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目的

2024-10-04

知识管理的目的(精选12篇)

1.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一

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一)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货币资金的同时,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而将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投资以获取一定的收益。要求既要满足日常货币资金的正常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闲置货币资金,增加企业的收益。就是要求在降低企业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定最佳货币持有量。企业要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收付合理与合法化。货币资金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货币资金、印鉴和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安全性,如需要有防盗措施、空白票据签发人要与印鉴保管人分开。货币资金的收付款要有适当的审批权限,即货币资金的收付款要有适当的审批程序,会计人员要审核程序是否合法,印鉴及签字是否真实,是否有伪造,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是否是公司开展的业务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内容:

(1)、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是尽快收回应收款项,增加货币资金的流入量,同时,在合理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各种信用工具,延迟货币资金流出。

①货币资金收入管理。货币资金收入管理要考虑三个问题,(1)如何减少客户付款的票据的邮寄时间;(2)如何缩短票据停留在企业的时间;(3)如何加快货币资金存入企业银行账户的过程。

②货币资金支出管理

与货币资金收入管理以加快收款速度相反,货币资金支出管理应当尽可能延迟货币资金的支出时间。一是运用货币资金的浮游量。货币资金的浮游量指企业账户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企业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充分利用货币资金浮游量,等于使用了一笔无息贷款。货币资金浮游量的多少取决于(1)收到客户交来票据后,加速收款的能力;(2)企业在开出票据后,延迟付款的能力。二是利用商业信用,延迟付款时间。三是力争货币资金流出与货币资金流入同步。

(2)、编制货币资金预算。企业应对一年的收支编制出货币资金预算,合理预侧货币资金的收付时间,提高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编制货币资金预算:①预测各个月份货币资金的流入量;②预测企业各月货币资金的流出量;③对货币资金统筹安排,确定货币资金余缺,根据余缺确定投资或筹资方案。

(3)、确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充分利用货币资金,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确定一个目标货币资金持有量。

2.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二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能客观、直接、形象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1,2]。 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相关软件对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如张娟娟等利用CSSCI数据库中的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 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Net Draw绘制了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图谱[3]; 廉同辉等利用CSSCI数据库和Cite Space软件,对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重要学术文献及代表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了旅游管理研究领域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和前沿发展趋势[4]; 李成等基于2001—2012年间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旅游管理文献利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了世界旅游管理研究领域的现状、趋势和特点,并绘制了相应的文献共引图谱,关键词图谱等[5]; 还有学者对生态旅游[6]、酒店人力资源管理[7]等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国内外旅游研究者围绕旅游目的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钟行明等通过对发表在Tourism Management上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1996—2005年发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及发展、旅游目的地与居民和旅游者的关系[8]; 马勇等则对1996—2006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综述,认为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主要从地理学、市场学、管理学等视角,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管理体制、产品开发、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研究[9]。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对旅游地合作[10]、旅游目的地发展演化[11]、旅游目的地定位[12,13]、地方依恋[14]、旅游目的地治理[15]、公众参与旅游目的地公共事务[16]等内容进行了综述研究。

目前,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研究领域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多,但没有学者探讨当前我国旅游目的地领域的研究现状,尤其缺乏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相关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的成果。本文拟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利用美国德雷克塞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 Space软件,绘制国内旅游目的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国内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热点、代表人物及重要研究机构等,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现状,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所用的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 www. cnki. net) 。首先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主题”为检索字段,以 “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为检索词,检索方式为“主题= 旅游目的地OR旅游地”,时限定为1994—2014年,来源类别选择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得到文献3026篇( 检索时间为2015年5月31日) ; 然后,经过去重整理,删除书评、征稿启事等无关文献,得到文献2986篇。本文采取这种检索方案的原因在于: 1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期刊质量差异大, 选择核心期刊库和CSSCI库能保证被分析文献的质量,也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17]。2 1994年谭维宁发表在《地理研究》上的《旅游地市场分析与旅游规划》一文是最早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关于旅游地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将文献搜索的时间设定在1994—2014年。3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作为检索词,原因在于这两个词含义相近[18],“旅游地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又被称为旅游目的地”[19]。

本文所用的方法是将搜索到的相关文献用Refworks格式导出下载,利用Cite Space软件提供的转换程序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并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绘制出文献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图谱。

3结果与分析

文献的时间分布: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见图1。从图1可见,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的数量尽管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数量稳步增加趋势,这说明旅游目的地研究逐渐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2006年以后,文献数量一直保持在年均200篇以上的水平,表明这一研究领域成为旅游管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也可从其他研究文献得到印证[20]。

文献的学科分布: 通过对1994—2014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类,发现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来自40多个学科( 学科分类标准来自中国知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分类标准; 由于有些文献同时跨多个学科,因此统计结果大于2986) ,其中绝大多数文献来自旅游学( 图2) ,说明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学者多从事于该领域。经济学、资源科学、市场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也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文献的基金分布: 图3统计了1994—2014年资助超过12篇核心期刊文章的基金类别。从图3可见,对旅游目的地研究资助较多的基金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通过分析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基金来源,可帮助相关的研究者在申请课题时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基金项目申报课题。

文献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研究文献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作者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揭示某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科学研究前沿。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下载的298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被引分析。 具体过程为: 在Cite Space初始界面中选择“Time Slicing”,时间跨度为1994—2014年共21年,“Years Per Slice”选择一年为一个时间段; 在“Node Types”框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 word”; 在“Top N Per Slice”框中输入数值30,即选择分析对象为每年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0个关键词; 在“Pruning”中选择 “Pathfinder”寻径网络算法。运行后获得一个包含254个节点, 329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 0102的知识图谱( 图4) 。

图4中的圆形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由不同颜色的年轮构成,节点的大小反映其生命周期与影响力,节点半径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不同关键词共同出现的次数,连线越粗表明共现次数越多; 节点中年轮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时间,年轮的颜色越偏向暖色,表明其被引的时间离现在越近。从图4可见,除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两个搜索关键词外,其他高频关键词有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形象、旅游资源等。

按照词频降序统计前48个高频关键词,其分布情况见表1。通过对关键词的分类并结合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可归纳出以下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分为: 1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入境旅游、城市旅游、旅游资源、社区参与等。2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旅游影响、感知、对策、游客满意度等方面。3旅游目的地形象及生命周期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生命周期、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形象等方面。4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结构程模型、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 5旅游目的地案例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西安、中国、九寨沟、张家界、北京、桂林等。

发文作者分析: 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下载的文献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软件的相关设置为: 时间跨度为1994—2014年,每一年作为时间区,选择“Authors”为节点类型,选择每个时区中高被引的前100个作者,即Top N = 100,得到的知识图谱有954个节点、562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 0012( 图5) 。 从图5可见,旅游目的地研究领域已形成以陆林、张捷、马耀峰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这几个团队均是由老师和其指导的学生( 硕士、博士) 组成,并由于学生的相互流动使这几个团体之间联系相对紧密,而其他研究者之间的关联较少,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发文机构分析: 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发文机构共被引分析。软件的相关设置为: 时间跨度为1994— 2014年,每一年作为时间区,节点类型为“Institution”,每个时间区选择高被引的前100个机构,即Top N = 100,运行后获得的知识图谱有741个节点、262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 001( 图6) ,从图6可见,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节点较大,说明出现的频次较高。

