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2024-10-03

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共17篇)

1.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篇一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效率。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方法和技巧是多样的。

1、新颖的导入。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种。语文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上《秋游》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迎着凉爽的秋风,我们一起来到大自然中。看,秋天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就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了洁白的笑脸。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红,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送来阵阵清香„„(配合音乐,相机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融情入境,犹如身临其境。)

2、课堂角色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狐狸和乌鸦》时,学生们积极合作,小组搭配,商量谁来演狐狸,谁来扮乌鸦,同时还讨论看谁最适合什么角色„„当我班的孙浩然同学扮演的狐狸一登场,就引得全班大笑,他的表演非常投入,把狐狸的狡猾演绎的淋漓尽致,再当薛承灿表演的乌鸦被孙浩然表演的“狐狸”忽悠时,更把狐狸奉承的语气达到了极致,最终“乌鸦”注定被骗了,结局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肉被骗走以后》创作表演时,更是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们表现了4种思路:(1)、乌鸦不高兴的样子;(2)、乌鸦很后悔,并告诉别人不要上狐狸的当;(3)、乌鸦又找到了食物,可又上了狐狸的当;(4)、乌鸦又找到了食物,这次无论狐狸怎么说,她都没上当。

3、开展词语听写挑战赛。每周我都会组织同学进行小组接力挑战赛,将班级同学分为四组,每组组长及成员共7人,教师将本周所学词语制成题签。挑战开始,每组派出自己的选手,两个选手“石头剪刀布”后,获胜者抽题签,然后开始词语听写挑战,获胜一方为小组赢得一面小红旗,如果双方在这一次挑战中打平,则启用“加试题签”,直至分出胜负,最终看哪一组获得小红旗多,这组就获得“冠军组”称号。这种挑战赛,场面很激烈,全员都参加,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4、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模拟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了教育,获取了知识和体验,应通过实践来巩固加深,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我教《答记者问》一课,便请校长来班上进行模拟答记者问,“小记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教师幽默生动、情真意切的语言,迂回曲折、起伏有致的提问,严谨有序、新颖不凡的板书以及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等手段,都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效率。还应该防止走入趣味的误区,反对为盲目追求趣味性而“耍花枪”。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2.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篇二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提出了这种观点。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 我深知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 我们更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知识, 完成语文教学呢?

一、把握初次相识,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即是其师可亲, 则其道可信。对于教师而言, 应该很注重和学生的初次相识, 即第一堂课。

首先, 教师要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拥有积极的心态, 能够从情绪上带动学生, 以饱满地热情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这种激情, 不仅可以感染自己, 同样可以感染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课程有了情感, 就会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进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毕竟, 初次相识, 学生只能从外表来认识自己的老师。因此教师的穿着打扮既不能花哨也不能邋遢, 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这便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融洽深沉的情感氛围, 和学生迅速建立一种良师亦友的关系, 这也是“亲其师”的前提。

再者, 也是最重要的, 第一节语文课上, 不要急于对新知识的讲授。应该舍得时间让学生认识你, 使他们对你产生兴趣进而接受你。最后还要鼓励他们, 大胆地站起来介绍自己。在学生的发言中, 教师要对每个发言学生进行点评, 不管学生说得怎样, 都应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 这样的交流看似老套, 教师却成功地引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共同收集了对方的信息, 学生们利用观察和想象收集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信息, 而教师则通过交流、分析收集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每个学生的特点。相信以此作为基点,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乐其道”的想法。

二、设计精彩的导语,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好的导语能先声夺人,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种, 像情境导入法, 解题导入法, 设置悬念导入法等。如《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完全可以用古诗词来创设一种情境。课堂教学中, 用幻灯片呈现出李煜的词《乌夜啼》, 渲染出一种意境——秋的悲凉。接下来回忆描写秋景的诗词,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及柳永的词作《雨霖铃》等。在进入课文前, 一幅幅秋景图已映入眼帘, 很容易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三、活用多媒体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们大都偏重形象思维, 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针对这点, 加强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运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能受到刺激, 给他们留下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像《神奇的极光》这篇科普类说明文, 不仅要通过理论讲述还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极光的图片或影片, 让学生们用眼睛领会到极光的多变多彩。这样的教学, 便于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妙设计和完成课后练习, 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课后练习是语文学习的必修课, 对巩固基础知识很必要, 但平素学生总是因为语文练习形式单调不愿意完成。因此, 布置课后习题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最后, 建议给学生安排一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拓展能力的题目, 最好不是关于课文的,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 有挑战意义, 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课文学习的喜悦。

