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2024-10-05

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10篇)

1.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一

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建设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当前,全党正在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采取的新的重大措施,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具有重要特点。

突出先进性建设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把先进性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提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先是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要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明显提升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接着,又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从今年开始在全党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加注重使党员认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什么是先进党组织、什么是优秀共产党员,如何才能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如何才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这个过程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属于整个认识过程的 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建设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员的监督,尤其是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看到,这种监督毕竟来自党的外部,如何从党的内部来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毛泽东同志把辩证法运用于党的建设,曾经提出用吐故纳新的方法、通过新陈代谢来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这种方法是同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的,结果走了弯路。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看到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提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就打开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思路,使我们认识到,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是要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问题。现在看来,这种制度和机制建设应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承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发扬人民民主,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监督党和政府的外部机制,其中包括民主党派的监督、群众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媒体舆论的监督等;另一方面是要发扬党内民主,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从内部保证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和防止党脱离群众、落后于时代、蜕化变质的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内在机制,它通过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党员自己的努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组织和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党的先进性是由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包括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奋斗目标、方针政策,也包括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能力、党员素质等。要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使党的先进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把党的先进性要求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广大党员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明确了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进一步的制度保障。有了这样的党内机制创新,就能使党的先进性要求切实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

重点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点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上。这是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从实际需要来看,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受到比较多的考验。一是在党成为执政党后,党的地位改变了,能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考验着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二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问题突出了,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考验着党员干部。三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跟上形势的发展,保持和发展先进性,考验着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可以说,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建设实际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的紧迫课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是为了解决好这一课题,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使党的基层组织适应新的形势,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从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从而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重要性来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党的各方面活动大多需要依靠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和组织党员去开展。只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其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党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抓住党员队伍建设这个基本环节,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总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直接接触,党主要是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群众中发挥作用,群众也主要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表现来认识我们党。只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了,党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执笔:闫志民)

2.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法、活动内容,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诸多不适应。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确实存在着软弱涣散的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抓党支部建设工作体系还不完善。目前,虽然按新形势任务要求建立了一系列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措施,每半年一次考评已成为“定式”,但就目前全部队来讲,对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培训帮带体系还不够具体,出现了对不同建制的党支部建设评定标准“一刀切”、管理教育“一般粗”、制度落实“一个样”现象,区分类型细化精化做得不够,机关对基层党支部的专门考核还未做到经常化,平时积累的量化成绩不够,易导致一次性评定结果“失真”。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机关的帮建不到位有关。未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界定共性标准与具体区分标准,对基层党支部日常量化考核施之偏软,导致基层支部成了“睁眼瞎”。另一方面与个别基层党支部未能将自身建设与其他基础性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有关。将党支部建设列于“三基三化”之外,使组织建设按部就班在“慢车道”行驶,出现“剃头挑子一头冷一头热”现象。三是与党支部建设形势分析制度未真正建立起来有关。一些基层单位建设形势分析会涉及党支部建设很少甚至“空白”,这使得基层党支部未能及时剖析整改不足,结果导致问题“累积”,可持续发展受累。

二是个别党支部抓组织制度落实还不够。个别党支部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经常、不规范,为图省事,将政治教育与党课教育合并,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出现不伦不类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不自觉,找借口逃避党内学习教育;有的支部民主生活会缺乏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变成“吹捧会”、“摆功会”。这些时间“挤占”、内容“跑题”、人员“溜边”、效果“打折”的问题,不仅使组织生活缺乏质量、落于“虚处”,更重要的是将组织功能弱化,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建设危害极大。问题的产生,一是与支部日常管理教育不力有关。将党员队伍管理教育与部队行政管理混淆,对增强党员意识、先进意识、模范意识的教育不够,针对党员队伍现状经常查摆问题工作滞后,个别支部书记、副书记人为将党务工作行政化,使党内管理教育“党味”淡化。二是与督促罚后机制不完善有关。目前,部队对基层建设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奖优罚劣制度,对基层党支部每年开展评优,对获部局“先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给予立功奖励,但在惩罚督促方面做得不够,虽然我们开展了大力度的建章立制工作,但对末位的支部整改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

