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优质教案)

2024-07-23

离骚(优质教案)(精选13篇)

1.离骚(优质教案) 篇一

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锁定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2.《离骚》之于我…… 篇二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加缪的这段话,思索其实是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留有的或者说曾经有过的独一无二的源泉。于是有了这篇《(离骚>之于我…一》。

《离骚》,我独一无二的源泉,它确曾干涸过,也许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或者三次,但我知道它始终留存在我心灵的深处,滋养着我——连心灰意懒时的那一声长叹“算了罢”,也不过是“已矣哉!”的白话译文。

2009年初夏,女儿以非常的毅力、出色的“答卷”走过“小升初”的艰难历程之后,又多了一份令人心疼却也令人欣慰的自信和成熟。在那个相对来说自由自在的暑假里,女儿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那本“就像文物”的薄薄的小册子——《离骚今译》。那是三十多年前我的钟爱,上面还留有我用钢笔写下的笔记。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她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学时代的我。

第一次手捧《离骚》,女儿很有些兴奋,随即吟诵起了闻一多讲解《离骚》时那段著名的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并对我说,我也要像你当年一样背诵《离骚》。我说,我接触《离骚》比你晚多了,那是在高中时代——

1979年1月17日(《离骚今译》上记录的购书日期),那天放学回家,母亲照例让我去小镇的大街上买米。我带着《购粮证》和白布做的米袋兴冲冲地出门了。我很乐意承担买米这一家务,因为不仅可以顺道去书店转一下,而且看到喜欢的书,只要价钱不是太贵,还可以“先斩后奏”,用买米的钱先买书。有几次,买米的钱因此不够了,只得折回家中取钱,再跑一趟米店,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每次“先斩后奏”,母亲总会责备几句,有时还希望父亲和她“联手”劝诫我一下,但父亲总是不痛不痒地说我两句,最后又对母亲说,“喜欢读书总是好事”——对此母亲心里也是认同的,因为她自己也常说,她这辈子吃亏就在于小时候没条件多读点书。于是“喜欢读书总是好事”便成了我“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家里的拮据,这是我从小便知的。父亲虽是八级锻工,月工资八十多元,在那年头也算是高收入了,但那时一家八口人,仅父亲一个人有工作。每到开学,母亲总是特别焦虑,最多的时候一家五个书包,小学学费三元,中学学费六元,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按照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我们原本是可以申请减免学费的,但母亲从来没让我们申请过,在她看来,“再穷,学费也是一定要自己出的。“为此,她不断去居委会申请工作。终于,她去了街道缝纫机厂——女儿给我看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我说,那“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的地方,和你奶奶当年的工作场所一模一样;去废钢铁厂,日晒雨淋中挑着重重的形状各异的废铁步履艰难地登上高高的铁山;去加固防汛墙的工地,干的活竟是不断地扛水泥大包,直到在工地上被飞来的钢缆击中头部,颅骨骨裂九死一生……

我开始“先斩后奏”的时候,哥哥姐姐都有了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了许多。但孩子大了要结婚,家里的钱还是一分一厘算着花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父亲一如既往地带饭去上班,用省下的饭票给我们买馒头……前些年的一个夏天,我给父母送去一盒包装精美的咸蛋时,才知道曾经每年自制咸蛋的父亲,已经不愿再看见咸蛋了。父亲从来不愿让孩子为他担心、伤心,这事还是母亲悄悄告诉我的:你父亲说,那时上班带饭,一天一个咸蛋,他都吃怕了。

这本《离骚今译》就是我“先斩后奏”买下来的,我对女儿说。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定价一角五分,当时的米价——我还清楚地记得:籼米,每斤一角四分三;粳米,每斤一角七分一。

听着我的叙说,女儿含泪。

“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这则轶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但当时确是闻一多让我结识了屈原,并对《离骚》有了一种奇异的感情。

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离骚今译》的扉页上,有我旧时的笔迹:人民的诗人——屈原闻一多。

闻一多——屈原——《离骚》……1993年的五月天,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为“书缘即宿命”:

很久以来,我一直隐隐感到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安排着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第一张借书卡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在洗脚时递给我的。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当得知班上有两张街道图书馆的借书卡时,我当即赶到学校,当时住校的班主任正在宿舍的走廊上洗脚。夕阳的余辉透过高大的柏树洒在走廊的栏杆上……

