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2024-11-07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精选11篇)

1.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一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近年来么么司法所始终坚持“以帮扶为手段、以稳定为重点、以和谐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

一是落实完善帮教安置工作网络体系,针对安置对象的具体情况,落实2名具体帮教人,一名村干部一名家属,并签订帮教协议,强化帮扶措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扎实开展走访活动。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或其家庭进行走访,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教育,了解其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并及时予以疏导和帮扶,帮助其改过自新、脱胎换骨,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三是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就业难题。该乡村刑满释放人员于某2010年矫正期满解除矫正。在矫正期间就积极自谋职业,在市团结路口开了门面“电器维修”司法所多次去走访每次去了都有新的进步,一次去走访,于某给司法所的同志介绍自己的女朋友,说马上就要结婚了,脸上充满幸福;又一次去了又告诉司法所的同志说自己收了学徒,当上老板了,虽然身上满是油腻和土,但内心是快乐的。司法所的同志对其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行为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一定要在 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家致富,时刻牢记遵纪守法。

四是切实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去年年底,段庄村回来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回执上标注“重点帮教”,司法所及时下去了解,为啥是重点帮教,了解到张某某在监狱中住了十几年,今年三十多岁单身,家庭贫困。在监狱服刑期间下煤矿劳动时受过伤。凭这一点有条件享受低保,么么司法所和乡管民政的村干部交涉办理低保,努力重树他对生活的信心,使其看到光明的未来,安居乐业,自力更生。

五是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犯罪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利用刑释解教人员成功创业典型案例进行引导、教育,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带动作用。同时,对重点帮教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二

津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工作职能, 积极探索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新路子, 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零重新犯罪。

津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安置帮教管理软件网络平台的优势,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同时, 把建设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过渡性基地作为重点工作, 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缓解了困难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与生存压力, 引导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各镇司法所还和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责任书, 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通过定期家访、赠送法律常识读本、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途径,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督促其遵纪守法。

2014年, 津南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帮教率、安置率均到达100%, 无重新犯罪人员。刑释解教工作的扎实开展, 有力维护了津南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了“平安津南”建设。

3.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三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阳光之家安置基地建设

在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方面,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建设阳光之家安置基地,该基地是专门为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专门机构,探索了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图片)

建设过渡性安置基地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切实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模式、特殊人群管理规律、保障机制和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服务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二、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网络化

为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强化管理,通过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中国联通手机定位技术实现对矫正对象位置的监管,同时具备完善的矫正对象电子档案,查询统计功能,并包含了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给矫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图片)

三、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系统信息化

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方面,监狱、劳教所、看守所与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社区或家庭实现双向沟通联系,实现监所与安置

帮教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以便做好这些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落实他们的社会保险,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绝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顺利融入社会,有效预防了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图片)

4.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四

多年来,**镇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遵循市委提出的“监所内必访、出监所必接”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进安置帮教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就将相关工作向在座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融入“耐心”,在“访”上下功在全面实现镇安置帮教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每一个细节出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狱内必访、出监必接等环节上下足功夫,先后多次到各监所,对在监服刑人进行回归社会前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由司法所组织开展以“四个一”为主题的提前帮教活动,即组织一次现场沟通交流、介绍一下社区新貌、带去一份亲人的嘱托、送上一份爱心礼物,真正做到“暖其心、正其身”,为出监帮教提前做好准备。今年以来,我们赴**监狱必访了16名对象,今年上半年必访了8名,送去生活必需品以及书籍等,让服刑人员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鼓舞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期望。

今年6月我们对**监狱2名**籍服刑人员开展了调查排摸,采用上门家访的形式,对2名对象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社区表现等做了全面了解,为下半的狱内必访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二、融入“关心”,在“必接”上下功夫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两个国际性重要活动的举办,**镇不断完善社区和监所的衔接工作,规范开展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内必接”工作。去年6月,司法所组织矫正专职干部、社工和帮教志愿者前往**监狱对服刑人员王某进行了“出监所必接”。2007年,王某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随着释放日期的临近,无一技之长又无任何经济来源的王某心情非常烦躁,思想情绪很不稳定。接王某出监所后,与他做了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当了解到他出狱后面临的生活困难时,专职干部和社工表示会给予关注,社工教育王某不能依赖他人的帮助,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来努力改变窘境。这次接所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为对象回归社会后的帮教做好衔接工作,也使服刑人员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怀,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三、融入“热心”,在“帮”上下功夫

狱内必访工作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前置工作,帮教工作不仅应体现在回归社会以后,而在于从必访阶段就开始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对于“帮”,社区各有关部门都主动作为、履责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依托社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和安置就业基地,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创业等实际困难,初步实现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管得到、帮得牢、服务好的工作目标。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刑释解教人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出狱后应当是由政府来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在帮教过程中存在排斥的心理,希望相关监所能在对象服刑期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监所内提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另一方面,服刑人员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狱内必访工作是保障其刑释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本身对回归问题的轻视是刑释解教人员不主动与我们联系的重要原因。

