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2024-10-27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精选13篇)

1.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篇一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研究

【内容摘要】在整个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培养,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在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加下偶尔方法,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的阻碍作用,对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造成影响,因此在对高中政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政治教学的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生活化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概述

所谓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政治教师以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将高中政治教育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将政治教学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我们的生活实际对政治知识进行分析,做到真正的源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被很多的教育方面的学者提出过,主要内容就是将教育与生活机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现生活化的优势

1.促进教育改革稳定发展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正经历着飞速的提高,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展开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将教学与生活结合到一起,使学生更好的对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使学生对政治学习充满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使政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使学生对社会环境进行更好的了解,促进教学搞个稳定发展。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高中教育已经注意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生活化教学,依照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尽量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

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舍弃之前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会有所提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所发生的变化,不断地创新,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

2.选择多种教学模式

现如今的学生个个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他们才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这时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比如说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生活中的逻辑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或者是可以采取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运用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任务相结合去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对生活化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3.创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三观,提升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本身所谓出发点,创建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够以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也会更加简单。

4.设置优质的教学内容

教育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重点,从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寻找教学的知识点,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还有实际的应用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所下功夫,努力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考虑,创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究的一个过程,这时就需要教学内容与内部环境相结合,顺应时代的变化。

结束语

因为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更强,有一些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学习方法不正确的话,很难做到对政治知识进行准确的掌握,从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从生活化的方向进行政治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琴.高中思想政治分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2] 武春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6.[3] 佘程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有效?O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4] 赵利荣.合作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2.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篇二

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

社会生活是阅读课的源泉, 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甚至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发掘生活中的阅读素材,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阅读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人课堂教学之中, 是阅读教学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重要一环。阅读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阅读知识, 教师以教材为蓝本, 以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素材, 选择加工成问题情境, 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创设的问题, 由于学生想解决, 他们对阅读知识的应用和对阅读的兴趣就会应运而生。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阅读知识, 阅读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 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 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二.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己有的生活体验, 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我与地坛》时, 在讲到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理解与误解、包容与叛逆、承受与忍受之时, 我列举了家长给我反馈的学生在家中的种种表现:我行我素, 对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 和父母讲话的言语简单粗暴, 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更不愿意理解父母。学生顿时神色黯然。在此基础上, 我再回到文本, 面对残疾的儿子, 母亲的一举一动中所包含的爱与情, 儿子无视母亲的爱后所体现的自我与任性, 而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自己的儿子所体现出来的忍耐与信任。学生们一片肃穆。可见, 在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己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三.穿插生活资料突破课堂空间

要让阅读课堂成为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一扇窗口, 语文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信息的传递者。在教学中, 在恰当的环节中宕开主线, 锦上添花地穿插一些和教学要求相关且学生不太熟悉的材料,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也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从而提高课堂的含知量, 也能让课堂起伏有致, 妙趣横生。曾经听一节公开课, 老师在讲到《白杨礼赞》中的象征手法时, 穿插演唱了《小白杨》, 待学生唱完, 老师问:“歌曲是歌颂什么的?”学生很轻松地回答:“解放军”, 然后老师把歌词一改, 唱到:“一个呀解放军, 站在哨所旁, 胳膊粗, 腿儿壮, 守卫着北疆……”学生一片哄堂大笑, 老师假装不懂学生笑的原因, 学生解释说:“这也太直白了, 缺少艺术美感。”然后教师顺势讲到了象征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篇三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70-01

在新的世纪,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应当指出,我们的教育和课程目标必须要充分关注人的“社会性”,但是,如果课程目标仅仅强调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那就在无形中严重忽视和淡忘了它“在学生个性塑造上的价值”,“忽视了人的自然性和个体性”;因而,“以这种课程目标培养出的人才”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往往会被异化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较好地体现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在这些目标中,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要落实高中课程新目标的要求,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要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在寻求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外近、现代教育史上,对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不乏其人。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赞科夫、德国的胡塞儿、中国的陶行知都是典型的代表。他们都十分重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非生活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书本知识的学习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是,不能因此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这是因为,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