街道图书馆是一幢两层小楼,书目卡箱排放在加了雨篷的小院里。借书处是一条很窄的走道,倘若有人在书架前搜寻图书,那你便得紧贴着墙壁而行。但这里的藏书很丰富。有些还是民国时的版本。记得有一本臧克家的《烙印》,薄薄的,黄黄的(他后来的作品便谈不上喜欢了)。但当时借得最多的还是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因为我曾在一本民国版图书的版权页上看到过一份“中国现代十大作家”名录,一张白纸的我于是便按图索骥。

有一天我开始借阅《闻一多全集》。为什么选闻一多已记不得了,印象中当时很喜欢闻一多先生辑录的一批中国现代诗歌,以及闻一多先生关于屈原的两篇文章,其中有一篇题为《人民的诗人》,由此我对屈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不久我在书店买到了附有郭沫若译文的《离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买文学书。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地开始背诵《离骚》,搜集各类楚辞集注本。

中学毕业前有报社来学校招聘记者、编辑,面试时我背诵了“帝高阳之苗裔兮……”不久,我这“铁匠之苗裔”便交上了华盖运。

凭着《离骚》,我在高考之前便被一家大报录用了。那个年代,虽然“好儿女志在四方”,但户籍还是人们真正看重的,况且那时新闻工作还是一份非常受人敬重的职业。虽然也有好心的老教师心有余悸地一再提醒我“新闻与政治挨得太近”,对我的选择持反对意见,但父母很高兴我留在了他们身边。从此我开始了与书打交道的职业生涯——

“运交华盖欲何求?”从此夜夜灯下,书入对语。

我常常不禁自问:如果当时班主任不是在洗脚(在黄昏的走廊上洗脚,在我至今还是一个谜),而是外出散步去了,家访去了;如果那图书馆也和现在的许多图书馆一样要借的书偏偏没有;如果那本《离骚》不是单行本、狭长本,可放入口袋随时拿出来诵读;如果那位来校招聘的也是淹了秭归而无动于衷的人……如果是那样,如今的我又会怎样?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所谓有选择的读书常常并不是我们的选择,某本书的出现常常并不是偶然的、全无意志的。在第一次

后来夭折了的商品大潮来临之初,我曾很偶然地又见《离骚》,并在“兮”的回肠荡气中写下了《又见《离骚)》;如今,我“三而竭”地想到了《离骚》……楚天之下,谁人重唱楚声?又有何人应和?我精神上的“帝高阳之苗裔兮……”

昨夜我听到发了疯的尼采抱着那匹被车夫鞭打的马失声痛哭(窗外雨声浙沥);前夜我看见一个老翁正逐一点亮伦敦法学会殿堂内的那一百零二盏煤气灯(我家附近那座饰有煤气灯的旧桥在现代化的大桥通车之后消失了);前夜的前夜我闻到了三岛由纪夫焚烧金阁寺所散发的焦烟味(今天下班回家由于交通拥挤我又徒步走过了一段很脂粉气的美的霓虹灯街道)……

我不知道今夜我将(被)感觉什么,我只知道我将沿着书缘即宿命的漫漫长路,怀着自嘲的自信找寻偶然之书的某种命运般的启示,那个悲剧的波德莱尔眼中的月亮——明亮的毒。

17年过去了,重读这篇旧文,感觉我还是在“沿着书缘即宿命的漫漫长路,怀着自嘲的自信找寻偶然之书的某种命运般的启示,那个悲剧的波德莱尔眼中的月亮——明亮的毒”,只是经历得多了,那“毒”便也愈发明亮,甚至有了某种“通透”感。

但当女儿开始诵读《离骚》的时候,我还是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情绪,不知是喜是忧。我只能这样告诫女儿: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因此在选择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应对将来可能付出的代价的心理准备。

女儿说“我知道!”

我知道,书缘即宿命。常常,选择也是被选择,或者说是别无选择。

我第一次感叹“已矣哉”,是在1988年岁末。“在‘兮’的回肠荡气中”,我以笔名“虞星”写下了《又见(离骚)》。也是在那个“寒气袭人的冬夜”,钟叔河先生撰文:

读《又见(离骚>》

书评为散文(杂文)文体之一。曾涤生易姚姬传所分文体十三类为十一类,其三即为序跋,定义是“他人之著作序述其意者”,“日序,日跋,日引,日题,日读,日传,日注,日笺,日疏,曰说,曰解皆是”,也就是今天广义的书评了。

我的职业是编书,每天收到报刊,习惯总是先看有没有书评类的文章,当然这和自己爱读散文多少也有关系。也许眼高手低确是文人通病罢,我的感觉,简直跟Montaigne总结他的接吻经验差不多,就是——“并不上算,因为须得亲上五十个丑的才能亲到三个美丽的女子”。(见丹麦Dr.Nyrop著《接吻与其历史》)

