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

2024-08-25

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处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第三、四句:早晨醒来,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他会想到什么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师模仿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起朗诵古诗。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欢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踏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2.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 篇二

一通过情境游戏表演, 感受古诗文的乐趣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 爱模仿、爱表演是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特质及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所在。因此, 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时候, 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 尝试在教学古诗时配上一些肢体动作, 既利于幼儿理解记忆, 又保证了其持久的参与性及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古诗《悯农》的过程中, 让幼儿模仿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种的动作, 手拿锄头、头顶草帽、挥汗如雨等, 使幼儿对古诗的感受更真切, 学得更轻松。其次, 古诗教学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 很难想象还能进行游戏活动, 而实践证明, 古诗教学中的游戏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 易于孩子接受,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古诗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除了集体教学模式外, 还可以将古诗文诵读延伸到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游戏中去。例如, 在表演区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古诗大舞台”,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如头饰、服装、音乐等道具, 供幼儿自主选择, 装扮后进行古诗文表演。通过相互间的交流, 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古诗学习的乐趣, 同时提高了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表演古诗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 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 图片和动画资料的使用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及有效性。因为这些东西有形有色, 一向为幼儿所喜爱。在进行古诗教学时, 借助于动画调动幼儿视、听等多种感官, 使幼儿投入到学习中。可根据古诗文内容, 将其制作成优美、生动的课件。学前可以让幼儿先欣赏一下图片和动画资料, 让他们先说一说在看到这幅图片或动画时发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等等。而在这样不断地欣赏和叙述中, 幼儿地感受古诗意境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幼儿的文化修养也将在这点滴之中逐渐优化。例如大家熟悉的古诗《咏鹅》,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绘成这样一幅动画:白鹅漂浮在碧绿的湖面上, 橘红色的脚掌在水中划动, 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多美啊!幼儿看到这幅动画, 诗句会自然而然地映在脑海里:“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轻波”。

三通过绘画、唱吟等活动, 再现古诗文的情境

当幼儿对一首古诗有了简单的理解后, 开始尝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作古诗文。通过绘画、唱吟等方式再现古诗文的情境, 巩固幼儿学习成果。

绘画一直是幼儿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途径之一。对于古诗的学习也是如此, 到了中、大班后, 随着孩子能力的逐步增强, 就可以尝试临摹活动了。可以让孩子尝试找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的卡片, 然后观察画面、结合自己对诗的理解完成自己的绘画。在激发幼儿创作古诗画时, 适宜选择适合幼儿理解、喜欢的古诗, 并且是容易表现和创作的。例如《静夜思》, 让幼儿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 用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展现古诗的意境。如有的幼儿画了一间温馨的房子, 里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小朋友, 用大大的眼睛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其次, 由于古诗文本身富有音韵美, 在诵读时, 还可采取唱的方式进行教学。选择一首幼儿熟悉的音乐进行古诗文配唱, 往往更能打动幼儿,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于旋律熟悉, 幼儿掌握起来得心应手。在家里也乐于哼唱。总之, 应力求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在幼儿期进行古诗文的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 也是家庭社会的职责。为了使幼儿古典文学课堂更广阔, 要努力取得家长配合, 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 达成教育的共识, 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系, 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

摘要:古诗文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的文体, 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幼儿阶段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必须从孩子兴趣出发, 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提高幼儿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从而更好地发挥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教孩子学古诗, 不能靠死记硬背, 这会导致孩子把学习古诗视为苦事, 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只有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 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感受古诗文的乐趣, 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幼儿古诗教学之浅见 篇三

目前,幼儿园中班、大班每册《帮我早读书》教材中都有几首古诗,这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师倘能于讲授前钻教材,入脑筋,便可在课堂上坐春风,施细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下面说几点浅见:

