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教学反思(共9篇)
1.圆锥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
1、通过课堂评价促进小组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我将班上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在课堂开始前告诉同学们在今天的小组学习中会选出一个优秀小组,并且从合作,纪律,发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组长安排组员活动 体现小组合作性,巩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性,活动时间结束时从纪律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的组织了教学,使学生的兴奋点得到有效控制,尽快投入到公式的推到 过程中,在推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发现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复习了圆柱的体积的计算过程,再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学习圆锥体积的必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 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 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比较两堆沙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5、课堂教学后的改进
关于两堆沙的多少的比较课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从价钱,重量等方面考虑,在这些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才通过求体积的方法,事实上从价钱上来看更简单一些,要让学生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指向性过于直接,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简单的导入,我出示了一组圆柱和圆锥,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它们体积的关系,因为学 生都有预习,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很快从学生口中脱出。那我们就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我给六个小组分别准备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 不等底、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当然,实验还没结束,学生中的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做的正好是三分之一、怎么回事?我们的是二分之一?, 我们的是四分之一是不是书上写错了?学生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适时让学生观察、对比、通过合作、讨论,等底等高这一 前提,这样让学生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不必苦口婆 心地强调等底等高,对三分之一的认识也深入学生之心,圆锥体积计算漏乘三分之一的错误将得到很好的纠正。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 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这节教学虽没以前那么顺利,但我觉得今天的学生才真正掌握了知识。因为学生更需要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真正关注学生 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体验成功的乐园!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2
【教材解读】
《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逐步增强,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几何知识,了解部分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方法。但学生的立体空间观念还不是完全成熟,形体之间的转化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法,猜想、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探索规律,归纳总结,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形成。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
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加强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次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
2. 整合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引入新知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学生的课堂气氛充满了乐趣和活力,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时,设计了两次试验,使学生更加明白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才能有3倍的关系。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的信息加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播放录像。
夏天,小朋友们玩得大汗淋漓。小雅去“便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小林看见了,小林的眼珠咕噜一转,计上心来。他去冷饮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雅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小林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二、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注意每个学生要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思考实验方法,然后小组讨论拿出最优方案,组员分好工,然后开始实验。
1.小组实验。
(1)学生分5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每组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各组间的大小不同。教师提示:用沙子做实验的小组往容器里装沙子时注意不要用手使劲压,装满后用尺刮平即可。用水做实验的小组往容器里装水时注意把容器装满。这样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
2. 集体交流。
(各小组汇报,结论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深入探究“等底等高”
4. 推导公式。
同学们尝试一下,用V、S、h、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生独立写公式)
5. 问题解决。
同学们再回到故事中,你们应该知道小雅和小林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了吧?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它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汇报:(1)沙堆底面积3.14×(4÷2)2
=3.14×4
=12.56(平方米)
(2)沙堆的体积1/3×12.56×1.2
=4.19×1.2
≈5.02(立方米)
答:这堆沙子大约5.02立方米?
四、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1、填空。
1)一个圆柱体积是10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米。
2)一个圆柱钢材能溶铸成( )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2、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积大。( )
3)一个圆柱体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 :1( )
4)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
3、圆锥的底面积是7.8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上端是一个圆锥形,它的底面直径是2米,高2.1米,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5、哈南双语幼儿园的屋顶是圆锥形,测量出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6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五、质疑问难,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1/3
V=1/3Sh
例3
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它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这堆 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沙堆底面积 3.14×(4÷2)2
=3.14×4
=12.56(平方米)
(2)沙堆的体积 1/3×12.56×1.2
=4.19×1.2
≈5.02(立方米)
答:这堆沙子大约5.02立方米?
