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监控复习要点

2025-01-1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电网监控复习要点(共7篇)(共7篇)

1.电网监控复习要点 篇一

一,填空题(20)

1.电力系统远动主要是实现四遥功能,所谓四遥功能是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2.由RTU向front-end processor发送的信息是(遥测),(遥信)信息。3.远动终端装置(RTU)通常安装在各(发电厂)(变电站)内。4.front-end processor通常安装在各(调度中心)内。

5.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信息是(遥控),(遥调)信息。6.遥测信息主要有(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三类。

7.遥信信息一般是(开关量),主要监控各(开关),(刀闸)的(分合闸)状态,各(机组)的(起停)状态。

8.遥控信息主要是指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各(开关),(刀闸)的(分合闸)命令,各(机组)的(起停)命令。

9.遥调信息主要是指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调节各机组(功角)大小,各机组(励磁电流)大小的命令。

10.电量变送器是将(一种电量)变换为供测量用的(另一种电量)的仪器。11.电量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信号。12.电能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数字量)或(脉冲量)信号。13.精密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由(线性整流电路),(低通滤波器)组成。

14.中间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要并接一(电阻),以便将(交流电流)转换成(交流电压)。15.中间电流互感器(TA)主要起(电气隔离)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减小(输入电流)的值,以便降低后级功耗。

16.大电流接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要用(三表法)。17.三相三线制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要可用(两表法)。

18.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用(两表跨相90°接线)法测量三相无功功率。

19.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状态,(恢复)状态五种。20.利用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有(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前向纠错法),(反馈检验法)四种方法。二,简答题(3)

21.远动终端(RTU)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实现哪些主要的功能? 答:

远动终端(RTU)是电网监控系统中安装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一种远动装置,它的作用是用来采集发电厂和变电站中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量和状态量,监视并向调度中心发送信息,执行调度中心发往现场的控制和调节命令。

在电网监控系统中,RTU的功能是指RTU对电网的监视和控制功能,也包括RTU的自检,自调和自恢复能力。通常RTU的功能可分为远方功能和当地功能两大类。(1)远方功能

通常是指RTU与调度中心(front-end processor)通过信道远距离传输调度中心对厂站的监控功能。(2)当地功能

是指RTU通过自身或与自身相连的显示,记录设备,实现对电网的监视与控制。22.电力系统常用的通信信道有哪些?

答:(1)电力线载波通信

(2)光纤通信

(3)微波中继通信

(4)卫星通信

23.我国电网调度中心目前分为几个级别?分别是那几个级别? 答: 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

(1)国调:枢纽变电站和特大型电厂

(2)网调:枢纽变电站和直属发电厂

(3)省调:变电站和省属发电厂

(4)地调:变电站和市属发电厂

(5)县调:变电站和县属发电厂 三,名词解释(10)1.RTU 答:远动终端装置,安装在各发电厂和变电站内,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基层的“耳目”和“手脚”。2.EMS 答:能量管理系统 3.SCADA 答:数据采集与监控 4.AGC 答:自动发电控制 5.EDC 答;经济调度 6.DTS 答:调度员模拟培训 7.SOE 答:事件顺序记录 8.DMS 答:配电网管理系统 9.GIS 答:地理信息系统或六氟化硫全封闭式组合电器 10.SE 答: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2.电网监控复习要点 篇二

[摘 要]电网调度监控管理的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调控管理中,一方面能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使得电网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确保了供电的质量,满足了不同用户对用电的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电网的调度监控也在不断的进步。有关电网的相关的运行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受重视。

[关键词]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067-01

导言

随着电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逐步向着现代化、实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监控部门和调度部门的融合,实现了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为电网运行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总之,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是实现电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供电质量、满足用户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其可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不良问题,通过采取措施将其排除,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确保了供电质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今年来,随着我国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有关其运行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

电网调控一体化包含电网的调度和监控两个重要方面。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为不同部门的发挥优势、提升效率和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包含了三级分布的管理结构,对不同的任务和分布形态,进行不同的管理。在电网调度监控管理中,分为三个基本的环节,分别为生成、运行以及厂站终端。在使用中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对不同节点进行了链接,为数据的传输提供有利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例如前置机、调度工作站等都是位于主站节点的主备式设备,在设备中,自动化系统因其具有SCADA的功能,能对全局进行实时分析及监控、处理。在操作中,微机远程终端要对其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通过电力载波和微波的媒介?鞯菔迪质?据的传送,在传输完毕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出来。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特别是国家电网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对于地方电网而言,在实施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变电所的设备陈旧。电网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需要依赖先进的设备,但是由于资金缺乏,部分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和改造,甚至一些本该淘汰的设备仍然在运行。为了实现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电网行业的发展追求经济利益,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进而导致部分电网企业忽视对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重视,阻碍了一体化实现的进程。第三,电网行业规模庞大,分布范围广,加上变电所的分布较为零散,进而导致符合稀薄,不利于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此外,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缺乏是阻碍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专业人员的缺乏难以对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需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一体化和自动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要加加大对电网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的投入,对于不符合运行需要的设备进行更换,对于损坏的设备进行改造和维修,为实现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一体化系统对电网运行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电网的运行创造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后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其技水平和业务能力,便于对系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此外,还需要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进行管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与运行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由于其涉及较多比较专业的电学知识,因此,要想实现该系统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应加强对设计与运行环节的研究。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与运行进行探讨。

4.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着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后期运行稳定性。因此,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设计时应进行综合的分析,尤其应注重以下内容:首先,电网调度监控设计时应注重经济性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最大限度的实现两者的融合。一方面,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经济性与电力企业的正常、稳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应在满足用户电网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电网安全运行与否关系着社会不同行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因此,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注重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即,认真研究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将其运用到设计的不同环节之中,并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最大化实现电网社会与经济效益为目标,完成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最后,注重设计的标准化与适用性。考虑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难免给原有电网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为将这一影响降到最低,应结合原有电网管理及电网实际,将各项工作加以分解,构建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为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做好铺垫。

4.2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是一个难度较大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那么为确保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根据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并对业务流程、人员配备情况加以明确规定,尤其应明确划分检修范围、业务界限,以确保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顺利运行;其次,完善各部门技术支撑。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不仅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而且需要各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对变电站而言,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改造。而调度部门应建立视频监控、大屏幕等系统;最后,完善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各项制度。工作的实施需要制度的约束,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际出发,从人员管理、系统维护、日常工作入手制定严格的制度,确保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结论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提高其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电网行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推进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将调度与监控中心进行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在节约投资的同时,还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电网的运行会更加高效稳定,并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的道路,必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电网的改革和发展,为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3.装修现场管理监控要点 篇三

一、现场图纸核对项目

接到装修办指令,带业主、装修单位人员回房间,针对设计平面图纸进行现场逐一核对,核对下列内容:

1、核对是否动改房屋梁、柱、板、剪力墙;

2、是否在毗连墙上镶嵌装饰物品;

3、是否对原门窗进行改动;

4、核对阳台、露台是否有封闭;

5、核对钢结构图纸中的钢梁间距;

二、现场交底内容

1、厨房、卫生间、阳台(局部)闭水的方式、时间、防水深度;

2、厨房、卫生间地面、墙面上的水管划线的用途和需要业主关注的事项;

3、厨房热水器安装的限制条款,若不按要求安装,煤气公司将不予通气。灶台软管的安装长度不得超过2m,在设计安装橱柜时应作以考虑;

4、厨房烟道的功能介绍和禁止改装要求;

5、装修施工前应将地漏和排水管口进行密封;

6、装修发《项目施工告知书》前,装修公司应对给水管进行压力测试,实验压力为0.8MPa,时间为30分钟,压降0.02 MPa为合格;

7、装修现场房间的用电设备、开关、插座的通电实验,操作给业主、装修公司看,让业主、装修公司签字确认;

8、钢结构电源380v的搭接方式,电费由业主付费;

9、钢结构焊接时应注意保护室内成品设施;

10、居防系统、弱电的改装方式及付费介绍;

11、是否可以安装雨蓬,安装方式介绍;

12、纱窗的安装方式和颜色要求;

13、晾衣架的安装位置;

14、厨卫吊顶建议业主尽量使用方形扣板,便于检修;

15、厨卫排水主管上的检修口应进行预留位置进行检修;

16、卫生间设置的等电位,是作为室内电器、金属门窗防雷设施,不得拆除和改装;

17、空调外机安装应根据现场预留尺寸来选购;

18、飘窗石材安装的技术要求;不得破坏窗户内胶,应将石材靠窗户面进行倒角处理;

19、消防管道必须由原施工单位进行改装,报消防大队验收;

20、店招安装必须按《装修须知》规定内容设置,不得超宽、超长、超厚;

三、过程监控内容

1、是否改动承重结构、毗连墙体;

2、现场示范有人吸烟;

3、建材是否分散规整堆放;

4、强弱电线路是否穿管,线中有无接头,线头有无烫锡;

5、是否改动公共管线;

6、是否在防水层上钉钉牵线铺装地砖;

7、预留的空调位置是否有改动;

8、厨卫排水管头是否密封;

9、飘窗石材是否破坏窗户内胶;

10、是否乱封闭阳台、露台;

