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远教学用标兵(精选12篇)
1.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一
关于教学用标兵事迹材料
该同志现任官埠桥镇祖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作为第二次到村任职的选派干部,在第一个任期就十分重视干部远程教育在开展农村党员教育中的平台作用,新建村组织活动场所时同步推进网络设施建设,优先保证网络平台正常运行。第二次到官埠桥镇祖农村任职,他同样重视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不仅抓住时机广泛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而且对本村组织教育场所站点电信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室内外线路的布置建设等积极协助,从而保证了远程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各类教育学习节目正常收看,由此让基层组织形象树立,全村群众普遍受益。
一、重理论学习,着力提高知识水平
党建理论知识是党员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做到对党的政策理论的及时掌握与准确领会,他注重按时跟随干部远程教育课件认真学习,并认真思考政策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从而更加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祖农村既属贫困村,又为软弱涣散村,如何正确领会中央要求对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加强选派任职力量建设的重要部署,并对照中央精神落实好扶贫攻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对他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抓住业余时间,不间断的学习充电,他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以“学、转、促、争”主题活动开展为抓手,促进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学习与思考,而且运用所学的政策与理论知识,为百姓释疑解惑,帮他们弄清了不懂的政策难题,使他们消除了一些不应有的矛盾误会。而且他通过深入学习与思考,为实现村级事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努力改变村原有面貌,打造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重技术学习,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利用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的同时,他将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作为了钻研的重点。在日常学习中,他结合学习内容对适宜在本村实施的种养植方法、技术与要求做了详细笔记,并尽可能利用深入农户与田间地头的机会指导农民试种试养,或亲自试验。正是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他学到了不少实用技术,成为指导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的有益工具,比如在他帮助指导下,村红旗水库生态养殖项目就是以生态养殖为着力点,建设家禽家畜养殖基地,计划养殖生猪500头,鸡5000只,淡水鱼50亩,将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抓住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他注重将涉及农村实用技术、农民致富信息的节目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结合党员会、村会代表会,加大播放学习力度,着重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实用技术,成为首先掌握实用技术,带动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领路人。
三、重先进学习,努力争创学用标兵。
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丰富的节目内容中,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他。在日常工作中,他将其作为在全村党员中间开展学模范、学先进,创先争优的生动教材,以他们为现实榜样加强学习。而他自己,更是严格自律,率先垂范,以先进为标杆,与典型人物对照,在找差距中找准定位,树立目标,全力争创。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他要求自己学习先进典型,一定要学他们担当重任、知难而进的精神,落实到农村工作实践中,务必纠正重形式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期的思想与做法,通过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对那些制约发展的“难”问题、群众关注的“热”问题,涉及利益的“大”问题,与村两委干部一道,一件一件加以分析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对策,在解决问题、处理问题中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努力为推动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今每个村都建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目的是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向广大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支持,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远程教育操作员,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他一次也没漏过,一有空就对着电脑自己琢磨,掌握了远程教育操作的基本知识后,他就努力在网上搜寻适合当地的技术和信息。让知识变成财富,让远程教育引导农民致富,成了他的最大心愿。
朱凌志同志学用结合的事迹既表明了干部远程教育对提高基层党员知识水平,提升基层干部带动一方发展工作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更表明了只有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活学活用的先进事迹,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2.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二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故而缺乏兴趣。而电教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化抽象为具体, 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导入,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 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如,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 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这样导入新课:宝宝和贝贝去动物园看猴子, 宝宝正打算给猴子喂第二根香蕉时, 贝贝突然拉了拉他的手说:“宝宝, 快看‘失物招领启事’, 有人捡到东西了。”“去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捡到了a元, a元是多少元啊?”宝宝和贝贝迷糊了。“同学们, 你们能帮宝宝和贝贝解惑吗?这里的a可以是几?”“a可以是1, 表示捡到1元钱;可以是10, 表示捡到10元钱;也可以是990, 表示捡到990元钱。”“a可以是0吗?”“不可以!如果a是0, 就是1分钱也没捡到, 就没必要写‘失物招领启事’。”这时, 我小结:“这里的字母a可以表示大于0的整数或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实践证明, 这样导入新课,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电教媒体授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 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 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时,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教学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 我发现, 实际计算时, 很多学生会“丢掉”计算公式中的“÷2”。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没有经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生成过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先利用电教媒体在屏幕上出示两个金光闪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 并旋转其中的一个三角形, 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为“底×高÷2”。
三、利用电教媒体结尾, 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
一堂好课的结尾, 应当如一首含蓄的诗, 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又如动人而婉转的歌声, 让学生有“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之感,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结尾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如, 教学“进位加法”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 相加的时候要把加数的数位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我一边小结, 一边播放“进位加法歌”:进位加法要牢记, 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 个位满十要进一。学生边听边唱, 在歌声中, 这节课的教学结束了。实践证明, 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了印象, 让学生回味无穷。
3.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历史教学 篇三
关键词:云空间;多媒体;历史教学
一、云空间备课,节时高效,架起沟通的桥梁
