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价值论文范文

2024-07-14

科学价值论文范文(共11篇)

1.科学价值论文范文 篇一

中班科学:磁铁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的东西。

(2)能围绕磁铁的问题积极地探索,培养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浓厚兴趣。准备:

每人一盘物体: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毛线等 重点:知道磁铁的特性,能吸住铁制品。难点:激发幼儿对磁铁问题的探索。活动过程:

1、了解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东西。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好玩

的东西,小朋友们有没有人认识它?老师来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磁铁,为什么叫磁铁呢?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矿石,因为它本身有磁性,所以叫它磁铁。磁铁的本领可大了,那到底它有什么样的本领呢?现在就要小朋友自己去找,我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自己用磁铁来试试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操作:幼儿自由玩盘中的东西,用磁铁吸住东西。然后教师单个提问:你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你看见发生了什么?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那小朋友们说一说,磁铁能吸上来的额东西都是什么做的?为什么呢?教师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从而让幼儿明白,磁铁有吸铁的特性。

2、教师:那磁铁能不能吸住别的东西呢?幼儿探索:用磁铁吸非铁制的东西。个别 提问:磁铁能吸住不是铁制的东西吗?(不能)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方法告诉大家。

4、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磁性:磁铁能吸住水中的东西吗?磁铁能吸住埋在沙中的东西吗?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磁铁能不能吸住水里的东西,(出示一个透明的水缸,用磁铁吸沉在水底的铁钉,让幼儿得出结论:能吸住水里的东西。)那如果把东西埋在沙土里能不能吸住呢?(把铁钉埋在沙土里,永磁铁吸住,让幼儿得出结论:能吸住沙土里的东西。)

5、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并回答:磁铁对我们的生活有那些帮助?(如:奶奶的针掉了,可以用磁铁找到;可以用磁铁把老师的挂图吸住;可以用磁铁在墙上固定照片;冰箱的门;木门的门档;妈妈的项链;小朋友的玩具等)

6、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加深幼儿对磁铁有磁性的认识。

7、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本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到院子里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带幼儿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2.科学价值论文范文 篇二

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表现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科学知识,形成科学基本能力和具有科学基本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知识是科学教育的载体,是科学素养发展的基础,包括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观念。初中科学课程是要使学生获得一些通用的科学概念和重要的科学观念。通用的科学概念包括物质、能量、信息,宏观与微观,运动与相互作用,系统、结构与功能,平衡等。科学观念包括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可认识的,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等。

科学知识的育人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些通用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具备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念。

科学能力是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关键,主要包括科学探究所需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观察与测量的方法和技能、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搜集与处理科学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用科学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探究的体验、理解和实施三个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落实在解决与科学相关的生活、社会问题上。

科学能力的育人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做计划。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确定若干科学探究的要素或科学办事的步骤;能够安排上述要素或步骤的顺序,使其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实践过程。二是获取和描述证据。学生能运用适当的感官及工具获取证据;会获取间接经验中的有关信息;能完成观察、比较和测量,并进行数据记录;能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方法进行交流。三是证据的使用。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识别证据与假设之间的相关性;能辨别所采集的证据是否能支持所提出的假设;能运用证据描述科学现象和理解科学概念。

科学基本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热爱自然的情感、求实求真的态度和科学办事的习惯。科学基本价值取向以科学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中的体验而逐步形成,并贯穿于科学教育的全过程,是科学素养发展的动力和导向,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会贯通的体现,也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基本价值取向的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形成求实求真的态度,养成科学办事的习惯。

二、实现初中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建议

(一)加强课程管理力度是实现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

作为新兴学科,初中科学学科只有生长在具有孵化作用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才能有效落实其育人价值。这就要求校长对科学课程改革有正确的理解,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包括为类似科学等课程的实施营造平等的教学空间;为科学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各种教学设备、设施;为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或配备专业的科学师资力量及其正常的教研、培训的需求,激发科学教师的教研动力。

为此,建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应梳理和细化课程目标与学科育人要求,为教师提供清晰的学科育人蓝图;学校应切实保障科学课程的实施,优化学科育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

(二)改进学科教学是实现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实现初中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基本途径。初中科学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本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富有创造性地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发挥学科内容本身的育人作用

初中科学课程以主题形式组织与生活、社会和自然界有关的科学内容,并搭建以科学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探究实践水平,同时形成概念,建立模型,理解规律,学习价值判断,体验科学本质。为此,初中科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问题化组织,以“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下面以《面向生物世界》主题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

某教师对主题单元内容进行规划,分三个学习专题来进行教学。专题一:生物及其多样性——生物都一样吗?专题二:科学认识生物——如何认识生物?专题三:保护濒危生物——如何与生物和谐相处?