【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圆锥的体积》这节课,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是以下几点:
1.大胆猜测,培养猜测意识
假设和猜想是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我想都是离不开假设和猜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使课堂充满生机、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实验、探究。事实证明这样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2.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教学中,学生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观。
3.重视课堂资源的生成
教学中“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还是三倍的关系吗?”这一教学环节不是预先设计的。它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却饱含着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只有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析】
1.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即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得比较清楚。力求构建一种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值得提倡。
2.教师能利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处理教材,加工教材。如本节课结合了现实中的具体情景,创设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并把这一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教学中做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节课的结构浑然一体。教师遵循了“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在实验探索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的同学会持反对意见,这样刚刚建立起来的平衡旋即被打破,当大家发现他们的实验器材不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又能建立起新的平衡,学生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认知结构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4.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实验、交流、推理、问题解决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有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情感在认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理解、沟通和包容,品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5.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体现了在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科中渗了透德育教育,为数学课堂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6、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积极探究新知,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知识,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上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的体验。回归常态教学,教学真实、扎实、朴实,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圆锥的体积》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播放录像。
师:夏天,小朋友们玩得大汗淋漓。小雅去“便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小林看见了,小林的眼珠咕噜一转,计上心来。他去冷饮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雅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小林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师:小林对小雅说:“我的雪糕可好吃了,我们来换一换吧!”小雅看了看她的雪糕,又看了看自己的雪糕,小雅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故事先讲到这。如果此时小雅和小林换了雪糕,你觉得小雅有没有上当?
生:我觉得小雅上当了,小林的雪糕小。
师:好,你的眼力真不错。如果这时小林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雅这时和小林换雪糕,你们觉得公平吗?
生:公平。
生:我觉得还是不公平,小雅还是吃亏。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了,假如你现在就是小雅,小林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认为公平合理,才肯与他交换?
生:四个。
生:五个。
生:三个。
师:小雅究竟用几个跟小林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生沉默,几秒后有学生举手) 生:老师如果知道他们的体积就好办了,可是我们只会求圆柱的体积,不会求圆锥的体积。(学生均点头)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那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合: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板书)
二、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注意每个学生要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思考实验方法,然后小组讨论拿出最优方案,组员分好工,然后开始实验。
1.小组实验。
(1)学生分5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每组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各组间的大小不同。教师提示:用沙子做实验的小组往容器里装沙子时注意不要用手使劲压,装满后用尺刮平即可。用水做实验的小组往容器里装水时注意把容器装满。这样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
2. 集体交流。
师:下面请各个小组同学汇报你们是怎样实验得出结论的。
(各小组汇报,结论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深入探究“等底等高”
师:各小组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老师就奇怪了,你们各小组间的圆柱和圆锥的大小不一样啊,结论怎么会一样呢?难道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奥妙吗?想知道吗?快探究一下吧!(生合作探究)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师:这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等底等高”。
生:我们也发现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师:也就是说只有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时候,圆锥体积才是圆柱的体积的1/3。 生:(举手提问)老师,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还是三倍的关系吗?
师:这名同学提得问题非常有价值,他问:“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还是三倍的关系吗?”大家说是吗?
生:我认为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不会是3倍的关系了。(大多数同学点头,同意他的观点。)
生:我和他的意见不同,我认为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还是三倍的关系。(有几名学生表示同意)
师: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同学认为不是。那么这样,小组间调换一下圆锥,使你手中的圆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3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对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学生感到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
新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课件演示实验过程,让孩子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再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当然,教学是一门缺陷艺术,在教学之后我感到遗憾
的是,没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我想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1、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2、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的好处,学生自己去发现的新知识,是一种真正的理解,不是老师硬灌输给他的,他们能灵活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使我熟悉到新课改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我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4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推导公式时,我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就出现了争论,这时,我时机引导学生与上次演示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5
最近教学了《圆柱与圆锥》,内容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并参与实践活动。从教材编写的层面上讲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并呈现了两种操作的方法:一种是把圆柱形纸盒剪开,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另一种是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柱形。再如本单元的最后专门安排了一个“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活动,先让学生用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形,另一张竖着卷成一个圆柱形,研究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然后组织学生将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裁开,把变化形状后的纸再卷成圆柱形,研究圆柱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深化对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认识,并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时常用的方法。教材重视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圆柱的体积”教学时,教材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由此可以产生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
