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怎样说课(9篇)
1.我们应怎样说课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2、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因素。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因素、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2、通过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关系,让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探究影响声音的高低的因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索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古筝)、《二泉映月》(二胡),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让学生思考这些声音有什么差别,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引出声音的三特征,突出声音的高低这一特征,从而引入主题。
音调
1、让学生听一位同学拉二胡:从1、2、、、、、7、「芯跤惺裁床煌,(从听中建立音调),同学会说:我感觉到音越来越大。再让学生听向水瓶中倒开水的声音:是急促而不是大。为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切身感受声音的高低,让学生一起小声唱1、2、、、、7、。特别后来学生难唱出,提问:什么原因――“音太高”,(板书):在物理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分组活动:
①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分别拨动其振动,通过对比听出:几次实验声音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②把口风琴,去掉外壳,吹不同的高低声音,观察其弹片的长短,与听到的音调高低关系。
3、在上两实验中引入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4、学生讨论总结:
声音的高低与发声源振动快慢有关,振动得超快,音调超高,反之成立。
随堂练习:
①牛叫与蚊子的叫声比较;
②这音高我唱不上来;
③风铃声清脆。
二、怎样调节弦的乐器的音调
让学生举例弦乐器:二胡、吉它、古筝等,学生观察和体验二胡是怎样来改变音调。
教师:二胡是怎样改变二胡的音调:有几种方法?
学生:用手指调节不同弦的长度
学生:二胡有两根粗细不同的弦
学生:在演奏前:通过旋转琴轴来改变音调(学过二胡的学生)
教师:很好,既然弦乐器音调与弦的粗细、长度、松紧有关,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讨论与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我们第一章学过的控制变量法在这里又一次应用了。
教师根据实际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二胡做实验,教师下组指导并帮因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还较陌生,提示学生先变量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素不变。
分组结论:教师归纳出弦的音调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关系。
让学生看图2-22,2-23相关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设计几问题:
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
2、一般地震来临,动物它们为什么会有异常反映,而人为什么没有
3、养蜂人为何听到蜜蜂今天的大概采蜜情况
结合:初中阶段为什么会变声,儿童与成人、成年人中的男女音调为什么不同,怎样保护自己声带
三、总结:
1、音调表示声音什么
2、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
3、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四、作业:
课外探究管乐器、打击乐器的音调;
与什么有关:具体 1、吹装水不同的啤酒瓶
2、打击几个装水不同的玻璃杯
2.我们应怎样说课 篇二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时间10分钟左右
一、说课的内容
1. 说教材——教材分析(1-2分钟)
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
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 说学生——学情分析(30秒左后)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
(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 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
3. 说教法与手段(1-2分钟)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还有说明是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
4. 说教学过程(6分钟左右)
说教学程序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
(2)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 2 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注意: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定要有,边说边写。板书类型可以是纲目式、表解式、图解式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可分主板书和副板书。
5. 说教学效果的预测(30秒左右)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二、说课的要求及注意的问题
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2、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3、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
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3.教师怎样做好“说课” 篇三
“说课”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精心搜集和选用材料是使说课深刻生动的根基
课题确定后,你的说课能否深刻、生动,从而吸引人、说服人,那么材料的搜集和选用是最关键的一步。否则,说课的内容不充实,只能显示出一种浅薄,而缺乏一种厚重感。应依据哪些标准?选取哪些材料呢?
1. 教学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教参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2. 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3. 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这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情况。
4. 为了突破或分散本节难点,而需要的有关铺垫材料。
二、削枝强干,锤炼说课内容是使说课深刻充实的保证
说课的显著特点在于说理,即内容与说理的有机融合要体现在整个说课过程中。这样,靠内容的充实和环环相扣,使说课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要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所以要对说课的内容进行锤炼,削枝强干。怎样锤炼说课的内容呢?
