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2024-10-05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4篇)

1.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浅谈历史教学反思

太和三中 王文福

内容摘要: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按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有助于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系统学习不断超越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这就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句话明确强调了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师教完一堂课,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

诚然,教学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但教学反思的要写内容有哪些呢?怎样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呢?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要善于总结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善于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个内容。先由封面图引出话题,再结合第17课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三幅图中三个陶俑的神态和动作猜猜他们的身份。学生讨论的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所以辩论课的开展,故事会的举行倍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

三、要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大一统的汉朝》一课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三个思想家(即法家、道家、儒家)向汉武帝阐述自己的治国的理念,把各家的治国理念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为汉武帝提供参考,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述。

五、也要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六、系统学习,不断超越

目前,很多教师都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都存在教育理论“贫血症”,又不太愿意“进补”。遇上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总是敬而远之,而对于教学方法却较为热衷,总觉得方法的东西比较实用。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的,没有理论的支持,教学实践之路很难越走越宽的。只有系统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要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进行教学反思,以后再教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教师教学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篇二

每个教师随时将教材的闪光点以及不适用之处, 课堂教学精彩片断, 学生精彩发言以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下来, 在教研活动中一起交流。理论性东西可以少写, 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 把问题或闪光的东西记录下来, 这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发现自己的长短处, 长期积累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写作水平。每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变学生的抽象记忆为形象思维, 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下搜集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感且能为学生接受的教学资料, 如图片、实物、录相带、光盘、报刊、书籍等。

教学在思想上, 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观点和要求;在内容上, 一事一议, 一得一记, 有感而发, 求真务实, 能真实反映自己在实验新课程课堂中的思考、发现、感悟、体会或困惑;在文体上, 可以是教后记, 教育随想, 情景记录, 案例分析, 问题争鸣等;在篇幅上, 有感则长, 无感则短, 长短不拘, 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在时间上, 做到记录及时, 一般不超过当天, 每周2-5篇, 目的在于使后记成为教案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写好教学反思,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写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其次, 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

再次, 写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最后, 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另外, 课堂反思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广泛搜集资料, 精心设计每节课。每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变学生的抽象记忆为形象思维, 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下搜集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感且能为学生接受的教学资料, 如图片、实物、录相带、光盘、报刊、书籍等, 并且做到了资源共享。

二、组织学习, 提高认识

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堂结构优化》等教育理论。转变了教学观念, 明确了改革方向和工作思路, 了解了国内外该方面改革现状。

三、优化课堂结构, 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

每一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探索, 就是要让教师各自的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他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表演小品、演讲、辩论、观看录相等一系列活动, 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为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伟大力量。教师们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布置开放性作业

教学的作业都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们不是简简单单地要求学生做课后的某个习题, 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 诸如绘画、联系实际做实事、收集案例、续写故事、写感受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作业,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题式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实践能力。

3.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教学反思有效成败得失意外精彩偶发事件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教师写教学反思更多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所以他们的反思内容不深刻,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就如何寻求有效教学反思的“反思点”进行了探索。

一、反思课堂中的“成败得失”

上完一节课后,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哪些教学环节比较精彩: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过渡语言生动,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同时,教学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也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败笔”。如课堂提问很笼统,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提问“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感悟呢?”学生往往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教学效果极差;还有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真正调动起来;有时虽是自主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自渎、自悟的时间,但学生缺乏平日的训练他们根本不会合作学习;如果把这些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细致的分析与探究,找出客观的主观的各种原因,使这些教学反思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弥补与矫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纠正。

二、反思课堂中的“意外精彩”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课堂中的“意外精彩”往往是一堂课的亮点,反思亮点,会给自己更多启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巧妙的引导,课堂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我们的反思不要流于形式,为反思而反思,应该反思那些“闪光点”“创新点”,才使得我们的教学反思有效,真正促进教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反思课堂中“偶发事件”

一节课本来设计得胸有成竹,上得也很顺利,但学生的情况你是永远也预料不到的,学生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偶发事件,给课堂教学带来干扰。那教师必须以教学智慧去化干扰为机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马卡连柯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周一贯在其《实践智慧:点化课堂遭遇的尴尬》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一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语文课上,有十几位教师在听课,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而教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不作及时处理。而是在教学“小扣柴扉久不开”时,引出为什么“小扣”而不是“猛推”呢?使学生理解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一场骤起的课堂风波,不仅没有破坏了课堂教学,反而借助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充分发挥了教育价值,帮助解读了诗意。