一、吃透教材,成竹胸中

汉乐府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仅摘取后四句,欲教学这四句,须对前六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中衰”有深刻的理解,备课做到通览全首,胸有成竹,教学才能厚积薄发,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设计教案:孩子们都吃过葵瓜籽,对葵花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启发他们七嘴八舌,定会说得差不多,教师只需点明葵花的生长,一要雨露滋润,生根,发枝,长叶;二要阳光照射,开花,结果,成熟。葵花的生命虽然短暂,整个过程仅仅两百来天。但它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很大的,它能榨油,能炒着吃。葵花如此,万般植物亦如此。倘对教材有了这样的理解,讲授后面的四句便不会显得突然。在让幼儿联系江水从何而来,到哪里去,回不回头,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后,重点讲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通过师幼互动,教育他们从小珍惜时间,学习做人,努力成才,便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二、领读全诗,指导赛诵

唐朝骆宾王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教学这类明白如话、浅显易懂的古诗,可先由教师领读,幼儿跟着读三五遍,找班上善读的幼儿再领读两三遍。教师接着用动作把诗从头至尾表演一番,进行讲解;诗描写白鹅游泳时的情景,“曲项”“白毛”“红掌”,是白鹅的体形特点,最好联系幼儿的身材、相貌、服装加以比较;“浮绿水”“拨清波”,是白鹅的生活习性和行动特点。诗人抓住这些,把白鹅游水时的形象和它悠然自得的神态写得非常生动、逼真。白毛、红掌,在碧绿的清水映衬下,色彩鲜明,惹人喜爱。相传诗人写这首诗时还只七岁。第三步,指导幼儿先从头至尾朗读三四遍,再两句两句默记三四遍,开始比赛,要求举手到讲台面前,面对大家诵诗,一气呵成,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感情丰富。教师视情况口头奖励背得好的,鼓励背得差的。最后强调,幼儿年龄小,想学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保证安全。

三、贯穿德育,讲明道理

唐朝孟郊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授此诗时,宜先用最通俗易懂的白话,解释相关词语。如“游子”指离乡外出打工或做其他事件较长时间不回家的儿子;“慈母”指能够抚爱子女的母亲;“寸草心”指寸把长左右小草的心,这里比喻游子;“三春”指春季三个月,整个春天;“晖”指太阳光;“三春晖”指三春的阳光,用以比喻母亲对儿子的抚爱。接着领读全诗,指导学生熟读全诗。然后,简要讲解诗意:儿子要到外地去,母亲千针万线,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担心儿子久久在外,无人给他缝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正如春天的阳光使得小草得以生存一样,做子女的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诗中选取母亲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小事,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母亲爱抚儿子,儿子敬重母亲的感情,表现得真切感人。最后告诫幼儿,我们一定要对母亲包括父亲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感恩之言,感恩之行。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画面是一个幼儿见到母亲每晚用盆端着水给奶奶洗脚的情景,之后就模仿起来,每晚也用盆端着水给母亲洗脚,可向幼儿推介,教育他们自幼养成尊敬长辈、孝敬长亲的传统美德。

四、从我做起,检查效果

唐朝李绅诗《悯农二首(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通俗易懂,好诵好记。前两句写景,形象逼真;后两句抒情,感人肺腑。先引导幼儿诵读诗句六七遍,直至能背诵时,讲授诗意: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锄禾,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谁都应该知道的。但当看到摆在餐桌上盘中菜和盛到碗里饭时,是不是人人都想到这些了呢?再说:一粒种子,变成粮食,需要整田、播种、锄草、施肥、抗旱、排涝、防虫、收割,要费多少劳作,粮食打成米,做成饭也不简单。中央电视台也有一则广告,说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供两亿人吃一年,真令人惊奇!因此,我们在幼儿园里进餐,一定要吃干净,碗里不能剩下一粒饭,也不能剩下一点菜,大家做得到吗?回答非常整齐“做得到!”。建议每次进餐放碗时,大家互相检查,看谁碗里最干净,没有浪费粮食现象。你们在家里吃饭时,还可以与父母比,看看谁最节约粮食。

