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2025-01-02

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共18篇)

1.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一

关于学习法律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法律进学校”的学习。我们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使我们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我个人对学法的体会谈一下学习心得。

一、学习宪法体会: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特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现行宪法颁布以来进行的4次修改,此次修宪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执政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二)、充分了解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特点:现实性和以民为本。

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认真学习并研究采取指施贯彻实施《教育法》,是当前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教育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总揽教育工作的全局,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等重大原则问题,以及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原则规定。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的最正确最全面的表述。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它表明了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进而也表明了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突出地位。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制度的第一部教育***,它是在总结了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宝贵经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立法的经验,分析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基础上制定的。《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走上全面法制的轨道。对于确保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决策。促进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体会:

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却肩负着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你的一切就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而是属于孩子们。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正所谓:师爱即师魂。可是在实际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做到喜欢每一个孩子,却是非常不易的。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亲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敬业,对自身不断充实的高素质、强潜能和综合知识能力完备的教师。

四、学习《教师法》心得:

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然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在这支队伍当中对教师法的认识可以说是盲人摸象的。以前,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无法可依可依的境地,因而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许多教师不懂教师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故有法等于无法。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

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所以我认为给予我们这些新教师上一节用法的课更有实际的必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三是要充分认识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危害性。不尊重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会使学生未成熟的心灵受到残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可以说是残害儿童幼小心灵的无形杀手,必须坚决予以杜绝。四是教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五是对于存在缺点、错误的未成年人,教师更应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改进。

曲龙小学 龚金玲

2015年1月31

2.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二

具体而言, 关于戏剧评论的评论, 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解读。

一、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一大重要问题, 是充分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才能在具体的戏剧评论中做到更好、更到位, 收到更为理想的评论效果。

戏剧评论属于戏剧理论范畴, 而戏剧理论又与戏剧创作 (包括文本创作、导演创作、表演创作、戏剧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等等) 共同构成戏剧活动的两大要素,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 更如人之双腿, 缺少了一条, 就形成了跛足现象。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戏剧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所著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的《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戏剧理论是人们对戏剧现象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概括。古代人类以非凡的才能创造了戏剧, 尽情地享受着戏剧, 同时, 又力图准确地认识和概括这种为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的艺术样式, 这就是戏剧理论的发端。”[1]

古今中外, 许许多多戏剧评论家所写的许许多多戏剧评论, 既是戏剧创作活动实践的科学总结, 又反转过来指导、推动了戏剧创作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例如18世纪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荣辛所著的《汉堡剧评》, 就是百余篇随笔式剧评的结集, 在戏剧理论上有许多重要建树, 被誉为“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又如我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安葵著的《新时期戏曲创作论》一书, 也是对新时期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系列化的评论, 其理论贡献也是巨大的, 正如该书的《内容简介》中所言:“本书反映了全国各省市戏曲的现状和发展, 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了新颖独到的理论见解。从事戏剧创作实践和理论的同志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戾示, 对文科院样师生、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业务人员和文艺爱好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与科学总结, 它对于整个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重要意义, 也正在于此。

二、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二大重要问题, 是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戏剧评论作为一项艺术科学活动,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一) 实践第一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为戏剧创作实践服务的原则,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以戏剧创作实践为依据, 反对脱离实践的“空论”、“空谈”,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话。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要实事求是, 好就说好, 不好就说不好。既要反对“捧杀”, 又要反对“棒杀”。近年来, 我国戏剧评论有一种不算太好的倾向:只准说好, 不许说不坏, 使戏剧评论成为吹捧与炒作的工具。这不仅远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而且也远离了戏剧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百家争鸣”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 提倡有创见的评论, 提倡一家之言, 反对千篇一律和人云亦云。戏剧创作贵在创新, 戏剧评论同样要以创新为灵魂和生命。

三、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戏剧评论的第三大重要问题, 是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一方面, 在综合评论与专题评论中, 做好选择, 二者各有利弊, 究竟运用何种形式, 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

另一方面, 在文体形式上, 对于理论式、论文式、随笔式、综述式、小品式、杂感式、观感式等各种文体, 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摘要:戏剧评论是戏剧艺术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三大理论层面, 对戏剧评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评论。对于戏剧评论, 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戏剧,评论,认识,意义,遵循,原则,运用,形式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著.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P1.

3.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三

【关键词】中国戏剧艺术 发展历程 艺术特征

中国戏剧是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演绎故事、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思想的歌舞剧。所以,歌与舞就是中国戏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中国戏剧的的最大特点,也是它源头所在。

歌舞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从原始时期开始,歌舞就是作为进行巫术礼仪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活动当中,原始歌舞在这种组合活动中逐渐增强了自身的戏剧因索。这些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展现了戏剧艺术的萌芽,对后代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建立,统一封建国家的产生,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汉代的物阜民丰有利于艺术的繁荣。在秦汉时就有的,包括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或动作的歌舞、简单的叙事表演等古代乐舞、杂技表演集成的“百戏”,在汉武帝时达到极盛。说明汉代百戏演出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南北朝以后,称百戏为“散乐”其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隋代百戏重兴,炀帝时“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戏场绵延八里,演出盛况空前。百戏在唐代和北宋时期仍较流行。盛唐时期.南北文化的空前融汇,中外文化的大规模交流,给文学艺术的繁荣兴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歌舞戏的流传日臻精妙,戏剧效果十分强烈;而由先秦俳优滑稽表演衍变发展而来的参军戏则成为唐代最主要的戏剧样式。

宋代,唐“参军戏”和其他歌舞杂戏进一步发展融合产生了宋杂剧。宋杂剧虽仍是滑稽短剧,但所形成的戏剧结构、角色行当等都已经具备中国戏剧的雏形,更加接近成熟的戏剧。宋代都市里已经有了固定的大型游艺场所-勾栏瓦肆。勾栏瓦肆汇集各种民间技艺,吸引一批“书会才人”与艺人们共同创造。在这样的条件下,宋杂剧应运而生,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戏剧艺术形式。

元代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代戏剧凭借北曲杂剧(元杂剧)和南曲戏文(南戏)呈现出的成熟戏剧艺术形态和涌现出的大量杰出戏剧作品,成为当时文学艺术发展的主流,为中国戏剧发展开启了新的天地。关汉卿是元代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他具有多方面才能,戏曲创作成就更为突出。他一生作剧60余种,现存17种;作散曲60余首。他的剧作早被介绍到国外,仅《窦娥冤》就有英、法、德、口、俄等多国译本,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明清时期传奇继承了元代戏剧艺术成就,尤其是沿着南戏的发展脉络,占领明代初年至清代后期近400年的戏曲舞台。明清传奇戏的特点与元末南戏大抵相同。角色行当和表演方面,较元杂剧更加丰富自由,不受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限制,能够表现更多的人物形象和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当时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出现较晚的昆山腔等。其中昆山腔在明代中叶经著名音乐家魏良辅改造加工,迅速传播开来。而粱辰鱼以其《浣纱记》率先采用改造过的新昆曲编写,影响很大。

清代乾隆以后,昆曲和传奇开始衰落,乾隆55年,适逢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安徽芝人高朗亭携徽调三庆班晋京,受到热烈欢迎;道光时期,又有四喜、和春、春台三个徽班陆续来京,合称“四大徽班”。徽班艺人以徽调中二黄和汉调中西皮为基础,吸收京腔、昆腔、秦腔以及其他地方戏和民间曲调的营养.融汇成皮黄为主的京剧。京剧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也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竞至夺取剧坛魁首,成为流布四办的“同剧”。京剧被视为“国粹”,称之为“国剧”,足见其地位之高。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它建立在中华几千年悠久的戏曲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融汇贯通了大江南北诸多地方戏曲艺术的特长,形成了自己和谐独特的艺术风格及表演技巧,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高峰。清末民初,出现了谭鑫培、杨小楼以及四大名旦等等一大批备受观众喜爱的京剧名家,直至今日京剧艺术依然深入人心,并且越来越走进群众。

从我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歌与舞”,在我国戏剧艺术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要继承与创新,只有将其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我国的戏剧艺术健康发展,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2]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原理》1981年第3期

[3]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4.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四

有这样一种书,当你从头到尾读完一遍的时候,你才刚刚读完它的一半;当它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你读另一半的时候,你却不能从书案上去欣赏它——

我是否把你说到五里云雾里去了,呵呵,其实这种书的名字叫《剧本》。之所以有以上的阅读感受是因为,二十多年来我头一次怀着敬畏的心情通读完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话剧剧本《奥赛罗》,并通过观看英国皇家剧院排演的舞台剧《奥赛罗》,完成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才产生的,我把它叫做从平面到立体的阅读。当我这样去品读莎士比亚,走近这个伟大的戏剧灵魂,内心一阵阵泛起的对戏剧再认识的涟漪激荡成无数无形的浪花拍打着震撼着。

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三楼,我从书架上轻轻取出那本莎士比亚全集,把它静静地放在书桌前准备掀起它的扉页,我的手停顿了,思绪透过明亮的窗户飘向了半空„„从事艺术工作二十年了,这些年也接触过一些剧本,可他们中大多数给我的感觉是对演出来说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或者是文学性与艺术性很浅的应时之作,它们是被忽略但有时又不得不成为装订成册的一般性舞台说明的东西。今天经过作家千锤百炼,岁月流转磨砺的传世之作就摆在面前,我反而不知所措的怀疑起来,剧本居然可以是一本书?!莎士比亚的话剧也居然像四大名著一样被世人精心保存至今?我不禁深深感叹也暗暗惭愧,直到现在我才看到它!可突然另一句话也悄然映入脑海中,我国已故著名导演焦菊隐先生说剧本是文学形式中规格最严、最难写的一种形式。这意思应该是说,剧本在众多的文学形式中有它独立的文学地位,并且对写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有极高的要求。那么《奥赛罗》为什么不会是一本书呢?它应该是一本第一流的书籍!那么这样的书该怎样读呢?会不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使人觉得乏味难懂呢?我的思绪渐渐回到了书本上,鼓起勇气开始了第一遍平面阅读。

