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课程总结

2024-06-21

马克思课程总结(共8篇)(共8篇)

1.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结

目前概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的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几次小小的挫折,但在学生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受益匪浅。

总结经验如下:

1、教学中盲目堆积案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案例,而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最后下课后,学生只记得讲了什么有趣案例,而没有记住授课的内容,以致本末倒置。这样使用案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如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2、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作为教师仍处于传授者的地位,从案例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处于主导。真正让学生来思考、分析、讨论的情形并不多,反省一下,多为举例教学。在这种情形下的课堂,学生仍是看热闹的外人,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案例中去。没有积极的思考,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基于个人对于案例教学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名为《探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选择与解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的论文,并获得“六届辽宁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二等奖。

仅此论文,作为总结的一部分,向领导汇报。

(一)原理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可听性:案例导入使抽象概念生动鲜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与再思考的方式,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把握。静态的基本原理是枯燥的,它们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应用的过程中。为此,《原理》课必须以案例为铺垫,使其生动化。比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节讲授中,教学案例是“南街村模式与华西村模式”的比较,不仅使学生看到中国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而且使学生能够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又比如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上,选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他把孙权看成是同曹操一样可恶的“碧眼小儿”;同时打击曹、魏两家,主次不分,全线出击,最终酝成地失人亡的悲剧。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了学习兴趣。

2.通俗性:案例介绍加深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学生不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些基本原理教师觉得容易理解,学生就是想不明白,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思维方式有关。“案例教学法”能使抽象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哲学”中所讲的“属人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所认

为的世界就是基本粒子与场,不自觉地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层次上。授课中可以通过对“费尔巴哈生平”的分析,讲清这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冲破历史唯心主义牢笼。经过讨论,使学生对机械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个比较清晰的区分,从而带动一系列难点的解决。又比如,学生对“认识来源于实践”感受不深,觉得很多成功来源于灵感和偶然。教学中选用摩尔根纂写《古代社会》一书的案例,向同学说明,为什么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摩尔根能写出研究原始社会的一部杰作?这离不开他的亲身实践,他除了对欧、美许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进行调查、考察、分析外,还在印第安易洛魁部落居住了40年之久,对原始部落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习俗、宗教各方面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灵感和机遇的捕获,往往是多次实践的结果。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克服了机械的思维模式。3.实用性: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必须要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追求事业成功和日后人生幸福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如在讲“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时,列举人们对SARS、对甲型H1N1流感等的不断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始终处于追求真理的路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有部分同学尽管对美国侵占伊拉克表示愤慨,但又认为美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做得不错。针对这一情况,在“人的本质与价值”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秘密设立的监狱以及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的大量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权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通过案例分析,深刻地揭露了美国人权政治双重标准以及人权外交的实质。

对于学生希望成才的渴望,可以在“意识”相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通过主观努力取得成功的伟人,如居里夫人等;也可以在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有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毛泽东、罗斯福等历史人物,回答“什么是人才?如何成才?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基本道理,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的典型性与新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关性与辐射性相结合。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艰巨性、严肃性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更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1.典型性与新颖性

典型性是案例选取最基本的原则,是指要以讲授的知识为中心来选择案例,使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而且被选案例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讲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时,可以运用“六度空间理论”加以阐释;在讲授“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选择詹姆士·琴纳推广种牛痘遇到的困难做作为案例。这类案例具有典型性,容易说明问题,案

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则等。但有些典型案例比较陈旧,过于“正统”,如,用塞翁失马诠释对立统一规律,用田忌赛马诠释质量互变规律,虽然典型,但这些故事学生们早就耳熟能详。这个时候,就必须举一些具有新颖性的例子。

什么是新颖性?一是新近的。对于那些新近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新闻时事,那些最近发生在校园里和学生身边的事情,大家都会关注。二是别人没听过的。教师的知识面一般来说比学生要宽,掌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多,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多举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新奇案例。

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时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新颖的案例能够弥补典型案例的不足,为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案例的总体分配中,典型性案例和新颖性案例都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二者不可有所偏废。

2.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案例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首先,要注重知识性。只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知识,他们才会对课程和教师有较强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货币的本质”时就给学生举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葛朗台)的例子,往往这个时候,学生都在做笔记。

