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审美能力(精选8篇)
1.形体训练审美能力 篇一
音乐 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 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 教育 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 发展,推动整个 社会 文明程度的进程。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音乐意象的流动性。
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3.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 时代 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 历史 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5.艺术欣赏的理解性。
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于美?关于这些 问题,笔者依托音乐 学习的经验,从四个层次加以 分析。
2.形体训练审美能力 篇二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而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汉字的审美价值其根源在于汉字独特的表意性质、完善的形体结构及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汉字形体的绘画美
几千年来, 汉字以其强盛的生命力存在于汉民族之中并有效地为其服务。从象形指事的个体诞生, 到会意形声的体系形成, 从单体的表意性质到整体的孳乳繁衍, 汉字已不单单是一种记录语音的符号“作为社会记录和交往工具用的”, 也是一门艺术, 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是用来记录汉语词的。文字表词, 一般有三种方式:可以表音, 可以表义, 亦可音义皆表。先民认知思维的特点是重形感, 重体验;所以, 在汉字初创之时, 就把表词思维的着眼点放在了词指称的意义之上, 而没有考虑词的语音形式。而表意文字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形象性或图画性。图画曾是原始先民普遍采用的交流思想感情的辅助手段。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绘画是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字的原创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古人由对自然界进行描摹的图画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 再进一步创造出了大量新的文字。可见, 汉字具有很强的可视性。“象形”统摄着“六书”, 几乎渗透所有的汉字。文字学家姜亮夫说:“除了象形字, 其它五种构字方法归根到底也还是象形的。”人们从这些形象中, 可观照到汉民族的力量、智慧和才能, 引起精神愉悦。美与感性、形象密不可分, 美就寄寓在感性形象中, 美的必定是“感性形象”的。宗白华说:“中国字, 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 这一点就有艺术性。原来是象形的, 后来中国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但是, 骨子里头, 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家研究、发展这种精神, 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汉字的形体造型, 展示出种种鲜活的生命形象和无尽的生命信号, 给人以极强的审美感受。如“羊”突出头部双角弯曲, 显示着一种温驯;“马”突出鬃毛飘动, 显示着一种剽悍;“水”突出波纹起伏, 显示着一种流动;“山”突出峰峦向上, 显示着一种雄峙等等。其他每一个字细加品味, 都有其不同的神采。如“潺”字, 由“水”和“孱”组成的, 含有“水弱”、“水小”义。可见形声字无论形旁、声旁都可表示含义, 具有很强的绘画美。成为汉字意蕴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为书法提供着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二、汉字形体的线条美
汉字笔画丰富, 结合错综交构, 有点画交构、横竖交构、撇捺交构、疏密交构、斜正交构, 长短交构, 大小交构等等, 有序而又多变, 极尽穿插编织之能事, 从而使汉字呈现出错杂如画的形体美。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许慎《说文解字》称:“文, 错画也。”由于汉字形体的丰富多样, 可塑的程度也就比其他文字大得多, 从而给书法造型留下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汉字从笔画的粗细、长短、方圆、轻重到结体的正斜、狭扁、疏密、大小等等, 只要稍加改变, 就会产生新的形态。汉字属面性图形符号, 是用线条构成的。线条本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 一种概括和描述, 同时又是人的创造, 带有某种意象性。汉字受自然启发, “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 用简练的线条勾勒而成。最初的笔画, “随体诘屈”, 即为原物象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书家更刻意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 赋予笔画新的意象。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各不相同, 但均以线条作为构形元素。
汉字的笔画种类繁多。美学家认为, 线条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重要属性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本身积淀了人们丰富的观念和情感内容。因此, 线条有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并在造型艺术中成为具有直观特征的表现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 汉字作为一种线条艺术较之绘画艺术更具有含蓄性、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例如“心”字中的三个点笔势各异, 左点右倾如杏仁, 中点仰向像梅核, 右点覆下若鹅首。线条的变化性和表现力正是汉字字形的美感之所在。如卫夫人《笔阵图》就曾将横、点、竖撇、戈钩、竖、背抛钩、横折弯钩分别喻为“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一般说来, 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直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则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三、汉字形体的结构美