5.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调研报告 篇五

一、城南街道刑

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现状及分析。

几年来,我们城南街道形成了以街道、居委会、居民楼、企业四级组成帮教网络,做到了层层都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街道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4名。近10年来,无一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目前帮教对象中,除凤凰社区的于某、陈某,锦绣社区的陈某3人退休在家养老外,其余刑释解教人员在帮教小组的关心下,通过他们个人的努力,都能以各种形式就业,有的打工,有的搞个体经营当起了老板。

如今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在工作、生活、遵纪守法等方面总体较好,但也有个别人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好逸恶劳,工作不踏实,怕吃苦,畏人言;在生活中摆不正位置,容易造成生活上的窘迫和家庭的不和谐。

二、关于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1、衔接工作要到位。

一是与监狱工作做好衔接,收到监狱寄出的通知书后,走访其家庭,并把他们在监、所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做好记录,建立个人档案,为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数据和资料。二是与社区矫正工作做好衔接,把他们参加社区矫正的表现和个人特点、家庭情况记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三是建立帮教小组,对于重点帮教对象成立3-5人的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对于一般表现较好的刑释解教人员组成二人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并根据各人不同情况制定帮教措施,明确帮教责任。

2、引导教育要到位。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最初环节是他们今后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社会的宽容、接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决心。此时也是帮教工作的关键,俗话说,闲则生非,引导他们就业就成为重中之重,刑释解教人员此时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老是在社会上游荡,很容易再次“旧病复发”,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但是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加之刑释解教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又缺少工作技能,在就业问题上为弱势群体。但是现实中有的刑释解教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出狱后的困难认识不足,一度对帮教人员产生了一些抵触。帮教人员找到其谈话时,居然能据理自傲,说自己刚出狱,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给他安排吃、住、工作,好象他服刑成了功臣,真是既可怜又可笑。因此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引导教育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犯罪行为曾经为社会所不齿,服刑期间他们是罪犯,出狱后,一定要珍惜重新做人的机会,牢记过去的耻辱,踏实做人,艰苦创业,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其次要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教育谈话中,我们经常向刑释解教人员贯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鼓励他们向成功的典范学习。我们**区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麻饼师傅全拯,是平凡岗位上的成功者,通过典型启发刑释解教人员要吃苦耐劳、立足现实,树立自信,找准自己创业的起点,重新走上社会。同时要提醒告诫他们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切不能重新犯罪,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

3、跟踪服务要到位。

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对自己不光彩的一页都羞于启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否则帮教工作会适得其反。刑释解教人员从社会地位来说也是普通公民,作为帮教工作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隐私,跟踪服务要到位。“跟踪”是以合适的途径、方式了解帮教对象个人表现、家庭、工作情况,督促他们做到遵纪守法。“服务”是指经常开展帮教活动,在他们最困难时拉一把,帮他们解决难题。平时要多观察、多谈心,肯定成绩,指正缺点,做到“四必访”,一是思想波动时必访,二是生活有困难时必访,三是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四是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必访。使刑释解教人员充分体会到社区帮教组织的温暖,尽快消除自卑心理,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如莲花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孙某,因所在企业倒闭,多年来一直多方上访,为自己的待遇讨个说法,帮教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解决此矛盾,孙某对此非常感激,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建设,多做好事,报答政府和社区的关怀。

三、关于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

1、帮教工作与监狱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把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期望送到监狱,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社会没有遗忘他们,鼓励他们在监狱要加强改造,为刑满后帮教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带小区吴某因职务犯罪2007年入狱,在南京服刑,妻子没有工作,儿子26岁,痴呆、癫痫,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陷入了特困境地,帮教工

作站第一时间了解了此情况,经协调,及时为该家庭办理了低保,今年4月,城南街道主要领导和帮教工作站成员看望了吴某的家庭,并带去慰问金和物品,希望吴某在监狱要认真改造,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到家中。

2、帮扶政策、资金要到位。妥善安顿好刑释解教人员,对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我们城南街道地处新城区,每年的帮教资

6.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六

2011年东营市刑释解教人员

安置帮教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办„2010‟5号文件为主线,按照省综治委《关于印发<2011年山东省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以政府主导下的“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为工作方针,以强化“衔接接收、服务管理、教育帮扶”为工作重点,努力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黄蓝”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工作

1、加强对安臵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至少要明确

1一人专门负责安臵帮教工作,同时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制度、述职制度、协调联动制度,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安臵帮教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基层安帮工作专干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安帮工作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确保安臵帮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对安臵帮教工作的督查考核。按照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发的考评办法和《东营市安臵帮教工作考评细则》,年底前做好对全市安臵帮教工作的综治考评。

二、强化衔接接收,着力防止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

3、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制度。各级安帮机构收到监所送达的即将刑释解教的服刑在教人员评估意见、回执单等相关材料后,对“一般帮教对象”要及时反馈给监所,并动员安帮责任单位、家庭成员和村(社区)代表将其接回;对于“三无”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派人将其接回。