阅读剧本在时间和心境方面是有要求的,首先必须保证给这一个剧本充足的阅读时间,其次是心情舒展自在,初读必须一气呵成,这样才会获得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大概用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通读完这本五幕剧我深深地舒了口气儿。这个过程总的来说没有简单到连续不断可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艰涩难懂。打断我阅读连续性的原因大致有三,这也是所有初读剧本的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第一,剧中外国人物的名字长而难记;第二,作家虽然将人物的身份以及相互的关系写得清楚可在阅读中总会张冠李戴连发生在谁身上的事件都会发生错乱;第三,大段台词的欣赏很考验能力。刚读了两场戏我就发现这些问题困扰的我无法继续,于是我就返回去再从头看,这次我做了点记录,我把人物的名字加强了一下记忆,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名字如奥赛罗,苔丝狄梦娜,伊阿古;并针对所有人物的身份地位相互关系做了个连接搭配练习,这样再往下看的时候就好多了,情节也变得明晰很多,但混乱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解决的办法还是回到头再找线索,接到看的地方继续向下读。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阅读部分就是大段台词,要想欣赏好这部分首先就要对每个人物的小段台词有所记忆和积累,小的信息量掌握了才能积少成多,再一次面对大段台词,大信息量的时候才能欣赏并品味它的语言和情感推动力。之所以有以上的阅读困惑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接触的好剧本有限,没有培养出自己阅读剧本的能力,尤其是阅读一流剧本是要做一些功课的。

那既然有阅读障碍为什么我还能读完它呢?还是因为老沙的剧本写得好、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来自哪里呢?来自剧本的文学性和戏剧性。读者通过它的语言听出了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听出了俏皮机趣的生活美,听出了饱含热情的诗意美,概括的说就是文学之美;通过语言明白了,奥赛罗被伊阿古挑拨最后终因疯狂的嫉妒杀死了善良可爱并深爱他的苔丝狄梦娜;看到了伊阿古巧妙的利用别人的性格和情感达到自己卑鄙目的的过程等等情节,剧中所有的巧合,谋杀,误会无一不是靠语言的行动性构成戏剧性的。虽然我遇到了阅读技术问题但剧本本身散发出的文学艺术气息会吸引着你欲罢不能的读到最后一页。

即使通过这样的理解进行的第一遍阅读结束后,还是觉得缺乏立体感,只读了一半,因为大多数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从剧本上看不到或者说看不清晰戏剧站起来的样子。所以另一半“阅读”一定要从舞台呈现中去完成。比如说《奥赛罗》第一幕的第一场:从剧本上看的时候伊阿古对蒙德里格所说的话是有怂恿意味的,但当我观看英国人表演的时候倒吸一口冷气,伊阿古太阴险了,为什么从剧本上没看出来,原因在哪?后来我明白了,舞台现场感的气氛营造,展开了剧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带给我们新的“阅读”快感。漆黑的夜晚,街上几乎没人,很静谧,月亮躲到了乌云里,一个矮个子绅士蒙德里格穿着黑外套,白衬领,另一个穿黑色旗官军服的是伊阿古,他们躲在暗处行踪鬼祟,伊阿古一脸的为蒙德里格着想的气愤怂恿蒙德里格向拒绝他求婚的元老勃拉班修告密。伊阿古不可告人的阴谋通过煽动蒙德里格来进行,剧本上看到这有大段台词,人物的表面行动似乎是清晰的,但内心动作对读者没有太大触动,可能会显得有些沉闷不够积极。可这段语言经演员淋漓尽致的表演一下子鲜活起来,表情、眼神、动作处处都让我们看到伊阿古的阴险虚伪狡诈的内心,由此观众便开始关注伊阿古怎样再施奸谋,周围的人是否躲得过它的明枪暗箭,其他人的命运在这个人的手中将会怎样?观众完全被这个家伙,被人物性格在情节中的展现吸住了眼球。还有一个例子,在剧本上我们看到伊阿古利用苔丝狄娜梦的黄手帕虚构了一个苔丝狄梦娜与奥赛罗的副将凯西奥有染的事实,激起了奥赛罗的嫉妒和仇恨,结果亲手掐死了深爱他的纯洁的苔丝的梦娜。在剧本上我认为苔丝狄梦娜的侍女完全可以将黄手帕的事情向奥赛罗解释清楚,完全可以揭穿伊阿古的阴谋,那这个戏就不成立了。可当我看 表演时明白了,根本没有这个可能性!苔丝狄梦娜的侍女艾米利亚是伊阿古的老婆,它对自己的丈夫又爱又怕,当伊阿古向他索要这方黄手绢时,为了博得丈夫的欢心无论如何她是会给的,女主人的手帕多得很,哪能在乎这一方?侍女艾米利亚哪里会想到自己的丈夫会利用这方手帕干出什么事来?可最终就是手帕惹的祸,苔丝狄梦娜无辜惨死。可这些内部原因通过读剧本有时候我们不一定看得出来,可经导演对剧作家的戏剧正确理解并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则看的一目了然。

5.戏剧文化散文作品:关于秦腔 篇五

如今,热爱秦腔的年轻人很少,他们大多对李宇春之类的饶有兴趣,却很少知道几个秦腔名家。秦腔对于偏僻的乡村来说,似乎与艺术欣赏并不沾边,只是成了庙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每逢唱戏,戏场里认真看戏的寥寥无几,却有相当多的人在酒摊上、在路上、在赌场里……尽管如此,仍未影响秦腔长期以来成为大西北人文化精神的食粮。爱秦腔的,在看秦腔;不爱秦腔的,在秦腔中娱乐。

任何一种戏剧,都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京剧之所以成为国剧,与其发源地首都的各种影响力以及政治高层的喜好是密不可分的。赵本山是娱乐界的名人了,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终未能将二人转搬上春晚的舞台,不过这二人转也毕竟太俗,虽是艺术,但与其他剧种比较起来,还是感觉肤浅。

欣喜的是,近年来,以陕西为主,西北一带,大力发展秦腔,宣传秦腔,一个个新创作的现代剧本相继演出,反映当下人民生活的剧本陆续在舞台上演;一些秦腔名家专场演出逐渐增多;团体巡回出演和赴台、赴港、赴澳,甚至秦腔走出国门给老外演戏而带来的反响屡见不鲜;国家对于文化高度重视,大力投资,也为中国剧种之一的秦腔发展繁荣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

6.关于实践方面的俗语 篇六

1、善骑者死在马背上,善游者死在河水中。

2、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

3、识马看马驹,识人看孩子。

4、作事总爱回头,回头要挨斧头。

5、男子翻身要有准备,女子生子要有准备。

6、没吃过黄连,不知黄连苦。

7、想浇旱田地,先挖坎儿井。

8、无罪小鸟捉的小虫,多如有罪大鹞捕的鸟。

9、百战成勇士,苦练出精兵。

10、数落女儿,骂到媳妇。

11、下河才知水深浅。

12、外行人扎格格,内行人摇盒盒。

13、老病号如医生,老医生如上师。

14、一步错,步步错。

15、雪里头过来的百灵,知道春天的可贵。

16、钢刀再快也要磨,生铁不打不成货。

17、父母在时修建新房,子女时代拆房卖梁。

18、经验是把锁,锢住人的脚。

19、当年的狼娃子,吃过几个羊娃子。

20、守不住狐子洞,缝不成皮褂子。

21、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22、想吃悬崖草,不愿放平原。

23、支鼠差时展翅,支乌差时露齿。

24、墙上画饼不能吃,纸上画马不能骑。

25、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26、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7、大病三年,行医赚钱。

