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2024-09-20

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共10篇)

1.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一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讲义提纲

●主要国父华盛顿拒绝当国王: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逐渐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必修2)。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从英国13个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因为是“革命”独立,加上古希腊罗马共和主义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必修3,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和主要国父华盛顿本人的贡献(页40导言),独立后的美国没有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普遍盛行的君主制(如宗主国英国就是君主立宪制),而是建立了当时稀罕的民主共和制。

●国名是“合+众国”之意: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一直未变,但内部的国家结构发生变化,从独立后的邦联制(名义上一国)过渡到费城制宪会议后的联邦制(实际上一国)。

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背景

(1)美国的独立和成为邦联制国家:

1776.7.4(国庆日),发布《独立宣言》,宣布独立,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独立之初形势严峻——邦联制的缺陷:

①“中央政府”无权征兵、征税,无法应对英国的卷土重来和偿还大笔债务。

②各州权力很大,没有统一的税收、货币、关税、财政政策,导致民众骚乱、经济衰退。

总之,松散的邦联制,使美国难以应付一系列内忧外患,国父们认识到(页40“资料回放”),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巩固独立成果和促进经济发展。

2、依据——1787年宪法:

(1)制宪目的:建立统一、强大而权力又受到限制的中央政府和联邦制国家。

(2)费城会议的变化:

①议题的变化:修改旧的《邦联条例》→制定全新的联邦制宪法。

②方式的变化:“激烈的争论”→“伟大的妥协”。

“激烈的争论”:一是“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之争——要不要建立联邦政府?结果联邦党人获胜。二是大州与小州之争、南方州与北方州之争——谁控制联邦政府?即联邦制下国会代表的比例和人口计算,结果各得其所。

“伟大的妥协”:一是通过了联邦制宪法,中央政府有权力(联邦党人的诉求),而权力又有限(反联邦党人的诉求)。二是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员每州2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众议院选举时,黑奴没有纳税,按3∕5折算人口数。

(3)宪法内容:

①纵向分权——确立联邦制

内容:中央政府——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大权;地方政府——州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如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法律。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横向分权——确立三权分立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独立平等、相互制衡。)

内容:联邦政府——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州政府——州议会、州长、州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总统选举的特点: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页41示意图)。

美国总统选举不是根据选民的普选票数,而是根据“选举人”的票数。选举人票一共538张,分配到各州;两次计票方式,第一次以州为单位,根据州的普选票数,采用“胜者全得”方式把该州所有“选举人”票数归谁,第二次以全国为单位,根据全国各州选举人票的统计,获270张以上即当选。

选举人票制度沿袭至今的原因:普选票和选举人票不一致的情况较罕见(只有几例)。特朗普的普选票数比希拉里少280万张,但选举人票多74张,当选了。

权力制约举例: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如1919年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总统(页42漫画)在有建立国联内容的《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但国会没有批准,美国未能加入国联。

确保司法独立的三制: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实行任命制、终身制、高薪制。

(4)基本原则:

①联邦主义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或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是议会至上原则;巴黎公社委员会制、苏联苏维埃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是议行合一原则,见页86、90、96。

③共和主义原则,如实行共和政体,拒绝君主制,总统、议员选举产生;拒绝世袭的贵族制度,不得授予贵族爵位等。

④主权在民和人权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政府;页42“历史纵横”,1791年通过10条修正案。

(5)特点: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外在特点是法律文件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6)评价:

①进步性: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如规定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确立共和国政体。

②局限性:如允许南方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初期未规定人民的权利等。通过修正案来完善宪法。迄今为止,美国宪法有27条修正案。

(7)影响:

①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制国家,使13个国家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实体。

②奠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基础,带来了美国长期的发展与稳定。

3、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又选举了第一届国会。

华盛顿历史性的贡献: 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美国——“美国国父”之一。②领导制定美国联邦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国制度。③开创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弥补了宪法的不足。

二、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与发展:

民主党:1828年,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利益——“驴”。

共和党:1854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象”。

到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两党逐渐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变小。

2、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

(1)组织和赢得选举:

共和党著名的总统:林肯,柯立芝,胡佛,尼克松、特朗普等。

民主党著名的总统:罗斯福,杜鲁门、克林顿等。

(2)控制和影响国会立法

在国会内部,两党是通过各自的党团和领袖控制和影响国会立法。

2.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二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一、选择题 1.“找熟人才能办成事”“看脸色托关系不好受”„„《人民日报》对此评论: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该评论告诉我们(C)A.国家要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途径 B.公民要珍惜权利,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C.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 D.要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积极建设规则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相关知识。材料体现了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C 正确。A、B 在材料中未体现。D 中“扩大”的说法错误。