接吻的经验我无足称述,看书评的经验则可援“总理遗嘱”,已经“积四十年”。今从《文汇读书周报》上,读到了虞星的《又见(离骚)》这篇文章,不禁拍案叫绝。是的,我把它叫做文章,不叫做书评,因为它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是我认为可以在散文杂文评奖中获一等奖的好文章,当然更是一篇好书评,应该属于Montaigne的五十分之三以内的。

文章不长,全抄如下:

又见《离骚》

夜读《文艺鉴赏大成》,又见《离骚》。

学生时代我曾苦滋滋地享受过一阵《离骚》,屈原的人格、力量透过那缤纷的诗行向我袭来,一种真实的“躁动”骚扰了我那年轻而平静的心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现在我又见《离骚》。

《离骚》是难啃的,但嚼起来却是芬芳无比的。

《离骚》是不朽的,但它的读者却是不会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又见《离骚》,我既喜又忧。

一位三年级的文科大学生从未“碰”过《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当知琼瑶的许多诗是译自古典诗词时竟大为惊讶。据熟悉大学生生活的人士透露,这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般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校园里你随手就可“抓上一大把”。

我说这些并无愤怒或谴责之意,说实在的,让大学生去念《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毕竟是不合时宜的。大学生为了今后的出路,不论是出国之路,还是就业之路,就得读一些有用的书,《离骚》离得太远,即使在未来的旅途上也未必会见到一位读过《离骚》的上司或同僚。此其一。

其二,《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现正处于“冻结”阶段,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告诉我们什么?《离骚》《诗经》之中是否也包含了精华和糟粕?还是不“碰”为妙,要知道,大学生代表未来,切不可在吸取精华的同时滚上一身糟粕,以至在跨入社会时丧失自己的惟一的资本——思想解放。

又见《离骚》,我自觉不合时宜,好在《离骚》所产生的“气”场依旧围绕着我,清新的芬芳令人陶醉,也令人凛然,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

“乱曰:‘已矣哉!”’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又见(离骚)》是书评,但又不仅仅是书评。他评《离骚》:“是难啃的,但嚼起来是芬芳无比的”,再不用多作分析,只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屈原的人格力量通过那缤纷的诗行向我袭来,一种真实的‘躁动’骚扰了我那年轻而平静的心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正因为“一发而不可收”,他才写《又见(离骚>》。这当然不仅是为了评屈原的作品,恐怕也不仅是为了评《文艺鉴赏大成》这类书。他像张华作《海赋》,“于海之上下四旁言之”,精气神全在“又见”二字上。又见《离骚》,他既喜又忧。大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值得忧?还是值得喜?大学生“在未来的旅途上也未必会见到一位读过《离骚》的上司或同僚”,是值得喜?还是值得忧?他并没有强迫读者作结论,而且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还没有结论。他只是在思想,而且希望读者也来思想。

《又见离骚>》,这样的书评,难道真的不合时宜吗?我披衣起坐,面对孤灯,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

一九八九年二月

钟先生的这篇文章刊载于198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因此我们报社老总还特批给我五十元奖金,近乎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对我这个初习写作的人来说,的确是个莫大的鼓励;兴奋,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时我更为感触并深受启发的是:“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我并不孤单;文章之写作,重在思想(动词),而思想常常比结论更为重要,或者说更有生命力。“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还没有结论。他只是在思想……”钟先生点穿了我的写作心境,也点明了我思想、写作的路径——至今。

那“寒气袭人的冬夜”之后便是一场倒春寒,紧接着更是一个异常炎炎的夏天

后来,时间也成了金钱……

乱曰:“巳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

再后来,“当这源泉干涸的时候”……我搁笔。

但我终究还是没有“成熟得可以缄默无言或被打入沙龙(那同沉默是一回事儿)”——“打入沙龙”与“沉默”是一回事儿,加缪说得实在精妙。

新世纪的某一天,那股“心灵深处保留着”的“独一无二的源泉”再度喷涌——毅然决然的“告别”式的“转身”之后:我终于又回到了我自己。

于是有了充裕的阅读、写作时间,也不无意外地多了些许生命的曲折……

但我知道,这一生已注定无法躲避那“明亮的毒”—书,在我就是生命的寓言。

生命可以被传奇,但不是传奇;可以被传说,但不是传说。本质上,生命只是寓言。

3.离骚优秀教案 篇三

离骚优秀教案

1知能目标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知识库存

1.关于《诗经》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5.字形辨析

謇:謇謇 陬:孟陬 毗:毗邻 摄:摄像

搴:搴阰 辄:动辄得咎 阰:搴阰 慑:慑服

探究平台

1.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热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和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诗人的这种品质和精神,来源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他在诗中尽管抒发了他追求美好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炽热情感,也夹杂着一种封建士大夫壮志未酬的哀伤和孤独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2.本诗的结构思路如何?

