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共12篇)
1.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一
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工作计划
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给广大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消毒管理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结合我县本工作实际,制定消毒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对象
1、城区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 院、计划生育指导站。
2、十九个乡镇及办事处的医疗机构。
3、辖区内的村级卫生室226。
二、监测项目、频次及监测依据
(一)监测依据
1、《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GB15982━1995、GB 9671━1996、GB18466━2005及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二)监测内容与项目
1、室内空气(手术室、监护室、烧伤病房、层流病房、产房与母婴同室病房、治疗室、换药室、侯诊室等);监测项目: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2、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与母婴同室、注射室、门诊、病房、检验科与血库、口腔科);监测项目:有效成份含量、污染菌量、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
3、医护人员手(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与母婴同室、注射室、治疗室、检验科、供应室无菌区等);监测项目:细菌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4、物体表面(产房与母婴同室、传染病房与门诊、检验室、监护室、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监测项目:细菌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5、灭菌物品;监测项目:无菌试验。
6、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 辖区内13所托幼机构 监测范围和内容:
(1)空气:检验项目:做菌落总数
每个幼儿园选大中小班各一个,监测教室样品一份。(2)玩具:检验项目:做致病菌
每个幼儿园选大中小班各一个,监测玩具样品一份。
(3)餐具:检验项目:做大肠杆菌
(三)监测频次:对县级的医疗机构每年监测2次;对乡镇级的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每年监测1次,托幼机构每年监测1次。
三、监测时间
四月中旬及十月中旬各开展1—2次计划完成采集样品670份。对十三所托幼机构在四月中旬同时开展监测,全年监测1次。监测内容:空气(教室、宿舍)物体表面。
四、工作要求
工作人员严格按规范做好样品采集,记录完整,保存规范,返回及时将样品及送检单送交检验科以被检验,工作时间严禁喝酒,严禁以工作名义办私事,违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2.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普查济宁市辖区内306家托幼机构, 其中包括公立托幼机构121家和私立托幼机构185家;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饮用水、紫外线灯以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等;监测指标为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大肠菌群以及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1.2 方法
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手、玩具、餐饮具、紫外线灯、消毒液、饮用水等严格按照《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 (2010年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 以及GB 14934-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与评价。室内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暴露法, 餐具采样采用纸片法, 玩具、桌椅等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
1.3 评价标准
按《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 (2010年版) 进行评价, 空气细菌总数≤2 000 cfu/m3 (动态) 、空气细菌总数≤500 cfu/m3 (静态) , 物体表面、玩具细菌总数≤10 cfu/cm2, 手细菌总数≤300 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餐饮具纸片法大肠菌群 (cfu/50 cm2) 不得检出;饮用水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 30 W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
1.4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一般情况采用描述统计, 各样本合格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共监测托幼机构306家, 检测样品6 036份, 合格4 889份, 总合格率为81.0%。其中公立托幼机构共监测121家, 检测样品2 515份, 合格2 187份, 合格率为86.9%;私立托幼机构共监测185家, 检测样品3 521份, 合格2 702份, 合格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8.929, P<0.01) 。
2.2 各项物品检测情况
306家托幼机构中, 采集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手、玩具、餐饮用具、紫外线灯、消毒液、饮用水共8类物品进行检测。其中空气检测合格率为58.2%, 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为81.1%, 手检测合格率为87.2%, 餐饮用具合格率为83.6%, 紫外线灯合格率为79.3%, 玩具合格率为79.0%, 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1.8%, 饮用水合格率为95.5%。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合格率/%。
3 讨论
近几年来, 由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 各级疾病预防机构加大了对托幼机构传染病控制及消毒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使各级各类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大有提高。从2011年济宁市306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可见, 总体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开展正常, 基本满足传染病防控需要, 但在细节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公立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质量明显好于私立托幼机构, 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一致[7,8,9], 可能是随着消毒相关各项法规及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多数公立托幼机构对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较高, 相关部门对公立托幼机构的指导检查相对较多, 日常消毒工作制度更加健全, 卫生法规和标准的执行落实比较到位, 消毒卫生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而私立托幼机构因缺乏财政拨款, 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力度较差, 日常消毒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各项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 消毒工作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私立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管理, 针对存在问题, 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促进消毒卫生质量的提高。
调查显示, 托幼机构空气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最低, 其他研究亦有类似结论[7,8]。原因可能为: (1) 室内空气不流通或流通性差, 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不够 (辐射强度检测合格率不足80%) 及消毒时间不足等; (2) 由于托幼机构空间小、儿童多, 大部分将儿童活动室和卧室合二为一, 上课时摆课桌, 睡觉时摆床, 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建议经常开窗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保证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及足够的消毒时间。正常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要专人负责管理 (使用登记、定期清洁、及时更换) , 同时严格操作, 防止对儿童造成伤害。值得注意的是, 餐饮具检测消毒效果也不理想。现场监测时发现部分托幼机构没有餐饮具消毒柜, 对餐饮具根本不进行消毒, 或者仅用开水简单冲洗, 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隐患。因此, 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托幼机构硬件建设的督导, 对消毒设施不全, 不按规范操作的单位, 一律不予审批或者令其停业整顿, 以确保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济宁市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 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 对济宁市306家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共监测济宁市托幼机构306家, 检测样品6 036份, 合格4 889份, 总合格率为81.0%。其中公立托幼机构共检测121家, 合格率为86.9%;私立托幼机构共检测185家, 合格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济宁市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开展正常, 基本满足儿童传染病防控需要,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消毒技术指导。
关键词:消毒,合格鉴定,儿童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古展东, 邓冰锋, 廖安娜.一起托幼机构儿童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8) :727.
[2]BUTZ AM, FOSARELLI P, DICK J, et al.Prevalence of rotavirus on high-risk fomltes in day caIe facilities[J].Pediatrics, 1993, 92 (2) :202-205.
[3]罗引珍, 侯立光, 王臻, 等.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1) :2171-2172.
[4]KRILOV LR, BARONE SR, MANDEL FS, et al.Impact of afl infec-tion control program in a specialized preschool[J].Am J Infect Con-trol, 1996, 24 (3) :167-173.
[5]UHARI M, MOTTONEN M.An op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child day-care enters[J].Pediatr Infect Dis J, 1999, 18 (8) :672-677.
[6]FALSEY AR, CRIDDLE MM, KOLASSA JE, et al.Evaluation of a hand-wash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respiratory illness rates in senior day-care center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9, 20 (3) :200-202.
[7]陆永梅, 章迎春, 沈小芳, 等.绍兴市越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12) :2444-2448.
[8]姚嵘海, 谢锦荣.诸暨市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质量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10) :66-69.
3.平果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篇三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25-02 中图分类号:R 187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2
为客观评价平果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消毒质量,减少院内感染。本文收集2005~2008年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材料与方法
1.监测对象 2005~2008年每年分别于上、下半年分别对8家县直医疗单位、14家乡镇卫生院和156家个体诊所进行采样监测。
2.监测项目与指标监测项目为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表面、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及灭菌物品。监测指标: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等)。
3.采样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采样检测,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评价。
4.统计学方法 采用全国公共卫生管理系统2008XP软件(县级卫生防疫站使用版)录入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05~2008年共抽查检测467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2.75%,各年合格率依次为93.14%、92.13%、92.72%和93.19%,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05)。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最高,为99.42%(2224/2237),其次是灭菌物品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4.79%(164/173)和90.79%(1342/1478),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仅为42.65%,其次是医务人员手表面,为80.28%,五个监测项目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77.83,P<0.01)。见表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县直医疗单位消毒合格率(95.92%)高于乡镇卫生院(93.83%),乡镇卫生院高于个体诊所(91.40%),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P<0.01)。见表2。
讨论
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是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价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消毒效果质量对控制或降低医源性感染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平果县2005~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合格率为92.75%,高于广西大化县监测水平(69.7%)[1],各年度合格率维持在92.13%~93.14%(P>0.05),说明消毒质量相对稳定。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较高(99.42%),其次是灭菌物品,2005年合格率达到100%,其后三年也达到92%以上,平均合格率为94.79%;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42.65%),尤其是2006年,仅为26.09%,这是各地消毒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1,2],反映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提示手术感染率危险性增高[3]。影响室内空气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手术室、分娩室等房间密闭性较差,消毒后与外界气流相通引起再次污染,部分房间紫外线灯管的数量、布局、悬挂不符合要求,消毒时间和辐射强度不够,有的紫外线灯管老化、积尘,不及时更换和清扫,医务人员进出手术室、产房等Ⅱ类环境未做好个人防护和洗手消毒措施。另外,产房因母婴同室,探视亲属进出频繁,使室内空气细菌污染机会增多。医务人员手表面合格率亦不容乐观,且有逐年下降趋势,这与个别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差,对洗手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检查、诊疗前后未严格洗手消毒有关。
从表2可见,2005~2008年县、乡镇、个体诊所三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5.92%、93.83%和91.40%,略高于全广西同等三级医疗机构监测平均水平(92.3%、87.4%、75.7%)[4]。各级医疗机构的总体消毒合格率及各监测项目消毒合格率之间比较,县直医疗单位均高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均高于个体诊所,表明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直医疗单位对消毒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消毒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和完善,消毒效果较稳定。而个体诊所消毒合格率偏低且不稳定,原因可能是个体诊所经营性质是自负盈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必要的消毒设施投入不足,消毒人员身兼多职,消毒工作监管不到位;多数个体诊所设在路边、街头巷尾或农贸市场附近,灰尘大,卫生条件差,诊疗室、注射室未安装紫外线灯;大多数个体诊所医生未受到消毒技术知识的培训,没有熟练掌握消毒技术操作,影响消毒效果。
为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管理力度,要把消毒工作纳入卫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重视消毒工作,强化消毒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各项消毒制度,加大消毒设备的投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消毒技能知识的学习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消毒质量检查,不断提高消毒合格率。
参考文献
[1]段启志.大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86-3788.