2.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就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把树立法律敬畏意识作为“必修课”,依法行政。这说明(A)①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②要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说明了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以及二者与对人民负责之间的关系,①③当选。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法律体系的完善,④排除。故选 A。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了调查研究以时代意义,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说明(B)①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 ②政策制定在科学性和时效性之间难以平衡 ③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政策执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④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调查研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明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政策执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①③正确;政策制定在科学性和时效性之间可以平衡,②错误;应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错误;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政府要主动把握积极适应“新常态”,“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的任何行为以及出台的政策规定,都必须取得法律授权,以保证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政府权力的运行还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吐槽与情绪发泄在所难免,而这正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答案] ①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法无授权不可为”。在减少决策失误方面,应建立健全决策问责纠错制度。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公民应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这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3.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积累文言知识。

二、品味文中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看图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致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憾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它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人吟诵品评,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板书课题: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背诵前两段。2.文言知识积累(见幻灯片)

三、研习课文 1.教师配乐范背课文

学生找出感情变化的词语,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线索。明确:乐——痛——悲

2.回顾第一、二段:“信可乐也”,作者参加兰亭修禊事,乐因何而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时令宜人--乐,高朋满座--乐,环境幽美--乐,活动高雅--乐,天气晴朗--乐。总而言之,能“游目骋怀”“畅叙幽情”“信可乐也”。(板书“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3.读第三段 思考: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他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痛”什么?

讨论提示:

第二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夫人之相与……放浪形骸之外”。

“夫”字为抒发感慨的标志。作者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引出第二层的感慨:“虽趣舍万殊……岂不痛哉!”

第一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态度——“晤言一室之内”与“放浪形骸之外”。

第二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体验——“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与“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第四句讲了两种人生“痛”事——“向之所欣……化为陈迹”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讨论后明确:

这种“痛”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虽然两种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但是,在此时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痛!

(板书:痛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学生再读第三段。

朗读指导:探索人生哲理,发感慨,用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其中“死生亦大矣”中的“大”重读,“岂不痛哉”降调读出慨叹,重读“痛”。4.读第四段:

思考:本段中的“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为什么“悲”?“悲”什么? 讨论提示:

①作者在发出“悲夫”感叹之前,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人?他们思考死生,有着怎样的表现? ②他们的表现有相同之处吗?

③他们“悲”什么呢?能否从板书中看出些什么?

明确:显然,时代虽不同,感悟却是一致的。“悲”的是宇宙是永恒的,人生却是短暂的;这种生命的体验让人无奈而惆怅。这是跨越千古之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④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悲痛年年总相似,那么面对着无尽的悲痛,王羲之能选择做些什么呢?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告诉后人,我们曾经为死生而悲痛过,也许你们会和我们有同感吧。也交代了本序的写作意图,目的在于警醒后世读者,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学生再读第四段。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奏。“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悲”,后面的句子和缓低沉地读出。(板书:悲 由己悲人 千古同悲)

四、拓展探究

回顾《兰亭集序》全文,王羲之其实向我们表述了他由乐而痛、由痛转悲的心理历程,但却引发了后人对他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悲观,《兰亭集序》也写得也太伤感;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旷达,《兰亭集序》虽苍凉悲怆却有不俗的情趣。

你是怎么理解王羲之其人其文的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

五、总结全文

有人说《兰亭集序》要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才能读懂,但是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思考痛苦,思考生命与永恒!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美。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不人云亦云,不自甘堕落,不抛弃,不放弃,就会缩短与哲人、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六、作业布置

4.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性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和影响;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课所说的“隔离”,我们理解为“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离”;本课的“打破”,我们理解为“不同地域之间空间距离的缩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生共荣”。

