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9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 篇一
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感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文选第三卷中提出这样一个新思想和新观点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 是在生产力迅速发展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共同富裕。这个深刻而正确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全书,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从人类文明进化史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而不是贫穷。迄今, 人类己经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中, 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人民的文明富裕程度, 是由前向后, 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生产力高.人民富, 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生活富;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快, 创造的社会财富多;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在文明富裕程度上自然又是一个质的巨大进步。所以这也揭示了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能取代前面一个意识形态的原因。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低级的一个社会形态。那时, 人类刚从动物界脱离出来, 使用的是粗糙的石制工具, 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 不得不过着集体劳动, 共同消费的茹毛饮血的生活, 没有剩余产品。这个贫穷而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正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出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接踪而至。后来, 由于瓦特发明蒸汽机, 使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和巨额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 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但是, 不管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创造多么高的劳动生产率, 它自身存在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它必然被比它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级、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极大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只有到那个时候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道: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的富裕, 共产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不知要比资本主义高出多少倍。乍样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原来预言,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同时爆发并取得胜利。如果真的如同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那样, 那么, 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 一开始就拥有强大的经济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然而, 革命发展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在原来预计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胜利, 而是在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胜利。俄国、中国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 一开始就要面对革命胜利前形成的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严酷现实, 不管社会主义国家作怎样大的努力, 制度具有多么大的优越性, 要消除数百年形成的巨大约生产力差距, 毕竟是不能一践而就的, 需要做长期的艰苦努力。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大力发展生产力。
然而那是以及之前的人们,并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
义的苗;他们陶醉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那时的人们,爱戴伟大领袖、英明领袖胜过一切亲人;他们坚信越穷越光荣;那时的人们,不知学历为何物,因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果真长此以往,今日中国的现状,从当今一个邻国的现状即可想见。因此,向当年扭转乾坤、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元勋们致以再怎样崇高的敬意,都不为过。其实,元勋们的理念原点并不高深,他们只是觉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再这样“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地斗下去,国家将要面临被开除地球“球籍”的危险;他们的亲身经验告诉他们,国家再这样无法无天下去,无论高官抑或百姓,任何人的人权都不值一提。其实,这些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它们,无非是常识罢了。诡异的是,常识在某些时刻,却总是被迫蒙尘睡去。狂热年代的乌托邦理念,虽然依托着扎实的教条、本本、经典,却都是在与人性为敌,与自由为敌,与历史规律为敌,最终都是在与常识为敌。把那样的本本、教条当知识,倒活脱脱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在人类的公共生活里,最为珍贵的不是大师们浩如烟海的著作,不是领袖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普通人的常识。常识,在人类所有的识见中最为珍贵。许多时刻,人们囿于种种偏见,将认识对象意识形态化。欺骗性质的反复言说,教科书给定的认知模式,如此这般的忽悠,固化了人们的头脑,“从来如此”成为难于逾越的智障。常识的珍贵之处,就在于穿透迷雾,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邓小平表达改革开放的语言极其平实,却总是蕴意深邃。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疑就在奉常识为圭臬。所有与常识为敌的决策,都将付出灾难性的代价。我们不该忘记,今年还是“大跃进”五十周年。1958年的那场浩大运动,领袖一声唤,人们大干快上,赶英超美,亩产粮食十万斤的“卫星”频频上天,到头来却是资源耗尽,饿殍遍地,数千万人饿死的悲剧酿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饥荒。改革开放的起步,得益于常识的回归;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一步步找回常识的历程。尽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常识说出多年,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仍然争了十余年才有定论。改革每进一步,都要突破教条、本本的夹击,都要杀出既得利益者的重围。发现常识的“血路”布满荆棘,不由不让早已知道常识的人扼腕长叹。回望来时的“血路”,幸运的是,三十年我们未曾虚度,“中国奇迹”正是常识的胜利。但改革未有尽期,我们仍需重新回归常识,重新从常识出发。教条仍然遍布经济、政治、民生、文化诸多领域,改革推进,端赖抛却更多的本本迷信,汇聚更多的民众常识。而汇聚常识的渠道,就在建立一个人人有话说的议决机制。这是公共生活里最大的常识。做一个幸福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怀有这样的常识,愿国家佑护她,愿改革者珍视她。
总之,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 篇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三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方面都的研究日趋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民族自治权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关键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然状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却被视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没有发挥其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被代表的人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代表能够或已经很好地代表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树立起它自身的权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矛盾,自然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原因在哪里?“是人大制度自身无法避免,还是外部环境影响所致?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是理论上未搞清楚,还是实践操作出了问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适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应该说是比较深入和系统的。可从两点来看:一是应用性的“工作研究”或“实证研究”,即主要是针对人大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如对人大本身在组织、机构和职权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和技术等问题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研究,并提供对策和办法,以及对选举和代表的研究等。这是人大制度研究得比较多的方面。二是历时性的“发展研究”,即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发展的源头与历程。这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广泛的[2],但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人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也有不可否认的缺陷,即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和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局。
2000年以来,对人大制度的反思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宪政建设的关系的探讨[3]。二是在选举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代表与选民关系的探讨比较突出、细致。三是比较关注公民政治参与,尤其是新兴利益集团或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诉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问题[4]。四是对地方人大制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可以说,上述研究的明显特点就是不再就人大制度谈人大制度,而是在认清人大制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从宪政的高度研究人大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民族自治权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族区域自治是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马列主义从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出发,坚持建立集中统一的大规模的国家的
