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4-07-05

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选6篇)

1.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篇一

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1.11日24时,在距离深圳近200海里的南中国海,搭载着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被放入海里,我国首次深海300米人工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始。

2.近日召开的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从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加强用地审批规划计划审查,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倒逼城市发展跳出去。同时,严禁突破规划设立新城新区和各类园区,各类建设发展不能踩红线。从严审核城市批次用地,严格控制增量。

4.往年春节前后,正是公款举办各种名目的校友会、战友会、团拜会以及收送礼金、土特产等不正之风高发期。针对个别干部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问题,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各地会议场馆、单位办公场所或居住区、行政服务中心、酒店、会所、企业、超市卖场和旅游景点等处暗访,开展巡查、询问、录音、录像,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查处。

5.北京时间1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航天局长峰会上,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美蓉被授予冯·卡门奖,以表彰她50多年来对航天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为国际航天合作做出的突出贡献。吴美蓉院士出席了颁奖仪式。冯·卡门奖创立于1982年,是国际宇航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宇航科学诺贝尔奖”,每年授予一次一人,表彰在航天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

6.1月11日凌晨1时37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火灾现已全面扑灭。截至11日晚10时,经初步统计,火灾共造成古城335户群众受灾,其中烧毁房屋242栋,还造成古城部分文物、唐卡等文化艺术品烧毁,损失惨重。

2.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篇二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不断出现, 国际经济环境进入到低迷阶段, 而此时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稳增长状态, 加之我国经济发展良好,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采取措施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主要手段就是逼迫我国人民币升值。针对当今经济环境, 十八大我国提出经济稳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等要求, 确保人民币汇率处于正常合理水平,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二、我国人民币出现升值的因素

(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人们的工作收入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率要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率。同时,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发达国家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迫使我国人民币出现升值现象。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规律, 人民币升值实际上与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状态有关, 与政府的指导政策关系不是很紧密, 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 人民币兑换方便, 这就使得我国人民币不得不出现升值现象。

(二) 美元出现大幅度贬值

美国经济在世界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美元因此在世界的货币交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我国一直紧跟美元, 自从加入到WTO后, 经济保持贸易顺差状态, 在美元出现贬值, 我国贸易经济出现顺差的情况下, 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等都反对人民币贬值, 对我国施压, 由此, 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导致我国人民币出现升值现象。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利弊影响

(一) 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外贸经济的有利条件

1. 有利于新时期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在新时期, 尤其是我国当前贸易方面处于顺差趋势, 出口商品的价格随着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下降的变化, 而我国是劳动非常密集的国家, 必须依靠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可以换回高科技商品, 如果人民币升值,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 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2. 有利于国内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

在人民币升值之后, 我国海外投资成本会相对降低, 增加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积极性, 有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国门, 充分利用海外市场, 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 更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 以价格优势, 与其他国家进行实力竞争, 从而占有一部分国际市场。

(二) 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外贸经济的不利条件

1. 不利于我国国内就业形势发展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或间接投资, 但是, 在我国外贸经济中, 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主要地位, 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占有市场地位, 主要依靠我国人力成本低, 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 而人民币升值会直接使得原本利润极低的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内企业的就业情况, 对国内就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2. 不利于我国吸收更多的外资

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企业或者进行直接投资时, 成本会变大, 而在生产升本增大的同时, 人力成本也会显著提高, 导致外资企业产品价格提高, 从而使得外企效益大幅度降低, 使得外资企业无法在我国进行更充分的扩大投资建设, 影响到我国吸收更多的外资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四、基于稳健的经济发展政策采取的对策

受到国际大环境以及我国国内发展现状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及时面对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经济影响, 十八大国家提出相关经济政策, 如加强汇率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增加国内市场需求。

(一)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推进汇率机制改革

在当前新环境背景下, 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 提高市场化程度水平, 确保人民币汇率浮动情况更具有很强的弹性, 不再完全受限于国家央行机构, 在充分运用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 推进汇率机制改革, 有效抵御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冲击, 更好地应对人民值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十八大政策, 为了有效地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 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重视经济转型, 将传统的二三产业独立运行改变为协调发展, 带动国内市场发展, 同时改变市场的计划体制改革, 促进市场经济体质的发展。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调整国内市场发展模式, 通过投资拉动国内发展, 利用国内发展驱动外贸前进, 以此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经济的影响。

(三) 重视发展战略性高科技产业

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特点, 需要对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出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加大科技投入。为了促进企业发展, 需要做好信贷工作, 减少信用贷款审批程序, 支持企业研发、科技信贷投入,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各项鼓励措施, 增强我国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我国贸易经济结构调整工作, 确保我国在新挑战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面对国际环境的新挑战, 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了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需要充分利用经济稳健政策, 对人民币升值做出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在十八大上, 国家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完全民生性、共同富裕等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币汇率问题。本文基于经济稳健发展政策, 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外贸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有利于减少人民币升值给外贸经济带来的影响, 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实现稳健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外贸经济,稳健,政策

参考文献

[1]沈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影响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10) .