本课所讲的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认为应该作如下理解: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第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大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本课所讲的“文学成就的影响”,我们认为应作如下理解:第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为打破地域和文化间的隔离作出重要贡献;第二,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第三,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基于上述分析,本课紧紧抓住课标中“认识”这个行为动词,来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关于“认识产生的时代背景”部分,如果通过对纷繁的文学创作来提炼时代背景,一是超出课标的要求;二是学生可能直接在书本上找出,不能反映学生“认识”了。因此,在授课中,我们先揭示出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结合大师的具体创作来谈这些作品如何反映了时代背景。关于“认识文学成就的影响”部分,第一个影响,学生通过“认识”第一个背景,不难获得;第二个影响,我们适当补充了材料;第三个影响,虽然文本没有提及,但学生不难领会。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本课所涉及的文学艺术代表作品、名家,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了解,但很有限,尤其是对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很难有一个系统、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

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音乐、美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了

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性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和影响;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解读材料,了解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逐步掌握解读和获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难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

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本专题亦文亦史,要上出历史学科的味道,毫无疑问,不能停留在文学常识或文学艺术鉴赏上,因此我们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作为授课的重点;同时,不是简单的记忆背景,而是要真切地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要把这作为难点。(2)教学活动 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材料、讨论等

(3)教学形式 结合幻灯和课本图文材料,通过阅读、欣赏、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来把握这一时期文学和艺术产生的背景。(4)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5)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定

(一)课前预习: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音乐、美术三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二)新课导入:

意图:屏幕显示附有历史人物图片(罗曼·罗兰、德莱塞、海明威、川端康成、鲁迅、毕加索、泰戈尔、高尔基、德彪西、勋伯格)的星空图,象征本节涉

及的人物是巨星闪耀。

教师展示幻灯1:图片所示这些人,你们可能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就像星星一样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他们,要知人,必论世。

(三)板书设计(教学结构):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人物

1、文学

2、音乐

3、美术

二、成就产生的背景

1、文化的共融共生

2、社会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三、文学成就的影响

1、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2、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

(四)师生互动: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

意图:展示幻灯2,呈现人类文化史上的巨星,让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三个问题,以达到课标要求 “了解”成就的目的。

教师:同学们请看屏幕,结合教材和你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问1:请说出图片所示这些伟人的代表作品;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泰戈尔的《新月集》;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阿Q正传》;德彪西的《月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问2:请按创作领域,给这些伟人分类(文学大师、音乐大师、绘画大师);

问3:你还能从其他角度(提示:地域等),给这些伟人分类吗?(以地域为例:欧洲、美洲、亚洲)

二、文学、美术成就的产生背景(融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意图:给出学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即(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2)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文本(材料)的阅读,找出史实证据支撑上述观点,以此达到课标要求“认识”背景的目的。

教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上述伟人伟大成就的取得即发生在该背景之下。那么如何认识“文化的隔离被打破”呢?请看下列材料,幻灯3:

材料1: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2:诺贝尔文学奖对川端康成的授奖词是: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

材料3:“知识链接·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面向全世界文学家的奖项,授予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问4(幻灯4):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文化的共融共生?

(1、亚洲文学获得世界的承认;

2、作家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英语;

3、不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受到尊重。)

问5(幻灯5):结合文本对《母亲》和《阿Q正传》的评价,说明文化的共融共生。

(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描绘出了“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问6(幻灯6):你还能用其他伟人的创作来说明文化的共融共生吗?(如毕加索,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影响。)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

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

那我们该如何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呢?

问7(幻灯7):小说表现了什么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抽。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反战的思想。)

问8(幻灯8):谁创作了《格尼尔卡》?

展示介绍《格尼尔卡》的文字: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恐怖的牛头,牛脸上流露出残忍的狞笑。根据毕加索曾在其他绘画作品中以牛头表示邪恶的习惯分析,这个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画的中间部分,一匹被刺伤的马昂头张着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难的西班牙。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一个妇女从窗子里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这些象征揭露,画家要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明了。画面右侧,表现了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充满了悲剧气氛。

(是法西斯,更是大师的良知。可略及立体派的地位。)

海明威和毕加索都反对战争,大师们内心涌动着热血和良知,人类的精神世界正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而悄然改变。

问9(幻灯9):结合教材文本,谈谈这一时期音乐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多样性:三个人物代表三个风格流派: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时代性:可以从大师摆脱传统束缚的角度去理解。)

三、文学成就的影响:

意图:课标要求认识文学成就的影响,课前提示已经揭示了拉近世界距离,打破隔离的坚冰,而且通过背景的学习,学生的理解已比较充分,因此,不难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幻灯10(带有文学伟人图片的星空图)问: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这些文学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