原则。同时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建立现代真正民主国家的条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列宁曾说:“民主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具有特殊经济和生活条件、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自治”。斯大林也曾指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区域自治,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让各民族实施地方自治或区域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纲领性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俄国并没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而是采用了联邦制。因此,马列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实践还是在中国[5]。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大形式。这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实现。另外,《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与修订不仅是民族区域自治有效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同时,它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其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2003 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 83726 所,在校学生 2943 万人,比 1952 年增加了5倍。13个少数民族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6]。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保障各民族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还有很多方面,但归根到底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弘扬可科学发展观,把为人民服务做为永远不变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
注释
[1]董珍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载《人大研究》 1999年第10期。[2]浦兴祖、李春成:《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层析我国人大制度的含义》,载《人大研究》 1999年第10期。[3]秦前红、周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宪政思考》,载《人大研究》 2004年第10期。
[4]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载《政法论坛》 2004年第6期;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载《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4期。
[5]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篇四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先介绍了中国梦的背景,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阐述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民的心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分析中国梦符合当下、顺应时代。最后结合历史条件谈论如何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关键字: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重要意义在哪里?人们都在思考、在探讨。我的体会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国梦不能沦为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中国梦的实质与内涵。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走向,希望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想发展、怕动荡、盼和平。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利于中国赢得尊严和尊重,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我们要高度认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断。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进程中,在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实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联系起来,将国家、民族、人民联系起来,将中国、世界、人类联系起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惟其重大,就需要我们放到战略层面来认识;惟其深远,就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来贯彻。
中国梦的视野是宽广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以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阐明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领会。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突出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积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完全统一的。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贯通、基调上呼应、内容上衔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开展宣传教育,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深入宣传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是探索和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展示的光明前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寻梦圆梦的必由之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握好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贯彻好“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梦就是百姓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起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讲“中国梦”就必然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提到这个,那是空想,甚至还可能走向邪路。不能把”中国梦”赋予其他的解释,“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彼岸,达到彼岸的桥和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调动全球所有华侨华人在内的一切积极力量来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和巩固发展。
结束语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时下,关于中国梦的认识当中存在不少困惑与误解,这些都源自于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正确理解和理清中国梦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当前政治热点与自身近期中特的学习谈了对中国梦的了解和总结。并且通过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说明了中国梦产生的条件,结合自己对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推行中国梦实践活动总结了中国梦与百姓心声的一致。
参考文献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掌握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分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识记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形成一定的用历史事实理解重要的理论,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精神。
教学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教学难点:
1.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3.对姓“社”和姓“资”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资源:歌曲《春天的故事》,邓小平南巡讲话图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破题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里讲述的是一个春天的故事,介绍的是一位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总设计师的千秋伟业,人们用歌声赞颂这位时代伟人,他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就是邓小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请大家打开课本第十课。
二、自主先学 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50“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 合作探究
我们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称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做了哪些工作?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小组通过阅读课本48页到49页第一目内容探讨一下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生阅读并交流)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大屏幕展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中共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师:(1)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的指引下,我们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走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初期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生介绍)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所强调坚持的,而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如今,思想基本原则已经被写进宪法,成为现在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3)中共十二大
你是怎样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别人的、书本的经验)
(4)中共十三大
邓小平在十三大上阐明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把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你能不能对号入座?
