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精选10篇)
1.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篇一
读《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一点也不假。平时我们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总是有种种的理由与各种的借口不去看书不去读书,其实是懒惰、无进取心在作怪。好不容易假期来临了,可是又极易放纵自己贪玩游乐,看看假期即将结束了,想想还有活路没有完成,才不得已不情愿的拿起书。可是就是从拿起书的那一瞬间起,我就一头的扎进了书里,一口气读完了它。读书,使人神清气爽心静如水;读书,使人不骄不躁甘于寂寞,这是我读完《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后的心情。读完这本书后,我默默地思考着:以前,总觉得自己在小学数学评课方面有所积累,有一定的积淀。可现在才发现自己简直是一无所知、井底之蛙了,不知道的不了解的的还很多。所以我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在暑假里要求大家完成的这件有意义的事: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后感!要是没有这一项暑期学习计划,我也许就不会专门去买《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更不用说读了!我就会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夜郎自大、沾沾自喜。所以,能读到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为什么我会选择读《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呢?因为去年我们数学组承担了省课题《小学数学评课案例研究》,作为课题主持人和主研人员,我时时感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有许多的疑惑和迷茫,在实际研究中缺乏指导和引领,虽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但还是感觉没有头绪,所以利用假期时间,我选择了来阅读学习这本书。
《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作者是陈亚明老师,著名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博士为其书作序。全书主要内容有四大部分,分别是为什么要评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一堂课、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实践,该书对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新特点、新思维加以详细介绍和论述,理论先进,实例丰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全书结构清晰,文笔流畅,既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新探索,也是对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的总结与创新,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评课方面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读了陈亚明老师的《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我有很多的启示和太多的收获。
首先,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评课的意义和作用。评课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分。评课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思想;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建立优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促进教学改革。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如果教师缺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如果我们缺少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析,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容易沦为一种重复性的劳动,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持续和提高,我们的教育也不会有创新和发展。评课一般具有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指导作用、管理作用、导向作用、交流作用、诊断作用、评定作用、激励作用。
其次,使我明白了影响好课标准的因素以及好课的标准,明确了评课须与时俱进,须建立符合现代数学教学改革要求与方向的评课理念,而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评课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思想和要求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的评课标准是不同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着好课的标准,如:有的认为教学活动本质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有的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有的认为教学本质是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与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我一生都在想怎么上出一节我最满意的好课!好课的标准体现了一定的理念和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理解性和学习的反思性。如果实现了这些特性的课堂教学,那么这节课就可称得上是一节好课。新课程理念下好的数学课堂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运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等等。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所说: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看过程,可以从教师的角度看,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是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点很重要,就是要看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第四,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第三,也是对自己启发意义最大、收获最多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怎么样评价一节课。我校数学组承担的省课题《小学数学评课案例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如何评课?评课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因此,关于怎样评价一节课我之前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在数学组内开展了怎样评课的专题讲座,制定了小学数学评课细则和操作细目。学习了《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使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体系了解的更加的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规范。其一,我明白了在评课时应把握好评课者的主观意识,同时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因人施评性原则、目标与手段相一致原则、观念与行为相协调原则、量的分析与质的描述相结合原则。其