[2]陈海明,刘旭振,周伟清,等.韶关市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3):67-68.
[3]张非凡,乔 玫,张亚尼,等.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3):142.
[4]黄丽华,唐振柱,杨 虹,等.广西市、县、乡镇、个体四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1):1357.
(收稿日期:2010-07-28 修回日期:2010-08-27)
4.托幼机构火灾排查总结 篇四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南康市学校、托幼机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治理我镇学校、托幼机构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隐患,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消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顺利地完成了本次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南康市学校、托幼机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本次工作具体安排和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龙岭镇学校、托幼机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切实加强幼儿园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二、按上级文件要求,专项治理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1、组织部署。成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吴光福
副组长:梁运胜、林新华、赵乘禄
成员:钟建新、陈公贵、彭孝志、刘小燕、刘沅林、黄惠玲、郑瑞山、各村小校长及各幼儿园园长
2、自查整改(2010年12月11日至25日)进行自查。自查目标任务是调查摸底,逐一排查,彻底消除封堵消防通道和封
闭安全出口等消防安全方面的隐患。自查没有发现消防隐患。
3、检查验收(12月26日至31日)。对各学校、幼儿园进行检查验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接受检查监督。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具有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
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把发生火灾时幼儿自救自护常识教育纳入安全教育课当中,不断增强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针对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排查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防火安全工作责任,以岗定责,以责定人,切实将防火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南康市龙岭中心小学
5.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清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清政办[2011]40号文件精神和县教育局关于此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切实做好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心校在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建立组织 加强领导
中心校成立了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军峰 ;
副组长:李永军 丁金强
成 员:于庆领 孙学恩 丁军峰 王兴旺 杨建军 岳然伟
2、认真自查全面整改
中心校组织精干人员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检查,发现我镇第一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东南中心小学、北街中心小学、刘家小学、育博苑学校、河町阳光双语幼儿园、左家阳光幼儿园、五牌蓝天幼儿园、王毛集中心幼儿园 七保安喜洋洋幼儿园等单位有食堂。以上单位的食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食堂餐具消毒不及时,部分单位没有消毒设施。
2、食品采购索证索票不全,3、饭菜留样不全。
4、食堂操作间物品摆放不规范。
5、部分单位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
6、大部分单位无卫生许可证或已过期,食堂人员没有健康证明或已过期。
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中心校已要求各单位提高认识,强化责任,高度重视此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必须设专人负责。并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对隐患进行逐条整改。对无证的或过期的,我们将组织相关单位统一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员工健康证明。并根据上级要求,对相关单位的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从而切实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管理工作。
3、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
各校、幼儿园均能通过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三无”食品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加强我镇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将学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有关文件及法律法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目标,强化管理,杜绝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仙庄镇中心校
6.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六
(修订稿)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范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监测,掌握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与灭菌质量,评价医疗机构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式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为指导医疗机构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2、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疗安全,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数据。
二、监测对象
我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所(室)、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医疗服务机构。
三、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及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确定的方法与标准进行采样监测评价。
污水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确定的方法标准,进行采样检测评价。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场所
1、手术室及其供应间,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口腔科诊疗室、门诊以及各病房的治疗室:监测空气、操作及存放无菌医疗用品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器械及无菌器械保存液、已消毒或灭菌的敷料、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和消毒设施。
2、各类病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以及传染病科: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消毒设施。
3、供应室:监测护士手、无菌区与洁净区空气及物体表面、已消毒或灭菌的无菌器械及敷料、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和其他消毒设施。
4、内镜诊疗室或清洗消毒室:监测各类内镜和使用中消毒剂。
5、医疗污水:监测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污水对外排放口处污水。(二)检测项目
1、空气:检验空气中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操作台、操作车及存放无菌物品的设备等环境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检测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其中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细菌总数、致病性微生物。
4、无菌的医疗用品(器械)及保存液: 检测需氧-厌氧菌、霉菌。
5、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使用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检测灭菌效果。
6、内镜:消毒后的内镜检测细菌总数及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后的内镜检测需氧-厌氧菌、霉菌。
7、污水: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检测余氯、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另需检测结核杆菌。
五、监测样品数量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10.3-2009)和医疗机构的级别及大小规模确定监测样品数量,对无自检能力的医疗机构监测样品数量按频次相应增加。
1、三级医疗机构和市直医疗机构: 每次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35个。
2、二级医疗机构:
每次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24个。
3、一级医疗机构:
每次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12个。
4、一级以下医疗机构:
每次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6个。
六、监测频次
对已开展自身监测且监测系统完整、运作规范的医疗机构,由疾控机构每年定期监测2次;对未开展自身监测得医疗机构,由疾控机构每年监测4次;对检测结果不能达标的单位增加检测次数直至检测结果全部达标,如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时疾控机构可增加监测频次。
七、职责分工
(一)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1、负责全市医疗机构(包括市级直属单位)的医院感染防范控制和消毒效果监测的技术指导工作。
2、具体承担市卫生局发证的一级医院以上医疗机构(含一级医院)感染防范控制和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3、负责收集全市范围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并汇总上报市卫生局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负责对区、县(市)疾控中心开展消毒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每半年对由区、县(市)疾控中心负责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进行一次质量抽检。
(二)区、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1、负责本级卫生局发证的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防范控制、消毒效果监测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
2、承担市卫生局发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除医院外)的医院感染防范控制和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3、市卫生局发证的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辖区的医疗机构委托当地县(市)疾控中心负责医院感染防范控制和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4、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应将监测结果每半年上报本级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并接受市疾控中心的监测质量抽查。
(三)医疗机构职责:
7.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报表,共计托幼机构99家,其中公办78家,样品884件;民办21家,样品245件。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 31/8-2004《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要求及检测方法》:空气采用平皿沉降法,于150 cm高度放置9 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暴露采样5 min;环境物体表面与工作人员手采样方法是用无菌棉拭沾湿采样液作涂抹采样,将采样棉拭投入含10 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进行活菌计数检验;餐饮具采样方法是用棉拭进行涂抹采样,采样面积为25 cm2;使用中消毒液体在无菌状态下取1 ml被检样品加入9 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进行活菌计数培养。
1.3 判断标准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2 500 CFU/m3,物体表面以细菌总数≤15 CFU/cm2;保教人员、营养员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300 CFU/只手,大肠菌群和致病微生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为合格;餐饮具检测结果以细菌总数≤10 CFU/cm2,大肠菌群、致病微生物检出阴性为合格;使用中消毒液体检测结果以体温计消毒液细菌总数≤100 CFU/ml、便器浸泡液细菌总数≤250 CFU/ml为合格。
1.4 数据处理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应用SPSS 18.0进行资料统计、处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011年浦东新区托幼机构总体消毒合格率为93.36%,其中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98.48%,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66%,餐饮具合格率为89.90%,工作人员手合格率89.23%,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7.98%。
2.2 不同时段样品消毒合格率情况
由表1可见,第4季度消毒质量较差,消毒合格率为80%,较第1季度的98.42%和第2季度的95.04%有明显下降。各类样品中,最为明显的是餐饮具消毒,下降30%左右,其次是工作人员手面和环境物体表面,下降15%左右。
2.3 不同性质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
由表2可见,2011年浦东新区公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要比民办的高,公办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为96.27%,民办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为82.86%;公办托幼机构与民办托幼机构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623,P<0.01)。
2.4 相同性质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
由表2可见,公办、民办托幼机构第4季度合格率都处于最低位,前后3次采样合格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4.048,P<0.01;χ2 =27.816,P<0.01)。
注:( )内数字为百分率(%)。
注:( )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 论
从全年检测结果来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及消毒工作质量尚好,总体消毒合格率高于余力[1]、付正顺等[2]、吴涛等[3]的报道;与邓小华等[4]的结论十分接近;但略低于高红阁等[5]、罗引珍等[6]的报道。
通过分析,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和环境物体表面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物品,其消毒质量在第4季度均有较大下降,是因为9月开学以后保育人员调动及气侯转凉而在思想上处于一个麻痹放松阶段所造成。因此,我们建议教育、卫生部门持续加强对托幼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好培训,对新进员工要加强消毒技术和自身卫生知识的传授;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抓好日常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加强监督,进行常态化管理,将危险因素在源头上予以杜绝,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控制托幼机构内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力.2006年珠海市城区幼托机构监测消毒质量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490-1491.
