(500+50)/2=275米/分
乙的速度是:(500-50)/2=225米/分
3一个圆形跑道上,下午1:00,小明从A点,小强从B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下午1:06两人相遇,下午1:10,小明到达B点,下午1:18,两人再次相遇问:小明环行一周要多少分钟?
由题目得知,小强第一次相遇 前行了6分钟的距离小明行了4分钟,那么小明的速度是小强的:6/4=1。5倍。
又从第一次相遇 到第二次相遇 一共用了:18-6=12分。
所以小强的速度是:(1/12)/(1+1。5)=1/30
即小明的速度是:1/30*1。5=1/20
那么小明行一圈的时间是:1/(1/20)=20分。
4.a、b和c都是两位的自然数,a、b的个位数分别是7和5,c的十位数是1如果满足等式ab+c=2005,则a+b+c=?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B的个位为5来判断C的个位应该为0
这样可以知道C的个位与十位是10
则AB应该为2005-10=1995,相乘得1995的两位数中,只有57与35的个位数分别为7和5,因此判定
a+b+c=57+35+10=102
5——11题 1、22……2[2000个2]除以13所得的余数是多少? 2、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2001的平方+2002的平方除以4的余数是多少?
3、数1998*1998*1998*……*1998[2000个1998连乘]的积除以7的余数是多少?
4、一个整数除以84的余数是46,那么他分别除以3、4、7所得的三个余数之和是多少?
5、甲、乙、丙、丁四个旅行团分别有游客69人、85人、93人、97人。现在要把四个旅行团分别进行分组,使每组都是A名游客,以便乘车前往参观旅游。已知甲、乙、丙三个团分成每组A人的若干组后,所剩下的人数相同,问丁旅行团分成每组A人的若干组后还剩下几人?
6、号码分别为37、57、77、和97的四名运动员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比赛的盘数是他们号码的和除以3的余数,那么打球盘数最多的运动员是几号?他打了多少盘? 1、222222可以整除13,所以2000个2的话包含333组循环,剩下最后的22,所以余数是9
2、因为每偶数项都能整除4,所以只剩下奇数项,我们能知道:1的平方+3的平方+5的平方+7的平方刚好也能被4整除,同样11的平方+13的平方+15的平方+17的平方他们也能被四整除,最后只剩下250个9的平方+2001的平方,所以最后只剩下250+1=251,所以余数为3 3、1998除以7余数是3,所以我们可以把1998=7*n+3
总共有2000个1998=7*n+3,所以最后就是2000个3相乘,即为3^2000=9^1000=(7+2)^1000,所以又变成求2^1000除以7的余数了,2^1000=1024^100=(146*7+2)^100,变成了2^100除以7的余数了,同理,最后变成1024除以7的余数了,也就是2,所以1998*1998*1998*……*1998[2000个1998连乘]的积除以7的余数是2
4、设为84a+46,则84a能被3,4,7整除,答案即为46除以3、4、7所得的三个余数之和1+2+4=7
5、此题目的意思为,69=n1*A+a、85=n2*A+a、93=n3*A+a
16=(n2-n1)*A 8=(n3-n2)*A 24=(n3-n1)*A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A=8或者4,或者2,若为8则,丁所剩的人数为1,若A为4,余数为:1,所以不管A为8,还是4,还是2,余数都是1
6、因为37号的各位和十位的和为10,57的为12,77的为14,97的为16,所以我么知道10+12除以3余数为1,10+14除以3余数为0,10+16的余数为2,12+14的余数为2,12+16的余数为1,14+16的余数为0,所以我们知道,37号要打3场,57要打4场,77要打2场,97要打3场,所以最多的是57号
12——16T
1一部书,甲、乙两个打字员需要10天完成,两人合打8天后,余下的由乙单独打,若这部书由甲单独打需要28天完成。问乙又干了几天完成?
2一批货物,A、B两辆汽车合运6天能运完这批货物的5/6,若单独运,A运完1/3,B运完1/2。若单独运,A、B各需要多少天?
3有一些机器零件,甲单独完成需要17天,比乙单独完成多用了1天。两人合作8天后,剩下420个零件由甲单独制作,甲共制作了多少个零件?甲共干了几天?