支部抱着无所谓、“平常心”的态度对待自身建设、应付党建考评,易出现落实制度形式化、走过场现象,最终导致个别基层党支部发展滞后,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个别党支部书记务党能力还需加强。部分党支部书记是业务出身,有的对党务工作不熟,开展工作易出现被动、穷于对付局面;有的虽掌握一些党建知识,但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路不多、办法不多、创意不多;有的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依赖机关帮建,出现推一推、动一下,不推不动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为基层党建发展带来了困难。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培训机制还有不足。对新任党支部书记集中时间岗前“恶补”有余,长期灌输教育不够,机关培训后不及时跟进问效终端效果,未经常深入基层就党支部建设开展专题辅导,使培训后的支部书记后劲明显不足。二是个别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愿想党务难题、不善想党务新举措,结果只能原地踏步。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对策建议

要想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将科学发展观扎实落实于基层组织建设之中,形成一套边防特色的评价体系、推进落实组织制度常规化与制度化、加大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多形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着力基层党支部科学评价体系建设。要加大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比例,作为单独一项考虑。可对研讨基层党支部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项会议制度、将党支部建设状况作为支队级单位基层建设考核必考单独一项,做到支队级党委谋划基层建设必议、基层形势分析会必议、支委会研究自身建设必议,推动建设长效化、考查经常化、督促常规化。

二是着力落实组织制度规范化机制建设。要严格坚持党委统抓,借鉴基层包干点制经验,将支队、大队级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扩大至经常性参加基层党支部其他组织生活,规定年内参与时限、参与类型、参与方式,在指导中实现督促效应、在帮建中推动落实。要建立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质量评定“指南”,尤其是指导组织民主生活会与党员思想汇报时“如何谈、怎样谈”的方法,为基层提升落实实效指好路子。要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教育,在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基础上,适当建立党员个人问题点评制度,通过个别教育、集体谈话、党小组会、支委会、支部大会等形式,发动大家对个别党员进行帮教,使其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要将基层党支部建设调研摸排工作转化为全省定期考核大排名措施,建立支队级、大队级党委、基层支部一把手责任,动真格、勇碰硬、敢亮丑,促进各级真正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关心组织建设、支持组织建设。

三是着力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要注重完善培训机制,将支部书记培训与干部队伍建设挂钩,在对新任、现任支部书记、副书记培训同时,可考虑将党务知识作为干部日常培训考核“选修课”。对培训后的党支部书记,要坚持长期教、点滴教、随机教原则做好传帮带,通过开展“上岗前谈一次话”、开设“党务难题点将台”、支队、大队两级对点帮扶等,帮助基层党务工作者纠偏正误、充实知识,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提升能力。要注重支部书记任期考核机制的建立,不仅在培

训中通过理论考试与“实操”方式考核,而且在平常工作中定期以量化形式评定基层党支部书记务党能力,侧重于履职情况、班子建设现状、部队各项工作成效等,合格者保留任用、基本合格者离岗培训、不合格者连同行政职务一并撤换,激发基层党务工作者努力进取、增强素质、尽心工作。

3.关于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几点思考 篇三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工会组织特有的组织优势,在职工队伍中大力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在各项工作中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企业生产增长和工作有序推进的有力举措。作为一名铁路基层站段工会主席,笔者结合自己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历,谈一点抓典型的体会。

一、应充分认识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五大积极作用

典型是旗帜,是方向。它凝聚着先进的理想信念,代表着高尚的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体现着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不可替代的示范、引导、鼓舞和推动作用。抓典型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反映时代精神。先进典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着广泛的时代背景和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李素丽,这些先进典型挺立在时代的前列,预示着时代的发展趋势,体现着时代的新风貌,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能否抓好典型,关系到能否把握时代,能否跟上时代步伐,能否不断发展提高。

2.展示职工风采。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生产具有不间断性,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实践中,广大干部职工扎根山区铁路,默默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3.激励人心向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它不仅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弘扬职工眼前的典型、身边的榜样,就会激发职工潜在的进取心、荣誉感,使之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激励大家奋发向上,形成自觉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

