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

2024-07-03

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精选15篇)

1.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 篇一

我的教学风格

一个老师仅仅靠他的外表或者专业知识去打动学生是不长久的,因为老师的年华会逝去,老师的专业知识也容易被学生赶超,只有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才是长久的,乃至终生的。一个成功的老师,一个真正伟大的教育者,应该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并能指引他解决困难、走出困境。

我的教育信条是“让学生发现并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个信条始终贯穿于我的日常教学中。每届学生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起初听我的课都为我流利、纯正的英语折服,但毕业后门记得最深刻的并不是我地道的英语和严谨的教学,而是我展示和传达给他们的一种持久的温情,一种阳光的心态,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陪同学生感受生命、生活的美好,做一个有教学智慧和教育思想的老师。”

下面,我从我的课堂教学管理、日常教学措施两方面,用一个课堂实录与三个教学设计来展现我的教学风格。

(一)科学管理, 快乐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核心, 是培养学生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等语言能力和听、说、读、写、译等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态,而且能够体现教师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对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对教改的态度与个人的教学艺术。因此,课堂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主要是抓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已经成为我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正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条件。美国语言习得理论专家克拉申(S.D.Krashen)认为,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是否有足够的能理解的语言材料(comprehensible input);一是是否构成心理障碍。学习者的动机、信心、毅力、情绪等心理或情感因素(affective filter)直接影响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譬如,忧虑就能使学生无法接收语言信息。而情感因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外语教学又包括语言习得在内,因此,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必不可少。

首先,授课态度要和蔼。假如教师整节课不苟言笑,扳着面孔,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心中期盼的只是下课铃声。因此,教师上课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即使有学生在学习上或纪律上出现问题,教师也应采取平和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当容忍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切忌动辄就批评学生,更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以免个别学生跟教师顶牛,甚至拒绝继续上课,影响全班。

其次,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哪怕有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教师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后进学生,及时的表扬或鼓励往往是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的催化剂。另外,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表示失望,而要心平气和地给以鼓励,耐心诱导,以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在轻松的心境下对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找到答案。

再次,师生之间要建立友谊和信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需要。融洽而又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对教师的信任,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羡慕老师的学识,在行动上听从老师的教诲;否则,教师再有本事,学生也会敬而远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会下意识地不听课,拒绝做教师所要求做的事情,显然,此时教学双边活动难以为继。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同时也要用人格的力量去博得学生的热爱与尊敬。

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积极性。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就学生关心的一些问题展开辩论,等等,来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以旁观者的心态去学习,是不可能有多大收获的。学生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辛苦与乐趣,从而真正学到一些知识。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中注重交际性原则的体现。

此外,教师要有一定的幽默感。课堂教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期间难免出现一些尴尬或沉闷的场面,需要用一两句幽默的话或动作来化解。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学,也同样有助于教师的教。课堂气氛压抑、沉闷,不但学生无心向学,教师也会无心施教。一个人心情开朗,思维活动往往比较活跃。在令人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的思路敏捷,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还能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灵感,使整堂课的教学顿然生辉。反之,教师情绪低落,思维必定紊乱,有灵感也会溜走。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的另一个原则是正规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后者需要学生大量接触言语材料,这些言语材料所包含的语法结构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如现有水平是i,则言语材料是i+1。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稍加点拨,这些言语材料就能被学生理解。显然,这项工作也离不开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二)抓紧课堂教学环节

英语课堂教学环节,是根据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认知、理解、运用和反馈等认识过程构成的,但每一节课又因课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型可按教学过程的不同而分为新课、巩固课、复习课、测验课与测试分析课等。以新课为例,我的英语课堂教学通常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1、课前准备。目的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想情绪调动到英语课的氛围中来,并适当了解一下对前一课的掌握情况。形式简短多样,可以用英语互相问候;谈论天气、日期或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指定学生作各种形式的课堂报告,如复述、讲演、分角色表演、边讲故事边提问,或以句子接龙(一人讲一句相互连贯的话)的形式讲故事等。

2、课前复习。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醒学生注意某些重点或难点,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这一环节可采用口、笔头练习的形式进行;并可根据实际需要,与课前准备环节调换使用。

3、导入新课。目的主要是以新的言语情景向学生引进新的语言知识。这一环节大多可以融合在课前准备和课前复习之中进行,时间虽然只有三两分钟,但精心设计的导入是整堂课的良好开端。好的导入要能设疑激趣,引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教学过程中来。我常用的做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准备导入。在学生作课堂报告时,教师趁机介绍一些与新课有关的单词和句型。

(2)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3)情景导入。设计与新课相类似的情景,让学生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来描述该情景。

(4)听后导入。通过听故事、歌曲、笑话、幽默或格言等,引入相关内容的新课。

(5)读后导入。阅读一篇与新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后,进入新课。

(6)练后导入。通过练习中刻意设置的悬念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

4、讲授新课。这是中心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初步运用新知识。讲授新课,要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这一环节除了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言语实践。毛泽东曾经指出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也应当遵循“言语实践──语言知识──言语实践──语言知识”的认识规律。

第一步,进行言语实践。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进行,方法是大量输入略含新知识的语言信息,让学生从中习得一部分知识,对暂未习得的另一部分知识则让他们存疑,留待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或讲解。

第二步,传授语言知识。这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教具,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介入的感觉器官越多,获得的知识就越多。我校每个教室都配多媒体教学设备,加上教师自备的教具,基本上能满足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的需要。这里有必要指出,教师自备教具的作用有时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例如,在讲look, taste, smell, sound, feel等系动词时,教师准备的几张抽象画,几种味道不同的饮料,几种颜色各异的干花,一盘录有猫、狗、鸟、虫叫声和多种交通工具特有声音的磁带,以及特意穿着的不同面料的裙子、衬衣、领带等,这些东西用作教具既能为乏味的理论讲解增添色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知识的讲授要新旧结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反复强调,边讲边以多种方式提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知识。

第三步,进行言语实践。这时的言语实践不同于第一步以感知为主的言语实践,而是以运用为主的言语实践,即初步运用习得的或学到的新知识来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这时,教师对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一定要严格把关。

第四步,复现语言知识。老师要针对学生在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弱点,再次扼要地讲解或补充,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比较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理论和实践是交叉或交替地进行的,有时要循环几遍,才能体现出新课的教学效果。要进一步掌握新知识,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循环往返。

5、运用与巩固。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作法是让学生通过机械练习或半机械练习复习新学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已有知识做些有意义的或能发挥创造力的练习,灵活运用新学的知识。课堂练习以口头为主,多让学生开口。如果说讲授新课阶段是注重教,运用和巩固阶段则是注重学和用。

机械或半机械操练可以通过师生问答和造句等形式进行。提问的次数要多,以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涉及面要广,以便人人有表现的机会。可以用 pair work, group work, mini-debate, competition, short game 等方式来进行,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训练或其他运用语言的练习,以提高课时利用率,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组织能力。这一环节还要留有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即时解答。

