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其一

2024-11-04

凉州词·其一(10篇)

1.凉州词·其一 篇一

关键词:优化论,对等论,诗歌翻译,忠实,达意,统一

J.P.Seaton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汉语教授, 他是当今西方最优秀的中国诗歌翻译者之一。2006年8月, 他的新书The Shambhala Anthology of Chinese Poetry面世, 其译作向西方读者引介了中国诗歌。对西方读者来说, 他翻译的中国古诗浅显易懂, 易于接受。许渊冲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 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方面造诣很深。他提出的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为广大学者认同接受。两者的译作分别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因此, 对比两者对同一诗歌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凉州词》为例, 从优化论和再创论的核心概念出发, 分析说明不同的翻译版本在不同的方面呈现出各自的优势。

1 王翰《凉州词》原作分析

王翰 (687--726)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大多描写战场的情景以及欢歌饮宴等,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二两句描写的是宴会现场的情景。从葡萄酒, 夜光杯可以看出宴会的豪华。然而, 三四句笔锋一转, 醉卧沙场, 古来征战, 又让人联想到边疆之动乱, 战争之残酷。前后对比鲜明, 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之情, 同时, 也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

2 优化论与对等论

由于西方文字多是形合文字, 容易对等, 所以西方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对等论。但中文是意合文字, 据统计, 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中文可以和西方文字对等, 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不能对等, 因此翻译时要用最好的文字, 发挥译语的优势, 简称为“优化法”。“优化”和“对等”, 这是中西文学翻译理论一个最大的不同 (许渊冲, 2005) 。

傅雷先生说:“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唯恐不尽, 描写唯恐不周 (傅雷, 1984:694) 。”思想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东西方翻译家所推崇的翻译理论的不同。其中, 在中国要数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最为盛行, 而在西方则以奈达的对等论影响最大。

许渊冲的“优化”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优”是对严复“信达雅”的“雅”字的发展。“优化论”又是对鲁迅“三美论”的继承, 对钱钟书“化境说”的诠释。“优化论”主张竞赛才能优化, 所以许渊冲先生把“优化论”总结为十个字:“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奈达的翻译理论形成于其翻译《圣经》的实践, 他提出的对等论强调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提倡不受缚于原文的语言结构。这种开放式原则是对中国传统译论关于静态分析翻译标准格局的一大突破。

3 译文及对比分析

译文一:

Starting for the Front

With wine of grapes the cups of jade would glow at night, Drinking to pipa songs, we are summoned to fight.

Drinking to pipa songs, we are summoned to fight.

Don’t laugh if we lay drunken on the battleground!

How many ancient warriors came back safe and sound? (许渊冲, 1997:13)

译文二:

Song of Liang-chou

Good wine of the grape:cup of night’s brightness.

To drink to the P’i-p’a, rushing on horseback.

If I fall, drunk, upon this sandy field, don’t laugh.

From all these frontier wars, how many have returned? (J.P.Seaton, 2006:83)

两种译文都准确把握了原诗的主旨, 传达了原诗的意义。但是在对表现形式和细节的处理上, 两者又各有千秋。

3.1 对题目的翻译

两种译文对题目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许渊冲采用的意译法, J.P.Seaton采用的直译法。翻译诗题, 首先要解题。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 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许渊冲将诗题译为“Starting for the Front”, 透过诗题的表层意思将其深层意思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许渊冲先生说:“以译诗而论, 我认为主要是真 (或似) 与美的矛盾。翻译求似 (或真) 而诗求美, 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这就是说, 求真是低标准, 求美是高标准 (许渊冲, 2005:3) 。”以上翻译也正印证了他的翻译主张, 既忠实于原诗的内容, 达到了他所说的低标准, 又在低标准的基础之上, 超越了字面对应的翻译, 从而达到了他所说的高标准。刘宓庆将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放到不求字面对应, 但求保证可读性一类, 认为有时必须完全意译方能达意 (刘宓庆, 2001:27) 。这种主张与西方理论家们将文学作品列入表达情感类, 应采用直译的理论略有不同 (Peter Newmark, 1998:15) 。J.P.Seaton对诗题采用的直译法, 译为“Song of Liang-chou”。这种翻译方法也与西方理论家们所倡导的翻译理论一致。由于“凉州词”本身没有什么深意, 因此采用直译法即简洁明了, 又能更好地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文化。