按照发文频次( 发文20次以上) 降序排列,得到16个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的重要发文机构,其分布情况见表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文数量最多,共有159篇;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次之,发文数量都在100篇以上。这些研究机构既是旅游学科研究的主力军[4],也是旅游目的地研究的重要机构,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发文量>20篇)

发文期刊分析: 按照发文数量排序统计,其中前30名的期刊见表3。应该说,这些期刊都是旅游目的地领域的重要期刊, 其中《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旅游科学》、《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与市场》等期刊发文量都超过了100篇,在该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是旅游研究方面的核心期刊,而《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地理研究的核心期刊。可见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旅游科学和地理科学两大研究类别的核心期刊中,并呈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趋势。

4结语

本文利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和Cite Space软件对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进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重要学者、主要研究机构和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等,从中可看出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1994—2014年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可见,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发文数量在稳步增加,自2006年后趋于稳定,这说明旅游目的地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及生命周期研究、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及旅游目的地研究案例。该领域已形成分别以陆林、张捷、马耀峰等人为领军人物组成的研究团队,这几个研究团队联系相对紧密,其他研究者则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文数量最多,其次是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旅游学刊》发文数量最多,其次是《人文地理》、《旅游科学》、《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与市场》等。

摘要: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Cite Space软件,利用中国知网1994—2014年的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文献绘制该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学科和基金分布、代表学者、主要研究机构、重要期刊以及研究热点。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且稳定的研究方向。文献主要分布在旅游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研究文献的主要基金来源;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及生命周期、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及案例研究是主要研究热点;陆林、张捷和马耀峰是该领域的重要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旅游科学》、《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与市场》是高载文期刊。

3.带着目的管理品牌 篇三

衡量一个产品长期是否成功,不能仅仅看今天的销售额,还要看它能否与消费者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品牌除了价格和功能外,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在最好的情况下,品牌可以是消费者的朋友和家人。如今,社交媒体为品牌创造了更多与粉丝们接触交流的机会,品牌没有理由不去建立这一联系(或者至少要试着建立这一联系)。

不过,2013年GfK一次跨领域的品牌调研发现,无论哪个类别的产品,60%的消费者并未与品牌建立特殊的联系,这一点并不意外。

这项研究还发现,强关系消费者数量更多(例如,好朋友、配偶和最好兄弟这些类别)的品牌通常在其领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被看作“导师”或“令人激动”(也可以说漂亮)的品牌在定价时能收获品牌溢价。

过去,营销的努力在于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促使消费者做出尝试,而并非创造长期持续的品牌体验。新的接触点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品牌如何建立消费者归属感的敏感性让这种想法有所进化。但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淹没了营销人员,而且由于缺乏证明在线营销的投资回报率指标,首席营销官在社交媒体领域大多是在跟着感觉走。

成功和失败的机会都数不胜数,今天的营销人员如何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关系?当所有品牌都希望成为核心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最好的朋友时,我们如何能做到不仅仅真诚的沟通,还能够具体体现在行动上?

每次相遇都有缘由

为了培养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掏心窝的沟通、独创的内容,以及仔细地用“#”给内容分类,而且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出发,而我们的战略应当在我们与消费者交流的各个环节上与其交互。

品牌和消费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应该是有原因的,如果在交流中双方都不是非常满意,那么营销人员需要了解这一切,了解哪里出了问题。当然这知易行难。

想要被认为有价值,品牌就应该提供对消费者有用的功能;想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品牌就需要坚守其目标和观点。如果一个品牌的利益对目标受众毫无意义,它很快就会被遗忘;但如果太追求讨好受众,结果可能更糟——不会被遗忘而会被讨厌。

品牌战略的第一步,需要明确品牌价值——考虑好你擅长做什么,你能够帮到什么。当我们知道品牌代表什么时,我们就知道它会做什么,怎么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最终,你所传递的是你真正的品牌信息。对消费者声音充耳不闻、变得不靠谱,总是要比努力说服消费者并与其互动,要来得容易。

有目的的品牌价值何在

任何希望与消费者搭建长期联系的品牌,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品牌常常认为消费者是在围绕着品牌转,所以品牌推出的最新库存产品会很自然地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服务需要做到展现品牌的优势,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行动上实现有目的的互动。此外,品牌还需提供机会和环境以产生与客户的互动。这可能需要一些领域的功能作为基础,比如如何做一个更好的酸橙派或是如何在游戏糖果大爆炸里进入到下一关,但是这些社交、移动、在线空间同样进一步充实了品牌关系,为你用户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发泄的空间。

有目的的品牌同样非常关心用户体验,这是客户服务中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讨论的是一瓶洗发水、一个灯泡还是一套汽车音响系统,我们的研发流程绝不应该在客户发言之前结束。品牌行为,与品牌声音一样,向消费者传递着品牌的信息。当消费者选中你的产品或者与你互动时,他们立刻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和偏爱到底有没有影响到你所提供的产品。

最后,有目的的品牌了解使用其产品能唤醒的情感。仅仅了解客户是因为价格便宜,或质量一流,或品牌声望而购买你的产品并不够——你需要明确并牢记购买你的产品带来的情感回报是什么。是满足感,还是解脱感?是优越感,还是与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保持联络的存在感?无论你是正试图延伸你的品牌定位,或是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还是应对品牌危机,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全方位渠道的目的

一个品牌是否有吸引力、有目的,这体现在它行为的各个方面。这种基本素质对于今天多渠道混合营销尤其重要。从Facebook到Instagram到Snapchat,一个有目的的品牌在各个渠道的行动都有清晰的方针,这也包括在部分渠道重点投入,而在其他渠道则保持低调。

当你面对拥挤或复杂的市场环境时,你的战略尤其会受到挑战。带着占个位置的想法进入某个渠道就是一种不靠谱的行为。

营销人员把移动互联看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没人能够负担得起错失这一机会的责任。但是对于你的品牌来说,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与你的客户恰当地互动?你如何能在这一平台上满足自己和客户的需求?

