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的经典美文

2024-09-28

扫雪的经典美文(精选13篇)

1.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一

上个星期还是阳光灿烂,这几天,天公似乎有些淘气,放出小精灵—雪花作为使者来和我们嬉戏。毕竟是天公,号召力就是大,雪经过长达几天的“行军”,在房顶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木上、马路上,都留下它们的身影,足有31厘米厚。一个白雪为墙,棉絮铺路,碎玉当植物的世界诞生。大雪,虽然美丽,可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武警战士们急坏,老爸也不例外,他率领战士对我们小区被大雪封锁的道路进行清扫。战士们分工明确:有的拿铁锹铲白雪,有的挥镐碎坚冰,还有的用力的摇树上的积雪……老爸衣服虽穿得少,脸上却流下汗珠,衣服都湿透,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干,回家休息,他却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能为人民服务,又能锻炼身体,岂不美哉?”说完,又挥起铁锹。老爸的坚决,让大家更有力量,如火如荼的干起来。很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路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见,都会心地笑。我原以为他们不会再干,应该停下来休息,可事实却出乎在我的意料之外—随着爸爸的一声令下,队伍继续向大马路战斗。

望着他们干活的背影,我仿佛看到受灾地区的人民都在和雪在搏斗,都说“大雪无情人有情。”相信,在胡锦涛的领导下,雪灾一定会被赶跑的!

2.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二

一、激趣诵读经典美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因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了。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习惯,使其乐在其中,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营造诵读的氛围

加大宣传的力度,端正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可开展“名人读书故事”系列讲座活动;搜索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读书“痕迹”明显、构思巧妙、语言精美的篇目展示给学生看;开展“图书捐赠”活动,组建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踊跃参与“我与经典之作对话”等读书活动。掀起学生购书读书的热潮,点燃学生的阅读经典美文的热情。

(二)保障诵读的时间

诵读时间的保障十分重要。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业负担,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同时,可利用早读课、上课前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诵读,高一高二年级甚至可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保证学生有时间诵读、消化、吸收。

(三)搭建交流的平台

阅读心理学认为,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会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能促进阅读理解,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可开展“读书交流会”、“写读后感”,举办“朗诵比赛”,评选班级“阅读大王”等,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品味经典美文语言,生动学生的语言表达

当前,很多学生的写作语言的表达浅显单一,总是抓不住要表达的东西,常常词不达意,能写出跌宕多姿文采飞扬的文章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语言表达欠缺的原因是:一是读书积累少,词汇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即使积累了一些词汇,但不懂得运用,缺乏推敲锤炼的意识。

(一)品精妙字词

通过鉴赏品味,让学生明白经典之作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泻”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如用“照”字则不能与“流水”照应,显得呆板、不灵动;后半句写雾,用“浮”不用“升”更为巧妙,因为“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了雾的轻飘柔美的状态。又如,在鲁彦的《听潮》中,“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一个“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在赏析经典美文的语言精妙时,鼓励学生要从名家的文笔之长中吸取语言滋养,在写作中尝试推敲、炼字,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赏灵动语句

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唐诗宋词,通常都会成功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句生动、感人。而容易让中学生借鉴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叠字等。如:“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运用了比喻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和味觉,即我们常说的通感。写出了落潮时大海的静柔、清丽。细腻传神,充满柔情,读来令人陶醉。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字的运用比比皆是,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余音还袅袅的在我们的耳际”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些叠字句无不生动传神,读起来和谐、流畅、清隽、悦耳。让学生多诵读这些名篇、名段,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借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又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巧学经典美文谋篇,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写作文时,怕的因素很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经典美文,通常都是构思巧妙的作品。指导学生梳理经典美文的行文思路,掌握一定的谋篇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

(一)记叙类文章

学生写记叙类文章很容易犯“记流水账”的毛病。一味的平铺直叙,毫无波澜起伏,那是很难赢得读者喜欢的,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但有不少经典作品,其构思情节曲平起伏、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其“尺水”也能“兴波”。比如《老人与海》的故事就很曲折:桑地亚哥84天没有捕到鱼了,第85天又出海了——他终于遇到了一条大鱼——搏斗了三天三夜才捕到——突然却来了一群鲨鱼——拼死搏斗赶走了鲨鱼——船帮上却只剩下一副鱼骨架。在曲曲折折中,读者完全被故事吸引,也被桑地亚哥的“硬汉”精神所感动。经典作品为何能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呢?这涉及构思时成功使用了一些记叙方法和技巧。如《变色龙》使用了设置悬念法,情节构思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刘心武的《等待散场》则运用了误会法,以“我”对小伙子的误会为主线,一波连一波, 不断推进情节的发展, 最后误会解除。此外,还有巧合法、抑扬法、倒叙法等。这些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运用得体就能使事件或故事收到慑人心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二)议论类文章

中学生所写的议论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几种基本模式的,如陈群的《理想的阶梯》,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1)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2)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3)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结尾部分紧扣中心,联系实际,总结全文。文章在总体上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采用并列式。此外,还有林家箴《说“勤”》、吴晗的《谈骨气》等名作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容易学习借鉴的,因此,可以把它当做重中之重来训练。

四、广泛诵读经典美文,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曾广泛地诵读过大量的经典作品,矛盾能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巴金诵读《古文观止》200篇,才有了《家》、《春》、《秋》等文学巨著。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笔酣墨饱、笔头生花,成为一代大家。其实,早在西汉时,著名的词赋学家扬雄,就从写作的角度,最先提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他所说的“善为之”,即指善作文。通过广泛地诵读经典美文,学生的头脑里记住了大量的词语、精彩句段或美文,融会贯通后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观点,丰富了自己的作文素材,写起文章来,自然有内容可写,并写得比较精彩。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什么要读书,要读以前的经典作品,就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种有形无形的借鉴。”[2]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因为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加强学生对经典美文诵读与积累,让学生走进一个更宽广的语文世界,享受语文、享受经典阅读,并对学生加以写作指导,做到读写训练有效结合,能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经典美文,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被历史证明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思想宏远, 构思巧妙, 语言精美。加强经典美文诵读与积累, 并对学生加以写作指导, 做到读写训练有效结合, 能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经典美文,诵读积累,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殷小平.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语文·下旬, 2010, (4) :93

[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163.

[3]陈立新.课本经典与中学作文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

3.推动经典美文阅读的理性思考 篇三

关键词 经典美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09-0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作为大国要崛起,一定要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这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推动经典美文的阅读,就是发展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就是提升国人素养的必经之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美文的诵读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经典美文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品位,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在做人和做文方面对学生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以经典美文的阅读带给学生高尚的力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阅读经典美文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经典美文的阅读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有目标地选择经典名篇名句,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

阅读和积累经典美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会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就会勉励自己不要灰心,不要难过,从而鼓起勇气承担起一切困难和艰辛。

在经典美文的阅读中,学生也能在古代先贤的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让他们明白历史上所有圣贤之人都是历尽艰辛、经历种种磨难与考验之后才成为圣贤的。这样学生也会有能力来面对挫折,而不会像当前一部分中小学生因无法承受挫折而采取极端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阅读经典美文能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所造成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情况说明对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经典美文中所蕴藏的义利之辨内容非常丰富,为义利观提供了大量的教育素材。其中“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先利后义”等观点,具有极为现实的教育意义。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两难抉择之时,会想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会想到“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就会引导自己做出高尚的选择。