(2)有利于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我国的思想政治课课程,集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直接体现了国家对现代中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以及社会科学常识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思想政治课又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知识,又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

(3)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思想政治课学科的受教育者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激烈变动和迅速发展的年龄。他们对社会的变化发展好奇、关注,思维既敏感又叛逆,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在情感和意志方面不再满足与幻想,而是在对社会、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未来人生。

(4)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高中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推进教学生活化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这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完善健康的人格、政治课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通过受教育获得对生命的了解,懂得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生活、立志做有价值人。

2、改革教学内容促进家学生活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生活。不断地吸取原有生活经验的合理成分,并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创造出新生活,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进程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都必须高度关注日新月异的生活实际、关注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思想政治课教材永远是滞后的,这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无法摆脱的困扰。一方面,社会生活赋予了思想政治课新的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包括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等方面。正因为社会生活被不断纳入思想政治课的文化体系之中,才一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也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才能充分显示其内在的巨大价值。

3、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体现生活化教学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中综合、集成、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及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形成一种全新的更易于人接受的处理和信息的载体。是把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高效的教学方式。

4.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篇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生活化”,关于生活化,不少教育专家都有相关理论研究。杜威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陶行知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基本主张,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这些教育家的主张表明,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一般认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有着重大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更充分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色。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这与当前国家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以及社会科学常识方面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功能所在。在具体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广泛引进自然的、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拓宽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世界、与生活的融合,才能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观念和个人自身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又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符合新课改精神要求,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新课程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师德历来都是衡量、评价教师的首选要素。然而在传统观念和现行高考模式的影响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情感体验;注重测试等第分数,忽视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学与生活疏离。这种情况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难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且这种机械重复,也妨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无,变成为了获取工资报酬而“站岗”、为了拿满绩效而拼抢的毫无思想和抱负的教书匠。要改变这些不良现状,必须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于政治教学来说,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也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它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生活存在。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无疑是一个新契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改变政治教师教书匠的传统形象。

如何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首先,以观念转化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前提。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意识。新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改革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组织教学实践中渗透生活化,思考怎样在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怎样增强政治课的生活关联度。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善于学习观察,主动思考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要精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师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学不是填鸭式的“讲、练、背、考”,教学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更不能囿于学测和高考,否则必然会造成政治教学的枯燥。教师应该根据政治生活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借助具体的生活事例向学生讲述政治理论,并让学生感悟所学政治理论的美和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以教育信息化带动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例如生动的音频、视频资源,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这些资源生动直观地传递了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直接展示或者模拟了现实生活情景,使政治教学生活化有了可能。因此,多媒体技术对构建生活化政治课堂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断尝试。例如在学习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南方日报的报道,“广州城管与女小贩互掐”的新闻片段,并且利用网络信息,整合当时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尽力还原该案例,把学生带到事发的“真实”情景里,并巧设问题,引发观点碰撞,教师因势利导,总结梳理,引导学生感悟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学会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以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打下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陶行知前辈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益尝试。另外该资源的有效整合,也为教材后续理论教学做物质储备,如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特别是为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的教学埋好伏笔,体现教材的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再次,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推动政治教学生活化。老前辈们一直说,教无定法。在具体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手段来推动政治教学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采用以下教学模式:(1)活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最后,以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近年来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大学食物个投毒案等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行高考模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必须选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改变单一以分数等第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知道自己是谁,能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实现“人的回归”。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还偏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方面的评定。而且现行制度下的评价方式大多采用的是“一元评价”、“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单

一、僵化、消极。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考核成绩与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准不成正比,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质测验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化。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全面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更多关注生活实际,特别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上述惨剧的再发生。