※节选部分共十二节,可分为三段。前二节为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的主人公命名。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优越感、责任感以及内在美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中间四节为第二段。诗人通过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节末用比喻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这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铺垫。

最后六节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最后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结构图示:

身世不凡

美德修养 忧国忧民 忠心劝告

为国操心

1.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物体的用意是什么?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作品中写他对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他的志洁行芳,即使在恶劣的处境中,他仍然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佩戴亲近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加强美德修养,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下面诗句应如何理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句中用美人代楚怀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2)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句中用昌被比喻狂乱不羁,写出了对楚怀王放纵糊涂的惋惜之情。

(3)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句中作者用黄昏比喻君臣亲密合作,表达了作者愿为楚国再尽衷心的强烈感情。

3.兮字在诗中有哪些作用?

※兮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用在句中,表延长音;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足;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节选部分看,均用在句中,表语意未完,待下句补充。在句式角度看,本诗打破了《诗经》的那种以四言诗为主的限制,大大扩充了诗歌的表现能力。

4.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诗句高尚的品德、爱国的情怀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刚正不阿,赤胆忠心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及前王之锺武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5.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

※诗中常以采集花草来比喻自己美好的追求,以美丽的服饰来比喻自己高洁的精神世界,以鸷鸟来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行为高尚、品格圣洁的形象。

※ 本诗的表现手法有何特色?

节选部分以叙述为主,融叙事、抒情、描写、说明、议论于一炉,优美和谐。诗人在揭露楚国黑暗的现实,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时,用香花幽草,奇妆异服来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洁。和楚国君臣的荒唐善妒及时俗的投机取巧相比,更衬托出了诗人对那些丑恶灵魂的鄙视。这些比兴手法,和《诗经》中的比兴完全不同,它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设喻的意象华美,意境深远、优美动人,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相关链接

※了解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与屈原的生平,加深了解。

※在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后人大多赞同司马迁及班固的说法。

点 睛 聚 焦

※从一分为二的观念看问题,但应充分肯定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节选部分极富变化,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精辟的议论交织在一起,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作者以香草、美人自比,实则象征自己卓尔不群的意趣。

※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充分理解比喻的含义。

※本诗以大量运用的语气助词兮和楚国方言,带给本诗浓厚的地方色彩。

※作者在诗中反复达达了自己高洁情操的爱国情怀。

※作者的行、情、志高度一致。

※《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但是又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离骚优秀教案

2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习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习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楚辞?

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

五、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如《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能省去兮字。

六、疏通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小组互助解决难点,教师重点讲解。

第二课时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从开头到“曰灵均”结束。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

第二层,到“来吾道夫先路也”。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第三层,到结尾。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忠心和悲惨遭遇。

二、如何理解“香草美人”?(见课后练习二)

参考:屈原最经典的比喻,就是以香草美人自喻。看我们书上的注释,用美人比拟他自己,香草,比喻他自己的才华。这个香草嘛,那就是化妆品或者首饰了。我们比如说,今天要是有谁把自己比喻成美女,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而且,屈原虽然是名士的老祖宗,但是屈原有一点和后来的名士是很不一样的。后来的名士,常常是不冠不履,邋里邋遢。比如说杜甫,三个月都不梳头,他要是我这种平头也就算了,可是你要知道他不光是不梳头,而且不剪头啊。屈原不一样,他是非常注重仪表和修饰的。他对自己的被放逐,要用一个失恋女子的口吻来描述,那是因为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君臣之间的感情,他对郑袖特别憎恨,那也是对一个情敌的憎恨。

三、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

参考: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勉强要概括屈原的性格,我想也许可以这么说吧,两个方面,一个是忧国,一个是自恋。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的内容。

4.离骚教案 篇四

《离骚》

执教者——唐桂姣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楚辞的相关知识

2、感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洁人格

3、揣摩语言,欣赏《离骚》的语言特色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屈原的爱国热情、高洁人格

2、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悲情导读

1、诗人屈原

2、《离骚》简介

3、“楚辞”简介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点拨:划分句子节奏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

2、学生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气感情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

1、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

2、同学讨论

3、教师点拨疑难

实词:涕、相、屈、死、步、驰、高、长

虚词:之、以、而、其、乎、兮

二、背诵全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问题探究,理解人物

2、品味语言,涵咏欣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诵读全诗

三、问题探究,理解人物

问题:《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点拨:《离骚》是诗人的忧愤之作,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仅有鲜明的外部特征,还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离骚>>一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探究外部特征(立足于原诗)

师: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抒情主人公的外部形象?