汉字的美学特征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均衡和对称上。汉字的整体构成则是二维的平面, 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里协调配合, 以达到稳定和谐, 而又灵活美观。早期汉字, 如甲骨文常会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协调的感觉, 似乎对字的结构不大讲究。金文开始注重结构的平衡对称。到了小篆, 已开始自觉地追求结构上的美感。汉字结构上的均衡对称是与汉字的方块化相伴而生的。汉字形体布置得当, 最大程度地显示了造型的形式美。
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独立的方块结构。汉字选择方块结构, 字字独立, 每个字都可以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 汉字大部分为合体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品字型结构、更复杂的综合结构等等。偏旁与主体, 部分与部分之间和谐结为一体。寓含有向背、相让、朝揖、附丽、顶戴、包裹等种种有意味的结体原则, 丰富了汉字形式美的内涵。据启功和后来有的学者研究, 汉字的结构还存在诸多黄金分割现象。如外形高宽之比, 部件之比, 点画之比等等, 大都为0.618。这是形式美最理想的比例关系, 也进而证明了其结体的和谐。
对称是汉字整齐、协调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或左右对称, 或上下对称。后世汉字以左右对称为主。对称依笔画的差异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明显中心轴的, 此类字多以竖或竖钩作为中心轴, 左右笔画对称, 例如:木、个、干、平、土、田、出、工等。这也称得上是一种绝对对称。另一种是中心轴隐藏在对角线的交叉点上, 由这个点控制笔画的整体分布, 例如:人、大、文、交、会、夹、并、益等。这可算作一种相对对称。平衡对称是汉字结构的普遍法则。有的汉字为了追求这种结构美, 甚至不惜以牺牲固有的象形表意性为代价。例如:“齐”字在甲骨文里象“禾苗吐穗”之形, “三株麦穗”呈凌乱分布。小篆中的“齐”被加上了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 字形变得均衡多了。汉字结构平衡的特点, 体现了我国以对称为美的审美心理。这种建筑的平衡美, 在汉字的构形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符和形符的相互制约, 形符部件受制于声符, 声符同样受形符影响, 当形符细长时, 声符就在横轴上相配, 呈左右结构, 如“睡”、“糖”等;当声符横阔时, 形符就在纵轴上相配, 呈上下结构, 如“您”、“苹”等;同一形符或声符, 与不同形状的声符或形符相配, 呈现不同的结构图形, 如“功”、“红”、“员”、“财”等。二是笔画的繁简与面积的比例存在内在的联系 (除了一些笔画大致相等的以外) , 笔画繁多的字符必然增加面积, 约占整字方块的三分之二, 如“健”、“蕉”、“蓝”等;三个相同字符组成的字, 为了结构平衡、稳健, 必不取横排形或倒品字形, 而是取品字形, 如“晶”、“众”、“矗”等。方块提供了一个字体结构的参照框架, 它可以确定其内部每一个笔画或构件的平衡值。于是, 汉字要么下面有像人腿一样的两个支点, 如“大”、“兴”;要么有如同人的脊柱似的一个支点, 如“中”、“举”;要么有一个稳定的底边, 如“土”、“芝”。汉字的平衡不是一种僵硬呆板的平衡, 而是一种斜与正、动与静有机协调的平衡。如撇是倾斜的线条, 易使人产生不平衡感, 但汉字可通过巧妙的组织, 做到欹中求平, 斜中取正, 静中含动。像“单立人”, 用一竖将一撇稳稳地托起, 使撇的重心落在如同立柱一样的竖笔上。在“幺”“乡”这类字中, 当三撇一同出现时, 将下一撇的头对着上一撇的腰分布, 使三撇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中心轴, 以保持其动态平衡。
平衡对称的汉字结构形式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字体的构成和演变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的线条在结体构成中具有对立统一的法则, 体现了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的辩证思想, 与老庄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有着内在的联系, 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 是构成书法艺术的“灵魂”。二是书法艺术与中华民族文化同步发展, 所以, 它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和”为美学原则的, 所以“中和”美也是书法美学的最高理想。中国古典书论中的“中和”美思想比比皆是:“志气平和, 不激不历” (孙过庭) , “今于中和, 斯为美善” (项穆) , “不偏不倚”等等, 要求情和理的有机结合, 情感的抒发不超过理性的规范 (西方现代艺术审美意识的中心是主张超理性的自我表现) 。它要求外在形态“势和体均”, “平整安稳”, 刚柔相济, 骨肉停匀, 和谐统一。它强调平和含蓄、蕴藉而深邃的意境。
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序》, 中华书局, 1963
姜亮夫《古文字学》89、113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全集》344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张景业《试论汉字的艺术美》,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韩盼山《书法的层次结构与汉字的艺术特质》,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张建林《试论汉字的书法美》, 《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王苹《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和谐均衡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形体训练审美能力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高效性
一、重视有效教学开展,避开审美培养误区
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没有区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掌握美术教学的基础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辨别能力以及品鉴能力。比如,美術教学中关于色彩、构图等认识、鉴赏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等。同时,美术教学也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熏陶和影响,比如,在美术作品中涉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内容延伸,借助这样的延伸,逐渐渗透审美教育。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分辨是非与善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魅力,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欣赏角度,使得学生的审美角度不断扩展。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组织沟通的能力。