4.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 篇四

反思一:风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招手,云儿见他让路。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一首关于风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写风,如果你喜欢写,就写出我藏在哪?画风,如果你喜欢画,就画出我藏在哪?颂风,如果你喜欢读,就读读有关风的文章。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跑来玩耍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里了。&&由于紧密联系生活,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赞叹。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反思二:风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风》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全诗用简洁凝炼的语言,传神地表现出在风的作用下,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诗句是这样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如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品味诗意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上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风的知识的材料,并互相交流,让学生对风有了较全面、直观的认识。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鼓励他们:你们也来编一编!相信你们会编得比老师更棒!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下,他们跃跃欲试,编出了许多有关风的顺口溜或小谜语,这一过程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感悟的阶段,为下面学生顺利理解诗意、进入诗的意境做了有力的铺垫。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唐代诗人李峤写的关于风的一首小诗,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从而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为学生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有独特个性品质和生活体验的个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虽说他们的人生阅历有限,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益便捷的传媒,使他们的见闻相当广泛,在课堂时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找到文本与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会是片面的、浮浅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四通八达的呈网状分布的。

二、重建: 从《风》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源头就在生活中,就在学生的知识积累里,就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中。

2、如何借本诗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典诗词?

3、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诗,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古诗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反思三:风教学反思

本周三,可慕小学开展了常规教研,我很荣幸的作为常态课展示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加入可慕小学这个大团队一学期了,我觉得我们的教研氛围非常浓厚,在王校长和华美老师的努

力之下,我们开展了多样的教研形式,在教研过程中让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经过多次的练习,周三早上我站在了课堂上为大家上了一堂课,在评课过程中虽然各位老师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但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不管是课堂掌控能力,还是评价过渡语,我都还得下苦工才能取得进步。

本课是一篇诗歌,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种种做法,尽量争取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这节课上学生画的起风时的景象有:风儿把小朋友手中的风筝送上天;细细的雨丝被风吹得东歪歪、西斜斜。红旗飘扬;风车转动图&&他们自己写的诗也让我欣喜。如:尘土飞扬的时候,我知道风在赶路了;小草跳舞,花儿招手的时候,那是风在和他们拥抱&& ;他们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还会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风的喜爱之情,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反思四:风教学反思

首先要感谢叶老师,让我有一个和儿童诗亲近的机会。之前看杂志上的一些儿童诗的教学设计,或听其他老师谈起的经验,再看看人家学生写下的一首首精 彩的诗歌,那时心里是羡慕不已呀!一时激动,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去做。但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就是没有行动。这次,拿着叶老师为我准备好的材料,带领孩子 们感受了儿童诗的快乐。看着孩子们那张张兴奋笑脸,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活泼的、天真的语言,我知道,原来每个孩子天然就是一首诗。但是要让孩子们真正品味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感受儿童诗带来的情趣和快乐,我们老师的富有诗意的组织语言,教师的适时恰当地点评,教师的及时引导功不可没。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流 畅的、富有韵律的,要让孩子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它的语言特点,首先我们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优美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而且我们的语言必须能给孩子们传递明确的,清晰的信息。如我在前两次的试教中,先让孩子们听听风的声音,然后问你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听出了风很用力,有的说听出了风很冷,也 有的说听出了风很可怕,就是没有人说出我预设中想要的答案风好像很生气,风被人欺负了,很伤心等等。因为在我的预设中,这样的回答能让我快速地进 入下一步的教学,可惜没达到预想的效果。但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新组织了我的语言从刚才你们听到的风的声音中,你们好像听出它怎么了呀?这样一问,孩 子们马上明白了我们的意图,有的说风好像在打呼噜,有的说风生气了,有的说风不开心,哭了。很快孩子们就被我这一个问题带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一个富有诗 意的情境。

篇三:大班诗歌《家》教学案例和反思

大班诗歌《家》教学案例和反思 吉林23班 孙佰然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教材分析: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我”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超出“家庭”这个狭窄的范畴,世界万物也都有一个家,你看:天空是云朵的家,田野是禾苗的家??等等,大班诗歌《家》就描写了这样一个具有依存关系的大自然美景。