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进行备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资源,扩充教师知识储备,节约备课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在云空间中,各学校教师上传了七到九年级的电子教案、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可以互相加为好友,尤其是同学科、同学段的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浏览空间资源,发现好的资源可以收藏到自己的学习空间或是课堂魔方中。在备课中,就可以从中借鉴,进行优化组合,节约很多备课时间,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空间中,师生也可互相加为好友,师生们在线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的空间,阅读教师空间中的文档、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弥补听课中的漏洞,拓展学习途径。师生在留言板上可以互相留言,这样既可融洽师生关系,又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历史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巧妙地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运用电教媒体时,教师要巧妙设置疑问、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主动发现探索知识,培养其发散思维,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多角度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会用,突破重难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重点突出,巧妙突破难点。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可较好地突破教材重难点。但教师在使用时间和内容上应有限度,一般一节课以10~15分钟左右为适。电教媒体“满堂灌”,整节课都看录像,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不符合课堂教学相长的理念,结果学生精神涣散或教学内容过于肤浅。因此,对电教媒体资料的选择要少而精,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如“张骞通西域”一课,在教学时,为了突出重点丝绸之路,笔者通过课件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然后使用电子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始,引导学生找出丝绸之路中经过的其他的重要地点。同时,再用电子白板中的“画笔”功能,把重要地名给圈出来,突出让学生识记的内容。在回顾环节时,可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幕布”功能,遮住原来圈出来的地名,依次慢慢移动,让学生依次说出重点地名。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非常踊跃,教学效果极好。
四、创设情境,深化思想教育
历史学科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思想的延续。历史学科是我们见微知著、鉴古知今的一面镜子,是我们正确理智对待我们国家过去、现在、未来的一把尺子。历史就是过去,历史就是祖先。忘记历史,就是忘记祖先,我们的社会就是无源之水;忘记历史,忘记国耻,我们的发展就是一种背叛。
读史明智,读史明理。学习历史,我们能正确了解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如在“钢铁长城”一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国庆六十周年的系列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力量不断增强,从而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通过对比我国国防的发展同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另外,从我军发展史中,学生能体会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下决心要学会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还可提出问题:我们今天能安静地读书学习,人民能安心地进行工作靠的是什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国防的重要性。教师也可简单地联系时政,指出要解决好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一要靠综合国力,二要靠国防。
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电教媒体教学存在缺陷:电教媒体运用过滥或不熟练;教学过程几乎无板书,以看代讲,课堂过于形象直观,教学深度不够;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完全废弃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追求新颖手段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与电教媒体的辅助性,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学习讨论,电教程序化与教学创造性,多媒体资料与教材,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等之间的关系。
总之,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刘景荣.浅谈中小学教师创新素质的再提升[J].教育探索,2001(11).
4.远教学用交流 篇四
远程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照搬的样本,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总结。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实践中研究规律,探索思路,总结经验,为“四促进、一评比”学用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要摆正工作位置,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远程教育是大事、新事、难事。说是大事,它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说是新事,它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利用创新手段培育创新力量;说是难事,它面临的难题很多,工作的难度很大。正因为如此,我们远程教育工作者,是干大事的人,是开拓加强党的建设新途径的人,是组织战线攻坚克难的人,我们要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要用我们的奋发有为去推进这个事业,我们要用推进这个事业的成效来证明我们的价值,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远程教育工作中来。
二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工作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具有过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本领。远程教育干部必须先把自己融入到网络世界,才能理解内在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基层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尤其要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争取成为远程教育的行家里手。三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构。开展学用工作,需要人员去组织、去管理,要有相应的机构去推动、去落实。
四要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及时宣传推广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5.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五
【关键词】:钻研教材丰富的表象重难点体验意境激发情感
【摘要】:充满挑战的21世纪,中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从战略眼光看,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动都不同于二十一世纪的全新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又将以“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方能实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我们的国家要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中跻身于强国之列,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从战略眼光看,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动都不同于二十一世纪的全新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又将以“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方能实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在这个学期中,校领导为各年级配备了电脑,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就如何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语文电教这一课题研究和探索,并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确定运用多媒体的组合进行教学的总体思路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件会中动中有静的美感,待到最后一教时播放山村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看听说想读练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揭题质题后及时使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
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加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再如: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时使用,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难点是学生没有泸定桥的感性认识及周围环境的感性认识,不知道泸定桥的结构和夺桥过桥时的危险。教学这一课的第六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映出幻灯片(复合),引导学生观察泸定桥的结构:只有13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没有木板。然后又打开录音机,播放“震耳欲聋”的波涛声。还快速拉动活动拉片,显示出滔滔的江河水倾泻直下的情景,摹拟当时的地理环境的险要,使学生体会到泸定桥的地理位置的险要。此时,我又让学生对照课文,研究为什么称“泸定
桥”为“天险”,这时,在录音机中,又不断传出“嗒嗒嗒„„”的机枪声,更渲染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突出夺泸定桥的艰难。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这段时,我先提问:“红军战士怎样奋勇夺桥的?”在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该自然段的情节后,再让学生看幻灯片。此时我在一张幻灯片的基础上覆盖了一幅二十二勇士奋勇夺桥的幻灯片,并播放配有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等紧张、雄壮音乐声的录音,形象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我恰当地使用复合幻灯和录音,学生就仿佛置身于夺桥的情景,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理解重点、难点体会中心思想期间,由于播放了波涛轰鸣的声音,学生也就很直观地理解了:震耳欲聋“的意思。
四、介绍地理位置时巧用,利于学生体验课文的意境。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 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黄鹤楼”、“扬州”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再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如“西辞”。还便于学生理解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心境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所表达的诗人对老朋友依铱惜别的情意。通过运用幻灯手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的地理位置及其关系,便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五、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利于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
