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计划总结

2024-10-26

兴趣班计划总结(精选16篇)

1.兴趣班计划总结 篇一

一、指导时间、内容、形式

时间:利用每周二、周四的午间休息时间:1:00----2:00;下午课外活动时间:4:30----5:30 ;

内容:在我校特设的绘画教室,对学生们进行儿童画、素描等相关绘画课程的无偿辅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耐心辅导,与每分每秒争夺,力求效果最大化。

每次都有每次的训练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水平,教师每次都进行高度的认真备课,采取由简到繁,逐层深入,示范指导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想方设法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

二、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兴趣班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班中来,在我校的宣传橱窗里增设了1m×6m的“绘画天地”,每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更换一次进行作品展示,供师生们参观、欣赏。学校为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提供了一些奖品进行表优促劣,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加之学生们的刻苦训练与教师的指导,学生们的绘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兴趣班活动开展的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们的作品多次在校内展出。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在上期区局督导室对我校的达标评估工作中及本期市局督导室的达标评估复评中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与赞许。绘画兴趣班的成立,激发了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绘画与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四、兴趣班今后的努力方向

绘画兴趣班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必将更加辉煌。平安小学更加坚定“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努力构建文化氛围浓厚、走内涵式优质化的发展道路,将其建成为群众满意的精品式的特色书香校园。

低年级绘画班学年总结

绘画2班

本学年,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下面谈谈我在本学年绘画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绘画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绘画活动的教育目标。

这学年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2.兴趣班计划总结 篇二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 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而且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快乐、高效的学习。而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自主掌握学习方法, 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自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技能的心理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在大脑深处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 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状态, 自发地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注意, 对学生来说, 学习不再是吃苦受累, 被人强迫的事, 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 是一项充满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另外,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如何利用学科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是特别值得研究的问题。

课题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1) 学习兴趣是人生学习的起始动力,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很难想象一个人对学习不感兴趣还能快乐、高效地学习, 所以确立这一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2) 利用学科的独特魅力来吸引、激发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强烈兴趣, 使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也是这一课题确立的重要因素。

(3) 调查表明,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课感兴趣, 但是他们的兴趣还停留在表面阶段, 如信息技术学科, 学生对它的兴趣还并不稳定, 有时候觉得上课学习内容枯燥了就不喜欢学, 很多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 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以上内容说明, 我们需要利用某些方法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科学学科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 由接受到探究, 使他们的兴趣由浅显到深入, 由临时到稳定。也就是说, 在主体教育理念下, 我们如果在教育上采用了积极的手段, 培养了学生的强烈的学科兴趣, 那么就会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实验的过程

课题组规划了三个实验阶段:

第一, 搜集资料、讨论应用阶段 (2008.3———2008.6)

组织课题组成员首先积极参与课题实验方案制定, 确保课题实验研究正常开展。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认识较浅, 这就要求我们大量地学习别人相关的、先进的经验。我们在搜集到的大量文章中, 精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和现代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等相关的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 每篇文章标上推荐人姓名, 提供给大家作交流、研究之用。课题组每周开展一次专题研讨, 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阶段小结, 每次会议都有记录。我们把在学习研究中得到的好的做法记下来, 作为我们教学应用的参考。再加上我们自己创造性地找问题、想办法, 也找到一些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方法, 然后在上课时试着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应用。当前,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是被动的, 也就是在课时安排和教师的带领下来学习科学;有少部分学生自己对科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 能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小制作;没有学生特别讨厌科学课。我们对我校四年级的一、三、五、七、九班二百零六名学生进行了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调查, 其中一百六十三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 其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喜欢。但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原因是计算机的彩色画面、游戏的惊险刺激等, 属于直接兴趣。小学儿童好奇心强, 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 而愿意接触、认识、掌握它们。但是, 他们的兴趣是有一个发展过程, 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眼前具体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所吸引和诱惑, 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这样的兴趣具有极不稳定的因素, 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的积极引导, 他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 思维能力变强了, 活动目的性增加了, 对事物有一种理性认识。这时, 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趣就不完全是由于事物表面的新奇、生动引起的, 而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目的、需要所激起的。这样, 间接兴趣便得到发展。兴趣是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但是兴趣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 许多兴趣在于后天的培养, 我们的科学课也是如此。每一位科学教师都非常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兴趣, 也都很希望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感兴趣。然而, 现实中有些学生是不喜欢科学的, 所以也影响了他们对科学的学习效果。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呢?根据人的情感发展过程: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 它们是逐级提升的, 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 通过喜欢、爱好或热爱来维持、强化和提升。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上课时首要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和关注, 比如通过游戏、故事、挑战性的任务、比赛、熟悉而又神秘的事物、稀奇古怪的传说、神秘发现、探案等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引起兴趣。然而, 这只是引起兴趣, 更重要的事情是在后面。引起好奇以后, 然后通过激励、赞许、探究、进一步激趣等活动使兴趣保持下去。要力求使兴趣按照感情的逻辑线发展下去, 如果能够发展到热爱的水平, 即可达到教师不教, 学生也要学、想学的地步, 到那时教师就不会担心学生学不好。

第二, 总结提炼阶段 (2008.7)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研究, 听课、评课, 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总结出了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的具体操作方法, 以及科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教学结构。

第三, 应用、修正阶段 (2008.9-2009.1)

根据第二阶段总结提炼的结果, 我们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通过听课、评课研究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如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最后形成完备的、易于操作的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实施方案。

