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的作文(共19篇)(共19篇)
1.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一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同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故乡粽子,看着精彩的故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2.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二
一、夯实基础
对于在西藏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 因为汉语毕竟是第二语言, 所以面对学生时, 首先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 其次是要降低要求与标准。教师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从夯实基础出发。那么,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操作呢?第一步, 放低姿态。教师应从最基础的汉字识记开始, 将考纲中列举的2500个常用字的识记作为学习写作的第一课, 并花大力气、下苦工夫去落实到位, 使学生在做“作文”这一道“菜”之前先拥有“字词”这些“米”。第二步, 练习巩固。识记是前提, 但是随着时日的流逝, 曾经识记的内容会消失殆尽, 因此适当的练习和必要的巩固必不可少, 通行的方法有背诵、听写、默写等。第三步, 尝试写作。在已经拥有“米”的基础之上, 下一步就应该运用这些“米”做“菜”了。在具体操作时, 教师可让学生从片段作文练习开始。在文体选择上, 教师也要尽量降低要求, 最好先从记叙文开始, 要求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 从横断面出发, 通过不断地练习, 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 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逐步提高
古语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实际上讲的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即只有通过对大量优秀习作的阅读、欣赏、品味, 才能明白什么样的作文才是文质俱佳的文章;而唯有在自己殚精竭虑的练习过程中, 才可能悟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那么, 如何才能达到准确识别优秀文章进而写出精彩习作的境界呢?
第一步, 大量阅读。在有序的安排下, 教师可通过推荐优秀作品的方式, 将一系列的文章陈列在学生的面前, 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教师平时的观察体悟结合起来将学生进行分类, 并把适合某类学生的作品呈现在他们面前, 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 有步骤地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第二步, 总结规律。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 教师应让学生严格按照在阅读前提出的要求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然后尝试总结优秀习作的写作规律, 在同类别的学生中进行交流, 最后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第三步, 实践巩固。在广泛阅读并总结规律的基础上, 学生将会进入写作最为实质性的阶段, 那就是写作实践。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习作内容时, 最好不要规定具体的题目, 只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 大致拟定一个学生较易掌握的方向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所得, 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放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显现自己独特的思想特色, 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
第四步, 形成风格。写作的思想与个性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如果能够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遣词造句的习惯, 练就自己结构布局的能力, 久而久之, 将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 这只不过是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望, 因为风格的形成要取决于很多因素, 不可强求。
三、注重创新
对于一篇习作来讲, 创新则是绚丽的火花, 它决定习作的档次。就如今风靡华夏的高考材料作文来说, 它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主命题, 实际上给了广大学子无限的创新空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写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文章来呢?
1. 命题创新。
“题好一半文”, 一个与众不同的标题, 在给人眼前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 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进而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命题创新可以从古典诗词、名言警句、报章杂志、流行歌曲中获得灵感, 从而拟出“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别具一格的标题来。
2. 文体创新。
自从2003年江西一考生以文言文形式写出“赤兔之死”的作文并获得满分之后, 文体的创新越来越引起众多考生的重视并竞相模仿, 后来各种文体如小说、戏剧、杂文、文化散文、书信等竞相在高考赛场上绽放异彩。众多文体的出现, 充分证明了考生创新意识的觉醒, 从而使高考作文呈现出“姹紫嫣红, 争奇斗艳”的奇观。
3. 立意创新。
对于阅卷教师来说,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面对“千人一面”的作文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 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写出“千篇一律”的习作了。消除阅卷教师厌倦情绪同时亦是解决考生习作困境的办法。除了前面所涉及的在命题、文体上的创新之外, 就是在立意上创新。其中, 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是写作构思时的好方法, 然后沿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写作, 自然就不会写出“千篇一律”的习作了。但是, 在写作时, 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不然, 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是充满了奇谈怪论, 要么是写得不知所云,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3.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三
关键词:基础 提高 创新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被视为“天下第一题”,作文教学历来也被视为重中之重。但对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从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学辛苦却又收效寥寥。正如对于学习游泳的人来说,只有在水里游的过程中才可能掌握如何使自己不下沉的方法与技巧,再多的讲解都没用,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具体可操作的作文写作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对于西藏的学生来说,训练什么,怎样训练就显得特别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供参考。
一、夯实基础
对于在西藏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因为汉语毕竟是第二语言,所以面对学生时,首先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其次是要降低要求与标准。教师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从夯实基础出发。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操作呢?第一步,放低姿态。教师应从最基础的汉字识记开始,将考纲中列举的2500个常用字的识记作为学习写作的第一课,并花大力气、下苦工夫去落实到位,使学生在做“作文”这一道“菜”之前先拥有“字词”这些“米”。第二步,练习巩固。识记是前提,但是随着时日的流逝,曾经识记的内容会消失殆尽,因此适当的练习和必要的巩固必不可少,通行的方法有背诵、听写、默写等。第三步,尝试写作。在已经拥有“米”的基础之上,下一步就应该运用这些“米”做“菜”了。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让学生从片段作文练习开始。在文体选择上,教师也要尽量降低要求,最好先从记叙文开始,要求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从横断面出发,通过不断地练习,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逐步提高
古语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实际上讲的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即只有通过对大量优秀习作的阅读、欣赏、品味,才能明白什么样的作文才是文质俱佳的文章;而唯有在自己殚精竭虑的练习过程中,才可能悟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准确识别优秀文章进而写出精彩习作的境界呢?
第一步,大量阅读。在有序的安排下,教师可通过推荐优秀作品的方式,将一系列的文章陈列在学生的面前,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教师平时的观察体悟结合起来将学生进行分类,并把适合某类学生的作品呈现在他们面前,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有步骤地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第二步,总结规律。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严格按照在阅读前提出的要求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尝试总结优秀习作的写作规律,在同类别的学生中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第三步,实践巩固。在广泛阅读并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学生将会进入写作最为实质性的阶段,那就是写作实践。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习作内容时,最好不要规定具体的题目,只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大致拟定一个学生较易掌握的方向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所得,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放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显现自己独特的思想特色,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
第四步,形成风格。写作的思想与个性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能够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遣词造句的习惯,练就自己结构布局的能力,久而久之,将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这只不过是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望,因为风格的形成要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可强求。
三、注重创新
对于一篇习作来讲,创新则是绚丽的火花,它决定习作的档次。就如今风靡华夏的高考材料作文来说,它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主命题,实际上给了广大学子无限的创新空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写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文章来呢?
