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精选9篇)
1.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练习。
1.根据拼音提示,将对联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5分)
Shū shān yǒu lù qín wéi jìng,xué hǎi wú yá kǔ zu zhōu.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洗礼 阔绰 水波粼粼 问心无愧 B.虔诚 晨曦 面面相觑 断壁残垣
C.锦嶂 萧索 忧心冲冲 鞠躬尽萃 D.拆散 头衔 芊芊细草 通宵达旦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现在看来,有些楼房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期间,搜寻工作可谓周而复始,此起彼伏。
D.由于经营亏损原因停业的兰州古籍书店引经据典,遍稽群籍,经过一段对闯的筹划又开门营业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了解,我省汉简发现早、数量多、研究历史长、在海内外影响大。
B.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选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兰州代表队、陇南代表队,张掖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组前三名。
C.随着Windows XP的退场,对于操作系统行业及安全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或一次机会。
D.索契冬季奥运会暨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办。
5.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的 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 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 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
6.名著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____体小说,作者 。小说以 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 、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驷)国等地的经历。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 才是其灵魂所在。
7.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子日:“ 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
(4)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一鼓作气, 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 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
1.(5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写2分。另错一字扣一分,扣完3分为止。)
2.(3分)C 3.(3分)A 4.(3分)C 5.(3分)D
6.(共5分,每空1分) (1)章回 施耐庵 北宋 (2)小人国、尖锐而深刻的讽刺
7.(共8分,每空1分)(1)草色遥看近却无 (2)温故而知新(3)夜泊秦淮近酒家 (4)千里共婵娟(5)再而衰,三而竭 (6)草色入帘青(7)天涯若比邻
综合性学习(8分)
25.一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 欣赏价值。班级开展了“最美汉字书法”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活动一:我会赏析
右面三幅作品各有特点,请你从选项 中选择最能体现其特点的一项,将其序号写在对应的括号中。(3分)
A.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唐太宗赞之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代赵崡《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C.用笔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羁。
(2)活动二:我来介绍
请你选择可用材料,写一段文字,向班上同学介绍练习书法的方法。(限80字以内)
(3分)
材料一 临摹声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
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
材料二 东汉书法家张芝是甘肃酒泉人,有“草圣”之称。
材料三 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
材料四 甘肃成县的《西狭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材料五 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
(3)活动三:我能表达
李明同学写不好汉字:同学劝他认真练习,可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书写了,写不好没关系。”你要反驳他,你说: ________。(2分)
答案:
(1)(3分) ①B ②A ③C
(2)(3分)练习书法有临、摹二法。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 各扬其长。
(3)(2分) 示例:李明,你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虽然电脑和智能手机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但生活中还需要用笔书写。再说,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我们应当把它传承下去。
2.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增加“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成为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新亮点、新考点。“综合性学习”出现在中考试卷的第一部分,即“积累与运用”部分,分值占9分。题目如下:
按要求完成第6至8题。
班上将开展“话说广东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广东历史人物。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孙中山、廖仲恺、蔡廷锴、彭湃、叶挺、叶剑英、秦牧、李小龙(也可另选)
6.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_____。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_____(写出采访对象的身份)。(1分)
7.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涉及学校名称和自己姓名时,请用A、B、c等字母代替。(4分)
8.请你根据需要,拟定3个准备在采访中提出的问题。(4分)
这是一道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主要考查学生拟出采访活动计划、提出问题、口语交际等素质的“综合性学习”试题。“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进入中考语文试卷,有相当的难度,对考生来说极具挑战性。据评卷老师反映,这道题让好些考生无所适从,而纷纷失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该怎样来应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肤浅认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不足
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不深刻,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全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某些教师的口头上,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有被忽略的可能,有些语文教师依然是靠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驰骋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
模式比较单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没摆脱三种模式:语文课外活动课、活动作文课和单纯的作文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就显得单一,还局限于对某一项技能的活动演练,只能提高学生的某项语文能力。
依赖课本行事。教者总放心不下教材,唯教材是举。即使学生办不到的,也要让学生去瞎编乱造,在课堂上表演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有教师把综合性学习单元当作课文放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就完全背离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作为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确实存在着种种困难。如: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落后,教学资源缺乏;住宿生多,学生很难找时间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忙于作业,没有精力搞综合性学习;学生、家长不够重视;农村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比较差,等等。因此,综合性学习课也就成了作文课,学校也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查。
教师的理念没有改变。教者还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有时也怕麻烦,懒于行事;或者认为离考试太远,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拓展。这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成绩不理想。
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如何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但我们认为:课本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真正的“玉”要靠老师来“引”,教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该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此,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最好是变教师的激发为学生的自发,要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更自主的活动,进而乐于参与其中。农村初中生的综合性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充分了解社会和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提供的学习主题,科学、合理地设计好综合性学习题目,让学生容易完成。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再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培养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
把握语文学科的本性,实现综合性学习之“综合”。综合性是语文天生所具有的特性。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因此,综合性学习理应在“综合”二字上做文章,明确“综合”的具体指向和覆盖的范围。首先要实现语文学科内部的综合。其次是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综合。第三是立足语文主体,实现跨学科综合。实施开放性的综合性学习,使学习内容不再囿于语文学科内,况且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呈现或学习似乎都离不开语文这个载体,毕竟“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学科实现综合势成必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当然。这方面的综合要突出语文主体地位。体现语文的本性,注重共通性。不能本末倒置,盲目综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搞成其他学科的学习。
如何备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考点?
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相当的难度,对考生来说极具挑战性。但是只要抓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特别是抓住“语文活动”这个核心,我们就会有的放矢,理出头绪。而且,中考必然会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加上“综合性学习”刚进人中考语文试卷,出于题量、分值、难度的限制,“综合性学习”不会让大多数考生感到为难。因此大可不必对其心生畏惧。
抓住“语文综合性学习”考点的特征
实践性。过去,我们更多的是“面向文本”,而“综合性学习”则把我们引向“面向实践”,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会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综合
性学习”命题的中心是“活动”。试题大多会设置特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同时,实践经验也是学生解题的主要依据。
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活动必然是立足于语文学科的,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的水平。需要考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践活动,特别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综合性。有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学科内的综合,即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综合性的语文问题。如劝说某人参与某项活动,我们可能会需要相应的修辞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原则与技巧等等。二是学科间的综合,即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渗透。语文学科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基础工具,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能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开放性。主要指命题的灵活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考生在问题情境中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可多角度切入,形式限制少。答案不作统一规定,鼓励有创意的设计和表达等等。
明确命题趋势
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以及2007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命题思路,我们基本上可以预测今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命题范畴,即利用语文工具,自主而富有创意地策划语文活动,学会交际、合作,通过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以恰当的语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主要题型包括:拟活动方案或计划;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活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观点,等等。
掌握一般的解题思路。
例如,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答好这样的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审清题目,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如上面例子第(1)问,要求考生设计宣传语,有的考生若忽略了这个要求。把国家推行普通话的宣传语“普通话。通天下”照搬过来,就不能得分。同样,第(2)问限定为语文活动,如果不加思考,匆忙罗列,很可能会一分不得。审清题目还可以缩小思考和答题的范围,找到解题的条件。第(3)问实际上是让考生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就推广普通话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建议应有校园特色,并切实可行。如“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等等。
摆正心态,轻松作答。答题时不要过分紧张,不要被题目吓倒。上面例子中第(1)问无非是让学生突出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学生可以尝试利用一点修辞手法,如“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我们还应清楚,许多问题开放性强,留有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考生切不可畏首畏尾,局限了自己的思维。
积极调动自己已有语文的储备,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解题时要有语文意识,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题目的要求和题目提供的材料或示例,运用语文知识去答题。这样我们就不难写出切合题意的答案。
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只要针对主要题型总结答题规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考生在拟对联、写广告词、写开场白时就会从容不迫,得心应手。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也应中心明确,说话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3.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
①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河水的柔情,永远贴近心灵的呼唤,抚平岁月的坎坷。每一条穿越历史的长河,每一条汹涌在肥沃土地上的长河,都是涓涓不息的温暖血脉。
②我们应该铭记大河的情谊,从心灵的深处感激大河无私的奉献。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江河开始的。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人类历史上最先绽放文明之花的摇篮,几乎全部诞生在举世闻名的大江大河的身边。河流淌过的地方,不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是那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也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
③当然,大河的意象是格外丰盈的。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高高的波涛推举着人生的帆船,沿着水流的方向把岁月之舟带入辉煌。大河给你的是勇气和信心,教会你如何迎接挑战,并与永恒无极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④读那些丛林探险的边地小说,看那些决战热带雨林的外国影片,有的主人公迷失了路径分不清南北东西,他们跋涉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林海深处,看来已经到了濒临绝境的地步,可他们依然苦苦地挣扎苦苦地找寻着生命的出路。他们不停地激励自己:坚持啊!坚持住!只要找到那条河流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就能够走出大森林的围困。大河的方向是一马平川的辽阔,是浩瀚无边的海洋。一条大河串起的是古朴的村庄、繁华的都市和人间的天堂。
⑤白帆飘荡在波涛里,故园的山川历历在目,看那秀丽无比的田园风光,一派妩媚的春色永驻心田。渔歌阵阵百舸争流,彩云飘飘稻香起伏,我的故乡被澜沧江的兰津之水淘洗得亮丽非凡。
⑥那永远沸腾在我心里的蓝色长河――滇西峡谷中的澜沧江,源自青藏高原的清洌圣水,历经漫漫长旅,在我的故乡汇成的宽阔大河――是我真正的母亲河。在横断山地带奔腾咆哮的澜沧江,既有野性勃发的滚滚波涛,又兼具蓝色温情的美丽风光。大河之水是泱泱之水,大河之水是生命之水。故乡凭借着大河丰富的水源,以及大河两边肥美的土地,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名扬天下的鱼米之乡。
⑦生在大河边长在大河边,这是上天的恩赐,而拥有一条真正的大河那才是值得骄傲的。然而,人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缺乏必要的关注,就是对滔滔的大河也是熟视无睹。许多时候人们只知道向大河索取,而忽视珍惜和爱护,于是一条条大河被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大河早已徒有虚名,就像笼中的老虎缺少了虎的神韵。一些干涸的河流,河床只有白茫茫的流沙,涛声已经失落浪花已经凋谢,纷纷扬扬的是人们忏悔的眼泪……人类在品尝自酿的苦酒时,是否已经警觉,一条条大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穿越梦美人的情怀与浪漫,体贴呵护与我们生死与共的每一条长河。
(本文有删改)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大河怎样的情感?(2分)
2.河流给予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上的滋养,还有精神上的启示。作者从河流身上得到了哪些精神启示呢?阅读第②③④段,摘录文章中的话语填空。(3分)
答:大河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 “ ”;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 ;大河给你的是“ ”;大河的方向能引导人们走出大森林的围困,遭遇困境时,只要找到方向,就有了“ ”。
3.下边这句话是本文某一段的首句,应还原到第 段的开头。(2分)
“是的,面对那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河,谁还会走失远方找不到回归家园的路呢?”
