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2024-09-24

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精选9篇)

1.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一

从科学史看实验与实在的关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史,实验,实在

一、实验概述

(一)实验的概念

根据自然辩证法教材中的普遍定义,实验方法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包括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人们进行实验是有目的性的,根据其目的性来安排实验条件,从而获得科学事实。

(二) 实验的特点

在科学实验的领域中,不仅具备专业素质的实验研究人员,而且也配备专用的实验手段和设备,并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其中,不仅实验工作者及其所用的实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实验手段和实验设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测试记录装置、显示装置,还是直接作用于对象发生的装置的革新,都可能带来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具体而言,实验的特点如下:

第一,研究对象在实验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得到简化和纯化。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对象被置于严格控制的条件之下,实验者尽量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和外界的干扰,对实验对象进行简化和纯化,目的就是使对象的某种属性或联系能够以本真的形式显现出来。具体的做法就是实验首先把所要研究的现象与其他现象隔离开,通过在可控制的条件下保证研究对象的可显示性哲学论文哲学论文,从而避免自然环境中事物的无序性和复杂性。因为在自然中,各种现象混杂在一起,模糊不清,对象和现象不同就会导致它们之间不同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实验仪器的放大和过滤作用,使实验者要研究的现象可以得到最好的简化和纯化,最终可以使实验者得到其想要的现象的那种性质和状态。

第二,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可以得到相应的强化。有些事物的变化规律或本质在一般的条件下是呈现不出来的,要揭示其变化规律或本质,就需要在实验创造的特殊条件下对其进行强化。如在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高真空等条件下,可以发现在常温常压下材料所没有的性质。19荷兰物理学家卡曼林——昂尼斯首先发现汞在超低温4.173K以下时失去电阻,并把这种初次发现的新性质称为“超导性”,从而开创了超导这一重要研究领域。虽然实验对象的状态可能是无序性的,但是通过实验过程的操作,其无序的状态不会继续被放任下去,实验对象通过实验仪器的强化过程,在与实验者的因果互动的过程中才能最终得以确定。

第三,对象的属性和其变化过程通过实验方法可以重复出现。通常而言,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由于其受到时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反复的观察。但是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便利,在科学实验中,人们可以通过实验手段的充分使用和实验方案的精确设计,将与实验对象相关的各种要素的适当安排,使被观察的对象及其结果可以重复出现。

第四,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得到模拟,从而使对象的性质得到充分的认识。比如说,有些现象是没有办法直接进行实验的,还有些现象可能会错过观察时机,这就需要实验的模拟,通过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使实验现象可以再现,进而进行研究。

(三) 实验的结构

实验活动既有实验者主观方面的活动,同时也包括实验者的物质活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实验研究对象和实验手段是实验活动的客观方面。一般而言,实验的结构通常包括三部分:实验主体及其活动、实验客体(即实验对象)和测量系统(比如工具、仪器、实验装置等)。笔者要特别提出,作为实验结果的实验数据也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验主体活动

实验活动的主观方面主要指的是实验主体关于实验对象的信息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验者本身的物质活动。实验者作为实验活动的执行人,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暂且不谈实验和理论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实验者对实验活动的安排及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也少不了实验者的参与哲学论文哲学论文,主要是指实验者本身的物质活动。在实验活动结束时,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信息接受能力,对实验数据的解读以及实验现象的认知,都属于实验主体的活动范畴。

2、实验客体

实验客体则是实验者认识活动的兴趣指向对象,它既是实验主体研究属性的承担者,也是实验仪器分析或测量的作用对象,目的就是要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性。在实验活动中,实验客体通过实验测量系统的纯化和强化,保持其性质的本真性,从而可以保证对实验对象有最大化的正确认识。

3、实验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主要是在主体和客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首先,测量系统相当于中介的作用,在主客体之间发挥作用,通过测量系统将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编码”,之后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的同时会将“编码”后的信息传递给主体。[1]人生活在宏观世界中,人的感官也只能直接感知到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现象,这种感官上的缺陷,对人的生存不会构成威胁,但是它却可以把那些对人的生存来讲并非随时都有用的信息给隔离掉。人如果要从思想上掌握客观事物,就必须打破感官的局限性。实验仪器首先成为了实验主体与实验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者。[2]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拓展了实验对象的范围,从宏观领域拓展到微观和宇观领域。实验仪器加强了对实验客体在深度方面和广度方面的剖析。举例来说:静电场是抽象的,不能被人眼感知。但是通过验电器带电后锡箔张开,把电学现象转化为力学现象,人眼就可以直接感知静电场的存在了。也就是说,当研究领域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时,感官就无法直接感知物体了。只有通过实验仪器的运用,人们才能观测到事物,进而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最终把握微观世界的本质。这样,仪器本身就不仅仅担当着“中介”的角色,仪器作为“参与者”和事物构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与客体的生成密切相关,但是实验仪器的精密程度是有限的,观测微观粒子的实验对信息有强烈的选择和隔离作用。通过实验仪器的操作,最后得到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属于宏观世界的实验结果,包括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四) 实验的发展

1、实验自身的发展

首先是从实验自身的发展来分析的,通过实验的组成部分,即实验测量系统的进步和实验对象领域的扩展两方面来进行说明的。在古代哲学论文哲学论文,实验方法还没有出现,人们研究和认识自然现象,最主要的方法只能是通过肉眼来进行观察。此时实验对象的领域是处于宏观世界中的。到了中世纪,人们才对实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实验方法逐渐被采用。达.芬奇指出,只有通过实验方法,科学才具有确定性,否则科学是毫无意义的。伽利略的口号是:“知识来自观测, 不是来自书本, 也不是来自亚里士多德。”[3]伽利略最著名的实验就是落体实验。

随着实验设备精密度的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对象领域的不断扩展,实验条件的不断复杂,20世纪以前,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几乎仅限于宏观物体。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发现以后,科学探索便进入到微观领域。在当代,物理学研究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宏观物体,而且需要在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和夸克(层子)等物质的不同结构层次上进行深入探索。当代化学的研究也从分子水平进入到量子水平;甚至像生物学这样的传统描述性科学也已从生物个体、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出现了像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很显然,要进行现代水平的实验研究,需要有极为严格的实验条件,例如高真空、高纯度、高能量等,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20世纪的科学哲学革命广泛的发生在宇观、宏观、微观的三大层次上,使整个自然科学形成一个前沿不断扩大的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相对论所要探究的对象是高速的和宇观尺度的对象,而量子力学研究的对象却是微观领域的对象。[4]微观属性是观察不到的,它只能通过实验仪器映射到宏观世界中的现象来揭示。量子论描述的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暴露给人们的自然界,“这个客观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实际干扰和精化了的观察技术造成的”。[5]

2、实验地位的变化

在科学哲学史上,自从产生了实验方法之后,实验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是纠缠不清的。从实验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实验地位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古代,实验方法还未产生的时候,人们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的,观察到的现象是“自然之镜”,在实验方法产生之后,人们对待实验的态度和观察是一样的。例如,13世纪英国的罗吉尔.培根,他认为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定性,十分重视实验作为科学方法在研究事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达.芬奇(Leonardo deVinci)也说:“在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时,我首先安排几种实验,因为我的目的是根据经验来决定问题哲学论文哲学论文,然后指出为什么物体在什么原因下会有这样的效应。这是一切从事研究自然现象所必须遵循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得到普遍运用的时间是从近代开始的。最为突出的代表是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在他看来,感觉是作为知识的源泉的,而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认识应该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经验并非是指简单的、朴素的经验,他所认为的经验是指经过适当安排和消化的经验,即实验方法,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源泉。培根可以说是近代实验思想上的创始者,而伽利略就是实践上的创始者。在伽利略看来,自然科学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此,必须使用观察和实验方法,从自然界中获得客观事实。从17世纪到19世纪,科学上的一切重大发展几乎都和实验方法的采用有关。伽利略把实验方法看作是他的研究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 他认为基本原理必须来自经验与实验。自然科学研究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就离不开观察和实验。