4.促进队伍建设。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引导作用。通过抓典型,不断扩大先进面,选树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和多个层面的先进典型,会形成强大的进步潮流,把职工队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常说先进促后进,后进赶先进,你追我赶向前进,就是这个道理。这既是抓典型的初衷,也是抓典型的必然结果。

5.推动工作开展。运用典型指导推动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典型的力度,代表着工作的力度,典型的高度代表着工作的高度,这些力度和高度都反映着我们工作的程度。

二、应自觉克服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五个思想误区

1.典型难当,甘居中游。主要是缺乏典型意识。表现在个别领导和职工不想当,不愿当,不敢当先进典型。认为人怕出名猪怕壮,不想当出头的椽子,不愿作排头兵,抱着不抢先、不落后、处处随大流的态度,甘居中游,逍遥自在。

2.**八稳,不求创新。主要是求稳思想作怪。表现在宁树老好人,不树大能人,以求达到所谓的各方满意;宁树普通岗位,不树关键岗位,避免砸锅热事,以求达到保持先进典型的长久性;注重一线、突出职工,而忽视和淡化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先进典型的选树,造成典型层次单一。

3.任意拔高,神乎其神。主要表现在宣传工作中不注重实事求是,为了达到生动感人的宣传氛围,随意添枝加叶,刻意拔高渲染,将先进典型神秘化、绝对化、凝固化,使得典型走型变样,可敬而不可学,违背了选树先进典型的初衷。

4.说三道四,求全责备。主要表现在选树前对先进典型百般挑剔,吹毛求疵;选树后对先进典型的不足横加指责,任意夸大,至先进典型于众矢之的。

5.有意栽花,无心浇水。主要表现在对先进典型缺乏长期培养的意识和机制,工作中不注意引导和促进典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一阵风后就偃旗息鼓,放任自流,导致个别先进典型如昙花一现,逐步滑坡、褪色或被人淡忘。

三、应注意把住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五个工作环节 先进典型是客观存在的,但绝不是自然、凭空产生的,必须通过主观努力去挖掘、培养、提炼、升华。因此,抓典型要在努力克服上述五个误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好五个主要环节。

1.发现培养。敏于发现和精心培养是抓典型的首要环节。许多干部职工兢兢业业、默默无闻,长期奋斗在运输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一流的业绩,创造出许多宝贵的、新鲜的经验。作为各级工会干部,要有强烈的典型意识、敏锐的观察力,主动深入基层和职工中进行调查摸底,在平凡之中洞察先进,在普通之中发现亮点,有意识地进行重点培养。即找准特点,确立角度,抓住实质,扬长避短,帮助先进典型成型。

2.宣传树立。善于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是体现典型价值的必要环节。宣传树立先进典型要经过精心的安排和策划,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舆论准备。要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从小到大,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系统综合地宣传鼓动。通过弘扬典型的先进事迹,宣传典型的可贵精神来感染人、吸引人、启发人、教育人,形成当先进光荣的共识。

3.关心爱护。精心爱护和鼓励支持是抓典型的关键环节。一要在政治上关心。该表彰奖励的表彰奖励,该落实待遇的要尽力落实待遇。这样,才能让典型和广大职工感受到苦干不白干,奉献不吃亏,才能形成人人崇尚先进,个个争当典型的氛围。二要在工作上支持。对先进典型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积极地帮助指导。特别是要引导周围同志正确对待典型,多一份平常心,少一份不服气,为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三要在生活上关怀。要主动了解典型个人的家庭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

4.引导使用。主动引导和自觉使用是抓典型的根本环节。选树典型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捞政绩,而是推动整体工作的需要。要通过学习研讨、推广经验等各个环节的不断循环,不断提升先进典型的示范性和影响力,从而引导干部职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投身安全稳定经营中心工作,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学院学习新党章的几点体会 篇四

从参加工作以来至今足足7年,认认真真坐下来学习党章、学习党的知识还是头一回。记得读大学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曾完整、系统地学习过党章,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认识已经够深刻了,然而在这次学党章的过程中,通过对党章的再次解读,我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党章既让我重温了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也使我进一步认识

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要素质,也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所终身努力追求的目标。