[2]付正顺,王芳,黄良柱.五峰县2010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3):434-435.
[3]吴涛,刘朝辉,王立强.北京市房山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239.
[4]邓小华,安寒,刘竹,等.成都市私立托幼机构与公立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23:6-7.
[5]高红阁,李燕,俞隽男.闵行区2008—2009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8):3554-3555.
8.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八
汕头市市民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册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问答
● 卫生部关于非典型肺炎的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 企业(工厂)、写字楼、办公室预防非典型肺炎指引 ● 广东省学校、托幼机构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引 ● 广东省公共场所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 家居的消毒方法 ●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 ● 使用过氧乙酸的注意事项
汕头市卫生局 汕头市健康教育研究所 编印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问答
1.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人从鼻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通道,它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组织等。凡是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经空气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为呼吸道传染病。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较多,主要有几大类:一是病毒,包括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人肠道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二是细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除此以外,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是较常见的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
2.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医学上一般将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称为典型肺炎(typical pneumonia)。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P)是指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非典型肺炎在概念上有欠准确和规范,仍应强调具体的病原学诊断。
3.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为非典型肺炎)是指从2002年11月起,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至今原因不明的、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该类“非典型肺炎”与已知的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及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所致的非典型肺炎不同,其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
4.非典型肺炎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大多数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38℃以上高热,伴或不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少数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肺部X光检查显示肺炎表现。
5.非典型肺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该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造成传播。传播模式为:直接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飞沫和尘埃造成传播;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用具、玩具等,经口鼻而传播;治疗、护理、探视病例,与病例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6.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潜伏期有多长?
初步观察统计非典型肺炎病人潜伏期一般在1-12天之间,大多数在4-5天内发病。7.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科的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在人和动物中的发病率很高,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人体中普遍存在冠状病毒抗体,成年人高于儿童。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过程凶险,和以往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有着极大的差别,流行病学特点也和以往的冠状病毒大不相同,需要对冠状病毒及其相关疾病有新的认识。
8.非典型肺炎与普通流感在症状上有什么异同?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非典型肺炎与流感具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等。但流感通常数日后好转,较少出现肺炎。区别流感和非典型性肺炎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首先有没有接触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或者是到有流行区去的历史,如果有这种历史又发现了高烧、咳嗽就要及时去看病了。
9.如果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过接触,多久才能知道是否会发病?
与非典型肺炎患者有接触史的人一般要通过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已感染非典型肺炎,通常会以高热(体温>38℃)等症状起病(详见有关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2周以内未发病而且没有再次接触的人一般不会发病。
10.非典型肺炎的预后怎样?
本病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病人能治愈,病死率约3.5%。
11.非典型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
非典型肺炎是本世纪的一种新的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200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决定将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12.如有家人或朋友证实感染非典型肺炎,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不要前往探访非典型肺炎病人。如与患者已有紧密接触的人士,应停止上班或上学,留在家中,每日接受医学检查,为期十天。若怀疑自己曾与受感染者接触,应当求医,并在十日之内戴上口罩;家中的家具及玩具,要以1:4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留意自己身体状况,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若有发热症状,立即求医。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13.用中药预防非典型肺炎应注意什么?
在应用中药预防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中药预防处方。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3至5天。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中药预防药方中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不要轻信所谓“秘方”“偏方”“验方”,而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预防中药。
14.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一般情况下,在室外的公共场所,不需要戴口罩,但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其他人的喷嚏等呼吸道分泌物。发热、咳嗽为多数呼吸道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因此,提倡有发热、咳嗽的病人戴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老人、儿童、体弱者到人流量大、不通风的场所最好戴口罩。
口罩分为医用和非医用两种,医用口罩属于医疗器械产品管理,必须符合药监部门认可的产品标准(包括卫生及其他指标),合格的产品标志上应有产品注册证号、执行标准号。而非医用性口罩只是一般布制产品,不经审批也没有特别卫生标准约束,因此不具备消毒抗菌功效。市民购买防病口罩应到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如合法的药店等,并注意有无合格产品标志。
15.外出应注意什么?
出租车:提醒司机在运营过程中打开车窗,保证空气流通。下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洗手(勿使用公用肥皂,宜使用按压式洗手液)。
公交车:上车后打开车窗,不乱摸扶手等部位,下车后切记洗手。
火车:尽量不要在车站广场等人多的地方逗留,尽量不要触摸柜台、电梯扶手、【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门窗等。尽量避开发烧、咳嗽的人士。并及时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旅行结束后彻底清洗衣物。
飞机:机舱内的空气清洁程度很高,加上采取了机舱消毒、乘客申报健康等措施,所以一般来说,乘坐飞机是安全的。
电梯:管理人员应保持电梯清洁。电梯门、按钮、扶手要用稀释的家用漂白水清洁。老人、儿童尤其要尽量减少使用电梯的机会。
16.外出旅行应注意什么?