4、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工作。各县(区)安帮办要对上一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统计,县(区)安帮办每半年、乡镇(街道)安帮工作站每季度要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摸底,重点查清混杂在外来人口中的外地籍刑释解教人员、未回本地报到落户、外出打工和“三假”、“三无”刑释解教人员。并要求安帮站建立刑释5年内、解教3年内人员的管理档案。

5、加强安臵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网络化管理,完善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和高危人员信息库,实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平台联网。

三、强化教育帮扶措施,构建社会化帮教工作格局

6、实现社会帮教向监所延伸。各级安帮机构要积极组织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有关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到监所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教活动,通过双向定点联系制度建立监所与地方安帮机构的沟通协作机制。

7、开展主题帮教活动。各县(区)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推动刑释解教人员“奔新生、奔富裕、促和谐”主题帮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扎实开展“创无重新违法犯罪乡镇(街道)”活动,争取全市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8、创新教育帮扶措施。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臵帮教工作的新举措,进一步落实责任帮教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谈话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对外出外来务工、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要实行“两头包、双列管”的委托帮教机制。

9、充实社会帮扶力量。把帮教工作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协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作用,扩大热心安帮工作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职工、团员、青年、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帮教工作。

四、落实安帮政策,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10、积极协调落实有关优惠政策。要认真贯彻省安帮工作领导小组、省司法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

1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臵(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政府投入、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形式,着力建立集教育、食宿、培训、就业为一体的过渡性安臵(培训)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打造一个温馨家园。

五、加强调研宣传,推动安置帮教工作的改革发展

12、加强安臵帮教工作的调查研究。安臵帮教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牵涉面广,要围绕安臵帮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水平。

13、加强安臵帮教工作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培养和总结宣传一批从事安臵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和一批弃旧图新、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7.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七

五是积极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使帮教对象不重新犯罪,我们在注重提高帮教质量的同时,主要是采取抓住重点对象,实施分类帮教的措施,在普遍做好刑释5年内,解教3年内帮教对象工作的同时,将帮教对象进行分类,一是“三无”人员或回籍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贪求享乐的;二是外出活动打工的;三是原属暴力犯罪,现性格粗暴,劣迹较深,思想情绪不稳定,易铤而走险的人员;四是本归正人员。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多层次教育,抓好帮教重点对象的管控,对其实施严密的跟踪考察,建立档案,把握活动规律。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据统计今年我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

三、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典型经验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律,认真总结安置帮教工作的经验,深入挖掘,培育和树立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的典型,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安置帮教工作,帮教对象积极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我们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先后宣扬了市安置帮教基地(XX镇兴业建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先进经验,树立了一批积极改造的个人典型,并充分利用全市安置帮教典型XXX、XXX的先进事迹现身说法,有效地带动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四、存在问题:

1、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有些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还不能真正到位。如有的刑满释放和解除~通知书寄到市、县(区)安置帮教办公室,有的寄到县(区)公安局,有的直接寄到刑释解教人员居住地派出所,从而给日常管理和帮教工作带来衔接上的困难。

3、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不断加大,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多,不少人员根本不回籍,不申报户口或去向不明,直接脱离监管视线,使安置帮教工作无法及时跟上,也无疑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隐患。

4、各县(区)在创建过渡性安置帮教实体(基地)工作方面发展不平衡。

8.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八

2012年3月31日

近年来,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司法行政机关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下面就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和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第一、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的

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一、社区矫正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国自2003年7月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铺开。

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适用于下列五种人员: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社区矫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教育和公益劳动。

1、管理。即通过监督、走访、报到等措施,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执行刑罚、矫正不良行为和恶习。

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人由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配合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帮教。

2、教育。即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认罪悔罪、法制、公民道德和形势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纠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

3、公益劳动。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参加公益劳动,可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化改造,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早日融入社会。

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可以不参加公益劳动。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有:(1)年满六十周岁的或不满十六周岁的;(2)经街道、乡镇以上医院证明患严重疾病或者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由司法所审核批准的;(3)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不参加公益劳动。暂不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形消失后,社区矫正期限未满的,应按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社区矫正的功能是什么?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主要由街道及乡镇社区矫正机构(矫正办)承担。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有六个功能:

第一是惩罚功能。就是将确定的刑罚义务落实到犯罪人身上,不能享有被法律剥夺或限制的一定权利,必须服从矫正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必须遵守各项矫正制度并参加公益活动,切实感受到刑罚痛苦和国家法律的威严,从而矫正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第二是教育功能。社区矫正的教育就是对矫正对象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积极的系统影响活动。矫正组织通过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矫正对象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改造成为新人的目的。

第三是塑造功能。通过矫正活动的连续实施,促进矫正对象公民人格的最终塑造。社区矫正将罪犯臵于社会化的环境之中,使他们不脱离自己的家庭,保持基本正常的社会交际生活,使其能够最大可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引导和行为规范,促进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形成健康人格,最终能够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顺利回归社会,避免监禁矫正可能出现的以消极服从、自信心与进取心丧失为特征的“监狱人格”、“囚犯人格”的出现。