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一步已基本实现,第二步也即将实现,而第三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也将实现,大约还需要50年的时间,而这50年正是我们这些人大显身手的时候,现在我们来畅想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50年后,当我们的第三步目标实现之时,我们的现代化生活将是什么样的?(生交流)
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是如此的美好,让我们每个人都憧憬着并为此努力着。
师: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曾经到深圳视察,对深圳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1992年,邓小平再次到南方视察,这时的邓小平88岁,已经退休,那他到南方去干什么?旅游吗?请大家通过阅读49页中间一段的内容来帮我解答这个疑问。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生交流)
师:有人认为建立经济特区不是搞社会主义,而是搞资本主义,很多人顾虑重重,束手束脚,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我这里有一些邓老南巡时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不过在看的时候有个要求:请你注意,邓小平在他的南巡讲话中阐述了哪些观点来解放人们的思想?(播放邓小平南巡讲话图像资料)
(特区姓“社”不姓“资”;基本路线要保持一百年不动摇;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
师:邓老在深圳仙湖园看见了一种名叫“发财树”的植物,当他的女儿对他说:“以后我们家也中一棵”的时候,他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这句话表达了邓老怎样的心愿?(希望全国人民都富裕)
师: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稳定了人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巡讲话后,邓小平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板书:邓小平理论形成)这一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除了邓老南巡讲话时阐述的观点,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著名观点?(生交流)
我这里有一些,现在我想听听你对哪个观点最赞赏,最感兴趣,说说你的看法。(生交流)
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那邓小平理论是如何被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呢?请大家通过阅读课本50页的内容来归纳一下。(生交流)
师:主要有两点: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
师: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还有哪些内容?(十四大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7年,邓小平逝世)
课中反思:
本环节理论性太强,教材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教师的讲解一定要透彻、到位。
四、拓展视野 情感升华
师: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总设计师却为此倾尽了心血,1997年2月19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邓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举国悲痛,从中央到地方,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总设计师走了,但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人大将他的理论写进了党章,人民将他的名字写在了心上,每年的2月19日,深圳的群众都会自发到邓小平塑像前献花,以抒悼念之情。邓小平生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听着这样的话语,想着邓老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贡献,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
(生交流)希望邓爷爷的精神能永远地激励和鞭策我们前进!
五、知识整合 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51-52(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学习题纲开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填表格归纳本课知识点,然后串联各知识点形成体系。但是,我发现学生反映不是很好,于是课后反思发现过程中还是理论性的问题难以解决。我调整了一下方案,先提问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用板书标明,开始引导学生读课文进行归纳本课的会议重要知识点,完成自主学习环节。为了解决衔接问题,我设计了问题:“我们在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我们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有问题串联知识点,构成知识体系。这样把课堂变得活跃了起来,使学生们了解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中结果,时代的选择,更有利于学生对这种理论性问题的了解。
附:小测题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前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产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段斗争为纲”论 D.“无产阶段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2.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实践 B.阶级斗争 C.经济 D.政治
3.作为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有许多理论的创新,在邓小平理论中,最能体现出他的创新思想的理论有()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4.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5.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6.阅读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选自《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 篇六
关键词:中国特色,普遍性,中国模式,道路自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内涵
1. 1 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
就概念而言,内涵是指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是区别于西方文化、西方制度、西方现代化道路,区别于社会民主主义,同时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组成的基本概念体系。中国特色概念内在的包含了价值判断,即只有通过历史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才能被称之为中国特色,而历史证明是错误的一些东西,抑或在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因素,虽然可能为中国所独有,却不能被称之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由四个基本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9 年苏东剧变过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谷,此刻中国的问题不再仅仅是摆脱苏联模式的问题,而是真正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能够带来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问题。中国特色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理论整合、创造性应用,并对原有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范式进行扬弃和超越。所以中国特色不能仅仅视为与西方社会相对立的差异性特征,而是将自身具有的绝对优势和自身的比较优势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的特征。它是在当前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严重失衡、不对称的情况下提出来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的竞争力问题。中国特色便是在新的时代下将中国的整体性优势凸显出来概括性表达。
1. 2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特色内涵的文化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差异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如公平、正义、消灭剥削、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国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者Suzanne Ogden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这三类价值主导了中国政府的所有决定。”同时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类价值中起支配性地位,“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中国自身定位的最重要因素,什么是中国最害怕失去的,那便是他或她作为中国人的身份。”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重视中国的文化主体性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可见,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不能简单地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摒弃,而是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作为东亚文明的主体性文化不仅仅具有区域性的意义,更具有在当前以美国霸权文化为引领下的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世界意义。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一个标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力。截至2010 年,已有64 所孔子学院在美国37 个州建立。
根据国内首都文化建设蓝皮书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 2013) 》显示,截至2013 年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2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 所孔子学院和646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成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