从科学史来看,历来的科学哲学家们都持有这样的观点,科学如果要取得进步,是要依靠实验为其提供的证据为基础的,他们都非常重视实验的`。按理说,科学哲学家们一定会重视对科学实验的深入细致的考察的,但是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通过对科学哲学文献的查阅和了解,实验并没受到哲学家们的重视,逻辑经验主义就把等同于观察或经验命题,在他们看来,科学理论只有能还原到观察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经验只是为科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至于经验的来源,他们并不关心,把实验缩成成“经验”这样一个点,其作用就是检验理论。汉森在《发现的模式》中提出“观察渗透理论”[6],实验的目的、程序、步骤和结果都需要参照相关的理论才是可理解的,实验相对于理论来说丧失其独立性和基础性地位,实验成为理论的附属品。总而言之,哲学家们都没有深入到实验室内部,对实验没有充分正确的理解,更不用说起会考察真实的实验活动了。理论优先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哲学家们往往执着于认识论,从而使得他们仅仅是以科学理论为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实验的作用属于机械性的哲学论文哲学论文,其功能充其量不过是对自然的观察和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仅仅把实验作为观察语句的确证基础,完全忽略了科学家的仪器操作、实验活动的步骤设计、实验过程的障碍排除及对实验对象的改造等实验活动。但是,哈金的开山之作《表象与介入》第一次把哲学的重心转向了实验和介入,试图扭转哲学家们对理论优先性的偏见,重新赋予实验以独立的地位。哈金认为,实验首先是一项物质性的时间活动,其作为一项介入性的、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将对象和自然以一种清晰的、有规则的方式显现出来。如果没有实验活动的适当安排,我们所能理解到的自然是极其有限的。他的重要名言就是:实验有自己的生命。[7]由此可见,实验的地位再次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二、实在概述

到底什么是实在?张华夏教授在《实在与过程——本体论哲学的探索和反思》中提到:实在就是“真实的存在(real being,或realexistence)的意思”。[8]在哲学上,“实在”就是要在表象和物象之间确立某种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实在指的就是表象和物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对“实在”的讨论,肯定是离不开“实在论”的探讨的。一般地说,在科学哲学史中,实在论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类型:(1)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2)知觉实在论,(3)科学实在论。[9]第一种类型的实在论是指抽象实体或普遍性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存在。如果按照“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来看,第一种类型的实在论指的就是物体的“第一性质”,为客体自身内在所固有的,也可称为“自在之物”,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于他物,可以用一元谓词来刻画[10]其维护的是传统的实体——属性观,断言第一性质为物体自身所固有。第二种类型的实在论观点断定物质客体独立于我们的知觉而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科学实在论则主张,科学认识的客体独立于科学家及其活动而存在和起作用。从古代自然哲学到中世纪哲学,物质就是质料,即作为不确定的基质;在近代,物质就是指实体;在当代,物质非无物质化了,即非实体化了。在物质结构学说中,“物质”一词就是单纯对物理实体的笼统称呼。物质就是第零性质和第一性质的承担者。罗嘉昌认为,物质非物质化了。“实在”发展的逻辑顺序可以概括如下:质料——实体——非物质化。

三、不同实验观对应实在论的发展

在博物学时代,科学理论的实在性是以“目证”为根据的。博物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实践方法,并且实践对象多为已经存在的事物,特别是天然自然物。观察是博物学的主要实践方法。此时的科学多为自然哲学,没有明显地与哲学区分开来。第一种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哲学论文哲学论文,因为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故笔者不予讨论。近代实验科学与哲学都认为理论的客观性是其合理性的前提,他们的区别于在,科学具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实践方法,即科学实验,并且把科学实验视为“科学的独一无二的真方法”。 此时实在论处于知觉实在论的阶段。科学的客观性以科学实验为根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也就是说,一个科学概念、规律或模型是否实在或真实,总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答案。也就是说,没有实验,讨论科学理论的实在性或真实性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并进入实验后,近代实验方法也相应出现与成熟,科学理论系统也同时出现,科学实在论相应而生。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中,经验论的科学实在论观点成为主导。科学家们认为,如果科学规律是真实的,那么其中的理论实体也是实在的。例如,虽然有些学者批评牛顿理论中的引力概念,但是,并没有怀疑引力的客观实在性。而这种实在论的观点,与实体与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罗嘉昌先生的观点,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可以用二元函数来表述:Yr=fr(x,r)。

其中Yr作为序偶(x,r)的集合,表示一种具体的关系性质,f表示个体x所具有的属性,而fr则表示x和r之间的关系。此时,x和y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r可以消除,因此现象Y不是别的,它只是客体x“自身”被观察的结果。这都是宏观层面上的东西,实验主体在宏观世界中存在,在宏观世界中进行活动,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在宏观领域内发挥作用的,实验客体也是在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观察或感受到的,我们在宏观领域中讨论“实在”,问题不大。

随着实验对象从宏观到微观、或者从低速到高速、或者从简单到复杂、或者从静态到动态,实在论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分歧出现。有两种明显的现象,一是反对传统实在论观点,甚至走向反实在论;二是各种新实在论观点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研究领域从宏观向微观领域深入哲学论文哲学论文,实验仪器与微观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现了一个下限——作用量子,它同测量对象本身的运动相比再也不可忽略,因此当人们试图换一种仪器去把握微观客体另一侧面的表现,就会破坏客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实验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理论实体的实在性也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实验仪器的作用不可忽略,微观客体性质的生成有赖于实验仪器,观察手段已经不能置身于现象之外,仪器和现象作为一种整体是不可分离的。关系参量r和x的耦合不可忽略,成为决定现象Y生成的本质要素。在量子力学正统学派把微观粒子的客观实体视为实验的作品,而非天然存在的;逻辑上可能的实体或属性处于迭加状态,形成波包,在实验中,波包偏缩,成为一个本征态。所以,理论实体的实在性与实验过程是动态相关的。对于复杂系统研究而言,整体论的实在论观点也相应出现,认为有机系统的实在性在于它的整体性,一般整体性表现为关系或过程概念,而非实体或性质概念。关系实在论、能力实在论等各种实在论的观点相断出现。

四、小结

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实验与实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实验与实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也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毕竟各派的理论基础不同。但是本文的目的是能为“实在”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将实验与实在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实验已经不能再被忽略了,正如哈金所说的,其已经作为“介入”成为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2]于衍平,男,1960年,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221116.

2.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二

我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 是其形式与意象的源泉。中国的传统图案包含着中国的人文思想和自然、社会观念, 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图形设计, 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技术性的内涵。传统图案不仅提供现代设计以丰富的图形、图案构成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其表现的文化内涵对现代设计的指导作用。对传统图案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现代设计实践中扬弃地传承、发展传统图案, 是使传统图案为现代所用的方法, 也是中国现代设计满足社会需求、体现民族文化的途径。

在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 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 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

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 要求体现中国特色, 设计师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 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的结合, 中间方孔, 上下加垂直线, 成为“中”字形状, 寓意天方地圆, 经济为本, 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 寓意深刻, 颇具中国风格 (图1) 。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我想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吧。

中国电信的标志是以“中”字和我过传统的回形纹样作为基础, 经发展变化而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图案 (图2) , 寓意为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象征中国电信时时畅通, 无处不达, 形象的表达了中国电信的特点:科技、现代、传递、速度、发展, 该图案装饰效果强烈, 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感, 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得极具现代感的经典之作。

现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了。从申办奥运会中做的申办会徽设计, 到正式的奥运会徽, 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 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 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 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 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 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 和谐生动, 充满运动感, 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 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图3)

正式的标志更为出色, 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第一, 以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 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代表着民族与国家, 代表着喜庆与祥和。第二, 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 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 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 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第三, 作品中巧化成向前奔跑、迎胜利的人形, 充分传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 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 充满动感与活力。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贴切自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不已, 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 (图4)