3.谈如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三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喜欢该学科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因素,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把教学变为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通过读读、说说、写写、比比、画画、做做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其自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学习方式。学生喜欢哪个就找谁一起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新颖、生动、富有启发性的导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几分钟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经过努力解决了新出现的问题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会进一步强化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如果一节课,教师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感到乏味,而失去兴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明确“教是为了不教”,突出主体训练。例如,要求学生朗读,教师要先范读,感受行文起伏跌宕的情感并感染学生,然后迁移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涵咏,学生才能读好文章。不然,开始就让学生读,学生看不到门径,是进不到文章里去的。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设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将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整合,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兴趣情境。使学生由兴趣到动机,由动机到思考,由思考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使其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其不断思考、探索、成功。这是多媒体诱发的兴趣而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渲染环境,创设气氛,调动学生内心心情感,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主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物命运同惊同喜,同悲同泣,和人物情感发生共鸣,实现情感的升华。如:教《二泉映月》琴声变化的这一部分时,我首先采用多媒体出示描写琴声变化的句子;然后播放阿炳街头卖艺的画面,并伴有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一个个屏息凝视画面,侧耳倾听阿炳的千古绝唱,那忧伤的情怀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流淌。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表情凝重,眼睛湿润,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双目失明的盲艺人会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一股敬佩之情悄然而生;最后引导学生配乐诵读,将引读、个别读、集体读穿插其中,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读书的兴趣有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物伟大的情怀,情感在心中升腾、澎湃,读得悲愤,读得伤感。这正如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论文 篇四

一、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 如果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具有了良好的基础。要达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愿望”的教学目标,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恰当运用趣味性语言,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识记汉字,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笔顺规则是识字、写字教学的难点。笔顺是学生正确书写的开始, 生活中常常见到很多成人不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这就是儿童时期没有掌握笔顺规则所致。在教学中, 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注重笔顺的教学, 可以用趣味性的语言引起学生对笔顺的关注, 提升他们学习的兴奋点。例如, 在教“回”字时, 许多学生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看到这种情况, 笔者按照错误的笔顺把“回”字写在黑板上并纠正, 用趣味性的语言对学生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 看见妈妈回来了, 还把门关上, 叫妈妈怎么进屋呢?”学生心领神会, 对“回”字的写法加深了印象, 不仅学会了“回”字的正确笔顺, 还加强了对笔顺的注意。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如果教师反复强调规则, 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讨厌课堂学习。轻松的课堂氛围往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取得更好效果的保障。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 笔者认为富有趣味氛围的营造往往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适度地用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力, 让学生在有趣味的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进而在喜悦、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获。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关注学情, 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实际, 想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提供宽松的环境。

二、课堂情境的趣味性

教材内容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载体,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的文章篇幅较短, 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教师要想以学生接受的方式深入讲解是不容易的。课文的“短”有利于学生接受, 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性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较短的课文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获得更真切的体验。因此,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课堂情境的趣味性, 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 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非常有必要。以《小小的船》一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好图片, 将图像和文字结合起来创设情境―――“看, 蓝蓝的天上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 在向我们眨眼呢。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啊。”随后, 教师将小朋友的头像贴在船上并问:“小朋友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你坐在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根据想象回答问题。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但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紧接着,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将文中的答案与学生的体悟进行比照, 强化学生的印象, 促进学生思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进行诵读训练, 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语言之美, 还能促进他们体悟课文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融入课堂, 进而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从以直观思维为主到逐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认识事物时, 主要靠表象,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表象思维理解抽象事物, 从而慢慢形成抽象思维。”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抽象思维训练, 这既符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也符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点, 而课堂情境的趣味性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三、课堂作业的趣味性

课堂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常是指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任务, 是让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作业可以将听、读、说、写、画、演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参与课堂任务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任务应尽量富有情趣、具有新颖的内容, 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 学习古诗《咏鹅》时, 笔者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 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面展示出来, 有利于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对诗文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疑问句时, 笔者设计了富有趣味的课堂模拟活动, 让学生做打电话的游戏, 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和听电话人, 互相问候,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理解疑问句的语气。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堂作业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呈现,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更乐意接受课教学内容。实践证明,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参与比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效果要好。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兴奋点难以持久, 课堂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邓红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培养的研究和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