“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可以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儒化,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道德修养渗透在古诗文中,将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阅读经典美文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语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修养,形成某种气质。朱光潜说过:“没有文学趣味,这是精神上的残废。”优秀的人文文化是先哲们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对培养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很有作用。经典,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某一领域的一个高度,是当时思想智慧的结晶。流传于今的传世经典更是经历了时间长河的冲洗考验、优胜劣汰才得以被保留下来。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是循序渐进的,是在长久的感悟熏陶中逐步形成的。经典美文的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让学生与古代圣贤名家为友,与经典文化知识为友,与时代同行,追求文化的高品味。最重要的是阅读经典能致力于人的培养、人的塑造和人的成长,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阅读经典美文能增强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相关经典美文的阅读,才能增强与巩固学生阅读的相关知识,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阅读经典美文,品味美文的音韵之美,让学生在朗读之中品味到文章的铿锵之声,品味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品味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经典美文,体味美文中语法、修辞的精美,将美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精品范例,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运用。从发现的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学习优美的文学作品,从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内容进行鉴赏,让学生很好的提高其鉴赏美文的能力。

五、阅读经典美文能发展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特别是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所铸造和凝聚的恒久弥新,蓬勃向上的人文思想与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之魂,文化之根。中华经典美文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诵读经典美文,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

[2]王登峰,陶继新.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白露的经典美文 篇四

时间无声地流走,夏日的草长莺飞渐行渐远,凉风阵阵,秋意渐浓,我开始禅定于秋夜的朗月清辉。虫子们的叫声急急忙忙,密密麻麻,夜间和早晨尤甚,仿佛就在我的耳边、窗前甚至床头。

秋始白露。从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白露含秋,那晶莹的露珠折射出诗意般的韵味。这个季节最为写意,它兼有水墨的浓重与工笔的细腻。阳光很亮,明晃晃一大片,但不燥热,仔细分辨,竟见纹理,丝丝缕缕,照得行人心生暖意。即使没有阳光的日子,秋风也解风情,临高而站,衣袖被风鼓起,清风满袖。只有秋天的风,才称得上一个清字,也只有秋天的风,才可以还人一份清爽。

长河两岸依然葱茏,阳光还是慷慨爽朗,带着殷殷的期望,走进田野。前些日子还蒸蒸日上拼命生长的玉米们,开始把劲头儿全部转向怀抱中的宝宝,顾不上太多的梳妆与打扮,显得有些懒散倦怠和放松。高粱如喝红了脸的醉汉,头重脚轻,被秋风轻轻蹭了一下就左摇右晃再也停不下来。红薯丰腴得有些木讷,花生一簇簇在眼前摇晃,大地变得丰满香甜。

地头槐树的叶子细细碎碎,绿豆般的籽粒点点滴滴,如同繁复纷乱的过往。崖头酸枣树的累累果子,光滑圆润,有些表皮开始泛红,尝尝已有酸滴滴的味道了。枣子饱满丰盈,只是口感还是差得太远。酥梨黄灿灿、沉甸甸很是惹眼,愈发娇媚红艳的苹果,腼腆害羞,在枝间叶中躲躲藏藏,时隐时现。

野草们仿佛具有灵性,它们与自然如此相通,都努力地结出籽粒,留待下一个春天的`再绿。虽然草籽都是那么的细微,也正是如此,它们可以随着一阵风、随着走兽的皮毛、随着人的衣角、随着鸟的叼啄而走遍天涯,生命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被选择,不论在什么地方落脚,它们总能创造出新一轮生命的传奇。

今天早晨,步行户外,不经意间裤角沾满水珠,田间地头的庄稼、蔬菜、草叶之上,布满晶莹剔透的露珠,或平躺叶面,或悬挂叶尖,或流淌茎干,煞是好看。顺手摘下了几枝野花,稚嫩的小花,在片片盈盈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玲珑可爱,娇小的花瓣正努力地开放,展示着只属于她们的那份美丽,闻闻有田野的芬芳和淡淡的清香。

天空格外湛蓝,抬头望南山,山峦叠嶂,深远无际,怪石嶙峋,巨石突兀,白云缥缈,山之灵气,山之神韵,好似人间仙境!天上的闲云,让心中的淡定涌动,突然间有脱离俗世的轻松。

5.经典美文的内容 篇五

雨季总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或许是雨水带来的寒冷正在肆无忌惮地侵袭着我的内心,所以在这绵绵细雨中,我的心总是无法充满热情。

对不起,我又不争气的想起你了,现在的我真的在努力好好生活,只是偶尔还是会想起你而已。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就是在这样绵绵细雨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你,然后沦陷在了那个微笑中,无法自拔。

“你好,你是云大的同学吧?我看你没带伞,正好我要回学校,我们一起走吧。”

站在街角的我放下举在头顶的书,抬头看向了你那张干净明亮的脸庞,而那个清澈的笑容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我根本不知道当天的我是如何和你一起并肩走回学校的,也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到宿舍的,我只知道当我回过神时我已经坐在了宿舍里,然后才后知后觉,我竟然除了最后的一句“谢谢”之外,我什么话也没有对你说。心里懊悔极了,可是又不知该去何处寻找你。

后来的日子里,我故意在细雨绵绵的日子里不带伞出门,然后在校园里头顶一本书寻找你的身影,希望可以弥补那天留下的遗憾。功夫不负有心人,同样在一个小雨的日子里,我终于遇见了你。

当时我和舍友正在学校外的一家小店里吃着米线,突然一个白色的身影在外面飘过,我先是一楞,随即抓起身旁的书顶在头上就冲了出去,留下了一头雾水的舍友面面相觑。

我跟在你身后喊道:“同学,请等一下。”你转过身疑惑地看着我,我跑到你的伞下,拿下头顶的书,笑着对你说:“嗨,我们又见面了,我今天又没带伞,你再送我一程吧!”在看清楚我之后,你笑了,然后对着我点了点头。

后来你问我:“如果当时那个人不是我怎么办?”我傻笑着对你说:“我怎么可能认错你呢,你已经刻在我心上了。”然后你一把把我拉进你的怀中,亲吻了我的额头。

经过上次的教训,我当然是抓住机会好好盘问了一番,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你被我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有点不知所措了,可以你还是很从容的回答了每一个问题。那时我真的以为我们是命中注定,因为我的名字叫夏雪,而你的名字叫宋暖,你就是那个老天派来温暖我的人。而我们刚好在同一个专业,只不过你比我高两级而已。

我偶然间发现原来学生会的一位学姐跟你是一个班,我用一杯珍珠奶茶换来了你的课程表,因为你们大三大多都是专业课,而因为我在学生会的原因,我跟学院的老师关系都还不错,所以我成功的混入了你的课堂,没课的时候我都会去蹭课,而老师却只认为我爱学习而已。每次去蹭课的时候,我都不敢去坐在你的身旁,怕打扰你的学习,所以我只能坐在角落里远远地看着你。

终于在我蹭了一个月的课之后,在某天下课去食堂的路上,你叫住了我,“夏雪,课上你应该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吧,要不要我教你?”我笑着对你说:“不用,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听课。”听完我的话,你突然愣了,抬手摸着后脑勺,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看着你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在心里偷乐。我接着说道:“我是去看你的,我喜欢你,我要你做我的男朋友。”听完我的话,你猛然抬头看着我,更是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看到你的反应,我也是低头杵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在我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走开的时候,我突然听见你笑了一声,然后看见你的脚向前一步,你的胸膛差点撞到了我的脸,我只闻得见你白色衬衣上淡淡的薰衣草味道,然后从头顶传来了一句:“好啊。”接下来换我愣在了原地。我不知道后来我是如何被你拉到食堂的,我只知道那天我很幸福。