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高”。在形成猜想后,教材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另外,教材还注意转化、化曲为直等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验证说明“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时,引导学生把圆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行研究,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教材在编排练习时,选择了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鼓励学生计算薯片盒的包装纸的大小、通风管需要的铁皮的面积、压路机压路的面积等,由于实际情形变化比较多,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后,教材鼓励学生计算水桶的容积、圆木的体积、圆锥形小麦堆的体积、铅锤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使学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从教学层面上讲,我觉得要注意这么几点: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理解公式的由来。
2、熟记相关公式和一些常见数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注意知识的拓展应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6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及圆柱的体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让学生经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给学生提供两组不同的学具:一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另一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通过倒水,发现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中,用圆锥容器装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倒三次,即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在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中,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圆锥的体积就不是与它等底不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由此通过公式可以得出:V圆锥=1/3圆柱
=1/3Sh(知道底面积和高)
=1/3πr2h(知道半径和高)
=1/3π(d*2)2h(知道直径和高)
=1/3π(c*2*π)2h(知道周长和高)
2.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提供的是两组不同的学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亲自动手,亲身体会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此项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共享成果的幸福喜悦。
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把制作的U盘带回家,未带回来,所以导致课上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把动手操作的完整过程给学生进行展示。
再教设计:
上课前的一点一丝疏漏都要力求避免,课前准备真的是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缺少哪一环都会在课堂上留下遗憾。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7
六年级的学生对立体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圆锥体和圆柱体的联系和区别,引出圆锥体的特征,进而分散了难点。在讲授体积公式时,我设计的实验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可以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很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动手制作圆锥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自主探究圆锥体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把教师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节课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感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操作,有独立的思考,有小组的合作学习,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像,使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知识,发现规律,实际应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8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进行,一开始教师就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比较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实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观察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节课上下来非常轻松,非常顺利,时间也充足,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记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2、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寻求简单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2×8时,先口算(4÷2)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2×9时,先口算×9=3,(4÷2)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9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教学,让我学习和累计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教学时我先生活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发现、提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新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教师出示一堆煤,师:将这堆煤倒在地上,会变成什么形状情境导入,教师再演示削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课件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在猜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演示、交流得出结论,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既调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自己得到结论促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符合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认知。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完成实验结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在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中,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1、情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学习习惯。本节课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灌”的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在发现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找快乐,然后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学习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活动。
2、思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三、多层次设计练习题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准备不足的.关系,学生参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面小,小组合作分工不太合理,使每个学生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实验中去。这样少部份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点被动、遗憾进行学习,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虽然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但合作意识还需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试验的默契还需加强。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0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反思正如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一样,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者,是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后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得会思考,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我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使他们懂得可以通过玩学习到数学知识。
这是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的优点所在。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我通过提问引入圆锥的体积,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我通过实物展示、语言强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只有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的3倍这一知识点。
对于圆锥的形成过程,我也设计了一个习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和感受,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发现沿一个直角三角形不同直角边快速转动后所得到的圆锥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知识。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1
这一节失败的课让我反思了很多,除了总结和练习,还找到了很多不足之处均待提高。