5.简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趣味性教学 篇五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我们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学习并掌握英语已成为新世纪公民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在小学课堂上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将基于教材内容,构建有效的教学目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趣味性 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研究证明,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等特点,这个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能将知识与游戏合理结合,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给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进入趣味性的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呆板不灵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以体现。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好动等特点,构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每节课中,接受新知识,探讨新问题,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学生功课量较大,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信心与毅力,厌学情绪很容易产生,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不仅能使枯燥与呆板的课堂形象与趣味化,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英语。趣味性教学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下英语课堂所要求的,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增强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趣味性也是保证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增强了英语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指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学习。

二、创设英语课堂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乐”的意思是“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1.课堂活动感知增强学习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作为学习的接收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与用脑思考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只按照教材内容单一地讲授课本知识点,而应当通过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场景,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课堂活动的印象,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游戏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容易受到母语与生活环境的影响,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与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等特点,在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便于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营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课本中,有一单元的主题是“What is your name?”,教师可以通过“谁是卧底”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代表一种动物,让组员之间相互对话表演与猜谜,比一比、划一划,哪组同学回答得快而准,且表情丰富,语句运用合理恰当,为他们颁发奖品。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以人为本”原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有趣的英语教学。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更有趣的英语教学。课下教师可以收集比较有趣好玩的英语趣事或图片,精心设计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转变作业书写方式,让其成为一种享受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布置作业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小学生具有意志力不坚定、好动等特点,没有家长监督时,让他们独自完成作业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时还容易适得其反,使学生厌倦与反感。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适可而止且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写作业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记住家里的电器与家具的英文名;吃饭时,用英语告诉爸爸妈妈食物的名称;到学校后,和同学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在学习中学会享受,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能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机结合,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推进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教无定法,我们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才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6.趣味语文学习课堂 篇六

走上讲台的第一年,一位女生的话给我很大的启迪,她说“老师,我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语文。”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总是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同学们创设趣味课堂,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趣味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我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效果很好。

首先就是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比如讲《荷塘月色》时给学生播放他们高中生们很熟知的歌曲《荷塘月色》,课堂氛围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其次是经常让学生做竞猜的游戏。

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成语的时候,我让他们进行比赛,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个成语,然后让其他同学猜猜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高中生们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在语文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总之,要设计好、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说编儿歌、做动作、演小品,这些学生都是很喜欢的。

7.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研究 篇七

现在语文的教学在高中并不受学生的重视,原因之一有学生感觉不到学科的重要性,还有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时自身缺乏感染力,使学生普遍感觉无聊,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提出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趣味教学就是为了改善目前的情况,提高高中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1.课堂趣味的内涵与特征

1.1课堂趣味的内涵

趣味一词的解释在语文的课堂上就可以花上许久,它有很多的特征的。趣味课堂通俗的来说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都能感受到愉悦的气氛,它强调的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并且身心都得到愉快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通过趣味的教学,使学生和老师都能感到愉悦、放松,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另一层含义是在趣味性的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和爱好,传递优良的品质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1.2课堂趣味的特征

1.2.1创造性.课堂趣味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方式,它应该具有创造性,如果我们还和以往一样传统的方法,没有一些创新,那就不叫趣味课堂,所以我们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墨守成规。我们应该结合过往的经验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首先吸引同学的注意,再灵活运用各种趣味的方法对学生讲授知识,在这一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老师的创造力和相当的智慧。1.2.2持续性。趣味性的课堂并不是只有欢声笑语,也不是在某个点使学生笑笑,提提神就过去了。趣味性的课堂应该具有持续性,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度、对知识的渴望一直持续到最后。欢声笑语是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持续的影响才是我们所要在意的。1.2.3能动性。兴趣使人产生动力,语文上的课堂趣味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从语文的学习中找寻兴趣,增强审美。学生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精神支柱都可以在具有趣味的语文课堂上获得,无形中培养学生行动的力量。1.2.4层次性。不同的老师教授同样的课,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教学方式不一样,这种层次性在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中也很突出。老师上课具有趣味性,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这是形式上的体验,在教授的内容上所传达的美、传达的好、传达的愉悦是对学生精神上的影响,所以趣味的课堂教学具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2.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注意事项

