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2024-09-09

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共13篇)

1.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一

渝环〔2012〕35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工业企业申报标准化达标自查情况的告知

各有关工业企业:

按照《关于印发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12〕7号)的要求,现就主城各区、北部新区共408家企业(名单附后)申报自查自评有关事项告知如下,请各有关企业高度重视:

一、2012年2月20日前各工业企业务必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上报自查自评发现的问题。自查情况应当包含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方案及整改时限一式二份,一份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份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二、工业企业逾期未申报视为拒绝申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三、工业企业在2月20日后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中发现问题而工业企业自己未发现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未按要求整改的,予以按日计罚并追究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同

—1—

时追朔前2年内环境污染或环境违法行为处罚。

特此告知。

附件:工业企业申报自查名单

二○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环保申报自查报告通知

抄送:主城各区,市环境保护局北部新区分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12年2月18日印发—2—

2.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二

1 工业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理念严重落后, 没有重视环保意识

一般工业企业, 只重视以廉价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经营目标只在增加企业收益, 不注重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在社会上公共利益价值, 对自身生产环保意识淡薄, 认为环保是社会大家公益的, 所以, 对待环保问题, 只是应付了事, 轻描淡写。

1.2 对环保目标和组织机构设立不合理

部分工业企业没有环保目标, 不重视环保管理, 或有环保目标却不能处理好经济目标和环保管理的关系, 经常造成二者发生冲突。部分企业不设立环保组织机构, 将环保工作直接落实到基层, 不管不查, 有的企业虽然设立环保组织机构, 但将环保机构并入安全管理部门, 综合管理部门等其它部门, 弱化了环保职能, 造成环保工作无法开展和运行。

1.3 环保管理水平落后, 管理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 我国多数工业企业进行治理环保, 只是在工业生产末端排放进行处理模式, 没有重视和解决, 不注重在工业产品生产期间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导致工艺设备相对落实, 消耗原材料大, 污染严重, 环境治理能力差、水平低。

1.4 企业环保投入资金不足

我们大多数工业企业, 投入资金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扩大经营, 提高生产产品能力, 增加企业收益。如果没有国家对环保工作的强制干预, 那么, 任何一家企业也不会在环保问题上出重资。对于环保的投资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用在改进环保设施上, 在设备上投入资金, 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 达到国家要求排放标准;二是投资用在管理和检测上, 而现实的两个方面投资, 诸多企业往往以各种理由不投入资金, 造成环保问题难以解决。

1.5 环保资金投入易位

有许多工业企业, 为了降低环保资金的投入使用, 不但没有将这部资金用在环境治理方面, 反而, 挪为他用, 把这部分钱用在与环保管理和检测部门身上, 拉关系、走后门, 想方设法地买通环保部门, 这样损公肥私、行贿索贿的做法触犯法律, 而且丧失道德底线, 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健康。

1.6 环保法律仍不健全, 执法机构应付了事

目前, 我国有关环保法律治理上, 处理力度仍然不够, 往往重视的是经济处罚, 不追究企业法人的责任, 甚至个别执法机关, 对有关群众举报的环保案件, 只以处罚为目的, 不进行整改, 或对整改情况不去检查。

2 深化改革工业企业环保管理重要意义和作用

环境保护对于工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自然环境的健康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自然资源是工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许多企业不懂得企业健康发展与自然环境健康发展的关系, 造成大肆开采有限资源、大肆的污染环境, 造成人们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参与环保, 并不等于增加生产成本。传统认为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会改变生产流程, 浪费原材料, 造成成本增加, 降低效益, 但据国外调查, 传统观点是错误的, 企业响应环保号召, 开展环保生产, 不但能减少企业外部成本, 而且能增加企业效益。三是企业积极相应环保法规有助于取得先进技术的优势;四是企业对环保的支持能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加企业竞争力;五是政府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有利于地区产业升级, 提高地区竞争力, 推动地区企业的发展。

3 深化改革工业企业环保管理方法

3.1 提高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清洁生产就是采用清洁环保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 制造清洁环保的产品, 它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目前, 我国已经推行清洁生产试点示范, 并通过示范,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并对取得的示范成功经验进行全国宣传教育培训, 对基层环评人员进行清洁生产思想和方法宣传贯彻。针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有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国家层次发展。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立足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严格执法, 加强部门协调, 共同推行清洁生产,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出台之间也广泛征求意见, 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部门层次发展。目前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生产中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造成的, 让企业认识到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在其生产计划中应该考虑其成本, 在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实施层次发展。加强国家对清洁生产中心能力的建设力度, 建立清洁生产综合信息库, 定期发布清洁生产消息。同时进行清洁生产的机构建设, 选派有能力、懂行业的人员组建清洁信息生产中心, 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逐步深入化。提高有关部门对清洁生产的认识, 结合工业企业试点示范计划和经验, 进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意识、知识和技能水平。

3.2 加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2.1 提高环保意识, 树立环保人人有责思想。

要进行环保管理, 就要对人的思想进行改造, 只要全民都树立环保意识, 达到环保管理人人有责认识, 那么, 环保管理工作会进展迅速。在工业企业, 首先要对领导进行思想改造, 只要领导重视环保工作, 全厂才能重视环保工作。其次是加大宣传环保的力度, 制定环保奖惩措施, 对全厂职工进行思想改造, 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管理。

3.2.2 建立独立的环保组织结构, 制定环保制度。

工业企业必须要成立环保组织机构, 由厂主要负责人为组长, 带头开展环保工作, 设立环保办公室, 制定环保制度, 成立环保监督小组, 并认真开展实施环保工作。

3.2.3 加大资金投入, 避免资金浪费。

工业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 将环保意识灌输生产全过程中, 要清醒的认识开展环保工作不等于制约生产, 有效的调节环保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同时, 加大对环保资金的管控监督, 确保环保专项资金用在环保治理上, 坚决杜绝专项资金用于检查和关系疏通上。

3.3 规范开展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开展工业企业节能减排, 是深化改革工业企业环保工作重要措施之一, 是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绿色家园的重要方法, 目前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破坏已经达到极限,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具体措施:

3.3.1 控制产品增量,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各企业在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上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配套、责任不明确、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出现与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相背离的现象, 造成许多新产业公司在环保上不达标依然审批。我们必须要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关卡,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入住市场,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 完善产业结构, 制定促进高科技、高环保的产业发展。

3.3.2 加大对节能减排的宣传贯彻。

按照有关规定, 加强节能减排的贯彻和宣传, 要面向全社会做出资源节约的承诺, 与管理部门签订责任书, 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和措施, 让社会进行监督。

3.3.3 加大污染治理工作, 完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

工业企业要设立节能减排组织机构, 成立独立组织体系, 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并按要求保证制定节能减排制度, 并监督节能减排实施情况。

3.3.4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要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 节能减排上进行创新管理模式, 将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 消除资源浪费现象, 减少边角余料的和其它材料的消耗。

4 结语

深化改革是十八大以来, 各个领域工作的重心。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原有制度和体制的不健全的部位。对于工业企业而言, 生产和环境保护要形成统一, 需要在思想和技术层面进行彻底的更新, 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保持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兴明.深化企业改革不应该忽视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1989 (02) .

[2]刘波.浅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1 (07) .

[3]王永革.试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3) .

[4]徐杰.浅析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冶金.2002 (01) .

3.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三

1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煤炭。据调查,我国工业生产对煤炭的依赖性从以往的85%下降到了当今的60%左右,虽然数值有较大变化,但是煤炭依然是我国工业生产主要能源。虽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人均数量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浪费多,并且污染物没有得到合理的排放。在我国各个工业企业中,锅炉消耗的煤炭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工业生产设备,占据工业生产煤炭整体消耗量约五成左右。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煤炭能源的使用没有经过技术加工,燃烧效率较低,并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处理,因此既造成能源的浪费,又导致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1]所以我国要重视工业锅炉的使用,提高生产过程中煤炭的燃烧率,同时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从我国各工业企业所使用的锅炉设备标准来看,大多数锅炉参数都较低,容量相比国外工业锅炉要小许多。并且大多数锅炉的热效率都没有达到相应标准,浪费率达到30%左右,而国外工业锅炉的浪费率平均只有10%左右。由于我国锅炉设备不达标,造成在生产中排烟热损失过大,并且燃烧利用率很低。从污染排放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锅炉在煤渣含碳量的排放方面远远超过了国外平均的5%,实际值达到了15%以上。由于煤炭不完全燃烧而造成的热损失非常明显,因此在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后能够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2当前我国工业锅炉使用问题分析