[2]陈会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 2007 (08) .

3.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篇三

会议认为,2011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措施,人民银行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7月初,人民银行党委专门印发文件,对在全系统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了部署。人民银行各级行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党委班子要把学习讲话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并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学习方案,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落实。要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工夫,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实际成效。

二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特别是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要求,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要继续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做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

三是要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化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多发挥市场供求及篮子货币在汇率调节中的作用。推进已改制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继续推动中国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持续改进“三农”金融服务。推动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研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在资本质量、法人治理和服务“三农”等方面再上台阶。继续开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基础性专题研究。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展到全国,稳步推进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试点,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切实履行金融市场监管职责,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银行间市场、黄金市场等规范发展。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做好金融业“十二五”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试点。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监测体系。继续推进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强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持续监管。大力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试点应用。稳妥推进国库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国库监督管理。科学管理发行基金,确保现金供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反洗钱监测和监管力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系统建设和管理。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开展央行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人民银行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党建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行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行履职效能。进一步增强预算意识,防范财务管理风险。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管理,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切实做好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发行库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发行纪律。扎实推进内审转型工作,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后勤管理,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坚持严格依法合规采购,不断提高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和改进参事室工作,积极探索参事工作新方式。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服务水平。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4.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论述 篇四

从1993 年中开始的紧缩过程至1996 年出现了转折,即货币政策事实上日益明显地采取了扩张的取向。但“适度从紧”的提法还继续了一段时间。1998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有了“适当的货币政策”提法,然后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再后是“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等提法。无论怎样的提法,所表达的货币政策走向是扩张,或者说,是要求积极而又审慎的扩张.自1996 年5 月至1999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宣布7 次降息.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突出。2002 年2 月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宜布降息。经过连续8 次降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它已经从19 %年开始下调前的10.98 %下降到1.98 %,下调幅度达8 既以上。不仅是利率,在直接用资金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方面,中央银行的政策取向同样是很积极的。但显然可见的是,连续数年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扭转经济疲软的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强而有力。

一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或者说是微效的。这不仅因为货币供应量的不可测、不可控性因素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牵涉到经济金融体制、市场发育程度、微观主题行为及相关经济政策的配合等等方面。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一般依赖于经济系统中私人部门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当局对市场上短期利率的持续调控能力,因此历史上利率和货币适度从紧的概念见诸文献是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 之中。文件的提法是:在“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中国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供应量通常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主要对象.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70 年代经济滞胀以后,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普遍感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和利率政策治理滞胀收效甚微,因而在以Friedman(1960)等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理论指引下,开始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80 年代西方国家涌起了金融自由化浪潮。随着金融业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了大幅波动,这种波动又冲击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的稳定关系,加之不同层次的货币日益难以界定和识别,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操作工具、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都迅速下降,因此,各国货币当局又不得不放弃该中介目标,重构盯住利率、汇率的体制,以及盯住通胀率或物价水平的体制。美联储于1987 年宣布不再设M .目标,德国和瑞士央行是工业化国家中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时间最长的,瑞士央行最终也于2000 年初放弃了该目标,德国央行随着加入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也在淡化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地位.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制,下一章从不

同的层面分析我国在现行体制下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

三中国货币政策微效的成因分析

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基本上仍是以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为最终目标,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体制。1993年人民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这表明在经历了90 年代初金融失控局面的冲击后,人民银行意识到利用信贷规模和现金投放作为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缺陷,开始逐步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人民银行采用狭义货币M,和广义货币M :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1 998 年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代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地位。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不断增加全社会的购买能力,增加即期需求,扩大内需,减少企业利息支出降低成本,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取得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从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来看,不仅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无法实现,而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也出现了不一致。

5.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社会调查 篇五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大致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部分。最终目标包括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市场稳定等。中间目标包括货币供给量(M1、M2、M3等)和市场利率。典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情况较为特殊,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存贷款基准利率、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和道义劝告等。