1.课堂提问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如:“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个圆锥的体积?”问题提出后,我仅停顿了2秒,没有学生举手我就接着说“我们解决一个未知问题通常会把它转化为已知问题,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为我们原来学过的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呢?”说完这句话,我就意识到,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充分的说一说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我再说这些话,学生可能会给我很多惊喜。
2.实验结束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经历了猜想、体验、探究、验证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矛盾。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此时问一问,你想说什么?既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又能顺利的总结出这节课的结论。
3.如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高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总以为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公开课比低年级的公开课难上,这节课后也豁然找到了原因:一是出在我平时的课堂上。由于平时上课总要照顾后进生,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去叫举手的好学生,总去点不举手的后进生,公开课时也不由自主地这样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举手的同学本来就有些害怕,我还总不去叫他。不但打击了举手同学的积极性,还打消了其他同学举手的念头。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教师上课的心态。对着低年级学生上课,我们很容易放下姿态,去“哄”他们,有一点做的好、说的好了,教师就会给很高的评价。而且态度还“和蔼可亲”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2
本节课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再学习圆锥的体积,学生感到非常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收获。
一、收获
1、是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2、是在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3、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4、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不足:
1、许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忘记除以3,需要加强练习。
2、许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计算能力不过关,口算也不过关,导致计算失败。
3、在学生进行倒沙实验时,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充分的学具,比如,准备一个圆柱,然后做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在做一个等底不等高的圆锥或者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就比较明显的看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一节好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这几个方面都还要加强。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3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效果不太好,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条件,掌握得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就设计了以上的教学片断:让学生自选空圆柱和圆锥研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装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更要学会这个解法是如何找到的。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4
1、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非常顺利地得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原因之处有:(1)猜想: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初步建立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预设学生可能粗略地知道有“三分之一”这一关系,“那么三分之一这一关系怎样推导呢”引起以下怎样推导圆锥的体积这一过程。
(2)在推导过程中,带着思考题(思考题实际就是学生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带有目标进行实验,让学生更有目的性,也非常方便,有操作性。
(3)学具准备充分,各小组选择水、沙子,增强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高。
(4)公式推导完之后的一个反例子(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和一个非常小的圆锥),让学生明确并不是所有的圆锥的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强调了等底等高。
2、练习题由浅入深,判断题主要是要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的运用和理解,第2题是书上的一组题,为提高效率只列式不计算,这三道题分别是告诉底面积和高、底面半径和高、底面直径和高,把几种类型都呈现出来。最后一题是动手实践题,一要考察学生的公式运用情况,二要考察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策略,虽然没做几道题,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3、本来想用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参与实验,考虑到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而影响体积公式的推导,所以把这一环节省去。设计了一组大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学生明确不管大小,只要等底等高就有3倍这样的关系。
4、时间分配上不到位,例题的处理中,考虑到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公式并运用公式,所以没花多的时间,由于数字教大,部分学生没做完。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5
在本节课中,通过用排水法测量外形类似于圆锥的体积(比如铅锤)不但麻烦,而且有时还不能用(比如测量麦堆的体积),体会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引入新课。从面上的相似性知道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圆柱的有关,然后经历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体积公式的过程。再利用适当的练习巩固公式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本节课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演示,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课中让学生动手分别用圆锥和圆柱盛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受条件限制,学具准备不够充分;课堂语言还不够简练;在学生汇报时,没有抓住生成;没有认真研究不等底不等高的体积关系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这些问题,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2.圆锥的教学反思 篇二
一、优化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过程
1. 几何画板在讲解圆锥曲线定义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中的作图工具里,可以作出定点、定直线、动点、动直线,可以度量出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其这些距离的和、差功能,对于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是一个常数它也能够用直观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比如在讲椭圆定义时,可以由“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得轨迹”着手,如图( 1) ,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点M为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F1、F2为圆心,AM、BM的长为半径作圆,先让学生猜测这两圆的交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图形,等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进行演示,学生豁然开朗: “原来是一个椭圆”. 这时老师继续拖动点A,试图改变线段AB的长度,学生开始认真的思 索,当AB =F1F2时,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最后比较容易发现当AB < F1F2的情形. 经过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就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样双曲线和抛物线也都可以用此方法演示.
2. 通过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探究曲线的离心率与开口大小之间的关系
运用几何画板作出如图( 2) 圆锥曲线的图像,拖动点E,则离心率e的值随之变化,此时图形也相应变化,当0 <e < 1时图形是椭圆,且可以动态观察到e越接近0椭圆越圆,越接近1椭圆越扁,当e = 1时,图形变为抛物线; 当e > 1时,图形改变为双曲线,若e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大.
3. 帮助学生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
新课标人教版圆锥曲线章节对双曲线的渐近线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在黑板上也只能画出粗略的简图表示,学生较难想象更理解不了,在此借助几何画板就可以把双曲线与渐近线之间的特殊关系准确地显示出来,如图( 3) 所示,拖动点F1或F2双曲线开口会变大或变小,在第一象限内,点P、点Q分别在双曲线与渐近线上,拖动点P,使得点P和点Q同时向右平移, PQ的值越来越接近0,这说明,在第一象限内,双曲线向右上方越来越接近相应的渐近线,但是永远不会相交. 同理在左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也都可以用此方法演示. 考察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几何画板的强大的动画功能,使图形动起来,且自然流畅,对想象能力相对差点的学生帮助很大.
4. 探究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 p 之间的关系
椭圆的圆、扁程度和双曲线的开口大小与其离心率e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抛物线的离心率是不变的. 那么抛物线的开口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探究,如图( 4) 以y2= 2px( p > 0) 为例,学生会发现,抛物线的开口随着p的变大而扩大,且抛物线的焦点F也逐渐的向右平移,通径AB的长也随着变长,再通过几何画板强大的计算功能显示,焦点F的坐标与通径长与p的代数关系,从而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抛物线的这一性质.
