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游记》的看法作文

2024-12-09

对《西游记》的看法作文(精选20篇)

1.对《西游记》的看法作文 篇一

今天在班队课上,刘老师说:“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小学生应不应该上网。”

朱彤彤首先发言:“我觉得小学生不应该上网。因为网上有一些不健康的游戏,有的小学生一旦玩上了这些游戏,会被这些游戏迷住,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最近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学生被游戏迷住了,天天不上学在家上网,父母也阻止不了他,最后他连学都不上了。”

董芮含站起来说:“虽然网络上有一些不健康的游戏,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玩这些游戏。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查查资料,这样对我们学习也有帮助。”

江笑说:“我反对董芮含的看法,我觉得有的小学生因为玩游戏而痴迷,变成不学无术的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朱加加说:“健康网站千千万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网站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再说,可以让家长监督我们,不让我们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陈昱说:“家长上班的时候,怎么去监督呀?”

后来我说:“如果大家用电脑上网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就可以上网,如果对学习没有帮助的,我想就不能上网了。”

最后,刘老师说:“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有坏处也有好处,不一定都是坏事,学生都是为了学习,主要是大家要知道上网是干什么的,什么目的,才能上网,我希望大家上网是对学习,不要看玩不健康的内容,不要玩游戏。”

2.对《西游记》的看法作文 篇二

一、参与生活, 以积累奠创新之基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丰富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活水, 写作是阅读的蓄水池。叶老以形象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脑中无物、腹中无墨, 会写出好文章来。令人遗憾的是, 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认识肤浅, 思想冷漠, 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目光, 认识生活的情商偏低。如果对人生的感悟如此苍白, 生活的情感如此荒漠, 行文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冲动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丰富学生的生活, 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 把他们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 让他们接受新事物, 接受新信息, 让时代的活水在他们心底流淌。只有有了生活基础, 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观察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 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 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

二、激发兴趣, 以热情点创新之火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易事。学生在课堂上训练的一般只能是命题作文, 那么如何挖掘学生写命题作文的热情呢?首先我注重命题的科学性:首先, 注意抓住学生的命题心理。中学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一般来说,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但形象思维还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要进行较高形式的抽象思维还比较困难。所以这时命题需适应这种情况, 写一些直观形象的题目。其次, 我用了“创设情境教学法”, 即每次命题后, 积极为学生创立某种情境, 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去。在每次指导学生写作时, 先提供一些具体情境:一件未完成的事, 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组正在展开的矛盾, 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等等。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 进行情境发挥, 让学生各自发言, 接着让学生们根据讨论的内容写成文章。几乎每个学生都“下笔如有神”, 内容都很具体丰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 都是产生语言的动机。”即“我为什么而说”, 只有当学生自然想说, 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拓展课外, 以阅读闯创新之海

如果学生只囿于课本, 没有课外阅读, 他们的知识是狭窄的、僵化的。只有加强课外阅读, 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 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风前进的风。没有阅读, 就没有帆, 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新课程标准就有“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的要求, 因此, 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应让他们自愿订阅对己有益的课外阅读书, 平均每人拥有两本文学名著, 订阅一份报刊读物。我推荐《读者》、《视野》、《演讲与口才》、《扬子晚报》等, 全班自筹有益读物百本。每周让出一节自习课, 我把课外读物搬进教室, 让学生自由阅读。学生各行其是, 有的读书, 有的摘抄优美词句, 有的写心得, 十分活跃。

四、放飞梦想, 以想象翔创新之境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 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 应以学生为主, 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乐意写的文章, 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五、巧用名言, 以批语激创新之趣

一篇好的作文, 往往有“亮点”。“亮点”可以是精巧的标题、灵动的语句、真挚的情感、新奇的材料、新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瑰丽的想象、传神的细节、丰满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潇洒规整成熟美观的书写, 等等。我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 每当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写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时, 我总要表扬“小荷才露尖尖角”、“更盼荷花一池香”等, 这样学生对诗词感兴趣, 也对作文感兴趣了。但学生毕竟是学生, 习作中会犯错误在所难免, 这就需要给予他们的作文有针对性的批语, 指出其不足。此时不妨来点幽默的批语, 让其在调侃中接受, 有所感悟。在写评语的时候, 也要因人而异, 还应以鼓励为主, 否则就会失去其作用。通过一句句名言, 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之趣。

3.对改革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83-01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语文教学课堂打破了以前用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的观念要更新,教学方式也要转变。现在大力提倡课堂应存在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和谐关系。我认为作文教学的课堂更须要做到这样,以下是笔者对改革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学生信息接受量

“言为心声”。写文章就是人们记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重要交际手段。怎样使学生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呢?这就是要按传统作文教学法让学生平时多读、多观察、多练笔,也就是平时说的作文能力“功在课外”。

我们常感喟学生的应试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及学生家长大都不提倡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被囿于“三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社会,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要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眼”要多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实话实说》、《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中国青年报》、《语文报》、《语文世界》、《少年文艺》等报刊,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看街市上和校园内的广告与海报、通知与启事、墙报与板报、公约与制度。星期天不妨走出户外,看球赛、搞调查、观菊展、赏花灯;节假日可以三五结伴,游名山大川,观乡土人情,看云亭飞阁,品题咏镌刻。“耳”要勤听。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课文朗读带、听老师对时事的点评,听民谣、谚语、笑话、听相声、快板、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口”要常开。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吟唐诗宋词,背现代名篇;尝试即兴采访,练习口头作文。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如此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

二、教师应设法促进每一位学生学会作文

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过去的教师忽视对学生作文兴趣、能力的培养,直接地教学生作文。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剥夺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获得信息广泛,他们的见识多了,变得敢于质疑,每一位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人,有时他们提出来的见解真让老师感到惊讶,甚至老师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此现在的作文教学方式要彻底地转变,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作文。

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学生消除厌惧心理。只有设法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学生才有写作的欲望、动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不要给学生泼冷水。当我了解到我班有很多学生怕作文,不会作文的情况后,我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都知道爱恩斯坦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最笨的学生,后来经过他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不会作文的同学用不着怕,也不要灰心,只要你们肯下功夫多练笔,老师完全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新世纪的名作家。”我从每一位同学的眼神中了解到,个个都充满了自信、希望。他们都变得喜欢上作文了。

