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10篇)
1.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悖、恪。理解“恪守”“有悖”。
2、能读懂课文,知道文中“秘密”的含义;理解“固执”、“弄虚作假”在文中的含义;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中心,知道莱伊恩的秘密,懂得一个人,要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遇到的阻力,也要设法抵达胜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固执”、“弄虚作假”在文中的含义;知道文中“秘密”的含义。
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节。
教学媒体 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 ( 出示:“英国温泽市政大厅”图片) 这是坐落于英国的温泽市政大厅,它建于1690年,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然而,就在前两年,当人们对大厅的天花板进行维修时,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一个天大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8课《秘密》。
2、 (板书课题:38、秘密)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厅的秘密”
1、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大厅的秘密是什么?”
2、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埋下这个秘密的是建筑师——莱伊恩(板书:莱伊恩),什么秘密呢?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一根柱子 支撑天花板
四根柱子 装装样子
根据板书,说说大厅的秘密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1、原来在设计建造这座建筑时竟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隐含着这样一个秘密。四根柱子只是装装样子,是虚的,假的,这不是弄虚作假吗?对这个人,后人是怎么评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用“——”划下来。
出示: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是非常伟大的,他能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是遭遇到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1)师生合作读: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是——,因为——
2)3)再读句子。学生质疑。
预设:什么是“恪守”?查字典理解“恪”
“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原则?
遇到什么阻力?
(四)、学习课文,理解“固执”、“弄虚作假”的含义
1、默读第1、2小节,想一想:莱伊恩遇到了哪些阻力?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市政府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1)什么是人士?在建筑行业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士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他们和莱伊恩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课文里没有直接写,但我们可以从文中的语句中猜测出他们对话的内容。让我们静心地读一读第1、2小节,并结合有关的语句想象一下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桌试着说一说。
出示:
人士: 莱伊恩:
人士: 莱伊恩:
人士: 莱伊恩:
2)请一组同桌说。
3)从莱伊恩和人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莱伊恩?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是?什么叫“固执”?
出示句子: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
“固执”为什么加引号?真的固执吗?
小结: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可救药的固执,其实是他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据理力争,始终恪守原则的表现,所以“固执”加上了双引号。
4)、朗读句子,感受莱伊恩遇到的阻力。
2、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甚至威胁,莱伊恩的心里无法平静,他一定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很久很久。借助提示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出示:
面对来自人士和市政官员的阻力,莱伊恩非常苦恼,想:( )。
师生合作读: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
理解:“有悖”
莱伊恩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呢?(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
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所以莱伊恩非常——(苦恼,矛盾,为难,犹豫……)
读,读出莱伊恩苦恼的心情。
3、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最终,他终于———
4、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一直未被人发现。直到两年前,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了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文中“弄虚作假”加了引号,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交流。
师生合作读: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大厅。他——没有想到的是——莱伊恩不这样认为,因为他的设计是——,所以他自信——莱伊恩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他想——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小结:这是莱伊恩为了恪守自己的原则,而不得不采取的做法,并没有我们平时所用的带有批评、指责的意思,所以加上了双引号。
5、让我们再来读读对莱伊恩的评价,感受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
6、 三百年后,人们面对这根柱子的确十分震惊,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这里的“旨”的意思是?