4水池上装有甲、乙两个水管,齐开两水管12小时注满水池。若甲管开5小时,乙管开6小时,只能注水池的9/20。若单独开甲管和乙管各需要几小时注满?
1甲单独打需要28天,所以甲每天可以完成任务的1/28,甲乙合打十天完成,所以甲乙合打每天可以完成任务的1/10,所以乙每天可以完成任务的1/10-1/28=9/140,两人合打8天后还剩下任务的1/5,所以乙又干了1/5除以9/140=28/9天
2两辆汽车合运6天完成5/6,所以合运一天可以完成5/36,A运完1/3的时候B可以运完1/2,所以B的速度是A的15倍,所以A每天可以运完这批货物的2/36,B可以运完3/36,所以A单独运需要18天,B单独运需要12天。
3甲每天能完成1/17,乙每天能完成1/16,合干8天共完成33/34,剩下1/34为420个,所以这些零件一共有420*34=14280个,甲共制作了14280*8/17+420=7140个,一共干了1/34除以1/17+8=85天,所以甲一共干了8天半
4甲乙齐开12小时注满,所以甲乙齐开每小时注入1/12,设甲每小时注入为X,乙为Y,5X+6Y=9/20,上式合并为5(x+y)+y=9/20,x+y是甲乙齐开的效率,就是1/12,带入式子得y=1/30,所以x=1/12-1/30=1/20,所以单开甲20小时注满,单开乙30小时注满
17.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每秒跑5米,乙平均每秒跑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多少米?(列算式并算出答案(可写综合算式)
300/(5-44)=500秒
500*44=2200米
2200除以300等于7圈余100
所以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100米
18——20
1小红从张村到李村,如果每小时走15千米,就可以比原计划早到24分钟,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就会比原计划晚到15分钟,张村到李村的路程是多少?
设原来从张村到李庄需X小时
24分=04时 15分=025时
由于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15×(X-04)=12×(X+025)
X=3
张庄到李庄的路程是:15×(3-04)=39(千米)
2一个书架宽88厘米,某一层上摆满了数学书和语文书,共90册,一本数学书厚08厘米,语文12厘米,语文和数学各有多少本?
设数学书x本 则语文书(90-x)本
08x+12(90-x)=88 x=50 90-x=40 数学书50本 语文书40本
3某中学七年级举行足球赛,规定:胜一场3分,平一场1分,负一场0分,七年1班比赛中共积8分,其中胜与平的场数相同,负比胜多1场,胜,平,负各几场?
解:设胜的场数为x
3x+1x+0*(x+1)=8 4x=8 x=2 胜2场平2场 负3场
专业小学奥数网站 马到成功奥数网
由多位资深奥数教练创办专业小学奥数网站,及时上传小升初及华校最新试题及解析,详尽的奥数专题指导,在中小学奥数辅导方面,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传播,努力让中小学生从网站与小班教学上同时得到学习方法指导,迅
1K 2006-05百度快照
初中小学数学教案,奥数网第四个教学点定于大钟寺中鼎大厦!网站 中国奥数网 北京中考网 北京家教网 中小学生小学数学网近日大幅度更新,目的是构建一个广大师生共享的小学数学平台,您觉得对您最重要的是什么? 1数学试题 2
85K 2006-5-23百度快照
1+E 数学乐园 >> 数学乐园 >> 首页
赢取网… [03-19] 公告:如何在本站上发表文章… [03-04] 公告:发表文章赠送点数 [03-03] 1+e数学乐园最新版和大家见… [02-07] 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17岁硕博… [06-30] 奥数选手成为国际一流大数学… [04-03] “奥数”竞赛培训让
80K 2006-5-23百度快照
奥数网│小学奥数│奥数
首页 奥数培训 数学竞赛 小学奥数 升学资讯 教育新闻 奥数论坛 奥数课堂 数学文化 中学奥数 用户: 密码: 用户: 密码: 本站公告 ·“希望杯”竞赛入选通知 ·创新奥数答疑通知 · 五一期间各班调课通知 创新小班 ·新开“行程问题”
35K 2006-5-23百度快照
小学奥数题库——
首页|招生信息|重点中学|趣味数学|小学奥数|奥数学习方法|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题库|数学竞赛|中考网 全国小学奥赛 2005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决赛… 2005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 2004江苏“我们爱数学”少…
bookaoshu/ 30K 2006-5-23百度快照中小学奥数网欢迎您 >> 原创下载 >>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2-2006 中小学奥数网
站长:
wxmlh751stxy/Soft/ShowClassasp?Cla 21K 2006-3-24百度快照
奥数网百度快照
浙江奥数网 >> 首页
小学奥数题库 >> 竞赛试题 今天访问人数:29人 [图文]2004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奥数网将于2006年4月16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省预赛考试结束后公布标准答案及开通答疑专栏。
86K 2006-4-22百度快照
金牌奥数网 华数 华罗庚金杯 迎春杯 希望杯
小学奥数 中学奥数 奥数专题 趣味数学 奥数论坛 联系我们 奥数题库新增大量华杯赛考题 趣味数学新增数独游戏 我们金牌奥数网 jinpaiaoshu@126(010)82624867 81232201 北京数圆育星文化传播中心
aoshubiz/ 4K 2006-4-30百度快照
会计博客-适者生存
小学奥数网 育儿日记 学习网站 动力审计论坛 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视野高级会计师版 税务专业服务网 中国财税论坛 中国财务纵横网 资料库2 自己的资料库 娱乐生活网站 百度MP3歌曲排行 中国瑜伽
blogesnai/phenix/ 48K 2006-5-23百度快照
数学小屋
小学奥数网 日志信息 日志总数:83 评论数量:20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 加为好友 发送短信 时间单位练习[周育钦 发表于 2006-5-19 17:09:34]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引蛇出洞——元角分练习[周育钦 发表于 2006-5-16
33K 2006-5-20百度快照
教研组