2.1我国锅炉技术标准低,运转效率低。从我国目前锅炉设备的技术标准来看,大多数的锅炉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使用上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在设备选取方面,很多工业生产企业选择了功率较大的锅炉,以满足日后生产量增大的需要。但是这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当前很多工业生产并不需要大功率的锅炉设备,工作量普遍较小,导致锅炉设备运作效率极为低下。大功率的锅炉设备不仅耗电量大,而且污染排放量大,这就导致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增加。[2]由于工业实际生产负荷较低,而锅炉设备的热负载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需要较高的动力供设备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而这一过程中能源的实际消耗量较理论值要更高,因此我国大部分锅炉设备的使用效率很低。

2.2锅炉煤炭燃烧效率差。煤炭是工业锅炉最主要的使用能源,因此煤炭的类型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锅炉的使用效率。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需要,我国锅炉在使用煤炭时也有种类之分。一般情况下,我国根据地域的不同和生产类型的不同在锅炉燃煤时有不同的标准,煤炭的种类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例如层燃烧锅炉是我国最普遍的锅炉种类之一,它具有四种燃烧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炭燃烧效率。[3]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燃烧用煤的质量达不到相应标准,或者煤炭类型不符合锅炉燃烧标准,都会造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如果锅炉的煤炭使用类型不在锅炉燃烧标准的类型之中,那么燃烧的质量会下降明显,甚至会导致锅炉设备故障。同时,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由于煤炭质量和锅炉使用效率的不同,会导致实际生产的技术数值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也会降低煤炭的使用效率,增加能耗和污染排放量。

2.3锅炉的使用程序导致运行效率低下。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技术,目前很多锅炉的使用都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系统控制技术,当前锅炉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是PID技术,通过系统的调试和操作人员的控制可以实现锅炉使用方式的转换,同时对输入输出数值进行自动调控。但是我国的锅炉使用技术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如电压的变化和工作量发生变化时锅炉的调控并不能及时的进行,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锅炉设备的仪器也不能及时的反映出锅炉变化的情况。[4]另外,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设备变化的突变性和技术资料的有限性导致锅炉在运转过程中即使发现了相关问题也难以及时进行排查,维修工作难以及时进行,导致锅炉利用率明显下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4锅炉操作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实际操作经验不够。我国工业生产离不开锅炉的使用,而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也较为完善。但是随着工业企业数量的发展和锅炉技术的进步,很多标准规范已难以满足当前我国锅炉使用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相关操作人员没有受到相关技术操作的培训,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严格遵守有关规范。首先,锅炉使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没有一致的规范性,操作人员无法根据有关标准进行操作。其次,有些锅炉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规范意识不够,没有严格遵照技术使用标准,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技术学习和管理培训,对锅炉的运作认识不足,锅炉出现运转错误时也无法及时维修,因而造成锅炉使用不当、故障频发等问题。这些都对锅炉的运转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锅炉最大程度发挥其性能。

3提高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效率的途径

第一,引进先进的锅炉使用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数量。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燃烧煤进行技术处理。主要是提高锅炉用煤的引燃率和燃烧率,同时通过改善热排放来实现煤炭的充分燃烧。二是升级锅炉内部设施,改善锅炉内部的配风结构,减少锅炉内部煤渣的存留量,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炭的燃烧率。同时完善锅炉的炉拱设计,优化相关配件的组装和协调性,引进先进的锅炉冷却技术,降低锅炉内部热耗能。第二,加强对锅炉应用的监测,强化设备调控。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通过提高锅炉内部配件的控制力度来实现对锅炉设备全天候监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立锅炉设备的燃烧模型和统计图,对每一个元件进行单独的分析和排查,及时反馈有关器件的变化趋势,实现远程操控和监测。其次要对锅炉的消耗与排放进行全面的监测。要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侦查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量,在能耗超标时进行及时预警,同时通过智能系统优化烟气循环效率,全天候记录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数量,通过计算机快速地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5]第三,统一锅炉使用操作标准,强化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和规范意识。首先,要对锅炉的使用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锅炉要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条例,例如能源供应管理方案和配煤方案等。其次,工业生产企业要对锅炉操作人员进行有关技术规范的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检测出来并维修。再次要对锅炉操控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强化实习再上岗的制度,增强技术人员的操作经验和规范意识,使其各项操作都符合系统管理的要求。第四,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锅炉调控的自动化水平。相比国外的锅炉设备,我国工业企业在计算机自动化应用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因此需要提升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更高程度的锅炉自动化运作创造条件。[6]对于容量较大的锅炉设备要建立全面的计算机控制模型,优化设备各部件的操作效能。在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时,首先要对锅炉的内部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和测算,检测锅炉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然后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优化锅炉的燃煤效率和排放输出值,严格控制和监测能耗数据和排放数据,为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4总结

工业锅炉在生产生活中作用巨大,但是由于能源消耗量大并且污染排放量大,给我国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进行改善与优化,使其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促进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符合我国有关的管理规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工业锅炉出现了技术标准和运转效率低、煤炭燃烧效率差、操作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实际操作经验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进先进的锅炉使用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加强对锅炉应用的监测,强化设备调控,同时统一锅炉使用操作标准,强化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和规范意识,另外要提高锅炉调控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奕锋.工业锅炉高能耗的问题分析与节能减排的对策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

[2]徐火力.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及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0(04)

[3]朱森林;杨洁.工业锅炉存在的弊端及节能减排对策[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08)

[4]赵钦新;周屈兰.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业锅炉.2010(02)

[5]王春晶.中小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途径及情景分析[J].洁净煤技术.2016(01)

4.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四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重庆云阳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明确产权所有人、产权管理人、产权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入驻企业创造整洁、文明、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庆云阳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园艺绿化、环境卫生、保安服务及配套设施的管理维修与保养等,物业管理区域内属于交通、供电、供气、通讯、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的道路、管线等设施设备,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 物业管理机构及范围

第三条 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增设园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园区标准厂房及园区道路、绿化、管网、路灯等配套设施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物业公司设董事长1名,总经理1名,由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内设综合部、维修部、环卫部和保安部。综合部2人,负责行政事务和标准厂房管理;维修部2名,负责工业园区物业及配套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巡视检查等工作;环卫部9名,其中绿化技师3名,负责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养护工作,环卫工人6名,负责园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工作;保安部2人,由治安处兼任,负责园区治安巡查,一般纠纷调解。

第五条 物业管理范围:

1、标准厂房管理;

2、园林绿地管理;

3、环境卫生管理;

4、公共场所及设施管理;

5、社会治安管理。

第三章 标准厂房租赁和管理

第六条 租赁或购买标准厂房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依法办理环保、安全、消防等审批手续;

2、依法在云阳县办理工商、税务登记。

3、积极鼓励食品、服装、电子、玩具等中小型加工企业进入标准厂房。

4、最短租期不少于1年。

5、起租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原则上至少租赁一层),原则上每平方米年产值不低于3000元。

第七条 企业入驻时,必须与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标准厂房租赁合同或购买合同,办理物业管理交接手续。

第八条 租赁合同中载明以下主要内容:租赁厂房名称、楼层及面积、租赁价格、租赁期限、物业管理费标准、租金及物管费支付方式、配套条件及违约责任等。

第九条 租金标准按实际租赁年计算,租赁整幢标准厂房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平方米月租分别以4元、5元、6元的标准定价(三年后的租金标准由租赁方与园区管委会另行商定,并提前1年公布);分层租赁标准厂房的,底层按6元/㎡/月计收,第二层按5 元/㎡/月计收,第三层按4 元/㎡/月计收,第四层按3元/㎡/月计收。

第十条 建立标准厂房奖励制度。根据企业实际纳入园区财政入库税收给予如下奖励:

1、凡年产值在3000~3999元/平方米的企业,奖励(返还)月租金1元/平方米;年产值在4000~4999元/平方米的企业,奖励(返还)月租金2元/平方米;年产值在5000元/平方米(含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奖励(返还)

月租金3元/平方米。

2、2009年起入驻企业的租赁时间以正式签约进场满1个月后开始计算。

3、对“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可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以更加优惠的政策租赁厂房。实际租金标准可根据投资规模、经济效益、解决就业人员及对当地税收贡献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定价。

4、奖励政策以一年为单位结算兑现,实行先收后返。受奖励的企业要提供相关的申请及税收资料。

5、优惠政策,实行就高不就低的办法,但企业不得重复享受。

第十一条 标准厂房销售实行“限价制”,实行单独核算,最高销售价格控制在税前利润不超过销售收入的10%,核算时政策性减免、返还和奖励不纳入销售收入范围。

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机构内部对标准厂房的租赁和购买要建立台帐和相关档案,并将相关情况于每季度最后1个月的最后1周送领导存查。

第十三条 标准厂房管理及维修养护

1、租赁或购买标准厂房的内部设施(含道路、水、电、通讯、消防设施、卫生间、排污排水管道)的日常保洁、养护和维修,由企业负责;园区内公共部位的基础配套设施(含管网、道路、供电、供水、消防、路灯、通讯、公告栏等)的日常保洁养护和维修,由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