二、营造和谐课堂,推进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尤其是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不存在对与错,不同的人由于受到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出的观点可能是不一样的,并非有统一的标准,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空间。
例如,在学习《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的画共同鉴赏,通过教师介绍完毕加索绘画的特点之后,促使学生思考毕加索的精神情趣以及个性风格,学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些学生可能会存在批评的元素。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为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新吉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3(02).
4.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 篇四
可以抽空多了解一些时尚方面的新闻,比如今年流行什么颜色,比如一些重要的时装发布会等等,这可以提高你对审美的理解。
订阅时尚的杂志:
现在有很多的时尚杂志,涵盖各种类型,有衣服的,有首饰的,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爱好来寻找你想看的杂志。
去时尚之都旅游:
旅游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阅历,时尚之都更可以提高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伦敦、巴黎、香港都是非常适合旅游的时尚之都。
多结交穿着时尚的朋友: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很会穿衣服,每次出来都是光鲜亮丽受人称赞的话,不妨向他讨教一下穿衣的技巧。
多看一些美丽的图片:
你还可以多浏览一些摄影的网站,看看这个世界的大好河山,美丽风景,也可以提高你的审美观哦。
培养一些陶冶情操的爱好: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唱歌,比如绘画,比如钢琴等等,都可以让你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对美的认识变的更加深刻。
要有足够的自信:
5.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方法 篇五
1、加强早期的审美教育。孩子在2~3岁甚至咿呀学语时,家长就应把粗浅的审美教育输送到孩子的感官,让他们在娱乐中由浅入深地接受审美教育。
2、通过认识“丑”,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的美妙只能培养孩子对美的赞叹和向往。如果孩子缺乏对丑的增恶,往往会显得对美的理解肤浅、淡薄。因而让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丑陋之处也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
3、审美教育应注意时代性,随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孩子审美教育的重心应倾向现在,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突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审美观念、情趣、规范等;
6.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美术作品 篇六
漳墩民族中学祝城旺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途径单一,为了能让学生全面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地解读与欣赏,实现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主体地位。参考个人美术教学经验,阐述了通过教学互动,全面深入理解作品一些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教学互动、多角度、欣赏、途径
从分配工作到现在,这七年来,我听了不少课,认真地作了一些笔记,促使自己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反思,受益匪浅。在众多课型当中,欣赏课教学大家普遍觉得较为难上,一节课讲解到底学生听得累,教师讲课也累,有的教师则认为美术本身是一种视觉语言,让学生多看就是了,何劳多言。记得有一次听课,教师讲某一雕塑作品,该作品高多少米,宽多少,深多少,其材料为大理石,反应了什么可歌可泣英雄气概„„,真是不善言者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善言者绘声绘色,离题千里,学生如坠云海,真不知欣赏为何物,只知唐伯虎善画美人,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欣赏课重视的不足或停留在低水准欣赏教学水平上。
纵观现行我市湘版美术教材,许多教师都会注意到其一个显著特点:每个学习单元的内容设置大多是从经典美术作品欣赏开始引入的,其意图是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美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相关知识、技艺的学习。这与其中穿插在教材中的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欣赏相得益彰。
美术教学活动除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美术技巧和知识,更重要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能力、拓宽眼界、陶冶情操。因此,美术欣赏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切实可行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是衡量美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方面,我们应引以足够重视,并加以深入的探索,走出一条欣赏课行之有效的道路来。