2.1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趣味点的选择

趣味是具有差异性的,就像兴趣每个人各不相同一样。高中生是一个群体,年龄是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一个因素,高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追求个性,渴望独立。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可以分为三点:一点是比较自主,不喜欢被家长和老师管着,约束。第二点是社会的进步,现在的高中生和以前的又不太一样,他们在新时代下成长,接受着各种新鲜的事物和科技,思维很活跃。第三点是因为各自的家庭,有的为独生子女,孩童时期与人交流沟通较少,内心世界比较复杂,沉重的高中生活会使他们更不愿去交流。这三点是当今高中生具有的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所以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开展就需要从学生这些心理上找寻契合点、趣味点,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指引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注意多种趣味的培养

趣味不仅具有差异性,也具有层次性。它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在高雅的趣味中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趣味,所以在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时,要注意不同的趣味会有不同的效果,也要适当的将各种趣味结合。比如高雅趣味中的生趣,是指自然事物的生动所体现的一种生命力的趣,我们将这种趣引入课堂可以鼓励学生进入自然,在写作训练中“引入自然”等。谐趣,顾名思义就是诙谐幽默,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给紧张的高中生活带来放松愉悦的心情,也可以通过幽默的言语吸引学生听课,和加强学生的记忆。在语文课标的要求下,结合各种趣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品质,也可以说趣味的培养就是对人品质的培养。

3.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意义

之前有提到兴趣就是动力,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压力很大,作业也很多,教师就需要从课堂上入手,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去兴趣,为学生减轻压力,避免学生因为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出现厌学的情况。课堂趣味就像调味料一样,提高可养的趣味会使集体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氛围营造出来了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高中的语文也不仅仅是对一篇文章的朗读和理解,还要从中学习很多灵活的知识和感悟,语文学好了对数理化题目的理解都是有帮助的,所以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有帮助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现在教学关注的点已经不再单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的综合发展。语文学科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品质,树立学生的价值观。高中语文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国家提出的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帮助更大,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也是对老师教学方式观念的更新,由自身的改变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向晓雪.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5).

[2]苟世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趣味教学探究.新课程导学,2015(5).

[3]王春斌.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策略分析.中学语文,2015(7).

8.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篇八

关键词:趣味游戏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爱玩游戏几乎可以说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材施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教学原则,那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从小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出发,将有趣味的游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给语文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为构建出和谐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综合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我发现游戏教学很难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往往会过度地投入到游戏中,而导致课堂的秩序难以维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环节与内容,真正地让学生在游戏中做到“玩有所获”。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那么在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在游戏中充分地融入教学内容,避免过于注重游戏而忽略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也要避免知识融入游戏中的生搬硬套,使游戏进展不顺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游戏,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时学有所获,使其达到好学、乐学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火车识字”的游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一名小组长,负责记录整个小组的答题情况。在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长抽取答题的序号,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随机播放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汉字,当火车“咔擦、咔擦”的声音停止时,每个小组则要按顺序依次念出对应序号中的汉字,读对一个得1分,读错不扣分,如果小组中有一个成员读错,其他的成员可以接着读。通过这样的轮流读汉字,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这样略带比赛性质的游戏更容易激发小学生内心的好胜心,从而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用心、认真,有助于高效学习的实现。

二、丰富游戏教学的形式

“喜新厌旧”是大部分小学生的共性,同样的游戏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还要丰富教学的形式,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从而使其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在参与游戏时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了课本上的古诗后,我便组织学生进行了“古诗接力”的游戏,即我说出古诗的上半句,学生则要对应着说出下半句,这个游戏主要通过学生举手抢答的方式进行,激烈而紧张的课堂游戏氛围会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再如,在教学了《狮子和鹿》这则寓言故事后,我便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我是故事王”的讲故事大赛,不仅让学生将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内化,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组织能力与胆量,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评价游戏教学成果

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游戏结束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总结,说一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以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来增强他们内心学好知识的欲望,而教师则要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共同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恰当的游戏方案,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在之后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切实地提高游戏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游戏教学,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而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应用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渗透教学知识,教師要明白利用趣味游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

总之,将趣味游戏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思考,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英.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2]陈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与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3(6).