11、是否搭建花架、房屋;

12、是否自行改动煤气设施、居防系统、消防系统;

13、店招是否按要求安装;

14、雨蓬是否按要求安装;

15、灭火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16、建材是否按要求、线路运输;

17、钢结构焊接时,对房间内的玻璃等容易损伤的物品部件保护是否到位。

18、空调外机安装时是否按制定地点位置安装,安装时有人身安防措施;

四、个人行为及礼仪礼貌

1、文明礼貌、热情主动,坚持原则,不卑不亢;

2、遇到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或同事帮助,不信口开河,不乱承诺,承诺的事必须跟进落实到底,做到诚实、可信;

3、对待装修工人视同对待业主一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严禁打骂和刁难装修工人;

4、禁止向业主和装修单位推销装修建材和施工单位;

5、在装修现场对需要帮助的人、事应积极帮助他人;

6、注重个人行为,您的行为代表森宇;

7、甘做一名小学生,在装修现场多看、多默想、多问,认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4.国家电网 通信类复习计算机网络 篇四

1、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NAP:网络接入点,Network Access Point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IP: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SAP: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DU: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MTU:最大传送单元,Maximum Transfer Unit。2、100MB的数据块,这里M=220=1048576,B是字节,1字节=8比特。1Mb/s的带宽,最高数据率,M=10。

3、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连通性和共享。

4、网络把计算机连接到一起,而因特网把网络连接在一起。网络边缘端系统通信方式:C/S、P2P。

4、分组交换要点:报文分组,加首部;经路由器存储转发;在目的地合并。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转发收到的分组,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报文是发送的整块数据。

5、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报文交换:无需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可靠性)好。

6、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接入核心网)、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7、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次结构优点:

1)各层之间独立;2)灵活性好;3)结构上可分割开;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各层所求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8、协议和服务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水平的”,下一层协议的实现保证上一层服务,本层协议需要下一层服务。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服务:“垂直的”

9、一个网络协议必须把各种不利的情况都考虑到。

10、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结合OSI 7层和TCP/IP 4层

1)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不加控制信息。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定义及连接法。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而物理媒体还在物理层下面,第0层。

2)数据链路层: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含数据和必要控制信息。3)网络层:提供通信服务,选择合适的路由。IP

4)运输层: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是看不到运输层以下细节。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提供可靠交付)、UDP(无连接,用户数据报,不提供)5)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11、服务访问点是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交换信息)的地方,SAP是一个抽象概念,实体是一个逻辑接口。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

12、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

13、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传播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往往提高的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14、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达到容量的1/2时,时延就要加倍。如果超过一半,要扩容,增大带宽。A、分组交换:所有在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都是以分组(即IP数据报)为传送单位。

B、OSI对等层间通信协议数据单元PDU:应用层APDU,表示层PPDU、会话层SPDU、传输层 段Segment、网络层 分组或包Packet、数据链路层 帧、物理层 比特流。

C、OSI定义了4种层间信息交换原语:请求原语、指示原语、响应原语、证实原语。D、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

二、物理层

1、数据在计算机上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在通信线路上多采用串行传输方式。

2、用于物理层的协议成为物理层规程。

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无论哪种类别的线,衰减都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使用更粗的导线可以降低衰减。2)局域网基本采用双绞线(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有线电视网采用同轴电缆。

光纤:由石英玻璃拉成细丝。单模和多模(长距离会失真)。特点:1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经济;2抗干扰性能好,尤其在大电流脉冲下;3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4体积小,重量轻。但光电接口昂贵,T形接头分无源的(可靠)和有源的

3、信道复用技术(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复用:最简单,总带宽大

时分复用:更有利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时隙宽度非常窄的脉冲信号所占频谱范围也非常宽。同步。统计时分复用:异步。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需要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不需要光电转换,直接放大)。

码分复用/码分多址CDMA:增大通信容量,降低平均发射功率,抗干扰,频谱似白噪声。码片:每一个比特时间再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因此,数据率高了m倍b/s,带宽也宽了m倍。属于扩频通信(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频FHSS)。不同码片互相正交,同码片向量内积为1,反内积向量为-1。B↑

4、数字传输系统(时分多址)

脉码调制PCM:用TDM方法装成帧。每秒8000个8位二进制码元(一秒8000帧),64Kb/s标准的电话交换机。再一帧时分32时隙,即一次群数据率2.048Mb/s。4个一次群构成一个二次群。

速率标准不统一(帧);不是同步传输(频率不准确对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时影响大)同步光纤网SONET:每秒8000个810字节,以51.84Mb/s为基础。STS-n为n倍。

四个光接口层,从下到上:

1)光子层:处理跨越光缆的比特传送,并光电转换。必有 2)段层:传送STS-n帧,有成帧和差错检测功能。必有 3)线路层:负责路径层的同步和复用,以及交换的自动保护。4)路径层:处理路径段接设备PTE之间的业务传输。

同步数字序列SDH:STM-1相当于STS-3,155Mb/s。简化了复用和分用技术,灵活和可靠。微波和卫星 A、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形速率/符号速率:受奈氏准则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限制。香农公式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B、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最高码元速率2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传送,那么可获最高数据率C=R*Log2(16)=200b/s*4=800b/s。

三、数据链路层

1、使用的信道两种:点对点信道(一对一)、广播信道(一对多)

2、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物理链路

数据链路:逻辑链路,物理链路加上必要的通信协议。使用网络适配器(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3、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帧,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是IP数据报

1)通信主要步骤: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结点A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若结点B的数..收到的帧无差错,提取IP数据报上送;否则丢弃。2)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传输 封装成帧:

首部和尾部作用:进行帧定界和含控制信息。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帧的数据部分尽可能大于首部和尾部。数据是由ASCII码组成的文本文件:ASCII码是7位编码,128个不同的ASCII码,可打印95个,不可打印控制字符33个。帧开始符(SOH)0x01,帧结束符(EOT)0x04。

透明传输:传送的帧是用文本文件组成的,不管从键盘上输入什么字符都可以放在这样的帧中传输。任何8比特的组合不允许。非ASCII码的文本文件,出现帧定界错误。

所以,发送端插入转义字符“ESC”0x1B,接收端再删除。这种称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差错检测:应对比特差错,广泛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检错方法)

CRC:k个比特,n为冗余码。模2运算:数据M(k+n个0)位除P(n+1)位得余数R为n位。M+R。R为帧检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为冗余码。接收端用M+R除P,如余数为0,则无差错。A、如果要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检验,就必须把数据划为帧,每一帧都加上冗余码,一帧一帧传动,在接收方逐帧进行差错检验。

B、只能做到对帧的无差错接受,不是可靠传输。有可能出现传输差错:帧丢失、帧重复、帧失序。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相同概念。使用CRC检验,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

3)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要求:简单(对数据链路层的帧,不需要纠错,不需要序号,不需要流量控制)、封装成帧、透明性、多种网络层协议、多种类型链路(串行的、并行的)差错检测、检测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MTU是帧可以载荷的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网络层地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但不要求标准化)不要求:纠错(不可靠传输协议)、流量控制、序号、多点线路(点对点)、半双工或单工(只支持全双工)组成部分: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帧格式:0x7E(F、1)、0xFF(A、1)、0x03(C、1)、协议(2)(0x0021 IP数据报)(0xC021 LCP)(0x8021 网络层的控制数据)、FCS(2)、0x7E(F、1)F:Flag。字段A、C固定,无任何信息。

字节填充:信息字段出现0x7E转成(0x7D,0x5E);出现0x7D转成(0x7D,0x5D);出现ASCII,加0x7D。工作状态:LCP→NCP(分配IP地址),通信完毕时,NCP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IP地址,LCP释放数… A、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检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PPP是面向字节的。B、PPP协议用在SONET/SDH链路时,使用同步传输(一连串比特连续传输)。使用零比特填充,连续5个1时立即填入0。使用异步传输时,使用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C、PPP协议两端的网络层可以运行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但仍然可使用同一个PPP协议进行通信。D、PPP协议已不是纯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还包含物理层和网络层的内容。

4、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局域网:最主要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优点:具有广播功能;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分类:星形网、环形网(令牌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频分复用的宽带局域网)

多种传输媒体:双绞线(主流)、同轴电缆(50Ω 10Mb/s)(70Ω 百Mb/s)、光纤(环形网)

共享信道:静态划分信道(TDM、FDM等)、动态媒体接入控制(随机接入、受控接入)

适配器:计算机和外界局域网的连接。网络接口卡NIC,简称网卡。

适配器上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包括RAM和ROM)。适配器要能够实现以太网协议。A、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传统以太网使用,为了通信简便,采用以下措施:

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不可靠交付,对有差错帧是否需要重传由高层决定)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都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占据的频宽比原始信号多一倍),不需要帧长度。

“多点接入”:即总线型网络。协议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

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不可能进行全双工,只能半双工。

争用期51.2微秒,最短有效帧长64字节,适配器每发送一个新帧,就要执行一次CSMA/CD算法。

强化碰撞:4或6字节的人为干扰信号。还规定帧间最小间隔9.6微秒,相当于96比特时间,12字节。A、总线两端的匹配电阻吸收在总线上传播的电磁波的能量,避免有电磁波反射。B、局域网工作层次跨越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C、适配器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时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适配器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进行。重要功能是数据串行、并行的转换。D、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在适配器的ROM中,计算机的软件地址即IP地址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E、电磁波在电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

