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精选10篇)
1.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一
菏泽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以农机服务组织定义入手,介绍了发展和完善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菏泽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就菏泽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发现了目前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部分组织不规范、内部机械构成不合理、县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一些问题,并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引导、规范服务组织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等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机服务组织体系调查分析
农机服务组织主要指以从事农机作业经营服务为主的各类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农机中介组织和农机经纪人,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惠、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将分散的有机户组织起来,开展社会化服务,解决了有机户作业难,无机户用机难的矛盾,实现了小生产经营与服务大市场的对接。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维护农机服务行业利益、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而且对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也有着重要意义。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平原地区,拥有开展农机化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来,菏泽市高度重视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服务组织发展迅速。对菏泽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总结分析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初步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将会对加快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一、菏泽市农机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菏泽市现有农机服务组织总量为407个,其中,县级农机服务组织11个,乡镇级200个,村级196个。主要类型包括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管理站、村集体作业队等,其中农机协会132个,占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总量的32.4%;农机专业合作社156个,占38.3%;农机管理站70个,占17.2%;村集体作业队49个,占12.0%。服务组织多以农户带机入会、共同经营、共担责任、收益按资金、人力、作业效率等综合因素分配的经营方式,90%以上的农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农机总值都在50万元以上。服务组织内机械作业效益较好,单机收入相对较高,以2008年三夏期间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为例,散机由于作业的盲目性等其他原因,单机收入一般在2.5万元左右,隶属服务组织的收割机在农机服务组织的统一组织下,单机作业平均收入在3.5万元左右,约为散机作业收入的1.4倍。
二、主要特点
(一)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多、种类全。菏泽市共计158个乡镇,农机服务组织总量407个,农机大户4083个,农机服务组织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全市农机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但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农机大户基本遍布全市各个乡村。服务组织种类包含农机作业综合服务类、单项专业服务类和中介服务类等。各类服务组织能够根据农民群众不同的实际需要,开展优质、高效的农机服务,满足当地单项作业、订单作业、土地代耕制等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
(二)农机服务组织结构合理、联动性好。县、乡、村级农机服务组织数量比约为1:19:19,三级服务组织结构合理,既能充分发挥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的密切联系群众、能够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项目的优势,又能通过不同级层的服务组织加强政府、农机部门与农机户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政府对农民购机、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引导与调控,保持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收益高,示范带动效果突出。农机服务组织在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对接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动效果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开展跨区作业。2007年,菏泽市以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和骨干,全年共派出农机跨区作业队300多个,带动90%以上农机专业户2.4万台套机械辗转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地开展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1200万亩,实现跨区作业收入5.5亿元。二是组织协议订单作业。在三夏三秋前,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考察作业市场,与周边地区签订作业协议,开展农机订单作业,有效减少了机械的盲目流动,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机手效益。三是开展一条龙作业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由于机械数量多,配套结构合理,可有效开展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机播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机播等一条龙作业服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作业收益。据有关部门统计,相同条件下,服务组织成员相对一般散机户一年可多收入0.8-2.2万元。
(四)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高,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市农机局在认真调查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和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面推进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二是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列为全年农机化工作重点,纳入全年考核办法,对相关科室实行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不达标一票否决制。三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省份、地区好的经验与做法,加快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步伐。2007年9月,市农机局在组织专门人员到东北学习考察后,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分析学习东北三省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四是召开农机服务组织专题座谈会,对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进行全面部署。2008年4月,菏泽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牡丹区召开,会议要求各县区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引导,充分发挥服务组织协调、组织和纽带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在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条件的基础上,运用
市场手段,推进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运行规范、结构均衡、分布合理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到今年年底,全市力争50%以上的乡镇建立农机协会,到十一五末,农机服务组织总数不少于1000个,基本形成适合全市农机化生产的农机服务新体系。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基层服务组织内部机械结构配置不合理。部分基层服务组织远期规划不清晰,加盟要求低,带机即可入户,没有考虑服务组织内部机械合理配套比,尽管机械数量和农机总值很高,常常是某些大型机械过多,配套小型机械不足,或小型机械过多,大型机械缺乏,机械配套比不合理,开展“一条龙”作业和土地代耕制等综合作业的能力受限,机械利用率低,机手收益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二)服务组织建设不规范。全市407个农机服务组织中,在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的共计30个,注册率仅为7.4%,情况最好的东明县也只注册了12个,占全县农机服务组织的24%,部分县区只有1-2处注册,有的县区如曹县、郓城甚至全部没有注册。多数农机服务组织保持在自发组合、自由经营状态,农机经营收益相对不高,有的服务组织虽然暂时取得较好收益,但下一步发展前景不清晰,急需进一步规范与引导。
(三)县区间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不平衡。全市共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407个,其中,牡丹区、巨野、东明、单县拥有285个,占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总量的70%以上,农机服务组织最多的单县,拥有量高达116个,占28.5%,农机服务组织数量最小的县区定陶只有14个,约占3%,各县区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严重不平衡。
(四)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资金缺口大。农机服务组织多由农民自发组建,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需求,资金缺口较大。同时,由于受文化水平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农民自发组织的服务组织都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服务组织进行规范与引导,使农机服务体系发展步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也需求一定量资金的投入。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对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引导。农机管理部门要在对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服务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政策与详尽的分类引导方案,帮助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和完善组建模式、运营方式,使其逐步走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进一步规范基层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联合工商、民政部门根据农机化发展实际需求,控制农机服务组织各类型数量比,优化服务组织构成结构,增加服务组织整体作业效益。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管理人员及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业务水平,推进农机服务组织走市场化、企业化发展的路子。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较差的县区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和带动落后县区加速发展、跨越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推进各县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均衡发展。
(四)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对服务组织的宏观调控与引导,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为最终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建设现代农业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顾吾浩.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2]白冬艳.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经济[j].2003第10期.[3] 杨锋 杨敏丽.我国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4] 姜明伦,于敏,郭红东.农民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3期
[5]枣庄市农机局.关于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情况调查报告,山东省农机化信息网。
2.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二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 邗江区抢抓省政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创建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区等政策机遇, 不断加快镇级农机合作组织建设, 农机保有量稳步增加,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从总体情况来看, 邗江区农机具配备结构还不合理, 总装备量仍有一定差距, 农机作业效益偏低、收费标准不够规范、作业质量差异较大等问题也相当突出。为此, 适时地推进农机服务合作化扩面提质, 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既十分必要又切实可行。
1.1 农机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 为推进农机服务合作化夯实了基础
至2010年6月, 全区拥有农机总动力30万k W,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4.3%;各类农业机械拥有量普遍增加, 大中型拖拉机达746台, 联合收割机783台, 插秧机377台 (其中高速机16台) , 秸秆还田机617台;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夏收的机收水平达100%, 机插秧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3%。
1.2 农机合作社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为推进农机服务合作化积累了经验
农机合作社的服务领域由成立初期的以跨区机收和机插水稻为主的单项作业, 逐步向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发展。截至目前, 全区已拥有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 拥有社员1 244人, 服务农户近5万户, 作业服务面积达1.04万hm2, 服务总收入达3 000多万元。同时, 通过有序组织引导, 农机服务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2009年实现跨区作业收入3 520万元。
1.3 宏观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为推进农机服务合作化提供了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了部署;2009年, 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意见,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2010年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对加快农机合作组织建设, 探索组建农机合作联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应该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正是邗江区农机化水平继续保持快速提高的关键时期和农机服务合作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
2 推进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全区农机服务合作化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各镇 (街道)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联社, 全面推行统一持证上岗、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配服务, 着力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机服务体系, 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大组建力度, 进一步扩大农机合作社覆盖范围