三、以阅读教学促作文

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朗读、背诵、复述、讨论等以加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对课文关键性词语、句子和段落、中心句的理解,要一改过去奉送现成答案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学生觉得感受最深的句子和段落,鼓励他们用摘录、做卡片的方法积累起来。材料多了,再要求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阅读中要求学生口诵心感,对文字材料进行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如学习《孙权劝学》、《伤仲永》两篇课文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七根火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的讨论中。学生们思绪飞扬、情绪高涨,思想的火花碰撞着,各持一端。互不相让;当同学们惊叹于《大自然的语言》如此丰富奇特时,不失时机的让他们回顾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春》、《济南的冬天》;《挖荠菜》的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互相倾诉和父母思想感情上的隔膜,课后,让学生访问自己的长辈,以《某某童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日记。当同学们沉醉在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绝唱》、《在声音的世界里》时,启发学生仿照课文中正面描写小玉说书的部分。用语言文字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声音或一首乐曲,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些片段训练中既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作文能力,正是“花叶并茂两相宜”。

四、运用合作学习法。师生共同评改作文

“文从改中来”,可以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的事,学生只是看看老师的评语和分数了事。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参与,评改开放,发挥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努力克服过去“教师一人评阅,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文评讲课也由学生唱主角,我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配角,如在评讲《母爱》这篇习作时,任意抽取一篇作文,由学生读、讲、评、议,最后学生总结,让学生尽情地“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平时作文,我要求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努力做到文从字顺,每次作文均由学生在班小组中公开读给大家听。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然后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听,删去多余的字、词、旬、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得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多余的材料删去,使语言通畅,文字简洁、精炼,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4.我对作文教学的看法 篇四

11月26、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十五次年会,听了李白坚教授的报告,并欣赏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习作课,其中又习作指导课,有习作评改课,听后令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我的感受。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于是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可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像、创设情境,来写好作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观察 培养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活动,充实写作材料,如教师指导写“雨中的校园”,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去观察雨中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景物,与晴天看到的景物加以比较,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接着局部细看:雨中的冬青树更加翠绿,花坛里的松树长出了尖尖的嫩芽,月季发出了新枝。接着观察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花伞,像在雨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美极了。有的在雨中天真的玩耍,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倾听下雨声音,学生说:“小雨沙沙的下,雨水„哗哗‟地流,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交响曲‟”。另外让同学们找雨落到身上的感觉:有的说“雨滴像小手轻轻的抚摸着脸”,有的说:“像戴上无数珍珠”。这些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观察、感受,情感流露的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还要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通过观察积累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让观察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促进了写作能力提高。

二、阅读教学 倡导自主探究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习阅读。凡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因为儿童的心理,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从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式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水平。

还可以通过现有的课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少年闰土》一课,教师问学生:“作者是抓住少年闰土的哪几个特点来写他的外貌的?”学生回答:“紫色的圆脸”、“小毡帽”和“银项圈”。教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是为了写人,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材料有了例子,这样就收到令人满意的写作效果

三、发挥想象 启迪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像,心灵就不会思想。”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他的特点,童年时代是幻想的年龄,最具有想像力,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想像的潜力,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翱翔。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想像性作文。(1)看图作文。选择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像空间的画面让他们看图作文。(2)续写作文。如给《狼和小羊》续尾巴。(3)补写作文。利用文章的空白和悬念进行补写。如补写《小珊迪》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了回到家的情景”。又如设计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补写故事的经过。(4)写童话故事。(5)科幻作文。如《奇遇太空人》、《月球探险记》等。(6)假想作文。如《二十年后的家长》、《今天我当家长》等。这些富有情趣的想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潜质,使孩子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

四、创设情境 开阔作文思路

教师的情感流露学生喜欢仿效。如教师指导《记一件感人的事》,首先就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在患病住院期间,同学们曾冒着大雨,走过泥泞的羊肠小道来探望他,他感动得流泪,然后问学生:“老师在讲述时为什么会噙着泪水?泪水说明老师的情感怎么样?”最后引导学生,教师讲述的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却表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流泪”是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激动、痛苦、欢乐、悲惨,人们也会热泪盈框,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以小见大,以真情感人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把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如洪水一般喷发。

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展示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用作作文表现出来。

另外,学生要写好作文,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有些同学写作时,一味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其实,这种思想的束缚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这样写起来才有血有肉。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流露出很多对事物的不满,但在写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社会,对一切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道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得痛快。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的作文学生一看就会激动,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写作时,不妨采用命题半命题作文,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真心话,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就应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发现。这,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最应该遵从的。

二、勤动笔写日记的习惯。那如何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 学生写日记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内容单一,总是局限于自己从早到晚做了哪些事,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记“流水帐”。这样写日记,时间一长,不仅教师觉得乏味,连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无聊,从而失去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拓宽日记范围,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在指导学生选择日记写作内容时,根据日记题材的来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课堂采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可以是同学或者自己的精彩发言,也可以是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2、家庭记事,是记叙家庭生活场景,如亲友团聚、学做家务活以及和父母相处中获得的所感所知;

3、社会广角,描绘社会生活见闻,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4、校园风采,可以描绘校园四季景象,各类校园活动场景,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感人事件等;

5、影视观感 阅读心得,是指观看电影电视以及阅读课外书籍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优劣,谈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6、奇思妙想,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给他们自由幻想的时空太少。因此我允许他们把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写下来,无论哪方面的内容,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7、一周小结,每周让孩子们写一篇自省日记,总结自己一周内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自我醒悟,自我教育。

教给了孩子们确定选材方向后,他们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二)、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对学生的日记要求不要过高,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不要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让学生觉得日记好写,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较低,如果按照写日记的一般的要求来要求学生的话,那么好多学生写的日记让人“不堪入目”。为此我降低了要求,对于一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一句话开始写起,逐步增加到两句、三句、一段

(三)、教会学生选准切入点,提高写作效率

学生选好材料后,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写日记的效率,使写日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立足点”、“观察点”。即写人要选准“突破点”——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或心理活动入手,先突出一点,然后再展现整个人物;写事要选准“立足点”——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从自己的看法入手,调动思维和情感,使自己投入其中;写景要选准“观察点”,也就是要选准观察的角度,因为观察包括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在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生活和事物的,进而帮助他们寻找写日记的切入点,以强化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

三、积累素材的习惯。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就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四、良好的修改文章的习惯。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正确或接近正确。学生的作文也一样。要坚持学生的一次作文多次修改法。因为反复修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和写作上的提高。

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时要注意他们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篇文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文字表达和语言描述是否严谨、流畅。当学生向你求教时,不能心烦。即时手头工作在忙,也要暂放一下,热情的给学生以耐心启发、指导,绝对不能呵斥,对学生不懂的加以讲解。家长应通过指导学生语言来指导他们的思维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语训练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5.我对手机的看法作文 篇五