第四是感化功能。指实施社区矫正的过程中,矫正对象基于矫正组织所给予的人道待遇和人性关怀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应。社区矫正组织对矫正对象进行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传授文化知识与生产技能,并积极推荐就业,有条件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通过人道待遇和关怀矫正对象的措施,使矫正对象产生感化的心理效应,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五是治疗功能。主要体现为对矫正对象进行普遍的心理教育和对有心理危机的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 4

施有效的心理矫治,帮助罪犯逐步削减或消除犯罪心理和各种消极心理。

第六是控制功能。矫正对象处于社区矫正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视野之内,其行为臵于监督管理之下,其行踪由矫正组织及时掌握,有利于防止其重新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

社区矫正的管理部门

目前我县已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县一级成立以分管政法工作的政府副县长担任组长的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成员单位有政法委、政府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民政局、财政局、总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乡镇一级成立以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乡、镇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成员单位包括司法所、派出所等派出机构及其它乡镇工作机构;村一级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各自然村村长及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受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主要由街道及乡镇社区矫正机构(矫正办)承担。

其主要职责是:

1、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及相关法律文书的衔接和接收,及时立卷建档,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管理教育。

2、与公安派出所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会同公安派出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为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书面鉴定。

3、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提出实施治安处罚和司法奖惩建议。

4、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矫治,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

6、对社区矫正对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有心理危机的制定心理治疗方案,实施心理干预等。

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 什么是安臵帮教

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1954年《劳动改造罪犯刑满释放及安臵就业暂行处理办法》颁布,我国建立了最初的安臵帮教工作机制,50多年来,安臵帮教工作在维护刑满释放及解除劳教人员的基本权利,监督教育其遵纪守法,保障社会平安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安臵帮教工作涉及的部门

县上设立含有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民政、财政、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国土房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十七个职能部门的安臵帮教领导机构,下设安臵帮教办公室;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立帮教小组;组成辖区内的三级帮教网络正常工作。

安臵帮教工作的对象及范围

安臵帮教对象是刑满释放后5年内、解除劳动教养后3年内的释解人员,对没有生活出路(通常是指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要重点进行教育和帮教。

安臵帮教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

⑴接收监狱、劳教单位移送的有关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通知书及相关档案材料;

⑵引导、扶持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协助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⑶参与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

⑷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并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他(她)们重新违法犯罪。

三、社区矫正与帮教安臵工作的比较 社区矫正与帮教安臵工作的相同点:

1、工作目标相同。两者都是社会综合治理防控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2、组织形式形同。两者都是采用综合治理委员会牵头,政法各部门参加,司法行政部门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整合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教育改造工作。

3、工作内容和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密切掌握工作对象的行踪和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对象的劳动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等等。社区矫正与帮教安臵工作的不同点

1、工作性质不同。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活动,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帮教安臵工作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的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和管理活动。帮教安臵工作建立在刑释解教人员自愿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鼓励其参加公益劳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或剥夺帮教对象的各项公民权利。

2、工作的对象不同。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负有法定义务,被依法限制或剥夺部分权利的服刑人员;帮教安臵工作的适用对象是刑满释放5年和解除劳教3年内,没有生活出路,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是具有全部法定权利义务的普通公民。

四、社区矫正暨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与司法行政工

作的关系

因刑事活动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处于刑罚活动尚未开展前,刑罚处于静态,侧重一般预防,通过向大众开展的宣传教育和服务,促使大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这个阶段,刑罚也仅仅作为警示的教育工具,促成大众对法律的遵守和维护,以促成法律的实现,而尽量避免因违法犯罪时刑罚的适用,节省法律执行的成本。

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则处于刑罚活动执行之中或执行之后。刑罚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刑罚活动处于动态。社区矫正作为刑罚主要是为了威慑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在刑罚执行时应侧重特殊预防,因为刑罚执行的对象是具体的犯罪人,行刑的目的是就是要将受刑者改造为守法公民,使之不再犯罪。帮教安臵工作也是针对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经过刑罚处遇的不稳定分子,通过帮扶教育掌握其动态和行踪,并在其出现危害社会的苗头之前,及时的干预和制止,起到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内在价值的统一性,决定了此项工作的具体执行机关是司法行政机关。

五、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正是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监管,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教育、扶助,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从而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社会管理手段。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较之传统刑罚执行模式具有较大的社会优越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矫正方式,使犯罪人在刑罚过程中保持与其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使犯罪人在刑满后得以尽快回归社会,有效减少了犯罪人及其亲属的对立情绪,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有利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刑罚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社区矫正依照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采取社会化、非监禁的刑罚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提高监外执行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推动司法工作科学发展。三是有利于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政府。社区矫正将符合条件的部分罪犯放臵在社区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约束,有效减少了刑罚执行成本,缓解了监狱的压力,节约了国家财政资源。四是有利于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政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区矫正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则是巩固打击改造成果的工作延伸,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因此,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管帮教工作,激发他们安份守纪、劳动创业的积极性,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二、我县社区矫正暨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