9.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篇九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措施。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作了如下设计:(配乐:老师描述小贝当想要别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对店员大声说话;并展示其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动作情形),再播放该情形的教学Flash课件,同时,让学生跟随着课件一起读,注意小贝当的大人语气,让学生体会小贝当的心理想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读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来了,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从而达到了认识小贝当的思想目的。

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小贝当,一个学生扮演店员,另外三个学生扮演顾客,老师先进行个别角色的指导,而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表演中,还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

三、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趣味性

教师与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10.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篇十

最近初二语文备课组以推进图式教学为主题开展了面向全校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初二语文备课组的四位老师以同样的课题上了四节公开课。在课后的讨论中,不少语文老师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式确实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突出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总感觉这样的课堂好像少了点“语文味”。那么在语文教学

中用图式教学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从而突出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就一定少了“语文味”呢?首先就要看看什么是“语文味”。我想,“语文味”应当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独特的“味道”,它不应该是德育味,也不应该是艺术味,也不仅仅等同于文学味,特别是在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着公办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素养普遍较为薄弱的现实,我们毫无疑问应当把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理解成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运用,突出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不应当仅仅理解为艺术味,文学味。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教授给学生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充分体现了初中语文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它不同于德育,不同于艺术教育,也不同于文学欣赏和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甚至也不同于高中语文教育。它应当努力体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以具体的文章、段落和词语句为例子,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和能力。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每篇课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就课文谈课文,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这一篇具体课文的内容(写了哪些具体内容,表达了哪些具体的细心感情)就行;而应当以这一篇具体的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归纳出一些可以运用到阅读理解其他没学过的陌生的文章中去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或运用到写作中去的普遍规律和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去举一反三地阅读理解别的陌生的文章,也能够较为准确的理解这些陌生文章所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较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要求。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以具体某一篇课文为例,从中归纳抽取出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就是图式,这就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的前提;指导学生归纳抽取这些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就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也必然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了语文味。例如,在教《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时,仅仅让学生了解到这篇课文“写了普法战争后,法国沦陷区被迫放弃教法语,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的见闻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是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够的。还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指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的内容中归纳出理解本文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方法(或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方法)。比如,“从对人物的具体描写中去理解的方法”“从环境描写中去理解方法”或“判断文中的环境描写的方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方法”等等。再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理解另一篇没学过的陌生的文章,看看能不能达成理解的目标。如果没有,教师需要再次以具体文章为例,进行点拨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掌握方法为止。

11.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趣味性 篇十一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探求有趣课堂的构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在教学故事类的课文时我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导入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引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兴趣。在一次识字课上,我看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心不在焉的,我就给他们讲了《枇杷与琵琶》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呢?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水果“枇杷”写成了乐器“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回去。回帖上写着:枇杷不是这琵琶,只因主人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弦管尽开花。结果,就闹出了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这样一来,学生在故事中既获取了有趣的知识,又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他们会发现,原来语文是如此有趣,如此重要。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趣

语言文字,尤其是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字符,要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例如在学习韵母“a o e”时,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可高兴了,你看,小妹妹来到了小河边开始练嗓子了“a a a a a a a”,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编上相应的儿歌,每个字母编一首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形。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鸭,水中倒影e e e。当学到声母“d”时,我问:“你们准备怎么记住‘d的样子呢?”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试着编了一句儿歌“小马下山坡,左下半圆d d d”。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她首先让同学们通过预习并结合课文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提出学习这篇课文研究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所提的问题中找出对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狮子的特点;2.桥的意义)。然后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和答案。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充分体验着创新和成功的乐趣。最后,在研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方式,拓宽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

四、丰富多彩的激励手段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性

通过激励能让学生的表现随时得到肯定,沉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把学习语文的苦差变成为乐事。在实践中我以激励语文的听、说、读、写为基点,设立激励机制。

(一)一节课内的激励我以“能手”为封号来激励学生乐学语文

把听课认真的评为“听课能手”;把善发言、好表达的评为“好学能手”;把朗读、阅读表现出色的评为“阅读能手”;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的评为“书法能手”;把写作中小练笔做得出色的评为“写作能手”。只要做得好的就给以封号,不限名额,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快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给机会。

(二)一周内的激励我以“星”为封号来激励

把一周内听课认真,作业认真的同学评为“好学之星”(8人);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评为“进步之星”(5人);书写特别认真的同学评为“书法之星”(6人);日记、练笔、作文出色的同学评为“写作之星”(6人);读课外书最多的同学评为“阅读之星”(5人);一周内的评比有名额控制,要综合一周的表现,通过作业展示,平时表现由同学选举评定产生。让学生知道要得到此荣誉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五、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教学生