(五)、延伸拓展
1、的确,真正支撑天花板的只有一根柱子,其余的只是装装样子,但因为有了这四根柱子,莱伊恩才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这四根柱子支撑着莱伊恩为人的准则,支撑他对科学的崇尚。
2、语言实践:当一回解说员,向前来参观这个大厅的人们,讲讲莱伊恩的“秘密”。
板书设计 38、秘密
莱伊恩 一根柱子 支撑天花板
(四根柱子)(装装样子)
恪守原则 崇尚科学
本课小结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中心,知道莱伊恩的秘密,懂得一个人,要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遇到的阻力,也要设法抵达胜利。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照样子写句子( )非常苦恼,( ) 。
2.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二
1.理解课文,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挚的情谊。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2.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读了前面的两篇童话,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感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去年的树》。这个故事更动人,相信你们一定喜欢。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
3.思考:全文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哪儿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汇报交流
1.字形:“融化”的“融”,左下部“冂”里面是“羊”字少两横。“伐”与“代”区别开。
2.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能读准确,句子是否能读通顺。
3.交流:全文主要写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她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明年回来唱歌给树听。可第二年鸟儿飞回时,树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面对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四、默读,思考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请学生默读,思考:全文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四次。分别是小鸟与树、树根、门先生、小姑娘。内容分别是:①约定明年给树唱歌;②从树根那得知树被伐,拉到山谷;③从门那得知树被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④从小姑娘那得知火柴用光,只剩火柴点燃的灯火。
五、分段读课文,读准读熟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可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音调动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近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并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大树时的焦急与艰辛。这样,学生容易把握读的感情基调。
3.课堂教学的可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的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爆发点,更是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可在这里安排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
六、朗读感悟第一组对话
1.导入: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过冬去了,临行之前,一对好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思考:此时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难舍难分,一个希望再听,一个保证再唱。)可能会做些什么?(笑着,擦眼泪,相互抚摸……)
3.带着这种情感分角色读或演。
4.指名朗读或表演。
七、朗读第2~4组对话
1.导入:小鸟和大树是这样的难舍难分,他们约定明年春天再相见。可第二年春天,当小鸟满怀深情地飞回来找她的好朋友大树时,却不见了大树的踪影。她为了找到好朋友,历尽千辛。还可以说怎样找?(千辛万苦、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为找好朋友,鸟儿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四人小组读课文中的三组对话,体会小鸟的情感。
2.朗读。请一组分角色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谁不为小鸟的真情所感动呢?此时的小鸟可能在想什么,做什么?(飞、望、找、擦汗、口干……)
再请一组朗读,评议,哪个角色读得更好?(树根是树的一部分,他的口气也是伤感的。)
3.表演:请一名同学做小鸟,一边飞,一边找,一边问。找到谁,谁就做另外三个角色。(放有关的音乐,烘托气氛。)
八、朗读、想象、感悟
1.引导: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焦急、牵挂和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正是这份友情,使他们又见面了,此时的小鸟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
2.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齐读)
3.想一想。
(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老朋友见面,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此时她想说什么?(老朋友,你好吗,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多么想念你呀!去年的约定,你还记得吗?我是来唱歌给你听的。不管怎样,我也要唱给你听……)
(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又想说什么?(朋友,歌唱完了,你听见了吗?我不能陪你了,再见了,朋友……)
4.小结: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和小鸟一样,守信而珍惜友情。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她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诚信。
九、拓展升华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都想对谁说?(小鸟、大树、伐木人、大门、文章的作者…
3.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三
1、正确识记本课8个生字,3个多音字。理解 “死而复生”“起死回生”“切 脉”“凝神”“厥症”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尝试复述扁鹊为太子医治的内容。
3、过学习,体会扁鹊是我国古代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学家。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师板书:起死回生)
1、这个词谁来读?(点名读)
2、谁能说说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生:将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
生:就是死而复生的意思 (你是用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3、这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谁能读好课题?
(注:若学生未说到“死而复生”,就让学生读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义词。)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文中究竟写了件什么事呢?轻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试着选择黑板上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
生: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生:扁鹊使太子死而复生。
生: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使太子死而复生。 (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初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
2、你们瞧,这就是扁鹊。(出示扁鹊的图片)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候有名的医学家。因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后人就称他“扁鹊”。
三、 研读课文,加深理解
学习课文1—9小节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扁鹊医术高明,经常周游列国,四处行医。一天,他来到虢国都城,听见街上的行人议论纷纷。原来(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读出惊奇、疑惑不解的语气。)
2、指导朗读扁鹊与侍卫官的对话。
(1)、扁鹊对于这件事也感到疑惑不解。(板书:纳闷,指导读准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于是,他忙赶到宫门口询问侍卫官。轻声读读扁鹊与侍卫官的这番对话。边读边思考,扁鹊询问了侍卫官哪些问题?
a交流找到的句子。
b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C师生分角色读,生读扁鹊说的话,师读侍卫官说的话。
(3)、扁鹊听了松了一口气,那是因为通过这三个问题他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他知道太子是早晨鸡叫的时候死的。
生:他知道太子还未入棺。
生:他知道太子死前感到胸口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早晨鸡叫的时候、胸口闷、未入棺)。 (a点名回答 b连起来说)
(3)、是啊,通过这番询问(师板书“问”),扁鹊知道了太子死时的症状是(胸口闷)、死亡时间是(早上鸡叫的时候)还了解到太子还没有(入棺)。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扁鹊觉得(太子可能没有死,太子也许得的是厥症,太子还有救„„)怪不得,他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4)、根据与侍卫官的对话,扁鹊觉得太子可能没有死,但也有可能太子真的死了,可他为什么却说:“我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呢?”