生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师:这两句诗描写诗人所穿衣服,那还有哪些句子也是描写诗人的外部形象?

生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师:刚才同学们从诗中找出六句描写诗人外部形象的句子,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诗人的外部形象特征;外部形象包括衣着服饰、神态表情等,服饰与人所生活的历史年代、身份地位、性格情趣有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六句诗加以思考.生3:沉默,不知道怎么回答.师:诗人是战国时楚国人,还是贵族、外交官,他会穿什么样的衣服?

生4:宽大的衣服,高高的帽子,长长的衣带

师: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印象,那么具体的特点又怎样?比如是华丽还是朴素?

生5:华丽,色彩缤纷,芳香四溢

师:说得很好!诗人为何要“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6: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特点,以他它们为衣裳表明,诗人衣着服饰与众不同高洁脱俗,这也恰好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性格.师:很好!有自己的思考.那诗人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在流泪,为了老百姓生活艰难.师:好!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对诗人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一起用最简洁的字词梳理上面的思考.生(全体):宽服,广袖,高冠,长带,缤纷,芳香,高洁,脱俗(衣着服饰);忧郁,苦闷(神情)

2、探究思想性格特征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探究了抒情主人公的外部形象特征,下面来研究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征.同学们觉得在诗中体现了诗人哪些思想和性格特征?

生1:崇尚美德,保持高洁人格

生2:坚持真理,九死未悔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得很好.诗人还有哪些思想在诗中表露出来?比如他希望什么样的君主来管理国家,怎么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先在诗中找出原句,然后作结.生3:怨灵修之浩荡兮,他觉得君主太荒唐没有原则,他对君主是怨恨的.诗人心目中的君主是圣明的,不是顷襄王这样的.生4:诗人对当时的国家管理也是很不满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诗人认为治理国家要有“规矩”,有法度。

师:说得很好!当时诗人把他的主张说出来了,但君王非但不采纳,反遭放逐,而且是万劫不复,此时诗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5:坚持真理,矢志不悔;“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这两句诗可以体现他的决心。

师:下面一起梳理一下上面的思考:

1)

崇尚美德,保持高洁

2)

追求真理,九死未悔

3)

美政

a、哀民生

b、圣君贤相管理国家

4)

主张法治

四、品味语言,涵咏欣赏

问题:《离骚》的语言有何特色?

点拨:《离骚》不仅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典范之作,还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它的艺术成就是后世取之不尽的源泉,尤其是语言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1)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师: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忧愤之情,他采取什么方式抒情?借助什么为自己抒情服务?

生(全体):借助一些花草

师:请同学们举三个以上的例子

生1:“揽茝”比喻美德,“众女”比喻小人,“蛾眉”比喻美德。

生2:“步余马于兰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比喻保持高洁。

生3:“鸷鸟”中的“鸷”比喻有才能的人,“鸟”比喻庸人。“芳泽”中的“芳”比喻高洁的人,“泽”比喻卑劣的小人。

师:这里使用很多比喻,有词和句子两种形式;古诗中往往“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比兴往往连用;前面<<<诗经>二首>>中的<<氓>>也用了比兴手法,两者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全体):<<氓>>中只有两处,而这一首诗用了很多处,且形式丰富灵活.师:运用比兴手法有什么好处?

生(全体):“比”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通俗易懂。“兴”营造氛围,为表情达意服务。

2)

大量使用对偶句

师:这首诗句式有何特点?与<<诗经>>相比有何变化?

生(全体):大多七个字一句,句子长短不一.师:还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很整齐的句子?

生(全体):有!(举例略)

师:《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句,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有变化。这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生?(全体):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富有对称美、音韵美。

3)

普遍使用语气词“兮”

师:除此之外,它还有什么鲜明的特点?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春秋战国时的诗歌?