这样的“偶发事件”记录下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常反思“偶发事件”,教师课堂中驾驭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会大大地提高。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教师就会显得胸有成竹。

四、反思课堂中“临场改变设计”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这些都是很有思考价值的。如在执教略读课文《五彩池》时,有一位学生提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接着便临场改变了预先的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到了很多根据,说明不能游泳。如有的学生提到“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面积太小不能游泳……

学生研读课文,找到了许多不能游泳的的理由。问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一个孩子提出的极富好奇心的问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然而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地改变了原先的设计,跟着学生的问题走,不仅牵一发而“通”了全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鼓励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

五、反思课堂中“学生参与度”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该反思学生都参与了吗?学到了什么?学得快乐吗?不但要关注“优等生”参与了,更要创设机会让“后进生”参于。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大部分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不能把话语权总递给那些思维灵活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坡度性,“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应有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对优生来讲是很容易的,但是只要能让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从思考中获得收获才是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的良方。

我们往往关注教学设计,感慨于自己哪个环节设计好,课堂应当怎样引导更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完美。而很少去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对学生内在情感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敏锐察觉,忽视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师要千方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执教某些课文时,可以通过画、讲、演、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生理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因此,课堂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宗旨,也是我们反思的重点。

教师要养成乐于反思习惯,把教学中的感触感悟、失败教训、成功经验,记录在案,用来指导或启发今后的教学。但又不能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而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必须抓住“反思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通过有效教学反思,使每位教师明确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力争将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超群.让反思伴我们成长[J].语文教学通讯,2011,(06):55.

[2]黄建华.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3,(09):24.

4.音乐“反思性教学”浅谈 篇四

2、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大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结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

3、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又有许多教师总以为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却有一段距离。我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合作学习”—“组长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使教师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就可采取相应的对策。

5.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篇五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体育教学历来重视反思,这种优良传统我们应发扬光大。下面我从几个环节对教学反思进行阐述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的经验和现成教案,甚至有部分教师的教案与实际教学不相符,所谓“教案归教案,教学归教学”,其随意性之大得惊人,这种现象在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中居多,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的。经验诚可贵,而反思价更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关注“主体”的发展变化,过去有句行话叫做“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既是经验的总结,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一个道理。

课前反思包括我们在课前围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行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教学环境因素、教学对象等等。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借助于经验的同时,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一是审视自己的教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如何,分析和把握该课堂的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二是现有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应教学,在我国很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严重不足,且教学班级与人数众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些资源分配上反思与协调;三是对于教学策略,其变化可能更大,在对现有的教学策略的反思过程中,要求对实际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更大,因为体育教师的授课班多,相同年级的不同班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应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四是教学主体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于在经验、教训和教学理念、策略、条件,以及学生、班级的基础之上反思。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本课与上次课的联系多大?”“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与运动技能相适应”,“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得到健康地发展”,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伤害事故及应急处理,对不同班的针对性、适用性如何等等,也有一种“应急预案”的性质,总之在课前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案才能科学周密地实施。

(二)课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主动地在教学过程实施中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控,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其中,我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有效方法例如1.集分结合2.课间穿插3.命题发挥。在这里我穿插一个插曲就是我在一次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自创“庆功舞蹈”,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我没有想到了.有跳交谊舞的,也有跳民族舞的,还有健身舞,搏击动作,小动物舞蹈等等五花八门.这些即兴表演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体育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课后反思是从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全过程的审视、分析与总结,它体现了认识的全过程。一是审视分析教学计划,课的设计,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得与失,它们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态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态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标要求,以及适应学生等,这对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分析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反思行为与后果,让这两个反思得到总结,达到较高的认识程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我们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正确地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减小失误,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促进课改的发展。我总结了三点教后反思的审视点:1成功的经验2.失败的教训3.教学的应变