生1:他这样说,侍卫官才能让他进宫为太子医治。
师:有这样的可能。
生:根据多年的经验,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
师:是啊,可见他十分自信。但若是太子真的死了,扁鹊就犯了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杀头的,他明知会有这样的后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生2:他是一位医生,只要病人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也要去为病人医治。
师:是啊,医者父母心,扁鹊深知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只要病人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哪怕付出自己的性命,也要为病人医治!
(出示:扁鹊送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读出坚定、自信的语气)
学习课文10---14小节
师:那扁鹊进宫后又是怎样使太子死而复生的呢?轻声读读课文第11、12小节。
1、学习11、12小节,了解扁鹊如何为太子医治,并尝试复述扁鹊为太子治病的内容。
(1) 一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师:轻声读读这两段话,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 初步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
师:切脉,也称把脉,谁能做一个把脉的动作? 它是医生诊断疾病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切诊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扁鹊在为太子诊断时就使用了切脉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贴着太子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 (a理解“凝神”的意思 b扁鹊把耳朵贴在太子的胸口凝神听什么?)这种通过听病人的声息来了解病情的方法叫做“闻诊”。通过诊断,扁鹊断定太子得的是(厥症)c理解”厥症”
(3)二读:通过边做动作边读句子的形式了解我国中医的诊断过程。
师:了解了扁鹊诊断的方法,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描写扁鹊为太子治病的句子。
(4)初步了解针灸。
师:刚才老师发现个别同学在扎针时嘻嘻哈哈觉得很有趣。 你们知道吗?这种通过扎针医治病人的方法叫做针灸。要知道,不同的病所扎的穴位也不同,一旦有所闪失,病人也许性命不保。 我们一起再来边读句子边做动作,比比谁最像小中医。
(5)现在你能试着用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来说说扁鹊是如何为太子医治的吗?可以用书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出示:安、切、贴、听、取、扎、捡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前
a自由轻声说
b同桌互说
c师点名说
2、进一步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
(1)引读太子在扁鹊的医治下变得怎么样的句子。
出示: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2)“不多一会儿”、“没多久”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生:扁鹊医术十分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内治好了太子。
师:扁鹊医术的确高明,他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啊!怪不得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
a点名读
b齐读
学习14小节,体会扁鹊的谦虚
1、读扁鹊说的话,指导读出谦虚的语气。
2、理解“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起死回生)。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扁鹊行医来到(虢国),听见路上行人议论纷纷,原来(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就死了。)这使扁鹊十分(纳闷)。于是,他连忙询问侍卫官。通 一番询问,他了解到,太子死的时间是(早晨鸡叫的时候 ,死亡症状是(胸口闷),还了解到太子(未入棺)。扁鹊决定进宫为太子医治。经过治疗,太子很快(恢复健康)。国王见了,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学了课文,你想如何称赞扁鹊?
4.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四
1.通过学习,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提提问题。
5.通过释疑,揭示科学道路的崎岖,感悟奉献精神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设计话题、引入新课
1.看,画面上有两个话题(媒体出示:诺贝尔、诺贝尔奖)。 你能选其中一个说一说吗?
2.1812月10日,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病逝,一颗伟大的科学巨星陨落了。(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节)。谁来读这段话?