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g、k、h时,我让平时几位发音比较准的小朋友提前读会,课堂上我大胆改变教师教的形式,大胆让“小老师”显身手,结果课堂上一点小小的创新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由于“小老师”的出现,使整节课充满了新奇感,这种新奇感使平时并不喜欢课堂的同学也在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将声母的音读准的同时,还使用以往记忆声母“形”的方法,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了“三个声母”的形。不但如此,课后,同学们为了争做“小老师”,而主动认真地学习。这样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让“小老师”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激发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插上情趣的翅膀,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尽情地飞翔。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25。

12.谈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篇十二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新课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使他们通过认真思考有效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在学生探究学习任务时融入都他们当中,和他们通过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深入交流,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充满活力,高效进行。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在让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他们充满兴趣的学习语文知识,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巧妙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导入环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导入环节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每一次语文课堂上都能被有趣的导入环节所吸引,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作为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熊出没》中熊大、熊二是如何过冬的。在趣味的导入环节,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接着教师让学生探究课文中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到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思考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唱歌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快乐的歌曲中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哪吒闹海》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少年英雄小哪吒》的歌曲,在学生熟悉的歌曲声中,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探究欲望,想要知道课文中的内容,主动进行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导入内容相结合,使导入环节成为促进教学顺利进行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在趣味性的导入中高效进行。

三、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

随着创新教学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成为了创新教学模式的其中一种。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语文课文的探索,能有效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饱含丰富学习内容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能深入到课文中进行分析,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有效掌握课文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夕阳的景色,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仿佛处于夕阳之下,感受夕阳的美。在美的感受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课文内容的探索,掌握了课文中对夕阳美的描写,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感受。

四、注重阅读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提高教学效率,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通过阅读深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既要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还要拓展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课外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取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获得提高。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读了哪些书,有什么体会和感受。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设计丰富的课堂学习环节,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创设小学语文活力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思考,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新颖的课堂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在进行生字、生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记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把学习的生词用相应的汉语拼音进行标注,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进行汉字的学习。“明天放jià,我xiǎng去玩yóu xì,可是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有雨。”在句子中学习生字,能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生字。在分析课文内容的重点段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启发,他们能进一步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有效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在活跃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趣味性的环节中进行学习,让他们通过快乐的学习活动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13.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篇十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调味剂,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更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味良药”,同时也是进行师生互动、教学交流的有效途径。做好课堂提问,对于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掌握好提问技巧,做到艺术化的进行提问设疑,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事半功倍”。下面就自身的教学心得以及学习体会入手,谈一下我对于语文提问的一点思考。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的学习是紧张而繁重的,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无疑会加重心理负担,使学生将学习当作一件艰苦的事来完成,这样会抑制学生的兴奋点,容易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怠慢情绪,而不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相反,如果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之感,会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会使学生将学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来完成,有效地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切忌平铺直叙地抛出问题,而是要以多样的形式来呈现问题,增强问题的趣味性与提问的艺术性。

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将问题寓于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游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诗歌、寓言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提出,使抽象的问题形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心理认同感,这样学生便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不会显得漫无目的,有目的当然会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同样要做到有针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定一些学生来回答。问题要设计成不同难度的,怎样就可以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有优秀的学生在唱独角戏。在使用针对性原则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提问要有互动性

课堂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特指教师向学生发问,其实课堂提问也包括学生向教师及全班同学发问。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容忽略的一种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互不相同,自然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快速抓住诗歌主旨,而还有一些学生会存有疑虑。而学生间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弥补缩小的。

例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我遇到了难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三年学习形成的定式,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都存在疑惑。于是,我采取了同伴互动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将第一诗句解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来解读下面的诗句。每人一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兴趣的问题随意发问,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14.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篇十四

内容摘要: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设计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几种,以见一斑。

一、知识趣味型。我国的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趣味型,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与之相关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杜甫在《蜀相》这首诗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有关《三国演义》中人和事,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出师北伐魏国等,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刘备是忠心耿耿。刘备死后,诸葛亮又精心辅佐刘禅,最后,在北伐魏国时病死在五丈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什么对刘家父子会如此的忠心呢?今天,我们从古典名篇《出师表》中寻找答案。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跃,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直观形象型。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音乐等,把枯燥的说教,艰深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黄河颂》时,可以设计下面导语: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保卫黄河》),当学生沉浸在激越的音乐世界里时,教师介绍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写下了这组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黄河大合唱》,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接着就展示黄河,黄河壶口瀑布等图片。这些音乐、图片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我们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讲的是与学生思想、心理距离较大的中华民族英勇抗敌的伟大精神,很容易搞成枯燥乏味的空洞的说教,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效果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听歌曲、放映幻灯片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温故知新型。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再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形象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再如教授《社戏》时可以这样导入课文:我们很多同学小时候,都愿意随妈妈到外婆家去,鲁迅也是如此。他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农村,对少年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他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识了许多农村少年朋友,了解了农民淳朴,善良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在他中年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童年生活的小说--《社戏》。