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幻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燕子的外形特点作一番描述之后,教师可以边映出
幻灯图象,边朗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课文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底片,覆盖上“细雨”片子映出,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翻去细雨复片,换上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覆盖片。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将画有小燕子的幻灯片在画面上来回作飞翔的演示,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再如教完《桂林山水》后,可以放映教学电影《桂林山水》,这样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整本的感受,在电影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解说伴同下,学生们好似荡舟漓江上,“人在画中游”,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美的情感。
五、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以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口头表达 能力。
六、自己动手精心制作课件
深学生对静中动的读后印象。投影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实用性、新颖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在连看带想的思维活动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年级高低作者不同,体裁有别,文风各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确定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行各种电教方法的应用,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借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走出高分低能的误区,向高效率、轻负担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教的教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七、运用电教手段,展示事物变化过程
《观潮》是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汹涌澎湃地钱塘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景像,使学生具体地感受一下语言表达的能力。接着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小导游。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他们能读出潮来之时的气势,体会到潮来之时的壮观。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愉快,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6.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六
西藏山南地区东辉中学 唐京川
【摘 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途经之一。本文从项目学校使用远教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使现代远程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并使学生受益,必须立足中小学校教育实践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改善资源结构、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和运用的方法步骤等方面谈远程教育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远教资源 应用步骤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建设自2000年至今已经基本覆盖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中小学,这就要求各个项目学校应该把远程教育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将远程教育资源真正的运用起来,而是将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和资源当成一种“形象工程”从而导致了部分学校设备闲置、资源闲
置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着手,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制度制约、引导重视、加强激励机制来促使教师自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方式的探索,以快捷的运用方式、简便的操作方法、新颖的教育理念来改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闲置现状。只有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才能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才能保证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成为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利器。
一、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情况到底如何?经过调查,发现除少部分学校对资源的运用形成氛围之外,大部分处于设备闲置、资源闲置的状态,根本没有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加以利用,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讲公开课才查一查、用一用,或者是上级有关部门要查看远程教育使用情况时,学校才组织教师突击使用、作好记载、应付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然而,我们在组织教师观看远程教育资源时,教师没有不说“好”的,然而真叫他上课去用一下,“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一)、农村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决定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基层学校现在流传着一个顺口溜:“爷爷奶奶教小学,伯伯大妈教初中,叔叔阿姨教
高中”,在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学生基数最大,学校数量最多,初中次之,高中再次,但教师数量配备和年龄结构并不与此成正比。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更新慢,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够,除部分年轻教师外,还有占相当比例的教师不会下载资源,不会操作幻灯片软件,甚至不会电脑操作,以至于只要用电脑就得求人帮忙,更不用提灵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这当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农村学校终端设备的欠缺和维护不足造成的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有限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教师这么多班上课的需要,尤其是农村初中,一般都是20多个班级,按此计算,一周一个班只能在多功能教室上课一到二节课,不能真正做到“堂堂用”因此,设备的不足是造成“有资源但用不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正因为终端设备不足,部分学校更是出现了“设备当摆设、资源经库房”的情况,我曾经去过这样一所乡镇小学,校长把全校唯一的一台微机放在自己的办公室(他自己兼任电教员),除了上级来人检查外不允许任何人动这台电脑,原因是动坏了自己不会修,拿到外边又没钱修。
(三)、教师思想认识不够
以前的教研工作不到位让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研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做秀”,因此造成老师们心理上的
抵触,认为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也是花架子,而且又费时费劲。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资源是老师上课的帮手,相反认为它是“负担”,似乎是远程教育资源给老师加重了教学负担,有了远程教育资源,他们再不能“一支粉笔、一本书”地灌学生,他们没有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反而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是一种痛苦。
(四)、学习效果不理想
运用资源于学科教学后,教育教学质量有何变化?从我作的调查问卷统计表明:90%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变化,9%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有提高,1%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虽然都在或多或少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于学科教学,但是,没有十分直观的感受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或评价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的能力无法完全显现出来;二是通过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于课堂内外,学生已经形成了许多隐性能力,但无法用显性的方式表达或无法测量;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刚刚接触现代教育技术,对资源的特性掌握不够,使用方法不熟或者学生对现代技术手段介入学习活动的不适应,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教育教学质量较以前没有显著地提高。
(五)、远程教育资源不配套
几年来,随着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不断熟悉,不少教
师应用农村现代远程资源有了一定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展开,一方面是教材改革要求教材版本多样化,另一方面又是远教资源版本的集中化(以人教版为主)。许多地方使用的教材版本与中央电教馆播发的资源版本大不相同,比如说有的学校使用的人教版,有的使用鄂教版,有的使用华东师大版,有的使用粤教版,有的使用北师大版等等,现在虽然我们接收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材版本的限制却根本无法直接使用,这个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我们精心培育的现代远程教育之花就有可能“枯萎”!尽管国家远教资源中心的回答是:正在按照基础教育主要版本编制资源(主要是补充除人教版之外的版本资源),目前似有所改善,但资源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各省市基本无能为力,因为它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教育部授权国家教育资源中心编写资源,但也需要时间。这的确是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的突出而现实的问题。
二、强化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对策
对于以上问题,作为远程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改变现状并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哪?