坚持以区水利农机部门为技术依托, 以专业服务队、机手、大户为基础, 进一步加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创建力度, 力争至2010年11月底, 镇镇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年底前组建区农机专业合作联社, 入社机手农机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 有1~2个镇实现合作社农机服务全覆盖;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努力, 全区合作社农机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 基本构成组织健全、服务规范、运作高效的农机专业服务体系。同时, 立足基层实际和干群意愿, 按照“新建和整合相结合”的思路, 发挥各类优势, 调动各方力量, 注重资源整合, 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2.2 创新运行机制, 进一步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
按照四个统一的模式, 推进合作社规范运行。统一持证上岗, 由区水利农机部门牵头组织, 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手进行专业培训, 在通过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书;机手在作业时一律持证上岗, 实行规范服务。统一技术规范, 依据邗江区主要农作物适用配套技术体系, 明确各类农机具体统一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确保作业质量和效果。统一收费标准, 实行区域性相对统一的作业收费参照标准, 并有效规范农机合作组织的内部收益分配。统一调配服务, 由区农机合作联社根据各镇 (街道) 的机具配置情况和作业量, 统筹调度跨镇、跨区作业, 尽可能地满足机收、机插等作业需求。同时, 要求各镇级农机合作社及时到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取得法人资格,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运作。
2.3 把握关键环节, 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坚持政府扶持引导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将政府扶持作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有力支撑, 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扶持、指导和服务,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以农民、机手为主体, 以服务社员为宗旨, 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最大程度地实现和维护社员利益, 不断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坚持突出重点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 因势利导, 鼓励合作形式多样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积极推动服务方式市场化, 增强发展活力;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搞好农机服务的基础上, 根据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 拓宽服务领域, 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3 相关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基层干群对农机专业服务的认可度, 提高广大机手参与农机专业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区水利农机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和做法, 不断放大公道大众机插秧合作社等典型的示范效应,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深入开展。
3.2 加强政策扶持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机化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镇 (街道) 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出台扶持农机合作组织的具体政策, 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落实相关扶持措施。区水利农机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对具有一定服务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在购机补贴上优先满足, 先进适用农机具优先推广应用, 重点作业项目优先补贴, 农机化相关项目和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 切实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
3.3 加强组织协调
3.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乡镇农机站;办公条件;经费;技术力量;思考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68-1
在农机系统的机构建制中,从中央到地方,乡镇农机站是级别最低的基层组织。就是这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单位,也在肩负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职责。对上执行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承担和落实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对下联系着千家万户,组织和实施农机化生产,推广农机具新技术,传授农机专业知识。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虽然发展农业机械化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是农机站的工作真是一个最具体最实在的环节。然而,伊通县乡镇农机站的建设,按其职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现状一:办公条件好的少,差的多。
在全县15个乡站中,只有8个站的办公室有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屋,还有比较宽敞的院落,可以停放农机具,而对于其他的站来说,都是和乡政府在一起办公,一间办公室几个桌椅,条件非常简陋。有的连取暖设备都没有,冬季不能正常上班。有的像空房子,有的像仓库,办公桌上落满灰尘。条件最差的黄岭子乡农机站,甚至连这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曾长期租用民房做办公室。
现状二:经费普遍不足。
伊通县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拨给农机站的经费很低。现在拨款的金额仍是前几年经费大包干的标准,按规定经费包干的指标确定下来以后,一定就是五年不变。不管是人员增加还是调整工资,经费都不增拨。全县没有一个乡镇站能够按时足额地发放工资,普遍缺少2至4个月的。差得最多的是大孤山镇 农机站,2004年的前半年只开了半个月的工资(年末能补上一大半)。致使职工不能正常上班,有事到单位来,其余时间就自找来钱道,以维持家庭生活。就连基本的工资都保证不了,办公经费就更没有了。这些站的业务工作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有时干脆就靠书面材料和上报数字来应付了事。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职工的工资解决了,但是办工经费还是没有。
现状之三:技术力量青黄不接。
全县乡镇站现有在岗职工92人,其中55岁以上的45人,40岁左右的中专毕业生21人,顶岗接班和复员兵26人。大于55岁以上的人员中,他们都是六、七十年代国营拖拉机站当过机务的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还有敬岗爱业的精神,这一代人是农机事业的基石。现在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多数人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的年龄。
由于乡站的社会地位和职工的待遇工作条件差,从1993年到现在,全县乡镇没有分配去一个学农机的专业毕业生。相反,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却有很多的中专毕业生调离了农机站的工作岗位。技术力量出现了断档的现象,农机事业后继无人的危机已经形成。
形成乡镇农机站现状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怎样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使条件好的乡站再有新的发展,把条件差的单位能够尽快地改变落后局面,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觉得这是个很重的话题。
我们认为,要建设好乡镇农机站,必须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所谓“上”是指国家和各级政府;所谓“下”则是指乡农机站本身。具体地说就是:
思考之一:有关法规应落实。
要搞好乡镇站的建设,最主要的一条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已经把乡镇农机站确定为农机推广机构,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其职责任务是开展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也明确规定,推广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并逐年增长,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
国家制定法律,省政府出台实施细则,县政府把乡站的经费纳入预算,并落实上级的有关政策,所有这些都是决定乡站前途和命运的大事。现在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是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
思考之二:鄉镇农机站应该自强。
对于乡镇农机站来说,扭转被动的局面,改变落后的面貌靠什么?怨天尤人不如靠自己。必须主观上找原因,从认识上找差距,正确面对、端正态度,然后再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在困难的条件下,能在逆境中做出一些成绩来也确实不易。在业务工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地位在业绩中产生,威信是靠自己在努力中树立,在这方面谁也帮不上忙,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为才能有位”。如果是乡政府离不开的参谋和助手,如果农民离不开的专家和朋友,那领导能不重视吗?农民能不欢迎吗?在这会上能没有地位吗?反之,有你也五八,没有你也四十,有没有一个样,那只能是不一样的效果了。
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半山区,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条件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得也不平衡。在发展农机化的进程中,应因地制宜从本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实用性强,农民愿意接受,农机户有能力承担的项目进行。旱田、水田和温室大棚有所侧重,充分用好国家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和扶持粮食生产区及购机补贴的优惠政策,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学习宣传和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活动中,县农机局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则,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争取在短时间内加强乡镇站的建设。县农机学校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农机函授大专班,第一批学员20人已经结业,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好的效果。这种方式还将继续进行,这样,乡镇的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造就一支懂行实干有理想的农机化推广队伍,在工作中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吃苦耐劳,小小的乡站就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伊通县农机化事业的未来大有希望。
4.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
今年以来,++县按照省、市提出的“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城镇化进程步入最快发展时期。
一、主要做法
1、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体制,促进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2008年力争完成城乡规划局的设立。到2010年,以县城、建制镇、集镇、中心村、一般村庄为格局的城镇体系初步建立,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强。抓紧规划编制和调整工作。我们先后邀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北京清之筑规划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省致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完成了县城新城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城乡建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近期,又完成了++镇总体规划、+++乡温水资源总体开发规划和县城新城区10.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镇总体规划和县城 1
绿化专项规划。大力开展城市设计,突出抓好建筑群体空间环境设计,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以及重要公共建筑的设计,引入竞争机制,邀请中国市政华北设计院、北京中铁工设计院石家庄分院和+++省建筑设计院等高资质、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逐步建立公众参与的规划决策制度和规划委员会运作机制,健全规划公示公布制度。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以健全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贴近百姓、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抓好路网改造、地下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近年来,县财政每年保持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城市道路的维修养护和便道铺装,及时对排水、亮化设施进行维护和改造。严格控制对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的审批。严格工程建设项目的绿化配套审查。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规范交通标志标线,设臵道路标牌,加快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力争达到100%。
今年以来,已投资810万元,用于昌盛街、府前街、工业街和华原路4条道路路面硬化及排水工程。投资200万元,进行小街小巷治理工程,完成南地滩二巷、饮马道南巷、观音桥北巷、机械厂家属区巷等10条街巷整治。目前,昌盛街道路工程完成路基建设6800平方米,道路硬化260米,铺设Ф1000排水管道640米、Ф500排水管道200米,新建收水井40座。府前街人行道硬化工程已经完成,完成人行道铺设6300平方米、绿化带1200平方米。工业街人行道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
3、整治城镇容貌,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对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建设开工前审批和竣工后验收的管理,逐步推行线缆入地工程。严格户外广告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对年久失修、大面积遮挡原建筑形状、参差不齐、达不到美化亮化要求、有碍市容观瞻的广告牌匾进行了拆除,共清理乱摆乱放广告牌、灯箱97块,清理乱拉广告横幅46条(幅),清理拆除墙体喷绘广告15处,拆除违法设臵的大型户外广告设施49块。集中整治违章占道和交通秩序,加强对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停靠行为,共处罚车辆乱停乱放793辆(次),确保城区道路畅通。组织了对乱贴、乱画、乱写小广告的清除和整治工作。实施亮化工程,着力提高城市广场、城区主次干道、大型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的夜景亮化水平,投资20万元,用于昌盛街旧城改造地段景观灯设臵,完成昌盛西街沿街单位灯光装饰20家。集中开展清理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对城区范围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彻底清查,对于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处罚一处。2008年,对县城昌盛街、站前街、工业街东段等重点区域和群众反应强烈的违章建筑,制定拆除违章建筑实施计划,动用装载机72小时,自卸汽车37台次,对27户违章当事人的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拆除,共拆除违章建筑956平方米。全面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占道修车、洗车等违章摊点,将昌盛西街、龙泉路占道摊点集中安臵在昌盛综合大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共撤销临街占道摊点46个,清理占道堆放62处,清理乱摆摊点307摊(次),教育随意倾倒垃圾行为人135人次,规范了北关早市和龙泉路早市。
