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5篇)
1.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篇一
孟子两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本 名
孟轲
别 称
孟子
所处时代
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
汉
出生地
邹
出生时间
前372
去世时间
前289
主要作品
《孟子》
主要成就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两章古文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两章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两章注释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6)必:一定。(7)然而:这样却。(8)是:这。
(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16)亲戚:身边的人。(17)畔:通“叛”,背叛。(18)顺:归顺,服从。(19)以:凭借,靠。
(20)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故:所以。
(21)失道:不实施“仁政”。两章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身边的人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两章古文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章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两章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痛苦。心志,意志。(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5)所以:用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21)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
(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
(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
(28)敌国外患:指敌对国家的外来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0)死于安乐: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32)发:被任用。(33)举:被举荐。(34)忍:使......坚强。孟子两章参考翻译
(教参版)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语文版)(适合学生)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降临这个人的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性情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受一番劳累,使他们的身体经受饥饿,使他的资财缺乏而受到贫穷困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灵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不断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才干。
人经常在犯过错以后才能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犯错误时)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为;憔悴枯槁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表现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另一版本)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使他倍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会使人败亡。”
(考试要求版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孟子两章知识汇总
一词多义
①之:的。例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于:介词,在。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从。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给。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今异义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城市)
孟子
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í)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孟子两章习题 篇二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米粟()山溪()畎()亩 拂()乱
管夷()吾 寡()助 筋()骨 拂()士
2、解释加点的字。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夫环而攻之()
③兵革非不坚利也()④委而去之()()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七里之郭()⑨多助之至()⑩人恒过()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两章》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名______,字______,战国时 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 《孟子》、、、并称为“四书”。
6、《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结论是。
7、《生与忧患 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8、翻译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释一词多义。
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得道者多助()③伐无道,诛暴秦()
固: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池非不深也()
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二、文言文阅读。新课标第一网
(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多义词。自南海还()望桓侯而还走()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西蜀之去南海()去国怀乡()
2、下列句子加黑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 子墨子距
B.其一贫,其一富 其真无马邪 C.以告富者 必以分人
3、翻泽下列句子。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2)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本义引用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的道理。
(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
4、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6、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用课文词语回答)
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4、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sù
xī
quǎn
fú
yí
guǎ
jīn
bì
2、①围攻 表转折 ②发语词 这 ③泛指武器装备④委:放弃;去:离开
⑤限制 凭借⑥震慑 ⑦“畔”同“叛”,意义:背叛。⑧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⑨极点。⑩常常
3、(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因此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4)困扰他的内心,让他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5)因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6)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4、《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轲 子舆 思想 教育 儒
5、孟子及其弟子《大学》、《论语》、《中庸》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是: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7、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8、(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3)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9、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二、文言文阅读。
(一)1、回来 掉转(回转)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
2、C
3、(1)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4、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二)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3、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
给 ;指被任用;指被任用;指被任用;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经常
4、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5、B
6、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7、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8、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三)1、“得道” “天下顺之”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孟子》两章习题 中考题:
天津市200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6、句中黑体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7、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黑体的成语。(4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
⑪ 多助之至:。
⑫ 失道者寡助:。
1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
。〖参考答案〗
16、(2分)C
17、(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4分)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等
19、(3分)D
20、(3分)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每句1分)
佛山市200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10题:
6、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7、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作)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8、选出下列句子中解释错误的一项()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10、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个句子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答案〗
6、B 7、D 8、C 9、C 10、200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完成6~10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
A、B、C、D、F、7、“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2分)
8、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表示)。(2分)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分)
〖参考答案〗
6、AB 7、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10、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2002年常州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⑪ 三里之城()⑫ 池非不深()
⑬ 委而去之()⑭ 亲戚畔之()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主旨是。
3、文中的双重否定句是
,从修辞角度看,这是一组。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5、本文主要是从
和
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6、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7、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内城 护城河 放弃 同“叛” 背叛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4、对比论证
5、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6、总分总
7、略
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贵阳实验区
1、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
⑪ 故:
⑫ 是:
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4、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
(相关链接材料)
〖参考答案〗
1、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
⑪ 所以
⑫ 这种人(每个1分)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
4、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2004年四川省遂宁市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参考答案〗
1、C2、B3、B4、C5、D 2004年泰安市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2分)
⑪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⑫ 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⑪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⑫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问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弼”,辅佐 边境
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 湖北省咸宁市2003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
(四)孟子散文气势磅礴,善用排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⑪ 池非不深也()
⑫ 委而去之()
⑬ 故君子有不战()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2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原文句子。(2分)
2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⑪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⑫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2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⑪ 池:护城河。
⑫ 委:放弃。
⑬ 有:或,要么。(3分)
21、B(2分)
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分。错1个字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2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⑪(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⑫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2分)
24、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3分)
200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B、人恒过 国恒亡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⑪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⑫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