6、归纳总结。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使新知识在学生心中有像,眼中有形,耳中有音。这时教师的讲解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画龙点睛。例如,可以把所有新单词运用到一个新的句型或语法点中,造一个句子或写一段短文。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记忆。这一环节做得好,整堂课便会锦上添花。

7、布置课外作业。通常包括“硬作业”和“软作业”。“硬作业”是指定时定量的笔头练习;“软作业”是指课外阅读和听说练习等。为了体现我校的外语教学特色,必需有大量的“软作业”,但这种作业有赖于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所以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作业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行性。

课堂教学的这七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只有每个环节都落实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2.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 篇二

在中国, 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是高校教师们面对了多年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一些研究者指出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 (风格冲突) 是导致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所以应该形成教学和学习风格的匹配。近些年来, 虽然在中国的第二语言研究领域已经有许多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并且我们从中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但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只重视考查学习风格本身, 而在教学风格以及教学和学习风格的关系方面却很少有相应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和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倾向, 了解英语课堂上是否真的存在风格冲突, 并最终提出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由西安外事学院大学英语高职系的20位英语教师和他们的368名学生组成。20名老师分别承担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管、税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市销、电子、医学等不同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这些老师教龄短的也有三年, 长的已有30年。参与本次调查的386名学生均来自于上述20位老师所带的不同专业的8个班级, 其中有298名女生和70名男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年龄在18到21岁之间, 到参加本次调查时至少已学了6年英语。

2. 研究工具

在三个已经被广泛采用的 (Reid’s PLSPQ, 1985, O’Brien’s TLCPC, 1990&Oxford’s SAS, 1993) 用来考查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风格问卷的基础上, 笔者自编了本研究的学习风格倾向问卷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Questionnaire) 并用其来测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题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在LSPQ的基础上, 又设计了教学风格倾向问卷 (Teaching Style Preferences Questionnaire) 以了解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风格。LSPQ和TSPQ都含有45个有着对应关系的问题, 对于每个问题学生有五个选项分别是:1) 完全同意;2) 同意;3) 没感觉;4) 不同意;5) 完全反对。教师对于每个问题也有五个选项:1) 完全不会;2) 很少会;3) 有时会;4) 经常会;5) 总是会。当然, 对于每个问题的不同答案都对应着不同的分值。当学生和老师都完成自己的问卷并计算完毕后, 他们可以就自己对每种风格的偏好程度进行判断。判断时有三组可参考的分数, 如果在某个风格上的得分是38-50分, 说明研究对象对这一风格的偏好程度非常强烈 (Major preference) , 如果得分是25-37分, 说明对这一风格的偏好程度一般 (Minor preference) , 如果得分是0-24分, 说明对这一风格几乎没有偏好 (Negligible preference) 。

3.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

本研究中的LSPQ和TSPQ分别调查了学生对九种学习风格的偏好以及教师对相应的九种教学风格的偏好。九种学习风格分别有:视觉型 (visual LS) , 听觉型 (auditory LS) , 实践型 (hand-on LS) , 集体型 (group LS) , 独立型 (individual LS) , 分析型 (analytic LS) , 综合型 (global LS) , 序列型 (sequential LS) , 随机型 (random LS) 。九种教学风格分别是:视觉型 (visual TS) , 听觉型 (auditory TS) , 实践型 (hand-on TS) , 集体型 (group TS) , 独立型 (individual TS) , 分析型 (analytic TS) , 综合型 (global TS) , 序列型 (sequential TS) , 随机型 (random TS) 。

研究结果

1.所有TSPQ收集到的数据首先利用EXEL进行了分析以搞清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大概倾向。对比分析所显示的数据, 不难发现本调查中92%的教师能够适应大部分教学风格, 只有8%的教师对一些风格几乎没有任何程度的偏好。

2.学生的风格倾向是在LSPQ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EX-EL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在本研究中有93%的学生能平衡九种学习风格, 对于被调查的九种学习风格只有7%的学生有不适应的报告。

3.根据上面两项调查, 我们发现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教师有着较广泛的教学风格, 学生也能适应广泛的学习风格。但是学生和教师的风格倾向有没有显著的差别呢?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在LSPQ和TSPQ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t检验, 结果如表一所示。从表一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在六种风格 (Visual, Hand-on, Group, Global, Sequential&Random) 的偏好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别。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教师和学生对风格都有着较广泛的偏好, 但他们对不同风格偏好的程度有着一些显著的差别。这也说明在英语课堂上的确存在着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冲突这一现象。

Note:**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

结论和讨论

1.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能运用广泛的教学风格。

(2) 本研究中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也能适应广泛的学习风格。

(3) 虽然教师和学生对所调查的风格都有着较广泛的偏好, 他们对不同风格偏好的程度有着一些显著的差别, 这种差别尤其体现在其中的六种风格上。换句话说, 就是在英语课堂上的确存在着风格冲突。

2.讨论

首先, 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的显著差异之后, 教师应当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风格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年来,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因材施教, 就是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不同的情况而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过去我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智利因素方面, 对反映学生比较稳定的、带有明显个性色彩的学习风格却了解甚少。其实, 不同的学习风格更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那么, “因风格施教”也就成为了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针对学生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偏好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并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以便于营造出令学生满意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使课堂上的时间能够充分地被利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的效率, 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当意识到老师在课堂上有着自己不太适应的教学风格之后, 学生应当积极地、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适应老师的教法。我们知道, 学习风格是具有稳定性、差异性和独特性, 它很少会因为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所以, 硬性地、彻底地要改变学习风格是很难的, 即使改变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根据Reid (1987, 1995) ,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其说是与生俱来倒不如说是一种后天习惯的形成, 因此学习者可以作出一些适应性的调整。我们上面指出,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风格偏好的基础上应当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试图实现因材施教。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即使努力在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之间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 这种关系也不可能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根据全体学生普遍的、大体的对于不同风格的偏好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从而实现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一种大概的对应。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不能只一味地等待老师对个别人作出调整和适应, 而是应当有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作出适应性的改变, 那么长此以往过去的不良习惯也许也会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从而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 提高学习的适应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自己课堂的学习效率和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 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的确存在着风格冲突这一事实, 就要设法实现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的有机匹配, 以减少这种风格冲突或者风格不匹配给教学和学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需要师生互动的双边的活动, 只有教和学相互适应和匹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所以在实现这种风格匹配的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积极地、主动地去适应对方, 这样就容易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 从而使教和学都能够实现事半功倍。

摘要: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是高职院校教师们面对了多年的问题。本文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别调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对不同教学风格的偏好以及学生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偏好, 并针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确存在着风格冲突这一现象提出了在英语课堂上应当建立起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匹配,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关键词:教学风格,学习风格,风格冲突,匹配

参考文献

[1]O’Brien, L. (1990) .Learning channel preference check-list (LCPC) .Specific DiagnosticServices, Rockville, MD.

[2]Oxford, R.L. (1993) .Style analysis survey.University of Alabama, Tuscaloosa, Alabama.

[3]Reid, J.M. (1995)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Boston:Heinle&Heinle.