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 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 弥补昨天的遗憾———关于期末考试的一点建议 推荐网站 小学数学网 小学奥数网 中教育星教育资源 数学教师驿站 著名的科普教育网站 学生天地 小素
24K 2005-11-12百度快照
US-EDU ABC远程教育网(eduabet)& CNN
小学奥数 奥数网 奥数题库 奥数试题 初中英语 幼儿英语 英语口语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英语语法 英语摄影网 人像摄影 电子影集 轻松影集 个人影集 明星影集 电子相册 影集制作 照片 数码冲印 网上冲印
nweb/ 34K 2005-1-20百度快照
>> 认识《中小学电脑报》 >> 友情链
中国高中网()是一个为全国高中学生、教师、家长免费提供教育、学习、生活等各种资讯服务的综合性小学奥数 奥数试题 小升初试题 华校试题解析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中学奥数 初一奥数
44K 2006-5-23百度快照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校园网 >> 友情链接
奥数,奥数网 小学奥数 奥数试题 小学数学 希望杯、迎春杯、同方杯、资源杯、圆明杯、华罗庚金杯、智慧杯、成达杯、奥数班、奥校奥数试题、奥数竞赛、奥数辅导 共 4 个站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20个站点/页 转到
7.五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篇七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 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 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 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 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 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解:甲乙速度比=8:6=4:3 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 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 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
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
4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 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 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 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
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 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
(225-15)/(1-3/7)=210/(4/7)=367.5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甲的速度=1/30 乙的速度=1/20
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 那么甲乙合走的距离1-9/20=11/20 甲乙的速度和=1/20+1/30=1/1
2那么再有(11/20)/(1/12)=6.6分钟相遇
1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解:路程差=36×2=72千米 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 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 乙走了36×1/2=18千米
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
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 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
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 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
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 已经相遇
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
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
解:速度和=9+7=16千米/小时
那么经过(150-6)/16=144/16=9小时相距150千米
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解:
速度和=42+58=100千米/小时 相遇时间=600/100=6小时 相遇时乙车行了58×6=148千米或者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42:58=21:29 所以相遇时乙车行了600×29/(21+29)=348千米
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解:将两车看作一个整体 两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6 4小时行1/6×4=2/
3那么全程=188/(1-2/3)=188×3=564千米
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求二车的速度?
解:二车的速度和=600/6=100千米/小时 客车的速度=100/(1+2/3)=100×3/5=60千米/小时
2货车速度=100-60=40千米/小时
1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解:速度和=(40-4)/4=9千米/小时 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 两地相距多少?