1.命题创新。“题好一半文”,一个与众不同的标题,在给人眼前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命题创新可以从古典诗词、名言警句、报章杂志、流行歌曲中获得灵感,从而拟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别具一格的标题来。
2.文体创新。自从2003年江西一考生以文言文形式写出“赤兔之死”的作文并获得满分之后,文体的创新越来越引起众多考生的重视并竞相模仿,后来各种文体如小说、戏剧、杂文、文化散文、书信等竞相在高考赛场上绽放异彩。众多文体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考生创新意识的觉醒,从而使高考作文呈现出“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奇观。
3.立意创新。对于阅卷教师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面对“千人一面”的作文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写出“千篇一律”的习作了。消除阅卷教师厌倦情绪同时亦是解决考生习作困境的办法。除了前面所涉及的在命题、文体上的创新之外,就是在立意上创新。其中,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是写作构思时的好方法,然后沿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写作,自然就不会写出“千篇一律”的习作了。但是,在写作时,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然,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是充满了奇谈怪论,要么是写得不知所云,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以上,笔者列举了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是,笔者亦坚信,只要工作并生活在藏区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就能更加轻松地教学作文,同时也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发展。
4.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作文 篇四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
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
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饮食均以大米为主粮,人们犹喜糯食。亲友来访,常以糯食相赠;婚嫁吉日礼品多为糯米所作,节庆的粽子、糍粑无不以糯米为本。南部地区山坡多,田地远,糯米饭既便携带,且不易馊,很多村寨以糯米为主粮。糯米分红糯,黑糯、白糯、长须糯、秃壳糯、旱地糯、香禾糯等类,同类又分不同品种。其中”香禾糯“是糯中之王,有”一家蒸饭全寨香“的赞誉。糯饭的食用,因其粘性大,不便以碗盛食,须得洗手干净,捏饭成团,正中史料中”以手搏饭"的记载。食用时,亦与食馍不用碗而以手抓同一道理。
5.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五
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习俗,就像人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样。”那么长春是什么样婚嫁风俗呢?在我参加一次婚礼后发现了许乡的婚嫁习俗。
要先择“正日子”,结婚当天的日子叫做“正日子”一般由新郎家选的。新娘家要选‘待客日”,他们需要完成两次同样的婚礼,也就是正日子”从及待客了“正日子”就是正式婚礼了。
然后是新房布置可忙了,但在婚嫁风俗中个颇为有趣的项目,作为女方的弟弟,要担任主力要上窗帘。订结婚照,以及擦一遍地
送亲必须要新娘弟弟,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准备开始迎亲。迎亲,迎亲当天是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时间也是找人占卜指定好时辰,一般有8和9这两个数字,寓意发财和长久之意。新郎接亲人数是单数,这与我们正好相反娶回家就成双数了,其中也必须要有小孩。
结婚时可热闹了!每十个人围着一张桌餐桌上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可口美味佳肴。有炖小鸡,炖鱼炒,地三鲜等。美食所有人都在祝福这对新人,女方妈妈眼睛里眼泪在打圈。但大部分是喜悦的泪水,可能是看见自己女儿长大了吧。大屏幕上有这对新人的照片,花童扯着新娘的纱裙并送到新郎那边便下场。新郎全身西装十分帅气并竟是人生大事。新娘的婚纱是白色的,头上戴朵白色的花。纱裙上有许多珍珠,像在“舞池”上的白天鹅。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新娘要改口叫妈。改口费一般是1001。寓意是新娘千里挑一
6.民族风俗作文 篇六
在不同的时代,吃喝玩乐这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大相同。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要有一定的档次,所以很多的家庭都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的时候,和亲朋好友们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这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时候“开门炮”也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呼应结尾
7.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七
高中作文审题往往需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 分类判分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切题, 立意是否深刻, 材料是否新颖、典型, 是否对生活有独到的观察与思考, 情感是否真实感人, 论证是否严密有层次等。要指导学生学会虚题实写, 实题虚写。要指导学生从题目本身出发, 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 寻找题目与生活的连接点, 做到以小见大。
作文题一:寻找一盏灯
命题属动宾短语。题眼在“寻找”上, 宾语“灯”是“寻找”的对象, “一盏”则表明“灯”的具体化和实在性。
要充分体现“寻找”之意, 就要有一个具体的行为状态, 或者有一个具体的行为印迹:“寻找”的起因、过程、结果等方面。这种行为印迹, 可以是全方位的, 也可以就某一方面 (阶段) 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看, “寻找”印迹在文中体现的力度, 将决定着文章体现题旨的力度, 当然也影响到得分的高低。
可供思考的领域自然是多元的。可以呈现因为某种心理需求, 抑或因为现实生活中所缺, 或者还有其他因素的刺激与影响;也可以呈现追寻中的过程感受:或许一帆风顺, 或许好事多磨, 或许险象环生……经历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还可以呈现追寻的种种结局:或许如愿以偿, 或许踌躇满志, 或许劳而无功……无论何种结局, 都是追寻的回报, 亦即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 只要给这个“存在”一个合理的落脚点即可。
“灯”, 其本义众所周知, 照明用具、发光器具之类。若以此入题, 自然不悖题旨。然而用此“实义”“俗义”入题, 想使文章出彩, 似大有难度。
若将“灯”的本义引申、虚化, 可以呈现的状态又似乎难以穷尽:信念、信仰、理论、思想、观念……或者干脆就是带给人光明、温暖、希望、亲情、友情……之物。关键在于其象征、比喻之物要具有“灯”的特质, 并尽可能恰当合理, 合乎生活逻辑与思维逻辑。
“一盏”一词, 在题目中看似无关紧要, 其实不然。它的存在, 即是指令所写之“灯”, 必须“坐实”, 切不可空泛, 如天马行空般不着边际, 或如天女散花般漫天开花, 而要落在“一处”, 定“点”开掘。唯此, 才能写深、写高。
倘若写记叙文, 自然可以是“我”, 也可以是“他 (她) ”, 小至一人一家, 大到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整个人类。
考场作文历来强调“遵命而作”, 写作时须牢记:题在心中, 文在题中。要严格区分与之相近的命题, 如“拥有一盏灯”“点亮一盏灯”“擦亮一盏灯”“灯”“一盏灯”……辨清了命题之间的差异, 才能找准“这一个”, 然后才能“量身定做”。
作文题二:学会从容
“从容”在词典里有两个解释: (1) 不慌不忙, 镇静, 沉着; (2) (时间或经济) 宽裕。
由之, 放在本命题中, 当做第一义项使用。“从容”可以指一种自持的内心、处事的态度和策略, 也可体现在应对外界事务的处惊不乱、处乱不惊、心灵坚守、无所畏惧的豪气, 更可归属为一种心境, 一种情怀, 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境界及人生追求。
“从容”是一种积极的应事、应世态度, 完全有别于消极避世、无为的状态, 有别于将一切人生世事“看淡”“看透”, 于“滚滚红尘”之中, 我一无所求, 放弃原则立场、人生理想与追求, 置人生于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状。
这样的状态具备“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 “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冷静,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胆略。作为平常人, 则能“胜不骄, 败不馁”;无论顺境, 还是逆境, 都能“沉得住气”, “静得下心”;不急、不躁、不惊、不乍, 心中有“主”, 方寸不乱。
“学会”作动词解, 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行为动词。它可表现为:通过接受外来的信息, 经由自身的揣摩、模仿、实践等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 或提高素养。
“学会从容”为动宾短语。此短语的题眼在动词“学会”上。体现的途径甚多:对观念的认同, 对状态、过程的呈现, 并由此获得的结果, 还可以理解为对过程结果的体悟、反思等等。它是一种“自主”的行为, 最终的归属必须是“自觉”的认知及行动。
说明: (1) 切题:所写内容, 能体现“动宾短语”题旨意向;能呈现对“从容”的认同及行动的状态。基本切题:有认同, 但主体行为呈现不足。不切题:所写内容, 仅止于“从容”的内涵外延的解说与演绎。 (2) “行为状态”的呈现形态:一是认识到“ (原先) 不会”、“不具备”或认识到“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而产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及行动;二是付诸具体的实施行为;三是由具体实践而获一种或几种体悟、反思等。
作文题三:“停与行”
“停”, 即止住、不动, 停留、止息。可以是暂时的行为, 也可以是永久性的状态;可以是某个空间的“点”, 也可以是某个时间的“点”;可以是事物本身的客观状态, 也可以是人为的主观意愿所致。
“行”, 即走动, 去做, 去从事。常常呈现的是事物的动态行状, 除了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能之外, 绝大多数是来自人为地主观意愿的驱使行状。
“停与行”构成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既相互对立, 又共存于一个统一的辩证体中, 所谓“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便是这个道理。换言之, 无“停”便无所谓“行”, 有“行”也必然会有“停”。“停”, 有时是为了更好的“行”, 更好的“行”, 有时需要暂时的“停”。能站在这辩证统一的观念之上, 立论或演绎, 自然是上上之见。当然要从高考作文的特点出发, 要从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来入题, 以避免不着边际的空谈与玄虚。