2、企业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房屋外立面以及使用用途。因生产需要,企业对厂房做分隔改造或内部安装机器设备时,不得超过楼面允许的荷载。施工前须征得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取同意并提供施工图纸、经有关部门审查后才可以进行。因施工影响其他楼层时,需书面征询涉及部位用户的意见。第十四条 企业按租赁面积0.3元/㎡/月的标准每月10日前向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缴纳物业管理费,用于标准厂房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所的维护、保养与管理。

第十五条 水、电、气收费管理

租赁或购买厂房企业的自用水、电、通信等费用由企业负责缴纳,用户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为收费依据。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用供水、供电等计量器具,合用双方必须签订使用协议书,并明确缴款人和费用分摊的规则。

第四章 园林绿地管理

第十六条 在各个绿化场所,均设置爱护绿化警示牌,敬请大家爱护绿化,保持环境清新、优美、整洁。

第十七条 招聘专业人员2名实施绿化管理,对草坪、花卉、树木等,进行栽培和定期修剪、养护,花草树木修剪整齐美观;定期清除绿地杂草、杂物;适时组织浇灌、施肥和松土,作好防涝、防冻事项;适时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及时更换死亡苗木,保持园区花木繁茂。

第十八条 对不爱护绿化行为予以劝阻、警告;对故意损毁、破坏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提请业主委员会和相关部门给予相应处罚,确保园林绿地不被破坏、践踏、占用。

第五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九条 在园区规范设置垃圾桶,保持垃圾桶及附近整洁,桶外无垃圾,确保定点堆放、定时清运。

第二十条 招聘环卫工人对园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等,每日清扫;楼道、电梯厅每日清扫;楼梯扶手每周擦洗;及时清除区内主要道路的积水、积

雪; 区内公共雨、污水管道,每年疏通一次;雨污水井每季度检查一次,需要时及时清掏;化粪池每二月检查一次,如有异常及时清掏。

第二十一条 按园区实际情况,对需要的部位进行消毒或灭虫除害。

第二十二条 为保证园区人员安全、健康和环境整洁、卫生,禁养畜禽。

第六章 公共设施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公共设施维护的基本要求:

1、建立公共设施设备档案(设备台帐),对设施设备的运行、检查、维护、保养等记录齐全;

2、设施设备标志齐全、规范,责任人明确;操作维护人员严格执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规范;保障设备设施运转正常;

3、对共用设施设备组织定期巡查,作好巡查记录。需要维修时;属于小修范围的,及时组织修复;属于大、中修范围或者需要更新改造的,及时编制维修和更新改造计划并组织维修或更新改造;、保障电梯正常运转;

5、保障消防设施设备状态完好,可随时启用;消防通道畅通;

6、设施设备保持整洁、通风,无冒、漏、滴现象;

7、保持路灯、楼道灯完好,发现损坏者,及时修复或更换;

8、容易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设备,设明显警示标志和防范措施。

第二十四条 招聘维修工2名,做好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巡查及24小时维修服务,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功能完备,使用安全。

第七章 有关禁止事项

第二十五条 为了维护园区的良好形象,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企业不得擅自占用园区公用道路、绿地搭建违章建筑。

2、企业不得擅自张贴、悬挂标语和标牌。

3、企业进行装修时,须将装修方案报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4、利用区域内的物业设置广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在征得云阳县人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 企业违反租赁或购买厂房合同、物业管理禁止行为和物业使用管理维修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由规划、建设、城管、工商、公安等部门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则

5.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五

总则

一、锅炉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在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办理使用注册及登记证。

二、锅炉房应健全设备档案:产品出厂技术资料、安装改造修理技术资料、锅炉登记证、热力系统图、设备布置图、年检报告、能效测试报告、年度能源利用状况统计资料。

三、管理制度建立与实施:即岗位责任制、人员培训制度、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修保养制、事故报告制、水质管理制、应急预案制度。燃料入库验收制度、能效监测计量制度、节能目标责任制、能效考核制度。

四、各项记录: 运行记录、故障及事故记录、水处理记录、维修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培训记录、能耗状况记录。

五、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设备维护保养良好。检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经整改合格。

六、配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校验合格,动作准确、灵敏、可靠。

七、至少包括燃料、水、电消耗量和输出热量的监测和计量装置;锅炉排烟温度监测装置。在用仪器、仪表应定期校准或校验。

八、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九、持证作业人员的数量满足锅炉安全运行的要求。

十、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经过安全、节能知识培训。

十一、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置水处理设备,水(介)质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十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

十三、对锅炉系统进行能效监测、分析、诊断,提出节能措施。

十四、根据设备安全、能耗状况制定相应节能技术措施实施计划。

节能管理职能

一、节能管理机构职责

㈠节能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㈡节能主管部门(科室)的主要职责 ㈢单位部门节能小组的主要职责 ㈣班组节能员的主要职责

二、单位主要职能部门节能管理职责

㈠生产计划、调度部门的职责 ㈡设备动力部门的职责 ㈢计量部门的职责

㈣能源供应,贮运部门的职责 ㈤教育部门的职责

三、节能管理与制度

㈠燃料管理制度

㈡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管理制度 ㈢合理用热、用水管理制度 ㈣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㈤能耗定额管理 ㈥节能奖惩制度

节能管理机构职责

一、节能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节能领导小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组织下,领导节能工作,实施能源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单位的各项节能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组织制定节能管理细则、节能目标和各种有关管理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

3、组织制定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制定并实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计划及年度节能计划。

5、组织审定本单位年度各类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指标。

6、审定本单位的重大节能成果和重大奖惩事宜。

7、检查本单位的各项节能工作。

8、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例会,进行节能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二、节能主管部门(或科室)的主要职责

节能主管部门(或科室)为本单位节能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节约能源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部门,在节能领导小组、主管能源的单位分管领导下,负责做好本单位节能任务的综合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各项节能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本单位节能领导小组的决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3、具体开展本单位的能源利用普查、能量平衡测试和能量审计。

4、具体组织编制本单位节能规划、节能技改计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并汇总入全厂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

5、参与审查本单位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内容具有明确和正确的节能评估,合理选用节能工艺、设备和材料,并协助工程管理部门,抓好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和效果鉴定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总结交流节能技术和经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

7、负责对本单位各单位用能进行计量监督、统计监督和能源节约的巡回检查。

8、按月、季、年汇总各单位能源消耗报表并做好能耗分析,编写节能简报,节能工作总结和各种能源报表,建立节能管理技术档案。

9、根据本单位节能奖惩制度,审核本单位节能奖惩的依据,提出节能奖惩方案,报节能领导小组后实施。

10、协助本单位宣教部门,组织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节能管理和技术素质。

三、各部门节能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单位节能工作原始记录管理和各项能源消耗的统计,按节能主管部门制定的格式定期报送能源统计报表。

2、监督检查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

3、密切结合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制订合理用能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符合节能要求的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中的能源利用率。

4、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将节能工作纳入班组经济核算范围。

5、对本单位的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合理用能技术法规规定的经济状况下运行,堵塞跑、冒、滴、漏。

6、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应用节能经验。

四、班组节能员的主要职责。

1、组织各岗位正确使用能源,维护好耗能设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到机动或计量部门,尽快消除隐患或故障。

2、组织各岗位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表。

3、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等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

4、协助本单位进行节能教育,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总结交流、推广应用节能经验。

各部门节能管理职责

一、计划部门的职责

1、计划部门是本单位各项计划的综合管理部门,节约能源计划是本单位综合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本单位生产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应把节能规划和计划列为主要内容,应会同本单位节能主管部门共同搞好节能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工作。

2、编制、检查、总结生产计划时,负责会同本单位节能主管部门同时编制、检查、总结节能计划(包括能源单耗和综合能耗的定额与考核指标)。

3、坚持贯彻“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方针,综合平衡,安排好节能技措所需资金,结合本单位工艺技术改造和装置检修等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创造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条件。

4、按照能源使用合理化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调度,及时调整供热、供电、供冷、供水、供风和余能回收系统的运行,提高生产和全厂用能的均衡性,努力降低燃料、动力消耗和损失,提高能量回收率和利用率。

5、在生产调度会上及时报告各单位节能计划和能耗指标的执行情况,对浪费能源的现象,督促各单位进行整改。

6、检查新装置和节能措施试运过程中的能耗情况,督促其迅速达到设计能耗指标要求,做好调度衔接和协调工作。

7、及时总结本单位生产、辅助生产等系统的合理用能的经验,并向本单位节能主管部门提出改进用能管理和采取节能技术措施的建议。

二、设备动力部门的职责

1、按照本单位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规划或计划,编制机动设备、专用设备、保温、保冷、水、电、汽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推动能源使用合理化,贯彻能源使用合理化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燃料、动力消耗和散热损失,提高能量传递、转换效率,提高设备效率,提高余热、余压、余冷的回收率,提高的能源利用率。