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她不但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表现, 也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图案多是人们想象幻化出来的美好事物, 即便是描绘现实中的事物, 经过加工和变形, 表现一种圆满和谐的意境和美感。具体包括瑞兽图案、吉祥画、汉字图案、古代花边纹样、花卉图案、诸神图案、仕女图、中国古代家具和建筑图案、中国化的佛教图案、生肖图案, 以及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等等。例如, 汉代代表图案瓦当图案, 大多数以动物、植物、文字符号和几何纹为主, 其中包括有大众所熟知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 取材多与吉祥、避邪有关, 造型简洁有力, 极具韵律美。

然而, 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往往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和纹样的采集与运用, 一直舶来的西方设计, 后现代设计, 极简约主义席卷了我国的设计教育方向, 也左右着设计的吸收来源, 局限了设计教育只能朝向跟随多年来一直追随跟风设计, 当我国设计者们取法于西方设计、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的同时, 中国设计的思维和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局限。有的设计者希望按照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图案已经是过时的, 而忽视甚至盲目地抵触中国传统艺术思想。这些做法忽视了西方设计也是有其根源和发展过程的客观事实, 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表面上仿效西方设计, 作品看似现代, 实际上却没有民族特点, 丧失了民族性。

近年来一直在不断的被提高到教育导向来改变现状, 我国优秀的设计先锋们也为设计领域在开疆拓土大力撷取传统纹样的精华经过加工再设计, 旧元素新组合的全新视觉形象来推广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频频得到青睐和国际广泛的认可。为当代的设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呼唤觉醒作用!

作为中国传统纹样, 她们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和历史的积淀才流传于世, 代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有很多传统图案还蕴涵很深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以某个传统图案为蓝本, 对作品进行设计之前, 还要理解这个传统图案的寓意和内涵, 使传统图案与设计作品的风格、功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 在有些婚礼礼服设计中大量采用中国传统图案的龙凤纹为蓝本进行变换, 精彩的表现了服装的特征与功能。因此, 所选择的传统图案与设计作品的特性、功能、适合人群等联系越紧密, 传达给消费者的产品信息准确度就越高, 给消费者的感受也越自然, 设计教育也就达到了目的。

当然, 在设计教育中, 如何更好运用传统图案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是当今时代一个大命题。当代是一个信息时代, 每天有非常多的图案不断地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 容易造成人的视觉疲劳。因此设计教育在运用传统图案时必须大胆创新, 融入鲜明的个性, 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注意与认可, 从而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在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图案的同时, 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感, 吸收先进设计理念也要同时重视科学技术, 技术的创新采用往往给设计带来全新的感受。因此在设计教育中注意传统纹样使用的重要性, 也要学习先进的设计实现技术, 产品加工工艺, 紧跟时代潮流, 推陈出新,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传统应是一种风格, 是一种时尚, 在多种途径中体现出时尚感。

而在现代越来越讲求民族性设计的时代, 与完全的西化相对应的, 出现了盲目裁切传统图案中优秀片段, 然后生硬拼凑的“民族风格”的设计。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具备足够文化底蕴又同时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去使用现代设计方法诠释传统思维的设计者不多, 面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大趋势, 设计者们急于寻找表现方法与途径, 但是由于很多设计者对传统图案都没有研究或者只知皮毛, 对其中蕴藏的思想内涵没有深入的理解, 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十分陌生并且无法驾驭, 使得本来就在西方设计阴影下不知应如何发展的中国设计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所以, 可见在接触和感受设计之初传统纹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当代设计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要求。做好设计前期的思想洗礼对设计师今后的成长起到的作用影响深远。

在传统纹样教育的启示作用与中国现代设计的走向在设计教育中是重中之重, 是推广和承袭我国优质设计元素全新组合的途径, 在传统图案蕴藏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 其不仅仅在色彩、造型上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对待教育对象要加以普及化和着重引导, 同时要使得其包涵的文化内涵也能帮助设计者在成长中提高艺术修养, 确立设计观念, 启发设计的意义。

形态上, 对中国传统图案有所扬弃的选择、继承和发展、使用是使中国现代设计拥有其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的方法, 是其发展之路。现代设计需要针对一定的目标受众的, 将设计与传统图案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加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意义上, 中国传统图案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是在不断地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 体现了中国的艺术、文化、政治、宗教等思想。对于现代设计, 研究传统图案能增加对对这些思想的理解, 有助于汲取其中的传统“内涵”, 对设计产生指导作用。

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 以上两点应相综合, 对于传统图案, 既要取其“形”, 又应取其“意”。首先是得其“意”, 要领悟传统图案中的文化内涵, 并进而加以引申, 用以表现设计所需内容, 在思想的层面上使设计具有深度和趣味性。得其“意”是得其“形”的基础, 在现代设计教育中, 应根据传统图案的生存样态、本质规律, 找到与现代设计间的联系点, 巧妙运用, 推陈出新。对于借鉴西方的优秀设计, 我们应摆正位置, 做到中西结合, 以中为主, 分清西方和中国设计的差异性, 突出中国设计特色。同时, 对于中国传统图案的借鉴与传承应是有选择性的, 要与现代设计的规则相适应, 才符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要求。

中国现代设计之所以必须研习并有所扬弃地传承传统图案中的造型形态和意义引申是因为:首先, 中国的现代设计必须是“本土设计”, 必须是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世界艺术因其差异性而显得多姿多彩, 因而民族化的设计是世界设计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3.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三

关键词:传统文化求真精神科学精神

0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古代,经过历代的扬弃与充实,由我们的先辈代代传承下来,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它的精髓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程式观念、习俗,乃至某些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信仰模式。“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它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文化发端于人为使自己包括个体与群体在内更臻于完善所做的努力,发端于人对真、善、美即知识、理性、感情执着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的“价值取向”、“信仰模式”、“求真”、“尚美”、“尚美”的体现,是贯穿我们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精神力量。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

“追求真理,获取真知(知识)不仅是个体活动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人们都在追求真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真理的理解就是“道”和“理”。老子以道为自然的法则,荀子则尝言物之理,韩非子吸收了这两种观点,并有进一步的发展:“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这里所说的道和理,都是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的法则,也就是指客观真理。后来,继承先秦这一真理的意义,并且加以应用或发挥的是王充的“事莫名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方以智的“藏知于物”、“知至而以知还物”,戴东原的“不谬之谓得理,疑谬之谓失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真理,简单地说就是“行”的真理,或道德实践的真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获取真知是与先辈们求真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玄奘“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与先辈们对“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孔子的“知天命”、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和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时”;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认为儒者“因明至城,因城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就是我们先辈们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问题,是我们先辈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追求事实的求真精神还表现在中国史家们以秉笔直书为荣,曲笔为耻,为了直书,不避强御,不畏风险,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高风亮节和事实求是精神。

2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真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一种现代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同时,科学又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把科学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执着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它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求真求实,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真知)的求真精神延续与发展。“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体现,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科学文化的精神,二是人文文化的精神。前者追求的是至真,突出地体现在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追求客观真理的精神,而后者更着眼于至善和至美。所以说科学孜孜以求的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美好人类社会的构建。其中的科学精神,指的就是求真、唯实地探索真理的精神”。

3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个民族要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要在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中积极竞争,二要在全民族中倡导科学精神,我国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更需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3.1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没有科学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强烈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就不可能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密切关注,也就不可能有不断学习、勤奋学习的动力。”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品质。

3.1.1培养大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人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它是科学素质的核心。一是学习、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已有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有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二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这一能力是具有更高要求的综合能力,它是在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已形成了各种能力后,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或探索新知识能力。所以,科学能力就是要求我们一要有获取有效地科学知识的能力,二要有创新的能力。同时,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所要求的。

3.1.2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先决条件。因为一个人有无科学精神,首先得看是否有科学意识。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用科学的态度指导自己做好每一件事。“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现代国际问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通过不断提高科学意识,为培养科学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1.3提升大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品质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因为,这些品质起着增强学习过程中驱动力的作用,又对人们学习科学具有控制调节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科学品质。科学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精神等方面。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学习及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和勤奋努力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品质使人们的科学素质更加完整,也使人们科学精神的培养更具有可行性。