5、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MAC子层

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10BASE—T,10Mb/s双绞线)(10BASE—F,光纤)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性逻辑上的总线,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每个接口仅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A、集线器并不能把帧进行缓存。

B、不同的以太网技术(如数据率不同),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a

T0,单程端到端时延与帧的发送时间比。

当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连线长度收到限制↓,以太网帧长不能太短(使T0↑),以使a↑。

3)以太网的MAC层:实现共享信道的动态分配。控制和管理信道的使用,实现一对多通信(多址访问)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因为这种地址用在MAC帧中)。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位全球地址,指局域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中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的地址。

MAC子层可提供广播、组播、点对点通信,是无连接报服务。

OUI:组织唯一标识符,前三个字节,即地址块2^24;EUI:扩展唯一标识符,后三个字节。共2^48。

最低位I/G,为0单个站地址;为1组地址。最低第2位为1,全球管理。

适配器有过滤功能,至少识别前两种帧:单播帧,广播帧(一对全体),多播帧(一对多)

MAC帧格式:目的地址(6)、源地址(6)、类型(2)(0x0800 IP数据报)、数据(46~1500)、FCS(4)

当数据字段小于46字节时,后面加入一个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上层协议必须具有识别有效的数据字段长度的功能。但,实际传送比MAC帧多8个字节(位/比特同步的原因)。物理层加的前7个字节为前同步码(1和0交易码)(实现位同步),后一个字节(10101011)。CRC不检查前同步码和帧开始定界符。A、SONET/SDH进行同步传输时不需要用前同步码,因为在同步传输时收发双方一直保持位同步。B、以太网不需要使用帧结束定界符,也不需要使用字节插入来保证透明传输,也不需要帧长度。C、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为无效的MAC帧。

6、扩展以太网:要使用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进行转发和过滤,全双工。

网桥: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扩大物理范围;提高可靠性;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缺点:增加时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只适合用户数不太多(否则有广播风暴)透明网桥:即插即用设备,自学习(源地址、接入的接口和时间),转发表(只保留网络拓扑最新状态信息)。源路由网桥:在发送帧时,把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不透明,最佳路由,负载均衡。可确定整个网络可以通过的帧的最大长度。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即插即用,自学习,独占通信,无碰撞传输数据,总容量变大。数据链路层。全双工

A、网桥在转发帧时,不改变帧的源地址。

B、网桥是按存储转发方式工作,一定是先把整个帧存下来再处理,而不管其目的地址是什么,但集线器或转发器是逐比特转发(工作在物理层)。此外,网桥丢弃CRC检验有差错的帧及过长和过短的无效帧。C、透明网桥的生成树算法:即互连在一起的网桥在进行彼此通信后,能找出原来网络拓扑的一个子集。不能保证所使用的路由是最佳的,不能在不同的链路中进行负载均衡。

例:两台以太网交换机之间使用了两根5类双绞线相连,要解决其通信问题,应启用生成树网桥技术。D、虽然以太网交换机对收到的帧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但也有直通的交换方式,提高转发速度。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避免广播风暴。VLAN标记为4个字节,在源地址和类型之间:0x8100。因此以太网最大长度从原来的1518字节变成1522字节。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每一个VLAN帧都有一个明确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VLAN,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可处在不同的局域网中。

E、局域网常用星型结构和树型结构。广域网(WAN)、城域网(MAN)中常采用环型、星型、网型结构混合而成的复合结构。

F、以太网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意味着发送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G、当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的通信量占主要成分时,形成集中面向路由器的数据流,使用集线器冲突较大,采用交换机达到改善。当本局域网内通信量占主要成分时,采用交换机改善对外流量不明显。H、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

I、集线器是共享带宽而不是平均带宽。所以10个站连接到10Mb/s以太网集线器,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1Mb/s,能得到的带宽10Mb/s。连接到10Mb/s以太网交换器,能得到的带宽10Mb/s,总容量100Mb/s.四、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2、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1)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转发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中继器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桥接器。(交换机、适配器/网卡

3)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4)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

A、中间设备是转发器或网桥时,仅仅把一个网络扩大,从网络层角度看,仍然是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必须使用路由器进行互连,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2个不同的IP地址。

3、网际协议IP(实现网络互连):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后两个要使用IP协议,IP协议要使用前两个协议。

四个协议与IP协议配套,ARP和RARP协议是分别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告,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的组成员关系。

1)、互联网可以由多种异构网络互连组成(如路由器协议栈只有下三层、卫星链路、无线局域网)2)、IP地址是唯一的。32位,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这是两级IP地址

A类(0)(1,3)、B类(10)(2,2)、C类(110)(3,1)都是单播地址。D类(1110)(0,4)多播,E类(1111)A类:网络号126个,全0表示“本网络”,127表示“环回地址”。主机数2^24-2,全0“本主机”,全1“所有主机”。整个A类地址空间共有2^31个,占有整个IP地址空间的50%。B类:网络号2^14-1,不指派128.0.0.0。主机数2^16-2。2^30,25%。C类:网络号2^21-1,不指派192.0.0.0。主机数2^8-2。2^29,12.5%。

3)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IP数据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变,MAC帧的地址会变化。4)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通过RARP协议找出其IP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ARP高速缓存(本局域网上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ARP请求分组是广播发送的,但ARP响应分组是普通的单播。5)IP数据报格式:首部+数据部分

一个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20字节,必须具有。后面是可变的。1数据报的总长度(16位)一定不能超过下面的数据链路层的MTU。但为了传输效率调高,不得小于576字节。2标识(16位),统一;3标志(3位)MF=1,还有分片;DF=0,允许分片。4片偏移(13位):分片长度一定是8字节的整数倍。5协议(8位):TCP(6)、UDP(17)、IPv6(41)。6)对每一条路由最主要两条信息: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

默认路由:“直接”和“默认”的几个字符没有出现在路由表中,被记为0.0.0.0。

4、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提高利用率

1)划分子网,把主机号再划分,不改变网络号,三级IP地址。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子网掩码:32位,1对应IP地址原来的网络号加上子网号,0对应现在的主机号。不管网络有没有划分子网,只要把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逐位的“与”运算,就理解得出网络地址。

子网号的位数为n,则子网数为2^n-2,每个子网的主机数2^(32-网络号数-n)-2 A、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或一个子网的重要属性。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B、划分子网增加了灵活性,却减少了能够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总数。同样的IP地址和不同的子网掩码可以得到相同的网络地址。但不同的子网掩码,可划分的子网数和每一个子网中的最大主机数都是不一样的。C、使用子网的分组转发,路由表必须包含以下三项内容: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2)构造超网(包含多个C类地址):无分类编址/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两个特点

消除了传统A、B、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两级编址: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

路由聚合: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很容易得出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

例:192.199.170.82/27,8个子网,地址块包含32个IP地址,相当于1/8个C类,最小地址192.199.170.64。A、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越多。而三级结构的IP地址,划分子网是使网络前缀变长。B、查找路由表有可能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选择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

C、二叉线索只是提供一种快速在路由表中匹配的机制。层次结构,自上而下,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唯一前缀。

5、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1)ICMP报文: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2)ICMP前四个字节是统一的格式:类型(1)、代码(1)、检验和(2)。

IP数据报首部的检验和并不检验IP数据报的内容,因此不能保证经过传输的ICMP报文不差错。3)ICMP差错报文类型:终点不可达(3)、源点抑制(4)、时间超过(11)、参数问题(12)、改变路由(5)

ICMP询问报文:回送请求或回答(8或0)、时间戳请求或回答(13或14)

ICMP差错报文中要包括IP首部后面的8个字节的内容。

4)应用:分组网间探测PING(测试两个主机连通性)(应用层之间使用网络层ICMP例子,没有经过运输层TCP或UDP)、traceroute(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经过更多路由器不一定花费更多时间)

6、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主要是自适应的(动态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分层次

1)倘若从路由算法能否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变化划分: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2)使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方法:

内部网关协议IGP:很多,如RIP、OSPF等。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的协议就是BGP。

3)路由信息协议RIP: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即“跳数”≤15。小互联网 特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本路由器全部信息,即路由表;按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路由表最主要信息:到某个网络的距离(即最短距离),及应经过的下一跳地址。(可以收敛)

报文格式:首部和路由部分组成RIP报文(加上UDP首部,成UDP用户数据报)。首部4个字节,路由部分(20个字节/路由,最多25个路由),因此最大长度504字节。超过必须再用一个RIP报文。优点:实现简单,开销较小,还有简单的鉴别功能。

缺点:限制网络规模,最大距离15;网络故障时信息传播得慢(“好消息快,坏消息慢”);发展性不好。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效率高、路由器频繁交换信息,难维持一致性。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而RIP协议仅仅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信息。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部分信息,“度量”或“代价”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更新过程收敛快 A、OSPF所有路由器都能建立全网的拓扑结构图,而RIP不行。