二、使我明白了在评课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化和庸俗化;要抓住重点,切忌吹毛求疵以偏概全;评课要注意理性提炼;要因课(人)而异;切忌带个人色彩;要有宽容的态度,尊重科学,诚实评价,观点鲜明,谨慎措辞。其三,使我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的交往与生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教师的教学特色。其四,进一步完善了评课评什么,围绕那些方面进行:课题设计的目标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价、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思维评价。其五,掌握了科学系统的评课方法。评课效果如何,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失去了评课的意义,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验性的教学评价、量化的教学评价、质性评价、生命态教学评价;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初试课的评价、研究课的评价、评优课的评价;根据表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评述法、片段分析法、解读评点法、问题探讨法、特色鉴赏法、塑造评议法、集体研讨法等,像我们常常开展的就属于集体研讨法。其六,具体细化了评课的过程,掌握了评课的原则、方法和注意点,并不表明就掌握了评课。要学会评课,关键是要多实践。评课的一般过程:
课前准备:掌握教学常规、了解学科现状
明确听课性质与课型
熟悉教材
了解授课教师和学生
选择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
观察与记录:
课前的观察
课中的观察与记录(包括两个方面:学生方面观察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教师方面观察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等)
课后评议:
评课活动不是说教活动,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交流。应该倡导、建立新型的评课环境和文化,评课者与被评者之间应该是明主的、建设性的、对话的伙伴关系,用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滋养我们的教师。
第四,搞好教师课后自我评价是关键。目前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上缺乏反思,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笼罩在了职业倦怠的阴影下,而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教研水平、提高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我们数学组在课题研究的中期,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要求授课教师在评课活动结束后,做好课后反思,实施二次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布鲁巴赫提出的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发展、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和途径值得我们借鉴。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我们常常做的是教学后。反思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评点注入式、实例分析式、心得体会式、集体会诊式、写教学日记、博客教学日志等。
最后,从书中我还学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不同范畴的多重评课案例,这对我们的研究课题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感到收获颇丰,非常值得。
当然,读完这本书后,我也有新的疑惑、新的思考。虽然书中的许多理论、许多观点、许多方法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但这本书毕竟是写于2005年的,时间距今已经过去了8年,在这八年期间里,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尤其是前年我们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因此,在学习这本理论专著的时候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统而笼之。另外,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一节课?我想,这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八股般的去套用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究。
总之,通过假期学习《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我的收获很大,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视野得到了开阔,对小学数学评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正在研究省课题《小学数学评课案例研究》有很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必将以此为契机,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勇于探究,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中,使自己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观念进一步的得到转变,享受学习和工作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2.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篇二
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受益匪浅,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高官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何谓哲学,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最后他指出,为了提升哲学素养,我们必须树立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首先要培养思考习惯,大家对此会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不会思考?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在发生事情时往往凭本能的感觉作出反映,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可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读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次,要掌握整体观点,这点大家不会反对。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我们平时和别人打交道时,不喜欢听到反面意见,譬如开会时,我提议某种方案,如果有人与我意见相左,我会觉得他故意找麻烦,而忽略了他可能看到的某些我所忽略的部分。生活当中,许多年轻人喜欢有个性,不喜欢说话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容易偏激。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人生许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再次,要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现在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拜偶像,只看到偶像正面、展示给公众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作为普通人,也有我们百姓身上都有的毛病和缺点的一面,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实际上,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3.读《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有感 篇三
【作品】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作者】 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想看《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的想法存在很久了。近期上行政法课程的时候老师经常把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自然法和社会法学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才疏学浅,一直对各个学派为何而争,各学派的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不明就里。关于斯多葛派、托马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霍布斯、斯宾若莎、萨维尼、奥斯丁等一系列历史人物实在不了解。听老师在讲堂上侃侃而谈在下面听得实在憋屈,索性把博登海默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花了一周左右时间啃下来。终于可以理清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脉络,不失为一种收获。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全书大抵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读;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第三部分的法律的渊源和技术。