提示语中有个暗示:“停与行”的选择必须遵守“规则”, 过马路如此, 人生道路何尝不应如此?人生路上的“停” (不做) 与“行” (做) , 不可违背了这规则。细细分解, 这规则可以是道德的、法律的, 也可以是行为选择者自身的意志、能力等诸多要素。
自然, 选择了“停或行”, 还有一个如何“行驶”的问题, 它包含方法、技巧、程序以及“行驶”时“度”的把握, 火候的掌控等等。
题目构成的关联是并列状态的。按常态, “停”与“行”当并重, 不偏废, 体现两者之间的辩证逻辑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某阶段, 往往会出现偏重于或“停”或“行”的某一方的状态, 行文时自然要体现一重一轻、一主一次的情景, 且主次组合要有度, 并合乎客观事物的逻辑事理。
8.谈民族地区初级中学作文教学 篇八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级中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65-01
初中语文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么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学生和教师以及环境条件等综合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让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困惑,苦不堪言。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学生作文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十多年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经验,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目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1、重表达,轻育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交代写作体裁、字数要求、交卷时间。教师就完事大吉。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寒心局面。
2、重模式,轻能力
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到构思再到成文,都要融合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而并非简单的套用固定的模式。我们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给了学生一个作文题目,交代了记叙文的六要素,要求学生必须在作文中体现出这六要素,否则作文不合格,具备了这六要素,其他的都好办。然后一声令下“写”,教师就万事大吉。至于学生如何构思、如何布局、如何表达、如何组织则冷眼旁观。致使学生东拼故事西凑作文结构,还要编六要素,写出来的作文上下脱节,前后不连贯。面目全非。
3、重书面,轻口头
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然而有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不理。书面作文可以很好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但让学生在班会上发言时则闭口缄默,无话可说,有话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重文轻语”的结果导致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下降,甚至影響到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重指导,轻讲评
作文讲评是教师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的总结,对学生的写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讲评是师生之间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上的交流。但有很多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的建议,而对学生作文后的讲评却不够重视,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算是讲评。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解和评价。
5、重范文,轻动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有些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没有写作实践经历,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简单提示几句,过后就读几篇范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的结构特点写就了事。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有的甚至不讲不读,沉默是金。这种做法让学生落入范文的圈套和模式导致学生思路狭隘不能拓宽。
二、作文教学方法研讨交流
语文教师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呢?我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着手狠抓“听、说、读、写”。学生所听到的就是将来的写作素材。说就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知识面。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佳段,这样在作文时学生就有话可写。写就是写作训练,也可以说是练笔。所写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教师不必限制。“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主要靠教师的耐心指导,学生的自觉。期间教师必须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兴趣。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事,只是我们没有去真正的留心才没有感觉到而已。而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正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的素材。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捕捉到这些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检验观察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习惯。
3、阅读训练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最近通道。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检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词穷。实践告诉我们,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的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诱发学上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运用好具有典范性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4、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那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本人认为:平时教学中一些课讲解时,做好引导。
9.云南的风俗的作文 篇九
最高有白族风情的是“长间”。所谓“长一间”。由两层的主楼及分开建造的厨房,畜栏组成。这三间房子之间都有一小块场院分隔,用处各不相同,全是泥砖,木构顶架,茅草铺顶。主楼正房楼上,用以储存粮食及其它食物。楼下住人,做饭到另一间橱房,畜栏专门用来圈羊牲畜。
半山区的白族民居,是两层木构的茅房,竹木结构的蔑笆房和用石块堆叠成墙“木架’茅草做顶的房屋。山区高寒地区的白族人住的是用哈横木段来垛成的“木垛房”,“木垛房”有单间和双连间两种。为避寒取暖,室内没有火塘。
白族人的民居非常有特色,不仅是民居,白族人的春节也十分有趣。
白族人过春节时要放升炮。所谓放高升炮是指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让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抛绣球”;互拜,赠送礼品,泡有米花的糖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这些都是白族人过春节独有的习俗。
春节和民居固然引人注目,但云南那边的戏曲也是不可轻视的。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有<<娥并与桑洛>>等剧目。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而成,经丝弦腔为主。有<<牛皋扯旨>>,<<闹宫>>等剧目。
10.介绍风俗的作文 篇十
赶年场(调节)农历正月,各地苗民自行约定地点、日期赶场。是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会,各地艺人歌手、狮子龙灯云集,年场内人流如潮,异常热闹,人们可尽情地坐秋千,观看狮子、龙灯、武术、杂耍、刀梯、听歌手对歌,青年人趁机物色情侣。
樱桃会县内排碧、排料、董马库一带,多产樱桃树。每年农历三月樱桃成熟时节,当地苗族青年男女,邀约聚会樱桃林中,对唱苗歌,进行社交活动,时间半月左右。这种活动苗语中意为摘樱桃。
赶秋赶秋是花垣苗族比较隆重的节庆。苗语叫赶秋场。每年立秋这一天逢哪一个地方赶场,那个地方就是这一年的秋场,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来,这便叫赶伙。此时,还是庄稼成熟、丰收在望时节,故有庆丰年之意。年长者,亲情逸致,意气风发,年轻者,三、五成群,寻情会友。其他人则利用赶秋这一天,做生意买卖,渴望生意兴隆。所以,这一天的秋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赶秋场除了舞狮、打猴儿鼓外,最有特色的要数打八人秋。这种秋千,外形纺车一样,高约8米,可以转动,8人秋,汉族人称为八人秋,一个秋可坐单人也可坐双人。八人秋用人力转动,当快速转动停下来谁在晨高处,谁就要唱歌,如果不唱,摇秋的人就不放他下来。
至,已成功组织了7届赴秋节,每届观众均达数万人之多。
吃新苗族以农耕为主,一年所望是尝新。每到夏熟时节,各地自定一日为吃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除办酒肉外,还将新包谷、稻,新辣子、茄子、豆夹等采回家中,做成饭莱,先祭祖祭神,后全家人品尝,表示吃上新谷新米,免除饥饿。
11.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质量;生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68-01
我所教学的地方所处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边远、贫穷、落后的苗族山村。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都是来自附近苗族村寨的苗族子女,学生智力普遍偏差。由于农村生活匮乏,留守儿童居多,低年级还得采用“双语教学,”学生见闻不多,思想狭窄,语言表达差。写作时语句不通,有话说不出,往往把苗语直译汉语,叙述颠三倒四,病句连篇。针对以上弊病,我根据从教经验,采用几种方法进行作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
常言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读懂一定量的书籍。