1. 要具有清晰的结构。能抓住听者心弦的说课,必须有一个经得起推敲的逻辑结构,要在注意把握教材自身内容联系的条件下,组织好说课的结构。
2. 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如果说教材是说课的“血肉”,结构就是说课的“骨架”,那么,教学目标是整个说课的“灵魂”。也就是说,目标确定后,说课的整个安排,一切一切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虚晃一枪,不能和教学内容脱节,还要具体、明确而全面。
3. 要分析准确重点难点。要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尤其要注意分析难点的位置、程度、成因和突破难点或分散难点的关键与措施,以及在难点的教与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4. 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效,即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即所选择的教法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另外,教学手段的采取要从正确发挥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
5. 要设计有目标控制的,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为了确保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从新课引入——归纳小结,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随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也就是说,使教学目标的控制必须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搭花架,一锤一音,一步一印。着眼于各个环节去实实在在地完成任务。要依据教学目标对全部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剪辑,逐一“审查”,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注意强化目标控制,又要注意具有启发性,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启发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三、组成系统,形成说稿是形成课者思维模式的关键
将经过锤炼的说课内容按照它们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整理过程中使内容与说理有机融合,体现在整个说课中。这个过程,对于准备说课的老师来讲,是对其大脑组合能力的锤炼过程。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对某些现象作出本质的揭示,从而使说课显现出雄辩的本质力量和巨大的说服力;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想的精确缜密、看问题的周详全面,精当恰切;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路之敏捷,可以随时捕捉一些现象迅速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使之骤然生辉,发生效应;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情感的丰富,对学生对事物所含的情愫体察入微,移入字里行间辅助理念,以情感人;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逻辑的力量,把一节课的教学,如茧抽丝,层层剥落,展现内涵。总之,它需要说课者能加工处理成说课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相互关联容纳于说课范畴和轨道之中的思考能力和方式、方法。这种能力和方法是在说课讲稿写作实践中形成和练就的,所以组成系统,形成说稿对于形成说课的思维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也从而可使说课更加深刻、更加熟练。
四、恰当的使用视觉材料是使说课生动精彩的阶梯
并不是说课者在形成了说课的思维模式之后,他的说课就一定会精彩了。当然,说课者的语言(音量、音调、音速)及非语言(表情、目光、姿势),都会影响说课的效果。应当强调,光靠说者单调的说,听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难免不“走神”,要抓住听者的注意力,调动听者的兴趣,刺激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被说明接受,可灵活采用视觉材料恰当的组合在说课的主体中,将会使说课呈现生动、精彩的局面。统计表明,听者如果仅使用其听觉的话,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仅能保持70%,3天后仅能保持10%;听者如果仅使用其视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处理3小时后只能保持72%,3天后,却还能保持20%;但听者如果结合使用视觉和听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仍然能保持65%。可见视觉材料在说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说课前还要设计出使用视觉材料的时间、手段。如将板书、投影仪、演示、实验、特制的复合投影片,不同颜色的图片、图表、直观教具,实物或实物图的展示,多媒体等等,恰当的组合在说课中,可促进听者思考,诱发听者的参与意识,使之跟着说者的思路去理解说课的内容,从而会取得最佳的说课效果。总之,只有有了这样准备充分的说课,才能使您的说课既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实、深刻、熟练、生动,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怎样进行说课设计 篇四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后,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将要上的或已上过的一节课,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二、说课的基本要素。说课是一项综合性的教研活动。说课者、听说课者和说课的内容是构成说课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三、说课的形式
综合式——全面地说一节课的教学设想。
说课教师通过语言表述自己对具体课题的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意图,呈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展现自己在备课中隐性思维的过程。我们的说课着重体现如下方面:(突出教学理念、体现教学能力、诠释教学思想、展现教学境界、展示演讲才华)
四、要区分说课不是备课
备课是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或教的问题,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五、注意区分说课与上课
上课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目的是向学生传 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
说课是属于教研性质,侧重于理论阐述。回答怎样上好 这堂课的问题。
六、教案与说课稿的区别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学内容、过程、步 骤、方法的具体安排,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说课稿是说课的依据,是阐述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意图、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的总结报告
七、说课的重点。分析教学内容
——说“准确”这堂课“教什么” 谈谈教学设想
——说“明白”这堂课“怎么教” 说说道理依据
——说“清楚”这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
八、说课的内容。
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明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其理论,实践依据。
1、说课标
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
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2、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3、说教法
教法就是教学方法。即说清楚怎么教的问题。
4、说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就是学法指导)结合教学内容说出通过什么方式,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主动预习、独立作业、及时复习、圈点勾划的课堂笔记法、手脑并用,读思结合等)。
说出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主要有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
说出因材施教的措施(如优生的培养、学困生转化)。
5、说媒体
说媒体,就是整合教学资源媒介,尤其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特别要说清楚。准备怎么使用,用到何处它将起什么作用等都得说清楚。
6、说教学流程
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过渡自然、环环紧扣、结构严谨。说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教学环节、主要做法、重点提问、时间分配、练习设计、课堂小结和板书设计等。
7、说反思
这个内容一般是在反思性说课里出现,一般预设性说课里没有也不必要安排这个环节。(本次不涉及这个内容)
九、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说课演示稿的制作,要文字简洁、色彩适度、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链接科学规范。
十、说课的时间分配。一般程序:
1.教材分析(3-4分钟)2.教学策略(2-3分钟)3.教学程序(6-7分钟)4.教学评价(1分钟)5.必要说明(1分钟)
十一、说课的要点
抓重点,抓关键,说特色;
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 叙述有序、有理;
体现个性特点、教学风格;
有风度、有激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景如何创设 问题如何设计 活动如何安排 重点如何突破
十二、说课稿的内容。说课开场白:
说出说课的课题,介绍说课者基本情况,上课班级、时间等。
说课题要说出出版社名称、教材几年制第几册第几章第几节的主要子课题。说课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大块
5.大班说课稿:动物怎样过冬 篇五