三、实验目标

(1) 实验课题组各成员平时的教学案例。

(2) 实验课题组各成员以论文形式获奖或发表。

(3) 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 兴趣具体操作方案。

(4) 科学、信息技术课堂兴趣教学结构。

(5) 不同程度地提高实验课题组各成员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研究取得的成绩

其一, 我们比较深入地进行了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理论探究, 根据心理学中有关发展孩子兴趣的理论, 并根据我们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更深入地理解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需要与动机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也是促进兴趣的一个原因。对于学生来说,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是一种纯自然的兴趣, 不带有任何动机和需要的功利色彩, 当然也是一种抽离的理想状况。在这种兴趣下的学习完全是一种享受, 最好的结果是把学习当成了一种需要, 促进不断地学习。同时, 由兴趣引发的不断探究也会反作用于兴趣本身, 以促进兴趣水平的提高。我们深刻地理解了“需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当孩子渴得太厉害、最需要水的时候却给孩子吃饭, 我们想他是不会接受的。而在这时给孩子水喝, 那么孩子肯定就会迫不及待地喝起来!这就是“需要”的神奇作用!从长远考虑, 当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人人生的需要, 应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时, 就会产生积极、稳定、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会轻易消逝, 它伴随着人的一生。我们的课堂, 就是努力使学生产生“需要”, 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还比如:怎样奖励孩子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多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 我们上课时, 让所有学生都学完、学会当节课的教学内容后, 就让学生玩一会儿游戏, 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样做的弊端很多, 如这样会使部分学生为了玩游戏而敷衍了事地学习, 学习效果不好;而后来我们改进了奖励机制, 凡是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 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凡是上课纪律表现良好的、凡是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均可以受到游戏分的奖励。在学生放学后, 可以在学校计算机室享受与游戏分相同时间的玩游戏时间。由于奖励面比较大, 使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受到奖励,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 优化高效兴趣课堂结构, 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 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兴趣课堂结构:释疑设悬——合作探究——巩固发现——生生互学。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计算机魔术、出示计算机中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故意在操作中露出破绽等方法进行导入,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然后利用学生想迫不及待解决问题的需要, 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按照计算机室的座位排列方式, 我们让同桌两位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在经过探究解决问题后, 教师就引导学生按照已有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地学习, 或者根据当堂学到的知识进行扩散性地学习, 在他们的发现、研究、探索中慢慢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在最后一个阶段中, 教师引导前三环节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去主动教其他学生, 让他们感染、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紧张、有趣、充满成功感的学习当中去。

其三, 通过学习研究及教学实践, 我们初步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 兴趣具体操作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

课前

(1) 经常和学生取得联系, 关心爱护、帮助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前, 可以通过和学生谈心或通过QQ等手段和学生进行交流思想、探讨信息技术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建立QQ空间等信息技术交流平台, 专门针对信息技术的问题让大家进行讨论、探讨。促使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生活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 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对象, 从而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低中高年级) 。

课堂上

(2) 进行学习目的和学科意义教育。小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稳定, 差异性比较大, 目的性不强。我们要经常加强学习目的和学科意义的教育, 只有当兴趣与人生目标、远大理想结合起来的时候, 他们的兴趣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方向性和稳定性, 才会有更大的推动力量 (低中高年级) 。

(3)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敬佩, 并和学生关系和谐融洽, 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并不断注意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低中高年级) 。

(4)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 (低中高年级) 。

(5)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用形象、幽默、生动的语言, 夸张的教态等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喜欢自己的课堂 (低中高年级) 。

(6) 给与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使他们获得学习快乐感、成功感, 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每当学生有进步或获得成功时, 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 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 (低中高年级) 。

(7) 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 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上课纪律表现良好的、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均可以受到游戏分的奖励。

(8) 多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Word中文排版及纸张大小等在实际打印中的作用等;或者学习论坛、博客、编程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学生乐于接受。

(9) 边学边用, 像学习Word、PowerPoint等软件, 单独为学习软件而学习软件, 学生相对觉得比较枯燥。而教学时利用这些软件, 一边欣赏电子板报, 一边学习其中某一项内容的制作方法, 然后自己去试着制作。实际用途很明了, 学生则很乐于去学习 (中高年级) 。

(10) 利用优秀的电子作品, 让学生探讨它们的制作元素、方法, 激发学生的制作动机。

(11)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如:Word、PowerPoint等可以联系起来学习, 也可以与其它计算机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 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已经吸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 这样, 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12) 把教学内容融入计算机游戏当中, 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小鸭子过河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研究“鼠标经过”这一计算机命令及产生的链接。

(13) 动画演示法。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运用动画向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14) 采用任务驱动法。用竞赛、讨论等手段让大家积极学习, 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享受成功感,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通过设置悬念, 让学生更加关注教学内容, 进而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15) 利用比喻法进行理论课的学习,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方便学生理解学习。比如:“前景色、背景色”就可以把舞台布置比作背景色, 而用舞台上活动的人的颜色比喻前景色。这样, 难懂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

(16) 欲擒故纵法。给学生讲解某知识, 讲到精彩、重点难点处, 故意让学生闭上眼睛, 不让偷看, 学生的好奇心会大大增强, 往往会偷偷学习。

(17) 课上可以插入学习一些特殊的计算机小知识、小方法、小技巧, 这能大大地吸引学生, 建议感兴趣的学生订阅电脑、报刊,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深的爱好。

(18)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制定的学习标准高一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其学习标准相对低一些。

(19)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 给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时间,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20) 根据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需要, 让学得快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得慢的学生。这样, 课堂教学效率变得高了, 帮助别人的学生也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情趣,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更高了。

(21) 信息技术合作形式和其它学科不一样 (因为座位本身不是‘T’形, 而是固定的一排一排的传统座位) , 更多的是同桌合作形式。所以我们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学困生坐在一起, 使学生渐渐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 从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

(22) 让学生自己多去发现、探究性地学习, 培养他们充满智慧地学习的能力, 使他们充满热情地去学习。

(23) 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再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果长期单一使用, 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趣。

课后

(24) 课后引导学生查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或教师布置探究性作业, 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探索的内容可以和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5) 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取得的共识:

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时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只是表层的、感性的, 多是以玩游戏、调节放松为目的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探索、创作等为抓手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利用激励等方法使他们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产生割舍不断的依赖性。

其四, 推出了一批论文、案例。

其五, 在实验过程中, 参与实验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加强, 课堂上学生参与面广;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能主动、有热情地学习;课下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 有的家长能和学生一起积极地参与探究。

五、存在问题

3.“被兴趣”的兴趣班 篇三

可是高兴没多久,她就被老师点名从跳绳班调走了。不过还好,她成功地留在了鼓号班里。而每次上完鼓号班回来,她都会说,某某同学又被赶走了。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先从各个班里找来40个学生加入兴趣班,然后进行筛选,最终只会留下20个。

慢慢地,每个星期该到鼓号班上课的日子,她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兴了。终于有一天,她叹气说不想再上了。我说反正也是兴趣班,不想上就不上了呗。孩子摇摇头说:既然被老师选了,就必须得上。

本来,我觉得孩子学点鼓号是件好事,毕竟艺多不压身。可渐渐地,这些“兴趣班”背后的逻辑,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最近有一次,我听到老师这样说:“(兴趣班)光孩子自己想上也不行,他必须要有能力被培养到去外面拿奖。要不然,老师的工夫也白下了!”