这三个专题贯穿着“学生的生活→科学化的认识过程→运用科学的认知结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主线,教师用该主线将三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相互连接又逐级上升的对于生物世界的结构化认识。

在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将结构化之后的教学内容进一步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如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蜗牛的外形、食性、活动、反应和生活环境如何?观察生物有哪些基本方法?如何制作检索表?同种生物间有差异吗?如果让你参加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你会怎么做?不保护濒危生物,会有怎样的后果?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获取了关于“生物世界”的知识,而且深刻理解了主题单元所涉及的问题,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了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以及绘制直方图、编制检索表等技能,还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思维水平,形成了科学探究的态度。

2.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以“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和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合作、互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为学生创造探究时空时应对以下几方面重点关注: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创设与探究活动相关的情境,设计合理的活动;运用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加强获取、记录、解释和报告探究活动的过程、现象与结论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学习团队的建设。

案例片段:“铜棒传热”实验——关注从现象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湿的氯化钴试纸是粉红色的,放在加热的铜棒上会慢慢变成蓝色。学生已经按照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到了三张试纸ABC依次变成蓝色。)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问题一:实验现象确认)生:试纸变蓝色。(观察到的现象,思维程度较低)师:试纸变色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思维引导)生:湿的变成干的。(现象代表的含义,思维程度较高)

师:为什么比直接放在空气中要干得快呢?(问题三:思维引导)

生:因为有铜棒在加热。(温度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思维程度较高)

师:我们没有直接去加热试纸啊。(问题四:根据实验条件质疑引导)

生:铜棒可以把热传过去。(铜棒容易传递热,思维程度较高)

师:三张试纸的变色有先后吗?(问题五:对结论有影响的重要现象确认)

生:A先变色,然后是B,C最后变色。(观察到的现象,思维程度较低)

师:三张试纸离加热点的位置远近如何?(问题六:对结论有影响的客观条件强调)

生:A最近,然后是B,最后是C。(观察客观实验条件,思维程度较低)

师:把试纸离铜棒加热点远近和变色先后顺序综合起来看,你们能说说热在铜棒上是怎么传递的吗?(问题七:给出明确指向,推动学生思维)

生:热量是沿着铜棒由近及远传递的。(构建思维过程,推出正确结论,思维程度高)

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并顺利得出结论。经常性地经历这种思考过程,并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相当有好处的。同时,在进行思维引导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思维推断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来实现的,这也导致了提问数的增加。我们认为,在学生思维层次比较低的时候,多设置问题是可取的,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实验思维体系,对促进能力发展是有必要的。当学生养成这样思考的习惯后,引导的提问中比较低层次的问题数可以减少。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注意引导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另一方面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以下以《观察蜗牛》一课为例,来说明教师如何借助学校的“家校网络平台”,让探究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各自成长的一种内在需求。

课前:开放的作业,其设计和实施重在落实

课前两周,教师布置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蜗牛实录记”,先后下发蜗牛及观察蜗牛的任务单与作业单,同时在家校网络平台上发帖子,给予简单的提醒与指导。不久,家长、学生在网上积极回应,教师则在网上点评回复。

教师发帖:有家长问,为什么蜗牛不怕刺,居然能在芦荟叶上爬动?我们能解决这个疑问吗?

同伴互助:学生与家长回帖说,通过实验观察与阅读资料,发现蜗牛腹足上有黏液。黏液有保护作用。

讨论反思:这是学生们设计的“活动记录表”,请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将探究过程做得更规范。

课中:课内学习与课外观察的整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首先,教师通过家校网络平台的运用,为学生创设了充分交流、表达的课堂氛围。如,通过运用学生的图片记录,解决了如何观察“呼吸孔”的疑惑;通过学生图文并茂的探究小报告,解决了“蜗牛是如何跨越障碍”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从方法指导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探究。随后,教师通过补充的“蜗牛赛跑”等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并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

课后:课内外整合后,学生需要提升探究的品质

针对学生的新问题,教师顺势拓展了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提出了精准化的要求,课后继续对蜗牛的饲养及其运动器官的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师生将在家校网络平台上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长周期的小动物饲养作业的布置、展评与家校网络平台的应用(作业过程的记录),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师生与家长之间,乃至人和动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课堂变成了现代人关爱小动物的赛场,课堂氛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又充满着智慧与“博爱”。

(三)提升科学教师的素养是实现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保障

初中科学学科涵盖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内容范畴,对科学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较高。科学素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价值取向三个维度。要把这些科学素养的内容从文本落实到科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程三维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法,需要教师具有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现实的知识”,与科技发展、现代社会相联系的“先进的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能力。

1.加强专项培训和自我培训。初中科学教师的业务能力,既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应自觉加强研修,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2.加强教学实践和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教师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备课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应自觉提高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

3.想象的科学价值 篇三

想象,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从小就极富想象力,在他16岁的时候,他就想象:“假如我骑在一条光线上,追上了另一条光线,那将看到什么现象?”对这个似乎是荒诞不经的问题,他用了10年时间苦心钻研,终于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狭义相对论。所以,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将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力,则是智力中的重要成分。

由于想象具有超前的特点,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现实中还不存在的或无法观察的事物形象在人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这样就为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指出了方向和途径。

有些想象内容,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海外奇谈,痴人说梦,但对后人却是极大的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想象变成现实。1870年,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出版了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二万里》,他所想象的“鹦鹉螺”号潜水艇当时并不存在;而在1954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舡鱼”号下水,人们才认识到凡尔纳简直是位先知者。《山海经》中的“星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天方夜谭》中的“飞毯”,虽然只是古人的想象,但在今天,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却已成为现实。

所以我们说,有了想象,物理学家才能洞悉极端细微的原子内部,天文学家才能穷究深邃浩渺的宇宙天体,考古学家才能译开几十万年前猿人头盖骨的密码,建筑学家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坚固耐用的房屋,科学才能不断进步,知识才能不断增长。

