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2024-08-26

中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精选8篇)

1.中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篇一

美德无处不在,它有时是随手捡起的香蕉皮,有时是一排扶起的自行车,有时它就是一只受伤的小小鸟。它在考验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成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1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那是一种可以让人改变亲情的东西。孝敬父母,似乎是个久违的话题,也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

古时候,以仁孝而闻名天下的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神话中,人类之母女娲受人类祭拜。这些虽然有实有虚,但这种美德应该被中国人学习并且继承。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的陆绩在六岁时,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笑道:“陆郎来我家里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道:“我的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於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後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让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2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於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後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3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许就是道德的宗旨吧!

今天我听到一条新闻:一个反腐败分子8年打倒一名腐败官员。8年啊!整整8年才打倒一名腐败官员,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甚至妻离子散。只为人民服务,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便是反腐败与腐败之间的道德差距。

就象莎士比亚说的:“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只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是等于没有一样。”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以儒家为主,以孔孟为代表的道德。人自我完善的过程是:自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中国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浩然正气的爱国精神,爱人孝顺的人道精神,学而时习的治学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洁身自好的廉洁精神,物物相依的群体精神,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天空,我们会让全世界仰望!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4

讲公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这种讲公德的意识却被大家渐渐忽略。现在,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把公德二字抛在脑后,不顾环境卫生,在大街上乱贴小广告,原本整洁美好的市容市貌被弄得乱七八糟。小广告成了今城“牛皮癣”

周三,我乘车外出,车站上,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眼球:不高的个子,硬朗的腰板,宽额深纹显得饱经风霜。他手里拿着小铲子,正一丝不苟地清除着早已挡住站牌的小广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小广告在铲子一上一下的舞动中,乖乖投降,一块跟着一块地脱落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微弯着腰,对老大爷说:大爷,您这干一次能拿多少钱呀?老大爷打量了一遍年轻人摇摇头说:“哎,现在的年轻人脑袋里怎么光装着钱啊?”他的话语中透露了些不满,“这人啊,活着就得有点公德心。一个人的公德意识可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甭说远了,就说这奥运会,眼瞅着就要召开了,咱可不能让外国人笑话咱中国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老大爷说完,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便拿起小铲子,转身离去了。年轻的小伙子听完之后,挠了挠后脑勺,对老大爷喊:“大爷,我明白了。”老人停下脚步,转头回报了他一个慈祥的微笑。

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老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许多。他那布满汗水的额头和朴素的话语将永远印在我心间。

生活中,不仅是乱贴小广告与“礼仪之邦”这个名词不协调,还有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极其微小的行为在你眼中,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每人都多乱扔一片纸屑,那么,这个城市会不会变得脏,乱,差?我们还会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吗?

社会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的维护。大家现在行动起来吧,共同提倡和维护社会公德。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5

今天,看到着名画家华君武的一幅《假文盲》的漫画,使我感触很深。这幅漫画,及其有力地批击了社会上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水平低的人群,尖锐地讽刺了有些人的极端利己的主义思想。

一天傍晚,在马路边上,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拿着几袋东西站在上面。寒风凛冽,天色阴沉,车站上的“母子上车处”显得十分显眼。母亲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车处里,怎么会有四个大男人在这呢?难道他们不识字吗?可是看他们绅士道衣冠楚楚的衣着打扮,怎么也不像一个文盲呀!

母亲瞧了瞧他们,排最前头的那位大爷,胖墩墩的,穿着笔挺的大衣。他眯缝着双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没有丝毫反应。再看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着军大衣,双手插进兜里,平视前方,旁若无人。第三位,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十分时髦的帽子,闭着双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再瞅瞅最后一个人,简直无法形容。大个子,大皮衣,再加上一个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亲提着嗓门儿,大声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呀!”可是,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时候,车来了。那几个男人一窝蜂地冲到车上。母亲看了看车里挤得满满的人群,又看了看怀里冷得发抖的孩子,年轻的母亲只好无奈地站在旁边,等待着下一班车的来临。

英国的弗o培根先生讲过:“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公民。图中的那几个男人真的不识字吗?他们装聋作哑,面对寒风中的母子熟视无睹,毫无怜悯之心,真是让人痛心啊!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这些人明明认识字,为什么要装成文盲呢?难道他们早已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遗忘了吗?