关注最新旅行者警告;注意保持个人卫生,要经常洗手;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果在旅行途中或回来后出现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高热(体温达38℃以上)、咳嗽、全身酸痛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卫生部关于非典型肺炎的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
1.开展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群众了解此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
2.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3.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4.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7.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8.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场所)。根据季节变化,尽可能开窗通风换气。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企业(工厂)、写字楼、办公室预防非典型肺炎指引
1.各单位负责人要关心职工健康,提高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了解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并向职工宣传。
2.每天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要制订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出现情况时立即处理。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疑似非典型肺炎症状的员工,要尽快送正规医院就医。
3.若有员工被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单位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并密切留意与患病员工同宿舍、同工作环境等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与患者同宿舍、同工作环境又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建议暂停上班,留在家或宿舍观察10天以上,无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非典型肺炎症状方可上班。
4.确诊为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所住的宿舍、室内工作场所要及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5.工作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员工集体宿舍,要尽量保证自然对流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足,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装置(排气扇),确保做到充分通风透气。空调工作场所应调节足够的新风分配量,并每周对新风房、过滤网等进行清洁、消毒二次以上。
6.工作场所的工作台、地面等,每天应做好班前、班后的清洁工作;必要时,建议用500mg/L的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和拖地,每天下班后进行一次。
7.要合理安排员工工作的班时,不能过度加班,以保证员工充分的休息;注意员工的营养需要,应组织员工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能力;注意防寒保暖。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8.宣传健康相关知识,教育员工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习惯,特别是班前、班后应洗手,提高员工预防疾病的意识。
9.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大搞卫生,保持生活工作环境整洁,预防疾病发生。
10.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适当开展预防性消毒。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广东省学校、托幼机构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引
为防止学校、托幼机构发生非典型肺炎,保护学生、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此指引。
1.加强课室、午休室和活动场所等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不使用空调,确要使用空调设备的场所,必须要定期换气。
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3.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员工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4.经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学生、教职员工,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出院后要留在家中休息1周,病情确无反复方可回校。
5.对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同班、同室)要加强观察,凡有可疑病症(发热、头痛、咳嗽)者,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有寄宿的学校,对病人的同宿舍人员要隔离,进行医学观察2周,观察期间不能参与集体活动,隔离场所要选定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或区域。
6.家庭成员中有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学生、教职员工,建议学校动员其留家观察10天,无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后再回校上课(班)。
7.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员工要进行调查,如果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8.对出现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学校,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指导下进行终未消毒。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9.加强宣传教育。可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了解春季多发疾病的预防知识,明白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要注意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编者注:学校教室不提倡用紫外线灯消毒。如已装配的,应确保在无人环境下按规范消毒。开关应装在学生不能触及的高度,防止误开。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广东省公共场所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为防止公共场所发生非典型肺炎,保障人民健康,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影剧院、录象厅、舞厅、音乐厅;商场、候诊室、候车(船、机)室等公共场所。
一、自然通风
1.首选自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 2.尽可能打开门窗,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态。
二、机械通风
1.所有通风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新风口设置清洁区,新风房、过滤网和送风排风管道保持清洁;
2.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全面使用新风输入,关闭回风通道; 3.在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新风量; 4.调节好各局部场所的新风分配量,保证各局部场所均有新风输送; 5.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
6.中央空调的排风系统应使用专门的排风管道。
三、空气消毒
1.在风机房、回风滤网处可采取物理方法对空气消毒,安装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灯;
2.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如使用过氧乙酸熏蒸、戊二醛喷雾等;无人条件可使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
四、环境卫生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1.尽量减少客流量;
2.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
3.公共场所使用、经常接触物品定期用消毒液洗、擦消毒; 4.垃圾要及时清运,肉菜市场、餐馆的垃圾要加盖密闭,日产日清。
五、从业人员卫生
1.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个人卫生; 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场所;
3.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职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4.凡经医院诊断为疑似非典型肺炎的,暂停上班,并隔离治疗;
5.与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留家观察一周,如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可恢复上班。
6.一旦发现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防疫站)报告; 7.发生非典型肺炎的单位,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指导进行终末消毒。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家居的消毒方法
家庭环境的清洁首先要保证通风换气。现在的天气越来越暖和,所以可以把经常开窗作为家庭保持清洁的一项措施。注意通风是遏制“非典”病原体传播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其次,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对家里的一些物品进行消毒。象碗碟、筷子可使用消毒碗柜进行消毒。另外,在地面、桌面、窗台等平面设施处可以按照消毒液的使用方法按比例配置消毒液,对台面、地面等进行消毒。家庭需要消毒的地方及物品:
厅房、餐厅,包括门柄、窗户把手、按钮、电器开关、地毯、家具表面、电话、对讲机、电脑键盘及鼠标、玩具、食具、地面。
厨房及厕所,包括水龙头、花洒头、浴缸及洗手盆、排水口、马桶及水箱把手、座垫、盖板、垃圾桶、墙壁。拭擦家具及墙壁:
1.以1:99(一份家用漂白水混合99份清水)的稀释家用漂白水彻底拭擦。如地方肮脏,应用1:49(一份家用漂白水混合49份清水)的的稀释家用漂白水彻底拭擦。
2.用干净毛巾抹干。拖地:
1.拖地前先清洁垃圾。
2.以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彻底拖地。如地方肮脏,应用1:49的的稀释家用漂白水彻底拖地。
3.用清水拖地。洗刷厕所: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1.用厕所刷子和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洗刷。2.以清水冲洗。浴缸及洗手盆:
1.用普通刷子和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洗刷。2.以清水冲洗。清洁排水口:
1.把一茶勺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灌入排水口。2.等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一般清洗和消毒用具:
扫帚、漂白水、地拖、工作服或保护衣物、刷子、口罩、胶桶、胶手套、毛巾。注意事项:
家具至少每天消毒一次。清洁电器开关和电脑设备时务必小心。确保粪渠及污水沟渠畅通无损;如运作不正常,出现泄漏,应及时维修。如发现老鼠粪便、蟑螂、积水等迹象应立即采取清洁行动杜绝虫患鼠患。保持通风系统运作正常,定时清洗冷气机隔尘网。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
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候即可开门窗通风。
楼层走道、电梯和楼梯可不进行空气消毒,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
若只对地面、墙壁、电梯表面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公共场所应尽可能地通风换气。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送风,防止暴发流行。可对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试消毒。
【中文word文档库】-专业海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http:// 本文由http://【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使用过氧乙酸的注意事项
过氧乙酸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能力较强的高效消毒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
过氧乙酸溶液容易挥发、分解,其分解产物是醋酸、水和氧,因此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物品,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物质。用过氧乙酸气体熏蒸消毒后,通风半小时,空气中的过氧乙酸就几乎全部分解、消散了,人们进入消毒后的房间不会受到伤害。因此,过氧乙酸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
注意事项:
◆ 由于原液为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配制溶液时应佩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
◆ 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 在做气溶胶喷雾时,操作者应佩戴防护面罩,也可采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
◆ 如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原液贮存放置可以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原液应贮存于塑料桶内,在阴暗处保存,并远离可燃性物质。其稀释液更易分解,宜随配随用。
9.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九
各中小学、托幼机构:
为进一步增强各中小学、托幼机构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宣传学习,并根据文件要求,认真查摆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县局将组成专项督查组进行认真检查,对执行不力、整改不彻底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将严肃追究责任。
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一)行政及德育管理
1、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学校常规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2、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应结合实际制订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计划,有、学期、月、周工作计划和一日工作安排。平时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记录。坚持使用各种簿记表册,包括《校务日志》、《行政日志》、《教师考勤簿》、《政治理论学习记录》、《德育工作记录》、《教研活动记录》、《班主任工作手册》、《教师工作检查考核记录》、《日查周评记录》、《团队活动记录》等。文档资料完整,建档规范。
3、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4、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要求校长一律兼课。
5、建立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学校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轮流带班值周,定点联系年级组、教研组等。坚持定期检查,学区校长每月深入辖区内的学校检查工作4次以上。分管副校长切实履行职责,每日到校到班检查指导工作。教导处坚持每月开展“四查”工作(查备课、查上课、查作业批改、查听课笔记)。建立“教师日常工作月量化考核”制度,做好一日巡检工作。
6、建立健全团队组织,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定期开展班、团、队主题教育。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
7、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
(二)、一般常规管理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帮助,不得歧视。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内外辅导、质量检测和总结评价等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具体规范化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建立课堂教学规范,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要建立健全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音、体、美、劳占30%),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都要有记录、有评议、有交流。
3、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办学。(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中。
(2)、确保节假日师生的法定休息日。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名目(包括家长委员会)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高三毕业班因大型活动耽误课时完不成教学计划,确需补课,报县教体局批准后,学校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补习,但补习的时间不得超过因大型活动耽误的课时。
(3)、教师不得在工作日中午饮酒,不得在课堂上抽烟、使用通讯工具,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严格教学辅助材料选用。进入学校使用的学生印制作业必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印制作业每生、每学期、每学科不超过一套,普通高中学生印制作业根据实际情况每生、每学期、每学科可以选用1—2套。幼儿园不得使用教材、课本以及以操作材料等名义出版的变相教材、课本;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不得参加涉及幼儿教材、课本等幼儿用书宣传、推销、推介等的研讨、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
(5)、认真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入学、转学、休学、毕业手续要完备,按规定时间及时准确上报学校变动学生月报表,资料要分门别类归档。义务教育阶段均不实行留级制度。
(6)、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其教学时间可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三)其它方面管理。
1、每学年至少要召开一次大型全校性的运动会,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可举办一次有主题的校园科技文化节。
2、档案资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记录,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分类、立卷、登记、编目、装订等管理工作,做到资料规范和完整。
三、每日常规
1、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六小时,初中不超过七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八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九小时,高中不少于八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点,高中不晚于22点;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保证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2、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天气允许)和眼保健操,大课间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学校要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要建立每日两次(上午、下午)的教育教学检查制度,检查当天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要成立检查考核领导机构,成员由校领导和相关处室人员组成,检查人员要做好记录工作,定期汇总评比一次,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部分,记入工作人员业务档案。
4、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作用,实行开放式管理,合理安排借阅时间,尽可能给广大师生提供借书、阅览的机会和时间。
5、学校要建立每日一次的校园、教室的卫生清洁及卫生检查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保持校园的整洁。四、一周常规管理
1、每周一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寒暑假或遇到恶劣天气除外),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也要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全体师生整齐队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唱国歌,并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每日傍晚静校前,由旗手和护旗手按规定降旗。