生(全体):使用了语气词“兮”

师:同学们发现它的使用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生(全体):用于上下句中间,舒缓语气,增强节奏感。

五、拓展练习

展开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与屈原进行心灵的对话,写一篇文章。

5.离骚教案 篇五

1、了解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困境;

2、体味诗语中蕴含的复杂情绪;

3、重构屈原形象;

4、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会诵读。

[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一、二、三。

2、难点:目标二、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鉴赏法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二、了解《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关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现实社会现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第三部分从“索夐茅以筳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三、了解楚辞

1、教材第七页注解一有关内容

2、补充:五、六、七言不等,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内容更丰富,有“兮”字,相当于“啊”。

四、指导诵读

1、逐节轮流朗读,指导正音。

2、同桌互读,纠音。

3、听读,听清节奏。

4、分组试读,读出节奏。

5、教师范读。

6、学生齐读。

五、理清诗脉

默读全诗,找出体现诗脉的句子(或关键词)

明确:内美—修能-抚壮-弃秽(改度)-中情

六、细读鉴赏

诗歌语言最妙之处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没说什么,这没说出来的部分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空间,请细读全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蕴,说说自己最有体会的地方。

明确:主要体味如下词句的意味,先作形象还原充分感受。

关于内美:帝 皇 贞于 降 初度 正则 灵均

关于修能:扈 纫 朝搴 夕揽 木兰 宿莽

关于抚壮:草木 美人

关于弃秽:道夫先路 三后 得路 窘步 踵武 荃不察 中情 謇謇 忍而不能舍 灵修 改路

七、归纳形象

从诗歌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屈原的形象,他是怎样的?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

明确:高贵 高洁 忧国 忧民 孤独 唯美 理想 执着

八、延伸讨论

屈原的忠诚未能挽救故国于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永恒的尊敬。在民间,人们以端午节的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在知识分子人,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

1、据你所知,这些人都是谁?

明确:学生发言讨论。

2、教师举例:鲁迅《自题小像》和海子《亚洲铜》

3、今天,假如要继承和发扬屈原精神,你要做鲁迅还是海子,抑或第三种人?

明确:学生讨论。无论要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屈原最重要的是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候,清醒地做了一回自己。

九、课外作业

1、阅读《阅读屈原》一文。

2、以“阅读屈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6.《离骚》一文两个注释商榷 篇六

其一,“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此句,教材注释如下:“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替,废弃。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纕,佩带。申,重复,再三。揽,采集。茝,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其中,把“蕙纕、揽茝”比喻为“高尚的德行”值得商榷。

按:在屈原的诗中,多以香草、美人等美好的事物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具有美好德行的人。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像“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是神仙,诗中指君王;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做衣裳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芰荷”“芙蓉”比喻诗人自己的美德;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以服饰的缤纷多彩、弥漫的芳香比拟诗人自己品德的高洁。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一句中的“蕙”“茝”,均为香草,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高尚美德,当是应有之义。而“蕙纕”即“用香草作佩带”,“揽茝”即“采集白芷”,就词性而言,均为动词性短语,而“高尚的德行”是明显的名词性短语,根据比喻构成的基本原则,本体与喻体的词性必须一致,可以断定把“蕙纕”“揽茝”喻为“高尚的德行”是错误的。是否可以修改成“蕙纕、揽茝,比喻追求高尚的德行”?

其二,“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一句,教材注释为“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虽,唯。”句子的译文把“虽”字译为“虽然”,而嗣后又把“虽”释为“唯”,这是一处明显的矛盾。

按:

“虽”,《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注释是:①虫名。《说文·虫部》:“虽,似蜥易而大。”②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孟子·梁惠王上》:“吾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史记·高祖本纪》:“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唯”,《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只,只有。《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战国策·赵策三》:“方今唯秦雄天下。”②连词。1)虽然。《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各特意:认识看法各不相同。予:赞许。)2)因为。《左传·僖公五年》:“桓庄之族何罪,不唯偪乎?”③句首语气词。1)表示希望。2)表示确定。3)无实义。

根据以上注释,“虽”,可以做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译为“即使”;表示让步关系一般译为“虽然”。如果同“唯”,它能表示三种关系,一是条件关系,释为“只”“只有”;二是让步关系,释为“虽然”;三是因果关系,释为“因为”。原句中的“虽”究竟表示什么关系?它连接的对象是什么?是“好修姱”和“鞿羁”,还是“好修姱以鞿羁兮”和“謇朝谇而夕替”?笔者认为是后者。因为“好修姱以鞿羁兮”中的“而”是连词,它连接的是“好修姱”和“鞿羁”,一是“崇尚美德”,一是“约束自己”,二者构成因果关系,即“因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而“謇朝谇而夕替”,即“早上进谏晚上便遭贬黜”,应该是上句“好修姱而鞿羁兮”的结果,二者构成因果关系,由此,“虽”释为“因为”妥当一些。整个句子可以译为“我因为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所以早上进谏晚上便遭贬黜”。而这,正是抒写诗人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也更能体会诗人内心的愤懑。

7.《离骚》教案 篇七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刷新知识库存

1.关于《诗经》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5.字形辨析

謇:謇謇 陬:孟陬 毗:毗邻 摄:摄像

搴:搴阰 辄:动辄得咎 阰:搴阰 慑:慑服

●探究互动平台

1.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热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和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诗人的这种品质和精神,来源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他在诗中尽管抒发了他追求美好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炽热情感,也夹杂着一种封建士大夫壮志未酬的哀伤和孤独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2.本诗的结构思路如何?