4.作者在第①段中写道:“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的确,大河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态美。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边的表格。(3分)
大河的情态美 描绘大河的诗句
浪 漫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豪 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阅读本文后,某班准备开展主题为 “长江――母亲河”的语文学习活动。下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将还没有整理好的资料补充完整。(5分)
1、(2分)作者抒发了对大河的感激、热爱之情。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和主旨”的能力。
2、(3分)“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 勇气和信心”;“生存的希望”。每空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思路与要点”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
3、(2分)第⑤段。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思路与要点”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4、(2分)描绘大河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等亦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1分)大河的情态美:空寂、空旷、辽远、辽阔。意对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欣赏学习语言的风格”的能力。
5、(2分)宜昌市境内长江干流上的大型水电枢纽有哪些?提问准确,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就阅读材料中的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的能力。
(1分)江入大荒流。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4.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
班级: 姓名:
一、字词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着我来到有pú gōng yīng()的草地上wán shuǎ()。草地旁边有一个湖,有时候会看到漂亮的cuì niǎo()停在苇秆上,我会qiāo qiāo()地看它捉鱼。看着看着,我就打起了hā qian(),有时候我会直接shuì()在草地上。
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盛 shèng()长zhǎng()觉jiào()chéng()cháng()júe()还huán()难nàn()hái()nán()3.选字填空。
悄
稍
(1)翠鸟在船头静()()地站着。(2)这里的天气()有些冷,你要注意保暖。
衔
街
(3)翠鸟嘴里()着一只鱼飞到了船上。(4)大()上张灯结彩,热闹极了。4.连线搭配词语。可爱的 小草
搭
橹 有趣的 草地
金色的 时候
傍晚的 蒲公英
二 句子秀台。
1.搭上 船 船夫的 翠鸟 悄悄地(把词语按正确的顺序连成一句话)2.多么可爱的草地!(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多么
的蒲公英!
3.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缩句)三 课文站台。
1.《搭船的鸟》中“搭”是“
”的意思,“搭船”即“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
,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
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
2.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文后,“我”知道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是白天,蒲公英的花朵
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晚上,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
,草地也就变成 色的了。
摇
船
捕
嘴
张
鱼 四 口语交际。
小朋友,下图中的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当时正在公园里,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五 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2)“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翠鸟捕鱼时的 ,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3)这段话是对翠鸟动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课外阅读。
五 花 山
我家住在大山里。你知道这里的山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落上去的雨点,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后,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春、夏的山都是绿色的,但也有不同,春是
,夏是
。(2)短文主要描写了
、、等景物。从短文中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3)人们为什么给山取名“五花山”?
六习作快车。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小天地,可能是一片草地,可能是一个花园,也可能是一个空房子。想想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有什么发现,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吧。
第五单元综合能力练习答案
一、1.蒲公英 玩耍 翠鸟 悄悄 哈欠 睡
2.示例:盛开 盛饭 长大 长度 睡觉 觉得 还书 还是 遇难 难过 3.(1)悄悄(2)稍(3)衔(4)街
4.可爱的—小草 有趣的—蒲公英 金色的—草地 傍晚的—时候 搭—船 摇—橹 捕—鱼 张—嘴
二、1.翠鸟悄悄地搭上船夫的船。2.示例:有趣
3.示例: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吓坏了妹妹。4.蒲公英给我们带来快乐。
三、1.乘、坐 灵性 认识翠鸟 爱 2.张开 金 合拢 包住了 绿
四、示例:我会说:“叔叔,您好!打扰您一下,麻烦您把鞋子穿上可以吗?这里是公共场所,希望您不要把鞋子脱下来,不然会影响到大家的。”
五、1.(1)冲 飞 衔 站 吞
(2)飞行速度之快 动态(3)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2.(1)淡淡的绿 浓浓的绿
(2)山 树叶 树林 嫩嫩的黄色 金黄色 杏黄色 火红色 紫红紫红
(3)因为这里的山秋天是五颜六色的,所以被叫作“五花山”。
5.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一)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知朝③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 《战国策〃燕策》)【注释】①旦 :早晨。②市:集市,市场。③一朝:一天。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比三旦立市()(2)人莫与言()..
12、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顾我的生意。C.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二)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意致闲淡()泫然不能自已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愀然以悲 船载以入 ..B、为毛锥子所窘 不足为外人道也 ..C、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何陋之有 ..D、是则真可哭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 ..
3、谈谈作者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许金不酬 ①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②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
④⑤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注】(①苴:枯草
②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③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④薄:撞⑤ 盍:为何、何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向许百金
许 :(2)‚若,渔者也 若: .. 2.对划线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原因!B.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C.这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D.这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3.商人最终沉入水底淹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四)温人之周 温人①之周②,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 对曰:
‚臣少而诵《诗》③,《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选自《战国策》)【注】:①温:魏国温城。
②周:东周。
③《诗》:《诗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温人之周()(2)君乃使吏出之()..2.选出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B.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C.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D.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3.温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主人?(用原文回答)从文中看,温人是什么样的人?(4分)
(五)原宪甘贫 孔子卒,原宪①遂亡②在草泽中。子贡③相卫,而结驷连骑④,排藜藿⑤,入穷阎⑥,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⑦者谓之病。若宪,贫 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⑧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注释:①[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②[亡]流亡隐居。③[子贡]孔子弟子,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④[结驷连骑]随从马车接连不断,前
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⑤[排藜藿]‚排‛,披,分开。藜藿,一种高过人
的野草。⑥[穷阎]‚穷‛,陋。‚阎‛,巷门,此指里巷。⑦[行]实践。⑧[怿]喜悦,高兴。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原宪遂亡在草泽中_____________
⑵过谢原宪_____________ .. 2.对画线句‚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叫做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才叫做有病。B.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称他为病人。C.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的人令人担忧。D.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使他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使他有病。3.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4分)
(六)吕蒙深明大义 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jī)礼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歔(xǖ)欷(xī)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选自(三国志〃吴志〃甘宁传》)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徒跣:________________(2)负卿: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汝是为臣下非法。‛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作为臣下是违犯法律。B﹒你们为臣私下做非法勾当。C﹒你们为臣私下是违犯法律。D﹒你作为臣下做非法勾当。3﹒请简要分析文段中吕蒙的性格特点。(4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成侯邹忌为齐相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公何不为王谋伐魏().⑵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2、对文中划线句子‚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B、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说服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C、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D、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说齐威王应该派田忌伐罪魏国。
3、阅读这则故事后,你认为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八)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臵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
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陈之饮器
陈:________________(2)盍少尝之 盍:.. 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3.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九)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饮。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 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恃才傲物()(2)颖士常造门()..