3、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负责采用节能设备和材料,及时淘汰落后设备。

4、加强各种耗能、能源转换设备和水、电、汽、制冷系统的管理,及时制订、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工艺卡片,搞好经济运行。

5、加强工业锅炉、风机、水泵、供热供冷管网、蒸汽疏水阀及重大传动电机等的能源利用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

6、加强用水和水质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改善用水质量,提高设备传热效率,搞好节约用水。

7、组织定期检查设备、各类输送能源的管网,及时发现并消除浪费能源的现象。

8、加强供能用能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综合管理标准,总结交流经验,做到合理用能,使设备之间功率匹配合理,能级匹配合理,能量逐级有效利用。

三、计量部门职责

1、负责能源的计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努力完成能源计量的各项任务

2、根据能源进出、分配和消耗等的实际需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的要求,负责编制并实施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3、组织制订能源计理的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4、负责能源计量的监督检查,会同节能主管部门规定能源计量的重点管理项目,建立重点监测网点和信息传递、反馈流程、管理办法。

5、积极推广应用计量新技术、新器具,努力提高能源计量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仲裁能源计量测试中出现的争议。

7、参加能量平衡的测试工作,负责解决测试中的计量问题。

四、能源供应、贮运部门职责。

1、统一管理燃料、成品油及其它载能工质、材料的供应、输送和仓贮工作,监督其合理使用和防止耗损。

2、负责能源的进、销、存和发放统计工作,办理燃料和油品按定额核销的报表和计划申请手续。

3、负责对购入能源的质量检验工作。

4、协同计量部门健全各类能源进厂、出库计量器具,做到按计量表计数核算。

5、对本单位运输机具进行全面管理,制订加强油耗定额管理和节油改造措施。

6、总结交流能源科学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贮运系统职工的能源采购、存贮知识和节能管理水平。

五、教育部门的职责

1、负责职工的节能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节能意识、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

2、制订普及节能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节能专业技术培训,能源管理短期培训、结合能源利用的节能技术报告会和交流研讨会。

4、会同节能主管部门进行企业重点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专业培训,并实施上岗操作考核、发证工作。

燃料管理制度

根据生产耗能设备对燃料的实际要求,对燃料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即围绕管理目标,对燃料管理的几个环节,计划、采购、结算、储存、运行,做到事前燃料技术标准明确,费用有预算,事中风险控制,进程动态监控,事后经济活动分析,为此特制定燃料管理制度如下:

1、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燃料,其技术标准由运行部门提出,会同节能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经节能领导小组主管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2、燃料的经营部门(供应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审定的燃料技术标准进行市场采购,通过燃料市场的信息调研,制定燃料采购计划,并做好燃料计划的实施,燃料合同的签订,合同的正常履行等管理,保证生产用燃料的需求。

3、燃料的经营部门应认真做好燃料进厂的检斤、检质管理,落实燃料验收制度,进厂的每车(船)燃料都要过秤检斤,抽样化验,做好格式化记录,并及时对照计划、合同,核对数量、品种和质量。

4、燃料的经营部门对燃料入厂全过程发出的有关燃料的各种经营与技术文件必须随实物同时到达并存档,作为运行与结算的依据。

5、燃料的运行部门应及时配合经营部门做好入厂燃料检斤、检质管理,同时还要做好入炉煤的检斤、检质。

6、做好燃料的贮存管理,按照进厂燃料的种类、规格、分区存放,标明燃料特点,并设专人管理油库和煤场,保持煤场设施完善与完好。

7、节能主管部门应会同运行部门根据进厂的原煤情况,经常研究,配煤掺烧管理,在当前负荷情况下,将多种煤质的煤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煤燃烧。

8、做好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建立原煤库存盘点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同时对进煤、煤耗、存煤进行统计分析。

9、执行好燃料分析化验制度,定期将燃料取样,进行化验分析,建立燃料技术档案。

10、燃料使用必须经过计量,使用燃料的设备,都要严格执行计量制度,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每个班组、每台设备都要分别计量,按时记录,按班组、机台核标。

11、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运行部门及时研究并制定耗能设备节约燃料的操作方法与规章制度,积极采用优化燃料的新技术,新设备,对已实施的优化燃烧装置,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节燃操作,不得以手动代替自动,设备发生故障动力设备部门应及时检修、恢复功能。

1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燃料燃烧合理化管理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如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系数,排渣含碳量、供引风风量与压力等都要达到标准。

13、节能主管部门对消耗燃料的设备或工序都要制定燃料消耗定额,按机台或班组实施考核,并与个人经济挂钩,落实奖惩。

14、节能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燃料经济活动分析,对燃煤、燃油、燃气的设备进行产出与耗能的定量分析,寻找问题,挖掘节燃潜力,提出进一步节燃的技术措施。同时还要进行燃料合同兑现分析,合同价格与燃料成本分析。

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管理制度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能源管理和大力节约能源消耗。电力是一种使用面广,消耗量大的能源,它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较大。因而,合理有效用电,节约电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特制定业节约用电管理制度如下:

1、节能管理部门(办公室或科室)全面负责的节电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节电的法律法规,加强节电管理,积极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减少生产生活各个环节中电力消费的损失和浪费,更有效、合理地利用电力资源。

2、电力供应部门的电气运行主管负责人,负责电力设备、耗电设备及元器件的节电经济运行的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工作。

3、在进行新建,扩建或工程改造时,工程技术主管部门,应严格把关,对工程可行性报告的节能篇和工程节能评估报告书应严格审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律法规要求,把不合理利用电力和浪费电力的问题控堵在消耗源头。

4、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管理工程设计时,严格掌握,设计必须采用节电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正确进行电力负荷计算,堵绝供配电设备大马拉小车现象。工程施工,调试结束时,所有节电措施的设备要同时投入运行。

5、设备采购部门在采购关健性电气设备或元器件时,除按设计要求之外,还需得到节能主管部门的共同论证,确保采购具有节能标识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

6、生产计划部门应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做到计划生产、平衡调度,合理调整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并严格控制非生产用电。

7、节能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企业电平衡测试,摸清节电潜力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电耗,减少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

8、企推进电耗目标管理,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种产品的电耗定额指标,并实施单耗考核,电耗定额指标考核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

9、教育部门负责分别对电力设备运行人员和生产工艺操作人员进行节电经济运行专业知识与节电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

10.变配电运行人员必须经常关注力率补偿装置的工作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力争接近0.95,电气专业主管工程师应研究大型电动机的无功就地补偿问题,对具有较大冲击性负荷的情况下,研究无功动态补偿的问题,以使电力系统功率因数补偿处于最佳状态。

11、变配电的运行人员和车间电气维修人员对全厂供电线路应经常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供电线路,上报有关主管部门适时进行改造,以保证供电线路的电力损耗降至最低。

12、生产操作人员对所有动力设备应尽可能减少空载操作。

13、严格照明用电管理,节约照明用电,车间照明采用大功率节能灯,淘汰白炽灯、汞灯,替代钠灯,公共区域照明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车间和办公室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在照度满足的前题下,减少用灯数量,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建立照明节电时间表,定时开关,夏天、冬天分别规定开停时间。

14、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办公室空调提倡少开一小时空调,温度设置必须在26℃以上,无人办公时关闭空调。空调运行时适当的排气之外应关紧门窗,使用风扇的地方要消灭无人扇。

15、节能主管部门在现有已采取的节电措施和已进行的节电技术改造的基础上,要不断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开展节电技术改造,采用节能型变压器,推广更换成S11型新型节能变压器,陶汰各类旧式变压器,采用高效电动机,推广变频调速节电技术,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设备上,凡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情况下,一律加以改造。以变频调速替代滑差电机,转子电阻调速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损耗,大型电机的起动积极采用软起动装置,替代频敏电阻器,水电阻起动器等装置,减少电动机起动损耗。

能耗定额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是本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经济办法管理,加强经济核算,考核经济效果的主要基础工作。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审批和上报。

1、能源消耗定额的定义: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

2、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反映生产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它应是能源利用率考核的依据,能源消耗定额应先进合理,既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生产组织管理水平。为此,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是正确的能源消耗规律的反映,正确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在科学地研究能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产生。

3、能源消耗定额由企业节能主管部门组织,并会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进行制定。

4、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力求达到“快、准、全、好”的标准。

“快”即制定的定额迅速及时,走在生产之前,对生产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准”依靠长期的定额资料积累和经常了解分析生产情况,使能耗定额准确。

“全”即完整齐全,各生产环节、生产生活各工序、各类产品均应制定完整的能耗定额。

“好”定额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对能源单耗尚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部门,定额要从严核定,以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能源消耗定额草案制定后,经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核,单位领导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6、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应逐项逐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⑴审查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报告的说明;