我这才明白,中国所谓的“兴趣班”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是一种“选拔尖子”为学校和老师去外面拿奖的“形象工程”。对于本身经历过激烈竞争的中国家长来说,这话也许很正常,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来说,听来却感到十分震惊。

我在日本的公立小学和中学也参加过很多兴趣班,其最大的原则是学生自愿。

我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参加了音乐俱乐部,从零水平开始学吉他等乐器。在那里,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老师对于音乐的热爱,并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这种爱好到现在还陪伴着我,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上初中以后,我加入了吹奏乐团。这个乐队有一点像现在的中国兴趣班,大家天天苦练,希望能够拿奖。但一年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再喜欢它了,于是就退出了乐团,并无任何限制。

从我的经历来看,在日本,学生俱乐部的大门对所有孩子都是平等打开的,并且严格遵守学生自愿的原则,尽量让学生自治。老师所做的,也不是培养能很快拿奖的队伍,而是引导每个学生的兴趣。而俱乐部成败的标志,也并不是能否得奖,而是“人气”。

上兴趣班就是为了“得奖”,这种中国式压力实在是太过沉重了。往大了说,这可能也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中国近年的发展实在是太快,大家很“着急”——着急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果”,着急证明在全社会的赛跑中自己没有落后。

什么时候,中国的兴趣班可以从“得奖班”、“成绩班”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孩子们自己的“兴趣班”?

4.美术兴趣班总结 篇四

一、发展方面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舞蹈班的学生在动作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些班级老师那里了解到,上舞蹈班的学生比没上舞蹈班的学生动作明显协调,而且有的更加喜欢舞蹈活动,舞蹈跳得更好了…… 在孩子们在学习中也能看出她们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个个神气十足,积极参与每次活动,出勤率很高。

二、教学方面

在活动开展中,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基本功训练,二、韵律组合,三、成品舞。其中,基本功训练是进行压腿、下腰等练习,培养其有一定的舞姿,拉伸韧带;其次,韵律组合是结合基本功进行练习,逐步训练舞蹈动作的协调能力,最后,结合各种舞步、手位动作,教成品舞,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加强了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三、存在问题

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在一个阶段,教材不是很好选,教学上稍稍难一点。根据这一情况,我会结合教材内容,创编出最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都能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

5.书法兴趣班总结 篇五

本学期五年级的书法兴趣班活动工作能够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坚实有效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学期来,我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有利于促进书法教学的各类书籍。通过学习充实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外出听课、看电视讲座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本学期我任教全校的书法兴趣班。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结合各生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书法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工作中也存在一定不足 :

1、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2、书法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书法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小学书法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经过本学期书法教学,学生毛笔字的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

6.2015武术兴趣班总结 篇六

张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学期的武术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本学期我们武术队本着精招巧练的原则,因此每个班级只收2至3名学生,而且对队员的资质、勤奋程度进行了考核,故从学员质量上讲,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几年来最出色的。

于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常常一节课只重点训练一个项目,但对训练的水平和学生所要达到的程度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一个学期下来,虽然每个学生学的内容可能不如往常多,但却出奇的精到。就拿劈叉来讲,全队二二人,超过半数以上队员都能劈下去,其他人员也有较好表现。而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空前的高涨。所以,在武术基本功上,打得比较扎实。这为下学期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术的训练讲究的是坚持不懈,要想练就一身好功夫,需要队员们付出诸多的努力,这除了在武术兴趣课上的训练外,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外,家中的自我锻炼。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学习的效果。很可喜的是,武术队的许多队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对自身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自我。

秋去冬来,时光匆匆,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个学期中,虽然辛苦,收获却甚丰。

7.兴趣班计划总结 篇七

家长不同, 给孩子报班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1) 自己没有时间和经验照顾教育孩子, 与其瞎玩浪费时间, 还不如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和技能。 (2) 别人家孩子报了, 我家孩子也报。 (3) 我喜欢, 但我小时候没条件学, 现在我有条件, 让孩子来学。 (4) 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 想利用兴趣班使孩子全面发展。 (5) 希望孩子通过学习, 发现他的潜能, 长大以后有一技之长。 (6) 现在的孩子比较孤单, 给他更多的机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

以上几种类型的家长, 虽然目的不同, 但在确定了要给孩子报班之后, 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选一个最适合的兴趣班。

有的家长自己觉得哪个好, 就给孩子报哪个, 或者看哪个班最火就报哪个;有的家长会向负责招生的老师咨询, 说明自己的目的, 孩子的情况, 请老师推荐;还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先去试课, 再从中挑选适合的课程。但是这几种做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第一种是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兴趣, 违背了校外教育的教育原则。第二种向老师咨询, 有时老师也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想法, 更多的还是跟着家长的“意愿”给孩子选课。而“试课”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更准确的确定孩子想要学什么, 却也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况且孩子好奇心强, 试课的时候, 五花八门的课程个个都显得那么新鲜有趣, 孩子往往会眼花缭乱, 拿不定主意, 对选择的课程也总是三分钟热度, 兴趣班体现不出孩子的兴趣, 而只是一时的新鲜。

那么, 怎样才能为孩子合理选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和兴趣班二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只有这样, 给孩子报班才能有的放矢, 将“特长”和“兴趣”结合起来, 让孩子也觉得感兴趣, 愿意学。