2010年我国M2和信贷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8%和48%,这一增速是同期实际GDP增速的6倍和4倍,快速的信用膨胀成为支撑总需求V型回升的主导力量。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M2同比增长29.42%,增幅比9月末高0.12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03%,比9月末高2.53个百分点。M1和M2增速“剪刀差”从9月的0.2个百分点扩大至2.61个百分点。M1增速连续2个月超过M2增速,表明货币活期化增强;M1增速回升表明交易需求上升,经济活力提升,而资金流向也体现出经济活力继续增强的趋势,也预示着实体经济投资的动力增加,经济回归均衡增长区间。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

6.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篇六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需求分析

(一) 调查样本概况

此次调查共回收企业有效问卷100份。从规模看, 小型企业占67%, 中型企业占29%, 大型企业占4%。从行业分布看, 选择机械、电子、纺织和化工作为制造业的代表子行业, 样本企业数分别为27、14、16和12家, 合计占样本总量的69%;此外, 农业企业占6%, 批发零售企业占19%, 房地产企业占6%。

(二) 企业资金需求特点

1. 生产经营向好, 资金周转趋紧推动资金需求稳中有升。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弱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 今年来企业大多订单饱满, 产销畅旺。在产能恢复和扩张的情况下, 企业资金周转总体呈稳中偏紧态势。调查显示, 今年1-2月, 资金周转“适中”的企业占47%, “略显紧张”和“非常紧张”的分别占34%和3%;同时, 企业预期上半年资金周转的紧度将有所上升, 预期“略显紧张”和“非常紧张”的企业共占48%, “适中”的占40%。小企业中判断和预期资金偏紧的分别占40.3%和53.7%, 大中型企业相应的比例则为30.3%和36.4%, 小企业的资金紧度总体要高于大中型企业。

企业资金周转的趋紧直接表现为对资金需求度的稳中有升。调查显示, 今年已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的样本企业占71%, 反映了企业的信贷需求保持旺盛。从宏观来看, 随着国家四万亿投入拉动效应的逐步显现, 我国经济总体产能有所扩大, 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跨上新台阶;从微观来看, 内外需的日益复苏, 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断转好, 带来稳步回升的资金需求。

2. 以原材料采购为主的流动资金需求占主要地位, 资金需求期限结构微调。

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来看, 流动性资金需求最大。调查显示, 81%的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应收账款占用”居资金需求量第二位, 占37%;“项目投资”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仅占26%。

各行业间的资金需求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调查显示, 制造业企业对原材料采购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占比91.3%。走访的3家机械、纺织和化工企业, 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均占50%以上;批发零售业对资金流转的要求较高, “货款支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分别占47.4%和42.1%, 在4个行业中占比均最高;83.3%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和“项目投资”。

企业对流动性资金需求较大, 反映到信贷期限结构中即表现为一年以内短期流动贷款的需求占主要地位。调查显示, 76%的企业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6-12个月的流动资金贷款”, 15%集中在“3-6个月的流动资金贷款”;而集中在“1-3年的中长期贷款”和“3-5年的中长期贷款”的企业仅分别占6%和2%。据对辖区金融机构的另一项调查显示, 今年1月全辖流动资金需求193.36亿元, 在信贷需求总额中占比66.27%。

同时, 据多家金融机构反映, 今年企业信贷需求主要集中在流动资金贷款, 项目贷款需求相对较少。企业资金需求的期限结构总体出现微调, 一是由于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 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攀升, 企业大多采取在生产原料阶段性回落时增加储备的方式应对, 而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也增加了资金占用量, 两方面因素使今年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求趋于提高;二是从去年起国家开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新增中长期项目的信贷审批也随之收紧, 企业项目投资的意愿受到一定影响;同时, 相对于流动资金贷款, 项目贷款流程较长、手续复杂, 强化了企业“短贷长用”的动机。

3. 企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征趋于淡化。

当前, 企业大多已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 产品压库较少;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转暖, 企业全年订单形势平稳。因此总体来看, 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趋淡, 决定了资金需求的季节间波动也趋于弱化。从主要行业来看, 机械行业资金需求的淡旺季不明显, 在近两年行业形势较好的背景下, 企业全年基本满负荷运作, 虽然原材料钢板材等储备时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 但由于预期的短期性, 企业并不会一次性盲目囤积太多原材料, 因而资金需求总体较为平稳;电子产品的消费无季节特点决定了电子企业的生产和资金需求大多也不具备淡旺季的区别;化工行业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受季节性影响, 但与农业相关的农药、化肥等生产企业在播种季节前资金需求量较大, 具备明显的季节特征。如辖区某生产农药的化工企业一般在四季度时开始加大库存生产, 准备来年春播时销售, 5、6月份又是另一个生产旺季, 这两段生产高峰期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大。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需求满足分析