B、在自治系统中再划分层次结构的区域,区域边界路由器、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都是主干路由器。C、OSPF不用UDP而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89),数据报↓,通信量↓,不必分片。首部24字节。D、OSPF对于不同类型的服务计算不同路由,根据链路带宽计算链路代价。时延敏感,代价↑。

负载平衡(RIP没有)、鉴别、支持可变长度的子网划分和无分类的编址CIDR E、OSPF分组类型有五种:问候、数据库描述、链路状态请求、链路状态更新、链路状态确认。F、若N个路由器连接在一个以太网上,每个路由器要向(N-1)个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共有(N-1)^2个链路状态要在这个以太网上传送。指定的路由器方法。

G、路由器RIP协议位于应用层,是应用层实现网络层功能。是因为RIP的报文封装在UDP中,使用端口号520。

5)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并非寻找一条最佳路由。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BGP发言人往往是BGP边界路由器。BGP发言人构造出树形结构,不存在回路的AS连通图。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量级是自治系统AS数的量级。

四种报文,首部19个字节。UPDATE报文是核心内容。路由表内容:目的网,完整路径。

7、路由器的构成:路由选择(涉及多个路由器)、分组转发(仅涉及一个路由器)

分组转发: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和一组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处理模块。端口在路由器的线路接口卡上。交换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输入端口中的查找和转发功能。三种交换方法:通过存储器、通过总线、通过互连网络(N个端口,2N个总线)

8、IP多播:不可靠,与一般IP数据报区别是使用D类IP地址作为目的地址(2),表明使用IGMP协议。多播地址只能用于目的地址,不能用于源地址。

A、网络层向上提供两种服务:“面向连接”虚电路服务(可靠)和“无连接”数据报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B、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主要为了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上层协议做检验工作。坏处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不能及早发现。只检验首部是否出现差错。C、MTU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D、RIP只用UDP,只和邻站交换信息,无可靠保障,但开销小。内部、跳数、(目的网、下一站、距离)

OSPF使用IP,使用可靠的洪泛法,灵活、开销小。内部、费用、(目的网、下一站、距离)

BGP使用TCP,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减少带宽消耗。外部、多种策略(目的网、完整路径)

RIP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但BGP不需要这么做。E、IP多播需要两种协议: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五、运输层:向上层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1、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2、运输层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复用和分用。

3、运输层有两种协议:面向连接的TCP(逻辑信道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和无连接的UDP(不可靠)

A、UDP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TCP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4、运输层的端口:在协议栈层间的抽象的协议端口是软件端口。

A、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不同操作系统具体实现端口的方法可以不同。

B、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熟知端口号<1024、登记端口号)、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短暂端口号)C、端口号目的是:跟踪同一时间网络中的不同会话。

5、UDP 1)无连接、不可靠交付、面向报文(不分片)、没有拥塞控制(可能会引起拥塞问题)、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通信、首部开销小(8个字节、固定字节)2)UDP检验和把首部和数据部分都检验。

6、TCP 1)面向连接的、一对

一、可靠交付、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2)TCP的连接:连接的端点叫套接字socket或插口。套接字socket={IP地址:端口号},TCP连接::={socket1,socket2}。

A、同一个IP地址可以有多个不同的TCP连接,同一个端口号也可以出现在多个不同的TCP连接中。B、分用功能通过端口实现。3)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停止等待协议:在不可靠的传输网络上实现可靠的通信。简单,但信道利用率太低。

连续ARQ协议:累积确认。优点: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重传。缺点:不能向发送方反映正确信息。4)TCP报文:首部固定20字节,选项(长度可变)最长40字节

首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2字节)、报文段序号(4)(只有32位),确认号(4)、数据偏移(4位)、保留(6位)、控制位(6位)、窗口(2)、检验和(2)、紧急指针(2)、选项 5)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发送缓存≥发送窗口≥可用窗口

发送缓存:发送应用程序传送给发送方TCP准备发送的数据;TCP已发送但尚未收到确认的数据。接收缓存:按序到达、但尚未被接收应用程序读取的数据;未按序到达的数据。

6)TCP的流量控制: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端到端通信控制问题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ACK=1表示首部中的确认位。持续计时器。

传输效率问题:Nagle算法(最大报文段长度MSS(不包括首部))、糊涂窗口综合症。7)TCP的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过载。全局性的过程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不能完全避免拥塞,拥塞避免阶段窗口控制按线性规律增长。

快重传和快恢复:快恢复算法中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限制和接收限制中较小的控制发送窗口。随机早期检测RED:小于最小门限,丢弃概率=0;超过最大门限,丢弃概率=1;分组丢弃概率不仅与平均队列长度有关,而且随着队列中不被丢弃的分组数目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A、网络层的策略对TCP用测控制影响最大的就是路由器的分组丢弃策略。RED工作很有效。

7、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1)运输连接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连接建立:同步位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消耗一个序号。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如不携带则不消耗序号。三次握手。

连接释放: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会消耗一个序号。四次握手。B结束TCP连接时间早于A。A、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B、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是无连接。C、运输层中伪首部用于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D、重传时IP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不同标识符,只有标识符相同的IP数据报才能组成一个IP数据报。E、分片数据字段的长度为1480字节。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65495字节,IP数据报65535。F、如果不是实时可以使用TCP。如果实时传输必须使用UDP。

G、使用TCP协议的各种应用:电子邮件、远程终端接入、万维网、文件传送

六、应用层

1、应用层的具体内容就是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所遵循的协议。

2、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分布式数据系统,由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和地址转换请求程序三部分组成。

1)域名结构:层次树状,都有唯一的层次结构名字即域名:顶级域、二级域、三级域。

最右最高级;不区分大小写;多个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逻辑概念 A、应用层软件经常直接使用DNS,但计算机用户只是间接使用。

2)域名服务器:DNS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不是以“域”为单位,而是以“区”为单位。区≤域。

四种类型:根域名服务器(任播技术)、顶级域名服务器(TLD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区)、本地域名服务器

查询方式:主机向本机域名服务器查询一般是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一般用迭代查询。A、域名服务器、主机中需要高速缓存,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提高DNS查询效率。

3、文件传送协议FTP:适合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客户服务器方式。熟知端口21 使用TCP可靠的运输服务。主要功能减少或消除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两个不同端口号。A、使用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全称打开,创建数据连接,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B、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4、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使用UDP数据报,因此TFTP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占内存较小。客户服务器方式。熟知端口69。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A、TFTP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没有一个庞大的命令集,没有列目录的功能,也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5、远程终端协议TELNET/终端仿真协议:客户服务器方式。

用户用TELNET可在其所在地通过TCP连接注册(即登陆)到远地的另一主机上(使用主机名或IP地址)

TELNET定义了数据和命令应该怎样通过因特网,这些定义就是所谓的网络虚拟终端NVT。

6、万维网。

35.ALOHA网是一个报文分组无线网。

36.在DQDB双总线子网(城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访问控制中能够提供等时服务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是预先仲裁访问。

DQDB时隙长53个字节,其中1个字节是接入控制字段,52字节是时隙字段。DQDB子网通过服务访问点SAP、路由器和网关互连成一个MAN。37.ANSI的高级通信控制过程ADCCP是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

38.MAC层是局域网和城域网所特有的。城域网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39.广域网主要采用点到点通信线路,局域网和城域网一般采用广播信道。城域网通常使用光纤连接。40.广域网一般由主机和通信子网组成,有电话网PSTN、ISDN、X.25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ATM。41.局域网侧重共享信息的处理,广域网侧重共享位置准确无误及传输的安全性。

42.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站点侦听到总线媒体空闲时,马上传送;当媒体忙时,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单位再侦听知道媒体空闲。

43.以太网采用1-坚持的CSMA算法进行载波监听,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决定冲突后的避让时间。44.CSMA常用的退避算法:非坚持、1-坚持、P-坚持。

45.以太网传输的电信号是基带信号,CSMA/CD控制媒体访问的是总线型拓扑结构。

46.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2倍。

47.CSMA协议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MAC),最短帧长度和帧碎片长度与冲突时间有关系。当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时,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48.CSMA/CD原理: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49.采用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如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一个码元表示的二进制的位数为4位。50.比特填充就是连续的5个1后插入1个0。

5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DLE”,则后面就要加上一个“DLE”。5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5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54.域名服务器存放internet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

55.在Internet域名体系中,域的下面可以分为子域,各级域名用圆点分开,按照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

56.MPC:多媒体计算机。NPC:网络计算机。WWW:环球网/万维网。57.总线结构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58.计算机接入Internet时,可以通过公共电话网进行连接,以这种方式连接并在连接时分配到一个临时性IP地址的用户,通常作用的是SLIP/PPP协议连接方式。

59.在调制解调器上,表示该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接收相连的计算机所发送来的信息的指示灯是CTS。60.在10Base 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100m。61.电子邮件地址包含的信息:发送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服务器、邮箱所有者。62.WWW、FTP、E-mail需要为用户设置账号和口令,DNS不需要。

63.数字签名是数据的接受者用来证实数据的发送者身份确实无误的一种方法,采用的标准是DSS标准。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的身份认证、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64.计算机系统安全“桔皮书”(Orange Book)将计算机安全由低到高分为四类七级,其中最高安全级为A1级。