28、却劝不听规劝者,不如低水往上引。

29、翅膀没硬就想飞。

30、走一步,看一步。

31、伤疤好医治,心灵创作难医治。

32、若是没有河水,水鸟为何盘旋。

33、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34、丢了针,慌慌张张,丢了牛,慢慢腾腾。

35、吃惯的嘴,跑惯的腿。

36、前世被毒蛇夺性命,今日见花绳亦生疑。

37、一样的米面,百人的手段。

38、智者怨智者,恨。

39、路是走熟的,事是做顺的。

40、坐不到金銮宝殿,知不到皇帝波烦。

41、见过有权有势的国王,也有最终变成乞丐。

42、右勿屈矢,右勿折弓。

43、护法之神难自立,何以又来救众生。

44、肚里几本经,文章见高低。

45、和尚抄经和尚认。

46、人到三十五,仅是出山虎;人到四十五,才像山中虎。

47、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

48、放羊娃子知草场,猎户人家识狼窝。

49、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50、对亲近之人要有羞愧,对常骑之马要有翡翠。

51、初是误,再是错。

52、虽未曾揉制虎豹皮,但揉制羊皮是内行。

5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是人是鬼太阳下走。

54、养鸡发财,臭屎白挨。

55、只有勤奋,应有尽有,若是懒散,一无所有。

56、路不走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57、饱带干粮热带袄。

58、讨饭去讨大方人,问事去问正直人。

59、哑姑娘的话娘知道。

60、好菜不怕细品尝。

61、穷人的时间花在吃喝上,富人的时间花在积财上。

62、要知农家活,晒脱三层皮。

63、不到衙门打官司,哪知衙门门难进。

64、千根柳条编成筐,不编不知编筐难。

65、嘴上没毛毛,办事不牢靠。

66、不上高山,不知平地。

67、耳过干遍,不如手过一遍。

68、路是人开,树是人栽。

69、拴了能管是狗,劝了能改是人。

7.对戏剧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表演学习 篇七

一、对戏剧传统文化的研究

苏剧古称苏滩, 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昆剧的庇护,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它较昆剧而言, 更加通俗易懂。苏剧传统文化的发展向着以文化的视角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进行, 但是为什么没有享誉一方?由于当时整体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疲于奔命, 在进行通俗化的过程中稍显简单, 使得苏剧完全“复制”了昆剧, 并没有进行自我的创新和发展。历史上的苏剧几经波折, 但是在波折的途中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苏剧才得以重新进入我们的视线, 因此国家和政府重新将苏剧纳入重点保护范围, 同时苏剧工作者力求在生活中找到戏剧与历史积淀的交合, 同时能够看到苏剧中传统文化的正向和反向影响[1]。

苏滩相较于其他的滩簧而言更加的高明和独立, 而且其中的淫秽思想少之又少。俗话说一个文化不经历历史的沉浮, 很难真正发扬广大。即便一些在当时看起来较为先进的思想, 历经历史的沉浮, 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答案, 而一些阻碍苏剧发展的绊脚石, 实则是苏剧免于沦陷的稻草。我们在苏剧中可以发现, 并不能单纯否定昆剧对其的发展的帮衬, 也不能一味的看到昆剧对其的影响。史学家曾说话就滩簧而言, 苏剧看起来通俗易懂, 这是任何滩簧都无法替代的。过去可以发现, 苏剧的取材已经有脱离实际的现象, 同时其缺乏司机的独特性, 只能片面的说在当时, 苏剧主要通过昆剧来借尸还魂, 其紧迫感不言而喻。

二、对苏剧表演的学习

苏剧在表演形式上可谓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包括许多方面, 由于受到昆剧的影响, 苏剧往往和昆剧具有相似的演出效果和演出形式, 现在的戏剧表现, 不仅仅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同时还将场景和实现效果融入其中。苏剧戏剧表演强调的是真实信念感, 是我们演员的必备素质和必备艺术, 强调演员将虚构的影像表达成令人信服的真实艺术。苏剧表演是我们本身将相信剧本里的所有内容, 同时进行真实的表达, 真实是与信念合二为一的, 真实不能与信念分离, 信念也不能脱离真实现状, 否则给予观众的是没有内在的表达, 不能表现的让人信服。

苏剧戏剧表演属于苏滩戏剧表现的一种, 需要演员自身通过及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夸大的言语进行来表达人物和形象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想法, 这样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 但是所有的表达都源自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3]。近几年, 苏剧创造了许多剧目, 但是像《柳如是》这样的本色剧目较少, 也因此《柳如是》被称之为苏剧的复兴之作。

20世纪以来的几十年间, 苏剧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通常是由大量的水袖组成了, 例如王芳老师在看待柳如是这一角色时, 不禁的问, 没水袖可以吗?而渐渐的领悟到这种发展和变化是与人物的性格一致的。苏剧表演需要演员与自身的角色甄别对待, 不能融为一体, 甄别对待的目的在于通过演员高于一切的宗旨, 只有演员高于角色才能完美的驾驭角色, 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和表达角色。

戏剧传统文化, 顾名思义是一门集空间和时间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这是世界戏剧文化所共有的特征, 而中国戏剧传统文化表演的综合型是最强的。同时戏剧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虚拟性, 舞台表演不仅仅是对生活得单纯模仿, 苏剧亦然。苏剧更是对生活的夸张表达和表现、甚至提炼升华, 从而将观众带入真正的艺术世界。王芳老师说:“苏剧愈发艰难最主要是因‘人才的断层’, 到我们这一代还是苏昆兼修, 但在我们之后像沈丰英他们一批已经几乎不会唱苏剧了。” 希望接着本文的研究使得更多的人喜欢上苏剧, 爱上苏剧, 尽可能变成一个苏昆兼修的大师。

三、小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剧的引入, 从而对戏剧传统文化研究进行分析, 接着探讨了苏剧的发展和苏剧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和表演手法, 表演过程中真实不能与信念分离, 信念也不能脱离真实现状, 此外苏剧由于其特殊性, 表演具有一定的虚构性和真实性存在其中。这些因素组成了苏剧的传统文化, 同时在舞台上闪耀着其魅力。

参考文献

[1]金红.钟情苏剧艺道斯明苏剧表演艺术家尹斯明访谈[J].中国戏剧, 2010 (06) .

[2]胡芝风.庄再春与苏剧[J].中国戏剧, 2004 (05) .

8.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八

关键词:真人秀;戏剧化;戏剧冲突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当今的中国电视产业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中国人执着并且忠于这类节目。真人秀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减少压力、愉悦心情、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真人秀无法和剧情片相提并论,剧情片的结构比它更加紧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在控制之中。真人秀能够生存的根本就是它的真实性。

1 真人秀具备的特点

1.1 真人秀的真实性

2016年4月17日播出的《极限挑战》第二季是一档由东方卫视推出的围绕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的真人秀节目,[1]其中,每一期节目都会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和时代背景展开,在精彩的同时也兼具了社会意义。《极限挑战》主要由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6位主要成员构成。在节目中,他们体验过出租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快递小哥、教师、建筑工人、烧烤小贩等一些平凡而普通的职业。在场景设置中,他们常常与普通百姓接触,经常在接头奔跑,更加接地气,也进一步显示了节目的真实性。

1.2 真人秀能够满足电视观众的好奇心,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所有真人秀节目的制作都需要花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目的盈利高低也反映观众对电视节目是否认可。真人秀为窥探他人内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了解他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完美告白》能够表现普通人的爱情观和信仰,《我们相爱吧》则表达出不同的交际方式,《爸爸去哪儿》则能表现出父子之间的亲情。真人秀也能不断纠正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价值观的发展。真人秀更多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戏剧化元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

1.3 真人秀的录制是全程化的

真人秀节目的录制是全程的,观众要求现场直播,反对节目制作者进行剪辑、修饰、整理、包装。真人秀节目的基础是具有真实性,观众不会接受虚假的信息,如在《中国好声音》《谁是大歌神》《达人秀》等一些节目中,歌手如果假唱或者采用了作弊的方法,就会受到观众的指责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2 戏剧化元素在真人秀中的嫁接体现

2.1 剧情冲突设置

由戏剧中人物行为的具体环境、特有的人物关系以及对参与者影响的事件共同构成了戏剧情景。在真人节目中常常需要设置将参与者置于一个陌生或者相对封闭的情景中,并安排一些任务,要求遵守游戏规则,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若完不成就会有相应的惩罚,然后对参与者进行全程跟拍。游戏中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推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从而形成了节目的戏剧情景冲突设置。

2.2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真人秀是以“人”为核心元素,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选择,这就会造成戏剧冲突的发展。例如,在《奔跑吧兄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专长。在第三期中,跑男变为保安,有的人负责全程寻找卧底,此时所有的人都会相互怀疑,冲突进一步被激化。

2.3 人物的内心变化

真人秀节目为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往往通过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展示他们极其复杂的心理冲突,如在《真正男子汉》中,王宝强在参加节目时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重任,但却因意外受伤骨折做过手术,无法再继续参加此项活动,但是当看到其他队友不堪重负时,他产生了极强的心理斗争。通过镜头可以看到他眉头紧锁、眼光呆滞,表情非常严肃。真人秀就是根据参与者对一件事情的选择来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个性魅力。

2.4 真实拍摄中的戏剧化元素运用

真人秀节目对素材的再加工比纪录片的选择空间多,不仅可以决定故事的结构,还可以对场景、人物、事件进行详细的讲述来完成一档好的记录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通常都是利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手法,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使故事充满戏剧化的情节。在《极限挑战》拍摄的过程中,有时会看到挤地铁上班的普通百姓在认真地吃手里的包子,或者是司机在接客户时的侃侃而谈,这些都是不合乎礼仪的,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他们工作的辛苦和认真,摄影师在不经意间描述出了这样的细节形象。

人类对未知的事情总会充满好奇心和窥视欲,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抓住观众的需求,让观众关注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深圳卫视的《来吧孩子》是一档表现孕妇生孩子经历的节目,把参与者生孩子过程中的惊险展示给观众,节目是由麻醉师、手术师、护士、专家构成的组织,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医生会提醒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各位明星会将亲身的经验传授给观众。这样不仅达到了真实性的目的,还对孕妇有实质性的帮助;除了孕妇之外,其他的社会人士能够了解到孕妇妈妈的辛苦,从而改变他们传统的认识。

2.5 情景冲突的设置

戏剧人物的行为需要在戏剧情景中发生,其提供的环境是戏剧空间。空间类型主要有广场形态、庭院形态、剧场形态,在真人秀节目中积极发挥情景设置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在不同的环境中所造成的结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在《我们相爱吧》第二期中,大智和李沁去动物园照顾动物,胆小的大智不敢靠近动物,不会照顾动物,不愿意为动物做生日水果。李沁对大智非常失望,大智则表示自己不会接受别人来改变自己,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最终导致双方激烈地争吵。真人秀节目的核心就在于它的冲突性。往往会设置一个场景和特定的规则不断地制造各种冲突。