3.2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青年时代,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黄金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突破,往往是由年轻人搞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是人类思维创新活动的最好年

龄。这时期不但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而且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也最为快捷,又最少包袱,敢想敢干,再加上其它的有利条件,因此出现新的发现,新的创造相对容易。为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技创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备、资金、场所,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学校还应该发现和挖掘有小创造小发明才能的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切实可行并有现实意义的发明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及支持,并组织专家、教授给予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的舞台;学校应制定奖励制度,专门对做出创造发明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3.3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宝贵的财富,有着大学生应有的骄傲。然而大多数大学生生活在物质丰厚的家庭里,缺乏奋斗精神,知难而退,遇挫而废、贪图享乐,追求个性。为此,要解决大多数大学生的这些问题,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首先要给大学生介绍大量的科学家创造的发明故事,使大学生从中领悟每一个真理的产生都必须建立在艰苦勤劳动的基础上,进而以科学家们为榜样,在心中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且用这种精神去支撑自己的科学创新活动;其次实施挫折教育,让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的大学生坚强起来,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嘲讽,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要对有创造发明成果的大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支持他们进行再创造活动。对创造失败的大学生,不能冷落,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在失败面前站起来,失败多少次,就爬起来多少次,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一如既往地追求真理,走向成功。

3.4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校园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一个校园内的科学文化氛围是否浓厚,其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此,首先,学校可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支持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对创造失败的大学生,不应冷嘲热讽,要给予安慰、鼓励和信心。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学的团体活动,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学知识竞赛、科学知识辩论赛、科技周、科技月等多种科学文化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受到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的陶冶,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再现它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此,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学习其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培养科学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参考资料:

[1]张岱平、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徐辉传统文化的价值去向—追求真善美[J]中华文化论;1996.

[3]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4]李峰.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2(6).

[5]陈佳洱.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唯实的探索精神[J]北京科技报:2005年01月05日

[6]陈至立.深刻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在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4.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四

从大学生暴力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赵国锋1,肖洁2(1.西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陕西西安 710123;2.宝鸡市姜谭联中,陕西宝鸡 721008)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校园内外暴力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大学生人格存在缺陷,而人格缺陷又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欠缺等因素“合力”的结果,文章通过对造成大学生暴力事件深层次根源的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几种有效途径。关键词:大学生 暴力事件 健全人格 培养

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伴随着中西文化碰撞、价值观念冲突、贫富差距凸显,利益格局调整,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严重失衡;本位主义的强化加深了个体的孤独感和失落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选择机会,难以统筹兼顾的矛盾加深了个人的内心冲突,使人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由此导致的内心失衡和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年轻、有朝气、思维活跃,但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意志等均不成熟,因此心理失衡尤为明显。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对全国12.5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后发现,其中有20.23%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1]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面临着由于学生心理压力加剧所产生的暴力事件带来的严峻挑战。

一、大学生暴力事件的现状

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向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倒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造成5只动物严重受伤。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6幢317号宿舍发现4具男性尸体,死者是该校生物技术专业的4名学生,而杀人者正是该校学生马加爵。

2005年4月22日下午,北大中文系一名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跳下,当场死亡。据悉“其

[2]自杀原因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

2006年9月29日凌晨,曲阜市一居民区胡同口发生一起持刀杀人案,某校4名学生将一男子连捅数刀,致其死亡。据悉,死者张某是曲阜某大学学生。

2010年10月20日夜,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对方刺死,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后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这一连串的大学生校园内外暴力事件已经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逐步演化为以暴力倾向为代价的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约1/5的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情绪或行为暴力,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有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离[3]家出走、自杀或暴力犯罪等。

难道这就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以求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改造自我、培养独立人格,健全自我心理这一教育后果。社会各界都在追问:大学生暴力事件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二、大学生暴力事件形成的原因探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象牙塔”中的佼佼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反省个人自身修为。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这句话的正确性,冲破了伦理的约束。马家爵由于家境贫困,自卑感极强,导致人格激变,残酷的杀害了室友。北大跳楼女生事件的表面原因虽是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心理脆弱、人格扭曲。药家鑫刺死受害者的原因更简单,因怕受害者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这些看似简单的暴力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根源和成因,笔者认为促成大学生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情感表达导致大学生人格畸形发展 长辈过度溺爱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助人为乐以及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机会。溺爱比仇恨对 个性和人格造成的扭曲更大,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的特点,也是大学生暴力事件的家庭根源。北京大学精神病研究所的唐登华教授说“蔫人出豹子”这句俗话很有道理,从心理学的规律来看,严重的个性压抑就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个缺口,大学生暴力事件的悲[4]剧往往也就这样产生了。目前,中国家庭的“421”结构,两代人共同照顾一个孩子,加上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家长、老师对孩子严重“溺爱”,这种苦心培养的结果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也失去了自我作主的机会和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就不知所措,在失望、焦虑、压抑中就会产生荒诞怪异的想法以及反社会的行为。

2.青春期的叛逆促使大学生人格严重扭曲

社会生活价值以及角色扮演的多元化,使得家长、老师疲命于应付社会结构转型的多种需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兼顾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多元化、情感丰富化,人际交往广泛化等都被家长和老师望子成龙要求的一元化所替代,造成学生人格缺失,性格孤僻,个性趋同,反社会化倾向的隐患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埋藏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这样,孩子在表面顺从,个性严重压抑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

3.统一的评价标准严重制约大学生的人格形成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对于青少年人格和个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家长和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标准,相应降低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就忽视了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所谓“一俊遮百丑”,成绩好就是真的好,这种功利性过于浓厚的社会评价机制和教育方式同样也影响着当下的高等教育。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往往不太重视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加之在心理教育、环境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方面有所欠缺,使青少年失去了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社会对青少年寄予厚望,学校也往往凭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这给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期望与现实相距太远时,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很快地崩溃。

4.转型期的困惑致使大学生难以形成健全人格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正在逐步解体,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体系虽初步形成,但还不健全、不完善,不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道德约束机制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此外,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假以时日,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和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短视行为导致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淡漠,从而形成具有缺陷的人格,这就引发了许多暴力事件。

综合来看,大学生暴力事件产生的成因既有家庭因素、又有学校以及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人格扭曲和性格畸变,进而导致校园内外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社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中国古代有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标准,西方现代人本心理学也提出了健康人格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

[5]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健全人格不是单纯的心理学概念,而应是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甚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健全人格可以理解为道德人格、美的人格,它包含了对人格真善美的追求。

所谓健全人格,就是能够促使人发展的人格。它是知、情、意三方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从内涵来看,应该包括:① 具有较高的认识判断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丰富、有创造性思维,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明辨是非。② 情感丰富,爱憎分明。既有异性之爱、亲情、友情,又有道德感、正义感、美感。对国家、社会、民族、人类的发展进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③ 意志坚强。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来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能协调人格

[6]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避免人格的畸形与分裂。

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价值观的重塑、社会的转型、贫富分化、就业压力加剧、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恰逢其时,是在浮华与浅薄中固守大学校园的一方净土,承袭传统,继续坚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统,还是随波逐流,适应时代潮流的召唤,融入社会,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而又难以廓清的话题。但不管怎样,人之为人,真善美的追求是古往今来做人的终极 追求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其不可逾越的前提。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应对大学生人格培养

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工作节奏日益加快,这种高频率、短周期、大幅度持续变化的趋势使得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创设卓越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进行知识与技能上的武装,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更加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以人为中心,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个性与才能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作为其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的情感表达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