4、积极推进旧住宅小区改善、危陋住宅区改建和城中村改造。加大旧住宅小区改善的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改善资金。积极推进危陋住宅区改建,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好居民的住房问题。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强化规划对城中村改造的指导,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搞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今年重点对刘家巷、兴原福利纸箱厂、东关村、南大沟、中苑路南段进行拆迁改造,目前已累计完成拆迁22406.5平方米。由+++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原兴原福利纸箱厂建设的益民园住宅小区,总投资910万元,开发建设住宅9570平方米,目前1号楼主体封顶,2号楼二层主体正在施工。祥和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住宅楼3栋、商业楼1栋,总投资2350万元,总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晨光公寓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住宅楼8栋,总建筑面积37712.7平方米,预计9月
底交付使用。由+++方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弘州新城”小区旧改项目,占地250亩,总投资30600万元,一期计划投资13500万元,开发建设住宅15万平方米,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5、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逐步增加环卫设施,购臵必要的清扫、清运机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环卫部门加大了对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城中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力度,使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健全完善了环卫工作制度,建立了“两全三段”的环卫工作制度,实行管理全日制,保洁全天候,早、午、晚三个时段的系统化管理。在垃圾清运上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实行垃圾每日早、晚定时定点清运。建立巡查制度,发现不合格或清扫、清运不彻底的要重新作业。二是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攻关。在3月和5月两次动用三轮车、拖拉机、大汽车、大小装载机等200车次,投入人力900人次,分别清运50多处积存垃圾190吨。三是加强对施工工地、弃臵场地、运输线路的渣土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建筑工地环境卫生责任状,发现渣土抛洒滴漏和在路边乱倒垃圾的车辆予以跟踪处罚,共查处乱倒垃圾车辆16辆,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改进环卫设备。投入资金30万元购臵清扫、清运设备,并在县城主要街道建造和改造垃圾箱、垃圾池25个。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应用,逐步扩大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覆盖范围。到2010年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以上,建成一个节能示范住宅小区。目前,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中心4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中心2个,2008年投资300万元,完成天河供热中心扩容改造,新购20吨供热锅炉1台,建设管网3000米,新增集中供热能力60000平方米。
6、扎实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1、++县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位于县城东南水泉村西,占地57亩,总投资6159.67万元,设计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新铺设污水管网27.3公里。该项目于2007年5月28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该项目设备招投标工作全部完成,已累计到位资金2523万元,完成投资1500万元,综合楼主体二层完工,机修间、锅炉房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厂区填土30000立方米,修建挡土墙400米,铺设污水管网20公里。
2、++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该项目位于要家庄乡南洼村南,占地202亩,总投资2187.8万元,设计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120吨。主要包括新建119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一座及防渗工程、地下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和综合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640平方米。该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0万元。项目用地补偿工作已完成,计划8月底完
成初设评审工作,9月中旬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工作,10月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运营。
3、++县管道压缩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占地5亩,总投资3000万元,由北京大地燃气工程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2008年计划实施一期工程,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天然气入户2000户。目前正在进行征地补偿,待建设用地落实后,迅速完成水、暖、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及储配站、燃气管网、办公设施等主体工程,确保“世纪花城”二期和“丽景新城”住宅小区居民年底用气。
4、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该项目位于光华路东、府前街北,工程总投资2990万元,总用地34220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6330平方米,建设二层框架结构门诊楼4414平方米,七层框架结构病房楼9804平方米,附属设施2112平方米。已完成投资2320万元,门诊楼、连廊外墙抹灰、室内地面、上下水、暖、电、消防管道已经基本完工,病房楼主体完成,室内水磨石地面完成至二层,上下水、暖、电、消防管道已完成工程量三分之二。预计2009年交付使用。
7、++县第三实验小学项目:该项目立项、报建和招投标工作已基本结束,征地补偿接近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8、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宁路西,占地12亩,工程总投资820万元,总建筑面积4232平方米,目前正处于主体四层施工。
9、商品房开发项目:丽景新城住宅小区一期占地60亩,开发建设住宅楼12栋,总投资6000万元,总建
筑面积77000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开工建设住宅6栋;“世纪花城” 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6亩,总投资6512万元,总建筑面积65750平方米,开发建设住宅楼10栋,预计12月底交付使用。2008年全年新开住宅面积10万平方米,竣工住宅12.2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1、从县城的人口、产业、规模到辐射带动能力都产生了重大变化,但其他建制镇、集镇的规模偏小,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除县城外,其他建制镇、集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利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2、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日趋强劲,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因素依然存在。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市场融资机制等尚未完善,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
渐变的过程,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当前,在全市上下大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之际,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顺势应时,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改变传统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低层次平面扩张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要推进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及居民住宅建设,刺激投资增长;要促使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科技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要使更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目前,全市GDP 达到564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6%,这标志着我市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顺应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早日融入首都经济都市圈。
2、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大手笔、大气
魄建设,改造老城区,完善现有城区,开发好新区,做到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步进行,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力争建设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抓好街景整治、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抓好供排水、道路、通讯、电力、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广场、商贸、居住等配套建设,增强城市功能。
3、优化环境,积极改革,推动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集聚。按照城市化的需求,降低城市“门槛”,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逐步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研究制定一批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使其与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同步发展,指导实际工作,以推动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5.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五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乡镇农机站是农机化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机技术宣传推广、修配服务、安全生产管理和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等工作的主力军。乡镇农机管理站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全市农机化的发展。在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政协第十一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莱阳市孙丽清委员提出了“理顺乡镇农机管理体制,减少农机安全隐患”的提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全市150个乡镇农机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一、乡镇农机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2001年,全市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多数乡级农机站进行了调整或重组。目前,全市共有150个乡镇,都设立了农机管理人员。其中,牟平区、龙口市、栖霞市3市区设立了独立的乡镇农机站40个,占乡镇总数的27%。其它县(市、区)的乡镇110个乡级站实行农、林、牧、渔、水、机等多站合一,编制上设农机管理人员,兼职其他工作,占乡镇总数的73%。
(二)经费来源情况。全市乡镇农机站经费拨款形式主要是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除栖霞市、海阳市的29个乡镇站实行差额拨款外,其余县市区121个乡镇站均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有保障。
(三)人员结构情况。目前,全市乡镇农机站共有干部职工364人,其中干部297人,职工98人。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全市乡镇农机站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59人,占人员总数的76%。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79%。
2.乡镇农机人员学历结构。具有本科学历的88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大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41%,中专学历的43人,占总人数的12%,高中及以下学历的84人,占23%。
3.乡镇农机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
(四)工资收入情况。月工资收入1000元以下的60人,主要是栖霞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1000至1500元的68人,主要是栖霞、莱阳、海阳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在1500元至2000元的63人,收入在2000元至2500元的132人,收入在2500元以上41人。总体上看,我市“五区”和龙口、莱州、招远、蓬莱4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高,人均2500元左右,而栖霞市、海阳市、莱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低,多数在1500元以下。
二、乡镇农机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政府领导重视不够。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市大多数县(市区)没有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内容,难以引起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无指标、无考核、无压力、无动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乡镇农机化工作流于形式或被动应付,缺乏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农机化工作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机人员编制不够合理。目前,全市150个乡镇仅有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平均每个乡镇2.4人。只设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73个,占49%;设2至3人的38个,占25%。兼职人员不仅要负责全乡镇的农机化工作,还要承担常年驻村包片、森林防火、乡村规划、计划生育等非农行政事业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农机专职人员,也经常被乡级政府临时抽调承担其他任务,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农机管理业务工作,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农机化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出现“梗塞”,难以传达落实到农村、农民和机手,给全市的农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只设立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乡镇,其农机化工作的各项指标都严重滞后。
(三)农机化工作经费不足。目前,我市多数乡镇只拨付农机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基本福利。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需要推广经费的支持,只有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咨询、典型示范等活动,才能让群众认知、接受、使用,才能使新技术、新机具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比较紧张,且多数用于发展经济支柱型产业或改善民生,用于农机推广的经费严重较少甚至没有,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发展。如果没有乡镇财政经费的支持,仅靠市、县两级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普及活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难度较大。