要想做好这一点,你必须将自己沉浸在这些渠道中,清楚地了解各个渠道的优势和弱点。如果你不了解移动屏幕的尺寸、形式、互动方式和行为方式,你就不可能在这个平台上帮助你的客户利用你的品牌。

如果你是汤羹品牌,你是不是要做一个应用,帮助消费者在附近能找到你的产品?如果你是一个高端的餐厅,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但更多情况下,这种方式并不能帮助你为客户服务。你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标准应用(如Google地图和大众点评),在其平台上开展你的营销。这才是有目的的营销。

能让人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在线食谱”应用。它为消费者提供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的菜单,并为这些菜提供虚拟抵用券。这才是以消费者用手机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的典型。

4.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目的意义 篇四

一、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使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市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达到降本增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

二、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意义

1、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降底管理成本

市场体制框架下的经营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经济核算为重点,以市场结算为对象,强调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同时,不忽视发挥市场监管和行政调控的作用,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相对于行政手段为主的经营管理,增加了管理工作的目标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减少管理层次,简化管理流程,减轻管理事物,节约管理成本。

2、转变干部职工的观念

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把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和单位的经营效益紧密地联系在起,干部职工要算大账、算细账、自觉节支降耗、降低成本,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得到确立。

3、培育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年初对上级下达的经营指标,要进行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市场主体自觉地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变为自己的费用进行管理,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费用相对不变,超了就减少收入,等于从自己的腰包里往外掏钱,有了这种制约机制,从而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强化了“成本就是工资,工资就是成本”的意识,人人为成本而算,人人为效益而干,促进了节支降耗,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传统粗放经营和现代集约经营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管理精细化,而精细化的源头在基层、在一线、在生产经营各流程的操作者。成本责任中心的下移,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4、公平工资分配,收支分配的“公开、公正、透明”

在市场化机制下,分配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为谁服务,被谁考核,与谁结算。干什么有什么价,干多少拿多少,工资分配办法,在市场化计算的平台上,5、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企业内部市场化是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为先进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企业从上至下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直至每个员工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每个市场主体要想得到较高的报酬,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多干活;二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减少投入。

6、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设备的周转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7、加强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实现物资价值最大化

8、强化车间、科、工段(队)自主管理

内部市场从管理上体现了分权经营思想,车间、科、工段(队)管理层逐步树立效益观念,结合内部市场运作需要,制定车间、科、工段(队)内部价格目录、班组结算、绩效考核、收益分配、安全质量标准化算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考核兑现。

9、促进后勤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

5.管理类书目的15本书 篇五

David Besanko, David Dranove, & Mark Shanley. The Economics of Strategy. John Wiley & Sons, Inc.,

Alan J. Rowe; et al..Strategic Management: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4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5)组织行为学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7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

Steven L.McShane;Mary Ann Von Glinow,《组织行为学(英文版)--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

6)人力资源管理

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清华大学出版社

约翰.M.伊万切维奇,《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版.原书第8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

械工业出版社

Luis R. Gomez-Mejia,David B.Balkin,Robert L. Cardy,《管理人力资源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英文版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7)财务管理

斯蒂芬·罗丝,《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

8)管理统计

David R.Anderson Dennis J.Sweeney Thomas A.William,《商务与经济统计(第七版)

-- 经济教材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

David R.Anderson;Dennis J.Sweeney;Thomas A.William,《商务与经济统计(英文版.第8版)--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机械工业出版

9)会计学

张启銮等,《会计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系列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Cktde P.Stickney Roman L.Weil,《财务会计(英文版第9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Ronald W.Hilton,《管理会计(英文版.第三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

10)西方经济学

[美]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的基础读物。再读时,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记忆如潮水涌来。书中的知识多半就是高中文科所学,讲解的比高中的更详细些,更深入些,相比高中老师所讲,拓展的更多一些。

在读此书时,大半基础的原因,显得有些浅近,注重经济概念的阐释,分析讲解很是透彻,适合初学入门者,需要耐心。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 无限性是欲望的基本特征。 最优化或经济化就是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最优化或经济化是做出选择的基本原则。 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1.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6.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目的 篇六

考核结束后我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团队。原以为过五关斩六将的我们已经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可没想到进入团队的第一件事还是培训,这次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因为我们拨打的是南京那边水西门大街展厅等额兑换钱币的项目,都是南京那边的电话,于是又是一番培训考核。逐一通过后竟还没让我们正式上岗,而是跟师傅继续学习,看他们怎么跟客户说话,如何处理客户的异议,成功说服客户到展厅免费参观并等额兑换100张全新品相全连号的紫红色五角,等等。

(四)上线

几天的学习结束后我们终于可以正式上线了,有了自己的座位和工号,我的工号是9838。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拨打了第一通电话:关机!心情有些紧张了,第二个被秒杀了。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不断地拨打电话,跟客户报价,介绍藏艺的服务,然后不断的遭受拒绝,然后又重新振作继续拨打,虽然有时候心里觉得委屈但却依然坚持着。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完成了公司规定的每月最少25个到店客户的任务。在实习的一个多月的过程中,有不少当初一起培训一起入司的同时后来都坚持不下去,觉得工作太枯燥或者无法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辞职了。

4、专业知识在实习中的应用和专业技能在实习中的体现

电销中的团队观念是十分强的,都要都得相互分享、相互尊重、积极参与,比如这个客户对产品有兴趣,可是你又搞不定,这个时候就可以求助队员,等队员有问题时也会找你帮忙;同时,它要求一个有开放的态度,要遵守时间,关掉手机或调成绝对静音,并且保持清洁。要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学会异议处理,以客户为中心、以实现客户的价值为目的,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信守诺言,诚实正直,等等。这些都是工商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在电销中的应用。(

5、对用人单位本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表现

作为一个专业电销人员,要求你有完美的电话礼仪,要让客户感觉到你的诚意,不断提高声音的感染力,要学会用真诚的赞美做沟通的润滑剂,而认同感是另一个润滑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自己的问题,当客户有异议或者心情不好时,积极的倾听更容易让我们成为被客户接受的人;通过与客户的对话,大概了解客户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以适应客户沟通风格;当然,寻找共同点能够快速的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谈客户感兴趣的问题,客户才会对我们感兴趣;真正关心客户的人,客户才会关心我们。

6、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根本没有东西,让我觉得以前都是纸上谈兵,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保险业所谓的“剩者为王”,更让我明白保险业是一个挑战你各方面能力的行业。

(一)我觉得如果真想把电销做好、长久地做下去,就得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毅力。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和毅力,遇到人家的拒绝就想打退堂鼓,那就干脆放弃电销。当然,做电销被拒绝是很平常的事,慢慢就习惯了。其实挫折多了,经验也就有了,方法也就有了,拒绝也就少了。不要害怕拒绝,每天都要保持相当数量的客户拨打量,慢慢总是会有成绩出现的。

(二)我觉得做电销是一种筛选工作,或者说我们做的是一种“沙里淘金”的工作,我们要大量地、快速地筛选我们的拨打对象,大量地排除那些沙子,尽可能快的找到我们的金粒。这就要求我们非常善于倾听和分析,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对方是否有兑换欲望。如果有,就继续跟进,如果没有就赶紧放弃,换个目标,这就是筛选工作。

(三)当然个人的职业素养也十分重要。尽管现在外呼营销系统方便了我们的工作,提高了效率。但是勤奋依旧是我们要保持的姿态。都说电话销售有一个“大数法则”,只有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拨打量你才可能有到店客户。