一、说教材(一)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要求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动物怎样过冬》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近的。让幼儿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和他们过冬的不同方式。我准备采用以操作法和电教法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二)目标定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为依据,确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分为了三大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2.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3.技能目标:让幼儿能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动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和观察,并结合自己以有的经验,得出结论。(三)重难点: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了解过冬的不同方式。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难点就是让幼儿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幼儿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四)活动准备: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小动物图片若干、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让每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探索的乐趣。为幼儿播放录像《动物过冬》,让幼儿通过观察,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采用集体、小组、个人的形式开展,让幼儿积极投身到活动中。以电教法、直观法为主辅以游戏法和操作法,让幼儿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根据《新纲要》的指导,培养幼儿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物过冬》录像,先观察、再动手操作,不仅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从讨论中体会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四、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以儿歌《小动物过冬》导入活动,提升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为以下问题作铺垫:“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冬天的时候我们是怎样过冬的?”“那么小动物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呢?”通过层层的提问,根据幼儿具有的生活经验导入。(二)展开部分: 1.放幻灯片《动物过冬》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经验分组进行讨论和讲述“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操作,巩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给幼儿分发操作卡片和动物卡片,先让幼儿进行自由讨论,讲述图片的内容,然后用一个小游戏。当老师说:“冬眠的动物”后,让幼儿在卡片中找出并举起,比一比谁举的又快又准。最后,请幼儿将动物分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究问题。并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让幼儿分类操作,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过冬的动物方法不同。提出启发性和假设性的问题:“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动方法?”“假如这些动物不想办法过冬,那将会怎样?”
(三)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结尾,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本次活动的知识进行小结。让幼儿了解小动物过动的不同方式和动物生活的习性。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四)延伸部分
6.我们吃什么 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PPT(教材体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单元的第1课《我们吃什么》,这一课中学生对自己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保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合理营养及消化器官的组成与保健方面的知识埋下了很好的伏笔。PPT(教学内容)
学习吃的学问首先从人为什么吃食物和吃什么开始,只有知道了人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不同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学生才可能关心自己的饮食状况。从研究吃什么开始,还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学习营养知识和建立相关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把食物与营养成分联系起来思考,本课以给食物分类为主线贯穿全课。本课由以下四大块内容组成:
第一块是引导学生回忆大家平时常吃的食物和最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现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食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吃过的食物有选择地带一些到课堂上来,使活动更直观、生动。
第二块是指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食物的种类很丰富,给食物分类的标准也很多,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类。分类的食物可以是学生自己带的,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食物图片。
第三块是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帮助学生认识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和作用,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这块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呈现出来,这样会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一些。同时还要让学生从自己所带的食物中发现它们各含有哪些营养,学习按照营养的成分给自己所吃过的食物分类。这一次分类是对食物所含有营养的分析和巩固。
第四块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这样的次序编排与教材内容安排上有一些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已经了解营养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统计活动,再分析班级里学生的饮食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PPT(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自己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保持。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们设计了活泼、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为后面学习“怎样搭配食物”作好准备,为建构自己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PPT(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过程与方法
●按照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PPT(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难点:按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二、说教法PPT(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指导教学法。科学课以动手为主,《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科学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而不是做给他们看”,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能够体会知识的产生,能够体味科学的奥妙,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实验探究为主,教师辅助以相应的讲解和示范。新《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韦钰在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学生课堂上的探究离不开教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其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作预测,通过具体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得出结论。PPT(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统计最爱吃的食物、课前搜集食品的营养标签、自认为含油脂的小食品。教师准备:
1、分组材料——①配套的食物分类卡片; ②土豆,萝卜,馒头,滴管,碘酒。示范材料——①碘酒,米饭; ②肉片,不透光的纸;
③一份蛋白,酒精灯,打火机,夹子。
2、课件,统计表,实验记录表
本节课要做两组分组实验,第一组,食物的分类实验,需要的器材有,①配套的食物分类卡片。学生需要把准备的相关食物卡片按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地分类,并在组里交流是按什么标准分类,共分几类,分别是什么;然后再学生了解了各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后,再次用食物卡片分类。
第二组实验是检验食物中的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所需要准备的器材有②土豆,萝卜,馒头,滴管,碘酒。,学生通过把碘酒滴在准备的食物上,观察碘酒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对于本课所选择的各种材料,我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合作探究能够获得充分的科学体验,尽可能地最大效率地获得来自实验过程中的信息,在对其加工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建构起自己认识发展水平之上的科学概念。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学情,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PPT(课件:配乐美食欣赏)通过轻松、诱人的美食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人为什么要吃食物”的看法,假如我们不吃东西会怎样?从而得出“人一定要吃食物”的结论,那么我们究竟该吃些什么呢?自然、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引起学生对营养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的饮食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统计全班同学爱吃的三种食物做好了准备。