(一).完善学校远程教育组织和职责建设
远程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单打独斗”、“孤身奋战”是不行的,它需要多方
面的通力合作和全体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应当设立远程教育办公室,建立健全以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和学校远教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
远教办公室负责远教宣传,设备、资源应用操作技术的校本培训指导,以及设施管理、日常运行维护,资源接收、整理、备份存档等工作;教导处负责资源的日常教学应用检查考核,以及利用远教资源组织开展观摩教学、案例交流、赛课、评课、问题探讨、教法研究、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资源教学教研应用活动;教科室负责远教科研课题实验研究活动。学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远教工作会议,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检查和管理,及时解决远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远教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依托。资源应用离不开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局域网络等资源应用环境和必备的物质载体。由于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设施装备的耗资较大,为此希望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远教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同时,各学校增加设备、设施、及环境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以保资源按时完整接收和应用
设备、设施等物质载体及环境的日常正常运行。
(三).农村学校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边缘化现象的对策
(1)配备人员、落实待遇、稳定远教工作人员队伍。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必须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配备专(兼)职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待遇。学校要给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地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落实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保持远教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另外,还要让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再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
(2)远程教育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自身角色调整和素质的提高
远教工作人员要在学校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深化推进中找到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位置与平台。一是学校各学科任课教师在日常运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育教学中遇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加工处理的困难时,积极主动同他们进行合作,加强指导与交流,相互提高,发挥自己的特长,既解决了教师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中的技术困难,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信息技术 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技术给远教工作人员提出了终身学习提高的要求,远程教育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提高的便利条件。因此作为学校远教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技术的学习提高。
(四).资源接收整理备份要及时、完整、科学 优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远程教育工程目标的根本保障,学校远教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整接收、整理和备份远教资源的任务,确保资源与学科教学活动同步性。否则再好的资源也会成为过时的午餐。另一方面,由于远教资源的内容丰富,涵盖学科广泛,存放目录较多较深,会使广大教师浏览、查阅和调用极不方便。为方便学科教师教学应用,必须按学科、年级和资源类别科学地整理接收下载的远教资源,用以方便师生的使用。
(五).加强引导,创造氛围,转换教师角色 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重视是保障远程教育实施的前提。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毕竟是由教师来操作的,如果教师不愿意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来教学,那就谈不上远程教育了,所以要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现状,必须从正确引导树立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信念做起。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21世纪,人们对教育需求日益增加,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手段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厚”、教材制作技术
要“高”,也就是说,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师角色必须从教材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转变成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作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加大引导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力度,加快教师观念转变速度,把远程教育工作与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模式;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利用有效资源进行上课;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只要能尽我所有,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习,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躬身实践,让教师在交流、学习和实践中尝到甜头,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促使教师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去钻研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六).进一步深化推进远教资源的应用
学校应进一步深化丰富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教研中的全面普遍的有效应用:(1)利用《课程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程资源》栏目提供了与师生教学活动同步的各种良好素材,包括教学设计、视频动画、媒体展示、教学示例和习题精选等内容。将这些优秀资源融入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通过图、文、声、影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感知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学问题的感知和理解,加速学生对教学问题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利用远教资源制作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软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提供了海量的媒体资源素材,结合学生特征和自身教学实际,制作适用于自己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是远教资源的本土化。(3)利用远教资源中的“示范课”、“优质课”、开展问题探讨、教法研究、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教学教研活动。总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和研究,及时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地加以完善,这样才能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学校师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丰富、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时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
(七).加大激励,以奖促用,形成争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局面
有效的评估和奖励机制是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动力。对长期从事农村教学活动的教师,不管使用什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没有他“一支粉笔,一本书”在三尺讲坛前夸夸其谈来得方便。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仅仅是靠引导自发行动和高压制约是不够的,必须让他们自觉去钻研使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动脑筋思考的问题。我们一些地方就这问题做了一些尝试,收效很好,带动了一大批
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形成了人人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先进教学方法授课的局面。
(八)、从探索运用方式着手,促进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
1).运用“拿来主义”,促使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光盘直接进课堂
在很多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培训会上,专家们多次强调原汁原味用资源,明确提出“拿来主义”,不要“太多创新”,这种运用方式对于模式一的教学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与我们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光盘是由该社出版研制的,凝聚着国内外众多课程设计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的智慧与心血,在15个省的700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学能手参与下研究制作的,这套光盘是为了适应农村课改应运而生的。在教学资源欠缺的农村地区,教师课前观看教学光盘,利用教学光盘进行备课、教学,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一张张光盘为农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窗口,利用光盘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水平不高、师资不足的问题,能够为这些学校逐步开齐、开好国家要求的课程创造条件。