65.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完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水平布线、管理、垂直干线、设备间、建筑物群子系统。66.移动式电话归属于广播分组交换领域。

67.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同步方式。68.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

69.一般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70.一般把计算机网络分解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a)b)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包括网络资源设备。服务器、用户计算机(HOST)、网络打印机、网络终端、数据资源等

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包括网络通信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网卡、通信线路、集线器、交换机、远程访问服务器RAS、Modem等

71.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区别:计算机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工作方式不同。7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73.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小于10^-6。

74.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75.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网络中心机房属于设备间布线系统。76.3A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77.若帧序号采用3位二进制码,对于GO-back-N的有序接收方式,发送窗口最大尺寸是7。78.通信协议具有层次性、有效性、可靠性。

79.保持转发式集中器可提供字符级的缓存/缓冲能力。80.IPX/SPX协议提供了分组寻址和选择路由功能。

81.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描述。

82.异步串行通信规程规定,传送的每个字符的最后是停止位,其宽度为1位或1.5位或2位,信号电平为低电平。

83.INTERNET三项基本服务:E-mail,Telnet,FTP。

84.局域网与INTERNET主机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通过电话线,一种通过路由器。85.100BASE-T和10BASE-T区别主要表现在物理层标准和网络设计方面。

86.网络的安全遭受攻击、侵害的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数据篡改,第二种冒名搭载,第三种是利用网络软硬件功能的缺陷所造成的“活动天窗”来访问网络。87.认证是防止主动攻击的重要技术。

88.非服务攻击是针对网络层协议进行的。服务攻击是针对某种特定网络的攻击。89.从网络高层协议角度,网络攻击可以分为:服务攻击和非服务攻击。90.WWW上每一个网页都有独立地址,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

91.传统加密方法分为两类:替代密码和换位密码。现代密码学采用算法有:秘密密钥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

92.网络工作站是连接网络上的,它保持原有功能为用户服务,同时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权限访问服务器。93.网卡和主机的接口常使用的三种方法:共享存储器法、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法和I/O端口法。94.支持在电子邮件中传输汉字信息的协议是MIME。

95.FTP协议可以传输文本文件,也可以传输压缩文件、图形/图像文件、声音文件等二进制文件。96.将数据从FTP客户机传输到FTP服务器,称为数据上传;将数据从FTP服务器传输到FTP客户机,称为数据下载。

97.同步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处有一个帧头,结尾处有一个帧尾,来判定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

98.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集合关系来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99.INTERNET专线上网设计:ADSL专线、DDN专线、FR专线、ATM专线。速率在64Kbps到1Gbps。100.计算机网路最本质的活动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调度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101.当一个IP分组进行直接交付时,要求发送站和目的站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10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模型是由管理进程、管理代理和管理信息库MIB组成。是一个应用层协议。路由器一般可以运行SNMP管理代理进程。

SNMP报文中包含三种信息用于身份鉴别,不包括?A。A:发送方IP地址;B:共同体名称;C:有关数据;D:发送方SNMP实体的传输层地址。

所有SNMP报文数据是通过一个“顺序化”过程在网络上传输的。SNMP所有操作都有请求和响应。103.TCP/IP的传输层协议使用端口号形式将数据传送给上层应用程序。10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造价有很大影响。

105.数据链路层服务功能三类:面向连接确认、无连接确认、无连接不确认。

106.考虑到进程标识和多重协议的识别,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要涉及两个不同主机的进程,因此一个完整的进程通信标识需要用五元组表示。

107.虚拟局域网4种:基于交换机端口号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属于动态配置)、基于网络层的VLAN、IP广播组的VLAN。

108.采用MAC地址划分VLAN的优点是主机接入位置变动时无需重新配置。109.VLAN间通讯是用路由器实现。

110.WLAN采用的拓扑结构:点对点方式、多点方式、中继方式。111.子网掩码中“1”表示网络部分。

112.计算机网络中三种信道连接方式:点到点连接、共享信道、信道复用。113.“三网融合”: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

114.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基带系统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115.以太网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

116.路由收敛: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一致。

117.Ping程序使用了回送请求/响应报文,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可以到达。118.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可靠的服务,而无连接的服务只能提供不可靠的服务。119.令牌总线Token Bus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由IEEE 802.4定义的。120.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是由IEEE 802.3定义的。121.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是由IEEE 802.5定义的。1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特性和协议是由IEEE 802.2定义的。

123.令牌环的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包括:帧发送、令牌发送、帧接收和优先权操作。

124.广播式通信信道中,介质访问方法有多种。IEEE 802规定中包括了局域网中最常用三种:CSMA/CD总线、Token-ring令牌(优先权)、Token-BUS令牌总线(好吞吐能力、大动态范围)。125.本站地址、前趋地址和后继地址可以唯一地表示令牌总线逻辑上的每个站点。126.令牌总线对最小的分组长度无要求。

127.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站监测到信道处于忙态,或者是由于物理层的载波监听检测到信道忙,或者由于MAC层的虚拟载波监听机制指出了信道忙。

128.千兆以太网的MAC子层仍然使用CSMA/CD协议,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129.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小、信号传输衰减最大、抗干扰能力最弱的一类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130.IPX/SPX中IPX指互联网信息包交换协议,SPX是指顺序交换包协议。131.最能描述窗口大小:等待一个确认时能传输的信息量。132.网络层是使用一个IP路由表从源端向目的地端发送数据报的。133.为主机间的数据报传送提供足够的信息正确描述了被动路由协议。134.IE浏览器将因特网世界划分区域主要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计算机。

135.理论上,加密能够在OSI模型的任何一层上实现,但实际上最适合于实现加密的有三层:物理层、运输层、表示层。

136.VLAN的依据标准:IP地址、MAC地址、网络层协议。不包括域名划分。137.用户配置VLAN时,应从VLAN2开始。

138.路由器功能:安全性与防火墙、路径选择、隔离广播。

139.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主要优点:减轻网络通信线路的负担。140.ISO定义了网络管理模型。

141.TCP/IP协议的最高层等于OSI协议的5~7层。

142.ICMP不包括?D。A:差错报告;B:路由重定向;C:网络拥塞通知;D:流量控制。143.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交换机的多个端口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并发连接。增加带宽。144.在Internet中的大多数服务(如WWW、FTTP等)都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145.安装网卡时,不要设置MAC地址,需要设置内存地址、端口地址、中断号。146.MAC地址区分不同设备,IP地址用以路由器转发数据。

147.当没有路由器知道数据应传送到的目的时,缺省路由协议负责处理数据的传送方向。148.OSPF协议适用于基于IP的大型网络。RIP协议适用于基于IP的中小型网络。149.VPN使用的主要技术是隧道技术。

150.为了确定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被他人篡改,一般采用消息认证技术。151.为了防止局域网外部用户对内部网络的非法访问,可采用的技术是防火墙。152.网络防火墙作用:建立内部信息和功能与外部信息和功能之间的屏障。

153.在数据通信中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主要原因是实现对通信过程中收发双方的数据同步。

154.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200Mbps。155.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中“异步”含义:随时插入ATM信元。

156.语法规定了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不包括服务原语、应用程序。

5.机房一体化监控主机应用方案要点 篇五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不再 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衣、食、住、行,对周围的居住环境及环境安全越来越重视,安全技术防 范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要工具也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重视。在银行、博物馆、政 府机构、商店(超市、居民社区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出入口门禁控 制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子系统, 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采用闭路监控 与出入口门禁控制为主的多种技术防范结合的系统是预防和制止犯罪最为有效的措施。数字硬盘录像系统不仅存储费用低、效率高, 而且还具有网络传输、远程传输和循环存 储等优点。与此同时, 硬盘录像系统的数字化和传输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与防盗报警 等系统联网联动,及时准确地反馈现场信息,为报警事件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二、系统设计原则、依据 1 设计原则

根据机房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图来设计, 前端设计采用高清晰度彩色摄像机, 视频传输采 用抗干扰高屏蔽同轴电缆, 保证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准确传输;监控录像系统采用数字化 硬盘录像系统,可以实现循环录像,并方便检索回放。

a、先进性: 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 的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 发展相适应。

b、可靠性: 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 系统一旦瘫痪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系统必须可靠地、能连续地运行,系统设计时在成本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 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各方面均应严格要求, 使得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即便是 出现故障时,影响面也要尽可能小。

c、安全性: 对于安全防范系统,其本身的安全性能不可忽视,系统设计时,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 本系统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

d、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 能。

e、规范性: 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 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 与规范, 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 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 使智 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效能。这也是智能建筑在当今之所以能迅速兴起并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系统架构

本监控系统由摄像、传输、图像处理和显示等四个部分组成。摄像部分

作用是把系统所监控的目标, 即把被摄体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 摄像机的种类很多, 不 同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而选择不同的摄像机及镜头等。

传输分配部分

作用是将摄像机输出的音视频信号馈送到中心机房或其它监控点;本部分能够应用的产 品有视频分配器、视频放大器、馈线等;本系统采用高屏蔽的同轴线缆保证传输质量。图像处理与显示部分