第一部分作者从古到今梳理影响法学历史进程的法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作者从古希腊说起,他认为古希腊时期法律和宗教合一,后期诡辩派的出现,他们主张的强权即公理使得自然法和社会法逐渐产生分离。这时期的柏拉图所倡导的社会蓝图是人生而不平等,在《理想国》中,他声称最理想的国度应该要区分清楚统治者、辅助者、农民和手工艺者,让他们各司其职,整个社会才能够运行有序,柏拉图并不特别虔诚相信法律的作用;而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虽然认同柏拉图的主张,但他较为敏锐地意识到权力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提出了要法治不要人治的主张。他认为以正当方式制定出来的法律具有最终的权威性;在此之后出现了斯多葛派,该流派认为世界上有一种遍及宇宙的普世力量,那就是理性,这是正义和法律的基础。西塞罗更是进一步把自然等同于理性,并把理性等同于宇宙中的主宰力量。
到了中世纪时期,政教不分。在此期间诞生了很多为宗教至上提供理论来源和法理支撑的学说,最早期的宗教教义以奥古斯丁的学说最为流传盛行,他认为国家制度起源于人性的腐败,教会对国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国家只是作为人间和平的工具才是正当的。国家必须捍卫教会,执行教会的命令,并经由实施世俗的法律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而后托马斯认为世上有四法存在,分别是永恒法、自然法、神法、人法。其中永恒法最为主要,自然法是从永恒法中抽出一些规则所组成,神法是上帝发布的一些具体的命令和制定,人法则是人世间订立的法律。其后出现了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论证。唯名论认为自然界中唯一实在的物质就是人们通过观察而认识的那些单个的事物和对人之感觉的认知。而唯实论则认为外在世界存在与主观意象一一对应的实物。
等到了古典时代,政教开始出现分离,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从中世纪神学和封建主义中求解放的过程。代表人物格劳秀斯、霍布斯、斯宾若莎、普芬道夫和沃尔夫。第二阶段权力分立保护个人天赋权利,代表人物洛克和孟德斯鸠。第三阶段人民的“公意”,代表人物卢梭。格劳秀斯和普芬道夫认为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对他人施加压力,从而使他人能在其诉求中适当地控诉侵犯其平等权利的行为;霍布斯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利益是唯一合法的尺度。法律不可能是不正义的,但却可能是邪恶的。要成立君主专制的政府形式。斯宾若莎认为只要人生活在自然统治之下,就会导向争斗和失序;洛克反对霍布斯的专制形式,倡导有限权力政府。分权主要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最后人民说了算。孟德斯鸠则主张三权分立;到了卢梭时期,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和浪漫,他认为每个人向全体奉献自己,实际上就是没有向任何人奉献自己。在市民社会,个人不服从个人,只服从“公意”.卢梭的理论很容易导致专制民主制。
在古典时代之后,德国出现了先验的唯心主义思潮。以康德为首的学者认为人是经验现象世界的一部分。他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其中自由与人之理性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物质和因果关系的经验世界是虚幻世界。康德更加倾向于认为外在物质的世界是虚构和无妄的。在康德的基础上,费希特则主张纯粹的唯心主义,他认为所有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都是而且必须是智性人的自我。而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唯心主义,他将唯心论由主管唯心主义拓展到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提出进化的新观念,他认为社会生活的种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能动的,进化的过程的产物。历史运动的背后存在一个伟大的理想,即实现自由。黑格尔的这种进化的新观点为历史学派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历史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物当属萨维尼,萨维尼认为法律是那些内在地、默默起作用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而且其真正的源泉乃是普遍的信念、习惯和“民族的共同意识”;而美国的梅因则认为各民族的法律发展史表明一些进化模式会在不同的社会秩序中和相似的历史情势下不断重复地展现。迄今为止的进步社会运动,乃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斯宾塞则提出了法理进化理论,他认为文明和法律乃是生物的和有机的进化的结果。而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则是这一进化过程中主要决定因素。文明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或军事的社会形态。第二阶段是增加对政府职能的限制,以增进个人自由。马克思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开创新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认为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工具。法律是通知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社会控制之工具的法律将会逐渐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
除了唯心主义、历史学派、自然法学派外,还有以边沁、穆勒和耶林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法学派。边沁认为政府得职责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穆勒认为人具有比动物的欲望更高级的官能。耶林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在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法律是一种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被称为社会功利主义者。
在此之外,奥斯丁、凯尔森则提出了分析实证主义学说。该学说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并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之内。认为只有实在法才是法律。奥斯丁试图将法理学同伦理学相分离,凯尔森更加激进,他提出纯粹的分析实证主义学说,他希望消除法律科学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还希望使法律理论摆脱一切外部因素和非法律的价值判断。认为法律是由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的等级体系。之后还出现以庞德为首的社会学法学,卡多佐霍姆斯等人的法律现实主义。还出现自然法的复兴和价值取向法理学。
第二部分作者对法律的性质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探析。他首先先从秩序入手,从自然界有序模式普遍性的角度、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秩序的内心需求角度、对比了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政体的缺点,从而认为法律的普遍性要求之一就是必须维护世界的秩序。秩序成为法律形式上必须落实到位的关键要素;紧接着作者又将视角投射到正义的内涵之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正义的目标,即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和主张,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内聚性的程度,指出这是维续文明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然而作者对正义的内涵却无从界定,他对比了历史上权威人士对正义的定义,有与理性相挂钩的、有与平等相挂钩的、有与安全、自由等概念相比较。最后,作者一一比较了正义与自由、平等、安全、福利、理性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法律就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并区别开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区别,指出法治的利弊。