党章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像我们这一代人,我觉得除了在心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要为振兴中华而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二要时刻胸怀祖国,在大事大非面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三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另外,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第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奋进,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成为一名党员,对个人而言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学习使我认识到,我距离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表现在:

一、应该时刻把党章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在实践工作中向优秀党员学习,把优秀党员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公而忘私、任劳任怨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学习他们无怨无悔、献身事业的崇高境界。

第三,学好政治文化知识,扎实业务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院的发展、税务系统的培训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我们无需爬雪山过草地,无需在敌人面前英勇就义,无需饿着肚子干革命。然而,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不容忽视,作为税务学院一名普通的教职工,我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甘于平凡,乐于奉献,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进而能在自己的业务上做出创新,积少成多,这就是不平凡的业绩。而在平时工作中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各类先进的政治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5.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光辉历程 篇五

一、“科学发展观”是党80多年历史经验的最新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绝对没有错,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都变化很大的今天,这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要创新和补充。因为党的先进性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这个基础上,否则一切成为空谈;或者发展就产生变形!新时期的党的建设,必须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必须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必须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联系,必须同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相联系;因此我们必须用 “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头脑、进行全面、科学地建设!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党的80多年历史经验的最新最科学的总结。

二、“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党的辉煌经验与挫折教训的必然结晶。

中国共主党8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有五度光耀世界的伟大辉煌,也发生过四次严重挫折。8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主要原因是党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党在探索着前进的道路上犯的严重错误,是因为与“科学发展观”思想背道而驰。中国党历史的第一个大的阶段是19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此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因此革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其失败在所难免;但其间也有过短暂的辉煌!譬如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这是早年的中国共产党运用分析中国的国情,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一个典范。由于这次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获得了胜利。但是,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左”倾机会主义,明确偏离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对革命形势、革命性质、革命对象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犯了错误,因而使革命遭受了两次严重挫折,特别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差一点断送了中国革命。因此正反两方面说明成也“科学发展观”,败也“科学发展观”;所以要想取得“五大建设”的彻底胜利,必须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

三、以“科学发展观”反思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是中国共主党80多年历史的第二个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主题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到1957年基本得到解决,到1957年底,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也都超额完成。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科学发展观”意识使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好的开头,虽然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本意,是想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但是由于大搞群众运动,不讲科学,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结果造成国民经济的大破坏。虽然发动“文化大革命”,本想使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使党更能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这和“科学发展观”思想背道而驰,因此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四、“科学发展观” 使新时期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们党80多年历史的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直到现在的20多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严重失误。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并将继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主题。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必须发展、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10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阶段。

在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释了发展的重要性和含义,强调了发展应以人为本,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第二阶段: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形成了完整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从2004年4月到2004年9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着重强调了要紧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观。

6.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六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入党风潮中,大学生入党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国每年新增党员中1/3以上是大学生,大学生党员占大学生人数的比例也稳定增长。

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上去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就打牢了呢?或者说大学生党员的数量能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其领导地位的保障?我想答案是未知的。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有了90的历史,党的队伍在这九十年里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数量基本呈现增长的趋势,党员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发展到今天的八千万人。9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先是联合全国人民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然后推翻了中国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后经历数次局部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才逐步建立和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使中国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足够影响力的名副其实的大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光荣而辉煌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辈不断用行动书写了感人而伟大的篇章,这些都是我仰慕中国共产党的理由。而成为一个像许多优秀前辈那样为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一直是我的追求和目标。这些都使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希望在党的组织里有更多的机会为社会主义建设竭尽全力。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也暂且把自己视为正式党员吧。几年来,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接受党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成长。然而,随着我离组织越来越近,对党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社会各界

对党的评价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杞人忧天的有了莫名的不安全感。

许多党员在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中一丝不苟,完成党要求的任务,服从党的决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然而问题就在入党之后。许多党员入党之后对党的概念就开始淡化了,对自己的党员身份也淡漠了。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可能没有能力作出惊天动地的大贡献,但是作为党员,我们应该对得起自己在镰刀锤子下面作出的承诺。