我要在这儿呼吁:让这样的”假文盲“消失吧,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最新

2.中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篇二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

爱国主义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古往今来,许多爱国人士都忧国忧民,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清朝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不怕牺牲,永垂史册,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少年兴则国兴,少年智则国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讴歌志士仁人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让他们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我们更要教导他们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结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没有国哪有家”等思想观点作为自己的价值坐标。学校可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作为青少年的人生格言和道德行为准则,并注入集体主义的新鲜血液,以此作为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之源,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集体、社会和国家中。比如,开展争创优秀班级、优秀小组活动,举行优秀小组成果展演,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美德意识,让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

三、传统美德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能,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教师可充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可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强化其学习的内驱力。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记载,记载自己的良好行为,记载自己进步的方面。一段时间后,通过班会课进行自我展示,对于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和点滴进步,教师热情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更大激情,发掘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四、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

礼仪,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和公德的体现。学校和教师,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时,应引导学生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精华。可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征文演讲等形式,营造学礼仪、讲礼仪、行礼仪的良好风尚;可利用校广播电视台、文化廊、教室、校园墙壁等载体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让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文明礼仪教科书;可利用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展开礼仪教育活动。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培养学生文明之举、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和奋发之志。

五、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学科渗透,通过各学科教学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围绕传统美德教育教学的实际,各学科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把观念具体化,加强课程的创新整合并把它融注在教学行为中,创设学生美德形成与发展的空间。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可通过历史事件、人物,颂扬爱国主义、正义感、大无畏精神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通过背景及科学家的介绍等方式间接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六、传统美德教育与校内外教育结合

美德教育不是班主任、品德教师的专利,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职工,都应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成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点,如果都能为着同一个目标教育学生,就能形成整体的合力教育。可利用晨会、周会,让学生学习美德要求,提高认识;可通过综合活动把同一学科中或不同学科间的相关知识加以归类、组合、穿插,编织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校内外结合,优势互补,教育联动。比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到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参观访问,听校外辅导员讲家乡的名人故事等。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的洗礼,养成好习惯,树立好风范。

七、传统美德教育与专题实践结合

陶行知曾说,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美德教育应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让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和“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奋斗和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勤劳、勇敢、果断的个性心理品质。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在图书馆阅读倡导不高声喧哗,购物、乘车、买票要排队等,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寒暑假,可借助家庭资源进行美德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育,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社会生活能力,开阔社会视野和丰富社会阅历。

八、传统美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

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十分紧密,对学生的教育应把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比如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诚信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要求结合起来,可促进学生以诚待人、严于律己,培养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学校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内容,从思想理论和行为方式上要求学生增强荣辱观意识,培养学生协调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理想目标与对国家的责任感结合起来。

九、传统美德教育与孝老尊长教育结合

“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孟子提出“仁”的主张,其“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即重视人、尊敬人、关心人、同情人。如果学生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自然不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敬每一位教职员工;在社会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学校还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达成家长的认同、协同。

十、传统美德教育与校园网络教育结合

网络时代的生活需要网络时代的教育。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传统美德教育平台,为学生创建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比如放置古人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事迹、传统美德故事、名人传记、中华文明等,让学生读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启迪他们的思想;可建立传统美德专题论坛,学生通过BBS、Email、博客等与教师或家长交流、谈心,通过网络来获得帮助与指导;可开展以“宣传传统美德教育”为题目的电子作品竞赛活动,学生在收集材料、分析、制作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还可把师生优秀的作品传到校园网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让优秀的、感人传统美德事迹传达给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与校园网络教育结合,网络不再只是用来娱乐,而是成为展现自我、相互学习传统美德教育的平台。

成才先成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能担负跨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历史传承的美德及有关美德教育的丰富资料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将这些宝贵财富与青少年学习、成长结合,与时代要求结合,扎实并创造性开展活动,既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王志刚,王文东.核心价值观的民族传统基础---基于中国少数民族美德传统维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2]李锦鸣.牵手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顺市实验学校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美德教育活动纪实[J].贵州教育,2014(11).