第三部分,作者分析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探析法律的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并分析法律的科学方法的范式以及司法过程中的技术。
整本书的脉络清晰明了,内容详实,干货多,读起来带劲。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
第一,虽然我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但从书的第一部分学习可以看出。所有学科的起源应该都是来自于对宇宙的追问和探讨,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等一系列哲学大家所探讨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他们追问的是宇宙深处的秘密,人性的深处。人为什么活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有人平等、自由、公正等概念的出现。从而衍生出法律这门学科出来。部门法存在的前提可以由宪法所赋予,这也就是所谓的宪法资源。而宪法存在的前提从哪里去获得?没有。任何问题的追问都会陷入对元问题的探寻,而元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这个答案的探寻就落在哲学家身上。以此推演,经济专业、社会学科、甚至是自然学科。所有现存的学科的无穷追问,都会面临一个问不下去的问题。所以任何的学科都需要价值前设。也就是说必须需要一个理论的基础以支撑一门学科的发展。法律的理论基础就是《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二部分的探寻结果:法律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法律的最原始的价值前设就是世界上存在秩序和正义,这是让每个人、社会可以很好生活发展的基础。从而确立秩序和价值的无上地位。法律就此沿着这两个价值基础开疆拓土,成为一门繁衍成长的学科。
第二,从第一部分历史上对真理的探寻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哲学家对不同的学说甚至存在大量的疑义和分歧。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对探寻法律的终极真理报失望态度呢?不是的。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任何哲学大师的学说之所在在他所在的时代存活下来并指导当时的时代向前发展,就说明哲学的探寻能出成效。如果我们接受“真理是任何特定时间人民经验的总和”的说法,我们就可能更能够坦然面对不同学说的争鸣和互相挑衅质疑。不同时代学说之间的隔空甚至隔世对话,碰撞、争鸣,才更可能在新时代产生更灿烂夺目的时代成果。世界上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不知道。但人们一直在前进。如果失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寻,人将成为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历史终结,时代崩溃瓦解。
4.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篇四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一种结合--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理论和实践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他们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作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实用主义哲学对教育的影响则更大.了解实用主义哲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理清现代西方教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以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说明上述问题.
作 者:赵同森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河南焦作,454150刊 名: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4(1)分类号:B087关键词: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实用主义 杜威 教育理论和实践
5.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 篇五
首先阅读此书的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从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寻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运、财富、权力、荣耀、福祸,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寻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运之舵”明辨善恶、掌握命运,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展示人的理性与神圣理智的关系。从目录就能了解到本书是讲述如何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运,追寻幸福的真谛。
一本杰出的著作离不开一位杰出的作者,没有人生的磨练也就不会有要掌握命运的呐喊。波爱修斯,公元6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现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以及许多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以此可以评论他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不得不说对古典哲学的保护,也为他对哲学的见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最后将其哲学的智慧融汇在《哲学的慰藉》中,也被后世评论为杰出的哲学家。
如果波爱修斯的一生始终是处于荣耀中,那么也就不会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了,他的成就也会止于此。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国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当然“叛国罪”只是诸多原因的借口,在这场中,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同事亚尔比努、岳父西玛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见其中还有宗教的原因。这种人生的苦难让波爱修斯一度沉陷于对善不得始终,恶不受惩罚的抱怨中,也是《哲学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写作背景,之后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运之舵”中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至善,而恶相比于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恶者是向邪恶屈服,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
在文中,波爱修斯不断表现对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谈及到了命运、幸福、财富、权力、荣耀、善恶、公平、机遇、自由意志、理性、神圣理智等众多人生命题,并给与解释,其中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推理虽然是借哲学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爱修斯的哲学观,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领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文中波爱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题。一个遭受人生挫折,无论是小的磨练还是生死攸关,都会让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会奢望幸福。像波爱修斯这样从荣耀显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阶下囚的不在少数,而能从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灵的解脱的却是凤毛麟角,从历史的进程可以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拥有强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质,波爱修斯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幸福能够让人得到满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你算在私人财产里面的,没一件是属于你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成为了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宝贵;而正是因为你认为它们宝贵,所以你才会把它们算到你的财富里面。”