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知识试

2024-08-31

农业农村知识试(共11篇)(共11篇)

1.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一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4、中央强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哪“五个必须”?

答:必须继续吹响进军号,不能改调,也不能降调;

必须要有新举措,不能唱高调,也不能消极低调,既要乘势而上,又要量力而行;

必须突出首要任务,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更好地做好生产发展文章;

必须始终抓好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5、中央强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要突出抓好哪四个方面工作?

答: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扩大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6、2007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③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

④积极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⑤努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7、什么是三清六改?

答:“三清”是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六改”是指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

8、什么是五大工程?

答:“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等。

9、什么是农村“六大员”?

答: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乡村医生、治安调解员、文化协管员。

10、“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福建省委号召向张仁和同志学习哪四种精神?

答:①学习张仁和同志致力发展的强烈意识;

②学习张仁和同志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

③学习张仁和同志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

④学习张仁和同志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1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3、文明村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基层组织健全;

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

③经济发展快;

④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⑤村风、民风好;

⑥重视科普和文化教育;

⑦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好;

⑧村容村貌整洁;

⑨文明农户多。

14、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爱党爱国;

②勤劳致富;

③遵纪守法;

④重视文教;

⑤学习科技;

⑥计划生育;

⑦移风易俗;

⑧讲究卫生;

⑨勤俭持家;

⑩和睦团结。

15、五好文明家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①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

②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

③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

④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

⑤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16、什么是常用文明用语?

答:①您好;②谢谢;③再见;④请;⑤对不起(没关系)。

2.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二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根本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紧紧围绕科学技术这个核心, 以高科技创造性人才为实施载体, 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在经济运营中的作用, 让实用、适用的知识对所有的经济行为真正起到决策性的引领作用。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

1.1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不是以资源

的消耗为特征而是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增值、知识的使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它最大化了生产中的知识含量, 也使生产紧紧围绕在了知识这个核心周围。知识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1.2 知识经济是自然-人-社会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3 知识经济是使经济向轻型、高端化发展的经济形态。

只有紧紧依靠高科技的经营手段, 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 才能使产品提高更多的附加值。

1.4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的高效经济。

正是由于知识经济中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信息网络系统十分完善, 便于各种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 促使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成为可能。虽然知识经济是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但是, 它还要以工业经济作为改革载体。只有充分发育的, 成熟的工业经济, 才能成为知识经济孕育发展的温床。而知识经济又能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带动工业经济的知识化、科学化。通过对这些必要环节的研究分析, 当今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具备知识经济的雏形, 这些国家里, 知识经济正以强大的发展势头逐步代替工业经济, 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

而我国目前还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经济, 知识经济还极不成熟, 还处在初步的萌发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工业体系还未能达到足够的支撑力。而且我国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现有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的制约。而且我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 农产品的知识、科技含量不足。所有这些都限制了知识经济在我国的产生发展, 也就是说我国不可能简化全面工业化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虽然太多因素说明了要实现知识经济的困难程度, 但是也不能就此否认我国经济发展、转型速度。事实上, 社会经济的科技化, 知识化已经在我国潜移默化, 知识经济的脚步声已经在敲击着中国经济的耳膜。

综上所述, 针对我国经济的具体特性给我国经济进行了分析定位:知识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萌芽、萌动发展阶段, 但是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向知识经济发展转型,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目标。

2 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2.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逐步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农产

品的供求格局上已经科学化转型, 从长期短缺转变为需求总量基本平衡,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 今后农业制约因素不再单纯是资源约束, 而转向以需求约束为主的“双重约束”。由于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新的需求约束机制, 在农产品销售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造成产品销售不及时, 产生效益的波动大, 增产并不一定增收, 甚至还会出现增产减收的情况。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中, 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的辉煌后, 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日益突出的需求制约。

2.2 在农业的要素投入中, 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开始绝对下降,

平均年减少700多万人, 与此同时, 资本要素则加速注入农业, 使得物质损耗占农业产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农业科技进步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重大变化, 一方面意味着农业产品成本加速上升, 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数量日益增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存在, 也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不仅如此, 近年来, 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出现的向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的态势, 也大大加深了这一矛盾。

2.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对农产品的依靠度很高, 而且农业经济一直以来收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就很大。

在世界经济动荡期, 受到的冲击、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知道, 旧的经营体制对我国农业、弄产品都是给予重点的扶持保护的, 与国际竞争的关联度极低, 几乎不受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 这样的发展环境也就造成了, 政府只要单纯提高农产品价格就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对农民生活进行改善。然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 高度开放的经济大环境也势必要求农产品市场的适度开放。由于国际经济的冲击, 农村经济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转型, 所以很多市场性的负面问题都相继出现。