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参考答案〗
11、B(3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⑪(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⑫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3、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本题2分,每空1分)
14、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本题4分,超过20字扣1分)
2005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⑪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⑫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⑬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答案〗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⑪ 兵器
⑫ 限制
⑬ 通“叛”,背叛
2、C
3、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 天下/顷之
6、文中加点的两个字,“委”意思是,“畔”意思是。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8、用“/”标出下面句子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10、文中加点的“池” “兵” “至” “畔”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水池 兵器 到达 叛徒
B、护城河 兵器 极点 背叛
C、护城河 士兵 到达 叛徒
D、水池 士兵 极点 背叛
11、下列语句中的“故”与“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故”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克,公问其故
B、桓侯故使人问之
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2、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B、委而去之:弃城而逃离。
C、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风震天下,并不是因为武力的强大。
1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1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1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B、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扁扶将
D、委而去之 有孙母未去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其中最重要的是。
今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
18、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国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阻,震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大意答对即可)
19、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20、“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21、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环:
池:
25、第一段论证了。
26、第二段中强调了守城一方占有哪些有利条件?
答:
。〖参考答案〗
6、放弃 通“叛”,背叛,叛变
7、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依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思相符即可。]
10、B
11、D
12、D
13、C
14、B
15、A
16、C
17、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略
19、AB
20、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2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2、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23、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24、围 护城河
25、天时不如地利
2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其他:
一、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入()则无法家拂士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曾益()其所不能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
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征()于色,发于声
1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5、百里奚举于市()
16、委而去()之
1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三、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管夷吾举于士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末期人。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 叫《孔子》。()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 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六、作者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作者正面的观 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七、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指
,“道”指
,“君子 ”指。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所举事例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5、“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点的?请默写出原文。
〖参考答案〗
六、作者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作者正面的观 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七、填空
1、施行仁政的君主,王道仁政,得到者
2、助的多寡
4、得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必先苦──所为,动心人性──不能
3.《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2.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3.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4.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教学难点:
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一)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二)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三)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一)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二)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三)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一)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①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②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三)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一)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二)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1.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从来纨绔少伟男。,逸豫可以亡身。2.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3.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4.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篇四
1.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提示
1、了解作者、背景、课题.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4、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②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③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④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⑤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齐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⑵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⑶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附参考答案:
⑴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⑵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⑶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3、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1、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2、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3.积累词语
5.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篇五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5.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
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练习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
(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答:
(二)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9.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0.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三)[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14.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答:
15.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给下边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2..下边对加粗字的解释哪两组有错误?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3.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答]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
5.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答]______________ 6.解释语段中加横线的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故
②是
7.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译文:
8.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9.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1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1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
1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4.《孟子》是___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
15.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打上“√”。
行拂乱其所为(fú,fó;拂袖,违背)。
人则无法家拂士(fú,bì;辅助,道教)20.“舜发于畎亩之中”中的“发”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A.发展
B.发起,被任用
C.发作
D.显现
21.文中写到成就事业要先经受磨难的句子是
。此文段选自课文《
》。
22.第二自然段论证的道理是
。此道理给你的启示是。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
24.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举:
(2)任:
25.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2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27.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答:
28.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答:
【附参考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8.B 9.B 10.C 11.D 12.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13.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①zēng ②bì
2.AB 3.人恒过,然后能改。
4.生于忧患
5.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①所以 ②这种人(每个1分)7.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8.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9.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10.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
11.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死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
1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
13.A D(共3分,每项1.5分)
14.儒(1分)
15.“增加”或“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1分)
16.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2分)17.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4分)18.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4分)
19.fú,违背;bì辅助
20.B 2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2.人与国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从个人推论到治国,忧患则生,安乐则亡。
启示:要求从实际出发,忌空泛。抓住“一个人生命短暂,不能碌碌无为,要有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这一要点作答。
. 23.《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24.(1)被选拔
(2)责任,使命 25.D 26.(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27.(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推荐阅读:
21孟子两章08-27
孟子简介08-05
孟子集注09-24
《孟子》浅读心得07-19
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10-01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08-22
论语孟子礼记常考名句06-24
孟子告子下的名言09-19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