(一) 银行信贷趋紧的条件下, 企业资金需求的满足度受影响

银行信贷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今年1-2月, 样本企业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与去年“基本持平”的占67%, “上升”的占24%;71%今年已申请过贷款。企业对信贷的高依赖度未降反升。然而, 企业稳中有升的资金需求受到供给偏紧的制约, 影响了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

1. 多方因素加剧信贷资金紧张状况。

今年以来, 金融机构和企业不同程度地感到信贷资金紧张,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信贷规模控制下, 资金供给受到制约。在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信贷规模趋紧, 地市级分行一般都受到上级行按月严格的规模控制, 导致新增贷款量与“适度宽松”时期相比明显下降。二是前期大量放贷带来的续授信和转贷需求逐渐释放。前两年信贷条件较为宽松, 金融机构大量放贷, 今年其滞后效应开始逐步显现, 前期投放的贷款批量到期带来的续授信和转贷的刚性需求较为强烈。辖内某金融机构2010年1月新增的12.5亿元贷款中, 在2011年1月末到期的达4.5亿元。在严格的规模控制下, 转贷压力增大, 信贷结构调整的空间受到压缩;三是趋紧的货币环境引致企业信贷需求积压和提前。一方面, 去年四季度时, 各金融机构分支行的贷款投放受到监管部门和上级行严格的刚性控制, 导致授信已批, 但无规模投放的信贷积压较多;另一方面, 今年市场对信贷规模收紧和加息的预期强烈, 不少企业担心将来要贷款时无规模或贷款成本上升, 使得部分信贷需求提前。积压和提前的双重需求压力增加了今年一季度信贷资金的紧张程度;四是优质集团客户融资需求增加。据辖内某股份制银行反映, 以一些大型电力集团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往年资金筹集基本归集在总部, 分支机构在地方银行虽然有授信, 但几乎无提款。但今年以来, 这些企业也开始从地方融资, 提款较以往增加, 加剧了地市级金融机构资金的紧张度。

2. 企业对融资难度增加的感受加深。

企业稳中有升的资金需求与趋于紧张的信贷供给之间产生矛盾, 66%的企业感到今年的融资难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融资难度的加大表现在, 一是新增贷款难。今年1-2月, 常州市全辖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95.0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1亿元。在信贷新增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 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全部得到满足。如某国有股份制银行将贷款申请企业按重要程度排序, 优先满足排名靠前的客户。在此情况下, 感觉融资难度增加的企业之中, 92.4%认为新增贷款难, 分别有40%和20%的企业感到贷款申请要求提高、银行审批时间延长;二是存量贷款转贷难。今年企业融资还出现转贷难的新情况。调查显示, 感觉融资难度增加的企业中, 30.3%感觉转贷难度增加, 51.5%的企业贷款虽然已通过审批, 但银行因贷款规模限制无法或推迟发放。转贷企业在还贷后无法及时获得贷款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给企业的经营周转带来困难;三是票据贴现难。在资金面趋紧的形势下, 今年辖区商业票据出现签发增加、贴现下降的特点。1-2月, 全市商业汇票累计发生额319.73亿元, 同比增长49.5%;累计贴现149.48亿元, 同比下降20.5%。为给实质性贷款腾挪空间, 银行减少了票据贴现量, 票据的融资功能有所降低, 不少企业收票意愿下降或不得不持票到期。截至2月末, 全辖票据融资余额较年初下降32.88亿元。调查中, 21.2%的企业认为融资难度增加也体现在票据贴现上。

企业融资难易感受具有行业差异。银行“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 决定了各行业间融资难易度和满足度的差异。机械行业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是“十二五规划”的受益行业, 面对今年该行业充裕的订单形势和活跃的融资需求, 银行能较大程度地保证存量, 并适度新增, 因而企业融资满足度相对较高;纺织行业虽然自去年下半年来受外需恢复影响订单水平大幅提升, 但由于用工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行业冲击较大, 银行对纺织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基本以保持为主;电子行业今年形势良好, 信贷投放也相对较为平稳;随着信贷结构的不断调整, 化工行业成为部分银行逐步退出的领域, 企业的信贷满足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尤其是环保不达标的小化工企业, 银行采取一票否决的态度;自去年起, 不少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严格的名单准入制管理, 虽然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但满足度有所降低。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映, 该行去年开始房地产贷款余额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企业融资满足度与规模间呈一定反比关系。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良好的企业仍然是银行重点维护的客户, 其融资满足度较高。调查显示, 大企业的资金需求满足度达100%, 中型企业为72.4%。受信贷趋紧影响最大的是规模较小的企业, 68.7%的小企业认为今年的融资难度增加了;同时, 43.3%的小企业资金需求未完全获得满足, 其中, 资金缺口在20%以上的占23.9%, 缺口最大的达50%。虽然小企业感觉融资难度加大, 但从银行方面来看, 中小企业仍是今年支持的重点。辖区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映, 今年中小企业的需求授信审批通过率在80%以上, 但由于规模紧张, 放贷时间很可能将拖长。