2、对画线句‚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颖士看见老人懒散无助,在店铺喧嚣张凌辱他。
B、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无助,放肆地凌辱他。C、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很放肆地凌辱他。D、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在店铺凌辱他。
3、文中的萧颖士为什么一生做官止于扬州功曹而没有再升迁?这对于你有何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①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 以德感人若此。【注释】①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表示对人的态度。②刑戮是甘:(我)甘心受刑被杀 1.解释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遗布一端()(2)是有耻恶之心().. 2.对‚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的翻译,正确的是()。(3分)A.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B.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回来。C.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D.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3.王烈是怎样对待小偷的?(用原文回答)他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参考答案
(一)1、(1)接连地
(2)说话(交谈)
(各1分,共2分)
2、D(3分)
3、骏马因伯乐而升值,说明权威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盲目地崇拜权威,凡事要注重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否则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或:只要自己的东西是好的,不妨借助名人效应来宣传。(4分)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二)1、情趣、停止
2、A
3、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局限于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狭隘了一点,而古仁人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表现出宏达的思想境界。(要关注‚比较‛答题规范,古仁人1分,作者2分)【解析】
2、试题分析:A项中‚以‛都用作一般连词,连接方式与行为。B项中的‚为‛一为‚被‛,一为‚向‛。C项中的‚之‛一为‚的‛一为宾语前臵的标志。D项中‚则‛一为‚真的‛一为‚如果‛。
(三)1、许:答应 若:你
2、C(是:这; 许:答应; 者:……的人)
3、商人的出尔反尔、不讲诚信;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或:旁者明哲保身,不愿出手相救。答对两点则可得满分)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再一次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四)1.(1).去、前往(2).使……出,意为释放(2分)2.B(3分)3.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1分)温人了解周君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直率和执著,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人。(3分)
翻译:魏国温城有一个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并且问他说:‚你是客人吗?‛温人毫不迟疑的回答说:‚我是主人。‛可是周人问他的住处,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君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温人回答说:‚臣自幼熟读《诗经》,书中有一段诗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周王既然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所以我才说是‘主人’。‛周君听了,便把这个人释放了。
(五)1、于是
告谢、问候
2、A
3、原宪以贫富之辩暗指子贡迎合世俗而去当相,勾结小人,为了仕途而求学,为了牟取财利而去教人,不行仁义,而特别讲究车马的装饰、衣着的华丽,忘记了老师的教诲,子贡领会了原宪的言外之意,所以惭愧。(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六)1(1)光着脚(2)辜负(各1分)2 A 吕蒙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2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 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吕蒙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2分)参考译文: 甘宁的一个厨子曾有过失,投奔吕蒙,吕蒙担心甘宁杀他,因此没有立即让他回去。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拜访吕蒙的母亲,吕蒙便叫出(那个)厨子,送还给甘宁。甘宁答应吕蒙不杀(他)。一会儿(甘宁)回了船,便将(那厨子)绑在桑树上,(甘宁)亲自挽弓射死了厨子。事后,(甘宁)脱了衣服躺在船里。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甘宁听说后,故意高卧不起。吕蒙的母亲赤脚步行出来劝谏吕蒙说:‚吴王待你如亲骨肉,托付给你大事,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攻击甘宁呢?甘宁死的日子,纵使吴王不问罪,你作为臣下也是违犯法律。‛吕蒙向来孝顺,听了母亲的话,马上豁然释怀,亲自
到甘宁的船上,笑着喊他说:‚兴霸,老母亲做好了饭等你去吃呢,赶快上岸走吧!‛甘宁涕泪俱下哽咽着说:‚我辜负了您啊!‛于是甘宁与吕蒙一起回去见吕蒙母亲,欢欢喜喜地宴饮终日。
(七)1.⑴讨伐、攻打⑵派遣(一个1分)2.C。(注意区分‚以为‛和‚说‛的翻译)3.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4分)(前面两点一点1分后一点2分)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宰相,田忌是齐国的上将,两情面感不睦,互相猜疑。公孙闬献策给邹忌说:‚足下何不劝说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打赢战役,那是您筹谋好,大可居功;一朝战败,田忌倘使不死在疆场,回国也肯定冤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连忙找公孙闬磋商对策。公孙闬就派人携带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卜筮,自我先说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全国,此刻欲图大事,请你卜筮一下,看看吉凶怎样?‛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拘系卖卜的人,在齐王眼前证验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奔逃难。
(八)1 2(1)放臵(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3 C 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2分)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
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2分)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那些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猩猩可算是很聪明的了,知道憎恨人家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都是贪心造成的嘛。
(九)1、(1)依靠、凭借
(1分)
(2)通‚尝‛,曾经
(1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2、C(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3、因为他过于傲慢,无意中欺侮了偶遇的吏部尚书。做人不可太傲慢,否则即便有真才实学也没有大的成就。(或过于傲慢的人,必将会因此遭到不良后果。)(4分)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非常放肆地欺侮。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侍从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名字叫丘。‛刚开始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王尚书)没有接见他,他很惊愕。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十)1.(2分)(1)赠送(2)以……为耻,为……感到耻辱(感到耻辱)
6.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1、请你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备注:①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②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5、请你念出一首有关“烦恼”的诗歌或名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我们学校的医务室门上挂着这样一个牌子: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站。给它换个名字:“快乐聊天室”、9、人在相貌的问题上,极易受自我暗示的影响。如果你以挑剔的目光先假定了某一部位有点不对劲,以后就会越看越不对劲,如此将形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⑴ 改变认知。⑵ 做到心灵更美。⑶ 超越自卑。
10、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烦恼,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烦恼是高山里的一块石,但是它可以透视出自然的影子。
11、小A是你班的插班生,因为性格内向,一直没有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他本人也比较烦恼。
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希望能够跟你做朋友,只要你向大家敞开心扉,你就能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
1.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
①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②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关于黄河的成语
3.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1)大禹治水(2)姜太公钓鱼(3)郑国渠 4.了解黄河忧患,关注黄河,保护黄河。
(1)黄河的现状: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缺水断流、水污染„„(2)治理措施:节约用水、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河建设、植树种草„(3)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例:黄河不再咆哮,黄河在呻吟(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第三单元我也追“星”
1.请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名人传记,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贝多芬传》。因为贝多芬一生坎坷,如:家境贫寒, 母亲早逝,双耳失聪,爱情失意,但他不向命运屈服,在音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非常佩服。2.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星”,你对此事有什
么看法? “追星”不能盲目。我们要追那些在事业、做
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可贵之处的“星”要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而不能学习他们的缺点。第四单元 戏曲大舞台
1、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形成。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
2、行当: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特点:“没有实物的表演”。
4、“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
5、说出几个戏曲中的专用名词。例:唱腔、龙套、脸谱
6、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及精彩唱段(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2)京剧(《玉堂春》)——中国国粹,被称为“东方歌剧”(3)黄梅戏(《天仙配》)——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4)豫剧(《花木兰》)
7、京剧旦角流派:(1)梅派(梅兰芳)(2)程派(程砚秋)(3)荀派(荀惠生)(4)尚派(尚小云)
8、脸谱:(1)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2)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3)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4)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5)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1.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你认为应该让戏曲自生自灭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大力弘扬。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2.中国戏曲应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1)改革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2)组织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戏曲。(3)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
3、请给本次活动确立一个主题:品民风国粹,展爱国情怀
2、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三个活动项目。(1)、看家乡戏;(2)学唱家乡戏;(3)、访戏剧艺术家第六单元马的世界
1、与马有关的俗语、成语,以“马”为偏旁的字 俗语:(1)人在衣裳马在鞍(2)风马牛不相及(4)驴唇不对马嘴(5)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1)的卢马,刘备的坐骑。(2)昭陵六骏,(3)白龙马(4)汗血马
4、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1)伯乐相马(2)老马识途(3)指鹿为马
5、艺术作品中的马(1)画马名家:韩榦、韦偃,徐悲鸿(2)雕刻名作:昭陵六骏(3)音乐名作:《十面埋伏》,《赛马》