3.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教育 篇三

一、领悟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强的渗透,教师要精心挖掘、利用这些素材,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忠于人民,爱党爱国。在封建社会中,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屈原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 ,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大胸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的建设中,都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为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3、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4、文明礼貌,仁者爱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立志勤学,报效国家。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唐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后汉书?耿龛传》言“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至理名言阐明了“立志”与“勤学”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了勤学对于学识、增智、成才的意义,并对勤奋学习的学风加以倡导与弘扬。立志勤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是育人成才重要条件。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历史学科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的方法。

1、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一首诗词,一段音乐、一段视频、一个启迪性的提问、几句精彩的话语,讲述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都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焰。

2、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 “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要注意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3、进行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周恩来生活俭朴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4.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篇四

曹冲年少聪明善于观察,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故事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字君实,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对于《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5.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 篇五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应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则徐的推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6.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 篇六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7.中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篇七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任务是传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1、由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更是创造了非常灿烂文化的民族, 在世界文明中都有着领先的地位。

所以第一点我们必须去弘扬我们历史, 去认真学习这种美德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而对于传统美德的就有着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等传统美德的传承, 所以第二点就是要认真的去传承这种文明, 把里边精髓去落实到实践中去, 相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对于中国整个历史中都曾经哺育无数的英雄人物和爱国人士, 至今成为人们有口皆碑的话题。所以第三点就是要把把这种社会主义道德观去汲取, 最后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在教书育人中, 培养拥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更应该汲取、创新使之能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美德。在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就是把维护国家的统一的爱国情操、自清不息的精神和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得到弘扬, 最终把思想政治课能成为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学落实到课程中, 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做好铺垫。

3、面对现代青年, 要想成为合格人才更应该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迈入青年人的思想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步步地深入, 对人才的培养更是有着更高的素质要求, 所以要进行人才的转型, 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与传统道德相结合。在此期间, 更要强化中学生的道德观念, 把那些什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去消除在人们的思想中, 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和魅力所在也是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1、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课程安排主要就是从一个认识过

程再到情感过程最终达到意志过程, 使得这三个过程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这种更内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从理论认识到思想家觉悟的形成过程。这也就达到教书育人的要求从中去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内在意思去强化个人情感和意识所在, 实现思想政治课价值。

2、针对高中高考引导下存在的问题及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解决这种问题

由于现在根据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引导下, 很多的教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单纯的理论传授, 完全按照课本的条条框框进行给学生讲课。而针对这些大道理和毫无兴趣的实例, 在学生脑海中只是留下一种假、空、难以理解的情形中, 这样更是造成了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 根本没有把知识学进脑海中去, 往往大家只抱着为了考试而学习。最后就形成高分低能的学生大有人在, 更有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种叛逆心理, 厌烦学习这门课程, 对这门课程没有认同感更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投入到知识中, 根本就违背了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针对上述的问题, 我感觉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去用我国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家、鼓舞大家的意志, 用这种悠久的历史和延续的中华现代文明去感染大家。把里边的精髓的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相结合溶为一体。与此同时又更强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 树立自身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解决教学问题

1、教师要以身作则、博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应该主义自身的师德。正所谓古人曾讲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用这种中国文化传统美德去检验自身的品德和自己的治学态度, 用自身的美德去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心灵去与学生交流。

所谓博学, 就是教师在传教的过程中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发人深省。例如学过的破釜沉舟、荆轲刺秦、管鲍之交等等这样脍炙人口的佳话, 去使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再有那些传为佳话的文言文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等这样提升自身品质的句子。如果要是老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怎么能很好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又怎么能从高中政治教学中树立自己的追求呢?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把传统美德与高中政治教育相融洽