“哎哟,咦!悟空,你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原来手机穿越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所处的年代。“师傅,依我看,这个玩意估计是未来人互相联络信号用的。”孙悟空说,“对了,师傅,我也变个这种东西出来。”说着悟空从身上拔下一根毫毛,朝着师傅手中的手机吸了一口气,又朝着自己手中的毫毛吹了一口气。突然,悟空手上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手机。悟空高兴地说:“太好了,师傅!以后我们就用这个玩意来联络吧。”之后,悟空花了半天时间和师傅师弟们琢磨清楚了手机里面的功能。

一天,一个妖怪看到悟空、八戒、沙僧都去化斋了,趁机捉走了唐僧。妖怪把唐僧抓到一个山洞绑好后,就出去集体庆功了。唐僧立马拿出手机,按响了悟空的手机号。“喂,是悟空吗?快别化斋了!我被妖怪抓到了一个大山洞里!”话音刚落,唐僧的手机就被挂断了。“喂!喂!”孙悟空气急了,心想:一定是守门的小妖把师傅的手机没收了。

没办法,悟空只好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找起来,可就是找不到师傅所说的大山洞。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师傅还是没有音讯。悟空急得上窜下跳,着急地想:“师傅,您在哪里啊?”

正急着呢,悟空忽然灵光一闪:对了,手机不是有全球定位系统吗?我就用它来找师傅。他打开了手机的全球定位系统,很快地就按屏幕上显示的线索找到了唐僧所在的那个大山洞。悟空来到洞口,变成一只蚊子飞进洞去,不动声色地帮唐僧松了绑,把师傅带出洞口后,折回洞内,挥动金箍棒打死了洞内的所有妖怪。

6.对网络的看法英语作文 篇六

Internet brings us a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dvantages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ly,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our friends more rapidly and quickly. Secondly, Internet brings us fun. For example, many websites open chatrooms where we can talk with different people and make new friends. Finally, many businessmen are taking so|called E|business seriously on the net.

The Internet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 just as a coin has two sides. In the first place, some people may linger too long on the net while neglecting their work or study. In the second place, some columns on the net may 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youth electronic commerce.

7.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看法 篇七

一、国库集中收付运作程序

(一)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

1、收缴方式。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

2、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2)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1、支付方式。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2、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填写“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报财政部门国库支付机构审核无误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分别送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支付凭证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填制“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支付机构审核无误送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支付凭证,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支付。

二、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以医院为例)

(一)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

1、直接支付工资时,分录如下:

借:医疗支出贷: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贷:财政补助收入。

2、直接支付耗材、服务的款项: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3、直接支付固定资产的款项:

借:医疗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

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年末:

(1)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2)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做账务处理;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1)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贷:财政补助收入

(2)支付耗材、服务的款项时: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支付固定资产的款项时:

借: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

借: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年末:

(1)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注销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如果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

(3)下年初恢复额度时,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4)如果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三、现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预算单位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资金在各部门沉淀的现象消失。操作简便,资金支付快速,有利于强化对各部门的预算约束。但在运行中还有一些需改进的方面。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监管与核算上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医院在2010年10月购进一台专用设备,款项已用财政拨款资金支付。2011年3月这台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使用,医院与供应商协商后,医院将故障设备退回给供应商,供应商同意全额设备款退给医院。医院财务人员在处理购进专用设备时分录一致。

借: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但在处理供应商退回设备款时分录时,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将收到的退款冲当年财政专项支出,但这样处理会造成与当年的财政部门的数据不一致;有的将收到的退款直接冲当年的医疗支出,但这样处理违背了配比原则。造成行业内会计信息无可比性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收支结余。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财政专项支付的额度也越来越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果越明显。但当出现退,换货?时,又如何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使用,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应财务核算处理也要规范统一。建议建立财政资金使用后续监管机制,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问效。

8.对“大部制”的看法 篇八

2013年3月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铁道部被裁撤。铁道部的行政性职能并入交通部,而经营性职能则通过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挥作用。

徐洪才认为,这次取消铁道部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可以说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是计划经济垄断部门的最后一个堡垒,我们把它拿下了。下一步的改革就是要职能分离,建立铁路总公司,进行铁路的运营管理,同时将它的这种计划、规划、发展的一些职能给它合并到交通运输部里面,这样可以有一个好的起点。下一步就是铁路总公司要按照企业化来运营,将来可能还是要走产权多元化的路子,像过去我们有一些经验,很多垄断部门的一些国家部委,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原先也是部门,后来成为总公司,成为集团公司,然后成为上市公司。所以将来出资人的两权分离的问题要解决,要解决它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

铁路票价在长期可能下降 服务质量改善

铁道部被裁撤,铁道部末任部长盛光祖表示票价要更贴近市场,而且说现在的票价是比较低的。

徐洪才表示:这个市场化可能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初期阶段首先要避免票价上涨,因为上涨这件事情总是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不是好消息,将来通过竞争,通过改进服务,可以差别化的定价,总体趋势我觉得价格应该下跌,因为竞争的结果价格应该下跌,不光是部门之间内部的竞争,同时它跟别的一些部门,像航空、公路,也有竞争,那么乘客就可以有多样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将来价格总体会下跌,而且服务会进一步改善。

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得到提升

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升级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中揉合进了工商总局,还有质检总局一部分食品监管的职能,把食品监管上下游的环节都揉合到一个部门。

徐洪才对此表示,从理论上讲应该说是有利于效率提升的。因为原先是各路神仙,各管一段,九龙治水,责任不清,互相扯皮,现在整合在一个部门,可以统一协调,同时也避免了这种部门人员的交叉,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下一步效果如何,我们还要拭目以待,因为不同部门的整合,将来还有一个磨合的问题,因为事在人为,很多事情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员将来的协调,这是个大问题,所谓“新瓶装旧酒”,这是大家应该要避免的,旧瓶装新酒,可能这个酒也要变味,最终我们希望在形式变化的同时,内容也要有很大的变化,就是它的职能真正发生转变。

撤销电监会有利于能源协调规划

这次改革方案中,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入了国家能源局。电监会成为了中国最短命的一个正部级的部门,有人说这是标志着过去十年中国电力改革失败了。

徐洪才认为:这个判断是武断的。因为电力是作为能源里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未来我们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把它整合在一起,我觉得有利于对能源的规划、管理,特别是将来,矿石能源比重会越来越小,更多的还有一些多样性的,像生物能源、风电等等绿色能源的加入,不同的能源品种之间的协调,以及未来总体规划,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原先是两个部门,效率肯定是低了。

政府投资审批权下放难度不小

这次方案里提到政府要逐步地减少对投资的干预,下放一些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的缩小审批。