(四)电话销售虽然改变了我们保险行业以往的销售模式。事实上不能单纯的说改变了,应该说是优化了。但是我们热情不能减,勤奋的态度不能改变。尽管现在人们的电话购物意识有所提高,但很多时候跟客户进行一次通话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跟进,去推敲他的需求,也就是回访。当然,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时常关心关心客户,让他能想起你,想起你是个做电销的。做得项目是等额兑换钱币的。当他有需求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找到你就足够了。我们不能整天整天的追着客户,要根据客户的态度来决定预约的时间间隔。我们要将销售的概念模糊化,在跟客户的沟通中让客户逐渐喜欢上你这个人,跟客户做朋友,我们常说“销售首先推销的是你这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这次实习将会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任谁也夺不走。

7、今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努力方向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不打算长期做电销,在毕业之前我会换工作,最近中国平安在招人,我咨询过,现在要做保险不是以前那么简单了,要考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不管是做外勤业务员还是内勤行政人事,都要考。并且,要经过平安的一系列培训,据我所知,有为期约10天的“职代岗”培训,也即职前、代理人、岗前三项;还有“部衔训”等等。而且,平安是全球500强企业,现在又是综合金融集团,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又好。我打算进平安,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做起,好好做,按照公司的要求,一步步的努力,争取能早日成为一名平安的综合金融客户经理。

六、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道芳教授,在整个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有什么问题都及时联系帮我解决。

其次,我要感谢人事部的张经理让我有这次的实习机会,感谢培训部的廖老师让我有充分的专业去应对工作,感谢曾晓云主管和狄娇组长在工作中不断的给与我帮助,感谢金群、姜楠等同时进公司的同时对我适时地鼓励和支援。

★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计划精选

★ 工商管理专业工程公司实习自我鉴定

★ 工商管理专业好不好?

★ 工商管理实习报告

★ 工商管理实习计划书

★ 金工专业实习心得

★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心得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

★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7.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七

本文基于大学体育教学平台, 利用现代教学理念, 探讨适合大学生终身体育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校园体育文化结构。使大学终身体育学习在规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数字互动的平台, 明确、清晰、简明、富有感染力的了解所需的终身体育科学文化知识, 并便于对体育健身指导、运动处方开据和运动疾病的防治、体育欣赏、运动心理调节以及体育史料查找等, 本文将从大学体育课教学的结构、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大学体育互动媒体平台3个方面进行阐述, 从而构建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基础的大学体育体系。

1 体育课教学的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是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 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遵循学生身心变化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体育课结构的重点, 规划体育课的组成部分、课的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时间分配是体育课结构的主要内容。体育课结构将教学活动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基本部分, 并在不同时间段内针对教学对象, 设计出不同的活动内容、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等组织形式。大学体育课教学结构模式具体要求见表1。

2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通过对大学体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将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归纳为知识学习能力、健身能力、终身体育能力、体育欣赏能力四个方面, 以此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系统, 实现对学生终身体育知识的全面、基础普及能力。具体结构模块分析见表2。

2.1 知识学习能力模块

(1) 体育理论知识, 构建世界体育历史的发展, 各体育项目的特色, 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与融合, 大众参与体育文化的方式, 体育与建身的特点等终身体育知识学习模块。

(2) 人体机能测定, 利用台阶试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自我评定。使学生学会科学化的体育健身标准监测。

2.2 健身能力模块

(1) 人体形态学, 将机能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形态结构通过3D等虚拟技术的形式植入校园网数据库直观体现出人体机能形态, 便于分析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结构的影响关系。另外, 结合人体各项体格指标的测定等, 充分掌握人体内外结构的特征。

(2) 运动生化, 将机体血乳酸、血糖、血尿的检测与评定数据等级划分, 实现运动与常规不同阶段的人体成分、酶的功能状态数据图式分析。

2.3 终身体育能力模块的功能分析

(1) 运动技术动作, 对各项运动技术动作解析、三维测力分析等, 通过计算机数据计算, 指导科学体育活动的开展。

(2) 运动医疗保障, 编辑各项运动损伤的处理与急救方法, 研制运动保健方法与科学健身处方, 配制运动营养的科学与实施手段。保障科学方法开展终身体育锻炼。

2.4 体育欣赏能力模块

(1) 体育美学, 介绍体育运动中健身与健美的特点、以及体育美的特征、竞技体育美的表现形式等, 完善体育美的认识。

(2) 竞技体育欣赏, 对体育规则的介绍, 使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体育欣赏, 成为看得懂, 会分析的校园体育比赛的参与者。

3 大学体育互动媒体平台

3.1 建立体育信息数据库

基于校园互联网系统为基础, 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为设计后台, 利用ODBC数据源连接Web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的结构时, 严格遵守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共享性、安全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减少存储冗余度等要求。本系统的数据表主要包括学生用户信息表统计表、健身知识传达数据表、体育知识信息表、体质信息教参数据表、体育技能信息图文数据表、教辅资料音像数据表和它们之间的关联表、权限配置表等。

3.2 互动媒体平台功能的实现

互动媒体平台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后台管理子系统、知识检索互动子系统、个性化体质监测服务子系统如图1。

3.2.1 后台管理子系统

后台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子模块、IP访问控制管理模块、数据资源传输管理模块三个部分, 分别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用户信息、数据资源信息的管理、更新和维护功能, 以及用户使用范围的限制功能。

3.2.2 知识检索互动子系统

知识检索互动子系统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健身能力、终身体育能力、体育欣赏能力四个方面, 用户通过虚拟技术平台, 将涵盖体育理论学习、人体机能、人体形态学、运动生化、运动技术动作、运动医疗保障、体育美学、竞技体育欣赏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体育多媒体资源、通过数据库分类的形式, 分别实现了对体育知识的多方面需求和互动。成为大学生对体育知识需求自主探求的重要途径。

3.2.3 个性化体质监测服务子系统

个性化体质监测服务子系统主要是建设人体机能互动监测平台, 其功能有:台阶试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力量、柔韧等素质评定;机能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形态结构观察分析、人体各项体格指标的测定等;机体血乳酸、血糖、血尿的检测与评定、人体成分、酶的功能分析;各项运动技术动作的三维数字解析和测力分析等;运动损伤的处理与急救、运动保健方法与科学健身处方研制、运动营养的科学配制与实施手段。

4 结语

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 为体育教学开启了自主多样化的选择模式。高校以终身体育理念为体育教学基础, 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表现, 是发展学校体育的趋势, 也是充分体现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校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建设, 实际上使传统的体育教学从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和全面的知识获取模式转变, 也是一个对新的大学体育知识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通过对大学体育能力与知识学习体系的分析, 利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 构建大学体育教学平台, 就大学体育课教学的结构、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大学体育互动媒体平台3个方面进行研究, 探讨以培养终身体育为目的的大学体育学习形式, 并对学生提高全面体育素质, 提供科学体育的价值评价判断, 进而为巩固终身体育教学基础, 创新大学生终生体育结构提供科学引导。

关键词:教学平台,终身体育,结构模式,互动媒体

参考文献

[1]曹平, 田爱华, 等.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模式构建之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2]季浏, 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4.