6.浅谈职高英语教学与反思 篇六

摘要:在当前职业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作用,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工人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本文就当前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课堂的教学与反思进行叙述。关键词:职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现在职业高中学生的现状是:考不上高中,英语太差,情绪低落,那么作为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老师,我们又该怎样上这堂课的,上了之后学生又得到什么,这不得不是我们当职高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本人从课堂教学与反思来谈谈职高英语教学。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也就是说,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考虑”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一般来说,婴儿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语言学习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当我们英语教师们仍在课堂上反反复复教学生“How are you?”之时,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学生交谈时,如果还用“Not at all”来回答别人的感谢;如果还用“a motorcar”而不用“a car”;或者还坚持说“I should like to know”而不说“I would like to know”,那么他们的英语未免太过时了。

职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根据职高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职业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

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学习的习惯。

再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同时,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职高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他们专业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让其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专业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认为内容太难。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7.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篇七

一、在教学理念上反思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新课程理念是指导教师教学的航标。新课程理念强调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以学习的结果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方式上要主动引导,有效启发,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每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走出注入式教学的窠臼,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强调双基,知识与能力并重。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关键在于教师的理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思想,让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思考的结果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结论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自己的教学,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做法,真正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在学习过程上反思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上,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把目光转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包括得当的、欠妥的,还要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疑惑,思考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形成了怎样的能力。教学过程的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形成创新能力。教学过程很复杂,既有预设,又有生成。对于预设的问题,教师要思考,是否符合教学的理念,内容上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计是否层层深入,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的。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是否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指导的过程,是否得法,教师要认真反思。

三、在教学方法上反思

新课程的实施,教材内容的编排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缺乏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既然如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及时改进,不断适应数学新教材。要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要采用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灵活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在教学过程上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课前的反思主要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是否发生了变化,新旧教材有哪些区别;教育教学方法应有哪些改进,如何改进教法,优化教法;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设计是否逐层深入,能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认真分析等等。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反思,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根据问题主动地调整教学策略,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反思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否一致;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情,教学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能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否真正实现;能否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课后反思一般是对一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做全方位的反思,比如导语的设计是否将学生带入了新的知识境界,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发挥,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拓展,板书设计是否清晰,课件应用是否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等等。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8.浅谈反思教学 篇八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就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比较音的长短理解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抽象的概念——音的长短,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时,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在第一个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音的长短有简单概念,但很难深刻理解这个抽象的名词,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接着在第二个班教学时,我就改变之前的教学方式,在讲述音的长短的概念前,先利用一个简单的魔术游戏,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而形象。果然,学生一下子提起了学习的兴趣,课堂质量大大提高。通过这一次课堂教学后学生的不同反应,我觉得上课过程中不断反思非常重要。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错!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情况,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我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在上完这节课后,通过我们科组成员间的讨论、分析、交流后,我从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

1. 教学环节:本课我设计了魔术导入新课——听辨——探索——表现——感受体验音乐,每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前一环是后一环的铺垫,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深入,而且每一节都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本课重点。

2. 教学手段:一年极学生好动,所以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利用自己的语言、身体语言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他们有一种我要学的劲头。在介绍音乐知识——音的长短时,我就用表演魔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在听辨音的长短时,我更联系到实际,利用一张纸让他们发出长短不一的声音,几个学生都能想出多种不同有趣的方法发出声音,这是我意料之外的。

3. 教学实施:对本节课的实施,我觉得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时间分配较恰当,我充分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强,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

四、反思教学的效果

通过这一课在教学设计、上课过程和课后进行的各种反思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出不断反思而改出来的课堂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一开始就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自己行为的原因与结果,包括教育目的、课堂环境及职业能力,对每一个环节都思忖着至善至美的合理性,因而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因为反思的渗入经常地、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得以控制、调节和校正,从而得以优化完善。

2. 教学结果得以优化。一方面,反思性教学主体获得新的理解力,包括反思能力的增强,宏观教学方略及人文理性的获得、新的信念的形成,价值观与态度的优化以及情绪状态的改善等。另一方面能使教师将来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其教学既有技术理性特征,又不失人文理性特点,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工作的优化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的优化,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9.浅谈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 篇九

所谓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就是教师在一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以后的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它的益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非常有哲理,很多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再进行深层次的课后反思,致使教学技能毫无长进,教学科研能力原地踏步,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课后教学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取长补短”,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取长补短”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作为新教师,应当把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自觉自愿地进行反思,即自主反思