(1) 农村经济逐渐脱离了政府的扶持保护, 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很大影响, 特别是近期, 增长增速趋势更加不明显, 也就使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难度大大增加。

(2) 农业投入、农业再生产在多年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 近年来, 农户的农业投资呈下降趋势, 尤其是资金、技术严重投入不足, 这已影响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3)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 农业一直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但今天它明显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这种状况, 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本身的发展, 也影响着我国内需的扩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借助知识经济的发展, 通过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城市化

如果说, 通过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话, 那么, 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城市化, 则应当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中, 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本地优、特、土、尖等特色,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城镇发展规划。

3.2 放宽各项政策, 吸纳中外资金, 营造宽松环境, 广纳天下人才。

力争在小城镇中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较高知识含量的现代企业。

3.3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选择资源条件优良、交通便利、乡镇企

业有一定发展的地方,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使小城镇健康、顺利地发展起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化经济成为主流趋势,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国经济是以农业经济发展为铺垫的, 要发展中国式的知识经济时代, 就要求农业经济提高发展、转型速度, 构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的农业经济。新的经营理念, 经营模式与农业经济完美融合, 相互协调, 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化、知识化步伐, 是经济大环境的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其趋势越来越集中于知识化发展。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可以使高端技术更迅速科学的融入经济产业中。在生产、分配、使用上的知识信息最大化, 会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更快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 但是, 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过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农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化程度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要进入经济时代是受大环境影响的, 所以农业问题是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知识经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京文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李京文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三

一、党的领导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是党的领导活动规律的总结,是确立党组织的领导原则、规范领导行为、调节领导 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保证党组织决策正确、领导有力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 导工作来说,主要应坚持和完善以下几项领导制度,即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正确 处理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的制度,请示汇报制度。

二、正确处理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的制度

正确处理与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 容。党章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在 农村,重点是正确处理村党支部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切实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大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1.要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的职责。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但各有其责。①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就村 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领导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负责村、组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②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 村党支部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法律、政策的范围内,管理本村 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 工作。③村党支部对村民委员会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支持、监督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村民委 员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依法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 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分管的工作,共同把村里的事情管好、办好。

2.要积极探索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 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解决这 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在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村 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 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 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3.村党支部要适应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要求,自觉转变领导方式。村党支部是全村各种组织 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村党支部的领 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 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农村党支部

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觉按法规和制度办事。

三、农村党的组织制度

农村党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党员大会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四、党员大会制度

党员大会包括支部党员大会、总支部党员大会、基层党委召开的党员大会。党员大会制度是基层 党组织的基本组织制度之一。

开好党员大会一般要把握好四个环节:

1.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尽早确定好会议的内容和要求,并事先通知全体党员,让大家做好 准备。

2.会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所要讨论的事项和拟作出决定的问题要组织党员认真讨论,允许发表 不同意见。要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风气。党员在讨论问题时发表的 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就允许他们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绝不能抓辫子、打棍 子、戴帽子。

3.讨论决定问题,要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

4.决议形成后,每个党员都要坚决服从,认真执行,不允许散布同决议相违背的观点,也不允许消 极对待集体决议,更不得进行非法组织活动。

五、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制度

4.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

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

1.收入差距扩大。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13785元和4140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当大了。

2.社会福利差距扩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是绝大多数农民都享受不到的。

3.财产拥有差距扩大。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从13698元上升到46133元,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从11427元上升到12938元。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其相对差距分别为5.3倍、7.5倍和4.2倍。

4.生活水平差距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最终导致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997元,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322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1倍。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拉动内需战略

当今,投资和外贸的带动力越来越大,内需则严重不足,农村市场不断萎缩。既然现有的内部城镇市场和外部国际市场都不大可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开辟规模较城镇市场要大得多的农村市场,以带动疲软的内需。

(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多年来,我国将自身发展与向国外学习经验相结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外经验为韩国的“新村运动”。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推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使韩国工业在10 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人均GDP 从85 美元提升到275 美元。但是,农村发展却停滞不前。1970年4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起了“新村运动”,其宗旨是“勤勉、自助、合作”,其目标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新村运动”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五方面,即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福利、环境改善,精神启发和城市与工厂建设。韩国“新村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精神激励。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管理改革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成为一场席卷韩国的全方位的社会改革运动。历时30 余年的新村运动,对促进韩国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使韩国的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是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三是使城乡资源得到了有效配臵。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更加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我国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中就借鉴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有益经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对此,我们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1.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市场头脑的新型农民。对于广阔的农村来说,虽然每年都有一大批懂技术、高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下基层,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还应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农民,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要努力建设一个“县市有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里有文化