首先,加强阅读教学,课文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要讲究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他的语言,谋篇布局,领悟作者叙述,表达方法。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转化。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课外读物是获取语文知识的第二途径,是作文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但是农村小学生大多数除了课本,书包里几乎没有课外读物。于是我就利用学校阅览室开放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作品,一周背一篇作品,这样日积月累。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抓日记训练,积累写作材料
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最佳帮手,叶圣陶老先生说:“如果小学生坚持写日记,基本上不用上作文课了。”这一语道破写日记的重要性。我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写日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开始从身边的杂碎小事记起,逐步升华到把每天的做过的,看到的事。选择一件有意义写下来,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从中受到的教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确引导学生写日记,实质上是要让学生发现“米”,并把米储存在“罐”里。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持之以恒,“米”将是取之竭,不用之不尽。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生活创造美,生活又是美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完美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生活中的美是劳动创造的,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结合实际,组织学生深入体验生活。比如:美化校园、参加干农活等劳动。使学生从中捕捉。评价美,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情况下,成热打铁,及时命题给学生写作。学生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情感。自然就会写出好的作文来。
四、精指导,详批改
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的放矢,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命题时,先抓住文题重点词点拨,然后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引导,使学生明白改写什么,不改写什么,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批改时要看作文是否切题,内容是否连贯,层次是否分明。采用换、删、补、调进行修改。错别字、内容不恰当的换成正确的字和恰当的内容,多余的词句和内容删去,句子不完整的就补充,不合理的要进行调整。
12.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十二
一、民族舞蹈服饰的艺术特征
民族盛装是指参与民族舞蹈的人们所穿戴的节日服装, 这些服装因其款式、色彩、装饰、造型等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风采, 是各族人民在重要的节日场合所穿用的服饰, 而民族舞蹈服饰就是在民族盛装的基础上演化改进而来的。民族舞蹈服饰去除民族盛装中那些随意性和不合时宜的设计, 然后进行全方位的筛选、重构和演化, 设计出既具有鲜明视觉效果, 又蕴含形象精神的舞蹈服饰。民族舞蹈服饰有着舞蹈化、符号化、审美化和精神化的艺术特征。
(一) 舞蹈化。
舞蹈化是民族舞蹈服饰的基本艺术特征。舞蹈是从多层次、多视角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要求充分发挥四肢、腰部、手部等方面的表现潜力, 捕捉人体的细腻情感变化, 开发舞蹈服饰的韵味, 揭示肌肉运动线条变化的表情性。在民族舞蹈中经常会见到将衣袖、裤口或裙摆特意放大超宽设计, 以发挥这些丰沛余量面料的作用, 营造神韵美妙的“衣装舞”。例如在彝族舞蹈《凉山儿子》中, 男裙裤口的宽度被扩展到2至3米,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男裙裤口的两倍, 这种超宽的裤口既能够表现挥舞出山的造型、飞舞的鹰的雄姿, 刻画出民族精神, 还能够营造出奇妙无比、妙曼抒情的视幻效果。
(二) 符号化。
随着民族舞蹈发展的需要, 民族盛装中不合时宜的装饰性图案和饰品被解构, 而一些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元素则作为民族文化和形象的象征被保留在民族舞蹈服饰中, 成为民族舞蹈服饰的符号化艺术特征。巴珠头饰、藏袍款式是最具藏族民族服饰特色的符号元素, 这些元素被充分地运用到民族舞蹈《牛背摇篮》中的女服设计中, 体现出藏族舞蹈服饰设计的审美追求, 体现了藏族少女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中的舞蹈服饰缩短藏袍袍摆、删去衣身, 只留下饰于后腰部位的两只袍袖作为藏袍的象征符号, 这种消减式设计在外观上与传统的藏袍仍具有相似性。
(三) 审美化。
民族舞蹈服饰与民族盛装相比更注重服饰的视觉冲击力和赏心悦目性, 虽然民族盛装在款式、色彩、图案等设计上也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赏心悦目性, 但这种设计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稳定性、随意性、重复性和繁杂性, 既与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不相适应, 又与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形式不相适应, 更与民族舞蹈服饰的舞蹈化和符号化特征不相吻合。因此, 还要对民族盛装进行审美化改造, 在设计舞蹈服饰时不仅注重服饰的审美化, 还将服饰的舞蹈化和符号化同时融入审美理念中。如哈萨克族群舞《一朵可爱的玫瑰花》为配合舞蹈立意该舞蹈服饰在民族盛装的继承上做了大胆的裁剪, 不仅裁去了衣袖和肩部的衣料, 还将膝盖以上部分设计成合体的吊带式样式, 既使得服装适合民族舞蹈表演, 又突出了演员婀娜多姿的身姿曲线。
(四) 精神化。
在设计时民族舞蹈服饰并不能只注重形式的简约以及款式、色彩等的鲜艳奇特, 而应根据舞蹈主题与内容的实际需要、舞蹈形象的塑造以及舞蹈作品的精神内涵来设计的。民族舞蹈服饰的精神化是舞蹈服饰舞蹈化和符号化的核心, 支撑漂亮、新颖、独特的民族舞蹈服饰的精神是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民族文化和审美理念。如朝鲜族舞蹈中的服饰多以素净、淡雅和轻盈为主, 短衣长裙的服饰风格反映的是她们温顺、善良、勤劳和淳朴的美德。而羌族舞蹈《尔玛姑娘》中的服饰绚丽多彩, 白色的羌袍、玫红的裙裤、翠绿的滚边以及红绿相间的装饰图案, 表现了羌族姑娘的美丽、善良。
二、民族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相融的艺术分析
(一) 民族舞蹈节奏与民族舞蹈服饰的相融。
民族舞蹈与民族舞蹈服饰之间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 每场民族舞蹈演出就是一场色彩斑斓的服饰展览。舞蹈中的民族服饰不仅是直观的视觉元素, 也是舞蹈本身的一种诠释, 在民族舞蹈中服饰与演员的心理节奏、舞蹈韵律内涵具有一致性, 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节奏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只要是舞蹈就一定具备节奏性, 节奏性是舞蹈动作与生活动作的根本区别, 舞蹈服饰必须与舞蹈的节奏性相吻合, 如简洁精短的舞蹈服饰应与欢快活跃的节奏相匹配。民族舞蹈中为主题服务的舞蹈服饰必须与舞蹈节奏保持一致, 如朝鲜舞蹈《顶水舞》中演员的服饰与舞蹈欢快的节奏共同演绎了水之色、人之形、天地共融的艺术特色。舞蹈节奏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内在节奏就是人的情绪与情感所引起的不同的节奏变化, 如朝鲜舞蹈的韵律核心———柔性律动, 即内外气韵彼此连接又彼此对抗的组合;再如《桔梗花》中腰间飘动的蓝色结带如同随风摆动的蓝色桔梗花在舞蹈韵律中翩翩起舞, 体现出含蓄柔韧的舞姿和由内而外的气韵, 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舞蹈风格和情感特色。外在节奏主要是指舞蹈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力度强、速度快的节奏要求服饰必须简洁、短小, 而力度弱、速度较慢的节奏则适合宽衣阔袖, 如舞蹈《小溪·江河·大海》中柔美的音乐旋律与多层硕大裙摆和波光闪烁的吊带连衣裙融合起来, 创造出小溪柔弱的、奔流不息的生动形象。
(二) 民族舞蹈形象与民族舞蹈服饰的相融。
民族舞蹈服饰必须与舞蹈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相吻合。舞蹈服饰依附于人体因而具有直观的造型意义, 服饰的运用能够强化演员的肢体造型、展现演员动作的自由性, 同时还能使艺术形象更精炼、更典型、更真实, 能打动人心, 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如《白毛女》第四场中依靠服装语言的转换在几分钟之内就展现了喜儿从一个黑发的少女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白毛女的漫长岁月转变, 刚躲入深山时喜儿是黑辫、红衣、绿裤, 随后依次转变为灰披发、灰衣、灰裤, 最后变为白披发、灰白色的衣裤, 使岁月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真切地体现出来。朝鲜舞《鹤》以长裙和头饰来塑造鹤的形象, 表演者头戴红冠、身穿白衣鹤尾服、脚蹬红头船形鞋, 栩栩如生的鹤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三) 民族舞蹈动作与民族舞蹈服饰的相融。
服装对于表演者来说不仅有助于展现演员的体态美, 还有助于展现动态美, 因而舞蹈服饰必须与舞蹈动作的幅度相协调。如《淘米舞》中主要运用的是上肢动作, 因而上身服饰选用了无纽扣的宽袖上衣, 下身服饰为长裙和围裙;维吾尔族的《顶碗舞》中细碎的舞步和旋转的身体是舞蹈的主要动作, 为使舞蹈发出优雅、多情和神秘的情调, 在舞蹈服装的内外裙摆上饰上了金质亮片, 而蒙古族的《顶碗舞》在维吾尔族舞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蒙古风格的揉肩和抖肩动作, 所以在亮片的基础上还特意在肩部装饰上金色流苏, 增添舞蹈的感染力。
三、结语
舞蹈服饰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穿着服饰, 更是一种传达信息、表达主题的媒介。舞蹈与服饰紧密相连, 二者既是迷你组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舞蹈表演中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民族舞蹈的不断发展, 舞蹈创作不仅呈现出多层面的样式, 也形成了形态别致、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 而民族舞蹈服饰在运用典型符号元素时不仅注重舞蹈主题与形象的定位, 更注重在最大限度上对动作表情的辅助作用。一部成功的舞蹈演出既需要有优秀的演员和动人的音乐, 还需要有优秀的舞编和恰当的服饰, 由此可见, 舞蹈服饰对舞蹈成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清.民族服饰对民族舞蹈功能之分析[J].科教文汇, 2008, 11
[2] .余艳.民族舞蹈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 3
13.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十三