二、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整合教学的效果分析
1. 创设情境,改善认知环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前提条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是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 用几何画板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建构. 几何画板可以为圆锥曲线学习创设与学习目标直观形象的数学情景. 如: 在学习椭圆第二定义时,学生会感到很困惑,如果直接用教材中的方式来定义,学生会更加摸不着头脑,他们在学习中会提出如此的问题: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是否有本质联系?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对椭圆下第二个定义? 如此的问题,如果在传统的方式下授课,换来的只有学生的盲目附和,无法将学生的疑惑解除. 为此笔者借助几何画板另辟蹊径,通过适当的数学实验,改善认知环境进行整合教学,使学生烟消云散、茅塞顿开,进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动态展示教学的内容,使静态图形动起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将圆锥曲线的图形动起来,通过平移、缩放、旋转及其翻折等多视角、多方位呈现圆锥曲线的图形,通过数形结合研究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且显示对象的“轨迹”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拖动某个点观察整个圆锥曲线的变化从而研究曲线方程中变量的关系,使抽象的曲线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 比如,高三模拟考里的一道题目: 讨论方程( 5 - t) x2+ ( t - 1) y2= ( t - 1) ( 5 - t) 表示的是什么曲线? 在讲评试卷时,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化成标准形式从理论到理论,静态的探究,显然不直观. 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几何画板,把t值“动起来”,可以观察到当t连续变化时,此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如何动态的由“横椭圆”变“竖椭圆”逐渐变成双曲线. 学生能够直观清晰的看到各种情况的演变,比起老师的讲评更有说服力,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三、反 思
长期以来,圆锥曲线一直被认为是高中数学里一个高度抽象的内容,对于具有对称美的标准方程和曲线图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常常受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而被动,不知如何思考、如何探索? 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的合理整合教学要求坚持发现和探索原则,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是整合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在具体运用几何画板整合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要对教学内容作精心编排,合理设计几何画板课件,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线索和阶梯; ( 2) 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自由度; ( 3) 几何画板整合教学要讲究质量和效果,且要有新意,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应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或者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实验教学效果的内容,而不是为了实验教学而进行实验; ( 4) 几何画板为学习更深层次的抽象的数学提供可能,但是它还是无法代替具体的数学活动,从教师的角度看,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的整合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它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的更新,使“讲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探索知识”为特色的模式转变,这也正符合现在《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及其时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摘要:几何画板是一个“个性化”面向学科的工具平台,它在创设“问题情景”,反映图形运动变化,探究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等诸方面都有着独到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数学实验”的环境,帮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把握数学学科的内在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就运用几何画板更新高中圆锥曲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促进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开展数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三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推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生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解题习惯;
4.结合具体题目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探究与理解;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圆锥容器、沙子、水、量筒、铅锤等。
学具:圆柱、圆锥容器、沙子、水、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的相关知识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现在老师考考大家的掌握情况,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测?请看检测题。(大屏出示检测题)
二、导入新课
师:看来同学们对圆柱的相关知识掌握得不错,已能牢记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的计算,老师很高兴。其实在立体图形的大家族里,圆柱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它就装在老师的讲台里,想不想看?(师从讲台下拿出教具——铅锤)老师手里拿的就是瓦匠师用的圆锥形工具——铅锤,瓦匠师傅干活的时候可离不了它。这节课,我们就由这个小小的铅锤开始圆锥体积的探索之旅。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呢?(引入浸没水中的办法,学生如果不知道,可以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我们将铅锤放入装有一定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的那部分体积,就是铅锤的体积。是不是所有圆锥的体积都可以这样求呢?不是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这种浸没水中的方法不可行,比如小丽遇到的问题。(大屏幕演示)
师:小丽家今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看,收割、晾晒完的粮食堆在了场院里,被堆成了什么形状?(圆锥)小丽的爸爸想尽快知道这些小麦的体积,看仓库能不能装得下,就让小丽来计算,这可把小丽给难住了,她百思不得其解。大家愿意帮助她吗?用浸没水中的方法行不行?那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圆锥的体积)
三、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看学习目标,谁来读?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目标,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2.合作探究引导
师:我们知道圆锥的孪生哥哥是谁?(圆柱)既然是孪生兄弟,那就有相似之处,谁能说说?请同学们大胆猜想,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与谁有关?