室”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外,农业部决定从2005年起用10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农村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即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活动的人才。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有些农村地区资源特别丰富,农民的致富愿望也很强烈,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不便利,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等问题。这不但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有好处,而且还能改善干群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这与“送物资扶贫”相比,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影响也更加深远,更能彻底杜绝困扰政府多年的“扶就不贫,不扶就贫”的痼疾。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1.村风建设

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长期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如赌博、迷信等,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相互攀比修建坟墓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因此要在农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村”正气,让那些扰乱农村正常生活秩序、破坏农村和谐发展的丑恶现象无处藏身。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很多农村都建了诸如图书馆、文化室等设施,但往往很长时间都不开放,当地村民也不予重视,使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另外,有些地区由于长时间只注重发展经济,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冷漠的现象在农村也出现了,对这些现象要坚决制止。但是消除这些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统一部署,又要因地制宜;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着眼多数,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2.村容建设

农村的“村容”就是“污水乱流、鸡鸭乱跑、垃圾乱扔”,这是许多人在提到农村“村容”时的印象,而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那种“脏乱差”的局面,要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实现“两化一提高”,即“道路要硬化,村落要绿化,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度”。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一提到“村容整洁”想到的只是农村道路是否宽阔、房子是否整齐划一等表面的东西,甚至把“村容整洁”理解成是“把房子推倒了重来”,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政府应该认识到村容建设应与对其的支持程度相协调。要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的是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管理民主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农村一级组织在发挥作用和行使权力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有的农村就是“一把手”说了算,所谓“村民委员会”根本就是形同虚设,甚至于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富翁”村长,也就是说在村子里面谁最富谁就当村长。富人当村长也确实能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人由于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原因,执政时间一长,有可能发展成为“霸王村长”。党和政府提出“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有真正的“民选村长”,要有真正体现农民意志的“村民代表”。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本村前途和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要进行民主协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外,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各项事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较快地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发展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深刻吸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同步推进,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有一些农村却还通不了路,农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农民依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集中着数量最大、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众,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5.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五

阅读完以上材料,请整理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农民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提高农民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2.【答案】A。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3.【答案】A。解析: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则是在农业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基础,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资源、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4.【答案】D。解析: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由此提出了今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其中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答案】D。

6.【答案】C。解析: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的城乡双向演进过程。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在谋划区域发展时统筹兼顾,防止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实行协同推进。重中之重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因此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并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C项说法错误。

7.【答案】D。解析:①③④都是加大对“三农”财政支出所能达到的效果,而②是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故不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8、【答案】B。解析:《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解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发表于1928年10月,主要阐述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条件和原因。《井冈山的斗争》发表于1928年11月,主要阐述井冈山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1930年1月,主要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及其意义。《反对本本主义》发表于1930年5月,主要从思想路线上批判“城市中心论”,阐明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历史必然。

10.【答案】A。

11.【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三个适应”可看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是由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与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即①③,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A。解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它是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改变。所以选项A不正确。

13.【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者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A。

15.【答案】D。解析: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选项D不正确。

16.【答案】C。解析: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可图,特别是使从事粮食生产不仅有利可图,而且其收益不低于从事其它农产品生产的收益。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特别是制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时,必须使农民特别是生产粮食的农民能切切实实地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是所制定的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17.【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故正确答案为A。

18.【答案】B。

19.【答案】A。解析:农村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延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农村社会和谐了,才能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环节,解决该环节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以便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社会日趋文明、民主,从而最终消除城乡差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0.【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故正确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四条,“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22.【答案】ABC。

23.【答案】ABCD。解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有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

24.【答案】A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5.【答案】ABD。

26.【答案】ABC。D项是国家稳定农业生产的措施,不属于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措施的范围。

27.【答案】AB。解析:我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保障权益;以农为重,强农富民;城乡统筹,区域联动;求真务实,固本强基”。C项虽然“求真务实,固本强基”正确,但“制度创新,统筹兼顾”不是基本原则,故不选。

28.【答案】A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三)蔬菜生产基地:(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29.【答案】ACD。

30.【答案】A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判断题

31.【答案】A。

32.【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章第二十六条,“理事长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33.【答案】A。

34.【答案】A。

35.【答案】B。解析:《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一)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

(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三)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八)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36.【答案】B。解析:“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问题。

37.【答案】B。《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四)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

(五)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依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38.【答案】A。

39.【答案】B。解析:年份应为2012年。

40.【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六章第四十六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成员,处置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的措施有:

(1)建立健全以现代生产要素投人农业、以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的现代农业建设机制;

(2)建立健全以城市化促企业布局优化、以自主创新和分工协作促集群经济提升的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机制;