徐洪才对此表示,改革难度不小,总体方向明确了,就是说要让市场主体承担责任,政府角色应该是一个裁判员,而不是一个运动员。将来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特别是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干预过多,阻碍了市场的培育。要让市场的力量,市场主体自发地发挥供求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在生产要素定价过程中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服务的功能,是引导的功能,而不是直接插手干预,将来调控方式更多的恐怕还是要转移到间接宏观调控,要建立一种服务型政府、高效的政府、廉洁的政府、法制的政府,就是把政府的权力关在笼子里,予以限制,即所谓“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像过去那种传统的计划经济,乃至一些残余。我们很多政府部门,包括一些人都习以为常,习惯于干预,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权力,而不是一种责任,所以以前政府职能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审批,行政审批很多,上马一个项目可能要一百个,甚至两百个公章,这中间的治理经济的成本很高,效率很低,而且也不公平,也为政府部门寻租腐败奠定了制度基础,现在我们釜底抽薪,要进行角色转变,最终目的是要放水养鱼,让市场主体,让企业、让居民、让出资人承担风险,承担责任,同时也分享收益,要提供这样一个高效的,同时也是公平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

所以,讲到这一次改革,我觉得与以往不同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更多体现为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旧的人员安排,下岗分流,这个很难,而且不同部门合在一起,磨合也有一个成本,所以,这个转换要有一定时间,但是我相信,在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领导下,改革的决心很大,而且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改革,深化改革,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分享改革红利,在旧的红利逐渐消失过程中,新的红利、新的动力和活力及时跟进,这是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我是充满信心的,但是任重道远。

发改委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说,有些机构在西方国家看来没有必要,但在中国很有特色,作用也发挥得很好,不能少。也有人认为,这次机构改革之后,发改委的职能是进一步强化了。

徐洪才表示:发改委原先脱胎于国家计委,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是在转轨过程中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它的职能在变化,也在与时俱进,它将更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的問题、规划的问题,它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次从形式上看,能源局扩编,它的力量和功能似乎加强了,这是形式上的,因为能源这一块对我们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总体上,发改委将来总的改革目标,还是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特别是对项目,要改变过去专注于某个具体项目的管理,要变成宏观的调控,宏观的管理,而宏观管理更多的要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杠杆来间接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来发改委的职能要发生结构性变化,特别是要加强对宏观、行业之间的协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它的规划功能要加强,指导性功能要加强,而指令性的东西要减少,这是大势所趋。很多人现在对发改委颇有微词,也是基于它是过渡型的,它有中国特色,将来它的职能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 )

9.我对网络的看法作文 篇九

网络对我们好处有很多,可以方便学习,在遇到你不懂的题,家里没有老师,爸爸妈妈也不会的时候,你可以上网去查询解题方法。还可以方便购物、信息的传递。以前送一个邮件,送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光是送到那的时间就要等很久。

现在一个电话、信息、邮件……只需几秒就都发送到,不管双方距离多远也能发到。只要有网络,电话甚至都不用。

当然用不好的话危害可不小!长时间拿着手机不放,也不休息一下,手机的辐射会让你的视力大幅度下降。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有的人甚至玩手机连觉都不睡了,严重影响下一天的工作。有的人还沉迷于手机虚拟的世界中。导致危害到了自身生命。

10.对社交网站的看法英语作文 篇十

Nowadays surfing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on campus. I am impressed most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games and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As is well known, chatting and playing and can do much harm to us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he virtual world. Firstly, it is an enormous waste of time and we will have little time for our study. Secondly, those who play games or chat day and night will be harmed physically for lack of rest and sleep. Thirdly, our social ties will suffer as a result of the immersion in the virtual world.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will cost us much money.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Internet carefully. On the one hand, we can get some pleasure and knowledge from the Internet.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n spend too much time, energy and money on the Internet because study is our priority. In conclusion, we should make good and proper use of the Internet.

11.谈谈对有机农业的看法 篇十一

一、有机肥料的重要性

1. 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机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发酵和腐烂,可产生腐殖质,腐殖质是含有机胶体的物质,和土壤颗粒相结合,能使土壤产生团粒结构,起到既能促使土壤通气又能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腐殖质还能调节和缓冲土壤的酸碱性,吸附植物能吸收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保肥性能。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松紧度、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和热状况,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都能满足植物根系需要,从而保障植物根深叶茂,达到高产稳产。

2.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肥是微生物赖以生存和繁殖所需能量和养分的来源,增施有机肥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矿化过程,也包括促进一些固氮细菌的活动和土壤中蚯蚓的繁殖等,因而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3. 有机肥养分全面而且肥效期长。有机肥主要有死亡的植物和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的尸体及其粪便。这些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就能产生全面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和钙、镁、硫以及铁、锰、硼、锌、铜、钼等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所以有机肥是一种全营养肥,可提供植物需要的全部营养。另外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可逐步给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肥效持久,性质柔和,能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的平衡。

二、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为了搞清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到底化肥能否污染食品,我们需要了解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运动,产生自身的循环。其中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也在不断循环,我们可以简单画出如下图式:

从上图可看出:植物和动物的尸体、残骸和动物的粪便,这些由大分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而必须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同化肥),例如NH4+,NO3-,K+,PO43-,Ca2+,Mg2+,SO42-等离子水溶状态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叶面喷施也能吸收),加上根系吸收的水和叶面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又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构成植物有机体:这就说明化肥与有机肥一样不会使植物受到污染。

由于有了对大自然物质循环的理解,植物生理学家和农业化学家成功地进行了无土栽培和组织培养,用各种元素配制成的营养液和培养基,可以不用土壤和有机肥料,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从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理论,创建了化学肥料工厂。化学肥料施入土壤后,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化肥的作用

全面推行有机农业,不施用化肥,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和对粮食等农作物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基本国情,因为化肥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化肥养分含量高,植物吸收快。化肥是用人工合成的植物营养元素,因此养分含量高。例如1000千克的优质厩肥中含有纯氮(N)5千克,而1000千克的尿素中含有纯氮高达460千克,氮素的含量是有机肥的92倍。由于化肥施用后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因此具有速效性,用化肥做追肥,一般2~3天后即能见效,这一点是有机肥无法比拟的。

2. 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来施化肥。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需要肥料的数量和种类是不一样的,只有满足了作物的要求,才能达到作物的优质高产。例如,冬小麦关键的需肥期是返青和拔节期,这时必须要追施返青肥和拔节肥,而且要以氮肥为主,并要结合灌水才可促进小麦返青,增加有效分蘖,生长健壮,小穗分化大而整齐,为小麦茎秆粗壮、叶片浓绿宽大、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打下基础;夏玉米在5叶期是施肥的关键期,此时要增施氮肥,结合灌水,使植株加速生长和促进小穗的分化,为夏玉米增产打下基础;种植西瓜时,当坐瓜后瓜生长到碗口大时是需肥的关键期,这时要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灌水,因此施膨瓜肥、膨瓜水是增产的关键,后期以施钾肥为主可提高西瓜的品质;一般果树有两次需肥时期,一次是在展叶开花期,需要氮素营养为主,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需增施钾肥,提高果实品质。