后来,我一个立志到了大学之后要尽情玩遍昆明每一个角落的人,竟然开始跟着你天天泡图书馆了。我曾经想看遍天下的风景,遇见你之后,你就是我全部的风景。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看书,一起学习,一起逛街。当时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分开。

我们在秋天相遇,在冬天分别。

转眼间你就进入了大四,在那个秋天,你第一次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认真的牵着我的手走过了校园的银杏道,然后你还破天荒的带我去爬了西山。我说:“他们都说恋人是不可以去爬西山的,会分开。”你笑着揉了揉我的头发,然后把我抱在了怀里:“我们不信这个,我们偏要向他们证明,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当时的我只沉浸在了你的甜言蜜语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你声音中的哽咽。而我对这句话也深信不疑。

就在那个冬天,你还是选择了离开,我记得那个冬天很冷,我已经不知道是天气真的很冷,还是你冷了我的心。就在放寒假的前一天,你第一次把我们约会的地点改在了一家西餐厅,你还请我吃了我一直想吃的牛排,我疑惑的看着你:“你不是说这个很贵而且不好吃吗?为什么今天舍得请我吃了?”你一如既往的笑了笑:“就当我送你的新年礼物好了。”然后我开心的吃完了那顿牛排,拉着你手一路蹦跶回了宿舍。

就在宿舍楼下,你拉着我的手认真的看着我的眼睛轻声的说:“我们分手吧。”我猛然甩开你的手:“为什么?”“我已经签了一个北京的工作,我下学期就不回来了,而且我父母在北京已经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她是北京本地人,等我工作稳定下来,我们就会结婚。”我拉起你的手紧紧握住:“那我呢?你不要我了是吗?你可以等我毕业啊,毕业了我可以跟你去北京啊……”我越说越激动,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看不清你的脸,看不清你的表情,但是我却清楚的听见了那句“对不起”。然后你就转身离开了,头也不回。

你不知道的是,那晚我一个人在宿舍楼下坐了一夜,我一直盯着你离开的方向,等着你回头来找我,然后把我紧紧抱在怀中,笑着跟我说:“我跟你开玩笑的。”可是你再也没有回来。第二天我红着双眼,一个人拉着箱子坐车回了家。

那个寒假是我觉得最难熬的一个寒假,我不再每天跟着朋友出去疯玩,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当想起你时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话也不说,当时我爸妈还以为我得了抑郁症,还带我去医院看了医生。看着他们焦急的眼神,我当时就下定了决心,我要忘记你,好好地活下去。

寒假结束后,我回到学校依然还是会忍不住想起你,可是我不会再让自己哭了。我努力的让自己适应没有你的大学生活,我逼着自己去参加活动,逼着自己学习。终于,我熬到了你回校办离校手续的日子,可是我还是没有勇气去找你,而你也没有来找我。

两年之后,我也到了毕业季,看着校园里哭着分手的情侣们,我又想起你了,你应该和她结婚了吧?两年了,你怎么能忍住不联系我呢,我给你发了无数的短信,打了无数的电话,可是我得到的只有你的绝情。

现在的我过得很好,我放弃了父母在家乡给我介绍的稳定工作,选择了留在这座拥有我们美好回忆的城市。我现在的工作很舒心,只是身边再也没有出现让我心动的人。曾经你是我所有的风景,你离开之后,我的世界再无那样的风景,所有的风景都黯然失色。

今天下班后,雨还是没有停,我今天又没有带伞,可是再也没有人会撑着伞跟我一起漫步在雨天里了。看着绵绵细雨,我突然很想拿本书顶在头上冲出去,或许我会遇见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但是我最终没有那样做,我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我想,我真的应该忘记你了。

6.描写雪花的经典美文 篇六

描写雪花的经典美文范文一:

我的眉间下了今冬第一场雪,有清风作陪,最终一去三四里,以梅花落款的情诗你收到了么?若收到,莞尔一笑,丢在风里,等来年花籽发芽,千朵万朵,都是你。

我储存一个冬天的寒冷,只为春鸟第一声鸣叫时,冰开雪融,蝴蝶兰悄然绽开,风信子捎来属于三月的心语,九九八十一颗花籽开始发芽,所有装在信笺的小字呼啸而出,刹那间,泼了一地的千古流芳。

结庐等雪,折一支梅花作韵,有美人兮,倾城还倾城,不道相思远,依稀是故里,且待春三月,茅舍青青,我将藏了一冬的诗,和所有错过的光阴,一并带去,见你。

雪夜,收割着谁的寂寥。纵使江湖兵荒马乱,我也不需要惶惑的拥抱,等一场雪,等冰寒料峭,等诗魂从银装素裹里抽离,等小字稀薄岁月忽已老。

写一场初雪的故事,种一把花籽在通往春天的路上,烟花如风,恐惊了那首声声慢,无言,一地霜,谁还在原地吟唱,道一声,相看两不厌,天涯甚远,一枚寒枝怎堪。

我在光阴里扫雪,我在每一个词里撒下花籽,我在天青色里等烟雨,我在眉间种满清风明月,最终,我与春天擦肩而过,只做了十二月的看花人。

一月来时,我正在写诗,那明澈,怎么会跌落我的眼眸,从此,吹不散的忧伤,将自己裹在一朵雪花里漂泊,我把所有的文字翻遍,等风摇绿光阴,企图遇见那个春暖花开的人,然而,我却再也种不了诗,也再找不见那个种诗的我。

看一朵花开,听一声雪落,择一日,清茶三沸正当时,穿过长长的诗行,再次重逢,那些被风吹散的一字一句,待天地都静去,再取一枚最清澈的词,装点那露白,那霜色,那瘦了又瘦的十二月,那一低眉的凉薄。

找一枚最美的叶子坐下,听听那段许多年前的故事,我在一枚词里扫雪,我在天青色里等雨,我用体内不死的桃色等一场春暖花开,我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冬阳送别最后一粒雪籽归去,你欠我的情书,我欠你的花影,就此,在光阴里后会无期。

在清水的眸里养一枚灼灼,只待南风吹来雪朵,酿一首朗朗的小诗,成全十二月素白的心泽。

究竟还有多少浮生容我挥霍,眼睁睁,看着天空在三行诗里坠落,风开启了冬的扉页,以生命之重,承载你的萧瑟,故事最终于光阴里凋零,多少飞雪辗转换取的那一场邂逅,来年闲畔落花又是谁家的秋?初心如豆蔻,到底抵不过一季霜色的蹉跎,当阳光和梦一起醒来,你可记得梅花曾经从一场雪里经过。

匀二两芙蓉雪,在三行诗里润目,不问枯荣,只留一段风骨,且待梅花三弄。

有大片的芦花飞出,十二月的句子醒来,飞雪措手不及,所有的绿意在阳光下倾城而出,终是负了桃花,落一句小楷,融化在三行诗里,沉默。

渴盼一场雪,蛰伏在字里行间,今冬在最后一眼凝眸中老去,我嗅着玫瑰寂静的味道,听月光的脚步从容离去,于清水里滋养一袭凉凉,十二月的低温也能长出喜欢的模样,一半随风远走他乡,一半在诗经里苏醒着芬芳。