戏剧化的广场形态就是一般的户外,如街头、商业街等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大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影响起到宣传节目的作用。剧场形态就是指一般的舞台,像《快乐大本营》这种舞台式的形态,可控制性比较好,设施比较充足,可以用各种灯光和场景营造唯美的画面。

2.6 游戏规则的制定

每档节目都会有比赛的规章制度、流程,这是为了体现对参与者的公平,另一方面它也是提升节目精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规则的制定不仅仅是针对参与者,重要的是增强了戏剧性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不在预料之内,激发参与者的斗志和对结果的期待。

《我是歌手》普通赛分为5轮,每轮演出分两场,每轮有7名歌手参与竞赛,每场均有500名觀众听审和表决,每位听审选择3位自己认为本场的最佳歌手。每轮的第一场和第二场竞演的票数相加,总得票最低的选手被淘汰,节目还增加了复活赛、突围赛等多种功能比赛形式,如此复杂的比赛规则是提高戏剧性变化的保证。

3 结束语

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盛行,其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还传承了戏剧化,节目通过戏剧化因素达到了娱乐和艺术性的统一,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好评。我们要有深度、多角度地利用戏剧性元素为真人秀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节目的实用性和吸引力。戏剧元素已经成为真人秀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人秀节目的盛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戏剧重新嫁接出来的新舞台。

参考文献:

[1]黄雪敏.娱乐化时代的中国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3:46-47.

[2]张群力.电视纪实节目场效的荧屏结构[J]. 当代电视,2013,04(10):92-93.

9.关于推销方面的书[范文] 篇九

一、茫茫人海,何处寻找准客户

一个新进推销人员,最为头疼第一件事那就是茫茫人海,何处寻找准客户。我访问了很多做推销的朋友,由于不知道上哪里找客户,上班以后印了名片,主管就叫他们去拜访。他们出了办公室来到街上时从口袋里掏出硬币抛在地上出现正面就往东,背面就往西。往东往西干什么?去找谁?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下面我来说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推销新人干了一周工作以后,因为找不到顾客,心灰意冷,因此向主管提出辞职。

主管问他:“为什么要辞职呢?”

他回答:“找不到客户,没有业绩,只好不干了。”

主管拉着这位推销员走到窗口,指着大街问他:“你看到什么没有?”

“人啊!”

“除此之外呢?”

“除了人,就是大街。”

主管又问:“你再看一看。”

“还是人啊!”

主管说:“在人群中,你难道没有看到许多准客户吗?”

推销员若有所思,恍然大悟,感谢主管的指点,赶紧努力去对找顾客。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体会很深:顾客来自准顾客,问题是如何去找这些准顾客。如果能够始终维持一定量的、有价值的准客户,等于是向自己保证长时间可能获得确实的收入。准客户是推销员的最大资产,他们是推销员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根本。那究竟什么是“准客户”,这样才懂得如何去寻找?

二、准客户的三项条件

所谓准顾客,就是指可能购买的顾客。准客户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准客户是这样的一个人(MAN)。

钱(MONEY)

钱,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推销员找到准客户就要想:他有支付能力吗?他买得起这些东西吗?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的上班族,你向他推销一部奔驰车,尽管他很想买,但付得起吗?

权力(AUTHORITY)

他有决定购买的权力吗?很多推销员最后未能成交的原因就是找错人,找了一个没有决定购买权的人。小张在广告公司做广告业务,与一家啤酒公司副总谈了两个月广告业务,彼此都非常

认同,但是当总经理的是他的太太。你想想看,一家公司太太当总经理先生当副总经理,他有权利吗?小张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时使用者、决策者和购买者往往不是一个人,比如小孩想买玩具,他是使用者,决策者可能是妈妈,购买者可能是爸爸。你该向谁推荐?

需求(NEED)

当你推销的对象,除了购买能力和决定权之外还要看他有没有需求。刘先生刚买了一部空调,你再向他推销空调,尽管他具备购买能力即钱(M)和决策权即权力(A),但他没有需求(N),凑不成一个人(MAN),自然不是你要寻找的人。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人(MAN),就是我们要找的准客户。

当然在推销实践中,很多方法是千变万化的,要懂得灵活运用,不要墨守成规,教条主义。

三、寻找准客户的基本方法

缘故法:将产品直接推荐给你的亲戚好友,如果他是结过婚的还包括他太太方面的姻亲。

介绍法:请求缘故关系或现有客户为你做介绍,推荐他们的熟人做你的准主顾。介绍法和缘故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人缘基础上。所以成功率比较大。

陌生拜访:寻找好拜访对象,直接上门拜访,这种方法是推销员长期生存之道,挫折感很强,但也最能煅炼人。

DM:制作经过特别创意设计的,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宣传资料,大量寄发给潜在的客户,或者为一些特定的准主顾亲笔写促销信函。

职团开拓:可选一家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而且相对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做推销基地,并定人定时定点进行服务和销售活动。我的一位朋友做商务通推销,在一家银行就有100多人购买,他花了3个多月时间,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推荐。

寻找准顾客三项原则

随时随地寻找准顾客,一个好的推销员要懂得随时随地寻找准顾客。各类的社交活动就是寻找准顾客的最佳时机,比如:座谈会、笔会、演讲会、音乐会、喜宴、丧礼等等。王小姐大学毕业后从哈尔滨来福州工作,在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想了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的好办法,周六、周日她去必登山,音乐会、演唱会一定去,可谓每会必到,认识了很多准顾客,业务做得很红火。

妥善运用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推销工作就是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人际关系充分利用起来。优秀的销售主管对新进推销员做指导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列出他所有认识人的名单。比如:亲戚、同事、同学、同好、同乡、同邻等等。然后从中选出不同等级的客户,一个一个地拜访。

记得人际连锁效应 大家一定记得,大多数人结婚都有宴请10桌以上宾客,专家认为每个人背后都有250个朋友,而人天生有分享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所以推销员要学会培养一些忠诚的客户,运用他的转介绍的力量获得更多准客户名单,逐渐裂变,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会事半功倍。

10.关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缺陷;改革建议

新时期,我国社会上各种工作对于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等设计工作需求日益加大,艺术设计已成为影响国家活动尤其是经济商业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教学工作逐渐加强了重视,并对此学科展开了具体的教育现状调研以及教学改革工作,使得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化。但是,就当前来看,其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种缺陷,采取措施充分补足这些缺陷,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未来时期的完善发展。本文便是对完善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1艺术设计学科当前存在的教育教学缺陷分析

我国教育部门为了应对社会上各项工作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在当今时代逐步加大对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的完善设计,并开展了扩大化的招生工作,这不仅为国家解决了艺术特长人才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问题,也切实地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专业设计人才。但是,就目前来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与国家的需求还存在诸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则直接地凸显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缺陷。本文下面就对艺术设计学科存在的缺陷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良好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课程体系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只有课程体系充分实现科学合理性,才能够保证其教育出来的人才具有知识结构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设计,普遍存在着在专业公共课与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和实践课课时设计比例的不够协调,同时,其艺术方面的专业课的比重要严重地多于其他相关的文化课程。这不仅导致学生不能够在专业学习中实现对于各部分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平衡,也不利于学生借助于其他知识来对自身思维以及学识进行拓展,从而使艺术学生在学成之后,变成了某种程度的僵化的学习工具。

其次,艺术设计学科普遍更加重视对于计算机等机器的使用,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论以及手绘技能的教育。计算机在当今时代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无所不能的存在,艺术设计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的各种绘图软件来进行操作设计,并且借助于已有素材来进行简单的设计,难以真正地实现对于自身思维的有效拓展,也不能使他们体会到实际动手绘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历程。这就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干瘪、枯燥、肤浅、僵化,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能够帮助设计专业学生顺利地完成其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懂理论知识而难以完成的绘制工作,学生不会再深入地探究与掌握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其设计作品中的内涵的缺失。

此外,我国的艺术设计学科当前还缺乏重组有效的专业师资,现有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对于实践的研究,要普遍地多于对设计理论的思考,使得教学中缺失了必要的学术氛围。同时,教师为学生开展的实践教学,往往依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既定的教育教材等来实施,使得其实践课堂产生了与实际需求的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在实际步入就业之后达到学以致用。

2完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建议

2.1积极完善艺术设计学科规划

我国教育部门要组织专业学者开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属性的调研以及界定,努力探索学科自身、时代环境、应用需要、专业人才状况、未来培养计划等对于本学科教育的需求,以推动学科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整规划。一方面,教育人员要按照社会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对专业课、实践课与专业的公共课和基础課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保证每一部分教学的学时、学分等的分配,既能够达到对于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需求,又具有一定的预留弹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对于未来所需的某些知识的提前学习。另一方面,教育人员还要按照艺术设计专业与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民俗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等各方面学科知识存在的关联性,为学生设置必要的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并将其中的关键性的知识教育要求直接地渗透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各种知识的熏陶中,切实地达到对于艺术设计的有效领悟。

2.2改进当前教育教学具体方式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育中合理的分配时间,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育二者的同步开展,或者是在每一次完成阶段性的理论讲解之后,再组织学生一起与老师进行操作实践,努力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的好习惯。一方面,就实践教学来讲,教师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去认识计算机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洞悉怎样利用计算机才能实现恰当好处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周末时间、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去参与工艺品展览、艺术设计成品展示等活动,或者是组织他们以小组团队形式就某个具有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的课题展开研究,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对于他们各项素质能力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就理论知识的教学来讲,教师还应当善于以学生的实际知识领悟阶段为基础,主动在学习中为学生设置障碍,引导学生潜在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迈向学习的更高台阶,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2.3加大对于师资力量的投入

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教育的有效发展,有赖于专业教师队伍水平以及个体教师素质的提升,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大对于师资的投入,为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构筑与时代同步的良好师资队伍。一方面,国家要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比如,专业教师进修的硬性规定),引导各高校定期严格地组织开展专业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并且以鼓励性(比如,升职加薪等)的措施,吸引所有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并主动展开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国家教育负责部门要组织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师展开合作课题的调研,并引导他们担任国家组织的相关设计工作中的角色,着力推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3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在当前国家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加强对于此学科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势在必行,国家以及相关高校领导、教师等一定要努力地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地推动良好的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白天佑.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问题刍议[J].美术大观,2009(11).