有些农作物因缺乏某些营养元素而产生缺素症,化肥可以防治这些生理病害。一般可以用叶面喷施的方法,使植物迅速吸收。例如棉花存在“蕾而不花”,即花蕾脱落;油菜“花而不实”,即开花而不结实;板栗“蓬而不实”,即有栗蓬而无栗子。这些都是由缺硼元素引起的,可及时喷硼酸或土壤施硼砂,这是非常重要的增产措施。大白菜“干烧心”,即紧包的菜叶中间夹有干叶片;苹果“苦痘病”,即储藏期间果皮产生痘状斑点,是缺钙引起的,要及时喷施钙肥。又如大豆根瘤少,产量低,是缺钼造成的,因为大豆根瘤菌需要钼元素,可用少量钼酸铵做种肥,通过拌种来补充钼肥。还有在我们吃番茄时常遇到有些番茄有“绿背”现象,即果实顶端为绿色不红、常有裂口,严重影响番茄的质量,这是缺钾元素引起的,增施钾肥可以防治“绿背”现象。

3. 可根据土壤情况来施化肥。不同土壤的性质可施用不同的化肥,这样能改良土壤及弥补土壤养分的不足。例如酸性严重的土壤,施用熟石灰(氢氧化钙),可中和酸性,有利于多数植物的生长。对于重碱土的改良可施用石膏(硫酸钙),能使钙离子把土壤颗粒吸附的钠离子交换出来,形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钠,通过灌溉,把对作物有害的钠离子随水排出耕作层,达到改良碱土的目的。当前,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定,土壤中缺什么元素,即补充什么元素,以满足作物对土壤肥料的需求。例如南方酸性土壤,由于雨水的淋溶和冲刷,普遍出现缺钾现象,增施钾肥,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北方很多地方追施磷酸二铵其效果明显好于施尿素等纯氮化肥,原因是土壤中缺磷,磷酸二铵可以补充磷元素。

四、提倡发展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就是能保持农作物连续稳定高产的农业。前面已讲了化肥养分含量高,见效快,能在作物最需要时提供营养,但其肥效短,不能持久。如果只施化肥而不施有机肥,化肥很容易流失,过量的氮肥和磷肥流入江河、湖泊,导致藻类过量繁殖。2007年太湖兰藻大发生就是一例。因藻类死亡后,遗体的分解消耗掉水中大量的氮,水质恶化造成大量鱼虾死亡。另外土壤中的硝态氮易向下淋洗,造成井水、地下水污染;硝酸盐能转为致癌物——亚硝胺,威胁人体健康。化肥施用过多或施在土壤表面,有一部分氮肥逸散进入大气,在臭氧层形成一氧化氮,破坏臭氧层,致使紫外线加强,使皮肤癌患者增多。这些都说明化肥施用不当,的确会污染环境。

我们提倡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肥,就不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因为有机肥形成的腐殖质带电荷,能吸附和螯合土壤溶液中的带电离子,使化肥不流失,固定在土壤中,逐步被植物根系吸收。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方法是种绿肥、施厩肥、发展沼气和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

总之,目前我国不宜提倡全面推行有机农业,从而否定化肥的作用,但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和科学施用化肥,才能达到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目的。

12.对军法从严的认识和看法 篇十二

一、军法从严的体现和依据

军法从严这一概念, 在许多著作中都将其以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来探讨, 所以在讨论到军法从严的体现时, 都会将其在法律规范中的体现作为首要, 而这种法律规范中的体现主要是在刑法中。在我国刑法中, 对于军人犯罪的处罚比一般公民重, 而且在针对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罪名和处罚都是从重的, 还有就是对于战时军人犯罪的从重处罚规定, 这些都是军法从严在法律规范中的体现。

对于军法从严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军法从严的依据, 军法从严实施的依据, 这些依据都是一般对于军法从严应当存在的总结, 在多数文章中的观点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 军人的身份的特殊性。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 维护国家的利益, 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军人的行为关乎到国家的安危, 职责的丝毫差错都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 甚至会引起动荡, 所以对于军人违反职责后的处罚就应当更加严厉, 以起到警示作用。国家利益中军事利益和国家安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军人行为的丝毫差错都会影响对国家利益带来影响。所以, 严格约束军人的行为, 让军人承担更多更严厉的责任, 不仅要求强调军法从严, 也是为了保持与提升军队战斗力。

第二, 军人比一般人承担的义务更多, 服兵役是义务, 保卫国家军事利益也是军人的义务, 还有就是权利与义务是一同产生的, 享有了军事权利, 就要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 在军人违反军法时, 在特殊的身份和军事权利的影响下就应当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第三, 军法从严是依法治军的一种体现, 依法治军和军法从严是相辅相成的。依法首先要立法, 在说到军法从严时就有提到, 从严还要体现在立法和制定上要从严, 所以首先要做到立法从严。其次是治军从严, 即军法从严中提到的军法的实施要从严, 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使军法从严在依法治军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还有一些观点就是认为军法从严是存在正当性的, 因为国家的存亡关乎到军队, 战争的突发性也要求军法从严, 因为只有在严格的知道下, 军队才能够具备足够的力量来保卫国家, 并且在突发状况下做出最快的反应。 (2) 对于军事法的这些认识, 虽然大多数观点上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实践当中也存在问题, 对于这些认识的反思是很重要的, 对于更进一步认识军法从严有了更加适当的指导。

二、对军法从严的反思

反思是对于以前观点的更新, 并且为了以后的认识打下更加准确的基础, 在对于军法从严的反思中对于以前旧的观点的重新认识和改正, 是为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 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由于认识的偏差, 理解的片面, 在以前的认识中, 一味的强调“严”, 对于军法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 很多学者都提出, 要科学地看待军法从严。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其含义, 就客观来看, 绝对的从严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在李大鹏《对军法从严原则的反思》一文中, 提到加重处罚要区分违反普通法和违反军事法两个方面。他认为军人在违反普通法时应该承担和一般人同样的处罚, 而不是加重处罚, 因为军人此时的违法行为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并未危及到国家的军事利益。军人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这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 而并不是法律上的义务, 因此对触犯普通法律的军人从重或加重处罚是没有依据的。 (3) 而当军人在军事活动中违反应当由军人遵守的法律时, 可以加重处罚, 因为此时关系到了国家的军事利益。在《对军法从严的反思》中还提到了要区分战时和平时, 文章谈到对于军事犯罪区分平时与战时, 是当今世界的通行做法。战时军事犯罪的危害性一般较平时军事犯罪的危害性大, 因而相应的战时军事犯罪也要规定较重的法定刑或者直接规定战时从重处罚。 (4) 但是作者也提到了战时从重的一个特殊例外, 体现在我国刑法中就是战时缓刑, 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军人, 为了保证保存实力, 减少非战斗减员, 可以作出有条件的从轻处理。