(二)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语言发展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的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过程:

(由于我在课件中设计好了小动物的声音,“请小朋友猜一猜“我们”各自的家在哪呢?”这样很自然的就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

(4)点击“声音二”按钮,幼儿听完后点击“回家”按钮进入下一页。

(这一环节可以放松心情,小朋友们非常愉快)

(5)音乐停后点击“声音一”按钮,放诗歌录音。

(因为录音放出的就是小朋友朗诵的诗歌,小朋友觉得这首诗歌是自己编出来的,特别有成就感,为下面的创编诗歌作好准备)

(7)教师点击“创编诗歌”按钮

(三)延伸

美丽的沙滩是贝壳的家,宁静的池塘是荷花的家,高高的楼房是我们的家,(2)请小朋友回家编有关《家》的诗歌,爸爸、妈妈记录下来。

八、学习效果评价:

大班诗歌《家》只有六句,讲述了白云、小朋友和四个动物的家,而幼儿仿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如“金色的沙滩是贝壳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长长的火车是旅客的家,美丽的樟树是我们的家”等。

九、教学反思:

5.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五

一、课题的提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孩子从小诵读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孩子口语的发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才发现爷爷奶奶塞到自己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都丢了。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现代社会中,吃着洋快餐,却不知道孔子、屈原为何许人;说着流利的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者屡见不鲜。我们并非反对学习英语,但是,却不能淡忘和忽略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有多种渠道,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莫过于诵读千古经典古诗文。通过诵读经典诗词,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打下鲜明的文化烙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我们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年来,课题组以教工幼儿园小、中、大各一个班的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中心,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及案例分析法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和推进研究工作。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情境唤起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大诗人陆游也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园的门厅墙面上,精心绘制的就是古典文化的壁画;园内设有“古诗长廊”,并定期更换内容;参与研究的三个班级都有自己专门的诗词墙面创设:小班设有“每周一诗”,中班是“古诗天地”,大班则布置了“我爱古诗”主题墙。各班在区角中投放《跟我读古诗》、幼儿版《唐诗三百首》等图书和音像资料,供幼儿随时观看和交流,学习;同时,在晨间活动、接送时间和午餐前后,播放古诗词磁带、碟片、民乐,让孩子通过聆听和一起朗读古诗,时时沉浸在优美的诗海中。

(二)营造和谐温暖、充满鼓励的精神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主动诵读《纲要》提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等等。诵读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始终给予孩子真诚的关爱和鼓励,让幼儿觉得学习古诗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让他们喜欢和老师一起诵读、欣赏、阅读、表演等;当幼儿有了哪怕是很细微的进步时,教师都能及时肯定,并为他喝彩,同时创设机会让幼儿大胆表现„„这种信任和支持使孩子兴趣盎然,自信心增强。

(三)探索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借助图片音乐或课件等电化手段让幼儿明了诗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了避免幼儿在诵读过程中出现枯燥、诵读疲劳等,我们借助多种手段,一幅图片、一段音乐、一个有趣的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再现古诗所表现的内容,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感受诗词意境。如在诵读《春晓》一诗时,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播放画面和音乐,让幼儿感受诗人笔下的啼鸟、风声、雨声、花落组合的那种美,在这种富有诗意的优美情境下,幼儿就容易激起诵读的欲望。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先放映庐山的风景片,当幼儿被美丽景色陶醉时,教师娓娓读出诗句,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利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让幼儿在反复诵读中形成良好氛围。幼儿本是乐于念诵乐于反复的,尤其是团体的朗诵,抑扬顿挫,琅琅书声,更是一种愉快的事。反复多次,即能背诵,会背诵时,更是乐此不疲。为了让幼儿形成乐于诵读的好习惯,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今天我当小老师”,让幼儿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孩子诵读;“读诗幸运52”,让幼儿进行背诵比赛;还有组与组之间的接龙比赛;接力读、快读、慢读„„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使幼儿把诵读当作了一件乐事,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再者,多领域的渗透也让古诗词的诵读更加丰富有趣。经典古诗文一般富有音韵美和意境美,可读、可唱、可画、还可表演。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与表现古诗文;在绘画活动中,幼儿通过想象和创造来表现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老师适当巧妙地溶入一些古诗文内容来进行歌唱与表演活动等。把古诗词变成孩子们喜欢的唱古诗、画古诗、演古诗、跳古诗等,既增强了幼儿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更快乐主动地学习古诗文。