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自2009年3月份启动以来,运转正在逐步规范,走入正轨。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镇原发挥积极作用。截止目前,我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53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58名,在管社区矫正对象95名。其中缓刑73人,假释10人,暂予监外执行4人,剥夺政治权利8人;危害公共安全罪犯10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犯6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犯37人,侵犯财产罪犯34人;男性90人,女性5人; 十八至四十五周岁78人,四十六至六十周岁14人,六十一周岁以上3人。其乡镇分布情况是:城关:18人,临泾:7人,太平:8人,孟坝:7人,新集:3人,方山:2人,三岔:3人,殷家城:1人,马渠:2人,庙渠:4人,屯字:7人,上肖:

4人,南川:4人,开边:5人,武沟:1人,郭原:4人,平泉:9人,新城:5人,中原:1人。

我县刑释解教人员自2009年以来共有348名,其中刑释人员308名,解教人员40名。已安臵341名,安臵率达98%。今年新增刑释解教人员42名,其中刑释人员39名,解教人员3名,已经全部接管帮教,并逐一为每名刑解人员建立两份档案,进行规范化安臵帮教管理,目前无一人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其乡镇分布情况是:城关:28人,临泾:29人,太平:29人,孟坝:18人,新集:14人,方山:9人,三岔:9人,殷家城:1人,马渠:9人,庙渠:8人,屯字:29人,上肖:26人,南川:15人,开边:21人,武沟:4人,郭原:15人,平泉:53人,新城:13人,中原:18人。

2010年县司法局经过精心考察、广泛协调和多方努力,先后与镇原县德信物业管理公司、镇原县正泰砂石厂建立合作关系,并依托两家企业联合建立了两个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臵帮教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我县最主要的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基地。两年来集中安臵刑释解教人员30余人,就业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积极,表现良好,无一人减少,基本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平稳过渡,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做出

了积极贡献。

虽然我县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法律规范缺失。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制定出一部统率和调整全部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相互协调和衔接的法律法规,在工作中碰到具体问题时,主管部门指导工作的依据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是公、检、法等部门分工不明确,程序不完善。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如果没有完善的程序作保证,会使工作质量和实效大打折扣。程序性规定的缺失是开展两项工作最大的阻力。至目前,中央有关部委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并没有关于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的具体程序规定,只是提及公、检、法和司法行政部门各自负责哪些工作等,对如何开展两项工作、社区矫正和安臵帮教工作的流程、各个阶段的衔接、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的评估等并无涉及。这些将最终导致整个工作的无序和混乱。因而完善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司法所工作压力大。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司法所不但承担着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任务,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繁重的工作,同时还要肩负乡镇党委、政府分派的其它工作

任务。目前,乡镇司法所一般是多块牌子、一套班子,所谓“班子”其实也只有2—3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司法所难以承受。

四是刑释解教人员安臵难。目前我县经济虽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因此,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难。没有正常生活收入,就会情绪不稳定。如果不能妥善安排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就可能成为重新违法犯罪的隐患。

五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的办公用品、宣传资料、表彰奖励、调查研究和技能培训等都需要必要的经费,对一些特困人员的救助扶持也需要经费。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往往导致一些事办不好、办不成。

第三、整合资源、内外结合是搞好社区矫正和

安臵帮教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整合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职能是推进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创新的根本动力。

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工作属于促进法律实现和刑事犯罪一般预防,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必须以之为土壤,借助其开展实施,才能够有效整合法律资源,将特殊人群的特殊犯罪预防纳入到普通大众的一般犯罪预防体系中,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管理创新工作才

能不失其根本的有效开展。

一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提高社区矫正、帮教安臵工作对象的法律意识。社区矫正工作中管理教育是本,对工作对象开展卓有成效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能够提高两类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不仅仅作为法律制裁的对象,而是学习如何通过知法、守法、用法来打消违法犯罪的念头,从思想意识上由刑罚惩戒的对象,转变为刑罚所保护的对象。不仅彰显刑罚的惩戒作用,同时也体现刑罚的教育作用。将开展的社区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活动中积极吸纳两类人员参与,也是促进两类人员更为顺利地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

二是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把人民调解与社区矫正、帮教安臵工作紧密结合,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庭纠纷,与受害人之间的纠纷的有效处臵,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及时介入,予以干预,帮助两类人员积极修补已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

1、家庭纠纷。大部分两类人员的家庭关系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关系较为紧张,面临复杂的家庭关系,两类人员得不到家人正确的对待和关爱,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拒绝融入社会,重新返回与社会不良分子交往的小圈子内,从而造成社会安全隐患。

2、与受害人之间的纠纷。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

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危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同时也给受害人造成了伤害。两类人员回归后,能否处理好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双方之间矛盾是否会激化以及两类人员能否顺利地融入社会。受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纠纷的有效调解,可以补偿、恢复被害人受到的侵害,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悔过自新。