财富“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的很远”,财富只是一种累赘罢了。“财富并不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圆满”,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结果却是它让人有求于他人”。因此财富不是幸福的本质。同样的逻辑推理,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但凡自身没有尊荣可言的东西,那么在使用者眼里,它自然会一时受到推崇,一时受到冷落”;权力让人不得安宁,“权力固然可贵,不过结果表明,它连自身都难保”;赞赏、美誉来自于缪赏,“对于一个精明的人的自我认识来说,又有哪些帮助呢”;至于肉体的享乐,“渴求它吧,又心怀不安;满足之后吧,又感到充满缺憾”。总而言之,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虚假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后几章,波爱修斯阐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给人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这似乎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许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认的道理。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到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这些感觉给与心灵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当人行恶时,会感到不满足、无力、唾骂、坏名声、不快乐,也许有人会说,行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在为恶中会感到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行恶不就和行善相同?恶不也等于幸福?当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哲学的慰藉》除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优美的诗作。虽然每首诗都很短,并且这些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说明每一章的命题,起到引出命题,更多的是总结和深化命题,但是这些诗还是具有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诗篇甚至受到后世诗坛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选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诸星圆周轨迹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恒久的宝座上/策动旋转诸天的人/用您的法规固定着纷繁的星体——/例如,月亮时而盈满,明灿灿地/映照着太阳兄长的万丈光芒/令众星相形见绌/时而又临近苍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现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识渊博,在数学、物理、逻辑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爱修斯的这首诗揭示出的天体运动规律已经接近现代天文学,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处都有体现出。这首诗整体是为了表达波爱修斯因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寻知识、追寻哲学的信念,诗的前部分是列举了众多的哲学知识,后部分是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倾述。优美的诗作、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深奥的哲学变得平易近人,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扩大了阅读人群的范围。
6.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六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由冯友兰先生编著,在读这本书之前,内心有一种恐惧感,这么枯燥的书怎么读?可是当我读了两页之后,发现不仅没有自己先前想象的那么枯燥,却觉得很有滋味!
我读第一章用了三个小时,短短的十一页,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过去了。在时间流失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其中包括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语言障碍。
7.读《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感 篇七
一、注重材料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
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二、教师有效引导
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三、实践经验中建构数学经验
大班曾经开展过的数学活动 “森林聚会”,让数字与动物交朋友,在无形中学习数的组成,感受不同组合方式,让数字与两个或三个以上动物交朋友,在这样一个情景化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改变以往数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策略带给幼儿隐形的指导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让幼儿进入这样一个情景中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幼儿的思维得到拓展,使幼儿喜欢数学,乐意操作。
四、环境暗示建构经验
我充分利用环境巧妙地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让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如:大班时为了让幼儿认识时钟,我们的教室里都有一只钟,让幼儿进入教室就看见钟,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时间概念。如告诉幼儿:早上7:45到园, 8:00早锻炼,11 :00吃中饭,12:00午睡,下午4:00放学。让幼儿觉得时钟和我们的生活很密切,从而使他们对认识时钟产生兴趣。
五、数学渗透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往往和生活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生活现象与抽象数学间的本质联系,使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我注意让幼儿亲近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如,建构“分类”经验。我引导幼儿到商场、菜场、书店、水果店去参观,然后让幼儿回去看看家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幼儿看到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而且分类的方法各不相同。这就使幼儿感到“分类”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这样就为幼儿学习“分类”积累了生活素材。
《幼儿园数学教育》一书,他给了我实践的指引。皮亚杰认为:“对儿童来说,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得到的,而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从自身内部建构数学关系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和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其多次反复练习中,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而促进其经验概括水平的提高。
8.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 篇八
生活世界是人生存的一个基本事实,也是当代西方哲学普遍指向与关注的领域.生活世界的引入,既凸显了实践问题本身的重要性,颠倒了理论优于实践的古典关系,也引发了近代主体理性概念的根本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既表明哲学的思维方式与问题视域的转换,也表明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超越与更新,更表明哲学对人的生存关怀以及对生活的贴近.