[4]Reid, J.M. (1987)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TESOL Quarterly21 (1) , 87-111.

3.没有风格既是我的风格 篇三

所以,很多人問我,你最喜欢什么风格?你最擅长运用什么颜色?现在最流行什么?等等诸多問题。如果非要我回答,我只能说,我喜欢所有风格,包括不是风格的风格,我喜欢所有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互相映衬,才会有它的价值。我不知道现在最流行什么,我只知道我的客户最喜欢什么。

可以说,我是很中庸的设计师,不论低调,不论奢华,不论张扬,不论国籍。我尽量做到我的作品是舒适的,合适的,体现客户人生价值及感悟的,在这个里面,能看到作为本人在设计过程中,有被大众肯定的设计亮点及亮点背后我想小小表达的意思,就已经足够了。

这是一套位于北京郊区机场高速路附近的别墅。男女主人都是海归,大概是在国外生活久了,回国后,更是眷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客户一再跟我强调,想要中式的,但是不要太沉闷,并且也不想完全抛弃掉西式的一些生活方式。所以,按照客户要求,即做了这套方案

客厅,面积比较大,南北通透。如果按照西方的习惯,空间会设计的相对开放,明亮,直接。但是中式的建筑及设计,多少都会融合了特有的文化特色,即含蓄,私密。所以,在客厅中间的过道处,设计了5扇宽度不一的通透格栅,这样,即保留了采光,又从视觉上,给人以含蓄,内敛的感觉。餐厅特意设计了带有欧式风格的吧台,材质采用大理石及钢化玻璃,这种极现代的材质,和室内整体采用的重色木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且吧台的灯光,特意运用的蓝色冷光,和吧台的材质呼应相得益彰,也给整体室内的灯光效果,带来一丝现代,轻松,随意的视觉享受。餐桌上的日式吊灯,以及餐边桌上的纸质台灯,和绿植,又融合了东南亚的一些元素,给整体风格上带来一些轻松和情趣。挂画的颜色,形状,也是经过了挑选,方框,圆形图案,水墨画风,无一例外的,很恰当的融入到室内。小摆设和挂件,是室内设计绝对不可缺少的,摆设不一定需要很贵重的东西,只要配合室内的气氛,一个小竹篮,一个小石子,一些生活中有特色的小玩意,都可以。它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变化,时常带来新鲜感。

主卧,床采用的是中式传统四柱床,在顶部床框上,垂下薄纱,给本来看似毫无生气的四柱床,增加了一丝情趣和惬意。床上用品,及床尾凳,采用的是欧式布艺和形状,颜色选择上,却选择了代表中国的红,和金色。看上去,低调,奢华,不张扬。在主卧不经意的角落,放上一张欧式典型的单人沙发,样式上的选择也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即要体现品位,又要带着些许的慵懒,又要能跟室内整体风格融合,不至于很突兀。床头的壁纸,采用的比较经典的玲珑纹饰,有元素,但是不跳。乱,但是不散。配合室内整体搭配的高档鸡翅木纹理,有区别,但是又互相衬托。这也是室内设计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不太好把握的地方。床边柜上,放着一个青花大罐,就像这套房子给人的感觉一样,古朴,华丽,稳重。

老人房,相对来说,更侧重中式一些。床以及床头柜,选择的是中式搭配鎏金,台灯,搭配的是马踏飞燕灯,体现出主人的文化素养,也让房间不单单只是居住,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展现。电视柜是纯欧式设计,柜面也是采用鎏金工艺,跟床以及床头柜形成了很好的呼应。阳台,放置的两张单人现代沙发,从沙发本身的材质以及工艺来看,是纯欧式设计——皮质加上满座的暗扣。但是从外部造型以及材质上,却又融合了中式家具韵味。从颜色上,黄色,红色,是典型的中国色,黄色皮质,也可以和室内的鎏金,已经吊灯有很好的点到面的呼应,红色皮质与室内家具,地板,也有了流动性,互动性,更体现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细节,在整个室内设计中,是绝对不可小视的,室内家居设计,我认为会比工业设计来得更繁琐,更复杂。细节的展现,也是反映出,设计师到底有没有真正把客户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以及是不是真正进入到角色里面的一个最好的检视。

一个主观意识太强的人,是做不好设计师的。居所,是业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生活的地方,并不是为了亲朋的赞赏或其他而布置,所以,不需要豪华的粉雕玉砌,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布置的舒适,舒心,便是最好的住宅设计。这是我始终坚信,并且一直贯穿于实际工作当中的。住宅,不是专为体现你设计师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艺术造诣的地方。它简简单单,只不过是在默默的传递主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已。

设计师档案:

赵君彦: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毕业于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学士学位。

4.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 篇四

说实话,关于“我的教育风格”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不过这次作为“国培”作业之一提了出来,肯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还是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回顾我20多年的教师生涯,这一路走来,要说形成独特教育风格恐怕还不是那么凸显,因为我作为一名教师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只能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的养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教学风貌。

现从我个人的理解角度简单归纳如下:

1、态度端正:初中政治教材尽管从社会发展简史到法律常识、到公民、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到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变化,我也是在反复的教,但从来没有懈怠,课前都要认真备课,阅读教材,翻阅参考资料,书写教案,每年的备课笔记都在更新、完善;上课更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任务;每次作业从布置到批改都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学校安排的任务总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从来不抱怨或消极对待。虽然我不是很优秀,也不突出,但是我的踏实工作态度为我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在教学中更能驾驭,更有信心,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肯定,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的那种快乐和愉悦。

2、平等民主:在与其他兄弟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中,总能感到有些老师对待学生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重点学校”的老师,当然很多家长也还是认同的,认为这是“严”的表现,严才能出高分,也许会出高分这我不否认,但我认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这种不平等、不尊重的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以后正确思想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显然违背了我们教育的目的,但在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一些学校、一些老师的身上却习以为常了。也许我一直在农村中学,也许我的性格使然,我对待学生始终做到尊重人格,民主平等,不歧视任何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本人总是面带微笑,用平易近人的语气神态与学生交流对话;摒弃“师者为尊”,让每一个学生有被尊重的体验;做学生的“大朋友”,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

师生关系。我也从中收获颇多,比如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在批评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在安排班级工作时,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显然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3、朴实平和:我性格不太张扬,但对自己的课堂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精心准备、潜心研究,理解并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研究并设计好教学的细节,40分钟的课堂,师生不带有高度紧张的情绪,但却有逻辑严密的思维构筑,师生在朴实平和之中,感受教与学的快乐,我的课堂不求目标多高多大多全,但求内容亲切实在,一节课下来,要有所收获。所以我的课不敢说学生非常喜欢,但起码我走进教室学生还是欢迎的,每次检测,学生成绩虽不是很突出(我不推卸责任,但真的原因很多),但也还算能说的过去吧,尤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让他们终身受益。

4、学教互动: 我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理解和合作,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我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同时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互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针对性服务,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建构。

5、注重基础:我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堂课40分钟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求学生梳理一节课的要点,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我自己也会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6、注重整体,条理清晰:我上课非常注意知识的整体框架结构以及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的引进、新鲜的学生感兴趣材料等等,这让我的教学更符合当今社会发

展是要求,更能够被学生接受,也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8、注重反思: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解题方式及其过程等进行主动反思,从而在主动反思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升华品质。

9、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思品课的生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实际、社会生活的实际,用学生身边的事来解读书上的理,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的生活化、有趣性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吸取知识的营养,使学生对学习的结果理解得更深刻更牢固,实现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我对“务实”的解读,一是教师自身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有效的方法。多年来,我形成了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意识,努力做到知识结构由浅入深,教学设计贴近实际;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整体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使他们在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相关能力也得到发展。

5.我的诗词风格美文 篇五

我一直不明白,很多人嘴上说着创新,却还在讲究对称,平仄……,为什么我们要依照古人规定的来约束现代的我们?难道你们所谓的创新只是创新诗词的内容?