就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现状来看,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居多,这些孩子大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缺乏生活的独立性和实践的自理能力,很多人上大学才第一次离开家庭的庇护。进入大学后,完全置身于班集体之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团结和睦的班集体,同学间友爱互信,易使人产生温暖和安全感;相反,不团结的班集体,同学间冷漠、敌意和猜忌,使人产生压抑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当代的大学生,在父母的娇惯下,进入大学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往往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很少考虑集体,甚至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猜忌闹矛盾,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必然会对其健全人格和个性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以恰当的情感表达来奠定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基础。其主题思想应是“尊重,爱而不溺”。强调尊重,是双方交流的平等对话。这里,尊重是爱的核心,长辈对孩子做到爱而不溺,应该做到:

⑴ 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的爱护自己的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长辈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又能激发起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良好品德,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⑵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限的,家长既不能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使孩子过分贪婪,也不能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以节俭为名,非常苛刻,导致孩子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走上邪道。这样,才能使孩子在长辈的正确情感表达中培养出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良好的环境营造出培养健全人格的氛围

环境是个体生产生活过程所处的周围天然的或者人工的场所和景观,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良禽择木而栖”等说法。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外在的衣食住行之美,名车、豪宅、时装、美酒等正吸引人们耗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追逐。相比之下,人们对内在美的追求、对传统道德习俗的承袭、似乎已经开始淡忘,外在环境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虚浮和浅薄。环境对人性的塑造正在走上一条畸形的道路,人们健全人格的衰退显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隐患,是经济和财富增长过程中的不合谐音符。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观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此,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应注重良好环境的塑造,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做到三位一体,共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服务。

⑴ 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

[7]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们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这说明比起少年儿童,大学生受家庭影响的高潮已经过去了。虽然家庭条件不可忽视,但是相比之下,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学校里,良好的校风、学风,高尚的师德风范,融洽的师生关系,健康的班集体,丰富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个性品质。因为这一系列的条件,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能提供学习模仿的榜样。既可以及时地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得以巩固和发展,又可以使畸变的人格和个性得以预防和矫正。

⑵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的特殊性,又可以使之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求知欲望的增强,使他们更加趋向各种社会信息;思维能力水平的有限性,使他们又很容易不通过充分加工,就 去吸收这些社会信息。所以有时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可以激发他们的激情,引起他们模仿的意向和行动,这些都为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正确分析,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人格

进入大学校园,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远景规划,迫切的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行探讨,更加明确的认识自己。他们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水平大大提高。但古人云: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自我评价和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加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尤其是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之中,对他们认识自己带来一定的困难,当遭遇失恋、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受到挫折时,都有可能带给他们对待自身认识和评价的错误影响,所以他们在评价自己的性格特点时还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可是如果人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就谈不上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有关方面的知识,帮助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塑造良好的人格和个性打下基础,在引导中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解决危机,帮助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健康成长。

4.调整课程设置,以人文精神滋养健全人格

从刘海洋到药家鑫事件的发生,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教育的失败和人生价值体系的扭曲。笔者认为:当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状,除了做好课程设置和安排以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资的遴选和教材的选编,从而能够实现以人文精神本身的美感和魅力打动、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充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今天,科技发展越来越与伦理问题纠结在一块,诸如生物基因与遗传科学问题等等。离开了人文与伦理的关怀与指导,科技的发展非但不会造福人类,反而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带来负面效应。人文教育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教育者自身应是具有深厚学养的学者,而不是通过“人文教育”来作践人文学科,使学生成为失去人文兴趣的“南郭先生”。在人文教育的构成中,当前还应特别注意克服伪哲学的积弊,改变哲学教育的某种“真空”状态。思想大师早就告诉我们要提高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和精神素养,除了学习哲学之外别无他途,如果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和改善人文和哲学学科的教育,使学生既有丰富的“意象世界”和形象思维能力,又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理性

[8]思维、综合思维素养,那么就可以真正做到以人文精神来滋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

5.修正评价标准,培养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功利性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仍然只落实在口头上,对于学生好坏的评价仍然是依成绩而论,过度强化的应试教育理念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当全社会都在追求学生应该“知识至上”时,我们是不是该冷定的思考一下,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学习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文化,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人的个体,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摆脱原始欲望的控制,能够在群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展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获得快感。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他们的评价标准却不尽相同,且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因此,三者应该联合起来,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目标,使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要身心健康。我们只有在改变传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而这一特殊群体中存在着人格不健全,个性有缺陷的不在少数,这对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的心理转化工作,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

5.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五

法学院行政管理xx级x班xxxxxx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将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等待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也将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自身择业要求过高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在校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就业倾向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对此,我们在我校进行了一次针对大学生就业倾向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程度、择业观、就业信心、对自主创造的看法等,进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倾向社会经济发展

一、摘要

通过对我校同学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大学生就业倾向方面的相关数据。从问卷结果分析可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就业前景;76%的同学都充满自信,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55%和28.5%的同学所期望的初始月薪都在1500—2500元或2500—3500元;63.8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能力不足”„„针对问卷所反应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大学生应增加就业信心、努力学习知识、增强自身能力、多关注和了解相关信息、学校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二、调查情况

1、本次调查所使用的方法是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实发问卷105份,有效问卷99份(其中女生46份、男生53份 ;调查对象为本科学生97份、专科学生2份;文史类学生89份、理工科学生10份;大二学生63份、大三学生36份)。

2、我们的调查程序是:2011年11月10日至12日开始进行提纲、计划和问卷设计以及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11月15日至11月20日进行问卷调查;11月22日至25日进行问卷统计、数据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得到,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的占24%,比较满意的占63%,不是很满意的占10%,不满意的占2%,无所谓的占1%;职业与专业一定对口的占4%,专业对口,但不强求的占63%,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的占11%,无所谓的占20%,要看工资的占1%;就业渠道方面自己找的占70%,家里帮忙找的占5%,靠学校找的占12%,朋友介绍的占5%;月薪800-1500元的占7%,1500-2500元的占54%,2500-3500元的占28%,3500元的占9%;工作类型挖掘自我潜力的工作占37%,普通稳定的工作占26%,有挑战性的工作占16%,舒适安逸的工作占14%,其他占2%;就业单位意向为国家机关单位的占30%,事业单位的占10%,科研设计单位的占2%,国有单位的占9%,民营或私营单位8%,中外合资企业,无所谓3%,没有特别要求的占21%,其他占3%;毕业后职业选择的地理上39%选择了沿海发达地区,21.3%选择了中部中小城市,8.6%选择会去西部地区,5.1%选择了去

农村,26%的选择了去上海等大城市;对于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乐于接受的占26%,实在没有其他机会可以接受的占37%,一般26%,坚决不接受的占1%,无所谓的占8%;就业难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质不过硬的占46%,就业岗位少的占12%,专业学历限制的占8%,其他的占6%。

同学们在选择职业的标准有:稳定性,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经济收入与福利,工作福利,单位前景,职位前景,深造机会,为社会作贡献,工作地点;在求职中需要了解单位的信息的有:资金和规模介绍,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薪酬和福利,人才培训情况,职位信息,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害怕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个人能力不足,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会关系,用人单位选拔不公。

对于14问“请谈谈你对提高公共管理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些建议?”的回答主要是:针对自身要在各方面增强自己的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给自己一个有效的定位、放低要求、从小处做起;学校方面应多针对学生的能力方面进行训练——加强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做好学生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工作。

四、调查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当前经济虽然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部巩固,但经济增长的内动力不足从而造成在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及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但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所改变,不再是以前陈旧的择业观念,就业期望逐渐降低。先就业后择业也开始成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观念;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选择较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大学生找工作都已以稳定为首要;而如果没能顺利就业,选择继续攻读的可能性最高。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两面”或“双面”的特点,即有利条件和突出矛盾同时并存,表明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

(二)、调查建议:

1.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应该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意识,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先就业后择业”,在职业的实践中逐步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职心态;脚踏实地,降低过高的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消除“眼高手低”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2.学校方面,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倾向,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如:建立职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

高校要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环境中去受教育、做贡献。

3.政府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定期组织好人才招聘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果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三年内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毕业生存放档案的费用等)。

五、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我校同学的就业倾向的一些相关问题,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以及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而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以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深入了解我过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状况。

调查对象:四川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地点:四川理工学院汇北校区、汇南校区、营盘校区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六、附件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