[3]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 (2) :81~84.

[4]王凤来.论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2) :168~169.

8.简析电视节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篇八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电视节目;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81-01

1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最先由美国菲根堡姆博士提出,指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实行控制,力求经济地开发、研制和生产、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1]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和长远的发展目标。

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当代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传媒业追求的基本目标。电视传媒不但具有政治属性,且具有市场属性;不但具有宣传功能,也具有产业功能。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电视台必须对其产品——电视节目强化质量管理,把现代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管理中来。

2.1 电视节目的质量管理的对象:节目的政治宣传质量、艺术质量、技术制作质量、节目成本质量、产业化经营质量等

电视节目质量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对内容是否吸引人来进行管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电视媒介的职能之一。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只有强调电视节目的政治宣传质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喉舌”功能。

电视节目艺术质量的管理主要就是增强电视节目舆论导向的主动性和感染力,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为大众服务。美国电视艺术科学学院院长、艾美奖主席托德•利维特说到:“我们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会从两个角度去看:一是参赛节目的收视率,二是从节目的艺术质量去评价,比如节目是否有创新,演员的表演,制作是否精良等等。”[2] 电视作为一种公共媒介,服务的是大众而非个人,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在艺术创作时一定要考虑“大众能看懂和接受什么样的艺术”,凸显平民化、亲民化,成为大众所能够欣赏的“平民的艺术”。

重视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就是要重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采用各种新技术手段、特殊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努力提高电视设备以及灯光、音频、视频等的技术水平,提高画面和声音的保真度,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电视产业是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制作电视节目不仅要考虑节目内容的导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要考虑制作成本、是否适应市场、能否取得高额的回报。高制作成本不一定能带来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最终是通过节目的高质量实现的。缺少了成熟完美的构思、卓越的创作人才、精良的技术设备,再大的投入恐怕也难以生产出精品节目。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又必须走向市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如果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一味的曲高和寡,无人欣赏,没有交易的市场,整个的投入也便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电视节目的质量管理一定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保证。

2.2 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电视节目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求人们转变“质量管理只是具体的节目审查人员所应该做的事情”的传统观念,而是电视台从上至下,全部层次、所有部门的全体成员(从电视台的最高领导和决策者,到分管每一个频道的频道总监,到每一个栏目的制片人、部门主任、记者、编辑、摄像、技术、灯光、美术,再到节目的技术人员、播出管理人员,甚至是节目的推广、发行人员等)都对节目的质量负有责任。

电视节目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采、编、播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申报、审查、审批。从的节目制作人收集资料,到节目观念的诞生,到推出详细的企划书,到详细的工作分配,到录制准备,到正式的节目录制,到后期制作,到节目审查,到节目的宣传播出,到节目的总评估,每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2.3 树立“受众本位”的思想观念

电视节目能否卖出去,能卖到怎样的价格,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率和效益,必须以市场、以受众为导向,从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了解受众、满足受众、迎合受众,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受众本位”的思想观念。为此,媒体工作者就要进行受众调查,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找准节目的目标受众,有针对性的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受众调查不仅要对节目播出后的反馈进行调查,而且还要充分的发挥前馈(制作节目之前,对受众进行的预期性调查)和中馈(节目播出过程中对受众进行的实时调查)的作用,以更好的促进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2.4 建立科学、公正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估体系

一个科学、公正的電视节目评估体系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电视节目制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客观指标即电视节目收视率。电视收视率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是广告商投资做广告的主要依据,也是分析判断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效果、改进节目的重要依据。美国学者斯塔维茨基认为收视率的依据是“存在于广播电视公司、广告客户、政策制造者、理论家和受众相互之间的复杂调节关系”。[3] 收视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专业、权威的电视收视调查公司。

主观指标,首先是观众使用与满足评估反馈,一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其次是专家评估反馈。由各电视台专门成立的包括广播电视专家、影视评论学者组成的评议小组,从专业的角度对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创新性、节目的技术水平、节目主持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定级。

总之,通过对建立电视节目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来强调质量出效益的观点,帮助电视台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从而创出名牌栏目、精品栏目。

参考文献:

[1]王关义,刘益,刘彤,李治堂.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8.

[2]南方周末.艾美奖:突然逼近中国[EB/OL] .网易 http://ent.163.com/06/0825/15/2PCPQAK7000320R8.html,06-08-25 15:59:12.

[3]王关义,刘益,刘彤,李治堂.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93.

9.财务管理专业认知实习目的 篇九

实习目的:

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学校给我们布Z了一份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即要求们利用暑期的时间投身到社会中去,目的是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积累社会经验。在实习中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相关专业岗位的基本业务程序和处理手续,着重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的运行特征等基本内容。了解制造业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单位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我们更需要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0.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十

学号: S2012009027 姓名: 岳国威

研究方向: 服务管理 成绩:

1、请结合实际阐述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

通过研究生第一学年期间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了解到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的目的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价、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学习,掌握如何规范、科学地开展管理研究,规范、科学地写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就是说它是一门教会我们如何做研究,作报告,写论文的课程。我认为它不仅仅是有具体的理论框架,而且能够真正的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教会我们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而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得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做指导,以此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管理研究规范上的共同思维,从而更好的参与学术交流,达成共识,便于沟通;掌握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辨析研究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在关键之处花费精力,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门课能够减少在规范和自己思维定势间的差异,减少随意行。能够培养我们从事管理研究的能力,掌握在管理领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增强实战中应用所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解决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困难。

虽然以上这些是课本上条条框框列好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根据我本科写论文的经验总结,我发现要是按照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至少可以提升论文的规范性,至少看起来像是一篇地道的学术论文,尽管写作论文水平有限,但是至少在逻辑上是值得推敲的。

任何科学类的研究都是遵循自己的一套章法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这门课便是告诉我们做研究,写论文的规律,我从中学到很多重要但是经常被忽略的知识。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具体来说包括了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设计过程中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从应用角度介绍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方法;总结以创新点模式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总的来说,这本书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即研究逻辑问题,为了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