⑵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当前有关能源方针、政策和法规; ⑶审查能源消耗定额的项目; ⑷审查重点项目变化情况和原因;

⑸与历年能源消耗的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符合能源消耗的规律性; ⑹审查制定过程中的计算依据,并验算是否正确; ⑺审查是否积极采用了节能新技术;

⑻审查是否已采纳了群众讨论及各级审批过程中提出的正确意见; ⑼审查制定过程中拟定实现能源消耗定额措施的情况。

7、能源消耗定额的审批标准: ⑴定额必须先进、合理、齐全、准确;

⑵定额必须达到本单位的历史水平或低于上一年度的实际消耗水平; ⑶定额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 ⑷必须实行按定额供能和按实际消耗严格考核; ⑸计量表具必须准确和齐备。

8、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应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经审批后执行。

二、能源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

1、经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凡属能源计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等都要按定额办事。

2、能源供应部门按照核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和生产任务核实供应,各单位要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档案。

3、能源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定额供能制度、消耗定额分级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定额管理生产、指导生产、监督生产,以便实现最小的能源消耗。

4、做好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从能源进厂、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耗为止,各处环节都应有健全的原始记录,记载各种能源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

三、能源消耗定额的检查分析

1、能源消耗定额在贯彻执行进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分析,目的为了解消耗定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同时检查为发现定额在执行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能耗定额,使之愈做愈好。

2、检查的方法采取统计分析和实际查定相结合的办法,办求符合实际和更加全面、使之及时发现能耗定额存在的问题。

3、在检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定额分析,目的是为揭露矛盾,找出节约和浪费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改进,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从而使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定额消耗不断降低。

四、能源定额的修定

1、由于影响能源消耗定额的各种因素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因此能源定额必须定期修改或临时修改,一般单项定额每年修改一次,遇到下述情况时,可作必要的临时修改:

⑴在能源消耗定额执行过程中,发现定额脱离实际或计算错误时; ⑵产品结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⑶提高了生产或改进了操作时;

⑷能源品种、规格、质量等发生重大变动时。

2、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生产某产品消耗能源的主要因素,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由于能源消耗规律的作用,要求能源消耗定额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故能耗定额一经审查批准生效后,不宜经常改动,只作定期(如一年)修定,以便于贯彻执行。

五、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和奖惩

1、定额考核是定额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额考核,即将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与执行消耗定额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差的幅度,并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的目的

⑴通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考察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是否合理;

⑵通过定额考核,与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找出差距,力争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 ⑶通过定额考核,积累完整的历史资料,为指导生产和有效地进行能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⑷通过定额考核,促进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工作的加强。

3、为进一步调动和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必须与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相结合。

4、节能奖惩可按节能承包经济责任制的形式进行: ⑴按生产任务、耗能量和节能量承包; ⑵按能耗定额承包,实行分等计奖;

⑶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工期,资金和工程质量承包计奖; ⑷按用能总量承包计奖; ⑸节能目标承包计奖。

节能奖惩制度

为鼓励和调动本单位全体员工对节能的积极性,大力开展计划用能、节约用能,以节能求增产、以节能增效益。为此,通过节能激励机制设立节能奖励基金,对节能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由于各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关于节能奖惩制度的制订要因事而利,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节能奖惩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实行节能奖励的原则(略);

二、奖励的种类(略);

三、奖金发放的范围(略);

四、奖金发放审批手续(略);

五、关于浪费能源处理的规定(略)。

注:以上各规定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实

合理用热、用水管理制度

1、本单位制定的用热技术标准,各生产生活单位在进行工艺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根据生产工艺进程的可能,尽量降低加热温度的规定值。

2、技术部门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和加热形式,正确决定供热蒸汽的参数,按生产工艺用热的具体情况,采用热能的梯级利用,最大可能地利用热能资源。

3、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制定热效率或单产热耗专业标准,同时会同工程技术部门,制定用热设备或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加热蒸汽或载热体的温度、压力及流量。

4、所有蒸汽主管道和用汽设备支管、阀门,都必须按《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的要求,完成保温工程的施工,设备管理部门按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5、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加热传热设备的巡回检查和维修,及时清除用热设备内外沉积的灰渣、水垢或其它附着物,保证用热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6、维修部门应经常清除空气调节设备过滤器的堵塞物,热交换器结霜,冷却器的水垢,保证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7、对工业锅炉,执行好《锅炉水质标准》的管理,保证锅炉换热效率。

8、按照工艺条件的规定,生产操作时应准确控制被加热或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防止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对已安装自动控制温度的设备,要经常检验其工作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专业部门进行调试。

9、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杜绝用热设备的溢汽、溢水现象,杜绝用汽设备和供热管道、阀门、蒸汽疏水器及连接部件的跑、冒、滴、漏,对热设备及其附件和保温结构随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及时通知设备部门进行维修。

10、对使用蒸汽等载热物体的设备,准确控制载热体(蒸汽或导热油)的温度、压力与流量,防止供给的热量过剩。

11、对于温度稳定,连续工作的加热设备,应控制各点的供热量,以保证被加热物按规定的温度制度加热,为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生产技术部门应研究改进温度制度,合理分配各点的供热量。

12、在新建、扩建、改造工程中,用热工艺和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评价合理用热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设计,工程技术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设计部门精心设计。

13、设备主管部门与生产车间管理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研究改善传热设备的运行管理,及时调整被加热或被冷却物体的数量,使每台设备接近额定产量,防止产量过低或过高而增加热耗。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调整热力设备(如锅炉或导热油炉等)的开台数。

14、生产计划部门应合理安排计划,保证用热机台或作业线的集中和连续运行,尽可能防止过频的冷车起动。

15、节能主管部门应组织进行企业热平衡测试,并会同设备等部门摸清本单位热设备存在的余热资源,制定余热回收方案及措施,并有计划地预以实施。、16、计量管理部门对于全厂用汽、用水必须实施计量,对生产系统中按产品划分的生产线其用热、用水应分别配备安装蒸汽流量计和水表,水表还应符合《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规定的配备率和检测率。

17、工程主管部门在进行规划、设计或改造时,应采用循环用水和串级使用的供、用水系统,并采用节水工艺与措施。

18、对于生产生活中的重复用水系统,必须保证完好,防止泄漏和排放。

19、对于生产中的循环用水,应尽可能减少新水的补充量,提高冷却用水装置或其它用水装置的效率,减少水的损失。

20、生产、生活中用水设备凡已装有自动节水器等的节水设备器具,设备部门要加强检查,维修。防止滴漏和长流水。

21、各部门,根据用水工艺要求,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1、能源计量是本单位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本单位计量机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生活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单位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6、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6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95%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单位又不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10、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98-99%,抽检合格率达到95-98%。

11、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12、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本单位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本单位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单位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能源统计的归口单位是节能主管部门。

13、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节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即基层单位(或能源二次加工部门)。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产值单耗和产品单耗等)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本单位生产生活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14、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节能主管部门负责,除应完成本单位能源管理所需要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应完成行业或政府部门规定上报的能源消耗报表。

15、节能主管部门根据本单位各部门或单位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编制能源消费平衡表,绘制能流网络图,以此开展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能量审计工作。

长阳县资丘镇中心学校

6.对工业建筑施工节能的分析探讨 篇六

关键词:节能,工业建筑,措施

一、我国工业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从上世纪开始便已经开始进行工业建筑的节能研究了,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条件限制以及文化限制, 工业建筑节能工作推进的速度极为缓慢, 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便使得我国在工业建筑节能事业上的认识始终较为浅薄, 缺乏必要的重视。在设计阶段, 我国的工业建筑大多仅仅考虑使用需求, 或者建设成本需求。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工业建筑不仅仅要具有实用性, 其设计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节能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设计者已经开始关注节能工业建筑的设计。不仅仅需要关注节能技术, 还需要考虑设计成本, 从而使得设计各方面条件都能够最大化的扩大工业建筑的实际利益。无论如何, 工业建筑节能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该课题都会得到设计研究人员的青睐。

二、工业建筑节能的具体特点

从事工业生产的建筑以及从事生产服务的构筑物统称为工业建筑, 在进行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等。这一点工业建筑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 工业建筑的服务特点受到其大能耗、高环境控制需要以及大量发热设备、复杂的外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工业建筑节能工作必然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工业建筑中, 很多在节能工作上存在偏差, 这种误区的存在使得节能工作的执行存在困难。北方工业建筑节能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建筑采暖能耗得意降低, 通常使用的方式便是提高建筑围护的保温性能, 这是最为普遍的节能方式, 但是, 实际的工业建筑节能不能够单单只对建筑围护进行处理。工业建筑的节能不仅需要使用节能设备以及节能技术, 还需要切实了解技术和设备之间的节能性是否可以相互配合, 若选用了不合理的技术、设备搭配, 不但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 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能耗。另外, 工业建筑在实用性上相对较强, 最重要的表现体现在地区差异以及地域差异中。因此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确定还需要依照建筑的实际特点以及其所在区域环境特点。