(3)建立健全以素质培训和职业教育促分工分业分化的农民转化机制;

(4)建立健全以城乡统一规划促村庄整治建设、以城市服务延伸促社区服务发展的农村现代社区建设机制;

(5)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资倾斜和部门工作范围拓展促公共服务城乡均等供给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机制;

(6)建立健全以现代城市文明传播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农村社会风尚优化机制;

(7)建立健全以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社会援助促产业开发和社会进步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机制;

(8)建立健全以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共改互促和生态环境城乡共建互补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9)建立健全以改善政府管理和完善基层民主促农村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10)建立健全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促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42.【答案要点】村务公开的基本形式是村务公开栏,各地农村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防雨村务公开栏,在公开栏内定期公开应公开的村务公开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子触摸屏、网络、“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它有效形式公开,方便群众监督。

村务公开的时间,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

群众对公布的内容有疑问的,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投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确有内容遗漏或者不真实的,应督促村民委员会重新公布;也可以直接向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询问,村民委员会应在10日内予以解释和答复。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通过对这次矛盾纠纷的调解,我们司法所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要把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界、质量等级写清楚。而实际上部分农民手中的土地承包合同书上,只写有面积,没有四界、坐落、名称,因而发生大量的农村土地边界纠纷,甚至导致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造成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干部工作不细心,所以要严格规范土地承包合同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二)在土地边界不清的情况下,多走访老干部及纠纷双方当事人周围知情者,并把他们带到实地指证。

(三)综合整理好调查笔录、证人、证言,并做到初步认定,找出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分歧点,拟好调解方案。

(四)给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讲清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尽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六、小材料申论(30分)

阅读完以上材料,请整理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例文】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6.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六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以中小型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依托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得到了实践。

2 产业集群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

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产业集群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

2.1 产业集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认识不深、贯彻不够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是完善和齐全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务院、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意识,不熟悉计算机软件、未公开信息等知识产权新主题,甚至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都是陌生的。不少企业把本单位掌握的技术,独家引进的专有技术理解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更不用说利用知识产权获得超额利润。

2.2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才紧缺

产业集群中的诸多企业,设置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的所占比例较低,实践中,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由企业的科技开发部门甚至行政管理部门兼任。下面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截止2009年末,某市钢铁深加工制品产业拥有各类人才总量为6886人,占职工总数的40.5%。其中经营管理人才255人,占职工总数的1.5%;工程技术人才1059人,占职工总数的6.2%;管理岗位人才663人,占职工总数的3.9%;技能型人才4909人,占职工总数的28.88%。可见,管理人才奇缺,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产业集群中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管理人才,就不能依法保护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更谈不上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3 产业集群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投入低, 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高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投入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知识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水平。我国大多数的产业集群的 (R&D) 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远远不能适应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的要求。产业集群中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

2.4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拥有量少,技术含量低

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品牌、缺少自有技术,尤其是缺少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是不少产业集群的一个不容轻视的缺陷。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中国不少产业集群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所生产的芭比玩具在美国市场卖9.9美元,自己仅得加工费0.35美元;作为信息产业大省,广东组装的电脑,只获得不到3%的利润,而拥有电脑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外公司,税后利润却高达20%。大量事实证明,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产业集群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产业集群如何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1 明确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摆脱这种现状必须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就产业集群而言,应结合自己的集群生产重点和产品特色,明确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效益的速度。产业集群中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对其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是发展之本。

3.2 加大产业集群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投入,提高自主知识权的数量和质量

各级地方政府要重视全社会对产业集群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的投入。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占地方各级政府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不应低于5%。为了鼓励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各级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

3.3 实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开展知识产权的管理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产业集群为了获取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所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和信息,谋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体性谋划。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地方政府充当产业集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倡导者”

地方政府重要的作用是发挥政府的资源、信息和组织优势,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从而使政府间接进入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某市为了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决定》、《关于某市主导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暂行规定》、《某市人民政府加快某钢材加工产业园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医药产业集群、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2) 产业集群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工作部门

各级政府构建三个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部门:第一层面:知识产权局专设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处,负责全市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第二层面:各产业集群分别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对侵害所属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联合对抗的行动,利用企业群体的力量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第三层面: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隶属于企业决策层负责,主要从事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工作。对内负责和技术、市场部门协调,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并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如专利商标的申请、知识产权文献的检索分析培训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等;对外则主要负责监控他人的侵权行配合进行调查取证、诉讼等工作。