对于强调军法从严中对于从严范围的把握, 是军法从严反思中很重要的观点, 大部分关于军法从严的反思都是立足于这个角度展开的, 在以前的从严认识中对度把握的不适当, 造成了片面的看法, 比如在上文中关于军法从严的体现和依据中就可以看到。对于范围的重新认识, 是军法从严理解的新的提高, 也是在军法的实施中贯彻一种宽严相济的概念, 这对于实践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总结和看法

关于军法从严的讨论从最初的片面到后来的反思, 是贯彻这个原则的重要发展, 让笔者对军法从严这一原则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识, 从严是体现在军法的立法和实施两个方面的, 但是“严”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不能一味地将从严适用于各个环节。对于军人的身份的特殊也不可将这种特殊延续到与军事利益无关的社会生活中, 从而忽视了对军人的保障。

在相关的文献中都谈到了军人义务的广泛和特殊, 是军人在违反法律时应当从严处罚的依据。在这些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 笔者想简单谈谈对军法从严的看法。一般说到义务, 都会提到权利和权力者两个概念来与之探讨。由于权力只是权利的衍生形态, 国家权力的存在是以维护公民的权利为前提的。 (5) 由这种观点也可以得到, 国家军事权力的存在也是一维护公民权利为前提的, 军事权力的行使即是在保护公民的利益。而军事权力又赋予了军队或军人行使军事权利, 而且对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军人的义务来看, 这种权力产生的作用是有强制力的。若在这种军事权利的行使过程中产生了对义务的违反, 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但是基于这种权利行使是由国家的军事权力所赋予的, 承担责任是不是就意味对军事权力的否定, 这样的矛盾就产生了, 即国家的军事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之前提到国家权力的存在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前提, 这种矛盾产生时, 是否也应该用法律来进行制约。从军法从严的角度来看, 军法是否也要对国家军事权力进行制约, 以维护公民权利, 以及维护在为国家行使军事权利的军人权利。所以笔者认为, 军法从严, 是否还应强调军法对于国家军事权力的从严制约, 从而更好地体现公民权利的维护。

摘要:军法从严这一概念在军事法学研究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很多军事法学的著作中都将这一概念其列为军事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来看待。关于军法从严的重要作用, 以及对于军事法制建设和军事活动的影响都存在着大量不同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在军事实践中的体现, 更是体现出军法从严举重若轻的地位, 由此也能看出军法从严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军法从严,军人,军事法律

参考文献

[1]陈英.军法从严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 2012.

[2]李大鹏.论军事法基本原则[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4, 6 (3) .

[3]池清旺, 胡伟.对军法从严的反思[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 12, 21 (6) .

[4]张备.论军事法之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培养[J].重庆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1) .

[5]薛洪, 吴韬.军法何以就要从严?——关于军法从严原则意义新解[J].人文杂志, 2011.

[6]田英.浅析军法从严原则的中美军事法体现[J].学理论, 2010.

[7]张建田.谈新刑法中军法从严原则的体现[J].法学杂志, 1997

13.对手机的看法800字作文 篇十三

掏出手机,打开qq,看看有谁在线,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全都发送一个可爱的表情,传达自己的友好与热情,再写一条短信给无聊的他或她,也算打发掉了自己的一段无聊时光。行走在美丽、温暖的草地上,“咔嚓”“咔嚓”,快门不断发出响声,留下一张张好玩、逗笑的照片,排除一段段萌的不行的视频。

它能文能武,会说会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铁匣子,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是人人的宠儿。

它令人朝思暮想,一刻不舍得分离;它让人又哭又笑,悲喜无常,它能操纵你的.思维,限制你的思想;它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鸦|片”!

从客观上而言,它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人们把它看得太过重要,导致人一辈子行走的距离,可能还比不上指尖在屏幕移动一下的长度。古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现代的我们,又能创作出什么呢?经典的诗词,优美的曲子,曲折的小说,全存在手机里了,而自己能创作的,也许只有简短的信息罢了。

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自言自语,我们在用手机“你侬我侬”,给朋友发个表情,给同学发一句短语,然后呢,一遍又一遍地刷自己的微薄,更新着自己的动态,看看今日的体育新闻,关注关注近来的明星八卦,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课本却始终在那一页。

课后本是提笔疾书,完成作业的时候,却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给并不遥远的他或她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话题不痛不痒。就这样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您可能没时间亲子,可能没时间尽孝,然而却花大把的时间捧着手机沉思、傻笑。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摸摸手机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玩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其实今日的智能手机与当初的鸦|片一样、残食着我们的热情与灵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14.对校园暴力的看法英语作文 篇十四

Many of us suffer form bully of school-bullies nowadays,you weak it will strong.School is not only a place we can learn something.And school videncen have many influence for us too.Teachers should hav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refully found the things which happened in your students and then timely educate and protect them;School videncen”,it just like a spring.

I think if we unite together to fight against with evil;is a popular word in the school during this years,you strong it will weak.As w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justive and also have a heart of fighting against with evil.

So;t be feared,boycott school videncen is what everyone in school should do.The school will peace and harmonious again,but also is a small society.

【参考译文】

我们中的许多人遭受欺负欺负目前办学形式,你弱它就强。学校不仅是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和学校暴力对我们有很多影响。教师要有责任感,细心发现你的学生发生的`然后及时教育和保护他们的事情;学校暴力,它就像一个弹簧。

我想如果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对抗邪恶;是在这一年在学校的一个流行词,你强它就弱,我们应该有一种正义的,也有反对邪恶的心。

15.对英语教材的几点看法 篇十五

在教材和教参的注释中, 有许多精彩的译文可供英语教师借鉴、模仿。如第3册第26课中最后一个长句“He said that hethought more of a person who has one idea and makes it work, than of a person who has a thousand ideas but doesn‘t do anything aboutthem.”, 课后注释是这样翻译的:他说, 比起主意千条而无所作为的人, 他更看中一个主意虽不多尔事业有所成的人。这些都是很好的范例。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下面提出几个英文句子加以讨论。