三是积极引导法律服务行业,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提供便捷、低廉的法律服务,维护两类人员合法权益。特别是针对广泛牵扯群众利益的拆迁腾退、拆除违建等事项,更需要法律服务行业对两类人员进行及时的讲解和服务,以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合法的利益观念,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利用和误导,以造成对社会稳定的隐患。

四是适度放宽法律援助范围,加大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援助工作。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在经济上属于低收入人群,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又是曾经违法犯罪人员,因此对参加诉讼,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无论从经济条件还是文化程度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在面对两类人员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又无力通过诉讼维权时,司法行政机关应适度放宽法律援助范围,对两类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司法行政工作内在资源的整合是推进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根本动力,是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的突破点。

二、外在资源的整合是矫正帮教工作创新的有益补充 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这两项工作的社会认可程度和工作氛围的营造程度。目前对于外在资源的整合及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行政资源的整合。目前我县社区矫正帮教安臵工作统一归属于各级综治委的领导,形成了县、乡镇(社区)、村三级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公、检、法、民政、财政等近20余家行政机关组织成员单位。在这一体系下,成员单位的职能整合即行政资源的整合,在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外在资源的整合中占据着根本性的和主导的地位。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如何突破现有的政策和相关文件,积极创新,为社区矫正、帮教安臵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是极为重要的。根据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的特点,目前行政资源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1、以刑罚执行为特征的刑事司法资源。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中分别处于刑罚执行活动的不同阶段。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安臵帮教人员的回归社区服刑和接受帮教或重新违法犯罪的两种状态,也处于公检法司各个部门管辖之中。利

用和整合好刑事司法资源,完善衔接制度,互相沟通信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有助于更好的掌握两类人员的整体动态,并进一步的互相监督工作的开展,堵塞工作环节的漏洞,更好地把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纳入全区预防重新犯罪的统一体系中,更有效的提高两类人员的管控工作,维护好社会安全稳定。充分发挥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等部门较强的罪犯矫治经验优势,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配合司法局,较好地开展两项工作。基层司法所、法庭和派出所要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为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2、以社会工作为特征的帮扶救助资源。社区矫正及安臵帮教工作需要适当的人、财、物的投入作保障,经费来源应当有畅通的渠道。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处于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中的帮扶救助体系之中。两类人员大多数处于社会低收入人群,生活和就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干预,会构成其重新融入社会的障碍。政府将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机构人员及办公经费列入行政编制和市财政预算计划。在创办安臵基地和实体上,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提供一定优惠政策,使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制定相关制度,多途径筹措资金,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经费难问题。

3、社区资源的整合。社区是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

在基层的载体。两类人员重新融入社会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从社区开始,两类人员居住的社区的矫正帮教工作氛围直接决定了两类人员能否得到社会公众基础性的认同和接纳。因此社区基层矫正帮教组织的建设及职能发挥至关重要。基层矫正帮教组织目前设在居(村)委会,居(村)委会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对两类人员的办理低保、推荐就业、公益劳动、联系住房及动态掌握等工作,是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基础性工作的承担者。从我县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的多年实践来看,社区基层矫正帮教组织在两类人员和政府机构之间,充当了一个缓冲的阶梯,工作上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的“减压阀”,做到问题和苗头在社区内部解决,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扩大,充分发挥着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4、社会企事业单位资源的整合。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的创新机制,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企业为两类人员提供了临时性就业岗位和过渡安臵;医疗、文化等事业单位与司法行政机关合作,开展两类人员的心理矫正、社会功能恢复等合作项目,这些资源的整合,能够为两类人员的回归社会提供更加科学的教育改造措施,使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心理十分脆弱,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关怀,很容易产生消极思想,走向极端。因此,他们重返社会,急需社会的理解和关怀。各级政府应积极为其创建一个温暖的“家”,即安臵帮教基地,这是目前安臵帮教工作的首要任务。

9.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九

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省、地、县有关要求及东方现场会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安排部署,我镇各部门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精心组织,使这项工作在全镇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地开展起来。按照镇综治办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总体安排。今年以来我镇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主要做了一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这项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社会失业率增高,导致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更加困难,从而使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加大。二是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导致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难度增大,由此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因此,今年以来我们把安置帮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概括地说,我们‚明确了一个总目标、提高了两个认识、克服了两种思想‛。

明确了一个总目标:即是我镇通过召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动员部署会‛,传达省、地、县及东方现场会有关精神,使各部

门‚明确了做好维护当前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总目标‛。提高两个认识:即是我镇通过举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学习座谈会‛,使大家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政法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执政为民、尊重人权、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前提,强化措施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基本保证,注重实效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克服两种思想:即是通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会‛,克服了一部分人‚认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许多大学生难找工作、企业职工下岗的情况下,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安置工作实在是难上加难‛的畏难思想;克服了一部分人‚认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只是上面搞形式,下面做样子、走走过场就行了,不必真刀真枪的干‛的应付思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绝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经过教育改造,有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愿望,但他们的心理十分敏感、脆弱,思想很不稳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衔接帮教和妥善的安置,找不到生活出路,极有可能重蹈覆辙,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多事例说明,这些人一旦重新犯罪,往往是作大案、要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所以,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学习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力争把安置帮教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齐抓共管