解: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 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
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 两地距离=40×5=200千米
16、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时相遇。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
解:快车和慢车的速度比=1:3/5=5:3 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5/8 慢车行了全程的3/8
那么全程=80/(5/8-3/8)=320千米
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2小时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的最短距离多少米?最长距离多少米?
解:最短距离是已经相遇,最长距离是还未相遇 速度和=100+120=220米/分 2小时=120分 最短距离=220×120-150=26400-150=26250米 最长距离=220×120+150=26400+150=26550米
18、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4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5千米,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小时到达?
解:原来速度=180/4=45千米/小时 实际速度=45+5=50千米/小时 实际用的时间=180/50=3.6小时 提前4-3.6=0.4小时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是4:3,相遇后,乙每小时比甲快12千米,甲车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乙车一共行了12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4a千米/小时,3a千米/小时 那么 4a×12×(3/7)/(3a)+4a×12×(4/7)/(4a+12)=12 4/7+16a/7(4a+12)=1 16a+48+16a=28a+84 4a=36 a=9
甲的速度=4×9=36千米/小时 AB距离=36×12=432千米算术法: 相遇后的时间=12×3/7=36/7小时 每小时快12千米,乙多行12×36/7=432/7千米
相遇时甲比乙多行1/7
那么全程=(432/7)/(1/7)=432千米
20、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32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5倍,车开出几时相遇?
解:乙的速度=52×1.5=78千米/小时 开出325/(52+78)=325/130=2.5相遇
2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全程的百分之十,当乙行到全程的5/8时,甲再行全程的1/6可到达B地。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乙行全程5/8用的时间=(5/8)/(1/10)=25/4小时 AB距离=(80×25/4)/(1-1/6)=500×6/5=600千米
2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离中点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甲乙速度比=40:45=8:9 甲乙路程比=8:9
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9/17
那么两地距离=20/(9/17-1/2)=20/(1/34)=680千米
23、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与E处相遇,甲继续向B地行走,乙则休息了14分钟,再继续向A地行走,甲和乙分别到达B和A后立即折返,仍在E处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则A和B两地相距多少米?
解:把全程看作单位
1甲乙的速度比=60:80=3:4 E点的位置距离A是全程的3/7 二次相遇一共是3个全程
乙休息的14分钟,甲走了60×14=840米 乙在第一次相遇之后,走的路程是3/7×2=6/7 那么甲走的路程是6/7×3/4=9/14 实际甲走了4/7×2=8/7
那么乙休息的时候甲走了8/7-9/14=1/2 那么全程=840/(1/2)=1680米
2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未行的路程比为4:5,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相遇时未行的路程比为4:5 那么已行的路程比为5:4 时间比等于路程比的反比 甲乙路程比=5:4 时间比为4:
5那么乙行完全程需要10×5/4=12.5小时 那么AB距离=72×12.5=900千米
25、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小时4千米和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又行2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有趣的奥数五年级作文 篇八
最近,我迷上了奥数,我做了很多题目,但是,有一个题目我觉得十分有趣。
题目如下:一头牛的质量等于三头猪的质量,一头猪的质量等于四只羊的质量,一头牛的质量等于几只羊的质量?
刚看到这个题目,我觉得这题目有点儿绕人,于是,我决定于我家的`数学状元——俺爸,一起讨论下这个问题。
“爸爸,在吗?”
“什么事?”
“也没什么,和你讨论一个数学题目,现在有空吗?”