2、每周要安排一次专题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公共卫生、法制、安全、国防、环境、禁毒、时事、诚信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每周学校要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清洁校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4、每周学校要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汇报、交流各班的情况,便于学校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
二、食堂管理
1、严查学校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认真核查学校是否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对食堂是否有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严查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认真核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是否存在不具备条件后未及时注销许可证等问题;对新开办的食堂,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办理许可,对设计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因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延续、不发或注销手续的,责令其及时办理;对未经许可从事餐饮经营的,严格依法进行查处。
3、严查环境卫生是否整洁。认真核查学校食堂环境是否定期清洁和保持良好;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孽生条件的防护措施;是否具有足够的通风和排烟装置。
4、严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认真核查是否具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从业人员是否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是否及时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工作岗位。
5、严查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认真核查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验收,是否具有进货台账,库存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原料贮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点检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情况,严查食用油脂、散装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进货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
6、严查清洁消毒是否到位。认真核查学校食堂是否配备有消毒设施;消毒池是否与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知识;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7、严查加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认真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彻底,粗加工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生熟分开,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浆等是否烧熟煮透,是否存在违规制售冷荤凉菜;凉菜间是否具有空气消毒和专用冷藏设施,操作人员是否穿工作服、佩戴口罩。严查是否按规定留样,是否具有留样设备,留样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三、住宿管理
1、建立严格科学的宿舍管理制度,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制定寄宿学生“宿舍公约”、“作息时间”等管理制度,及时认真填写《寄宿生管理日志》,做到住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寄宿学生宿舍实行分时段管理,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生宿舍,来客和非本室学生不得留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按标准配备生活老师,小学低年级寄宿生,按规定配备保育员。生活老师和保育员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24小时轮流值班,切实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做到管理无空白。
3、对寄宿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督促学生遵守住宿纪律,规范作息制度。针对女生宿舍安全特点,要有男、女生相对独立的住宿,一人一床,安全方便,确保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4、宿舍保持通风、透光、无异味,室内外整洁、卫生。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和文明卫生寝室评比。
5、宿舍楼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要达标、畅通;宿舍外窗不得安装金属护栏,消防设施、器材要完好,楼梯走道要有安全标识,按规定安装应急灯,火源电源管理要规范,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6、宿生的床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家具(床类)主要尺寸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5月28日批准,1998年1月1日实行)的要求,尺寸:单位:mm;单人床,长:1980,宽:990,高:610。双层床,长:1970,宽:800,底床面高:400-440,层面净高:980,安全栏板缺口长度:500-600,安全栏板高度:200。未达到标准的床铺立即进行改造与更新。
7对寄宿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指导学生整理内务,保持宿舍清洁。
8、服务人员配备。
小学1—3年级每30名学生配备1名生活教师(男女职数按学生性别比例设置),4—6年级每50人配备1名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生活起居工作。寄宿人数达到600人,应配备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医疗中级专业职称并具有资质的熟练医疗业务、能胜任日常保健和预防工作的专兼职医务人员,配备1位洗浴管理人员,1位洗洁管理人员。食堂每40人名学生配1名炊事员,每200名学生配备1名宿舍卫生管理人员和1名保安人员。
9、宿舍各类用房应经有关部门鉴定不属D级危房,老房子达不到抗震6度的,要按要求加固。新建房屋必须按抗震6度设防设计建造。
10、据住宿学生数量,学生住宿面积按每生2.5—3平方米计算(应有水源和厕所),达到标准。
此次中小学托幼机构常规管理及学校食宿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是在市局年终督导考核后,针对我县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的一项专项整治活动;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砀城文明创建吹响的号角,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常规管理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为使新学期开局良好,决定在元月份对学校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
附
1、砀山县中小学托幼机构食宿情况专项检查安排表
附
2、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附
3、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专项整治检查表
砀山县教育体育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0.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监测对象为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各级托幼机构266所,调查场所主要是托幼机构的教室、寝室及活动室,采样对象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碗、口杯、桌面、毛巾、玩具、门把手、水龙头等)、教职员工手。
1.2 方法
1.2.1 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无菌操作取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浸泡液)1 ml,加入9 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 检测菌落总数和致病性微生物(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2.2 室内空气监测
在消毒后、开始活动前,对室内空气用直径9 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采用梅花布点或对角线布点,根据房间大小设3~5个采样点),开盖暴露5 min后,进行培养,检测菌落总数和致病性微生物(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2.3 物体表面监测
桌面、毛巾、玩具、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对物体表面,消毒4 h内,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 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的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检测菌落总数和致病性微生物(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1.2.4 教职员工手监测
从事活动前或消毒后,让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棉拭子涂抹采样,于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检测菌落总数和致病性微生物(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
1.2.5 紫外灯管强度监测
使用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的紫外线强度仪,采样方法为开启紫外线灯5 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 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 m的中央处测定,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1.2.6 餐用具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将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贴于餐具表面,30 s揭下,放在37 ℃培养箱中培养16~18 h后,判定结果。
1.3 检测试剂
复方中和剂采用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郑州)生产的试剂进行采样、检测;营养琼脂由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
1.4 判定依据
各种对象的采样方法均依据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 14934-94《食饮用具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相关方法;结果评价标准参照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评价方法及标准》、GB 14934-94《食饮用具消毒卫生标准》和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等法规标准值。
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 /ml,且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2 500 CFU/m3,且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物表表面及教职员工手细菌菌落总数≤8 CFU/cm2,且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紫外线强度≥70 μW/cm2 为合格;餐用具不得检出大肠菌群为合格。
1.5 统计分析
用WHONET 5.3及SPSS 13.0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各年度监测结果
2007—2010年共对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内266所托幼机构开展了消毒效果的监测,各年合格率分别为78.0%、83.3%、91.8%和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3,υ=3,P<0.01)。2007—2010年共监测样品22 675份,合格样品20 454份,总的合格率为90.2%。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10年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的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2 不同项目监测结果
各监测项目中,餐用具、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7.6%, 95.8%和92.0%,其次为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和玩具,为91.2%、89.2%和90.0%;最低为教职员工手67.3%。各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53,υ=6,P<0.01)。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每年都维持在较高水平。教职员手合格率一直处于每年的最低水平。见表2。
3 讨 论
学龄前儿童容易被侵袭的主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细菌性痢疾和蛲虫感染等。因此,做好托幼机构的日常消毒工作,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对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7—2010年连续4年的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显示,布吉辖区的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状况正在逐步改善,消毒工作质量在近几年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合格率为90.2%;高于广东省2007—2009年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89.98%)[1]和无锡市南长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水平(87.6%)[2];略低于广州市海珠区(90.82%)[3]和北京市朝阳区(91.82%)[4];低于上海市(97%)[5]。2007—2010年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00.03,P<0.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是我们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等法规对2007年消毒合格率较低的托幼机构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并加大了对托幼机构检查执法力度,同时托幼机构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各托幼机构的消毒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消毒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后,使得各托幼机构消毒意识不断增强,消毒技术合理规范,消毒工作趋于正常化。尤其从2008年开始对托幼机构施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合格率逐年上升。
各托幼机构对幼儿密切接触的碗、口杯、桌面(台面)和毛巾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比较重视,从检查情况来看,每天均有专人用含氯消毒液在幼儿到校前、午睡时和放学后对上述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建立各种消毒记录,有专人负责,消毒效果明显,合格率较高。同时对熟食砧板和熟食盛器的消毒,采用常规的煮沸法或浸泡法消毒。砧板和器具清洗后再消毒,能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大肠菌群超标主要集中在餐用具上,主要是餐用具在消毒柜中摆放过于拥挤,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托幼机构应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消毒工作规范有效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教职员工的手的消毒合格率最低(67.3%),主要原因是部分工作人员卫生意识较差、卫生习惯不良、尚未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造成洗手不彻底。检查中发现,个别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平时洗手仅仅是用流动水进行冲洗,未进行任何的消毒处理;还有的托幼机构能够使用消毒液进行洗手,但发现有的消毒液已过期,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部分托幼机构使用药皂进行手消毒,但药皂洗手时间不够或未冲洗干净也是手不合格的重要原因。有些老师和保育人员的卫生意识淡薄,洗手马虎,有的甚至戴着戒指,所有戴戒指人员的手表面检测中,细菌总数均是超标的。因此,对托幼机构的老师和保育人员应该加强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中,应特别关注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应当学习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推行卫生质量较好的洗手液和科学洗手措施,配备有效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规范手消毒剂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交叉污染,提高洗手执行率和洗手效果。
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因此各地判定标准不统一,广东省规定托幼机构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2 500 CFU/m3,物表表面、玩具和教职员工手部细菌总数≤8 CFU/cm2,为合格标准,此与其他各省市规定也不尽相同[1]。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人群集中,幼儿机体免疫力低,卫生行为难以自控,幼儿防御疾病的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发生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托幼机构建筑规范、托幼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卫生标准,将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不断加大消毒监督监测力度,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3]。同时建议:①将消毒效果列入托幼机构领导的年度考核指标。各部门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宣传和贯彻,加大相关人员消毒隔离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②卫生监督机构应参与到托幼机构的投标评审工作,强化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托幼机构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开办特色班和教学设施等教学工作上,对卫生保健等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卫生监督机构应该对新建、扩建、改建的托幼机构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使消毒间布局、工艺流程符合要求。加强评审是保障消毒措施落实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各托幼机构必须配备专用的、足够的消毒灭菌装置,这种提前介入的办法可保障硬件方面的投入,为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③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消毒指导、监测工作和开展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抽检工作;卫生监督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教育局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只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托幼机构高度重视并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才能保护幼儿身体健康,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促进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为托幼机构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要求,对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266所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按《消毒与灭菌评价方法及标准》(GB 15981-1995)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0年共对辖区内266所托幼机构开展了消毒效果的监测。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78.0%、83.3%、91.8%和95.2%;各消毒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合格率依次为餐用具97.6%,使用中消毒液95.8%,紫外线灯92.0%,物体表面91.2%,室内空气89.2%,玩具90.0%,教职员工手67.3%。结论 深圳市龙岗布吉辖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较好,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教职员工手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需要加强消毒知识培训和监督管理。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参考文献
[1]韩佳音,黄旭和,沈秀婷,等.广东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最新监测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5):607-608.