具体的来说,这门课先是介绍了多项基础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性质、定义,比如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研究、思辨研究等。这些概念看似简单,却是能够从最高的难度,把我们研究过程中一直耳熟能详的概念再次规范化,正规化,以减少我们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犯一些概念化的错误,防止我们因为概念上的差池影响整个的工作进程。然后介绍了研究什么,如何做研究的基本知识,由此我知道只有对研究领域的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有效的方法论的基本知识。感性的认识必须加上理性的知识规范才能将直观的认知提升到考究的知识层面。再次,管理研究方法论介绍了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在各种类型的求知方法中,以客观、实证和规范为特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获取新知识的最精确方法;思辨方法同样可以获取新知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各有所长,各有局限,相辅相承,但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将物质世界划分为客观的自然世界和主观的社会世界,长期以来,科学主要是把客观的自然现象作为研究领域,而在主观的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人生意义等社会文化现象,则主要靠思辨即直观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以逻辑思维为主,而思辨研究则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这两者在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我印象是比较深刻的,突然有一个新的想法是思辨的思维,但是若将这些新想法上升为理论的层次则必然是需要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二者缺一不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研究方法论介绍了研究的方法程序。包括问题识别:发现想要解决的问题;文献回顾:了解问题被解决的程度;理论建构:提出新的分析或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科学测量和收集需要的数据;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或推翻提出的理论框架(假设);研究结论:对特定问题的研究结论、贡献、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方向。方法是一种效率因素,掌握了研究方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法可以更有效地产出研究成果。其中,我对变量测量及数据收集的过程以及重要性便深有感触,我以往的经历都是进行大量的定性叙述,并没有意识到定量研究是通向科学的行研究的桥梁,只有量化的东西才是可以衡量的,才有有的做参照。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虽然定性研究必不可少,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这门课具有重大意义,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在以前的写论文的过程中不太讲究所谓的方法,但也隐隐约约感到其中一定是有些奥秘的,比如有时候写出来的东西虽然与人不同但能够使人认可,有时候使用的语言表述能够较为深刻地触摸到管理的实质,有时候自己的思维模式能梳理一些杂乱的管理现象。因为有这种经历,我感觉管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辩自明,一方面,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比较正确地进行研究,以使我的研究成果更可信、更多和更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研究方法还可以帮助我完成时下流行的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考核指标,以此使我的论文具有可读性,尽管写出来的论文有许多不尽人如意的地方,但是至少我的论文是按照很科学的方法完成的,这对我今后的不论是研究还是继续从事工作也好,都是收益匪浅的,它让我知道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就需要自己揣摩,推断,以及延伸应用。

2、请以实例说明你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收获。

在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这门管理研究方法论,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才明白原来以前写的文章都不算真正意义的正规论文,就别提所涉及到的高层次的理论的提出,假设以及验证。作为我们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至少让我明白了,原来在我所接触的文章里,大多是传统的规范分析研究,缺乏严谨的实证科学研究训练,这就使得我们管理类研究生的研究水平普遍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要想写成一篇像样的论文,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以及进行科学的变量设计,假设,验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在进行管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要求、原则,这就使我们少犯错误,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使我明白,科学的方法论无论是在做研究还是工作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的特点、性质和功能,研究运用方法的原则和方式,以便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是我们认识对象、处理对象的基础。

首先,我明白了这门课的目的,那就是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规范,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管理研究规范上的共同思维,有利于参与学术交流,在评价中取得共识,便于沟通;掌握学位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便于辨析研究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在关键之处花费精力,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到规范和自己思维定势间的差异,减少随意性。说实话,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管理研究方法论是干什么的,一直以为是个很空的学科,但是在我后来的学习当中,我明白了,任何一门课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处以及长处,用哲学上的话便是存在即合理。至少让我知道,要想干成一件事,包括写学位论文,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时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指导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做有效的工作,比如这门课提到的问卷的调查设计,因为有科学的问卷处理,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那么在我们不明白如何对所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的时候,这门课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告诉你如何处理空白问卷。这些知识在我们没有接触的时候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是通过老师的一些实际经历的介绍我才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以前就会以为,空白问卷直接扔掉不就可以了么,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卷的数量问题。因为收回来的问卷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无效的问卷,所剩对研究有用的问卷数量是很不可观的,要想让问卷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种问卷。空白问卷当中有的是回答一半的,这样的问卷也是有参考价值的,如何使用便涉及到多方考虑,而管理研究方法便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其次,我知道了变量设计的重要性,学术刊物所载文章必须使用变量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具备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假说和论证,并要有新发现。从老师的课上我知道,定性研究如果真正的做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定量研究的涉及都是很少的,即使涉及,由于没有专业系统的管理研究方法,作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符合规范的,很难严谨对一项研究做到科学严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密的描述。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并没有把一些无法用数字描述的东西和变量联系起来。比如考察单位职工的工作效率问题,如果薪酬作为自变量的话,它并不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唯一因素,因为中间还有好多因素影响工作效率,比如个人的热情度等等。也就是看似很平常的东西都可以将它量化,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想法。所以说变量的设计是可以架起定量与定性之间的桥梁的。

再次,就是对分类的知识有了很大彻大悟的了解,尽管不是很深入,但是至少我知道了原来分类的讲究是很多的。首先,它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分类才能将各个要素描述清楚,很清晰的体现。其次,分类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我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情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选择某种视角和某个层次来看问题。从新的视角(切入点)去看问题才会有新发现,选定了一定视角之后,研究对象还可按层次划分,分类的起点和终点视研究问题的需要而定。但各类层次必须清楚,而不能相混。原来分类是很难的既要遵循完备性,还要遵循唯一性。而且真正做到分类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格的推敲定夺,才能把分类做到全而不交叉。尤其是在做指标体系的分类时,分类水平的高低会更明显,交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是认真对体系进行研究、推敲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并且子项独立不重合的。

最后,管理研究方法使我逐渐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研究理念,它是我明白任何一项都不是只是说说那么简单,它是具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精练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很有新意的想法只有根据专业规范的研究才能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贡献的理论成果。比如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这两者的结合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要求我们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描述清楚,这就需要定性的分析,以此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前提,而只有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因为定性分析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是比较粗糙的。而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精细化的,需要很高的数学功底。也就是说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是需要多方面,多方面参考的。

总的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是我接触到慢慢顿悟的课程,这门课更多的是需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要实践的锻炼,尽管我还没有真正用到这门课的知识,但是我已经体会到这门课的大体思想以及对科学规范的写论文的大体要求。以前学习的高数是锻炼思维的,专业课是弥补知识空白的,而管理研究方法论则是指导实践,总结规律的。概念定义看似简单,却是能够看出一个人,一个研究者对最基础的模块的领悟力以及参透力的,不仅需要一个研究者很好的归纳能力,也和他的知识层面有很大关系。具体的工作当中,能将管理研究的程序很好的理顺并且按部就班的来,我相信,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因为管理研究方法论是一部很科学很精练的一门课,它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至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既然有好的理论成果就必然有它的核心精髓,那就是很严密的逻辑构架。再者,好的方法论训练对于我们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的特点、性质和功能,研究运用方法的原则和方式,以便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是我们认识对象、处理对象的基础。具体到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就是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帮助我们进行管理学研究的相关规范,有了这套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为进一步从事深入的专业性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以前的写论文过程中对研究的看法有些误解,对研究方法论不够重视。我们往往相信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追究论证过程科学与否,这样往往会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逻辑性而失去了论证过程的科学性,难以符合标准的国际学术规范,并进而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对我们工商管理类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产生了巨大的障碍。从宏观方面来讲,经济的发展是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的,这使我明白管理研究方法论同样可以为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和参照,在实际营运过程中,企业管理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有待于作为科学的管理学体系进行指导和解决。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无处不用到管理研究方法,而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可以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科学分析方法,而且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应用于实践分析,使得他们的研究更加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请详细说明你今后将如何利用本课程学习的知识指导你的研究工作。