3.自由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一背。(生:朗读与背诵)
4.告诉你的朋友,“诺贝尔奖金”是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生:个别回答)
5.诺贝尔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信,我们来学习第38课,读读课题:(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6.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诺贝尔”。
二、学习课文、提提问题
1.他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呢?请同学把书翻开,自由朗读全文。(生:个别回答)
2.课文是怎样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默读课文。 要求:读完后,用直线划出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句子。(生:默读全文。)
3.交流。(媒体出示有关语句)
4.轻声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词语提提问题。 5.质疑。(教师可提醒学生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狂呼等词。)
三、通过释疑、感悟奉献
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词句的训练。(媒体出示有关词句练习)
练习一:注视(与“环视”、“巡视”的区别)
(1)(“词语活动室”:2.选词填空)
(2)补充:描写“看”的词语很多,请你再说几个: 。 (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积累由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描写“看”的词语。
练习二: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1)用“一边„„一边„„”说说话。 看到诺贝尔(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2)我会 。
2.师:注重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体会“亲自”、“血迹斑斑”、“狂呼”等词,感悟诺贝尔的奉献精神。
四、谈谈体会、师生共勉
1.确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3.结合课文,或结合你所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谈谈体会。
5.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优质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写字。
2.明确实验内容,解疑促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2.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蜜蜂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说得也很流畅。大家读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学帮忙消灭“拦路虎”。
2.出示本课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出示: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设计意图: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词语。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四、学生互动,解疑促读。
说说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项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预设: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五、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实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实验的。
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加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齐读后回答)(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严谨)
2.作者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请默读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步骤可以分哪几步。
3.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师板书。
4.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你从实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5.请同学们再默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可以看出法布尔做事认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预设:“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说明法布尔观察得仔细,用词准确。
说明法布尔边实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认真态度。
设计意图:
了解实验过程,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法布尔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精神。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法布尔的实验及其对待工作的态度。
法布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描写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句子,感受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板书:做实验)
4.说说作者这样做实验的原因。
板书: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复习生字新词,巩固课文内容,引出法布尔的实验精神。
二、实验结果。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实验证明:蜜蜂飞回来了。(板书:飞回来)继续默读第3、4、5、6自然段实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出示:(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
“两点四十分”说明了什么?(女儿记录时间的准确性,“我”用词的准确性)
出示:(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它们偏离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7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出示句子: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哪些词语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强?(确确实实、尽管……但……)
课文第1自然段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实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为什么还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没有飞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词句,研读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板书:无法解释的本能
“本能”指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为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
提问:在当时的条件下,法布尔能够得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结论来源于什么呢?
预设: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4.从作者的实验获得成功的过程看,要想实验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对问题要考虑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
研读实验结论,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的一户农家。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他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做实验――飞回来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6.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篇六
1.理解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懂得人类和动物的和谐共处、互相帮助的关系。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用不同方法来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懂得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互相帮助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继续学习用不同方法来理解词语。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导入 激趣引学
(1)导言:这节语文课,老师首先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如果你认识它,请你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课件播放海豚的图片)
(2)谁见过海豚?你能试着用词语形容一下海豚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聪明、可爱)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关于海豚的一个神奇故事中,看看可爱、聪明的海豚有哪些本领。板书:义务领航员
(3)学生齐读课题
(4)解题:看来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质疑:什么是义务?谁是领航员?