5.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篇五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学生主体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念首先是由美国使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认为教育就是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我国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将生活教育完善为,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学生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资源,引入到课堂中,丰富课堂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扩展知识巩固的方式,将化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化学知识不只是简单的化学公式、化学计算等的机械学习。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多样化地引入生活中的资源,形成系统的学习

化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高中阶段的很多化学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形,教师要通过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生,从生活中筛选出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思考化学问题。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中国的能源结构出发,了解中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的结构图,了解到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耗是煤,石油、天然气也占据着一定的成分,学生根据尝试都知道这些燃料燃烧都会产生热量,但这些热量从何而来,激发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集合本国能源浪费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化学反应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经过不断的实验了解到,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接下来,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开始探索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进而思考化学能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污染。这个问题是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接触或者思考过,教师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主题与整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

(2)营造真实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反对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要求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和交流权,而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问题情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情境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良的问题情境有时甚至会遭到学生的反感,从主观上放弃了对新内容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情境的真实性,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台湾一个女孩突然无缘无故的七孔流血暴毙,经过验尸界定女孩因砒霜中毒而死,砒霜从何而来?经教授研究发现,女孩不是源于他杀,也不是源于自杀,不是源于砒霜这种毒品,而是源于“它”杀。女孩在死亡前吃了大量的虾,同时服用了vc,是这两种物质导致了死亡。这个情景是真实的情景,学生在生活中也听到过很多案例,因为食物相克而出现的问题,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了新知识的学习。

三、将课堂中学到的各种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接受和吸收过程,而且包括知识的巩固过程,巩固方式决定着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试题的巩固方式,教师结合内容给学生试题练习,学生在机械的训练中完成知识的巩固,这样的方式使得很多学生的知识学习是机械的,但是当遇到真实性的问题,学生仍然不能够解决。生活教育提出,生活既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也是化学知识最终实践和运用的基地,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灵活性任务的组织,增加学生知识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垃圾资源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入生活中,了解目前垃圾利用的一些新型的方式,包括垃圾回收站的利用,了解其中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建立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了解不同国家垃圾分类的方式,建立自己在生活中的翻译习惯;同时,教师发动一个主题“垃圾的资源化”,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小的发明的尝试,并在校园中进行展示,增加垃圾资源化意识的渗透。在这样的生活化运用,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充分的扩展,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

6.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篇六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提高课堂效率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 又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化学课堂生活化, 包括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验教学;

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难学, 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所关联。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就是拉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门学科, 教师是否能教好、学生是否能学好, 与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传统、陈旧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新型的化学教学方式, 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化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 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化学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此为切入点, 运用生活区情境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寻找合适的生活情境, 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多媒体等合理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教学氛围。如进行“磷”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鬼火产生的环境, 让学生观察鬼火产生的.地方, 燃烧时的颜色、燃点等, 再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元素构成。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况来考虑产生鬼火的条件环境因素, 然后教师引出磷的概念[1]。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

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需要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 让学生不再有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感觉。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 将空泛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融合, 用有形的事物来支撑化学理论。

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容易被学生忽略, 学生从课堂内容中找不到共鸣, 这样就很难将化学学好。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多让学生分享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当中发现的化学现象。比如,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这节课时, 教师会让学生去回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快的, 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慢的, 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 也使课堂环节更具可操作性, 更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将化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实物, 也就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并且还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拉近化学与实际生活距离的桥梁。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或元素融入课堂,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有了生活化的气息。与此同时, 生活气息浓郁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 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是实验:首先, 拿出榨汁机将一个青绿色的苹果榨成果汁, 这时苹果汁是浅绿色的;其次, 将苹果汁倒在烧杯中静置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原本呈浅绿色的果汁变成了黄色;最后, 往已经变色的果汁中加入几片维生素C, 并进行搅拌, 果汁又慢慢地由黄色逐渐变回了原来的浅绿色。在完成这一实验操作之后,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做出了解答:“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是因为苹果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了三价铁离子, 而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维生素C将氧化生成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显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添加了苹果汁颜色变化这一生活现象使得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 并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探索乐趣。

除此之外, 课后化学小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都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与化学内容相结合[2]。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也能够从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四、结语

高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抽象的化学知识能够从生活当中找到具体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素材, 将生活当作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课堂,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运用, 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32) :107.