根据以上分析, 两者对诗题的翻译各有所长, 平分秋色。

3.2 对诗歌形式的把握

中国古诗在形式上的特点, 首先是对字数有严格规定。而英语诗歌几行成为一节, 不分段落。因此, 中国古诗词的英译, 虽然无法把原来的形式照搬过去, 但是应该可以在英诗格律中找到一个比较适当的形式, 赋予译诗一个比较美丽的外形 (吴钧陶, 1997) 。

从形式上来看, 这是一首七言诗, 四行, 每行七个字。首联包含葡萄美酒和夜光杯两个意象。两个意象构成的意思是白玉制成的酒杯盛满了葡萄酒。许渊冲将两者之间隐含的这种关系挖掘了出来, 用介词短语作定语, 将“葡萄酒”译为“with wine of grapes”。而“夜光杯”则译成了完整的句子, “the cups of jade would glow at night”。J.P.Seaton在翻译时严格与原诗对应, 将两个意象分别翻译出来, 中间以冒号隔开, 以此表明两者的关系。这样虽然做到了求真, 但是与许译相比, 略逊一筹。

颔联的意思是:正要畅饮的时候, 琵琶就不停地响起, 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许渊冲将颔联翻译成以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的完整句子, 这与他对首联的处理相对应。J.P.Seaton在句式上富于变化, 将颔联翻译成两个独立的短语, 一个是动词不定式短语, 一个是现在分词短语。

颈联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 尽情尽致。两者都运用了否定句型, 并使用了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但是, 许渊冲依然使用的是完整的句子, 这样就使得译作过于冗长, 缺乏诗歌短小精悍的特点, 而J.P.Seaton用过去分词作状语和介词短语将句子断成几小节, 句式上富于变化, 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尾联部分两位翻译者都使用了疑问句型。这也是J.P.Seaton在整首诗的翻译中唯一使用的一个完整的句子, 但也依然用逗号将介词短语与主语分离开来。简短的词组或短语也使他的翻译更有诗歌的特色。

整体而言, 虽然两首诗歌都未能在形式与原诗严格对等, 但是许译相对而言比较整齐, 达到了“形美”, 而且在达到“形美”的同时, 也兼顾了“意美”, 将原诗中出现的一些文化词的巧妙地翻译出来。但是, 诗歌作为最精炼的文学形式, 许渊冲的翻译没有做到尽可能地简短, 也是一大损失。而J.P.Seaton在翻译时, 尽可能在字面上与原文对应, 做到了“求真”, 在句式上也富于变化, 用词精炼。但是单纯的字面对应与罗列使得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很零散。此外, 直译也不能向读者全面地传达原诗的意思。因此, 两者在形式上的处理各有优势。

3.3 对音韵的处理

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 语调上有着本质差别。汉语是声调语言, 而英语则是重音语言, 译者虽然无法找到两种语言逐一对应的音律规律, 但可以利用英语的特点再现原诗的“音美”。就节奏而言, 原诗的节奏感很强, 一二四句押韵。许教授充分利用英语的语音特点, 创造性地生动再现原诗的音美, 使得原诗意境得到更好展现。译文的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压韵, night和fight, battleground和sound保持了原文押韵的特点, 给人以声音上的美感。而J.P.Seaton的译文大胆打破了诗歌韵律的束缚, 采用一种无韵自由体, 避免了中诗英译时常见的只求押韵, 因韵害义的毛病。

此外, 为了让译文读起来连贯, 许渊冲还增添了代词”we”。尾联“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 指战士从战场回来。战士上战场, 难免受伤, 甚至丢掉性命, 因此, 能从战场回来已经是万幸了。原诗究竟是指保全一条性命而回还是安然无恙, 毫发未损而回呢?许渊冲为了达到押韵的目的, 对“回”字作了创造性地解释, 译为“safe and sound”。他对“回”字的再创达到了音美, 这是其再创的所得。然而, 原诗中的“回”并不是指安然无恙地回来, 以此, 他这样翻译又略微偏离了原诗的真实意思, 这是其再创的所失。相比而言, J.P.Seaton将其译为“return”, 既表达了“回”字的意思, 又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是J.P.Seaton整首诗都没有押韵, 这种开放式的翻译缺乏诗歌押韵这一特点。整体而言, 许渊冲在“音美”方面的处理要胜于J.P.Seaton。