(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展示幻灯11(高尔基的图片,其作品《母亲》的书影以及简介《母亲》的文字)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文学成就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共融共生使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而且新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学还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创造新社会的信心和斗志。

(五)形成性练习:

1.亚洲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诗集《吉加檀利》含义深远,清新美丽,使作者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作家是

A.泰戈尔 B.川端康成 C.鲁迅 D.巴金

2.鲁迅的许多文学作品猛烈抨击中国的旧制度、旧文化,在其中的一部中篇小说中,鲁迅借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这部中篇小说是

A.《药》 B.《狂人日记》 C.《祝福》 D.《阿Q正传》 3.鲁迅的很多作品描画了旧时代“沉默的国人的灵魂”,他希望达到的目的中,不包括

A.促使人们反省自身 B.扫除愚昧和麻木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参考答案:

1、A;

2、D;

3、C

(六)课堂小结:

意图:再次强化本课的灵魂:文化的共融。打出幻灯12(在星空背景下,呈现大师的形象,打出“社会良心、文化巨星、文明使者、人类精灵”一行字)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这些文化的巨星及其作品,他们不仅为人类贡献了优美的笔触,灵动的旋律和思想的画笔,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了他们内心涌动的热血和良知,因此,他们不愧是社会的良心、文明的使者、人类的精灵。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

代表作家、画家、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反思小结

1、如何处理“认识”这个行为动词。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先提供结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演绎的过程,提出证据,论从史出。因此本课都是先把文本中“背景”和“影响”列出,让学生用具体的史实来论证。学生找出来,说明“认识”了。

5.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 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指导示目标

1、导入新课: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世界 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 国家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尽快打败和消灭法西斯。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2、学习目标:

1、了解《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2、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3、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树立正确认识战争和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释疑难 一)自主学习

阅读材料,了解《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树立正确认识战争和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1.《联合国家宣言》

阅读教材,请同学们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有什么变化?

归纳出绥靖→中立→参战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法西斯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了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消灭法西斯,被侵略国家日益走向联合。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主要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1942年,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

探究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一美胜日)

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 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之战(北非战场——英胜意)

英军在蒙哥马利将 军指挥下反攻,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北非战场形势。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阶段。

探究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提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结合一战中德国的失败加以分析)

东西两线作战。利用多媒体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2.雅尔塔会议

阅读思考: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括三部分。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

3.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溃灭,欧洲战事胜利结 束。在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9 月,日本签定投降书。这样,一场人类文明史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取得彻底胜利。三)教师释疑: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三、课堂训练兼拓展

(一)填空题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2、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 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3、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尽快结束战争和建立战后新秩序的问题。4、1945年5月,苏军攻克,将红旗插上大德国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5、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在美国战舰 号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绩优学案第22页——24页。

四、回顾目标谈体会:

附:板书设计 《正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3、胜利:A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加速意、德灭亡

B雅尔塔会议,确定战后分区占领德国,美苏共同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C柏林战役,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D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投降

4、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结果: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使世界人民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6.第8课 创建立我的小博客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会在个人博客发布日志,并阅读新发布的日志。2.学会给个人博客修改模板。能力目标:

1.会使用IE浏览器,并登录博客网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日记习惯。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观念。2.通过阅读日志,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发表日志,并修改个人博客模板。

难点:登录个人博客;发表日志时需点击“发布日志”;修改个性模板时,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

2教师准备 12

二、教学过程1、1、2分钟打字小竞赛

2、指名说说电子邮箱的申请方法。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博客”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博客俗称“网络日志”,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是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将自己的成长日记、班级生活、文学阅读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让全社会共享你的知识和思想,记录个人成长的轨迹。

那么,我们如何来建立个人博客呢? ’(1)进入“中国少年雏鹰网”。演示:打开“中国少年雏鹰网”(http://),单击“博客”按钮,进入“雏鹰青少年博客”网站。请学生尝试、体验:浏览一些个人博客网页,交流感兴趣的博客信息。至此,学生肯定已经迫不及待了,下面就来学习注册博客。

(2)注册博客。引导学生运用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自主完成博客的注册,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首先单击“注册”按钮,详细阅读完注册信息后,单击“确定并注册”按钮。师:接下来,我们来设臵用户名、密码和电子邮箱,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