元宵节作为春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虽然元宵节没有大年初一那么热闹,但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过好元宵节,象征的整个春节的圆满谢幕!
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家家点亮盏盏精致的灯笼,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三五成群,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饭,来到非常热闹的街市,东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铺都铺满了有关元宵节的商品,大人和孩子们挑选着各自喜爱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孩子们吃着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馅料,用糯米粉包的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享受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
元宵节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习俗就数赏灯和猜灯谜了,相传汉明帝永平年间,皇家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参拜神佛。此后这种风俗便流传到民间,直至现代,人们为了增加其赏灯的趣味,便在各种彩灯下悬挂着红丝带,在丝带上写着谜面,让大家来猜谜底,大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竞猜着,人们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终于猜出谜底,脸上充满了胜利和喜悦的笑容,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14.民族民俗的作文 篇十四
鄂伦春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起初是在大山中,与狼伴舞,日月同床,之后,勇敢的鄂伦春人建造了简单的房屋,鄂伦春人的衣服,算是最有大自然的气息了
用打来的动物的皮,围成简单的衣服,又保暖又好看,用动物的头,缝成一个里外有毛的帽子,最有特色的是,帽子上有两个小角。
鄂伦春人,吃的饭就是肉,手把肉,烤肉,所有的主食都是肉和柳蒿芽汤,在那里的鄂伦春人总是每人有一个武器,用来捕猎狍子、野猪。
15.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十五
一、高校器乐教学发展的现状 (边缘化、点缀化)
自“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 (私塾教育) 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私塾教育灭亡, 借鉴西洋教育形式的学院教育诞生。传统器乐的传承也从历代的“口传心授”发展到了“学院式教学”。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民族器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状况仍不容乐观。学习民族器乐的人数不及西洋乐器的三分之一, 而且对民族器乐文化的认同感普遍不强。许多高校的民族器乐课, 大多被当成点缀, 被边缘化。笔者将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抛砖引玉。
1. 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思想广义上讲是西方文化对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入侵。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在近代国弱民贫, 受到西方列强凌辱侵略的大背景下, 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的情况下, 建立和不断完善的, 其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 为我所用。简单的说, 就是“借鸡生蛋”。这种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也埋下了隐患。科技可以学习借鉴, 甚至可以完全照搬, 但是文化不行。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是需要历史积淀点的, 是不能够拔苗助长, 短期速成的。同样文化的入侵效果也不是短期才能显现的。我们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 很大程度上是在否定民族的积淀、民族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说来简单, 但是我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点我想我们需要注意。我们接受的教育理念都是西方的, 用西方的审美来评判中国的传统, 是否有点不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我想这和我们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和我们的审美有很大的不同, 这一点越来越被重视。教改一直在做, 教学模式也只在探索,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教师基本都是按照西方的音乐标准来培养的, 普遍存在对民族传统器乐文化理解的偏失。认为西方的乐器要高雅, 表现力更为丰富, 音色更为和谐。这些都是借鉴西方教育而没有重视传统教育的结果。
高校发展或者存在民族器乐专业, 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工程”, 是所谓的“特色办学”的政治需要。民族器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民歌小调或者民族舞蹈, 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设立几个民族器乐的专业方向, 开设几门民族器乐的课程, 就能成为特色, 就是弘扬发展民族器乐文化的观念, 是很多院校的片面理解。其根本上是不愿意发展。原因很简单, 生源少, 经费少;乐器落后, 不高雅, 没有贵族的气息;没有体系 (按照西方标准) , 何必费力。
这些都是后殖民主义的典型特点。这也就造成了今天在国家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 多数人的敷衍了事, 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传承不够, 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器乐文化的消亡加速。
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 都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基层的实质性的推进政策不够, 多数还在应付层面, 在多民族地区的高校, 更加明显。很少有学校针对民族器乐的学科建设、民族音乐理论提出实质性的建设方案。大多采用通过投入部分经费, 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乐队或者象征性的设立几个专业, 来阐述对民族器乐发展的支持;在学科建设时, 需要的人才往往是因为没有编制而不能引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少, 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协同性比较差。多民族地区经济一般较为落后, 提升经济是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 对特色文化尤其是器乐文化的认知度不深,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器乐的发展。
3. 舆论宣传不到位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原本就不以获取经济为目的的民族器乐文化, 变得更为脆弱,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的发展或消亡。在形形色色的现代传媒条件下, 充斥着多为流行音乐, 传统民族器乐几乎难觅其宗。本来应该在多民族地区占据主要地位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 也让位于流行音乐, 商业色彩严重。多民族地区高校里面, 摇滚乐队等成为了大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 反而对民族乐器认识非常生疏。这些都是宣传不到位, 宣传途径窄, 造成的结果。
二、在多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器乐的对策
针对高校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 笔者结合在多民族地区的教学经验, 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1. 摒弃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多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民族节日多种多样, 这就造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地方院校可以充分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积极开展与各民族的交流学习活动;指派教师学习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 或者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交流;积极开设相关的民族文化课程。通过多种渠道, 对民族器乐文化进行筛选, 研究, 从客观上增强民族器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面。
2. 增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互动性
学校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地沟通, 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积极推动, 学校和地方的联动性。学校依据地方的发展方略,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 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的活动;地方政府要积极地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利用学校的资源, 结合本地方的民族特色, 组织参与各种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侦测和活动;政府要加大力度对非遗的保护力度, 积极支持学院对代表性器乐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 结合自身的情况,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3. 加强舆论宣传,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优秀民族,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绚丽多彩, 民族器乐种类更是品种繁多, 精品迭出。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高校作文文化传播的重要一部分, 充分的利用校园资源, 对民族器乐文化进行宣传将会给家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慧敏.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看“新民乐”现象之一斑.襄樊职业学院学报.2009.5.
16.论民族间的认知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篇十六