(四)农机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全市除牟平区外,其他乡镇农机人员的编制隶属乡镇政府管理。通过调查,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随意更换、调动频繁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机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调任的农机管理人员由于不懂或不熟悉农机业务,大多数没有经过农机业务培训,对群众的咨询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地解答或处理,影响了农机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现有的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福山区、芝罘区、开发区乡镇农机人员均40岁以上,莱州市、龙口市、福山区等7县市区无30岁以下人员,乡镇农机人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六)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目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总人数的57%;105人没有取得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29%。85%以上的人员不是农机专业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农机业务培训的人员不足70%。招远、莱阳等市的乡镇农机人员中,农机专业毕业人员仅有1-2人。2002年以来,全市乡镇农机站没有进入农机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必将造成乡镇农机人才断档,直接影响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发展。业务素质较低,自律意识较差,执法行为不规范,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七)部分乡镇农机人员积极性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县市,乡镇农机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难以保障,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栖霞市16个乡镇站共88人,只有各乡镇站站长和3个乡镇的26名农机工作人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发满额工资,其余62人安排离岗,只发给360元生活费,条件较好的乡镇发500元。海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工资收入连续几年为年工资总额的70%左右,有2个乡镇没人负责农机管理业务。2001年,龙口市机构改革时,乡镇农机站被确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3年后逐步实行”。目前,乡镇农机站职工的工资虽然仍按原渠道全额发放,但在职人员不安心工作,担心辛辛苦苦工作多年的岗位,却要变成“泥饭碗”,人员思想不够稳定,有的托关系找门路想跳出“农”门。
(八)部分乡镇站办公服务场所不健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合署办公,原乡镇农机站的办公场所和资产由政府实施统一管理,有的被拍卖,有的被房地产商开发,多数乡镇没有独立的农机服务场院,个别农机站甚至办公场所都不稳定,影响了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栖霞市75%的乡镇农机站无固定的办公场所。
三、加强农机乡镇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截止2008年底,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25.8万台,配套机具31万部,联合收获机5003台。随着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大幅增加,全市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化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我市拖拉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农机站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站作用,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机站体制编制,增加乡镇农机工作力量,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我市农机化的科学发展。
(一)将农机化工作情况纳入对乡镇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发展,做好农业机械推广的服务工作”。这就规定了乡镇政府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职责:一方面要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和服务工作。因此,建议各级将农机化综合水平、玉米机收率、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年检率等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县、乡镇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使各级政府思想上重视农机化工作,增加从事农机化力量。
(二)理顺乡镇农机站编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指出:“乡镇事业站可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综合设置乡镇站所,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的措施。一方面,合理设置乡镇农机站编制。结合我市各乡镇农业发展实际,按照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机械保有量,设置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业机械保有量较多的乡镇,应设立独立的农机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5-7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少,拖拉机保有量较低的乡镇,设立1-2人的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纳入农业综合管理服务站。农机管理服务人员隶属乡镇政府管理,实行财政全额拨款,业务上接受县级农机部门指导,主要负责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技术培训、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农机维修及服务等工作,不再承担农机化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务,以确保农机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开展农机业务,更好地搞好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农机化工作的网络建设。强化县级管理、加快乡级建设、发展村级组织,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工作网络,夯实农机化工作的基础。
(三)增加工作经费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性工作。农业机械化服务,从根本上说也带有公益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依照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设立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给予保证,并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项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既是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其他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因此,各级政府有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农机化推广保障要求,改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工作经费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积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四)完善农机管理服务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乡镇一级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对农民、面对千家成户,许多工作最终要由乡镇政府组织落实。特别是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如何组织农业机械抢收抢种,如何搞好机械的维修保障服务,事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因此,乡镇政府应当做好组织协调,通过设立农机服务大院,配备农机管理服务车辆,完善教育培训和维修服务场所,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方便机手,减少农民支出。
(五)充实农机化工作力量。建议政府制定乡镇农机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农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改善乡镇农机人员知识结构,确保每个乡镇有1-2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乡镇农机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建立良好的接续梯次。同时,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绩效挂钩、评聘分开、评选优秀乡镇农机技术员等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乡镇农机队伍。
6.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六
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2010年05月17日来源: 中国工商报提供
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甘肃省工商局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加强行政指导,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02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出资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54%。
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优势明显、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运作机制逐步完善等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降低了农民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
甘肃省工商局抽取3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1553名农民成员,进行入社前后收入变化情况调查,发现其入社后人均年纯收入比入社前增加了4135元,增幅达66.1%;对入社与未入社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入社的农民成员人均年纯收入10394元,比未入社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高出7414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创品牌、抢市场的竞争意识。目前,甘肃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的紫家寨蛋品、杰灵饲料、平佳绿蔬菜、遇仙桥葡萄、胭脂鸡、康萃蔬菜等商标都已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全省工商系统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做法
1.立足职能,服务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绿色通道,全面推行红盾联络员制度、全程服务代理制度、预约服务制度、上门服务制度和延时服务制度,从表格填写到登记注册,从完善制度到健全机构,从品牌培育到商标注册,做到了全程跟踪、周到服务。其中,武威市工商局全面建设“移动工商”,工商干部携带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门服务,使农民不出门、不花钱就能申请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2.积极协调,助推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主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重大项目组织单位、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等的横向联系,建立了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协作机制;启动“金桥惠企工程”,促成银企协作,协调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5.3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00多件;实施“农超、农企对接工程”,使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000个品牌的农产品直接进入300家超市专柜销售,引导和帮助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405家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供销协议1500份;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缺技术的问题,启动“鹊桥工 1
程”,积极“引企结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收到了企业与农户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
3.加强监管,保障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把开展红盾护农工作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农资商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化肥、种子、饲料等农资商品的监管,严格落实《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留样备案、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农资商品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龙头企业连锁经营和农资商品配送车登记备案等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上放心农资商品。
4.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发展。
甘肃省委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成立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坚持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结合,采取村党支部书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双向兼职等办法,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党员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和提高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党组织带领成员谋发展、闯市场、增效益的能力。
定西市陇西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成立后,当地工商机关上门宣传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引导该社成立了党支部。
张掖市工商局甘州分局向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帮助成立党支部,先后吸收18名党员和260多名成员入社。在工商机关指导下,该党支部深入开展“党群携手、合作共赢”主题实践活动,以带动群众增收为目标,形成“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格局。
三、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涉及农业、供销、金融、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长效协作服务机制,形成政府牵头、涉农部门和机构协作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很重要。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和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及成员培训等工作;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表彰奖励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或者通过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对开展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活动,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或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优先给予财政扶持。