想象,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前提

一部小说,一首乐曲,一幅绘画,一场舞蹈,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无一能离开想象。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这样描述文学作品的想象,“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玄奘西域游学,并没有猴头、猪面的徒弟保护,也没有遇到白骨精、黄袍怪要来吃他,吴承恩驰骋想象却写出了伟大作品《西游记》。阿Q,也和鲁迅笔下的其他人物一样,“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然而我们却觉得他似乎就生活在现实中。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没人挑剔他是胡说八道,“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没人批判他违背科学事实,反倒认为这样描写极为生动,因为这都是作者运用想象的结果。

作家在刻画人物、事件时,只有运用想象全神贯注,心驰神往,才能描写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临其境。

创作作品如此,欣赏作品亦然。读者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则很难深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也无法体验其中玄妙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尤其音乐作品的欣赏,要把听觉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就必须和作曲家一样有丰富的想象力。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他听歌女演奏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这是体会其中的哀怨情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已由听觉形象引起视觉形象。白居易可说是极好的音乐欣赏家。德国音乐大师舒曼,有一次为友人弹奏舒伯特的进行曲。曲终,舒曼问这位朋友,在这首乐曲中是否想象到了一些明确的形象。友人答道:“我仿佛觉得自己到了100余年前的塞维尔城,置身于许多在大街上游逛的绅士和淑女之间。他(她)们穿着长裙和尖头鞋,身上佩着长剑……”舒曼十分惊奇,友人的想象和他自己一模一样,连城市也都是塞维尔城!正因为此,舒曼说:“音乐家的想象力愈丰富,他的作品就愈能激动人,吸引人。”

想象,运动训练的一条途径

著名的苏联运动员鲍尔佐夫,在1972年慕尼黑的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百米赛的世界冠军。他在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他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在比赛中用了心理战——想象。比赛场上,对手林立,人声鼎沸,如何使自己情绪不被扰乱,注意力不被分散?鲍尔佐夫的办法是,身在运动场里,思想却集中在河岸垂钓的情境中,他想象着自己站在林木葱郁的河岸上,手执钓竿,若无其事;而在赛前5分钟,他又通过想象来激怒自己,达到一触即发的狂暴状态;当听到发令员喊各就位时,他已经默默地想象自己正猛跑在跑道上了。这种心理上的“超前跑”,为他夺得了好成绩。

切莫以为想象是空的,想象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有其生理基础。在想象过程中,想象者脑内的各种神经细胞会以新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时,脑对机体的外围部分起着调节作用,改变着外围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所谓“念动”就是凭借意会里的想象动作,便能出现微弱的实际运动反应。请短跑运动员想象他在参加比赛,举重运动员想象他举起杠铃,在前者的腿上和后者的臂上都可以记录到肌肉的明显变化。举重运动员想象中的杠铃愈重,肌肉紧张程度和电激活的强度也愈大。

国外许多运动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表明,运用想象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和实际训练同样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它对于运动员迅速而正确地形成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排除心理障碍,取得优异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想象,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很低,若使个性、能力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首要条件之一。

鲁迅先生对儿童的想象力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对儿子海婴的教育中,鲁迅常用动听的童话启迪孩子的心灵。

李白在《长干行》中写了一对两小无猜的孩子做游戏:“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那时的孩子将竹竿想象为马,现代的孩子可能将竹竿想象为登月火箭了。孩子在游戏中将自己想象为重要的人物,模仿这些真实人物的行为,学习着这些人积极的个性品质,如勇敢坚强、机智果断,促进自己个性的发展。同时,儿童在游戏中,也是通过想象来掌握社会经验。儿童在“过家家”游戏中,通过想象来扮演各种角色:家庭成员,医生、售货员、解放军战士,上级下属,在游戏中相互学习他们观察到的或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各种社会经验与知识,对他们的成长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还可以通过想象来表露并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尽管有时他们由于知识贫乏,是非不明,可能在想象中出些问题,但成人不可简单地加以斥责或制止,而应加以解释和引导。爱迪生小时候看到一本书上讲气球里面装满了气,就能飞上天。他想,人的肚子里装满气,不是人也可以飞上天吗?但是,怎么才能给人装满气呢?当时,有种泻药叫“沸腾散”,爱迪生想,水沸腾以后就冒气,“沸腾散”吃到肚子里大概也能冒气。于是,他便将一大包药让邻居一个孩子吃了下去,等着他飞上天。结果这个孩子不但没有飞上天,反倒肚子痛得受不了,只得找医生抢救。爱迪生的想象出了纰漏,他的妈妈自然非常生气,但在爱迪生真正认错之后,妈妈仍允许他进行化学实验,只是必须在妈妈的指导之下进行。爱迪生一生能做出上千种发明,与他从小富于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4.科学教案汇总[范文模版] 篇四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小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

幼儿园小小班科学教案:什么东西不见了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起幼儿对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这一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脸盆、小碗、水桶、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块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桌上的小篮子里有许多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请幼儿说一说篮子里的物品)”盆里的水蓝荧荧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我们小朋友可喜欢玩水了,小篮子里的东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把小篮子里东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们到水里后会怎么玩?看看会有哪些东西不见了?“2、第一次尝试A、幼儿每人一份材料,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入水中,并观察什么东西不见了。

B、讨论:什么东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不见了?不见的东西哪里去了?