关键词:民族间的认知;因素;思考;建议
民族关系是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而出现的,混杂居住、一同工作为各民族间的密切接触提供了彼此了解、沟通的平台。关于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学术界不少学者都对此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大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加以阐述。如李晓霞在《新疆民族关系走向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也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入手的。①金炳镐在《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一书中则从民族自身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国际因素来阐述的。②本文主要从民族间的认知这一角度来论述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为此笔者做了一份中国民族认知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汉族,涉及地区有山东、四川、甘肃、河南等20个地区,最终收回130份,其中男性是48人,占总样本数的3692%,女生82人,占总样本数的6308%。初中以下學历为5人,占总人数的389%,高中学历为7人,占总人数的538%,大学学历为86人,占总人数的861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32人,占总人数的2462%。
一、汉族对其他民族的认知概况
(一)汉族对民族政策的认知
民族政策是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国家机关及其他政治团体在一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等的准则,是为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法令、规定、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和。③对于一国的民族政策的了解有利于民族政策更好地实施,更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增强民族的认知。民族的认同意识,在积极方面,民族认同意识会促进民族关系向友好、团结及进取方面发展。历史无数次地向我们证明,民族关系越和谐越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反之则容易导致社会动荡,经济滞后,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对中国民族政策了解程度这一项调查中发现不论学历高低对民族政策的了解都十分不够。表一大学学历不了解占1977%,了解一点儿占6047%,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者不了解占1250%,了解一点儿占6563%。这些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度不高,调查者以高学历者居多,这也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比较欠缺,作为知识、信息、政策主要传播者的高学历群体都对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不深又怎会期冀大部分民众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认知。
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民族政策的了解
不了解了解一点儿基本了解完全了解
(二)对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认知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适应,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是该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体现,也是构成该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任何文化都是混合的,都能互相吸收,但在群体之间却有差别,④这也是为什么会存在文化差异,成为各民族交流的障碍。为此本次问卷也对汉族对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认知进行了调查。表一是汉族对于其他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习惯态度调查结果。大学学历以及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统计。大学学历表示无所谓的占4767%,表示有一些反感的占1163%,远大于欣赏、非常欣赏的比例。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学历者表示欣赏的占4375%,非常欣赏占938%,略高于无所谓和有一些反感的。表二是调查汉族对其他民族的宗教了解度,以伊斯兰教为例。表二是对民族交往的调查。表示与其他民族交往表示有一点困难占总样本数的4785%,接近总样本的一半。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汉族在对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认知上还不高,就连接受文化教育比较高的大学或研究生及以上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上都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由此,可想而知其他学历水平较低的群体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了解可能更低,可能通过较深地加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对于增进民族间彼此间的认知有帮助。
大学学历以及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
态度非常欣赏欣赏无所谓有一些反感反感
(三)居住地域对民族间认知影响
居住地域在本文中指居住者所在省份以及可辐射到的相邻省份地区。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山东、四川、甘肃、河南等20个地区。从收回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者除了对中国人口较多或分布广泛的民族都能知道,对于居住地域之外的人口较少或分布集中的民族则很少知道。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居住地域可能也是影响民族认知的重要因素。
(四)对当前民族关系的认知
民族关系的认知在本文中指社会中的主体对当前各民族交往状态的直观感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当前的民族关系的直观感觉并不是十分乐观。大学学历认为不好占1395%,认为一般的占4535%,研究生及以上认为不好占1563%,认为一般占5000%。从表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当前民族关系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民族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十分和谐。在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因素这一调查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不公比例最高占3231%,其次分别是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度不够而产生的偏见以及文化宗教差异,第二第三个原因也可以归结为民族文化的差异或者说是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从表二的结果也很好地证明了民族文化认知在民族交往中的重要性,也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
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当前民族关系大态度
态度不好一般较好非常好
大学学历(86人)
二、对提高民族间认知的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被调查对象中的汉族在对中国民族政策、当前的民族关系以及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认知都不高。调查对象大学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了总样本数的9077%,高学历者接受的民族相关知识本应该是与学历成正比的,但是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高学历也并未提高人们对中国其他民族的认知。笔者认为影响民族关系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各民族之间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很模糊,很可能因为一些穿着打扮或行为的怪异而产生误会。如何增进民族间的认知,在笔者看来首先政府要做好领头羊的角色,制定相关的法令,加大民族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其次还应将民族的认知从思想上抓起,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应该让民众从小就接受民族相关知识的教育,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学历者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对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十分不够,对中国的民族概况和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度都很模糊,这种对中国民族认识度和了解度与调查对象的学历完全成反比,这也更让我们注意到在高学历者身上都还出现对中国民族政策及民族了解的模糊,那么这些需要从高学历者接受知识和思想的人还有低学历者对中国的民族认识度就更模糊了。就是因为民族间的这些模糊可能就是造成民族间交往的障碍,这也能反映民族相关知识教育的欠缺,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小就加强对民族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学习,这可能也是提高民族间认知的重要举措。(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注解:
①参阅李晓霞:《新疆民族关系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吴月刚,中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之五》,《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3期,第18页。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8页。
17.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 篇十七
满族,现有人口982。1余万人。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制作菜肴的山珍如人参、鹿茸等大都还是来自满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满族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着名的一种。?