[2]殷俊.无锡市南长区2008-2010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9):243-244.
[3]郭宁晓,栾玉明.2004—2009年广州市海珠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12):3001-3003.
[4]王会平,于宝全.北京市某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5):609-610.
11.**区托幼机构保健老师操作规范 篇十一
前言:
保健老师在园长的领导下承担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健康检查、消毒隔离、安全防病、儿童膳食管理工作,为幼儿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一、保健管理
(一)园长重视卫生保健工作
定期参与卫生保健工作的研究与指导,定期召开行政例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布置工作。
(二)制定学期计划、总结
1、计划包括情况分析、工作目标、常规工作及重点工作、具体安排;
2、总结:围绕计划的内容展开、总结成效、反思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三)建立各项卫生保健制度
包括生活制度、健康检查制度、营养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疾病预防制度、安全工作制度、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家长联系与健康教育制度、保健资料登记与统计制度,须张贴在保健室。
(四)检查与指导
1、对营养员的检查与指导
一进营养室:
(1)
询问了解当天营养员健康状况,做好记录。
(2)
和营养员一起进行食品验収,间营泰员发放早点能和牛奶、调味品。具体见“营养员规范操作”。
(3)
检查营养室消毒工作情况。
二进营养室:
(1)
将各班午餐、午点人数告知营养员。
(2)
根据当日出勤人数,到食品仑库领取大米,和营茉员一起称米。
三进营养室:
(1)检查指导营养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荤素菜、水果等各
种食品的粗加工。
(2)检查指导营养员规范烹饪,生熟盛器分开使用;烹饪时注意菜肴特点及幼儿年龄特点;备有专用尝味勺和碗;烧熟的食物从传递窗进入熟食间;幼儿与教职工的食品严格分开等。
(3)检查指导营养员烹饪特殊饭菜。
四进营养室:
(1)
检查指导营养员规范分发饭菜,饭菜熟后按年龄组和班级人数盛入锅盆;进入熟食间进行二次更衣和手的消毒;检查冰箱内物品存放情况,每日食品留样规范情况等。
五进营养室:
(1)检查指导营养员午点规范制作及分发,点心烹饪后按班级人数放入盛器中从传递窗进入熟食间;点心量适宜。
(2)随机检查餐具的清洁情况,检杳督促营养室完成母日环境、抹布及用具的清洁、消毒情况。
2、对保育员、班级老师的检查指导
一进班级:
(1)根据晨检情况,及时与班级老师沟通,指导保教人员认真做好全日观察记录。包括突发异常情况的记录、被观察幼儿的去向。
(2)统计当日幼儿出勤人数,督促班级老师对不来园的幼儿及时家访并登记。
(3)观察各班的早点情况及保育员、班级老师的护理情况。
(4)检查各班茶水的准备是否充足、温度是否适宜,茶桶是否加盖上锁。
二进班级:检查幼儿午餐情况
(1)检查指导保育员餐前准备工作:具体见保育员规范操作。
(2)注意观察幼儿进餐情况、关心体弱儿及特殊儿的进餐情况,幼儿对饭菜的反应,征询教师和保育员的意见,做好记录并及时调整。
(3)检查指导教师、保育员对幼儿午餐的护理情况。
(4)检查指导幼儿漱口习惯。
(5)检查饭菜的剩余情况。
三进班级:发药
(1)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备好已消毒的调羹和杯子。
(2)严格做到“三查、四对”,三查即服药前、服药时、服药后查;
四对即核对班级、姓名、服药时间、服用剂量、方法。
(3)幼儿哭闹时,不能强行喂药,以防窒息。
(4)随机检查保育员餐厅打扫情况、幼儿毛巾的清洗情况。
四进班级:检查幼儿午睡情况
(1)检查卧室开窗通风情况。
(2)检查班级老师或保育员护理情况:
幼儿衣物鞋袜放置是否整齐幼儿入睡时衣着是否合适、被子是否盖好、脸色盒出汗情况,重点观察体弱儿及特殊儿童午睡情况。
(3)随机检查教室内的安全、环境卫生情况、盥洗室的清洁、消毒、卫生包干区的保洁情况等。
五进班级:检查幼儿午点情况
(1)检查保育员午点准备情况:见保育员规范操作。
(2)了解午点的量是否合适,了解幼儿对午点的反应,听取教师、保育员意见,及时改进。
(3)检查教师,保育员的护理情况。
3、检查指导户外活动情况
(1)检查场地的安全:有无碎石、玻璃、铁丝、积水或损坏、运动器具是否损坏、干净。雨天过后提醒保育员擦干运动器具上的积水。
(2)检查保育员毛巾、茶水的准备:见保育员规范操作。
(3)检查班级老师和保育员的护理情况:提醒幼儿擦汗、饮水、系鞋带、及时穿脱衣服等,运动中的安全护理,关心体弱儿、肥胖儿、当天患病幼儿锻炼情况。
(4)监测幼儿运动量是否合适,注意观察幼儿的面色、脉搏和出汗量。
(五)健康教育
1、多种形式定期对保教人员,家长
幼儿开展内容丰富的健康与安全教育。
2、对保教人员以业务培训,讲座的形式宣传卫生保健及安全方面的知识。
3、对家长通过网络,宣传栏
宣传资料
告家长书、讲座的形式宣传科学育儿及防病知识。
4、对幼儿通过小广播,保健老师讲课堂
班级老师课堂宣教为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开展专题研究
根据幼儿园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园长的指导下定期开展保健专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过程性资料积累。
(七)及时、准确做好保健资料的记录和统计分析
1、保健资料齐全、规范:按照保健资料的及时性,梳理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以月为单位、以学期为单位、以学年为单位的各项记录及统计汇总。
2、资料应妥善保存,至少保留3年以上,以备日后查阅。
3、配合校园医生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工作。
(1)每学年将在园儿童信息、学年中变动(转学、新生、班级变动等)信息及时提供给校园医生,便于校园医生及时维护及更新。
(2)将幼儿园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工作人员变动信息及时提供给校园医生,便于校园医生及时维护及更新。
(3)定期与校园医生进行疾病儿童数(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超重、弱视等)、疾病儿童名单的核对,与校园医生同步进行疾病儿童的随访、干预工作。
二、健康检查
(一)晨间检查
1、晨检前准备
(1)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换好干净的工作衣。
(2)晨检物品准备:晨检牌、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表、常用外用药物、棉球敷料
纱布棉签、快速手消毒剂、专用记录本等。
2、晨检流程
(1)护导老师协助把好幼儿来园先洗手再晨检。
(2)规范晨检:热情迎接每位幼儿,主动用普通话向幼儿问好;严格按一问、二看、三摸、四查顺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一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及有无发热、传染病接触史、有无外出史;
二看:面色、精神、皮肤和眼睛,传染病高发季节,特别注意手、足、皮肤及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三摸:额头有无发热、耳垂有无肿大、颌下、颈部有无淋巴结;
四查:根据流行季节和发病特点,重点检查相关部位、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食品以及幼儿卫生情况等。
对需服药及重点观察照顾的幼儿,分别发给专用标志的晨检牌。
(3)需服药幼儿:应请家长出示就诊病历卡并登记签名,对带来的药品应写好班级、姓名、剂量、服用时间和方法,并做好记录。
按照医嘱给幼儿服药。
(4)晨检结束后,及时记录各班的晨检情况,发放到班级。
(二)儿童体检
1、新生体检:根据先体检后入园的原则,新生体检需在入园前1个月内完成体检,入园体检率100.0%,在幼儿入园时同时查验入托入园体检卡、预防接种证并进行登记。
2、定期体检:3岁以下幼儿每半年体检1次,3岁以上幼儿每年体检1次,全园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1次。
体重测量要求:
(1)测量工具:选择杠杆式体重秤,最大载重量为50公
斤。
(2)测量前准备:校秤,被测儿童脱夫鞋帽、袜子、脱去外衣至内衣裤、饭前便后;室温保持20度左右。
(3)测量方法:被测幼儿站在体重器的底板上或坐在件里器的小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两腿放平,不摇晃,不接触其他物体。根据幼儿的实际体重进行测量。
(4)当杠杆达到平衡时,以公斤为单位,正确读数、记录,小数点保留2位。
(5)测量结果与上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核对,如有误差,重新复测。
身长、身高测量要求:
(1)测量工具:3岁以下选择卧式身长计,3岁以上选择立式身高坐高计。
(2)测量前准备:被测儿童脱去外衣、鞋帽、袜子。女童辫子松开。室温保持20度左右。
(3)测量方法:
卧式测量:取平卧位,将幼儿的头顶住身长板一端,并有人协助固定,使其头部不能伸缩,测量者用左手将幼儿两膝压平,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幼儿足跟。在两边读数一样情况下正确读数;
立式测量:取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挺胸收腹,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滑板至头顶。
(4)以厘米为单位,正确读数、记录,小数点保留一位。
(5)测量结果与上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核对,如有误差,重新复测。
三、体弱儿童管理
(一)通过入托入园体检及儿童定期体检发现贫血、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超重等体弱儿童。
(二)对体弱儿童落实随访矫治措施,加强家园合作,加强在幼儿园的饮食、运动、睡眠等各环节护理。
(三)对小于100克/L的贫血、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中度及重度肥胖落实个案管理。
(四)具体随访管理要求
1、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
(1)随访:轻度营养不良:3个月体检1次,重度营养不良:1个月体检1次.(2)结案:按年龄测体重
或按身高测体重
任一项≥P10三次即可结案。2岁以上儿童结案,尚需满足最后1次随访结果符合下一个年龄组的参考值的要求或最后1次体检年龄跟上次体检年龄是否跨一个年龄组。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随访:血红蛋白<100克/L的轻度贫血患儿,每月随访1次;血红蛋白≥100克/L轻度贫血患儿,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各随访1次。
(2)结案:血红蛋白<100克/L的轻度贫血患儿:连续服用铁剂不少于8周,2次随访结果血红蛋白≥110克/L可结案;血红蛋白≥100克/L的轻度贫血患儿:食疗满12周,1次随访结果血红蛋白≥110克/L可结案。
3、单纯型肥胖
(1)随访:每3个月测体重、身高、皮脂。
(2)结案:按身高测体重数值<WHO标准的20%范围内1次结案。
4、生长迟缓
(1)随访:1—3岁每3个月随访1次,3岁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每次随访测体重、身高、坐高,用生长曲线监测图进行监测,随访满1年复查骨龄。
(2)结案:经干预:1次随访结果正常,即骨龄恢复到该年龄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或每年身高增长速度>4厘米。