7.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篇七

一、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即有效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每一节课在讲解新课之前, 教师都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有一个话题或者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课中来,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自然的过度到新课的教学内容中来, 那么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新课, 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熟悉的环境中走入到陌生的新课内容中, 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例如, 带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这一节课时, 在课前笔者就准备好一段视频, 视频的内容是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段小视频, 学生在观看之后,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地震发生?这是一种什么灾害, 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学生陷入沉思, 那么笔者将成功的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时, 就会了解到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 同时学习了预防灾害的一些措施以及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应如何保护自己, 学生通过看视频知道地震是可怕的, 所以便会具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 想要学习在地震中求生的方法, 这样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把生活实际移动到课堂上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 多媒体是集动、境、声、景等于一身的先进教学技术, 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大的优势就是将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之上, 开拓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新途径。例如, 在学习高中地理《海岸与海底地形》这节课时, 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教师用口述的方式形容海岸与海底的不同之处, 学生只能凭借着想象力进行理解, 但是在教学中, 笔者会把本节课相关的图片、信息、视频等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 让学生亲眼目睹实际生活中大海的海岸和海底的不同, 更深刻的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 这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移到课堂上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从而成功的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科学的存在, 地理学科也是不例外,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相关的知识要点, 而且在结合实际教学中能够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意识, 并且深刻认识到, 学习科学理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 从而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例如,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这节课时, 笔者会提出与生活中现象相关的问题, 为什么要遏制人们滥砍滥伐;节约用水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就会知道树木比较少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这样的灾害与人类的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由此,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就会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并能用相关知识来解释, 因此便达到了本节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 在本文的论述中得知, 高中地理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的, 教师抓住这一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失为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教学内容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渐普及的, 那么从本文所分析的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就可以总结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 对于这样的实践探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扬和普及, 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从而促进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敬有.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现实应用问题的认识和实践[J].新课程 (教师) , 2010 (04) .

[2]游慧明, 龙银河.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究——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8.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篇八

【关键词】地方经济 生活资源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62-02

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生成于某一区域,是这一区域的人群在经济生活和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积累,是本区域人群理解和把握经济生活动态的重要依据。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引入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能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

一、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高中《经济生活》教学的意义

由于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欠缺,使得学生在理解和领会《经济生活》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以致出现“缺钙”现象。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帮助,为他们“加钙”。北流市是日用陶瓷之都、水泥之乡、荔枝之乡和水稻高产之乡,有着良好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在广西有着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这为《经济生活》教学提供大量鲜活的经济生活资源,为他们学习经济理论知识提供“优质钙”。

高中生必将在未来的生产经营市场和消费市场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能为学生树立科学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地方经济生活资源中既有生产节约的方面,也有消费节约的方面,并且,有些学生的父母就是生产经营者,在陶瓷生产经营、水果生产经营和运输业等方面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他们的生产经营经历与体验无疑能为《经济生活》的教学提供新的亮点,而由学生亲口讲述父母的这些体验也将使课堂更为出彩。

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已经形成了较大共识。具体如何改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将为高中政治开辟一条实践教学的道路。在实践中,不仅学生得到成长,而且教师也在教学中获得成长。为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不少有益的经验,并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和提炼,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必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二、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思想性。高中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想性原则,即所有的选材都应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于高中政治科目的价值追求。

(二)全面性。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分布在社会总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因而,在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应在吃透教材、深入把握学情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的基础上,整合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素材,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实践性。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带着鲜明的实践性底色,而人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即相关资源的选取必须立足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实践。