[2]以设计的方式重生——试析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J].美苑,2011(3).

[3]计芸.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与科学发展的路径[J].美术大观,2010(09).

11.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十一

“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戏剧是生活的镜子, 是浓缩的人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戏剧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甚至对学生身心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戏剧教学具有重要的“语文”价值。但戏剧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没有深刻认识到戏剧教学的特质, 导致了种种误区。有的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枯燥地讲析剧本;有的教师虽然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 却忽视了戏剧的鲜活性与整体性, 令学生有“味同嚼蜡”之感,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戏剧教学的健康发展。笔者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新课改理念, 在戏剧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引发学生的潜能, 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 首先要感兴趣, 才会听得进, 才会思考, 才有主动性。因此, 在戏剧教学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成了戏剧教学的关键。

我在教授《变脸》时, 先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谈谈戏剧文学》, 让学生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有一个总体印象, 并结合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重温了戏曲这一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然后, 播放戏曲《变脸》的唱段录音给学生听。平时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学生们都纷纷问我这是什么戏, 唱了什么内容。我趁热打铁, 又播放了“变脸”的视频资料, 向学生介绍了川剧这一独特的地方戏曲, 学生的兴趣一下高涨起来, 感觉大开了眼界。这样, 在正式接触课文之前, 就在课堂上成功创设了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剧情,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自然掌握了课文内容, 对剧中的情节、人物产生了好奇心、有了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同学们不但饶有兴致地通读课文, 更仔细研究人物的唱词、对白, 甚至要求我反复播放唱段录音来跟着学唱, 部分小组的学生还进行了男女声对唱。而最后同学们对精美唱词的畅所欲言, 更使他们加深了对水上漂和狗娃等角色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 感受到戏剧人物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 引发了同学们对造成剧中人物悲剧命运根源的深层思考。

通过戏曲《变脸》的教学, 我深刻体会到, 只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去探索、创造, 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有益的东西。

二、扮演角色, 动中求活

要了解戏剧, 首先必须寻找矛盾冲突。剧本主要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进而揭示主题。进行戏剧教学的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人物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语言, 尤其是关键性的台词, 挖掘人物语言的内涵, 领会角色的“潜台词”。戏剧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 采用传统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形式, 可以使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但我认为, 戏剧表演才是主要的和更有效的手段。通过扮演角色, 可以帮助学生体味角色的感情, 感受戏剧效果;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很好地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动中求活、参与其中, 让学生表现自我、发挥创意, 也可以学到如何与他人沟通, 懂得自己的行为举止需要考虑特定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以及贴切的性格等, 可以获得受用一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让不同的参与者从中取得不同的收获。

《威尼斯商人》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 是莎士比亚的名剧。课文节选的是全剧最精彩的一场戏, 生动优美的个性化语言是本文的一个重要亮点。我在教授课文时, 首先挑出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剧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及反面人物夏洛克等角色的感情色彩。见同学们兴趣颇高, 我就趁热打铁, 让学生分组, 作好表演准备。同学们激情迸发,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组同学都很认真地准备着, 各组都推选出了导演, 分配好角色, 选定了要表演的故事情节, 细心揣摩人物台词。正式演出时, 大家都跃跃欲试。而登台表演的学生则充分发挥想象力, 展示自我。“不, 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 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 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扮演夏洛克的同学表演时完全进入了角色, 那声调、那表情、那动作, 活脱脱就是一个自私、冷酷、贪婪的资本主义高利贷者的形象。而扮演鲍西娅的学生虽然表演风格不同, 但对角色的性格拿捏得很准, 一个学生说:“我是将自己置身于剧本中, 一遍遍品味她的语言, 一遍遍感受她的情感, 来演好这个角色的。”其实, 每个同学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有深刻的理解, 和角色融为一体, 成为剧中的“那一个”。角色扮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人物性格, 对夏洛克的自私冷酷, 安东尼奥的慷慨大方, 鲍西娅的聪明机智等都有深切的感悟。

扮演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并且动中求活, 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言、肢体动作,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总之, 语文课堂是情感的交流所,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课堂还给他们,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

三、戏文结合, 以戏促学

戏和文是密不可分的, 戏剧剧本就是文学。剧本的文学性, 唱词的诗歌化, 对白的逻辑性, 情节的曲折性都是作文素材的宝库。在教学实践中, 我采取戏文结合的手法, 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写作能力的培养, 最大限度地发挥戏剧文学的功效。根据所教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一是根据所学的剧本内容, 指导学生编写简单的情节发展提纲, 或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悟。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的时候, 由于文章较长,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紧张曲折、出人意料, 我让学生围绕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编写简单的情节发展提纲, 厘清情节的脉络。针对文中的人物, 让学生选择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个, 写一篇人物分析。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 既熟悉了剧本, 又锻炼了写作能力。二是摆“龙门阵”, 就是续写故事结尾或是改编故事。如在教学剧本《江村小景》时, 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或续写或改编, 各显神通, 写得多姿多彩、情趣盎然。三是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写一写戏剧体裁的文章, 因为近年的作文写作早已打破了文体的界限, 一些高考中考中的佳作体裁大胆创新, 形式千变万化。针对这种现象, 戏剧体裁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突破口。实践中, 很多学生也都能运用所学的戏剧知识来进行创作, 写得有情有趣、有根有据, 一改平时作文的八股之气, 令人欣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戏文结合, 以戏促教促学, 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给学生带来了愉悦,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

12.资料方面的审核签字意见 篇十二

第一是施工单位上报的资料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专监审查:

1、主要看报审表是否有项目经理签字及盖章,封面要有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签字,日期及公司盖章。

2、审查内容很多:

3、专监审查及总监签意见:(供参考)

1)施工部署、方法措施合理、可行;质量安全体系健全;专项方案无违反强制性条文。

2)经审查,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性较强,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同意按此方案指导本工程施工并上报总监审批。

3)经查,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xxxxx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请施工单位马上整改不足之处,重新报审。未通过审批不得进行施工。如有需要修改应由总监签署书面意见退回承包单位修改后,重新报审。

4)经审查: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拟同意施工单位按此方案指导施工。报总监审批。

5)总监签字:该施工方案比较合理,有针对性,未违反国家建设工程强制性规定。

6)总监签字:同意按此方案或施工组织实施。

二、开/复工报审表A1 由施工单位填写开工报告,报审表的附件,内容要齐全。

总监在报审表上签署意见:经审查,满足开工条件,同意开工,(复工写经现场检查,安全质量已整改完毕,同意复工)。

三、报验申请表A4 用于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承包单位必须完成自检后,附相应工序、部位的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用于放线时应附有放线成果。报审表都要有附件,查验后签“同意报验”。

四、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A6 此表用于承包单位接到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并完成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上的工作后,报请监理部进行检查,如通知书中的问题整改完毕后,由专监签署意见,批复给承包单位签字:“经监理方和甲方现场检查,针对上述问题,已按施工规范要求整改完毕。”

五、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由专监进行工程量审核,提出审核记录及批复建议,写清施工方申请款数额、监理审核工程款数额。最后按合同约定:按

%计算后,写明款项,报总监审批、签字。不同意付款时,应该说明理由。

六、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A9 专监一定要看是否有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材料化验单、质量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施工单位自检结果文件,复检合格报告,数量。上述检验合格签字:“同意报验”。不合格的,不同意验收,材料、构配件、设备清退出场,也可据情况批示,“同意进场,但不得使用于原拟定部位”。监理用表:

第二、监理单位的资料及用表

1、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1 是对施工单位出现问题,需要整改的指令性文件。监理部使用时要注意尺度,既不能不发通知单,也不能滥发,以维护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权威性。监理工程师现场发出的口头指令及要求,也应采用此表,事后予以确认,“事由”处应填写通知单内容的主题词。“内容”应写明发生问题的具体部位,写明工程师的要求、依据。

2、工程暂停令B2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要下达“工程暂停令”: ①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停工处理;

②出现质量或安全隐患,为避免造成工程质量损失及危及人身安全而需要暂停施工的;

③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部管理; ④发生了必须暂停施工的紧急事件时;

总监根据停工原因,影响范围,确定工程停工范围,停工期间应进行的工作及责任人,复工条件等。我们监理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职责就是:“审、改、停、报”四个字,具体就是“审查”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3、监理工作联系单C1 发出单位是监理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甲方是现场代表,不能任何人随便签发。

4、监理规划

在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收到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文件后,一个月内由总监组