四、五官保健工作
(一)眼保健管理
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每学期检查1次。
2、建立视力检查情况反馈表:
(1)督促视力低常的幼儿家长,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并落实矫治措施。
(2)督促家长将矫治情况反馈给幼儿园。
(3)幼儿园定期落实视力复查工作。
视力检查要求:
(1)
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之间互不干扰,避免出现假阴性。
(2)
使用对数视力表,被检查者与灯箱的距离符合相应要求,灯箱高度是1.0。一行与多数被检查的两眼处于同一水平。
(3)
视力灯箱应悬挂在相对空白的墙面上,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
(4)
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5)
视标0.1—0.5每行都要看正确,视标0.6—0.9每行可以错1个,视标1.0—2.0每行可以错2个。戴眼镜的幼儿应先脱眼镜检查裸视力,然后再戴上眼镜检查矫正视力。
(6)
视力低常的标准。
年龄
标准
3岁
0.6
4岁
0.8
5岁
1.0
6岁
1.2
(二)龋齿儿童管理
1、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年通过儿童定期体检或社区牙防医生落实口腔检查1次。
2、建立口腔检查情况反馈表:
(1)督促有龋齿的幼儿家长,尽早带孩子去医院矫治。
(2)督促家长将矫治情况反馈给幼儿园。
五、消毒隔离
(一)预防性消毒工作:见“保育员规范操作”。
(二)晨检物品清洁、消毒
1、晨检牌:用洗涤剂清洗并用清水洗净,用含250mgll有效氯消毒液加盖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并晾干。
2、体温表:消毒前洗净擦干,放入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加盖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后再放入75%酒精中保存待用。口表与肛表应放入不同的盛器中消毒与保存。
3、专用抹布用含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晨检专用推车及专用物品的盛器。
(三)发生传染病处理
1、控制传染源:必须做到“三个及时”: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及时报告。
(1)及时隔离:隔离患儿,加强晨检,以防续发,掌握各类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把好返园关。
(2)及时治疗:了解幼儿的治疗与疾病的转归情况。
(3)及时报告: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单,向区妇幼所、区疾控中心、教育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2、切断传播途径
(1)指导保育员,营养员对惠儿接触过的所有物品及环境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即终末消毒。
(2)加强对检疫班级的消毒隔离工作,幼儿园设置“传染病专用消毒室”,检疫班内餐具、毛巾、茶杯等物品需与其他班级分开放置、分开消毒,在传染病专用消毒室清洁、消毒。
(3)消毒方法: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顺序:清洗——消毒;肠道传染病消毒顺序:食具:消毒——清洗——消毒,其他同呼吸道传染病。
3、保护易感儿
(1)设立检疫班,确定检疫日期,对发病的班级幼儿进行医学观察直至观察期结束,在观察期内,如有新病历出现应从最后1例算起重新观察至期满。
(2)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及时发现患儿。
(3)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并班、不串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注: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均按《托幼机构消毒隔离》(2009版)要求执行。
六、安全工作
(一)安全工作
1、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2、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园领导、教师代表、后勤负责人、保健老师、保安、家委会代表等。
3、每周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
4、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理。
(1)
立即处理患儿。
(2)
一般意外伤害填写意外伤害三联单,2天内向妇幼所、社区医院传报;责任伤害应立即电话报告,并写出事故原因报告。
(3)
做好意外伤害原因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发生小伤小病进观察室的处理
1、擦伤处理:用蘸取双氧水的棉签从里到外螺旋形清洗伤口;用棉签擦干双氧水,涂上红汞;略有渗血的轻微擦伤,可以在清创后贴上护创膏。
2、鼻出血处理:稳定幼儿情绪;让患儿头略前倾,嘴张开;用食指将鼻翼中隔处按压,压迫止血约10分钟;用消毒药棉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可以在棉球上滴3~4滴1%的呋麻滴鼻液,以帮助收缩血管止血;用冷毛巾敷在鼻根处;让幼儿静坐20~30分钟后,取出棉花,观察是否出血;出血量多的送医院治疗;幼儿血止后安静运动30分钟,提醒幼儿不擤鼻涕、不挖鼻孔。
3、撞伤处理:立即用冷毛巾受伤处15~20分钟,每2~3分钟换一次毛巾,不出血的伤口可以涂上无极膏或牙膏,帮助消肿止痛;出血的伤口在清创后,涂上红汞;头部撞伤的幼儿在冷敷后注意观察,如出现头晕、呕吐、嗜睡等情况,立即送医院;头部撞伤后教育幼儿立即告诉老师、幼儿园务必告诉家长。
4、口腔出血处理:幼儿用冷开水漱口2~3次,观察出血部位,有红肿的局部冷敷;观察牙齿有无损伤,有无其他部位受伤,及时处理,给幼儿提供粥、面条等软食。
5、发热处理: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到医院就诊;在等待家长中进行处理:让幼儿多饮一些温开水。冷毛巾敷额头降温,用35%的酒精擦幼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处,帮助散热;体温超过39摄氏度,家长不能来领的幼儿,保健老师应带去医院就诊;有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的,需对症处理。
附量体温注意事项:
(1)饮食、哭泣及运动后休息20-30分钟再测量。
(2)测得体温不正常,应重复测量。
(3)体温在36摄氏度以下或39摄氏度以上者,必须与家长联系或送医院就诊。
附:测量方法
(1)
肤窝测量法:年龄较小的幼儿,先脱下幼儿的衣抽擦干窝;将消毒后的体温表用酒精棉花擦拭,甩至35氏度下;将体温表插在腋窝中央稍前处,让幼儿夹紧手臂进行测量。测量者可用手帮助幼儿扶住体混表;10分钟后取出读数;正常值36-36.5摄氏度。
(2)
口腔测量法:大班以上的幼儿,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方式;将消毒后的体温表用酒精棉花擦拭,甩至35摄氏度下,嘱咐幼儿嘴唇紧闭,不咬牙齿;3分钟后取出读数;正常值
36-37摄氏度;孩子若不慎将口表咬破而吞下水银时,应立即口服大量生鸡蛋清或牛奶,使蛋白质与水银结合,以延缓水银的吸收。可能时给幼儿服用大量韭菜,让水银被包裹排出,并及时送医院治。
6、呕吐处理:寻找原因,一般幼儿的呕吐多以急性胃道疾病为多。如有3个以上幼儿同时呕吐的,需要警惕食物中毒,需做好呕吐物留样;症状较轻的幼儿(呕吐1-2次,禁食后好转)可留在观察室观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症状较严重的幼儿,呕吐2次以上,禁食后仍无好转,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就诊或保健老师带去医院。
7、腹痛处理;检查腹痛部位,观察幼儿的精神,脍色及伴随症状。测量体温,寻找腹痛原因;上腹部痛伴呕吐的,多为胃肠炎或食物不消化,症状较轻的可留园观察,给予清淡的食物,症状较重的需要通知家长;脐周疼痛的可能是肠痉挛、着凉或者是蛔虫,可用手顺时针揉其腹部,休息片刻即可缓解。腹痛较剧烈、伴有发热、有右下腹转移性腹痛的要警惕患阑尾炎,需及时通知家长;下腹部痛,一天或几天没有大便的,多为便秘,顺时针按摩腹部后让幼儿大便,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
8、腹泻处理:将患儿送到观察室,观察大便的形状、次数及伴随症状,初步判断腹泻原因腹痛、粘液便、脓血便且伴有里急后重感的多为细菌性痢疾;腹泻次数较多且伴有呕吐的,多为急性胃肠炎,如有3个以上患儿,须警惕急性食物中毒;腹泻次数不多、水样便多为着凉引起的,秋季发生的要警場秋季腹泻;大便有恶臭并伴有食物碎裂的,多为不消化;测量体温做好大便留样,怀疑菌痢要立即隔离治疗;大便次数不多的2次以内,可留在观察室观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大便次数多于2次的,或伴有呕吐、发热的,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就诊或保健老师带去医院。
七、儿童膳食营养
(一)幼儿食谱
制定计划:既要保证幼儿营养需要,又要兼顾膳费标准
制定食谱注意事项:
1、每周编制食谐1次,根据季节、幼儿年龄制定食谱:分为托小班及中大班
2、保证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幼儿一餐二点的热量分配:早点5%、午餐35%、午点10%。
3、食物品种搭配多样化,每日品种不少于10种。
4、食谱安排注重搭配:米面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甜咸搭配、荤素搭配、深浅色搭配等。
5、午点以自制为主,每周自制点心不少于4次。根据当天的午餐情况合理搭配。
6、夏季早点停用牛奶,可改用自制营养水。
(二)膳食营养分析
每月1次:每月5日前完成上月营养分析,存在问题便于及时调整。
(三)膳管会
1、每月10前召开。
2、参加人员包括园长、保健老师、财务、营养员、保育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
12.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 篇十二
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工作的
通 知
各托幼机构、县卫生监督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
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督管理,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消毒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精神,现就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卫生保健监督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之中,落实专人分管,建立合理的儿童生活、卫生消毒等卫生保健制度,建立教师、儿童健康档案,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县卫生局要依法加大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力度,开展托幼机构卫生指导工作;县教育局将卫生保健纳入托幼机构分级定类管理中,协助县卫生局完成卫生保健工作的进展。
二、设立卫生室,配备保健员
1、托幼机构应当根据规模,按照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按在园150名儿童至少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2、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的基本要求;