解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了“义务”就是不要任何酬劳给人工作,通过预习,知道领航员是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海豚。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不是人呢?(不是)——海豚: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以一组海豚的图片和师生间的谈话,拉进了学生和海豚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2.初读课文 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特别要注意在你预习时圈画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字音。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①认读词语
同学们已经把课文和词语都读完了,老师可要检查了,你们想展示一下吗?(课件出示词语:义务海豚 仿佛 捏着 指导 优美弧线 导航暗示 海峡 段落)
②认读生字
师:现在,老师把熟字去掉,只剩下新朋友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义务 航吉 峡 捏 豚 优 弧 线 仿佛 示 段导)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来交流识记方法,组词,并用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③教师重点指导理解:
“佛”是多音字,本课是“仿佛”的“佛”;另一个读音是“fó”,“大佛”。
“航、豚、优、弧、线、仿、佛、峡”是很典型的形声字,教学时,要抓住字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的认识。
“航”是会意兼形声字。左边“舟”表示船,右边的“亢”则表示对抗,即横渡江河时,人、篙、舟与水之间的较量。
“豚”字在古代汉语中是“小猪”的意思,即食用的肉猪,如杜甫的诗句“丰年留客足鸡豚”。
“示”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意思是:把祭祀的物品摆在牌位前,即凡祭祀之物必呈现出来。因此,现代汉语中“表示、展示、启示”等词语,都是把事物摆出来使人知道的意思。
“捏”字的意思可以采用做动作的方法来理解。
【设计意图:识字时,从文到词到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并深化自学生字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指名朗读 整体感知
(1)指名读文。师:这些字宝宝又回到文中和我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找找吧。
(2)听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在朗读中进一步巩固生字。)
4.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导”:要和“异”区分开。
“航”:“舟字旁”的“横”书不要写出头。
“吉”:字上面的“士”下横短。
“段”:字右边的上部分不要带钩。
师指导,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
(2)其他生字:“优、仿、佛、指、峡、航、段”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5.课堂小结 整体回顾
(1)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把生字书写得很漂亮,老师相信课文也能读得很精彩。(齐读课文)
(2)小结: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读中体会。
6.作业
(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人类和动物是朋友,人类只有善待动物的时候,动物才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人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义务领航员”下面同学们抬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指名读文 整体回顾
现在让我们在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指名读全文)
课文的开头,作者就把这个故事称为“神奇的故事”(板书:神奇),为什么说这个故事神奇呢(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3.自主探究 以读促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故事的起因。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今天天气这么好,可是船长的心情并不好,为什么?
②用“因为….所以”来说一下原因。
③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海峡?
④你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条可怕的海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⑤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捏着一把汗?
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船长和水手的心情?你能不能读出这种紧张的感觉来?
教师引读:这一天的天气真好,海面上……(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通过引读,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初步感受“神奇”)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三段用笔画出2次描写海豚的句子。
②理解第一次描写海豚的句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只可爱的白海豚。
A、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1:一只白海豚跃出海面,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钻进水中,它一会在海轮前面游着,一会不断地跃出水面,不停的向船上看,仿佛在暗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课件出示的句子和书上有什么不同,理解一会和一边有什么不同.“看”和“张望”那个更好,让学生边做动作,边体会海豚努力向远处张望,希望别人注意自己,)
B、海豚在空中画出的弧线是怎样的,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好吗?学生绘画。师课件播放海豚跃出水面的画面,加深理解。
C、师:小海豚不停地向船上张望,它是多么善良、多么可爱啊!你能把你的喜爱之情融进朗读中吗?如果你是这只可爱的小精灵,你会对船上的人们说些什么。
D、师走到学生中,指问学生,假如你就是小海豚,你一边游着,一边不断的跃出水面,不停的向船上张望,你好像在说………
③师:在白海豚的带领下,海轮居然平安地通过了那段最危险的海峡!
居然: 你能给“居然”换一个词语吗?(竟然)你能有“居然”说一句话吗?
师:吉姆船长一下子明白了,白海豚是在为他们导航啊!他们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拉响汽笛表示感谢呢!白海豚充满了灵气,你看它又出现了:
④出示句子2:白海豚再次跃出水面,还是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逆流向回游去。(课件出示)逆流的反义词是什么呢。【通过找反义词,理解词语含义】
这一次,她又在说什么呢?(指学生回答,假如你是海豚,你会说……..)
【通过比较海豚动作的两次描写,学生可以看出他们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一次跃出水面是在向海轮暗示导航,一次跃出水面仿佛在说“不用谢”】
⑤多么可爱的善解人意的小精灵啊!此时,已经脱离危险的吉姆船长和水手们心理会是怎样的?
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感激一齐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动情的朗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促使学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通过教师反复引读,学生反复诵读,进行情感熏陶,启迪思想,升华情感。】
小结:海轮顺利的经过了那段海峡,这也是我们整个故事的经过。
(4)学习最后一段。
指名读最后一段思考:故事的结果又如何呢?
小结:从此以后,这只可爱的白海豚就成为我们人类的朋友,每一艘经过这个海峡的船只都得到了它的帮助,让我们再次大声地朗读最后一段,称赞一下这只白海豚。
3、再次解题,解课前疑问。
联系课文内容,联系你们对义务领航员的本身的意思,你能说说为什么要把海豚称为义务领航员吗?(这是人们对海豚的亲切的称呼,把他当成朋友一样。)大声读课题。老师引读:我们的白海豚是——义务领航员。
4、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神奇在哪里?