我的诗词都是围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写的,主要用意就是能够描述当时的心情,意境,事物的状态,而且,后来我为了让诗词顺口,又在追求押运。因为对于读者来说,我们可以像阅读儿歌一样,朗朗上口,又不用去猜笔者的心;在当今社会,读者多半是为了寻找文字的乐趣,或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且所谓的文字,真正的诗词几乎所有人都不懂;因为时代不同了,人们欣赏的眼光不同了,就连思考事情的思维也都不同了;我可以很肯定的说,那些所谓专业的诗人如果真的拿古代的那种规定来衡量他的作品,不合格的也是居多;既然比猫画虎不成,为什么不从根本上来一个大反转的创新呢!

很多诗人批判我的诗词不是诗词,那只能说他们还是没跳出古人所谓的囚笼;我曾读过一些所谓当代名人的诗,用我的眼光来看,第一,不够押韵,读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别扭;第二,完全是讲述了心的一种遐想,一种心灵的`满足,感想,没有深读的价值,就像是一种流体,即使流传也不会经典。我不否认这是诗的另一种境界,好多次都在强调说,诗词分好多种;有的诗词是讲究格式,对仗,平仄,也就是所谓的语法。而我的诗词追求的就是一种生活中的点滴,用文字的表达,描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心境。

当代的很多诗,虽然追求了所谓古人的规定,但是其诗的意思比较单一,仅仅是种表达,描述;而我的诗词,表面上看是比较简单明了的现代诗词,让人一看就懂是什么意思。我追求诗词的境界,是利用诗的一层意思来表达另一层意思,然后再隐藏一层意思;所以,如果你仅仅觉得我的诗是那么简单毫无章法的杂词,恐怕就是你孤陋寡闻了。

在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关于人生感慨的诗;人生如梦亦如风,看你怎么去形容,爱恨本是必经事,懂得宿舍才可以。表面上说的是一种人生现象,事实上这也是人生的感悟,更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同时也借诗告诉别人,人生活是需要心态,要学会取舍;但我最想表达的就是我当时的迷茫,因为虽然我能看透这些,但是我没有方向。

还有一首是今年四月末写的,当时是朋友给我发了一个她朋友的照片,让我给她写首诗。花无开期奈香留,如春已逝踏青游,面容娇媚半遮绣,笑声定格婉自由。诗的大概意思是说虽然花并没有固定开的季节,但是它的味道还在,就像春天已经过去还有人去踏青旅游一样,像一个美丽的女子虽然羞涩,可是她的笑容确是有自己控制的;另外,这首诗是藏头诗,笑面如花,意思就是说图片中的女孩笑的灿烂,像盛开的花儿;这首诗还可以理解成,虽然过去的东西不再拥有,但是还可以回味,还可以努力,遇到事情应该尽力去做,坚持或努力都是自己决定的。当然,这最后的意思也是我对世人的一种劝解,那些因为错过,因为失败,而灰心,放弃的人要努力,坚持,因为成功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一次的错过不是永远都会错过,一次失败不是每次都会失败。

有人说,我的诗没有新意,而是在看图写诗,对此我只能说,写诗完全是不需要图片的,但是如果一个喜欢写诗的人,不知道作者加图片的意义,我只能说你真的太专业了。带上图片的诗词,不仅增加了文字的乐趣,让读者不枯燥无味,还能增添色彩,最重要的是抒发自己情感的时候,还可以给别人带去一份快乐。

如果你说我的诗不是诗,我不反驳;就像我很喜欢曹操的那句话一样:也许昨天别人看错了我曹操,今天也看错了我,我依然是我,我不怕别人看错我;我的诗词是不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后人自会有结果。

6.浅谈英语散文风格 篇六

英语散文的文体特征来看,优秀的散文通过词汇、句法、修辞语言的

巧妙运用,体现其特有的风格,给读者传递美的享受。关键词:英语散文;风格;修辞

一、散文风格的定义

风格一词适用于各种艺术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 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而文学风格则是结合了文学与语言 学的特点,广义而言代表一类文学作品的特点,狭义而言则体现 为不同作家使用语言的特征。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句子有完 整的结构形式,句子的各个成分要用外在的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 来。缺少显性机制,语篇就会不完整。因此,英语散文语言形式 上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散文的风格体现在文章的词 汇、句法和修辞性语言中。

二、美感在散文风格中的体现

对于一篇优秀的散文,它抒发真情实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依靠文体展示了英语语言文字之美。文体是作者与读者交 流的工具。在字里行间中读者能体会到作者的个性,并获得审美 的享受。下面我们就在实例中分析散文的美感是如何通过文体风 格传递的。

常有人认为,要写出好的散文,一定要使用很长的看似很高 级的词语,再将其揉进复杂冗长的句型里,仿佛这样才能凸显出 作者的深奥和文章的深度。然而这样精心雕琢出的散文就如同给 一个清新纯朴的小姑娘硬是披上贵妇人的奢华外套,其效果往往 不是作者所期。真正有创意的人不考虑如何“标新立异”,他能 摒弃矫揉造作,把率真、自然的文风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往往真 挚的散文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在安妮.迪勒德的经典散文《像 黄鼠狼一样活着》(Living Like Weasels)中,通篇使用非正 式的语气,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如一篇私人日记般的将事件娓娓 道来。文章多使用短句,形式也多采用简单句,节奏明快却直奔 主题。比如开篇第一句 “A weasel is wild.”,接着用生动的 行为动词描绘黄鼠狼如何与猎物搏斗, “bite his prey at the neck”, “split the jugular vein at the throat”, “crunch the brain at the base of the skull”, “he does not let go”等,开篇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笔下的描述,绝不拖 泥带水,铿锵有力的印上读者心头,勾勒出黄鼠狼所代表的大自 然和作者所代表的人类世界之间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动 物生存方式的赞赏,点明主题,也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作者 观点新颖,且字据有理。

7.英语教学应彰显学生的学习风格 篇七

一、什么是学习风格

在班级授课中,教师会发现以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待全体学生,总会有些学生不太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引起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形成学习风格的差异。