※节选部分共十二节,可分为三段。前二节为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的主人公命名。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优越感、责任感以及内在美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8.语文精选离骚教案优秀 篇八

知识和能力 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的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反复诵读,背诵诗中的名句;把握节选部分表现的诗人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通过鉴赏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屈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背诵名句;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诗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中独特的比喻艺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

安排3课时。

4

第一课时

一、抒情名言,导入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9.浅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篇九

【关键词】《离骚》;比兴艺术;浪漫主义精神;比德传统;爱国精神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比兴艺术创作手法,在《诗经》中已经得到了确立,但是,这一重要的艺术手法不仅在《离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还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离骚》的比兴都是虚构、想象之辞,是诗人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比兴的发展;《离骚》的比兴,不只是以具体的事物比具体的事物,而且以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内涵极为丰富复杂;而且一系列的比兴,相互联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构成一种诗的艺术境界,有机地表现出全诗的内容,因而给人以整体的美的享受。特别是诗人创造的“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艺术传统。值得特别研讨的,是屈原首创的“两性喻”和“芳草喻”以及《离骚》的比德艺术。下面就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一、两性喻

历史意识是属于理性的、刚性的东西,当诗人带着他的历史意识返回现实世界的时候,必须使之与情感的、柔性的东西相搭配,相融合,以期创造一种刚柔和济、情理互通的美学机制。于是出现了《离骚》中的“两性喻”: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斋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对国王以夫君相称,又称朝中群小为众女,把君臣关系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有人称为“两性喻”。两性喻将政治斗争生活化,将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代以夫妻间的离合悲欢,男女间的感情纠葛。有效地消解了读者心中的陌生感,并且化抽象为具体,平添了许多人情味。这样的比喻是有其事理根据的。在那个时代,君臣之间君为尊,夫妻之间夫作主,两者是平行而相似的。诗人既以妇人自比,那向国王进谗言的朝中群小,自然就和心怀妒嫉,离间人家夫妻关系的坏女人有些相像了。诗人不时借用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屈原的悲剧是政治悲剧,但他对君国的忠诚哀怨眷恋之情,用爱情来比喻,用爱情心理来刻画,就更为曲折尽致,深微动人。

屈原首创的这种两性喻,在后代诗歌作品中,时有看见,而且不限于比喻君臣关系。

二、芳草喻

“芳草喻”是以自然界芬草香花之类来象征人的品格,意蕴更为丰富,具有特殊的审美效果: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会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借众多花卉草木的象征烘托,来表现诗人的美好服饰、美好心情、美好品行、美好形象,同时,这些事物又各自成为独立意象,散布在诗篇中,给人以斑斓绚丽的视觉和馥郁芬芒的嗅觉,呈现为一种华美繁富的艺术风貌。这种比喻的妙用还在于:诗人以第一人称自颂美德,于抒写激情、张扬个性自属必要,但说得太直太露,但不免有失谦逊,给读者的接受带来心理上的负面效应,而以芳草替代之,美饰之,便显得委婉、含蓄。

文中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象征意义。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以香花美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情志节操的象征,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比德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诗歌意象的道德象征性,二是诗歌意象的伦理类型化,这是儒家德化自然观长期渗透和影响的一种必然结果。儒家哲学奠基人孔子就善于运用一些异质同构的自然物象比拟道德人格和境界。

楚辭特别是屈骚,在人与自然的艺术审美中,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比德传统,以广泛多样的自然物象譬喻各类人物、各种品格,自然物象因其相应于不同人品人格而分美丑。屈原《离骚》中善鸟香草、灵修美人,“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正像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所解,“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种比譬象征性描写,开创了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形象思维和鉴赏视界,后来历代诗人同样在儒家德化自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诗歌创作中或引类譬喻,或托物寄兴,或因物喻志,或借物讽喻,或感物兴怀等,创作出许多具有道德比喻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艺术空间和审美心理。

四、《离骚》中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相呼相应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凤、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

《离骚》是一篇光耀千古浪漫主义杰作,它运用了系统的比兴,表现了诗人对其爱国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抒发了自己虽遭谗陷,仍矢志不渝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屈原诗的浪漫主义诗风,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先河。