【生汇报:神奇在海豚是个动物,却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我们义务领航,
神奇在每一艘经过这里的海伦,海豚都会为我们领航,让我们安全的通过这段危险的海峡。】
5、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可爱的精灵,我们的海豚朋友说些什么?
(2)你对海豚还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老师也给同学们找了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课外资料)
(3)如果人类不善待海豚,海豚还会不会给人们领航呢?
师:我们要善待动物,人类和动物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创建我们这个美好的地球。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标准提倡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使学习目标得到拓展深化,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实践中积累语言。】
5.作业设计
这个故事很神奇也很感人,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起因
义务领航员{经过}人和动物是朋友
(海豚) 结果
7.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七
【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体验;通过组织口语实践交际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总结口语交际方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意识。
教学目标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2.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教学重难点
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说清问题
1.教师用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向学生请教,展开交际,走进话题。
教师提问: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家长没有按时来接孩子的情况,学校要求学生没有离校,老师是不能先走的。我现在向你们请教,如何让家长按时来接你们?
2.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问题。
3.出示教材中的泡泡框,请学生默读泡泡框里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思考,泡泡框中的文字是怎样把自己的问题讲清楚的?指名学生尝试把问题说清楚,老师相机点拨方法。(方法:先说问题再举事例。)
·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
·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4.请学生按照他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自主练习把问题说清楚,再抽查是否能把问题说清楚。
【设计意图】用聊天的方式走进话题,并通过老师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通过学生的自主发言,打开学生寻找问题的思路,并利用泡泡框里的例子对“说清楚”进行方法指导。
板块二 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1.看微课,掌握方法。
(1)播放天天请教老师的视频。向人请教要注意些什么呢?
(微课内容:老师正在打电话,天天去请教老师。)
天天:周老师,您好!周老师,您好!(提高音量)
老师:天天,等一会儿。
老师:有什么事吗?
天天:周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老师: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天天:我的邻居借了我的足球好多天了,到现在都还没有还给我,提醒他还,我怕显得我小气;可是又担心他一直不还,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去找他踢足球……
天天: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相机拓展向陌生人请教应该怎样称呼,向十分熟悉的人请教又怎样称呼。复习学过的有礼貌的表达方式。
(3)相机拓展请教时别人不方便的话,知道寻时机和耐心听都是有礼貌的体现。
(4)总结请教他人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
·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里已有的问题,录成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向人请教要注意的地方,复习旧知,构建新知,让学生了解到寻时机和耐心听是请教时要注意的点。
2.模拟情境,运用方法。
(1)模拟情境,明确请教要点。
①引导:请教过程中,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不如大家来演一演吧!请大家默读课本中第一个泡泡框里的内容,如果你是情境中的“我”,遇到了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向同学请教呢?
②出示模拟情境的要求。
ɑ.明确分工:同桌之间先确定好扮演的角色,一人扮演情境中的“我”,一人扮演被请教的人。
b.身临其境: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想一想,在请教过程中,“我”可能会怎么说。
c.实战演练:模拟情境。
③同桌之间模拟演练,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指导。
④指名表演,围绕三条注意事项进行评价,教师相机点拨。
(2)模拟情境,初探追问方法。
①请大家默读课本中第二个泡泡框里的内容,想想“我”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默读,指名回答。
②引导模拟情境:请同学们就这个难题向同桌请教,请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刚才说的三点。
同桌之间模拟演练。
③指名表演。相机提问:你问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如果还有疑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交流。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引导:就刚才情境中的问题向组员请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练习追问。
①指名1~2个小组展示。
②相机点拨:追问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4)教师小结:可以通过追问来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请教他人还要有礼貌、会追问。
板块三 延伸练习,学会请教
1.带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四人小组里向他们请教。
2.请三组学生现场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3.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解决,你们还可以去请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要给足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再次向小组成员请教自己还没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耐心倾听、懂得追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请教
说清楚
有礼貌
会追问
教学反思
8.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八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能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说完整话。在观察中能展开联想,并能表达喜爱的情感。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教学重点】
1.读短文,初步了解日记的格式。
2.能用正确的格式、通顺完整的语句写一篇日记。【教学难点】
1.抓特点仔细观察,具体描述。2.能用通顺完整的语句写一篇日记。【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例文,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捉过鱼吗?