7、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每个组办一期以“马”为主题的墙报。墙报的标题:五彩缤纷的马墙报的3个版面的内容:①趣味知识② 马与文学③名马故事 9.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马的作用越来越小,它的命运会怎样?人们又应该怎样与马和谐相处呢? 但马术作为一项高雅而技术含量挺高的体育运动,一直吸引世人的关注。我们可以在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中放逐马,让其自由驰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病句练习1.谢廖沙是保尔年少是的朋友,在骑兵团配合渡河战役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英勇牺牲。2.加莉亚帮助保尔完成了小说。A.革命英烈的后代们一走下汽车,就受到了山城人民3.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B.重庆一中教师活动室设施齐全,可以为乒乓球爱好5.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7.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最终夺C.“重庆改革开放30年”的大型主题展展示了日新月去了保尔的战斗力。10.保尔最后的著作是《暴风异的新重庆和重庆人民的新生活。雨所诞生的》。13.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考14.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15.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17.保尔的妻子是达雅。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2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p-]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斑羚飞渡》 1.“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答:这句话形象地说明老斑羚在年轻斑羚飞渡中所起的“桥墩”作用,突出老斑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2.“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于,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衬托飞渡壮烈,再现老斑羚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3.将斑羚飞渡过程的动词赶写完整,分析这些动词的作用(好处)。作用(好处):准确传神地写出飞渡的过程。4.“镰刀头羊走到老斑羚队那拨的队伍里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怎样理解“自动”一词? “自动”即没有要求,没有逼迫,好像为种群而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种本能,而不是荣耀。5.“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 “只有”说明老斑羚和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失败的概率很低。6.“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这两句表现了什么?表现了老斑羚心甘情愿为下一代开辟出一条生存的道路。出应有水平的关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经过看到中国救灾队队员在海地地震现场废寝忘食的工作,使我很受教育。B.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实验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C.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D.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2010温布尔登台球大师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少了一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B.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C.听了黄老师的演讲,对我启发教育很大。D.考试前能否认真作好复习,是考试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4.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B.文件对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C.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D.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A.“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B.经过这次野餐活动之后,使我和李远之间的友谊加深了。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D.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6.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爱心义演的晚会上,歌手们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首动人的歌声。B、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和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C、我吃了两个妈妈给的苹果。D、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C B B A D D
标点与排序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B.人们常常看到她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在没有阳光,没有月光的夜晚,盲孩子就点起一盏灯。
C.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 D.“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中大声问着。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3.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今天,我能参加这次水平能力测试,真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B.我们搞教育,要以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为原则。C.第四十五期《〈语文报〉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D.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A C B D A B C B B D
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②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③卷云聚集着,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⑤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⑥天气就要转阴。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 B.⑤③①④⑦②⑥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2.结合语境,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_______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的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⑴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⑶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⑷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A、④③①②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D、②④③①
4.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 ①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②相反,过于优裕的家庭,使子女觉得一切来得容易,因而难以和长辈沟通。③所以,“家贫出孝子”的话是有道理的。
④贫困家庭的子女目睹长辈的艰辛,经历生活的困苦,因而他们能理解父母,体贴父母,进而孝敬父母。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于是放下自己的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②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流水冲走了。
③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7.中考对联练习及答案 篇七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化用小学学过的一首古诗中的句子补全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指出下列对联的类别。(备选答案:春联、行业联、婚联、新居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谐讽联)
① 长天欢翔比翼鸟 大地喜结连理枝()②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③ 剪下功夫年轻几许 指头技艺貌美十分()
④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⑤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⑦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⑧ 莺迁乔木家和顺 燕入新居事吉祥()
3、【桂林08】下面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的一幅名联,填入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B)满地花阴风 影 一亭山色月 人。
A. 吹 窥 B、弄 窥 C、吹 照 D、弄 照
4、“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A.时雨点红桃千树 E.立志读尽人间书 B.发愤识遍天下字 F.春风吹绿柳万枝 C.学海无涯勤可渡 G.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H.书山万仞志能攀
5、【桂林05】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2分)上联: 项羽 下联: 勾践
6、【吉林02】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范仲淹先天下而忧(替万民先忧、为万民而忧)
7、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⑴ 林教头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⑵ 曹操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改后上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9、拓展探究: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3分)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2)一个人,要能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才可成就大事;要坚决杜绝不应有的私欲,才能像大
10、【兰州07】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指出各联分别写什么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2)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3)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4)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11、【温州07】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 清风明月本无价。
12、了解与该对联密切相关的人物姓名并填入括号内。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3)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苏 轼)
(4)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 迅)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勾践、蒲松龄)
(6)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7)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
(8)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杜甫)
13、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分)(多答一题奖励2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 诸葛亮。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三顾茅庐)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 李白。相关的成语或诗句(铁杵磨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文天祥。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下面是本册课文里出现的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辑录,请在每则对联后的括号内写出相关的名胜。
①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洞庭湖、岳阳楼)②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答:(1)一个人不淡泊名利,他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他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直腰板做人。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桃花源<湖南省桃源县>)
15、(2010年四川眉山卷)毕业前夕,我们班组织了一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搜集整理资料中,我们发现,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或新对出下联。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志留取丹心文天祥
修改或新创为: 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范仲淹心忧万民登楼抒怀)
16、(2010年宁夏卷)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 发奋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勇攀书山、博览群书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右 边。
17、(2010年江苏盐城卷)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锣鼓声声(呐喊声声)。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18、(2010年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19、阅读下列对联,按照要求答题:
①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是为悼念 鲁迅(人名)而作的,请说出他的两部作品: 《呐喊》《彷徨》。②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此对联说的人物是:司马迁,其代表作是 《史记》
③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 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中说的楼是 岳阳楼,“范希文两字关情”说的是 范仲淹(人名)的文章《 岳阳楼记 》,下联“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与范希文文章对应的描写洞庭湖“大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这则对联写的是东晋诗人 的《 》。
⑤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对联里描写的是: 醉翁亭,宋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 醉翁亭记 》,表达了 与民同乐 的理想。
20、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桃花源美丽和谐(岳阳楼雄伟壮观、醉翁亭闲逸雅致)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水浒传》)(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西游记》)
22、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目: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3、请为“月送花香浮小院”选配最好的一句下联(B)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2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1分)上联:轻风 梳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25、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面对门时的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阿姨,新年好!您家的对联真不错!不过,根据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对联知识看,末尾是“岁”字