作 者:王振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刊 名:学习与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Y & EXPLORATION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B1 关键词:
9.读《哈佛中国哲学课》有感 篇九
——读《哈佛中国哲学课》有感
原创: 木末
谈哲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它总给人一种板着面孔,居高在上,寡索无味的印象。在一般人眼中,那些哲学家们总是不事稼穑,高谈阔论,成天想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生前遭受唾沫是寻常事,有时连身家性命都堪忧,这一点就连我们的孔圣人也概莫能外。然而他们却乐此不疲。
那些一度不着边际的思想,最终却引领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中国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引发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争鸣。之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因为当时虽然礼崩乐坏,战乱纷披,人们却纵享着空前绝后的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有识之士纷纷现身,共同探讨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百家著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熠熠的思想光辉。这些思想是如此夺目,成为我们黑暗夜空里的璀璨星辰,在历史长河中时不时指引着东方文明前行的方向。
今天当我们因近几个世纪落后于西方社会,而归咎于先贤的哲学思想,矫枉过正,导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却一脸茫然,无可适从之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却开设了一门中国哲学概论课。《纽约时报》对此作过报道:在哈佛,中国哲学仅次于计算机和经济学,排在最受欢迎课程的前三名;美国《大西洋月刊》的报道称,这些中国思想能够帮助那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这门中国哲学概论课以迈克尔?普鸣教授在每学期第一节课上作出的大胆承诺而闻名:“如果你们认真吸收了这些典籍中的思想,他们将改变你的人生。”
《哈佛中国哲学课》一书正是根据普鸣教授的课程内容编写的,以一个当代美国人的视角来探寻中国2000年前的哲学智慧,思考这些思想对于当下的意义。书中介绍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这些思想家的生平经历以及思想核心,他们曾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西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着重探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中国哲学思想相对于当代西方强调逻辑,注重变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思潮是一个反面。然而这些思想却提供了看待问题的另一个思路。以下列举几点加以阐述。
中国哲学认为,制定计划太过审慎和理性可能反而会引导你走上错误的道路。中国哲人认为,过于精明会大大阻挡计划之外的种种其它可能,使人很难“留心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和启发自己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往往才是获得真正美满且充实的生活的源泉”.生活中我们做决定时,总是会依靠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考,然而中国哲学家却主张,人们应培养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的能力,即听从内心,而不是通过理性抉择来封闭自我。我们做每一个决定时,无论大小,如果可以自然而然地将理性与感性结合,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就好比我们有意识地每天弹琴,为的是有一天可以得心应手;我们通过日常生活,训练自己拥有更多生活的经验、了解更多的事物,为的是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而它们是内心的本能直觉和头脑的理性思考的结合。
中国哲学思想还强调微小的举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导人们关注身边最微小的细节。比如对一个人的问候和微笑,保持衣冠整洁,这些最普通的举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让我们一整天都充满阳光。同时这些日常小事又为我们了解自己提供了无限机会。当我们知道了什么会触动我们,让我们开心或生气时,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这样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解决即将面临的新问题。
如果你能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德性,你也会改变周围人的人生,就有可能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对微小事物加以关注,“足以改变人生的方方面面”.一旦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并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便可通过大量实践和自我培养来在这个领域做得得心应手。
自我培养也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主张:勤奋之重要,胜过天赋异禀。我们不应局限于天赋;只要不断努力,不断扩展能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你不一定要一直做自己天生就擅长的事情,而只需把精力放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以此作为开端。
------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思想正不断走向世界,继续着它的精神之旅。而作为本土文化的后继者,思想的夜空茫茫,星辰已遥。