其次,趣味性非常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演绎出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案例不一定要求很长,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在讲授“资本”一节内容时,需要讲清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表现形式(资本表现为不同的物质形式)和基本特点(资本的运动性、增值性和返还性)。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忆也不深刻。可以列举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孙悟空虽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它本身是孙猴子,以此来比喻资本虽然可以在不同运动阶段采取不同的物质形式,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为了说明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增值性,可以列举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回娘家》里的一段歌词,指出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带回的虽然不是“胖娃娃”,却也带回了“金娃娃”。通过讲述案例,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对“资本”这个知识点能有比较形象的理解。

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过程中,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知识性为先。学生自然希望案例越有趣越好,但教师有自己的责任,而且案例过多,会冲淡课本知识,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3.相关性与辐射性

所谓相关性,要求案例选取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与学生就业相关、与学生生活相关,即以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为原则。如在讲人生价值时,引入“北大才子卖肉”、“广州硕士卖猪肉”和“大学生做村官”等事件,由于这一系列事件和大学生就业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密切联系,在学生中间获得强烈反响,课堂讨论的气氛也十分活跃。

除了相关性之外,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一定要能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有较强的辐射性,要能够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如,在讲授经济和政治关系时,可以采用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后果,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霸权主义。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激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均受益非浅。

(三)案例解释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简要介绍案例的相关背景,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许多学生往往受现实阴暗面的影响较深,看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他们过分关注社会腐败的一面,怀疑和否定社会积极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进行总结时,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或批判,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启发,真正能够解决思想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凸显科学性 案例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理论教学。教师对相关原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案例中往往同时包含多个理论知识点,分析时比较复杂,难以理出头绪,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理论知识讲透,又要能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所以,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中,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运用。因此,教师可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精讲知识;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使二者相辅相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理论讲授应当是诱导式和启发式的,应该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

3.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有好的案例之外,还必须恰当运用所选案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运用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①引子悬念式:上课前用案例引出要讲授的某一具体原理,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教师既可以结合案例讲授理论,也可以让学生听完理论,自己去分析判断案例,教师再做总结。

②简单列举式:是教师在系统讲授了某一理论后,举

一、两个案例,用刚讲过的理论去分析解剖,也可请学生先分析、发表意见,教师再做总结。这种方式

虽然层次不高,但灵活简便,节约时间,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③课堂讨论式:教师把选择好的案例事先发给学生,并提出思考题,指定参考书目,由同学各自阅读、分析、思考,并将分析的意见写成发言提纲,在课堂上开展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辩论。例如在讲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入取消中医的观点,请同学们分析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交流彼此的看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适用于讲授教学重点内容,并且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应用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强调“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只是传授学生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成堆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够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赋予学生思考及行动的自由,发展学生个人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倾听和沟通的能力,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案例选择与解释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2.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二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之内涵与外延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属于同一学科、在教学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有机集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同样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是由众多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学中存在互相关联、不可或缺这样关系的课程组合。这种组合不仅是静态角度上集合,也是动态角度上的归结,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统一体。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外延来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成果(张宇、孟捷、卢荻,2006)。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个开放体系,包括了在“主义”旗帜下伴随着新的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一系列以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以创新理论体系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说和思想(卫兴华、张建君,2009)。这样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主要应该包括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上、资本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下、社会主义部分)、《<资本论>选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等。

其中政治经济学又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课程,可细化为不同的课程组成部分,譬如:政治经济学(上、资本主义部分)又包括两部分内容:自由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垄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帝国主义论》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下,社会主义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诸如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后来也加进了一些我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

2 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之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尤其是体现人才培养方向(或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基础,也是提供优秀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大学教育仍然要注重学生理想观念的教育,是初高中理想教育的继续和深化。在对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掌握一般性应用知识是以深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深层次上探究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进行客观性推理预测,是在遵循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规律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这一课程群的理论知识,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掌握具体应用知识具有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占据重要的地位还可上升到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谈,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更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论(邱海平,2009),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证实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和主要结论是正确的(邱海平,2009)。现代西方经济学者也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给予马克思及其经济学高度评价。2007年始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也佐证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才是真正体现为全人类福利、获取人类彻底解放,并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有机统一的理论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构建和完善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高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可以通过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逐步递进、纵横交错等系统效应,构建起一个人才培养计划体系的理论框架,占据基础地位,从而有利于克服课程建设中由于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克服因忽视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的的横纵向关系而造成的课程间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及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突出课程群内各门课程间的整体协调性,从整体上对学生要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进行整合,在既定课程群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既拓展了学科领域、丰富了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合理,内容结合更加紧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完整全面客观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水平,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我国高校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还显不足,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课程群构建体系、课程教学进度安排欠妥,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合理化培养不利。而加强这一课程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有效应用于经济实践中。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对师资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加强教学团队及相关教学条件的投入,当然处理不好也会负面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对应的扩大投入,教学条件也难以对应改善。