2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 刘备三顾茅庐 的故事,下联讲的是
诸葛亮用心辅佐刘备父子 的事情。
8.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二)语 文 2018.5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
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清代徽墨的发展虽不及明代的规模,但陆续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这一时期徽墨出现了集锦种类的墨,墨雕题材也更加丰富。墨雕题材多取自山川、建筑、风光、典籍、典故、儒家、道家、佛家等,少则几锭为一套,多则几十锭为一套,徽墨成为多种文化元素的载体。
由于社会动荡,近代徽墨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解放后制墨业才重新焕发生机。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徽墨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传统艺术文化的徽墨也注意吸收时代元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徽墨如同由传统文化之根生发的绿叶,它从传统文化中不断获得滋养,同时也以自身的发展扩充着中国文化的根系。
(取材于项颂的文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滥觞:“觞”读作“shāng” 意思是“酒杯” .B.臻于:“臻”读作“zhēn” 意思是“达到(美好的境地)” .C.殆尽:“殆”读作“dài” 意思是“危险” .D.应运而生:“应”读作“yìng”
意思是“顺应” .2.下列关于徽墨发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墨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汉代丸状墨、唐代歙墨三个阶段 B.唐墨以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墨色黑润,坚而有光,馨香浓郁 C.清代徽墨墨雕题材丰富,一块徽墨的装饰图案汇集多种文化元素 D.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徽墨坚持创新,不断充实中国文化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明代徽墨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A.新原料的应用 B.新工艺的使用 C.雕刻技术的进步 D.文化人士的呼吁
材料二
作为传统工艺制品,徽墨因其装饰图案文化内容丰富,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徽学中的新安理学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精神成为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个人忠孝节义则是徽州人处世安身的精神支柱。徽墨与徽州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象征性和教育性,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对后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说,“崇儒”文化意识是徽墨装饰选择刻画内容的动因所在。【甲】
徽墨装饰在构图、布局上吸收了徽州新安画派的绘画表现手法。新安画派的画家借徽州地缘地貌为蓝本,强调师法自然。徽墨墨面装饰格调与新安画派画风比较接近。
制墨行业以文人为主要消费者,从一定意义上决定徽墨图文装饰必然要迎合文人的喜好。明万历后,徽墨制造商更注重设计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以迎合上层文人的审美趣味。徽墨中对于文人喜好的传统植物文化艺术符号的运用源自儒家的“比德”传统。【乙】
徽州重视教育的风气使徽州人具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徽俗习惯等能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了解与研究。制墨者把自己的生活、人生愿望及情感与趣味当作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制墨过程中遵循自己的内心审美需要,自然把这些化为审美对象灌注到墨面装饰中,在徽墨制品中观照自己,从中获得十分亲切而美好的审美感受。【丙】
(取材于宛俊勇的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对徽墨装饰题材体现的文化内涵的一项是(3分)...A.儒家伦理观念 B.地域自然山水 C.文人审美趣味 D.创作主体追求
5.请将以下三项分别还原至材料二中的【甲】【乙】【丙】处。(3分)
A.清汪节庵“唤卿呼子谓多事”墨镂雕童叟对话人物风景图,四周辅以荷花、兰花雕刻,以君子植物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命气息为君子个体修养提供启示。
B.《耕织图》墨面图案记录了徽民生活中春耕、播种、浇灌、采收及弹花、纺纱、染练、绩织等生产和加工整个劳动过程,将徽州田野人家劳作等民俗自然情趣与文人大夫的审美情趣有机融合,画面生动,极富乡土气息。
C.《程氏墨苑》记录的圆形墨模《百子图》将民间各类儿童嬉戏的画面完整地整合于一幅图像之中,直接表达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儒家“孝为仁本”思想。【甲】处填 【乙】处填 【丙】处填
材料三
一直以来,我们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在感慨它们逐渐衰微甚至消逝。但这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的看法。时代场景不同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文化精粹的生存空间,但非遗在现代并非全无“用武之地”。
墨的发展其实与社会稳定有关。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追求提高,墨的市场就会扩大,徽墨自然无消失之虞。以前老胡开文墨厂生产的墨大部分出口日本。日本人很重视汉文化,写毛笔字画毛笔画的人多,对墨的要求也高。而如今,墨的内销与出口比重基本持平,说明中国人也在逐渐重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墨厂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科技的进步也赋予传统工艺不少便利。锅炉、电炉的使用都对改善成品墨的品质帮助不小。
独特的制作方式、百年徽墨的招牌再加上文墨自带的传统文化气息,使得近年来徽墨更多以工艺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而在制墨人看来,这是本末倒置的。墨首先是用具,其....次才有工艺品的属性。“让一般人都用得起、用得好,这才是我做墨的‘初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这样说。他认为很多民间技艺都“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对于很多地方花巨资建博物馆、收藏馆,周美洪更多的是担忧,因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博物馆中很可能会“锁死”它的生命力。“不论是不是出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应该成为少数人欣赏的奢侈品,而要走进千家万户。” ...很多人看到“老胡开文墨厂只有100多个工人”“当前徽墨的原料采购困难”的报道后就自然而然的认同“百年老字号后继无人”的论断。事实上,老厂并非没有能力扩充人手与规模,只是根据市场研判,没有选择这样做而已。与其不顾市场规律盲目扩大生产,不如进一步弘扬国粹,有更多的人沉浸在书山墨海的传统文化中,就将给予徽墨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徽墨自然而然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对于其他非遗传承技艺,也没必要以“悲悯”的视角看待它们的日渐衰微,它们只不过是以最适合当前时代的姿态传承而已。
传承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每个时代总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烙上新的烙印。它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展现新的元素,时过境迁,传承人也许会老,但传承不老。
(取材于刘超的文章)
6.对下列词语在材料三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末倒置:指有人只重视徽墨的造型,而忽视其文化价值 B.初心:指制墨者制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书写者的使用 C.锁死: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在博物馆中会脱离现实生活 D.奢侈品:指专属于部分财富拥有者的独特、稀缺、珍奇的物品
7.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不符合本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观点的一项是(2分)...A.开设昆曲选修课程,普及昆曲知识 B.参与宣纸文化体验活动,亲手制作宣纸 C.举行节气庆祝活动,了解节气与生活的关系 D.打造极品龙泉青瓷,获得收藏家青睐
8.材料三提到“传承人也许会老,但传承不老”。结合三则材料,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传承不绝的原因。(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一)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极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至于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竹也。天籁一日不断,则人籁一.日不绝。孟子曰:“今之乐,犹古之乐。”乐即诗也。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1】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2】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再变,至皮、陆..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
【4】
【3】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
。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迹也。鹦鹉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夫非以迹乎哉!
(取材于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二)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其馀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非是者,必斥焉。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盖自有天地以来,古今世运气数,递变迁以相禅。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取材于叶燮《原诗》)
注释:【1】先生:指沈德潜,与袁枚同时的诗人、学者,即题目中的沈大宗伯。【2】皮、陆:指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3】燕哙:战国时燕国国君。他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自己为臣,结果国家大乱。【4】明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代表的后七子。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谓诗有工拙 工:精巧 .B.至于性情遭际 遭际:相逢 ..C.与宋人无与乎 无与:无关 ..D.孰为流弊而衰 流弊:相沿下来的弊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则人籁一日不绝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B.非有心于变也 青取之于蓝 ..C.其馀诸体 其孰能讥之乎 ..D.互为循环 君为我呼入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格律莫备于古
但是诗歌格律没有比古代更齐备的了 B.则虽造物有所不能
那么即使是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 C.有不期其然而然者
有原本没有想到这样而变成这样的 D.兼综而条贯之 概括综合使之条理通达
12.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古 云 天 道 十 年 而 一 变 此 理 也 亦 势 也 无 事 无 物 不 然 宁 独 诗 之 一 道 胶 固 而 不 变 乎 ?
13.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一个恰当的属于或成语,用来评价材料
(一)中沈德潜和明七子的诗歌主张。(4分)
① ②
14.叶燮和袁枚分别是清代前、中期杰出的诗论家和诗人,面对当时“尊唐抑宋”“诗必汉唐”的论调,二人提出了相似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文章内容解说。(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在苍茫的暮色中关闭柴门,远望余晖。B.“鹤巢松树遍”写鹤在松林中到处筑巢,表现生机盎然的景象。C.尾联写渡头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与颈联形成鲜明对比。D.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惬意的生活,但又透露出落寞的心情。
16.“渡头烟火起”一句中借“烟火”表明有人家在山中生活。下列诗词语句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司马扎《晓过伊水寄龙门僧》)B.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朱湾《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C.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徐积《渔父乐》)D.更九衢、烟火近元宵,闻嬉笑。(刘仙伦《满江红》)
17.王维与陶渊明都擅长写田园山水,在描写景物上各有特色。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6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一大特色。如《桃花源记》:“土地平旷,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鸡犬相闻。”再如《兰亭集序》:“此地有 ③,茂林修竹,又有 ④,映带左右。”又如《苏幕遮》:“ ⑤,芳草无情,⑥。”这些景物描写都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心情。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冬天和春天
老何和那个八岁的小孩子成了一对儿好朋友。
小孩子背个鼓囊囊的大书包,每天下午五点多钟,都要从这里路过,瞅上老何几眼就匆匆走开了。老何觉得这孩子有意思,这天,他站在路边,两手背在身后,问他,嘿,小家伙,你哪村的呀?小男孩停下来,漆黑的眼珠子忽悠转一下,反问老何,先说你是哪村的吧?老何就故意逗他,我问你哩!
你先说,你是大人!好,我是这村的,你哩?
你说这村的,我怎么没见过?小孩子将一根手指抵住嘴唇,目光盯在老何脸上,盯得很深。老何笑着反问小孩子,说你吧,你哪村的?小孩子说,俺也是这村的!老何又故意沉起脸,说,哦,那你放学为嘛不回家呀,跑这么远?
那孩子嘴角绽出一缕浅笑,踮起脚,伸手朝西一指,说,喏,那是俺家养鸡场。老何朝西边眺望。目光所及,横几排低矮的屋舍,旁边戳几间红砖房,都隐在齐腰高的玉米地里。如今许多人家就在自家大田里建养殖场,养鸡养鸭,养猪,也有盖家具厂、板材厂的,一家子就吃住在厂里。老何喜欢傍晚来村西遛弯,就因为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相对清静一些。
自从和小孩子相识后,老何早上也来村西遛弯了。他对老伴说,村西真是个好地方,对了,还有一个小孩子哩,他每天上学都从那儿过,嘿,像咱小孙子。老伴笑话他是想孙子想疯了,见到小孩子就说像你孙子!老何撇撇嘴,想说什么,又把嘴紧紧抿住了。
一个小孩子怎么对他有这么大吸引力呢?老何似明白,又不明白。
晚上,老何接到了儿子进生的电话。天凉快啦,想接他和老伴去城里住几天。他和老伴非常高兴,比什么都高兴。没过几天,老何和老伴就从城里回来了。
一进屋门,老何一甩手,就将那只鼓囊囊的大皮包扔到了沙发上。真不该去!他发狠地说着,一歪屁股坐在另一只沙发上。呸,咱贱——
老伴倚住床沿儿,两手按住胸口张大嘴喘粗气。从村北的公路上走回来,她有些累了。你,你值当发那么大火呀?咱就,就当没这个儿子!又说,都是进生做不了大梅的主儿呗!纯粹一个窝囊废!老何狠狠地骂,又深深地吐出一口气,鼻头涨红得像酒糟鼻子。老伴说,也怪你呗。老何问怎么怪我?老伴说,也许人家大梅不是故意的。老何想不到老伴替儿媳开脱,说,怎么不是故意呢?是呀,怎么就不是故意?大梅明知道他每天早晨起来要上厕所,可她偏要抢先儿,而且进去老半天不出来。连着好几天都这样,还不是故意?