3、第二次尝试A、让幼儿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将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水撒到外面)B、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底的东西。

4、总结”我们把放到水里后不见了的东西这一现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见东西的这一现象叫浮。"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能插接的恐龙蛋图片;幼儿自带恐龙蛋玩具。

2、《恐龙世界》录象;大记录纸一张。

3、在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尝试提出问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神秘的恐龙蛋

——教师出示一个很大的可以打开的蛋宝宝图片:看看谁来了?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蛋?(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咔嚓,蛋宝宝裂开来了,瞧,谁出来了?(恐龙出来了)

——教师:原来这是一个神秘的恐龙蛋,小恐龙就是从这个恐龙蛋里钻出来的。

2、交流:我所知道的恐龙。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恐龙的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本领?

——幼儿交流讲述。

3、设疑:我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恐龙的知识。那除了这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恐龙的知识呢?你可以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答。

——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教师对幼儿的提问用文字的形式及时地记录在大记录纸上。

4、观看《恐龙世界》录象,解答幼儿疑问。

——小朋友提了这么多恐龙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找一找有没有我们要的答案。

——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针对记录纸上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解答。

5、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

——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6、结束活动:玩恐龙蛋。

——幼儿自由玩恐龙蛋玩具自然结束。

活动建议和延伸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园。

2、可组织幼儿继续收集恐龙的图书、图片、录象资料,了解恐龙之最,举行“恐龙知识大比拼”的比赛。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金属段,实验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材料:金属。(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

(1)、了解身边的金属制品。

1、谈话: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4、讲述: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因为它们比较耐用、可以导电、有光泽、锐利,所以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坚固耐用、坚硬锐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究竟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三)制订方案 实施探究 研究金属的性质。

1、研究金属的光泽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

(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

(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变光亮,有热度)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2)、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3)、总结:铝勺导热快。

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

(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四)、展示交流

总结金属的性质。

(1)、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4)、讲述:金属的性质还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会逐步学习到。

(五)、拓展创新:

1、谈话:想一想,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的资料,如果要制作锅、易拉罐、首饰,你会选择哪种金属?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

4、课后学生搜集有关金属的的资料阅读。

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物质变化的本质引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而且在水和空气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明确物理和化学两个变化的含义,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技能目标

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难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酒精灯、锥形瓶、试管、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发黄的落叶、硫酸铜晶体、绿叶、细铁丝、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

【教课思路与方法】

⒈“演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本节教材贯穿一系列的实验,难度较高的由教师演示,较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同时得出物质的性质。

⒉ 教材首先提出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中,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质变化,接着问要想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该如何来判断呢,从而引入“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分两部进行,第一部笼统的来了解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什么证据,第二部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来加以说明。最后是物质变化的一些简单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

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请你谈谈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生:云中的水有时会凝结成雨水而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木材燃烧,瀑布的水落下。

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投影:图1-1 下雨

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

师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图1-2 木材燃烧

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投影:图1-3 植物的光合作用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投影:图1-4 瀑布下落

分析:水从高处落下,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问: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生成新物质,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钢铁生锈

2、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

3、镁带能燃烧

4、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

5、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出示: 水分子电解的模型

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过度: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演示实验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

问: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有

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

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师: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

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

生: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

师: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投影:图1-7 钢铁厂的高炉

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2: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

问: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属于物理变化。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5.小学科学培训心得[范文模版] 篇五

xxx学校

xx 我的心得体会,应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感谢。

作为刚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一直以来都希望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希望从中获益,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参加了数次培训,唯有这次获益更大,首在于这次培训为期十天,选在河北师大培训,既请了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又请了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培训时间长,学习容量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听课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专业理论,又有来自一线教师的具体工作措施方案和成功案例,业余时间还可以和五湖四海朋友广泛交流。所以对于此次培训,我首要提的一个关键词是感谢。

第二个关键词是感动。时隔一年,重来石家庄,发现人文、绿色之石家庄变化极大,为中国极速和谐发展而感动。首次来河北师大,住在干净整洁的师大宿舍,吃在师大食堂,班主任老师、助理既关注学习内容的安排,又关注我们日常生活的安排,学习资料准备和会务组织管理到位,充分体现出高质量的人文关怀。另外讲课教师都很谦卑,心中有咱学员,课都精心准备,上课精彩纷呈,像王桂萍博士等俯下身子跟学员交流互动,还有那些来自一线的老师高尚的师德师风、科学高效可行的教育方式,这些更是令我感动。石家庄市民素养很高,乘车时大家看到老孕妇残都争着让座,到商店饭馆大都很实惠,不坑人,问路问事能得到详细回答,这些正是我应该自我反思和为之感动的。还有我们学员之间纯洁友好的关系,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服务意识都挺让人感动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感悟思考。30日上午王桂萍教授的《班级学习管理》语言亲切分析问题透彻,让我们用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30日下午河北师大研究生导师娄延果的《科学课堂的原理与艺术》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广度,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插入了生活中的事例,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1号上午全国优秀教科员李进起博士的《小学科学教案设计与设计案例》让我们明白了如何使我们的教案设计更科学,课堂更高效;1号下午教育学博士宗树兴的《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解开了我们一直不知如何写论文的困扰;参加研修以来,我一直在感悟着、思考着、回顾着、期望着、憧憬着和收获着。

6.领导科学复习题目1范文 篇六

(一)1.什么是领导?第二讲

这里所讲的领导,是指领导活动,它是指组织中的一些成员,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引领其他成员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领导是组织或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它说明:

① 领导关系是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② 领导是组织或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③ 组织和群体是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人际关系存在形式,二者不能相互涵盖和替代。