虚构一个故事,连同落了的情愫,还有被光阴吹散的名字,一并尘封在遗失的句子里,我收集了一海的花语,只等那恪守的诺言被风吹绿,时光还在邂逅的路上,而青春走得悄无声息,霜降时,有大片大片的雪花启程,落在那个虚构的故事里。

原来雪籽也可以开花,用生命里所有的姿态唤醒美好,零度的亲吻,极寒世界里的千与千寻,我读懂你的微疼,却无法用一个合适的字眼去包裹裂变后的孤美,于是我把你叫做十三月的一见倾心。

冷风吹散一殴雪,被叹息碾压在一行诗里,白首不分离。

描写雪花的经典美文范文二:

在这以前,我不喜欢冬天,不喜欢雪。因为冬天是冷的,雪是冷的,没有我的活泼和开朗;在那时我喜欢春天,因为她有像我一样的生机,有像我一样温暖的阳光;总以为自己是最快乐的……

在遇见你以后,我才发现,和你在一起是的快乐,超过了我的生机。超过了我像春天般温暖的阳光。原来,和你相遇是的冬天也是这样的美丽。本来冰冷的雪,变的清爽,变的舒适。因为你,我喜欢上了冬天,喜欢上了快乐的冬天……

每到冬天,我都会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静静的站着,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感受着雪花落在身上的感觉,在雪中寻找着那份安逸,只有在你面前才能感觉到的那份安逸。这时,我就总会有一分冲动,想要融化在这纷纷扬扬的雪里,然后化成一个雪精灵,随着雪花的节奏,轻轻的起舞,配着雪独有的魅力,舞出雪的优美与高雅,陶醉在着轻扬的每一片雪花里。我喜欢雪,就像喜欢你一样喜欢雪。

没有想到,在我最爱的雪里,同样是纷扬的雪花里。你的背影,漠然消失在我的世界里,黝黑的背影带走了我所有的欢乐,无尽的痛苦与悲伤代替了我所有的快乐。终于明白了雪的悲哀。在悲哀中,带着忧郁与不甘痛苦的起舞。没有幽雅,没有快乐,只是用舞动的裙角诉述着所有的悲伤。雪,有的不只是悲伤,还有说不尽的壮烈。

现在,仍然喜欢雪。不过,喜欢的是雪的悲壮,喜欢的是雪的那份含着悲哀的无奈。学习舞蹈,学习舞剑,穿着上窄下宽的裙裤,穿着紧身的上衣。舞……舞出雪的温柔和无奈。

一个人,静静的舞着,旋,跳跃,在无尽的悲伤中寻找着自己的那份归宿。在悲哀中学会坚强,在坚强中忍受悲伤。所以,给自己起了另一个笔名叫舞雪。舞动着的雪精灵。有时我就会想,其实,精灵就是天使,是天使在人间的化身。因为精灵也会像天使一样悲伤。

描写雪花的经典美文范文三:

连续一个多月的雾霾天气,使原本自然条件下由悬浮水滴聚集而成的不透明的雾,变成一种包裹着灰尘和颗粒的视觉障碍和健康危害。雾就由一点点诸如“雾鬓云鬟”、“雾里看花”的美好幻想成为实实在在的狰狞和恐惧了。

高速公路封闭。只好在国道上缓慢的行驶。百十米的能见度,雾霾下的一切景物都是灰暗浑浊。路上的每辆车都失去了本身的颜色,布满凝聚了灰尘的颗粒。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音,弥漫着焦灼、不安,用声音传递着安全的警示。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我已经用了5个小时。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被包裹在巨大无边的了无生机的天地混沌之初。看不到远山,看不到远处的树木,河流。过年,回乡,回家,是当下的热门词语。看不到的远方,远方家的绰影。我眼前的一片混沌和灰霾,不仅是形而下的当下天气,还有形而上的心中阴霾。此时,我所行驶的地方是燕山山脉的怀来境内的国道。轩辕台。我想到了怀来的轩辕台。1200多年前,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这里夸张写出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壮阔雄浑的诗句。当下没有雪的雾霾天空,看不到燕山山脉的。恐怕把酒临风的李白面对这样的镜像,也会压抑的喘不过气来,或许自封一个佚号“李太黑”了。

是的,这个冬天,因为雾霾,寒冷的阳光变得那么的珍贵。而冬天里寒冷开出的花,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无异于奢华的冬季盛装。我情不自禁殷切的盼望着一场雪,一场飞舞的雪。雪的明亮和寒冷就像夏天的闪电,可以斩断黑暗和灰暗,可以覆盖和吞噬雾霾,还可以在单调的灰色中开出晶莹的花,银装素裹,本该就是北方冬天尤其是燕山固有的风光。

想象,此时也只能靠想象,才可能让自己放松,至少精神上不是那么的紧张、乏味和单调。燕山大如席的雪花,因为时空的久远和诗人的夸张终究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现在季候和环境的影响使一场大雪的来到,都是惊喜若狂。我从幻觉中理智的走出来。回忆,有关冬天和雪的回忆就是触手可及,身临其境的真实和亲切。思维的行走是那么的顺畅、自然,没有一点转折堵塞和迟钝,和眼前的道路状况截然不同。冬天,回乡,回家,过年,我何不预约一场雪,或者是在回忆中踏着一场雪回家。家乡冬天的雪,雪中踏出的路,让我的心里就变得敞亮开阔,目标清晰。

不必太远,三十年,二十年。雪落大地,冬天就真真切切的来了。小雪、大雪,是时节,也是看得见的风景。家乡的冬天,雪使得寒冷不是可怕,越是有雪的年关,人们的脸色变得滋润鲜红,日子有滋有味。从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的收获,到了冬天是收藏,是享受。大地以一个无垠明亮的胸膛怀抱着以往的艰辛和苦乐。雪中呼吸冰凉清冽的空气,满地的积雪分明是汗水的结晶和升华。雪是那么的褒远厚重,覆盖大地、山川、河流,包容村庄,妆点树木。

雪天的村庄,朦胧的乳白,远山恬淡青黑,树木静怡。间或成群的麻雀扑啦啦的从树梢飞到柴草剁,飞到房顶。铁雀追逐着偶尔从田野雪地中飞跑的野兔。鸡鸭走出一片片春天的柳叶,狗洒出一路梅花。临近饭口的时候,屋顶的烟筒青烟袅袅,祥和安然。

在家乡的雪中行走。踏在雪上,脚下吱呀吱呀的脆响。从家的院子里走出来,走在积雪覆盖的土街,还有每条胡同,前方总有脚印和清扫的痕迹。树木的枝干,长满了雪挂,走着走着,就会有恶作剧的人们用脚突然的发力踹动树干,雪,落在你的头上,脖颈子,凉爽的开心的笑,雪更加的活泼,让你开心。看一看每家的房子上粮食茓子上的的雪,雪使得茓子越发的饱满鼓胀,心就踏实牢靠。每家后院的菜窖,红薯窖,都是一两丈的见方,就像一个个堡垒,里面是白菜、萝卜、红薯,还有山上果树甘甜的水果,你就吸允到了雪的芬芳。

走出村庄,走进田野。一生和土地相依厮守的父辈,雪天也忘不了看一看雪下的土地。用手扒开积雪,黑绿的麦苗在畅饮。不由得弯下腰,抓起一把雪,塞到嘴中,品尝,不由得笑了,醉了,眼前飘动阳光下的麦浪。醉酒一般酣快的对麦苗说着,同饮,同饮。