那么如何评估孩子呢?其实孩子平时有很多举动都是他性格特征、才能天分的一种外在表现。比如有的孩子看见电视里有人唱歌, 就能跟着哼唱;有的很小的时候就能跟着节拍扭动身体;有的动手欲望强, 家里好多东西他都能给拆开;有的家里来了客人就“自来熟”, 问东问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还有的甚至把某些表现归为了“多动症”, “人来疯”, 等等。其实孩子的能力多种多样, 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从小会背多少诗, 会做多少算术题才是衡量“聪明”孩子的唯一标准。因此, 把“多元智能理论”介绍给家长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理论可以让家长更全面地认知自己的孩子。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 他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的幼儿园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因为教育专家认为, 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 应该让那些只关注孩子认知发展的家长尽早明白, 孩子的发展是包括很多方面的。

为了使多元智能理论更通俗易懂, 我们可以用身体上的六种器官来表示:

1.语言文字智能可以比喻为“嘴巴智能”, 它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一般来说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言智能的职业。

2.数学逻辑智能可以比喻为“大脑智能”, 它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一般来说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和科学家等是特别需要数学逻辑智能的几种职业。

3.视觉空间智能可以比喻为“眼睛智能”, 它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4.身体运动智能可以比喻为“肢体智能”, 它是指灵活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 如平衡、协调、敏捷、速度、力量和弹性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一般来说运动员、演员、舞蹈家等是特别需要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

5.音乐旋律智能可以比喻为“耳朵智能”, 它是指准确地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一般像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

6.人际关系智能可以比喻为“心智”, 它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可以说是察言观色的能力, 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 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文秘、推销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等能力的工作。

7.自我认知智能也可以比喻为“心智”, 它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 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动机、脾气和欲望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这样的人较适合从事与心理辅导有关的工作。

以上说明, 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都是多元的, 每个孩子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家长需要通过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儿童的优势智能。下面列举一些多元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来辅助家长完成这个过程:

1.语言文字智能。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相当快;喜欢阅读各个种类的书籍;对一件事情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来……

2.数学逻辑智能。能够记住很多数字;清楚地记得自己有哪些玩具, 种类、数量皆能记在脑海里;喜欢动手测量家中物品或摆设, 包括重量、长度、体积能够很快将组合性玩具如积木、拼图等组合完毕

懂得运用技巧整理玩具, 如由大而小、分门别类等

对数学游戏或电脑感兴趣

爱玩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戏 ……

3.视觉空间智能。喜欢随手涂涂画画;喜欢三维空间的游戏, 如七巧板、积木等;喜欢玩拼图、走迷宫……

4.身体运动智能。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触摸环境中的物品;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

5.音乐旋律智能。当听到熟悉的音乐时, 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在家中做自己的事情时, 不自觉地哼唱;能听出别人唱歌唱的不准……

6.人际关系智能。喜欢接近人群, 喜欢热闹;在团队中经常成为受他人欢迎的对象;在别人有争端时, 擅长扮演协调者的角色……

7.自我认知智能。比较喜欢一个人玩耍;较为沉默, 但时常会提出很好的建议或见解;懂得反省自己, 并告诉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帮助家长去发现孩子身上多姿多彩的闪光点, 一旦让孩子们在“我能行”, “我哪点最行”, “我哪点更行”这三个问题上找到了答案, 就可以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兴趣班了。现在的兴趣班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 也正是孩子智能多元化的一个印证。

在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评估之后, 下一步, 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现有的兴趣班作以评估:

1.语言文字智能:英语、写作、主持、表演

2.数学逻辑智能:数学思维游戏、珠心算、电脑、模型、棋类

3.视觉空间智能:美术类、书法、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各种体育项目、舞蹈

5.音乐旋律智能:器乐类、声乐、舞蹈

6.人际关系智能:主持、表演

7.自我认知智能:棋类、写作、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每一个兴趣班都涉及了多种智能因素, 上述分类仅是按照某个兴趣班比较突出的一两种因素进行划分的。比如舞蹈, 舞蹈最重要的肢体动作要协调优美 (身体运动智能) , 但同时也需要对音乐旋律、节奏的良好感知, 对音乐表达情感内容的正确理解 (音乐旋律智能) , 考虑舞蹈姿势和舞台队形的视觉美感 (视觉空间智能) , 在群舞中要体现伙伴之间的配合与信任 (人际交往智能) , 在独舞中有自己的感悟体会 (自我认知智能) 等等。

另外, “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可以说在所有的课外兴趣班中都会有所体现。因为每一个兴趣班都是孩子兴趣与爱好的体现, 这是他在自我认知之后的选择;而在活动的过程中, 他要与老师, 伙伴进行频繁的交流, 这种交流的频率是要远远高于“我讲你听”的校内教育的, 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讲, 这种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是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很多家长也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向我们咨询的过程中, 很多家长都会说“我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 害怕生人, 我想锻炼锻炼他”。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校外教育中兴趣班除了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外, 其最有意义的功能是使孩子在互动和谐的氛围中品性得到培养, 人格得到完善。

在对孩子和兴趣班都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 家长就可以在报班时让孩子有兴趣参与进来, 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 激发他们的弱势智能, 帮助他们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愉快的玩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认识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 通过兴趣班给孩子发掘潜能的空间, 但我们希望不要因此助长了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 毕竟, 不是每一个学习画画的孩子都能成为达芬奇, 每一个学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郎朗……家长给孩子报班, 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 孩子参加兴趣班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宽松、健康的教育土壤中, 兴趣得以发挥, 品格得以完善, 各方面素质得以均衡发展。家长也千万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势智能与别人孩子的优势智能去比较, 而是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 为孩子人生教育大楼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对儿童个性特质的不了解和兴趣班本身的不熟悉是造成很多家长盲目为孩子报班的根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引入多元智能理论, 列举了儿童在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个方面的日常表现, 目的是使家长对孩子的特质有更为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同时,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将现有兴趣班进行分类, 协助家长选择一个比较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帮助孩子扬长补短, 最终达到使孩子的多种智能平衡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智能,兴趣班,校外教育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Gardner) .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