3 目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中的问题胪析

(1)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

这点可主要归结为:9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出现边缘化倾向。在高等院校,随着规定学时的大幅度减少,原来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师纷纷退出,尤其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传统的老一代教授相继退休后,在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人员就很少了。相应的课程开设出现缩减现象,甚至政治经济学课程也被放弃。为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内不同课程之间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步伐不理想,甚至没有这种提法,有个别学校进行建设,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进展。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进行建设的意义没有把握,对这一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从而也没有明确的改革方案,也没有充足的资源运用该课程群的建设。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宣部和教育部始终坚持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高等院校必须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育,而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列入“两课”给以特别关照,如果不是这样其处境会更加艰难。但是,在一些学校,尤其是部分财经类院校,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两课”中分离出来,加大教学力度,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进行重点建设,是让人欣慰的。

(2)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影响课程群构建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和完善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的课前准备任务增加了,教师除了对所讲课程的知识内容和逻辑体系进行认真的准备,还要与本课程群内其他课程授课老师进行密切沟通、避免内容重合,增加整个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甚至应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加强协调,在教师教学任务本身较重的情况下,加之没有其他激励措施,则难以保障任课教师从事这一课程群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进行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课程群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和运用,要求运用所学各种方法、思想去解决问题,学生对各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知识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学生学习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处理不好则会使学生对课程群建设以及对应教学改革的兴趣减弱,甚至反感。这样,如果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赞同和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会面临以上的困难,需要克服。从另一角度看,这也阻碍了该课程群的构建和完善。

(3)课程群教学进度以及课时安排有待完善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应该有一门主导课程,其他课程作为从属课程学习。在课时安排上要有侧重,重要的课程会安排更多的课时给学生学习,课时多的课程与课时少的课程教学进度会出现不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融合时,一门课程用到的相关知识可能另一门课程还没有来得及讲授,影响了课程群建设效果。我国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课程设置不统一,不十分规范,甚至相距甚远。有的经济学专业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主导课程进行教学,有的则没有主导课程之说,甚至政治经济学课程也被抛弃了,也谈不上课程群内部课程间的进度以及课时安排问题了。进行潜在建设的,则各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讲授先后不协调,有的甚至先行讲解《资本论》原著,使得学生更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晦涩难懂,不易掌握。

(4)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外延相对僵化,阻碍了课程群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是一个动态体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从《资本论》这一典型著作来看,它从商品出发,循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不断由包含着最丰富规定性的简单范畴,上升到规定性不断丰富的范畴,从而将整个经济关系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纳新的范畴和规定性的过程。所以,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放性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使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加以发展和深化。1886年恩格斯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重要思想,需要随着实践、具体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然也就应该不断修改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内的课程以及课程内容。同时社会发展要求经济学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的授课内容和思想,要求使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教材。然而,一些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忽视了对教材的选取,多注重倾向性忽视同步性,同时存在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发展的教材相对不足、落后的问题,也有在一些重要的课程上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比较前沿,版本比较新,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显得略微陈旧,教材中包涵的知识及分析方法也已经过时,致使课程群建设和教学中知识衔接时出现不紧凑、不统一的等现象。

4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构想

(1)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其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受到冷落,甚至出现边缘化倾向。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首先就要从思想上客观公正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制度结构,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地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代表着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则需要对目前各课程分散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完善、不断创新。要培养课程群建设的学术带头人,还要发挥带头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适时地进行教师组集体备课和授课制度。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学要将专题研究、社会实践和案例教学等方式引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根据课程内容讲授的需要而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书本知识转变为主动提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推进考试制度革新。如何使传统的考试手段在课程群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督促和检验作用,是课程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工具去分析具体的经济活动,还能从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经济概念与原理,从而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经济意识,领会经济思想。作为考试,则应侧重这些能力的检测。所以在考试的内容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增多实际问题的分析运用,减少纯粹概念的死记硬背;多对常见的、熟悉的、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应用,少一些相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而又远离其实际生活的那些经济活动在理论上生搬硬套地阐述。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考试的内容具体设定。例如改笔试为口试、口笔结合、论文结合口试等。同时,规定学生的总成绩包括哪些部分、比例如何等,学习的总成绩应该是学习过程检查和考试结果的加权平均数。通常意义上的考试只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手段应该尽量减少偶然性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不良作用。