谭顶良教授认为:“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可划分为三类。

1. 生理因素。

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如声、光、温度、时间的偏好等。例如:在学习时,有些人讨厌声音干扰,而有些人就可以容忍;有些人对听觉刺激敏感,而有些人对视觉刺激感受深刻。

2.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例如:学习兴趣的强弱,学习自觉性的高低,学习意志的坚强或薄弱,等等。

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学习中体现为学生喜欢独立学习,或是喜欢合作学习。

二、了解和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的差异对教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并使教学与之相适应。

1.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接触沟通,形成对每一位学生学习风格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学习风格的知觉偏爱调查问卷”测量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建立学生学习风格档案,让教师和学生自己明确其学习的优劣势,为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供依据。

2. 适应学习风格的策略。

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包含两方面策略。其一是风格匹配策略,即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生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偏爱,使其更快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但这种策略无法弥补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能上的不足。其二是风格失配策略,即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行有意识的弥补和加强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方式和机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这种策略在开始使用时对学习速度、知识获得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坚持使用,假以时日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不只是要有发挥学习风格长处的策略,还要有弥补其不足的策略。

三、匹配策略与失配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其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学习风格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意义重大。

1. 基于感觉偏爱的教学策略。

由于生理因素的差异,学生在感官方面表现为对视觉、听觉和触觉不同的偏爱。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感觉偏爱的优劣势,采用不同的匹配和失配策略。

(1)“优于视觉,弱于听说”型。这类学生表现为阅读速度快,书面语言接受能力强;但口头表达能力差,听觉刺激不佳。对此教师应该采取的匹配和失配策略是:加大阅读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匹配策略);加强听说训练的指导,由简到难地多说多听(失配策略)。

(2)“优于听说,弱于视觉”型。这类学生的语言辨析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好;但动作技能差,书面材料操作能力低下。对此教师应该采取的匹配和失配策略是: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加大听力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匹配策略);加强阅读的技巧训练,扩大阅读范围,规范书写,有层次地多进行写作训练(失配策略)。

(3)“优于触觉,弱于视听”型。这类学生动作技能强,书写好;但听觉刺激不敏感,书面材料理解欠佳。对此教师应该采取的匹配和失配策略是:要求认真做好笔记、练习,多参与角色扮演的活动(匹配策略)加强阅读的技巧训练,增加阅读量,加强听力练习(失配策略)。

2. 基于认知方式的教学策略。

根据认知方式的不同,学习风格可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场独立风格是指一个人能从存在的诸多干扰项中感知出某一特殊的相关项或因素。而场依存风格则是指对整个存在项的依赖,隐含其中的部分不容易被感知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两者的不同,设计使用与之相应的匹配和失配策略。

(1)词汇教学。在词汇学习中,根据场独立者善于感知特殊因素的特点,教师应多采纳词汇归类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把发音相同或词形相近的词归类,同义词、近义词归类,等等。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扩大词汇量,事半功倍。而对于场依赖者来说,由于其辨别能力较差,知觉或记忆内容容易混淆,教师就不宜采取集中识词的方法,而应多通过上下文进行词汇教学,使这类学生词汇记忆牢固,不容易混淆。

(2)阅读教学。在阅读时,场独立者对文章的具体细节记忆较深,但往往把握不住文章主题;而场依赖者容易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对文章细节分析却模糊不清。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失配策略。对场独立者要多训练他们找段落主题句,从而归纳文章主题的技巧,提高其综合归纳的能力;而对场依赖者就要求他们理清文章脉络,弄清文章细节,训练其细节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3)写作教学。在书面表达上,场独立者擅长细节描述,弱于概括;而场依赖者主题概括能力强,细节描写往往粗略枯燥。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失配策略,要求场独立者多做缩写练习,使文章简洁明了;与之相对的场依存者多做扩写练习,使文章翔实生动。

3. 基于社会因素的教学策略。

社会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偏爱独立学习,或与他人协作学习。对于喜欢安静,不喜欢他人打扰的独立学习者而言,单独学习比跟他人合作学习效果更好。对此,教师应在集体教学时留给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必要的个别指导(匹配策略);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能力和习惯(失配策略)。对于喜欢和他人讨论交流进行学习的协作学习者,教师应多给机会让其参与交流互动(匹配策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要领和技巧。

四、结语

学习风格被誉为“现代教育的真正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摒弃运用大一统的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时,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学习风格。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教育研究, 1995.1.

[2]谭顶良.学习风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8.英语教师多元教学风格调查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英语教师;多元化;教学风格;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教学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身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面对新形势应投身于教改洪流中,从现在起积累各种教学经验,从优秀教师那里借鉴好的教学风格,为英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英语教学起步发展比较晚,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还不够多,在教学方法、技巧以及个人教学风格方面还很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教学风格,从而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二、问题的分析

1.英语。不同于其他大学课程,其本身的特点对教学风格的影响较大。(1)教学内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重交际能力和实用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对语言教学的需求分析,对语言有较高的实际使用能力而又熟悉有关语言和语言使用理论,教师角色转换,教师职业敏感度。(2)教学环境。中国学生在学外语时接触的语言材料有限,缺乏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流的环境,而且多数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母语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在其习得外语的整个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很重。由于母语存在的这种干扰性,加之英语作为外来语言,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中国相差很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知识层面广,个人阅历丰富;思维方式灵活,思想开放;兼容并包,与时俱进,对中西方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的选择、吸收和转化。(3)教学对象。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情感变量及外语焦虑症——一种潜在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造课堂良好的心理场,消除学生紧张、困窘、冒险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能更积极地投入言语交际活动。同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可供参考:开朗幽默的个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较强的教学组织、实践能力;减轻学生母语思维的干扰;英语教学法;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活动类型;课堂技巧和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教师创造性提问的内容涉及面。

2.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教师自身的因素对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而我们发现教师工作本身对教师有几点要求是共同的:不断的阅读、思考、写作、实践,同时对学生要有爱心、责任心和宽容。教师的自身因素包括年龄、外表、家庭出身、专业素质、知识层面、经验、性格等。

3.多元化。(1)教育客体的需求差异:学生的多元智力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要求;(2)教育主体的个体差异:年龄、外表、出身、专业素质、知识层面、经验、性格、能力;(3)外部因素的影响。

4.教学风格。第一,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且要经过很长时间逐步形成;第二,与教师的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观;第四,是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1)影响因素。内因:教师的主观因素。外因: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环境和条件、教学设施、教学反馈、国家教育体系的改革。(2)教学风格的分类:按学生参与课程程度,分为解释型;参与型;能动型;按教师课堂侧重点的不同,分为传统权威者、示范表演者、促进鼓励者;按教师课堂的风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按教师课堂互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励志型、哲理性、演说型、艺术型、表演型、煽情型。

三、结论

通过对英语教师多元教学风格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我们得出结论:英语教师要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多学习,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同时广泛涉猎各人文学科领域,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新思想。其次,要借鉴吸取其他教师的经验教训,戒骄戒躁,谦虚慎言。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用心学习的习惯。