注意,在申请用户名时,用户名是由小写英文字母、数字组成,长度为5~20个字符,如果采用中文,字数长度只能为2~10个文字。为了马上知道注册的用户名是否已被别人使用过,我们可以单击“测一下用户名是否已经被用”按钮,来获得信息。当申请的用户名已经被别人申请了,计算机会推荐几个用户名,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使用。

教师还要强调的是:注册时带有“+”号的栏目必须填写,否则注册就不能成功;密码设臵时也要注意两次输入的密码一定要一致,否则计算机会告知出错;最后还需填写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前几节课每位学生已经申请了个人电子邮箱,现在就请学生们把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正确完整地填写在输入框内。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填写电子邮箱地址吗?网站会通过你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往你的电子邮箱里寄一封激活信,只有当你激活了这封电子邮件,才完成博客注册。当我们把注册的信息全部填写好后,千万别忘记单击“确定”按钮。接下来计算机会提示还需做3件事: ① 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② 点击激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激活自己的账号确认按钮。(计算机还会提醒你,当你长时间没有收到确认电子邮件,就需要修改邮件地址了)③经过确认后,网站会告知你已成为会员,并且注册成功后系统会自动转入“我的地盘”页面。

三、小结。师:今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建立了个人博客,并且学会了通过个人博客发表日志。下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实践体会记录在“成果篮”中。

7.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七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

了初步的成就。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一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技术方面,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形成并日臻成熟。耕耙耱技术形成,人工施肥受到普遍的重视,选种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病虫害防治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了可观的成就,出现了《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著作。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自隋唐至元代)。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制度逐渐成熟期,也是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步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在农业工具方面,出现了使用轻便的曲辕犁、用于深耕的铁搭、适应水田作业的耖和秧马等,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达到

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包括明代和清代前期)。随着人多地少情况的出现,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美洲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在北方,二年三熟制获得了发展;在江南地区,双季稻开始推广,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

封建政府对小农经济的扶植

原因:小农的大量存在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根本保证;稳定小农,社会秩序才能稳定。因此,稳定小农经济关系着封建政权的安危。

措施:调整生产关系;限制工商业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及优质农作物的种植等。

影响: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封建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这些政策一般只出现在封建王朝的早期,其中对工商业的限制和过度的垦荒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我国先民发明的最早松土农具是()

A.铁犁牛耕B.钱和镈C.耧锄D.耒耜

2.在种植业方面,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粟黍C.粟水稻D.黍稷

3.下列对曲辕犁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

B.标志着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C.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D.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二)能力提高

1.人们使用铁农具并将其逐渐推广是在()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龙首渠

3.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A.晋朝以后B.唐朝以后C.宋朝以后D.明清时期

(三)延伸拓展

1.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的是()

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D.耧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筒车B.翻车C.耧车D.水车

3.在封建社会,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①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求②进行交换,获取商业利润③交纳赋税④贱买贵卖,以

有易无

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四)模拟练习

1.西汉发明的耧车是一种()

A.松土工具B.播种工具C.灌溉工具D.碎土工具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获取利润③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④基本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农产品贸易发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初年,人口只有9 000多万,经过一百多年,乾隆末年增为3亿。耕地面积在1685年(康熙中叶)为6亿亩,1724年(雍正初年)增加到7.2亿亩,1766

年(乾隆中叶)达到7.8亿亩。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

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了清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矛盾?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它和材料

一、材料二有何关系?从中你得出

什么启示?

5.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说:“(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

请回答:什么是自然经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历史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土地制度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封建制度的确立及封建王朝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题:战国时期,战乱不休,但社会经济却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注重发展经济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出现

(二)例题解析

例题:我国犁耕技术基本完善的标志是()

A.耦犁的推广B.耧车的使用

C.曲辕犁的出现D.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题干中的“犁耕”一词。B项中的耧车是播种工具,不属于犁耕技术;D项耕耙耱技术属于耕作技术,也不属于犁耕技术,可以排除。AC两项属于犁耕技术,但曲辕犁比耦犁更为先进,它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能适用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一直为后世沿用。正确答案为C。

(三)学习拓展

我国不仅是世界农业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本课所学,说说我国传统农业的领先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资料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两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内容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时期,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至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开始关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乾隆时,全国人口已达3亿,中国农业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约9亿)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国外学者也都认为,18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农业。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到达中国。据当时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巴罗估计,中国的粮食收获率高出英国。“(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