性别____学历____所学专业年级____

1.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满意程度为______

A.很满意B.一般C.不是很满意D.不满意E.无所谓

2.您关注您专业的就业前景吗?_______

A.特别关注B.偶尔关注C.一般D.不是很关注E.完全不关注

3.您希望获得的职位与您的专业对口吗?_______

A.一定对口B.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C.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无所谓,关键是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E要看工资

4.您对个人就业渠道的选择是_______

A.自己找B.家里帮着找C.依靠学校推荐D.自主创业E.朋友介绍

5.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A.800-1500元B.1500-2500元C.2500-3500元D.3500元以上

6.您会选择哪种类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潜力的工作B.普遍稳定的工作C.有挑战性的工作

D.舒适安逸的工作E.其它

7.您的就业单位意向为()

A.国家机关业单位B.事业单位C.科研设计单位D.国有企业

E.民营或私营企业F.中外合资企业G.无所谓,没特别要求H.其他

8.你毕业后选择的职业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发达地区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区D.到农村E.上海、香港类大城市

9.你选择职业的标准是________(可多选)

A.稳定性B.能发挥自己的才能C.经济收入与福利D.工作乐趣

E.工作环境F.单位前景G.职位前景H.深造机会I.为社会做贡献

J.工作地点K.其他

10.在求职过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单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选)

A.资金和规模介绍B.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C.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训情况F.职位信息G.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

11.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这种情况能否接受?_____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C.一般

D.坚决不接受E.无所谓

12.你最害怕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可多选)

A.个人能力不足B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C.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经验E.缺乏社会关系F.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G.其他

13.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自身素质不过硬B.就业岗位少C.学校就业指导不好D.专业学历限制E.其他

14.请谈谈你对提高公共管理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些建议?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谢谢配合。并祝你事事顺心,学业有成!

关于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倾向》看社会经

济的发展的调查报告

学生:

专业:

班级:

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

二0

6.论艺术与科学的沟通关系艺术论文 篇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生活。有很多人在心理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疾病,而在这个时候,有识之士引入了艺术治疗。笔者认为艺术治疗就是应用了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把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二者进行很好的沟通,并且把这种沟通运用到实践中以让人们走出困境。艺术治疗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完备的体系,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艺术治疗需要有艺术学、心理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开展,在艺术治疗中,以科学手段为基础,艺术手段为依托开展治疗,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不至于走向唯心主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艺术治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出现这么一个学科并不是偶然的,自古以来人们就时刻关注着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二者的这种沟通关系,才出现了那么多交叉学科,而往往这些交叉学科更容易取得智慧的成果。

在设计领域,艺术和科学的沟通,使得设计成为艺术和科学多角度融合的产物。科学不断的创造新色彩、新材质、新工具、新方法给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更大的空间,反过来,艺术给予科学以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实现用美来塑造世界的愿望,引导科学家们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这种互动将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创新和进步。设计利用科技将艺术人文自然结合在一起,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自古以来艺术就与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出现了一件又一件匪人所思的作品。我国汉代最为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个美的仕女形象,它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它的制作原理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进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这是利用了科学原理以防止空气污染。既适应实用的需要,也符合科学的原理。既可作灯,又可作为室内陈设品。达到了使用和审美的统一,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意匠和艺术构思。在设计领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7.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篇七

一、从汉字听写大会看当前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现状

汉字听写大会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让我们对所谓的“汉字危机”感到忧心忡忡。从目前大多数中学的情况来看,汉字书写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学汉字书写课程定位模糊,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具有系统性,缺乏个性体系的建立,缺乏开放的意识,致使教学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人文理念体现不够。

1.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汉字书写教育认知不足

在部分中学还存在一些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只关注成绩,而不重视孩子汉字书写教育的情况。这些观念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本人以及学校汉字书写工作的安排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本人认为,是否参加汉字书写教育对自己意义并不大,而一般谈到的汉字书写教育,目的无非是要通过设定的活动项目,提高成绩。这样的片面想法,导致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汉字书写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家长和学校都认为搞汉字书写、开展汉字书写教育占用孩子大量学习时间,导致学校汉字书写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发挥。

2.学校开展汉字书写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开展好汉字书写教育,能发挥好其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当前,学生、学校和社会对于汉字书写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和对汉字书写的功能认识还不够深入。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很多人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汉字书写无非就是练练字而已,而没有将汉字书写教育上升到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度和高度去理解。类似的观念,也给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重的姐碍。

3.汉字书写教育师资力量与水平存在一定缺陷

高水平的师资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直接影响学校相关领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中学汉字书写师资存在力量不够的现象更为严重,一般的学校都是学科老师兼职来做,几乎没有专职的汉字书写教师。即使有专职的汉字书写教师,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也是十分有限的。加之,学校在进教师、补充新鲜血液方面资源不多,长期受不到重视,教师水平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

4.汉字书写教育基础设施与管理不完善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才能保证相关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大多数中学的一些汉字书写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更谈不上配置现代化的汉字书写教育设备。学校建设资金有限,加之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不够,学校不可能将并不充足的资金大量投入到汉字书写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同时,一些中学在汉字书写教育方面没有正规、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汉字书写教师、汉字书写设施、汉字书写教学等采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这些微观的管理制度缺陷,加之学校宏观上对汉字书写工作的无目标化,给中学汉字书写教育发展带来严重阻力。

二、从汉字听写大会看中学汉字教学创新的原则

从媒体对汉字听写大会的热议,我们感觉到当代中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缺陷的严重性。因此,在今后汉字书写教育创新设计中,只有对课程的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等方面在方法上和要求上体现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结合,实现良性互动,才能全面提高汉字书写教育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这一过程,笔者认为,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遵循系统化原则。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由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组成。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以某一汉字书写专题进行教学,也要与整个体系吻合,不能随意选择,在专题的教学中也要体现出系统化,这个专题内部的课程教学板块设计、课程的扩展等都要在一个体系内设计而成。

二是遵循理论化原则。中学汉字书写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书法赏析,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书写技能传授,而应该是从书写教学中进行总结提炼,得到一些知识的升华,进而形成一定的理论,将学生从对课本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系统的理性认识。

三是遵循深入性原则。中学汉字书写教育要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在更高和更深入的层面去升华自己;对教育内容要多角度多层面理解,从深入的角度去挖掘出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三、从汉字听写大会看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的突破口

从汉字书写大会所反映出来的学生汉字书写的各种问题来看,要做好中学汉字书写教育工作,就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汉字书写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找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汉字书写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设计上,要充分体现汉字书写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在汉字书写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充分体现出汉字书写教育的开放性;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要实现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独特的活动效果,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汉字书写教育之中,实现因材施教。

1.对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的定位要由传授知识变为能力培养

中学汉字书写教学,对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支撑作用,这个作用的表现是间接和隐性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一起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一门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这一阶段,中学的汉字书写课程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汉字书写活动开展中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

2.要由封闭式教育方式变为开放式教育方式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范式,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感觉上汉字书写课没有新意。另外,由于在汉字书写教育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中学汉字书写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课堂教学必须辐射到课堂外,教学内容和空间也要拓展到社会、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通过汉字书写素养的建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并积极探索智慧人生。

3.要实现汉字书写教育中师生的良好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越多,汉字书写教育的效果就会越明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将每节课设置有汉字书写教育趣味点,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把汉字书写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直观性了解,提升汉字书写教育的趣味性和学生主动参与性。教师要根据汉字书写教育的特性,在教育开展中,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汉字书写教育的组织,注重师生的情感和知识沟通,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师生和谐融洽的共同活动氛围。

四、从汉字听写大会看中学汉字书写教育实现路径

汉字书写大会提升了中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自觉运用语言文字的热情。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今天,中学汉字书写教育有必要也必须十分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调适,变革教育模式。