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很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其次.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进行反思 脱离实际的空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思可针对教学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总结,如: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组织、教学是否得心应手、学生思维能力有否提高、教师角色、行为举止、所举案例是否恰当等的反思,切勿贪大求多,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反思。

再次.既要写成功之处,又要写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达到的预设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等都可以在课后记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也要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考物,类式的错误不在发生。

最后.要对学生的创新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教师对这些见解要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10.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篇十

反思也叫反省,它是认识主体对已发生过的认识返回去在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教‘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这里,李 老师的“教育思考”,其实就是“教学反思”。

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常常是口头说的多,记录整理的少,反思教师自身的多,反思学生表现的少。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反思的效果很差,只是流于一定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很多教师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

一、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意义

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意义存在诸多误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教学片段、一堂课、一句话、一个动作等都能引起我们反思。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教学反思,人人可以为之,人人都在

为之,只不过许多教师审视、思考多、记录、整理少,这样就不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实在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一大憾事。做好教学反思至少有如下好处:

1、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不断提高。以备课为例,备课是课前思考,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的重大意义大家早有公识。如果把备课与反思放在一起来思考,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反思与备课的关系,对过去教学的反思可以为日后的备课提高强有力的支持,所谓“常教常新”,不思何来?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备课的智慧源泉。

2、将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和反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3、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使师生更好的进行有效沟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4、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更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

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现。在有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

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的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学生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教学环节还需改进等等。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记录,主要记录三点:①教学的成功经验。每一节课都会有精彩的片段,教师要学会做有心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教学中的成功、精彩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长此以往,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②教学的失败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在教师的施教过程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可能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查找根

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趋完善。③学生的活动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可能会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互相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2、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师要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的运用理论知识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及时付诸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税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深厚的教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3、在互相借鉴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一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听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从课堂结够、教学方法的选择、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的每一节都要进行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想创新。

4、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反思性学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反思型教 师。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在认识。关注认知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对经验型教师依赖于经验和技术主导的课堂讲授法的超越。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提升。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与

11.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反思;现状;策略

一、教学反思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与“学”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完善和改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①教学反思的意识淡薄。教学反思的意识,是指教师对教学反思不予以重视或反思的过程中不涉及内容的深度、广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的学科,要求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②教学反思的过程不完整。教学反思共有四个环节,即认识问题阶段、分析根源阶段、寻找对策阶段和积极验证阶段[1]。验证阶段是通过实践来验证以上阶段所形成的策略方法是否更适应教学活动的要求。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却常常被教师忽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实践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中缺少了这一环节,容易陷入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中[2],阻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进展。

2.为什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存在众多的问题。①应试教育的氛围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受重视,更不会重视教学反思。尽管一些省份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为高考科目,有些学校与学生认为只占10分的信息技术课不是十分重要,造成非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课在学校中地位较低。至于那些未将信息技术课列入高考的省份,一个星期一节课,甚至有的直接被其它科目占据,致使它名不副实。②学校组织教学层面的原因。第一,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领导在重视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添加信息技术新课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强调信息技术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反而忽视了教学反思。第二,相关制度不完善。从学校方面来讲,在学校中教学反思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对教学反思的激励机制。在社会、家长和学校领导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尺度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师失去教学反思的激情。第三,反思平台不健全。我国发现几乎90%的信息技术教师一个人教全校所有班级的计算机。学校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课时排得非常满,教师很少有集体活动的时间,包括听课和学习等。至于公开课,学校并不会安排信息技术学科参加。且可交流的教师也微乎其微。可见,有些学校并未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反思。③教师自身存在的原因,第一、教师素质有待于继续提高。教师敬业的程度是影响教学反思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些教师不愿意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学校也不予以考评。所以就以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学态度。第二、教师的反思体系有缺陷。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但却不知道具体该反思什么,缺乏反思,的途径与方法。多数的教师认为反思就是对自己教学的回顾、检查和总结,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但这种反思是盲目的,对教学工作的提高的作用几乎为零。