(4)要正确处理课时安排和进度问题。总体上应该增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而不是减少。举例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资本论》课程,讲授《资本论》的全部内容,课时安排约为240小时(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而现多数改为《〈资本论〉选读》,课时仅安排为50~80课时,有的院校甚至更少。更有甚者,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资本论〉选读》课,课时仅有36小时。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很难认真、系统地讲授《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学生也难以完整准确地掌握《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内容(曹子勤,2008),这就要求总体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时量,同时课时安排上也要有侧重点,内容多、重要程度高的课时应当多一些。教学进度方面更要以服从教学目的为基本原则,应当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打破按学科组织课程的方式,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而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由原来的互相隔离转变为互相贯通,由互相重叠变为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不同学期开设课程群内的不同课程,并分清楚主次,整个课程群要相当于一门课,把不同的课程看作是不同的章节,在整体的教学进度上才能整体把握,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才会紧凑。

(5)要适时增加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课程,出版和选用高质新教材。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经济学,应该在经济实践不断陈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不断拓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包含的课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并将继续出现一些原有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和预言的问题,而且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为经济学者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些本土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从中抽象出新的理论、新的方向、新的细化课程,而充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于此对应,反映经济实践发展的新教材也应不断出版,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时还要注意各门课程的内容要具有同步性,只有如此课程之间才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支撑,成为一体。在主导思想上,不同课程教材选取时最好能够做到统一,在统一的经济思想下,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会更深一步了解这一思想流派的经济学思想,教学效果也会显著,学生道德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卫兴华,张建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个概念辨析[N].光明日报,2009-05-28(5).

[3]邱海平.再论正确认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及其重大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9(4):28-32.

3.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案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教育却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教坛哲学落入低谷,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吸引力成为各高校关联学科教师的研究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两课”之一。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利于开启思维与智慧,然而,实际教学的结果与我们的目标相差甚远。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偏差。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的;二是教师方面的。总的来讲,人文精神的提升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积累过程,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在短时间内无法应付素质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的冲突。以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学生更注重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理论和技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以及相同特点的课程如文、史、哲等相对受到冷落;其次,理论新颖性与经典性的冲突。改革开放后东西文化交流频繁,国外理论思潮的新颖性、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很吸引大学生,相对来说,马克思理论缺乏新颖性的吸引力;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灵魂与知识点分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精髓没有掌握,学生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当成同其他课程一样的理论知识来掌握,学习时剖析、识记知识点,而忽略了整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功能,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思想转变

为了提高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成果,首先应实现在教学内容上的由“知识化”向“智慧化”转变。在各高校的“两课”教改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内容多,时间短,迫使教师要在短实践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纯知识来看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作一种知识来讲授,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所以在两课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改革世界”的理论降级为“解释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青年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看问题所持有的思维方式。以往的哲学教学体系强调的是世界观,注重的是哲学范畴、原理知识的讲授,但是从优化思维方式角度看,哲学的直接功能在于方法论,在于为人们提供并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以,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重要原理,而且要让学生真正懂得这些观点原理如何转化为观察、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明白哲学的方法不同于具体科学的方法,它是方法论,不能给现实提供具体答案,而是启迪人的智慧,让人自己去寻求答案。哲学在于使人“聪明”而非使人“博学”,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哲学的用处。

其次,由“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跨越。灌输式教育我们中的大多数都经历过,但在哲学课程的教育中却危害甚多,哲学是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灌输式的教育简单的把人当做被动的装知识的机器.而不是有尊严, 有个性, 有自由,有潜力的人,由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在感官上直接误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些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无用知识。甚至怀念当初柏拉图在广场上的演讲,对话和与其他智者的交流.我们怎能忘记我们的先哲们对哲学的经典演绎呢?尤其是其对话,被我们当代的研究者们称之为”精神助产术”,这种启发式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应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增加交流的时间,给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的自主式学习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思维、实践性思维,自主体验和参悟知识、道理,并在此过程中体悟先哲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探求精神,触发学生作为主体对哲学问题的关切、对人自身的关切、对世界的关切。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人文气息