“有空,什么题目,给我看看。”
“你看!”我把题目拿给爸爸,爸爸看了看,说:“首先可以明确,这道题运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我想了想说:“这简单,不就是代换法吗?”这里播个小插曲,所谓代换法就是指在实际问题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数量代替其他的未知数量,使未知条件化为已知条件,从而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从这道题目入手,不难回答,求一头牛的质量等于几只羊的质量,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牛羊的质量都与猪有关,这样可以用猪来代替牛。”
数学状元一一为我做了讲解,听了爸爸的讲解,我说:“stop!数学状元露完一手了,数学天才也毫不示弱!”说着,我在本子上写下了公式:
三头猪的质量=一头牛
一头猪=四只羊
三只猪=3*4=12只羊
一头牛=12只羊
9.教师版:奥数英才教程(五年级) 篇九
《英才教程》 第1讲 小数的巧算
一、知识要点
小数的计算技巧是指小数的运算、速算与巧算,它除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小数本身的特点。计算时要注意审题,善于观察题目中数字的特征,灵活地运用小数的性质及运算技巧,选择合理简便的算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计算:0.9999×1.3-0.1111×2.7 【思路导航】将2.7分解为9×0.3,则0.1111×2.7就变成0.1111×9×0.3=0.9999×0.3,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解:0.9999×1.3-0.1111×2.7 = 0.9999×1.3-0.1111×9×0.3 = 0.9999×1.3-0.9999×0.3 = 0.9999×(1.3-0.3)= 0.9999
【例题2】 计算:64×12.5×0.25×0.05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整数、小数连乘的计算题,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对于12.5、0.25、0.05这几个特殊的因数,可以从64中分解出所需的因数,然后分别将它们凑成100、10、1等,这样可以让计算更加简便。
解:64×12.5×0.25×0.05 = 8×4×2×12.5×0.25×0.05 =(8×12.5)×(4×0.25)×(2×0.05)= 100×1×0.1 = 10
【例题3】 计算:0.125÷(3.6÷80)×0.18 【思路导航】这是一道含有小括号的小数乘除混合运算题。可以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先去掉括号,再把能够凑整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解:0.125÷(3.6÷80)×0.18 = 0.125÷3.6×80×0.18 =(0.125×80)÷3.6×0.18 = 10÷3.6×0.18 = 10÷(3.6÷0.18)= 10÷20 = 0.5 练习:
1.计算:2000×199.9-1999×199.8 2.计算:36.36÷(1.212×4)
五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英才教程》
第3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知识要点
前面我们学习过平面图形的面积,现在我们讨论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需要有更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能把平面图形在头脑中“立”起来,另外还要有一定的看图和作图能力,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合理大胆地想象,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长8cm,宽5cm,高3cm,把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导航】
解:8×2=16(cm)
(16×5+16×3+5×3)×2=286(cm)
答:拼成后的最大长方体表面积是286平方厘米。
【例题2】 ?
【思路导航】 解:
答:这三个学生年龄的和是36岁。
练习:
1.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长20cm,宽15cm,高8cm,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平方厘米?
10.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 篇十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x+0.64-0.64=14.14-0.64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x=13.5
答:警戒水位是13.5米。
课后记:
5多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三、讲授新课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四)应用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4、做书上82页2题。
四、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11.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 篇十一
1.计算
7.24×0.1+0.5×72.4+0.049×724=2009×20102010-2010×20092009= 999×999+199=31÷5+32÷5+33÷5+34÷5=
124.68+324.68+524.68+724.68+924.68=79+799+7999+79999=
(374-1256+2238)×6=25×25×25×25×4×4×4×4×4=
2、解方程:① 3X-240=X-40X=()②4(2x-7)-2(x-1)=3x-5x=()
3、3个保温杯和4个茶杯花了69元,买7个保温杯和9个茶杯花了159元,每个保温杯()元。
4、小区便利店销售的矿泉水,进货时5元4瓶,售出时5元3瓶。要想获利100元,需要售出()瓶。
5、五年级有两个班,甲班有60人,乙班有45人,要从乙班调出()人到甲班后,使得甲班的人数正好是乙班的2倍。
6、有三个木箱,如果两箱两箱地称它们的重量,分别是96千克、95千克和83千克。三个木箱最重的是()千克。
7、60个和尚吃6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其中大和尚有()个。
8、甲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步行去县城,出发10小时后,乙骑摩托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线去追甲,每小时行36千米。那么乙出发后()分钟追上甲。
9、有三堆棋子,第二堆比第一堆的3倍多4个,第三堆比第一堆的4倍少1个,当第一堆棋子是()时第二、第三堆得棋子相同。
【五年级方程应用题奥数】推荐阅读:
七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09-27
五年级下册解方程练习07-05
五年级上简易方程教案12-11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试卷01-08
列方程解决问题五年级02-15
六年级上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训练的试题12-26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09-12
五年级解方程教学设计01-09
五年级数学《方程》测试题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