2.多思考,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通过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反复思考,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用脑工作、用心生活的合格教師。

3.多实践,做一名行动型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用实践来确定和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英语教师在教学初期,难免会经过一些弯路,碰到一些打击,遇到一些阻碍,这些现象都很正常。这时候,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拿出自己的闯劲,发挥自己的拼劲,体现自己的韧劲,克服困难,使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信在英语教师自身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工作一定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一起为此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我的小学英语教学点滴感悟 篇九

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期间,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这学期有一些有趣的教学故事,现在此讲一讲:

在英语课堂中我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效果很好。所谓多样化活动教学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英语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Please,stand down.”(动作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们更是喜欢,甚至有些孩子编的动作比我编的还要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利用英文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了。对于游戏,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的。

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猜一猜”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说,在三年级的一堂英语课上,我不是急着要学生记单词,而是把课文中的单词编成个顺口溜,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新课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从而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课时的新单词。还有在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描述人感觉的单词后,我尝试让学生利用这六个单词进行讲故事比赛,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个故事,然后评出最佳讲故事能手,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在英语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音乐,画画,甚至还可以结合比赛、游戏等等。

10.我的英语教学反思 篇十

我已工作十余年,全面见证了新课程改革,新老教学理念的交替。可以说国家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对于推动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课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处处以新课标为导向,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新的课程观。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多数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信心百倍,兴趣浓厚。但是,我发现有很多的学生进过半年或一年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产生了消极情感,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教师面对一些整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态度误区。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饱的那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以下情绪:上课或讲练习的时候,就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师在有些知识点讲过后,有的甚至操练了多遍,反反复复强调了,学生仍没有掌握。有些教师就责怪学生,并因此加强反复训练。于是在教师的责怪声中,在枯燥的联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了。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我的体会如下:

第一、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我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就是说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是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会逐渐消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第二、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一个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发展他们学英语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也就正体现了英语课程的其中一个功能——人文性。

第三、要不断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味责怪抱怨。

11.我的风格我做主 篇十一

安妮在菲英(FUNEN)的乡下长大,“童年时光真的很让人有安全感,甜蜜幸福。那时候一到秋天,我们全家人就会去凡岛(FANO)度假,在丹麦的西海岸边能找到不少漂亮的琥珀。我们也会骑马,那时候我还梦想着有匹自己的小马呢。”

她的父母都是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的老师,安妮也在那所学校读过书,在那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和手工的乐趣。“在学校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关于中国艺术的项目,两周的时间,我都在一个陶瓷艺术家的工作室试着做些和中国瓷碗花瓶差不多的东西,很快,我就被这种材质迷住了。”她的父母也鼓励孩子们要勇敢跟随自己的梦想和信仰,然后安妮决定到科灵设计学院学习自己喜欢的设计。

关于在科灵设计学院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安妮说:“我想就是有关技术、材料和设计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吧。借此我也学会了通过设计表达自己。但,要想找到自己的风格,这个可是学校教不了的。我想,自己周围的世界和我的个性对我的设计影响更大。”

安妮目前的主要创造主要是一些日常器皿以及陶瓷小饰品,纯白色的界面上画着点点色彩。

“当你开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会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你的这个创意?”“新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一般都是从手画开始,我不太擅长用电脑。但我只使用自己的感觉和直觉。”

如今,安妮的作品几乎遍布世界的设计商品,但她说自己的第一套作品可是由她亲自去“销售”的。大概是1997、1998年的时候,安妮做了自己的第一套烛台,“我记得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些作品,去当地的一个商店,让他们看我们的作品。”很显然,她不喜欢坐着等待:“幸运得是,他们一看我的设计就很喜欢,于是就同意在店铺销售。就这样,自己的生意就慢慢成长起来了。”

后来安妮就开始忙着多做些陶瓷设计,以满足日渐增多的市场需求,可一个人好像怎么忙也忙不过来。“在一个朋友生日的聚会上认识了我的丈夫耶斯佩尔(JESPER)。然后他就来工作室帮我,但即使两个人也根本忙不过来,他就决定找个生产商来制作我的设计。”直到几年后,她的作品才算满足市场的需求,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甚至能赚些钱了。”

耶斯佩尔是个生意人,曾经在商业咨询公司工作。他的父亲是个艺术家,做雕塑,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耶斯佩尔和安妮合作做陶瓷也是很自然的事,他以前也经常在工作室帮他父亲做雕塑。“我做我喜欢的设计,这就是我的设计语言。我一直在和耶斯佩尔合作,他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而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值得推荐给大家。如果你想当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你得明白,你不能包揽所有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就是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梦想,与其他人合作,带来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安妮说。

但既是工作伙伴也是生活伴侣,不可避免的一个局面就是天天两个人都要在一起,对生意或许是好事,但对爱情或许不是。“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和生活里总要对着同一个面孔,对我而言,这多少会有些问题。然后我们就想办法邀请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工作,这样,我们就不像以前那样总在一起工作了。”

“我有一个同事,做时尚设计,那时她知道我在找个生产商来生产我的作品,她也刚好从越南回来,就告诉我说在越南她发现一个很棒的地方,在河内外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的人们手工制造陶瓷。”这个意外的发现让安妮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转折,耶斯佩尔知道当时丹麦国际发展援助组织(DANIDA)在越南有援助项目,于是他就联系了大使馆,询问他们是否有机会加入这个项目。几个月后他们便应邀去了越南,在当地去寻找合作伙伴。“那时大概是2005年,又过了几个月,我们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就此开始在当地生产陶瓷。”但仍旧会有一些设计在丹麦完成,“一切都是手制的,这些是工作室和产品的特质。”

安妮很喜欢雷纳多·科恩(LEONARD COHEN)在“ANTHEM”的那句歌词“万物皆有瑕疵,这正是光照进的地方。”完美或许没意义,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不过有些东西还是要尝试改变。而关于自己的孩子们,她却没有特别的期许。“孩子们对我的生命影响很大,但我只想我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同样相信并跟随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勇敢,健康并且幸福。”

12.论学习风格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篇十二

学习风格是当今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着眼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方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学习风格的内涵。Keefe在1979年从信息加工角度界定学习风格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Dunn夫妇从学习者对环境的偏好角度出发,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方法及态度,它影响其所处学习环境的知觉、互动及应对的能力”。Reid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自然地、习惯地吸收、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方式”。在我国,比较公认的是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所下的定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虽然学者们对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本质上是相同的,即稳定性、独特性和可塑性。因此,学习风格的研究对师生双方都非常重要,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在安排组织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到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对于学生来说,研究审视自己的学习风格,关注学习过程,注意向他人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二、学习风格的分类