(二)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1、为了方便大家研究,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些食物的图片。PPT
2、要求学生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打算怎样分类,想好后,再拿出材料按照小组商量好的标准给这些食物进行分类,要求每一横排表示一类。然后再让学生汇报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分类)。
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给食物分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和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能讲出理由的分类,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富有儿童情趣,使全体同学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动之中。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教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教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三)认识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首先通过谈话“刚才每小组都会按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了类,想不想继续研究这些食物呢?”PPT引导学生一起来听听营养宝宝们的介绍吧。(课件: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表)其次听了营养宝宝的介绍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复述:“你知道食物中含有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哪些?”并形成板书: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接着再通过追问“这些营养宝宝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原先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同时了解按营养成分为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明确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形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关心和注意自己的饮食,为正确搭配食物、设计自己科学合理的饮食做好铺垫、打了基础,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实践。
2、解读食物的营养标签
老师通过提问“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那么多,怎么知道食物中有这些营养成分呢?”引导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一些食品的营养标签,在同桌互说的基础上解读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从而发现有了营养标签真方便,我们在选择食品时就可以通过它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
(四)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1)通过设疑,(出示一碗米饭)“面对没有贴标签的食物,你们又怎样知道它的主要营养成分呢?怎么检测呢?” PPT(视频演示实验)
通过先让学生看碘酒是什么颜色,然后观察将其滴在白色的米饭上后颜色发生的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在思考为什么的时候,由老师说明“碘酒是淀粉的探测剂”,只要碘酒遇到含有淀粉的食物时都会变成蓝色。从而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淀粉的检测方法,为后面的自主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这里的演示也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操作作了一次很好的示范作用,一些操作要点(如一手拿着碘酒瓶一手轻捏胶头滴管,在瓶子外面排出空气;放进瓶子,吸取一点碘酒(棕褐色);再在要检验的食物上轻轻滴一两滴。)简明扼要地通过学生的观察传送到学生的脑中,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实验中动作更加规范,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效果是明显的。
(2)分组实验: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PPT(出示实验器材)你觉得哪种食物中有淀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操作之前让学生做一个预测,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概念发展水平,又可以起到聚拢学生思维的效果,提高动手的效率。接下来就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证明自己的预测,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操作,实验之前我还列出了几条实验注意点。PPT
2、检验食物中的脂肪。
⑴分组讨论:我们已经学会可以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你有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吗?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PPT ⑵汇报方法,找出最简单的方法。将一块肉片在不透明的纸上用劲擦过(教师操作),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白纸,说说你们看到什么现象?(纸成半透明状,有油迹)就说明纸上有油脂了。
⑶你能用这个方法检测你带来的食物中有没有脂肪吗? 学生独立实验,填写记录。⑷汇报交流。
3、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比如检测食物的蛋白质(演示)。PPT
4、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⑴当然也有的营养成分是我们用这些简单的方法不能检测的,我们可以借鉴营养学家用精密的仪器检测出来的结果。(课件出示:营养成分表),⑵让学生仔细观察后交流:a、这些食物中含有碳水化合物最多的是?蛋白质呢?b、冬天得多吃哪种食物?为什么? C、这些食物中哪种营养最全面?d、是不是包含了所有的营养呢?
⑶老师现在想知道茄子的营养成分,这张表格中也没有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或告知可以上网搜索或查阅资料。
(五)按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重新给食物分类
1、今天我们认识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几大类?
2、请组长拿出纸板,请大家按食物的营养成分对这些食物的分类作一下调整?
3、汇报:你分成了哪几类?分别有哪些?
(六)拓展延伸,认识食物多样化的意义
1、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些食物,课前我们组内做了一个统计,现在我们对全班做个统计,并作了整理。
2、分析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下节课老师会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怎样合理搭配食物。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食物的认识,对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了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可获得哪些营养成分,哪些是给我们提供活动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们保持健康的食物等等。从而也从根本上认识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明确不偏食方可保证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性,从而也为下一课学习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本课后,我形成的板书是(板书呈现了本课的核心概念和教学重点)PPT 总述:本课设计思想
(一)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坚持适时、适度地创造评价的机会,加强自评与互评,重视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意识,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
(二)加强体验式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亲手试验,让学生来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加深对食物的了解。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三)给学生一双“科学”的眼睛,培养科学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科学教学理念告诉人们,科学不再是简单的自然常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是有用的,有趣的!让学生学习“身边”熟悉的科学,理解就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自主地意识到科学的真实性,从而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
在这节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科学世界”,让学生体会身边的科学现象、科学知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关注身边时时刻刻发生的“科学”点滴。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为学生能够主动想到利用自己“科学的眼睛“观察世界,利用所学的知识改造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7.《怎样让纸飞起来》说课稿 篇七
目标:
1、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2、能根据简单的图示折叠纸飞机。
3、观察纸飞机的飞行状况,能在比较中尝试改进纸飞机。
准备:长方形纸若干,两种飞机折法的图示。
过程:
一、让纸飞起来
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说:“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你有什么办法让它飞起来?”