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

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

(二)学术前沿

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责任制

学者认为:小农经济与社会大生产不相容,对社会生产发展有局限性,如不加以改造,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在今天我们的农村中,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经营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延续,是小农经济仍有潜力的反映,对这种潜力应予利用,否则不利于生产。目前家庭联产责任制应该稳定,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发展方向。

(三)历史回响

中国农民彻底告别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农业税在中国古代社

会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化。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

唐初继承了北魏至隋朝的均田制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庸调制。安史之乱后,宰相杨炎提出了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一制度基本

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

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到了中后期,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

制度,它把赋税、徭役合并,折银征收。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并入土地税,实行地丁合一。田多丁

税多,田少丁税少,无田无丁税。

8.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八

修3 【本框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

◆ 识记文化的概念;

◆ 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

◆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四、教学建议

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探究导入

9.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九

一、新课推进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茉莉花》,并展示一组精美的画面。

师导课(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同学们,大家知道,改革开放前,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缺乏色彩,比较单一。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人的文化生活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事实上,通过刚才屏幕上那一组精美图片的展示,同学们已经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再观看一段今年6月份我省举办的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录像,来进一步了解当代人们的文化生活。请大家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当代文化生活具有怎样的新特点? 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具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当代文化生活所具有的新特点:色彩斑斓,丰富多样。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学生可能既会说出客观方面的原因即课本上的原因,也可能说出主观上的原因,教师对于学会回答出课本以外的原因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教师归纳总结:科技的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文化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也给大众传媒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更方便的获得文化产品。这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同学们我们常说,看看别人的,想想自己的。欣赏完刚才那段精彩的视频,我想问同学们,大家的文化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给大家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畅谈自己的文化生活。(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略。学生可能会提到上网、看书读报、听音乐、参加体育活动、旅游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着让学生说出自己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给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得出文化生活中“喜”的一面。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同学们所选择的文化活动,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把这些影响归纳总结一下,就如屏幕所示。这也正是文化生活中可“喜”的一面,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一下。(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可喜变化

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以灵活而又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等。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上网,其实我也是一个忠实的网民。前几天,我为了更好的了解长征精神,便在网上搜了一下,结果出现了这样一个网页。网页的前半部分是在解释长征精神内涵,可后半部分却出现了一组庸俗的图片,并配以诱人的文字。什么“热辣…妹”“激情…女”,品位及其低俗。这些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 “黄毒”。事实上,网络“黄毒”及庸俗的东西不止这些,还有比如这样的网页:(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师:既然这些品位低下的网络“黄毒”是庸俗的,不健康的,为什么一些网站还要把它放在网页上进行传播呢?

学生回答:略

师(归纳总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市场的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所致。市场经济,特别是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可是,我们知道市场不是万能的,它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弱点。特别是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使大众传媒不负责任的传播和生产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和内容。至于用明星的绯闻大肆炒作,更是屡见不鲜!对此有人形容如今的传媒是“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低俗顶替了端庄!”这正是我们文化生活中“忧”的一方面。总结一下,如屏幕所示(多媒体展示幻灯片)(2)忧虑的现象:

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迎合低级趣味;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所以,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辨证的看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同学们应该明确“喜”的一面是主要的,“忧”的一面是次要的。可我们不能因为“忧”的一面是次要的而忽视它,不管理它。相反,对于这样有“喜”有“忧”的文化生活,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那么,我们要把这样有喜有忧的文化生活引向何方,管成何样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生活场景,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一日,小明的爷爷正在看这样的电视节目(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突然,小明拿过遥控器就选了这样的电视节目(多媒体展示幻灯片)爷孙俩人就此展开了如下争论:(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爷爷:有关长征的歌曲是非常有教育意义与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如今的青少年应该多唱多学!不要整天就知道唱一些流行歌曲。

小明:为什么不能唱流行歌曲呢?比如周杰伦的《蜗牛》, 有激情、有新意、通俗易懂又切合我们的心理需求。长征歌曲离我们较远,都过时了。围绕以上观点,请同学们思考:

(1)长征歌曲过时了吗?为什么?

(2)经典作品和流行作品谁的价值大?