按照省、地、县有关要求及东方现场会精神,我镇迅速向县委有关领导作了汇报,争取了县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并于第一季度召开了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省、地、县及东方现场会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镇2011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今后的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在工作中紧紧抓住三个重点。

(一)各部门重视

我们争取了各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首先,镇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政法委书记钟声同志在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主体报告,并担任了镇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然后,各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成员都分别由各村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担任。其次,各部门、各村分管领导作了专门讲话,具体安排布置有关工作,体现了各部门及各村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二)、措施到位

由综治办牵头,司法所具体负责、派出所全力配合,全面落实了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各项措施。其一,制定了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目标、要求、步骤和方法。其

二,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百分考核制等相关工作制度,使司法所及其派出所能够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其三,强化了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安置、帮教等多项措施,如:‚摸底登记、上门查实、及时接收‛的衔接措施,‚分人包干、定期走访、流向报告‛的管控措施,‚自主择业、就业指导、重点帮扶‛的安置措施,‚司法所工作人员、管片民警、村组干部、亲朋好友、家属‛五位一体的帮教措施等等。我镇司法所还做到了有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有帮教工作计划、有帮教工作责任人、有帮教活动记录、有帮教对象思想情况分析等档案。

(三)、部门配合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相关单位积极支持、参与、配合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使之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加强与劳动、民政等部门的协调,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劳动培训、社会保障等工作。二是加强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工作中涉及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三是加强与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中打工者、妇女、青少年等维权方面的工作。通过突出上述三个重点,形成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运作机制,带动了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一体化‛运行,促进了工作向‚机构网络化、职责规范化、帮教社会化、掌控全面化、管理信息化、就业市场化‛等方向健康发展。

三、发挥职能,力求实效

司法所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强化职能,发挥作用,切实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截止目前,我们重点落实了以下两点。

(一)、调查摸底

今年三月份以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的调查摸底专项活动。在调查摸底中,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刑释解教人员名单进行逐一核实。通过调查摸底,我们对全镇2010年-2011年间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掌握和了解。据统计:上级下发我镇刑释解教人员名单共5人,经查实5人中刑释人员4人,解教人员3人。其中已衔接人员3人,目前这3人都外出打工。当我们衔接到刑释人员后就为其做思想工作,使其在今后不在违法乱纪,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摸底,对全镇刑释解教人员中属于暴力犯罪、对改造效果较差、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进行了重点掌握,把他们列入重点管控名单。对这类人员我们采取了严管严控措施,一旦发现他们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将立即报告公安机关进行严厉打击。

(二)、是落实政策

我镇对刑释解教人员中,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人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实施了社会救助。如合兴村瓦厂组刑释人员管某,36岁,因犯抢劫罪被判十二年,于2011年3月15日刑满释放,我们在摸底中获悉后此人属非农业户口,经济无来源,生活十分困难,政府给予‚100

斤大米、100元钱、1份责任田‛的经济援助。此外,我们还对刑释解教人员中符合低保条件的,积极与民政部门进行协商,将他们纳入了低保的范畴。

尽管我们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镇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目前整个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界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认识不够,支持配合不够;二是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致使一些地方的工作还不能有效开展;三是监所、劳教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传递不准、速度较慢,导致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核实难度加大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通力配合,尤其需要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有一位哲人说得好:‚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它既是一个沉重的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难题。我们不仅要有责任心、紧迫性,更重要是要有感情、要有热情、要有爱心。因此,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化认识,再加力度、再上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地、县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指示精神,争做勇者,积极在安置帮教工作上尽职尽责,为建设‚和谐迤那‛作出新的贡献。

迤那司法所

10.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 篇十

及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政法委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强化领导责任,有序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现就2010年清泉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县综治委的总体安排部署,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想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的方法途径。以加强衔接、帮教、安置刑释解教人员为重点,以预防和减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目的,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2006年至目前,全镇共接受刑释解教人员78名,衔接78人,衔接率100%,安置78人,安置率100%,无重新犯罪。社区矫正人员15人,衔接15人,衔接率100%。

二、健全组织机构

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镇上成立了以主管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副主任、派出所长、司法所长为副组长,计生、财税、妇联、团委、工商、民政组成的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全镇15个村,6个社区全部成立了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已基本形成镇、村、社三级帮教网络。

三、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报到登记、定期走访、信息报告等制度,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站所相互支持配合,组织对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努力减少托管、漏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消除治安隐患。镇安置帮教办公室紧紧围绕“四个一”开展工作,即每名刑释解教人员有一个帮教小组,有一个具体的帮教措施,每一季度有一次谈话,有一份详细的档案,从而有效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四、开展走访教育