[2]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3][美]James Bellanca Ca.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进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当孩子对兴趣班不再感兴趣 篇八

我一听又气又惊。要知道,当初决定给雅文报兴趣班时,在一堆名目繁多的科目中,我并不知道雅文真正喜欢什么,是她自己主动向我提出要报舞蹈班的。不料只过了两个月,雅文就突然提出要换班。显然,她已经对跳舞丧失了兴趣。

想起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不应容许女儿小小年纪就养成做事半途而废的习惯,便对她说:“这怎么行?你已经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再说,当初学跳舞也是你自己选择的。”

“学了就不能改吗?以前我是喜欢跳舞,可现在我不喜欢了。”雅文辩解道。

“那你现在喜欢什么?”我没好气地问。

“喜欢画画!”女儿答。

我不由得想起了半个月前,雅文的爷爷过生日时的情景。当时我们一家三口回了老家,当亲戚们得知雅文在学跳舞时,就要求雅文表演一段,可雅文一口拒绝,还说自己现在不喜欢跳舞了。而且,那段时间雅文每天从幼儿园一回来,就坐在书桌前涂涂画画,还嚷嚷着要再买一盒油画棒。我陡然意识到,相比曾经热衷的跳舞,雅文近来的确更痴迷于画画。

但这些并不足以成为我答应她换兴趣班的理由,毕竟,女儿只有5岁。即便这次我答应她换了,谁又能保证她日后就会在画画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不是像学跳舞这样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呢?

在我的劝说下,雅文最终极不情愿地去上了那次舞蹈课,但勉强的接受掩藏不住内心的抗拒。过了一星期,就在又一次要上舞蹈课的前一天,雅文再次央求我:“妈妈,我不想学跳舞了,你就帮我换到美术班吧!”见我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道:“小荷姐姐也喜欢画画,她画得可好了。她班里板报上的画都是她画的呢!”

雅文所说的小荷姐姐,是住在我们家对面的邻居,比雅文大1岁多,刚刚进入小学。平日里,两个孩子总喜欢互相串门玩。对于小荷姐姐喜欢画画这一点,我早有耳闻。看来,雅文对舞蹈的热情渐渐冷却,却燃起对画画的兴致,大概也是受了小荷姐姐的影响。

“不行,你和小荷姐姐不一样!小荷姐姐一直都喜欢画画,你以前明明喜欢跳舞,现在又突然喜欢画画,没准儿过两个月你又要求换回来呢!”我板起脸,以一副极为严肃的表情反驳道。

“这回保证不会了,真的。”女儿说着,几乎要掉下泪来,但她努力抑制住了泪水,似乎不想让我看到。女儿的泪水触动了我,那一刻,我开始反思自己。我想,当初为女儿报兴趣班时,也是基于她对跳舞产生了兴趣,但现在的结果却与当时的初衷背道而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对舞蹈的兴趣,那么,我还要坚持让她继续学下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将雅文调到美术班之前,我决定与她“约法三章”:中途绝不可以再要求换班;不可以因任何理由缺课;平时多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画画技能。

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如今,近半年时间过去了,雅文果真一如既往地对画画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因为共同的爱好,她与邻居家小荷姐姐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两人经常相约一起画画。家人或朋友过生日,或是到了节日,雅文都会自制贺卡送上祝福。看着女儿对画画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兴趣并保持如此大的热情,我暗自庆幸当初为她换兴趣班的决定是对的。

前不久,在社区组织的“我与春天有个约会”儿童绘画大赛上,雅文和小荷双双获得五至六岁年龄段儿童组的大奖。看着站在领奖台上的女儿开心的笑脸,我欣慰极了。

同很多父母一样,平日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直信奉“坚持就是胜利”,但有了这次为女儿换班的经历,我发现在孩子兴趣的选择上,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兴趣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孩子在某方面的兴趣发生转移,只有果断地放弃之前我们为孩子“设定”的兴趣,让孩子得以在新的领域重新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才会向我们展现出令人讶异甚至惊喜的一面。

〔编辑:冯士军〕

9.中班舞蹈兴趣班计划 篇九

幼儿情况分析及措施:

1、在教学上着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对于舞蹈的兴趣和爱好,让她们真正的喜欢上舞蹈,从基本开始,由浅入深。

2、选材音乐明快、新颖,对幼儿产生吸引力,节奏强,易接受。

3、对幼儿进行表扬、赏识教育,鼓励跳的较好的幼儿贴上“小红花”,以点带面。

4、发展儿童的个性,注意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个别教育。

5、学期结束做好汇报工作并写好成绩单。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2—3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第二周:

1、基本功训练——肩、腿按压练习

2、基本步伐——垫步、摆摆头、伸伸脚

3、舞蹈组合:“种太阳”

(一)第三周

1、基本功训练——勾绷脚、劈叉练习、腰部练习

2、基本步伐——踵趾小跑步、猫跳步

3、舞蹈组合:“种太阳”

(二)第四周

1、基本功训练——勾绷脚、劈叉练习、腰部练习

2、动作组合——手腕转动组合3、舞蹈组合:“种太阳”

(三)第五周:

1、基本功训练——压腿练习、腰部练习

2、基本步伐——娃娃步组合练习

3、复习舞蹈组合:“种太阳” 第六周:

1、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2、新授舞蹈组合:“我们是勇敢的小空军”

(一)第七周:

3、舞蹈组合:“我们是勇敢的小空军”

(二)4、复习舞蹈组合:“种太阳”“我们是勇敢的小空军” 第八周:

1、基本步伐——跑跳步动作

2、舞蹈组合:“我们是勇敢的小空军”

(三)第九周:

1、复习基本步伐、动作组合2、复习舞蹈组合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基本功训练——腿部练习、腰部练习

3、复习已学过的所有组合。

4、舞蹈组合:“剪羊毛”

(一)第十一周:

1、舞蹈组合:“剪羊毛”

(二)第十二周:

1、基本功训练——踏点步

3、舞蹈组合:“剪羊毛”