雪后的阳光明亮,柔软慈祥。孩子们堆积雪人。雪人的身上插满了四季的收成。用高粱秸玉米秸当做手臂,眼睛是金黄的玉米粒,胡萝卜当然是鼻子,耳朵干脆就地取材,是手里吃着的干红薯片,还忘不了在嘴巴上粘上胡须,雪里红的萝卜樱子,经风一吹,阳光一晒,萝卜樱子就软乎乎,贴在嘴上了。围观的大人们看着笑,孩子们自豪和满足。倘若有人故意的说不好看,灵机一动的在雪人的嘴上洒满沙子,告诉那个人,你老了吃饭就这样,连腮胡子喝米粥,墨墨迹迹。

一场雪走了,又一场雪又来了。一片雪花覆盖着一片雪花,一个脚印覆盖另一个脚印,堆积成一天一天,堆积成一年一年。在冬雪中,迎来了一个个新年。

稀稀疏疏的鞭炮响了起来。小年扫房了。各家各户都把屋子院里一年动过的没动过的都搬出来,打扫家具,清晰被褥衣服,在阳光下拍打尘土,吸收阳光的温暖。湿润的空气,洗净了灰尘,当然更是抚摸一年劳作的疲劳。一年的不快苦辣以及阴霾一扫而空,明亮干净,笑容在雪中绽放开来。

接下年关临近的几天里,村庄进出街道的脚印多了,忙了起来,村庄也热闹了。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孩子们提前老灯笼弄好。村庄的雪,变得暖和柔软,也不再是开始的冰冷,天空中的雪到了村中成了喜庆的熏红,在路口,在窗前迎着回家过年的相亲。

依稀闻到了家乡过年炖肉的香味,闻到了依稀炮仗的火药味。一阵吵杂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前方的车子停了下来,看不到尽头。听到人们议论说,有几辆车追尾发生了事故,还有一辆商务面包车翻到了路边的沟里。精神又是无比的紧张起来。已经快到了家乡的境内了。此时的空气寒凉中似乎有了一些似雪似雨的颗粒在飘,不是雪的白,不是雨的透明清亮,包裹的是煤灰矿土和灰土的混合物。看不清,摸不到,闻不见的雾霾,远方和道路寻觅不到可以辨别方向的坐标物。

只有等候,等候车祸事故清理完毕。打开手机,看到《新闻1+1》里说的,雾霾的升级导致全国140多万平方公里都被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而我所在的京津冀地区,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仅有五天没有雾霾。终南山说,这空气的污染比非典更可怕。心更加变得沉重,恐惧到甚至不敢呼吸空气。车子,身上,头发眉毛,滞留着浑浊粘湿的雾霾。

又是5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京东地区。快到家了,精神上多少有了一些的轻松。国道上的车辆更多更缓慢。一路走来,躲不开的雾霾,所有的话题都和雾霾有关。前些天新闻联播报道,京津冀是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主要来自于钢铁焦化重工业的空气污染。不由得想到我家乡近年来钢铁为主的产业状况,地区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铁矿的过度开采造成土地的流失恶化,钢铁厂、焦化厂引起空气质量的恶化是看得见的。

记忆有些模糊,记不清从何时起,村庄里的树木渐渐地少了。土地失去了原有的耕种价值,竖起的是一座座铁矿钢厂。山上的果树连同山体都被推掉,接着挖出深不见底的大坑。土地里长出的庄稼,布满了铁粉煤灰。冬天的村庄,难得一两场稀薄的雪,算是村庄还没有和雪绝缘。可能,天地之间干净的雪花,也恐惧横天的烟尘,也不愿玷污了本来的面目来到村庄。

村庄的路口,两颗古老的柳树。这只在我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就了无踪影。山林果树夷为平地的后山,那几个耸天的烟筒隐约的影子镇守着,头顶一团团巨大的雾霾。霾,遮蔽了黑色的妖魔一般的狰狞,恐惧到无助和麻木。村庄,土地和人们,逃不开的雾霾,眼下主宰天空的是雾霾,没有他物。

7.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七

目前,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过多地关注分数的短期成效,无视阅读的重要性和长期的积极性

都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作业像山一样地压在孩子身上。事实上,很多孩子都被动地成了那棵被拔的小苗。有些家长给孩子提供的课外书就是各种辅导手册、练习卷,他们认为这样能在短期内提升孩子的成绩。殊不知这样急功近利式的劳动,既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抢占了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二、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电视机和电脑游戏给了孩子们娱乐和消遣,但也耗费了他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长时间沉迷其中。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良传媒更会在思想上误导孩子。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孩子的阅读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三、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正确有效的引领

虽然老师们都知道开卷有益这个道理,也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阅读什么书,该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从经典美文中汲取养分,老师很少会就这些东西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而是由着学生自由选择,任意阅读,或者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以至无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选择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这才是正确有益的做法。

四、家庭和学校未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很多学生家庭藏书极少,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藏书。许多家长自己的娱乐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以至于有的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家里,学生的阅读缺乏督促关怀。而在学校里,虽然有图书馆,但阅读氛围不强,时间也少,所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很难形成。

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一、多读多说,感悟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感情。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描述了南沙群岛物产富饶,景色优美,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我在教学2、3小节时采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的方法,在读中明晰了道理,感受语言之美,可以轻松地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教学片段设计:1.小朋友,你们觉得南沙群岛怎样?读读并写出物产丰富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自己练读,你认为哪句美就读哪句。2.同桌分别读一读。3.(放录像)我们一起徜徉在南沙群岛,这时候你想说什么?4.老师也来读一读,大家闭眼想象南沙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景色?5.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6.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再结合课文向家人介绍南沙群岛(可选自己喜欢的景色或物产等),可用课文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表达。

二、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中有很多文本诗情画意,语言凝练,要想学进去,必须让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典型的一例。如在第一小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播放这首歌曲,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渐入情境,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群少先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和“飘荡”等词语,诱发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把水清、色丽、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语言也慢慢积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为学生配上音,指导学生练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把文本的语言转换成个体语言贮存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三、神模妙演,激发情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典美文的感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化美文中规范的语言材料,还要灵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语言储备,重构自己的语言“仓库”,让语言更具表现力,让表演更形象化、生活化、美化、生动。如教学《小露珠》,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跟小露珠的亲切对话。学生兴趣盎然,精彩地演绎着文中的角色。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蓄”全都投注到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热情洋溢地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尽享表演之愉悦,激发学生的情趣。

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善化之,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美化我们的人生。

摘要: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 善化之, 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 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 美化我们的人生。

8.让经典美文“触摸春天”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典美文;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16-03

经典美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经典美文,运用经典美文,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促进语文课堂的优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何将经典美文巧妙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与文本有机融合,以促进语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谨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触摸春天》一文谈谈我的做法。

一、课前诵读经典美文,营造春天

(一)课前诵读的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两分钟诵读是一节课开始的“序幕”,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经典诗词名句,提升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在新课中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提升等方面产生知识迁移。灵活地处理好这“两分钟”,能够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时,我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推荐了许地山《春底林野》的片段:“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哪。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嘎,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学生从名家笔下的文字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小朋友嬉戏春光的快乐,由此心生向往,迫切想去“触摸春天”,了解文中小朋友在春天里的愉悦时光,欣赏文中春天的美丽景致。

(二)初读课文的情感渲染

《触摸春天》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对于拥有一双明亮眼睛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想象盲童所处的黑暗世界。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题为《盲人》的诗:

我的世界只有一种颜色

黑暗

我却能感知光明

因为光明的地方

是温暖的

我有眼睛

却看不见

即使道路笔直

即使汽车奔跑

即使花儿绽放

我能触摸到的

只有真实的东西

一切在指尖的触摸下真实

我可以想象

太阳是蓝的

我可以想象

雨水是七彩的

我想象

有许多天使

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

翅膀是扇动的

配乐朗诵后,学生根据诗句,结合生活实际与想象,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盲人的好奇、同情和敬佩之情,也真切地理解了为什么课题要用“触摸”二字,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达到了课始境生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嵌入经典美文,领悟春天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积累更多的经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吟诵或阅读相关的经典作品,使其与教材内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进一步体会学习内容,从而使理解感悟得以升华。

(一)品读时的巧妙渗透

《触摸春天》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极富感染力。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积累“花繁叶茂”、“浓郁”、“流连”等美词,反复诵读文本,在脑海里再现深深吸引着盲童安静在花丛中流连的美好春光。再让学生用以前积累的经典诗词来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孩子们小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词语,诸如“绚丽多彩、春意盎然、花繁叶茂、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有的学生还引用了李白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如此的旁征博引,可见在品读中渗透美文,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经典的积极性。

(二)拓展时的巧妙链接

在学生感受到盲童安静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许许多多的盲人都和主人公安静一样,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于是,我声情并茂地说:“用心触摸春天,用爱拥抱生活,不仅是安静的希望,也是所有盲人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心声吧!”出示海伦的诗,师生共同配乐朗诵:

在春天,我摸着树枝

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

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

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

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

我将手指慢慢地伸入小溪

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张开的指间流淌……

这个环节的设计,便于学生随文积累,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在学完《触摸春天》后,我引导学生自读课后链接的内容,课外搜索海伦·凯勒的事迹,推荐他们看海伦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一步了解盲人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有了之前的巧妙链接,海伦这位盲人作家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她的诗和学生的心贴近了,学生便有了了解她并阅读她的文章的愿望。

三、运用经典美文,仿写春天

语文课堂就是学习理解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堂,美文要学习,更要传承运用。如果说诵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就是清澈的泉流,诵读是为写作筑坝蓄水的。在对美文《触摸春天》品读成诵的基础上,我采用教会学生仿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填空式仿写

由于课前以一首小诗引入课文教学,学生对诗歌有了朦胧懵懂的意识。因此,在品读课文,深刻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后,我尝试着和学生一同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安静缤纷世界的感悟。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我采用了填空的形式:

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双手就是她的眼睛,她触摸到了春天,是 ;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双耳就是她的眼睛,她听到了春天,是 ;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心灵就是她的眼睛,她感受到了春天,是 。

有一位学生饱含深情地写道:“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双手就是她的眼睛,她触摸到了春天,是嫩嫩的花瓣绽放的姿态;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双耳就是她的眼睛,她听到了春天,是细细的垂柳拨水的韵律;安静看不见春天,但是心灵就是她的眼睛,她感受到了春天,是与蝴蝶捉迷藏时的欣喜与快乐!”

虽然这首小诗不够美妙,也没有整齐的韵脚,但它足以体现了儿童已经走入了主人翁的世界,和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她一起感受春天,触摸春天。

(二)片段仿写

《触摸春天》描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如花的小女孩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蓦地,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奇迹般地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美丽的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课文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的感悟: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悟春天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样的文字优美、富有诗意,为小学生提供了仿写的空间。在学生充分品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去仿写自己眼中的春天、心中的春天。学生兴味正浓,他们的笔尖流淌着这样的文字:“又是一年春来到。我来到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游弋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我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了下来……”

9.写雪的经典美文 篇九

听着母亲电话的声音,我似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琼玉乱飞的雪天。“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个惊喜那个兴奋那个无以言状的快乐,叫上三五好友堆雪人打雪仗,突然想起小时候学的那篇课文,“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呀,多美的雪,多美的画,多美的快乐童年。我们用自己小小的脚在雪地里踩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快乐。有时兴致来了,就找一根木棍在洁白而松软的雪地上做起画来,几个小人人说话,或者比谁的字写得好,大书特书。最后把那块雪地弄的不成样子。才乐乐而去。

现在不觉多少年过去了,为了生活我们四处打拼,不知道多少外出的游子这个时候还没有回家。“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这个风雪的夜晚,有没有千里迢迢归家的人,一年的辛苦不容易,就在这一段时间父母老人妻儿和孩子可以团圆,在暖暖的炉火边说着开心的话儿,炉边的茶水冒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屋子里暖烘烘地,屋外飘着洁白的雪花,这个时候才感觉真真正正像一个家。没有工作的忙碌,没有上学的辛苦,没有田里的农活。只有暖暖地亲情在流淌。

手持茶杯看雪飞,站在窗前,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雪花飞飞,天地间银装素裹,万籁俱寂,只有雪着地时的微声,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雪,给人以清静,安然,质朴,纯洁。

10.值得朗读的经典美文 篇十

他做了许多设法进去的尝试,一次一次的请求都把他自己弄疲倦了,可门卫还是说不能进去。

他为这攻出门曾经带了好多东西,如今他把什么都拿来花了,贵重的东西当然用以贿赂那位门卫。

门卫一件件收下,但同时又说:“我收这一切,只是为了使你不致以为耽误了什么。

”在等待的日子里,这个男人忘记了还有其余的门卫,他只认为这一个是他进法门的唯一障碍。

于是他咒骂这一倒霉的偶然性。

渐渐的,他等老了,视力也不行了,身体不能再站起来了。

最后他示意门卫过来听他说话。

门卫俯下身,他说:“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法,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到这里来要求进法的大门呢?”门卫知道当他快走至生命的终点时才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门卫大声说:“这里不可能再有人获准进去了,因为这个门仅仅是为你而开的。

我现在只好把它关上了。

”可怜的人,他本来是可以走进他想进去的法门的,只是因为缺乏勇气,又不善用智慧,并且心怀侥幸。

他死在法门之外了。

对于我们来说,大到事业、爱情,小到一次约会、一个黄昏,种种都可能是面临的一道法门。

当我们站在门槛前的时候,心中大约早已有了一些领悟。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道属于自己的法门,有多少道门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执着。

生活的前景就在你闯开第一道门卫的防守时洞开,进去了,酸甜苦辣都是自己的生命旅程。

11.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语感 篇十一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经典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基地。

所以,我们利用经典美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就都会不断前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获得和丰富。

语感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可以细分为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一种重要语感,它不仅可以帮助人分辨语音,还可通过语音判断说话人的语意和情感。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表现为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情感,甚至察觉出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三者是协调统一的,通过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导,增强经典美文的阅读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文的理解、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每篇文章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就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其中也包含了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的综合训练,即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朗读的节奏、朗读的语气、朗读的抑扬顿挫等。

经典美文文质兼美,经常诵读,养成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音感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在句子音、韵上的协调,将美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语音感。

二、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法感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中语法、修辞的精美,将美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写作范式,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学用。从发现的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进行“妙点揣摩”。使学生找到“美”的语法感。

三、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义感

经典美文是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增强学生美文在遣词造句、语义选择上的精妙。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领会课文,带领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育。

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理解课文,将课文视为内涵丰富的思维训练材料,借此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创造活动;从阅读技能的角度学习课文,将课文视为内容丰满、表达精湛的阅读训练材料,让学生习获得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技能技巧;从情感的角度赏读课文,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赏读之中,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发展美好情感,培养健康心态,完善健全人格。