1、教学语言的选用

简单来说,就是哲学的大众化,这既是中国哲学先驱艾思奇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他毕生执着追求的方向。很多同学受到影视剧作品或小说中的影响,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就已经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深奥的,抽象的学问,而教授者通常被学生爱称为“马列老太太”或“马列老学究”。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使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讲解个中抽象、思辨及其深奥的概念。使他们明白“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 ,哲学的“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

2、案例教学法

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生活经历不够,经验不足,理性思维能力还待提高,较难理解抽象的哲学理论。从具体案例开始,能吸引学生,找到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使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有关哲学思想和原理易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自觉接受。这也是因为哲学归根到底是源于现实的,它最早就是来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并且是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些哲学家通常都是以生活中身边的琐事或一些具体的现象为话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教授自己的哲学思想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也要在社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 在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的哲学原著,既是最富有原创性的,又是最难于理解的。应当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追踪国际国内学术前沿,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原初意蕴上狠下功夫。在此基础上,大幅度地改进原来的马哲原著课教学方法,不再是一般性的介绍写作背景和内容提要,而是深入到理论渊源和思想背景之中,从文献学、翻译学、语源学、语义学和思想史等方面,对重要原著进行逐章逐节逐段甚至逐词逐句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原来对经典著作只知道生吞活剥、机械引用的局面,同时也带动了马哲史和马哲原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其内在的逻辑及其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根据和基础。在二者的结合上,我们可以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视野、问题域和创新。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这种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与现实矛盾结合起来,体现出现实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以有力反击

3、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强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助教和助学的性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通过图形,动画,影视等方式表现的更加直观,使抽象,生涩的哲学知识得以通过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创建出生动的表象,和谐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信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能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接引进”讲坛哲学”,将最新的学术动态告知同学,促进研究性学习.扭转“教坛哲学”的落后局面。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既要掌握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又要具有坚实而广博的理论功底,既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做到符合实际,讲求实用,追求实效,也要以一种气度恢宏,精湛敏锐,博大精深的理论境界为学生提供一种最能以理服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素质,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 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予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素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可是如果培养的对象只具有科学素养和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而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便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具有人文素养的典型标志就是具有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关于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在其中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与完美结合。它既强调了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又体现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自身的要求和全面发展,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知识、原理,并将其内化为素质,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中,和谐与统一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因而,崇尚和谐、保护生态与人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对自私、冷漠、排他、不负责任,就是每个人评价和规范自己思想与行为的标准和尺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关怀这一终极价值取向,对其教育功能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使学生学会从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的关系中探究自身的存在、本质和价值,使他们的社会理想、生存意识和自我实现得到升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体现了对时代生活状况、人类历史命运和未来理想生活的最大关怀以及对人存在的目的、意义、价值的反思和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与人自身的存在休戚相关。作为宏大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体系,它一方面尊重客观性,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调主体意识,正确地理解了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理想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思想正是指导人们追求理想人格,追求和谐生活,提高修养和境界的重要原则,它启发人求真,引导人向善,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从而起到全面提高人的人文素养的功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恰恰凸现了哲学对完善人生境界的意义与价值,这对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设定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途径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选择人生道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桂莲.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启发式教学新探[J].前沿,2004,(10):25.

4.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四

学生自测模拟题

学生自测模拟题(A)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2.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基本思潮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4.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物活论的观点

D.唯意志论的观点 5.时间、空间是()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否定之否定规律 7.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整体性

B.结构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 9.事物的部分质变是指()

A.关键部分发生质变

B.质变中量的扩张

C.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和局部性变化

D.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突变 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为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11.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12.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14.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有语言,能思维

C.能区分长幼且讲道德

D.能够直立行走,从猿爪变为人手

15.“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普列汉诺夫

D.斯大林

16.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A.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B.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C.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D.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17.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 C.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D.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 18.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0.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规律的支配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人生观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有强烈影响

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人生观包括世界观

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有()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B.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E.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物质是运动的()

A.形式

B.内容

C.属性

D.主体

E.基础 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有()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手段

D.实践过程

E.实践结果 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形式主要是()

A.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B.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C.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D.主观联系与客观联系

E.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E.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7.量变引起质变的基本形式是()

A.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质变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结构、排列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对抗

8.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人口因素

B.科学活动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E.地理环境 10.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从动态看,生产关系包括 的环节有()

A.劳动

B.生产

C.交换

D.分配

E.消费

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2.“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意识的本质。

2.简述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五、材料题(20分)材料1 陆九渊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摘自《陆九渊集》

王守仁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摘自《传习录》

材料2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摘自《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材料3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请回答:

(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 1.C 2.C 3.C 4.C 5.A 6.B 7.A 8.D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B 16.C 17.A 18.B 19.D 20.C

二、多选

1.ACD 2.ABDE 3.DE 4.ABC 5.ABC 6.ABC 7.AB 8.BCDE 9.ACE 10.BCDE

三、辨析题

1.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表面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起点。

唯心主义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但认为感觉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主观自生的、第一性的,是感觉产生了感觉的对象即事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唯心主义则是“从感觉到物”。

四、简答题

1.意识的本质:(1)人脑的机能;(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① 事物的自我否定;②事物发展的环节;③事物联系的环节;

五、材料题

答案要点

(1)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朱熹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先在气”,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列宁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学生自测模拟题(B)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肯定思维和存有同一性,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实践性

C.辩证性

D.批判性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5.意识的本质是()

A.主体精神的属性

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 7.辩证的同一是()

A.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B.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C.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D.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 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

A.外在的否定

B.完全彻底的否定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9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这是()

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正确观点

B.神学目的论的错误观点

C.宿命论的错误观点

D.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 10.下列说法属于不可能性的是()

A.水中捞月

B.海底捞针

C.月中探宝

D.延年益寿 11.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信息的传播过程

B.信息的产生过程

C.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D.信息的刺激过程

1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4.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A.物质生产

B.风俗习惯

C.地理环境

D.伦理道理

15.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

C.思想关系

D.政治关系

16.对生态平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植物的变化

B.动物的活动

C.微生物的繁殖

D.人类的活动 1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18.国家的实质是()

A.阶级调和的机关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

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

D.统治阶级进行压迫的暴力工具 1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是()

A.阶级斗争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 20.实现整个社会形态质变的革命是()

A.产业革命

B.技术革命

C.思想革命

D.社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基本形态的有()

A.思维辩证法

B.自然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2.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C.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起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审美实践

E.文艺和体育活动 4.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

A.斗争性是无条件的B.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下

C.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矛盾的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又能破坏同一性

E.斗争性可以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5.下列说法体现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C.防微杜渐

D.拔苗助长

E.循环往复 6.下列说法揭示因果关系的有()

A.无风不起浪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电

D.天才出于勤奋

E.日出于东,日落于西 7.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物质性 8.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就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思想僵化

E.不可知论 9.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政治组织

B.政治法律设施

C.政治法律制度

D.道德思想

E.哲学 10.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坚持的方法有()

A.看功劳的大小

B.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

C.用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D.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E.绝对客观的方法

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2.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2.简述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D 2.B 3.A 4.D 5.B 6.C 7.A 8.D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B 16.D 17.A 18.D 19.B 20.D

二、多选

1.CDE 2.ABD 3.ABC 4.AC 5.ABC 6.ACD 7.ACD 8.ACD 9.ABC

10.CD

三、辨析题

1.这是列宁关于意识起源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1)正是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的观点才能得以确立。(2)反映特性是指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的属性并留下的“痕迹的属性和能力”。

2.(1)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形成和起作用的,这是社会规律的一个特点。但是,不能因此说社会规律具有主观性。

(2)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符合程度;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3)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辩证统一的。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

四、简答题

1.(1)现代西方哲学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的欧美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首先,它们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是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次,它们的理论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在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表现形式。我们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界限。(3)我们还应当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对有些哲学问题的研究,由于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料,这些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要认真研究,批判地加以吸收。

2.(1)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是认识主体的三个特重。

(2)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对象,即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体的特征是客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

(3)认识的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其中物质条件是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精神条件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所运用的既有知识和思维方法等。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通过认识中介相互作用,构成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五、论述题

(1)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发展起来以前,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科学都很落后。生产规模狭小,交通和通讯的不发达,使得民族、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往只能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不易察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2)阶级根源。阶级社会中,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直接同各个阶级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必然要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3)认识论根源,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们自觉活动的关系。

学生自测模拟题(C)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

B.对立统一

C.普遍联系

D.辩证否定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4.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时间

B.运动

C.静止

D.空间 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6.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不懂得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9.“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辩证法转化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1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1.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1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B.人类自身生产各种条件的总和

C.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3.自然和社会统一的基础是()

A.自然

B.劳动

C.社会

D.人

1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A.只是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B.是为了控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 C.只是要大大减少人口的数量