我觉得管理研究方法对我今后的工作指导意义很大,我们不仅要学,而且要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学好,不是要被动的应付,而是要积极的研究和探讨。大四毕业论文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的训练及学习,弊端和许多问题都得到了集中体现,我们写论文大都是按照传统的东拼西凑的方式写出来论文,模式也很单一,那就是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文章中很多空话,大道理,毫无现实考虑的政策建议,自己也从中看不到丝毫的价值所在。而这门管理研究方法论让我知道了原来管理研究也是有奥秘和魅力的。

李怀祖先生说:“我们的研究普遍缺乏踏实的调查研究和缜密的逻辑推理的精神。”在我读文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作者一上来就大谈特谈所谓的概念,但是他们并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这只是在我们写论文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由于我们缺乏缜密的做研究的逻辑思维,我们写出的文章可读性才会很差。从管理研究方法这么课当中,我悟到了以后怎样通过这门课指导我今后的工作。

首先,我要弄清楚管理研究的各个基本要素,包括概念、变量、命题、假设、规律、理论、分类。明白这几个要素是如果界定的,是如何区别的。

第一,概念。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的,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群相关联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思维产物。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概念和名词的表述随意,以为自己对某概念的理解别人一定认同,忽视了概念化过程的差异。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因为本身我们对概念这种理论基础性的东西了解的本来就是皮毛,再加上没有系统的管理研究方法的学习,在文中对各种概念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常见的错误就是对同一概念前后描述的属性不一致,以及对概念的界定没有种差原则要求。这也是我常常犯的错误,是以后要多加注意以及减少犯错误率的。一要对概念的定义清晰,明了,二要界定主次关系。

第二,变量。变量是按逻辑归类的一组属性,其属性在幅度上和强度上的变化强度可以度量(可观测性)。学术刊物所载文章必须使用变量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具备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假说和论证,并要有新发现。说实话,我在这节课当中对变量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因为在以前我以为论文就是可以随便对一件事物进行论述探讨,然后提出对策。经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才发现我的理解多么浅显,原来论文是一件很科学严谨的学术领域的研究,而不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是简简单单的空话连篇的长篇大论,而我们往往犯这样的错误。我认为最直观也是最有实质性的原因便是我们没有做变量的设计。没有变量的设计便谈不上什么理论创新,想法理论化的问题。而且我知道变量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数字的东西,它可以是某种因果关系中的各个要素。这也就对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参考,比如我要想了解企业当中影响利润的因素,我在做问卷的时候就可以用变量的思想找出在利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变量关系,从而决定问卷当中的各项内容。不仅如此,对变量更科学的做法便是数字化,用管理当中的特定的理论方法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读性是很强的。

第三,假设。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事件所作出的合理、尝试性的、有待检验的解释,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是研究工作的主线,假设表明研究者对于研究结果的一种设想,对于研究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一种预期。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都对管理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假设其实是一种前提,因为有了假设才能展开自己的论述,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在脑中至少应该有理论先行的理念,这样的话一切的主题都会围绕着自己的观点展开。

第四,分类。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研究者研究任何事物情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选择某种视角和某个层次来看问题。但是,真正的把分类做好,却不是一件简单事,常犯的错误有依据标准不统一,层次不清楚等。因为分类是需要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的。这对于指导我以后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进行研究少不了分类,要想分类好就得按照分类的基本原则。第一,要遵循完备性,划分出来的种总和,应当等于属概念的外延。也就是在我以后的工作当中,对于分出来的种类要全面。第二,准则(依据标准)唯一性,每一层次的分类只能有一个分类准则。在这个准则中,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跨越分类。第三,种的独立性,不能犯“子项相容的错误。第四,分类中不得跳跃逻辑等级,可以进行层次不一致的分类,但逻辑等级不能混同。这些准则都是我以后要注意的。

其次,我要尽量按照科学的研究设计的基本过程进行论文的编排,一是辨识问题,提炼主题;二是论证和验证主题。研究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也是谋求新发现的策略。在问题辨识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研究问题是研究工作最困难的一步,为找到合适的问题而花费精力是值得和必要的。这是我要坚持的态度,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实际和理论疑难都可能引发有价值的问题,但在管理领域中,从实际出发更可取,即使理论问题的提出也离不开对现实的观察和归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具体在做辨识问题时,第一步是选择一个范围较广的研究领域,第二步是将问题领域细化为研究问题。只有细化的东西才能够深入,太宽泛是深刻不了的。这也是我以前犯的错误,以为泛泛的谈比较容易,现在才知道 泛泛本身就是不规范的,这也是我以后要谨记在心,杜绝犯错的。具体来说就是第一,确定合理的空间和时间维度。第二,要将自己的研究主题的创新点亮出来。第三,要将假设按照科学合适的层次关系展示出来,也就是涉及到假设树的问题。第四,要将本问题研究综述概括出来,以奠定理论研究的大致情况。在做假设论证的过程中,我尽量坚持理论论证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不同的论证方法作比较,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再次,在整个构建论文的过程中,要坚持思辨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在以前的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相信大部分不规范的论文大都是进行思辨研究,很少涉及科学研究,也就是大篇幅的进行理论介绍,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更别提科学的理论验证过程。通过管理研究方法的学习,我明白了管理研究方法的性质,那就是,管理研究须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然而,管理研究方法论仍垂青于科学方法。管理研究要分辨哪些管理学科的分支、内容和研究阶段适合应用科学方法,哪些适合思辨方法。尽管管理研究方法论着重于讨论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但思辨研究的结果无疑也应属于管理研究的成果。尽管思辨方法同样可以获取新知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各有所长,各有局限,相辅相承,但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在进行论文的写作当中尽量要兼顾二者。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倾向于思辨研究的,因为它更多的是需要形象思维的。所以,只有同时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的训练,才能在提高我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我注意的是在强调科学的时候,不能非把非科学研究搞成科学研究,领导学、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等,就不适于用过于严密的科学方法做研究。尤其是对于我本身的专业来说,更适合做思辨研究,但是必须要同时兼有科学研究的理念。

最后,我要时刻把握住管理研究的程序,那就是第一,问题识别:发现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文献回顾:了解问题被解决的程度。第三,理论建构:提出

管理研究方法论答题纸

新的分析或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第四,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科学测量和收集需要的数据。第五,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或推翻提出的理论框架(假设)。第六,研究结论:对特定问题的研究结论、贡献、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11.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十一