织完成工程监理规划编制。封面要有编制人及总监签字,审批是公司技术负责人的签字,编制时间,并加盖公司公章。

监理规划具体内容:应有针对性,基本内容力求统一,做到时间明确,措施有效,工作程序合理,工作制度健全,职责分工清楚,对监理工作有指导作用。要强调的是如规模大的施工单位有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的,规划里面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监理措施。

5、监理实施细则

对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工程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有些小的工程可以编制在监理规划中,另一个也要根据当地质检部门要求编制。各类细则,工程部都有范本。

6、监理月报

在项目目标责任书里面明确了每月1日~~5日,各项目监理部要将上月监理月报编制好及有关照片,影像资料等。发送到工程部QQ220890889邮箱。月报编写有明确的规定:由总监组织编写并签字。工程部有范本,最好是利用图表结合文字,清楚明了。

7、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写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8、监理业务手册

该项目竣工验收后,都应该填写监理业务手册。并交回公司存档。评估报告(分部、单位工程评估报告,)

分部工程验收前,监理部要写监理评估报告,封面编制人、审批人要写清楚。编制人是总监理工程师。审批人是公司技术负责人。建筑节能要单独编制评估

报告。

9、分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备案表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工程备案表这两样东西,一定要留一份原件,以后交回公司存档。竣工验收和备案表监理单位签字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评定为“合格”工程。

十、隐蔽工程签字注意要点

针对的是孔桩、基础隐蔽资料,在签字栏上签意见“符合地堪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13.关于入党方面的思想汇报 篇十三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员,其入党动机应是为了现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有些大学生认为入党可以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包括一些外企,私企招聘员工,大多都青睐于中国员。于是,有人认为成为一名党员就可以联系到好单位,好工作,能为今后的工作提拔和升迁捞到“政治资本”。这种有明显功利色彩主义的入党动机,与党的入党主旨是背道而驰的。在党的执政条件下,有些同志入党后确实担任了一些领导职务,受到了重用和提拔,但是,这种重用和提拔,只是意味着党员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绝不意味着党员担任了这种职务,或者有了某种动力,就可以玩弄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捞到好处。我们党历来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任何一入党的方式获取利益的途径和动机都是极端错误的,其中包括了我们当代的大学生。

正因为存在这种种不正确不纯洁的入党动机,我们员才要时时刻刻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克服各种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努力学习中学得的,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获得的。

我认为,端正入党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勤奋刻苦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一个人的知识不会与生俱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会自然生成,正确的入党动机,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更需要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刻苦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清醒,才能形成正确的的目标和理想。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只有学习现今的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将理论贯穿到实际行动中去,才能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持之以恒的投身于社会,接收实践的锻炼和考验。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体验可以使要求入党的同志不断地调整和升华自己的入党动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唯一的标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每一个党员都要向先进的党员学习,都应以孔繁森这样的党员为楷模,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三、积极主动的接受党组织的的严格教育和培训,不断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所以,入党必须有端正的动机,作为一名党员入党动机更应该端正。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在理论学习中步步深入,了解党方针政策的精髓,才能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处处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指南。

但入党动机并非一成不变的,要时时刻刻端正,时时刻刻改进,要紧跟时代的脉搏,紧跟党的方针政策的步伐。合格的党员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要真正的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是时时刻刻,事事物物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社会的和谐稳定入手,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关于入党方面的思想汇报的延伸阅读——入党思想汇报写作的格式、内容和方法

思想汇报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期间、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其思想状况的书面材料。其中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都应当每季度至少递交一份思想汇报。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1、标题。居中写“思想汇报”。

2、称谓。即汇报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3、基本内容。写思想汇报,是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情况。具体内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可结合以下一项或几项汇报。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态度。

(2)参加重要活动或学习重要文件所受的启发教育及体会。

(3)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认识和态度。

(4)当前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5)其他需要向党组织汇报的问题。

4、结尾。思想汇报的结尾可写上自己对党组织的请求和希望。一般用“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帮助”或“希望党组织加强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等作为结束语。在思想汇报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汇报日期。一般居右书写“汇报人***”。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5、应注意的问题:

(1)应当按照党章及发展党员程序的要求,定期汇报思想,不能临时拼凑;要联系自己每一时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避免内容空泛,大话、套话、空话连篇。

(2)避免观点错误。思想汇报不同于学术讨论,弄不清楚的问题不要写进思想汇报。

(3)思想汇报的形式,以“思想汇报”或“我的思想汇报”、“近期我的思想状况”以及“思想小结”等为题。正文写完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年月日。

(4)字数一般不少于800 字。

14.关于体育方面的审美教育观研究 篇十四

关键词:体育教育,审美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结合方法

一、审美教育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体育教育中,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有着对美的渴望, 但是每个人的审美观均是不同的, 每个人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通过体育学习和体育实践得来的。所以,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有着不能代替、无法超越的重要作用。

(1) 审美观在体育方面的正确树立。体育教育中的审美观也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和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体育现象的一种表现。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同其他实践教学一样, 同时存在着美或丑的人和事物, 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尚与低俗等标准, 对美和丑进行辨别和评价。

(2) 培养学生创造体育美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训练中,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创造出与自己的智慧、才能、技巧等相适应的美, 但是因为每个学生创造美的条件不同, 因此创造美的能力也不完全相同。据此, 体育教师应该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创造环境, 针对每个学生创造美的不同条件, 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激发学生创造体育美的激情, 鼓舞学生尝试更多创造美的方式。

二、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承担着对学生身体的锻炼, 以及传授学生身体锻炼的方式, 还在于体育本身具备美的本质。 (1) 体育教育中的美是一种自然美, 是体育美最原始的表现形态。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体育的自然美, 这种与自然相适应的美是依据自然对人和人的意识的规范创造出来的。 (2) 体育与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共通之处, 因此, 体育教育中也有体育的艺术美。体育的艺术美对实现体育中的审美教育有更典型、更理想的表现, 是学生情感在体育运动中的集中体现。 (3) 体育运动的所有项目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形态, 所以, 形态美也是体育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的形式美是学生在运动时借以展示自我创新以及创造美的的能力的一种方式, 学生可以透过形态美了解更多的体育美, 是体育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4) 体育中的力量美是人尽皆知的, 它贯穿于体育美的全过程, 学生的内在美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中的力量美展出来。

三、体育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研究

在体育教育中不仅要完成体育的教学任务还要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目的, 这便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体育专业技能、最大限度的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还要熟知审美教育的理念, 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在施教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1) 将快乐带到体育教学当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体育教育中融入快乐的成分, 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了无生趣的知识灌输, 要尽可能的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手段和方法, 让学生愿意听课, 提升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比如组织学生看一场NBA球赛, 了解一下体育明星的最新近况等, 让学生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使他们保持并逐渐增加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高涨, 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学习氛围, 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能在无形当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 尽可能多的开展体育活动和游戏, 这里的玩不是指毫无目的去玩, 而是要想办法使学生在玩的同时进行一番欣赏, 谈论以及体会, 让学生在有审美兴趣的前提下, 经过亲身体验认真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最后得到从表面美到内在美的质的飞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体育技能, 积极参加到各种活动和游戏中, 利用自身的美去引导学生创造美, 用自己的形象去向学生展示美的风韵和内涵。相对于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而言, 由于学生天生就对各种活动和游戏有比较浓厚地兴趣, 再加之学生本质上对教师的敬畏和尊重, 这种教学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诱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运动技巧是靠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得来的, 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练运用及创造, 审美能力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 运动技巧所表现出来的美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审美教育和体育教育互相融为一体, 就会使学生不断地进步、不断的发展,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审美教育对于体育教育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这不仅取决于两者因“美”的元素而互通, 还有两者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因此, 体育教育必须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将体育教育打造成为既锻炼学生身体、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国瑞“体美结合”的体育教学初探[J]教育评论1993

[2]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3]熊飞体育审美价值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1999

15.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十五

目标课程是依据语言发展阶梯而来的,它是教师为学生选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随着语言发展阶梯的不断修改、完善目标课程,三易其稿。最后,学校的校长动员了全校的语文教师对课题组编写的目标课程进行全面的审定。

编写适合智障儿童的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本着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学校依据目标课程及学生的评估结果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首先,全面评估学生听说读写四个范畴的能力发展水平,以此作为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线;其次,根据语言发展阶梯编写目标课程;再次,根据目标课程编写教学建议,同时选取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分层教学;最后定期评估,修订教学计划。

学校在边摸索边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水和火、交通、各行各业和常用的工具这四个主题的校本教材,分主题和课题,按照低、中、高三个组别划分,体现了实用化和生活化的原则,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第一,力求教材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如《水和火》这一主题的校本教材,教师通过小儿歌,向学生介绍了火柴、打火机的危险,又通过故事,向学生宣传救火的常识,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能力。

第二,力求教材形式的灵活化。为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教师们更多地采用了儿歌、谜语、童话、看图学词语、学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编订。

第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学校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进程,并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时刻以学生的需求为准,做到教学内容选择的弹性和灵活性。

对创新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实验初期,学校按照年龄相仿、能力相近的原则选取了14名中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组成实验班。由校长亲任组长,教导处的主任担任实验班的语文老师,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一年后初见成果,又增加了实验班。随着实验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以语文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全校所有的班级开展了语文课改工作,自一年级开始直至九年级均有语文实验班,改革的范围扩大到了全校。