(三)(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剪

2、复习舞蹈组合:“种太阳”“我们是勇敢的小空军” 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发放评价表。

10.花样跳绳兴趣班总结 篇十

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每位同学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不仅体现在跳绳技术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团结方面。

在跳绳技术方面。花样跳绳花样繁多,有原地起跳的,还有移动着起跳的,有单人的,也有多人组合的,绳子摇动时有需要起跳的,有不需要起跳的等等。在课程安排上,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定的,因为大多数的孩子是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基本功还不是很扎实,因此在课程安排方面,就专门安排了一些巩固基本技术,激发孩子兴趣的动作,另外也安排了一些较为有点儿难度的动作,来满足那些有一定基础或学习很快的学生的需要。

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方面。花样跳绳不仅有单人跳绳,还有两人,甚至是多人的配合跳绳,如两人单绳花样,车轮跳花样都属于两人配合的跳绳花样,三角形和时光隧道都属于多人 配合花样。在几个人配合做跳绳花样的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把要学习的动作熟练掌握,这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相互配合的精神;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定有先完成和后完成之分,如果有一个组先完成了,那么就必将会更后面还没有完成的同学一定的压力和激励,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在每一个组合里面,很可能会有某位学习学习起来稍慢于其他同学,这就要求孩子们在不抛弃自己伙伴的条件下,培养已经学会的孩子教还没有学会的孩子,努力让自己这一组尽快完成任务,来获得共同休息的权力的团队精神。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都体会到了跳绳的乐趣,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平台,鼓励孩子们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又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这个学期里,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课堂上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经验:

1、给孩子们一个轻松的平台,让孩子探索着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对于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适当的降低难度,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不管是学习快的孩子还是暂时学的慢的孩子都要多加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孩子,孩子们不仅玩的开心,而且学习的也快。

不足:

1、在管理课堂上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能很好的管理好孩子

2、在教学上,要努力尝试把要教的内容游戏化、趣味化。

3、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心理困难时要尝试主动跟家长沟通交流。

11.兴趣班——该如何对待 篇十一

【关键词】兴趣班 从众心理 儿童发展

一、现状

如今,许多孩子放学后都匆匆赶往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学习班”,周末和寒暑假他们更是忙,几乎没有休息和玩耍的时间。据调查表明,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的儿童人均参加兴趣班1.4个,沿海地区和首府城市是2.1个。而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当中只有不到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所收获,最后能够发展成特长的不到10%。北京有66%的学生暑假期间报了兴趣班、学习班,其中19%属于高额投资。2007年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家长认为幼儿有必要参加兴趣班,五成以上家长认同“幼儿不参加兴趣班会输在起跑线上”。

二、原因与目的分析

尽管有很多教育专家强烈地批评各种兴趣班有许多不利因素,如知识类型的兴趣班过早地给孩子灌输过难的知识会使他们产生严重挫败感,甚至对学习產生恐惧感:学会的孩子,上了小学后又要重复学习,容易造成孩子心态浮躁,上课不认真,导致厌学。艺术类兴趣班过于重视艺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不注重幼儿审美情感、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及个性的培养等。笔者认为家长及儿童的心理因素、短期效果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当前幼儿兴趣班火爆的主要原因。

(一)家长的心理因素

1.家长的种种期望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在多个方面都占有优势,孩子将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从众心理

现在的兴趣班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形成了家长们不可抗拒的力量。有些家长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跟从这样的形势,他们不了解兴趣班实际的教学质量,不考虑实际教学效果,从来不问孩子在兴趣班的学习情况,更谈不上与孩子进行认真地交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3.家长的补偿心理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感到节奏快、竞争激烈,这使得许多年轻的夫妇为了事业而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他们在心理上充满了对孩子的歉疚感,而将孩子送到兴趣班能够补偿他们的一些歉疚。

(二)儿童的心理因素

幼儿虽小但也有从众心理,他们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要,因此看到好朋友去参加兴趣班,就吵着也要去上,看到别人会的本领自己也要会。许多家长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参加会被同伴孤立,甚至会受到心灵上的伤害的情况下让孩子参加兴趣班。

(三)短期效果产生轰动效应

提起幼儿阶段的教育,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钢琴班”、“珠心算”、“幼儿英语”、“幼儿识字”等。这些兴趣班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短期教育效果明显,见效非常快。因此,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孩子阶段性的成果而获得鼓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三、建议

那么是否要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以及如何科学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笔者根据儿童心理学原理和多元智力理论给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

儿童的发展在时间上遵从一个固定的、有序的序列,如果过早地进行人为干预,不仅非常费力,而且对儿童的实际发展没有太大作用。并且这还会过早地让儿童产生挫折感,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儿童的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在敏感期里进行教育是最科学的,过早地进行教育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出了九个敏感期,那么家长们是否应该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内让孩子去参加语言的兴趣班学习呢?其实家长们此时要做的是多和孩子说话、多讲故事,多用“反问”的方式鼓励孩子讲话,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为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艺体类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孩子想要学游泳时就是游泳的适龄期;体操才艺从3岁开始较为适宜;古典舞蹈的适龄期是4-5岁;学习西洋舞(芭蕾和现代舞)则要到6-7岁开始才比较好。

(二)时间和次数要适当

兴趣班不应该占用幼儿太多的休息时间,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下来需要得到调整和休息。因此,笔者建议周一到周五的兴趣班学习以1次为宜,最多不应超过2次,周末的兴趣班也只要1次就足够了。并且兴趣班每次上课的时间不要过长,要符合幼儿园儿童活动的时间规定。

(三)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

“多元智能”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智能至少可划分为: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些智能结构间的关系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能使智能得到健康发展。

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家长应多与孩子相处,多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而不是把孩子送到兴趣班里。假期多带孩子出去,让孩子体验生活、体验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综上所述, 家长应该在孩子合适的年龄选择兴趣班,将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目标定位于塑造个性,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上。家长们要处理好“即时效应”和“长久发展”的关系,不能为了眼前的成果而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不要为孩子选择太多的兴趣班, 1-2种孩子喜爱的即可。每天合理地给孩子安排学习、游戏和训练,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否则不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消费日报