三、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活跃”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材、教辅与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正确处理传统授课与多媒体授课的关系,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实现与教材、教辅“无缝隙对接”,在口头讲述这些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的基础上以图片展示、视频放映等方式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展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脱离教材教辅而光谈地方经济生活资源,也不能脱离传统授课方式而光是展示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的相关图片与视频。例如,在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荔枝在北流初上市时的价格、荔枝末季的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等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示和播放自拍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明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

(二)发挥小组合作优势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畅游”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整合相关资源,理顺教师与学习小组的关系,理顺各学习小组的关系,理顺学习小组不同学习成员的关系,发挥教师对学习小组的指导、引导、监控、协调作用,使学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让他们在展示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时各抒己见,为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提供多个视角看法。例如,在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北流的知名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知名品牌等经济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也可以让那些父母是生产经营者的学生讲述家庭的生产经营状况,还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小调查、社会访谈并展示调查、访谈成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这样,学生对公司经营和劳动者相关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三)在师生共同体验中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扎根”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体验,整合信息与资源,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和生产经营者角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为把学生引向经济实践建立基础。例如,在“神奇的货币”“投资理财的选择”和“收入与分配”的教学中,整合教师或者家长的实体商店的相关资源进行教学,甚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淘宝网店把北流的知名产品销售至网上,进而为教学提供关于货币及其职能、价格及其影响、消费与消费观、投资与储蓄、收入与分配、征税与纳税等方面的鲜活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邓美银.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J].广西教育,2014(14)

[2]汪名杰.研析新教材 把握“生活化”——以《经济生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Z1)

[3]徐永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怎样“接地气”[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9.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篇九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依托学科知识构建全新的政治教学模式,即实现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对如何加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生活化 生活热点

一、重视教师“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更新

要实现高总政治课堂的生活化,必须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政治教师只有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点,最终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深入贯彻备课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

高中政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承担着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化因素贯穿在教学步骤的各环节中。所以,在备课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全面的了解,备课时就可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政治学科的知识关系,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讲授的政治理论知识产生符合预期的现实生活体验,感同身受地理解政治知识。高中政治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可能与有些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之间存在差异,不太适合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政治教材,适时引进教材之外的众多生活案例,将政治知识放置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定义的解释和性质的探讨。要高效落实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政治教师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化元素,从现实中选取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实例,拓展课堂资源的广度和实际问题的深度。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并认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实际意义,才能灵活地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以地域文化特点为向向导,积极寻找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教学资料,高效地向学生传递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

二、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的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教师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就无法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认为这些理论是缥缈的、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感觉到这些理论知识的存在和发挥的作用。为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现实体验,教师应布置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感性认识。比如,教师在教授“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保险”等内容之前的几天,就布置学生周末到本地金融机构收集一些简单的股票、债券、保险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和积极走访,学生对经济生活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的走访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而且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利于互动教学的进行。

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课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相应的政治理论有了系统了解,如果在课后对其实践运用,就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做到理论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在讲解“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到市场上调查蔬菜的时令价和反季节价格,并分析出现两种价格的原因。对于课后对水果价格的分析,学生会得出结论,夏天水果丰富,可选择项大,属于买方市场,价格便宜;冬天水果少,选择性小,属于卖方市场,价格自然就高。学生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对“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概念的认识就更深刻和具体化。