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帮扶政策,其中包括在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方面适当放宽额度限制,将涉农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适度倾斜使用等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依法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等,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建议不断加大宣传及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相关部门和机构在职称评定、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项目带头人、农业生产和运销大户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的业务培训;邀请技术专家上门,有针对性地指导和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新型农民以及致富带头人为核心,创办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议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品牌。充分发挥全省各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制定农业品牌战略规划,联合搭建“品牌兴农”平台,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著名商标。对重点农产品及产业基地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整体形象广告宣传;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品营销和市场建设,鼓励和带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建立销售网络、网点等,努力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农民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请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认证,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无形资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双峰县农机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篇七
农机合作社的共同特点:一是农业机械种类齐、数量多,多数拥有大型粮食烘干机,活动场地和机库棚面积大,整齐壮观;二是流转耕地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水稻生产基本上实现了耕、插、防(植保)、收、运及烘干全程机械化;三是多数拥有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农机维修队,集中作业时出动的农业机械台数多、场面大。这种现代化气息浓厚、又有较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在农村的确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
双峰县现有农机合作社97家,合作社入社人数2 962人,注册资金总额1.883 2亿元,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091 6亿元;耕地流转涉及村数332个,流转耕地面积0.62万hm2,占全县流转耕地面积总数约70.2%。目前,农机合作社大多数以水稻生产为主,拥有100万元以上水稻生产各环节的农业机械。也有部分农机合作社既从事粮食生产,又从事蔬菜、水果、药材种植、休闲观光农业及特种养殖、山地开发等,拥有工程机械及其他相应农机具。近年来,不仅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增长较快,合作社自身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并正在向农业产业化迈进。
农机合作社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发展基础硬实,发展势头良好。犹如一台新的强力引擎,驱动着规模农业之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的一池春水,并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树坪镇的时和年丰、旺日等3个农机合作社流转耕地都在100 hm2以上,其特点是由镇上负责与村上签订耕地流转合同,村上再以各户责任田面积为基础与农户(责任田主)统一(造册)签订耕地流转合同,整村或整片地流转耕地。每年耕地流转费高达3 000 kg干稻谷(合7 800元)/hm2,水塘1 500~3 000元/hm2水面。责任田主们很高兴:“钱虽不是很多,但稳当、省心,比自己种田收入高多了”。耕地流转后,在家的农民可优先到合作社打工,外出的人则不用再牵挂家里的责任田,放心从事第二、三产业赚钱,收入无疑增加不少。由于实现了耕地成片耕种,便于规划种植、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农资、机械磨损、油耗及人工工资等各项支出都大为降低,农产品销售也能卖出好价钱,合作社经营效益良好。所以,合作社与责任田主(农户)都是赢家。
农机合作社这种大范围、高价格流转耕地(一般耕地流转价为3 000~4 500元/hm2)搞规模农业的方式,被乡镇干部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佳模式。
这3家农机合作社的做法,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使人们看到了未来农业公司和农业产业化的希望,具有时代意义。
2 有效抑制耕地抛荒,发展粮食生产
梓门桥镇中江农机合作社,原来只是拥有几台收割机和耕耘机的农机作业服务队,后来在镇上的要求和帮助下,多处转包己抛荒的零星耕地进行垦复性耕作(3~8年内免耕地流转费),同时陆续流转邻近耕地,逐年扩大流转面积。从2014年初成立农机合作社,现转包耕地发展到了3个乡镇,12个村,所涉及的村基本上消除了耕地抛荒现象,且合作社流转的86.7 hm2耕地中,双季稻种植在46.7 hm2以上,至今仍有17.3 hm2耕地是免流转费耕种的。
农机合作社因有机械垦复作业优势,全县所有垦复性耕种几乎都是农机合作社所为,数量越过333.3 hm2(多年累计),农机合作社在抑制耕地抛荒、发展粮食生产上无疑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耕地抛荒现象与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大政策相违背,制止耕地抛荒是政府的一贯行为。但目前耕地抛荒现象仍然很严重,连水利条件好的垅塅田都有不少被抛荒了。政府应出台政策,奖励性补助耕地垦复性耕作者,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将已抛荒的耕地利用起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3 增加农业投入,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
梓门桥镇广馨农机合作社刘志勇,原在承包铁路工程中赚了钱,有志于规模农业发展,但缺乏农机和种植技术,便找了农机大户和种粮能手合伙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投资220万元搞起了农业开发。先是与村上订合同,将小山头推平填入河道改直后闲置的废河港,开垦出耕地近2.5 hm2,获15年免费耕种权,后又陆续流转了5个村的100.7 hm2耕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粮食自己烘干、加工成大米销售,大棚草莓、辣椒鲜卖。现合作社社员扩大到23人,2015年获纯收入18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
扩大农业投入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我国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是长期以来摆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前的大问题。农机合作社本身购置农业机械和机库棚建设等也是农业投入,虽然购置农机不管是搞农机社会化服务还是流转耕地搞规模农机,都不失为一种回报率高而又稳定的投资项目,发展也较快。但这种投入量有限,投入潜力也有限。农业投入上不去,主要是因为农业是露天工厂,工作环境差又辛苦,也少有见效快、风险小的投资项目,不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社会上的有钱人(包括己富起来的农民)都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第二、三产业,因此出现了农业投入大部分靠国家财政的难堪局面。
农机合作社发展规模农业,进而向农业产业化进军,为扩大农业投入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银行”,既活跃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可大量而长久地吸收民间资本,有效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及其所依赖的农村田园化建设和规模农业发展,都是扩大农业投入的好项目。国家应在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合作社扶持力度的同时,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规模农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向农业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推进。这样,既能充分发掘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潜力,又使国家财政的农业投入变成奖励性、支持性投入,更有效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4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金土地农机合作社是双峰县最早成立的几个农机合作社之一,其前身是卫星村农机服务队。2008年开始承包村里的荒山、荒土和旱田,开发出成片耕地种植淮药(淮山)、辣椒及芋头等蔬菜,同时流转水田、水塘搞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到2015年,合作社己发展社员151人,承包和流转水田331.3 hm2,旱土山地54.7 hm2,水面48.7hm2。拥有农业机械原值326万元,机库棚1 350 m2。拥有休闲农庄1个,生态蔬菜基地3个(淮山药、辣椒、瓜果),种粮农场、水产养殖场各1个,农机作业服务队1个,还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2015年获纯收入1 500多万元(包括政府的种粮、蔬菜基地等补贴)。
农业产业化是规模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较早的农机合作社己从单纯流转耕地种粮向经果种植、种养加工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发展,即粮食生产也出现了普通水稻、优质稻、糯稻、再生稻等规模(专业)化生产,还有无公害生态稻米、玉米种植基地等。农机合作社必将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
5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村田园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动力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机库棚建设飞速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有规定,必须拥有800 m2以上的运转场地,有机库棚者优先。在项目的推动下,以前一度成为农机短板的机库棚建设得以快速发展,全县农机合作社就建有机库棚38 520 m2。二是为农村田园化建设增加了充满活力的投资主体。锁石镇白源农机合作社流转了耕地57.3 hm2,其中有3.8 hm2是2013年流转的成片垅塅田,流转合同期定为10年,并在合同期满后有优先流转权。合作社在得到责任田主支持后,出资修建了机耕道并配套建设了水渠,将原来不通机耕道的深泥脚田变为能自流灌溉的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产农田。
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也使笔者看到了实现农村田园化美景的希望。合作社流转成片耕地进行规模种植,解决了成片耕地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问题,只要流转期较长,农机合作社本身就有运用农业工程机械进行农田改造的优势条件,合作社觉得进行高产农田改造的投资有利可图时,就会产生投资动力,责任田主对这种坐享其成的事自然会支持。如果能像青树坪镇那样将一个甚至几个村的耕地全部流转到一个农机合作社,流转合同期在10年以上,肯定会激发农机合作社农田改造的投资热情。因为只有建立在田成方、渠成网和路相通的高产农田基础上,农业机械才能发挥出最佳优势,规模农业才能实现良好而稳定的收益。
有了农机合作社这个农田基本建设的内在动力,国家再在政策上加以支持和引导,将农田改造、村庄和道路统一进行规划建设,那么丘陵山区农民梦寐以求的农村田园化建设的春天就到来了,新农村建设也会有实质性的突破,农村面貌将会大为改观。
6 规模农业优势明显,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规模农业是不可能依靠手工劳动来完成的,只有在机械化条件下才能生存和发展。农机合作社则正是依仗拥有多量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及其操作、维修技术的优势,在规模农业经营上如鱼得水,也势必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独占先机。金和农机合作社范江华说:“我认为我们合作社的纯利润70%以上来自农机作业收入。我们的农机服务队每年对外搞农机作业,纯利润有20万元。如果我们对自己流转的耕地搞农机作业都按我们对外搞作业服务的价格计算:耕整地4 500元/hm2(双季),育插秧2 250元/hm2(人工插要3 450元/hm2以上),收割3 900元/hm2(双季),烘干160元/t,那就占了合作社纯收入的大部分。当然整块流转了耕地,进行无间丘机械化作业比社会化作业效率高多了。如同样一台收割机,搞社会化作业服务东一丘西一丘,每天收割1.33hm2算好的了,现在成片收割每天收割3.33 hm2还很轻松,机械磨损也小些。”可见,农机合作社搞规模农业优势独具。有些种粮大户,机械化作业要请别人搞,如耕地流转费用高,除去机械化作业和农资等费用,所得无多。
农机合作社这种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都较高而又优势独具的新兴农业经济体,必将在规模农业上独领风骚,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总的说来,农机合作社大片流转耕地进行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促进了耕地、资本,劳动力、装备、技术、信息及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既使自身得到快速发展,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对此,笔者有种强烈的感触和愿景:农机合作社己在耕地流转集中和规模农业发展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如果在政策的引导下,责任田主以责任田面积入股农机合作社,解决责任田流转期的制约难题,同时使合作社与责任田主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机合作社就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合作社进行公司化管理。国家再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农机合作社(农业公司)进行大范围的田园化建设,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农村田园化实现了,又反过来大大促进规模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将大为提高。耕地抛荒再不是问题,农业投入也不再是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摘要:农机合作社拥有大量的农机具和操作、维修技术,在规模农业经营上如鱼得水:既大量流转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垦复性耕作,有效遏制耕地抛荒;又在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意义非凡;还为农村田园化建设增加了充满活力的投资主体。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使农机合作社这台强力引擎,驱动规模农业之舰,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8.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八
国家“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乘势而上,促进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实践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走合作化的道路,进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再解放、再发展,实现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文章-http:// 帮您找文章]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职能的发展格局,为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认真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合作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民办、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的形式,于近几年逐渐被群众认可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多领域延伸的态势,解决了政府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统不起”、单家独户“办不好”的问题,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0余个,入社(会)人员近1.3万人。
——地域分布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从县延伸到乡、到村,甚至到了屯。县级有农合会、农经会、劳务输出协会和农技会;乡镇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了全面覆盖,其中*乡已达到12个,是全县最多的乡镇;76个村中有经济合作组织的达45个,其中*乡的*村经济合作组织达3个。