2).运用筛选组装方式,有选择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适合自己使用的特色资源库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重视管理信息,忽略教育资源建设,使用繁琐等等,让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望“网”却步,而且在茫茫网海中寻找我们所需的各种信息无疑是“大海捞针”,广大一线教师无论从精力和时间上都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考虑到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显不出自己的特色,从心里对远程教育资源有抵触情绪。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方面,并不是所有教师都依样画葫芦。我们前面提到的“原汁原味地运用远教资源”并不是说教师上课就将所有的资源不加选择地逐一播放,“不主张太多创新”并不是不需要恰当的整合,如果说播放光盘能做到真正的原汁原味,那么模式二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从众多资源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最适合班上孩子特点的资源,再经过适当组装筛选后进入课堂。
3).运用创新思想,自主开发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不能完全替代“近程”教育,教育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究其根源还是应该用远程教育辅助“近程”教育,为此我们认为在用好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应当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
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研发出信息
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资源包提供给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广泛开展优秀课例、课件的征集活动,形成应用资源供师生使用,从而形成“训、用、赛、研”相结合的局面,促进资源建设的新机制。
7.巧用电教媒体 整合语文教学 篇七
一、巧用媒体, 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很多文字优美的写景文章, 有些景观与学生有千里万里之遥, 教师不可能让学生随时亲临其境、亲睹其景。揭题时, 可以巧用电教手段, 化静为动, 变无声为有声, 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 做到目观其行、耳闻其声。如教《草原》一课时, 上课之前, 我就给学生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学生听着美妙的歌声, 欣赏着我专门为这节课找来的美丽的草原图片:天底下, 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牛羊成群, 在悠闲地吃草、漫步, 一座座蒙古包错落有致……在导课的时候, 我就问学生刚才听了歌曲、看了图片的感受或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草原, 自然引入新课。
二、巧用媒体, 破解难点
电教媒体可以把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图片或视频,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这样, 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教学难点,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詹天佑》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理解“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和火车如何在“人字形”线路上行走。为解决这一重难点,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 将青龙桥的地形播放给学生观看, 让学生对此地形有个直观的印象, 然后将“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和火车行走用动画形式演示给学生看。通过直观演示, 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独特作用, 从而增强了对詹天佑这位铁路设计专家的敬佩之情。
三、巧用媒体, 再现课文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趣味性、故事性极强的文章, 学生本来就喜欢, 但是教师如果处理不当, 只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地讲解, 就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教师事先能将其中的故事做成课件,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如, 在理解“包公审驴”的过程时, 我播放配有相关音乐的审案录像, 随即出示一组讨论题:包公是怎样审案的?你认为他的智谋高明在哪里?汇报交流后再让学生表演“包公审案”, 学生在看和演中, 体会出包公的断案如神、智谋的高超,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巧用媒体, 启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 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电教媒体课件的运用,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 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在《迟到》一课的教学中, 我以两个画面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先让学生从屏幕上观察“我挨打”的情景, 结合课件里配的鸡毛掸子发出的“咻咻”声, 感受父亲的严, 让学生想象小海音此时的心情。学生就从父亲“拖、抡”这一系列的动作中, 想象此时的小海音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恨”。再出示“父亲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他递给我, 看着我穿上”, 想象父亲此时要对小海音说些什么。教师进一步引导, 这一切都源自———爱。图文并茂, 学生能直观感受小海音此时心中充满无限的自责和悔恨。在讲述小海音的转变时, 教师出示课件, 补充小海音后来取得成就的资料, 这些成绩的取得正缘于小海音的知错就改, 正缘于父亲那博大的爱。学生的想象很丰富, 发言很积极。在想象的过程中, 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进一步地明确了文章的中心,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8.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 篇八
【关键词】电教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9-0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电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把电教媒体引入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能收到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借助录音录像,激活课堂情趣
1.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如教学《刘三姐》一文,可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导入,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开始产生对刘三姐的兴趣,学完课文后,又可插播脍炙人口的《什么水面打跟斗》,让学生感受到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这样,让音乐和语文融为一体,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情绪,使他们更乐于听,乐于学,在怡情悟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2.播放录音范读,唤起朗读兴趣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教师用录音播放语言标准且富感情的课文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当学生的情弦被拨动起来后,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这样,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中的美,还大大增强了他们朗读诗歌的兴趣。
3.配乐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胡须,好像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手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如文中“我可以试试”,说明更赢有了本领不骄傲。”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像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4.录像播映,加深印象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二、借助投影设备,增强直观效果
1.巧设板书投影,加大教学容量
投影教学可节省复杂的板书时间,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学习古诗词和百花园训练时,需要板书的内容多,使用投影板书,增加教学信息量及省时的作用就更明显。
2.运用实物投影,提高训练效果
实物投影仪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影材料的要求较低,在课堂教学中,它有“就地取材”、“立竿见影”的特点,这样做既直观,又便捷,效果很好。
三、借助电脑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1.运用现成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有的教学光盘,丰富多彩的网上资源,都是我们移植信息的重要源泉。如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就借助了教学软件中的文字、图像、录音材料,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立体化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2.自制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想使课件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应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在教古诗《出塞》时,便自制了课件,立体化的课件,将诗情、画意、乐韵和谐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件设置的情境中,在视听和思维的过程中,生发想像和联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入理解全诗的感情和意境。
总之,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之很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会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 教师省时、教学高效,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把学生从有限的空间引到了无限的探索奥秘的世界里去。
9.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九
我叫xx,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自1996年幼师毕业和1997年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至今,已经在幼教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15年之久,我热爱幼教事业,更热爱孩子,茫茫银河中,我是那颗最普通的星星,但我会竭力用自己微弱的光芒来点缀天空。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幼儿工作者,在幼教这块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孩子,爱孩子,细心照料孩子;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记忆犹新。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幼儿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孩子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