三、拓展教学内容,关注生活热点

高中政治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关注教材内容,则很容易造成教学过程单调和乏味,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政治课堂的魅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拉近教材理论与生活实例的关系。所以,教师应拓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结合,力求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和时代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用所学政治观点对其分析和思考,探究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用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学习政治理论、关注热点事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国家职能时,就可联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州列车事故等抗震救灾事实,给学生解释国家的职责所在,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对国家职能有更清晰和明确的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应该是多彩多样的社会生活,现阶段,学生借助全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眼界越来越开阔,报纸、网络上的众多信息学生可能都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与学生探讨重大事件中蕴含的政治理论。同时,教师可将眼光投放到现实生活的小事上,通过选取学生身边可感的生活琐事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对教学资源比较熟悉,所以很容易做到有感而发,提高他们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总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最有效方式,也是践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有效途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也提高他们用所学政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0.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 篇十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包含了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多项素养。如果要想培养语文素养,务必要使教育贴近生活。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对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感情建立、个人独立能力培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下就是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一)生活是语文的来源。语文能够展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也只有语文才能将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只要有人类生存过的地方就会有语文,语文记载着他们的生活文化。古往今来,当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母语,这样他才能真正了解生活,通过认识生活来理解生存的意义,并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母语的运用也得到了提升,它将会和经济等其它的东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语文是生活的升华。在语文的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对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同时鼓励他们寻找更高质量的生活。例如,高中课本《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所以,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告诉他们遇到困境如何生存、如何面对生活。生活是把双面刃,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生活,才能真正地认清自我。

二、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阅读教学生活化。阅读生活化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阅读文本,对文本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化进行阅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十分多的阅读文本,它对我们认识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要在阅读上给予学生帮助,帮助他们能够阅读到更多的文本,同时也要保证文本的文学质量,这才是该层次最终的目的。第二是阅读生活,指引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去查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本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观察生活,让他们来感受文本所介绍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差异,这样会有效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生活。所以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化的课堂要保证充满活力,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生活密切相连,真实去感受课文描写的生活。

(二)写作教学生活化。第一,作文题目是整篇作文的画龙点睛之处,好的作文题目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在完成作文内容的时候,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寻找自己想要写的话题,然后进行构思,完善内容。老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找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写,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激发他们写作文的欲望。有兴趣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启发学生思维有所帮助,让他们主动地对生活进行描写和深层认识。第二,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书写评语也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老师自身务必要对作文题目理解透彻,生动到位的评语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信心;老师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品赏作文,并通过自改、互改等方式来对作文进行评价。这样既搭建了学生互相学习提高的平台,也增加了同学之间感情。在过去的语文作文评价中,老师更注重对学生的作文成绩进行评价,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这没有真正发挥出作文评价带给学生的启发。老师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本质所在。老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掺加个人爱好,要客观对待这件事。这样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评价,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发现了学生所体现出来的优点。

(三)口语交际训练生活化。口语交际本质就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语言活动。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语言,语言在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生活中充满沟通,所以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在丰富的生活中,人类也在不断开发着语言。在一个使人充满活力的环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表达欲望。口语交际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能力的增长,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所以,老师可以在授课前设立一个学生三分钟自由演讲的小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上课期间也能设立类似的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使个人口语表达能力展现到极致,从而激发口语表达兴趣。课间是一个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好时机,他们可以尽情展现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能展现出他们自身的体态语并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体态语也能传递学生之间想要表达的信息,它是通过肢体动作、神态表情进行信息传递,完成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也是口语交际中十分有效的传递信息方法。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对学生个人交际礼仪进行必要的训练,这个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交际礼仪的重要性。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讲解交际礼仪的原则,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相互帮助、尊老爱幼、尊重老师,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等。

三、结语

11.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篇十一

关键词:化学 教学 生活化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那么,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呢?

一、教学氛围生活化

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为此,作为化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多用商讨、对话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间的辩论,也鼓励师生间的辩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课堂活力,进而对化学课堂产生亲切感、眷恋感。“生活化”导入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熟知的文学和历史素材等等。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时,教师可以从如何选购“优质银耳”的生活小常识引入,看似“白洁如玉”的银耳却是SO2的漂白产物导出新课题;可以直接划燃一根火柴,引导学生闻气味,发现SO2的产生;也可以播放一段“酸雨的形成和对人类危害”的资料片,从环境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还可以从SO2气体泄露造成人员中毒的社会新闻切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辨析熟知诗词和谚语引入,如学习《葡萄糖》时,引用泰戈尔的诗“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它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学习氮的化合时时,引用谚语“雷雨发庄稼”等等。现实生活能帮助我们的教学简化、解决很多问题,所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視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情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学生的实践,当学生面对联系生活的题目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与之成正比,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因为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寻,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使自然生命体在体验生存、体验生活、体验生命中达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领会,满足其追求生活意义,超越现实与自我,进行创造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运用,以方便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归宿,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化学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四、学生作业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而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等等。