在国家汉办的 《孔子学院规划2012—2020》中,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在2015 年年底,全球的孔子学院达到500 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达到1000 个,学员达到150 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是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武器,同时也是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媒介。同时,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并适应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也是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特色内涵的理论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的创造性发展、应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包容的理论体系,它是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思想来源的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是理论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是真理的普遍性与问题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在文化大繁荣,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同时还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主体地位。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解决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独立探索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也是理论的普遍性与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上产生的理论形态,与西方的文化一脉相承。在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主要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传统,中期和晚期则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并非中华民族的内生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自引自中国之日,就内在的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相兼容的问题。一味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会导致左倾的教条主义,冒然地抛弃马克思主义会导致右倾的机会主义。所以,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平衡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共产党人所面临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根本原则,这便是 “实事求是”。毛泽东在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起码具备的态度。”②邓小平认为,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是靠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③可见,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体必须要以实事求是作为根本理论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下摸索和构建出的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理论,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 4 中国的具体国情是特色内涵的空间主体
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的空间限定条件,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离开了中国的实际国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如同无源之水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的迅猛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便敏锐地觉察到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一定要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的国情就是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并长期处于初期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指出, “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经过四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然后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江泽民在报告中阐述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判断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内涵的基本空间条件。
1.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特色内涵的方向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一条符合中国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由于中国开始现代化的时间远远晚于西方,同时在近代又屡遭列强欺凌、压迫,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中国无法像西方一样通过几百年时间的资本原始积累而确立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意义
2.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内涵
普遍是指某类事物中的共同属性。与 “单一”相对。许多单一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依赖性与统一性。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害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主语,而中国特色是限定词。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运动是一种世界性的运动。当前世界上有102 个国家有近150 个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党员人数过万的有36 个,其中执政的7 个,参政的近20 个。从地区分布看,亚洲38 个,非洲13 个,欧洲55 个,大洋洲3 个,美洲40个。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四国保持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其中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党国际影响力巨大,其成员党的国家数量超过了100 个,它的成员党是执政党的占据了大半个欧洲。③社会党国际构成的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的总数达到152 个,横跨5 大洲,有54 个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是执政党。④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国家超过100 个。
社会主义不是地区性的实践,而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进程。作为伦理原则,社会主义追求的平等、正义是被世界范围内所接受的普世性价值; 作为制度构想,社会主义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弊端、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尝试,其经济手段被发达国家所运用; 作为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是包括多种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内的多种理论学说,社会主义的原则、精神被写进世界各国工人党、社会党、共产党的党纲; 社会主义作为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手段,被非洲、拉美等许多相对落后国家所采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尤其是在1989 年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肩负社会主义的旗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活力。王怀超( 2014) 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道路的巨大生命力已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延伸到国门之外,这是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道路以自身的成就向世界其他国家表明,西方不是唯一。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可以快速发展。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非欧洲文化传统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走自己的路也可以实现现代化,这就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⑤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动力
1989 年的苏东剧变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力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陷入了低潮,当今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占据了绝对强势的地位,并且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其超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分工链和话语权。相反,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却处于被动、困难的局面。然而,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能够坚持下来,逐渐走出困难的低谷,并开始焕发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东亚学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海贝勒( Thoma Heberer) 认为,“政治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色。这种务实主要表现在: 经济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或者说政治的经济化。政治上,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阶级的政党发展成为一个人民的政党。意识形态上,政府的目标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 “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不太遥远的 “和谐社会”。政权的合法性不再基于意识形态之上,而是基于对现代化、增强国力、维护安定、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等的承诺。”⑥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2008 年后尽管世界经济放缓,中国也进入了经济逐步下行的经济 “新常态”,但是2015 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然同比增长了6. 9% ⑦。根据世界银行( World Bank) 统计显示中国的GDP总量占据了全球国内生产总量的16. 7% ,英国BBC经济评论家Robert Peston认为,中国仍然对世界的经济增长有贡献。⑧ 英国广播公司2015 年19 日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19 年,中国经济增速每年都会超过6% 。报道认为,无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还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超过6% 的年增长速度发展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超过6% 本身就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超过1% 。根据IMF对未来几年预测的经济增长数据,其他国家都比不上中国。增长超过1% 。根据IMF对未来几年预测的经济增长数据,其他国家都比不上中国。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鲜明旗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也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有力地回击了 “社会主义失败”论和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重新树立起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分清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为争取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斗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困难的最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带来的严峻挑战,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冷静应对国内的形势,沿着自己选择的正确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希望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不仅没有倒下,而且更加鼓舞人心、光彩夺目。同时我们也要指出,尽管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打着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旗号,但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国家却不多。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学说的一种,但本质上讲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他们也代表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导力量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3“中国道路”“北京共识” 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范围内,除了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其余的大多数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即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与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追求国家的现代化。① 中国道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光辉前景,它使得发展中国家更有信心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美国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拍·雷默在 《北京共识: 提供新模式》 的论文中认为: “中国的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并把这种发展途径定义为: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创新和试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时而异,不强求划一是其准则,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中国的经济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②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能够很好地扭转当前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力量不平衡的对比,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能够得到逆转。