记得在2005年,我班上来了一个非常帅气而也非常特殊的孩子,三岁但有自闭症,但他父母没意识到孩子的特别。导致他没法跟老师和同伴正常交流,他只会无意识的把柜子里的玩具呀物品呀统统丢在地,或者是自顾自的转圈大叫,就连大小便也是随地拉并用手去抓的。我手到眼到脚到不停的跟着他,细心地去观察他小心的去照顾他,经常跟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虽然他后来到特殊机构去治疗了,虽然他现在长大了,但现在我也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常和他的家长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情况。
还记得上学期我班上有个小女孩,因爸妈出差就奶奶在家带,有一天奶奶生病无法来接孩子导致全园的孩子都回家了单剩她一个孤苦怜丁的,值班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事,我立马回到幼儿园把这孩子带到我家,给予她温暖和陪伴。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成功的原动力。我热爱教育、挚爱孩子。爱,滋润了孩子,成就了事业,也升华了我自己。正是这份挚爱,促使我深入地了解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并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和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设最好的教育氛围。老师的一个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亲吻,一个拥抱,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当得知孩子们有苦恼和不幸时,我总是关心他们,开导他们,使他们得到慰藉,获得信心。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就会感到无限幸福。平时我就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点燃孩子们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孩子们打开神秘的大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孩子,激励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了孩子们,也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要求使我形成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这几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带过大、中、小、托班,具有比较系统的各班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也能为同事们分忧解难,幼儿园里缺少人手时,只要需要,我就勇挑重担顶上去,并且都能出色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虽然辛苦,但是想到孩子,想到教学,[~课件 ]所有的付出又觉得都是值得的。俗话说:“当老师是个良心活”,我也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们都知道新时期师德的要义是创新,因为教师的角色正从“传道者”转化为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化为发现问题的启示人,从授业者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也不断更新观念,研究孩子们的思想变化特点,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完善。三尺讲台,是我人生最绚丽的舞台,我要在教书育人的这条大道上坚定地走下去,我愿一生都把学生们扛在肩上,倾尽我全部的生命让他们离自己的理想近一点。
十五年的耕耘,十五年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来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更是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笑对前方的勇气。责任、充实、光荣是对我十五年工作的最好慨括。现已成熟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接再励、勇往直前!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感受到的是领导的关爱、家人的理解、同事的帮助、家长的支持;感受到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莲山~课件 ]感受到的是沉重中有一种充实,奋斗中有一份快乐。
10.电教远教学用标兵 篇十
让电教手段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一、文本简析
《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河山无限的热爱。
二、学情简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学习方法,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运用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在运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能够很快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三、设计理念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美,描写的景美,而且表达方式也很灵巧,是阅读的美文,习作的范文。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以电化教学为手段,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美、读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通过在赏中读,在读中赏的这种方法,使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能积累运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从而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①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让电教手段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②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③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过程和方法:以电化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在赏中感悟,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味
①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 桂林去游玩。那里山清秀。‘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和人们对桂林山水由衷的赞叹。老师想,如果到了那里,你们一定会以为自己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
②课件出示:桂林风光的画面,伴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
【这样不仅使学生领略到桂林山水的美景,而且激发起了他们心中的美感,使他们获得了审美的愉悦,产生了对美的向往和表现欲。】
③请学生个别自由表达观后感受,教师相机出示课题。(大屏幕显示)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到了桂林山水的美,现在让我们用耳朵来聆听一下她的美。多媒体播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文,并小声跟着把生字、新词读准确。
②学生自由读全文,思考: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b、从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c、“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让电教手段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③学生读后交流汇报。
【播放范读录音后让学生再自由读一遍,这样激起了学生读的欲望,也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这样安排能让学生在更快更好地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主干,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学生汇报后)老师也和某某同学一样特别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漓江的水太美了,现在我们先来学习这一段。”
①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a、在文中画出描述漓江水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漓江水有什么特点?(静、青、绿)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用着多媒体出示那组排比句,并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特点(先概括写,再补充写),和这样写的好处(既让人感受到漓江水的静、青、绿的程度,又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
师:“同学们一定也想抒发一下自己对漓江水的感受,请来吧!” ③多媒体播放漓江水的图片,让学生看后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写下来。老师巡视指导,并从中挑选出典型句子投影展示,让学生读一读,并进行评价修改。
【这样的安排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漓江水美领悟,而且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在表现美的过程中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热情会很高涨。】
④学生齐读这段开头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在写什么?(大海、西湖)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让电教手段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⑤多媒体依次展示大海、西湖、漓江水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的意思和文中这样写的好处。
⑥引导学生朗读。
a、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b、学生自由练读。
c、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4、感悟写法,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一定有深刻的印象,请你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段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小结。
【多媒体出示小结的学习方法:一读知整体;二读抓特点;三读学方法(比喻、排比、对比与补充描述);四读抒感情。】
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团队进行合作学习。
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当学生汇报时,教师把握时机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桂林的山”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突出,教师教的目的也很突出——教是为了不教】
④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a、自愿读;b、齐读。)
师:“同学们,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如此奇美,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泛舟漓江吧!”