3、托幼机构应当聘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保健员。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具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掌握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开展卫生知识教育、疾病预防、膳食卫生、饮用水卫生等指导。
4、托幼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为儿童提供合理营养膳食,科学制定食谱,保证膳食平衡;(3)制定与儿童生理特征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户外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
(4)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
(6)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免疫规划单位补种;(7)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8)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9)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0)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三、加强管理,严格报告制度
1、儿童入园体检制度
(1)入院前须经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体格检查,城区托幼机构到县妇幼保健院体检,乡镇托幼机构到辖区内医疗机构体检,体检单位应认真填写《合阳县儿童入托、幼儿园健康检查表》,并签署医学意见;〈附件1〉
(2)托幼机构接受儿童时,应查验《合阳县儿童入托、幼儿园健康检查表》、计划免疫接种证、儿童保健册,合格者方可入托;
(3)托幼机构发现在园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离园诊治,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
(4)对离园(所)三个月以上的应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
2、落实儿童晨间检查制度
托幼机构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在对在托儿童应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热;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是否有异常;三问: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卫生、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查询儿童家长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对晨检发现的异常情况,各校(园)应认真登记,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前往当地医疗机构诊治,学校(园)应对学生就诊情况进行跟踪,排除诊断或治疗痊愈后方可回校。
3、儿童定期体检
(1)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所有儿童每年进行1次血红蛋白或血常规检测。1~3岁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每年检查1次听力;4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1次视力。体检后应当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
(2)体检医疗机构要做好体检记录并进行健康分析和评价;发现缺点或疾病,应及时矫治。
4、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1)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及供、管水人员须经县疾控中心体检,每年一次,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凡患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工作人员须离岗,治愈后须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并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回园(所)工作。〈附件2〉
(2)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保育员每年一次参加县卫生监督所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成绩合格者,发给岗位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无培训合格证的人员不得上岗。
四、卫生与消毒
(一)环境卫生。
1.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和检查制度,每周全面检查1次并记录,为儿童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2.室内应当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4.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5.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
6.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图书翻晒1次。
(二)个人卫生。
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3.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三)预防性消毒。
1.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2.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3.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
五、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必须进行卫生学评价
1.新设立的托幼机构,应当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生评价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招生前须向县卫生监督所提交 “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附件4〉
2.县卫生监督所负责组织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相关专业人员,根据“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表”的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对提交申请的托幼机构进行卫生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出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附件5〉
3.凡卫生评价为“合格”的托幼机构,即可向教育部门申请注册;凡卫生评价为“不合格”的托幼机构,整改后方可重新申请评价。4.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公布前已招生的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卫生评价。卫生评价结果“合格”后,方可继续招生。
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所)疫情报告人。园(所)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四)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暴发和续发。
(五)托幼机构应当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六)发生传染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
(七)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八)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所)。
七、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托幼机构应当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等情况制订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儿童安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举办健康教育课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专栏、咨询指导、家长开放日等。
(三)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每季度对保教人员开展1次健康讲座,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家长讲座。每班有健康教育图书,并组织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四)做好健康教育记录,定期评估相关知识知晓率、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儿童健康状况等健康教育效果。
(五)托幼机构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直接反映幼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对促进幼教工作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各有关单位要从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贯彻“以人为本”、“保教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督促托幼机构落实专人分管卫生保健工作,将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重要工作内容。
【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托幼园所分级验收标准09-19
招商机构工作方案10-01
教育机构工作总结08-22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06-20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方案08-28
创建无烟机构工作方案09-23
总结机构优缺点10-01
创卫工作领导机构10-03
金融机构年终总结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