针对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思想情绪不稳定,易波动的实际,在帮教工作中,注重心理教育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做到“四必谈”,即在安置对象思想波动时、工作不满意时、身体有病时、家庭出现变故时,帮教小组或责任人及时找其谈心,给予精神鼓励,“五必访”,即当刑释解教人员刚安置时、有段时间未到岗工作时、家里婚丧喜事时、遇到重大节日时、安置对象有劣迹被确定为重点对象时、帮教小组或责任人必须到其家庭走访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并给予精神鼓励。实现了从思想上帮教,不让其滑坡,从精神上帮教,不让其无精打采,从法律上帮教,不让其重新犯罪,从情感上帮教鼓励他们走出失落,树立生活信心,重扬人生风帆。

五、落实生活保障

对刑释解教人员,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加强其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实施分类就业安置,帮助其稳定收入来源,正常回归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一是在家务农的,由村一级帮教小组负责落实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二是出外打工的,积极与我镇在外地的劳务基地联系,帮助其找到合适工作。三是生活确有困难的,同民政部门联系,申请给予临时性社会救助。

一年来,我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找寻差距和不足,向经验做法比较成熟的兄弟镇镇看齐。使全镇刑释解教及社区矫正人员能够努力发展生产,安居乐业。为全镇社会稳定,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11.县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篇十一

下对各单位进行了督导考核。自1993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71名,目前已安置317名,安置率87;列入帮教对象371名,帮教率97;重新犯罪率为0,我们现将我县安置帮教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一条主线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保稳定,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抓好“三个落实”:一是落实机构。县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由县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在县司法局。各乡镇(场)也相应地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及办事机构,在村(社区)委会中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级现已成立安置帮教机构17个,建立帮教小组192个,确定帮教人员371名;二是落实责任。把安置帮教工作列入责任书(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县、乡(镇)、村帮教小组工作责任网络zf.517878.com,并实行“三包”,即包帮助安置、包考察教育、包思想转化。三是落实经费。近年来,我县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挤出1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把好“两道关口”

(一)把好接茬关。做到“五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后,县安置帮教办随即通知有关部门做好接茬准备工作。在接茬时,对其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家庭状况作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准备了资料;二是及时家访,释解人员回家后,村(社区)帮教领导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赠送法律常识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五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把好安置关。主要采取三种安置形式:一是回乡安置,对家住农村的回归人员,由村一级帮教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二是回原单位安置,对部分刑期较短,罪行较轻,改造较好的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前有单位的,释放后一律由原单位接收安置;三是鼓励自谋职业,对一部分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员,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

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专项管理。县司法局每年组织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清理。一是认真清查。将清查出来的人员与监所提供的人员名单进行核对,不一致的,进行再次清查,经过反复排查核实。二是规范排查。全县统一下发《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清理工作统计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工作台帐》,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回访考察,全面掌握了全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情况。三是突出重点。把原确定为重点人口管理人员和漏管脱管人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二)规范管理。及时给基层司法所制定下发了《拜城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对有关工作机构的职责、制度和要求予以明确。

(三)重点管理。把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清理工作与清理整顿出租房屋和“严打”斗争有机结合起来。http:///对参与经营和长期在特种行业、娱乐场所活zf.517878.com动的刑释解教人员,责任区民警结合日常治安管理,逐一将这一部分释解人员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对那些可能危害社会治安实施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四、落实“四条措施”

一是更新观念。由以政府行为为主逐步转变到全社会共

同关心,做到“三不”、“四个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二是政策扶持。全县各级、各职能部门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提供便利条件。如县劳动就业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劳动技能、减收免收劳动就业信息费、管理费、培训费等办法,使一大批释解人员重新找到了工作。三是技术扶持。我县各乡镇(场)

安置帮教协调小组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设优质瓜果种植、食用菌栽培、家畜家禽养殖以及药材种植等门课程,今年共培训人员234人次。四是资金扶持。针对部分释解人员回归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的问题,许多乡镇安置帮教协调小组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发放小额信贷等形式,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生产,鼓励自强自立。

五、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抓早。为了做到把帮教工作向前延伸,县司法局每年都组织人员深入监所开展帮教活动,与在押的拜城籍服刑人员进行座谈,讲解法律知识,激发他们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二是抓实。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中,我县采取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挂钩乡镇,乡镇挂钩村,村挂钩户,并紧紧抓住农业综合性开发的有利时机,动员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参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抓重点。针对释解人员外出务工增多造成管理难问题,我们一方面采取由乡镇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与驻村干部组成的帮教小组配合,实行定期回访及与其家属探望警示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促进了这部分人员的思想转化和预防重新违法犯罪。部分曾经参与杀人、伤害、强奸、绑架、放火、爆炸、劫持、抢劫和集团犯罪等的释解人员,确定专人负责,严密防范。

四是抓典型。我们注重培植典型,通过发现典型,宣传典型,让刑释解教人员学有榜样,教有题材,有力地促进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全面开展。

今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在此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部门的少数负责人对安置帮教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地位认识不足,抓得力度不够,工作措施不zf.517878.com得力,致使一些帮教组织形同虚设,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帮教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现象。

2、就业渠道单一。从总体上看,我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给农业户口的人员落实责任田;一个是在早市、夜市等市场租摊床,从事个体经营。安置基地和实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上一篇:水运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下一篇: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