许多人,甚至有可能是党员会对党的腐败慷慨愤然,对党的问题嗤之以鼻。作为一名党员,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会以清者自居,而且往往会对这样那样的问题指手画脚。我觉得党员除了履行监督的义务之外,更多的还应该身正为范,从自己做起,真正的向党员的标准靠拢甚至是超过党员的标准。如果党员自身有了这样的修养和觉悟,那社会主义的基业,共产党的基石才是稳固的、可靠的。我想谁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只是有的人言行一致,有的人却只做表面工程。

中国共产党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根基在一批忠于社会主义制度、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党员,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党员更是根基中的核心部分。只有这一批人保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保持其在国民素质中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不断巩固。

回顾一下我们曾经的死敌——中国国民党。国民党(前期不称国民党)领导中国的历史可以从1901年推翻满清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者,却无法阻挡共产党这个当时的在野党派解放中国的步伐。我想原因不是外部存在的,只可能是国民党的内部建设出了大问题,国民党员的修养出了大问题。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失去了民心,即使是当时几倍于共产党的力量也难逃一败。即使是今天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也在不久前让领导权旁落,而国民党输给民进党的时候,其力量也是数倍于民进党的。

不光我们曾经的敌人,就算是我们的朋友苏联共产党的失败也值得我们警觉和反省。历史的过往已经给中国共产党最好的演示了一个政党衰败的过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还能不能领导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先前推进,取决于其处理舟与水的关系的能力和觉悟。

7.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七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探索。

一、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党的领导

现代国家都是由政党领导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虽然领导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政党领导体制则是各现代国家的共同特征。

一个国家要想建设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或几个坚强的政党发挥领导作用,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如果不是联邦党、民主共和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等政党先后对国家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美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大,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民主和法治。在日本,二战以后,如果没有自由民主党的坚强领导,日本也不可能迅速从战争废墟上复苏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法治国家和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政党,但真正强大的、发挥过领导国家作用的政党只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曾经强大过,但是它未能肩负起领导中国走上民主法治道路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走向民主和法治的神圣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它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得到过充分的展示和证明。尽管毛泽东说过,革命以后的历史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起比革命更艰巨的历史任务,能够领导国家建成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

政党及其领袖人物的表率作用,是政党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民主共和党在遵守宪法和法律方面都发挥了极好的表率作用。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人都主动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传统的国家元首职务终身制划清了界限。华盛顿1796年9月发表《告辞书》时才64岁,杰斐逊1808

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只有65岁,麦迪逊1816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是65岁。他们不仅在独立战争和建国活动中功勋卓著,而且在担任总统期间也政绩非凡。无论是从资历、经验还是从声望、精力哪个方面讲,他们如果竞选连任第三届总统都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当时的美国宪法也没有“一个公民只能连任两届总统”的限制,然而,他们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从建设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的神圣目标出发,都在政治上的盛年时期放弃了总统竞选。这种表率作用,对于美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低估的。

在我们中国,由于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反民主、反法治的封建观念根深蒂固。在民众和干部的意识中,人治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建设法治国家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集团发挥重要的表率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方面的表率作用是发挥得非常好的,得到了人民的公认,但在民主法治方面的表率作用则比较欠缺。

值得钦佩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制定了许多重要的促进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法律和政策,而且在学法、用法、守法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最近几年,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常举办法治讲座,在全党和全体公民中树立了学法、用法、守法的榜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二、党的领导需要法治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需要法治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所谓党的领导方式法治化,是指党的领导有明确的法律根据,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有具体的职权范围,有法定的活动程序。

法治国家要求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不例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法律上的授权并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力量,也是执掌政权的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政党在其政治活动中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就不可能严格依法办事。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首先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靠政策,靠政治运动,靠领导人的威望。这是一种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的负面作用也很大,有的时候还相当严重。

五十年代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六十到七十年代连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建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之所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党的领导方式的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不能不算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转变领导方式的新探索,逐步告别了旧的领导方式,初步确立了法治化的领导方式,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富强。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至关重要。

三、党的领导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要求党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明确规定党的具体职权和具体的活动程序。这就是党的领导法治化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在宪法和法律中明确规定党的职权及其程序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必要进行充分的讨论。那么,为什么要在宪法和法律中具体规定党的职权和程序呢?这是因为:

(一)明确党的职权和程序是党的领导权的性质决定的。

8.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形势的要求,是事业发展的要求。民政作为国政,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担负着解决社会问题,调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职责,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民政干部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民政干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呢?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意味着对民政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政部门能不能切实履行职责,民政工作能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民政工作、民政部门能不能真正做到“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最根本的是能不能有一支高素质过的硬的民政工作干部队伍。当前,民政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工作不清、业务不熟、法律意识不强等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发挥先进性作用。

(一)学习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民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这就要求新时期民政工作者不但要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带动和促进全局。

(二)学习具体的业务工作知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的能力。

民政工作涉及面广,业务性强,这就要示我们民政工作者要熟悉具体的民政工作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工作的水平,以满足为民服务的需要,不但要熟悉自己的具体业务,还要掌握民政工作的系统业务,做民政工作的“多面手”。

(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建设法制国家的要求,民政干部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建立政务公开的平台,加大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主动接受群众有效监督,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二、牢记宗旨,发扬民政孺子牛精神,在意识上保持先进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贯宗旨,看一个党员能否保持先进性,一条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提高民政工作能力,必须强化服务理念,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坚持把群众需要做为第一重点;坚持把关心群众疾苦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群众观念。

每项民政工作的内容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民政工作的对象可以说覆盖了社会的全体成员,集中了全社会的困难群众。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最集中的体现。做好民政工作,无论是构思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格向,落实工作任务,衡量工作成效,都必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民政部门最根本的要求。坚持以民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第一要务,以实际行动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力求使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得到的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

(二)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责任观念。

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民政部门是党执政主体的一部分,民政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掌好权,谋好利,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要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作为自己的责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带着感情去为民政对象服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中,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当前,我县农村特困户,城镇低保户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疾病、自然灾害是他们致贫的主要原因,我们一定要分析对策,找准出路,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深入实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越深入,国民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民政工作的任务就越重,民政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民政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践,真抓实干,对民政工作的任务,要一件一件地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下大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到最困难群众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是要勇于实践,在干中学,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办法往往在实践中。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有许多新机遇,新挑战。老条条,老框框解决不了新问题,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必然一事无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政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要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点子往往在群众中。群众永远是高明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许多伟大成果就是群众创造的,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民政干部一定要拜群众为师,做群众的小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感情接近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得到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评价一个民政干部的工作,既要看他对群众的态度如何,为群众做了些什么,也要看群众对他的评价如何,在群众中的口碑怎样。三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追求真才实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群众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检验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准,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做,在实践中学习管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

9.关于学习医生先进事迹的几点体会 篇九

通过对蔡春林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感触颇多。他的事迹既感动人,也启发人。同时,也庆幸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好同行、好旗帜。我认为蔡春林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爱岗敬业。“18年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门应诊”。我们知道,有些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有赶早的习惯。这点既方便了患者,也是他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这与当前各医院要经常严肃劳动岗位纪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是一心为民。蔡春林当医生要替病人算好经济帐,为病人省钱。我们的一些医生现在满脑子的“经济意识”,往小的说是为自己的业务量,往大的说是为医院发展。完全忘记医院的公益性质。千方百计拉病人,拉收入,与国家的有关惠民政策背道而驰,如果我们多一些蔡春林一样的好医生,都会为病人算帐,国家还用得着搞药品购销整治、控制药品所占比等活动吗?

三是大医精诚。“精”是什么?钻业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学习,不钻业务,满足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工作时敷衍应付,按部就班,做治疗时“依葫芦画瓢”,不探究其所以然,不探求改进办法,那里能成“大医”。“诚”是什么?是品质、品德,医生只有做到了德艺双馨,事业才能真真切切的成就。像蔡春林一样,不在其他方面动脑筋,病人回头率也

高。

四是“帮、传、带”。医疗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自古就讲究“口耳相传,口心相承”,打破行业陋习,大兴“帮、传、带”之风,对提高医疗队伍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蔡春林先进事迹的报道宣传,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卫生行业的新形象,让人民群众了解这个行业,理解这个行业,从而和谐医患关系。对行业内而言,用身边的人教育人,起到了“一面镜子”的作用,正衣冠、鉴言行;二是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引领行业风尚,改善行业作风,我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这给我很大的启示。