2.好!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和你们一样大的学生写的一篇日记,1 / 6
看一看文中的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捉鱼的?看一看他最后捉到鱼了吗?
3.教师范读日记,学生看课件。4.(课件出示)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一大早,爸爸就答应带我去姥姥家,我高兴极了。
我们很快就出发了,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我看见了很多美丽的景色。有长得高高的玉米秧,还有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车一直向前行驶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姥姥家。
吃完午饭后,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爸爸和舅舅带我去捉鱼。我们带好捉鱼的工具,来到稻田旁边的河沟,我学着爸爸和舅舅的样子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小心翼翼的下了水,刚开始我很害怕,不敢弯腰摸鱼怕摔倒被水冲走,舅舅告诉我不用怕这里的水很浅,我这才发现水只到我的膝盖下,我哈哈大笑起来,这才放开胆量跟在他们后面开始捉鱼。爸爸看见我很着急的样子,告诉我不要着急要慢慢来,我静下心来,仔细地向前摸着,突然感觉手边一动就使劲的一抓,果然抓到了一条鱼,我高兴地大喊大叫:“我抓到了,我抓到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好像不一会儿爸爸和舅舅就把小水桶装满了鱼。我只好恋恋不舍的和爸爸回家了。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5.交流:小朋友捉到鱼了吗?你觉得这件事情有趣吗? 6.学生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是啊,今天我们一起享受到了小
/ 6
朋友捉鱼的乐趣。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篇文章,没有这篇日记,我们能这么快乐地享受到小朋友捉鱼的乐趣吗?不行吧!如果没有这篇文章,没有这篇日记,这个乐趣也只能埋在小朋友的心里,没人和他一起分享,那多么可惜啊!如果小朋友不把捉鱼的这个乐趣写下来,没有这篇文章,没有这篇日记,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那又多么可惜啊!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小朋友把他捉鱼的这件事和捉鱼的乐趣用日记的方式写了下来。这才让小朋友珍藏了他自己生活中的这段有趣的往事,这才让我们同小朋友一起分享到了他自己生活中这段有趣的往事。
所以啊,同学们写文章、写日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写文章、写日记又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管日月如何变化,不管世界如何发展,我们都可以用写文章、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并用文字的方式永远地保留下来,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把当天看到的事、听到的事、想到的人事物写下来,就是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很多有成就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写日记。
二、读懂例文,初学日记。
1.学生快速浏览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呀?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
/ 6
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例文的时间、星期、天气。)(板书:日期 星期 天气)
(2)指导生分别在作文纸上和条纹纸上写一写。
指导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漂亮美观,一般开头空一格,每写一个内容空一格。
(3)正文空二格。(板书:开头空两格)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文中的趣味。
(1)请小朋友再读读这一则日记,虽然不长但是很有趣,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就有趣?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就有趣?
(课件出示)
摇牙的动作:左摇右摇、晃动。
对牙的描写:摇摇欲坠、一挺身、滑到了。
摇牙时的心情:唉!怎么办? 让我感觉很难受。
三、根据所学,仿写日记。
1.引导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其中有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吗?
2.提炼题材:今天上体育课
师:每天都上课,但是每天都上体育课吗?每次都上同样的体育
/ 6
课吗?这值得好好去写写,怎么写呢?