三、高中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反思的策略

1.高中教学单位,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引导并激励教师加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①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他们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技能。学校运用这个优势,提倡信息技术教师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定期对其所使用的教学反思方法与反思水平进行评估。对于较好的反思方法,可在全校表扬并借鉴给其它科目学习,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辅导和培训。这样不仅促使信息技术老师探索新的教学反思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其它科目教学反思的水平。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被社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师成为了学校实现信息化的主力。但在部分中小学,他们普遍成了学校的一名高级打字工,挫伤信息技術教师对反思工作的热情。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吸取先进的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校领导要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激发信息技术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和欲望,为信息技术教学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③提供教学反思的机会,学校要为集体反思提供良好的支持平台,校领导不仅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也要在物质上创造有利的条件,激励教师积极反思。传统纸质为载体的反思日志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也不方便,它存在时间、空间和对象上的局限性,只能与少数教师分享自己的日志,并且碍于面子、利益关系等,对话中存在顾忌,真实性大打折扣,影响反思反馈的科学性[3]。学校应鼓励信息技术教师构建一个教学反思的网络平台,教学反思来源于实践,是一种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共享、外化、组合才能得以内化、转化和传播[4]。

2.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①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敬业爱岗,提高教学素质。今天的信息技术更新得很快,因此也要求教师继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确保不落伍。②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③利用教学诊断来引导教学反思的有效性,课堂是一门无标准且难免会有缺失的教学。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弥补缺失。教师可以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历程,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对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方面,教师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校、社会也要改变观念,从政策、教学制度上采取措施提倡并激励教师加强信息技术课的反思,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的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课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4-85.

[3]袁爱群.网络叙事研究——让沟通无障碍[J].中小学管理,2005,(9):25-26.

12.浅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十二

一、高中数学教学, 须从观念上反思

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提倡的是面向书本, 活跃课堂秩序, 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式。首先, 要跟随时代要求, 顺应时代思维, 对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其次, 是取缔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方式, 规避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 把知识全面的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 去理解, 但是理解不一定是知识, 只有通过理解、消化、吸收、再反思, 它才能成为知识积淀在学生的脑海中。当下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于把教师当做课堂核心, 学生对教师给出的问题答案, 或者解题方法完全依赖, 教师不提点学生就无法跨越做题的鸿沟。有时候, 教师由于要应付考试, 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要传授的知识拼命的灌输给学生, 而学生被动全面接受知识, 却来不及消化, 这直接导致了教学的负成果。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为目标, 师生课堂的互动性为途径, 学生对知识积极的提问为后续反馈,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通过自身提出的疑问, 利用自身发散的学习思维, 去思考、去猜测, 去探求、去总结, 或者成功的体验、或者失败的经历, 真正达到学到知识, 锻炼思维的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对现代教育方式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只有教师做到了观念上的正确转型, 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全面化普及。

二、高中数学教学, 须从教学中反思

从观念反思之后, 还需要在其教学过程中, 对方式行动过程等进行反思。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 掌握知识, 反馈问题的过程, 还是学生逻辑思维活跃, 师生积极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把知识全面的传授给学生, 不但要求知识全面, 还要求思维全面, 因为“教”是一个知识与方法并存才算完整的体系;而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还需要会学知识。在接收知识的过程, 不但要思考教师给的学习方法, 还需要创新的寻找自己做题的方法。然后与教师交流互动, 与同学讨论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双重目的, 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学习效率才会倍增。

在课堂教学时, 我们应该注重以教学目的为宗旨来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对课堂问题回答的积极性不代表其教学方式的设计就合理, 也不能证明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得到锻炼, 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对教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带领学生参与数学, 思考数学, 加大课堂气氛的张驰力。首先, 要对数学问题设置情境,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入思考, 主动去寻求答案。只有学生能对问题独立自主的思考过, 才能真正做到学会知识, 提高能力。有时候教师自以为教的很好, 对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也颇为自信, 但是从课后评卷或者学生提问的反馈中却发现, 讲解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并没有很好的链接, 只是按自己的讲课进程来要求学生按某个固定的方法去解决某类固定类型的题目, 而学生并没有参透其中的本质。另外, 教师在设置教学情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 要对课堂的秩序进行合理并妥善的管理, 使课堂秩序与学习同步, 多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多鼓励学生对自我观点的表达。