我们下步计划,一是要以科室为单位,深入持久地抓好蔡春林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引导职工联系本职工作,找差距,找不足,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从而自觉地改进自身和工作中的一些毛病,一个个科室的风气正了,医院的大环境也就改善了。二是选典型,树先进。通过典型人物、先进事例,教育、带动身边的人,达到共同进步,整体提高的目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要树立业务素质高,行业作风过硬的带头人,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帮、传、带”一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一方面改善行业作风,从而促进我区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

10.党章与党的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篇十

荆楚从来多俊杰,如今人物更英雄。在万众瞩目的2009年全国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湖北占据两席,让人惊喜。最近5年,湖北先后有4人 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5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一时间,全省英模人物成批涌现,学习宣传活动高潮迭起。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推动工作,既是我 们党重要的政治优势、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中心的具体抓手。近年来,湖北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使之 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载体,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中心的有效途径,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广 受瞩目的“湖北群星现象”。

一、深入研究“群星现象”产生的“良田沃土”

满树红花竞相开。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湖北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从吴天祥、王涛、周国知、王月娥、徐本禹、赵传宇、刘继平、黄来女、郑琦、桂希恩、刘芳艳、陈刚毅,到周又山、谭之平、谭纪雄、张绪、易满成、黎锦林、陈玉蓉、王争艳、汪金权;从荆州“10〃24”舍己救人英雄群体,到生死接力赶发农民 工薪水的“信义兄弟”……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为人们耳熟能详。“湖北群星现象”,使人振奋,引人思考。

湖北,有着英模辈出的精神沃土。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是一块无比神奇的土地。荆州城外的凤凰图腾、青山绵延的神农架,彰显着荆楚文化的美丽与传 奇;辛亥革命的激荡神州、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张扬着荆楚儿女敢为人先的昂扬气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湖北省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武汉、黄石、十堰、襄樊等大中城市,文明创建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在全省广大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四进家”、“一村一品”、“文明湾落”、“文明新村”等思 想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在传统美德厚重的沃土之上,湖北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深得民心,先进典型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湖北,有着敏锐把握时代潮流的自觉追求。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荆楚大地既有着比较明显的工业、农业、科教文化、生态优势,更闪 耀着湖北人民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矫健身影。在这里,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在这里,一个个国人引为骄傲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次第建成……新中国建 立60年的历程表明,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湖北,有着敏锐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的不懈追求。而先进典型人物大量涌现,成为湖北前进的先驱和领跑者。

湖北,有着崇尚英雄、尊重先进的社会氛围。今天,当人们来到革命老区红安,仍能感受到当年这里千百万人民心向英雄的满腔热情;在荆江大堤,巍然 屹立的纪念碑留下英模名录共928人,供人们世代景仰;去年,武汉“暴走妈妈”陈玉蓉割肝救子的感人故事,人们争相传颂。在社会加速转型、思想激烈碰撞的 改革开放30年间,全省高举着积极向上的旗帜,张扬着公平正义的理想。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先进典型始终被社会厚待一分,被人们高看一眼。

湖北,有着与时俱进造就先进典型的崭新舞台。极目我国中部,改革发展龙腾虎跃,从来不甘人后的湖北,更有着时代赋予的令人称羡的一系列特殊的发 展机遇:先是中央希望,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再是国家批准,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继是国家 宣布,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时地利人相催,湖北人民又一次有了大展身手、奉献聪明才智的历史机缘。我们可以展望,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不负时代期 许的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将如春花般竞相开放。