2、领导是组织或群体中的一些成员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影响其他成员的过程。

① 领导并不是社会成员间的一种平衡关系,而是一种影响与被影响的不平衡关系。② 领导的这种影响关系是通过占主导地位的组织或群体成员所拥有的权力实现的。③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影响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如命令、劝说、感化、示范等。

3、领导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组织或群体成员引领其他成员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的过程。① 领导过程是有方向性的,这个方向就是组织或群体要实现的目标。

② 领导过程存在的前提是组织或群体成员具有明确方向的需要。

③ 正是在引领方向的意义上,领导职责与管理职责被区别开来,领导者更负有提出、解释、传播组织或群体目标的职责,而管理者则更侧重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的具体工作。

2、什么是领导力、影响力、权力?第四讲

领导力是领导能力,把概念转换成行动的能力。领导力就是执行力,就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

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影响力人皆有之,但强度不同。并且,同一个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交往对象、交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权力是一种力量,借助这种力量可以或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的预期局面和结果。从广义上来讲,权力是指一个人影响别人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权力并不是领导者所独有的,因为组织内部各个层次的个人,甚至组织外部的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因而可以说他们也具有某种权力。也有人认为,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

3.什么是领导科学? 其学科体系是什么?第一讲

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学问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学问。

(l)领导科学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又研究人与客观对象的关系。

(2)领导科学的应用性,主要是指它不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3)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有机结合,是领导学综合性、应用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需要注意的是: 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研究,是现代社会出现的。

由此,可以给领导科学下定义为: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导活动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所谓学科体系,就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组织结构问题,即框架结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指该学科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统一体。学科体系属于设计问题,它建立在对学科研究内容归纳的基础上,可以反映学科研究内容的全貌.(第39张)

学科体系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作为一门学科的领导科学,其自身的内容设计与结构安排;

7.科学价值论文范文 篇七

一、财富的定义

财富是价值的载体。笔者在经济学意义上定义财富:人们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物质资源。

(一) 财富的要素

物质资源和人的劳动是财富的充分必要条件, 可以用“财富=物质资源+人的劳动”来概括。这一公式, 不仅具有完整的经济学意义, 还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要求。

物质资源按形成可分为自然资源、人工资源, 按形态可分为实物资产、无形资产, 按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此外还有其他分类。物质性是财富的基本属性, 无形资产具有与实物资产相同的物质性。无形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非实体资产;狭义的无形资产指会计上的“无形资产”, 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财富的另一个要素是人的劳动。包括了以下三类活动:占有活动、开发活动、生产活动。其中, 占有活动是最初始的一种劳动, 在获取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过程中, “占有”有时是一种带血的“劳动”, 比如战争, 一经人的占有, 物质资源便成了“财富”;脱离人而存在的自然资源, 不成其为财富。开发活动指以荒地、矿山、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 以达到可利用的状态;有时也指科技研发活动。生产活动指人们利用劳动工具进行种植、养殖、开采、制造、储运等活动, 将劳动对象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品或消费品。

(二) 财富与商品的不同

财富的概念绝不等同于商品, 二者是有显著区别的。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本文中商品均使用此定义) , 特别强调了“交换”这一目的和“劳动产品”这一属性。而财富的概念则是客观的、静态的, 被人们占有或控制的任何“有用的”物质资源, 无论是否是劳动产品, 无论是否用于交换, 都是现实的财富。由此引出, 财富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区别财富与商品的涵义, 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基点。

二、价值的定义

人们对价值一词的运用, 会因语境不同产生出不同的解释。在经济学意义上, 国内辞典对“价值”的一般解释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1。显然, 这只是马克思价值论关于“商品”价值的定义, 并未完整地表述“财富”价值的全部意义。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笔者认为, 劳动价值论作为一个逻辑清晰的科学体系, 特指对商品价值的描述;而财富的价值要复杂一些, 是不完全适用于劳动价值论的。

(二) 其他学派的价值理论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程中, 许多先哲对价值和价格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与研究, 其合理成分至今仍可供我们借鉴。例如:萨伊认为物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庞巴维克把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认为价值量由边际效用决定;马歇尔认为商品价值是由供求状况决定并由均衡价格衡量的;2斯拉法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及物质补偿条件所决定的3。

(三) 笔者对于财富价值的定义

笔者对财富价值的定义是:一定时点上物质资源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以及反映这种属性的交换能力。即:价值=有用性+交换力。有用性体现了人的主观目的性, 交换力则体现了财富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客观性。交换力是一种客观能力, 它是资源稀缺性和凝结在其中的抽象劳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交换力=稀缺性+劳动量。

三、财富价值的决定

在这一部分中, 笔者将提出:财富价值是由其公允市价决定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先对影响财富交易的因素进行分析, 进而归纳出财富价值决定的一般规律。

(一) 影响财富交易的因素

1、供求关系:显然, 价格的高低与需求成正向关系, 与供给成反向关系。

2、成本费用:应考虑历史形成的制造成本、期间费用, 还要按相关性考虑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3、定价目的:在正常的“均衡价格”之外, 还存在着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价格投机等特殊价格形式。

4、政府干预:主要通过价格、税收和货币政策, 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市场价格。

(二) 财富价值规律

财富的交易价格是否能代表其价值呢?由前文财富价值的定义, 可以推出:财富的价值量就是给定时点上人们对其有用性、稀缺性和劳动量的公允估价。所谓公允, 指“大多数人认同”, 也可以认为是买卖双方在熟悉市场情况和自愿公平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 笔者称之为“公允市价”。公允市价是由财富所处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决定的, 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将公允市价称为“客观市价”。受特定交易目的和交易条件影响, 财富的个别交易价格有时与公允市价存在明显偏差, 这时的交易价格不代表财富的价值。