2、幼儿说说让纸飞起来的办法。
3、根据幼儿的提议,教师提问:“你们谁会折飞机?请举手。”(让会折的小朋友先折)
4、视幼儿情况再提问:“那不会折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互想办法)
5、今天,老师也会你们准备了两种折飞机的办法。(出示两种图示)
二、折纸飞机
1、教师讲解图示:“小朋友,你们看到了每张图示上的数字了吗?有谁知道这些数字是表示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教师按图示的顺序帮助幼儿理解图示方法。
2、幼儿每人取一张长方形纸,折叠纸飞机。(提示幼儿可以在老师准备的.图示中任选一种)
3、给自己的纸飞机取个名字。
三、试飞纸飞机
1、带幼儿到户外场地。
2、幼儿自由试飞纸飞机。(引导幼儿观察自己飞机的飞行状况和别的小朋友的飞机有什么不同)
3、飞行比赛。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按教师指示站到起飞线的后面,比比谁的飞机飞得远。
4、将自己的飞机进行调整,然后再次比赛,比较一下改进后的飞机有什么变化。
四、交流
1、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飞机飞得远?而有的小朋友的飞机飞不远?(需将机头折得尖,机翼展得平整)
8.《珍爱我们的生命》说课稿 篇八
董江云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中的第三节《珍爱我们的生命》。现分别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生状况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反思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生命至上”的宗旨,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平台,以自主探究为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珍爱我们的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它是第三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材分三部分内容: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延续生命的价值。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关爱生命、以及如何延伸生命价值的升华部分。
本框也是认识新自我这一单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准要求,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知识与技能:
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2.正确理解 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3.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4.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能力目标:
1.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
2.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3.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的问题的思考往往存在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的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经历着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出现社会价值认同和自我价值认同方面的模糊认识,特别容易迷失在物质至上的潮流中。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加工与认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与成长。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讲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因此,延伸生命的价值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生状况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且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需要,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知识与阅历较肤浅,自我的体验表现出动荡性和不稳定性,对自我的认识也往往容易形成偏激或错误的认识。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尊心态使学生成为这一环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优越的感受使他们容易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所有人都应该为他着想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与我们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观念相冲突。本节内容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本节课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1.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运用情境教学法,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堂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比较、思考,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2.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程序
我国著名学者冷冉把情知教学概括为: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激励情感,焕发兴趣;启发讲练,多向思维;发展智能,整体育人。根据情知教学的以上内容和初一学生的情感思维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程序来组织教学:
1.故事导入,焕发兴趣,营造氛围。
2、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4、启发讲练,多向思维。
5、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一)故事导入,焕发兴趣。
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动画音乐——韩红演唱的《天亮了》,然后创设如下几个问题:这首歌是根据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来创造的,你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吗?听到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你有何体会?如果让你对这个获得重生的小生命说句贴心话,你最想跟他说的是什么?在充满深情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纷纷发言,很自然地揭示本课的课题,学生初步体会生命的可贵,为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奠定心理和情感的基础。
然后教师总结: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所以要珍爱生命。我国的法律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不受侵害。对于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通过总结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
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 生命的涵义,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 价值。
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展示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什么,知道要掌握哪些内容,在自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三)展示学习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学习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知道该部分的内容是重点部分,在自学的过程中能更加注意,有利于教师突破重难点。)
(四)展示学习提纲
1、我们应当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要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怎样做?