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受益匪浅。

四、情感渲染型。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导入新课《土地的誓言》时,可以用以下导语: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听老师用沉痛语调讲: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能早日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自己的誓言。这些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向他们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这样一个导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巨大悲痛之中,这样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为后面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15.浅谈生物课堂中的趣味教学 篇十五

一、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 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 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 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 去寻求答案。因此, 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 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如在讲《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 DNA是遗传物质, 具有特异性, 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 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正在进行注射DNA攻克癌症的研究。研究人员从病人身上提取出DNA, 在实验室进行改造后, 再在实验室内培养, 然后根据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肿中去, 以治疗癌症。此项研究在动物试验中已取得了成功, 癌肿生长开始缓慢, 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事实证明, 用这些科学成果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能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影响, 学生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 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 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 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如讲《性别决定》时, 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 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 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 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 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

三边讲课边实验, 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出结论

如讲到《食物中的能量》时, 其教学目标是食物中是否有能量, 不同食物中的能量是否相同。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 设计实验步骤, 四人一组进行测量, 燃烧不同的种子, 测定不同的水温, 通过不同的水温测算出不同的食物的能量, 这样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 得出的结论又具有说服力, 学生的印象极其深刻。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不会感到疲劳。

16.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游戏

新课标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小学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教学中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往往不能投入到中规中矩的教学进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趣味游戏引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发挥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苍白。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机械化

语文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课程,学的就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母语,因此很多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亲切感。但是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是机械化教学。例如,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句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跟着老师泛泛朗读,然后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缺少了对诗句意境的深入和生活性的引导,必然会导致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的激情,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落实。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不敏感,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教学资源单一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书本,讲解的知识单调死板,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文时,其中学习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诗句时,很多教师只是对诗句直白地解释,说“春天的夜晚一直睡到天亮,醒来时周围都是鸟鸣声”,然后让学生记笔记,机械地朗读。当前信息技术已相当发达,教师却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儿童动画、儿童读物等辅助教学工具有效引入课堂,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书本。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面对教师单一的讲解自然听不进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说是课堂的绝对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不到参与的乐趣。例如学习胡令的《小儿垂钓》时,讲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教师更多的是对诗句朗读和讲解,然后让学生课下背诵。教师如果通过设置问题:“说说你们在生活中钓过鱼吗?要钓到鱼首先要注意什么?”等等引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自然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四)无效提问泛滥

新课标倡导教师多与学生交流,积极提问。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提问重点,无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价值。例如在学习《咏鹅》这首诗时,部分教师这样提问:“鹅怎么向天歌?”“用什么拨清波?”这些提问,学生只要看书就能回答,不用动任何脑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有深度、有针对性的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探究。信口开河的提问无任何学习价值,只会破坏了语文课堂的整体艺术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结合教材实际精心准备教学,多与学生交流,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单调的反复提问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厌倦感,出现厌学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趣味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活跃语文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游戏、趣味小谜语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提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提倡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的特点,趣味教学法正好顺应了小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活趣味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愉快的环境下轻松学习。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让趣味游戏走进课堂

游戏一直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引入语文课堂,改变单一的课堂讲解模式,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比如猜谜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生活常识的谜语,注意谜语要简单通俗,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面对谜语很自然地动脑筋思考,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会认真听讲。又如,拼音学习时教师可以谱写汉语拼音小儿歌:圆圆的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将拼音儿歌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儿歌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语感。

(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

多媒体电教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利用图文声像传递信息,将原本平面、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立体、动态的图像表现出来。将这种技术融入课堂,能有效刺激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时,笔者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模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情景,摆脱苍白空洞的语言讲解。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儿童动画、课外儿童读物等辅助教学,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色彩,增加科技感,将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生活化。

(三)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内心渴望被人认可,尤其希望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能得到身边人的肯定和表扬。有些学生心理脆弱,害怕被批评或责骂,这时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帮助学生消除恐惧感和隔阂。例如进行《大禹治水》这节课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大禹治水的方法,为什么会这样治水?为什么不直接截流?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治水?让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让学生表现自我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作出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日益高涨,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针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引入适当的游戏,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学生的上课体验,让趣味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夏红艳.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12(08).