因此可以概括财富价值的一般规律:财富的价值量是由其公允市价决定的, 成交价格围绕公允市价上下波动, 但不会偏离公允市价太大。“公允市价”是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的, 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都是人们探求财富公允市价的有效方法。市场法是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资产的异同, 并对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成本法是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因素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可用以下公式表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 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四、特定形态财富价值

下面, 用公允市价决定论分析一些特定形态的财富价值。这些财富形态的价值决定, 显然不能用劳动价值论来描述。

1、信用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 都属于信用货币。广义的信用货币还包括定期存款和可转让的商业票据等。信用货币与最初作为代金券的纸币不同, 它不只是货币符号, 而且是一种“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物质资源”, 符合“价值=有用性+交换力”的公式。货币的价值, 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 也即该货币在一定时点上的“公允市价”。货币购买力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

2、土地。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 价值仍然由“公允市价”决定。从收益法来看, 土地价值是使用期内每年净收益折现之和。在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4”, 也是收益法的一种运用。即:当出租年份足够长时, 其年租金现值 (未来收益现值) 之和=年租金/适用的报酬率, 适用报酬率一般采用商业银行利率或国库券利率。可见, 对于土地生产要素, 马克思并未采用劳动价值论描述其价值。由于对未来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存在变数, 故有时更宜使用市场法来对土地现时的价值进行评估。收益法和市场法的评估结果都可视为“公允市价”。

3、股票 (股本) 。股票也是实实在在的财富, 价值亦由“公允市价”决定。在收益法下, 股票的价值等于未来各期分红收入折现之和, 其特殊形式为年息/利率 (假定每年分红额相等) ;在市场法下, 其公允市价直接表现为在证券市场上特定时段的成交均价。“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5这一公式, 在资本论中也有论述, 可见, 对于“股本”生产要素价值的描述, 马克思同样未采用劳动价值论。

4、债券 (债权) 。债券的“公允市价”也有收益法和市场法两种表现形式。在收益法下, 债券的价值等于未来各期现金流入量 (利息和本金) 折现之和;在市场法下, 其公允市价直接表现为在证券市场上特定时段的成交均价。

5、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知识产权的价值亦由其公允市价决定。由于知识成果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很难找到各方面条件相似的已进行交易的知识产权进行比较, 故一般以收益法为主进行评估, 其价值为未来各期该知识产权可以带来的现金流入量折现之和。

6、艺术品。所谓艺术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批量生产的, 另一类是独创性、个体生产甚至绝版的, 珍贵文物也可归于此类。前一类与一般商品的价值无异, 作为“商品”研究时, 适用于劳动价值论。后一类则适用财富的价值理论, 价值由其公允市价决定。实际上, 艺术品的效用是稀缺性和人们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经济周刊》曾述及刘益谦的投资秘籍:“股票要买便宜的, 艺术品要买贵的”, “艺术只有被资本发现之后才有价值”。其中“被资本发现”的前提, 正是“稀缺之美”使人产生了满足感和占有欲。

五、价值论的意识形态意义

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 笔者秉承马克思的探索精神,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将价值论从“商品”扩展到“财富”, 在内容上弥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没有充分论述的部分, 是对马克思价值论必要和有益的拓展。作为理论指向:财富价值的公允市价决定论, 要求国民收入在投资层面“按生产要素分配”;商品价值的劳动决定论, 要求国民收入在生产层面“按劳分配”。

财富-商品价值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要服务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当前, 在经济学科建设方面, 也需要以价值论为核心, 重新构建中国的经济学体系, 既要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各派经济学家的优秀研究成果, 还要贯通当前金融学、财政学和会计学等分类学科的基本概念, 并为它们提供原理支持。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545.

[2]陈孟熙, 等.《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斯拉法 (Sraffa.Piero) .《用商品生产商品》[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4]“土地的购买价格, 是按年收益若干倍来计算的, 这不过是地租资本化的另一种表现。实际上, 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 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 它是按普通利息率来计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703.

8.如何发挥小学科学教学价值 篇八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价值;观念;探究;生活;现代技术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外,还要借助科学教学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地发挥科学学科的价值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由以往的“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努力打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课堂,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设探究情境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并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实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愿意自主地走进科学课堂。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有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能力,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起自主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如,教学《哪杯水温度高》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温度的两杯同样多的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接近它们的平均数,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推测—验证—再推测—再验证”的过程。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杯体积相同的水,一杯凉水和一杯热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有变化吗?”接着,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借助温度计、热水、凉水、两个带有刻度的杯子等实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并记录下实验前后杯子中水的温度。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两杯温度不同,体积相同的水混合在一起,温度应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猜测,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再次验证,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鼓励学生自己归纳结论。

又如,在教学《土豆浮起来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体积比水轻的物体上浮,比水重的物体下沉”这一知识点,在授课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安排了三个实验来引领学生进入探