[2]《上海市幼儿园幼儿参加兴趣班情况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11期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4]《关键期假说与儿童英语教育》 ,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

[5]《家长送幼儿上艺术兴趣班的心理分析》 学期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12.兴趣:浅谈数学兴趣的培养 篇十二

一、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1. 精心设计, 利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欲说不清、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效果很不明显、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使概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深奥的原理通俗化, 静止的问题动态化,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声像同步, 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想活跃,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环节中, 教师用电脑制作出动态的课件——“魔法盒”。输入一个数, 经过“魔法盒”的变化, 又输出一个数, 比如:输入6, 输出的是16;输入30, 输出的是40;等等。学生本身对魔法表演就具有浓厚的兴趣, 这样一来,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积极思考, 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怎样变化的呢?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输入的数与输出的数的关系, 结果发现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总是大10, 从而发现规律。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a→a+10的答案。最后, 让学生找出用字母表示任何自然数的方法。这样一来, 使同学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 也知道了它的由来, 学会了学习方法, 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理论化, 让他们感到学得有味。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等差异, 进行分组, 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 组外强调竞争, 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动手机会。培养小组活动中敢说敢想的心理,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面积”的时候, 利用小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小组内的同学动手剪一剪, 拼一拼, 比一比。学生已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字母公式是S=ah,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梯形的上底+下底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 梯形的高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通过动手, 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 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由于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 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要除以2。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 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 小组合作交流, 自己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再如《圆的面积》、《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都可以放开学习, 通过小组动手合作, 取长补短,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这样, 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 参与热情很高, 学习的效率非常高。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 得到知识, 培养思维, 让学生感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是十分有益的。

二、数学的教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 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 收集数据材料,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 感受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这样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 又可进行德育教育, 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与生活联系, 虽说学生的年龄小, 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联系, 教师要有意识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发数学问题, 使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事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 教学“相遇应用题”时, 我让两位学生表演走路相遇的情境, 使学生真正理解“相向、相反、同时、相遇”等一些数学术语。又如, 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讲台布置成一个小商店, 给出商品的价格, 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购买商品的过程, 并计算出所找的钱数, 这样, 孩子们通过实践, 知道了购买商品要花钱, 花多少钱, 找多少钱, 减轻了孩子对人民币认识和计算的难度。再如:“折扣”“百分数”“填存款凭条”“邮票中的数学”“计算利率”这些知识都可以放手, 让学生们亲身经历这些过程,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特别是在教常见的百分率时, 我首先组织学生开展用气枪打气球的游戏, 请学生算一算自己的命中率, 检查并计算班级里桌椅板凳的完好率,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竞赛, 请学生算一算自己计算的正确率, 最后请学生算一算, 今天本班学生的出勤率等。这样采取生活数学的实例, 由于是学生熟知的, 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自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 激发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 联系实际,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 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而且, 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摘要:多媒体课件进课堂, 溶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于一体, 诱发兴趣。学生动手操作会开拓思维, 产生兴趣。教师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会增加学习兴趣。

13.创意美术兴趣班开设计划 篇十三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天性,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就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

儿童绘画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在兴趣班的课程中,我们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五感来感知事物,感知世界,培养孩子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能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而是放飞想象力,以美术为媒介来探索世界。

使每个幼儿愉快加入美术教学活动,增加自信心,体会成功感,促进和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综合提高。

一、教学目标1、2、培养幼儿热爱生活,探索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引导幼儿边玩边学,在游戏的方式中发挥他们的想象与潜能,大胆的用线条、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3、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对色彩、形体的了解,掌握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4、二、授课内容:

美术基本功训练,想象思维拓展训练,视觉感官训练,创新意识训练 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能力,发展交往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 总课时:16次

每月一个大主题,每个主题4个课时,每周1课时 每个课时50分钟,每班人数控制在15-20人

四、教学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系统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课程主题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和范画。

4、不仅让幼儿学到绘画上的技能,更要加强幼儿想象思维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5、提供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及多元工具的开发利用。

6、本学期幼儿美术活动分为16课时,预计完成作品共16件。

14.兴趣班计划总结 篇十四

一、唤醒的基础是教师的“潜心”设计

要想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 只靠课堂上的几个贫乏甚至无聊的笑话, 不仅毫无教育的效果, 而且不免让人产生为“乐”而做作的去造“乐”, 这样临时的毫无准备的烂造“笑料”只会让学生反感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学生不仅“乐”, 而且“学”, 这才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创设“乐学”的教育情境就必不可少, 也就需要我们能“潜心”去研究每一节课的内容, 设计好每一个能调动学生兴趣的环节。

二、充满激情的“唤醒”是调动学生“乐学”的催化剂

毫无激情的教学, 必然会致使课堂死气沉沉。一个老师的亲和力, 影响他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首先厌烦你的教态, 厌烦你的单一语调, 厌烦你的口头禅, 就会对你无激情的教学也厌烦, 那么我们就是在课前设计了很多精彩的“乐学”活动和教学手段, 也不会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他们参与到你的课堂来。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在转变, 我们不再是那一个拿着粉笔, 架着眼镜, 一味的传授者, 我们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我们应当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要运用我们的精神面貌来感染学生, 营造一个轻松而充满生机的教学氛围, 这样的氛围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催化剂。

三、形式多样的“引”是学生“乐学”的主要方式

1.创设情境, 层层设悬, 引生入胜

我们都知道, 处于初中时期的少年正是个性成长的时期, 他们以玩为天性, 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稳定, 持久。而每节课的开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学生乐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教材, 创设能激发兴趣的问题情境, 再通过层层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如:在八年级“生活中的旋转”一课中,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一些有关旋转的图片。美丽而不同于书本上的图片, 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因而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去完成一个设悬: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有关旋转的。这个例子比较简单, 因而再通过活动讨论并比赛列举我们生活中旋转的例子就更深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有了问题情境创设后的课堂教学已经使得我们引导学生乐学成功了一半。