1、spirit在教材中共出现了三次:…his spirit of generosity lives on today. (L30BIII) 此处译为“慷慨大方的精神”是准确的。What kind of spirit do you need to become an inventor? (L26BIII) 此处以为“什么样的精神”或者“何种精神”也是正确的。They do this for fun and to bring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to the people in each house. (L30 BIII) 教参中有段说明: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诵读该故事,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 以加深对圣诞精神的理解。教材的编者似乎将the spirit of Christmas译为“圣诞精神”, 这样的翻译似乎可以商榷。该句用了一个介词短语和一个不定式来说明他们此举的目的, 将为了去了和带来“圣诞精神”相提并论很不协调, 教参的编者可能太局限于本故事的原始意思。为了说明问题, 先看看翻译家对Christmasspirit的理解。On Christmas Eve, when we checked into a dingy hotel in Nice, there was no Christmasspirit in our hearts.圣诞节前夕, 我们住进了尼斯的一家小旅店, 这家旅店又脏又暗, 我们打心眼里感觉不到丝毫的节气氛。此处将Christmasspirit译为“圣诞精神”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联系课文的第一句和这个例句, 我们认为课本原文应译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乐趣, 并且把节日气氛带给他们所拜访的人们。

2、“Because it‘s there, ”he answered.这是第三册第70课的最后一句话, Because it’s there也是课文的题目, 可以说是居于本篇文章之要津的点睛之笔, 即所谓的“卒章显志”。当有人问马洛里为什么要攀登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峰时, 他回答说:“因为它在哪儿。”有些资料上就是这么翻译的, 教材和教参未提供译文。这是多么苍白无力的回答啊。这样的译文既失信于作者, 未能揭示出马洛里试图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和勇气, 也未能译出这句话的内在含义, 即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使整篇文章大为逊色, 这样的直译近乎死译, 这样的译文毫无生气。我们在教学中将其译为:因为它未被征服。这样的回答斩钉截铁, 掷地做铿锵声。

3、To be here at Christmas time is a dream that has come true!教材译为:在圣诞节期间到达这里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愿望!教参译为:圣诞节期间到这儿来是 (我的) 梦想, 它终于实现了! (如译为……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们人为更好) 两者相较, 教参比教材更胜一筹, 因为它译出了原文的语气和情态, 心中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的喜悦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几点思考:

1、与旧版相比, 人教版教材在语言文字上难度有所提高, 对于许多句子学生只能心知其意, 没有教师的帮助、指导, 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将其译成汉语。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 如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如何加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渗透, 是有待加强的研究课题。

2、英语教师习惯使用的照顾式直译方法, 现在使用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 许多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 可能会灰色难懂或扞格不通, 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焕然冰释, 怡然理顺。如何将英语忠实而又通顺地译为优美的汉语成了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3、为了使学生明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 对于一些难译的语句我们可以先从字面上加以解释或串讲,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brainstorm的方法, 集思广益, 运用集体的智慧将其译成忠实而又通顺的汉语,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 让学生自己去攻克难关, 去体会英、汉双丰收的乐趣。

4、教材和教参应多提供一些语句的译文供英语教师参考, 甚至可以在教参中附上一些相关的文章。诗最难译, 谚语也不好译, 希望教参能提供诗及谚语的疑问供英语教师参考。另有歌曲及电影的名字也应附上译文。一者可以省却英语教师的许多时间, 二者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很难弄到相关的资料。

严复对翻译提出了三条标准:信、达、雅, 既要忠实于原文, 又要译文通顺而且文字优美, 并非易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翻译不是教学目的, 但是教学的必要手段, 在使用人教版新教材时, 有时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儿, 该怎么解释, 怎么翻译, 有时我们踌躇数月, 大伤脑筋, 甚至干脆略而不讲, 如sunshine dial access, location availability等, 一则因为自己学浅才鄙, 二则无名师可问, 无资源可用, 己为人师, 不敢贻误后生, 欲使己之昭昭, 又苦于力不从心, 其中甘苦, 鲜有人知。

16.对艺术高校的教育看法 篇十六

关键词:教育;高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75-01

一、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营造“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使校园环境成为品位高雅的育人场所每一所高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利用高校档案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给校园文化环境赋予丰富的内涵,更具有育人效果。高校校园里各具特色的校园亭台、花园、草坪, 浓缩着高校历史的校内雕塑、人文景点, 标志着高校形象和精神的校牌、校歌、校徽、校旗, 这都是学校的一个标志,一段历史,都是高校的里程碑。它们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及办学特点,体现了学校传统文化品位和校园精神,反映了学校的风采、风骨和风貌,彰显着高校特定的文化美和高校传统文化的品位。体现的结构美、抽象美、历史美和内涵美,启迪师生员工的审美意识、道德养成、爱校精神、心灵净化,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树立培养方向意识

随着人们对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提高,通识教育在高校艺术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因为高校艺术学教育不仅承载着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肩负着培养有艺术修养、艺术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艺术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就是对人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能够贡献于社会的有用人才。在现实教学中只片面注重专业技巧训练,忽略了高品位艺术风格的传授,忽略了作品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的挖掘,导致许多只知玩弄技巧而内容空虚、颓废的作品出现。大学的教育,关键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终身的教育,学生在高校中学到技能,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学到艺术的理念。没有思想理念的艺术人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没有追寻与发现美的眼睛,是不可能创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的。这就如同具有全面摄影技术的人,只是一个摄影人才,而决不是一个摄影艺术家一样。只有关注技术与学术的结合,以理念指导实践,才能使自身的技能顺应时代,不断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人才。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的冲击,影响了年轻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难以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艺术理念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甄别;二是艺术商品化、大众化的趋势,导致原来艺术创作的主题和手法受到挑战,通俗描绘的机能反倒成为市场的卖点,精神层面的追求被忽视与冷落;三是当代艺术表现出的非技术化、无秩序状态,尤其是观念艺术对再现机能的贬斥,以及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广泛的影响效果,都与原来的艺术教学呈现出对立状态;四是整个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变,对艺术创作人员的需求日益减少,而具备学科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受到广泛欢迎。

三、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曾多次提出要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人文素养。但是高校在实际课程设置时,往往只注重科目的设置和课程内容、形式等问题,却很少关注课程的理念。正是由于长期忽视通识教育的理念建设,导致了高校教育理念的空洞化,高校教育逐渐偏离教育的原点,越来越向功利性的实用主义靠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克服或减少因专业学习所带来的在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加强通识教育不是仅仅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几门专业课以外的其他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及实施步骤。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因此,加强高校艺术学中的通识教育,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设置科目。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要能紧随时代脉搏,讲授学生最为需要和最感兴趣的知识,同时也考虑到学校、专业的实际可能,不能盲目上马,设置大量华而不实、毫无作用的科目。第四,建立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又高度综合,单一的学科或单一的思维方式,无法解决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多开设涉及文理的边缘学科课程。最后,建立与社会实践接轨的课程。利用艺术学的特殊优势,提前让学生接恰当的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置的改变必然要在教学内容上体现。

小结

17.对作弊的看法高考英语作文 篇十七

However, exams have some side effects of their own. First, some exams can’t reflect the real progress students make. Second, too difficult or too many exams force students to cheat in exams. Too many exams force students to study for the sake of exams only, to name just a few.