参考文献:

[1]朱熹《楚辞集注》;

10.离骚(优质教案) 篇十

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3.情感目标 走向高考

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教学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2.整体感知 ⑴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11.离骚(优质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2.文言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朕(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王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11.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等比喻群贤,用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 ①不搀杂别的成分 ②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 关于军事的。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5.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三、讨论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12.离骚(优质教案) 篇十二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征和三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故称纪传体。

《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文字的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成就极高,鲁迅先生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中的名篇有《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名句有“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

【关于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出生在一个史官世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为了完成写作古今通史的大志,司马迁忍辱负重,出狱后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战国末期,秦军在长平大战中大败赵军。秦军主将白起乘胜追击,领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紧急前往楚国求援。平原君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谁知挑来挑去,只挑出了19个人,还缺一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会显现出来。而您到我门下已经三年,却无人对你有所称道,我没听到任何关于您的赞语,这说明您并没有什么才能。所以您不能随我赴楚!”毛遂说:“这只不过是我今天才请求您将我放进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露出来,而不仅是露出尖梢。”平原君于是答应让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谈出结果。这时,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久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去!我跟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级台阶,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就没有再呵斥他。毛遂见状,就把出兵援赵有利于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没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待毛遂为上宾。他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了。”

【国学任务】

一、下面几个成语都出自《战国策》,请你根据释义将它们补充完整吧。

1.战( )( )胜,攻( )( )克:形容军队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2.( )( )( )( ),( )( )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3.( )为( )( )( )( ):指甘愿为赏识、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二、下面几个成语都出自《史记》,请你根据释义将它们补充完整吧。

1.仓廪实而( )( )( ),衣食足而( )( )( ):(百姓)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2.( )( )( )(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成绩。

3.项庄舞剑,( )( )( )( ):比喻说话和行动虽然表面上目的简单,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你的任务完成了吗?把答案寄给我们,全部答对就能获得精美奖品。本期任务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30日(以邮戳日期为准)。信封上记得贴上左下角的任务标志哦。

13.人教新课标必修2指导教案:离骚 篇十三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离 骚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离骚》是我国古代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它的内容和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修姱(kuā)羁(jī jī)謇謇(jiǎn)...侘傺(chà chì)溘死(kâ)蕙(xiāng)...揽茝(chǎi)谣诼(zhuï)方圜(yuán)...攘诟(gîu)鸷鸟(zhì)延伫(zhù)...芰荷(jì)岌岌(jíjí)杂糅(rïu)....兰皋(gāo)可惩(chãng)好修姱(hào)...相(xiàng)谇(suì)偭(miǎn)忳(tún)....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太息:叹息。

好:爱慕。

羁:马缰绳和马笼头。喻指束缚。

修姱:修洁而美好。

揽茝:采集芳芷。比喻高尚的德行。

谇:谏诤。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余虽好修姱以羁(羁,马缰绳和马笼头。此处名词用作动词,约束、束缚。)

屈心而抑志兮(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抑。)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为动用法,为„„而伏;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

长余佩之陆离(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长。)

四、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冠之岌岌”即“岌岌之冠”,“佩之陆离”即“陆离之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羁”“替”,此处均为被动词:被约束,遭贬黜。)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被动句,“体解”的主语是“吾”,承后省略,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

五、文学常识

1.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在流放期间,他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不朽的诗章。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2.“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六、名篇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文:我长声叹息止不住泪流满面,哀怜着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剖析: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和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译文: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剖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节选内容每两句一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诗人自述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2.作者回顾自己从政遭遇的艰难,写了自己与小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表明了自己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并抒发了自己对楚怀王的怨愤。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血泪凝结成的生命挽歌

——浅析《离骚》中屈原的悲剧形象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强大、富裕的道路。

大家知道,儒家高扬道德大旗,主张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屈原,不仅把“修能”(修饰才能)作为圣人的目标,而且具有浓厚的以圣人自诩的倾向。他在诗中借香草喻内在的美德,用美人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所有的这些都刻画出高洁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试图以道德理想促成“美政”理想的实现,通过高扬道德理性来整治政治秩序。然而,事实上,他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中的圣王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于是,对楚王的怨愤和对“党人”的鄙弃萦绕于怀,诗人最终遭谗见废,导致“美政”理想的幻灭,“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令人深思。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昏庸的君王面前,在奸邪的“党人”面前,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又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忍而不能舍也”),只能选择以死明志,去殉他

上一篇:中部崛起·招商引资联盟合作协议合同下一篇:中小广告公司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