当我们在社会压力之下,执着于实现梦想或追求个人卓越的时候,常常出现好高骛远和浮躁之气。我们的先贤曾经谆谆告诫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把精力放在日常小事上、伟大的成就都是源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这些思想根植于现实,强调着眼于生活中的小事,每日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来改变生活,改变人生,从而影响社会。这些金玉之言对于我们的现实有着深远的意义,正与当下人们渴望摆脱快节奏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
当新的时代到来,我们努力寻求思想上的突破和精神上的力量却倍感迷茫时,诸子著作正寂静躺在历史的角落里,蒙灰日久,星光黯淡。
10.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篇十
李梓杰 袁立壮心理工作室
本文是袁立壮老师的学生李梓杰所写的每周感想之一,作者近期在读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作者介绍了希腊哲学兴起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并引发了作者对于相关哲学思想的思考。
第一次翻开《西方哲学史》,看到书中各种人名还有学派名称,瞬间就头大了,除了之前在课堂上曾经学过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其他的都搞不清楚。在很艰难地读了第一篇之后,所读的知识在脑中还是散落的,没办法形成系统。
为了促进对书本的了解,在网上搜索到了赵林教授讲的西方哲学课程,学习了之后才理清了一些内容。卷一讲的古代哲学分为三篇,其实也是希腊哲学的兴起、鼎盛、衰落三个时期。这一周我读的主要是希腊哲学的兴起部分。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正如书中所讲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起文明的发展是由于有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使得农业易于进行而又产量丰富【1】。
通过找寻资料,我们发现古代文明大多是出现在大河区域,这是因为古代文明都是人类学会了耕种粮食后发展起来了。在大河的区域一般都有冲积平原存在,可以比较好的从事农业生产。
书中有谈到巴比伦称霸,并且建立了一个帝国。其他城邦的神就变成了附属的神【2】。这不由得使你想起中国古老的图腾---龙,从古至今是没有龙这种生物的。相传,轩辕黄帝同意了各个部落后,为维系团结,就抽取各个小部落原有图腾的特点,综合成了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有蛇身、鱼鳞、马头、狮鼻、牛舌、鹿角、象牙、羊须、鹰爪、狗尾【3】。
书中还提到埃及与巴比伦的宗教是一种生殖性能崇拜,崇拜牛神。由此想到了老师推荐给我们的关于阴阳的课程,课程第一节就讲了我们祖先的生殖性能崇拜,包括墓碑的形状等。沈明泓先生还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最初的祭祀性舞蹈和巫术主要就是歌颂生殖崇拜的【4】。
书中讲到只要一种宗教和一个帝国结合在一起,政治的动机就会大大改变宗教的原始面貌【5】。政治与宗教一样,在原始社会起源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把某一宗教定为全民性信仰的宗教,使其成为国教。国教在封建国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就好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梁武帝崇武抑道与北魏太武帝崇道灭佛,皇帝都会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宗教或者思想流派,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说过,成为哲学家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好奇,一个是闲暇。正如书中有人指责泰勒斯贫穷就说明哲学无用,泰勒斯马上就通过研究天文,预见了橄榄将大丰收,于是他事先垄断了当地的榨油机,当橄榄丰收时,他以高价出租,这样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古希腊大多数的哲学家是不用为了生计发愁的,这样他们才有“闲暇”来思考来自天上的问题,才能总结出哲学道理。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这里和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上善若水有共通之处。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往往还都是科学家,也有人同时还是宗教领袖,毕达哥拉斯就是这么一位哲学家。他建立的宗教的主要教义就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最恶性。他还认为万物都是数,他把世界假象为原子的,把物体假象为是原子按各种不同形式排列起来而构成的分子形成的【6】。
读到这段话时不由得想起了《黑客帝国》的场景,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情绪、行为都是一串串代码构成的,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同样也是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背后的代码,这是否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万物都是数”呢?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2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3页。
【3】金志利。中国龙文化的发展演变与实质内涵。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4】沈明泓。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性与生殖崇拜的心理透视.中国性科学,2008(17):35.【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4页。
【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推荐阅读: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08-29
读民主与教育有感09-07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10-08
李琳读《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06-26
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06-20
读《趣味数学》有感10-15
读教育的温度有感07-27
《爱的教育》读有感10-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实习报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