古往今来的语言学习经验都表明,反复诵读,是体会和建立语感的基本途径。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注重热读成诵,反复揣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无声的书面文字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有利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意义和情味,有助于形成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观协调活动的过程,也更是全方位感受和体会语感的一个基本方式。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言语实践活动,语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以讲为主,有时甚至整节课独占讲台,把自己知道的、教参书上看到的一股脑儿灌给学生,而且把大量的作业留给学生课外去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事倍功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实际上,学生只有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语感才能逐渐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们语文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言语经验,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训练语感。注重加强经典美文的阅读训练,在新课标的模式下强化经典美文的诵读,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在交际活动中和课文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及时捕捉言语活动中的灵感,为语文创造性学习引路。

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把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语言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来抓。充分利用经典美文,加强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研究成果]本文属于子课题“充分利用经典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成果。

立项编号: 0506043400043

12.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十二

一、仿写经典美文, 进行丰富的想象

有一些人片面地认为, 模仿会扼杀小学生的习作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个性习作特点的发展。模仿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利用想象、联想、迁移、记忆等规律, 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 并拓展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我们提倡让小学生仿写经典美文, 是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受到经典美文中想象方法的熏陶, 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想象力。实践证明, 模仿是读写结合最基础、最实用的形式, 是提高习作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仿写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想象能力呢? 首先, 要提高小学生的仿写兴趣。因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 创新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他们对各类经典美文、优美片段进行模仿, 使学生在仿写中体验想象的乐趣, 感受习作成功的愉悦。其次, 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仿写技巧。仿写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语句方面, 可以仿写句子修辞手法;语段方面, 可以仿写表达方式的运用;篇章方面, 可以仿写经典美文的表现手法……不管哪个角度、哪个层次, 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想象技巧。

如学习美文《翠鸟》时, 我先引导学生领悟美文的内涵, 再指导学生写片段。通过阅读美文, 学生深深喜欢上翠鸟。喜欢它清脆的鸣声, 喜欢它鲜艳的色彩, 更喜欢它锐利的眼睛、敏捷的捉鱼动作。在此学习过程中, 学生感悟到作者发挥想象, 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 把翠鸟的外形美和色彩美写活了, 从而学生悟出, 要把习作写生动,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以后, 我要求学生模仿经典美文的想象方法, 观察一种小动物,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写一个片段。此时, 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浓厚, 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个学生描写小兔子的优秀片段:我家的小白兔可漂亮了。一双大眼睛像两块闪闪的红宝石。一张三瓣嘴, 嘴边有几根好看的胡须。两只耳朵又大又长, 只要听到一点声音, 就竖起来。尾巴短短的, 像被剪了一截似的。它的前腿短、后腿长, 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 像个雪球往前滚。它全身几乎都是白的, 好像是用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成的。小白兔真惹人喜爱!学生抓住了小白兔的特点, 想象丰富, 栩栩如生, 仿写效果非常好。

二、改写经典美文, 进行大胆的想象

改写是将赏析的经典美文进行外化的好方法。从美学角度看, 改写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意象的再创造。它要求学生将自我感悟、自身共鸣乃至自我创见融入经典美文, 得其神韵, 再造神奇。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抓住经典美文的“亮点”进行改写, 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想象力。

改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把诗歌改成记叙文, 可以把记叙文改成诗歌, 可以把描述改为对话……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改写, 都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双翼, 大胆想象一些场景、人物心情、语言等。这里强调的是“大胆”, 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原文, 发散思维, 展开想象。

以诗歌为例, 诗歌是含蓄凝练的艺术, 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 把繁杂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含在最典型又最简约的形象中。可引导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学习《山行》这首古诗时, 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再应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 同时让学生闭上双眼, 边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边大胆想象:你的眼前是一幅怎样的奇妙画面啊?学生耳听着优美的音乐和充满感情的朗读, 想象力被有效激发了。有的说, 我似乎看到了一座烟雾缭绕的山, 山间有几栋漂亮的房子, 真像是人间仙境;有的说, 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 诗人也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停下车来, 欣赏眼前的优美景色;有的说, 我仿佛听到了小鸟在枝头欢歌, 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许多生气;有的说, 我的眼前犹如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 枫叶在晚霞的照耀下, 好美好美啊!此时, 教师因势引导:你们大胆的想象, 让老师也陶醉了。同学们, 拿起你们的笔, 把这些优美的画面描绘下来吧! 沉醉在想象中的学生文思如泉涌, 一会儿, 一段段鲜活的文字就在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来。这样的想象, 这样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读后改写, 多么难得。同学们的情感在大胆的想象中得到释放, 在改写过程中得到满足, 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三、续写经典美文, 进行合理的想象

许多经典美文在文中或结尾往往让人有言尽而意未穷之感, 若能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想象力。

那么, 如何利用经典美文资源进行续写呢? 简言之, 就是结合经典美文情节、环境等, 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片段、篇章等的续写。第一,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依据原文及要求在脑海中再现事情的全过程;第二, 抓住重点进行合理想象。合理想象人物的对话内容、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 使人物语言符合人物年龄、身份, 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 符合人物的思想意识, 较有效地突出文章主旨。

四、续写的方式可以是补充式, 也可以是续尾式

1.补充式。即教师利用一些经典美文的“空白”,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根据要求, 补充适当的内容。补充的内容要与原文相结合, 要揣摩人物心理, 想象具体场景, 进行具体人物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及场面描写等。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中, 熊熊烈火中的邱少云心里想什么呢? 此时, 引领学生抓住这个“空白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有的从战斗的胜利想, 有的从家庭的温馨想, 有的从祖国人民的期待想……学生的想象异彩纷呈。

2.续尾式。即根据经典美文的结尾, 展开想象, 进行续写练习。一些经典美文戛然而止, 意味深长。教学时, 可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或续写一段话, 或续编故事。续写前, 要交代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抓住原文的线索; (2) 抓住原文的中心人物; (3) 符合原文的主题; (4) 形象性要强。如学生读完了《凡卡》一文后, 教师巧妙投下一“石”:①凡卡写给爷爷的信, 爷爷能收到吗? ②当凡卡美梦醒来后, 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石击破水中天, 同学们的想象被激活了, 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接着, 教师让学生先小组内讨论, 再全班交流, 最后请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 续编一个故事。结果, 许多学生续编的故事合情合理, 想象令人欣喜。

摘要:教学中, 充分利用经典美文资源, 挖掘经典美文中的想象因素, 运用仿写、改写、续写等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经典美文中的想象技巧, 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想象力。

13.描写雪花的经典美文 篇十三

高速公路封闭。只好在国道上缓慢的行驶。百十米的能见度,雾霾下的一切景物都是灰暗浑浊。路上的每辆车都失去了本身的颜色,布满凝聚了灰尘的颗粒。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音,弥漫着焦灼、不安,用声音传递着安全的警示。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我已经用了5个小时。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被包裹在巨大无边的了无生机的天地混沌之初。看不到远山,看不到远处的树木,河流。过年,回乡,回家,是当下的热门词语。看不到的远方,远方家的绰影。我眼前的一片混沌和灰霾,不仅是形而下的当下天气,还有形而上的心中阴霾。此时,我所行驶的地方是燕山山脉的怀来境内的国道。轩辕台。我想到了怀来的轩辕台。1200多年前,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这里夸张写出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壮阔雄浑的诗句。当下没有雪的雾霾天空,看不到燕山山脉的。恐怕把酒临风的李白面对这样的镜像,也会压抑的喘不过气来,或许自封一个佚号“李太黑”了。