学生讨论:略

师:(归纳总结)经典和流行作品各有其特点,各有其价值.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经典作品主要看是否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而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流行作品,主要是看它接受的群众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在文化史上经典的不一定流行,流行的不一定经典。只有经受住时间考验,为不同时代人们所普遍喜爱的流行作品,才是真正的经典作品。同样,只有真正经典的作品,才会具有超越时空的非凡魅力,在社会中持续流行。

无论是煞费苦心,纵横捭阖的高雅经典作品,还是信手拈来,切合时代的通俗流行作品,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的的文化产品,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这种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那么,怎样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几个镜头,一起来想“方” 设“法”。(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镜头一:狂热追星,不惜一切

镜头二:热衷炒作,急功近利,缺乏创新是大众传媒存在的主要问题 镜头三:文化生活匮乏的民工

(在画面出现的同时,并配以下声音)

镜头一:有些学生过分迷恋偶像而荒废学业,用大量金钱购买明星的东西,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看不到明星奋斗的足迹!

镜头二:据查,中学生追星除自身因素外,与市场和传媒的炒做也密不可分.专家说,这是

传媒急功近利的结果,缺乏创新是大众传媒的主要问题.如果文化产品缺乏创新,百家不鸣,百花不开,国际社会就会抢走我国的文化资源!

镜头三:如今,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极度匮乏.有民工说,要是国家的一些艺术团体能到工地上演出, 一些名人能关注咱们的文化生活该多好呀!

最终形成这样一个画面(多媒体展示幻灯片)分角色讨论

(1)青年学生应追求明星的什么品质?(2)民工在文化生活方面有什么愿望及要求?(3)明星和大众传媒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应该具体做些什么?(4)政府通过哪些措施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此处,让学生分角色讨论。要求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相关内容,从自己所选的角色出发。师:激烈讨论的背后,是智慧的展现。把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整和总结一下,我们就得出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措施和方法:(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师:作为政府和国家的代表,我们具体通过哪些措施来贯彻这些要求呢? 学生回答:略

师:我们滨州一中的同学真是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让我们看看党和国家是怎么做的:(多媒体显示)

师:到此,本节课的知识就学完了,我们总结一下,如屏幕所示(此段文字以配音的方式朗读出来)

师: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这一文化纲要的指导下,我们的文化生活必将绚丽多姿,阳光明媚,充满和谐!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完美自己。(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网络文化促使网络语言的流行,比如“7456、886、BT、PF”等。很多学生喜欢用它进行人际交流,写日记、周记,甚至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老师和家长认为这会养成学生不规范使用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有专家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也有专家对此持宽容态度,认为语言需要社会来检验。很多学生认为,网络语言言简意赅,很多时候一个单词或一个符号就能说明许多事情。

讨论:你对网络语言是怎么看的?

师:智慧需要碰撞,真理更须辩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我们这个问题的辩论。最后,布置一道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二、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当代文化建设的状况,以及如发展大众文化的问题。明确了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应该全面认识、看待当前的文化现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小结: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当代文化生活与消费特点变化原因可喜变化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忧虑表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众文化含义

三、板书设计

1.多样性的原因: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走进文化生活①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2.文化市喜③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场、大众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传媒对文①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化生活的忧②荒诞、庸俗,迎合低级趣味影响③热衷炒作,传播“绯闻轶事”3.大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文化内涵:面向大众、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王先勇制作2009年上学期 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

四、布置作业

1.今天的文化生活“喜”与“忧”交织在一起,出现“忧”的原因是()

A.文化市场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我们目前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除了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还必须是()A.经典的文化

B.流行的文化

C.高雅的文化

D.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3.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因为()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B.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C.高雅文化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D.人们精神的空虚

4.社会上不良文化侵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据有关少管所调查资料显示,少年犯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A.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

B.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

C.加强文化建设,杜绝青少年犯罪

D.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5.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

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6.有人说,大众文化是“眼球文化”,只有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遵循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B.牢牢把握住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认为大众文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看到了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网络文化作为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成果,给中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不良影响。网络的兼容性、随意性,意味着不同来源的各种知识、观点、言论、意见、消息等兼收并蓄,这些信息会对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和可塑性强、筛选信息能力差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会使中学生的行为失控,出现网络成瘾,情感冷漠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兴奋并乐此不疲,情感冷漠者,对亲友冷淡,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使中学生心理变得混乱,有许多人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放纵”“说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现实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据此回答7~8题。

7.网络文化作为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成果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为目标 B.需要消费者拿钱购买,具有强烈的商业性 C.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 D.消费者跨越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界限

8.网络文化给中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不良影响。这表明()

A.网络文化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

B.必须禁止中学生上网 D.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D.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