D.是为了使人口状况和生产发展相适合

15.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A.人口少、增长慢

B.与物质生产相适应C.人口多、密度大

D.人口不增也不减

16.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政治制度演变史

B.阶级斗争发展史

C.宗教信仰变迁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 1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国家政治权力

B.天才人物的创造力

C.社会生产力

D.阶级斗争 19.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

A.地域概念

B.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

C.民族概念

D.人为概念 20.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

A.产业革命

B.思想革命

C.政治革命

D.经济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基本形式的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自然观的唯心主义

D.历史观的唯心主义

E.思维观的唯心主义

2.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

A.牛顿力学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E.相对论

3.把运动与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

A.相对主义

B.诡辩论

C.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决定论

E.庸俗唯物论 4.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E.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5.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E.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6.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 C.必然性存在偶然性之中

D.偶然性背后一定存在必然性 E.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生动具体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B.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D.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条件 E.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9.生产力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生产力要素包括()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E.管理 1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是()

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社会规律的创造者

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象不表现本质。

2.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人和社会的发展。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怎样理解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2.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五、材料题(20分)

材料1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2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A 2.D 3.C 4.B 5.C 6.B 7.C 8.D 9.C 10.C 11.C 12.D 13.B 14.D 15.B 16.D 17.C 18.C 19.B 20.C

二、多选

1.AB

2.BCD

3.ABC

4.ACDE

5.ABCDE

6.ACDE

7.ABCE 8.BCDE 9.ABCDE 10.ABD

三、辨析题

1.命题错误。(1)假象和本质正好相反,但假象反映本质,只是以颠倒、虚假、歪曲的形式反映本质。(2)假象也是由本质所规定,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环节。

2.“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教育和法律政治制度,所以,不能由此得出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

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地理环境恶劣对社会发展起制约作用,甚至妨碍人类生存,但也要看到人对地理环境改造的一面;同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地理环境越是优越对社会发展就越是有利,而是地理环境的多样化和具有差异性,才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同时,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要受社会的制约。

四、简答题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首先,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区别的。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其次,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 学为基础,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中都是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五、论述题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5.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五

(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加强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时, 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了“黑板+粉笔”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视频图像, 使学生容易进入教学情境,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和提升, 也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和交流。[4]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易于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 信息技术的应用, 丰富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所能够表达的信息是有限的。[5]信息技术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极大的丰富了教师授课的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 具有直观性、容量大、快捷性、可反复演示再现情景等特点, 能够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好地表现出来。

(4) 信息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信息技术要求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将互联网和手机渗入到教学过程中, 就要求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能力。[6]而且通过利用信息技术, 使学生具有信息技术素养, 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 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授课过程中, 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 能够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情景和案例设置, 并通过生动的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而且也调动了的思维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 更好地主动学习。[7]

2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比试验

为了说明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授课中采用了对比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试验的班级是某高校大一的全部学生, 共计2236人, 在讲授“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内容时, 将所有教学班级人为分成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A部1145人, 和采用普通的授课方式B部1091人。A部在讲授时, 要求学生每次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 在上课时, 首先由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 并和其他同学根据展示的信息, 进行相关的研讨;其次由教师再次运用信息技术方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与总结。学完本单元之后, 立即进行测试, 测试试题有5种题型, 覆盖了该单元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A、B两部分学生各分数段人数及所占百分数如图1、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2个部分学生由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新单元学习之后测试的成绩就出现了明显差别, A部成绩就表现出强于B部。究其原因, A部由于采用信息技术方式, 教师起引导作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烈, 而B部在学习过程中则感觉不到这种氛围, 因此导致2个部成绩出现显著的差异, 从而也说明了信息技术对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作用。

3 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应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具有显著作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前的预习时, 一定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问题, 让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布置的问题, 而不是简单的点到为止。在授课时, 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探讨精神。在课后的复习时, 也要利用信息技术的无时空限制的特点, 做到和学生的充分沟通。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教师课程内容准备要体现简、精、新。教师在课程内容的准备时, 会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 但是一定要避免华而不实, 做到简约透彻即可。这样做既能提高课堂效率, 又可以把精力放在教材和教法的深入研究上。教师在准备内容时要精挑细选, 要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时性, 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并且利用体态、眼神等进行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总之, 信息技术的出现, 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到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 为教师施展才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师, 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 构筑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课堂,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周兴华.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5) .

[3]顾尧.浅析“三原则四步骤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法学教学为例[J].学理论, 2009 (6) .

[4]黄静萍.信息技术与《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整合[J].职业技术, 2010 (2) .