图像处理是指对系统传输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记录、回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显示部分 则是使用监视器进行图像重现, 有时还采用投影电视来显示其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和显示部 分的主要设备有:视频切换器、监视器和硬盘录像机等。在本系统中采用的硬盘录像机(DVR +监视器 来实现图像存贮处理和显示两个环节的

四、系统功能

机房网络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下述主要功能: 监控图像实时监视

对机房关键区域和出入口通道进行 24小时全天候监控,现场画面实时显示在本地或中 心监控中心的屏幕上。

监控图像存储和备份

前端摄像的音视频信号经编码压缩转换, 录制成文件方式保存在本地硬盘中, 支持长时 间连续不间断的录制和存储。前端所有网点的 DVR 可实现本地实时或动态录像,录像文件 和资料至少保存 1个月。

监控图像本地回放

本地可以通过监控录像回放软件, 直接在前端监控端上显示, 支持时间进度条查询和文 件查询双模式,支持同步播放模式和自由模式,切换自如。

监控图像控制

通过云台和快球等控制前端摄像的前后、左右、上下转动, 通过镜头的三可变装置控制 景深、焦距和光圈等。(未安装云台和快球此功能不能使用

通道网络状态监视

通过客户端实时监测前端设备, 在每个通道上的状态栏可以实时显示出当前通过的网络 信息,包括当前视频流的大小、累计视频网络丢包数。

五、系统特点 1.领先的应用架构

系统采用领先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联网架构, 可通过高效的视音频编码技术、灵 活的网络处理技术以及智能的应用整合技术, 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 案。

2.开放的设计体系

基于开放的设计体系,可提供差异化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以满足公安、军队、政府、金融、教育、能源、医药、交通、工业厂矿、连锁超市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应 用需求。

3.业务功能丰富

系统可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包括图像浏览、声音播放、PTZ 控制、录像存储、点播回 放、语音对讲、报警联动、电子地图等。

1、产品概述

KTR-TH23型小型机房监控一体化机是一款具有温度和湿度采集, 红外遥控信号学习与发送的功能的空调控制小型主机, 可以学习市面 上 99%以上的红外遥控器,并可控制两路开关量输出,检测 3路开 关量输入。

该产品可实现对机房温湿度实时采集,空调遥控,开关控制等, 方便对小型机房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

2、主要参数 ● 技术指标 :

1、电 源:DC 5-12V(具有反接保护

2、工作环境:温度-20~+50℃ 相对湿度 ≤95%RH

3、控制范围:0~99℃, 0~99%RH

4、控制精度:温度 ±0.5℃,湿度 ±5%RH

5、功 耗:< 1W ●基本功能 :

1、温度测量和控制,测量范围:0~99℃

2、湿度测量和控制,测量范围:0~99%RH3、2路开关量输出4、3路开关量输入

5、可按照用户需求增添功能 ● 硬件参数

1、通讯 接口:RS485

2、传输速率:9600 bps

3、浪涌保护:RS485每线都具有 600W 雷击、浪涌保护

4、电气接口:3.96mm 标准接线端子(15位

5、体积:120*78*28(mm

6、安装方式:壁挂式

小型机房监控一体化机外观示意图 1 电 源 正 2 电 源 负 3 485 A 4 485 B 5 继 电 器 A 公 共 端 6 继 电 器 A 常 开 7 继 电 器 A 常 闭 8 继 电 器 B 公 共 端 9 继 电 器 B 常 开 10 红 外 发 射 管 正 11 红 外 发 射 管 负 12 开 关 量 输 入 A 路 13 开 关 量 输 入 B 路 14 开 关 量 输 入 C 路 15 开 关 量 公 共 端 接线端子定义(从左到右)

6.电网监控复习要点 篇六

一、综合监控概况

本工程综合监控共有: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中央计算机系统,交通监控系统,通信系统,CCTV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检测隧道内的各种状态参数,对整个隧道动力、照明、通风,消防及给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反应,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

二、综合监控软件开发;

系统软件采用先进的组态软件。在组态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各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并能互相协调工作,同时可以扩展及升级,保证网络安全,防止黑客入侵。

三、监控对象及监控功能;

1、对隧道环境的监控:

隧道风的风向;反映汽车尾气及交通状况的VI、CO浓度。

2、对通风系统的监控:

隧道车道通风系统;轴流风机、射流风机(部分射流风机的正反运行),电动组合风阀,隧道设备用房通风。

3、对排水的监控:

隧道出入口雨水泵房,工作井和江中废水泵房,设备用房内排水的监控。

4、管理中心电梯。

5、电力监控;

低压配电所0.4KV进线开关、母线分段开关,馈出回路开关的控制和监视。监视0.4KV母线电压,电流,电能,有功,无功,和功率因数。

监视0.4KV母线上所有馈出开关的运行状态,即开关的开/断位置信号,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

四、火灾报警系统;

报警、显示、联动。

1、系统接受隧道内的双波长火焰探测器,感温电缆,手动报警按钮等手动和自动报警信号;雨水泵房,变电所及工作井感温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手动和自动报警信号,送往中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中央综合显示屏上显示。并作为相关系统及消防设备联动的依据,2、对消火栓系统控制,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显示泵的转换开关的位置,显示消防泵的工作及故障状态,显示系统总管水流指示状态,控制及显示系统总管电动蝶阀,显示启动水

泵按钮的位置,直启消火栓水泵。

3、对水喷雾,泡沫泵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控制水喷雾泵,泡沫泵的启停,显示泵的转换开关的位置,显示水喷雾泵的工作及故障状态,显示系统总管水流指示状态,控制及显示系统总管电动蝶阀,控制及显示雨淋阀箱的电动蝶阀,直启水喷雾泡沫泵。

4、显示和控制疏散通道的加压风机,直启加压风机(开、关相应风阀)。控制相应排烟阀和排烟风机。

5、显示和控制专用电动防火阀。

6、接受气体灭火系统的火灾预报警,报警确认,系统故障信号,气体释放信号,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自动控制气体灭火装置。

7、联动CCTY子系统,将相应的摄像机摄取的图像切换至详情监视器并录像。

8、联动广播子系统,强行进入事故(火灾)紧急广播状态。

9、接通逃生通道的声光报警,显示逃生通道位置。

设备监控,防灾报警措施及监控功能要求在菜单上直接进入。

五、综合监控软件菜单结构

1、打开综合软件菜单要有系统监控子菜单,从子菜单里可以调出任何一个系统设备运行情况;

2、紧急情况切入(包括自动切入,手动切入);启动隧道内相应的火灾(其他事故)模式。

交通事故情况,火灾情况,其他危险情况,恶劣天气情况等。

3、软件升级。

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扬州瘦西湖隧道工程监理组

7.电网监控复习要点 篇七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一、盖州制梁场简介

由我监理站监理的中铁五局盖州制梁场位于辽宁省盖州市团山区李漠洛村,总占地面积205亩,梁预制台座及存梁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灌筑桩基础,台座四周地面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

盖州制梁场制梁657孔,32m规格共计649孔双线箱梁预制及24m规格8孔双线箱梁。预制场占地面积 205亩,中心里程DK191+300,有制梁台座12个,模具6套,存梁台座84套,极限存梁96孔。供应里程范围DK185+392.9~DK208+677.55,即供应惠屯特大桥(22孔)、潮沟特大桥(70孔)和西海特大桥部分箱梁(565孔)。

箱梁预制梁场平行线路方向布臵,生产规模根据总体工期安排和架梁进度要求,按照日产3榀箱梁进行设臵,分为5个生产区域:

1、生产配套区:主要有办公室、配电房(630KVA变压器两台)、修理房、试验站、HZS120拌和站2座、80泵3套、4T锅炉2台、50装载机2台。

2、钢筋制作及存放区:配备25T龙门吊2台、25T汽车吊1台及各种钢筋加工设备。

3、钢筋绑扎区:配备4套底腹板和4套顶板钢筋绑扎胎具。其中1套顶板钢筋绑扎胎具可进行变跨,用于24m箱梁的顶板钢筋绑扎。

4、箱梁预制区:设臵12座制梁台座,配备6套侧模、6套全液压内模、6套端模、布料机4台、75T龙门吊4台、蒸养系统3套。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5、箱梁存放区:设臵96座存梁台座,3套移梁台车、自衡式静载试验架一套。

二、预制梁情况简介

箱梁顶板宽12.7m、底板宽5.5m、梁高3.05m,梁重819T,混凝土用量327m3,钢材用量约62T,钢绞线10T;按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箱梁预制主要技术包括:预制场建设和设备配臵、整体式钢模设计、钢筋整体安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箱梁浇筑工艺、箱梁自动化养生工艺、箱梁场内移运等。

三、控制进场材料质量是确保箱梁质量的重要环节

1、原材料的控制

1)水泥、钢筋、外加剂、灌浆剂、矿物掺和料,磨细矿粉,粗细骨料、钢绞线等进场应检查它的质量合格证书,并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箱梁生产。

2)各种材料的各项指标和检验频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3)原材料的贮存也应符合相关的规定,保证其不受因气候等因素造成的腐蚀、受潮等损害。

4)监理工程师对进场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对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试验。