(3) 实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新的知识产权的开发、形成,保护和运用好已有的知识产权,使知识产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持久的利益。具有长远经营战略的跨国公司都有较强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并且也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如美国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1992年在我国设立独资企业,第一期投资为2.7亿美元,但它从1987年就开始向中国申请专利,到1992年专利申请数量已近100件,使其在通讯技术领域占据了相当优势的地位,其产品在我国市场上,顶住了其他强劲竞争对手,达到了很高的占有率,这一做法也大大降低了其巨额投资的风险。海尔集团能走到所在领域的前列,与其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分不开的,其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科技求发展,走名牌战略,充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并实施一整套专利工作管理办法,防止技术流失”。这些知识产权保护成功的经验都值得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借鉴和推广。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深入人心,并继而获得国家政策的认可和支持。知识产权已成为产业集群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获取巨额利润的法宝。产业集群只有在重视知识开拓、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摘要: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 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关键词:理论,知识产权,企业

参考文献

7.2018年妇幼卫生知识培训试 篇七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A.胎心率 B.胎方位 C.腹围 D.胎动

2.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检查。

A.乙肝、梅毒和艾滋病 B.血尿常规 C.肝肾功能 D.以上都是

3.孕妇正常血压为≤()毫米汞柱

A.140/90 B.130/80 C.90/60 D.130/90

4.孕妇血红蛋白正常不低于()。

A.120克/升 B.160克/升 C.100克/升 D.110克/升

5.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A.300—400 B.200—300 C.200—400 D.400-800

6.婴儿乳牙一般在出生后()之间萌出。

A.6—8个月 B.4--10个月

C.5—7个月 D.8—12个月

7.婴幼儿的前囟一般在出生后()闭合。

A.12-18个月 B.10—12个月

C.12---16个月 D.18—24个月

8.孕妇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在怀孕()以前。

A.20周 B.14周 C.12周 D.16周 9.孕妇应当保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等营养素。

A.叶酸 B.铁、钙 C.鱼肝油

10.应当在新生儿出生后()内开始喂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

A.1.5小时 B.1小时 C.D.2小时

11.产后()左右,母亲应当接受一次健康检查。

A.14天 B.40天 C.56天 D.42天

12.婴儿在()月龄时,应当接受健康检查。

A.3.6.9 B.3、6、8、12 C.6.9.12.18 D.6.8.12

1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

A.0—3岁儿童 B.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14.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是:()

A.新生儿出院后1月内 B.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

15.孕早期健康管理的时限为孕()周以前。

A.12 B.14 C.16

16.婴幼儿健康管理体检内容:测()、测身长等。

A.皮下脂肪 B.微量元素 C.体重

17.婴幼儿健康管理中血常规的检查时间是()、18.30月龄各做1次。

A.5 B.6--8 C.9

18.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集居儿在()进行。A.村卫生室 B.卫生院 C.托幼机构 19.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A.孕产妇 B.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 C.流动孕产妇 D.常住孕产妇

20.孕中期健康管理要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8.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八

论文摘 要:动态流通语料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监测理论。其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了语言本身的动态特性,并采用有效的流通度计算方法,在动态过程中完成语料的归纳和整理。这种方法缩短了历时研究的时间尺度,能够细致入微地抓住语言现象变化的蛛丝马迹,及时有效地记录和处理这些变化。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一书是北京语言大学张普教授的第三部个人选集,收录了他的与“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有关的论文19篇,附录7篇。26篇论文分为“思考篇”“控制论篇”“理论篇”“应用篇”“附录篇”五大部分。从第一篇文章发表到最后一篇写成,跨度,可谓十年磨一剑。随着北京语言大学“DCC博士研究室(Dynamic Circulating Corpus 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成立,张普教授带领队伍建立了基于报纸语料的“现代汉语动态流通语料库”,该语料库以监测、描述语言现象,发现、提取并动态更新语言知识为目的,已经成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进行平面媒体语言监测研究的基础平台,并开始支持多项研究。随后他们又开展了“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跟踪与发布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和教育部语言信息司合作,共同建立了“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的第一家分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使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研究进入稳定发展期。张普教授在动态语言知识更新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作为“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的开山之作,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主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促使我国语料库建设向纵深发展