是的,这个冬天,因为雾霾,寒冷的阳光变得那么的珍贵。而冬天里寒冷开出的花,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无异于奢华的冬季盛装。我情不自禁殷切的盼望着一场雪,一场飞舞的雪。雪的明亮和寒冷就像夏天的闪电,可以斩断黑暗和灰暗,可以覆盖和吞噬雾霾,还可以在单调的灰色中开出晶莹的花,银装素裹,本该就是北方冬天尤其是燕山固有的风光。

想象,此时也只能靠想象,才可能让自己放松,至少精神上不是那么的紧张、乏味和单调。燕山大如席的雪花,因为时空的久远和诗人的夸张终究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现在季候和环境的影响使一场大雪的来到,都是惊喜若狂。我从幻觉中理智的走出来。回忆,有关冬天和雪的回忆就是触手可及,身临其境的真实和亲切。思维的行走是那么的顺畅、自然,没有一点转折堵塞和迟钝,和眼前的道路状况截然不同。冬天,回乡,回家,过年,我何不预约一场雪,或者是在回忆中踏着一场雪回家。家乡冬天的雪,雪中踏出的路,让我的心里就变得敞亮开阔,目标清晰。

不必太远,三十年,二十年。雪落大地,冬天就真真切切的来了。小雪、大雪,是时节,也是看得见的风景。家乡的冬天,雪使得寒冷不是可怕,越是有雪的年关,人们的脸色变得滋润鲜红,日子有滋有味。从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的收获,到了冬天是收藏,是享受。大地以一个无垠明亮的胸膛怀抱着以往的艰辛和苦乐。雪中呼吸冰凉清冽的空气,满地的积雪分明是汗水的结晶和升华。雪是那么的褒远厚重,覆盖大地、山川、河流,包容村庄,妆点树木。

雪天的村庄,朦胧的乳白,远山恬淡青黑,树木静怡。间或成群的麻雀扑啦啦的从树梢飞到柴草剁,飞到房顶。铁雀追逐着偶尔从田野雪地中飞跑的野兔。鸡鸭走出一片片春天的柳叶,狗洒出一路梅花。临近饭口的时候,屋顶的烟筒青烟袅袅,祥和安然。

在家乡的`雪中行走。踏在雪上,脚下吱呀吱呀的脆响。从家的院子里走出来,走在积雪覆盖的土街,还有每条胡同,前方总有脚印和清扫的痕迹。树木的枝干,长满了雪挂,走着走着,就会有恶作剧的人们用脚突然的发力踹动树干,雪,落在你的头上,脖颈子,凉爽的开心的笑,雪更加的活泼,让你开心。看一看每家的房子上粮食茓子上的的雪,雪使得茓子越发的饱满鼓胀,心就踏实牢靠。每家后院的菜窖,红薯窖,都是一两丈的见方,就像一个个堡垒,里面是白菜、萝卜、红薯,还有山上果树甘甜的水果,你就吸允到了雪的芬芳。

走出村庄,走进田野。一生和土地相依厮守的父辈,雪天也忘不了看一看雪下的土地。用手扒开积雪,黑绿的麦苗在畅饮。不由得弯下腰,抓起一把雪,塞到嘴中,品尝,不由得笑了,醉了,眼前飘动阳光下的麦浪。醉酒一般酣快的对麦苗说着,同饮,同饮。

雪后的阳光明亮,柔软慈祥。孩子们堆积雪人。雪人的身上插满了四季的收成。用高粱秸玉米秸当做手臂,眼睛是金黄的玉米粒,胡萝卜当然是鼻子,耳朵干脆就地取材,是手里吃着的干红薯片,还忘不了在嘴巴上粘上胡须,雪里红的萝卜樱子,经风一吹,阳光一晒,萝卜樱子就软乎乎,贴在嘴上了。围观的大人们看着笑,孩子们自豪和满足。倘若有人故意的说不好看,灵机一动的在雪人的嘴上洒满沙子,告诉那个人,你老了吃饭就这样,连腮胡子喝米粥,墨墨迹迹。

一场雪走了,又一场雪又来了。一片雪花覆盖着一片雪花,一个脚印覆盖另一个脚印,堆积成一天一天,堆积成一年一年。在冬雪中,迎来了一个个新年。

稀稀疏疏的鞭炮响了起来。小年扫房了。各家各户都把屋子院里一年动过的没动过的都搬出来,打扫家具,清晰被褥衣服,在阳光下拍打尘土,吸收阳光的温暖。湿润的空气,洗净了灰尘,当然更是抚摸一年劳作的疲劳。一年的不快苦辣以及阴霾一扫而空,明亮干净,笑容在雪中绽放开来。

接下年关临近的几天里,村庄进出街道的脚印多了,忙了起来,村庄也热闹了。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孩子们提前老灯笼弄好。村庄的雪,变得暖和柔软,也不再是开始的冰冷,天空中的雪到了村中成了喜庆的熏红,在路口,在窗前迎着回家过年的相亲。

依稀闻到了家乡过年炖肉的香味,闻到了依稀炮仗的火药味。一阵吵杂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前方的车子停了下来,看不到尽头。听到人们议论说,有几辆车追尾发生了事故,还有一辆商务面包车翻到了路边的沟里。精神又是无比的紧张起来。已经快到了家乡的境内了。此时的空气寒凉中似乎有了一些似雪似雨的颗粒在飘,不是雪的白,不是雨的透明清亮,包裹的是煤灰矿土和灰土的混合物。看不清,摸不到,闻不见的雾霾,远方和道路寻觅不到可以辨别方向的坐标物。

只有等候,等候车祸事故清理完毕。打开手机,看到《新闻1+1》里说的,雾霾的升级导致全国140多万平方公里都被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而我所在的京津冀地区,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仅有五天没有雾霾。终南山说,这空气的污染比非典更可怕。心更加变得沉重,恐惧到甚至不敢呼吸空气。车子,身上,头发眉毛,滞留着浑浊粘湿的雾霾。

又是5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京东地区。快到家了,精神上多少有了一些的轻松。国道上的车辆更多更缓慢。一路走来,躲不开的雾霾,所有的话题都和雾霾有关。前些天新闻联播报道,京津冀是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主要来自于钢铁焦化重工业的空气污染。不由得想到我家乡近年来钢铁为主的产业状况,地区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铁矿的过度开采造成土地的流失恶化,钢铁厂、焦化厂引起空气质量的恶化是看得见的。

记忆有些模糊,记不清从何时起,村庄里的树木渐渐地少了。土地失去了原有的耕种价值,竖起的是一座座铁矿钢厂。山上的果树连同山体都被推掉,接着挖出深不见底的大坑。土地里长出的庄稼,布满了铁粉煤灰。冬天的村庄,难得一两场稀薄的雪,算是村庄还没有和雪绝缘。可能,天地之间干净的雪花,也恐惧横天的烟尘,也不愿玷污了本来的面目来到村庄。

村庄的路口,两颗古老的柳树。这只在我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就了无踪影。山林果树夷为平地的后山,那几个耸天的烟筒隐约的影子镇守着,头顶一团团巨大的雾霾。霾,遮蔽了黑色的妖魔一般的狰狞,恐惧到无助和麻木。村庄,土地和人们,逃不开的雾霾,眼下主宰天空的是雾霾,没有他物。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话语权的调控下一篇:班主任一周工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