1.要注重深入挖掘汉字书写教育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体验

中学时期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在一个还不是很稳定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也十分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接受各种社会思想的挑战,或是被其熏陶感染。汉字书写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对时代精神、所弘扬的正能量等的一种深入挖掘,汉字书写教师要注意对汉字书写教育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找到能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启迪学生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将相关的思想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大更深入的人生启迪。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情操的熏陶,要在汉字书写教育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汉字书写教育中真正体验到汉字书写之美,使其真正在汉字书写教育中达到心灵共鸣,获得对汉字书写教育最深层次的体验,作为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和人生体验。

2.要在汉字书写教育中投入更多更深厚的真挚情感,通过汉字书写教育开启学生智慧

汉字书写教育设计要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学汉字书写教育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感情的,也应该是充满真善美的,它所体现的世界应该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因此,中学教师在进行汉字书写教育时,要注意抓住汉字书写教育的感情表达方式,投入丰富的感情,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从而与汉字的世界融为一体,形成感情上的共融,得到对自己现实生活进一步的体悟,培养出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要注重介绍汉字书写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其反映的时代内涵

由于当前中学汉字书写教材缺乏系统性,因此,在知识理论体系上对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结合不够。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中学教材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注重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中心,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下的汉字书写教育内容,以各个时代的汉字书写对文化的影响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授课教师在开展汉字书写教育时,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书写教育的内核,加强对大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让学生立足自身所处时代背景,加深对汉字书写内涵和时代内涵的理解。

4.要注重将汉字书写教育与当今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中学汉字书写教育,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在整个学生培养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汉字书写课程中,许多经典汉字书写内容都是各个时代不断锤炼最终留给后人的,它所含有的深刻思想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对于今天的中学生,仍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中学汉字书写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立足长远,注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增长才识、拓宽视野。同时,也要将汉字书写教育中所体现的思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深入思考,学以致用。

中学汉字书写教育模式改革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必定会涉及到对人文理念的定位问题,涉及到对教育模式改革和重新建立问题等等。总而言之,不论什么时代的汉字书写教育,它所反映的世界一定是一个全面的、精彩的、充满意义的世界。作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当代中学生应该在汉字书写实践中,正视汉字书写教育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好地挖掘汉字书写的精髓,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发现真善美,发挥汉字书写教育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勇海.“汉字听写大会”背后的文化担当[N].检察日报,2013-06-14.

[2]骆俊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娱乐至死”时代的一次逆袭[N].东方早报,2013-09-10.

[3]王雪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带来的喜与忧[N].中华读书报,2013-09-18.

[4]贾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文化思考[N].光明日报,2013-10-19.

[5]王振刚.对键盘时代写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6]黄荣瑜.网络时代中学生书写能力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从东方的视角看波兰当代艺术 篇八

此次名为“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的展览由中国美术馆、波兰罗兹美术馆、波兰米兹凯维奇学院联合举办,甄选波兰当代艺术家的70余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门类,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展示了当下波兰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展览从“现实”“生活的环境”“可供分享的部分”“自我的生态学”“全球化的享乐”五个部分展示波兰当代艺术家观察和体验生活状态的情境,呈现波兰当代艺术的最新态势与成果,反映全球文化环境中波兰社会文化的身份特点与价值取向。展览充分体现了全球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的跨文化合作,也让中国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波兰当代艺术和当代现实。

然而这个展览到底能带给中国观众一个怎样的全新波兰呢?中国观众又是如何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当下波兰的呢?

波兰方策展人、波兰罗兹美术馆馆长雅罗斯瓦夫·卢比亚克说,办展览的初衷是力图勾画出伴随全球艺术产生的跨文化合作新形式所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这些新的合作形式与现代主义时期的国际合作有所不同:彼时的合作,是不同文化之间价值和理念的交流,而整个交换系统都由产生于政治经济中心的价值等级主导。全球文化时代的交换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它不再以国家与国家、中心与边缘间的关系为基础,而是不同的区域环境(不同国家或地区)与全球大环境(我们亦可称之为全球文化或文明)之间所进行的交流。今天,交流的实质在于将区域性文化理念和文化财富推广到全球循环体系当中,使这种循环所及地区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和了解。“生活状态”艺术展正是这样一次借助当代文化向全世界展示波兰历程的尝试。

不难看出,中国观众对波兰艺术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刻,毕竟东西方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最初观看展览的中国观众并不理解波兰艺术作品中的内涵是完全正常的。然而,此次展出的很多作品反映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身处世界的角落,依然能看到人们在生活上的共同性。

作品《黑面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波兰文化中,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面包更重要的元素了。它仍旧是人们的主要食粮,并且在民族民间神话和符号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在波兰和波兰文化中,脱离面包的生命是无法想象的——面包是构成波兰民族性最源头的、基本的以及不可或缺的元素。

莫妮卡·扎瓦兹卡在作品中以惊人的方式对这一民族神话和符号进行了再诠释,同时展示了当代艺术与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和民族意识的复杂关系。《黑面包》是一件树脂雕塑作品。作品中的面包大小与平日常见的实物相符,被切下的一片和整个作品一起,被陈列在一件叠成方块的黑色棉质T恤衫上。面包成为艺术家独特艺术创意的产物。莫妮卡·扎瓦兹卡意在表现对生命生物性和社会性的重新设计。人类的生存形态,被艺术家颇具挑战性地称为“肉类”,意指每一具躯体。艺术家建议对其进行重新组合。被分割的“肉类”被其称为“块”。这样的存在形式可以通过重组构成新的结构。“块”还可以被进一步分割,一直到得到一种被艺术家称为“miazga”的存在形态——一种没有具体形态和组织形式的存在形态,从中可以提炼出任何生命形式。《黑面包》展示的正是分割过程的第一步,即打破现有存在形态。整块面包是无法食用的,将其切割成片(即变为艺术家所谓的“块”),是食用的前提条件;对面包的咀嚼对应的是将“块”转变为“mlazga”的过程,只有这一过程才能将不可使用的存在最终转变为支撑生命的物质。扎瓦兹卡的作品,可以被解读成为一次分析,展现了将没有食用价值的存在转变成为支撑生命物质的过程。

在这样的艺术诠释下,作品的内涵就不难被中国观众理解了。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来说,粮食是中华民族延续下去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话题。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一话题也会成为普通民众的重中之重。站在这件作品面前,每一位中国观众都能引起不小的共鸣。

另一件代表作品是女艺术家尤莉塔·乌伊齐科用毛线织成的《波浪楼》。她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这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复制品,波兰真的有这样一座楼,那座楼是1970-1973年的时候盖的,大概经历了3年,长度大概850米。那个时期,这座楼就代表现代、高级、地位。这个作品表达了传统衣食住行与现代化的对比:一般这样的建筑物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相反的感受。一个是从乡下搬到城市里,我们可以住这么新的、漂亮的房子,我们当然很高兴,因为这个房子有水有电,什么都有,我们很多年前住在乡下,家里不会有这些东西。大概中国人从胡同搬到高楼的时候也会有差不多的感觉。然而环境的大改变也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密集的居住人口,让人们失去了隐私,失去了自我。这么大的楼也是一种乐观态度的表达方式,因为建筑架盖了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多人住在一个房子里,所以也有一个乐观的感觉,我的作品中也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感觉。”

从作品中,大部分中国观众能感受到波兰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尤莉塔·乌伊齐科以讽刺而略带忧伤的方式回顾了战后波兰现代主义建筑,这类建筑曾因其脱离现实和非人性化的庞大设计备受质疑。用预制建材建造的大型住宅楼并没有太多的房间,其产生源于那个时期巨大的住房短缺压力,目的在于容纳尽可能多的居民,为其提供临时居所。乌伊齐科看到了这类建筑的意义,即满足了当时人们迫切的住房需求。

同样,在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几年来也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大迁移,城市里老旧街道悄悄消失,渐渐变为高耸入云的大厦。人们为了生活放弃以前舒适的生活环境,挤在群租房里,追求所谓的理想,成为“北漂”。而在奋斗的过程里,为了生计、为了生存又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理想。从作品的侧面,观众们会发现,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波兰与中国是如此的相像。