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走出来,时刻关注课程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二是要从静态的观念中走出来,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预设中的目标;三是要从小课堂的事业中走出来,把课程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设计,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更要留下具有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成长性的问题。

改革带动发展

通过实验,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以发展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观。语文教育套件的改革实验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因此,学校决定形成以语文学科为轴心,向周边学科辐射的课程研究体系,带动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

教师们坚信:在庸者的手里,任何一种理念和模式都可能成为教学的束缚;而在智者的心中,所有的探索,包括失败的教训,都将成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 )

16.关于品德方面的谚语有哪些 篇十六

1、脸不在大小,只在于厚薄。

2、忍又忍摇又摇,忍字就比摇字高。

3、三代为官,不可轻师慢匠。

4、丞相头上能跑马,宰相肚内能行船。

5、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得人点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

8、让青春的魅力,在自信中显示。

9、贪花费尽探花心,身损精神德损阴。

10、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1、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12、免人怨恨,总要温良。

13、人无轻狂人本分,知足常乐知感恩。

14、击石原有火,逢仇莫结冤。

15、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6、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17、砖怕坏坯子,人怕坏名声。

18、贪欲如泥沼,私心越重,陷得越深。

19、真金不怕火炼。

20、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

21、在家不理人,出外没人理。

22、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23、琼州文明结硕果,垦区和谐开新花。

24、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25、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26、微小的德行,胜过美好的格言。

27、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28、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

2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30、恶人胆大,善人福大。

31、纸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错。

32、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33、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34、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

35、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

36、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37、人争闲气一场空。

38、休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

39、宁教身受苦,不教脸受热。

40、人不懂得感恩,就永远不会满足。

41、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42、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43、黄金丢失可得,名誉扫地难回。

44、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

45、让青春的魅力,在自信中显示。

46、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47、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48、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49、怀敬人之心,行积德之事,做明礼之人。

50、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51、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52、贪花费尽探花心,身损精神德损阴。

53、凡事从实,积福自厚。

54、老来傲骨犹然在,岂肯折腰媚权君。

55、人有三句硬话,树有三尺绵头。

56、施恩图报非君子。

57、贪欲如泥沼,私心越重,陷得越深。

58、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

59、攻人之过毋太严,教人之善毋太高。

17.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 篇十七

1、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

2、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3、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5、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6、读一书,增一智。

7、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8、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11、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2、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5、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6、熟能生巧。

1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18、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19、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8.关于戏剧方面的学习资料 篇十八

Speech errors是一种语言现象。简单来说, 是指人们在说话时, 自然的言语中偶尔会存在意图和言语产出的失谐。言语失误现象主要分为以下8种表现类型:移位、倒置、提前、延缓、增加、减少、替代和混合。在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言语失误, 然而, 言语失误却引起了国外很多调查者的关注, 进而打开了专家们科学研究语言产出过程的窗口。笔者检索了国外Memory and Language, Brain and Language, Cognition和Cognitive Psychology四个外文期刊的关于言语失误方面的论文, 并对它们进行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中, 有1篇是研究解释言语失误的言语产出模型的;有4篇是关于言语产出的言语失误监控模式的, 特别是感知循环模型;有2篇是研究语音邻近对言语失误率的影响的;最后, 有2篇是研究图片命名试验中的词汇通道的互动模型的。

2. 言语失误与言语产出模型的研究

关于解释言语失误的理论模型的文章只有1篇。

Janet I.Vousden&Gordon D.A.Brown (2000) 描述了语言产出中音素顺序的动态的、以振荡器为基础的模型, 简称为OSCAR。通过对来自较大的自然言语失误汇编中的音素移动失误 (包括提前语误、延缓语误和交换语误) 的分析, 得到了一套新的适合数量模型的数据, 和一套任何言语产出模型必须解释的约束。通过对比言语失误汇编中得到的数据和这个计算模型得出的结果, 两组数值都基本相似。比如说关于失误类型比例, 汇编中提前语误占35.1%, 延缓语误占26%, 交换语误占5.4%;这个模型计算出来的值:提前语误占33.9%, 延后语误占27.1%, 交换语误占10.6%。

这个模型替代了框架基础描述, 系列缓冲描述和言语系列顺序加工的结合锁链理论。这个新的计算模型可以解释汇编中出现的种种约束或限制, 包括失误类型比例、移动失误距离程度、音节位置现象和语音相似现象。

3. 言语失误与言语监控模式的研究

关于言语失误与言语监控理论模型的研究有4篇。

Albert Postma (2000) 对言语监控的三个理论依次作了评论。第一, 感知基础的理论提出, 受雇于理解其它产出语言的相同机制, 也就是言语理解体系, 也同样被用于监测说话人自己的言语产出。一个概念的、内部的和听觉循环把信息传达到一个中心的有意识的监测器, 而监测器又可以仔细检查当前言语过程的适当性。在这个模型中, 只有言语生成程序中的最后结果、语前信息、语音计划和听觉效果得到核实。第二, 产出基础理论假想多种的局部独立/自治监测装置, 它们能够看清表达成分。此外, 这些装置可以适应来自实际言语原动力执行的各种各样信号, 比如传出的、触觉的本体感受的反馈。第三, 节点结构理论认为失误察觉是节点体系中激活模式的自然外流。失误拖延了不受约束的节点的激活, 这就刺激了对失误的意识。这些理论对意识、意志和控制、监测通道的数量、和它们的速度、机动性和容量, 以及它们是否可以解释语言理解混乱这些方面持不同意见。从目前可得到的实验证据中, 大多支持中心的感知基础的监测器潜在地增加一些自动的、产出基础的言语察觉装置。

Robert J.Hartsuiker&Herman H.J.Kolk (2001) 以一个程序化的计算模型来详细说明和检验言语监控中的一个理论, 那就是感知循环理论, 即言语理解体系, 这个体系不仅检查了公开的言语, 还检查了内部言语计划 (即内部循环) 。他们试图模仿一些经验数据, 包括关于失误到中止, 再由中止到修复间隔的分散数据, 言语速度对这些间隔的影响 (言语速度越快, 间隔就越短) 。

他们呈现了这个模型的4个模拟研究。模拟1展示了运用一个外部监控回路是不可能模拟失误到中止间隔的数据分布, 除非是不切实际的假想。这个证实再次支持了内部监控机制的观念;模拟2为感知循环理论提供了证据。情况确实如此, 感知循环足够快速去生成失误到中止的间隔, 即使当我们把感知循环的效度限制到失误到中止间隔的33%;模拟3进一步展示了中止到修复间隔的缩短是由模型自然产生的, 因为中止到修复的间隔取决于再形成时间和中断时间的差距。如果中断时间不变, 根据假想, 当产出言语花较少的时间时, 那么间隔也就缩短了;模拟4展示了说话速度对失误到中止的间隔的影响也是由模型产生的 (说话越快, 间隔越短) 。

这个模型包含一个新的关于计划障碍和修改间的时序关系的提议, 那就是这两个过程在并列进行。现在主要的问题是:1) 利用言语感受体系的内部监控器是否足够快去模拟时序数据?2) 这个模型可以解释言语速度对这些间隔的影响吗?他们总结出, 包括一个凭借言语理解体系的内部循环引出适合经验数据的预测。考虑关于计划障碍和修改的时间进程的建议, 速度的影响可以得到解释, 一个新的预言就是:错误离短语越远, 那么错误到中止的间隔就越短。

L.Robert Slevc, Victor S.Ferreira (2006) 的研究也是为了验证言语监控的感知循环理论 (内部和公开的言语是由理解体系监控的, 它通过对比已阐述的表达和原有的预期表达的理解来察觉失误) 。不同于Robert J.Hartsuiker&Herman H.J.Kolk (2001) 通过计算模型来验证, 为了检验感知循环监控器, L.Robert Slevc&Victor S.Ferreira安排了实验, 说话者为图片命名, 并有时候试图暂停语言, 对不同于图片名字的听觉 (实验1和3) 和视觉单词 (实验2, 4和5) 作出反应。在词义或者语音与预期单词的相似方面, 这些作为停止信号的单词是各不相同的。暂停单词的能力对于语音相似和情绪效价非常敏感, 但在试验5中, 不对词义相似敏感。这些结果说明, 感知循环通过在一个层次上进行对比来监测失误, 而语音理解就在这个层次上得到描绘。这些数据也暗示着意见交换、渠道返回和其他言语产出被同时的理解影响的领域, 在语音对照的基础下发生。

Sieb Nooteboom, Hugo Quene (2008) 报道了2个实验, 这两个实验的设计是为调查语音言语失误中的词汇偏见是否是激活的及时反馈或者内部言语的自我监控引起的, 或者是由两者引起的。

第一个实验, 共有102位参与者, 根据奇数和偶数的编号, 被平均分为2组, 每组51位参与者;有18组目标单词组, 他们都是被期待得到非词汇失误的单词组 (他们只是通过变化了被期待得到词汇失误单词组的每个单词的音节尾而得到的) 。每个参加者都被个别地待在一个声音处理过的小房间。电脑显示器上的可视呈现的时间由电脑控制。呈现给奇数参与者和接下来的偶数参与者的刺激物的顺序都是随机安排的, 都是不一样的。每位奇数参与者刺激物的顺序因此基本上都跟之前的偶数参与者的刺激物顺序一样, 除了词汇目的刺激物和非词汇目的刺激物的互相交换了而已。51位参与者练习过单词词组之后, 被呈现完列表1之后呈现列表2;另外51位参与者先被呈现列表2后被呈现列表1。目的语词组呈现900毫秒后, 一个黑色屏幕和蜂鸣同时发生, 维持了100毫秒, 这个时候参与者被极大鼓励说出蜂鸣出现之前的那组最后一组目的词组。可以修改, 蜂鸣后马上出现一个900毫秒之久的提示———“更正”, 之后再出现100毫秒的黑屏。无论任何时候说错, 参与者都可以即刻更正过来, 甚至不用等待更正的提示。第二个实验的程序基本跟第一个实验一样, 不同的是, 目的单词组出现之后, 接着会有100毫秒的黑屏, 但是不会同时出现蜂鸣和之后900毫秒的更改提示。参与者不被催促着去更改答案。