2.多种教学方法和未知的课堂设计可以引生释奇

一堂课还没有上, 我们的学生都能说出我们的课会怎样安排, 那么我们的课堂对于这样的学生就毫无吸引力。新课程改革下, 呼吁我们教师不仅是第一线的实践者, 还应作为我们课程的开发者去研究。我们应大胆的将一些多样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 通过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可以把学生带入探究新知的乐学情境。比如可以搞些“我的数学小论文”汇报课;“你说我评”数学练习批改讲解课等等。让学生永远对我们的课堂充满期待, 让我们“引”的方法不再单一, 这样的课堂就不会让学生无趣无味。

3.步步高的练习设计引生进取

在设立了乐学的情境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 在练习的设计上也应、注意一个梯度。我国传统的教学和练习设计是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前提的, 从发展意义上说这样的教学和练习是消极的, 它不利于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 (现有水平) 外, 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 (潜在水平) , 他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发展的最佳界限, 因而我们的练习设计应在这个界限

里步步高, 以引导学生发挥现有水平, 产生不断的成功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发挥潜在水平, 提高智力的发展。

4.生活化的教学联系引生拓展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 还要考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 这样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习后的有用效果告诉学生, 用学科知识的效果去激励他们, 让学生在学习时得到喜悦感, 产生学有所得的满足感。

四、“唤醒”下的“乐学”应注意的几点:

1.设计情境时, 课程教材的难度与深度要适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过难回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成功的喜悦, 过易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根据教材特点来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 不人为制造, 可以编排过多无关的低级“幽默”, 使学生在真正的中掌握知识。

3.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口味, 要灵活多样, 力求新颖, 但不能搭“花架子”, 玩“花招”, 否则课堂的教学本质就被冲淡。

4.真正的“乐教”和“乐学”应该是把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溶入教学活动中, 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积极地发挥作用, 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使用教学媒体手段应分清主次, 不粉末倒置, 有效而富有趣味的媒体运用能形象地展现我们数学中一些不能直观感受的图形, 引导学生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的同时, 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 学生“乐学”给笔者最大的启示是, 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顺应了学生的成长规律, 能够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滋润他们情感的幼芽, 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使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 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的重要保证。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 善于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勇于竞争, 敢于质疑问难, 成为个性得到发展的主人。

15.报兴趣班,请家长三思 篇十五

针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同原因,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与建议。

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上。这就难免会“盲从”——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个性。适合别人家孩子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家长看别人家孩子学钢琴,也节衣缩食地买了钢琴,请来老师,结果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家长认为“付出这么大代价,都是为你好”,所以孩子一定要“学出样儿来”。结果,孩子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反而容易出现退却、叛逆,伤害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

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学得越多越好,连周末的休息时间也要安排满。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成年人还成天盼望双休日。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太满,会给孩子身心造成很大负担,久之,孩子难免产生厌学情绪,不但影响兴趣班的学习,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记得冰心老人曾经说“难以想象现在的孩子,一放下课本就要弹琴,一离开书桌就要走进训练场。八九岁的孩子成天这样,还是孩子吗?!”这话值得我们反思。知识固然重要,家长也不能忽略“玩耍”对孩子智力、人际交往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才是他健康成长的根本。

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报班,多则五六个,少则三四个。其实,对孩子来说,不在于学会了多少,而是能否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报许多兴趣班,学习各种知识,却没时间思考和运用,孩子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囫囵吞枣的学习效果未必如意。

这样看来,报兴趣班多半不是孩子自己的意愿,而是家长把自己的兴趣、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是否合适呢?无论学习什么,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都将轻松许多。家长可以引导、培养孩子,却不要轻易代替他们做决定。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自然会认真学习,逼迫孩子学习的方法最终总是得不偿失,强扭的瓜不甜啊。

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的优势所在,孩子也没有特别的兴趣。那么可以尝试给孩子报不同的兴趣班,然后共同去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中途转换其他的兴趣班也未尝不可。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了解所报班级的情况,包括环境、服务和师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波及他的整个人生,一定要精心选择。老师不仅要专业水平高,更要责任心强,这能避免孩子在校外兴趣班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所以,为孩子报兴趣班,还请家长三思而后行。

欢迎大家来“阳光会客厅”做客,群号:63182618

16.英语兴趣班工作总结 篇十六

转眼间这一学期的兴趣班课程已经结束,本学期我担任英语兴趣(1)班的老师,班上总共有19名学生,分别来自三年级的10个班级,虽然来自不同班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英语非常有兴趣。回顾这学期的兴趣班工作收获颇多,感触也不少,最重要的是有不少新的目标和想法,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开启英语教学的大门。首先,今年我们采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学生用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内容较丰富,因为涵盖了许多话题,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有学习的欲望。根据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英语兴趣班的开展使学生在课堂之余把未弄懂的知识重新学习,同时巩固已学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到提高后还能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每次都会要求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所学内容,然后听写。检查学生课后是否有复习。然后在课文学习时,会让学生们先看视频,尽量获取信息,然后进行详细的学习。之后进行两两训练或是男女练习等方式来感知和巩固新知识。因为只有学练结合,才有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的题目当中去。

为了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节课对于表现突出的孩子或者有明显进步的孩子,我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学下去。同时,也让他们有一种竞争意识,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存在的几点问题

1、因为这些孩子基础较好,所以讲解时以及联系的时间较少,他们的有的准备不充分,所以不太敢上台表演,因此还应给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和熟悉课文新内容。有的孩子课后不会主动去预习或是复习,所以下学期还应该培养他们养成这种习惯,这样可以学到更多。

2、个别学生胆子太小不爱发言。但是他对学习英语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可能由于个人比较胆小,害羞怕出错所以不爱发言,即使发言也比较小声。所以本学期虽然掌握了书本的知识,但是开口说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下学期应多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

虽然这学期兴趣班上课的次数并不太多,但是我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也很高兴孩子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这与他们上课认真听课,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希望所有的学生今后能真正因为喜欢英语而去学,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勇往之前。

息烽县第一小学

彭玉菊

上一篇:员工常见的心理困境有哪些下一篇:学校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