[2]陈 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与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3(03).

[3]冯秀影.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吉林教育,2013(04).

[4]钟提提.小学趣味教学策略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5]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3).

[6]郝金慧.趣味教学谈[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11).

[7]郝美丹.哲学趣味教学案例两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9).

17.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 篇十七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句话道出了凡是文学作品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如果教者抓住这条红线,那么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成功的课堂都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这条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这条教学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就如同文章的思路贯穿文章始终一样。如果课堂教学思路混乱,主线不明,那么课堂教学必定失败。既然教学主线(思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呢?我认为从五个方面入手比较好。

1、从文章的思路入手设计教学主线。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思路,它反映了作者巧妙的结构布局,材料的剪裁,详略的安排,情感的变化。根据文路来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文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例如教学《小石潭记》,其文路为:发现小石潭――观赏小石潭――感受小石潭。学生的学路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于本课来说就是先充分感知如何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特点;再深入理解、观赏小石潭时作者的喜悦之情;最后领悟作者在小石潭感受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最终达到对一喜一忧的深入理解。根据文路和学路,我设计的教学主线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描写小石潭景物的句子,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在永州的山水中探幽取胜时不经意之间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景物很有个性特色。再引导学生学习“石潭游鱼”的特写镜头,明白作者的“所乐”,最后理解小石潭的氛围。结合背景领悟作者由“乐”转“忧”的原因,深深明白,贬官永州凄苦忧伤是他生活的主调,寄情于美丽的山光水色,暂时忘记了心头的忧伤、愁苦,但经凄清环境的触发,这种忧伤愁苦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样“三路”和谐统一,教师、学生、作者如同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

2、由标题设计教学主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灵魂”。抓住了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就抓住了解读文章的钥匙。利用标题来组织文章主线,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斑羚飞渡》就可以紧扣题目中的“飞渡”设计教学主线,组织问题系统。围绕飞渡可设计以下一些问题:(1)斑羚为什么要飞渡(陷入困境,延续种族)(2)斑羚是怎样飞渡的?(分成老少两拨,牺牲老斑羚,拯救小斑羚)(3)飞渡时斑羚们的表现如何?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4)斑羚飞渡的结果怎样(5)从斑羚飞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身上什么精神品格?抓住标题设计教学主线的课文很多,像《再塑生命》可紧扣“再塑”二字来设计教学主线;《敬畏自然》可紧扣“敬畏”来组织教学主线;《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可扣住“消失”来安排教学主线。这样安排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内容。

3、由画龙点睛的警句设计教学主线。警句即文章中表明作者观点、看法、感受的关键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教学中如能抓住这些句子来设计教学主线,就能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例如《满井游记》中,描绘了满井的大好春色后作者发出感慨“始知郊田以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在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深入自然,寄情山水,与大自然相贴近才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教师可围绕这句话来组织教学主线。第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城居者不知春的原因”――“余寒犹厉,冻风始作”。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郊田以外的大好春光”从“土膏、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毛羽鳞鬣”的描写中可见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春的足迹已遍布各处。第三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明的志向――寄情山水,厌倦官场,追求个性的张扬和抒发。好多课文都有类似这样的警句。例如《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我们教者要充分发挥这些警句的作用,利用他们来组织教学主线,设计相应问题,激活课堂气氛。

4、用课后习题设计教学主线。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教授课文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自读课文,教??根据这些问题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例如《旅鼠之谜》课后有这么两个问题: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2)课文说“人类应该从旅鼠身上学习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第一步:利用第一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二步:利用第二个问题把握文章主旨――人类应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控制人口增长。

这样的设计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5、由作者的感情变化来设计教学主线。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投入了一定感情,随着内容变化,情感也跌宕起伏。抓住感情变化这一主线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就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起伏变化设计教学思路。讨厌长妈妈(喜欢切切查查,搬弄是非,睡觉爱摆“大”字等)――产生敬意(给我讲长毛故事)――敬意消失(谋害我的隐鼠)――产生新的敬意(买《山海经》)――表达深切怀念和感激。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掌握“长妈妈”的性格特点和“我”之间发生的事,又让人领会到“长妈妈”的精神品格,我对“长妈妈”感情的主基调,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结构美。类似文章还有《蝉》:先讨厌蝉――再改变看法――最后赞颂蝉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

上一篇:我的植物朋友绿萝下一篇:陈列实习报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