三、高中数学教学, 须从学习方法中反思

初中的数学与高中的数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初中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 其知识涉及的范围也不广, 而高中的数学研究的内容较为宽泛, 无论是其深度还是其难度都比初中的数学更上一个层次。懂得如何学习的学生学的好, 成绩也就优, 对学习的兴趣就高, 自信心也越足, 从而越学越勇;而在学习能力方面较弱的学生, 可能因为成绩跟不上就气馁, 如果此时能及时的总结自身的不足, 改正自己错误的学习方式, 再加一番努力就一定会赶上成绩优秀的人;因此, 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 是否适合自己, 是其能否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原因。有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比较懒散, 懒于动脑;还有的学生不会听课, 老师讲什么他就记录什么, 知识全在笔记本上, 脑子里却空荡荡的;也有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 教师讲的全部都会, 照着答案去看例题他也会, 但就是不会做题, 等等诸如此类错误的学习方式。这些错误的学习方式一般存在于中下等的学生中, 他们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 因此, 教师必须在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上下功夫了解, 要综合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 学习方法, 并指出他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或者学习方法上的弱势点, 指导他, 帮助他进行改正, 努力做到思想的转变与方法的传授同步,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同步, 教导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结合, 注重差异, 统一指导, 对优秀学生要鼓励, 对较差的学生更要多注意, 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真正的取得教学成果。

总之, 高中数学需要的逻辑思维比较强, 因此, 只有及时的对教学观念反思, 对教学方法反思, 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才能整体把握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才能顺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 全面完善对数学方面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

[2]崔允漷.有效教学, 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Z].

1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篇十三

新疆新源六中施洪龙

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为此浅谈教学反思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真正落实好教学反思,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品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

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汲取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的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看书、浏览时事,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注重生活积累,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教与学进行深刻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自己的教学是否准确、规范、科学,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课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偶尔会拖堂,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

到。平时特别注意学生的表现,上课说话有时较为恢谐,使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及时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做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当我有错别字时,学生能立即帮助我改正.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想法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学生也深受影响,所以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所以和学生关系融洽、身先为正能提高学习效率。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

会对你厌倦、反感。有一次上九年级的课时,因现在中考只作为等级,学生不太在乎开卷考试,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这课没兴趣,便抄写英语笔记,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我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火的。接着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首先给她道歉,“我不应该撕笔记本,毕竟你花了那么多心血”。原本倔强的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后来我上课时,当着全班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我解释教师也有犯错误时。就这样我赢得了每位学生的信任。于是学生有什么心理话都与我说,请我为她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我在学校哪怕再累,只要与学生相处,烦恼就没有了,学生只要看我脸色不好,都会说,教师别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体。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前,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闹得不愉快。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一听,立即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我单独找学生谈话并化解了他们的矛盾。就这样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融洽。因

14.浅谈数学教师的反思智慧及生成 篇十四

萍乡中学  康艳红

数学教师的反思智慧是数学反思性教学得以顺利实施最密切、最直接相关的因素,它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成败。正如皮亚杰所说:“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 [11]因此,数学反思教学要想取得成效除了依靠宏观管理和文化、精神环境支持外,还需要数学教师自身反思智慧的生成与增长。所谓数学教师的反思智慧,即数学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辩别分析、探究解决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并据此随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调节和改进,进而重新建构教学行为和理论,以优化超越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的反思智慧由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和反思意志三者组成,三者以不同的方式有机组合,是数学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保障。如果没有数学教师个体反思意识的充分激活,反思技能的生成和灵活运用、以及反思意志的养成,就难以保证数学反思性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一 .强化数学教师的反思意识

数学教师在起初可能不会想到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自觉、主动、认真和有目的地反思,更不会主动提升自己的反思技能,进而生成和提升自己的反思智慧。而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教师心理上就会有一道“警戒线”,它随时提醒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保持应有的警觉,随时准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熊川武教授在论证教学主体合理性时,也认为教学主体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学主体必须具备自觉反思的意识。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反思意识,才会一遇到特定的刺激就自然地进行反思活动,进而促使自己的反思行为习惯化。

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敏感的问题意识。

杜威从其经验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认为“思维就是探究、调查、深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现新事物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其中,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认真、不断的深思。在这里,他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