(四)多种途径完成古诗词诵读集体教学:我们安排了每周1~2次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根据制定的内容开展教学,具体有古诗欣赏、诵读、表演等。小班以欣赏诵读,激发兴趣为主,中大班则加深难度拓展范围。每一次活动,教师都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如春暖花开季节,大班教师安排《咏柳》古诗,带幼儿散步来到江滨的柳树下,引导幼儿观察:那细长的叶子嫩绿的发出亮丽的光彩,不就像“碧玉”吗?柔顺的枝条倒垂而下,不就像轻柔的绿色丝带吗?„„欣赏和形象解释方法让幼儿愉悦的感受了诗歌凝练和拟人的语言和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日常生活:古典文学作品具有音韵优美的特点,有美感的复述和朗诵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如晨间活动、午餐后、午休起床甚至散步途中、上下楼梯时和排队等候等时间都适当的引导幼儿诵读,幼儿也学会了在休息或游戏的时间自发的诵读古诗词,对在集体活动中学过作品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感受、理解、记忆。幼儿园内常常能听见书声朗朗,也形成了一个很好学习的氛围。游戏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古典文学教育自然的融入到游戏中,让古典文化快乐的滋润孩子的心田。1.表演游戏。在小班幼儿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提供头饰等道具,让幼儿扮成一只只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浮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学会咏诵了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2.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经常使用一种有效的游戏形式,在经典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设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力游戏。如:“猜谜语”“拼图”“诗画匹配”等智力游戏,极大地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3.竞赛游戏。孩子们的竞赛意识很强,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我们常常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的竞赛,比一比,看谁诵读的古诗文多。看谁反应快,看哪一组配合默契。如“古诗接龙”“古诗幸运52”“我是古诗大王”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反应能力,培养了孩子合作、竞争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家园共建:《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有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为了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之前,我们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取得家长的支持,同时也给家长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要求,以便家长更好的配合。在古诗词诵读过程中,家长和幼儿一起朗读和背诵古诗词,和孩子比赛,一起查找相关资料等等。许多家长买了《唐诗三百首》《精选古诗词》等书籍,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朗诵。有些家长还特意来询问我们在家里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等等。这份认真、这份专注,让我们感到欣慰。

四、研究成效

(一)课题研究使我园的办园环境和活动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变化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园的园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环境,当你置身于幼儿园中,就会被一种浓浓的古诗文化所包围,孩子们身临其中,也是得益匪浅。现在,由于我们的成功实践带动了整个幼儿园的古典文化教学氛围,我园已经将经典古诗词延伸至经典古诗文的诵读作为我园的园本教研内容,使之成为办园特色。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的经典文化诵读将会更科学更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课题研究使幼儿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咏诵经典古诗后学习态度、兴趣、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经典古诗文咏诵教学是有成效的,它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年多的古诗文研究教师们积累了十几多例成功的教育案例,也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知识面、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进步明显。在诵读活动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原来有点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大胆了,原来有几个口齿不清的孩子也能连贯地讲述了„„古诗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同时,幼儿的记忆力、注意力及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三)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高《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经典古诗词,教师的角色也由单纯的教师变成“学习者”,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涨。教学相长是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一年多来,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在教学古诗词的诵读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主动的学习,教师就会更深入地体悟古诗词经典的内容,在和古诗词的直接对话中,促进了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气质。另外,教师们通过课题研究,教育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更好地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6.幼儿园中班古诗 篇六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朗月行