看着太阳西沉,老何背着手,又溜溜达达来到村西。那个孩子又朝他走来。
哈,放学啦!他笑呵呵地朝他招招手。
小孩子问老何,爷爷,城里好不好呀?老何点点头,说好,城里非常好!忽然,孩子仰起头,眨眨眼睛,说爷爷,我要去城里上学呀!
老何一怔,随即就点点头,说,哎呀,好,好哇,城里好。然而,他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又马上熄了,低下头喃喃道,我,我妈和我爸离婚了。我妈要去城里做生意,我们就不回来啦。
老何呆在那儿,怎么回事呀,才十来天。他想问孩子,但又止住了。他不想再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再说,还用他问呀?村里哪年没有几个离婚的。原因嘛,都大同小异。就扯起脸肌故意笑笑,说,那爷爷再进城的时候,咱们还能见面,是吧?
小孩子一下高兴起来,拉住老何的手,说,爷爷,那我和妈妈一定去看你。又问老何,爷爷,你什么时候去城里?
冬天吧,冬天!老何脱口而出,另一双黑亮的眼睛又开始在他脑海里晃动,像从前小河里的小蝌蚪,又像天上的小星星。他的心又被这双眼睛搅乱了。
爷爷,我问你,为嘛要有冬天和春天呢?小孩子忽然向他提出个问题。
老何没有正面回答,一双大手,将孩子的脑袋几乎整个盖住了,抚摸着说,爷爷先给你打个比方吧。四季就像人,春天就是小孩子,就像你。夏天呢,就是青年人,就像你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秋天就像你爸爸妈妈——
孩子觉得有趣,咧开嘴呵呵地笑起来,又问,爷爷,你还没说呢,冬天是什么? 冬天嘛,冬天就是老年人。就像我!老何伸出一根指头,指指自己肥大的鼻头。孩子晃着脑袋笑,这次是咯咯的大笑,早忘记老何其实还没回答他的问题,大声嚷道,哎呀,冬天就是老爷爷,老爷爷就是冬天。再往后呢,再往后是什么?
再往后又是春天,又是小孩子!老何伸手在空中画个大圆圈,最后手指落在了孩子的鼻尖上,你就是春天,春天就是你!
哎呀,我明白啦,冬天就是迎接我们小孩子的,是不是呀爷爷?为了这个发现,孩子高兴地拍起小巴掌,鼓囊囊的书包也跟着乱晃。
没错,冬天就是迎接春天的,春天就是小孩子!
回到家,老何凑近老伴,眯起一只眼问,老婆子,我来考你,冬天是什么呀? 老伴没好气地翻他一眼说,冬天就是冬天呗。哼,吃饱撑的,问这个!老何哈哈地笑了,用手一指老伴,嘿,错了吧?冬天就是你和我,就是咱俩,老头老太太!
老伴倒觉得有趣了,眨巴眨巴眼睛,问他,春天呢,你说春天是什么? 唔,春天就是春天呗。
老伴嗔道,哼,死老头子!春天到底是个什么?
老何两只大手用力一拍,笑得更响了,但没有回答老伴,故意卖关子,说,冬天就是迎接春天的——
哼,你个死老头子!老伴不明白老何为什么这么开心,和上午哪像一个人?也不再关心春天是什么,认为老何逗她玩呢。然而,脑子里却跳出一双眼睛,那眼睛像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又似从前小河里游动的小蝌蚪。耳边呢,也响起那个稚嫩的声音,奶奶,奶奶——
她的心就颤动了一下。于是打定主意,冬天还要和老何去城里住几天,不光是为了看小孙子,她要让大梅轻松几天。两口子都上班,平时忙得要命,她帮他们收拾收拾家务,做做饭,当然,还要给儿子多带点西瓜酱。
(取材于康志刚同名小说)
19.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老何的询问,小孩儿的反问表明他对陌生人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B.小说倒叙老何在城里“一天也待不下去”的情节,交待了儿媳是故意跟老何作对。C.老何和老伴儿都理解了冬天和春天的含义,就开春进城看望儿子一家达成共识。D.文中两次提及像“小蝌蚪”“星星”的眼睛,表现了两位老人对孙子的思念和疼爱。20.下列对这篇小说语言风格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亲切 B.朴素洗练 C.幽默诙谐 D.丰腴冷峻 21.分析文中画线语段的作用。(4分)
22.作品中小孩提及父母离婚,老何有所触动。这一情节能否删去?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4分)
23.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老何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2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小说展示了农村留守老人孤独的生存境况;有人认为小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两种不同生活观念的冲突……你同意哪种说法或者你有其他的看法吗?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 《呐喊》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中国社会,塑造了革命者、知识分子、农民、帮闲等形形色色的人物,请任选一类人物进行评论。要求:结合作品,观点明确。②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向同学介绍阅读这本著作的方法。要求:方法具体,有可行性。
③ 《红楼梦》展现出诗意的青春,《边城》营造出唯美的青春、《红岩》歌颂了壮丽的青春,《平凡的世界》表现了奋斗的青春……请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要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清零”是电子学术语,使用清零指令可以将存储器的状态(数据)变成原始的零状态。假如人生也可以设置清零指令,你是保留过去的成长痕迹?还是有选择地删除记录?或是干脆抛弃过去的自己,从零开始?
请以“清零”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持续发展的科技正在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欢迎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先别忙着做美梦,如果虚拟的东西那么真实,那么它与真实的世界到底有什么区别?
请以“欢迎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
(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5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C 2.(3分)D 3.(3分)D 4.(3分)B 5.(3分)
【甲】处填C;【乙】处填A;【丙】处填B; 6.(2分)A 7.(2分)D 8.(6分)
答案要点:
(1)徽墨制作工艺水平高;(2)徽墨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3)徽墨具实用价值;
(4)徽墨文化内涵丰富,有欣赏价值;
(5)社会稳定,人们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品位提升。(一点1分,答出五点得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9.(3分)B 10.(3分)A 11.(3分)C 12.(5分)
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一处1分)13.(4分)
答案示例:
①墨守成规(因循守旧)②鹦鹉学舌(邯郸学步)14.(6分)
答案示例:
二人都反对盲目崇古,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变化革新。叶燮提出“源、流、正、变”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出“变”即发展,变革、创新,但也要沿袭、继承。袁枚也不完全否定学习古人的格律,但认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如果袭古人之貌,拘古人之变,就会湮没性灵,扼杀个性,成为“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的鹦鹉。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3分)C 16.(3分)D 17.(6分)
答案要点:
陶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景物远近结合。
王诗采用对比手法,色彩鲜明;描写景物有全景有特写。18.(6分)
①屋舍俨然 ②阡陌交通 ③崇山峻岭 ④清流激湍 ⑤山映斜阳天接水 ⑥更在斜阳外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9.(3分)D 20.(3分)A 21.(4分)
答案要点:
(1)描写了乡村清静的自然环境;(2)暗示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3)表现了老何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4)表现老何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为后文埋下伏笔。(一点1分)22.(4分)
答案示例:
不能删。这个情节反映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表现老何对小孩的同情,展现老何的善良;暗示出后文老何的想法会发生转变。(如果答可以删,言之成理即可。)23.(4分)
答案要点:
(1)善良、有同情心;
(2)喜爱乡村生活,对城市生活不适应;(3)急躁、执拗;(4)有较强的传统观念。(一点1分)24.(6分)
结合作品情节、人物等解说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10分)略 26.(50分)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曾说过诗有好坏之分,但没有古今之分。从葛天氏的歌谣到今天,都有好有坏,不见得古人的都好,今人的都坏。即使《诗经》中间,也很有些写得不好而不必学的,不仅是汉代、晋代、唐代、宋代如此。今人的诗也有很好很适宜于学的,同样也不仅是汉、晋、唐、宋才有这种好诗。但是诗歌格律没有比古代更齐备的了,学习的人以古代为师,自有他们的源流。至于个人的性情遭遇,人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描摹古人而照抄,因为敬畏古人而受古人束缚。今天的莺花,难道是古代的莺花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莺花;今天的音乐,难道是古代的音乐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音乐。大自然的声音一天不断,那么人类的声音也就一天不会断绝。孟子说:“今天的音乐,就像古代的音乐。”音乐就是诗歌。唐代人学习汉、魏诗歌就变化汉、魏的诗歌风格,宋代人学唐诗就变化唐诗的风格。这种变化,不是有意要变,而是不得不变。假如不变,那么就不足以成为唐诗,不足以成为宋诗了。子孙的面貌,无不来自于祖父、父亲,但是有变得漂亮的,也有变得丑陋的,如果一定要禁止让他们不变,那么即使是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先生允许唐代人变化汉、魏风格,而独独不允许宋代人变化唐代风格,真令人不解。
而且先生也知道唐代人自己也变化诗的风格,这和宋代人无关吧?初唐、盛唐风格一变,中唐、晚唐风格再一变,到皮日休、陆龟蒙两人,已几乎变得接近宋人风格了。时代风格发展的趋势,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原本并不希望它这样而自然变成这样的。所以我常说改变唐尧、虞舜的,是成汤、武王,最善于学习尧、舜的也是汤、武,最不善于学习尧、舜的是燕王哙;改变唐诗风格的是宋代、元代,最善于学习唐诗的也是宋代、元代,最不善于学习唐诗的是明代七子。为什么呢?应当变化就变化,其传授是靠心的领会;应当变化却不变化,墨守的只是外部的形式。鹦鹉能说话,却得不到真正会自己讲话的本领,这不是因为光学表面的形式吗?