三、工业建筑节能的现实问题

我国工业建筑在当前的城市建筑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但是针对工业建筑节能方面的却缺少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另外在调查建筑能耗的过程中, 往往缺乏全面的对象。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工业建筑能耗问题, 并在能耗统计方面加大了投入, 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先进的方法, 保障了调查数据的实用性、真实性以及代表性。但是在工业建筑能耗调查中如果采用覆盖全国的抽查方法则势必会导致调查难度以及工作量的增加。工业建筑能耗的研究数据缺乏, 研究内容单一是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当前的能耗调查更强调调查总能量的消耗, 这种数据并不能对工业建筑终端能耗作出准确判断和反映, 同时也无法发映出城市环境污染、建筑环境相关指标以及建筑能耗之间的关联以及能源结构、能源效率、气候变化等影响建筑能耗的各类因素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只有一些大的标准能够对工业建筑节能设计作出衡量和评判, 而事实上这些标准并不能满足工业建筑用途的不同、建筑类型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差异等。所以有必要对于工业建筑节能相关的基础性数据进行长期的收集, 并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建筑节能标准的编订, 同时在这些标准中要体现出差异性与针对性。

四、工业建筑节能措施

在工业建筑中, 作为建筑外维护结构主体的墙体具有最大比例的面积, 所以墙体对建筑的耗热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具体的措施包括使用节能外墙, 降低工业建筑的体型;研究并利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小墙体本身的传热系数;同时也可以利用一定厚度的彩钢板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同时也能够使外墙具有安装、拆除快捷, 并使工业建筑的体系具有可扩展性。

我国工业建筑普遍面积较大, 并且高层工业建筑极为稀少, 这种特点使得我国的工业建筑热损进一步加大。另外, 我国针对工业建筑保温方面的技术以及研究同墙体保温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针对工业建筑屋面进行保温改造对于工业建筑节能作用深远。通过对屋面的开发以及利用可能降低屋面能耗, 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扩在屋面种植植被, 或者将屋面改造成为蓄水屋面, 这对于保证厂房室内恒温恒湿具有显著的效果, 能够有效降低厂房的整体能耗。

工业建筑的外围结构中门窗的地位最为重要, 这一是工业建筑能耗相对较高的部位, 在隔热以及隔声性能中, 墙体性能最佳, 其次为门窗, 最次为屋面, 通过降低外围护中门窗所占比例或者加强门窗密封性能以及采用保温效果较高的门窗材料等, 都可以提高门窗的节能性。例如, 将外围护结构中的门窗数量进行减少, 或者将门窗的大小缩减, 具体操作需要依照工业建筑的区域位置以及实际需要进行, 并且还要根据工业建筑的实际使用要求, 即生产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例如, 在门外或者窗外设计门斗, 通过设置一个缓冲空间, 从而减少外部环境空气的深入;此外, 门窗的选型也极为重要, 合适的型号能够更加结实可靠, 严密性也更高。最后门窗的朝向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讲究, 科学的设计能够避免冷风的直接灌注。

结语

工业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以系统化的数据作为支撑, 通过对工业建筑所处环境以及生产的实际需要的分析了解, 从而制定合理适合的节能方案, 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工业建筑节能。而外围结构在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合理的节能设备使用以及政府做制定的配套激励政策、宣传政策也会对工业建筑节能的发展产生助力。

参考文献

[1]胡伟民.建筑设计与节能浅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7.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七

景预测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3-2015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综述

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成就

三、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实力日渐强大

四、国内外铁矿石对钢铁工业的供应和保障分析

五、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带来的影响判断

第二节 2013-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分析

一、早期中国四大钢铁集团的重组效应

二、2014年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三、2014年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状况盘点

四、钢铁业在产业整合浪潮中亟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钢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的深入思考

第三节 2014-2015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一、2014年中国钢铁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二、2014年我国钢铁企业景气状况透析

三、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状况

四、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经营绩效剖析

五、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状况

第四节 2013-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二、中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不足

三、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四、未来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

第五节 2013-2015年促进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钢铁行业生产运行中应重视的问题

二、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三、中国钢铁行业资源整合措施

四、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第二章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市场能源环境

一、2015年我国能源经济运行概况

二、2015年能源经济运行状况

三、我国能源需求形势预测

四、新能源产业崛起下中国的考量

五、2012-2015年中国能源规划重点

第二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市场经济环境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三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市场生态环境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二、2014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三、2015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浅述

四、2015年中国废气废水排放情况

第四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市场社会环境

一、我国居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二、我国低碳环保工作开展走上新征途

三、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四、国家启动节能减排全民实施方案

五、我国将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全民健康水平

第三章 2013-2015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第一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概述

一、钢铁工业所用能源分类

二、钢铁工业节能工作的方法

三、钢铁企业节能工作的内容

四、钢铁工业的用能原则

第二节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总体概况

一、节能减排是当前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使命

二、“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成就

三、能源管理成为钢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四、废钢再利用成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理想路径

五、我国大力推广高强度钢筋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第三节 2014-2015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概况

一、2014年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

二、2014年重点钢铁企业的能耗指标浅析

三、2015年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

四、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的能耗指标浅析

五、2015年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

第四节 2014-2015年中国炼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情况

一、2014年中国炼铁工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2014年我国炼铁技术及主要工序节能水平

三、2015年中国炼铁工业节能降耗综合成效

四、2015年高炉炼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五、2015年中国炼铁工业节能降耗成效

第五节 国内外钢铁工业能耗水平的比较评析

一、正视中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的必要性

二、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状况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国内外钢铁工业能耗水平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四、我国钢企要着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第六节 2013-2015年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情况

一、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意义

二、2015年中国钢铁落后产能淘汰完成情况

三、2015年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现状

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建议 第七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钢铁业开展节能减排存在的难题

二、钢铁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实施政策亟待完善

三、企业重组成为钢铁业节能降耗的掣肘

四、“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遗留的问题

第八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具体策略

一、钢铁企业的管理节能要点浅析

二、钢铁行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相关建议

三、推进钢铁业节能减排的可行性措施

四、日本钢铁业节能减排状况及对我国的预警

第四章 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能源回收与三废治理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综述

一、典型钢铁制造流程的二次能源产生量浅析二、二次能源利用的途径与原则探析

三、中国钢铁工业二次能源利用基本情况简析

四、钢铁工业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存在的不足

五、推动国内钢企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对策

第二节 废气治理

一、钢铁工业废气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简析

二、烧结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三、炼铁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四、炼钢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五、轧钢厂及金属制品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六、铁合金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七、耐火材料厂废气治理具体细节分析

第三节 废水治理

一、钢铁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简析

二、矿山废水处理具体方案解析

三、烧结厂废水处理具体方案详述

四、炼铁废水的具体处理方案解析

五、炼钢废水的具体处理方法浅析

六、轧钢厂废水处理具体方案剖析

第四节 废水“零排放”实施概况

一、废水“零排放”的内涵解析

二、废水零排放的制约因素评述

三、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的支撑技术介绍

四、钢铁厂废水零排放的具体实施方案剖析

第五节 固废治理

一、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二、钢铁工业固废综合治理利用基本情况

三、国内外钢铁业固废治理取得的主要进展

四、中国钢铁企业固废综合治理利用的实践经验

五、钢铁固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分析 第六节 钢铁工业三废的发电应用

一、钢铁二次能源发电的现状

二、钢铁业利用二次能源发电面临的阻碍

三、国家鼓励钢企开展烧结余热回收发电项目

四、钢渣回收发电利用的效益与可行性探讨

第五章 2013-2015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第一节 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

一、干法熄焦技术(CDQ)

二、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

三、转炉负能炼钢技术

四、冶金炉窑高效燃烧技术

五、烧结矿余热回收技术

六、高炉炼铁节能

七、焦化工序节能

第二节 2013-2015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进展

一、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四项新技术浅析

二、国内外钢铁生产节能减排新技术成果介绍

三、钢铁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发成就卓著

四、发改委发布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新技术

五、钢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

第三节 钢铁行业走循环经济路线的技术途径

一、钢铁工业发展循经济的概念解析

二、钢铁生产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作用

三、先进产品制造技术

四、节能和高效能源转化技术

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六、节水和污水处理技术

七、烟尘治理技术

第四节 钢铁工业用水指标与节水技术探讨

一、钢铁工业的耗水现状

二、开展企业用水和节水的科学管理

三、钢铁工业的节水技术浅析

四、钢铁企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剖析

第五节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应用现况

二、烧结烟气脱硫主要工艺技术及其特点

三、几种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比较剖析

四、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透析

第六节 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路线探析

一、焦炭对高炉炼铁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三、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途径剖析