这些实验是为了检验很多由内部言语自我监控模型引发的预言。这个模型假想, 内部言语的一个失误之后1) 言语中断就发生了, 从而使得这时的言语表达草率;2) 错误将会被秘密地修改, 导致最后的目的语是正确的, 3) 错误将会秘密地被另一个言语失误取代;4) 错误没有没发现, 导致一个彻底的首音互换失误。这些在2个SLIP (Spoonerisms of Laboratory-Induced Predisposition) 试验中观察到的言语失误, 支持了自我监控模型。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 词汇偏见有两个来源, 激活的及时反馈和内部言语的自我监控。

前3篇都通过计算模型和实验研究来验证和支持言语监控的感知循环理论, 最后一篇讲的是内部言语的自我监控在词汇偏见失误上有一定的影响。

4. 言语失误与语音邻近

关于语音邻近对言语失误影响的研究有2篇。

Jean K.Gordon (2002) 通过检查在自然和特定语境中的言语失误来调查, 在失语症中, 语音邻近对言语产出准确性的影响。43位最初被诊断为失语症的英语作为母语的受试者参与了实验, 7位受试者由于严重的失语症缺陷而被排除在此次实验任务中, 因此, 共有36位失语症受试者。失误被通过两个任务引出来。一个是图像描述任务 (NR) ;另一个是图像命名的任务 (PRT) , 这是对于效度较高的相关自然产出言语和指定任务的信度的妥协或者是折中办法。第一个任务NR, 受试者被要求描述在Norman Rockwell Print上的图案。目的是激发他们讨论的能力。10幅图案以一样的顺序出现在所有受试者面前, 所有的图案被展示同样的时间。主考官不做任何提示, 尽管有时会为了鼓励更多的输出, 做些不具体的提示, 比如, 还有其他的吗?你还看见了什么?这些提示都会降低受试者的区别。例如, 找不到单词来形容的时候, 一些受试者就会放弃:“我不知道, 这幅图案什么都没有发生。”而不是冒险犯错。第二个任务PRT, 它包括由175个线条画, 名字随着1到4个音节而不同长度, 随着1到2110的发生率而不同。命名测试图片以随机顺序呈现给全部受试者, 主考官允许受试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回答, 也包括修改或修正在他们的回答。可以假设, 如果这个实验的时间是自主的而不是有规定的时间约束, 受试者的回答会体现更多的自然单词检索的过程。如果受试者想要放弃, 他们会被鼓励猜猜看, 不过不会提供任何提示。

自然产出的失语失误语音邻近的特征与在一个图片描述任务中恰当产出的目的语的邻近特征相比, 图片命名的准确性也是检查有关刺激物的语音邻近特征。结果表明, 发生的频率和邻近密度在言语产出过程中扮演着促进的角色, 跟当时的正常受试者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这个结论在词汇通道的相互激活框架下得到了简明的解释。

这两个实验不仅证明了语音邻近可以降低失误率, 同时还支持了言语产出过程中的词汇通道的相互激活框架模型。

Joseph Paul Stemberger (2004) 证实了明显的反频率效应的SLIP (Spoonerisms of Laboratory-Induced Predisposition) 的实验数据分析邻近效应。这里将简单介绍一下最初的SLIP:参与者, 通过电脑显示器, 接连被呈现已经准备好的单词组, 最后跟着一组目标单词。参与者要求默读所有的单词组, 在一个提示下, 比如说, 一个蜂鸣音或一系列的问号, 参与者讲被呈现最后一组单词, 也就是目标单词组, 这时, 参与者要求大声说出这组单词。所有单词组的间隔是1000毫秒, 目标单词组 (测试单词组) 和提示之间也一样。这就是最初的SLIP实验。之前Sieb Nooteboom, Hugo Quene (2008) 的2个实验就是针对最初的SLIP实验做出了一些修改, 分析了词汇偏见的来源。

利用SLIP数据进行分析后, Joseph Paul Stemberger论证了语音邻近影响是起促进作用的。激活蔓延至非目的语音相关单词, 这就加强了一个特定语音特征并阻止了目的单词被干扰。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那些有着很多跟自己语音特征一样的邻近“朋友们”的单词, 不享有目标特征的邻近单词, 即“敌人”, 对言语失误率不会产生影响。邻近影响并没有引起明显的反频率效果。

同时, 言语产出模型随着语音邻近是否会不会影响语音加工而不同, 也随着这些影响是促进的或者抑制的而不同。为了统一这篇论文讨论的结果, 各种言语产出模型也需要潜在地进行修正, 比如说象征性的加工模型。

以上两篇文章都证明了, 不论是对正常人还是失语症患者来说, 语音邻近在言语加工上都是促进作用的, 可以降低失误率。此外, 通过对语音邻近对言语失误影响的研究, 也可以更进一步地研究言语产出模型。

5. 对图片命名测试中的词汇通道的互动、双阶段模型

关于词汇通道互动、双阶段模型的研究有2篇姐妹篇。

Myrna F.Schwartz, Gary S.Dell, Nadine Martin, Susanne Gahl, Paula Sobel (2006) 所讨论的图片命名的执行模型是通过结合互动和两个挑选阶段达去解释失语症患者和非失语症患者命名的很多事实, 比如说如何利用蔓延激活去绘制一个单词的词义到语音。这个模型的结构和系统设定的参数要求与正常的命名资料匹配;失语症患者的命名通过从设置默认值改变障碍的参数而得到模仿。过去在这个结构里的研究用的都是不同的障碍参数。

在此, 在最大规模和最具代表的例子系列模型中, 我们展示了这个模型的优越性, 它允许障碍去削弱词义或语音的连接。配对障碍的模型和互动以及两个阶段挑选的假想使这个模型更能胜任去解释在个体命名回答资料上的广泛变化和关于词汇和次词汇失误的关键因素。

Gary S.Dell, Nadine Martin, Myrna F.Schwartz (2007) 指出言语产出的词汇通道, 和尤其是词汇通道的“病理学”, 通常是通过检查图片命名的失误和单词重复来作调查的。通过检查这个模型是否能在数量上从65位受试者命名失误中预测他们的重复失误类型, 来检验了词汇通道的一个计算模型:双阶段互动模型。受试者命名失误的模型特征取自于它2006的姐妹篇 (A case-series test of the interactive two-step model of lexical access:Evidence from picture naming) 。他们的重复只有在这样的假设下 (命名涉及两个易于失误的阶段:单词和语音检索, 而重复只可能发生在这些阶段的第二个阶段) , 才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得到预测。在这个模型里, 词汇—词义和词汇—语音连接能够独立地“病变”, 它大体上成功地预测了失语症患者的重复。对于少数模型预测不正确的例子的分析可以揭示输入语音体系在重复任务中的角色。

这两篇可以说是姐妹篇,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检验言语产出词汇通道的模型, 即双阶段互动模型。

6.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四个外文期刊中关于心理语言学言语失误的9篇相关论文, 总结了2000到2008国外对言语失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speech errors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国外学者, 他们试图从各个方面探讨speech errors现象各个方面的问题, 由speech errors现象深入探讨言语产出的过程。国内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为数不多, 尤其是实验研究, 因为国内研究speech errors现象又涉及到汉语的思维, 所以在双语的环境下研究speech errors现象时, 我们要考虑更多的变量, 这应该是今后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Albert Postma.Detection of errors during speech produc-tion:A review of speech monitoring models[J].Cognition, 2000, (77) :97-131.

[2]Gary S.Dell, Nadine Martin, Myrna F.Schwartz.A case-series test of the interactive two-step model of lexical access:Pre-dicting word repetition from picture naming[J].Journal of Memoryand Language, 2007, (56) :490-520.

[3]Janet I.Vousden and Gordon D.A.Brown.Serial control ofphonology in speech production:A hierarchical model[J].Cogni-tive Psychology, 2000, (41) :101-175.

[4]Jean K.Gordon.Phonological neighborhood effects inaphasic speech errors:Spontaneous and structured contexts[J].Brain and Language, 2002, (82) :113-145.

[5]Joseph Paul Stemberger.Neighbourhood effects on errorrates in speech production[J].Brain and Language, 2004, (90) :413-422.

[6]L.Robert Slevc, Victor S.Ferreira.Halting in single wordproduction:A test of the perceptual loop theory of speech monitor-ing[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6, (54) :515-540.

[7]Myrna F.Schwartz, Gary S.Dell, Nadine Martin, SusanneGahl, Paula Sobel.A case-series test of the interactive two-stepmodel of lexical access:Evidence from picture naming[J].Journal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6, (54) :228-264.

[8]Robert J.Hartsuiker&Herman H.J.Kolk.Error monitoringin speech production:A computational test of the perceptual looptheory[J].Cognitive Psychology, 2001, (42) :113-157.

上一篇:精选关于爱情的幸福句子下一篇:班级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