3.4 对主要意象的处理

诗中出现的主要意象, 如酒, 杯, 琵琶, 沙场, 人, 两种译文中都有对应, 但是两者在细节处理上又存在很大的不同。葡萄酒是用葡萄酿制的酒, 夜光杯是指用白玉制成的酒杯, 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由此可见, 夜光杯并不是在夜里发光的杯子, 而是因为杯子的材质是白玉, 晶莹剔透, 几乎可以发出光来。许渊冲运用补偿手段, 将其翻译为“the cups of jade”, 这样就弥补了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意义缺失。从而让读者明白什么是夜光杯。琵琶是中国的古典乐器, 为中国人所熟悉。两者在翻译的时候都采用的音译法, 将其翻译为“pi’pa”。中国人可能很能理解这一翻译, 但是对外国读者而言, 就比较生疏。但是许渊冲在“pi’pa”后面加了“songs”一词, 这样读者就能明白这是一种曲子或者歌曲。沙场指平坦空旷的沙地, 在古代多指战场。许渊冲将其译为battleground, J.P.Seaton将其译为“sandy field”, 这两种翻译均可。但是“battleground”与首联的“night”押韵。“几人回”中的“人”指的是战士, 许渊冲将其译为“warrior”, 与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相呼应。J.P.Seaton将其译为“how many”, 并没有指明是战士, 这样读者在读诗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因此, 对“人”字的翻译, 笔者以为两者各有优势。不同的读者对诗歌的意境的体会也不尽相同, 这取决于读者的理解。

除了这些静态意象, 诗中还有一些动态意象, 两者的处理也各有千秋。催是催人出征之意。关于“催”字, 许渊冲将其译为“summon”, 可以说译得相当妙。Summon:vt order officially to come (陆国强, 1999) .summon一词给人以军令如山之感。被动语态的使用更是表现了士兵们兴致未尽, 还想继续畅饮但是号角已经吹响, 只能弃杯而去, 奔赴战场的无奈之情。J.P.Seaton将“催”译为“rush”。Rush:vi/t go or take suddenly and very quickly;hurry;deal with hastily (陆国强, 1999) .根据以上解释可以看出, rush一词给人以慌乱之感, 匆忙仓促。不能体现出军队纪律严格, 训练有素。

4 结束语

两篇译文相比, 许译语言明快, 节奏清晰, 读起来抑扬顿挫, 琅琅上口。J.P.Seaton的翻译结构富于变化, 内容浅显易懂, 易于为广大西方读者所接受。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译者的翻译理念不同, 使得两种译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 翻译古诗在一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翻译起来仍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翻译诗歌必须尽力去感受原作的意境, 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对原作意境的理解有所不同, 因此, 翻译出来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风采。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译笔生花[M].郑州:文心出版社, 2005.

[2]傅雷.论文学翻译书[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694.

[3]许渊冲, 陆佩弦, 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J.P.Seaton.The Shambhala Anthology of Chinese Poetry[M].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2006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27.

[6]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1988:15.

[7]吴钧陶.中译英技巧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2.凉州词(带拼音) 篇二

pú táo

měi

jiǔ

guāng běi

。,? 葡

yú 萄

yǐn

光 上

杯 催

xiào

shàng cuī

zuì 饮

琵 沙 征

琶 场 战

马 君

shā chǎng jūn

gǔ 卧 来

rãn

huí lái zhēng zhàn

几 人 回

【译文】

3.凉州词 篇三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润物细无声。花重锦官城。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元日》

宋 王安石

4.《凉州词》王之涣 篇四

王之涣的《凉州词》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二首⑴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白话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5.百花词其一诗歌 篇五

《四字令》:兰花

清纯淡妆,冰心素铛。盈盈侍女依廊,玉瓷描黛长。

春来瘦嫱,风来绿凉。月移花影西窗,满庭王者香。

《少年游》:莲

弥弥盛水卧芙蓉,清逸似云中。蟾宫轻醉,调筝品茗,和玉女情浓。

移舟盛处携花笑,红粉映乌篷。隔岸深更,半廊星月,一笛藕花风。

《采桑子》:梨花

不曾渥作人间色,雪魄冰魂。伴月随云,更有梅花解蹙颦。

东湖对晚箫声紧,烟雨黄昏。我自清芬,哪管桥头赏惜人。

《霜天晓角》:桃花

花容娇妩,拌牵东君住。耳鬓呢喃痴语:情深切,莫辜负。

陌路。混沌雨,无情风又著。寂寞芳心何处?长亭外,东流去。

《十六字令》:春。梅。兰。丫。

春。枝上清词落雨痕。梨花苦,独立最销魂。

梅。雪没孤村闭竹扉。斜枝好,醉脸立门楣。

兰。君子谦谦清气盘。临仙岭,兰若解幽禅。

丫。苦苦相思心似麻。谁知晓,村口瘦槐花。

6.《凉州词》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背诵全诗,体会全诗的结构。

3、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概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凉州词》。通过预习解释诗题,介绍作者。