至于近代论诗的人,则说:三百篇高明;五言诗一定首推建安、黄初体诗歌;其他诗歌,一定首推初唐盛唐的诗体。不是这样,一定排斥。既不能了解诗歌的源与流、本与末、正与变、盛与衰,都是相互循环的;并且也不能分辨古今作者的心思和才力的深浅、高下与长短,谁是沿袭谁是变革,谁是创新谁是继承,谁是沿袭弊端而衰落,谁是挽救衰落而兴盛,一一剖析而条分缕析,概括综合使之条理通达。只知道自夸矜持张扬,作浮浅空洞隔靴搔痒的言论,用来欺骗别人,自己也被欺骗了。
9.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 篇九
2011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练习题
2011年中考真题专项训练(2010.江苏省无锡市.三、阅读理解A,每小题2分)
In the early 1990s,the word‖ Internet‖ was strange to most people.But today, Internet has become a useful tool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Maybe Internet has been the greatest invention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人类).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on the Internet is much faster.We can chat with a person who is sitting in the other part of the world.We can e-mail our friends and they can read the e-mails within a minute.Giving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s probably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We can use search engine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we need.Just type in a keyword or keywords and the search engine will give us a list of suitable websites to look at.We can enjoy a lot on the Internet by downloading games, visiting chat rooms or surfing(浏览)websites.There are some games for free.We can meet new and interesting people in the chat now.We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and see films.Now ,there is a lot of service on the Internet such as online banking ,job finding and ticket buying.We can also do shopping and find nearly all kinds of goods.Sometimes we can find something that is quite good but very cheap.26.How many main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ar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A.Three.B.Four.C.Five.D.Six.27.What fact doesn‘t the passage provide?
A.We can find almost anything we want to know on the Internet.B.Some games on the Internet are free.C.We can buy most things we need on the Internet.D.Goods on the Internet are more expensive than those in real shops.28.Which title best giv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Online Shopping
B.Exchanging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C.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D.Surfing the Websites on the Internet
(2010.四川省自贡市 第 三部分 阅读理解B 满分10分)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y staying inAmerica, right? 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t is really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study here.In China, I had English classes five times a week since fifth grade.However, I didn‘t know how different textbook English could be from everyday English until I came to Hotchkiss School, Conmecticut.When I first studied English, I was told to say, ―I am fine.‖ when people say ―How are you ?‖But in the US,I found that people say, ―I am good.‖ or ―I am tired.‖
One day ,someone greeted me with ―What‘s up ?‖It ,made me confused.I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smiled because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Since then, I have discovered more and mo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US cultures.To my surprise, US girls spend a lot of time in the burning sun to get a tan.However ,in China ,girls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get their skin paler, or ―whiter.‖
I also surprised by how hard-working.US students are.In China, schoolwork is almost everything ,so we study hard and that‘ it.But here,a ―good‖ student gets good grades, does a lot for the public and plays sports or music.The kids here are so talented ,I am starting to be sorry that I gave up playing the piano at an early age and that I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 sports.61.According to the writer, textbook English is _________everyday English.A.quite different fromB.the same asC.more difficult than
62.What does the word ―tan ‖in the sixth paragraph mean in Chinese?
A晒黑B晒白C 能量
63.A good US student spends his/her time ________.A.only in doing homeworkB.only on sports or music
C.on studies ,sports or music and public work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The writer is now in US.B.American girls love to have white skin.C.US students are talented and hard-working.65.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My Own Travel in the USB.My Studying in the US
C.My Opinion about the US(2010江苏省南京市
三、阅读理解D,10分)
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They mean that the home is very important and personal to him.Most people in Britain live in houses ratherthan flats, and many people own their homes.This means that they can make them individual(个体的);they can paint them, and change them in any way they like.Most house have a garden, even if it is a very small one, and the garden is usually loved.The house and the garden are the private(私人的)space of the individual.People usually like to mark their space.Are you sitting now in your home or on a train?have you marked the space around yourself as your? If you are on the train you may put your coat or small bag on the seat beside you.If you share a flat you may have one corner or chair which is your own.Once I was travelling on a train to London.I was in a section for four people and there was a table between us.The man on the space on my side of the table at all.I was angry.Maybe he thought that he owned the whole table.I had read a book abou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s o I took various papers out of my bag and put them on his1 /
4briefcase!When I did this he stiffened and his eyes nearly popped(瞪出)out of his head.I had invaded(侵犯)his space!A few minutes later I took my papers off his case in order to read them.He immediately moved his case to his side ofthe table.Of course, it is possible that he just wanted to be helpful to me!
If you are visiting another country you may feel that you don‘t have any private space.Hotel rooms look much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All day long ,you share public spaces withother people.You see the local people in their private spaces and you feel lonely and ―outside‖.Local people can create their private spaces by talking about things you don‘t know about.And you even feel that they like you to be outside them so that they will enjoy being inside even more!Thi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being a traveler!
But if you understand it then it helps you.Haven‘t you enjoyed being part of a group and ―owning‖ a bit of space?
41.The writer was angry as he was travelling on a train to London because______.A.he had no place to sit B.someone had invaded his ―space‖
C.too many people shared a section with him
D.some other people talked about things he didn‘t know about
42.―… you feel lonely and ‗outside‘‖in paragraph 4 means that_______.A.you are alone outside the house B.you feel lonely because you travel on your own
C.you are alone and therefore you go outside to have some fun
D.you feel lonely and you don‘t belong to that place or that group of people
43.In Paragraph 4 ,the pronoun ―them‘ refers to(所指)―___________‖.A.public spacesB.private spacesC.local peopleD.other countries
4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British people dislike marking their space.B.You always feel at home in another country.C.Most British people prefer living in houses to flats.D.You can‘t mark your private space in a foreign country.45.Tha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tell readers to _______.A.own private spaces by living in housesB.have one corner of their own in public places C.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pace‖in communication
D.create their private spaces by talking with local people
(2010山东省潍坊市
四、阅读理解D,满分8分)
When I was a foreign teacher in China, every day I taught English to my students and they taught me about China.One day the topic turned to saying ―I love you‖.I was shocked to learn that not one of my students had saidthis to their mothers, nor had their mothers said it to them.―Does your mom love you?‖ ―Of course ,‖they answered.―How do you know ?‖was my logical question.They responded that their mons cooked and always toldthem what they were doing wrong to showtheir caring.I was stunned.So mon‘s cooking and criticzing read out as ―I love you ‖.―Then how do you say ‗I love you ‘to her?‖ They agreed that getting good grades, followed by god jobs would be how they showed their love.I come from a culture where most people are expressive enough, so I repeated these queries in classes over time.Gradually, I began to get different response.Some of them had exchanged those sentiments with their moms.One of my favorite stories of change came from a girl.When she came home from university, her mother met her at the door and hugged(拥抱)her.This had never happened before, but her mom said, ―Now that you have gone I have more time to myself.I noticed that in some places mothers and children hug each other and I decided it was a good idea and that I would begin hugging you.‖
In my family we all say ―I love you‖ a lot.While it is true that we often say the words without having great depth of feelings at that moment, it is almost like a blessing we give each other.Those three little words carry a world of meaning ,even when said as a greeting, but most especially if they are the last words we say to or hear from those we love.52.The foreign teacher_______.A.comes from AmericaB.is a young woman
C.is expressive enoughD.knows much about China
53.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show love by________.A.saying ―I love you‖B.cooking
C.getting good gradesD.doing something helpful;
54.In paragraph 4,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mom‘s hugging?