根据性质和表现形式,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一般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知学习风格(sensory learning styles),包括视觉型(visual)、听觉型(auditory)、动手型(tactile)和参与体验型(kinesthetic)。视觉型学习者通过视觉的渠道来感知新信息、新内容。他们倾向于通过阅读、看图片、录像、记笔记等进行学习。听觉型学习者喜欢听讲座、听录音以及与人交谈来进行学习。动手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可触及的实物来学习,乐于完成建造性任务,喜欢参与动手类活动。参与体验型学习者通过参与体验,学习效果最佳。他们喜欢在课堂上做反应,希望被老师点名提问,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类是以认知方式为基础的认知学习风格(cognitive learning styles),分为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ce)和场独立型(field-independence)。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受学习环境影响较大,喜欢与人合作学习,比较容易获得自然语言的输入。而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学习上独立性较强,属于分析型学习者,具有较好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类是个性品质学习风格(personalized learning styles)。以个性品质为基础,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性格外向者由于敢于冒险,乐于做大量的口语练习,能积极参加语言活动并能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内向型的人更能保持良好的专注状态,能很好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做出自我评估,可以从自身内部寻求支持,往往有较强的毅力和控制力。针对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

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三类,即生理因素、文化因素、网络因素。学习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生理基础,受到学习者固有的生理特征影响。包括遗传基因、感知通道加工和左右半脑功能等,基于生理要素,教学中应迎合学生的风格而不是改变他们的风格,教学所采用的各种策略只有符合学生的风格特点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共同的社会文化可能使同一民族、种族、阶层的学习风格具有某种共性。大量研究表明,某些种族的学习风格与其他种族的学习风格不同。亚洲文化培养的孩子更具场依赖性,美国文化培养的孩子更具场独立性。东方的学生倾向沉思型,美国学生则是沉思观察型和主动实践型的结合。中国学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教师和教材具有很高的权威。反映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书本和教师,容易忽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比较注重与他人合作,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周围的环境,属于合作型的学习者。同时,学习风格也受到网络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影响。21世纪,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给予人们全新的学习观念,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改变信息的获得渠道和交流的方式。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条件。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了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融为成整体,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倾向。

四、学习风格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习风格生动而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个体学法的总倾向,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每一种风格在教学环境中都自有最适宜于它的温度和土壤。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多样化的,没有优劣之分,每一种学习风格都有优点和不足,教师应尊重每位同学的学习风格,承认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给予学生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有区别地对待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外语学习者,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例如针对视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针对参与体验型学习者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组织小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这些活动在给学习者提供交流和沟通机会的同时,也能使他们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是绝对或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不同渠道输出信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学习内容。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时,考虑如声音、实物、图形、情景、文字符号等各种形式,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成功地完成知识构建。与此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风格的优势,弥补不足,逐步形成有特色而又合理的学习风格。首先教师应采用问卷调查,自评和互评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然后教师应指出每种学习风格的优劣之处,告诉学生如何利用自身学习风格的特征进行英语学习。如,学生是视觉型学习者,在学习内容上主要选择视觉媒体的输入材料,教师还应告知其听力水平远低于阅读水平,课后应在听力方面多加练习,练习方式可以采取电影、电视等既有影像资料又有音频资料的形式,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该学习者的视觉型学习风格,又弥补了该学习者听力方面的不足。

总之,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风格倾向,指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

摘要: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都要以这一主体为出发点。学习风格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反映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只有把握好学生的学习风格,才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风格,个体差异,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银杏.学习风格与外语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13.我的小学体育教学 篇十三

多年来没上体育课,对体育教学这课程还不是很有经验,但经过这些时间对学生的情况的反馈和自身的总结,自己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满足。全体学生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严格开展队列练习

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传统的教学存在着单向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把教材讲得精彩完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大纲内容精心备教材、备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科学控制课的密度和节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4.我的初中英语教学故事 篇十四

每个角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故事,一般来说,我运用最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我根据情况把学生分成六个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形势练习对话,做游戏,尤其在单词的检查这一环节中,分小组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组组长检查督促小组成员,以小组比赛的形势看谁背的又快又正确,既涉及个体又与集体有关,效果还算可以。但在我们运用中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合理地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而产生混乱。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或稍微有点进步的后进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15.小学英语我的教学风格 篇十五

一、基于风格意识的个性化教学教育意蕴

打开一位学生的作业本时,发现这样一个秘密:每幅作品的主角都是机器人,形态迥异,生动逼真,功能齐全。细细分析,作品主题又都符合教学,如《快乐的节日》,作品中描绘的是作者和机器人一起庆祝儿童节的快乐情景;再如《昨天、今天、明天》,这位学生的明天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正在科学研究室里进行机器人的开发研究……

在作业本一打开,请全班学生来猜一猜是谁的作品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起来:“这是张锋的作品。”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啊?”

生:“我们班画机器人最厉害的人!”

生:“他是我们班机器人的代言者!”

“不看名字,只看作品,就能判断是谁的!”这就是儿童个人创作风格的展现,这就是个性张扬的体现。由此引发了笔者在课堂绘画创作中,进行儿童风格意识培养的灵感。风格意识的培养具有哪些教育意蕴和价值呢?

1. 满足多元化美术教育的需求,趋于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

多元化美术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的必然趋势。培养儿童的风格意识,必先让儿童了解、欣赏不同的风格艺术作品,在儿童欣赏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除了可以从中感受作品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技法意义之外,还可以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正面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认识到艺术文化的多元性,符合多元化美术教育的需求,同时逐渐提升儿童的美术素养。

2. 符合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需要,利于儿童创作热情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得两者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内在本质的表现。”[2]高年级学生已进入儿童绘画过程中的“视觉写实期”,对绘画中表现出的空间、透视、比例、细致的刻画感到惊叹与羡慕。培养儿童的风格意识,正符合儿童内在本质方面自我表现的心理发展需要,让儿童在美术创作中作为一个画家、艺术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表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来体验美术创作的成功和愉悦感。

3. 契合儿童个体差异发展需求,臻于儿童学习情趣的体验

美术教学最终追求的目标并不是绘画的技能技术、画得像与不像,而是绘画风格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创造型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别出心裁、有强烈的表现欲、自信、大胆、勇于推陈出新。鼓励和保护儿童的积极因素,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有的喜欢视觉文化中的卡通漫画艺术,有的喜欢传统民族文化的剪纸艺术,儿童的个体差异正表明帮助树立风格意识的必要性。培养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风格意识,正是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进行的因材施教,鼓励儿童不受自身技法能力的限制,敢于创新,敢于在学习中凸显个性,在实践中创立风格。

二、基于风格意识的美术个性化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要求把儿童教育成“画家”,是培养儿童的风格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使儿童在欣赏、创作、评价美术作品时了解他人的创作风格,寻找自我的独特个性,逐步认识到培养绘画风格个性化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培养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1. 风格概念于欣赏中形成,培养儿童美术鉴赏的能力

审美要从欣赏开始,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力更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4]美术教学中,每堂课都缺少不了欣赏环节。一位学生在给笔者的建议中表述:希望老师多展示经典的中外艺术作品供我们欣赏。可见儿童在心理发展趋势下渴望了解多元文化的美术知识,渴望欣赏个性鲜明、风格流派各异的艺术家作品。