形式,从而提出“反思性思维”的概念,它是一种活动,一种从问题情境中觉察到问题,即从人们的经验到活动结果中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直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从杜威对什么是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存在疑惑或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一旦教师认识到问题,就会产生认识冲突,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也就是说,没有这种问题情境,教师不会产生反思的意向,更不会产生反思性思维,进入反思阶段。

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敏感的问题意识,即在认识活动中经常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或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具备了问题意识,教师就会主动地发现问题,这时,教师头脑中的问题引起教师的集中注意,他们的思维内部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冲动,促使自己通过查资料、请教专家等手段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正在进行的以此为指导的活动进行重新理解,从而改进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如教育名师魏书生所说:“对待教学需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去解决问题”。

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悦纳新知识、新理论。

思想开放性意味着在教学领域里追求并建构机动策略的意向。有这种意向的教师敢于冒险,不机械地接收已形成的有关学校和课堂的正统观念,或拒绝新的教学理念,也就更容易进入反思状态。当今时代,知识以“爆炸”速度增长,现代科学发展趋向于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数学教学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开放的意识、开拓的视野、容纳百川的胸怀,应进行开放、立体、动态的系统思维,杜绝封闭、僵化的线性思维,保证教学的深刻、鲜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和新奇、多样的信息时代以及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数学教师的反思技能

有了反思的意向不足以实现有效的反思。反思是教师以新的层次、新的角度对自己的观念进行修改、替换和删减,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这就要求反思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教学技能,还要一定的教学反思技能。所谓教学反思技能,是指数学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能力。数学教师的反思技能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很重要标志,也是数学教师反思智慧的外在表现和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

1具备元认知技能。

元认知技能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一,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表现为对个人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的认识;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制约教学任务完成的因素的认识;对教学策略中各个策略及特点的认识等。其二,丰富元认知体验,体现在教学前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可能成功或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教学掌握控制的程度;在教学结束后则产生成功或失败带来的喜悦、自信或困惑、焦虑、无力感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从多方面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在客观位置上进行反复的自我观察、分析和归纳,充分利用自我知觉的.信息优势进行自我权衡,进行正确归因。其三,加强元认知监控,表现为教师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数量、教学任务及要求等及时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它有助于反思型数学教师积极地反馈,根据教学变量及时修正或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调节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随时制订出缜密的教学计划,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最终使自己尽快达到“学会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具备科研意识。

完整的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不仅是数学教师通过反思发现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内化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与理论,并最后应用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数学教学实践趋于合理化。不仅如此,数学教师还需从其中发现研究的课题,对其进行充分思考,产生一种认识,然后查找相关资料、请教权威、归纳整理,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和规律的总结,最后写出科研论文,以便供别人借鉴和推广。因此,教育科研能力是数学教师反思技能形成的基础和具体表现,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突破口。反思型教师科研技能的培养要求做到:一是转变数学教师的观念、强化自身的教学科研意识;二是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反思型教师对科研能力的需求;三是形成科研习惯,以便迅速地接收、探索、创新和应用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有效使用,为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实现提供前提。

3具备协作技能。

借以支持教师反思性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这些理论依据的掌握和深化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这些依据的获得还依靠教师反馈信息的获得,而教师顺利获得反馈信息则需要教师与同行的协作交流以及与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此外,“教师之间的个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反思活动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15]“教师群体是学校中重要群体之一,教师们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这就需要集体的努力创建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而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教师间的协作交流,如教师课前讨论确定教学方案、轮流上课、轮流观察、记录教学的导入、启动、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课中互相听课,观察彼此的教学计划、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活动时学生参与情况等;课后讨论分析教学方案运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直接获得本人无法靠自我感受获得的信息。教师在交流中捕捉彼此教学的亮点。同时,数学教师通过协作交流争得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合作地去探求教学实践,共同寻求教育的真谛,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反思型教师。

三.锻炼数学教师的反思意志

意志是帮助教师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促进教师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反思难免会把自己作为对象化处理,解剖和否定自己:“反思行为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17]在反思性教学中,当教师遇到新问题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全新的反思工作,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计划,即使不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坚持不懈,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重复以前的反思结果;同时,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复杂多变的活动,反思科研也往往需要更多调查、积累和反复思考才能完成。因此,

上一篇: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学习心得下一篇:小学六一义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