3.合作探究提示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现在,每一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放着一个圆柱和圆锥,我们就利用它们来探究圆锥的体积。这些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提示。
(课件演示什么是等底等高,什么是不等底不等高。)
师:我们在探究的时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进行。第一种情况:等底等高。第二种情况:不等底不等高。大家理解了吗?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仔细观察,认真推导,填好实验报告单好。现在开始小组合作探究。
4.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
找几个小组代表汇报,读实验报告单。找小组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师总结: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是: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由此我们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
师:同学们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弄清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真是太棒了,老师送给你热烈的掌声。我觉你们也应该把掌声送给自己和伙伴。
四、利用公式求体积
师:既然我们理解了圆锥的体积公式,下一步就可以求圆锥的体积了,请同学们看公式。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看例题,你们帮助小丽计算一下粮仓到底能不能装下她家的粮食。
师: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圆锥的底面积并不是直接给出的,我们最容易测量的是圆锥的底面半径或直径,从而求出底面积,进而求出体积。希望同学们遇到具体问题,要灵活运用。
五、课堂检测
师:学会了例题,我们就要尝试应用一下。你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吗?接下来我们要完成课堂检测,希望大家认真书写,独立思考,遇到较难题目时更要有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精神,老师相信你,你们有这个自信吗?
1.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答案,点拨提示。学生说思路,教师讲解。
六、课堂小结
师:这么难的题同学们都解答出来了,看来真是开动脑筋了。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学生谈收获)
师:老师也来说说这节课上我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你们的好学与进步。同学们,数学是绚丽多彩的,也是乐趣无穷的,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看看老师手里拿的又是什么?对,是刚刚研究完的圆锥。但老师会变魔术,将这个圆锥上端切去一个小圆锥,就得到一个新的立体图形,这也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后提前预习。
4.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四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加上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在导入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引入课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我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圆锥,通过让学生看、摸、剪、说、辩等小组活动来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看:看圆锥的形状;摸:摸一摸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剪:剪开看看侧面和底是什么形状;说: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辩:辩一辩圆柱和圆锥的相同与不同。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再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结合旧知自主参与圆锥特点的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动手实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问题。把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对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与“说一说”“辩一辩”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在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也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5.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反思 篇五
一、 准备要充分
学生哪个环节比较薄弱或是哪里容易出错,相对而言,老教师会有经验得多。作为年轻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做到精讲精练,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事先把学生做过的练习题先做一遍,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和充实课堂练习,争取在40分钟新课里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课堂实效。但是,只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教材上的练习题,平时还有练习册和试卷,老师都要提前准备,也让学生做到“有备而练”,这样,学生做起作业来就不会产生畏难等消极情绪,反而会增强自信心,激发练习兴趣。
二、灵活抓时机
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的新授环节,通过一系列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反过来说,“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这时候进行追问:“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柱的体积比圆锥体积多多少?反过来问,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多少?”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我已通过实践证明,这一问一拓展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做练习册的相关练习时,既轻松又灵活很多。
通过这件事的点拨,我觉得老师要够“灵活”。一方面要深啃教材,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要开放自己的思维,敢于创新。只要是——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认识,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这样的练习就是有效的练习,就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6.《圆锥的认识和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六
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圆锥,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刻的——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曲面围城,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还有强调对圆锥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让学生试一试,想象一下。
7.圆锥的教学反思 篇七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复习课的第一课时。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共性特征之一, 它不仅体现了圆锥曲线的方程中参数的某种关系, 而且也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密不可分。同时对离心率的研究既是圆锥曲线在形式上的统一, 也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统一, 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 也对圆锥曲线的共性特征有所认识, 这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从方程形式看, 圆锥曲线的方程都是二次的;从集合 (或轨迹) 的观点看, 它们都是与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比是常数e的点的集合 (或轨迹) 。经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从数和形两方面来思考的意识, 本节课最大障碍是如何根据题意建立起关于圆锥曲线方程中基本量的关系。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诱导思维法:运用诱导思维法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讲练结合法: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攻破重点, 解决难点。