究。首先,我发给每组一杯清水、一杯食用油、一根木条、一张记录单,要求学生把木条分别放入杯中的清水和食用油中,反复做几次,画出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我的解释”。学生通过实验和交流汇报,很快弄明白木条比水轻上浮,比食用油重下沉的道理。接着,我迅速收缴每组的食用油,立即发下准备好的土豆,要求学生把土豆放入水中,再反复做几次,画出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我的解释_______”。当学生解释出土豆比水重下沉时,我马上布置第三个实验:“谁能想出一个办法让土豆浮起来呢?想好了,先交流,再做实验,所需材料向老师要,我这里什么都有,实验成功了,也要写出‘我的解释_______’”。这时学生的想法可多了,探究热情十分高涨。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了学习的主体,而且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有助于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将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对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科学的价值。

如,教学《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汽车的轮胎要有花纹?(2)冬天结冰的地方很滑,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滑?(3)防滑鞋的制作原理应该是什么?三个问题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事物,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授课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科学与我们的社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使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运用现代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大教师引用到课堂当中,它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展示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昼夜、四季与动植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春天绿色的枫叶和秋天红色的枫叶、春天的桃花、夏天的栀子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早上的花和晚上的花等图片,一张张鲜活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明白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进而使学生轻松地了解并掌握了本课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要发挥科学教学的价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对高效课堂的实现,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能促使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小学教学中科学教学的重要性[J].小学科学:教师,2010(02).

[2]史青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1(07).

9.科学价值论文范文 篇九

课型:科学讨论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目的:

1、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认真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教学准备:

1、有关多媒体课件

2、教师事先收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的单身照片、全家福照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它们长得很像。生:它们一模一样

2.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探究活动

(一)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1、找一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出示课件:从特征看,有些人是直发,有些人是卷发;有些人是双眼皮,有些人是单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没有耳垂等等。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特征与父母的特征。(完成表格)生汇报

出示图片找出人物的相同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汇报,进一步提出问题:“动植物中有没有刚才我们发现的这样现象呢?”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谚语。

2、引出:

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板书:遗传)

师讲解:为什么有的双胞胎长得那么像,有的却并不很像?

学习:遗传基因是指携带有父母亲生理特征信息的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包括性别、性格、外貌等等。

3、变异

出示图片师: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引出: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板书:变异)

(二)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学生观察图片。学生汇报结果。

对以上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适时小结:遗传和变异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三、自由活动

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对于我们有哪些影响?是有害还是有利? 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汇报。3.出示图片讲解。4.教师总结。

四、总结回顾 生汇报

五、拓展活动

1.课后查阅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资料。

板书设计:

我像谁

10.科学社会主义感想(范文模版) 篇十

通过这段时间对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觉这是一门对社会发展规律探究的科学,它并不是社会学,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所谓的“道德沦丧”,我个人感觉是人们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缺失的认知。大家并不知道怎样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是正确的。我国现行的理论高度是有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也是有的。文革时期,集中劳动,集中分配,按需分配,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毕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行实质并无却别。处处效仿西方,而且年青一代对于社会主义的“嗤之以鼻”,对共产党理解的“偏颇”,对现有社会现状的不满,统统被以偏概全的归纳成社会体制的问题。

偶债危机,让全球股市动荡,经济下滑,我国出口也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再也很难依靠社会主义独善其身。希腊,西班牙,法国,德国等一些重要的欧洲国家的子民同样也在抱怨社会体制的不公。其实,在当今世界密不可分,各行各业都存在联系的今天,信息无比发达,交通十分便利,科技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的水平,再去用以往的泛泛的言论去评价已经行不通。但是事情的本质是一样的,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无论怎样的社会体制,其实都是在求稳,求和谐。所需要战胜的就是通过约束去改变人的思想,控制人的贪婪。

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饭碗,我们大家高高兴兴,干着活,有着梦,想象着社会主义的没好,沉浸在“美丽的世界”。但是,人性依然将其毁灭,放卫星,喊着响亮的口号多拿少做,经济停滞,没有人愿意多付出。过于美好的事情是不会有太久存在的可能性的,经济发展和平均分配本来就是矛盾的。

我个人认为,社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门社会学,而是一门统计学,精算学。民族文化北京,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其中。如果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经费的支出一直高于国民总支出的百分之十。这样的教育支出可以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去灌输各种思想,良好的教育使得大家并不认为出身名门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对于集体劳动,甘于奉献的精神有很好的灌输。任何国家和集体说规定的制度和体制都必须客观分析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其实,人类有本性,也有善良的驱动力,这或许是人类的矛盾。不同族群的狼在饥饿的时候为了食物会相互残杀,人也是动物演化而来,本性是不会变得。发展经济就是为了让肉多一些,狼可以不抢,规定法律也是让狼不去乱群,然而事物没有绝对的话与坏,因次在讨论一种社会制度的时候不能说谁好谁坏,而说谁应该适合什么。

11.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科学;照料活动;教育意蕴;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62-02

教材多元化政策促进了小学《科学》教材市场的百花齐放,虽然不同的版本风格各异,但都继承了传统《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传统的内容在新的科学课程理念下到底能给孩子的成长注入什么样的新鲜血液,科学教育除了让今天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富有理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与之同等重要的意义?