(1)汲取经典艺术养分,领略大师艺术风格。古今中外美术史上,产生过许多有个性的艺术流派,如中国绘画流派中有吴门画派、浙江画派等;如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有野兽派、立体派等。这些开宗立派的大师们除了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外,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才华,传递情感,张扬着与众不同的个性。鉴赏大师的作品可使儿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是形成风格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产生巨大感染力,成功实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与欣赏者的交流。儿童在欣赏大师作品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从作品的题材、选用的艺术手法、画面色彩的处理等艺术要素中已能够分辨作品的不同风格,并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去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个性和生长环境及生活态度。教师无需过多言语,轻微地点拨和提示,便可以轻松地让儿童在潜意识里了解风格的广泛概念。

使儿童树立风格意识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在儿童遗忘和记忆的反复过程中,不断给予强化。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开展“与大师同行”的经典名画鉴赏活动,通过对作者个性魅力和作品风格的阐释和引导,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赏析,使学生追寻大师们的足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师个性魅力的影响,为儿童在自己的创作中形成风格做储备,同时有效提高了儿童对中外经典美术文化的接受和鉴赏能力。

(2)浸润时尚视觉文化,感受多元艺术风格。任何生活经验都会转换成一种视觉文化,儿童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商品包装、动漫、电视、电影等视觉文化产物。教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并浸润现代“视觉文化”,在生活时尚潮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动画片、卡通形象、电脑游戏、穿编饰品等时尚文化,自然也成为培养儿童风格意识的优秀题材和内容。

“有趣的瓜果”教学片断:

师:你QQ农场里种有哪些瓜果?

生:我的农场种有苹果。

生:种有西瓜……

师:QQ农场里的瓜果与我们生活中的瓜果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更艳丽,造型更可爱……

师:(出示对比图,大家讨论得出结论)QQ农场里的瓜果造型风格采用了拟人、夸张、简洁的方式,色彩风格明艳。

儿童喜欢观察时尚,巧妙地将游戏中的造型风格特点和学生的创作风格相结合进行引导,使儿童从游戏造型中汲取了自己喜爱的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及二度设计,根据每一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地发掘他们的特长,并引导应用到美术实践中,拓展延伸了儿童的创作热情,增强了不同个性儿童对“追求美”“表现美”的意识和信心。

2. 风格创作于绘画中体验,打造儿童创新表现的精神

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多要素中,作者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方面的独创性。课堂教学中的创作环节是帮助儿童张扬个性、形成风格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把发展儿童个性放在首位,使儿童树立创作风格的意识,有意识地将这种认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提高其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1)造型独特化创作,形成个体风格。选择主题、造型创作是作品完成的第一步,在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喜好和特长进行造型的选择重组,完成在作品中的造型设计。

“昨天、今天、明天”教学片断:

师:昨天的你们还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婴儿,今天的你们成长为一名名小学生,那明天的你们又将是怎样的呢?你的职业梦想是什么?职业有什么特征?

生:成为一名军人,一身军装,守卫祖国的边疆。

生: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像老师您一样,每天教会我们知识。

生:……

师:怎样有个性地表现好昨天、今天、明天的我?

生:写实风格的画法。

生:我想用漫画、卡通人物的造型表现。

师:想法可以独特,有同学绘制卡通人物得心应手,有同学擅长造型夸张的漫画形式……可以采用你喜欢的独有方式,表现出不同时期你的人物特征。

作业作品证明,儿童的创作风格意识的培养小有成效。学生们的统一主题作品,有善于卡通风格的造型创作,有擅长写实风格的造型表现,有酷爱简洁的漫画造型设计……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审美品位、成长环境和接受、理解能力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学习习惯和习得方式,表现在画面中则是体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和个人风格。在课堂教学中首要注重保护儿童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儿童发挥个性的自由,鼓励儿童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作品。

(2)手法个性化表现,展现个体特色。儿童在美术学习时,对造型、色彩的表现其敏感性都会有所差异,这使儿童善于表现的美术形式和技法也趋于多元化。于是,笔者在绘画手法上又对儿童进行引导,鼓励儿童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表现方式,如油画棒涂色浓重热烈;彩色铅笔清新淡雅;中国画笔墨丰富,有意境美感等,大胆地运用尝试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风格,追求个性表现(如图1、图2所示)。

A同学的作业作品风格:画面构图安排饱满,黑白灰色调,善于用点线面的方法进行线描创作。大家的评价———细腻、有层次感。

再看B同学的作业作品风格:构图时将主体布满画面,画面有装饰性,善于用水彩笔进行色彩处理,笔触条理清晰。大家的评价:沉稳、大气。

从以上两位学生的作品看出他们对构图的方式、工具的运用、色彩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表现在绘画创作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在绘画创作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创作尝试,在体验尝试中练习创作的技巧,寻找适于自己个性的表达方式,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及创作激情,使自己的艺术风格及表现能力得到发展,努力实现风格化、个性化。

3. 风格意识于评价中凸显,展现儿童独特个性的精彩

评价是为儿童的发展服务。对当前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品评价时,不能只考虑作品形式的合理性和技法的娴熟性,更要注意肯定儿童的风格化,鼓励儿童的个性张扬,帮助儿童在长期的风格意识下形成自己的风格。

(1)猜想:儿童认识他人风格。经常采用拿出学生的作品,一起猜想“这是哪位同学的作品?”“你是怎样猜出来的?”游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观察伙伴的特点,学会了关注伙伴的个性特征,学会了将绘画创作和同学的个性相联系进行真实评价,在认识他人的风格时,也充分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强化了学生自我的风格意识。

(2)述说:儿童归纳自我风格。佐藤学指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4]阶段性地进行“述说”自我评价活动,让儿童在一阶段创作后回顾之前的作品,从造型、色彩等美术元素对作品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刻了解自我,有利于儿童更深层次了解自己的个性,形成自我的风格。

“重视儿童的自我评价”,让儿童参与自我评价,有利于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绘画创作作品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最大程度发挥个性潜能,使其禀性天赋得到充分张扬,个性张扬从而寻找自己的风格之路。

通过美术“个性化教学”传达的意义,重视儿童学习兴趣,因而使儿童有了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重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体现“因材施教”;重视学科特点,因而保持了美术自身的特色;重视个性发展,因而关注了儿童的未来。[5]张扬儿童个性,形成个人创作风格化,在生活的舞台上,或许是一个美丽的智慧行动,或许是一种理想的创新实践,但它一定是一个能体验探索的教学改革过程,一定是一次能构筑意义、改变儿童人生的有意思的教育历程。

摘要:美术活动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风格是个性在作品中的表现。个性化教学核心原则是为风格而教育——“为风格意识而艺术”的哲学基础。以儿童风格意识的养成为切入点,从课堂教学中的欣赏、创作、评价几个教学环节进行实践探究,引导儿童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创作手法的运用等艺术要素进行个性化表现,以形成自我风格的意识。

关键词:美术,风格意识,教育意蕴,个性化教学,绘画创作

参考文献

[1]李森.课堂生态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3.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74.

[3]李锋.美感与表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4]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49.

上一篇:关于模拟考试随笔: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下一篇:你是你的船长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