3、我们应当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
4、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
5、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展示学习提纲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自学过程中清楚学习的知识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在讲课过程中能突破,达到解疑的目的。)
我注意到:初中学生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仍然需要具体的形象支持。为了帮助学生根据一般原理来推断新的认知,要有意识地进行类比,且进行归纳。我设计了三个思考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识别能力。
(六)教师精讲
1、学生思考一: “无脚飞将军” 马列西耶夫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马列西耶夫曾经在一个歼击航空兵团里服役,击落敌机4架。在1942年4月的一次空战中,其座机被击落,他本人身负重伤。后来他蹒跚、爬行了18个昼夜才突出敌后的包围圈,找到自己的部队。返回部队前夕,是普拉弗尼村的村民把他从必死无疑中解救了出来。但他负伤并被冻僵的双脚却发了炎,结果不得不做截肢手术——从小腿部位截掉其双脚。但他伤病痊愈后,却顽强地学会了使用假肢驾驶飞机。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又重新归队,重新升空,继续同德寇的飞机作战。重新参加空战以后,他又击落敌机7架。他一个人先后升空作战86次,总共击落敌机11架。
打游戏挨家人批评 海口一15岁中学生自缢身亡
在海口市一位15岁的中学生陈某,大年初一,陈某用节日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回家后又伸手向姐姐要钱。姐姐将此事告知父母。夜里,在他们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在水管上。
教师问:你对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看法?(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生命是可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目的:通过这两个实例的对比让学生深刻明白生命可贵的道理,并且认识到应该正确认识长辈的批评,不应该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2、学生思考二:
小佳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父母也非常疼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不快乐。原来,她有先天性的缺陷——兔唇。一天她去参加一个英语学习讲座,又一次地感到人们好奇的目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一个调皮的男生捂着嘴,笑着对旁边的同学说:“瞧,三瓣嘴。”小佳伤心极了~~~回到家,一个可怕的念头——“自杀”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于是她写好了一封给父母的遗书,并决定最后一次给自己最心爱的《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打一个电话
设问:假如你是那位之心姐姐,你会怎样劝说小佳,让她放弃“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目的:再一次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假设他是知心姐姐他应该怎样做?通过这个设问让学生总结出:不管生命多么的有缺点,我们也应该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活动:小佳今后可能还会受到类似的伤害,同学们能不能再提点意见让小佳能不断地活出生命的灿烂色彩?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所见所闻。
(目的: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要懂得善待、尊重他人生命,悦纳、珍爱自己的生命。)
3、学生思考三:
材料
一、2003年感动中国的20多名消防官兵,在衡阳大火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数百名被大火困住的群众全部被救出,但是这20多名消防官兵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材料二、一个普通的公共汽车司机,在路途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而死。在死之前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将车子缓缓地开到路边,二是让乘客安全地下车,三是将汽车熄火。做完这三件事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安详地闭上双眼,停止了呼吸。
设问:这两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在衡阳大火中有20多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却有人认为这20多名消防官兵死得很不值,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目的: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设问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七)启发讲练,多向思维。教师引申: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有一次,在很多时候,尊重他人的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尔,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人漠视生命,随意践踏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象,教师提问:你能例举出一些出来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呢?(分成四个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这一程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维的拓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使学生知道珍惜生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更好地提升生命的质量。
(八)归纳总结,课外延伸。出示一段配了音的文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的经典一段:“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理想谈谈你今后要怎样使自己的生命过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这个基础上,师生交流: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法?通过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都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使课内外紧密结合,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九)课后作业
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写生命箴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目的:这是本节课的最后升华部分,在学生充分参与了这节课之后,相信他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写出生命箴言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9.怎样写数学说课稿 篇九
一、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以讲述的形式向听课的老师,领导,就某一单元或一个知识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然后由听众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二、小学数学说课的内容
由于有不同的出发点,说课内容各地是不尽相同的,但实质上都能概括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
1、说教材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在说教材这一环节中,一般要说清以下几点。
(1)说作用地位。要说清本节教材的内容在课程标准,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地位,说清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说清它对前后教材的承启和联系。
(2)说编排意图。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或编排特点,说清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附件(如插图、图册、注解、思考题及阅读材料等)及其作用。
(3)说前后联系。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和联系,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4)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贯穿与统率全课的整体性目标,可以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三方面予以考虑。说课时,一要说清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臵及教师对目标的深层次考虑;二要说清每一类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三要举例说明体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具体的知识点、情感教育点和能力训练点。
(5)说重、难点及其理由。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所谓的难点,就是造成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它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而造成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说课中,既要说清什么是教学重点,又要说出为什么要确定它为重点的理由,才能使课堂教学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通常情况下重点是一致的,而难点往往因所教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分析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教师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矛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综合分析,说清教学的难点以及为什么是难点的道理。
前面的五点都是说课者对本节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说课时,可以一点一点地加以阐述,也可以把它们穿插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一:说教材的作用地位,前后联系。课题: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教学的。它前与小数的意义相接,后与小数的应用相连,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化简小数以及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的依据,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及至整个小学数学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例二:说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的重、难点。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知识结构:①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②采用摆小棒的方式教学例3,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并用虚线方框图提示竖式演算过程和进位的道理和方法。③通过“做一做”巩固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④结合小棒直观图教学例4,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理解个位相加得10,个位写0的道理。⑤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总结出笔算加法的三条法则,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笔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据此,本课时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初步掌握法则,并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本课时教学中,学生尽管初步适应了由口算的“横向”书写向竖式的“纵向”书写的过渡,但对于竖式中以较多形式出现的“满十进一”的计算问题,学生仍一时难以掌握。因此,本课题的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掌握“满十进一”时个位的写法和十位算法。