语料库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目前正向第三代语料库发展。第三代语料库的显著特征就是数量大、对语料库的加工从词法级到句法级再到语义和语用级。但这些还不是本质的变化。张普教授在先后提出了“第三代语料库”和“语言知识动态更新”的设想,并撰文论述了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特点,衡量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原则等多方面问题。他指出动态流通语料库是历时语料库、是基于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语料库、是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动态追踪的语料库、是对语言的发展变化进行监测的语料库、是“活”的语料库,属于第三代语料库。同时又提出衡量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基于一个动态语料库:语料库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语料库,活语料库,其语料的采集是动态的,其库容量将逐步逼近测量种族的信息量;二是语料库的文本是否具有量化的流通度属性:所有语料都来源于大众传媒,都具有采用不同计算方法的与传媒特色相应的流通度属性,其量化的属性值也是动态的;三是基于动态的加工方法:语料的加工方法也是动态的,随着语料的动态采集,语料也进行动态的加工,语料是历时的,加工也是历时的;四是取得动态的加工结果:语料的加工结果也是动态的和历时的,即其量化的统计结果不是一个点,而是由无数量化的点构成的一条线,一条可以观察到历时变化的曲线。因此衡量语料库是否进入新的一代,不仅看贮存数量,还要看加工深度。

动态流通语料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监测理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语言本身的动态特性,并采用有效的流通度计算方法。流通度方法能够从语言现象在社会中流行通用程度的角度看待语言的发展变化,充分考虑到了语感在这种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准确抓住了流通度与语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流通度方法实现语言知识的滚动更新,也为语言知识动态更新的研究提供了各种方法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手段。动态流通语料库概念的提出为当今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流通度理论可以在语言学方面使人的“语感”得以量化,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处理方面有可能使计算机真正获得语言的自学习得能力,使智能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在语言研究的时间观的争议中,强调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并重,并基于现代传媒的发展,提出“共时中有历时,历时中有共时”的相对时间观

在进行动态更新的语言观察和分析时,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即语言研究的时间观问题或者说语言研究方法问题。时间观是语言研究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张普教授在《论历时中包含有共时与共时中包含有历时》一文中讨论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关系问题。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所说的两种“时间说”:物理学的时间和进化论生物学的时间。前者是可逆的,后者是不可逆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这样两个观点:一是语言属于进化论生物学的时间,二是就语言的发展而言,历时中有共时,共时中包含历时。此外,对索绪尔所提出的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观点进行了评论。认为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是建立在共时时间观的基础上的。由于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早已不是索绪尔时代的传播模式。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数年间的语言变化显然比过去数十年、数百年的变化都大。张普教授站在索绪尔大师的肩头,分析今天的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主张既要观察语言的共时状态,也要观察语言的历时状态,这样的观察才是全面的观察。共时状态是语言的空间态,历时状态是语言的时间态,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状态来观察分析才是全方位的。就语言而言,语言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语感则是使用语言的人基于言语经验对语言正确与否、得当与否的一种感觉。索绪尔认为语言的共时状态是历时状态的某种投影,而张普教授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状态的一种内在把握,是对语言的空间感的认知和时间感的认知。空间感是对要素与关系的感觉,是对语言理据性的感觉;时间感是对要素与关系的流通度或者成熟度的感觉,是对“约定俗成”程度的感觉。这些重要的观点是第三部分——“理论篇”的核心,也是全书的核心。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在本书序言中认可了“既要观察语言的共时状态,也要观察语言的历时状态,这样的观察才是全面的观察”等观点,同时也指出共时语言研究和历时语言研究都很重要,但不等于二者不分主次,如果不这样认识,可能会走偏。语言的共时研究是主要的,只有对语言的共时状态作充分的研究才能很好地建立历时语言学,有语言的自身因素,有语言的外在因素,所以历时语言学有助于语言共时状态的研究,但不能据此准确预测语言发展的走向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建立了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的理论体系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提出了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总体构想,并从理论体系、基本方法、系统构成对总体构想进行论述。其中《信息处理用语言知识动态更新的总体思考》一文首次给出了“语言知识动态更新框架系统图”“大众传媒和语言知识的流通度体系结构和标记代码表”“结构化词典知识库的总体构成图”。书中还涉及了动态语言知识更新中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如:怎样看待规范问题?怎么认识控制论与动态语言知识更新之间的关系?语感在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中占什么样的地位?在介绍并论述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处理用语言文字规范的两个尚未触及的问题——以“无菌环境”面向“真实世界”,用滞后的知识面对更新知识。

书中还论述了控制论对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理论支持或方法论上的支持。《关于控制论与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思考》一文强调了控制论与动态语言知识更新之间的密切关系。张普教授提出一个面向网络时代的语言规范模型,这个模型设想有四部分组成:语言自动控制体系、语言自动学习体系、语言知识自动反馈体系以及社会传媒之中的主页和文本自动检测体系,它们构成“学习——反馈——控制——检测”模型(LFCC模型),简称“学习——控制”模型,即LC模型。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到,语言本身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要想了解和跟踪语言的这种代谢过程,必须建立一个模拟系统,以便动态监测语言的变化状态,及时抽取特定时间点上的语言特征,将各个点上的特征连接起来,从而可以近似地描写语言的新陈代谢。LC模型符合控制论的思想,也离不开控制论思想的指导。