二、布置预习字词

1、师配乐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葡萄táo 琵琶pá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汇报预习结果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三、学习古诗

1、指名读诗,齐读诗歌

2、自由读诗,说说诗的含义 汇报字词解释: 欲:将要

沙场:战场 君:您

莫:不要 古来:自古以来

互助学习,说说诗歌的意思。不懂的请教老师帮助。

本诗大意: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倒在战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你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在外征战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四、多种方式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写本课的生字,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读诗导入

二、理解诗意

默读诗歌前两句,说说写了什么内容? 古诗描写的是将士们在宴饮的时候,场面如何?

原来我们也学过边塞诗,大多描写塞外生活的艰苦,而诗中的将士们为什么在推杯换盏,是他们不顾国家安危了吗?

在边塞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的,作为一个保卫国家的将士,在什么情况下会得到如此的优待呢?

将士们那么开心,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去流血牺牲么?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为国捐躯吗?他们对生死的态度如何?读诗歌的后两句,体会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三、板书设计 凉州词

7.边塞诗——《凉州词》 篇七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鉴赏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凉州词》作者简介

8.凉州词的诗意 篇八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玉制的酒杯。那里指精美的酒杯。

3、沙场:战场。

诗意: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

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如我醉倒在战场上,

请君莫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二、《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连在一齐;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

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9.《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九

凉州词三首

唐代: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tuó)白练到安西。

碛:戈壁、沙漠。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使客:使者。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yú)六十秋。

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恩泽:恩惠赏赐。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赏析: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从边城的荒凉、边塞的侵扰、边将的腐败三个方面,再现了边城惨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深切忧患。

其一:

第一首诗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前两句写俯仰所见的景象。“边城暮雨雁飞低”,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诗人为何不写边城晴朗的天空,却选择阴沉昏暗的雨景,因为此时诗人无心观赏边塞的风光,只是借景托情,以哀景暗示边城人民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为增强哀景的气氛,作者又将这暮雨雁飞的景置于特定的时节里。边城的阴沉悲凉,若是霜秋寒冬,那是自然物候;而这时既不是霜秋,也不是寒冬,却是万物争荣的春天。“芦笋初生渐欲齐”,俯视边城原野,芦苇吐芽,如笋破土,竞相生长。这句已点明寒气消尽,在风和日暖的仲春时节,边城仍然暮雨连绵,凄凉冷清,很容易启人联想那年年岁岁的四季悲凉了。这两句写景极富特色。俯仰所见,在广阔的空间位置中展现了边城的阴沉;暮雨、芦笋,上下映照,鲜明地衬托出美好时节里的悲凉景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后两句叙事。在这哀景之下,边城的悲事一定很多,而绝句又不可能作多层面的铺叙,诗人便抓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最典型的事件:“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句中的“碛(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眺望边城原野,罕见人迹,只听见一串串的驼铃声消失在遥远的沙漠中,这“遥过”的铃声勾起了作者的遥思:往日繁荣的“丝绸之路”,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运载丝绸的商队应当是络绎不绝,路过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今安西被占,丝绸之路受阻,无数的白练丝绸不再运往西域交易,“应驮”非正驮,用来意味深长。诗人多么盼望收复边镇,恢复往日的繁荣啊!“应驮”这点晴之笔,正有力地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从而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这首绝句,写景叙事,远近交错,虚实相生,给读者的联想是丰富的。一、二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以荒凉萧瑟的气氛有力地暗示出边城的搔乱不安、紧张恐怖,这是寓虚于实;三、四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以虚出实,在丝绸之路上,掠夺代替了贸易,萧条取代了繁荣,这虽是出于诗人的遥想,但已深深地渗透到读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其三: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10.《凉州词》教学反思 篇十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上一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方案下一篇:国庆节看夜景作文45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