例三: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从数学知识的体系和教材编排两方面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在后继教学中总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知识技能目标应该是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而发展性领域目标强调对数学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在知识技能领域中,强调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例四:说教材。课题: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现行教材把分数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只出示了一些具体的分数,指出它们的实际含义,不给出抽象的定义;第二阶段是在学习数的整除性后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本课时“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就是在第一阶段学生已对分数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为系统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为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百分数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课时是从分数的产生讲起,使学生明确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然后借助各种图形的演示,列举众多实例,让学生认识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获得丰富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单位“ 1”、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最后运用形式多样的练习予以巩固和深化,针对如上简述的内容过程及要求,可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
①了解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②正确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因为它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及重要基础,在学生认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认识把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1”来表示,这是教学的难点。
2、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出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怎样教的问题。说课者应针对于对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法。要具体说出教学时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准备什么样的教具,同时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法和学法构成了教学方法。教法对学生的学法有主导示范作用,教师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在确定某一课时教法时,必须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自身素质,要注重实效。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学的艺术性往往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之中。在说教法的过程中,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说清从总体上来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与实践依据是什么。(2)要说清在某些特殊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中准备采用何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3)要说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应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4)要说清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体现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因材施教,采用哪些不同的教法。
(5)要说清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6)要说清准备使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的目的。
以上几点的陈述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即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说教法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在说教材后先概括他说说教法,然后在说教学程序时穿插地介绍教法的运用。第二种:先穿插在说教学程序中详细地介绍教法的运用,再在说完教学程序后概括的说清运用了哪些教法以及选择运用这些教法的理论根据。
例一:说教法。课题:圆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
①平面图形的认识,要体现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②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学习画圆,到底是由教师演示、讲授并总结步骤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总结?当然是后者为好。只有经过自己亲手实践,才能更确实地体验画圆的感受,进而总结出画圆的步骤、方法和要领,才能对圆的特征,直经与半经的关系等概念,有相对深刻的认识,这样做符合实践第一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③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如演示圆的形成后,自然想到画圆,在画圆时,自然涉及到圆心与半径。在观察圆的特征时,似乎不深不透,待课堂练习完毕,才觉出教学到位。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二:说教法。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本课时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以旧拓新,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动脑筋爷爷的一段话,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巧妙地过渡到新知传授环节,促使学生“愿问其详”,激发求知欲望。
②加强直观,丰富学生感知。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物化在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概括转化。
③积极引深,发挥两主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时要通过积极地“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例如教学例3时,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想:单根和单根小棒合并一共是12根,满10根了怎么办?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起来,放到整捆下面。这个过程,表现在竖式上,就是“满十进一”。这样数形结合,从直观到抽象既突出了重点,又分散了难点。
3、说学法
说学法是指说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掌握学习方法和理论的同时,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学习心理状态,说出指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
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本节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2)要说清学习本节课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有什么特点。(3)要说清学法怎样与教法和谐统一。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说清准备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课内有效地进行学习。
说学法与说教法一样,可以先概括地说出本节课教学将重点指导哪些学法,以哪些学法为辅,其根据是什么,然后再在说教学程序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陈述。由于学法和教法联系紧密,所以学法和教法也可以联系起来说。
例一:说学法。
课题: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索、看书自学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具体学习方法指导上分为以下几步:
①通过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训练学生学会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②引导学生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③验证、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④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以此实现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二:说教法、说学法。课题:小数加减法。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充分利用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加以比较总结概括,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②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采取一题多变的方法,把一个题转化成两个例题,学习小数加减法,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便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启发引导法,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适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达到优化教学目的。
④在学法上,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例2的教学可大胆地放给学生,自己探讨出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各个教学环节是怎样安排的,时间如何分配,板书的设计,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清教学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教学程序应说清以下几点:
(1)要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及各个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
(2)要说清主要教学环节的主要设计,特别是怎样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说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化解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般地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程序,由五个部分内容组成:
①基本训练,主要是做好新课的铺垫工作,包括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