一、除了科学知识,“照料”活动还能给孩子什么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各门学科都更加注重了“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材开发,尤其是现今的小学《科学》教材,日益成为孩子们真刀真枪“做科学”的有力工具。虽然不同的版本各有千秋,但都保留了《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如苏教版四下教材的《养蚕》、教科版三下教材的《种凤仙花》。当然,由于《自然》和《科学》课程在价值定位上的差异,相似的内容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自然》在课程性质上表现出浓厚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色彩,偏重科学知识的掌握,遗忘了科学的主体——人的价值。现在的《科学》是一种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充满人文意蕴的美好文化,追求的是一个复合型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它所关注的是科学对于全人的培养意义。

在这方面,《养蚕》、《种凤仙花》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给儿童亲身经历动植物生长全程的机会,不仅使其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历程,锻炼观察、测量、记录等探究性技能,而且还让他们体验自然力量的神奇和生命的坚强与美好,并逐渐培养起持之以恒、细致入微、尊重事实等宝贵的科学精神。这些情感和品质正是科学作为一项文化事业的独特内涵,也是科学的本质之体现。实践证明,经历过照料过程的儿童,对周围的生命会流露出更强烈的爱心,更能体会生命的意蕴,也会产生一种比平时更强烈、更敏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态度。就如孩子在科学日记中写到的,“通过这次养蚕,我不但体会到了蚕一生的艰辛,还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艰辛。想起那些为了小事就要寻死的人,我真为他们惭愧,连一只小小的蚕都懂得生命可贵,难道人就不懂得吗?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呀!”更重要的是,“照料”是一个周期长、工作量大的过程,照料期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诸如动植物死伤之类的偶发事件。亲历了这些冲击性的事件,孩子们对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科学精神品质都有了深刻的体验,并形成独特的自我理解。

然而,理想的初衷并没有完全得到实践的积极响应。可以说,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看来,原本只需要几个课时的讲授就能结束的内容,如今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无疑是耗时耗力耗财的“多此一举”;或许给学生提供了照料的机会,但目标也仅仅指向动植物一生发生的具体变化;或者就是形式主义的带学生上一节课便置之不理,以致这些可怜的生命从此便自生自灭。实际上,是否掌握生命周期的知识,是否能得心应手地完成这项工作并非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行为背后的体验和感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延伸到科学教育中,剩余的那点东西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的人文关怀,这些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

二、“照料”活动为什么能让孩子感动

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为什么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体验呢?其之所以有效,在于顺应了儿童亲近动植物的天性,符合态度的形成机制。

儿童的思维方式留有祖先思维方式的影子,可以说“儿童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遗留’、再生,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代表”。[1]幼小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都不能把精神界与物质界、自我与对象区别开来:下雨是因为云彩伤心了,打雷是因为雷公公生气了。总之,他会通过“移情”和“拟人”的方式赋予万物以生命。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若得到及时且细心的呵护,就能够为以后完整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对别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小时候对飞鸟、花草和树木的态度” [2]。“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3]然而,审视现实,都市生活已经使孩子们太多的体验了“被四角天空”禁锢的感觉。在学校和自然之间矗立的是一道不可攀越的高墙,环绕在孩子身边的是成堆冰冷的书本和媒体。生长在一个与大自然逐渐远离的社会中,要实现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目标更是无异于闭门造车。科学课中的“照料”活动正是在不利的生存环境下给潜藏于孩子心灵深处的这颗善良的种子提供充裕的养料、富足的土壤,使其能够在最佳生长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体验学习,主要解决“信不信”和“愿不愿”的问题。它根植于行为主体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深层认识。“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或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4]所以,当孩子们在亲自照料动植物,并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心灵就变得善良与纯洁,也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在成功中感受精神的满足,也由此产生了对客体的感情。所以,早在苏霍姆林斯基时代,他就提倡让每个学生从入校时起就在校园或学校附近栽种各种花草果木,照看各种飞禽走兽,这既是他们的日常活动、劳动和工作,也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当孩子们接受到来自植物生命体本身的成长信息,亲眼看见一颗花种从破土而出、含苞欲放,到开出绚丽的花朵直至凋谢的整个生命历程时,他们对生命力量之伟大的惊叹,对生命意义之宝贵的体验都是刻骨铭心的。

三、“照料”活动何以焕发人文光彩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命题,要充分发挥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要实现小学科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价值,首先教师必须重新认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完整意蕴,认识到科学不仅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包括隐藏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背后的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课的价值不仅在于理性的启蒙,还承担着人性教化的职责。据此,科学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简单地包括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做实验、最后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交流等环节的一个程式化的过程,更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知识的快餐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孕育美好人性,构筑完整心灵的过程。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一直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行使“课程创生者”的权利,承担起“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责任。照料的对象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充分挖掘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资源,例如,海滨学校就可以利用海洋优势,鼓励学生照料不幸被海水冲刷到岸边的小动物。城市学校也可以让孩子领养校园中的植物或者流离的小动物,作为自己悉心呵护的对象和倾诉心情的伙伴。当然,教师的任务不仅仅限于给学生提供照料的对象。因为对于一直处于被照料位置的小学生来说,要坚持扮演长达三个多月的照料者的角色,要面临照料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突发事件,确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当他们不知如何处理动植物的一些生长现象的时候,当出现伤害动植物的粗暴行为时,当为动植物的死伤感到伤心、泄气乃至要放弃的时候,当劳动成果喜获丰收的时候,教师都需要给予耐心的帮助和点拨,适时的鼓励和支持,真诚的欣赏和喜悦,并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表达感受的平台。总之,他必须一直思考:如何使普通的“照料”行为成为润泽儿童心灵的潺潺流水;他必须一直铭记后现代学者多尔的告诫:“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5]

参考文献:

[1]刘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2.

[2][3]苏霍姆林斯基.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9~80.

[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上一篇:我与校本研修共成长下一篇:中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