选择题答案

1-5

6-8

9.近年来,文化逐渐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06年,最为人关注的是“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草根文化的兴盛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三国”、“论语”等通俗化学术文化的异军突起。

辨题:大众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

参考答案

8、DDBBD

CCA

9、(1)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超级女声”等文化产品以其灵活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大众文化产品,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由于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会出现荒诞、庸俗内容的大众文化产品。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10.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篇十

1.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8 009亿元,同比增长7.6%;全国税收总收入59 260亿元,同比增长7.9 %,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68 591亿元,同比增长7.5 %。这说明()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税收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获得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2013年济南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增收节支,有效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确保了全市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据此回答2~3题。

2.“生财”之道的根本在于()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收入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选D。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分配政策。所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也有两个,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的,而制定正确的分配政策是重要措施,故选D项。

3.“聚财”之度在于()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解析:选C。在增加财政收入中要制定正确的分配政策,即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拟安排12.7万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安排13.8万亿元,财政收支差额1.1万亿元。下列关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几乎不存在 ②只有财政盈余才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③财政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④财政赤字不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财政收支状况的认识。①③说法正确。②④对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的说法过于绝对。

5.自2013年8月1日起,国家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全面展开新一轮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在本次债务审计结果公布前,已有权威专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地方债务规模远远超过2010年的水平,预计规模在20万亿出头。面对持续增长的地方债务,政府应()A.降低社会保障标准,减少财政支出 B.依法制定财政预算,向公众公开 C.大幅度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D.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防范风险

解析:选D。本题考查财政收支平衡。地方债务持续增长,会使财政赤字扩大,如不加以控制,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减少债务和赤字,以防范风险,故选D项。

6.2013年,我国将加大财政投入,将20 种新农合重大疾病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

围,并由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①我国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商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①中的“初次分配”表述错误,④中的“商业保险”不符合题意,应为社会保险。

7.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达农村公路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2亿元,用于新疆农村公路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30亿元,全面完成续建、改建农村公路里程4 800公里。这体现了国家财政的作用是()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解析:选B。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中央财政加强新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选B项。

8.财政部于2013年9月10日至9月19日发行凭证式(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400亿元。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增加国内需求 ③扩大政府投资

④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解析:选B。本题考查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会形成财政收入,再用于扩大政府投资,会刺激投资需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刺激经济的发展。

9.2013年9月10日,国家下发通知要求,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这主要基于税收的()A.法制性

B.无偿性 C.强制性

D.固定性

解析:选C。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这是国家运用政治权力打击违法行为,是税收强制性的体现,故选C项。

10.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的上调()

上调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④能够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纳税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故排除①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是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故选D。

11.自 2013年 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扩至全国。“营改增”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实现了由“道道征收、全

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营改增”改革的推进有利于()①拓宽财政收入来源,释放改革红利 ②避免重复征税,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完善财税体制,增加税收收入 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应选②;“营改增”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应选④。“营改增”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来源,也不会增加税收收入,①③不符合题意。

12.网络发票是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标准并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公布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的发票。网络发票推行后,纳税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省级以上税务机关公布的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开具发票,开票信息会实时传至税务机关监管系统。可见,推行网络发票()①可使电子发票完全取代纸质发票,节约应用成本 ②可以有效防控各种发票、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③主要是为了方便向电子商务或个人网店征税,堵塞漏洞 ④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信息管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依法纳税与征税。网络发票的推行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发票管理和税收征管,防止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①“完全取代”表述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2年某市经济数据统计

材料二 2012年以来,该市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达115.9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数的59.5%。该市财政局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1 452万元,补贴标准达到每亩120元;积极支持支柱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财政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概括图表信息时,既要注意该市GDP、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三者横向变化,又要注意三者之间在纵向上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第(2)问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回答时应依据该市财政支出的内容来回答,切忌罗列财政的三个作用。

答案:(1)①2012年该市GDP、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都有所增长。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③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市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该市通过惠农补贴,支持支柱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14.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税制改革,相继实施了提高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同时,为保证国家税收的收缴,税务机关也加大了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惩处力度,震慑了违法行为,保证了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上述减税政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税收的知识,分析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惩处力度的经济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知识。第(1)问属于“意义类”题目,可结合材料中提到的“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分别说明其意义。第(2)问属于“依据类”题目,可从税收基本特征、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公民依法纳税等角度分析。

答案:(1)①提高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同时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对小微企业减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上一篇:民行科长事迹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衢州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