这就是满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二: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饽饽,满族的风俗习惯。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
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三:满族的风俗习惯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四:满族的民风民俗
我们中国分为56个民族,同时也盛开着56朵花。56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着各自的缘由。
满族人,在清朝是最为繁盛,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我们常说“满汉全席”是说汉族的一大桌菜全在满族的餐桌上。而他们的衣服也十分的突出。女的穿旗袍,男的穿马卦。而旗袍则意味八旗子弟穿的旗袍。女的就穿那种近似旗袍的衣服。男的就是骑马时要穿马褂,就像我们现在的背心。满族人把狗当作圣物,以不猎杀,反而进行保护。
满族绝对是一个除汉族以外的又一个庞大而又有秩序的民族。从满族建立清朝的那场战争就可以一斑了。满族在谋权当朝之前把各个村落分为八队,分别为:红旗,黄旗,蓝旗,白旗,镶红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每队分工明确。就是因为这样才能使满人能夺得天下权政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北方的满族聚集的地方看一看。
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五:满族风俗习惯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满族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爱吃的点心。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居民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满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代历朝皇帝举行各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 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珲等地,满族民间仍保有萨满教。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已消失。
《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1.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5篇
2.描写满族风俗的作文5篇(2)
3.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4.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4)
5.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2)
6.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7.我知道的风俗作文(2)
8.五一见闻500字作文
9.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2)
18.民族风俗作文元宵_小学生作文 篇十八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妈妈给我煮了些汤圆,还做了很多美味可口的菜,有:红烧带鱼、八宝饭、麻辣牛肉">牛肉、炝莲菜、松花蛋我最喜欢的牙签肉……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外面已鞭炮声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各种五光十色的烟花伴着噼里啪啦的是声音划过黑色的夜空,把天空装点的更加美丽。
我赶忙吃完饭,迫不及待、兴致勃勃地和妈妈也下楼放炮。我们放的炮有:龟兔赛跑、海底世界、金色喷泉、扇子炮、霹雳鞭。这些炮有的像五彩缤纷的闪光陀螺、有的像闪光的金色炮筒直入云霄、还有的像一簇簇地鲜花美丽极了,我和妈妈都很开心。
元宵节真热闹啊!
19.民族风俗的作文 篇十九
慎重稳进战略最早的资料见于1947年6月, 当时东北局代表李富春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指示:处理问题要慎重, 工作要踏实, 必须团结蒙古族的大多数。现在的改革是削弱封建, 还不能是激进的, 必须采取慎重缓进的方针。[1]
另一次“审慎缓进”的文字见于1948年2月, 当时罗荣桓指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国土地法大纲, 精神可用, 但要根据内蒙古具体情况出发……要好好掌握, 不慎重可能造成失败……执行与具体处理要非常慎重, 经济上斗错了, 还可以补, 脑袋给斗错搬了家, 可不能赔偿, 所以要非常慎重。”[1]
1950年3月16日, 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 李维汉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讲话中指出:“各少数民族的情况极其复杂, 因此对他们内部制度的改革必须采取谨慎缓进方针, 切忌主观急躁, 或机械地搬用汉民族中的经验。”[3]1950年4月28日, 在政务院召开的会议上, 乌兰夫指出:“各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采取慎重缓进的方针, 稳步前进。一切急进的做法, 必然会犯严重的错误, 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4]
1950年5月, 周恩来在一次民族工作的会议上, 建议将 “慎重缓进”方针修改为“慎重稳进”。当年9月29日, 在欢迎来京参加国庆一周年大典的各民族代表的宴会上, 周恩来正式提出了“慎重稳进”方针。[5]
从目前的资料看, “慎重缓进”或“慎重稳进”策略的出现在1947年左右,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渐进式的民族工作策略并不是突然出现的, 也并不仅仅为资料显示 “当时内蒙古地区的社会改革出现了一些极左问题”而吸取的经验教训。
二、审慎渐进的民族政策探索: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关于选择“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伴随着国家结构的争论而出现的, 总体来说, 当时国家结构的选择决定民族政策的道路, 而早期的讨论一直深受苏共的影响, 也曾受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关于“联省自治运动”的一些影响, [6]但是本文主要论述民族问题, 对于国家结构则不作论述。
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民族自决”的提出
资料显示, 中共二大最早提出中国应实行联邦制度, 并在“民族地区建立民主自治邦”。二大虽然并未明确提出实行民族自决, 但是根据马克思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论述, 在联邦制度之下, 民族自决应该是一个必然与之对应的政策。
关于“自治”和“自决”, 在建党初期就有争论, 并有了 “民族自决”的两种观点, 一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自决联邦”, 二是陈独秀为代表的“完全自决”。[7]前者主张各民族首先实行民族自决, 成立各自治邦, 然后各邦进行联合, 组建中华联邦共和国;后者主张各民族联合或独立完全自决, 既可以组建成中华联邦共和国, 又可以完全独立出去。从文献上看,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明确提出 “民族自决”的情况下:
——1923年中共三大, 主张“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和中国本部的关系由各该地民族自决”。
——1928年7月9日中共六大决议案提出“统一中国, 承认民族自决权”。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中国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自决权, 一直承认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国脱离, 自己成立独立的国家的权利。”
——1937年10月16日, 刘少奇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中说, “抗日政府对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政策, 应该以团结各民族抗日, 援助各少数民族自决, 反对大汉族主义为原则。”
可以看出, 明确提出“民族自决”主张是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抗战爆发, 而在抗战阶段则开始转向, 由于在红军长征时与少数民族的深度接触, 使得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有了相对的了解, 能够结合实际制定一些政策和策略。这种实践的重要背景是国民政府对边区的封锁, 当时边区政府被迫进行各种创新的举措, 以改善少数民族与边区政府的关系。根据金炳镐教授的研究, 认为到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 边区政府的各种组织形式已经实现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8]
2.由“民族自决”向“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
1938年后,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不再用“民族自决”来表述, 而开始探索替代性的方针: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允许蒙、回、藏、苗、瑶、彝、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 在共同对日原则下, 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 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
——1938年10月毛泽东的《新阶段论》表述, “对国内民族, 给予平等权力, 而在自愿原则下互相团结, 建立统一的政府。”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实现蒙回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与汉族的平等权利, 依据民族平等原则, 联合蒙回民族共同抗日。”