四、结语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一书呈现给我们一个新的理论——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它将语言研究纳入一个全新的体系,采用控制论的调控手段、社会语言学的检测机制对语言现象进行动态的观测、描述、分析、归纳,从而推动整个信息传播、知识更新体系的循环发展。对于语言本体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对于语言规划、语言规范化、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对词典编纂、语言教学、汉语海外传播、语言信息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均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普.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隋岩.动态流通语料库理论的概念和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

9.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九

1. 因为缺少关怀导致情感发育不良。

情感发育不良的表现,就是情感缺乏。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卑、自闭、孤僻等现象,并且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往往会表现出自私的状态。这样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对他人的信任感也逐渐偏低,和同龄城市儿童相比,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

2. 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大多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履行。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他们并无法像父母一样关爱自己的孩子,这就会导致孩子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差,同时出现任何意外事故,都无人监管。

3. 日常行为缺乏约束与管理。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如果这一阶段无人对其行为进行看管,便会使儿童自身的行为出现随意性。小到平时课堂上的不守规矩,大到打架斗殴乃至逃学偷盗,这些行为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屡见不鲜,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自身行为缺乏约束与管理,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体现。

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

1. 亲情与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成长方面,都长期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许多家长一个学期才会打一次电话给老师,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而孩子平时的教育,则由祖父母代劳。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我,甚至出现厌学心理,最后不得不面临辍学的选择。

2. 留守儿童的教育者缺乏管理教育能力。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现状来看,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打工,而农村中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家庭儿童大多都是由老人和儿童组成,而老人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对孩子进行看管。即便是履行了监护人的权利,可是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老人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代沟完全无法满足对儿童的教育要求,更不要提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或者思想教育。

3. 父母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对有限,因此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孩子。许多父母认为即便是未来走到了城市,也依然是给别人打工,所以这就会影响一些家长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进而对子女的教育也会有所影响。

4. 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于社会中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因为缺乏明辨是非的心,从而导致自身很容易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

三、改善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1. 针对留守儿童建立相应保护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改变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起对留守儿童相应的保护体系。如可以实行农村学校寄宿制,这样将可以将所有留守儿童集合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既保障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也可以由老师统一管理,进而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感悟生活温暖。

2. 注重农村地区化对儿童的教育。

农村地区可以依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该地区自身的教育体系。如可以由村委会、学校、妇联等机构共同联手,建立起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系。

3.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与帮扶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政策宣传力度,同时还应该规定父母对孩子的义务教育行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其监护人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尊重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使得未成年人适龄的时候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

4. 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城市受教育权利。

农民工进城打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公平待遇力度,甚至可以加大帮扶,使得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四、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政府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尽可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为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条件,同时也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相应的权利,感受同样快乐的童年,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且针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最终探究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之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召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2010,(08):69+77.

[2]井军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113+287.

10.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十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高频接触表面

指被患者、医务人员或来访者的(手)频繁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设备开关与调节按钮等。

2、什么是随时清洁/消毒?

随时清洁/消毒指对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有可能对环境和物体表面造成的污染所开展的及时清洁/消毒的过程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更换频率应有(空间)和(时间)的规定

2、高频接触物表面需要(更高频率)的清洁消毒

3、多重耐药菌污染区域需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4、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区域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及浓度,并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5、对频繁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 护)措施,实行一用一换,使用后的屏障物按医疗废物处置.6、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总原则: 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含氯消毒剂(1000mg/L——5000mg)/L浸泡、擦拭

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

7、大量(>10mL)的污染————(“覆盖消毒”)理念

8、空气采样前应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9、采样人员执行(手卫生),正确佩戴口罩、帽子

10、科室(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并记录结果

11、整个取样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12、每次处理医疗废物后均要用(流动水)洗手

13、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 立即进行(污点清洁/消毒)。

1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应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消毒剂

15、织物收集流程:护理人员穿戴整齐,(洗净双手),戴口罩,将推车推至床旁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

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根再到指端为往返1次,共往返涂

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13、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 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15、暴露规定时间后,由近及远收集平皿,及时送检

16、布皿高度:距地面0.8m~1.5m 17放置平皿应由远到近

18、先布好点后再按顺序打开平皿20、21、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 22医务人员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工作;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进行终末清洁

和消毒。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

立即进行污点清洁/消毒。

24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更换频率应有空间和时间的规定 25)

26、至少每周用(75%-80%)酒精擦拭一次紫外线灯管,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诺如病毒感染时正确的消毒方法是:ABD A消毒浓度:2000mg/L含氯消毒剂(推荐)