——组建形式多。一是能人牵动。主要是由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产品种、养、销的能人及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协会,在实现自身滚动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致富。目前全县依靠大户发展的协会组织已达到18 个。其中,*乡*村养猪厂厂长**,饲养生猪1000多头,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成立了养猪协会,会员达到20人,生猪年出栏近7000头。协会为会员提供仔猪、饲料配方,帮助防疫灭病,解决销售难题。二是园区示范。这类组织是部分农民先期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搞高效农业开发不断走向富裕,然后以园区为依托,发展规模集体经营。如*乡水稻示范园区的种植大户**,联合园区内的100多个种植户联合组建了水稻协会,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龙头带动。利用乡镇供销社等为农服务企业的资金、信息、销售等方面优势,组织农户形成“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如**乡平贝协会,由乡供销社牵头组成,现已发展会员60多人,平贝种植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四是农户联合。农户根据发展需要,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分散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整体,统一组织生产、销售,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如*乡*村菇娘协会,通过吸收种田大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会员,采取统一协调生产资金、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等方法,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菇娘生产,既解决了技术难题,又拓宽了销售门路。五是分级组织。按照上下贯通的思路,县乡村普遍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协会,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地转移出去。六是专业合作。以松散合作为主,依靠定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遍及11个乡镇的农民经纪人协会,一头伸入千家万户,一头伸向市场,成为定单农业的主力军。
——产业涵盖全。现有的8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而且经营服务的领域多种形式并存。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服务型。这类组织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提供一些生产资料供应方面的服务等等。如天麻栽培技术协会,以天麻育种基地为依托,免费培训技术,与会员签订回收天麻订单,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生产和销售结合型。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乡*村依托本村的林果生产组建了林果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特别是注重市场开拓,提升林果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辐射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市场,不出县就销售一空。三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协会组织,形成专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会员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如*镇的绿色稻米产业协会,依托大米加工小区,吸纳37户水稻种植大户,统一种植空育131、沙沙泥、长粒香等优质水稻品种,统一使用“**”品牌,统一进行销售。
——带动作用强。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松散的力量聚合起来,通过给农民提供技术、捕捉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共闯市场、共渡难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产业、技术、产品等形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规避了经营风险。*乡的养鹅协会,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42人,通过统一购买种蛋、统一进行孵化、统一销售商品鹅等方式,把所有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在协会的带动下,整个*乡大鹅饲养量达6.5万只,售鹅及鹅毛的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农户参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也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把富余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解放出来,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镇富民瓜菜协会,年可生产西瓜50万斤以上,为民增收
20万元,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七台河市。*村养鹿协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今年已外销鲜茸140斤,促民增收4万多元。四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流动与重组,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形成。*乡*村二组有73户农民320口人,最初只有12户种小棚蔬菜,平均每户收入只有800元。成立蔬菜协会后,变简易小棚为日光节能温室,由单一韭菜、大葱生产向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且在县农贸市场开辟了绿色蔬菜统一销售场地。目前,不但全组农户都从事蔬菜生产,而且带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县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远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一方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远见,只求形式,不求质量;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和发挥作用,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保守意识还很严重,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心里不托底,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两级政府没有出台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促进发展的措施就更少。而且,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统一负责,出现了工商、民政、科协、农委、县社等部门都参与管理,又都不够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找谁去解决,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组织结构松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没有章程、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利益机制联结不够紧密,凝聚力和带动功能比较差,抵御风险的功能不强。特别是90%以上合作经济组织无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不健全,活动不规范。
四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法律地位不明确,既不便开展活动,又不便承担法律责任。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处于分散状态。
五是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的问题,基本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多数是凭经验,靠运气,不懂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创办的中介组织缺少科技含量,经营项目也仅局限于农副产品流通以及畜禽养殖交易等,高科技深加工项目较少。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档次、规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既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一免两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措施来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
1、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只有思路对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动力。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活化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总量上规模,提升质量上档次,提升速度上位次,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县每个乡镇都围绕区域优势产品开发组建起规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起规范的行业协会,基本形成全县上下贯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决不能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严格执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基本条款。各有关部门应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不代替农村合作组织决策,不任命合作组织负责人,更不干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行为。三是坚持以民为主的原则。要以农民为主体,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办成民本组织、百姓组织。对民办官助的,要加快民营化改造,尽快建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坚持对内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归全体会员所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乡镇之间、村村之间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创建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结合实际,坚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2、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重点要在环境塑造上下功夫,只有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有加快发展的氛围。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式,消除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各种偏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摆上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发展意识,主动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广泛宣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要注重利用典型进行引导,对*的大蒜协会、*的养鹿协会、**的菇娘协会、**的蔬菜协会等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的典型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给农民看,达到引导农民干的目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出台扶持政策。要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出台全县统一的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在立项、用地、资金、户籍、注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在登记服务上,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注册的法律法规前,我县所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应到农委统一办理登记注册,然后由农委按照其经营性质,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明确法律地位。在资金服务上,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信贷额度,然后再由合作组织转贷给资金困难、信用程度较好的会员,或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资金担保公司,与银行直接开展业务联系,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路子,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的生产开发项目,各级涉农部门要给予优先扶持。对组织弱小、经费有限、运转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的合作组织,乡村两级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服务上,借鉴外地经验,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其成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及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机作业、家畜配种和疾病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加工品的,免征增值税。在经营服务上,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拓宽服务领域,为其开展内部服务创造条件。
3、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核心是在提升总量上搞突破,只有总量得到扩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实现规模化发展。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重点应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量的迅速扩张。一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一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比较优势、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上配置,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把优势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当前,应重点抓好**蔬菜、**大蒜、草柳编、**平贝、**大豆、**养鹿等初具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牵动一批。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中介组织和基地农户,通过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既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又减低了企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培育“龙头+基地+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普遍,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合作模式。当前,我们要在运作好稻米加工集团和大鹅产业化项目、山产品加工项目和大豆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围绕马铃薯、玉米、山林产品,以及特色养殖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几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壮大龙头,培育基地,牵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盘活传统资源还原一批。农村供销社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些年由于体制不新,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但组织网络健全、覆盖面较广的优势还没有缺失,应把这块资源重新利用起来,加快改组改造,吸引农民入股入社,使社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化组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凝聚生产要素组建一批。