2.学法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 所以应通过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的复习进行引入, 之后再通过设计一些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 层层铺垫, 组织和启发学生获得推导思路。同时, 为了促进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 笔者还设计了选做题和探索题, 进一步培养优秀生用函数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理解离心率与圆锥曲线方程中基本量的关系, 巧用离心率求基本量。
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从题目中找出基本量的关系, 求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一是巧用离心率与基本量的关系, 二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建立圆锥曲线方程基本量的关系。
本节课的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建立圆锥曲线方程基本量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归纳总结, 复习铺垫
(多媒体课件给出相应的曲线方程表格, 由学生回答填空, 学生回答一个, 屏幕上出现相应的答案)
[设计思路]
由于这是一堂复习课, 加上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是理科班, 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 领悟能力较好。因此在教学中, 笔者设计一组填空题, 旨在了解学生状况, 又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通过个别回答、集体修正的方法使笔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 笔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 概括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2.理解定义, 解决问题
(1) 巧用离心率求基本量
例1已知曲线方程x2/4+y2/m (m>4) , , 求m的值。
解法1因为m>4, 所以a2=m, b2=4, 所以c2=a2-b2=m-4, 所以e2=c2/a2=m-4/m=3/4, 所以m=16。
解法2因为m>4, 所以a2= m, b2=4, 所以e2=c2/a2=a2-b2/a2=1-b2/a2=1-4/m=3/4。所以m=16。
[设计意图]
e反应的是a与c的关系, 而圆锥方程给的是a与b的关系。因此在解题时, 如果能直接利用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把e转换成a与b的关系, 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变式已知曲线方程, 求m的值。
解根据题意, 0
若m>4, 解法同上;
若 0
[设计意图]
当遇到含参数的曲线方程时, 需要分类讨论, 为节约时间此题只提问不详解。
(2) 求离心率的值
例2 1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倍, 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
②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是y=±2x,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
解, 所以, 所以
2, 所以
[设计意图]
例1已知离心率, 而例2需求离心率, 借助例1的方法能快速求e, 也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
3.自主探究, 深化问题
例3 (2008年江苏卷第12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椭圆x2/a2+y2/b2=1 (a>b>0) 的焦距为2c, 以O为圆心, a为半径的圆, 过点N (a2/c, 0) 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 则离心率等于________。
[设计意图]
此题意在从形的角度建立起基本量的关系。
解:借助图象, 易得四边形OBNA为正方形。借助图象找出基本量的关系:, 所以, 所以
4.反馈练习
练习1. (2008年重庆卷第8题) 已知双曲线x2/a2-y2/b2=1 (a>0, b>0) 的一条渐近线为y=kx (k>0) , 离心率求 e.
练习2.设F1是椭圆x2/a2+y2/b2=1 (a>b>0) 的左焦点, A是右顶点, B是上顶点, 若∠F1BA=90°, 求e。
练习3.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 /k -y2 /k2+1=1 (a>0, b>0) , 求e的范围。
[设计意图]
反馈练习使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 能有机会检验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训练, 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 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看到自己的潜能,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七、教学反思
笔者在这堂课利用PPT课件, 举了3个例题, 借助变式, 层层深入,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学会了从求解一个问题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思考模式。
对多媒体课件的思考:多媒体的利用, 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同时,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节省了板演的时间, 因此本节课还设计了学案,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对变式的思考:本节课的主题是对圆锥曲线离心率的一个回顾、复习与总结, 从例题设计来看是对题型进行归纳分类, 通过一个题掌握一类题, 本身就是在“变”, 而对例2的变式, 也是对相关问题的巩固, 这里变式要注意变的“时”“度”“量”的问题。
对学情的思考:本节课教学时因两个班学生的情况不同, 因此每一次的体会也不一样, (1) 班学生基础较强, 导入较快, 因此例1、例2进行得也较为顺畅;而 (2) 班在铺垫时就比较吃力, 所以侧重点也不一样。这就对本节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设计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 灵活把握课堂节奏, 这也是设计反馈练习的目的。对于时间充裕的班级, 可以拿来检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而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班级, 可以拿来作为课后练习。
8.关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 数学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60
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新课标对圆锥曲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考查的分值和难度都有所提高。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数学教师和学生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如: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数学教师的思维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和学生的需要;由于圆锥曲线难度大,教师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让学生无兴趣和没有信心学习圆锥曲线知识;有的高中生害怕不能学好圆锥曲线,就不听课;有的学生受教师的特质的影响,不喜欢上圆锥曲线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圆锥曲线教学,如果我们要想将高中圆锥曲线教学水平提高,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做出完善,而且还需要高中生进行自我反思,进而提高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效果。本文将从研究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意义、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调查分析和优化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策略等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研究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意义
首先,圆锥曲线体现了高中解析结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圆锥曲线的发现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人将几何学与圆曲线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将几何性质推广。17世纪,笛卡尔发明了坐标系,这为代数法研究圆锥曲线奠定了条件。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内容是解析几何的重点,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坐标系知识、曲线和方程来对圆锥曲线的代数方程和几何性质进行研究,这体现了数学中的“数性结合”的重要性。
其次,新课标的高中数学对圆锥曲线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其教学有着推动作用。高中数学新课标对圆锥曲线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如:需要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根据圆锥曲线的相关过程,掌握其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等;通过坐标法解决圆锥曲线的一些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圆锥曲线的知识掌握数形结合的相关思想等。