A.She is meeting her daughter at the door.B.She loves her daughter and misses her.C.She is glad that she has more timeto herselfD.he finds it interesting to hug her daughter.55.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Say ―I love you‖more to your family.B.Say ―I love you ‖a lot to Chinese people.C.Say ―I love you ‖as a greeting to others
D.Say ―I love you ‖without great depth of feelings.(2010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做后面的题目,(10分)
Every year there is a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Usually it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So before it comes,everyone has to prepare things.They buy pork,beef,chicken,fruits and many other things.And they often make a special kind of food—―dumplings‖.It means ―come together‖.On the day before the festival ,parents buy new clothes for their children.Children also buy presents for their parents.On the Spring Festival Eve(除夕),all the family members come back to their hometown.This is a happy moment.Some sing and dance,some play cards and others get the dinner ready.When they enjoy the meal, they give each other the best wishes for the coming year.They all have a good time.
26.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A.The Mid-Autumn Festival.B.The Spring Festival. C.Children‘sDay.
27.When is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usually celebrated?
A.In March or April.B.In May or June.C.In January or February.
28.is the special kind of food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A.ChickenB.DumplingC.Fish
29.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food ―dumplings‖ for Chinese people in the Spring Festival?
A.Look up.B.Help yourself.C.Come together.
30.The familywhen they are having dinner together on the Spring Festival Eve.
A.give each other the best wishesB.buy each other presents
C.sing,dance and play cards
(2010.河北省卷,Ⅶ.阅读理解计 10 分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bicycling and it is no surprise.It is fun, healthy and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Maybe that‘s why there are 1.4 billion bicycles and only 400 million cars on roads
worldwide today.Bikes can take you almost anywhere, and there is no oil cost!
Get on a bicycle and ride around your neighbourhood.You may discover something new all around you.Stopping and getting off a bike is easier than stopping and getting outof your car.Youcanbiketoworkandbenefit(受益)fromtheenjoyableexercisewithoutpollutingthe environment.You don‘t even have to ride all the way.Folding(折叠)bikes work well for people who ride the train.Just fold the bike and take it with you.You can do the same on an airplane.A folding bike can be packed in a suitcase.You can also take a common bike with you when you fly.But be sure to look for information by getting on airline websites.Not all airlines are
bicycle-friendly to travellers.Health Benefits of Bicycling: It helps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s.Bicycling helps to control your weight.A 15-minute bike ride to and from work three times a week burns off five kilos of fat in a year.Bicycling can improve your mood(心情).Exerciselikebicyclinghasbeenshowntomakepeoplefeelbetter,morerelaxedand self-confident.Bicycling is healthier than driving.56.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bicycling is becoming very.A.surprisingB.excitingC.expensiveD.popular
57.When you are riding your bicycle around your neighbourhood, you may.A.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roundB.find something you didn‘t notice
C.go everywhere and use a little oil D.get off your bike and begin to work
58.If you travel with a folding bike, you can fold it and _.A.get out of the carB.take it onto a train
C.put it in your purseD.go on airline websites
59.One of the benefits from bicycling is that.A.you can fold the bicycle B.you will be friendly to others
C.you will be more relaxed D.you may get fatter and fatter
60.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Bicycling is enjoyable exercise for people.B.Driving cars is healthier than riding bikes.C.Riding a bike pollutes your neighbourhood.D.Common bikes are welcomed by all airlines.(2010.四川省内江市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A10分)
Are you interested in country music? I like it very much!It will take me away for a while after I am tired.The guitars and songs will take me to mountains and fields.Country music usually talks of everyday life and feelings.It‘s the spirit of America ,easy to understand,slow and simple.Country music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It was the folk music of American countryside.Many of songs tell about the lives of farmers.They talk about love, crops or death.The life of the countryside can be hard, so the words in country music are often sad.At first, people played the music only at family parties.But it became more popular later.In the 1920s,people played country songs on the radio, and they made them into records.When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moved to towns and cities to look for work, they took their music with them.Country music continued to change and became popular across America.John Denver was one of America‘s most famous country singers in the 1970s.His song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is well-known and people still play it today.51.Country music is usually about _______.A.everyday life and feelingsB.farmer‘s feelingsC.the lives of workers
52.Country music developed ________.A.in John Denver‘s cityB.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C.inthe Northem United States
53.People bagan to make country song records _______.A.in the 1920sB.in 1920C.in the 1970s
54.Why did Country music become popular in America?
A.Because city people liked the music.B.Because farmers movedto cities with their music and it continued to change.C.Because country music talked about city people‘s lives.55.Who is famous for the song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A farmer in the countryside.B.A person who moved to towns
C.John Denver.(2010.四川省内江市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C 10分)
My mother was telling me about how she and her family got their first television when she was a teenager.Of course it was black and white.She said she only watch it at night.She doesn‘t remember over watching it in the morning or afternoon.When I was young we had only about 3 or 4 different channels.My bothers ,my sisters and I would sometimes fight about which channel to watch.But we usually enjoyed the same shows.Nowadays we can get hundreds of channels on TV.I can‘t believe it!There are channels with old movies,cooking ,fishing and so on.It‘s amazing!There is a channel for everything.I wonder how much my bothers, my sisters and I would fight if we had hundreds of channels when I was a child.Of course we had only one television set.These days I notice families with 2 or 3 or more television sets in their homes.I guess it stops people from arguing over which channel to choose from.61.In those days, what kind of television sets did people only have?
A.Black and white ones.B.Colors Ones.C.All kinds of television sets.62.My mother watched TV ________when she was young.A.in the morningB.in the afternoonC.at night
63.Nowadays,how many channels can we g et on TV?
A.3 or 4 different channels.B.Only once channelC.Hundreds of channels.64.When I was a teenager ,my brothers ,my sisters and I usually enjoyed______.A.four showsB.the same showsC.different show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 NOT true ?
A.My bother ,my sisters and I would sometimes fight about which channel to watch when I was a child.B.These days, there is only one channel with old movies, cooking and fishing.C.People have many channels to choose from now.(2010山东省潍坊市
四、阅读理解B,满分8分)
When we talk about stars ,especially women stars ,it seems that they are always young, pretty and own charming body shapes.But recently a Britain‘s Got Talent(英国达人)star Susan Boyle has changed our views absolutely.Simon Cowell ,one of the judges of the talent show spoke of his shock over Ms Boyle‘s voice.―This lady camp up ,and I‘m thinking, ‗This will take five seconds and I can go to have a cup of tea‘.That changed when she began to sing I Dreamed to Dream from Les Miserables.She knew we were going to have that reaction and just to see that look of satisfaction on her face through –it was one of my favorite moments,‖ Cowell said.The performance was posted on line and before long, the 47-year-old Scottish woman has been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Speaking from her home in Scotland, Ms Boyle said that she hasn‘t thought of changing her appearance.She said that her friend helped her with make-up.―I mean, that‘s hardly a makeover,‖ she added.Ms Boyle also spoke of the reason she first beganto explore her vocal talents, ―I was kind of slow at school, so getting like singing was a good way of hiding behind that and thus it built my confidence.‖
44.Susan Boyle is _________
A.a judgeB.a reporterC.a beautifulD.a Scottish woman
45.Susan Boyle had a look of satisfaction on her face when she was singing because______.A.she was confident of her singingB.she was satisfied with the judges
C.she was pretty and in good shape
D.she sang the song I Dreamed a Dream from Les Miserables
4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NOT true? A.It was the vocal talents that built Susan‘s confidence
B.Susan Boyle was not good at her lesson when at school.C.Susan Boyle became famous because of her appearance.D.Simon Cowell didn‘t think Susan Boyle a good singer at the first sight.47.What can we learn from Susan Boyle‘s success A.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B.It‘s easier to succeed at the age of 47.C.If you have a dream, try to make it come true!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0-29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06-14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练习(有答案)10-12
2023中考语文句子排列与衔接试题及答案07-16
山东省荷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06-10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练习06-16
中考英语练习卷及答案10-24
中考语文之名著阅读专题《简爱》练习题09-15
2024晋梅中学中考语文适应性试题答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