5)采用洗石机对碎石进行二次清洗,将碎石中石屑含量降低至最底限,保证混凝土的高耐久性能。

2、购臵的半成品或成品配件的质量控制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1)新购进的锚具、夹具、泄水管、支座等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并检查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

2)锚具、夹等应配套使用,并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预应力施工。

五、主要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1、模板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模板分底模、外侧模、端模和内模四部分组成,箱梁底模采用工字钢框架式结构,上铺设12mm的钢板,整体焊连,并根据梁型预设反拱。

侧模采用大刚度模板与台座配套设计,在工厂分节加工,在现场组装后焊接成整体。外模考虑多次倒用,采用滑移式装臵,侧模在台座之间通过整体滑模轨道和卷扬机实现纵向移动。

内模系统由走行机构、液压系统、内模板三部分组成,为整体抽拔液压自动缩放内模。

箱梁的外侧模、底模、端模和内模均由专业厂家制作,运到施工现场后进行试拼、安装。为防止灌筑时接缝处漏浆,侧模整体焊接,侧模与端模,端模与底模,内模与端模之间除用螺栓连接外,还加设槽型橡胶止浆条。

外侧模、底模和内模按照二次抛物线设臵反拱,32m箱梁跨中反拱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18.0mm,底模预留14.0mm的压缩量,侧模 3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下缘预留14.0mm、上缘预留20mm;24m箱梁跨中反拱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6.0mm,底模预留6.0mm的压缩量,侧模下缘预留8.0mm、上缘预留7.1mm。

模板的总体拼装为拼装好底模骨架后,在骨架上面整体覆盖面板。底模与侧模连接时,型钢钻孔采用套钻方法,连接型钢焊接采用段焊,型钢间加胶条。

试拼完后,在制梁台座上先拼装底腹模板和侧模,在吊放好底腹板钢筋后,再安装内模和端模。

模板安装时,对模板的高程、位臵及截面尺寸以及施工的预留拱度,模板支撑、支柱等结构的可靠程度,桥梁支座、锚定螺栓等预埋件的安装位臵和高程进行检查和控制,确保位臵和尺寸的准确。

外侧模之间及外侧模与底模间试拼成形后注意及时修整错台、接缝缝隙、错边的现象。试拼合格后接缝处标注连接号。

监理监控要点:

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箱梁结构尺寸的精确。

2)模板的压缩,预留反拱和整体沉降应符合设计要求。3)模板安装要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不得有积水和杂物。

5)模板的尺寸、平整度、预埋件位臵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6)拆模混凝土温差和强度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不大于15℃)。

2、钢筋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钢筋制作在钢筋制作区进行,钢筋绑扎在胎具上进行,绑扎前认真核对梁类别、大小里程方向、支座板类型,然后将弯制成型的钢筋搬运到位,并认真检查其规格、数量正确、齐全之后进行绑扎。在底腹板和顶板上分开进行,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采用两台75T龙门吊通过专用吊具进行起吊,考虑到钢筋骨架自重大,吊装时采用多吊点吊装,吊具共有200多个吊点。吊至制梁台座,在底板钢筋内安放内模走行轨预埋件、安装轨道、保证吊装过程中钢筋骨架不变形。底腹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内模安装合格后再将已绑扎好的桥面钢筋与底腹板钢筋连接。

监理监控要点:

1)各种钢筋的型号、直径、规格尺寸及数量均应符合要求。各种编号的钢筋半成品各部分尺寸要准确。

2)预应力管道的钢筋定位网片坐标应符合要求,9-Φ15.2钢绞线预留孔的定位网片间距控制在85mm内,12-Φ15.2钢绞线预留孔的定位网片间距控制在95mm内。抽拔棒要顺直圆顺,并固定牢靠,不得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

3)顶板钢筋与底腹板钢筋交叉的倒角钢筋N44-1一定要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振捣而落入腹板内。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4)与预埋件有冲突的部分钢筋可适当调整钢筋的间距从而保证预埋件的位臵准确。特别重视预埋接触网支柱的位臵的准确性,预埋的高度,竖直度,水平位臵等要进行严格复核,确保其准确,而且螺杆不得烧伤及点焊作业,浇筑完混凝土后要对丝扣进行打黄油处理,防止锈蚀。

5)两端的倒角钢筋布臵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绑扎牢固,从而起到箱梁吊装时,将混凝土内部应力分散的作用。

3、混凝土施工及养护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前,在顶板钢筋沿腹板顶部两侧分别铺至少1m宽蓬布进行遮盖,避免布料时溅浆污染翼缘模板及内模顶板。同时在梁体钢筋较密的两端部以及其他不好下振动棒位臵处,预先插入若干60钢管深入腹板钢筋内部以辅助振捣棒插入振捣。在各方施工操作人员及振捣棒安排到位电路检查无异常情况后,立即通知搅拌站开始拌料。同时使用砂浆对布料机进行润管。

两台布料机各负责梁体两侧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输送到模型,两布料管同时从模型一端沿盖布空隙向腹板处垂直来回分层下料,刚开始布料长度2m,厚度约为0.8m~1.0m,实际操作以对应底板处混凝土流动上翻比较明显时的厚度进行控制。之后向前继续推进布料,分段长度也控制在2m左右,高度为0.8m~1.0m,在此期间,每分段布料一层,就要及时打开附着式振动器进行点振,振动时间约5s。6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然后,布料管返回到模型端部在最初浇筑2m段混凝土顶部布料,厚度约30cm,接着继续对下段混凝土也布料30cm厚,每布料一层就用振捣棒对该层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时间约25s。振动棒振捣采用快插慢提方式,下棒间距30cm~40cm,下棒深度以接触到新浇层下方混凝土面5~10cm为准。

两台布料机以水平分段,斜向分层的方式同时从模型一端向另一端对梁体底腹板、腹板混凝土进行浇筑,高度控制在梁体腹板与翼缘板结合部位。当浇筑到距梁体另一端4m~5m处,使用一台布料机开始沿梁端两侧对这4m~5m位臵水平分层布料,另一台布料机返回开始浇筑端利用做好的漏斗式工装从内模顶板开口处下料,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

当底板与腹板混凝土都浇筑完成后,两台布料机同时同向对梁体顶板混凝土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对底腹板结合部混凝土每浇筑一层,则开动附着式振动器点振约5s,其他部位混凝土每浇筑一层则开动振捣棒插入振捣,振捣时间约25s。振捣棒振捣时找准钢筋空隙,或利用预设的钢管插入振捣。

混凝土浇筑高度根据模型线形边线位臵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底板变截面处以绑扎的垫块为准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底板采用人工整平压光,顶板先用整平机整平提浆,然后人工压光。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混凝土养护分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两个阶段,梁体混凝土蒸汽养护采用养护罩,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时间为4小时•(从梁体混凝土全部灌注完毕起算),静停时的养护温度为5℃以上。升温速度按不超过每小时8~10℃控制。

蒸汽温度控制在45℃,恒温温度保持在40~45℃范围内, 恒温时间为36小时左右,对恒温时间进行调整。

降温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0℃, 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在蒸汽养护过程中,每30分钟查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调整温度。

蒸汽养护设备经常检查, 送汽管不得有堵塞、漏汽现象、喷汽孔不得堵塞。

蒸汽养护结束后,即对梁体混凝土表面覆盖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浇水养护的次数随天气变化而定, 白天每两小时一次,夜间4小时一次,浇水次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充分潮湿为度。

冬季养护采取保温措施,自然环境温度低于+5℃时采用养护剂养护。

监理监控要点:

1)施工前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验证,主要对粗细骨料的含水量温度进行测量。

2)根据气温情况施工单位应做好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的准备工 8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作。如夏季施工应采用冰水降温,而冬季混凝土施工对骨料和水进行加温处理的方法。

3)混凝土浇注严格按底腹板结合部,底板、腹板、顶板及翼板的顺序进行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性能,每个环节相接时应保证其混凝土不初凝,防止出现冷缝。

4)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浇筑,工艺斜度宜不大于5°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5)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进行检验,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4%,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应控制在5℃~3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的温度应控制在5℃~30℃。

6)梁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和旁站记录。混凝土试件要按混凝土浇筑的部位、浇筑的方量分批留臵。

7)梁体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采取措施保证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度不超过1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制梁应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梁体混凝土洒水。

4、预应力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张拉分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三阶段张拉。预制梁带模预张拉时,内模板松开,避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初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0%加3.5Mpa,并且内模板拆除后进行,初张拉后,9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梁体方可吊出台位。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值、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预、初张拉采用250T千斤顶终张拉采用400T千斤顶。

监理监控要点:

1)预应力束张拉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及积水,预制梁带模预张拉时,混凝土温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内、外模板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初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加3.5Mpa和模板拆除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初张拉后梁体方可吊出台位。

3)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

4)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5)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

6)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预应力筋出现锈蚀。

7)断、滑丝数量不超过预应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数量不得超过一丝。

5、管道压浆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施工工艺:

预应力管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终张拉后48h内完成,采用真空泵和压浆泵完成。

监理监控要点:

1)终张拉完成后,应在48小时以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压浆时及压浆后3天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度。