3. 企业融资成本普遍上升。

在加息和信贷资金紧张的双重作用下, 今年来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上升。样本企业融资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的占比达71%, “大幅增加”的占15%。融资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提高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部分企业抵押担保成本、咨询费等其他费用支出、融资中介费用等也有所增加。从融资成本增加的幅度来看, 上升幅度为5%-10%的企业占51.2%, 上升10%-20%的占41.9%, 另有6.9%成本上升达20%-30%。对企业来说, 一方面经过三次加息, 基准利率累计上调了0.7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信贷资源的稀缺使得上浮幅度普遍提高, 两方面因素造成贷款成本明显加大。此外, 今年票据贴现率持续高位运行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 小额贷款公司成为企业获得融资的补充渠道

对于规模较小的微小企业来说, 银行贷款的门槛仍然偏高。尤其在信贷趋紧的形势下, 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也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 小额贷款公司成为银行信贷外, 企业获得融资的一条补充途径。

去年2月, 常州全辖仅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 贷款余额仅5.89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 辖内小额贷款公司数已上升至13家, 贷款余额53.8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客户是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的微小型企业和急需短期流动资金的企业, 其贷款具有期限短、利率高的特点。今年来, 部分在银行无法及时获得资金满足的企业转向了小额贷款公司。1-2月, 辖内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16.34亿元, 相当于全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量的17.2%。据某小额贷款公司反映, 他们的资金周转速度非常快, 3-6个月的贷款占70%以上, 去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5.6亿元;今年其收到的企业需求量很大, 目前其客户数已达200多户。但值得注意的是, 辖区小额贷款公司今年的贷款利率普遍提高到执行4倍基准利率的最高标准, 平均利率达到18%-20%的水平。对大部分企业来说, 这一水平显然已过高。因此, 小额贷款公司这条融资渠道对银行信贷的补充作用较为有限。

(三) 直接融资方式加快发展, 为优质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选择

近几年, 国家大力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鼓励优质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但从目前来看, 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数量仍然偏少。事实上, 此轮货币政策转向为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1. 企业债务融资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推行债务融资工具, 以缓解信贷资源的紧张。3月份, 常州市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这是江苏省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该债券由10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 募集资金总额5.08亿元, 票面年利率5.03%, 期限3年。据政府部门反映, 企业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兴趣浓厚, 参与积极性高。此外, 我市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在即。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性突破为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一项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融资选择。调查中, 55%的企业有运用债务融资工具的意向。但同时, 63%的企业对债务融资工具了解较少, 55%的认为融资门槛相对较高, 53%的认为融资程序过于复杂,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企业对债务融资工具的使用。

2. 企业股票融资规模扩大。

近年来, 我市企业加快了上市步伐。今年1-3月, 全市共有5家企业实现了上市融资, 募集资金总额达44.58亿元, 超过2010年全年6家新上市企业的募集资金总额5.3亿元, 其中有2家企业的融资额超过12亿元。今年, 我市上市后备企业数量也进一步增加, 预计全年新上市企业数量将达到10家。企业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也为银行信贷分担了部分压力。

三、相关政策建议

在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形势下, 要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信贷规模控制、流动性收紧是必然性趋势。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适应这一形势, 积极拓展思路, 采取有效行动, 妥善解决好企业融资问题, 共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利用财税杠杆引导资金流向。一要从控制通胀、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出发, 利用财政手段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有生命力的行业, 不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本上增强产业竞争力;二要整合各种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优惠扶持政策, 切实落实各项奖励补贴,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为企业发展“松绑”;三要加强多层次融资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畅通融资渠道,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四要引导和鼓励优质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减轻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利用多元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2.金融机构应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协助和推动企业合理融资、科学发展。一要在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 坚持有扶有控的原则, 加强对中小企业、民生工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促进有限的信贷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二要加强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并增强金融宣传力度, 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融资方式;三要加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推广和运用, 发现和培育优质企业, 积极推动企业利用直接融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

上一篇:临床科室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团队游戏红与黑