[5]李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9) .

[6]赵萍萍, 张进良.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述评[J].数字教育, 2017 (3) .

6.马克思老师所画重点简单总结 篇六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第三页的首先,第六页的其次,第七页中间一段黑体字上面

3.马克思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4.马克思怎么创立和发展起来的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什么?

7.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8.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10.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第一章

11.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12.29页的前两段

13.什么是物质(意识)及物质的唯一性

1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的理论意义

1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7.实践的基本特性及解析

1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包含的三个方面

1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0.什么是联系(发展)及其特点

21.对立统一是食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2.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24.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

2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第二章

1.什么是主体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解释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间的辩证关系

5.什么是真理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7.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三章

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1.什么是社会存在?

12.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4.社会意识发展形式和规律

7.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互动,实效性,教学改革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讲解,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空洞的理论灌输、政治说教, 应强化教学互动环节, 使教与学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由教师的“独角戏”转变为师生“二人转”。

二制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的原因分析

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兴趣不大, 学生认为该课程重理论、语句抽象、枯燥乏味,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1. 课程内容多、范围广, 课时有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教育部 (“05方案”) 推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门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内容。新课改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突出了其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 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部分, 课程的范围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然而, 该课程内容增加了但课时却没有相应增加反而相对减少了, “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36学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36学时, 这还不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 而“05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学时仅为48学时。

2. 教学方法老套、单一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 教学方法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远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探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能增强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模式。

3. 大班教学, 学生多并且多元化

目前, 在我国高校扩招的时代背景下, 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配备比例较大、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授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 来自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系的多个自然班组成一个行政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也是如此。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班级整体意识淡漠。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了解程度不同, 如文科班学生理论基础普遍好于理工科的学生, 几个班一起上课, 教师不容易根据不同的学情因材施教。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 科学设置教学体系

该课程教材内容相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来说, 具有滞后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应当按照“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专题式教学, 教师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去选择所要讲授的专题, 这样各个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把各个专题讲得透彻、讲得有特色。在专题设计上, 以教材为蓝本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系, 在改变原有教材章节顺序的基础上, 始终围绕一个主题, 保持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完整性。在课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学术网站,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即将讲授的最新观点的“学术争鸣”, 再由任课老师筛选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入到教学内容中。

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 教学互动的成功依赖于诸多有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 创新的典型方法有读书增慧的博学式教学法、寓教于乐的情景式教学法、知而后行的体验式教学法等。具体形式有演讲、小品表演、看录像、讨论会、独幕剧、相声、唱“红歌”等,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知而后行的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以致用, 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教学形式。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实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搭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基础的富有特色的网络资源信息库,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发挥网络教学和育人的优势。占领网络阵地, 发展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第二课堂。网络资源信息库要及时更新丰富资源, 可收集一些时评文章、理论文章、反映学科发展动向的文章, 也可以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 如《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诚信的力量》等, 发挥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等功能, 努力把它建造成动态的师生互动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现代网络多种信息传播途径, 形成开放性、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将其建设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撑平台、师生互动的有效渠道、深入学生实际生活的第二课堂。

4. 创新主讲教师的工作模式

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和科研两大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基本上是一线教师, 而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面临着一个困境就是课时量大、科研时间少。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线即教学中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 关键在于“讲得怎么样”, 它是整个科研和教学的最终结合及效果评价。由此观之, 科研是先导, 科研决定着教学效果, 科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想创新主讲教师的工作, 核心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提高主讲教师的科研水平。在整个教学和科研过程中, 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形成科研团队, 以老带新加强主讲教师的科研能力, 并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专题讨论。除此之外, 各高校应给予政策支持, 派教师外出学习研修, 或者定期请专家来讲学, 形成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良性互动。

5. 探索改革考核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 而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则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研究型教学不仅仅是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 还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 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 我们要探索改革考核体系。理论知识的考核除采用闭卷和开卷的方式外, 还可以采取辩论赛的方式, 辩手分别代表不同的班级, 辩手根据教师所给的主题进行准备, 在课堂上老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裁判, 评判出的2~3名优秀辩手期末考试可以免考。从实践来看,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及整体能力进行全面测评, 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积极性。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原理中最根本、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珍宝’中之‘珍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学习与研究该门课程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马克思课程总结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与感受型实践教学一样,都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社会活动,不同在于这种活动不仅是走出去让学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让学生做,既能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以此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上一篇:天鹅的故事评课意见下一篇:《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