再者,高考数学明确了圆锥曲线的教学要求。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每年高考的重点题型。如:综合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数学题可知,圆锥曲线考查的分值不低,考查的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解答题所占分值最高,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探究圆锥曲线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圆锥曲线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数学教师如何把握圆锥曲线的内容定位,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将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教学方式多元化,将数学知识用丰富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学习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优化高中圆锥曲线教学。
二、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调查分析
首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中教师的调查分析。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对圆锥曲线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分析。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深刻认识到圆锥曲线内容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从数学思维培养方面,还是从高考要求来看,数学教师对圆锥曲线的地位认识很充分,从而更有利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研究。然而,有的高中数学教师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思维方式有明确的思路,但是其对高中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没有给予肯定的支持,对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缺乏信心。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对圆锥曲线教学的课堂要求和目标认定情况。根据调查可知,只有少部分数学教师认真读过课标对圆锥曲线内容的要求,大部分数学教师很少阅读过相关要求;少部分教师专研过教材中圆锥曲线的内容和相关例题,大部分教师都没有阅读过内容和例题等。高中数学教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缺乏对新课标和教材变化的认识,跟不上新版圆锥曲线内容的教学,不利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高中数学教师对圆锥曲线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策略不一致。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数学知识;很少有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结合书本知识教学,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教师很少学习与数学课程有关的“探究与发现”、“阅读和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主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知识的兴趣,忽视了培养高中生数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第四,高中数学教师在圆锥曲线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课时不够用、教学难度很难把握、没有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和指导等,这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一般数学教师遇到教学困难时通过同时间的交流、自己想办法等,向上级请教的很少,这是一种不好的教学现象。经过分析可知,大部分高中生对解析几何圆锥曲线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将相关性质联系起来,不能做到量间的转换等。
其次,学生对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态度和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数学观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性质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认识。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方法没有归纳和总结,不知道如何总结这章节的数学思想;少数学生对圆锥曲线进行了预习,大部分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知识了解不多;大部分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学习排斥感很强烈,兴趣不高;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圆锥曲线知识的学习情绪比较消极等。
三、优化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策略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是高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完善,而且还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进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首先,完善高中数学教师的相关不足。第一,数学教师应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第三,数学教师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第四,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第五,数学教师应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感官认知,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其次,加强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认识。如:让学生明确了解到高考考试的重难点;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相信自己,增加学习解析几何的自信心等。
9.《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片断
师:下面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
小组代表从教具箱中自选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头操作。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柱和圆锥、沙子,从倒的次数看,研究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3(有些迟疑地):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
生1:是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一。
生5: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
……
师:并不都是三分之一呀。怎么会是这样!我来做。(教师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你们看, 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是不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以前曾有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提出过疑问)
学生议论纷纷。……
师:你们说该怎么办?
生6:老师,你取的圆柱太大了。(教师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教育论文《利用“错误”资源,展示思维过程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案例反思》。)学生调换教具,再试。
师: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等底等高。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
案例反思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效果不太好,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条件,掌握得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就设计了以上的教学片断:让学生自选空圆柱和圆锥研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装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
【圆锥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圆锥的体积一》教学反思10-22
《圆柱圆锥复习》教学反思06-22
小学课文《圆锥》教学反思07-28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评析10-25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12-16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013.3.106-22
圆锥的体积怎么求07-28
圆锥体的体积公式06-15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