7.古诗文教学三读法 篇七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师从培养学生课堂教学兴趣入手, 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创新、自己动手, 实践“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 改变学生课堂教学困难的现状, 培养学生课堂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能力, 达到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 完善学生品德修养, 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 解决老师教授古诗文收效甚微的困惑。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本文探索了语文课堂古诗文教学的“三读”教学方法。

古诗文教学“三读法”, 主要是读, 读是手段, 理解才是目的。从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 解决认知问题, 是一读二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为什么”, 解决课文的解悟问题, 也是三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做法是, 一读:组织学生读课文、认知课文, 字词读音的轻重、节奏、字词含义、句式特点等知识性问题, 与学生一起认知古诗文的特点, 感受和发现问题, 寻找知识点, 从心理上打破对古诗文学习的恐惧和茫然, 重建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信心, 为解决新课标语文古诗文学习中的基本问题, 打开缺口, 奠定基石。二读: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可以默读、小声读、自读、集体读) , 明确课文组织结构, 内容题旨。例如人物传记类:明确课文写的是谁、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例如散文类:明确课文写的是什么景、什么事、抒的什么情、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或提的是什么观点, 论证的分观点及材材料、结论等。围绕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解决学生对古诗文学习陌生、惧怕、生硬的问题, 为学生古诗文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 打破老师传授的“桎梏”。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有想法、有话可说, 从而为学生古诗文学习提供方向和路径。三读:读课文的表达手法、艺术风格。组织学生紧扣课文内容, 自己探索课文的表达手法、艺术风格, 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 灵活地、多角度地审视课文材料, 准确地总结课文的表达手法, 感悟其艺术风格, 并运用在课文学习中。对掌握的知识内容及学习技巧的训练, 上升到对古诗文学习的层面, 从而完成对古诗文学习的升华, 迅速快捷地理解课文, 并能在同类古诗文中, 做出有个性、有真情、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的自主性学习领悟。从而彻底解决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惧怕、陌生、困惑和教师教授古诗文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困境, 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开辟一个适合而实际的途径, 以期方便学生学习古诗文, 方便老师教授古诗文。

语文课堂要落实“少教多学”, 从语文古诗文教学三读开始,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把文章读出来, 读出情感、读出解悟, 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突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可以解决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的困惑, 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上的困难, 有效地实施“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8.幼儿古诗欣赏策略研究 篇八

一、创设情景,感受意境美

1.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古诗的意境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幼儿学习古诗,首先要学会欣赏诗的意境。而对大班幼儿来说,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它亲切可感。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幼儿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幼儿的生活经历是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可以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

2.运用绘画方式理解古诗的意境

诗与画虽然媒介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诗,可诵可听,却无形无色;画,可观可视却无声无音,要达到完美的境界,诗必须有形有色,画必须有声有音。诗,尤其是画的意境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画家可以从诗人已提供出来的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发、感悟和创造,从而使诗歌的“清篇秀句”转化和呈现为绘画的目前之景。即以无声的、有形的绘画图像将那种有声的、无形的诗歌意境转化和显现出来。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将艺术领域与语言领域互相渗透,利用现有的挂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图画,再现形象,使幼儿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也可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

3.拓展想象表达对古诗美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再加以启发诱导,打开想象之门,利用画面或音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借此调动幼儿各种感官,通过想象使幼儿领悟古诗中美的感受。

二、品味诗句,体会语言美

1.读,读中悟情

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跟教师读和与同伴一起朗读,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幼儿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唱,唱出音乐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通过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用唱的方式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活动的氛围。古诗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古诗就显得与幼儿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幼儿接受。

三、尝试创作,培养创造力

让幼儿尝试为古诗作画,这是让幼儿培养创造性思维形象的过程,让幼儿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画笔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含义。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自己幼儿从中去享受成就感,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如:欣赏《咏柳》,中大班的幼儿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春天的柳树美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神妙,而古诗的魅力无穷。

总之,古诗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幼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欣赏。

上一篇:211大学与985大学下一篇:竞选班长职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