所以,纵观展览全貌,我们能体会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着和中国一样的经历、追求和生活状态。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内涵看,波兰的艺术家也和中国的艺术家一样有相同的关注点。这个展览是波兰艺术家与中国观众心与心的交流,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情感和智慧创造的作品是有温度的,这一次展览就是带着这样的温度走进中国美术馆,相信会传递给所有的中国观众。

9.从英国当代艺术看英国文化 篇九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关键词:英国当代艺术;英国文化;英国制造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这次英国制造的展品全部都是由英国文化协会提供的。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收藏有八千多件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为继续向中国观众介绍英国当代文化,英国文化协会在其八千多件藏品中,精挑细选了30几位当代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先后在成都、西安和香港举行了展览。苏州是这次巡展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活跃于英国艺术界,大多数是”英国青年艺术家”成员,其中包括迈克尔•兰迪,达明安•赫斯特,吉莉安•维尔林,莎拉•卢卡斯等,现在都是蜚声国际的知名艺术家。

这次参展艺术家中还有7位特纳奖的获得者。特纳奖创立于1984年,以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该奖项是英国首个给青年艺术家设立得奖项,以发展和推动先锋艺术为宗旨,被视为欧洲最重要和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 

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这30年,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动力带来了英国以及全世界生活、观念的革命。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次英国制造的参展作品给我们留下三个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艺术家们对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科技,既是艺术家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媒介,也是他们进行艺术尝试和创新的基础。例如海伦•查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肉的抽象》就是运用计算机、显微镜、大型照相机等现代科技来制作完成的。在其他作品中,她还使用了复印机、投影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成为了她特有的表现技巧和个性化创作方式。

加里•休姆因为“采用普通光泽涂料,创造出刻印艺术中表面色料的明亮效果而声名远播”[1],看他的作品《姊妹军团》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创作风格,它是在无光铝片上制作的一组版画作品。马特•科里肖的灯箱作品《染病的花朵》使用了现代数码处理技术,使得花朵的娇艳美丽与花瓣上病毒形成强烈比照,视觉上的冲击导致观者心理上的不安和反感,从而达到艺术家所想要的效果。朱利安•奥贝的参展作品《散步的苏珊娜》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奥贝的独具特色的创作灵感。它是一幅透镜版画作品,作品以光栅片印刷营造了深度和动作的幻象,当观众徘徊在作品前时,主角苏珊娜就像有生命似的在晃动,开拓了立体视觉的探索。

第二个印象是艺术家们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看这些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至深的是近30年来,英国当代艺术在英国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论述过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指出炫耀性消费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炫耀性消费更主要的是显示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他们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心理满足远胜于生理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消费的这种符号象征性具有了普遍意义。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位构成不同阶层的消费模式,并与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本联系起来,消费成为了社会身份建构的一个手段。即人们通过你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穿的衣服的品牌等等来确定你的收入、身份和社会地位。面对消费社会的这一特性,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各自的思考、观点和思想。例如迈克尔•兰迪的最著名的作品《崩溃》。这次展出的钢笔画《崩溃》作于2002年,是兰迪凭记忆将他2001年的行为艺术作品《崩溃》再现出来。2001年,在伦敦牛津街的一个废弃商店里,兰迪所有的财物,共计7227项,大到汽车,小到他的出生证明,被11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分门别类地在一条长达百米的传送带上拆解、压碎、销毁,最后全部装进了垃圾袋。这个作品并非我们所见的兰迪的所有财物被销毁那么简单,艺术家要探讨的是社会乌托邦和盛行的消费主义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一无所有后重新开始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崩溃。

兰迪的另一个参展作品《垃圾处理服务》是1995年创作的一个录像作品,我们看到的挂在墙上的6幅图画是视频的截图照片。为了把消费社会里的多余副产品,社会垃圾——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生产力低下的人处理掉,艺术家虚拟了一个垃圾处理的服务公司,并花了两年的时间为这家莫须有的公司设计了制服,标志、机器设备(名叫“秃鹰”的人类切碎机)、工作流程(工人把回收的易拉罐放进人类切碎机里,出来的是一个个人形碎片,把碎片装进红色的印有公司标志的塑料垃圾袋封存。)地上展示的那个红色垃圾袋就是公司的产品,成为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名字叫《你讨厌的工作,正是我们喜欢的》。

迈克尔•兰迪1963年出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和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1988年参加了同学达明安•赫斯特组织的“冰冻”展览,成为名噪一时的英国青年艺术家的一员。[1]今天兰迪活跃于国内、国际的艺术展,其作品常常能带来令人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社会及其文化。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艺术家就是兰迪的同学达明安•赫斯特。他出生于1965年,1988年仍然在学校就读的赫斯特策划了著名的艺术展览“冰冻”。“冰冻”是英国年轻艺术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展览中的早期的一个展览。这些系列展览不仅为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在之后的十年里带来了国际声誉,也标志着英国艺术领域里的一次变革,使英国当代艺术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赫斯特是这一批艺术家里最负盛名的一位,他在1995年获得了特纳奖。他的作品素材广泛,形式多样。所涉及的都是些重大的命题,如爱、欲望、生命与死亡等等。他这次的参展作品之一,1999年创作的版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第一部版画作品,由13幅丝网版画组成。每一幅都是以特定的药盒设计为基础来创作的,药品名称全部换成了英国食品店里售卖的最普通的食品名称。艺术家要提醒大家:只有这些普通的食物才能为我们带来健康,而不是这些药物,更不是保健品。

观念艺术家及摄影师基斯•阿纳特将垃圾堆里拾出的砖块作诱人的广告式的大特写,艺术家自己认为其创作手法就是代表了“向消费品告别的仪式”。看到他的《砖块》,令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里精美印刷广告上的汉堡、鸡块和薯条,一如阿纳特的垃圾砖块一样,诱人广告在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然而它向我们展示的却全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女艺术家莎拉•卢卡斯的作品具有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带有对峙的感觉。她常常以“自我展示”为核心,对男性姿态进行一种滑稽的模仿,在性别主体上做文章。这次展出的《自拍像》系列主要是她从1990年到1998年间创作的肖像作品。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时,一边为她的调侃、幽默而开怀大笑,一边却不禁会反思自己对两性角色的看法。

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女艺术家是吉莉安•维尔林。她出生于1963年,1993年获得了英国电信青年当代艺术奖,1997年获得特纳奖,2005年获得阿尔勒国际艺术节发展奖。其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叠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她利用纪录性摄影、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对情景的微妙处理,来构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忧虑、言语和行为。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维尔林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1]这次她参展的录像作品《男孩时光》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领会她作品的深意。《男孩时光》看起来不像是一件艺术作品,倒像是一个社会学者平常所做的一次社会实验和社会观察。

第三个印象是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观念艺术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在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中都有体现。

观念艺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美术学派,其主要理念是: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物质形态,而是艺术家的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全面展示艺术家的主体内在的灵动的心灵,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常常是把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与实践行为结果留存一并展示于观众面前。在这次参展作品中,理查德•赖特,托玛•阿布斯等艺术家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观念艺术对他们的影响。托玛•阿布斯生于1967年,是2006年特纳奖的获得者。其作品一律采用48×38厘米的帆布来进行作画,并且在画中,方向也基本遵循一致。阿布斯的画作是经历时间慢慢演变出来的。开始的时候她不会有腹稿,只是凭直觉,使其自然地让油彩和塑料彩层层堆叠,直至画面逐渐成形。颜色与形状是凭直觉逐一加上的,因此旧有的线条在层层颜料下依然可辨,成为作品演变过程的印记。阿布斯认为她的画作既是实物,也是图像;是幻觉,也是实在的。当颜色、层层颜料和几何图形在画家眼中有了生命,画作便告完成。之后,她会小心翼翼地在名字词典中为作品取名。

这次由英国文化协会和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站的巡展不仅让我们对英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而且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让我们对英国当代文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国文化协会编著.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上一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金融专业工作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