区分事件发生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主要应从事件发生的背景上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往往能体现出事件发生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发生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例1 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危机严重,农奴暴动频繁。因此,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要想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只有阻止农奴起义的继续发生。1858年,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他在改革前夕的讲话中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怨,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也就是说,沙皇必须通过阻止人民革命的发生,才能达到维护贵族地主统治的目的,即俄国1861年改革的直接目的是阻止人民革命的发生,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例2 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非常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并占领了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加上它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显著增长,使美国政府惶恐不安。为了维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一战末期,美国就试图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地位。战后,东亚市场对美国资产阶级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争夺中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被摆到了重要地位。因此,美国为维护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必须抑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特别是反对日本独霸中国。可见,美国只有通过抑制日本的扩张,才能达到维护(扩大)自身利益的目的,即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目的是反对日本独霸中国,根本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例3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不得不正视逐渐强大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即推行“冷战”政策。不难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就是称霸世界,而只有通过“遏制”共产主义(主要是苏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说,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学以致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方针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B.消灭中国共产党

C.赢得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D.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12.知识管理的目的 篇十二

一网络时代给编目部工作带来的变化

1. 分编对象发生了变化

分编工作是以图书馆入藏的文献为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量激增, 文献内容也更加复杂, 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向我们扑来。与此同时, 文献类型也从单一印刷型发展到印刷型、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多种文献类型并存, 并且已经超越了时空界限, 由文字、语言型的文献向多媒体、计算机文档、网络信息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2. 编目模式发生了变化

因为编目对象的多元化, 使分编结果有了更广泛的利用空间, 并要求一方劳动, 多方利用。伴随着各种新技术在分编工作中的使用, 编目模式随之改变, 联机合作编目由此产生。目前计算机编目已从单机操作发展到局域网联机操作、网上异地联机编目和联合建库, 并要求书目数据库资源共享。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引进, 使分编工作向简单化、效率化发展。

3. 分编要求发生变化

分编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 传统编目工作状态下中国的编目工作标准要求不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分编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和高质量已成为衡量分编机构质量的标准。书目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和资源的实时共享是每一个编目机构所追求的。

4. 编目机构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目前, 分编工作的组织形式正逐渐由个体编目向集中编目和联机合作方向发展。联机合作编目就意味着编目员所做的编目数据不再只是面对本馆读者和本馆同行, 在远程技术的帮助下, 这些数据将跨越地域的界限, 接受各方面读者和同行的评判。这就使得编目机构和编目工作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二网络时代编目机构改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及其管理

1. 网络时代编目机构改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网络时代编目工作的这些变化, 对每一个编目机构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多元化的信息需要寻找揭示与提供的途径和为此所需要的新技术和实现新技术的手段。资源共享要求编目机构的工作是开放的, 工作结果是共享的。那种单个、分散、封闭式的编目机构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 这就迫使编目机构要为自己寻找新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要与时俱进, 就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 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外, 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纵深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信息整序机构向读者提供的信息也要具有广泛、多渠道、迅速快捷的特点。这也迫使编目机构改变原有管理模式, 适应新的环境,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2. 网络时代编目机构的管理

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编目机构的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的、鲜活的、多层次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开放式是指管理思想的立足点是更新的、先进的, 应该放在变化着的环境里, 随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法。鲜活是指管理的手段灵活、人性化。多层次是指管理应该照顾到各个方面, 综合管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吐故纳新, 有扬弃的理念。现代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要融入传统管理中, 让它在传统的管理中引领方向。新时代的编目机构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管理、设备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第一, 人力资源管理。人是整个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管理好人力资源至关重要。 (1) 人力资源的机构管理。一个编目机构, 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年龄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因此, 结构管理就包括知识结构管理、技能结构管理和年龄结构管理。根据每一名员工的知识层次和技能不同安排工作应有所侧重, 并将不同的侧重面组织起来, 这样的编目机构才趋于合理。同时, 还要根据分编人员的年龄不同区别培养训练, 必须要有梯队, 这样才能使这个业务部门一直运转下去。 (2) 人员情感管理。编目集体要有一个总的感情倾向, 教育员工热爱集体, 热爱本职工作, 认识到个人行为和利益得失与集体息息相关。分编工作是项强脑力劳动。在管理中不要一味强调工作结果, 应该关注人员的身体健康, 个人的健康是集体健康成长的保证。

第二, 工作过程的管理。管理好工作过程,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浪费和重复劳动, 从而以最小支出获得最大效益。工作过程的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建立完整的工作规范;抓重点环节带动整个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

第三, 行政管理。一个好的运行机制, 对分编工作的运行起保证、监督作用。因此行政管理包括: (1) 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是行动的方向, 规章制度包括业务制度和行政制度, 如文献分类和联机编目细则、名称规范和文献后期加工细则、人员培训和考勤考绩细则等。 (2) 激励管理。指科学地利用一定外部刺激手段,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之朝着希望的目标积极行动。激励管理主要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3) 监督管理。这种管理一方面是利用行政手段去督促每一个员工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通过相关部门和读者的反馈信息来反省本部门的问题和弊端。监督的目的要明确, 监督管理要持之以恒, 才能切实起到监督和反省的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分编工作对分编员的素质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促使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作为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先导的分编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分编员不仅要继续具备从事传统分编工作的技能, 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分编员的岗位要求

分编员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 也不是凭一时的愿望就能实现的, 必须有从事分编工作前的水平和能力与从事分编过程中的学习和积累相结合, 并达到以下要求,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分编员。 (1) 具有国家承认的某一专业的学士学历。 (2) 具有广博的知识含量和知识结构, 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3) 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及应用技能。 (4) 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知识和学科知识, 熟练掌握分编工作中的各项规则, 包括《中国法》、主题标引规则、CNMARC格式、本馆的书次号分配规则等。 (5) 全面掌握图书馆所使用的计算机编目系统的各项功能, 并能熟练使用。 (6) 具有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

2. 在新的环境下提高分编员的素质, 增强其工作能力的途径

分编人员要想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工作能力, 必须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 增强自我培养意识, 积累工作实践经验。自我培养是提高分编员的首要途径, 分编员只有具备自觉提高业务水平的意识, 才能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补充知识,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刻苦钻研业务, 达到精益求精, 才能适应分编工作现代化的需要。在增强自我培养意识的同时, 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这是提高分编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分编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尤其是实践经验更是分编工作的宝贵财富。分编员只有在实践中锻炼, 才能很好地掌握分编工作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书和规则。因此分编员要多实践、多请教, 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以提高分编工作水平。

第二, 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接受继续教育。这是提高分编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分编人员应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 更新自己的观念, 更新知识, 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单位也应尽可能地为分编员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层次制订相应的专业培训计划, 进行系统的、相对连续性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派分编员参加国家或省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举办与分编工作有关的培训班, 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分编工作的动态, 以推动本馆分编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曾新红.联机联合编目——编目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 2000 (8)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实施方案下一篇:《安质环保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