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县内外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发展,通过大规模租赁土地,搞农业深度开发,整合农村生产要素,形成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变成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工人,组建农业公司。另外,可以借鉴**、**等地的做法,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大搞耕地集中连片作业。五是引导农民经纪人整合一批。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经纪人已经成为我县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但农民经纪人大多数是个体行为,单打独斗,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要在鼓励农村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加入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带头成为经纪人,以不断培养和壮大农村经济队伍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引导各类农村经纪人联合协作,鼓励和扶持农民经纪人牵头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4、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上档次、上水平。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逐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一要健全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只有选好配强管理人员,才能避免出现“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情况。因此,各乡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组织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董事长、理事长,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民主决策组织的重大事项,解决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二要完善章程。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去年省农委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予以借鉴,抓紧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和完善章程,明确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业务活动范围,规定会员的资格、权利、义务等。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制度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劳动、财务和营销、利益分配、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股金分红形式、按实物量返还社员利润形式、股金分红加利润返还形式。四要提高队伍素质。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既要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指导农村经济合作发展的领导干部,又要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的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成员。
5、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根本点要落在强化领导上,只有
9.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九
刘 剑
〔内容摘要〕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盘县自2004年12月成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通过努力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足,笔者就盘县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调研
〔作者介绍〕 盘县人民政府 县长
盘县农村合作医疗在前几年就已在部分乡镇试点,涌现了羊场、保基等几个实施较好的乡镇,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2004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盘县成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县政府即时组织开展了启动合作医疗的各项筹备工作。一是成立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其他各机构,配齐工作人员;二是完成乡镇卫生院的上划管理;三是按要求招考所需村级卫生员;四是广泛开展宣传,足额匹配县级经费。2005年1月,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式启动。时至目前,部分乡镇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少数乡镇工作缓慢。近日,笔者与县卫生局和县合医办同志一起到有关乡镇进行了调研,深入走访调查,向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并查阅了其他乡镇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现就自己的所听、所见、所闻和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谈点看法。
一、合作医疗开展情况
自2005年1月1日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乡镇均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落实了办公场所;多数乡镇购置了文件柜、办公桌椅及电话等办公设施。保田、普田、水塘目前尚无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正待到位。除保田、民主、石桥、城关四个乡镇人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其余乡镇人员全部按编制要求基本明确了合医办相关人员,基本做到合医办人员与原工作单位业务脱钩。合医办业务经费已基本落实,多数乡镇采取根据工作需要支出后凭发票核销的方式,少数乡镇已列入财政预算。包括对老百姓办合医证的照片费支出在内,投入最多的柏果、松河、淤泥、红果、板桥等乡镇已投入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近10万元,投入较少的马场、四格、保基、普古、普田、城关、保田等乡镇已投资近2万元。除新民、大山等乡镇外绝大部分乡镇为参合农民承担合医证照片费,刘官镇还规定,镇政府为每位参合农民投入2元,卫生院为每位参合农民投入1元。从投入的角度讲,乡镇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高度重视。
各乡镇均已完成了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摸底统计等工作。截止2005年2月20日,合作医疗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筹资工作结束,共筹集资金6,797,190.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达679719人,参加率为71.6%。由于省政府要求盘县试点工作的筹资时间提前,由参合农民承担而又在短期内未收取的参合资金,以及由县民政、扶贫、计生等部门承担而又未到位的农民参合资金,均由乡镇根据参合农户花名册全部按时垫付代缴到县合管中心。截止筹资结束,民主镇垫资22万元,老厂镇垫资4.8万元,株东乡垫资18万元。按照自愿原则到目前为止,除民主尚有部分欠收外,老厂、株东均超收(已退还)。在收取农民筹资中无强制性收费。目前,由县民政、扶贫、计生等部门承担的农民参合资金已全部到位,正陆续下拨乡镇。为妥善解决好过去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断江镇将过去合作医疗的节余资金按原参合人员名单连本带息全部转入新型合作医疗基金,镇政府全部解决了由农民自筹的缺口资金;保基乡原参合农民应减免而由于超支出现缺口未得到减免的农民,由乡政府筹资一次性全部兑现减免。这些做法,有效解决了过去合作医疗的历史问题,实现了原农村合作医疗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诚信形象。
从参合情况看,参合率在90%以上的有洒基、断江、柏果、松河、保基、四格等6个乡镇;参合率在80%以上的有英武、坪地、盘江、鸡场坪等4个乡镇;参合率在70%以上的有普古、淤泥、刘官、羊场、滑石、忠义、大山、老厂、平关、响水等10个乡镇;参合率低的为城关12.85%,保田14.52%,两河22.51%。到目前为止,汇总录入工作仅石桥、大山、马依、红果、西冲、平关等乡镇完成部分外,其余乡镇尚未开始此项工作。合作医疗证的办理发放除忠义、大山、城关、火铺、板桥等基本办理完毕外,多数乡镇正在填发合医证,有个别乡镇(普古)因照片未到位而未大规模填发合医证,凭缴费收据到乡镇卫生院就诊减免,对个别需到乡镇以外定点医疗单位就医的由参合农民提供照片优先填发合医证。除松河、柏果、马场、保基外,其余乡镇卫生院都已按规定对象、范围、比例开展了合作医疗乡镇医院就医报销减免业务。在未开展合作医疗减免的乡镇中,松河、马场由于医院的管理及合医证未发放到农户手中等原因而未开展到乡镇医院就医减免,保基乡因合医证填发偏晚和集中时间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待到4月10日开始办理参合农民(含元月1日以来就医的参合农民)的就医减免业务。因村卫生人员招考还未到位,各乡镇的村卫生室均未开展参合农民就医减免。从服务方面看,乡镇合管办与卫生院工作协调配合普遍较好,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普遍都比往年有较大改进和提高,收入也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断江等个别乡镇卫生院收入甚至较往年同期成倍增加。
从医疗价格看,除滑石乡反映卫生院药价比当地个体诊所偏低外,其余乡镇卫生院药价均比当地个体诊所高,常规药品价格一般高10—20%,部分药价甚至高出3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卫生院为保证药品质量,进药渠道较规范、统一,而个体诊所进药随意性大;二是卫生院进药要缴税,而相当的个体诊所有逃税、漏税行为。总体上看,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步较好,参合农民已经尝到合作医疗的甜头,得到了实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比较满意,许多乡镇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现在还纷纷要求参加合作医疗。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步较好,但取得的成绩也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参合农民就医减免的实施,合作医疗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将逐步暴露和显现出来。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主要有以下这些问题。
(一)涉及乡镇政府的问题。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的就诊程序及减免(报销)办法知晓率低,不知道怎样去争取自己就医时应享受的利益。二是有的乡镇由于财政困难,业务办公经费投入不到位。三是部份乡(镇)合医办人员没有落实到位,工作进展缓慢,其次是合医办的人员未全部投入到业务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包村、包片干部,难以保证有足够的业务工作时间。特别是保田、普田、水塘等办公场所还没有落实的乡镇,工作开展非常困难。四是合管办与卫生院的配合不够统一、协调,甚至存在合管办和卫生院相互推萎、扯皮的现象。
(二)涉及合管办的问题。合管办人员素质普遍未达到县关于乡镇合管办应配有医疗、财会、微机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的要求,尤其缺乏医疗技术方面的人员,影响了处方的审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合管办的待遇低于乡镇卫生院,卫生院人员普遍不愿到合管办工作;二是乡镇医疗业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本身就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如滑石乡,具有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总共只有3人,其中1人在乡计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现在也还缺乏业务技术力量),另外2人在乡卫生院,而在卫生院的2人中,有1人已不能工作,另1人若在医院工作,则合管办就无人审查处方(因审查处方需要具有医师资格);若这个同志到乡合管办工作,则卫生院又无法开展医疗业务。保基乡也如此。按照规定,一个人不能同时从事合管办和卫生院工作,要做到管办分离。此外,乡镇合管办人员值班普遍不够正常,给参合农民就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三是合管办工作关系还未理顺,现完全是乡镇指定人员临时负责和管理,未办理调动手续,他们思想有顾虑,工作放不开手脚。四是合管办工作设施简陋,除少数乡镇配有微机外,多数乡镇只有电话,还有部分办公场地都没有。五是汇总录入建档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下一步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规范管理,除忠义、大山、西冲、马依、红果、平关完成部分录入建档工作外,其他乡镇均未开始操作此项工作。六是大部分乡镇合作医疗证尚未完全发到参合农民手中,给农民群众及时受益造成较大的障碍,也给合作医疗的规范管理、基金的安全运转产生较大困难。
(三)涉及乡镇卫生院的问题。一是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对合作医疗的重视、理解不够,嫌工作麻烦。如松河乡卫生院,初步了解因领导方法、能力等原因,指挥不动工作人员;马场乡卫生院负责人对合作医疗就医减免办法、标准至今还不清楚。二是设备简陋老化:除淤泥、洒基、柏果、乐民、响水、板桥等乡镇卫生院设备相对较齐全以外,许多乡镇缺乏检验设备或放射设备;如石桥、普田、忠义、大山、马依、老厂基本的“X”光检查设备都不具备。三是业务人员紧张,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大部份乡镇编制少,又严重缺编,如株东、马依、普田等乡镇职工不足5人。人员配置不合理,少有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的医技人员,如响水、乐民、老厂各仅有一名检验人员。普遍缺乏最基本的专职放射员或专职检验人员更谈不上其他医技人员。四是服务能力低,技术不高,即便收费不高,但许多患者还是不愿意到卫生院就诊,而选择又远又贵的私人或县级医院就诊。五是医药费贵。调查各乡镇卫生院普遍药品费用高于营利性医院(诊所)15-20%,县级医院更高。比较同厂家同规格2种药品(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县级17.5-18.50元,乡镇卫生院8-10元,私人医院(诊所)7.00元左右。医疗服务性收费县级医院应收尽收,执行高标准;乡镇卫生院应收项目没有完全收,而且执行价格偏低,私人(诊所)收费项目执行不详细。
(四)涉及县合管中的问题。一是可减免的用药目录太少,药品价格偏高。二是对住院与门诊的区分标准不具体、不统一,操作难度大。转院手续复杂,报帐后资金返回缓慢。三是报销减免的程序和资料比较繁琐。
(五)涉及县卫生局的问题。主要是村级医疗服务点未建立,群众看病难。
(六)涉及合作医疗政策性的问题。部分乡镇反映:一是对在非定点医疗机构(盘江煤电集团系统医院)就医人员能否按20%的减免标准给予减免。二是对重大疾病患者,能否考虑提高报销减免封顶线。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搞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改进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县今后农民参合率的提高,决定着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成败。根据这次督查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整合人力资源,科学调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加大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技术支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进一步摸清核准卫生业务人员的分布情况,按照既保重点,又兼顾面上的原则,合理调配乡镇卫生院、合管办的人员结构,充实乡镇村卫生业务力量;二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加大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三是通过摸底核查后,在技术力量紧缺的情况下,适度招考、招聘必要的业务技术人员;四是千方百计配齐配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尽快组建村卫生室,把村级防疫、妇保人员一并纳入村卫生室人员管理,调配使用。五是鉴于今年刚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合管办的人员应完全脱离其他工作,保证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抓业务。
(二)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以实施国债资金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为契机,切实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一是33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务必要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按期投入使用;二是采取医院贷款、自筹资金购置及赊购设备等方式,加快医疗设施配备步伐。当前,尤其要尽快解决检验设备和放射设备。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让广大参合农民准确掌握合作医疗相关知识。一是向参合农民讲清合作医疗的好处,就医减免携带的证件、相关手续,减免对象、比例、程序等。二是向参合群众宣传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宗旨,服务质量及收费标准,引导参合农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特别是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系统医院周边乡镇。