再比如,我们可以变实验习题为课后小实验。提纯含有MgSO4和CaSO4的粗盐(多种设计方案的实际比较);在《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中设计实验检验红砖中含有Fe2O3成份。在这些课后的小实验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及实验设计的优劣,的确是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化学中学”的理念。

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给学生带来荣誉感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感,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化学。

五、进行化学“生活化”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要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哲学已论证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常让学生处于“空想”或“苦想”状态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在“做”中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实践活动。

如在讲完氯气的用途后,可就学生关心氯气杀菌消毒的问题,及时布置学生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参观自来水厂、查阅资料、咨询等方式写一篇关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消毒剂的调查报告,内容要比较不同杀菌消毒剂功效和成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更深、更广的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参与化学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

12.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一直被我们教育界所关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同学们进行教育, 让他们在现实生活的环境下学习生物, 这也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这里所说的生物生活化就是让生物教学与同学们的生活进行接轨, 新课改的理念强调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教育回归生活, 实现教育原本的价值与意义。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必要性与有益的策略。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主体性原则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 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另外,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同学们把生硬的东西学活了, 他们的心中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大家知道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 大都的同学们都喜欢学习生物。只有学好了生物, 才能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们老师在生物教学时要把握好科学性原则, 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把生活体验和知识原理结合在一起, 更快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

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的不少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学习资料, 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活中同学们知道蔬菜放了很长时间之后就会变的不新鲜, 给蔬菜浇水后蔬菜又变的有硬度了, 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现象。高中教学中开展的生活实践活动, 不仅能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的疑问, 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标所要求的理念, 新的高中生物教材是以生活为依据进行编写的, 它能改变同学们的学习思维模式, 使生物教学不再脱离生活实际, 为同学们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育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创造能力, 而且能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 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1.挖掘生活素材, 使课堂导入生活化

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与生物有关系的素材, 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结合起来。导入设计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导入设计生活化, 老师才能正确的引导同学们学习生物知识, 我们老师把导入设计生活化工作做好了, 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才能培养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我们老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 应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人手, 这样就能与同学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就会使难的知识点学起来容易。比如, 老师可以问同学们, 人在生病的时候, 医生会在我们的身体里注射葡萄糖液, 那么, 葡萄糖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采用这样的方法, 就能提起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可以使学生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进而使同学们主动的学习生物知识。

2.创造教学情境, 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实践表明, 生活情境与同学们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生物教材在课本中设置了很多问题探究, 内容很接近我们日常的生活, 老师应根据课文中的问题对同学们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 在讲解“蛋白质”的概念时, 告诉同学们, 许多食品中都含有蛋白质, 我们平时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上都有零食成分的说明。在生物课堂上, 老师提问学生: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吗?通过这样的提问, 就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使他们学习“蛋白质”时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 创造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3.开展探究活动, 使教学环节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 生物老师开展生物探究活动时, 应该从生活入手。例如, 在调查某种叶子的种群密度的时候, 老师要引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这种叶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实现生物探究学习的生活化。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同学们只有把生物学好了, 才能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老师教学生学习了糖类、脂质、蛋白质等生物知识后, 学生应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 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健康的食谱, 使自己的日常膳食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另外, 生物教材中涉及到了不少实验, 这些实验具有较强的生活倾向。实验接近我们的生活, 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 能够充分的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 使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原理。比如说, 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 可以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唾液进行实验, 这样就能达到了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生活化的目的。