二、积极探索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科学路径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重视用先进典型的事迹、精神和思想教育群众、引导群众,通过先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成为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全局的科学思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回望既往,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已经形成培育典型、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学习典型的“接力棒”传 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积极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每年推出多个重大先进典型,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活动。2009年“10〃24”荆州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2010年黄陂“信义兄弟”、最近推出的黄冈山村教师汪金权等先进典型,省委书记罗清 泉、省长李鸿忠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组织好学习宣传活动,关心好典型人物及亲属的生活。重视典型宣传,推进典型学习,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的明确要求,成为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宣传新闻部门强力推进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全省宣传新闻部门清醒地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大力提倡,更需要脚踏实地努 力实践。因此,从培育、发现、挖掘先进典型,到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全省宣传新闻部门满腔热情,有着高度的共识、敏锐的行动、一致的追求。各级宣传 部门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布局的突出位置。中央驻鄂和省内新闻媒体把先进典型宣传作为着力提高舆论导向水平的重要载体。宣传部门 与新闻媒体紧密配合,媒体与媒体之间协调行动,形成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浓郁氛围。近年间,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吴天祥、新一代工人楷模王涛、为民模范周国知等 一系列重大典型的推出,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凝聚了人心,鼓舞了人民。

各行各业自觉谋划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成为全省各地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爱岗敬业、关爱 他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树立推广先进典型与关心爱护先进典型结合起来,配合媒体做好先进典型在行 业、社会的宣传学习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近年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总结宣传了一大批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先进典型,促进了全

省教育系 统育人长效机制的形成,成为我省自觉运用先进典型推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牢牢把握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正确导向

感时应物,正确引领。湖北省在先进典型学习宣传中,十分重视紧密结合省情和工作实际,既深入挖掘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传统精神内涵,又 大力彰显近现代仁人志士“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更着力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九八抗洪“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培育具有湖北特色的人文精神。

服务政治大局,突出先进典型的时代性、先进性。先进典型要发挥感染人、教育人和示范人的作用,必须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必须体 现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湖北推出的周国知、郑琦、陈刚毅等先进典型,都是从基层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公认对象中选取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公认度;先进 典型的深度挖掘特别注重典型的内在价值与党和政府的政治提倡相吻合,夯实典型的政治号召力。把党的意志和人民心声很好结合,把宣传主张和受众需求很好结 合,使先进典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示范者。

立足思想引领,突出先进典型的思想性、针对性。宣传先进典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典型的先进事迹转化为社会的普遍实践。湖北注重围绕不同时 期、不同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宣传先进典型。例如荆州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的宣传,紧紧扣住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充分 展示“90后”良好精神风貌,从而引发全社会对责任意识的深思。

重视社会认可,突出先进典型的示范性、群众性。先进典型得到群众的广泛公认,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开花结果的根本。近年来,湖北重大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出,始终立足时代大背景,使其具备群众认同的现实基础。黄陂“信义兄弟”先进事迹的宣传,牢牢把握诚信大义、崇尚和谐的时代主 题,使典型事迹产生于社会现实、还原于群众生活,从而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体现宣传功能,突出先进典型的真实性、可信性。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实 的事迹才具有最强的感染力。湖北宣传先进典型,注重还先进典型的平民本色,以平民的视角、平民的欣赏习惯来表现典型人物,而不是随意拔高。如对全国敬老爱 亲模范谭之平的宣传,对“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说理,使她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生动而直观,亲切又自然。

四、精心谋划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长效机制

湖北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是荆楚儿女的优秀代表,也是湖北人民的精神楷模。进一步抓好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工作,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与时俱进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精心选树先进典型,深入发掘英模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我们要扣准时代脉搏和适应社会需要,精心选择不同层 次、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使他们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代表湖北不同的群体,全方

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荆楚儿女奋发进取的良好形象,形成强大的辐射效 应。力求先进典型的精神体现社会大势、焕发时代精神、彰显湖北气质,具备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

大力推广先进典型,放大学习宣传效应。实践表明,一个先进典型能否引导人民群众、引领时代潮流,关键在于学习宣传形式是否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思想 期盼、接受程度。因此,我们宣传先进典型,要注重再现、升华先进典型精神;要注重把握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要注重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 和生活实际;要注重联系实际、引导人们学习先进典型知行统一、求真务实,力求变“小盆景”为“大花园”,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关心爱护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也是湖北的宝贵财富。尊重和关爱英雄 模范人物,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需要将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英雄模范及其亲属,为他们的 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荣誉,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

上一篇:大学生打架检讨书1000字左右下一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