B作用时间:30min C重点为病床的处理

D高频接触物表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2极度感染危险区域包括:ABCD A手术室、B产房、C新生儿病房、D重症监护病房、E中心供应室

3、空气消毒的注意事项 :ABD A消毒时应关 闭门窗;

B进出 风口不应有物 品覆盖或遮 挡。C适用于无 人状态下 的室内空 气消毒 D过滤网应定期清洗

4、物体表面采样方法:ACD A用5cmx5cm灭菌规 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B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各涂抹4次 C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D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E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4h

5、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ABE A被检者五指并拢,B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 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涂 擦 C从指根到指端到再到指根为往返1次,共往返涂 擦2次,D双手涂擦面积约30cm2,E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监测频率: 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灭菌剂每季监测一次×

2、使用中速干手消毒液染菌 量≤100cfu/ml ×

3、空气培养时暴露规定时间后,由远及近收集平皿,及时送检×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

5、环境表面日常消毒清洁消毒应采用高、中水平消毒剂。×

6、手取样监测时,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7、医务人员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工作

8、为了确保空气质量,空气消毒时应敞开门窗×

9、安 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 ≥1.5W/m3,10、严禁在病区进行污染织物的清点,并尽量避免抖动。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医院环境根据环境感染的危险度划分为哪几类区域?各区域的管理应达到什么卫生要求 区域分类;

低度感染危险区域 中度感染危险区域 高度感染危险区域 极度感染危险区域 管理要求;

清洁级;清洁卫生无异味(低度感染危险区域)卫生级;低水平消毒(中度感染危险区域)

消毒级;每天至少消毒2次(高度和极度感染危险区域)

11.农业农村知识试 篇十一

1、()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A.党的纪律 B.党的政策 C.党的理论 D.党的作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人民当家做主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多党合作

3、当前,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A.腐败 B.作风懈怠 C.组织涣散)。D.能力不足

4、()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A.五四运动的发生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共第一次合作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A.不能腐 B.不愿腐 C.不能腐、不想腐 D.不能腐、不愿腐

6、()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7、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D.全面实现现代化

8、我们的强国之路是()。A.现代化建设 B.改革开放 C.出口加工 D.创新驱动

9、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

A.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B.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 D.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11、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背离或放弃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A.马克思主义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A.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B.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C.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D.忘初心,勇于改革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人民当家做主 14、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主义

15、我们要把()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A.群众路线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信念教育 D.艰苦朴素教育

16、总书记谈到“四个自信”,其中()是新增加的。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7、()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党的基本路线 B.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 D.思想教育

18、()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A.人民立场 B.艰苦朴素 C.实事求是 D.自力更生

19、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严起。A.政治生活 B.组织生活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20、我们的立国之本是()。A.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D.四项基本原则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B.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C.促进共同发展

D.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E.保护中国海外国民的根本利益

2、关于马克思主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C.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3、当前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有()。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A.政治性 B.时代性 C.原则性 D.战斗性

5、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目标性 E.创新性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4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A.对 B.错

2、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A.对 B.错

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3、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对 B.错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4、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A.对 B.错

5、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A.对 B.错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

1、当前,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A.腐败 B.作风懈怠 C.组织涣散 D.能力不足

2、()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3、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主义

5、()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党的基本路线 B.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 D.思想教育

6、()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A.五四运动的发生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共第一次合作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A.不能腐 B.不愿腐 C.不能腐、不想腐 D.不能腐、不愿腐

8、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严起。A.政治生活 B.组织生活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9、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A.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D.全面实现现代化

10、总书记谈到“四个自信”,其中()是新增加的。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1、我们要把()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A.群众路线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信念教育 D.艰苦朴素教育

12、我们的立国之本是()。A.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D.四项基本原则

13、()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A.人民立场 B.艰苦朴素 C.实事求是 D.自力更生

14、()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A.党的纪律 B.党的政策 C.党的理论 D.党的作风

15、我们的强国之路是()。A.现代化建设 B.改革开放 C.出口加工 D.创新驱动

16、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背离或放弃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A.马克思主义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人民当家做主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多党合作

18、()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依法治国 19、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A.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B.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C.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D.忘初心,勇于改革

2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

A.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B.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 D.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A.先进性 B.纯洁性 C.组织性 D.纪律性 E.创新性

2、关于马克思主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C.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3、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目标性 E.创新性

4、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A.政治性 B.时代性 C.原则性 D.战斗性

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发展理念。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E.共享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4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A.对 B.错

2、经济发展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A.对 B.错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经济发展。()A.对 B.错

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4、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对 B.错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上一篇:西安邮电大学实验报告下一篇:村级扶贫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