此外,中国的经济模式也有值得西方发达国家借鉴的地方。中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将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效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能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稳定。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Paul balls认为,市场机制能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中国是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的一例。③ 俄罗斯学者皮沃瓦罗娃认为,中国模式是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受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④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议长不破哲三认为: “中国的实践确实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他预言 “中国面临的新挑战将具有全球意义”。⑤ 可见,“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都内在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我们应该在改革中扬长避短,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理念,改掉自身的各项不足,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更多值得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值得学习的地方。
4 结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 篇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旗帜代表前进方向,旗帜代表共同意志。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科学命题,并指出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不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而且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科学命题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般分为三种形态,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多表现在一般理论和革命运动方面,由于他们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历,所以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述。列宁虽然领导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他由于过早去世,也没能形成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但实践证明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成功的。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找到了一条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鲜明地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科学命题的提出,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社会主义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在理论体系方面,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的破题,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回答,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崭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在目标和道路方面,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新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同时也为处于低潮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全面推进,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整体推进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形成了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已经雄辩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八
敬爱的党组织:
众所周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自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通过对国内国际时事的了解,结合自身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任何先进的理论,如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话都只是些空洞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总结,它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是全党和各族人民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升。无数的事实都在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还应该扫清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在实践中做好一切,充分肯定和证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动摇,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发展中总会存在问题,这是不能避免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在刚结束的“两会”中,“民生”成为重要主题,出现了一些关键词,如:幸福、医改攻坚、保障性住房、还清教育欠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平稳物价、十二五规划纲要等,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国情和国际大背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开创新局面。
9.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九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正确选择.这条道路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考验面前,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和长远问题。
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步向前推进,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有很大发展,教育发展尤快,高校在校生已近4000万,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有重大突破,科技队伍也进一步壮大,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外交战线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这一切成就的总和,造就了“中国奇迹”。
从经济建设上看,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体制。从政治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文化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社会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从生态文明建设上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政府、企业和大众对生态文明更加关注和重视。同时,从对外关系上看,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面对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全盘西化”的道路失败了,教条化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也没行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挑战。无论是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政治风波,还是面对自然界的严峻考验、经济领域的剧烈冲击、西化分化的各种图谋,还是面对否定社会主义方向,鼓吹照搬西方模式的思潮,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改革开放向深层次推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重走老路,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是走别人的路,把西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作为“普世价值”,都行不通。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几代人艰辛探索得出的结论,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坚信不移。
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只有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就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订阅
《商业经济》半月刊
经济类综合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统一刊号:CN23-105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043
半月刊:10元/册年价:240元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64号
电话:0451-84203760
邮编:150010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07-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12-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精要10-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目)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08-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0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感想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科学发展观06-12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