⑤多媒体播放游人泛舟漓江的画面,教师朗读最后一自然段。⑥学生谈感受(a、先谈自己的感受;b、再谈作者的感受。)让电教手段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⑦多媒体播放轻音乐,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完后请学生想一想并说一说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落的相同之处。(总写桂林山水的美。)学生接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的不同之处。(分写桂林山水的美。)然后学生很轻松地就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
5、拓展延伸,积累运用(课外)多媒体出示题目及要求: 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②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③为文中插图题一首小诗或写几句话。④有绘画爱好的学生为课文再配一幅插图。⑤为桂林风景区设计一段广告词。
⑥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在网上阅读其它和“桂林山水”有关的文章,把最喜欢的部分摘抄下来。
⑦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白兆山。
(注:其中①②⑦为必做题,③④⑤⑥为选做题)。
11.巧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时代的需要,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胆尝试运用电教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电教媒体以其个性化、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特征,融形、色、
声、光于一体,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本文就此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电化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1、如在讲《故乡》这篇小说时,我就把课文中“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制成电教课件,通过投影显现出来,加强了学生对这种小说环境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刻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我在讲《天上的街市》这篇诗歌的时候,我也把课文中“明星“街灯”制成了连续性的动画,让学生伴着动画来体会晚上情景的到来,从而慢慢进人诗歌愈境,使学生在优美的情景中体会诗人的独运匝心与诗歌的巧妙构思。
2、电化教学课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把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加以时空变化,使之具体可感,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我在讲《大自然的语言》的时候,就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反映自然风光的照片制成了课件,与此同时,我又请了音乐教师,给课件配上乐曲,使一年四季的变化转化得惟妙惟肖,这样再借助课文重点内容配上解说词,使一年时空变化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利用电教课件,归纳课文内容。语文教师比较重视板书内容,因为好的板书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精炼概括。我主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要总是一味地站在讲台上,呆板地讲个不停,而是要有勇气走下讲台,深人到学生之中,这样可以接近学生,缩短与学生的思维交流距离,那么每节课后借助投影来反映一节课的重点,是最好的方法了。
二、运用投影品、评词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评词句训练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才引导他们根据课文中心对词句进行品味,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感知到课文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引导学生品评词句是通过比较、换词等方法,恰当运用投影,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词语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如一些涉及历史文化、著名人物、事件等的词句,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用意境深远的图片配以名人名言,加强教学效果。如《三峡》一文组织学习时,可以利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赏析,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壮丽的景色。
三、借助录音,训练知识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词句的理解、赏析训练,更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作者的妙笔之“点”的利用,即教师要巧借语文教材,找准课文的中心词句,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奇思异想。给学生营造一个知识迁移、指导作文的宽松空间。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在教学时先放映一段城市雪景,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和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画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悟能力
现代化教育,应更新教育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理标呢?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语文课上,简短的开场后,再配以录音材料,音乐、电影剪辑,这样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学习情趣,思维在情境中得以启发,这种方式往往会收到令人满意学效果。
阅读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播放多媒体课件或录像,能引燃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我在教《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观看了配有古典音乐的课件:第一张灯片是桃花林景色,那种“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情景展现,把学生引入了一个迷人的仙境;第二张是桃花源内的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第三张是桃花源内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第四张是桃花源内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的世外桃源生活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教学效果斐然,还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将枯燥的讲解变成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将无声的语言转化成精彩的画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并逐步形成。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课堂资源有效的整合
12.如何巧用电教媒体优化英语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多媒体,电教,学习兴趣
当今, 电教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英语教学的课堂, 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幻灯、投影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打破了以前教师一个人教课的沉闷教学氛围, 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体现学生小主人的荣誉感, 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学效果, 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从几方面来谈谈如何运用电教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指出教学要以“闻”、“见”为基础的思想, 强调了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的重要性。在现代教学中,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体现这一教学原则。利用多媒体声、光、电的表现形式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以此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进而形成学习动机。从而大大加快学习进度, 提高学习效率。它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 易于理解, 记忆和激发学习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电教多媒体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 在现代中学英语教学中,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从事外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电教多媒体教学在情境中讲授重点、难点