(1) 情感上的交融。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知识的同时要全身心的用自己的感觉融入到一起, 正确合理的激发学生, 使得引起师生之间在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在给学生讲《过零汀洋》一诗, 老师要用自己精神饱满、情感丰富、抑扬顿挫的语气充分的表露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情境中。这样不仅感动了自己更使学生融入了文天祥的生活中。与此同时也充分表达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爱国。

(2) 贴近学生, 事例熏陶

由于中学生的思想开始成熟健全, 也开始关注社会、国家、家庭。所以我们不但要把事例讲的签到好处, 又要把身边的事情进行分析理解, 最终达到处理问题。;例如在越王勾践用卧薪尝胆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最终成功;再有苏武牧羊的典故不也告诉我们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等只有通过事例熏陶把这种难以理解的理论, 用寓言的说教形式运用到实践当中, 以便达到教与学的教学目的。

在我们做人的同时, 往往遇到很多的关系要处理。例如谈到怎么正确的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时候, 我们可以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可以用孔子的“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解决身边的小事。再从大事着眼怎么看待中国的腐败现象, 要正确看待金钱和自身高尚的价值取向, 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这样例子讲述, 不仅政治教学任务完成的完美更能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摘要: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的国家, 正是这五千年文明历史才行成了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远的历史积淀, 更是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是我们的伟大祖国的宝贵财富。而针对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说, 我们更应该把这种传统美德与高中教学相结合, 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在实践去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整合,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11) .

[2]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11) .

[3]李丽华.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06) .

[4]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 2006 (09) .

[5]陈染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05) .

8.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 篇八

一、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求索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三个方面有更为突出的作用,具备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索创新精神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可充分运用场地、器材、地形、地貌、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力求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习一个新内容,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启发联想想象,从而引导学生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观念,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探索,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权威理论体系的束缚。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一结论”;“问题—探索—结论”的方法,增强训练,反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体育教学中,可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确拼搏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仔细观察记录学生的差距,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又可将其改为“不公平”的练习形式。如篮球运动中骨干学生与非骨干学生不相等人数的对抗赛,这种形式,即调动了骨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练习不认真的态度,又减轻了非骨干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奋力拼搏的信念,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

(2)帮助学生提高对竞争的承受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有内容和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竞争中摔打,并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鼓励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进行,针对个别学生怕失面子的思想,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面子。那些因为竞争落后而一蹶不振的人才是真正的丢面子。

(3)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情感体验,其中包括经受一定的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练习过程中的愉快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如在跳高项目中,有的学生跑到杆前不敢越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这样学生就能鼓足勇气,越杆而过。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学生成功之后,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总结原因,是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凭自己的运气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他们再次竞争获得动力。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学习一个动作、练习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戏,如果没有同学的合作就很难取得胜利。例如:在技巧运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与帮助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只要抓住这一环节,从讲明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到学习保护与帮助的具体方法,再到实践中运用保护与帮助,就会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同学的爱,集体的温暖,从中受到教育。

(2)通过集体游戏和竞赛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体育教学中,游戏和竞赛等集体活动的教材比重很大。实践证明,通过游戏和比赛可以让学生明白:集体比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和决定全队胜负的。只有通过全队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手。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树立为集体争光的信念,培养其与人协作、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结合教学训练和比赛实际情况,明确教育目的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逐步形成的,将教育寓于日常教学与训练之中,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被接受,效果较好。教师除课前、课后进行必要的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顽强勇敢、拼搏进取、团结友爱的精神。

2.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每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意识形态水平各不相同,意志品质发展变化也不—样。例如:低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态度认真、积极性高、但容易忘记自己的任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违反纪律。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遇到较难的技术或大负荷的练习时出现“怕”的思想等,这都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分别对待,适时引导,避免出现负面效应。

3.深挖教材,提高教育的真实体验

体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通过课前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育因素,联系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工作。例如在排球的教学中,先介绍我国女排的拼搏进取精神,“五连冠”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美德的育人作用。

4.掌握适宜时机,提高教育效率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适宜时机,如在游戏比赛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学的失误。为提高学生的拼搏竞争意识,如在学生练习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分析总结,让学生知道成功来之不易。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同学的保护与帮助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一起化工安全事故分析下一篇: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