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

2024-07-21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精选6篇)

1.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 篇一

戚发轫院士说, 三十年前, 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该颗卫星国产化率百分之百, 卫星上所有元器件全部由我国生产制造。我国卫星发展基本依靠自己, 今后更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确保卫星平台国产化, 卫星自主可控。

龙乐豪院士表示, 我国运载火箭当初技术起点高并且有前瞻性, 从而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步入世界第一团队;更重要的是, 我国航天人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具备苦干、实干、贡献的决心。他建议我国要扩大卫星通信应用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卫星的有效载荷。

张履谦院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表示, 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果, 得益于航天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他建议, 我国卫星应用要更深入、更广泛、更大规模;我国卫星要向着更高性能、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2.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 篇二

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为主研制。卫星质量2295千克,安装有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红外分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成像仪等10余种有效载荷,探测性能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有显著提高,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探测,获取地表、海洋及空间环境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

与国内已发射的卫星相比,风云三号卫星创下多个第一。如卫星装载的有效载荷第一多,可转动部件数量第一,观测功能第一多等。风云三号卫星研制的技术起点高、难度大,无论是在探测能力,还是在性能指标上,都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据有关专家介绍,风云三号卫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气象组织已将其纳入新一代世界极轨气象卫星网。该星将在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规律和减灾防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航空、航海等部门提供全球气象信息。

用于发射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同样由八院研制,是在长征四号乙火箭基础上改进的三级常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采用了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工作模式。这次航天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6次飞行,也是长征四号系列火箭连续第15次发射成功。

3.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的观后感 篇三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4.质子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五号卫星 篇四

质子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五号卫星

格林尼治时间8月11日19时47分,一枚俄罗斯“质子-M”火箭(Room-M)从哈萨克斯坦拜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将搭载的`亚洲卫星有限公司新一代通信卫星亚洲五号(Asiasat 5)送上太空.火箭飞行9小时1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远地点35786公里,近地点17950公里、倾角6°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不久,亚洲卫星公司在香港的地面站接收到Asiasat 5卫星发出的首个信号,表明这次商业发射获得成功.提供这次发射服务的,是俄美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

作 者:谢丰奕 作者单位:刊 名: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英文刊名:SATELLITE TV & IP MULTIMEDIA年,卷(期):“”(16)分类号:关键词:

5.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 篇五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中国“玉兔”踏上登月之旅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23期

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搭载“长三乙”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如果不出意外,12天后“嫦娥”将怀抱“玉兔”入驻月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分别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探测器发射活动。

发射成功后,马凯、范长龙、许其亮、杨晶等领导同志与现场参研参试人员亲切握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与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成功发射表示热烈的祝贺。

1日上午,科技日报记者来到西昌市中心外60公里的塔架探访,天气阳光灿烂,无风,云稀少。西昌发射测试站站长李本琪说这符合预测,有利于嫦娥三号的发射与观测。嫦娥三号发射塔架是曾经发射嫦娥二号的二号塔,高97米。

6.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发射成功 篇六

一场瑞雪让绵延的晋西北高原银装素裹, 欢笑的青少年在古长城脚下的卫星城感临“希望”。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时31分,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希望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这是我国首颗为青少年研发的科普卫星。伴随着火箭的冉冉升空, 来自全国近200名师生代表在发射场观测台上欢呼雀跃, 一同欢庆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据悉, 卫星发射成功后, 中国科协和中国宇航学会将陆续开展一系列卫星应用科普活动, 如“‘天圆地方’五色土图形在太空中变化情况竞猜活动”、“希望一号图像识别大赛”、“全国青少年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竞赛”和“希望一号在轨运行监测活动”等等。

“希望一号”科普卫星是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起,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免费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的, 充分体现了航天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馈社会和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制,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并做了适应性改进。围绕卫星的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 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 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全国性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

“希望一号”是一颗只有60kg重的小卫星, 采用八边形立柱框架结构, 装载“天圆地方”五色土实验设备、轻型宽视场彩色相机、无线电通信转发器及测光仪等仪器, 具备进行“天圆地方”五色土太空实验、太空摄影和太空无线电台等三种功能。经过航天专家层层选拔, 北京景山学校刘重华同学 (7岁, 一年级) 提出的“天圆地方”五色土实验在全国青少年提交的105个入选方案中脱颖而出, 成为最终卫星搭载实验方案。

上一篇:中国梦学习宣传总结下一篇:有关中学教师师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