In my opinion, advantages of exams far outweigh their disadvantages. Despite their side effects, exams can on the whole check and show how well students study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 At least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t any method that take their place in education. Besides, exams seem to be fair to all students as they are objective and everyone is equal before test results.

18.我对考试的看法作文 篇十八

Since school comes into being, the test standard has been used to apprais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So far it is still being used, which may suggest that actually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in it. However, it is also highly possible that the test standard is a not ideal way to find out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and what they haven‘t. Most school is still using it just because there is no better method to replace it.In my opinio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are the critical flaws in the test standard.One of the most harmful effects on the test method is that it will force us to study just for passing tests, not for acquiring knowledge especially in China. Obviously the fin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making us intellective by learning more knowledge. While the test is only a way to examine the level of students‘ studies, it has been deteriorated to a sifter deciding the fate of students. Why can it be called a terrible sifter? Now in the tests, which decide who can enter a higher school, thousands of poor students, who want a splendid future, must prepare for the tests by finishing a great deal of practices. Those practice tests are heavy-laden to them. So in this case, how can they be expected to study to obtain knowledge? To them that are enough if they can reach the level which tests need. In the end what our nation will get, genuine persons with ability or just test robots?

Secondly, tests will bring the examinees great pressure, which can affect their live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is is that most young students have worn glasses even though some of them are still children. For preparing for tests, they must spend a lot of time on doing their homework so that their eyesight becomes worse and worse. And the more time they spend on those, the less time they have for playing and relaxing. Consequently, there is a bad influence on their health.

Thirdly, in fact, test system itself can not veraciously estimate who is better than other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mpacting the results of test. For instance, someone cheated in test so that his score would be higher than others. Or someone who was too nervous to perform well fell in the test.

19.对声乐教育的几点看法 篇十九

1. 对歌唱技能的教育应有的放矢

歌唱者的正确发声练习活动,产生于歌唱中肌体运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但是,在这种正确性和准确性建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诸如嗓音、气息、腔体共鸣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具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平时的声乐学习当中,往往重视声乐技巧上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声乐心理学。歌唱是人的呼吸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表情与表演器官等生理动作的巧妙结合。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演唱效果。声乐心理主要包括注意力、意志、想象、情绪与情感、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它们调节着人的心理品质,对歌唱活动和发声动作进行调节与控制,致使复杂艰难的生理肌肉运动能够自动地实现。

3. 声乐教育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土壤

声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具有特殊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把注意力放在技能的训练上,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先天“营养不良”。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文化素养是富含营养的土壤,要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树茁壮成长,这土壤就必须更肥沃更厚实;同时也要向学生灌输“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学生只有开阔视野,兼收并蓄,艺术生涯才能更长久。

4. 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

声乐艺术表现的目的就是进行美感创造。人们在歌唱中对美的感知、体验、表现就需要美感意识,美感意识能影响歌唱者审美创造的全过程。声乐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学全过程,积极的美感意识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高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培养美感创造能力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歌唱是一种在兴奋的情绪中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精神活动,人的美感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要靠长期发声技巧教育和综合音乐美化熏陶这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来获得,在教学这个环节中对美感意识的培养则格外重要。

5. 培养受训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即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情感想象、情感思维和直觉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金钥匙,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因此,作为开启人类智慧金钥匙之一的音符与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作为“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人的歌声”,对人类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6. 培养学生声乐的形象思维

歌唱艺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调节身体有关部位,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开动脑筋,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左右脑配合工作,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逐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7. 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8. 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

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传情达意,感染观众。

9.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创造思维过程中,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觉是没有通过认真思考而获得的对某个问题突然的领悟能力,它类似于灵感又不等于灵感。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歌唱者突然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的领悟能力或未经认真分析对某个问题提出的合理设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有直觉思维,长期不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傅国庆.声乐教学中情感调动的方法[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张肖虎.音乐教育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郭俪雅, 彭素琴, 李俊生著.歌唱与音乐欣赏.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8, 第1版.

20.对李大钊遗文的看法 篇二十

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是把李大钊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客观地进行评价。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对于五四运动、对于党的创立,对于我国当时的群众运动都起过重要指导作用;他的思想对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中夏等同志都有过重大影响。其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问题并不在于李大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就都是那么正确,问题在于我们不应当简单地用几十年后的尺度去对革命先驱者求全责备。

李大钊壮烈牺牲后,鲁迅曾感慨地说:“守常先生真是临危不惧。在滔滔的逆流中,他昂然挺立,真不愧是革命的‘中流砥柱’呵!”鲁迅的《<守常全集>题记》,不仅介绍了李大钊的朴实的形象,而且通过李大钊的遭遇,用“铁铸一般的事实”,控诉蒋介石、张作霖这些新老军阀的罪行。文章末了,鲁迅写道:“不过热血以外,守常先生还有遗文在”。而后才说:“一,是他的理论,在现在看起来,当然未必精当的;二,是虽然如此,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一切死的和活的骗子的一叠叠的集子,不是已在倒塌下来……”通观全文,鲁迅对李大钊的遗文,评价是很高的。他用“虽然如此”这种句法,衬托出李大钊的理论,比起骗子们印得整整齐齐的集子来,是何等的伟大!

鲁迅对《<守常全集>题记》还有过一个说明。他说,象《<守常全集>题记》这类文章之所以还能登出,只是因为“文简而旨深”,“因而侦探们亦不甚解之故”,“所以往往吞吞吐吐”。因此,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鲁迅当时的原意,还应当读一读鲁迅给曹聚仁的那封信。他在信中说:“这书(按:指《守常全集》)是不会风行的,赤者嫌其颇白,白者嫌其已赤”。这里的“白者”,当然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至于“赤者”,我以为是指一些受王明路线影响的人,在他们看来,李大钊的理论是不革命的,所以说“嫌其颇白”。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批判王明一伙的观点时明确指出:李大钊在党成立前后写的文章是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对“赤者嫌其颇白”的尖锐批评。可见,当年鲁迅的话,也包含着对于妄图否定李大钊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的荒谬论点的批判。

上一篇:202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质量分析下一篇:七一建党慰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