3.同桌讨论:
体育课可以写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上课的心情 上课前的准备 上课的老师 上课的过程 上课的收获……
提示:这么多内容,自己多问几个问号?再一个一个回答清楚,这个作文肯定符合300字的字数要求了。好日记的检验的标准就是你把这篇日记写完,带回去给爸爸妈妈一看,爸爸妈妈就知道你今天上体育课了,上了什么内容,怎么上的,写清楚说明白了,你就成功了。
4.指导写:上课前 课堂上、下课后(板书:上课前 课堂上、下课后)
(1)怎么想怎么写;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做怎么写;
(2)师生评议。
5.学生练写。
小朋友说得很精彩,我们赶紧把它写下来,免得溜走了。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指导学生写日期和小标题,正文自己写,不会的字看看大屏幕,可以写拼音,出示一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生龙活虎 欢声笑语 你追我赶 遥遥领先
四、写好草稿,指导互改。
1.学生练写草稿。写完指导学生检查。第一遍检查句子通不通,自由读。第二遍看看有没有错字。第三遍看看标点是不是正确。
/ 6
2.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3.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5.在班里读几篇好的日记,说说哪儿好。
(课件出示)写作儿歌
多观察能把文章写真实;
多思考能把文章写明白;
多修改能把文章写通顺;
多读书能把文章写精彩。
五、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1.完成星级评价
2.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把你的日记读给家长听,再让他们看看。今后,我们准备一个日记本,坚持写日记。写日记能记下我们美好的童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看看别人写的,自己也能提高。《小学生日记起步》很适合我们读。睁大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开动你的脑筋,用心去感受,拿起笔记下感动你的人和事。
9.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九
听懂、会说问候语Good morning.以及介绍别人用语This is ...
在实际情景中能区分并运用以上各问候语、介绍别人用语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敢于开口、勇于运用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学习早上(上午)问候语 Good morning. 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难点:
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具准备
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 ,John的图片。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教师边唱边用体态语示范和学生问候,并鼓励学生边唱边和周边的同学打招呼。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Hello/Hi, what’s your name? Hello/Hi, I’m .…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od morning. 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在图案旁边板书Good morning.)然后教师用学生的英文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和学生打招呼。用Hello/Hi, A.和Good morning, A.两种方法同时进行(A代表人名)。
(使学生了解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打招呼,但不同点在于Good morning.可用于上午或早上,Hello/Hi 可用于所有时间段。)
(2)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让学生翻开书本,看图片了解书中的大意。
(3)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并用中、英文提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
子练习回答This is … 。
(4)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Mr. …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 同时出示一张Miss Green的图片,教师用This is Miss Green. 教师反复强调This is…
(5)教师介绍卡通人物Kitty, Mickey并进行交流,并用简笔画,并让学生先简单了解称谓词Miss, Mrs , Mr。并告诉学生This is 是介绍人物的方法,本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在简笔画旁板书This is….)
(6)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
(7)给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说Miss, Mrs, Mr(此时,学生可以运用教材中人物的图片)并让学生draw and say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This is 的句型介绍别人。
(8)学生展示练习情况。此时,教师可给予一些小贴画儿,适当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展示情况, 尤其是运用多人物或运用 Miss, Mrs , Mr …进行练习的小组。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运用英语的习惯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趣味操练 (Practice)
(1)游戏1:
玩 “击鼓传花” 的游戏。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可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老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先自我介绍说Hello, I’m …/Hi, I’m …/Good morning, I’m…,之后再介绍一名好友说This is每被介绍的学生向大家问好Good morningHelloHi这个游戏也可用放音乐来代替击鼓,学生可待音乐停止时起立做自我介绍、介绍他人等。)
五、板书设计
Unit 2 Colours
在黑板上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
10.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 篇十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复习检查(4分钟);
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
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
四、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 海滨小城。
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
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
二、学习“小城景色”
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
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
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
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庭院部分”
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
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1>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
<2>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
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 <1>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2>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
<3>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
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听,自己是否似乎真的闻到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
<4>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
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2>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3>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
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美”的特点。)<4>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教师补充:作者的确是用眼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
5、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
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点;在看花“热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
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途径来观察事物呢?
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二> 学习“公园部分”
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
2、指导学文:
<1>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
<2>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
<3>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
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
<三>学习“街道部分”
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
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2>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
4、教师指点:
<1>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
<2>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
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
<四>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
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丽。)
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
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
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写海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
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
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
四、作业布置
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具体要求:<1>先观察,再写下来;
<2>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伙伴》优质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赛 马三月街》优质教案10-20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畔独步寻花》优质教案11-19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鹰学飞》优质教案07-20
小学二年级语文《买猫头鹰》优质教案06-27
小学四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优质教案12-03
小学三年级语文《新年礼物》教案07-11
小学三年级语文《群鸟学艺》教案07-14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的教案07-23
小学三年级语文《杏儿熟了》教案06-13
小学三年级语文《狼和虎》的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