首先、在湘版教材《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方面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在“欣赏·评述”中提出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教学的观念,根据湘版教材《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的阐释:“是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或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一副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看,初中学生掌握多角度欣赏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1、初中学生综合知识储备(基础人文和科学知识)与知识结构动态发展为多角度美术欣赏提供了可能。
2、通过5—6年美术课学习,学生已具备较为感性美术欣赏能力,如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和简单形式分析。因而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断拓展思路使他们从作品中得到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以便将来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3、从发展角度看,经过学习掌握多角度欣赏方法,对从中学阶段的欣赏过渡到鉴赏奠定了基础,因为“鉴赏能力是比欣赏能力更上位的东西,它意味着欣赏活动已从表面上观看美术作品,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以下以欣赏教学中的例子具体阐述各方法。
1、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结构、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如果我们让学生按教科书那几张图片进行欣赏和解读,给他们所带来的信息量是不充分,更谈不上全面、深入了解作品。目前大部分城镇、农村学校是没有到博物馆或展览馆去亲身体会和欣赏美术作品。因此,欣赏的前提就是作品本身,我们应尽可能提高欣赏资料的质量,采用欣赏教学的幻灯投影片或印刷质量较好的画册,在欣赏时可作一些局部放大,使学生能较真切地感受作品色彩,笔触肌理等。从一百多年前西欧出现印象画派开始,美术作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创作更注重艺术本身语言的探索和创新,如梵高的《向日葵》其强劲的笔触所产生的力度、厚度,充满着一种燃烧着激情的画面给人以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幅依靠作品本身语言来打动人的名作,它不再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精神世界直接通过艺术语言的表露。
2、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艺术作品欣赏,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学生会觉得跟他们在幼儿园的画作差不多,然而问题远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画派的形成与艺术成就在美术史的意义更能说明这一问题,马蒂斯的其强烈的原色对比,(如红与绿、蓝与橙、)同时找到和谐的驾驭技巧,平面化的画面组织产生一种既单纯又热烈,给人一种愉悦观看感觉。这是根植于后印象派的基础一种创新和对绘画语言的进一步大胆探索。使许多绘画因素在视艺创作中成为一种可能。针对一些诸如蒙特刊安、康丁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欣赏,画面更无从解读了,因此必须向学生介绍抽象美术形成的过程。以及解读抽象绘画方法,因为这些作品已经切断了艺术与客观的联系,纯从主观出发,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造型语言,使绘画摆脱自然束缚,直接表现
自己的艺术境界和追求。这无疑开创是美术创作新视觉审美的领域。
3、从生平以及艺术成就角度去欣赏作品,力求使学生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以获得欣赏时所需的信息,有助解读作品如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表现是道释题材绘画作品,学生很难理解。吴道子在历史上被尊称“画圣”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倒会更感兴趣。①吴道子极具创新精神,他早年师从草圣张旭学习书法后转学绘画,他把书法用笔应用绘画中去,线条流畅,抑扬顿挫,生韵生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吴带当风”风格,突破自东晋顾恺之以来的细线描法。②绘画取材广泛,人物、宗教、山水、花鸟走兽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史载吴道子画嘉陵山水便是一个例证。③吴道子是天才型画家,且一生勤奋,据史书载仅在长安洛阳所作寺观壁画三百余处,数量惊人,影响巨大,我们从敦煌唐中叶壁画中,可以寻找到那种“吴带当风”绘画风格的画面,可想而知,其影响力波及范围之广。④吴道子生处太平盛世的历史环境比伟大画家顾恺之优越,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使他的知名度大大超越历史其它有成就画家。因此被世人称为“画圣”。基于以上的了解,再反过来欣赏《送子天王图》其中每一根线条轻重、粗细快慢变化都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
4、何谓“欣赏”,即以愉悦心情进行观看的意思,有了多途径,多角度的欣赏方法,学生对作品理解了,才能使学生产生欣赏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其次、从“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初中三年不同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特点,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应分三步走即:①渗透教学,②逐步确立多角度欣赏方法、途径,③灵活地应用多角度欣赏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并使学生初步具备鉴赏能力。
1、渗透教学,从现行初一年段教科书来看已穿插相当部分的欣赏内容,这部分欣赏内容可读性强,便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并可衔接小学受教学内容,如欣赏《清明上河图》时,不但能从画面所表达各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直观解读,同时要求对作品所表现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所谓渗透教学,就是教师平时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观看作品的感受的基础上从某些角度去思考、探求画面背后的真实。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欣赏与表述,畅所欲言,然后让学生总结,教师可参与修正,并加引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是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来解读,作品的强烈明暗对比、大胆有力来的笔触,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痛苦、绝望、抗争的情绪。使形式与内容得到完美的统一。