——1940年4月《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纲领》:“回回民族与汉族及蒙、藏、番各民族在平等原则之下共同联合抗日, 并实现建立统一的三民主义的新共和国的目的。”
——1940年7月《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表述, “蒙古民族与汉、回、藏、维吾尔国内各民族在平等原则之下共同抗日, 并实现建立统一联合的三民主义的新共和国。”
上述文献中, 不再直接提“民族自决”, 而更为主张民族平等政策, 并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可见, 经过了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作实践, 加之对于日本对蒙古、东北满洲的分裂策动新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实行民族平等, 反对民族分裂, 所以, 在这种形势之下, 当然不宜再用“民族自决”的提法。[9]这一时期, 虽然中共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经验, 但在文件中明确表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则是在1941年之后:
——1941年5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表示, “依据民族平等原则, 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文化上的平等权利, 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域, 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表明, “要求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 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表示, “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 分别建立各种民族的自治机关。”至此,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完全由“自决”转向“民族区域自治”。
三、“慎重稳进”战略——基于经验的实践探索过程
目前民族政策史的研究将这种转变的原因归结于这样几点:其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由于理论和认识不足, 只能借助苏联经验。其二, 这种转变是基于抗战形势的需要而做出的选择, 抗战期间, 正对日本对东北满洲和内蒙古的独立分离策动,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不能再倡导“民族自决”, 这样会促成日本的分离运动。其三, 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决”与“民族区域自治”一直具有两分法的态度, 其判断的标准是具体选择何种途径是否促进了共产国际运动的发展。其四, 基于中国和苏联的国情不同考虑, 苏联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到全俄的50%以上, 而且在苏联成立之前就已经呈现聚居态势, 而中国的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总数还不到10%, 并且很多是呈现杂居的状态, 所以不宜实行联邦制的民族自决, 而应当实行统一民主共和国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而且苏联的地方民族主义的强度要远比中国为甚, 中国各民族之间则相对交往较多, 民族间的排斥相对较少。[10]
研究显示, 当时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出台是综合其“网状背景”的考虑, 复杂的背景决定了政策转换过程的艰难和渐进。而中共创建之初在诸多政策转变背景中, 最为主导的因素是政党生存的需求。所以,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大革命时期, 民族政策是苏共政策与中国革命形势综合影响的产物, 民族政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革命工具”, 目的是为了获得少数民族地区对于革命事业的支持, 给红色力量一个生存的空间。这种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零星资料中可以看出, 如1949年10月发布的《新华总社关于民族问题给西北总分社电》中有这样的表述:
“——各少数民族的‘自决权’问题今天不应再去强调。过去在内战时期, 为了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曾强调过这一口号, 这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 如从1938年到1949年之间, “自决”和“自治”时有交替出现的情况, 如1937年8月25日, 毛泽东发表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就同时提及“自决”和“自治”两种说法:“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 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 共同抗日。”
而随着抗战的持续, 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 再提倡“自决”政策已经不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甚至会有助于日本对中国的分裂和解体, 不能再宣传“自决”。于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工作给少数民族委员会的信》中明确指出, “在目前宣传蒙古人独立或分裂, 甚至于汉族的统治者对立, 这是非常不妥的, 而且会给日本人以便利。”可见, “民族自决”在抗战阶段, 已经不能再成为一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工具”。
以上资料显示, 对于到底是“自决”还是“自治”, 是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 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中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 对民族自决权予以符合中国实际的新解释。” [11]而这个经验性的总结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每一步民族工作的策略制定和实际执行, 都是遵循着“审慎渐进”的原则。
这种谨慎的态度在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权实践中得以表现, 边区设置了“边府民族事务委员会”, 就少数民族政府的选举事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报道, 特别是对于选举投票的操作过程, 相关规定是极其细致的。[12]当时专门成立了红军
的纪律检查团、检查队等组织, 主要职能是约束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行为规范, 这种规范甚至能够影响到个人的行为。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时的谨慎程度。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开始, 到民族问题解决方案的理论探讨, 到十年内战时期在边区进行细致而有效的民族工作实践, 再到抗战期间对于民族政策的不断调整, 最终在解放战争期间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整个历时28年的民族政策探索, 是和中国共产党整个革命的历程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可以说, 革命的历程孕育出了中国的民族政策, 而民族政策得以确定并能够在实际中有效解决民族问题, 这主要得益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 审慎稳进的民族工作策略虽然在1947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正式出现, 并且导致这种策略出台的直接原因, 在文件记载来看, 是因为内蒙古地区的一些左倾路线, 导致蒙古族群众的不满, 所以中国共产党高层对民族工作的策略提出了要“审慎稳进”的要求。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 可以看出, 其实这种“审慎稳进”的工作方针, 早就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
参考文献
[1][2]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
[3]李维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1950.
[4]乌兰夫.关于当前民族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7.116.
[5]刘春.周恩来对我国少数民族工作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 1992.01.
[6]常安.近代中国联邦制学说的传播与实践论略.金陵法律论坛, 2010.
[7]田烨, 徐连栋.大革命时期的民族自决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6, (02) .
[8]金炳镐, 刘建中, 赵仁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9, (04) .
[9]陈夕.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 (1921-1949) .中共党史研究, 2011, (08) .
[10]关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民族, 2004, (09) .
[11]王希恩.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回溯.民族研究, 2011, (04) .
[12]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4.
【民族风俗的作文】推荐阅读:
中华民族节日风俗作文10-11
巴西的民族风俗10-14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08-17
各民族风俗10-29
少数民族风情和风俗09-20
中华民族风俗习惯11-23
民族风俗习惯演讲稿12-08
中秋风俗的作文初三09-15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06-14
初二家乡的风俗主题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