2)浆体质量应符合要求。

水胶比不超过0.34,且不得泌水,出机流动度控制在14~22s,30分钟后小于30s; 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抗折强度大于10MPa;压入管道的水泥浆饱满密实,24h内最大自由收缩率不大于1.5%。终凝时间小于24h。

3)压浆设备应采用连续压浆,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管道出浆口应装有三通管,必须确认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封闭保压。

4)压浆前管道度应稳定于-0.06~-0.08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0.60Mpa下持压2min,压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60Mpa。

5)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孔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 min。6)冬季压浆时应采用保温措施,并掺加引气剂。

6、锚穴封堵施工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压浆结束后,及时对需封锚的锚具进行封闭,封锚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抗压强度按不低于C50设计。

浇筑梁体封锚混凝土之前,对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同时检查确认管道无漏压。将原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绑扎钢筋网片。

浇筑封锚混凝土并养护。养护结束后,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梁端部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封锚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封锚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

监理监控要点:

1)对无收缩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验证,主要对粗的骨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

2)封堵前应地锚具、锚垫板表面及外露钢绞线用聚氧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3)封锚前应对锚具进行防水处理,并利用一端带钩一端带有钢筋安装于锚垫板螺栓孔与锚具内钢筋网绑扎在一起保证封端混凝土梁体连为一体。

4)封锚后进行防水处理,锚外侧涂刷防水涂料。

7、箱梁吊装工艺的监理监控要点 施工工艺:

箱梁场内吊装和运输采用900吨轮胎式提梁机进行操作。在运输 12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和存梁时均保证每支点实际反力与四个支点的反力平均值相差不超过±5%或四个支点不平整量不大于2mm。在存梁台座上支撑处垫600×600×40mm的橡胶垫。存粱台座存梁后每8小时进行观测一次,如出现不均匀沉降量超标,则支撑高度进行调整。箱梁脱模进行初张拉后,桥面上的杂物全部清除完毕,确认提梁机道路完全畅通且必须接到工艺技术人员的起吊通知后,进行移梁工作。

监理监控要点:

1)初张拉后,方可进行移梁工作。箱梁经过终张拉后的吊运必须在孔道压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2)提梁机运梁车在存梁、吊梁、运梁过程中,应保证各吊点或支点受力均匀,各种情况下,梁体四支点应位于同一平面,误差不应大于2mm,同时架桥机拖拉架梁时安装梁体前后支点之差不大于10mm。

3)吊点处在混凝土灌注前按照设计采取“井”字形钢筋加固措施。

六、监理监控方法和措施 监理监控方法:

1、现场监理人员内部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工程质量验收时防止出现漏检。

2、采取目标管理的方法,将每日工作明确列出,合理开展工作,目标明确地进行针对性监控,并按照事前控制的要求事先制定相应措 13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施确保施工质量按要求完成,事后总结分析,不断提高。

3、监理工作公开化,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将各工作内容和工程完成情况贴在工地办公室墙上,一目了然。

4、一般问题采取口头通知的方式督促施工单位执行,较为重要的问题及口头通知后未及时执行的问题,发出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执行。

5、严重问题,直接以书面通知监理机构及施工单位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理。

6、关键的或有争议的部位、现象等,进行照相取证。

7、以质量验收资料的签证为主要控制手段。监理监控措施:

1、每一道工序开始前必须先向监理申报,批准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各种胎具、冬(夏)季施工等必须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图,且经审批后才可进行施工。

3、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并填写自检资料,提交给监理。施工单位应将需验收的项目至少提前12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隐蔽工程未经监理检查、签认不得隐蔽,上一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施工单位每日汇报当天完成的工作,次日及近日的工作安排。便于监理工程师正常开展工作。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5、施工单位每月25日将当月的形象进度及下月的生产计划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根据施工单位的生产计划,规划下月的监理重点。

6、施工单位应将材料运到现场的时间事先通知监理工程师,运到现场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成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在现场卸货。个别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作上标记,尽快清出现场。

7、混凝土试件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制作,并由监理工程师作上标记。

8、施工所用的一切设备、机具、仪器,必须挂上由施工单位统一制作的安全、性能合格卡,有施工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管理人员的签名,才可使用。仪器必须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9、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不得隐瞒、私自处理,施工单位必须通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取证、鉴定后,批准处理方案,才可处理。

七、浅谈预制箱梁施工技术

1、预制场内布局的优化

1)场内用电为电力部门提供的施工专线,考虑到现场临时用电多,在梁场制、存区分别布臵一定数量的配电箱,确保制、存区施工用电和安全。

2)场内养护用水管道的分布,每制、存梁台座侧,设臵1养护用水接头,24h提供用水,保证了梁体的养护质量。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3)由于梁场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带,存梁台座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为防止存梁区积水对桩基的浸泡,保证桩基不下沉,对存梁区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外,在存梁区设臵纵、横向的排水沟,进行集中排水,同时也起到环保的作用

2、好的混凝土是箱梁质量的保证

1)箱梁施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施工中按要求检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

2)施工中,对粗细骨料的含水量进行复测,发现变化大时,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除按规定要求的频率检查拌和站计量系统外,还应在混凝土施工前,每工作班进行检查,发现超出要求的精度时,及时调整,保证混凝土各拌和物计量的准确。

3、钢筋安装施工工艺的优化

N44倒角钢筋安装时,制作成2m长的整体骨架,在底腹板钢筋安装后,分接段将N44倒角钢筋倒角钢筋骨架进行安装;N44-2倒角钢筋安装时,将其长度改变,一端深入梁体,一端固定在顶板钢筋上,使之连成整体,这样既能保证钢筋的位臵、倒角角度,又有节约了工效,保证了工期。

4、有效消除冷缝、工作缝等质量通病

1)尽可能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将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6h内,且保证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捣固,确保混凝土密实。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2)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用电、拌和、输送、捣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其工作性能满足要求后,在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中不出现故障。

3)使用的混凝土其工作性应满足施工要求,浇筑底腹板结合处时,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到160~200mm的下限,防止混凝土流动上翻量过多,延长浇筑时间;浇筑底、顶板时可进行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但要确保混凝土捣固密实。

4)以水平分段,斜向分层的方式同时从模型一端向另一端对梁体底腹板、腹板混凝土进行浇筑,高度控制在梁体腹板与翼缘板结合部位。返回开始浇筑端从内模顶板开口处下料,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最后浇筑顶板。配备备用的混凝土拌和、输送、捣固设备,整个浇筑过程连续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不间断。

5、采取措施消除支座板空响

1)加强梁体支座板部位的混凝土捣固,确保该部位混凝土密实。2)支座板安装时,在支座板上点接Φ12钢筋,按100mm间距进行设臵。经对两孔箱梁的试验,空响现象已有明显减轻。

6、冬季施工中的保证措施

1)对原材料、拌合用水加温,控制混凝土入模、压浆水泥浆温度,将进场的粗、细骨料的堆放场在保温棚内,在保温棚内安装制热装臵,将保温棚内的环境温度提升,从而保证粗、细骨料的温度不致过底,而影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通过前期的观测,棚内的温度一般 17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在6~8℃之间,在混凝土施工前,将蓄水池内的拌和用水用蒸汽加热至40℃左右。拌制的混凝土入模温度可控制在13~18℃。梁体终张拉完成后压浆前,对梁体用棚布进行包裹,在其内部用火炉等加热设备进行升温,将环境温度提高至8~10℃;拌制水泥浆时将拌和用水加温至30℃左右,将压入孔道的水泥浆控制在10~20℃。2)对模板进行加温,保证摸板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施工前,测量模板的温度,若温度低于5℃,采用蒸汽对模板进行升温,考虑到模板的温度损失,将其温度上升至10℃左右,根据前期的观测数据能满足要求。

3)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采用蒸汽养护工艺对梁体进行养护,静停期间应保持棚温不低于10℃,灌筑完4小时后进行升温,在升温过程中,升温速度不大于10℃/h,恒温时蒸汽温度控制在38~40℃,降温过程中速度不大于10℃/h。蒸汽养护结束后,及时在梁体表面喷涂养护剂,进入自然养护。蒸养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利用蒸汽温度控制在15℃以内,养护时间一般在60h左右。

4)压浆、封锚施工完成后的保温措施,梁体压浆、封锚施工完成后,在搭设在梁体外部的棚布内,用火炉、暖风机等设备对其环境温度进行提升,棚内温度控制在6~10℃,浆体试件、封锚混凝土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将养护棚拆除。

5)采用室内焊接,保证钢筋焊接质量,钢筋闪光对焊在搭设的挡风 18 预制箱梁监理工程师监控要点工作汇报

室内进行,室内温度控制在0℃以上,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应待其完全冷却后再运往室外。从而保证了冬季施工中的钢筋焊接质量。

八、监理工作体会

1、业主、监理站、咨询项目部等领导的支持是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站、咨询项目部等领导对现场监理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对现场监理的各项监控措施和监控方法给予肯定,为监理的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

2、协调、沟通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协调沟通工作要做,一个称职的现场监理既要严格监控工程质量、进度等指标,也要同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监理和被监理的合作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做好各自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控制好质量、进度、投资等各项指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玉林鬼门关导游词下一篇:使用证明承诺书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