②导入新课,要设计简明而有启发性的引入手段和方法。③进行新课,这是全部程序的中心环节,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其中,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美观,体现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整理、总结。
④尝试练习,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注意消化、理解、掌握,通过尝试练习使知识内化为数学思维和技能技巧,推动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⑤课堂小结,这是全课结束前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归纳,要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在阐述教学程序的设计时,要说清上述每个环节的安排意图,如何落实目标,采取什么措施突破重难点。
教学程序有别于教学过程,要防止对教学步骤作过细的陈述。例一:说教学程序。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
①出示比较简单的、数据较小的方程,让学生用口答方法解方程。出示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相关的文字叙述题,让学生列出方程并求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寻求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好铺垫。
②出示课本例1前的复习题,指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然后师生共同评讲,简要指出:解法一需要逆向思考,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后,只需按题目叙述顺序列出方程。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师进一步指出:解法二我们已学过,实际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方程解答一些步数较多的应用题。
新知识教学的展开
①关于例1的教学。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容易受长期使用的算术解法的干扰。因此,要帮助学生做好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的过渡工作。一方面由例1前的复习题引申为例1,使学生切实掌握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另一方面由己出现过的题型,过渡到列方程解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确立方程解法的思路,并按照这种思路去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这是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关键的一步。
教学例1时,要具体说明解题步骤,为后面概括解题步骤打下基础,同时要点拨和纠正各个步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②关于例2的教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要着重分析数量关系,写出体现相等关系的表达式,再列出方程。课本中的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想,列出方程来”,教师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③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通过比较两个例题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结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步骤。通过总结,概括出操作程序: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语。
新知教学后的练习
①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第1题要求先找数量间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第2题结合解题过程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第3题要求列出不同方程解题。这些都是为复习巩固新知,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②练习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按上面三道题的顺序排列。使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新知得到逐步巩固和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1题对优等生可以要求找出其他相等关系的方程;第3题对差生只要求能求得解答。
例二:说教学程序。课题:数的整除。
这节课涉及的概念有自然数、整数、整除约数和倍数。其中以整除为核心,约数和倍数在整除的前提下,稍加迁移便可迎刃而解。围绕这个核心,我做了如下设计:
①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对几列不同除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分析,最后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
首先请学生从3、8、1、10、2几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组成除法算式,并算出结果,老师则在黑板上分三组写出算式:
(一)(二)
(三)2÷8=0.25 8÷2=4 10÷3=3〃〃〃〃〃〃1 8÷10=0.8 10÷2=5 8÷3=2〃〃〃〃〃〃2 然后通过观察,先弄清
(一)、(二)与
(三)的区别,再重点分析比较在同属除尽范围的两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什么数,有什么不同,从而揭示出整除的意义。
②渗透集合思想,利于学生了解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利用板书,展示在学生面前的首先是包括除尽和除不尽的一个大集合,然后是整除包含在除尽之内的一个小集合。这样逐层剥离,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除法所涉及的几个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③边讲边练,开发学生思维,不断巩固和强化概念。在整除的意义揭示之后,老师利用“有整除关系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这个问题,进一步强调整除的内涵,然后利用板书8÷2=4提问:“8除了能被2整除以外,还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强化概念。
又如讲完“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后提问:“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都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样边讲边练,既做到了知识的及时反馈,巩固和强化了概念,又利于学生思维开放”。
④精心设计练习,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巩固练习部分,可以这样练习:
A、因为8.8÷8=1.1,所以说8.8是8的倍数,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这层练习,把“倍数”、“倍”及“倍数关系”这三个不同概念从研究范畴和所涉汲的结果等几方面明确区分开来。
B、根据4×5=20,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说这几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把整除的知识利用乘除互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
精心设计类似的练习,可以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非常的重要。
例三:说教学程序。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前的复习铺垫突出两个认识:
①出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牙膏盒子、罐头盒、魔方等,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不同。
②让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长方体的认识,又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必须提供丰富的、直观具体的材料,为此,新课的展开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通过摸一摸长方体学具,观察并思考:长方体由哪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长方体中的面、棱和顶点。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从数量、形状、大小来观察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征,从数量和长短来发现长方体的棱有哪些特征,再从数量上来描述长方体的顶点。在学生数面、棱和顶点的个数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地数的习惯,还可以出示长方体框架模型,加强直观。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棱的特征。
第三层次: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第四层次:进行长方体的识图教学。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的一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特点,使学生明了从长方体实物怎样抽象成长方体立体图形的过程,通过实物与图形的对照,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第五层次:在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而后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指出它们的长、宽、高,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通过观察、讨论、交流、验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特征。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意识。
最后,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比较,让学生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既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要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说明。这样不但使学生便于理解,而且渗透了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思想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获得的新知,需要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新课后,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填空题。判断题,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使概念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说课的基本要求
1、定位准确
一是指教学目标的定位,二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定位
2、主次分明
说课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几大方面的内容要合理安排。大方面以教材分析和教学程序为重点。教材分析中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教学程序中以新课和练习设计为主。
3、思路清晰
4、衔接流畅
【我们应怎样说课】推荐阅读:
我们该怎样06-11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07-10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09-19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09-22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10-07
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听课、评课》有感10-12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11-07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06-20
(原创)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周恩来09-25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书笔记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