第七节 “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攻关技术

一、非高炉炼铁技术

二、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三、高炉富氧喷煤技术

四、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五、二 e 英类物质减排技术

六、高炉渣、钢渣综合利用技术

第六章 2013-2015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融 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绿色信贷”内涵及发展解读

一、中国绿色信贷产生的背景

二、中国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三、发展绿色信贷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意义重大

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钢铁行业的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一、中英携手开启钢铁业绿色信贷政策咨询项目

二、国内首个地区性钢铁业绿色信贷指南出台

三、中国钢铁业绿色信贷指南重磅出炉

四、山东出台政策为钢企节能减排信贷护航

第三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资金来源

一、国家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入状况

二、国家鼓励工业节能减排项目向市场融 资

三、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本困境分析 第七章 2013-2015年重点区域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第一节 辽宁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辽宁钢铁企业的能耗与污染形势

二、辽宁钢铁工业全面向绿色化转型

三、辽宁开建烧结机脱硫工程推动钢铁减排

四、辽宁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重点项目进入实质阶段

五、辽宁废钢铁流通体系建设与运行状况分析

第二节 陕西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陕西省钢铁工业节能形势不容乐观

二、陕西省钢铁业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三、陕西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路径探讨

四、推进陕西省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河北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河北省钢铁业节能减排成效回顾

二、“十二五”期间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三、2015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降耗指标简析

四、河北省发布钢铁业节能减排“十三五”实施路径及目标

五、推进河北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建议

第四节 江苏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江苏省钢铁业节能减排取得良好成效

二、江苏省顺利完成钢铁业节能减排任务

三、加快江苏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山东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山东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落后产能淘汰状况

二、山东钢铁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差距大

三、山东钢铁业开展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第六节 其他地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一、江西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近期目标解读

二、云南钢铁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力促产业升级

三、“十二五”期间湖南钢铁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四、湖北省钢铁业节能减排现状及未来行动方案

第八章 2014-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第一节 武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武钢节能减排工作完美收官

三、武钢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获批

四、2015年武钢节能减排工作动态

第二节 鞍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鞍钢成全国钢企节能减排表率

三、2014年鞍钢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四、鞍钢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第三节 河北钢铁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2014年河北钢铁集团节能减排实施成效简述

三、2015年河北钢铁集团主要子公司节能减排状况

四、2015年河北钢铁集团主要子公司节能减排现状

五、河北钢铁集团二次能源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第四节 太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太钢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及未来发展目标

三、“十二五”期间太钢节能减排成效总结

四、太钢携手两企业创建节能减排技术平台

第五节 包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包钢能耗创历 史最低水平

三、包钢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四、包钢深化“三废”综合治理利用

第六节 沙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沙钢主要能耗指标浅析

三、“十二五”期间沙钢节能减排成效及未来规划

四、沙钢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成果突出

第六节 宝钢节能减排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宝钢注重环保投入与资源循环利用

三、宝钢节能技改项目获得政府专项资金奖励

四、宝钢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分析

第九章 2016-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投资潜力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投资机会分析

一、我国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资机会透析

二、钢铁行业余热利用具有巨大投资潜力

三、钢铁业低碳化发展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四、钢铁节能技术装备发展环境及机会

五、“十三五“期间钢铁烧结脱硫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第二节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方向

一、优化能源管理网络

二、装备的大型化

三、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

四、消纳社会废弃物

图表目录:

图表:2015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2015年重点湖库水质类别 图表:2015年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

图表:2015年重点大型淡水湖泊水质状况

图表:2015年大型水库水质评价结果

图表:2015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图表:2015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图表:2015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图表:2013-2014年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图表:2015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

图表:2015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统计

图表:2015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图

图表:2015年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

图表:201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8.工业企业强化管理的思考 篇八

工业企业强化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管理意识淡化,管理要求弱化,管理方法老化,管理效益退化”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这些企业,强化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作 者:张伟 作者单位:深圳市标准化与编码技术研究院,518033刊 名: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ISTIC英文刊名:WORL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年,卷(期):“”(9)分类号:F4关键词:

9.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九

一、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中的问题

固定资产是工业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工业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工作中, 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没有引起工业企业管理者的注意, 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 没有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般的工业企业都会有一些管理制度, 但合适本企业特色的管理制度就比较缺乏, 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制定者对这些固定资产的性质不是很理解, 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 造成制度成了空谈, 与管理的实际脱节、背离。

(二) 工业企业人员流动比较大,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

由于一些工业企业, 处于沿海城市或者私营企业, 员工大部分来自外地, 造成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 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淡薄, 是影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接的过程中没有很严格的交接制度, 对于一些已经损坏的固定资产缺乏必要的监督, 责任认清及赔偿。

(三) 缺乏固定的管理手续

对一些固定资产的在资产采购、验收、管理、使用、维修、处置、清查等过程中, 缺少相关的手续。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 就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要定期、不定期、对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检修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要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 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固定资产的状态, 方便管理和使用。

(四) 固定资产没有按时的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不按时盘点, 造成资产管理混乱, 资产丢失、闲置都无人问津, 管理领导不知情况, 直接管理人员欺瞒不报, 给公司资产造成浪费, 甚至损失。

(五) 固定资产点检缺失

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只懂大量请购, 都只想使用好的、新的, 旧的、出故障的, 没有人维护。有的机器设备也许就是缺乏润滑油, 或者出了点小毛病, 就弃之不用, 重新采购。

二、工业企业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问题的处理方式

(一)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工业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责令管理部管理公司所有固定资产, 将公司固定资产按照资产类别、分属部门及进入企业的时间编制编号, 并且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方式, 将管理人员和资产绑定, 这样固定资产管理起来就比较方便, 容易查找, 容易分清各部门的管理责任, 看清楚资产的使用时间, 可以很容易知道资产的状态。

(二) 建立职责分明的交接制度

严格公司的交接制度, 无论是离职或者调离岗位, 在职责管辖内的固定资产一律要办理交接, 这样就可以分清责任, 对一些固定资产的损坏、丢失等现象彻底盘查, 杜绝推诿、扯皮。

(三) 构建科学的固定资产台账

在固定资产进入企业账目的时候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一般工业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办公类, 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等;运输工具:如汽车, 堆高机, 叉车等;工具器具, 如:测量仪器, 称重器具, 温度湿度量测工具等。将资产编号, 产地, 规格型号, 购入价格, 折旧年限, 折余残值, 归属部门, 管理者姓名等信息登记进去。在资产有异动时, 比如部门间转移, 管理人员变化, 资产报废, 出售, 资产修理等, 都需要填制固定资产异动单, 相关部门领导人员及直接管理人员签字, 确认固定资产异动方向结果, 重新填资产标签及登记台账。

(四) 完善盘点制度

完善盘点制度, 至少每年盘点两次, 年中和年末, 有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固定资产的分管部门一起盘点, 并且由财务部门按照固定资产账目制定盘点清册, 进行实地盘点, 将一些有毁损、丢失、闲置资产详细记录, 补充已经丢失的标签。并将盘点结果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领导, 以便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处置, 并将处理结果记入资产异动单。

(五) 搞好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三分修, 七分养”, 固定资产的保养是延长资产使用时间的关键。合理建立固定资产点检制度, 防患于未然。固定资产按照资产性质定期点检, 对一些小毛小病及时检修, 不要因小故障导致大损失, 小到一颗螺丝, 如果松动脱落都会导致重大的设备故障。还要定时维护, 对一些机器设备, 及时上油润滑, 防锈蚀, 车子按行驶里程保养, 房屋建筑物及时防漏, 木制品防蛀, 防腐朽等, 并按照保养时间做保养过程的详细记录, 以便以后检修。有一些大型工业企业, 大型关键设备一直在运转, 但也要安排一些停产检修,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前在一家大型炼钢企业工作时发生转炉掉落事件, 导致人员伤亡, 造成直接损失上百万。纠其原因, 是耳轴磨损严重, 正是销售旺季, 设备定期检修超期, 主要部件超期服役, 不能按时更换。

综上所述, 固定资产是工业企业的关键组成, 没有固定资产就无法进行生产, 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而合适的制度就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但不能只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主要还是在领导的重视程度, 这才会有员工的执行力。只要大家都能把固定资产的管理放在工业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上来, 才能让固定资产正常运行, 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

摘要:文章简要探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划分, 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式。

10.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 篇十

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

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

现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

(渝办发〔2008〕6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已经2007年12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

一、总则

(一)为合理利用环境容量资源,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以下简称工业项目)及其有关管理活动,编制涉及工业项目的发展规划也应遵守本规定。