2、逐步确立多角度欣赏方法与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不过也要看到,审美经验是要靠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只有在经常性的欣赏活动中,接触各种美术作品,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欣赏,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谈得上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获得。有的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采取了自称是“瞎蒙”,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在进行欣赏。虽然,他们有时也能得到一些较为正确的结果,但是错的时候可能还是居多。这时,应该启发他们想一想自己是怎样错的。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摸出了一些欣赏的门道。如果他们再从教师那里学到一些欣赏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提升为具有一定理性色彩的审美经验。
3、灵活地应用多角度欣赏的方法,并能独立对相关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初步具备鉴赏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探究性学生和合作学习方式在欣赏教学应用,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某一美术作品,更应在其基础上,了解美术发展过程或某一画派形成,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从“《四王”与“四僧”谈一谈保守与创新问题》,《从元代文人的处境看元代山水画的兴盛》的一些课题组织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写成小论文。在课堂里设甲、乙双方对美术史某一观点进行辩论。学生为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所吸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以更加积极主动探究新的知识领域。
其实,美术欣赏教学许多教师都在做新的尝试,如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如组织学生对现实美术现象及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述,富有创意。只要我们重视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新途径,不仅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方法。自己在教学中将有更宽的视野。
附参考资料:
1、湘版《美术课程标准》
2、湘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3、《美术学科教育学》
4、《湘版初中美术教学参考书》
5、王伯敏《中国美术史》
7.形体训练审美能力 篇七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8.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篇八
一、读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选文内容成了学生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无疑课文的朗读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培养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得到再现。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头脑中再现课文情境,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并在反复朗读中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会使学生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二、赏美
语文是一门非常美丽的学科。语文课文中,有的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有的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的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的褒扬气吞山河的英雄,有的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些文章,都是对美的展示,对美的向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朦胧的喜悦和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的情绪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出来的。赏析这篇文章时,一幅淡雅朦胧的月色荷塘画面便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美应该是形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这些典型的艺术形象能够“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并塑造学生的心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美,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从而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县白璧镇一中)
【形体训练审美能力】推荐阅读:
空乘形体训练12-08
形体训练知识12-27
浅谈形体训练06-20
浅谈芭蕾形体训练07-14
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11-25
中职学生的形体训练的教学模式12-25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06-15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09-23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