(四)按照科学、规范、利民、有效的原则,千方百计降低药品价格,询价比价采购药品必须公开,统一。一是严格药品采购标准,放宽药品采购渠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引入药品购销竞争机制,实行
用药终端限价,做到乡镇之间、村之间,同厂家、同规格的药品价格基本相同;允许有资格和合法的医药购销企业供应合医用药。二是因地制宜修订完善合医用药目录,适度增加药物品种,规定药品价格;三是县卫生、药监、物价部门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方式,加大药品督查处理力度,严格执行批零价差不高于15%的规定,对哄抬药价,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加大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公示制度,增加透明度。
10.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
1 基本情况
全县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15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社5家。入社社员4 973人,年作业服务能力320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 846台,各类联合收割机1 825台。承包流转土地3.86万亩,托管土地9.6万亩,年经营性总收入6 320万元。随着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引领农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排头兵。
2 主要做法
2.1 制定发展规划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课题组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相继印发《关于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意见》、《泗县农机合作社帮扶联系活动方案》、《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对全县农机合作组织实行分类管理的意见》和《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分类建设标准》等规范化文件。建立帮扶合作社发展常态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座谈,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2 强化舆论宣传
提高思想认识最有效途径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网络、电视、广播、现场会、宣传车、宣传栏、明白纸、标语、法律赶集、政策下乡、巡回宣传、宣传月等灵活多样形式,及时向广大农民和机手宣传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知识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2016年上半年,全县共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题宣传咨询活动6次,派出宣传人员85人(次),出动宣传车56台(次),发放法律明白纸、宣传单等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 500多人(次)。在深入宣传的同时,认真开展多层次培训活动。一是坚持以会代训,每季度召开一次合作社负责人会议,学习政策,培训业务,加强交流,促进发展;二是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知识作为农机校新学员必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三是开展“送教进社”活动,将全县所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轮训一遍。上半年,全县共免费培训合作社社员1 326人(次)。
2.3 科学分类管理
由于发展较快,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不断增长,但在发展质量上参差不齐,县农机部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制订了《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分类建设标准》,综合各合作社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服务能力和业务范围等因素,将合作社分成一类、二类和三类三个级别,建立分类工作档案,在实施农机化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一类社。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建设标准》,逐社进行检查指导,及时重新调整分类,实行优胜劣汰,激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积极性。
2.4 加大帮扶力度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自发组织,具有松散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其发展和壮大需要正确的导向、悉心的培育和强力的扶持,这就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推动和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
2.4.1 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将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适度倾斜,优先保证购机。泗县购机补贴方案规定:单个农户年度内可申请补贴机具不超过3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度内可申请补贴机具数量的上限提升到10台(套)。2013~2015年,县农机部门共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办理购机补贴资金400多万元,补贴各类机具691台(套)。
2.4.2 资金扶持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标准高、质量好、运作规范、服务成效显著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给予重点扶持。先后投入9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社员培训、办公条件的改善等。2015年以来,县农机主管部门为富民合作社购置了3套办公桌椅,为希望田野合作社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拨给为民合作社1万元资金,用于改善硬件设施,订制了10多万元的农机法律法规张贴画和安全生产宣传挂图,免费赠送给所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2.4.3 项目推动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保护性耕作、深松项目、限茬补贴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各类农业生产项目的实施载体,在耕、整、种、收、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部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2011年全县2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深松作业,共投入80马力以上拖拉机491台,各类深松机具475台,深松土壤25万亩。2015年10家合作社实施深松整地项目9.3万亩,投入93台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合作社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所有机械全部安装远程信息实时监测设备,有效解决了“监管难、验收难”问题。通过项目的拉动,合作社装备水平、装备结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2.4.4 技术支持
县农机部门为合作社统一制订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等规范化文本,督促指导各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体系,做到账册齐全,记录完备,科目准确。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定期为合作社提供政策、技术和市场动态等信息,及时派出业务骨干,深入合作社开展培训,指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提供机具维修技术服务。
2.4.5 帮办服务
建立联系点制度。县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股室负责人联系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人经常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定点了解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总结合作社发展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建立全程帮办制度。在农民筹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伊始,县农机主管部门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指定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乡镇农机站负责人,对其全程帮助办理,直至合作社能够规范运作。
2.5 引导多元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兴办主体是农民,服务范围在农村,如何发展,农民更有发言权。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县农机主管部门始终坚持“因势利导,多元发展”这一原则,不干预、不包办、不强求,有力地促进了合作形式多样化、业务范畴多元化。目前,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向社会提供耕、种、收、管等农田作业、农业技术咨询、农机具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服务。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模式:田保姆服务模式,合作社根据季节、生产环节变化为农民提供服务,如龙湖、伟达合作社;托管服务模式,农民交纳一定管理费,将耕、种、收和田管等农业生产环节全部托管给合作社,如富民、希望田野和端运合作社等;菜单服务模式,农民根据农业生产环节需求,向合作社点“菜”下单,合作社提供相应服务,现代、四山和惠博等合作社属于此模式。
2.6 搭建服务平台
由省、市级示范社牵头,成立了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协会,吸收了县内合作社负责人、农机销售商和生产商等会员。“三夏三秋”期间,协会为合作社提供作业信息、气象信息、机具维修、协调油料供应等服务。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成员会议,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切磋技术。合作社协会依托泗县农机化网建立了协会信息平台,将所有会员的拥有机具数量、市场作业能力、销售推广机具、联系方式等全部上网,实现了资源和信息共享。
3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凸显
3.1 加快了全县农机化推广进程
作为农机推广阵地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合作社率先使用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把“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了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去年秋季,合作社完成9.3万亩土壤深松任务,今年三夏,合作社大力推广应用了秸秆粉粹还田、捡拾打捆机等技术,示范效应明显,领导肯定,群众满意,推广效果很好。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泗县农机化生产中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等薄弱环节取得长足进步,玉米机收率和秸秆还田率均达到了75%以上。
3.2 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难点问题
相对单个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听从政府指挥、服从部门调度。从大规模实施土壤深松整地项目,到大面积开展秸秆综禁工作,再到集中优势兵力抢收抢种,合作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解决重要农时农业生产中热点、难点问题的最有力助手。
3.3 引领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农机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大力推进人机联动和土地连片作业,改善了农业粗放、分散的经营方式,实现农户和合作社社员的增产增收。据调查统计,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会员收入相比入社前,增长幅度超过了40%。合作社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土地流转。希望田野、龙湖、现代、端运、富民、四山、惠博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面积托管和承包土地,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托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3.4 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合作社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时刻关注老、弱、病、残和军、烈属等特殊群体,对这些困难户作业实行缓收费、减收费和免收费,社会效益明显。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党员社员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带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端运合作社建立了资金互助体制,解决了社员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了发展步伐。
4 存在主要问题
4.1 两难问题突出
“用地难、融资难”是泗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县委、县政府实施严格的土地收紧政策,很多合作社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加之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等级低,一般很难找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只能维持现状或勉强运转,无法做大做强。
4.2 扶持力度偏小
受限于财力,各级政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偏小,近年来,每年评选的省级示范社没有财政奖补,被评为市级示范社的市财政仅一次性奖补5万元。
4.3 服务领域狭窄
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相对单一,服务范围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收、机耕服务居多,服务时间集中于三夏和三秋,受季节限制太大,加之农机化作业项目偏少,导致机械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4.4 运行机制不顺
合作社尽管章程和各项制度都已建立,但仍存在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弱等问题,社员之间在生产、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都是低层次合作,缺乏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
5 对策建议
5.1 着力解决两难
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其纳入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帮助合作社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用地、扩建库棚和税收等方面的各类问题。
5.2 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继续将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倾斜补贴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尤其在农机新装备的推介、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农机市场的需求、跨区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农机部门要提供更多的帮助。
5.3 积极争取项目
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农机深松整地、农机化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化示范基地等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带动和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技术、管理和作业能力。
5.4 提升管理水平
【关于对菏泽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10-23
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调查与思考08-06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10-20
关于**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1-25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6-16
菏泽市场调查问卷111-23
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12-07
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