(三)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职责协助和配合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规定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环境准入条件

(四)工业项目应符合产业政策,不得采用国家和我市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五)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基本水平;“一小时经济圈”内工业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先进水平。

(六)工业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进入规划的工业园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居住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建设工业项目。

(七)工业项目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八)工业项目选址区域应有相应的环境容量,新增排污量的工业项目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不得影响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完成。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企业、流域和区域,不得建设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项目。

(九)存在环境风险的工业项目必须配套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禁止建设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

(十)在长江、嘉陵江都市区江段及其上游严格限制在沿江河建设可能对饮用水源带来安全隐患的化工、造纸、印染、电镀等工业项目,禁止建设可能排放剧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内环线以内禁止建设燃煤项目,内环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区域禁止建设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都市区常年主导风上风向区域严格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

(十一)“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工业项目应符合下列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要求。

1.都市区内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6.9千克、氨氮不高于1千克。其中,高新区、经开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3.5千克、氨氮不高于0.5千克。

2.万盛区、双桥区、永川区(非沿江地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和南川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2.6千克、氨氮不高于0.4千克,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高于48.6千克、烟尘不高于12.6千克。永川区内废水排放去向为长江的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19.5千克、氨氮不高于2.9千克。

3.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和合川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19.5千克、氨氮不高于2.9千克,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高于30.9千克、烟尘不高于7.5千克。

(十二)梁平县和垫江县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2.6千克、氨氮不高于0.4千克。

未列入第十一条、十二条规定的区县(自治县)不执行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

三、管理与实施

(十三)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有关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其中涉及工业项目的内容应符合本规定要求。对不符合本规定的规划,环保部门不得同意通过规划环评审查,规划审批机关不得审批,国土部门不得供应用地。

(十四)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发展改革、经济、规划等部门应建立工业项目前期论证会商制度,与环保部门共同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项目符合本规定。

(十五)建设单位在开展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时,应依法向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

对明显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应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按本规定要求调整建设内容或选址。

(十六)建设单位在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说明项目是否符合本规定,并就项目能达到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效率水平做出承诺。

对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不得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国土、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银行不得为项目提供贷款。

(十七)环保部门根据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中限定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相应的排放标准。

(十八)对公众反映强烈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应组织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在建设单位未提出妥善解决办法之前,环保部门不得批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十九)拟建工业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对该类工业项目特征污染物不具备监测能力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十)建设单位在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过程中,应当落实本规定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对不符合本规定的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环保部门不得同意其备案。

(二十一)建设单位在工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报材料中,应根据试生产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测算和说明项目是否符合本规定要求。

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均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要求,但因市场价格变动导致项目超过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超标幅度不超过15%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可以同意项目竣工验收。

四、违规处理

(二十二)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的工业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二十三)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要求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或停产治理。

(二十四)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效率超过规定限值,其超标幅度不超过30%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超标幅度超过30%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停产治理。

工业项目整改后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的,环保部门应按原环评审批的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收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二十五)因建设单位自身原因导致项目超过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十六)对未完成排污总量减排任务、工业建设项目违法现象突出的区县(自治县)和工业园区,环保部门暂停审批除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十七)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由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其他

(二十八)火电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中的国内先进水平,不执行本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新建火电项目不得布置在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区域。

(二十九)污染物排放效率系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排放的污染物数量。

(三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情况,适时对本规定中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数值进行修订。

(三十一)已建成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执行。

11.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十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有所扩大,但企业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纷纷关注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保证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但目前,基于管理会计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本文将对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提出基于管理会计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旨在提升管理会计的地位,实现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

二、管理会计的概况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渐增强,工业企业在其成本管理中开始运用管理会计,从而提高了成本管理的能力,促进了工业企业的稳步发展,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对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管理的作用日益显现,进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格局形成之际,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纷纷关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工业企业最先在成本管理中,对成本与费用进行研究,在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强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科,即: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工业企业积极利用成本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目前,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基于管理会计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一)现状

首先,不完善的机构设置。目前,工业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具备独立性,同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但财务工作对相关人员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其具备系统的财务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但工业企业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仍旧采用成本收集、事后算账的方式,管理会计的部门未设置,即便部分企业设置了相应的部门,但其人员并未发挥自身的作用。其次,不重视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中仍十分重视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对管理会计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企业为了满足国家政府部门的要求,所以选择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管理会计虽然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但由于应用的时间较短,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显现,进而未能引起工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重视。最后,不规范的成本管理。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会计方面,未能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导致管理会计不能得到长期的利用,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原因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未能全面应用管理会计,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上级主管部门的原因。主管部门未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明确的法律规范,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用。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源利用与工作规范等诸多方面未进行规定,同时,相关部门也缺少对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指导。其二,企业的原因。工业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较低,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应的部门,但其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会计具有片面性,企业管理人员未对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全面的认识,致使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业企业的效益也未能得到明显的增长。其三,管理会计的原因。管理会计自身存在缺陷,与其他学科未进行有效的联系,致使企业管理会计需要的人才具有特殊性。管理会计不仅缺少学科交叉,同时还缺乏学科的前沿性、先进性与综合性。

四、基于管理会计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在上级管理部门方面

上级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应用的法律法规,并指导工业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政策、法律等,为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国管理部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的政策与法律规范,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时间较长、经验较多、水平较高。同时管理部门要根据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立法与政策,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使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促进管理会计的高效应用。

(二)在工业企业方面

工业企业作为应用管理会计的主体,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重视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明确其作用;要求相关的人员要具备系统的管理会计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思想保障,并且保障管理会计的全面实施。

工业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主要的问题体现在思想意识与综合素质两方面。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与运用人员要明确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运用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从而保证管理会计能够全方位落实,同时保证管理会计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工业企业管理人员与运用人员的共同努力,进而保证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工作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在管理会计方面

12.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十二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被誉为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一个里程碑。《公务员法》一个重要的闪光点就是进行公务员职位分类改革,对公务员的职位进行重新调整和设置,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位类别。但由于配套实施细则没有及时出台,各地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管理推进力度不尽相同,以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为例,职位职务仍参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进行管理,给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一、当前交通执法总队公务员职位管理基本情况根据《公务员法》的界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公务员。作为副局级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职位职务管理上,交通执法总队按照重庆市公务员局相关规定,执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位序列和职务管理,领导职务按《公务员法》第十四条执行。非领导职务按第十七条规定,根据总队的规格,由上至下分别是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其中,副厅级领导职数2名,副巡视员职数1名,处级领导职数33名,处级非领导职数17名,主任科员及以下职数不受限制。职务晋升按《党政干部选拔作用条例》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晋升办法执行。

13.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 篇十三

2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的运用

2.1建立多层次评价因素体系

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评价因素系统的确定。在确定评价因素时要足够全面性,与此同时又要减少各因素的相关性。事故发生都有其必然因素和间接因素,各因素间存在极大的偶然性。也可以认为事故是管理因素、安全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而造成的后果。在确定评价因素系统时要考虑到物质、管理、环境以及人为方面的因素,这些是危险因素的主要来源,可将安全因素评价体系划分为多个层次。

2.2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因素体系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就是各个因素的权重值,权重值代表对应因素的重要程度,对评价结果的确定至关重要。多数情况下,安全评价因素的权重是凭经验和主观意识确定的,得出的权重值不够客观,所以在确定权重值时要结合层次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的对权重值进行评定,使确定的权重值更具有代表性。

2.3科学性的确定隶属度值

在对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进行评定时,要根据实际的因素属性进行评定,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评语等级论域V确定为V={好(安全),较好(较安全),一般(安全性一般),不好(较危险),差(很危险)}。电气安全评价因素是评价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在评定时要尽可能的科学和合理。一般通过制定电气安全检查表来综合评定。专家们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采用区间范围评判法和隶属频率统计法确定因素的隶属度值。

2.4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式

模糊综合评价运用价值工程和决策分析法做出的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是模糊关系合成,是对多个因素隶属度等级的评判方法。

2.5怎么处理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常常存在失真的情况和结果均化的现象,而曾经用到的评分法是针对其中一个情况的评定,相当于集合中的一个小点,所以结果不具有代表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运用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划分安全等级来解决。

3工业企业电力安全评方法运用的研究

第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评价系统,评价的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操作起来方便简洁,是一种高效的评价方法。第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将体系中难以确定的因素进行定量的评价,并将这些问题用数字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严密的运用公式进行模糊计算,有效的降低了人的主观错误,使结果更加科学、精准、客观、全面,对工业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在划分安全等级时,采用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划分,巧妙的解决了评价结果失真和均化问题。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势较多,但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对危险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时,常出现无法确定归属层次问题,危险因素归属层次划分准确率低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测评结果。

4结束语

上一篇:党员学习资料一下一篇:小学上期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