学生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功能项目的概念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只有把语言符号运用到与意义相联系的情景中去, 才能使语义更明确, 达到语言者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交际目的。这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幻灯、录音机、录像机、实物和形体动作等手段创设语言情景, 揭示语义, 以加强听觉、视觉、动觉等感知印象, 提高学习质量。在这些辅助教学设备中尤以多媒体的功能最强大, 它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编辑后再生动的演绎出来, 让传统课堂教学中不易描述的一些情景能够直观地得以展现, 把一些抽象的内容配上图片或动画, 从而可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含义, 掌握其用法。英语教学中虚拟语气用法是中国学生普遍感觉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 笔者先后两次教这一用法, 第一次是采用讲解一例句, 翻译一句的方法, 用了4课时, 学生掌握得不够好。第二次教下一届学生时借助多媒体的投影片, 把几幅标明虚拟语气的画面展示给学生, 之后马上配之以难度适当的练习, 仅用了2课时, 效果比第一次还要好, 通过介绍和训练, 学生对英语中虚拟语气用法有了初步了解, 为深入学习其它几种虚拟语气句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交际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这一点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方面有特别有利的条件。如充分利用现在一般家庭相当普及的录音媒体的自我反馈功能。一方面让学生购买或复制英语课本配套的原声录音带, 便在课外、在家里听原声录音, 在模仿的基础上自觉纠正错误读音, 再用磁带把自己最满意的朗读录下来, 第二天交给老师在班中播放。当学生听到自己朗读, 再与别人的朗读相比较时, 就会找到差距, 得到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朗读给予肯定或鼓励时又增加无穷的动力, 长此以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水平, 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定势思维是必要的, 但决不能让学生用定势思维来束缚自己的思维。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 它要求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讲解构词法时, 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一个词根, 然后再在这个词根的前后加上不同的前缀/后缀, 以及变化后的意思。让学生熟悉英语单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利用多媒体的便捷和直观, 启发引导学生由纵向思维发展到逆向思维, 由聚敛思维发展到发散思维。运用多向思维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设计多样化练习, 巩固课本知识
(一) 巩固性练习方式
学生在初步学习新的语言知识点后, 根据课前设计, 让学生立即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使其在接触新知识后立即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 激起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投影屏幕上文字材料与画面材料的对应排列, 或利用计算机输出若干组练习都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练习机会, 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 专项性练习
在课堂上, 结合本堂课中的重、难点, 设计若干组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 使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集中解决, 效果十分明显。如讲到“have+宾语+宾补 (由分词充当) ”时, 举这样两组例句并分别配上两幅图。
He had water running (图一:一个人离开了, 自来水笼头却开着)
THe man has his wallet stolen (图二:小偷盗走了那人的钱包) , 学生很快对之进行分析, 然后老师告诉学生两个句子中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宾补时, 他们之间的时间、主/被动关系的不同。这种配图的讲解方式使枯燥的语法讲解变得更直观易懂,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种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项语言内容进行的练习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 多向性练习方式
一般的外语课堂教学, 是一个老师对全班学生, 往往是教师读, 学生听, 教师写, 学生看, 然后再由老师或学生逐句翻译的这种单行道式练习模式, 往往由于时间、空间的 (规) 限定, 限制了参与者的人次;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利用现代多媒体电教设备, 老师可以把准备好的练习打在屏幕上, 然后把同桌的两个或相邻的几个学生编成一个组, 让各个组的学生同时练习, 这样就把单位时间里的一个老师变成多个老师, 一组师生练习变成几组师生练习。把单行道变成了高速公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多向性语言操练,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五、利用电教媒体结合课文, 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在“The Olympic Games”一文阅读结束后, 为学生播放了汉城奥运会主题歌《One world, one dream》, 同时用幻灯片打出歌词与译文, 让学生通过体会音乐内涵来感知奥运精神。在上第二册上“Saving the earth”阅读课时在按照教学设计处理完本课的基础知识、中心思想和细节问题之后, 为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是播放录自于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的片头, 动人的画面, 动听的解说, 使学生们深深地感叹自然之美。录像停播后, 学生还沉浸在画面之中, 马上用投影片映出了摘自报刊、杂志中关于人类污染环境、毁灭森林、捕杀珍稀动物等方面的图片及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Saving the earth》。看着对比强烈的材料, 学生热烈开展话题讨论, 深感到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起到了较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从以上可见, 运用电教媒体在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中起到其独特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有效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参考文献
[1].孙昌达, 萧树滋, 《发展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现代化》1997.1.
[2].《外语电化教育》1997.2.4.
[3].《外语电化教学》1997合订本.
【电教远教学用标兵】推荐阅读:
电教部教学工作计划08-17
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06-14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09-23
电教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7-15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09-02
浅谈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导探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功用09-15
党员电教09-09
电教培训记录10-11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07-19
电教实验修改制度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