总之, 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 老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 学生就能充分的利用生物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活化教学是高效的, 生活化教学能够避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能够实现同学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进步。除此之外, 高中生物生活化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 能使生物学科教育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秦艳.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0)

13.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篇十三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崔联华 孙中强

联系电话 ***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于教学实践活动,列举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常见的四个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有效地推进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 新课程 生活化课堂 对策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为此,思想政治课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研究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升思想品德觉悟。因此,政治课生活化也就成了实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策略和方法。但从实践上看,政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关注。

误区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生活,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有位老师在讲《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时,教师课上先列举了几个生活例子:学校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打扫卫生活动,猴子移动箱子等。然后让学生分析哪些是实践活动?为什么?由此教师引出了实践的概念。到这里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分析完这些材料后,教师开始放手。先是让学生回答实践的特征,再让学生读教材,讨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整个课堂老师共讲了不到十分钟,而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都停留在课本的内容上。让人感到整节课没深度,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要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允许学生说说自己,谈谈生活,尤其是对生活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老师在理解这点上出现了偏差,认为只有让学生讲才符合要求,放弃了自身应该发挥的作用。

对策分析:教师主动让出舞台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实际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如果没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理解教材把握理论。所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使得教师主体地位旁落,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然是低效的。

误区二:过分注重素材的数量,缺乏去粗取精。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从“生活”情景入手。专家指出:“我们在新课设置情景时一定要与现实生活贴近,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并从不同的回答中寻找共性,从而引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疑问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在生活化课堂中展示更多更丰富的资源,片面地贪大求全,结果学生无暇顾及素材全貌,资源占有了,但因缺乏去粗取精而造成实效非常低。例如:有位老师在讲“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教师展示了海尔集团的素材,苹果公司的素材,还有西门子公司的素材。尽管素材都能体现公司经营成功,但是素材庞大,学生在有限的的时间难以提取有效信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新课程强调“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素材选择上就出现了越多越好的认识误区。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素材眼花缭乱,结果却收效甚微的情形。对策分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收集有效素材,更重要的是整合素材和提纯素材。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归生活又引导生活,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感受着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法律等各个模块知识理性思考的意义,更能找到应用知识的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误区三:过分注重结论,忽视了探究过程的可行性。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担心“跑题”,设计问题时过分注重结论,忽视了探究过程的可行性,出现假探究和无效探究的情况。如某老师在讲货币职能时,先选取生活中几个情景,内容贴近学2

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①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职能的?然后组织学生看书并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是进行了自主探究,但其实答案都是书中现成的内容,学生无需动脑,照本宣科搬来即可,根本没有探究过程,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实际上是假探究。

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但是,有的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问题设置简单化;有的老师不精心思考设置问题缺乏科学性,最终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对策分析:高中学生大多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并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以小品、漫画或情景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探索活动。如上面提到的课例,教师可以分层设计几个问题:①以上情境中分别体现了货币的哪项职能?② 你是如何判断的? ③如何区分货币的两项基本职能?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误区四:过分注重知识的落实,忽视了情感教育。

新课程明确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但是高考对教师们的压力仍在。许多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难以捉摸,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常常因其难度大,干脆被教师弃之不顾。政治生活化课堂演化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应试能力的工具。

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高考压力下,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结果就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对策分析: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新课程在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更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输,也不可独立传授,必须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渗透。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途径是:第一,选定的生活案例要有特定的思想教育价值。第二,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又成为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第三,创设、选3

用的情景要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以利于以情动人。第四,要注重导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案例,提升思想情感,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要做生活和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敢于尝试和创新,不断推进政治生活化教学。我们也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张志红:《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在情景中体验感悟》 2008

3、刘艳春:《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5 作者简介:

崔联华,男,1964年8月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任教,现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高中教育教学。邮编273500。

上一篇:省著名商标培训下一篇:爱的小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